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细胞生物学翟中和第四版教案
细胞生物学-物质的跨膜运输(翟中和第四版)-含注释!!!
动物、植物细胞主动运输比较
三、ABC 超家族
• ABC 超家族也是一 类ATP 驱动泵 • 广泛分布于从细菌 到人类各种生物中, 是最大的一类转运 蛋白 • 通过ATP 分子的结 合与水解完成小分 子物质的跨膜转运
(一)ABC转运蛋白的结构与工作模式
• 4 个“核心”结构域
– 2 个跨膜结构域,分别含6 个跨
H+/K+ ATPase Control of acid secretion in the stomach
二、V 型质子泵和 F 型质子泵
• V 型质子泵广泛存在 于动物细胞的胞内体 膜、溶酶体膜,破骨 细胞和某些肾小管细 胞的质膜,以及植物、 酵母及其他真菌细胞 的液泡膜上 (V 为 vesicle) • 转运 H+ 过程中不形成 磷酸化的中间体
导兴奋)
B. 配体门通道(胞外配体)
(突触后膜接收乙酰胆碱的
受体)
C. 配体门通道(胞内配体)
D. 应力激活通道(内耳的 听毛细胞)
含羞草“害羞”的机制
• 估计细胞膜上与物质转运有关的蛋白占核基因编码蛋白的 15~30%,细 胞用在物质转运方面的能量达细胞总消耗能量的2/3。
• 两类主要转运蛋白:
P型泵的主要特点:都是跨膜蛋白,并且是由一条多肽完成 所有与运输有关的功能,包括ATP的水解、磷酸化和离子 的跨膜运输。
Na+-K+ATP酶的分子结构:
α β 两种亚基组成的二聚体。
α 亚基具有ATP酶的活性;
β 亚基是具有组织特异性的糖蛋白。
(一)Na+-K+ 泵(Na+-K+ ATPase)
Figure 11-14 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Cell (© Garland Science 2008)
第3章--细胞生物学研究方法(翟中和第四版)
电子束的波长与加速电压有关。当加速电压为50~100千 伏时,电子束波长约为0.0053~0.0037纳米
2.电子显微镜的分辨本领与有效放大倍数
• 电子显微镜分辨率可达 0.2 nm • 电镜的分辨本领是指电 镜处于最佳状态下的分 辨率
3.电子显微镜的基本构造
• 电子束照明系统 • 成像系统 • 真空系统 • 记录系统
息,形成清晰的二维图像
• 分辨率比普通荧光显微镜1.4~
1.7 倍
(四)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
• 可通过“光学 切片” 叠加后重构出样品的三维结构
(二向的)
Figure 9-20 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Cell (© Garland Science 2008)
3D Image Reconstruction
• 从细胞的发现、细胞学 说的建立,直至今天光 学显微镜仍然是细胞生 物学研究的重要工具
1. 目镜 3. 物镜
2. 准焦螺旋 4. 载物台
5. 反光镜
(一)普通复式光学显微镜——组成
• 由3 部分组成:
– 光学放大系统(目镜 与物镜) – 照明系统(光源和 聚光镜) – 镜架及调节系统
(一)普通复式光学显微镜——成像
三、特异蛋白抗原的定位与定性
• 细胞内特异蛋白的显示可通过 抗原-抗体特异结合的方法得 以实现
• 若抗体偶联荧光染料,则可以
通过荧光显微镜、激光共焦显 微镜观察 • 为了观察特异蛋白在细胞内的 精细定位,抗体需偶联电子致 密物(胶体金),用电镜观察
(一)免疫荧光技术
• 直接间接免疫荧光技术(A) • 间接免疫荧光技术(B)
y
z
x
y
y
y
瞿中和《细胞生物学》教案
细胞核与细胞质的相互作用
03
遗传信息传递、细胞周期调控等。
03
细胞代谢与能量转换
物质进出细胞方式及实例
被动运输
物质顺浓度梯度进出细胞,不消耗能量,包括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两种方式。例如,氧气 、二氧化碳、甘油等小分子物质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出细胞;葡萄糖进入红细胞、钾离子 出神经细胞等属于协助扩散。
潜在治疗策略。
分析细胞自噬在维持细胞内稳态 和应对环境压力中的重要作用。
03
探讨干细胞治疗和组织工程在再 生医学中的挑战和前景。
04
THANKS
感谢观看
转录因子和表观遗传修饰在细胞分化中的作用
转录因子能够结合特定基因启动子区域,激活或抑制基因表达,从而影响细胞分化。表观遗传修饰如 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等也能够影响基因表达和细胞分化。
衰老相关基因和信号通路
衰老相关基因
包括p53、p16、p21等,这些基因在细胞衰老过程中表 达上调,参与细胞周期阻滞和衰老表型的形成。
自由组合定律
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05
