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合金热处理
铝合金热处理标准
铝合金热处理标准铝合金是一种常见的金属材料,具有优良的导热性、导电性和耐腐蚀性,因此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电子产品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而铝合金的热处理是为了改善其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使其在工程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铝合金热处理的标准及相关内容。
首先,铝合金热处理的标准主要包括固溶处理、时效处理和退火处理。
固溶处理是指将铝合金加热至固溶温度,使合金元素溶解在铝基体中,然后快速冷却,以提高合金的强度和硬度。
时效处理是在固溶处理后,将合金再次加热至一定温度保温一段时间,使析出硬化相,增加合金的强度和耐腐蚀性。
而退火处理则是通过加热和缓慢冷却,以消除合金中的残余应力和提高塑性。
其次,铝合金热处理的标准还包括了热处理温度、保温时间和冷却速度等具体要求。
不同种类的铝合金对应不同的热处理工艺参数,需要根据具体合金牌号和工程要求进行选择。
通常情况下,固溶处理温度在480-520摄氏度,时效处理温度在120-180摄氏度,保温时间和冷却速度也会有所不同。
此外,铝合金热处理标准还涉及了热处理设备和工艺控制。
在实际生产中,需要使用合适的热处理炉和设备,确保温度均匀和稳定,以及合理的冷却方式。
同时,对于热处理工艺的控制也至关重要,需要进行严格的工艺监控和记录,以确保每一道工序都符合标准要求。
总的来说,铝合金热处理标准是保证铝合金制品质量的重要依据,合理的热处理工艺可以有效提高铝合金的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
因此,在实际生产中,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操作,确保产品质量和工程安全。
在铝合金热处理标准的指导下,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铝合金材料,生产出更加优质的产品,为各个领域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
希望本文能够对铝合金热处理标准有所了解,并在实际生产中得到应用。
《铝合金热处理》课件
在建筑领域的应用
总结词
美观耐用、绿色环保
详细描述
铝合金在建筑领域的应用广泛,如铝合金门窗、幕墙等。通过热处理技术,可以提高铝合金的硬度和耐磨性,使 其更加美观耐用。同时,铝合金材料可回收利用,符合绿色环保的理念。
在电子产品领域的应用
总结词
精密制造、小型化趋势
详细描述
随着电子产品向小型化、精密化方向发展,铝合金热处理技术在电子产品制造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 作用。通过热处理技术,可以提高铝合金的精度和稳定性,满足电子产品对材料高精度和高稳定性的 要求。
固溶处理可以提高铝合金的塑性和韧性,改善其加工性能,同时为时效处理提供良 好的基的性能有重要影响,需要严格控制 。
时效处理
时效处理是将经过固溶处理的铝 合金在室温或加热到一定温度下 保温一定时间,使过饱和固溶体
分解,析出强化相的过程。
时效处理可以提高铝合金的强度 和硬度,改善其耐磨性和耐腐蚀
THANKS
感谢观看
详细描述
铝合金因其高强度、轻量化和耐腐蚀等特性,在航空航天领域被广泛使用。通 过热处理技术,可以进一步提高铝合金的性能,满足航空航天领域对材料高强 度和轻量化的严格要求。
在汽车工业领域的应用
总结词
大规模生产、节能减排
详细描述
汽车工业是铝合金热处理应用的重要领域,铝合金零件的大规模生产能够降低汽 车重量,从而减少能源消耗和排放。热处理技术能够提高铝合金的力学性能和耐 腐蚀性,使其在汽车制造中更具竞争力。
提高材料使用寿命
通过合理的热处理工艺,可以显 著提高铝合金的使用寿命,减少 维修和更换的频率,降低成本。
铝合金热处理的历史与发展
早期铝合金热处理
未来发展趋势
早期的铝合金热处理主要采用退火和 淬火等简单工艺,以改善材料的塑性 和硬度。
铝合金热处理
铝合金热处理特点:众所周知,对于含碳量较高的钢,经淬火后立即获得很高的硬度,而塑性则很低。
然而对铝合金并不然,铝合金刚淬火后,强度与硬度并不立即升高,至于塑性非但没有下降,反而有所上升。
但这种淬火后的合金,放置一段时间,强度和硬度会显著提高,而塑性则明显降低。
淬火后铝合金的强度、硬度随时间增长而显著提高的现象,称为时效。
时效可以在常温下发生,称自然时效,也可以在高于室温的某一温度范围(如100~200℃)内发生,称人工时效。
2024 铝合金在淬火加热时,合金中形成了空位,在淬火时,由于冷却快,这些空位来不及移出,便被“固定”在晶体内。
这些在过饱和固溶体内的空位大多与溶质原子结合在一起。
由于过饱和固溶体处于不稳定状态,必然向平衡状态转变,空位的存在,加速了溶质原子的扩散速度,因而加速了溶质原子的偏聚。
硬化区的大小和数量取决于淬火温度与淬火冷却速度。
淬火温度越高,空位浓度越大,硬化区的数量也就越多,硬化区的尺寸减小。
淬火冷却速度越大,固溶体内所固定的空位越多,有利于增加硬化区的数量,减小硬化区的尺寸。
沉淀硬化合金系的一个基本特征是随温度而变化的平衡固溶度,即随温度增加固溶度增加,大多数可热处理强化的的铝合金都符合这一条件。
沉淀硬化所要求的溶解度-温度关系,可用铝铜系的Al-4Cu合金说明合金时效的组成和结构的变化。
对铝铜系富铝部分的二元相图,在548℃进行共晶转变L→α+θ(Al2Cu)。
