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生理学教学大纲汇总讲解
《动物生理学》教学大纲
能力目标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动 物生理学相关实际问题,具备从 事动物生理学及相关领域研究的 基本能力。
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创新意识 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 质和职业素养。
课程安排与考核方式
课程安排
本课程共分为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部分,理论教学采用课堂讲授、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实验教学 则通过实验操作、数据分析等方式进行。
突触传递
突触的结构、化学传递和电传递机制,神经 递质的种类和作用。
神经纤维传导
神经纤维的分类、结构和功能,动作电位的 产生和传导机制。
反射弧和中枢神经系统
反射弧的组成和功能,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 和功能分区。
内分泌系统激素分泌和调节机制
激素的种类和作用
肽类激素、胺类激素和类固醇激素的种类和作用机制。
呼吸系统生理功能及调节机制
呼吸器官结构与功能
阐述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等呼吸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
呼吸运动
分析呼吸运动的基本过程和影响因素,探讨呼吸运动的调节机制。
气体交换
阐述肺泡与血液之间、血液与组织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及其影响因 素。
循环系统生理功能及调节机制
心脏生理
探讨心肌细胞的生理特性、心脏的泵血功能以及心脏活动的调节 机制。
胎儿期发育
胚胎在子宫内继续发育,各器官系统逐渐完善, 具备基本生理功能。
影响因素
遗传、环境、营养和疾病等因素均可影响动物的 发育过程,可能导致发育异常或疾病发生。
07
实验教学内容与要求
实验一:动物细胞观察与鉴定
01
实验目的
掌握动物细胞的基本形态、结构和功能,理解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
《动物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doc
《动物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动物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学时:60 学分:适应对象:继教院实验班先修课程:普通动物学、动物生物化学、家畜解剖学、家畜组织学考核要求:考试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杨秀平主编.动物生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2016.姚泰等.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w. j. germann, c.l. stanfield, principles of human physiology, pearson benjamin cummings, second edition. 2005一、课程性质和任务动物生理学是动物医学卓越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是专业核心课程。
动物生理学是数学、物理学、化学与生物学相结合的产物,是生理学的一个分支。
它运用数、理、化、生物学的实验方法和科学原理,来研究健康家畜在正常条件下所表现的各种生命现象或生理活动及其规律。
动物生理学的理论来源于科学实际和生产实践,它的任务,一方面为学习后续课程和将来从事畜牧业科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它的最终任务是为发展畜牧业生产服务。
二、课程的教学目的与教学要求动物生理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其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各器官系统的基本生理活动及其规律必须认真掌握,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牢记,以达到基本概念清楚、基本理论知识扎实的要求。
同时动物生理学也是一门实践性课程,要求学生通过课程实验,进一步巩固和加强所学的理论知识,按照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便在日后畜牧生产实践及兽医临床实践中能够加以运用。
三、学时与学分学时分配表章次教学内容学时1绪论62化学信使与内分泌83神经系统104肌肉生理35血液生理36心血管系统87呼吸系统48消化系统69泌尿系统610能量代谢与体温调节 311生殖系统3总学时60四、课程内容第一章:绪论1.教学内容⑴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新陈代谢,包括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兴奋性、刺激和反应、阈刺激、兴奋和抑制等概念;适应性;生殖。