细胞分化、衰老与凋亡
细胞分化类型及调控机制
细胞分化类型
包括胚胎干细胞分化、成体干细胞分化和肿瘤细胞分化等。
调控机制
细胞分化受到多种因素的调控,包括基因表达、表观遗传修饰、信号转导和细胞间相互作用等。
末期I
形成两个子细胞,染色体 数目减半。
减数分裂过程及意义
减数分裂过程及意义
减数分裂的意义
增加变异,促进生物进化 。
保证生物亲子代之间遗传 的稳定性。
为生物的有性生殖打下基 础。
细胞生物学翟中和第四版教案
高效、精确、灵活,可实现多种基因编辑需求。
3
应用领域
基因治疗、基因功能研究、农作物遗传改良等。
单细胞测序技术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
单细胞测序技术原理
对单个细胞进行基因组、转录组或蛋 白质组测序,揭示单细胞水平上的基
因表达和变异情况。
发现肿瘤干细胞
通过分析单细胞数据,可发现具有自 我更新和分化潜能的肿瘤干细胞,为
再生医学原理和应用前景
治疗退行性疾病
如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系统疾病
修复损伤组织
如心肌梗塞后的心肌再生、糖尿病患者的胰 岛细胞移植等
个性化医疗
利用患者自身细胞进行再生治疗,避免免疫 排斥反应和伦理问题
现代细胞生物学研究技术与
06
方法
显微镜技术原理及应用领域
显微镜技术原理
利用光学或电子显微 镜对细胞进行高倍率 放大观察,揭示细胞
VS
细胞生物学发展现状
目前,细胞生物学已经成为生命科学领域 最活跃的研究方向之一。随着高通量测序 、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等技术的发展, 细胞生物学研究已经进入系统生物学时代 。同时,细胞生物学与医学、药学、生物 工程等领域的交叉融合也促进了相关领域 的快速发展。
本课程教学目标与要求
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细胞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了解细胞的结构、功能、代谢、遗传与发 育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研能力,为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和科研工作打下基础。
细胞周期调控因子和信号通路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和细胞周期蛋白(cy…
通过不同时相的CDK-cyclin复合物的形成和激活,推动细胞周期的进行。
检查点蛋白
监控细胞周期的关键节点,确保DNA复制和染色体分离的准确性。
瞿中和《细胞生物学》教案
第一章绪论第一细胞生物学研究的内容与现状节一、细胞生物学是现代生命科学的重要基础学科细胞生物学:是在显微、亚显微与分子水平等不同层次上研究细胞结构、功能及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细胞生物学研究的对象是细胞。
细胞分子生物学是当前细胞生物学发展的主要方向。
细胞生物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细胞的形态与结构、代谢与调控、增殖分化、遗传变异、衰老与死亡、起源与进化、兴奋与运动以及细胞的传递等。
细胞生物学不同于细胞学主要表现在:第一,深刻性。
它从细胞整体结构,超微结构和分子结构对细胞进行剖析,并把细胞生命活动同分子水平和超分子水平联系起来。
第二,综合性。
这所研究的内容广泛涉及到许多学科领域,同生理学、遗传学、生物化学、发育生物学等融合到一起。
二、细胞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细胞核、染色体以及基因表达的研究(二)生物膜与细胞器的研究(三)细胞骨架体系的研究(四)细胞增殖及其调控(五)细胞分化及其调控(六)细胞的衰老与程序死亡(七)细胞的起源进化(八)细胞工程三、当前细胞生物学研究的总体趋势与重点领域(一)当前细胞生物学研究中的三大基本问题1、细胞内的基因组是如何在时间与空间上有序表达的?2、基因表达的产物如何逐级装配成基本结构体系及各种细胞器?3、基因表达的产物如何调节细胞最重要的生命活动过程的?(二)当前细胞基本生命活动研究的若干重大课题1、染色体DNA与蛋白质相互作用关系——主要是非组蛋白对基因组的作用。
2、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程序性死亡)的相互关系及调控3、细胞信号传导的研究4、细胞结构体系的装配第二节细胞学与细胞生物学发展简史一、细胞的发现英国学者胡克于1665年制造了第一台有科研价值的显微镜,第一次描述了植物细胞的构造,细胞的发现是在1665年。
1677—1683年,荷兰人列文胡克用自己设计好的显微镜第一次观察到活细胞。
