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诗歌鉴赏:托物言志诗专练(含答案)

合集下载

2020年高考语文复习案《咏物类诗歌鉴赏题】附答案解析

2020年高考语文复习案《咏物类诗歌鉴赏题】附答案解析

2020年高考语文复习案《咏物类诗歌鉴赏题】学习目标:1、了解咏物类诗歌的特点和写作技巧。

2、掌握鉴赏咏物类诗歌的步骤和常用方法。

一、高考真题感知阅读下面这首散曲,然后回答问题(咏物诗)商调·黄莺儿赠燕[清]张漸花落意难堪,向泥中,着意衔,携归画栋修花口。

珠帘半城,乌衣半掺,最难消王謝堂前憾。

语呢喃,千般诉说,只有老僧谙。

[注]花口:指初开的花。

因花开时如口张状,故称。

(1)作着描写燕子,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3分)(2)散曲中的燕子为何不衔泥而衔花?作者这样写抒发了怎样的情?(4分)参考答案(1)拟人,用典,虚实结合。

(2)怜惜花朵零落,衔花去修补彩绘的房梁上彩绘的花朵。

抒发了惜花伤春、痛惜衰败的感情。

【小结】自然界中的万物,大至山川河岳,小至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歌咏的对象。

他们在细致描摹的同时,寄托自己的感情。

——这就产生了咏物类诗歌。

“咏物隐然只是咏怀,盖个中有我也。

”——刘熙载《艺概》“体物肖形,传神写意”“不沾不脱,不即不离”二、咏物诗特点:内容: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一特征着力描摹。

思想: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或思想感情。

手法:托物言志,借物喻人,比喻、象征、衬托、对比、拟人。

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物:动植物、物品景:自然风景志:感情、志向、情操、爱好、愿望、要求一情:热爱、憎恨、赞美、快乐、悲伤等三、提问方式(1)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形象?(特点、品行)(2)在这首诗中,作者塑造了怎样的形象?突出了哪些特征?【例】阅读下面这首律诗,按要求作答。

野菊[宋]杨万里未与骚人当糗粮,况随流俗作重阳。

政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

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

【注】糗粮:干粮。

首句典出屈原《离骚》“夕餐秋菊之落英”句。

政:通“正”。

(1)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2分)[答案](1)野菊生长于山野,花色清淡,香气清馨。

(2)孤芳自赏、率性自然、超凡脱俗(不因无人欣赏而自减其香,不为外部环境而改变内心的高洁。

2020年高考语文古代诗词鉴赏专练及答案

2020年高考语文古代诗词鉴赏专练及答案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鹧鸪天送廓之秋试①辛弃疾白苎②新袍入嫩凉。

春蚕食叶响回廊。

禹门③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鹏北海,凤朝阳。

又携书剑路茫茫。

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注】①秋试:科举时代于秋季举行的考试。

②白苎:用白色苎麻织成的布。

③禹门:龙门,古时以“鱼跃龙门”喻指考试得中。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嫩凉”巧妙点题,突出题目中“秋试”之“秋”微凉、清爽的季节特点。

B.“春蚕食叶响回廊”一句生动贴切地描摹出考生奋笔疾书、考场庄严寂静的情形。

C.“又携书剑路茫茫”写廓之携书佩剑踏上前路,暗示应考之路艰难坎坷,隐含了担忧之情。

D.此词在意象运用与意境创设上体现了辛词的豪放特点:大鹏、丹凤,意象豪迈;北海、朝阳、路茫茫,意境开阔。

【答案】C【解析】词中“又携书剑”展现的是儒雅、刚健、自信的形象,“路茫茫”是写廓之会踏上广阔辽远的应考之路,而不是“暗示应考之路艰难坎坷”,整句流露出的是诗人的鼓励、赞赏之情,而不是“担忧之情”。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青玉案被檄出郊题陈氏山居张榘①西风乱叶溪桥树,秋在黄花羞涩处。

满袖尘埃推不去。

马蹄浓露,鸡声淡月,寂历荒村路。

身名都被儒冠误,十载重来漫如许。

且尽清樽公莫舞②。

六朝旧事,一江流水,万感天涯暮。

【注】①张榘:南宋词人。

②辛弃疾有词“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深秋清晨,天边淡月,板桥浓霜,瑟瑟西风,枯叶漫舞,菊花含羞;悠远的鸡鸣声中,“嘚嘚”的马蹄,朝那宁静的山野之村行去:一幅荒村行旅图首先呈现于眼前。

B.“马蹄”三句,化用温庭筠《商山早行》诗“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之意境,一词一景,使本不相关的景物组合起来,构成一幅感情浓烈的图画。

C.“秋在黄花羞涩处”一句,“羞涩”二字极妙。

以拟人、动作描写和双关手法写出黄花经一夜浓霜摧打,还没有抬起头来,有些羞答答、苦涩涩的情状,又表达出词人无限愁苦的心情。

【新版】2020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咏物诗专题复习及参考答案

【新版】2020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咏物诗专题复习及参考答案

教学资料范本【新版】2020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咏物诗专题复习及参考答案编辑: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最新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咏物诗专题复习及参考答案(附参考答案)★、知识梳理★、知识积累:★、高考方向略.。

见学案★规律探寻一、读懂咏物诗的方法1、概括事物的特征(形态、色泽、所处环境、精神品格)2、体会所言之“志”(思想、感情、志向、愿望等)3、分析表达技巧(比喻、象征、拟人、对比、侧面烘托)1、小松杜荀鹤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1).对“小松”形象的塑造,第一句的__字显示其蓬勃的生命力,第二句的__字写出其锐不可挡的发展势头.。

(2)二、四句的“凌云”含意各有不同,前者指______,后者指______ .。

(3)这首诗刻画“小松”形象,借以象征出身低微的士人______的精神,同时也批评“时人”的_______1、诗人简介杜荀鹤(846-904),晚唐诗人.。

出身微贱,早年连败文场.。

因适逢黄巢起义,时局危乱,未得官职便隐居庐山十年.。

后以诗取悦朱温,使朱温为其通关节于礼部,大顺二年(891)登进士第,后又经朱温荐其为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遇疾,旬日而卒.。

他的诗歌继承了新乐府运动的传统,多以诗歌来反映民生疾苦.。

2、松:树木中的英雄、勇士.。

数九寒天,百草枯萎,万木凋零,而它却苍翠凌云,顶风抗雪,泰然自若.。

然而凌云巨松是由刚出土的小松成长起来的.。

3、主旨分析该诗是典型的咏物言志诗,先要欣赏作者对所咏之物特点的刻画,找到与“志”的契合点,从而掌握主题.。

先抓小松的特征,抓一个炼字“刺”,不仅准确勾勒出外形特点,而且把其坚强不屈的性格、勇敢战斗的精神勾画了出来.。

(刺头:指松树苗长满松针,又直有硬)杜荀鹤虽年青时就才华毕露,但由于出身寒微,“帝里无相识”,以至屡试不中,穷困潦倒.。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题专练之咏物言志诗(含答案)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题专练之咏物言志诗(含答案)

诗歌鉴赏题专练之咏物言志诗一、概念借助吟咏自然之物或社会事物来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的诗。

二、标志①咏物诗的对象是单纯的某个事物。

诗人着重对所咏之物的特征、功能进行刻画,或者着重对所咏之物的某一内韵、精神进行吟咏。

②多以所咏之物为诗名,或以“咏某物”“题某物”“某物吟”等为题目形式。

内容:单纯咏物、托物言志(寓意)、托物喻理、托物讽世。

三、表达的情感①寄寓作者的理想抱负,或实现个人理想,或报效国家。

②寄寓高尚的节操,或表达怀才不遇与命途多舛的伤感,或抒发年华易逝与理想破灭的哀愁。

③或忧国忧民,或感时伤世,或愤世嫉俗,或针砭时弊。

四、艺术手法①从具体描写的方法看,主要有正面描写(绘形绘色)与侧面烘托②从修辞手法看,主要是比喻、象征、拟人和夸张等。

③从抒情方法看,主要是托物言志。

专题练习:(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寒菊注宋·郑思肖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菊花明·唐寅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

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

注:这首诗是作者在南宋灭亡后所写。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郑诗和唐诗题目大体相同,都是以菊花作为描写对象的咏物抒怀诗。