铜在α相中的极限溶解度5.65%(548℃),随着温度的下降,固溶度急剧减小,室温下约为0.05%。
[3]2024合金属于Al-Cu-Mg系高强度硬铝合金,由于合金板带材的最佳淬火工艺,以达到改善合金性能,控制其具有强度高,耐热性好,成型性优良及耐损伤等特制淬火变形,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
[4]高纯高强铝合金的固溶程度对其性能的影响十分强烈,尽可能地提高固溶程度是提高该类铝合金综合性能的一个有效途径。
[5]但是随温度升高,性能变化有一定的特点,控制升温的速度很关键,主要是由于要虑2024铝合金的共晶温度(504.98C ),高于共晶温度则发生了变化。
铝合金热处理的工艺
铝合金热处理的工艺铝合金热处理的工艺一、引言铝合金是一种重要的结构材料,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耐腐蚀性能。
然而,由于铝合金的晶粒尺寸较大且存在内部应力,需要经过热处理来改善其性能。
本文将介绍铝合金热处理的工艺流程及其影响因素。
二、铝合金热处理工艺流程1. 固溶处理(Solution Treatment)固溶处理是将铝合金加热至固溶温度,使其内部元素达到均匀分布并形成固溶体溶解。
该过程可以消除晶界和析出物,并增加材料的塑性和韧性。
2. 淬火(Quenching)在固溶处理后,需要快速冷却以保持固溶体中元素的均匀分布。
淬火可以通过水、油或气体等介质进行。
选择不同的淬火介质将影响材料的硬度和强度。
3. 时效处理(Aging)时效处理是通过再次加热铝合金至较低温度,并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稳定温度进行。
该过程有助于形成强化相,提高材料的强度和硬度。
三、影响铝合金热处理的因素1. 合金成分不同的铝合金具有不同的成分,其中包括主要元素和合金元素。
这些元素的含量和比例将直接影响到热处理工艺的选择和效果。
2. 加热温度加热温度是固溶处理和时效处理中最重要的参数之一。
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可能导致材料性能下降。
选择适当的加热温度非常关键。
3. 冷却速率冷却速率对铝合金的组织结构和性能有很大影响。
快速冷却可以产生细小均匀的晶粒,从而提高材料的强度。
但是,过快或过慢的冷却速率都可能导致不良效果。
4. 时效时间时效时间是指在时效处理中保持稳定温度进行的时间。
较长的时效时间可以使强化相更充分地析出,从而提高材料性能。
然而,过长时间也会导致晶粒长大和析出物过多。
四、铝合金热处理工艺优化1. 确定合适的热处理工艺参数根据铝合金的成分和性能要求,选择合适的加热温度、冷却速率和时效时间。
通过试验和实践,优化工艺参数以获得最佳的材料性能。
2. 控制加热和冷却过程在加热和冷却过程中,需要控制温度和时间,以确保材料达到所需的固溶度和组织结构。
同时,要注意避免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对材料造成不利影响。
铝合金热处理方法汇总
铝合⾦热处理⽅法汇总
1、退⽕热处理
退⽕处理的作⽤是消除铸件的铸造应⼒和机械加⼯引起的内应⼒,稳定加⼯件的外形尺⼨,并使Al-Si系合⾦的部分Si结晶球状化,改善合⾦的塑性。
2、淬⽕
淬⽕是把铝合⾦铸件加热到较⾼的温度,保温2h以上,使合⾦内的可溶相充分溶解。
然后,急速淬⼊⽔中,使铸件急冷,使强化组合在合⾦中得到最⼤限度的溶解并固定保存到室温,这种过程叫淬⽕,也叫固溶处理或冷处理。
3、时效处理
时效处理,⼜称为低温回⽕,是把经过淬⽕的铝合⾦铸件加热到某个温度,保温⼀定时间出炉冷却直⾄室温,使经过饱和的固溶体分解,让合⾦基体组织稳定的⼯艺过程。
时效处理⼜分⾃然时效和⼈⼯时效两⼤类。
⾃然时效是指强化在室温下进⾏的时效。
⼈⼯时效⼜分为不完全⼈⼯时效、完全⼈⼯时效、过时效3种。
4、循环处理
把铝合⾦铸件冷却到零下某个温度并保温⼀定时间,再把铸件加热到350摄⽒度以下,使合⾦中度固溶体点阵反复收缩和膨胀,并使各相的晶粒发⽣少量位移,以使这些固溶体结晶点阵内的原⼦偏聚区和⾦属间化合物的质点处于更加稳定的状态,达到提⾼产品零件尺⼨,体积更稳定的⽬的,这种反复加热冷却的热处理⼯艺叫循环处理。
这种处理适合使⽤中要求精密、尺⼨很稳定的零件,⼀般铸件不做这种处理。
青岛丰东热处理专业提供热处理服务,可为客户提供化学热处理(渗碳、渗氮、碳氮共渗)、真空热处理、等离⼦热处理(离⼦渗氮)、常规热处理(含深冷处理)等四⼤领域的热处理加⼯服务。
欢迎新⽼客户来电咨询,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铝合金热处理
粗大 晶粒
(1)外觀檢 查; (2)試驗力 學性能; (3)金相檢 查; (4)低倍檢 查
缺陷 種類
外觀表現
表現方 法 (1)外觀 檢查; (2)超聲 波探傷 等無損 檢查 試驗力 學性能
產生原因
排除方法
淬火 裂紋
-
(1)采取適當保護措施; (1)零件形狀覆雜、壁厚差別較 (2)降低淬火溫度; 大; (2)淬火溫度過高或加熱不均勻;(3)校對爐溫均勻性; (4)適當提高淬火水溫; (3)淬火時,冷卻速度過快; (5)淬火前應對半制品 (4)轧制、鍛造的隱患微裂紋 仔細進行無損擦傷檢查 (1)加熱溫度、保溫時間選擇不 (1)重新進行熱處理, 當; 恰當選擇加熱溫度和保 溫時間; (2)淬火冷卻太慢(水溫偏高或 淬火轉移時間過長); (2)提高淬火冷卻速度 (3)人工時效的制品發生過時效;(降低水溫,縮短淬火 轉移時間) ; (4)時效不足(時效溫度低或時 (3)進行補充時效處理; 間太短) ,或時效斷續; (5)開始人工時效時間超出工藝 (4)嚴格執行工藝規範 和規則,不能陸續時效 規程要求; 處理; (6)化學成份與標準不符 (5)檢驗化學成份
1. 時效方式分:自然時效和人工時效兩種.