二、细胞学说的建立及其意义建立:1838—1839年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一切植物、动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的基本单位,这就是著名的“细胞学说”。
瞿中和《细胞生物学》教案
瞿中和《细胞生物学》教案一、教案概述《细胞生物学》是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细胞的结构、功能、发育和相互关系。
本教案以瞿中和教授的《细胞生物学》为基础,共分为十个章节。
本部分内容为前五个章节,包括细胞的概念与起源、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与细胞壁、细胞质与细胞核、细胞的生长与分裂。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细胞的概念与起源,掌握细胞的基本特征。
2. 熟悉细胞膜与细胞壁的结构与功能,了解它们在细胞生存中的作用。
3. 认识细胞质与细胞核的组成,理解它们在细胞生理活动中的作用。
4. 掌握细胞生长与分裂的基本过程,了解细胞周期及其调控机制。
三、教学内容1. 细胞的概念与起源:介绍细胞的概念、细胞的发现史、细胞的起源与进化。
2. 细胞的基本结构:讲解细胞膜、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等基本结构的组成与功能。
3. 细胞膜与细胞壁:阐述细胞膜的组成、结构与功能,细胞壁的组成、结构与功能。
4. 细胞质与细胞核:介绍细胞质的组成、功能,细胞核的组成、功能及核质关系。
5. 细胞的生长与分裂:讲解细胞生长的过程、调控因素,细胞分裂的类型、过程及调控。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增强学生的直观认识。
2. 结合实例讲解,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细胞生物学的基本概念。
3. 开展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思考细胞生物学中的热点问题。
4.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占总评的30%。
2. 期中考试:测试学生对细胞生物学基本知识的掌握,占总评的40%。
3. 期末考试:全面考察学生对细胞生物学的理解与应用能力,占总评的30%。
六、教学内容6. 细胞器:详细介绍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功能及其在细胞内的相互作用。
7. 细胞信号与通讯:阐述细胞信号传导的基本原理,细胞膜受体、信号转导通路以及细胞间的通讯机制。
8. 细胞代谢:讲解细胞内主要的代谢途径,如糖酵解、三羧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以及它们在能量供应和物质合成中的作用。
新细胞生物学课件翟中和第四版13篇
新细胞生物学课件翟中和第四版1第一篇:细胞的起源和进化细胞是构成生物的基本单位,但细胞是如何起源和发展的呢?关于细胞的起源有两种观点:一种是自然发生说,也称为原细胞说;另一种是造物主说,也称神创说。
自然发生说认为,最初的细胞是在原始地球中,由非生物物质逐渐复杂组合而成的。
支持这一观点的证据有以下几点:首先,现代生命最早的祖先是单细胞生物,它们的构成和功能与原始地球上的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其次,多种有机分子可以在实验条件下通过自然反应生成,而这些有机分子就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物质;最后,多功能的核酸分子和细胞膜的组装能够在实验室条件中模拟出来。
造物主说则认为,最初的细胞是由一个造物主创造的。
但是,这一观点并不能提供具体的科学证据,因此被认为是一种宗教信仰。
无论哪种观点,都不能否认细胞的进化。
细胞的进化可以通过细胞分裂和基因突变等方式进行。
在分裂过程中,细胞将自身物质平均分配到两个新细胞中,并维持了原始的遗传信息;在基因突变中,细胞的遗传信息会发生变异、重组等,从而产生了新的功能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总的来说,细胞的起源和进化是生物学领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它们的研究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生命的本质和进化的规律。
第二篇:细胞的组成和功能细胞作为生物的基本单位,它的组成和功能非常复杂。
大多数细胞都具有以下三个主要组成部分:细胞质、细胞核和细胞膜。
