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初一第十课第一节感受生命的意义教案设计与反思

合集下载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10.1《感受生命的意义》教学设计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10.1《感受生命的意义》教学设计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10.1《感受生命的意义》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10.1《感受生命的意义》这一课,主要让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认识到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情感。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丰富的活动,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体会生命的价值。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对生命有着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大部分学生能够认识到生命的宝贵,但中对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缺乏深入的理解。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能够让学生对生命有更深刻的认识,从而更加珍惜生命。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认识到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体会生命的价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认识到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

难点: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体会生命的价值。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生动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

2.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分享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

3.情感引导法:教师通过语言的引导,激发学生对生命的热爱和珍惜。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材料,用于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2.准备投影仪,用于展示案例和活动内容。

3.准备纸和笔,用于学生记录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一段关于生命的短片,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

短片中可以包含一些关于生命意义的问题,如“你认为生命的意义是什么?”等。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准备好的案例材料,让学生阅读并进行分析。

案例可以是一些关于人们如何用自己的生命去创造价值的故事,如志愿者、医生等。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人的生命意义是什么,他们是如何用自己的生命去影响他人的。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

【2022新课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十课第一课时 感受生命的意义 教学设计

【2022新课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十课第一课时 感受生命的意义 教学设计

【2022新课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十课第一课时感受生命的意义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新课标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十课《感受生命的意义》的第一课时。

这部分教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生命意义的认识,二是如何寻找生命的意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理解生命的意义,并学会在生活中寻找和创造生命的意义。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对生命有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思考生命的意义,但缺乏系统的认识和深入的探讨。

因此,本节课需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生命,理解生命的意义,并激发他们在生活中寻找和创造生命意义的热情。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生命的意义,知道如何在生活中寻找和创造生命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分享、思考等方式,学生能够深入探讨生命的意义,提高自己的思考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将更加珍惜生命,积极面对生活,追求更有意义的生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生命的意义,知道如何在生活中寻找和创造生命的意义。

2.教学难点:学生如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生命的意义,如何激发他们在生活中寻找和创造生命意义的热情。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定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生命的意义。

2.讨论教学法:通过分组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思考生命的意义。

3.实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实例,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生命的意义。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情境材料,用于引导学生感受生命的意义。

2.准备讨论题目,用于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

3.准备具体实例,用于分析生命的意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情境材料,引导学生感受生命的意义。

例如,可以给学生展示一些有关生命的故事,让学生在故事中感受生命的意义。

2.呈现(10分钟)呈现讨论题目,让学生分组讨论,思考生命的意义。

讨论题目可以包括:“你认为生命的意义是什么?”、“你在生活中是如何寻找和创造生命意义的?”等。

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4.10.1感受生命的意义》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4.10.1感受生命的意义》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4.10.1感受生命的意义》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4.10.1感受生命的意义》是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并学会如何去感受和体验生命中的美好。

教材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分析、讨论交流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他们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情感。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生理、心理都在发生变化,对周围世界充满好奇,也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

但受年龄和经历的限制,他们对生命的理解可能比较肤浅,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从生活的点滴中发现生命的美好,体会生命的意义。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认识到珍惜生命、热爱生活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

3.引导学生学会感受生活中的美好,提升生活质量。

4.培养学生善于思考、交流、合作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命的意义是什么?2.如何感受和体验生命中的美好?3.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生动的案例,让学生了解生命的意义,引发学生思考。

2.讨论交流法: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感悟,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3.体验教学法: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美好,感受生命的意义。

4.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材料,用于课堂讲解和讨论。

2.设计好课堂活动,准备好所需道具。

3.提前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为课堂讨论做好准备。

4.准备好PPT,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组图片,内容包括生活中的美好瞬间、感人故事等,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好,激发他们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2.呈现(10分钟)讲述一个关于生命意义的案例,如残疾人奋斗事迹、志愿者服务等,让学生了解生命的价值,引发学生思考。

3.操练(15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围绕“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如何感受和体验生命中的美好?”等问题展开讨论,分享彼此的感悟。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0.1《感受生命的意义》说课稿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0.1《感受生命的意义》说课稿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0.1《感受生命的意义》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感受生命的意义》是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十课的第一课时,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让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并认识到每个人的生命都有自己的价值。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引人深思的问题和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引导学生去感受生命的美好,理解生命的意义,并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开始思考生命的意义,对自己的未来充满期待,但同时也可能会遇到各种困惑和挫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帮助他们找到生命的意义,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认识到每个人的生命都有自己的价值。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热爱生活,树立积极向上的生命观,激发学生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努力奋斗。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认识到每个人的生命都有自己的价值。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情景剧表演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同时,利用多媒体手段,如图片、视频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