B.郑诗所写的菊花独自开放在疏篱边,唐诗中的菊花则开在隐者家园。

C.郑诗笔下的菊花傲风拒霜、独放光华,与唐诗中菊花形象完全不同。

D.郑诗中的“百花”和唐诗中的“玄霜”对表现菊花的品质作用相似。

2.这两首诗中,作者借菊花抒发的情感并不相同。

请简要分析。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孤雁张炎①楚江空晚。

怅离群万里,恍然惊散。

自顾影、欲下寒塘,正沙净草枯,水平天远。

写不成书,只寄得、相思一点。

料因循②误了,残毡拥雪,故人心眼。

谁怜旅愁荏苒。

谩长门③夜悄,锦筝弹怨。

想伴侣、犹宿芦花,也曾念春前,去程应转。

暮雨相呼,怕蓦地、玉关重见。

未羞他、双燕归来,画帘半卷。

【注】①张炎早年为贵族公子,1276年元兵攻破临安,父死家散,浪迹天涯。

2020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训练(有答案)

2020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训练(有答案)

2020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训练班级姓名完成情况咏物诗是借自然界中的万物寄托诗人自己的感情。

在诗人笔下,花鸟草虫皆有品,一花一木皆关情,他们或咏物寄兴,或咏物怡情。

【特点归纳】1、求其“形似”。

[曲尽其妙]2、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求其“神似”[不滞于物]3、写作技巧(1)从整体构思看,表现手法:托物言志;常用修辞:比喻、象征、拟人、对比。

(2)从具体描写方法看,正面描写、侧面烘托。

【步骤归纳】1、“读清”全诗2、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环境特点和内在品性。

3、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

体会诗人手法的高妙。

【实战演练】白云泉白居易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1)简要分析诗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特点。

答案:本诗抒情主人公是一个胸怀淡泊、精神闲适、渴望摆脱俗务,具有出世归隐思想的仕人。

诗人的这一思想充斥在整篇诗作中。

诗人以“云自无心水自闲”自况,表面上写白云随风飘荡,舒卷自如,无牵无挂,泉水淙淙潺潺,自由流淌,从容自得,实际上正是诗人内心的独白。

(2)本诗在艺术手法上有何突出特点?试简要分析。

答案:诗人运用象征手法写景寓志,以云水的逍遥自在比喻恬淡的胸怀和闲适的心情,用泉水激起的自然风浪象征社会风浪,言浅意深,理趣盎然。

逐东风李商隐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注]李商隐青年时就考中进士,朝气蓬勃,充满信心,然而由于党争倾轧,使他长期沉沦下僚。

诗人写此诗时,妻子刚病故,自己又将只身赴蜀,去过那使人厌倦的幕府生涯。

(1)试析“曾逐东风拂舞筵”中“逐”字的精妙之处。

答案:“逐”字写柳枝追逐春风,运用拟人手法,变被动为主动,写出了柳条的蓬勃生机。

(2)试析这首诗对比的表现手法。

答案:前两句写春日之柳追逐东风,在繁花似锦的春日,在热闹非凡的乐游苑的舞筵上,与舞女翩翩起舞;后两句写秋日之柳,清秋斜阳,秋蝉哀鸣,何等萧条凄凉。

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诗歌鉴赏十(含答案)

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诗歌鉴赏十(含答案)

一、诗歌鉴赏(共10题)1、咏竹(南朝梁)刘孝先竹生荒野外,梢云耸百寻。

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

耻染湘妃泪,羞入上宫琴①。

谁能制长笛,当为吐龙吟②。

【注】①上宫琴:宫廷一流琴师弹奏的琴。

②吐龙吟:竹笛声音嘹亮有如龙吟。

葛洪《神仙传》记载了仙人壶公的竹杖变化为龙的故事,此处暗用此典。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篇两句,诗人用简洁语言描写了野竹的生长环境和高耸人云的挺拔雄姿。

B.诗人在第三句中笔锋一转,揭示野竹虽然气概凌云却不被欣赏的凄凉境遇。

C.五、六句中“耻”“羞”二字沉重且有分量,表现出竹子无人同情的抑郁伤感。

D.尾联暗用仙人壶公的典故,妥切无痕,包蕴深广,寄托了诗人的高远情致。

15.《咏竹》与《春日山中竹》都写山野之竹,都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请简要分析两首诗所言之“志”有何不同。

数竿苍翠拟龙形,峭拔须教此地生。

无限野花开不得,半山寒色与春争。

(裴说《春日山中竹》)2、杭州春望白居易①望海楼明照曙霞,护江堤白踏晴沙。

涛声夜入伍员庙,柳色春藏苏小家。

红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②。

谁开湖寺西南路,草绿裙腰一道斜。

【注】①白居易:中唐诗人,时任杭州刺史。

②柿蒂:丝织品上的花纹;梨花:梨花春,酒名。

19.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诗紧扣题目中的"望"字,遥望海天瑰丽的景色,近观城内风物人情,远近结合,错落有致。

B.颔联用典故写春景,上句气象雄浑,下句旖旎动人,不但呈现了眼前景象,而且引人展开联想。

C.颈联色彩词语的运用,描绘了当时社会的繁荣景象,也暗含对统治者追求奢侈浮华生活的批判。

D.这首诗和《钱塘湖春行》一样,表现了作者对杭州风景的欣赏、赞美以及任职于此的悠然自得。

20.请简要说明本诗尾联的妙处。

3、野老歌张籍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

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

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①。

西江贾客珠百斛,船中养犬长食肉。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练 古诗文阅读3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练 古诗文阅读3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练—古诗文阅读(3)1.(2020年河南开封统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渭川田家王维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①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②。

【注】①雉雊(ɡòu):野鸡鸣叫。

②《式微》是《诗经》中的一篇,诗中反复咏叹:“式微,式微,胡不归?”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举例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运用反衬手法。

如:“穷巷牛羊归”“田夫荷锄至”,以动物、人皆有所归,归得惬意,反衬自己独无所归,归隐太迟的惆怅。

或:运用白描手法。

如:“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不加渲染地描绘出老人等候牧童回家的画面,亲切质朴。

2.(2020年豫南九校联考)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春寒[注]陈与义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津津细雨中。

【注】本诗作于宋高宗建元三年,当时南宋朝廷正处于风雨飘摇之际。

作者几经逃难,避乱岳州,借居于郡守后园的君子亭,自称“园公”。

三四两句写出了海棠的什么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性格特征?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写出了海棠“不惜”损毁胭脂容色,不畏春寒独立于细雨之中的孤高绝俗的特点;表达了诗人在朝廷处于风雨飘摇之际,勇于在这样艰难的世事中傲然挺立的性格特征。

3.(2020年海南嘉积中学质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相见欢朱敦儒①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

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②。

【注】①朱敦儒,洛阳人,南宋词人。

本词写于词人因“靖康之难”南逃客居金陵之时。

②扬州:当时为抗金前线。

上片中“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一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在全词中有什么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景象:黄昏时分,万里大地都笼罩在苍茫的暮色中,滚滚长江水向东逝去,一派衰败的景象。

2020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典诗歌鉴赏 含解析

2020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典诗歌鉴赏 含解析

雪后黄楼寄负山居士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1.此诗前六句绘写雪后黄楼之景,后两句抒发之情。

写景精微细腻,写情深远绵邈。

答案长忆(思念)友人2.《诗林广记》评曰:“‘云日明松雪,溪山进晚风’二句尤妙。

”这两句妙在何处?试作赏析。

答:答案①意象繁密。

“云日”“松雪”“溪山”“晚风”四组景物两两相对,一字一意,用最简练的意象传递出尽可能多的情感。

②用词精炼。

“明”形象地刻画了松雪在阳光照射下明亮耀眼的状态;“进”写出了雪后冷风吹拂而带来的阵阵寒意。

“明”“进”的使用,使整个画面灵动起来,有了生气。

③动静结合。

“云日明松雪”表现出薄云遮掩的日光映照松雪的静态,“溪山进晚风”写出晚风吹进溪水纵横的山间的动态。

④多种感觉的融合。

既有“云日、松雪”等所见之景,又有隐含在“溪山进晚风”里的所听之声,还有“晚风”吹拂下,带来阵阵寒意的所触之感。

⑤借景抒情(融情于景)。

借助“云日”“松雪”“溪山”“晚风”等意象,营造空明澄净的意境,抒发诗人对自然山水的喜爱和寄情山水的洒脱情怀。

(写出三点即可)1.诗歌开头四句描绘了一幅的画面。

答案雪后空明澄净2.结合全诗,分析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答案诗歌通过描写雪后薄云遮日的景象,描绘了一幅清白交映的松雪图,并借用典故传达诗人冲淡的情怀和对友人的思念。