细胞质是细胞内的非核物质,其主要成分是水、有机分子、无机盐和细胞器等。
细胞器是细胞质中一些具有特定功能的亚细胞结构,如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等,它们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细胞的正常代谢和生长。
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主要包括染色体和核仁两部分。
染色体是细胞内质粒的一种,其中含有生物体遗传信息的DNA,核仁则参与到蛋白质合成的过程中。
细胞膜是细胞内外分隔的关键部分,其主要成分是脂质双层和膜蛋白。
脂质双层是由两层疏水性和亲水性的脂质分子组成,能有效地阻止水溶性物质的自由进出。
细胞生物学(翟中和第四版)
包括显微镜观察、细胞计数、细胞体积测量和生物量测定等方法。
细胞的分裂方式及过程
有丝分裂
真核细胞进行的一种分裂方式, 包括前期分离和细胞的分
裂。
无丝分裂
原核细胞和某些真核细胞进行的 分裂方式,不形成纺锤丝,直接 通过细胞膜的内陷将细胞一分为
细胞株和细胞系
通过选择法或克隆形成法从原代培养物或细胞系中获得具有特殊性质或标志物的培养物称为细胞株;当培养 超过50代时,大多数的细胞不再分裂,出现危机,但是有部分细胞可以度过危机继续传代,这些细胞称为 细胞系。
细胞融合技术及应用
细胞融合方法
包括病毒诱导融合、化 学融合法(如PEG融合 法)和电融合法等。
THANKS
感谢观看
探索生物进化机制
通过研究不同物种细胞的结构 和功能差异,可以探索生物进
化的机制和规律。
02
细胞的基本结构与功能
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
细胞膜的主要成分
01
脂质、蛋白质和糖类。
细胞膜的结构
02
磷脂双分子层构成基本支架,蛋白质分子以不同方式镶嵌其中
。
细胞膜的功能
03
作为细胞的边界,维持细胞内外环境的相对稳定;控制物质进
杂交瘤技术
将具有分泌特异性抗体 能力的致敏B细胞和具 有无限繁殖能力的骨髓 瘤细胞融合为B细胞杂 交瘤。
单克隆抗体
由单一B细胞克隆产生 的高度均一、仅针对某 一特定抗原表位的抗体 。
干细胞技术及应用
干细胞类型
包括胚胎干细胞、成体干细胞和诱导多能干细胞等。
干细胞应用
可用于研究细胞发育和分化机制、建立疾病模型、进行药物筛选和基因治疗等 。如利用干细胞治疗帕金森病、糖尿病、心肌梗死等疾病。
(完整版)细胞生物学翟中和第四版教案
第一章绪论一.细胞生物学研究的内容和现状1.细胞生物学是现代生命科学的重要基础学科细胞生物学是研究细胞基本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是在不同层次(显微、亚显微与分子水平)上以研究细胞结构与功能、细胞增殖、分化、衰老与凋亡、细胞信号传递、真核细胞基因表达与调控、细胞起源与进化等为主要内容。
核心问题是将遗传与发育在细胞水平上结合起来。
细胞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一般可分为细胞结构功能与细胞重要生命活动两大基本部分:大致归纳为下面几个领域:1)细胞核、染色体以及基因表达的研究2)生物膜与细胞器的研究3)细胞骨架体系的研究4)细胞增殖及其调控5)细胞分化及其调控6)细胞的衰老与凋亡7)细胞的起源与进化8)细胞工程当前细胞生物学研究的总趋势与重点领域1)细胞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包括分子遗传学与生物化学)相互渗透与交融是总的发展趋势2)当前研究的重点领域:I:染色体DNA与蛋白质相互作用关系——主要是非组蛋白对基因组的作用II: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的相互关系及其调控III:细胞信号转导的研究IV:细胞结构体系的组装二.细胞学与细胞生物学发展简史1.细胞的发现2.细胞学说的建立其意义1838~1839年,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了“细胞学说”。
3.细胞学的经典时期4.实验细胞学时期5.细胞生物学学科的形成与发展第二章细胞基本知识概要细胞的基本概念1.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1)一切有机体都由细胞构成,细胞是构成有机体的基本单位2)细胞具有独立的、有序的自控代谢体系,细胞是代谢与功能的基本单位3)细胞是有机体生长与发育的基础4)细胞是遗传的基本单位,细胞具有遗传的全能性5)没有细胞就没有完整的生命2.细胞概念的一些新思考细胞是多层次非线性的复杂结构体系:细胞具有高度复杂性和组织性2)细胞是物质(结构)、能量与信息过程精巧结合的综合体细胞是高度有序的,具有自组装能力与自组织体系。
3.细胞的基本共性1)所有的细胞表面均有由磷脂双分子层与镶嵌蛋白质构成的生物膜,即细胞膜。
细胞生物学教案(翟中和完美版)笔记.