六.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张图片或播放一段视频,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分享一个与生命意义相关的真实案例,让学生思考案例中人物是如何寻找生命的意义,并从中得到启示。

3.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就生命意义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4.情景剧表演:邀请几组学生表演情景剧,剧情围绕生命意义展开,让学生在表演中感受生命的美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0.1《感受生命的意义》 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0.1《感受生命的意义》 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0.1《感受生命的意义》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感受生命的意义》是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的一节课,主要让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认识到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特的,都有自己的价值。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的初期,他们对自我认知和生命意义有一定的好奇心,但同时也可能存在对生命意义的困惑和迷茫。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命,感受生命的价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认识到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特的,都有自己的价值。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生命意识。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命,感受生命的价值,培养他们的生命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认识到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特的,都有自己的价值。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命,感受生命的价值,培养他们的生命情感。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讨论教学法。

通过情境和案例的呈现,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从而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命,感受生命的价值。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和情境,以便进行教学呈现。

2.准备讨论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中的情境,如一个感人的故事,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导入新课。

2.呈现(15分钟)通过多媒体呈现相关的案例,让学生了解生命的意义,引发学生的思考。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针对案例中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生命意识。

4.巩固(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对讨论的结果进行总结,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生命意义的理解。

5.拓展(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小组活动,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生命的价值,培养他们的生命情感。

6.小结(5分钟)教师对课堂内容进行小结,强调生命的独特性和价值,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命。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10.1《感受生命的意义》教学设计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10.1《感受生命的意义》教学设计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10.1《感受生命的意义》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10.1《感受生命的意义》这一课,旨在让学生理解生命的价值,体会生命的意义,从而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情感。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引人深思的问题,以及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多样性,理解生命的价值,并探索如何实现生命的意义。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在青春发育期,他们对生命有着初步的认识,但缺乏深入的理解。

他们在生活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困扰和迷茫,对于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可能存在模糊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生命的价值,体会生命的意义。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生命的多样性,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生命。

2.帮助学生理解生命的价值,认识到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意义的。

3.引导学生探索如何实现生命的意义,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生命的多样性,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生命;帮助学生理解生命的价值,认识到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意义的;引导学生探索如何实现生命的意义。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生命的价值,体会生命的意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体验生命的多样性,感受生命的意义。

2.问题教学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价值,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

3.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理解生命的价值,认识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意义的。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2.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视频、动画等。

3.案例:收集一些生动的案例,用于引导学生理解生命的价值。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生命的多样性,如大自然的景色、不同生物等,让学生初步感受生命的丰富性。

然后提问:“你能描述一下你所见到的生命吗?”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多样性。

【2022年新课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10.1 感受生命的意义 教案

【2022年新课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10.1 感受生命的意义 教案

【2022年新课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10.1 感受生命的意义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题是“感受生命的意义”,这是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程第十讲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了解生命的意义,理解生命的价值,以及如何去发现和创造生命的意义。

这一讲的内容旨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认识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从而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情和积极性。

二. 学情分析面对七年级的学生,他们对生命有一定的认识,但是对于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可能还没有深刻的理解。

他们正处于青春期,面临着各种生理和心理的挑战,对于生活的意义和目的可能感到困惑和迷茫。

因此,教师需要通过适当的教学方法,引导他们去思考和探索生命的意义,帮助他们建立起正确的生命观。

三.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达到以下目标:1.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认识到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特的和宝贵的。

2.学会发现和创造生命的意义,从而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情和积极性。

3.培养正确的生命观,尊重和珍惜生命,学会对自己的生活负责。

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学会发现和创造生命的意义。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去思考和探索生命的意义,帮助他们建立起正确的生命观。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讨论法、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实践等方式,去发现和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六.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和资源,如PPT、视频、文章等,以及准备一些与生命意义相关的问题和案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引人入胜的问题或故事,引起学生对生命的思考,如:“你觉得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或“你曾经做过最有意义的事情是什么?”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视频、文章等方式,呈现与生命意义相关的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和认识到生命的价值。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去发现和理解生命的意义。