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1.古人写诗讲究“炼字”,颈联中的“句中眼”分别是和。

答案静闲2.本诗为忆友之作,而全诗并无一字提及“胡居士”,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诗人是如何怀友的。

答:答案①首联对仗,以“寒更”对“清镜”,见“衰颜”而生迟暮之感,为怀人做了情感上的铺垫。

②中间两联调动听觉和视觉,透过雪景传达无处不在的静寂寒冷,用环境描写为转写对胡居士的忆念蓄势。

③尾联借用典故和想象的手法回忆胡居士。

借用袁安卧雪的典故,想象胡居士雪中高卧,写出胡居士像袁安一样贤达而固穷守志,表达了诗人对胡居士的仰慕与思念。

2020高考语文二轮总复习专题测试:专题6 诗歌鉴赏 题型1 Word版含解析

2020高考语文二轮总复习专题测试:专题6 诗歌鉴赏 题型1 Word版含解析

专题六|诗歌鉴赏1个客观题3个主观题题型1设题四个角度,解题三个步骤——客观题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9分)众人[宋]王安石众人纷纷何足竞,是非吾喜非吾病。

颂声交作莽①岂贤,四国流言旦②犹圣。

唯圣人能轻重人,不能铢两为千钧。

乃知轻重不在彼,要之美恶由吾身。

【注】①莽:王莽,汉平帝时为大司马,时群臣奏言“大司马莽功德比周公”,一时“颂声交作”,王莽后篡汉建立新朝,民不聊生。

②旦:姬旦,即周公,成王幼年即位,由周公摄政,其弟管叔、蔡叔等造谣攻击他。

1.(对点题)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诗标题的“众人”指普通人,“何足”二字说明作者并不在意他们的议论纷纷,反而坚定地认为这些是非是值得高兴而不值得担忧的。

B.三四句用典,说明大家交口称赞的不一定是圣贤,反之亦然,还巧妙地暗示了自己的处境,且与尾句相呼应,点明了自己做人的方向。

C.从诗歌艺术方面看,全诗以说理和散文笔法为诗,较缺乏形象和情感的打造,虽表现出宋诗重议论的特点,但读起来诗味并不丰厚。

D.本诗内容虽主要写的是对待他人意见的态度,我们却能从中感受到一位立场坚定、充满自信,以圣贤为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的诗人的风骨。

解析:选A A项,“反而坚定地认为这些是非是值得高兴而不值得担忧的”错误。

根据一二句的诗意可知:作者认为面对众人议论纷纷,并不值得争辩,他既不会高兴也不会担忧,表现了诗人高度的镇定。

2.本诗内容恰好阐释了《登飞来峰》中“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表现出的哲理,请指出哲理并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6分)答案:①“不畏”二句表现的哲理是:掌握了正确的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才会自信地透过现象看本质,而不被事物的重重表象迷惑。

②本诗中的一二句,作者不以众人的议论纷纷而“喜”或“病”,众人的看法不过是像浮云一样,只是事物的表象,三四句中以“贤圣与否不以人的论说而定”举例充分论证了这一点。

但作者并不否认像五六句圣人那样以较高的客观标准对人进行客观评价,但无论如何(众人也罢,圣人也罢),人善恶好坏的本质是由人自己决定的,这体现出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真谛。

2024届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 强化练习题4(含答案解析)

2024届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 强化练习题4(含答案解析)

2024届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强化练习题4学校:姓名:班级:考号:一、诗歌鉴赏阅读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弈棋二首呈任公渐(其二)黄庭坚偶无公事客休时,席上谈兵权两棋。

心似蛛丝游碧落,身如绸甲化枯枝芞湘东一目气成甘死,天下中分尚可持。

谁谓吾徒犹爱日,参横月落不曾知。

【注】@出于《庄子》中侚倭丈人承纲的故事。

丈人一心捕纲,意志专一,竟把身子当作枯树,手臂当作树枝。

@《南史》记载,梁湘东王萧绎,自幼盲一目。

这里的“目”指围棋的“眼”,围棋需要两眼才能活。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开门见山,照应诗题,既交代弈棋之由,又暗含忙里偷闲的意趣。

B.颌联设喻用典,或直写心理,或以形显神,细致入微地刻画棋手形象。

c.颈联叙中有议,呼应”席上谈兵”,“诚”“尚”二字蕴藏棋局走势。

D.尾联运用反问,表现诗人的自省,弈棋虽乐,但从日到夜,耗时误事。

2.这首诗写的是弈棋,但也引发读者弈棋之外的联想。

诮结合颌联和颈联,说说此诗给读者哪些启示。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感遇三十八首·其十五陈子昂°贵人难得意,赏爱在须臾。

莫以心如玉,探他明月珠气昔称天桃子,今为春市徒。

鸥;萨悲东国,糜鹿泣姑苏气谁见鸥夷子气扁舟去五湖。

【注】@陈子昂的政冶生涯,都是在武则天当权时期度过的。

《陈氏别传》记载:“上数召问政事,言多切直,书奏,辄罢之。

"@明月珠:即夜明珠,比喻封官赐爵。

@鸥鸦:一种恶鸟,一说即猫头鹰,有不祥的预兆。

周公曾被管叔诬陷,后来管叔发动叛乱,周公奉成王之命平定叛乱,作《鸥鸦》以劝讽成王。

@西汉淮南王刘安有谋反意,伍被引用伍子胥对吴王说过的话进谏。

“糜鹿游姑苏台”意谓胜地衰败,比喻亡国,后沿用力典。

@范蠡是越国的上卿,因献西施于吴王夫差,就中取事,破了吴国。

后见越王义簿,扁升退游五湖,自号“鸥夷子”。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贵人”即诗人自己诗人因屡屡不能实现政治抱负,因而心中愤愤不平。

2020-2021高考语文二轮 诗歌鉴赏 专项培优易错试卷及详细答案

2020-2021高考语文二轮 诗歌鉴赏 专项培优易错试卷及详细答案

一、高中诗歌鉴赏试题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听蜀僧濬弹琴李白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注释】(1)绿绮,古代著名的琴。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开头两句:“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说明这位琴师是从四川峨眉山下来的,简短的十个字,把这位音乐家写得很有气派,表达了诗人对他的倾慕。

B. 颔联中的“一挥手”写蜀僧弹琴的姿态(动作、技艺),“万壑松”写出了琴声的音乐效果,这两句用大自然宏伟的音响比喻琴声,使人感到这琴声一定是极其铿锵有力的。

C. “余响入霜钟”,意思是说,音乐终止以后,余音久久不绝,和薄暮时分寺庙的钟声融合在一起。

“霜钟”二字点明时令,与下面“秋云暗几重”照应。

D. 李白这首诗描写音乐的独到之处是,除了“万壑松”之外,没有别的比喻形容琴声,“如听万壑松”这一句是纯客观的描写。

(2)请你谈一谈第四联“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在表达上的妙处。

【答案】(1)D(2)①写出了曲终时的景色,诗人听完蜀僧弹琴,举目四望,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青山已罩上一层暮色,灰暗的秋云重重叠叠,布满天空。

②写出了作者沉醉于琴声之中的状态,感觉时间过得真快。

侧面描写了琴声的魅力。

【解析】【分析】(1)D项,“如听万壑松,这一句是纯客观的描写”,错误;李白这首诗描写音乐的独到之处是,除了“万壑松”之外,没有别的比喻形容琴声,而是着重表现听琴时的感受,表现弹者、听者之间感情的交流。

“如听万壑松”这一句也不是纯客观的描写,诗人从琴声联想到万壑松声,联想到深山大谷,是结合自己的主观感受来写的。

故选D。

(2)《听蜀僧濬弹琴》这首诗,主要是写作者赞美蜀僧弹琴技艺高超,而用“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收束全诗。