细胞生物学教案.第一章绪论教学目的1 掌握本学科的研究对象及内容;2 了解本学科的来龙去脉(发展史及发展前景);3 掌握与本学科有关的重大事件和名词。
教学重点本学科的研究对象及内容第一节细胞生物学研究内容与现状一、细胞生物学是现代生命科学的重要基础学科1.细胞学(Cytology):是研究细胞的结构、功能和生活史的科学2.细胞生物学(Cell Biology):运用近代物理学和化学的技术成就以及分子生物学的概念与方法,从显微水平、亚显微水平和分子水平三个层次上,研究细胞的结构、功能及各种生命活动规律。
二、细胞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1. 细胞核、染色体及基因表达基因表达与调控是目前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和发育生物学在细胞和分子水平相结合的最活跃领域。
2.生物膜与细胞器的研究膜及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问题(“膜学”)。
3. 细胞骨架体系的研究胞质骨架、核骨架的装配调节问题和对细胞行使多种功能的重要.性。
4. 细胞增殖及调控控制生物生长和发育的机理是研究癌变发生和逆转的重要途径(“再教育细胞”)。
5. 细胞分化及调控一个受精卵如何发育为完整个体的问题。
(细胞全能性)6 .细胞衰老、凋亡及寿命问题。
7. 细胞的起源与进化。
8. 细胞工程改造利用细胞的技术。
生物技术是信息社会的四大技术之一,而细胞工程又是生物技术的一大领域。
目前已利用该技术取得了重大成就(培育新品种,单克隆抗体等),所谓21世纪是生物学时代,将主要体现在细胞工程方面。
三、当前细胞生物学研究的总趋势与重点领域1. 染色体DNA与蛋白质相互作用关系;2. 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的相互关系及其调控;3 .细胞信号转导的研究;4 .细胞结构体系的装配。
第二节细胞生物学发展简史一细胞生物学研究简史1.细胞学创立时期 19世纪以及更前的时期(1665—1875),是以形态描述为主的生物科学时期;2. 细胞学经典时期 20世纪前半世纪(1875—1900),主要是实验细胞学时期;3. 实验细胞学时期(1900—1953);4. 分子细胞学时期(1953至今)。
瞿中和细胞生物学教案
瞿中和细胞生物学教案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细胞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知识,培养学生对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理解。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细胞生物学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细胞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细胞的概念、起源和发展。
2. 掌握细胞的结构组成和功能。
3. 理解细胞与细胞之间、细胞与生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4. 学会运用细胞生物学的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内容1. 细胞的概念与起源1.1 细胞的概念1.2 细胞的起源与发展2. 细胞的结构组成2.1 细胞膜2.2 细胞质2.3 细胞核2.4 细胞器3. 细胞的功能3.1 物质运输3.2 细胞代谢3.3 细胞增殖与分化3.4 细胞信号传递4. 细胞与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4.1 细胞粘附4.2 细胞间通道4.3 细胞外基质5. 细胞与生物体之间的关系5.1 细胞与组织5.2 细胞与器官5.3 细胞与系统四、教学方法1. 讲授:系统地传授细胞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知识。
2. 实验: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直观地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3. 讨论:引导学生运用细胞生物学的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4. 考察:评估学生对细胞生物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教材:瞿中和《细胞生物学》教材。