可以给每个小组一个案例,让他们讨论这个案例中的人物是如何发现和创造生命的意义的。

【2022新课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十课第一课时 感受生命的意义 教案

【2022新课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十课第一课时 感受生命的意义 教案

【2022新课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十课第一课时感受生命的意义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新课标《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十课第一课时“感受生命的意义”。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生命的意义,认识到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情感。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在青春发育期,他们对生活充满了好奇和热情,但同时也面临着各种困扰和压力。

他们需要了解生命的意义,找到生活的方向,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

因此,学生在学习本课时,既能产生共鸣,也能激发他们深入思考。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生命的意义,认识到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情感。

3.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实现生命的价值,找到生活的方向。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生命的意义,认识到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

2.难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实现生命的价值,找到生活的方向。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生命的意义。

2.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对生命意义的理解。

3.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生命的价值。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本课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

2.案例:准备一些关于生命意义的典型案例。

3.教学工具: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生命的图片,如婴儿诞生、树叶生长等,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美好。

然后提问:“你们认为生命有什么意义呢?”引导学生思考本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呈现典型案例,如一位勇敢面对病痛的人、一位致力于公益事业的人等。

让学生分析这些案例中的人是如何实现生命的价值,找到生活的方向的。

3.操练(10分钟)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对生命意义的理解。

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汇报,其他组进行评价。

4.巩固(5分钟)让学生用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他们对生命的理解,可以是词语、句子或图画。

部编《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_10.1感受生命的意义教案

部编《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_10.1感受生命的意义教案
选择将来的某个年龄 阶段,尽可能具体地 描述那个阶段自己的 (事业)、财富、人 休闲,社会服务等 同步练习册 84
学生进行小组 讨论交流,然 情况,如家庭、学业 后代表发言
际关系、 健康、 情感、
巩固与练习
1、2、3、4、5、6、7、 8、 教师与学生共同归纳 总结 教师评价
学生练习
小结与评价
学生小结 板 书 设 计 教 学 反 思 第十课 绽放生命之花 感受生命的意义 生命的追问 发现我的生命
价值和意义。
情感态度价 让学生知道人活着为了什么,感受到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值观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关键 教学内容 检查与导航
理解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知道在自己的生活经历中发现和创造生命的意义。
正确认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教 学 过 程 出示目标
导入新课 我们的一生该怎 样度过?是碌碌 无 为 ? 还 是 绽 放 学生回答 生命的精彩?那 么生命的意义何 在?让我们从感 受生命的意义开 始,绽放我们的生 命之花。
学生进行小组 讨论交流,然 教师总结:能够活出 后代表发言
自己的人生,实现自 我价值,这样的一生 是值得的;在看到别 人的需要时付出自己 的爱心,无论事情大 小,都能承担自己的
责任,这样的一生是 值得的;将个人追求 建立在人类共同需要 的基础上,这样的一 生是值得的。 知识模块二 发现我的生命 探究四:教材 P113 探究与分 享 1. 这些经历对你的 生命有怎样的意 义? 2. 与同学分享生命
学生进行小组 同 的 生 命 故 事 讨论交流,然 中,你想到了什 后代表发言
故事。在这些不 么? 教师总结: 1. 探索生 命的意义,是人类生 命的原动力之一。只 有人类才可能驾驭自 己的生活,选择自己 的人生道路。 2. 生命 是独特的,生命意义 是具体的。 。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0.1《感受生命的意义》教学设计1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0.1《感受生命的意义》教学设计1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0.1《感受生命的意义》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0.1感受生命的意义》这一课,主要让学生理解生命的价值,认识到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特的,都有自己的价值。

教材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和案例,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激发学生对生命的热爱和尊重。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在青春期,他们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对自己的生命有所疑惑。

他们在生活中会遇到各种挫折,对生命的意义会有所困惑。

因此,通过这一课的学习,他们需要理解生命的价值,找到生命的意义。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生命的价值,认识到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特的,都有自己的价值。

2.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激发学生对生命的热爱和尊重。

3.培养学生积极面对生活,勇敢面对挫折的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理解生命的价值,认识到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特的,都有自己的价值。

难点: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激发学生对生命的热爱和尊重。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讨论法。

通过情境模拟、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让学生深入了解生命的价值,找到生命的意义。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和视频材料。

2.准备教学PPT。

3.准备小组讨论的问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婴儿出生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诞生,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呈现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到不同人的生活经历,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教材中的案例,每个小组选出一个代表,分享自己小组的讨论成果。