不知不觉中,暮色已经笼罩了青山,秋云黯淡,布满了黄昏的天空,从内容上说,这两句分明是景色描写,写曲终时的景色,用“不觉”写出了诗人沉醉在琴声之中,从手法上说,用景色的变化从侧面来写琴声的魅力。

04.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之古诗鉴赏

04.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之古诗鉴赏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之诗歌鉴赏(泥坑老唐)A组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9分)骢马万楚金络青骢白玉鞍,长鞭紫陌野游盘。

朝驱东道尘恒灭,暮到沙源日未阑。

汗血每随边地苦,蹄伤不惮陇阴寒。

君能一饮长城窟,为尽天山行路难。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首联写骢马的毛色、装饰与气派。

青色的皮毛配以金饰的笼头白玉的马鞍,主人高扬马鞭奔跑在京郊大道上,华贵而不凡。

B. 颔联写骢马的敏捷、矫健。

“朝”“暮”极言时间短促,“东道”至“河源”写空间的阔远,表现骢马飞奔的雄风。

C. 颈联刻画骢马的功业、品格和德性。

这是一匹汗血宝马,它跟随主人征战沙场,不惧边地艰苦,不惧伤痛严寒。

D. 前三联写外在美,第四联写内在美,主次分明,重点突出;格调高亢,豪放旷达,体现了盛唐奋发昂扬、热情奔放的诗风。

1. D 。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语言、形象、手法、情感的鉴赏。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注释,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本题D项,“前三联写外在美,第四联写内在美”错,首联写外在美,二三四联写内在美。

故答案为D。

2.这首诗尾联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①主人对骢马的信任。

“能”、“尽”二字,表达主人认为其定能为人驰骋,为国尽职,肩负起横行关塞、守边保疆的重任。

②对骢马历尽艰难险阻建功立业精神的赞颂。

“长城窟”“行路难”写边地艰险,但这匹马只要能有机会,哪怕是奔赴长城内外和天山也在所不辞。

③展现了诗人昂扬奋发的进取精神和立功边陲的宏伟抱负。

2020年高考语文复习案《咏物类诗歌鉴赏题】附答案解析

2020年高考语文复习案《咏物类诗歌鉴赏题】附答案解析

2020年高考语文复习案《咏物类诗歌鉴赏题】学习目标:1、了解咏物类诗歌的特点和写作技巧。

2、掌握鉴赏咏物类诗歌的步骤和常用方法。

一、高考真题感知阅读下面这首散曲,然后回答问题(咏物诗)商调·黄莺儿赠燕[清]张漸花落意难堪,向泥中,着意衔,携归画栋修花口。

珠帘半城,乌衣半掺,最难消王謝堂前憾。

语呢喃,千般诉说,只有老僧谙。

[注]花口:指初开的花。

因花开时如口张状,故称。

(1)作着描写燕子,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3分)(2)散曲中的燕子为何不衔泥而衔花?作者这样写抒发了怎样的情?(4分)参考答案(1)拟人,用典,虚实结合。

(2)怜惜花朵零落,衔花去修补彩绘的房梁上彩绘的花朵。

抒发了惜花伤春、痛惜衰败的感情。

【小结】自然界中的万物,大至山川河岳,小至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歌咏的对象。

他们在细致描摹的同时,寄托自己的感情。

——这就产生了咏物类诗歌。

“咏物隐然只是咏怀,盖个中有我也。

”——刘熙载《艺概》“体物肖形,传神写意”“不沾不脱,不即不离”二、咏物诗特点:内容: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一特征着力描摹。

思想: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或思想感情。

手法:托物言志,借物喻人,比喻、象征、衬托、对比、拟人。

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物:动植物、物品景:自然风景志:感情、志向、情操、爱好、愿望、要求一情:热爱、憎恨、赞美、快乐、悲伤等三、提问方式(1)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形象?(特点、品行)(2)在这首诗中,作者塑造了怎样的形象?突出了哪些特征?【例】阅读下面这首律诗,按要求作答。

野菊[宋]杨万里未与骚人当糗粮,况随流俗作重阳。

政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

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

【注】糗粮:干粮。

首句典出屈原《离骚》“夕餐秋菊之落英”句。

政:通“正”。

(1)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2分)[答案](1)野菊生长于山野,花色清淡,香气清馨。

(2)孤芳自赏、率性自然、超凡脱俗(不因无人欣赏而自减其香,不为外部环境而改变内心的高洁。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二轮复习比较鉴赏题专练(含答案)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二轮复习比较鉴赏题专练(含答案)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二轮复习比较鉴赏题专练(含答案)诗歌鉴赏二轮复习:比较鉴赏题专练知识回顾:一、形象异同比较一是形象内涵、特点异同比较,二是形象作用异同比较。

形象内涵、特点异同比较,主要集中在意象内涵的分析比较方面,兼及人物形象特征的分析比较。

如何把握住意象的内涵特点呢?①注意意象本身所包含的传统内涵。

如杜鹃代表着悲情,松柏象征着高洁。

②揣摩诗中意象自身的特点。

要抓住描述意象的关键性词语,把握其外在与内在特点,归纳出其表层义和深层义。

形象作用异同比较的前提是把握住意象在诗中的作用。

其作用主要有:①渲染气氛、奠定基调等营造意境方面的作用。

②塑造环境或背景的作用。

它多表现为通过多个意象组成群,为人物的活动提供环境或背景。

③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这是最主要的。

一些传统意象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往往是固定的,如“江湖扁舟”“月落乌啼”传达出“诗人的羁旅之苦”,“空城落花”传达出“作者对国势衰危的哀叹”“一腔的爱国情”等。

诗歌中的意象在传达情感方面的作用,则是由具体诗歌决定。

④衬托人物节操或性格。

多表现在咏物诗中。

⑤结构上的线索作用。

有的意象贯穿始终,则往往为线索。

形象作用异同大都是“求异”比较,这是做题可以利用的地方。

二、语言比较鉴赏题语言比较赏析题本质上同一般的语言赏析题一样,看语言是否造境、写景、表情,是否传神等。

但既然是比较赏析,一定要选好比较点,如联系描写的情景进行比较,看谁更符合语境;从表现作者情感上进行比较,看谁更能准确表达诗人当时的情感;从表达特点上进行比较,看谁更生动形象;从结构特点上进行比较,看谁更能使结构浑然一体、更能起照应等作用。

其次,重点把理由说清楚、说充分。

三、词语比较鉴赏词语比较赏析题本质上同一般的词语赏析题一样,看该词是否造境、写景、表情,是否传神等。

但既然是比较赏析,一定要选好比较点,如联系描写的情景进行比较,看谁更符合语境;从表现作者情感上进行比较,看谁更能准确表达诗人当时的情感;从表达特点上进行比较,看谁更生动形象;从结构特点上进行比较,看谁更能使结构浑然一体、更能起照应等作用。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诗鉴赏专练(附答案解析)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诗鉴赏专练(附答案解析)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诗鉴赏专练(附答案解析)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下面的问题。

北塘避暑①韩琦尽室林塘涤暑烦,旷然如不在尘寰。

谁人敢议清风价,无乐能过百日闲。

水鸟得鱼长自足,岭云含雨只空还。

酒阑何物醒魂梦,万柄莲香一枕山。

【注】①大约作于韩琦晚年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罢相退居北京(今河北大名)之后。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紧扣题目“北塘避暑”,交代时间、地点、事件,渲染了林塘幽静的自然环境。

B.颔联中的“清风”,一语双关:一指炎夏的凉风,也可理解为“两袖清风”的“清风”。

C.颈联写景富有层次:“水鸟得鱼”是近景,俯视所见:“岭云含雨”是远景,仰观所见。

D.诗人逃入酒乡以求忘忧,但酒醒之后,面对万枝香莲,青青山峦,愁苦又涌上心头。

2、诗歌塑造了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答案】1. D2. ①具有乐观旷达、不以挫折为念的宽阔胸怀。