2. 实验材料:显微镜、细胞培养器材、生物染色试剂等。
3. 网络资源:细胞生物学相关网站、学术期刊、在线课程等。
六、教学安排1. 课时:共计32课时,包括16次理论课和8次实验课。
2. 进度安排:第1-8次课:细胞的概念与起源、细胞的结构组成、细胞的功能第9-10次课:细胞与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第11-12次课:细胞与生物体之间的关系第13-16次课:实验课七、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占比30%。
2. 期中考试:考察学生对细胞生物学知识的掌握,占比30%。
3.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课中的操作能力和分析能力,占比40%。
细胞生物学教学教案设计完整版
直观演示法实施
实验演示
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直 观感知细胞生物学的实验 方法和操作过程。
模型展示
利用细胞模型、分子模型 等教具,展示细胞结构和 功能,增强学生对知识的 印象。
视频播放
播放相关视频资料,展示 细胞生物学的动态过程和 微观世界,提高学生的学 习兴趣。
小组讨论法组织
分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围绕细胞生物 学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促进学生之 间的交流与合作。
03
营造积极、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04
激励机制设置和奖惩措施执行
01
设立多种形式的奖励机制,如表扬、 加分、颁发证书等,以激发学生的
学习动力。
03
奖惩要公平、公正,避免主观臆断 和偏见。
02
对于表现不佳的学生,要采取适当 的惩罚措施,如扣分、警告等。
04
教师要及时兑现奖惩承诺,树立信 誉和威信。
情感态度表现(20%)
能力发展水平(30%)
包括实验操作能力、问题解决能 力和创新能力等。
包括学习态度、团队合作精神和 科学素养等。
其他(10%)
包括课堂表现、出勤率等。
知识掌握程度(40%)
包括书面测试成绩和作业完成情 况等。
注
具体比例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 整和优化。
07
教材分析与选用建议
主流教材特点对比分析
案例分析
提供与细胞生物学相关的案例,让学生分析并解决问题。
归纳小结要点
总结细胞膜、细胞器、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要点。 强调细胞增殖的方式和过程,以及其在生物体生长发育和遗传变异中的重要作用。
指出细胞生物学在现代医学、生物工程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细胞生物学(翟中和,高教四版)
细胞生物学(翟中和,高教四版)第一章绪论 (3)第二章细胞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5)第三章细胞生物学研究方法 (9)第四章细胞质膜 (11)第五章物质的跨膜运输 (13)第六章线粒体和叶绿体 (15)第七章细胞质基质与内膜系统 (17)第八章蛋白质分选与膜泡运输 (20)第九章细胞信号转导 (21)第十章细胞骨架 (25)第十一章细胞核与染色质 (27)第十二章核糖体 (34)第十三章细胞周期与细胞分裂 (35)第十四章细胞增殖调控与癌细胞 (36)第十五章细胞分化与胚胎发育 (37)第十六章细胞死亡与细胞衰老 (39)第十七章细胞的社会联系 (40)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细胞生物学研究的内容与现状一、现代生命科学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前沿学科当前细胞生物学研究的课题归纳起来包括3个根本性问题:(1)基因组是如何在时间与空间上有序表达的?(2)基因表达产物是如何逐级组装成能行使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体系及各种细胞器?(3)基因及其表达的产物,特别是各种信号分子与活性因子,是如何调节诸如细胞的增殖、分化、衰老、与凋亡等细胞最重要的生命活动过程的?