4.巩固(5分钟)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教材中的案例,加深对生命意义的理解。

5.拓展(5分钟)让学生思考自己的生命经历,分享自己生活中的感悟,激发学生对生命的热爱。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生命的价值,引导学生热爱生命。

7.家庭作业(5分钟)让学生写一篇关于生命意义的感悟日记,加深对生命意义的理解。

部编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十课-第1课时《感受生命的意义》教学设计

部编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十课-第1课时《感受生命的意义》教学设计

部编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十课-第1课时《感受生命的意义》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是我国初中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观念。

第十课《感受生命的意义》是其中的一个章节,主要让学生理解生命的价值,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和责任,从而激发他们积极面对生活,追求有意义的人生。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对自己的未来充满期待,同时也可能面临各种困惑和压力。

他们对生命有一定的认知,但缺乏深入理解和实践。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引导他们正确看待生命,找到自己的价值所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生命的价值,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和责任。

2.培养学生积极面对生活,追求有意义的人生的态度。

3.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增强法治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命的价值2.个人使命和责任3.如何追求有意义的人生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生命的价值。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

3.体验式教学: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亲身体验生命的意义。

六. 教学准备1.案例材料:收集相关的典型案例,用于教学分析。

2.教学道具: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道具,如图片、视频等。

3.课堂活动准备:提前安排好课堂活动,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道具,引导学生关注生命的多样性,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

2.呈现(10分钟)呈现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人物的生命价值,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和责任。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

让学生通过讨论,进一步认识到生命的价值。

4.巩固(5分钟)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总结生命的价值,强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和责任。

5.拓展(10分钟)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或典型人物,分享他们的生命故事,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找到自己的价值所在。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说课稿说课稿带教学反思-10.1《感受生命的意义》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说课稿说课稿带教学反思-10.1《感受生命的意义》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说课稿说课稿带教学反思-10.1《感受生命的意义》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是我国初中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0.1课《感受生命的意义》是该课程的一部分,主要讲述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生命的可贵,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和使命,从而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在青春期,生理和心理都在发生很大的变化。

他们对生命有一定的认识,但缺乏深入的理解。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可能对生命的意义有自己的看法,但未必能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

此外,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困扰和挫折,对生活产生疑惑。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引导他们正确看待生命,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的热情。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认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和责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分享、反思等环节,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人际沟通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热爱生活,珍惜生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和责任。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感受到生命的价值,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的热情。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生命的意义。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

3.反思法:让学生在课后反思自己的生活,认识到生命的价值。

4.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不同人物是如何践行生命价值的。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关于生命的短视频,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

2.讲述生命的故事:分享一些感人至深的真实故事,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伟大和可贵。

3.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4单元第10课10.1感受生命的意义教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4单元第10课10.1感受生命的意义教案
现场目击同事李金茹回忆:“我当时离得比较远,根本没反应过来。这时候,只见正要过马路的张老师迅速冲上前去用屁股顶出一个学生,一只手将另一个学生扯到路边,她却被大客车撞翻在地,双腿被车轮碾过,人昏死过去。”
李金茹还说:“事发前,张老师正面对着大客车,只要她向后退一步,就能躲过大客车,可她却义无反顾地冲出去救了学生。”
(4)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生命的意义,创造有意义、有价值的生命。
(2)懂得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驾驭自己的生活。
能力目标
(1)全面理解有意义的生命,提升自己驾驭生活的能力。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合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引导学生用积极的情感、健康的心态发现和创造生命的意义。
第二目“发现我的生命”。这部分是本课的重点。
追问生命只是在一般意义上对生命进行探讨。本目具体进入到对自我生命意义的探索。本目主要表达了三层意思。
其一,探索生命意义,是人类生命的原动力之一。教材通过要求学生画自己的生命线,回顾自己生命中的重要经历,探讨这些经历对自己生命的意义。引导学生认识到寻求生活意义的努力是人的最原始的推动力量。明确生命的意义,让我们更好地驾驭自己的生活,指导人生,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
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探问生命”和“守护生命”两课内容的学习,学生虽对生命的知识有了一定的掌握和了解, 但对于中学生来说,“怎样的生命才有意义”“如何活出生命的精彩”依然是十分陌生的问题。因此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要使学生对有意义的生命有更加清晰的了解,在自己的生活经历中一点点地建构自己, 发现和创造生命的意义,活出生命的精彩。
美德传颂柔弱的女性,用阳刚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为人师表的深层含义。