自然時效:經固溶冷卻後在室溫下放置若干小時 快速淬火保留下的空位
導致了G.P區快速形成和強度迅速增加.在4-5天之後達到最大穩定值.
人工時效:經固溶冷卻後重新加熱到高於時溫的某一溫度若干小時.而達到最大穩
定值.
2. 長見時效種類: T5處理 和T6處理
T5處理:原料為F材鋁合金的時效處理.
3. 消除應力退火.
對於冷加工的鍛造鋁合金,僅僅為消除應變硬化影響的退火稱去應力 退火.消除應力退火通常用345℃以下的溫度.不需很長時間的處理.這種 處理可導致簡單的回復,部分的再結晶或再完成的結晶.
铝及铝合金的热处理
铝及铝合金的热处理退火及淬火时效是铝合金的基本热处理形式。
退火是一种软化处理。
其目的是使合金在成分及组织上趋于均匀和稳定,消除加工硬化,恢复合金的塑性。
淬火时效则属强化热处理,目的是提高合金的强度,主要应用于可热处理强化的铝合金。
第一节 退火根据生产需求的不同,铝合金退火分铸锭均匀化退火、坯料退火、中间退火及成品退火几种形式。
一、铸锭均匀化退火铸锭在快速冷凝及非平衡结晶条件,必然存在成分及组织上的不均匀,同时也存在很大的内应力。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提高铸锭的热加工工艺性,一般需进行均匀化退火。
为促使原子扩散,均匀化退火应选择较高的退火温度,但不得超过合金中低熔点共晶熔点,一般均匀化退火温度低于该熔点5~40℃,退火时间多在12~24h之间。
二、坯料退火坯料退火是指压力加工过程中第一次冷变形前的退火。
目的是为了使坯料得到平衡组织和具有最大的塑性变形能力。
例如,铝合金热轧板坯的轧制终了温度为280~330℃,在室温快速冷却后,加工硬化现象不能完全消除。
特别是热处理强化的铝合金,在快冷后,再结晶过程未能结束,过饱和固溶体也未及彻底分解,仍保留一部分加工硬化和淬火效应。
不经退火直接进行冷轧是有困难的,因此需进行坯料退火。
对于非热处理强化的铝合金,如LF3,退火温度为370~470℃,保温1.5~2.5H后空冷,用于冷拉伸管加工的坯料、退火温度应适当高一些,可选上限温度。
对于可热处理强化的铝合金,如LY11及LY12,坯料退火温度为390~450℃,保温1~3H,随后在炉中以不大于30℃/h的速度冷却到270℃以下再出炉空冷。
三、中间退火中间退火是指冷变形工序之间的退火,其目的是为了消除加工硬化,以利于继续冷加工变形。
一般来说,经过坯料退火后的材料,在承受45~85%的冷变形后,如不进行中间退火而继续冷加工将会发生困难。
中间退火的工艺制度基本上与坯料退火相同。
根据对冷变形程度的要求,中间退火可分为完全退火(总变形量ε≈60~70%),简单退火(ε≤50%)和轻微退火(ε≈30~40%)三种。
铝的热处理
铝的热处理铝合金铸件的热处理是指按某一热处理规范,控制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和冷却速度,改变合金的组织,其主要目的是:提高力学性能,增强耐腐蚀性能,改善加工性能,获得尺寸的稳定性。
铝合金铸件的热处理工艺可以分为如下四类:1。
退火处理将铝合金铸件加热到较高的温度,一般约为300 ℃左右,保温一定的时间后,随炉冷却到室温的工艺称为退火。
在退火过程中固溶体发生分解,第二相质点发生聚集,可以消除铸件的内应力,稳定铸件尺寸,减少变形,增大铸件的塑性。
2。
固溶处理把铸件加热到尽可能高的温度,接近于共晶体的熔点,在该温度下保持足够长的时间,并随后快速冷却,使强化组元最大限度的溶解,这种高温状态被固定保存到室温,该过程称为固溶处理。
固溶处理可以提高铸件的强度和塑性,改善合金的耐腐蚀性能。
固溶处理的效果主要取决于下列三个因素:(1)固溶处理温度。
温度越高,强化元素溶解速度越快,强化效果越好。
一般加热温度的上限低于合金开始过烧温度,而加热温度的下限应使强化组元尽可能多地溶入固溶体中。
为了获得最好的固溶强化效果,而又不便合金过烧,有时采用分级加热的办法,即在低熔点共晶温度下保温,使组元扩散溶解后,低熔点共晶不存在,再升到更高的温度进行保温和淬火。
固溶处理时,还应当注意加热的升温速度不宜过快,以免铸件发生变形和局部聚集的低熔点组织熔化而产生过烧。
固溶热处理的悴火转移时间应尽可能地短,一般应不大于15s,以免合金元素的扩散析出而降低合金的性能。
(2)保温时间。
保温时间是由强化元素的溶解速度来决定的,这取决于合金的种类、成分、组织、铸造方法和铸件的形状及壁厚。
铸造铝合金的保温时间比变形铝合金要长得多,通常由试验确定,一般的砂型铸件比同类型的金属型铸件要延长20%-25% 。
(3)冷却速度。
淬火时给予铸件的冷却速度越大,使固溶体自高温状态保存下来的过饱和度也越高,从而使铸件获得高的力学性能,但同时所形成的内应力也越大,使铸件变形的可能性也越大。
铝合金热处理工艺
铝合金热处理工艺1. 引言铝合金是一种重要的构件材料,在航空工业、汽车工业以及建筑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热处理是铝合金加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步骤,通过控制合金材料的加热和冷却过程,可以改善其力学性能、耐蚀性能和热稳定性。
本文将介绍铝合金热处理工艺的基本原理、常用方法以及工艺参数的选择与控制。
2. 铝合金热处理原理铝合金热处理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加热和冷却过程改变合金材料的晶体结构和组织,从而调控其力学性能。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2.1 固溶处理固溶处理是铝合金热处理的首要步骤,其目的是将合金材料中的固溶体中的溶质原子溶解到基体中,形成均匀的固溶体溶液。