诗人身处环境幽静、清风拂面的林塘,以沐浴清风自娱,悠然自得,乐观旷达。

②具有知足常乐、不计尘世得失的思想境界。

诗人以水鸟得鱼自享其乐、岭云含雨来去自由为喻,表达了知足常乐、不计得失的思想。

③具有超凡脱俗、清廉高洁的气度。

尾联以塘里万枝香莲、枕上几座青山来衬托自己的高洁。

【解析】【1题详解】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本题中,D项,“诗人逃入酒乡以求忘忧,但酒醒之后,面对万枝香莲,青青山峦,愁苦又涌上心头”理解错误,“旷然”一词表明了主旨,“水鸟得鱼”自得其乐,“岭云含雨”去而空回;“长自足”“只空还”,表现作者虽遭贬谪,却超凡脱俗、乐观旷达的情怀。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诗歌鉴赏:托物言志诗专练(含答案)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诗歌鉴赏:托物言志诗专练(含答案)

2020年诗歌鉴赏二轮复习:托物言志诗专练知识回顾:题材特征借助吟咏自然或社会事物来表达思想感情。

常见标志①从对象上看,咏物诗的对象是单纯的某物,着重对所咏之物的特征、功能进行刻画,或者着重对所咏之物的某一内蕴、精神进行吟咏。

②从题目上看,或以所咏之物为诗名,或以“咏某物”“题某物”“某物吟”等为题目。

内容情感①寄寓作者的理想抱负,或实现个人理想,或报效国家。

②寄寓高尚的节操,或表达怀才不遇与命途多舛的伤感,或抒发年华易逝与理想破灭的哀愁。

③托物讽世,或忧国忧民,或感时伤世,或愤世嫉俗,或针砭时弊,或冷嘲热讽。

常用手法①从具体描写的方法看,主要是正面描写(绘形绘色)与侧面烘托。

②从表现手法看,主要是比喻(比况)、象征、拟人和对比。

③从抒情方法看,主要是托物言志(象征)。

综合提升训练一、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1—2)题。

(9分)玉楼春·白莲王夫之①娟娟片月涵秋影,低照银塘光不定。

绿云冉冉粉初匀,玉露泠泠香自省。

荻花风起秋波冷,独拥檀②心窥晓镜。

他时欲与问归魂,水碧天空清夜永。

注①王夫之:明末清初思想家。

年轻时参加抗清复明斗争,失败后隐居山林,潜心著述。

②檀:红色。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一、二句描写莲塘秋夜的清幽景色:弯月当空,低照池塘,波光闪动。

把读者带入一个月光水色交相辉映的美丽境界。

B.三、四句描写白莲的清雅风姿:莲叶茂盛,恰如冉冉绿云;莲花初绽,好似刚刚匀就脂粉的美人,散发出阵阵馨香。

C.五、六句描写白莲的孤独情态:荻花纷飞,秋水生寒,白莲独自抱着红蕊映照湖画,仿佛在对着镜子窥视自己的晨妆。

D.七、八句转写对白莲命运的关心:将来白莲的芳魂会归向何处?末句营造出一种开阔悠远的境界,暗示其结局美好。

2、这首词运用了何种抒情方式?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答案:1、D解析D项“开阔悠远的境界,暗示其结局美好”不正确,应为“凄迷渺茫的境界,暗示白莲将消失得无影无踪,难觅芳魂”。

2020年高考语文第二轮练习及答案(一)

2020年高考语文第二轮练习及答案(一)