二、细胞生物学得主要研究内容10个方面:(一)生物膜与细胞器(二)细胞信号转导基本研究内容3个方面:①细胞间信号传递:信号分子-受体作用②受体与信号跨膜转导:G蛋白与一系列受体③细胞内信号传递途径与网络调控-生物学效应(三)细胞骨架体系(四)细胞核、染色体及基因表达(五)细胞增殖及其调控增殖调控研究从两方面进行:①找控制增殖的因子②研究控制增殖的主要检验点相关的周期蛋白与依赖于周期蛋白的激酶的调控机理(六)细胞分化及干细胞生物学(七)细胞死亡(八)细胞衰老(九)细胞工程(十)细胞的起源于进化目前全球最热门的研究方向是:①细胞周期调控②细胞凋亡③细胞衰老④信号转导⑤DNA的损伤修复第二节细胞学与细胞生物学发展简史生物科学发展的3个阶段:①>19世纪形态描述为主-生物科学②20世纪前半个世纪(1950年前)-实验生物学③20世纪50年代后-现代生物学一、细胞的发现二、细胞学说的建立及其意义当时“细胞学说”的基本内容:①细胞是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有细胞发育而来,并有细胞产物所构成②每个细胞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有所助益③新的细胞可以通过已存在的细胞繁殖产生三、细胞学的经典时期(一)原生质理论的提出(二)细胞分裂的研究(三)细胞器的发现四、实验细胞学与细胞学的分支及其发展(一)细胞遗传学(二)细胞生理学(三)细胞化学五、细胞生物学学科的形成与发展这个新阶段的基本特点可归纳如下:(1)研究对象:细胞(及社会),尤其活细胞(2)研究内容:细胞重大生命活动(3)研究重点:细胞信号调控网络,作为揭示生命活动分子机制方面(4)研究目标:多层次上特别是纳米层次揭示生命活动本质(5)研究特征:多领域、多学科交叉结构&流程示意图1.细胞重大生命活动及其相互关系示意图思考题1.根据细胞生物学研究的内容与你所掌握的生命科学知识,恰当地评价细胞生物学在生命科学中所处的地位及它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第17章-细胞的社会联系(翟中和第四版)知识讲稿
细胞生物学(第4版)
第17章 细胞的社会联系
Copyright ©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
细胞的社会联系
• 多细胞生物体内没有细胞是“孤立”的 • 通过细胞通讯、黏着、连接以及细胞与胞外基质的相互作用
构成复杂的细胞社会 • 决定细胞的行为和命运,包括结构与功能分化、位置以及生
• 低浓度(<0.05 mmol/L) Ca2+ 导致钙黏蛋白胞外部分的刚 性丧失
• 阳离子螯合剂EDTA 能破坏Ca2+ 或Mg2+ 依赖性的细胞黏着
翟中和 王喜忠 丁明孝 主编 细胞生物学(第4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
钙黏蛋白介导高度选择性的细胞识别与黏着
• 通过调控钙黏蛋白的种类与数量能影响细胞间的 黏着与迁移,从而影响组织分化
• 上皮细胞转型为间质细胞或间质细胞转型为上皮细胞是一个受控的可逆 过程,称之上皮-间质转型
• 表达E-钙黏蛋白后,分散的间质细胞会聚集在一起形成上皮组织;不表 达E-钙 黏蛋白的上皮细胞则从上皮组织迁移出来 形成游离的间质细胞
翟中和 王喜忠 丁明孝 主编 细胞生物学(第4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
天疱疮小鼠模型
翟中和 王喜忠 丁明孝 主编 细胞生物学(第4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
与中间丝相连的锚定连接:桥粒与半桥粒
半桥粒 (hemidesmosome):
• 细胞与胞外基质间的 连接
• 中间丝—整联蛋白— 层粘连蛋白 上皮细胞通过半桥粒黏着在基膜上
翟中和 王喜忠 丁明孝 主编 细胞生物学(第4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
同亲型结合、异亲型结合、衔接分子依赖性结合
翟中和 王喜忠 丁明孝 主编 细胞生物学(第4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一.细胞生物学研究的内容和现状1.细胞生物学是现代生命科学的重要基础学科细胞生物学是研究细胞基本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是在不同层次(显微、亚显微与分子水平)上以研究细胞结构与功能、细胞增殖、分化、衰老与凋亡、细胞信号传递、真核细胞基因表达与调控、细胞起源与进化等为主要内容。
核心问题是将遗传与发育在细胞水平上结合起来。