动物生理学教学大纲
动物生理学教学大纲一、引言在动物学领域中,生理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研究动物身体功能以及生命现象的变化。
本教学大纲旨在为学生提供动物生理学课程的整体架构和学习目标,帮助学生掌握动物的生理结构、功能和适应机制。
二、课程概述1. 课程目的:掌握动物生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概念,了解动物生理学在动物行为、进化和环境适应中的作用;2. 课程要求:学生具备生命科学及相关基础知识,包括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和解剖学等;3. 教学方法:以授课、实验、小组讨论和文献阅读为主要教学手段,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4. 评估方式:考试、实验报告和课堂表现相结合,综合评价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发展。
三、教学内容1. 动物细胞生理学a. 细胞膜结构与功能b. 膜通透性与细胞内外物质交换c. 物质转运、离子平衡与细胞体积调节d. 细胞信号转导与细胞调控2. 动物生理调节a. 神经调节i. 神经元结构与功能ii. 神经传递与反射机制iii. 神经系统与行为b. 内分泌调节i. 内分泌系统结构与功能ii. 激素信号传递与调控iii. 激素在生理过程中的作用3. 动物运动生理学a. 骨骼肌结构与功能b. 肌肉收缩与运动传导c. 运动能量代谢与耐力d. 运动适应性与训练效果4. 动物循环生理学a. 心脏结构与功能b. 血管系统与血液流动c. 氧气与二氧化碳运输d. 血液调节与体液平衡5. 动物呼吸生理学a. 呼吸器官与呼吸机制b. 氧气与二氧化碳交换c. 呼吸适应与生物气候学6. 动物消化与营养a. 摄食与消化器官b. 消化过程与酶的作用c. 营养物质吸收与能量代谢d. 饮食习性与适应机制四、实验教学1.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科学研究方法;2. 实验内容:a. 细胞膜通透性实验:测定离子在细胞膜上的传递速率;b. 神经传导实验:观察神经冲动的传导速度;c. 肌肉收缩实验:测定肌肉收缩的力度与频率;d. 气体交换实验:观察氧气与二氧化碳在动物体内的运输过程;e. 消化酶活性实验:测定消化酶在不同pH值下的活性变化。
动物生理学教学大纲
《动物生理学实验》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73152540【英文名称】Experiment of Animal Physiology【课程学时】16【适用专业】动物科学一、本实验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动物生理学实验是动物科学专业的必修课,通过本实验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动物生理现象的基本知识,为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活动打下基础。
要求学生能熟练地将理论教学中的相关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较好地理解所开设实验的目的、意义及关键环节,有良好的动手能力,掌握各个实验的操作技能;同时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从事相关科学研究的能力,并能分析和解决科研和生产活动中的实际问题。
二、本实验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动物生理学实验上承动物生物学实验,家畜解剖及组织胚胎学实验,下续兽医药理学实验,家畜病理学实验,家畜传染病学实验,动物遗传繁殖学实验等课程,是学生展开动物科学方面实验和研究的基础。
三、实验课程理论教学内容安排本实验课程不安排理论教学内容四、实验内容安排实验一、小白鼠肾上腺摘除后的应激反应实验【目的要求】完成小白鼠双侧肾上腺切除手术,进行冰水游泳实验。
能熟练地完成手术,并将理论教学中的相关知识与实际观察情况相结合。
【内容】切除小白鼠双侧肾上腺,缝合皮肤,与假手术组饲养24小时后同时进行冰水游泳实验,记录游泳时间。
【方法】要求学生亲自进行观察操作。
实验二、小肠消化吸收实验【目的要求】掌握消化吸收实验的手术操作方法,小肠吸收溶液的规律。
【内容】切开家兔腹部,暴露小肠,分段结扎小肠,设计、配制不同的溶液注入肠管如生理盐水,不同浓度的葡萄糖水,硫酸镁溶液等,记录这些溶液被吸收的量。
【方法】要求学生亲自进行观察操作。
实验三、传出神经系统药物对离体小肠运动的影响【目的要求】掌握传出神经系统药物对离体小肠运动的影响因素,理解作用机理。
【内容】将离体肠管置于麦氏浴皿中,连接生理多道仪传感器,记录肠管蠕动曲线。
分别加入各种供试药物,并记录。
动物生理学教学大纲
动物生理学教学大纲一、引言动物生理学是生物学中一个重要的分支,研究动物身体各个系统的结构、功能和运作原理。
本教学大纲旨在全面介绍动物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并安排相应的教学内容和学习目标。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使学生:1. 了解动物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范围;2. 理解动物身体各个系统的生理机制;3. 掌握动物生理学研究的基本实验方法和数据分析技巧;4. 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动物生理学实践技能。