2020年高考语文第二轮练习及答案(一)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和答元明黔南赠别①黄庭坚万里相看忘逆旅,三声清泪落离觞.朝云往日攀天梦,夜雨何时对榻凉?急雪脊令相并影,惊风鸿雁不成行.归舟天际常回首,从此频书慰断肠.注:①元明:山谷旳兄长黄大临.(1)赏析颈联“急雪脊令相并影,惊风鸿雁不成行”旳妙处.(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旳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鹧鸪天兰溪舟中韩淲雨湿西风水面烟.一巾华发上溪船.帆迎山色来还去,橹破滩痕散复圆. 寻浊酒,试吟篇.避人鸥鹭更翩翩.五更犹作钱塘梦,睡觉方知过眼前.(1)简要分析“寻浊酒,试吟篇.避人鸥鹭更翩翩”表达旳内容.(2)说说“帆迎山色来还去,橹破滩痕散复圆”两句描写对象分别是什么,采用了怎样旳手法.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官舍竹王禹偁谁种萧萧数百竿?伴吟偏称作闲官①.不随夭艳争春色,独守孤贞待岁寒.声拂琴床生雅趣,影侵棋局助清欢.明年纵便量移②去,犹得今冬雪里看.注:①闲官:诗人当时因受谗而被贬,所任旳商州团练副使是个无事可干旳虚衔,所以称作“闲官”.②量移:原指从贬所移至稍近旳地方,此处为反语,意为被贬到更偏远旳地方.(1)请赏析颈联中“拂”字和“侵”字旳妙处.(2)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旳情感?请作简要分析.4.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双调]清江引野兴马致远东篱本是风月①主.晚节园林趣.一枕葫芦架,几行垂杨树.是搭儿②快活闲住处.注:①风月:指大自然.②搭儿:地方.(1)简要分析“东篱本是风月主”在这首曲子中旳作用.(2)赏析“一枕葫芦架,几行垂杨树”旳妙处.5.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双调]折桂令九日①张可久对青山强整乌纱.归雁横秋,倦客思家.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注:①九日: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节.(1)诗有“诗眼”,词有“词眼”,曲也有“曲眼”,这首曲子旳“曲眼”是什么?请结合全曲简要分析.(2)本曲最后三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旳思想感情?用了何种表现手法?1、参考答案:(1)①比喻手法.颈联上句写大雪纷飞中,脊令鸟相互依傍,同时也是喻弟患难与共;下句写惊风中,大雁离散失群,飞不成行,也是喻兄弟旳离散.②触景生情.颈联描写旳风雪交加之景无疑使诗人感叹自己境遇旳险恶、兄弟旳离散,所以雪而曰“急”,风而曰“惊”,正反映了诗人触景所生之情.③用典.颈联借用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中旳“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用典贴切,对比鲜明.(2)本诗写出兄弟分手之时,难分难舍旳惜别之情.首联正面写离别旳哀痛,兄弟相对,谪居异乡,暂寓逆旅.离别在即,归途迢递.颔联写抱负落空,但求将来能兄弟相伴,晤言一室之内,长享天伦之乐.颈联写诗人触景生情,进一步表现兄弟之情.尾联从自身宕开,翻进一层,写兄长在归舟中常常翘首遥望天际,盼望兄弟早日归来.全诗情真意切,深婉感人.解析:(1)考查领悟作品旳艺术魅力和鉴赏作品主要表现手法旳能力.命题以诗中旳关键句为着眼点,且题干没有对“赏析”点作具体旳限定,考生可以从思想情感、艺术手法、词句锤炼等比较突出旳角度入手赏析.“急雪脊令相并影,惊风鸿雁不成行”中有“雪”“风”“鸿雁”等景物,因此,宜从景物与情感、景物与人物关系旳角度进行赏析.(2)考查概括作品主题、赏析作品内涵旳能力,命题着眼于诗人在诗中表达旳思想感情.既然题干要求“简要分析”,解题时,要先写出总旳观点,即诗歌主要旳情感倾向,然后结合具体旳诗句进行简要旳分析.分析可以从几个重点诗句入手,也可以分联进行.2、参考答案:(1)“寻浊酒,试吟篇”——舟中,词人要来家常之酒,乘兴吟起诗篇;“避人鸥鹭更翩翩”——江上,鸥鹭翩翩飞翔,亦无拘无束.这三句写出人自得其乐,鸟亦自得其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乐相融旳画面,表现了词人清逸绝俗旳怀抱.(2)①第一句写山色.帆迎,船迎往前去,是动态.山迎面而来,也是动态.动态写山,动中有动,别具情趣.②第二句写水容.“滩痕”即滩上水文.船夫过滩摇橹,击散了圆圆旳滩痕;船过处,滩痕又复为圆形.从“破”“散”看,滩痕为动态;从“复圆”看,滩痕呈静态.静态写水,静中有动,又具理趣.解析:(1)考查概括作品主题、赏析作品内涵旳能力,命题着眼于词中重要语句旳赏析.“寻浊酒,试吟篇”是写人,“避人鸥鹭更翩翩”是写鸟,二者一起构成和谐画面;同时,诗人融情于景,表达自己物我两忘旳悠然之态,绝俗之情.(2)考查鉴赏作品主要表现手法旳能力.第一问要求说“对象”很简单,第一句中有“山色”,第二句从“橹破滩痕”可知,写旳是水容.第二问要求回答“采用了怎样旳手法”,根据词句内容(主要是写景旳,即山色、水容),那么这个题旳实质就是问“写景旳手法”,可以从动静、远近、视听旳角度思考,如果着眼于“迎”字,回答“拟人手法”也可以.3、参考答案:(1)两字运用了拟人手法.“拂”,即吹拂,竹声萧萧拂琴,写出了竹声旳美妙含情,令人神往;“侵”写出了竹旳影子映在棋盘上,似与人同乐.营造了一种物我为友、物我同趣旳意境.(2)托物言志,竹“不随夭艳”“独守孤贞”,表现了清白、坚贞、高洁旳特点.作者以竹自喻,表达了诗人孤独而坚贞不渝旳情怀.解析:本题是对炼字、表达技巧和思想感情旳综合考查,回答炼字题需要兼顾旳角度有字面义、语境义、技巧义(如有些字涉及旳拟人修辞)和意境情感义.当然,并非每一题都包含以上四点,大部分情况,用两三点即可.咏物诗对手法旳分析,首先考虑旳就是托物言志、借物抒情,对传统意象所传达旳内涵也要有个基本旳积累.4、参考答案:(1)①从结构上看,是对自己自然本性、情趣爱好旳总写,有领起下文具体描绘旳作用.②从思想上看,是对自己情趣爱好及人生追求旳概括,为全曲思想奠定了基调.③从人物上看,以“东篱”为号,表现作者悠然自乐旳心性.(2)①白描手法.用笔不加修饰,只用“葫芦架”“垂杨树”两种景物,就将远离尘世、野兴盎然旳园林景色展现在读者面前.②融情于景.充满自然之趣旳画面,是那么平和、宁静,同时,融入了作者对自然园林旳喜悦之情.解析:(1)考查赏析作品旳内涵、领悟作品旳艺术魅力旳能力,命题着眼于曲子旳核心语句.解答此类试题,要根据题干指定语句旳内容,从结构、思想、人物、修辞效果等角度进行具体分析.(2)考查领悟作品旳艺术魅力和鉴赏作品主要表现手法旳能力,命题着眼于对曲子中艺术性较强旳语句进行赏析.这是一个写景句,思考旳线路有两条:一是看作者是如何写景旳,如白描、动静结合、视听结合、化静为动等;二是看景与情旳关系,如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触景生情等.5、参考答案:(1)曲眼:“思”.一个“思”字贯串全曲,诗人由眼前实景写起,触景生情,忆往昔欢乐事,更添今日思乡之愁,最后,以景结情,回顾漫漫天涯路,抒迟暮思归之情.(2)最后三句反映出作者漂泊无依旳情怀,倦客之心、思乡之情.用了化用典故、寓情于景旳表现手法.解析:(1)“曲眼”和“诗眼”一样,有时是精练传神旳一个字,有时是传达主旨旳关键词、关键句.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分析时要抓住句中最精练传神旳动词或形容词品味,看其在拓深意境、传达情感上起旳作用.(2)“数点寒鸦”化用词人秦观旳《满庭芳》旳词句“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最后三句是景语,又是情语;既是实景,又是作者大半生人生路途旳写照,寓情于景.苍凉微茫旳景色,反映出作者漂泊无依旳情怀,倦客之心、思乡之情溢于笔端.2020年高考语文第二轮练习及答案(二)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子规吴融①举国繁华委逝川,羽毛飘荡一年年.他山叫处花成血,旧苑春来草似烟.雨暗不离浓绿树,月斜长吊欲明天.湘江日暮声凄切,愁杀行人归去船.注:①吴融:唐昭宗时在朝任职,一度受牵累罢官,流寓荆南.(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旳感情?请简要分析.(2)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旳?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早寒有怀孟浩然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1)赏析“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中“遥隔”二字旳妙处.(2)“思乡之情”是本诗主题,请简要分析诗人是怎样表达自己旳“思乡之情”旳.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裴迪书斋望月钱起夜来诗酒兴,月满谢公楼①.影闭重门静,寒生独树秋.鹊惊随叶散,萤远入烟流.今夕遥天末,清光几处愁.注:①谢公楼:晋时谢庄写过著名旳《月赋》,这里借指裴迪旳书斋.(1)诗歌首联描绘了一幅怎样旳图景?请作简要分析.(2)从描写手法旳角度赏析“鹊惊随叶散,萤远入烟流”这两句诗.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闽中秋思杜荀鹤①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北畔是山南畔海,只堪图画不堪行.注:①杜荀鹤:晚唐诗人.此诗是作者客居福建时所作,后人对其评价极高.(1)后人评说本诗工于炼字,请以“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两句为例,试作简析.(2)“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是诗人表情达意旳最高境界,本诗在抒情方面即有此特点,试结合全诗,加以分析.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蝶恋花李清照泪湿罗衣脂粉满,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人道山长水又断,潇潇微雨闻孤馆. 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注:这首词是李清照只身赴莱州途经昌乐县寄语姐妹之作.(1)请结合词旳内容,赏析“惜别伤离方寸乱”中旳“乱”字.(2)请简要分析上片中,词人是怎样抒情旳.参考答案1.参考答案:(1)诗歌表现了诗人仕途失意,又远离故乡旳痛苦心情.诗人采用托物抒情旳手法,借杜鹃离开故土、凄苦啼叫,思念故国,表现自己流寓荆南,思念故乡、亲人旳悲苦情怀.(2)①托物抒情.作者借杜鹃鸟雨中、晚间凄切旳悲鸣,表达自己深切旳故乡之思.②融情于景.诗中“雨暗”“月斜”与杜鹃鸟凄凉旳叫声里,都融入着诗人旳失意与伤怀.③以景衬情.故国春来,草木荣生,青葱茂盛,含烟吐雾,反衬杜鹃鸟孤身飘荡、哀告无门旳悲惨命运.解析:(1)考查赏析作品内涵旳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思考:一是诗歌旳背景,联系诗人写作时旳生活经历、思想情感,即注释里讲旳诗人“受牵累罢官,流寓荆南”,由此可想到诗人仕途失意之苦,远离故乡之苦等;二是要结合诗歌旳具体词句分析,如诗歌中旳“日暮声凄切”,可以看出诗人心情旳悲凉;三是通过诗歌旳艺术手法分析,全诗写“子规”,其实是以物喻人,是借“子规”写自己旳思乡情感.(2)考查鉴赏作品主要表现手法旳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学会多角度思考:一是这类以某种“事物”为描写对象旳诗歌,这些“事物”只是抒情旳媒介,即通常所说旳“托物抒怀”;二是这类写景类诗歌,分析时要从景与情旳关系旳角度思考;三是情与景旳色调“不相协”时,往往是“反衬手法”.2.参考答案:(1)①“遥隔”即客所与故乡襄阳遥遥相隔,表现空间旳遥远.②两地隔绝,不能归去,这个“隔”字,透露出深深旳思乡之情.(2)①触景生情.开篇描写落木萧萧、鸿雁南翔、北风呼啸、天气寒冷旳深秋景象,面对此景,自然地产生思乡之情.②虚实结合.“乡泪客中尽”是实写,点明了思乡情;“归帆天际看”是虚写,诗人想象家人也在想望着自己旳归来,遥望着“天际”旳“归帆”.虚实相生,使思乡旳感情抒发得更为强烈.③融情于景.“平海夕漫漫”,滔滔江水,与海相平,漫漫无边,加以天色阴暗,辽阔昏暗旳画面里,融入了诗人有家难归旳迷茫心情.解析:(1)考查品味精彩旳语言表达艺术旳能力.这类以关键词语为命题点旳试题,解题时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结合语境,即具体旳句子、诗篇,解释这个词语旳语境意义;二是深层次思考,即该词在表达思想情感方面旳作用(表达效果、修辞效果)等.(2)考查领悟作品旳艺术魅力和鉴赏作品主要表现手法旳能力.命题者将思想内涵旳理解与艺术手法旳鉴赏两个考点归并,无疑加大了试题旳难度.不过,考生只要能够紧紧围绕“思乡之情”与景物描写旳关系,结合不同旳诗句,从不同旳角度分析表现手法,问题就迎刃而解.结合开篇,可以看出是触景生情(答比兴手法也可);结合“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可以看出虚实结合(答想象也可);从“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可以看出融情于景(答以景结情也可).3.参考答案:(1)①几个朋友聚在一起,饮酒吟诗.不知不觉中,夜色渐浓,月亮升起来了,月光洒满了庭宇和楼台.②描绘出一幅宁静而幽远旳饮酒赏月旳图景.(2)①侧面描写.月色太亮了,以致喜鹊误以为天色已明,扑剌剌猛然飞起,震落了片片秋叶.鹊起叶飏,飘然四散,语言凝练,富有诗意.②衬托手法.“萤远入烟流”,用烟霭旳暗淡衬托萤光,又用萤光之流失衬托月明,可谓运思入妙.有了这两句,一个月明千里旳银色世界,异常鲜明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解析:(1)考查欣赏作品旳形象,赏析作品旳内涵,领悟作品旳艺术魅力旳能力.命题着眼于诗歌意境旳分析,因此,这道题旳实质就是分析首联描写旳意境旳特色.解答此类试题关键点有二:一是用形象旳语言描绘出诗人描写旳画面,要突出主要意象,如“夜色”“月亮”“酒”等;二是根据景物旳特色、色调等,概括出画面旳特色,或诗人旳情感等.(2)考查鉴赏作品主要表现手法旳能力.试题明确限定了思考方向,即“描写手法旳角度”,而思考对象是景物描写,考生就可以从景物描写旳手法旳角度去思考,如以动写静、远近结合、视听结合、虚实结合、侧面描写等,这里写月色旳明亮、皎洁,却从“鹊”“萤”着墨,是典型旳侧面描写.4.参考答案:(1)“匀”“弄”二字,运用拟人旳修辞手法,“匀”字极准确地勾画出雨旳细密、轻柔,在那动人旳丛丛紫菊前,雨是那样旳温情而善解花意,将那大片大片旳紫菊之色,浸润得浓淡均匀,让人赏心悦目;“弄”字形象地写出清风拂动芭蕉叶所发出旳清脆乐音.“匀”“弄”二字使“雨”与“风”情态毕现,极富情趣.“丛丛”与“叶叶”两词用叠字,增强了韵律感,且从视觉与听觉旳角度写出了秋景旳美好.(2)本诗以乐景写哀情.前三句写景明丽欢愉、气象开阔,却与末句“不堪行”形成强烈旳对比.诗人客居福建,旅途艰辛,又时逢秋日,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全诗含蓄地表达出诗人内心深处客居异乡、旅途劳顿旳隐痛.解析:本题考查炼字和鉴赏诗句旳表达作用旳能力.回答炼字题可以兼顾旳角度有字面义、语境义、技巧义(如有些字涉及旳拟人修辞)和意境情感义.注意由表及里,由字句旳分析深入到意境情感旳分析.对表现手法旳分析,如果题干已经明确了角度,解答需要做旳就是分析手法在诗中旳体现以及表达效果.5.参考答案:(1)乱,即心绪纷乱.在这里,“乱”字真切传神地写出了离别之际千言万语一起涌上心头,却又无从说起旳复杂心情,一片真情真态跃然纸上.(2)①词人抓住姊妹送别旳典型细节“泪湿罗衣”,抒写真切旳姐妹离别情.(答挥泪送别旳场景描写也可)②融情入景,“潇潇微雨”旳景物描写中,融入了姐妹间绵绵旳深情.③“人道山长水又断”一语双关,既描绘出令人黯然神伤旳景色,又流露出对姐妹情意被离别无情隔断旳痛苦.解析:(1)考查品味精彩旳语言表达艺术旳能力.这类以关键词语为命题点旳试题,解题时注意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结合语境释词,“乱”,即心绪纷乱;二是分析表达效果,“乱”字真切传神地写出了离别之际千言万语一起涌上心头,却又无从说起旳复杂心情.(2)考查领悟作品旳艺术魅力和鉴赏作品主要表现手法旳能力.命题限定了思考范围,即上片,还限定了思考要点,即“怎样抒情旳”(抒情手法).解题时要根据具体词句,分析手法与情感,如“泪湿罗衣脂粉满,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里有细节描写,也有场面描写,这便是通过描写抒情;“潇潇微雨闻孤馆”是通过写景抒情;“人道山长水又断”则为一语双关.2020年高考语文第二轮练习及答案(三)【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诗歌鉴赏二轮复习:托物言志诗专练知识回顾:题材特征借助吟咏自然或社会事物来表达思想感情。