固溶处理温度和时间的选择对于合金材料的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2.2 冷却速率控制冷却速率控制是热处理过程中的关键步骤之一,它可以影响到合金材料的析出相、晶粒尺寸和组织结构。
通常通过调整冷却介质的性质和冷却方法来控制冷却速率。
2.3 时效处理时效处理是在固溶处理完成后,通过重新加热合金材料到一定温度并保持一段时间,使得合金中的析出物达到稳定状态。
时效处理可以进一步提高合金的强度和硬度。
3. 常用的铝合金热处理方法铝合金热处理方法种类繁多,常用的方法包括以下几种:3.1 溶解退火溶解退火是将铝合金加热到高温区,使固溶体中的溶质原子溶解于基体中,然后通过合适的冷却速度形成均匀的固溶体。
3.2 固溶处理固溶处理是将铝合金加热到固溶区,并在该温度下保持一段时间,使固溶体达到均匀溶解的状态。
固溶处理后的铝合金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和韧性。
3.3 加强时效处理加强时效处理是将铝合金在固溶处理后,重新加热到较低的温度并保持一定时间,以促使合金中的析出物形成并细化,从而提高其强度和硬度。
3.4 自然时效处理自然时效处理是将铝合金在固溶处理后,不进行额外的热处理,而是让其在室温下经过一定时间自行发生时效,适用于一些需要高韧性的应用。
4. 铝合金热处理工艺参数的选择与控制铝合金热处理工艺参数的选择与控制对最终的合金性能具有重要影响,以下是一些需要考虑的关键参数:4.1 加热温度加热温度是铝合金热处理中的关键参数之一,不同合金材料具有不同的加热温度范围,需要根据合金的性质和要求选择合适的加热温度。
铝合金热处理方案
铝合金热处理方案简介铝合金热处理是一种通过控制材料温度来改变其组织和性能的加工方法。
本文档将介绍铝合金热处理的基本原理、常用的热处理方法和注意事项。
基本原理铝合金的热处理基于其固溶和析出行为。
通过加热材料到一定温度,使合金元素溶解在铝基体中,然后通过快速冷却或持续加热和冷却的方式,控制合金元素的析出,从而得到所需的组织和性能。
常用热处理方法以下是常见的铝合金热处理方法:固溶处理固溶处理是将铝合金加热到合金元素溶解温度,并保持一定时间,以达到均匀溶解合金元素的目的。
通过固溶处理,合金元素可以均匀分布在铝基体中,提高材料的强度和硬度。
淬火处理淬火处理是在固溶处理后,迅速将材料冷却至室温,以防止合金元素重新析出。
淬火处理可以进一步提高铝合金的强度和硬度。
自然时效自然时效是将材料在室温下放置一段时间,以促使合金元素发生析出。
通过自然时效,材料的强度和硬度可以进一步提高。
人工时效人工时效是在固溶处理后,将材料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持一定时间,以促使合金元素更快地析出。
通过人工时效,可以更精确地控制材料的性能。
注意事项在进行铝合金热处理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合适的热处理参数:热处理温度、保温时间和冷却方式等参数需要根据具体合金材料的要求来确定。
防止氧化:铝合金在高温下容易氧化,因此需要在热处理过程中采取适当的防氧化措施。
设备和环境要求:热处理设备和环境应符合安全要求,以防止意外发生。
质量控制:热处理后的铝合金材料应进行质量检验,以确保达到预期的组织和性能。
以上是关于铝合金热处理的简要介绍和方案。
通过合适的热处理方法和注意事项,可以提高铝合金的性能和应用范围。
铝合金 热处理
铝合金热处理铝合金热处理铝合金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建筑等领域的重要材料。
为了改善铝合金的性能和机械性能,通常需要进行热处理。
本文将介绍铝合金热处理的一些基本概念、方法和效果。
一、热处理的基本概念热处理是通过控制材料的加热和冷却过程,改变其组织结构和性能的一种方法。
在铝合金中,热处理主要是通过控制材料的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和冷却速率来实现的。
二、常见的铝合金热处理方法1. 固溶处理固溶处理是指将铝合金加热到固溶温度,使固溶体中的溶质完全溶解,然后通过快速冷却来获得均匀的固溶体。
固溶处理可以提高铝合金的强度和塑性,并改善其耐蚀性能。
2. 固溶时效处理固溶时效处理是在固溶处理的基础上,将材料保温一段时间,使固溶体中的溶质重新沉淀,形成细小的弥散相。
这种处理方法可以进一步提高铝合金的强度和硬度,同时保持较好的塑性。
3. 调质处理调质处理是指将固溶时效处理后的铝合金再次加热到一定温度,然后快速冷却。
这种处理方法可以消除固溶体中的残余溶质,进一步提高材料的硬度和强度。
三、铝合金热处理的效果通过适当的热处理方法,铝合金可以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改善:1. 强度提高:热处理可以通过形成细小的弥散相、消除残余溶质等方式提高铝合金的强度。
2. 硬度提高:热处理可以使铝合金的硬度增加,提高抗划伤和耐磨性能。
3. 耐腐蚀性能提高:热处理可以改善铝合金的耐腐蚀性能,使其更适用于恶劣环境下的使用。
4. 机械性能的综合改善:热处理可以综合改善铝合金的强度、硬度和塑性,使其具有更好的机械性能。
四、注意事项在进行铝合金热处理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温度控制:热处理的温度要根据具体的合金成分和要求来确定,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处理效果。
2. 保温时间:保温时间的长短也会对处理效果产生影响,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控制。
3. 冷却速率:冷却速率对于处理后的组织和性能也有重要影响,需要选择合适的冷却方法和速率。