三、教学内容1. 动物生理学概述a. 动物生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b. 动物生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应用领域;c. 动物生理学的历史发展和重要成果。
2. 神经生理学a. 神经元结构和功能;b. 神经传导和突触传递;c. 神经系统的组织和功能;d. 感觉和运动的神经机制。
3. 循环生理学a. 心脏结构和功能;b. 血液的成分和功能;c. 循环系统的调节机制;d. 免疫系统的生理功能。
4. 消化生理学a. 消化器官的结构和功能;b. 消化道的吸收和分解;c. 消化系统的调节机制;d. 营养物质的代谢和能量平衡。
5. 呼吸生理学a. 呼吸器官的结构和功能;b. 气体交换和呼吸过程;c. 呼吸系统的调节机制;d. 呼吸和体内酸碱平衡。
6. 代谢与能量生理学a. 基础代谢率和能量消耗;b. 营养物质的合成和降解;c. 代谢和内分泌系统的相互关系;d. 生物节律和体温调节。
四、教学方法1. 讲授:运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幻灯片和视频等形式进行内容的讲解和演示;2. 实验:组织学生进行动物生理学实验,培养他们的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能力;3.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加深对动物生理学原理和研究方法的理解;4. 自主学习:要求学生阅读相关的动物生理学教材和研究论文,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和科研能力。
五、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价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包括提问回答、讨论和实验操作等;2. 作业与报告:布置课后作业和实验报告,考察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3. 考试:设置阶段性考试和期末考试,评估学生的综合学习成果。
《动物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动物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课程代码:0300070学时:72(讲课学时:48实验学时:24)学分:3.5适用专业:动物科学,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动物医学,生物科学,生物技术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通过系统学习《动物生理学》课程,应使学生了解动物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掌握本学科重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树立动物机体的机能观点,了解不同进化水平、不同生活环境中各种动物生理机能的特点,特别是哺乳动物各器官、系统的正常生理机能、活动规律;熟悉各器官、系统、各功能间的相互联系及其调节方式;熟悉各器官、系统与内外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熟悉生理学基本的研究方法和实验技能;在课程教学中还要适当介绍与“三基”内容相关的、重要的具有启发性的国内外生理学新近展,并能反映现代科学技术水平,使学生对本学科的前沿有所了解。
同时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加强对学生科学态度、创新思维的训练,着重培养学生辨证地观察、分析和解决与生命现象有关问题的能力,以及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
为学习后继课程以及从事相关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二、课程教学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意义、地位和任务动物生理学是生物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研究动物体生理机能活动或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
动物生理学作为生命科学的核心课程之一,是高等农林院校动物类和生命科学类相关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
学生在学过一般基础课和动物学、动物组织解剖学、细胞生物学及动物生物化学等课程的基础上学习动物生理学。
动物生理学的任务是以哺乳动物器官生理学为主线,研究动物体的生命活动过程及其规律,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学习动物生理学,了解动物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本学科重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能够掌握本大纲所规定的基本内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习后续课程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