感受生命的意义-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

感受生命的意义-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

感受生命的意义-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生命的含义和存在意义;
2.掌握如何珍惜生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能够正确应对危险,预防意外事故的发生;
4.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和责任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生命的意义;
2.如何珍惜生命;
3.怎样预防意外事故的发生。

三、教学过程
1. 知识讲解
通过PPT向学生介绍生命的含义和存在意义,引导学生思考:生命有何意义?人的一生应如何度过?同时讲解生命的可贵,如何珍惜生命。

2. 互动讨论
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并就以下问题展开讨论:
1.你认为生命有何意义?
2.你如何看待生命的珍贵?
3.如何珍惜生命,让自己的生命更有意义?
3. 情景模拟
组织学生开展一些应急情景模拟,以增强学生的自救和互救能力。

例如,模拟火灾、地震等突发事件,让学生根据现场情况进行应对,提高学生的危险意识和知识技能。

4. 课堂小结
通过回顾本课的教学内容,总结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并强调珍爱生命、预防意外事故等重要性。

四、教学方法
1.演讲法;
2.互动讨论法;
3.情景模拟法。

五、教学设备
1.PPT;
2.多媒体课件;
3.其他教学辅助工具。

六、教学评估方式
1.课堂互动表现评估;
2.考试成绩评估;
3.课后作业评估。

七、教学反思
教师应该注意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加强教学设计,充分考虑学生实际情况;加强互动,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提高课堂效果。

同时,应注重课后辅导,及时跟进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0.1:感受生命的意义 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0.1:感受生命的意义    教案

“感受生命的意义”教案教学目标1、探索人活着的意义,追求自身价值的实现。

2、掌握探索生命意义的原因。

教学重难点1、重点:(1)探索人活着的意义,追求自身价值的实现。

(2)掌握探索生命意义的原因。

2、难点:探索人活着的意义,追求自身价值的实现。

教学方法:点拨引导法、合作探究法、讨论归纳法。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目标导入1、用歌曲《怒放的生命》导入新课2、出示学习目标(1)探索人活着的意义,追求自身价值的实现。

(2)掌握探索生命意义的原因。

二、预习检测1、对于有些人来说,生活本身的______和生命无穷的______是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

但对有些人而言,为了让______,他们认为探索生命问题很有必要。

2、能够活出______的人生,实现______,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在看到别人的需要时付出自己的爱心,无论事情大小,都能承担起_______,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将个人追求建立在人类_______基础上,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

3、只有人类才可能________自己的生活,_______自己的人生道路。

4、生命是_________,生命意义是具体的。

三、质疑互动1、人为什么活着?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2、怎样的一生是值得过的?(1)能够活出自己的人生,实现自我价值。

(2)在看到别人的需要时付出自己的爱心,无论事情大小,都能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3)将个人追求建立在人类共同需要的基础上。

3、为什么要探索生命的意义?(1)探索生命的意义,是人类生命的原动力之一。

(2)生命是独特的,生命意义是具体的。

(3)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发现和创造。

四、达标纠错1、动动脑思人生有人说,不要为别人而活;也有人说,只有为别人而活的生命才是值得的。

谈谈你的思考,并和同学交流分享。

2、七嘴八舌话人生作为一名中学生,你怎样提升自己生命的价值,创造有意义的人生?3、导演自己的人生你是自己生命的导演。

将来的你,会有怎样的生活呢?请你选择将来的某个年龄阶段,尽可能具体描述那个阶段自己的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希望20 岁的我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呢?已经经历过什么呢?正想做什么呢?又或者,给未来20 岁的自己鼓鼓劲,希望成为什么样的自己?
(三)教师小结:未来要靠自己来创造,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的导演,定下未来的目标,让我们更有方向和动力地行动前行。

我们既然到世上走一遭,何不策马奔腾,活得潇潇洒洒。

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

五、板书设计
板书
设计
教学后记或反思(主要记录课堂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等)
优点:
教学逻辑清晰,教学目标基本达成,重点突出,难点突破。

所举例子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学生容易理解,也利于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不足:
教师主导作用“过度”发挥,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可能不足,课堂教学容量大,一节课很难完成。

改进:
先让学生课前预习,对教材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有利于教师课堂效率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