4. 处理工艺:不同的合金和要求可能需要不同的处理工艺,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优化。
铝合金热处理技术
铝合金热处理技术热处理的定义很广,凡是人为控制之加热与冷却过程,用以改善材料之结构与性质者皆属于热处理,所以铸锭在加工前成形中,或加工后以及铸件所施之加热及冷却过程都叫热处理,亦包含下式的处理:(1)浸热(Soaking),均质化处理(homogenizing)预热—使铸块组织均质化而长时间加热处理。
(2)再热(reheating)热间加工,而加热处理。
(3)Annealing退火-软化材料。
(4)Solution heat treatment)溶体化处理,auenching淬火,回火(artificial aging 或 temper)—提高材料强度(5)Stabilizing treatment安定化处理铝合金分为两大类:(1)Heat treatable alloy(2)Non-heat treatable热处理铝合金为2XXX,6XXX,7XXX或2XX.X,3XX.X,7XX.X,其区分是热处理铝合金如施以适当热处理其内部结构发生一种相变化,产生细致析出物,藉此种析出物,强化材料。
这种现象叫析出硬化或时效硬化。
(Heat treatable alloy =precipitation-hardenable alloy)非热处理合金则无析出硬化现象(但也会有析出物),故其强化作用通常借助一般的方法,如因溶体强化,加强化细晶强化。
(1)铝合金之特性首先我们先讨论铝及其合金的特性来说明铝及铝合金为何大量的被运用。
(a)轻~2.7Mg/m,差不多是同体积铜或钢的1/3重量。
(b)防腐蚀能力强。
(c)可反射辐射能—可见光、辐射热、电磁波。
(d)导电及导热能力强,且又是非铁磁性。
(e)non-sparking(f)无毒性(g)外观及表面易处理(h)机械性质良好(i)存量多铝合金的代号甚多,例如:A.A(Aluminum,Association)Al coa:(Alumunum Company of America),JIS,DIN,BS等等,在我们仅说明A.A.代号及J.I.S代号:A.A.代号用四位数字表示1XXX 纯铝系 99.00%以上2XXX Al-Cu3XXX Al-Mn4XXX Al-Si5XXX Al-Mg6XXX Al-Mg-Si7XXX Al-Zn8XXX 前代号以外之系统9XXX 备用J.I.S代号 A2P1A-代表铝2-表示大区别 1.铝 2.耐蚀铝合金 3.高力铝合金 4.耐热铝合金P-表示形状 P板 R条 E圆板 PC合板 RC合条 T管B棒 W线 S挤压形材 V卯钉材 F锻造品H箔 TW熔接管 BC导体1-表示种类特1 特2分别用S.O(2)铝合金之析出硬化当金属所受袜力超过其降伏强度时,即发生塑性变形,从内部微结构的观点来看,变形最主要是由差排(dislocation)再受外力下,开始移动而造成。
铝合金热处理标准
铝合金热处理标准铝合金是一种轻质、高强度的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建筑等领域。
然而,铝合金的热处理对其性能和用途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铝合金热处理的标准及相关知识。
首先,铝合金的热处理标准主要包括时效硬化、固溶处理和淬火。
时效硬化是指在固溶处理后,将合金在较低的温度下保温一段时间,通过析出细小的析出相颗粒来提高合金的硬度和强度。
固溶处理是将合金加热至固溶温度,使合金中的溶解相完全溶解,然后迅速冷却到室温。
淬火是指将固溶处理后的合金快速冷却,以获得高强度和硬度。
其次,铝合金热处理的温度控制非常关键。
不同种类的铝合金对应不同的固溶温度和时效温度,温度控制的不当将导致合金的性能下降甚至失效。
因此,在进行热处理时,必须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温度控制,以确保合金的性能达到设计要求。
另外,热处理过程中的冷却速度也需要严格控制。
过快或过慢的冷却速度都会对合金的性能产生不利影响。
合金的淬火速度要根据具体合金的性能要求进行合理选择,以确保合金在热处理后能够达到设计要求的硬度和强度。
最后,热处理过程中的环境条件也需要重视。
合金的热处理通常在控制气氛炉或真空炉中进行,以避免合金表面的氧化和污染。
此外,热处理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处理工艺中的气氛气体成分和气氛气氛流速等因素,以确保合金表面的质量和性能。
综上所述,铝合金热处理标准涉及到时效硬化、固溶处理、淬火等多个方面,温度、冷却速度和环境条件都对合金的性能产生重要影响。
只有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热处理,才能确保铝合金的性能达到设计要求,从而保证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安全可靠。
铝合金热处理标准
铝合金热处理标准铝合金是一种常见的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耐腐蚀性能,因此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建筑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而铝合金的热处理则是提高其性能的重要工艺之一。
本文将介绍铝合金热处理的标准及相关知识。
首先,铝合金的热处理可以分为时效处理、固溶处理和固溶时效处理三种类型。
时效处理是在固溶处理后,将合金在较低温度下保持一段时间,使其析出出稳定的强化相,以提高合金的强度和硬度。