因此动物生理学课程在动物类和生命科学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占据着枢纽位置。
查看:《动物生理学》实验教学大纲-附2:湖南农业大学实验
动物生理学?实验教学大纲〔动物医学、动物科学专业〕1.课程属性:必修2.实验属性:非独立设课3.学时学分:总学时70,其中理论40学时、实验30学时学分:44.实验应开学期:2007秋季5.先修课程:家畜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物理学、动物学、生物化学、有机化学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动物生理学?既是一门理论性非常强的根底科学,又是一门实验性科学。
动物生理学实验是动物类专业的专业根底课,对动物医学和动物科学专业更是要紧实践环节之一。
本课程的要紧先修课是动物学、家畜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物理学、生物化学,后续课为兽医病理学、兽医药理学、家畜生殖学等。
该课程不仅能强化理论课的教学,还具有单独的教育作用。
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分析咨询题、解决咨询题和实验报告写作能力,养成实事求是、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和标准操作、分工协作的工作作风。
二、实验目的与全然要求动物生理学是一门实验学科,实验在课程学习和知识把握中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应获得以下知识和能力:1、把握全然生理指标测量方法2、把握生理实验技能和生理手术全然操作技能3、了解电生理全然操作技能4、能独立分析实验结果、写出标准的实验报告5、明白生理实验设计的一般原那么和方法,并作初步尝试三、实验考核方式及方法考核方式:考查,实验报告占20%、期中成绩占10%、平常成绩占10%。
四、实验工程一览表动物生理学?实验工程一览表序实验工程实验实验适用学号名称类型要求专业时1仪器使用与手术操作技术验证性必做农科类22减压神经放电验证性必做农科类33呼吸运动的调节验证性必做农科类34血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的测定验证性必做农科类35红细胞脆性的测定、沉落率的测定、验证性必做农科类3红细胞凝集现象6脊髓反射、反射弧分析、蛙血管验证性必做农科类3内血液流淌瞧瞧、蛙心起搏点的瞧瞧7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阈刺激、验证性必做农科类3阈上刺激与最大刺激、骨骼肌单收缩的分析与复合收缩、期外收缩与代偿收缩8心电图的描记、动脉血压间接法测量验证性必做农科类29离体肠段运动的描记验证性必做农科类310循环、呼吸、泌尿综合实验综合性必做农科类511不同抗心肌损伤注射液对蟾蜍综合性选做农科类10实验性急性心肌损伤的妨碍〔动医〕12雌激素对雌性动物的效应〔动科〕验证性选做农科类513雄激素对鸡冠发育的作用〔动科〕验证性选做农科类5五、实验工程的具体内容实验一仪器使用与手术操作技术1.本次实验的目的和要求把握BL-42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的工作原理、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动物生理学教学大纲
《动物生理学》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B1030105
一、课程说明
1.课程性质
课内实验,
2.适应专业:动物医学
3.课程的目的和要求
(1)通过相应的实验与典型实验设计、验证、巩固和加强有关基本理论,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创新思维的能力,提高学习生理学的兴趣和自觉性。
(2)初步掌握动物实验设计方法,并通过对实验观察、记录和分析综合,培养严肃的科学态度和严密的科学思维方法。
(3)通过实验使学生能正确使用仪器,初步掌握常用仪器操作方法,掌握实验数据记录、测量、数据统计处理和实验报告的书写,为学习后继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4)提高学生创造力,培养学生协作精神。
4.学分和学时
学时20学时。
5.主要仪器设备
手术器械、生物信号采集、计算机、处理系统、万能支架、电子天平、秒表、恒温水浴、电子称、血红蛋白测定管、微量移液器等。
6.考核方式
平时表现为10分,实验报告10分。
二、课程学时分配。
动物生理学讲义
动物生理学讲义第一部分归纳一、机体的功能与环境1、动物体内所含的液体称为体液,约占体重的 60%,细胞外液被称为机体的内环境,约占体液的 1/3 。
2、各种物质在不断变换中达到相对平衡,即动向平衡状态,称为稳态。
二、机体功能的调治1、生理功能的调治方式包括:神经调治、体液调治、自己调治2、神经调治的基本过程是反射(reflex )。
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加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产生的有规律的适应性反响,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 感觉器、传入迷经纤维、神经中枢、传入迷经纤维、效应器 )第二部分细胞的基本功能1、细胞的愉悦性和生物电现象[1]静息电位:静息电位是指细胞未受刺激时,存在于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