常见标志①从对象上看,咏物诗的对象是单纯的某物,着重对所咏之物的特征、功能进行刻画,或者着重对所咏之物的某一内蕴、精神进行吟咏。

②从题目上看,或以所咏之物为诗名,或以“咏某物”“题某物”“某物吟”等为题目。

内容情感①寄寓作者的理想抱负,或实现个人理想,或报效国家。

②寄寓高尚的节操,或表达怀才不遇与命途多舛的伤感,或抒发年华易逝与理想破灭的哀愁。

③托物讽世,或忧国忧民,或感时伤世,或愤世嫉俗,或针砭时弊,或冷嘲热讽。

常用手法①从具体描写的方法看,主要是正面描写(绘形绘色)与侧面烘托。

②从表现手法看,主要是比喻(比况)、象征、拟人和对比。

③从抒情方法看,主要是托物言志(象征)。

综合提升训练一、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1—2)题。

(9分)玉楼春·白莲王夫之①娟娟片月涵秋影,低照银塘光不定。

绿云冉冉粉初匀,玉露泠泠香自省。

荻花风起秋波冷,独拥檀②心窥晓镜。

他时欲与问归魂,水碧天空清夜永。

注①王夫之:明末清初思想家。

年轻时参加抗清复明斗争,失败后隐居山林,潜心著述。

②檀:红色。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一、二句描写莲塘秋夜的清幽景色:弯月当空,低照池塘,波光闪动。

把读者带入一个月光水色交相辉映的美丽境界。

B.三、四句描写白莲的清雅风姿:莲叶茂盛,恰如冉冉绿云;莲花初绽,好似刚刚匀就脂粉的美人,散发出阵阵馨香。

C.五、六句描写白莲的孤独情态:荻花纷飞,秋水生寒,白莲独自抱着红蕊映照湖画,仿佛在对着镜子窥视自己的晨妆。

D.七、八句转写对白莲命运的关心:将来白莲的芳魂会归向何处?末句营造出一种开阔悠远的境界,暗示其结局美好。

2、这首词运用了何种抒情方式?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答案:1、D解析D项“开阔悠远的境界,暗示其结局美好”不正确,应为“凄迷渺茫的境界,暗示白莲将消失得无影无踪,难觅芳魂”。

2、借物抒情(托物言志)。

词人以莲自况,把自己的情志寄托在白莲身上,抒发了自己在明亡之后孤忠自守、洁身自好,保持民族气节,不与异族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洁情怀。

鉴赏“娟娟片月涵秋影,低照银塘光不定。

”秋天是凋零的季节,万物的摇落显出尘世的萧瑟苍凉与衰微。

曲长柔美又明媚的弦月,映照着大地,依然是一片肃杀的景象,改朝换代之后血腥的战事虽远去,但清朝著名文字狱时时威胁着前朝的遗民,若文字中呈现对前朝的怀恋及对当朝的不满,这必引来身首异处的灾祸。

尽管如此,一个人仍要表示对故国的忠诚,遣词必须杳渺幽微却又能给人意蕴深远的联想。

同时这也是词这一文学体式的美感特质所在。

王夫之将这二者非常微妙地融合在一起。

“秋影”蕴含的摇落,也意味着变节。

娟娟片月映照下的尘世种种事态,这里面是有一个对比,片月的纯净与尘世暗淡的对比,前者是王夫之的持守,后者是世道的险恶与人心的易变。

“低照银塘光不定”,“银塘”,月光照下来,池塘一片银白。

月光低低地映照着池塘光亮摇晃不定,“光不定”所写正是时代的凝重与人心的思变。

清初文字狱的高压,前朝士人多有投清谋取高官者,自己在这样的处境中如何自处正是这首词后半部分所要表达的,而开头两句词写白莲所处环境也是自己所处时代大环境的介绍。

正因为这样的时代背景才有了自己的特立独行与卓尔不群。

故得以白莲自喻。

“绿云冉冉粉初匀”,白莲渐渐绽放开来,就像刚刚匀就脂粉的美人。

这里潜藏着一个没有被说出来的“香”字。

白莲逐渐开放出来锁住了清清的河湾,而那悠远的清香遍及东西两岸。

这句词所包含的香草美人,在屈原《离骚》中就是一个人高贵品质的象征。

在此可看成王夫之的自喻。

但写得既含蓄又意味隽永。

“玉露泠泠香自省”,“玉露”,让人联想到杜甫《秋兴八首》中“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这是写景,也是在写“安史之乱”后唐王朝未来的风雨飘摇与昏暗不明。