固溶处理则是将合金加热至一定温度,使合金中的固溶相达到均匀分布,然后在适当的速度冷却。
而固溶时效处理则是将固溶处理后的合金进行时效处理,以进一步提高合金的性能。
其次,铝合金热处理的标准主要包括热处理工艺、热处理设备、热处理质量控制等内容。
在热处理工艺方面,应根据合金的成分和性能要求确定合适的热处理工艺参数,包括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冷却方式等。
热处理设备应具备稳定的温度控制系统和合理的工艺流程,以保证热处理的质量。
而在热处理质量控制方面,应采用合适的检测手段,对热处理后的铝合金进行性能测试,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此外,铝合金热处理的标准还应包括对热处理工艺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的规定。
例如,热处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变形、裂纹、氧化等问题,应有相应的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
同时,还应规定热处理工艺中的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总之,铝合金热处理标准是保证铝合金制品性能稳定和质量可靠的重要依据,对于提高铝合金制品的使用性能和延长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制定和执行严格的铝合金热处理标准,对于推动铝合金工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本文所介绍的内容能够为相关行业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铝合金热处理t1至t6
铝合金热处理t1至t6引言铝合金热处理是制造业中常用的一种工艺,通过热处理可以改善铝合金的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本文将介绍铝合金热处理过程中的六个阶段,即t1至t6,并详细探讨每个阶段的目的、方法和影响因素。
t1阶段:固溶处理目的固溶处理是铝合金热处理过程中的第一个阶段,其主要目的是使合金中的硬质相(例如硬化相、析出相等)溶解到基体中,从而达到均匀固溶的目的。
方法固溶处理是在固溶温度下进行的,一般为合金的固相区域。
固溶处理常用的方法有两种:急冷和慢冷。
急冷可以增加固溶度,但可能引起变形和内应力;慢冷可以减轻变形和内应力,但固溶度较低。
影响因素固溶处理的效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固溶温度、固溶时间和冷却速度等。
较高的固溶温度和适当的固溶时间可以增加溶解度,而较快的冷却速度可以提高合金的强度。
t2阶段:淬火处理目的淬火处理是铝合金热处理过程中的第二个阶段,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快速冷却使合金中的溶质迅速固溶,以增加合金的硬度和强度。
淬火处理一般使用水或其他冷却介质进行。
通过快速冷却,合金中的溶质无法析出形成稳定的析出相,从而增加合金的强度。
影响因素淬火处理的效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冷却介质的选择、冷却速度和冷却时间等。
适当选择冷却介质、控制冷却速度和冷却时间可以获得理想的淬火效果。
t3阶段:弥散处理目的弥散处理是铝合金热处理过程中的第三个阶段,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合金的再固溶使其组织由固溶相+重析出相变为固溶相+细小析出相,从而提高合金的强度和耐磨性。
方法弥散处理一般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通过再固溶使合金中的析出相变得更加细小、均匀。
影响因素弥散处理的效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再固溶温度、再固溶时间和再固溶速率等。
适当选择再固溶温度和控制再固溶时间和速率可以获得理想的弥散处理效果。
t4阶段:时效处理目的时效处理是铝合金热处理过程中的第四个阶段,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在适当温度下保持合金一定时间,使析出相成熟和再结晶,从而提高合金的强度和韧性。
铝合金热处理
铝合金热处理
铝合金热处理是一种常用于铝合金材料制品表面形成硬涂层的工艺方法。
它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有效防止金属材料的表面磨损,使其具有
较高的抗腐蚀空气环境的能力和耐磨性。
铝合金热处理主要有四种:淬火、正火、回火和正反复处理。
淬火是
针对铝合金的某些机械性能提升的处理,可以改善零部件的耐磨性,延长
用途时间;正火是在一定温度和气压下加热定量时间处理以使其表面硬度
提高,增加耐腐蚀性;回火是一种保护淬火和正火处理后的零部件表面,
以增强其耐腐蚀能力和耐磨性;正反复处理是指先正火处理、再回火处理,使其表面具有更高的硬度、耐腐蚀性和耐磨性。
铝合金热处理是为了提高铝合金的机械性能,增强其对外界环境的抗
腐蚀性和耐磨性,从而使其能够应用于更多的行业。
铝合金热处理方式及其要求
铝合金热处理方式及其要求简介本文旨在介绍铝合金的热处理方式及其要求。
铝合金热处理是一种常见的工艺,通过控制材料的热处理条件,可以改变其组织结构和性能。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铝合金热处理方式及其要求。