体系: K+ 在浓度差作用下向细胞外扩散,并滞留在细胞表面面形成向内的电场,当达到电 - 化学平衡时, K+ 净流量为零。
所以,能够说静息电位相当于 K+ 外流形成的跨膜平衡电位[2]动作电位:是细胞碰到刺激时静息膜电位发生改变的过程。
体系:当细胞受刺激而愉悦时,膜对 Na+ 通透性增大,对 K+ 通透性减小,于是细胞外的 Na+ 便会顺其波度梯度和电梯度向胞内扩散,致使膜内负电位减小,直至膜内电位比膜外高,形成内正外负的反极化状态。
当促使 Na+ 内流的浓度梯度和阻拦 Na+ 内流的电梯度,这两种拮抗力量相等时, Na+ 的净内流停止。
所以,能够说动作电位的去极化过程相当于 Na+ 内流所形成的电 - 化学平衡电位。
[3]细胞碰到刺激后能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称为愉悦性;在体内条件下,产生动作电位的过程称为愉悦。
愉悦性时期①绝对不应期②相对不应期③超常期④低常期[4]阈值:引起细胞愉悦或产生动作电位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阈值,该刺激强度的值则称为刺激的阈值。
阈电位:从静息电位变为动作电位的这一临界值称为阈电位。
2、神经骨骼肌接头也叫运动终板。
第三部分血液一、血液的组成与理化特点1、血量及血液的基本组成成年动物的血量约为体重的 5%-9%,一次失血若不高出血量的 10%,一般不会影响健康,一次急性失血若达到血量的 20%时,生命活动将碰到明显影响。
《动物生理学》教学大纲
《动物生理学》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地位和任务《动物生理学》是研究动物机体生命活动及其规律的学科,是动物科学、动物医学、水产养殖、水族科学与技术、生物学、生物技术等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
动物生理学在动物生产类、动物医学、动物科学、水产养殖学和水族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对动物生产学、水产增养殖学、动物营养与饲料、动物免疫学、动物疾病学、动物繁殖的生产实习等课程的教学和实践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
动物生理学不仅要描述一个生命活动的现象,还要探讨该生命活动是如何发生、如何进展和如何终结的。
二、课程目标要求认识和了解动物体的生命活动规律,从整体和环境、器官和系统以及细胞和分子的研究水平来解释各种生理现象;从比较的观点掌握生理功能的调节和调控的活动规律,并运用这些规律有效地改善动物的生产性能,预防和治疗动物疾病,保障动物体的健康和动物资源,特别是对濒危动物的保护,促进动物养殖业的发展。
三、教学内容及安排第1章绪论(2学时)教学目标:掌握动物生理学的概念、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及其概念。
熟悉动物生理学的三个研究水平、生理功能的调控系统的基本概念。
了解研究方法和学习目的。
重点和难点:重点是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及其生理调控方式之间的联系,难点是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及其相互调制作用。
1.1 动物生理学的研究内容(1学时)1.1.1 动物生理学的研究对象1.1.2 动物生理学的三个研究水平1.1.3 动物生理学的研究方法1.2 生理功能的调节及其调控(1学时)1.2.1 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1.2.2 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1.2.3 动物生理功能的控制系统第2章细胞的基本功能(10学时)教学目标:掌握细胞跨膜物质转运的机制,由离子通道和由G蛋白耦联受体介导的跨膜信号转导过程,生物电的种类、产生、特性、传导和传递机制及其与兴奋性之间的关系,骨骼肌收缩和兴奋-收缩耦联机制。
熟悉细胞膜镶嵌蛋白的生理功能,膜物质转运和跨膜信号转导作用间的相互关系,可兴奋细胞的兴奋性、兴奋及其与离子通道的状态与通透性之间的关系。
动物生理学教学大纲
动物生理学教学大纲前言动物生理学是研究动物机体生命活动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动物生理学作为生命科学中的主干基础课程,是高等农林院校动物科学、动物医学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
动物生理学是生理学的一个分支,除了研究动物体的正常生命活动及其规律外,还研究其与生产和经济性状紧密联系的生理特点。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动物生理学也在不断得到充实和发展。
动物生理学与各学科,特别是临床兽医学关系十分密切,只有充分正确认识和理解动物体各种正常生命活动现象和原理,才能区分正常与异常,生理和病理过程,进行正确的临床诊断和治疗。