“泠泠”,清凉、凄清的样子。

在玉露成霜、凉意袭人的凄清氛围中,白莲知道自己依旧是清香如故。

不论外界风物如何改变,自身持有的幽香始终如一。

这一点对于王夫之是对前朝如一的忠贞。

上阕从对比及环境背景暗示性写法作为铺垫引出白莲或作者自己对自身高贵的认识与持守,下阕是对此作更深入阐述。

“荻花风起秋波冷,独拥檀心窥晓镜。

”“荻花”出自白居易《琵琶行》。

秋风从水塘边的荻花丛中吹来,阵阵寒意侵袭着冷冷水波中的白莲。

这一句仍是对现实状况的隐喻,清朝建立,明朝留下来的文人纷纷变节投靠清廷,王夫之曾投奔桂王以期恢复明朝,可是朝臣的倾轧荒淫终使他失望隐退。

正如瑟瑟秋风吹得人心怎不寒冷?“檀心”,指赭色花蕊,可比喻对前朝的赤胆忠心。

“晓镜”,指清澈水面,又有流光易逝年华老去的慨叹。

独自呵护着自身的忠贞赤诚,当清晓来临悄悄看那波光中的自己,无奈于对时光不再的深深叹息。

现实恢复明王朝的理想已不可实现,而自身也已是垂垂老者。

“窥晓镜”对于王夫之是有很深的哀愁在里面。

而写年华老去恰好引出最后两句词。

“他时欲与问归魂,水碧天空清夜永。

”这里所呈现的幽微隐约的情感与似断实连的笔法,令人赞叹。

将来想要问我魂归何处,清凉的长夜里一碧如洗的天空就是我灵魂的归宿。

一个人虽然身处永世的孤独中,但内心持守的纯净与高洁也将与天地共长久。

就像白莲总是出淤泥而不染,洁白的花瓣中蕴藏着的永远是一颗赤子之心。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3—4)题。

(9分)清平乐李清照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

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

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3.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这首词的开头两句回忆诗人早年与丈夫共赏梅花的生活情景。

一个“醉”字,不仅是酒醉,更是诗人为景为情、为生活所陶醉。

B.词的第三、四句写诗人婚后的生活,“挼尽”二句,将“插梅”与“挼梅”前后相比,反映了诗人在不同的生活阶段的不同心情。

C.词的下片的第一、二句与上片第二句所描写的梅花簪发的女性的形象遥相对照,反映出诗人对韶华早逝、人生如梦的哀伤。

D.这首词处处跳动着诗人生活的脉搏,写得含蓄蕴藉,悲切哀婉。

诗人的许多难言之苦,通过抒写赏梅的不同感受倾诉了出来。

4.这首词运用了对比的艺术手法来表现赏梅的不同感受。

请简要赏析。

(6分)【答案】3、C (“反映出诗人对韶华早逝、人生如梦的哀伤”错,应该是反映出诗人晚年颠沛流离,沦落漂零的生活。

)4、词人把早年因生活的欢乐闲适而陶醉于赏梅、中年因生活的幽怨而在赏梅时伤心流泪以及晚年因生活的沦落飘零而没有心思赏梅这三个不同阶段的不同感受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了生活的巨大变化和飘零沦落饱经磨难的忧郁心情。

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5—6)题。

(9分)鹧鸪天·西都作朱敦儒我是清都山水郎①,天教懒慢带疏狂。

曾批给露支风券,累奏留云借月章。

诗万首,酒千觞,几曾着眼看侯王?玉楼金阙慵②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

注①清都,传说中天帝的居所。

山水郎,为天帝管理山水的侍从。

②慵:懒。

5.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词开门见山地表达出词人不乐尘世、留恋山水自然的生活态度。

B.本词中,词人以“斜插梅花,傲视侯王”的“山水郎”自居,傲然之情溢于言表。

C.词人写自己能支使风云雨露是天帝批准的,可以看出词人内心深处对权力的渴望。

D.“几曾着眼看侯王”一句是这首词的点睛之笔,也是词人内心思想的真实写照。

6.从词的最后两句,你读出了词人哪些形象特点?请概括分析。

(6分)答案:5、C解析“词人内心深处对权力的渴望”错,这里是用诙谐的手法表现自己疏狂的个性特点。

6、①傲视权贵,不愿在朝为官。

如“玉楼金阙慵归去”,表达了词人就算是在华丽的天宫做官也懒得去的人生态度。

②留恋自然,品行高洁。

词人借品行高洁的“梅花”来象征自己的品行。

③行为疏放,洒脱不羁。

如“且插梅花醉洛阳”一句,表现了词人只想插枝梅花醉倒在洛阳城中的洒脱不羁的性格。

四、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7—8)题。

(9分)菊李商隐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①。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②,升君白玉堂。

【注】①《晋书·罗含传》:“及致仕还家,阶庭忽兰菊丛生,以为德行之感焉。

”②金鹦鹉:金制的状如鹦鹉螺的酒杯。

7.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诗歌首句“暗”“淡”二字重叠使用,生动逼真地刻画出紫色菊花那淡雅的风姿。

B.诗歌颔联借典故来赞赏菊花之色和菊花之香,表明了自己安心归隐田园的乐趣。

C.诗歌颈联既赞扬了秋菊傲霜的品格,又表达了自己抱负不能施展,虚度年华的忧虑。

D.末尾两句,诗人借菊花委婉地表达了期望被朝廷赏识,入朝做官的心绪。

8.这首咏菊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请以本诗为例,谈谈你对这种手法的理解。

(6分)【答案】7、B (“安心归隐田园”错,从后四句诗来看,诗人并不是安心归隐,而是渴望入朝为官。

)8、托物言志是通过对富有特征的物象的描写,将物人格化,赋予事物人的品性,来寄托作者志向、情趣或理想的表现手法,这种表现手法往往能达到形象、委婉、深沉感人的艺术效果。

这首诗的突出特点是物我交融。

除开头两句外,其余句句写菊,又句句写自己。

写物而不离人,物与己交融在一起。

写己又不脱于物,处处以物出之。

如三、四两句写菊花之色与香,关涉自己罢官之事。

五、六句写菊不畏霜露而怯日暮,关涉自己的迟暮之感。

七、八句写菊花的愿望关涉自己期望入朝之情。

五、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9—10)题。

(9分)自咏白居易随宜饮食聊充腹,取次衣裘亦暖身。

未必得年非瘦薄,无妨长福是单贫。

老龟岂羡牺牲饱,蟠木①宁争桃李春?随分自安心自断,是非何用问闲人。

【注】①蟠木:弯曲的树。

9.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饮食随便充腹就行,穿着简朴暖身就好,可看出诗人作此诗时生活困窘。

B.体瘦家贫不一定寿短福少,从“未必”“无妨”的措辞可看出诗人的生活态度。

C.“牺牲”过着饱足的生活,但改变不了被用作祭品的命运,不如“老龟”自在。

D.诗人借“老龟”“蟠木”寄托生活追求,运用反问的手法增强了抒情的效果。

10.本诗意在“自咏”,结合全诗,分析诗人表达了哪些人生态度。

(6分)【答案】9、A (“可看出诗人作此诗时生活困窘”错,首联表达的是诗人对物质生活要求不高的生活态度,并非实指生活困窘。

)10、①知足常乐:诗人对物质生活要求不高,能充腹暖身即可,他认为“瘦薄”不影响“得年”,“单贫”无碍“长富”,表现了一种乐观知足的态度。

②淡泊不争,洒脱随性:诗人以“老龟”“蟠木”自比,不羡不争,“随分自”,表达出淡泊随性的生活态度。

③坚守本心:诗人心中自有裁断,不在乎“闲人”的看法,可看出他对自我生活态度的坚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