固溶处理固溶处理是铝合金热处理的基本方式之一。
在固溶处理中,铝合金经过加热至固溶温度,并保持一段时间,使合金中的固溶元素溶解到铝基体中。
固溶处理的要求如下:- 温度:固溶温度应根据具体的合金种类来确定,一般在合金的相图中可以找到合适的固溶温度范围。
- 时间:固溶时间应足够长,以确保固溶元素均匀地溶解到基体中。
- 冷却:经过固溶处理后,应迅速冷却合金,以固定固溶元素的分布。
淬火处理淬火是铝合金热处理的另一种方式。
在淬火处理中,合金在固溶处理后,迅速冷却至室温,以形成固溶元素的高浓度固溶体。
淬火处理的要求如下:- 冷却速度:淬火过程中的冷却速度应快到足以形成高浓度固溶体,一般可以采用水淬或气体淬的方式。
- 固溶处理:淬火处理前需要进行固溶处理,以使固溶元素溶解到铝基体中。
- 残余应力:淬火处理可能导致合金内部的残余应力,需要进行适当的退火或回火处理以缓解应力。
强化处理强化处理是通过对铝合金进行固溶处理和人工时效处理来改变其性能的一种方式。
强化处理的要求如下:- 固溶处理:首先进行固溶处理,让固溶元素均匀地溶解到铝基体中。
- 人工时效:经过固溶处理后,合金需要进行一定时间的时效处理,以使固溶元素在基体中析出细小而均匀的析出相,以提高材料的强度和硬度。
- 温度和时效时间:具体的温度和时效时间应根据具体合金种类来确定,一般通过实验和经验来确定最佳条件。
总结铝合金热处理是一种常见的工艺,通过控制材料的热处理条件,可以改变其组织结构和性能。
本文介绍了铝合金的三种常见热处理方式:固溶处理、淬火处理和强化处理,并对其要求进行了说明。
在进行铝合金热处理时,需要根据具体的合金种类和要求来确定合适的处理方式和条件,以获得理想的材料性能。
铝合金热处理
铝合金热处理作者:林骐成绪言:铝合金的主要合金元素有硅、铁、铜、锰、镁、铬、锌、及錝,特殊铝合金有添加钛、锡、铅、铋、锆、及硼等,这些元素有形成固溶体,有形成溶解与不溶解于铝之金属间化合物,亦有呈细晶剂及胶体扩散者,如果经适当的热处理,可以改善加工性能,增加应力强度及稳定抗蚀性能等。
一.热处理的原理:热处理基本上经两大步骤:第一:将金属于固相线下加热至某一高温,保持一段时间后于以淬火冷却,形成过饱和固溶体,于金属结构内产生不稳定状态。
第二:使过饱和相有相当程度之析出,俾金属增加硬度与强度,若于室温下需压时数小时或数天乃至数周,若经加温:则需时较短即完成。
总之对所有固态金属或合金使以有控制的加热与冷却操作,以达到改变其结构或物理性质之目的。
二.热处理目的:1.软化合金以改善可加工性能及成形性能。
2.增加强度以达到特定的炼度与机械性能。
3.稳定机械或物理性质或抗蚀性能,以避免在常温或高温时随时间而变。
4.确保在应用时形体大小之稳定,尤其在高温而需精确尺寸控制者。
5.消除剩余应力,包括铸造、淬火、焊接或成形操作之差巽变形,或不均匀冷却所产生之应力。
一.铝合金热处理方法:软烧处理:1.一般软烧处理:消除冷作加工之应力和硬度,使其再结晶加热至约345℃(653°F)不须保温,徐徐冷却即可软化。
2.完全软烧处理:消除以前之加热处理埋效硬化,加热至400°~450℃(752°~842°F)上下,保温2小时以上,然后在炉内徐徐冷至260℃(500°F),再从炉内取出后在室温下空气中放冷。
二.淬火处理:1.合金件材放入空气炉中加热至各合金之固熔状态温度,并适当的保温,然后迅速出炉浸入水中急冷淬火,这亦叫固溶解热处理(s o l i d s o l u t i o n h e a t t r e a t m e n t),加热温度约在450°~520℃(842°~968°F)之间,保温时间视厚度而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651铝板?-T651是铝合金的主要合金,是经热处理预拉伸工艺生产的高品质铝合金产品,其强度虽不能与2XXX系或7XXX系相比,但其镁、硅合金特性多,具有加工性能极佳、优良的焊接特点及电镀性、良好。
?
-T651是铝合金的主要合金,是经热处理预拉伸工艺生产的高品质铝合金产品,其强度虽不能与2XXX系或7XXX系相比,但其镁、硅合金特性多,具有加工性能极佳、优良的焊接特点及电镀性、良好的抗腐蚀性、韧性高及加工后不变形、材料致密无缺陷及易于抛光、上色膜容易、氧化效果极佳等优良特点。
-T651代表用途包括航天固定装置、电器固定装置、通讯领域,也广泛应用于自动化机械零件、精密加工、模具制造、电子及精密仪器、SMT、PC板焊锡载具等等。
轻有色金属指密度小于/cm3 的有色金属材料,包括铝、镁、钠钾钙锶钡等纯金属及其台金。
这类金属的共同特点是:密度小? /cm3) ,化学活性大,与氧、硫、碳和卤素的化合物都相当稳定。
其中在工业上应用最为广泛的是铝及铝合金,目前它的产量已超过有色金属材料总产量的1/3 。
以铝位代表的系列铝合金中的主要合金元素为镁与硅,具有中等强度、良好的抗腐蚀性、可焊接性,氧化效果较好。
广泛应用于要求有一定强度和抗蚀性高的各种工业结构件,如制造卡车、塔式建筑、船舶、电车、铁道车辆、家具等。
?T651铝板其主要化学成分为:铜Cu :锰Mn : 镁Mg :~锌Zn : 铬Cr :~钛Ti : 硅Si :~铁Fe : 铝Al :余量他们是四位数字表示的以镁和硅为主要合金元素并以Mg2Si相为强化相的铝合金。
第一位是数字,用以区分组别。
后两位用于区分同一组别系列内的材料牌号,没有特殊意义。
铝合金基本状态代号:
F
自由加工状态
适用于在成型过程中,对于加工硬化和热处理条件特殊要求的产品,该状态产品的力学性能不作
规定(不常见)
O
退火状态
适用于经完全退火获得最低强度的加工产品(偶尔会出现)
H
加工硬化状态
适用于通过加工硬化提高强度的产品,产品在加工硬化后可经过(也可不经过)使强度有所降低的附加热处理(一般为非热处理强化型材料)
W
固熔热处理状态
一种不稳定状态,仅适用于经固溶热处理后,室温下自然时效的合金,该状态代号仅表示产品处