在教学中,教师按照“坚持创新、注重实践、提高素质、整体优化、面向临床”的培养目标,强调“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体现“思想性、科学性、启发性、先进性、适用性”,针对“特定的对象、特定的需求、特定的限制”,以形态和功能相关、局部与整体相统一,以进化和发展的观点来教授动物生理学,使学生在学习和掌握动物生理学基本内容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和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动物体动物生理学教学总学时为60学时,其电理论讲授30学时,实验30学时。
教学组织与方法【教学组织】本课程在学部教务处和畜牧兽医学院统一组织下实施,任课教师按所制定的教学大纲和进度要求,成立教学小组,组织安排教学活动。
【教学方法】1.备课:任课教师必须熟悉教学大纲和课程目标要求,认真备课,分清主次,区别难易,合理分配时间,书写教案等,根据情况认真组织集体备课和试讲。
2.理论讲授:理论讲授采用集中授课形式,严格按大纲要求与进度进行讲授。
授课目的明确,突出重点,层次分明,理论联系实际。
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应用多媒体和板书等手段。
3.实验:加强对理论知识的充分理解和掌握,多动手操作,认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理论联系实际、联系临床等,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严谨的科学作风。
4.自学与辅导:教师应注意指导学生学习方法,根据实际情况安排部分教学内容的自学,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物生理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266071 开课单位:生命科学学院
课程类别:专业教育适应专业:生物技术/科学
总学时数:32(实验课32学时单独开设)学分:2(不含实验课)
选用教材:左明雪主编.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 第4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参考书:杨秀平主编. 动物生理学. 第1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动物生理学”是生命科学生物技术/科学本科生专业的一门限选课,是学习生物学其他课程的最重要的基础。
它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动物生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为进一步学习其它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奠定基础。
二、学习要求
在本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深刻理解高等动物机体各种生理机能的发生机制、调节以及机体的内外环境中各种变化对这些功能的影响,牢固掌握各种生理变化的规律,并能运用生理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解释一些生理现象。
三、成绩考核办法
考核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综合评定。
其中平时成绩由上课表现、出勤、其中考试成绩组成,占20%,期末考试占80%。
四、教授大纲及课时安排
绪论(2学时)
本章的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动物生理学研究的任务、对象;动物机能调节方式及其相互关系。
熟悉《动物生理学》研究动物生命活动的4个水平和内环境、内环境稳态、神经内分泌系统的概念。
了解《动物生理学》是实验性学科,实验的重要性和研究的方法。
本章的教学重点与难点:动物机能调节方式;4个不同研究水平;内环境和内环境稳态的概念。
一生理学的研究内容
(一)、细胞和分子水平
(二)、组织器官水平
(三)、系统水平
(四)、整体水平
二内环境稳定是细胞功能活动的基本条件
(一)、内环境和稳态
(二)、细胞内自稳态是细胞实现功能的基本条件
三生命活动的调节
(一)、生理活动的主要调节方式
(二)、机体稳态的反馈调节
第一章神经和肌肉的一般生理(6学时)
本章的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细胞兴奋是如何发生的,又是如何在同一神经细胞上传导和如何在细胞之间传递的,最终是如何引起肌肉收缩的。
本章的教学重点与难点:动作电位和静息电位产生的机制;兴奋的传导和传递。
第一节细胞的兴奋性和生物电现象
一、细胞的兴奋性和兴奋的产生条件
二、细胞生物电现象及其产生机制
三、兴奋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
第二节兴奋在神经细胞之间的传递
一、突触传递
二、参与突触传递的化学体系
三、突触传递的过程
四、突触后电位和突触的活动
五、突触传递的特征
第三节兴奋在神经肌接头的传递
一、神经肌接头的结构
二、神经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过程
三、神经肌接头兴奋传递的特征
第四节肌肉的收缩
一、骨骼肌生理
二、平滑肌生理
三、心肌生理
第二章血液生理(2学时)
本章的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内环境及内环境稳态的基本概念及生理性止血、血液凝固、纤维蛋白溶解的生理意义和机制。