于自然时效阶段(不常见)
T
热处理状态
(不同于F、O、H状态)
适用于热处理后,经过(或不经过)加工硬化达到稳定的产品。
T代号后面必须跟有一位或多位阿拉伯数字(一般为热处理强化型材料)
我们常见的非热处理强化型铝合金后面的状态代号一般是字母H加两位数字。
如1100 H14。
下面简单介绍以下状态代号的含义内容。
字母H后面一般跟两位数字:
第一位数字表示的就是加工硬化处理的方法。
H后面的第一位数字有:1,2,3,4
即H1* H1*表示单纯加工硬化处理
H2* H2*表示加工硬化及不完全退火
H3* H3*表示加工硬化及稳定化处理
H4* H4*表示加工硬化及涂漆处理
第二位数字表示的就是材料所达到的硬化程度。
H后面的第二位数字有:1,2,3,4,5,6,7,8,9
既H*1 0与2之间的硬度
H*2 1/4硬
H*3 2与4之间的硬度
H*4 1/2硬
H*5 4与6之间的硬度
H*6 3/4硬
H*7 6与8之间的硬度
H*8 全硬状态
H*9 超硬状态
(H后面跟三个数字的情况不多,只有几个。
H111表示最终退火后又进行了适量的加工硬化。
H112表示适用于热加工成型的产品。
H116表示含镁量≥%的5***系合金制成的产品.)我们常见的热处理强化型铝合金后面的状态代号一般是字母T加添加一位或多位阿拉伯数字表示T 的细分状态
在T后面添加0—10的阿拉伯数字,表示细分状态(称作TX状态)。
T后面的数字表示对产品的热处理程序。
T0
固溶热处理后,经自然时效再通过冷加工的状态。
适用于经冷加工提高强度的产品。
T1
由高温成型过程冷却,然后自然时效至基本稳定的状态。
适用于由高温成型过程冷却后,不再进行冷加工(可进行矫直、矫平,但不影响力学性能极限)的产品。
T2
由高温成型过程冷却,经冷加工后自然时效至基本稳定的状态。
适用于由高温成型过程冷却后,进行冷加工、或矫直、矫平以提高强度的产品。
T3
固溶热处理后进行冷加工,再,经自然时效至基本稳定的状态。
适用于在固溶热处理后,进行冷加工、或矫直、矫平以提高强度的产品。
T4
固溶热处理后自然时效至基本稳定的状态。
适用于固溶热处理后,不在进行冷加工(可进行矫直、矫平,但不影响力学性能极限)的产品。
T5
由高温成型过程冷却,然后进行人工时效的状态。
适用于由高温成型过程冷却后,不经过冷加工(可进行矫直、矫平,但不影响力学性能极限),予以人工时效的产品。
T6
由固溶热处理后进行人工时效的状态。
适用于由固溶热处理后,不再进行冷加工(可进行矫直、矫平,但不影响力学性能极限)的产品。
T7
由固溶热处理后进行人工时效的状态。
适用于由固溶热处理后,为获取某些重要特性,在人工时效时,强度在时效曲线上越过了最高峰点的产品。
T8
固溶热处理后经冷加工,然后进行人工时效的状态。
适用于经冷加工、或矫直、矫平以提高产品强度的产。
T9
固溶热处理后人工时效,然后进行冷加工的状态。
适用于经冷加工提高产品强度的产品。
T10
由高温成型过程冷却后,进行冷加工,然后进行人工时效的状态。
适用于经冷加工、或矫直、矫平以提高产品强度的产品。
T状态及TXXX状态(消除应力状态外)
在TX状态代号后面再添加一位阿拉伯数字(称作TXX状态),或添加两位阿拉伯数字(称作TXXX 状态),表示经过了明显改变产品特性(如力学性能、抗腐蚀性能等)的特定工艺处理的状态。
T42
适用于自O或F状态固溶热处理后,自然时效达到充分稳定状态的产品,也适用于需方对任何状态的加工产品热处理后,力学性能达到了T42状态的产品。
T62
适用于自O或F状态固溶热处理后,进入人工时效的产品,也适用于需方对任何状态的加工产品热处理后,力学性能达到了T62状态的产品。
T73
适用于固溶热处理后,经过时效以达到规定的力学性能和抗应力腐蚀性能指标的产品
T74
与T73状态定义相同。
该状态的抗拉强度大于T73状态,但小于T76状态。
T76
与T73状态定义相同。
该状态的抗拉强度分别高于T73、T74状态,抗应力腐蚀断裂性能分别低于T73、T74状态,但其抗剥落腐蚀性能仍较好。
T7X2
适用于自O或F状态固溶热处理后,进行人工时效处理,力学性能及抗腐蚀性能达到了T7X状态的产品。
T81
适用于固溶热处理后,经1%左右的冷加工变形提高强度,然后进行人工时效的产品。
T87
适用于固溶热处理后,经7%左右的冷加工变形提高强度,然后进行人工时效的产品。
消除应力状态
在上述TX或TXX或TXXX状态代号后面添加“51”、或“510”、或“511”或“52”或“54”表示经历了消除应力处理的产品状态代号。
TX51
TXX51
TXXX51
适用于固溶热处理或自高温成型过程冷却后,按规定量进行拉伸的厚板、轧制或冷精整的棒材以及模锻件、锻环或轧制环,这些产品拉伸后不再进行矫直。
厚板的永久变形量为%~3%;轧制或冷精整棒材的永久变形量为1%~3%;模锻件锻环或轧制环的永久变形量为1%~5%。
TX510
TXX510
TXXX510
适用于固溶热处理或自高温成型过程冷却后,按规定量进行拉伸的挤制棒、型和管材,以及拉制管材,这些产品拉伸后不再进行矫直。
挤制棒、型和管材的永久变形量为1%~3%;拉制管材的永久变形量为%~3%。
TX511
TXX511
TXXX511
适用于固溶热处理或自高温成型过程冷却后,按规定量进行拉伸的挤制棒、型和管材,以及拉制管材,这些产品拉伸后可微略行矫直以符合标准公差。
挤制棒、型和管材的永久变形量为1%~3%;拉制管材的永久变形量为%~3%。
TX52
TXX52
TXXX52
适用于固溶热处理或自高温成型过程冷却后,通过压缩来消除应力,以产生1%~5%,永久变形量的产品。
TX54
TXX54
TXXX54
适用于在终锻模内通过冷整形来消除应力的模锻件。
T6,固溶处理(淬火),人工时效
T62,由退火或F状态固溶处理,人工时效
T61是一种特殊热处理状态,要求其强度低于T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