熟悉血液和血细胞的功能。
了解血型及输血原则。
本章的教学重点与难点:内环境稳态概念;生理性止血、血液凝固、纤维蛋白溶解的过程;血型鉴定。
第一节生理止血和血液凝固
一、生理止血的基本过程
二、血液凝固
三、纤维蛋白溶血系统
第二节血型和输血
一、人类的血型
二、ABO血型系统
三、Rh血型系统
四、血型鉴定及输血原则
第三章神经系统生理(6学时)
本章的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中枢神经系统对运动的控制和调节及中枢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自主神经系统组成部分。
熟悉神经元结构、反射及反射弧、中枢神经元连接的方式。
了解中枢神经递质的种类和脑的高级功能。
本章的教学重点与难点:神经元的结构及联系方式;中枢神经系统各组成部分对运动的调节和感觉功能。
第一节神经系统的细胞结构和功能
一、神经元
二、神经胶质细胞
三、CNS环路
第二节CNS对运动的控制和调节
一、运动神经元及其活动的调节
二、脊髓反射
三、脑干对姿势和运动的控制
四、大脑皮质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五、基底神经节的机能
六、小脑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第三节自主神经系统
一、自主神经系统概述
二、CNS对自主神经活动的控制
第四节 CNS的感觉分析功能
一、脊髓与低位脑干的感觉传导与分析功能
二、丘脑的感觉投射系统
三、大脑皮质的感觉分析功能
第五节神经系统的高级功能
一、大脑皮质的生物电活动
二、觉醒与睡眠
三、学习与记忆
第四章血液循环(4学时)
本章的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心脏细胞与心脏泵血功能相适应的生理特性、心输出量概念及心脏泵血功能的调节、血压形成的机制及影响因素。
熟悉心、血管的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了解心电图的形成及波形的意义。
本章的教学重点与难点:心脏的生理特性和血压影响因素;神经和体液对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第一节心脏生理
一、心肌的电活动
二、心肌的生理特性
三、心脏的泵血功能
第二节血管生理
一、血压
二、动脉血压和动脉脉搏
三、微循环
四、组织液的生成
第三节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一、神经调节
二、体液调节
第四节器官循环
一、冠状循环
二、脑循环
第五章呼吸(4学时)
本章的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肺通气和肺换气的原理、气体交换原理与过程。
熟悉呼吸运动的反射性调节和化学因子对呼吸运动的调节。
了解肺的非呼吸功能。
本章的教学重点与难点:胸内压、肺容量等概念;气体交换原理与过程。
第一节呼吸道与肺泡
一、呼吸道的功能
二、肺泡
第二节呼吸运动与肺通气
一、血呼吸运动
二、肺内压与胸内压的变化
三、肺通气阻力
四、肺容量与肺通气量
第三节呼吸气体的交换
一、气体交换的原理
二、气体在肺和组织的交换
第四节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一、氧气的运输
二、二氧化碳的运输
第五节呼吸的调节
一、呼吸中枢和呼吸节律的形成
二、呼吸的反射调节
三、化学因素对呼吸运动的调节
第六节肺的非呼吸功能(自学)
第六章消化(4学时)
本章的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消化管平滑肌的电生理特性和一般生理特性。
熟悉消化液的分泌及功能、消化管的运动方式。
了解消化管功能的调节和营养物质的吸收。
本章的教学重点与难点:消化管平滑肌的生理特性和消化液的功能。
第一节概述
一、消化的概念及生理意义
二、消化管的结构功能特征
三、消化管的运动
四、消化腺的运动
五、消化管功能的调节
第二节口腔内的消化
一、唾液腺和唾液的分泌
二、咀嚼与吞咽
第三节胃内的消化
一、胃的结构
二、胃的运动
三、胃液的分泌及调节
第四节小肠内的消化
一、小肠的运动及调节
二、胰腺的分泌及调节
三、小肠的分泌及调节
四、肝和胆囊的功能
第五节大肠内的消化
一、大肠的运动
二、大肠液的分泌和细菌的活动
第六节吸收
一、吸收的部位
二、主要物质的吸收
三、营养物质吸收的调节
第七章排泄(4学时)
本章的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及影响因素。
熟悉肾血液循环的特点和尿液生成的三个环节。
了解肾泌尿功能的调节。
本章的教学重点与难点:肾小球滤过作用及影响因素,尿的浓缩与稀释的机制。
第一节肾的结构与基本功能
一、脊椎动物肾结构特点
二、肾血液循环的特点
三、肾的神经支配
第二节尿的生成
一、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二、肾小管与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
三、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作用
第三节尿的浓缩和稀释
一、水的重吸收和尿的浓缩或稀释
二、尿的浓缩与稀释的机制
第四节肾泌尿功能的调节
二、肾血流量的调节
二、肾小管活动的调节
第五节排尿活动及其调节
一、膀胱与尿道括约肌的神经支配
二、排尿反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