细胞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一般可分为细胞结构功能与细胞重要生命活动两大基本部分:大致归纳为下面几个领域:1)细胞核、染色体以及基因表达的研究2)生物膜与细胞器的研究3)细胞骨架体系的研究4)细胞增殖及其调控5)细胞分化及其调控6)细胞的衰老与凋亡7)细胞的起源与进化8)细胞工程当前细胞生物学研究的总趋势与重点领域1)细胞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包括分子遗传学与生物化学)相互渗透与交融是总的发展趋势2)当前研究的重点领域:I:染色体DNA与蛋白质相互作用关系——主要是非组蛋白对基因组的作用II: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的相互关系及其调控III:细胞信号转导的研究IV:细胞结构体系的组装二.细胞学与细胞生物学发展简史1.细胞的发现2.细胞学说的建立其意义1838~1839年,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了“细胞学说”。
3.细胞学的经典时期4.实验细胞学时期5.细胞生物学学科的形成与发展第二章细胞基本知识概要细胞的基本概念1.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1)一切有机体都由细胞构成,细胞是构成有机体的基本单位2)细胞具有独立的、有序的自控代谢体系,细胞是代谢与功能的基本单位3)细胞是有机体生长与发育的基础4)细胞是遗传的基本单位,细胞具有遗传的全能性5)没有细胞就没有完整的生命2.细胞概念的一些新思考细胞是多层次非线性的复杂结构体系:细胞具有高度复杂性和组织性2)细胞是物质(结构)、能量与信息过程精巧结合的综合体细胞是高度有序的,具有自组装能力与自组织体系。
3.细胞的基本共性1)所有的细胞表面均有由磷脂双分子层与镶嵌蛋白质构成的生物膜,即细胞膜。
2)所有的细胞都含有两种核酸:即DNA与RNA作为遗传信息复制与转录的载体。
3)作为蛋白质合成的机器——核糖体,毫无例外地存在于一切细胞内。
4)所有细胞的增殖都以一分为二的方式进行分裂。
二.非细胞形态的生命体——病毒及其与细胞的关系1.病毒的基本知识1)病毒(virus)——核酸分子(DNA或RNA)与蛋白质构成的核酸-蛋白质复合体;(1)根据病毒的核酸类型可以将其分为两大类:DNA病毒与RNA病毒(2)根据病毒的宿主范围,可以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与细菌病毒(噬菌体)等;2)类病毒(viroid)——仅由感染性的RNA构成;3)朊病毒(prion)——仅由感染性的蛋白质亚基构成;2.病毒在细胞内增殖(复制)病毒的增殖(复制)必须在细胞内进行。
病毒侵入细胞,病毒核酸的侵染病毒核酸的复制、转录与蛋白质的合成病毒的装配、成熟与释放3.病毒与细胞在起源与进化中的关系病毒是非细胞形态的生命体,它的主要生命活动必须要在细胞内实现。
病毒与细胞在起源上的关系,目前存在3种主要观点:1.生物大分子→病毒→细胞病毒2.生物大分子细胞3.生物大分子→细胞→病毒第三种观点主要依据(1)病毒的彻底寄生性(2)有些病毒(如腺病毒)的核酸与哺乳动物细胞DNA某些片段的碱基序列十分相似(3)病毒可以看做DNA与蛋白质或RNA与蛋白质的复合大分子,与细胞内核蛋白分子有相似之处第三种观点主要论点l由此推论:病毒可能是细胞在特定条件下“扔出”的一个基因组,或者是具有复制与转录能力的mRNA。
这些游离的基因组,只有回到它们原来的细胞内环境中才能进行复制与转录。
三.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原核细胞(Prokaryotic cell)1)基本特点:遗传的信息量小,遗传信息载体仅由一个环状DNA构成;细胞内没有分化为以膜为基础的具有专门结构与功能的细胞器和细胞核膜。
2)主要代表:支原体(mycoplast)——目前发现的最小最简单的细胞;细菌蓝藻又称蓝细菌(Cyanobacteria)最小最简单的细胞—支原体(mycoplast,近年又译为霉形体)是目前发现的最小最简单的细胞2.真核细胞(Eukaryotic cell)1)真核细胞的基本结构体系I:以脂质及蛋白质成分为基础的生物膜结构系统;II:以核酸(DNA或RNA)与蛋白质为主要成分的遗传信息表达系统由特异蛋白分子装配构成的细胞骨架系统。
2)细胞的大小及其分析3)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比较(1)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基本特征的比较(2)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遗传结构装置和基因表达的比较(3)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比较细胞壁、液泡、叶绿体3.古细菌(Archaebacteria)古细菌(archaebacteria)与真核细胞曾在进化上有过共同历程1)主要证据(1)细胞壁的成分与真核细胞一样,而非由含壁酸的肽聚糖构成,因此抑制壁酸合成的链霉素,抑制肽聚糖前体合成的环丝氨酸,抑制肽聚糖合成的青霉素与万古霉素等对真细菌类有强的抑制生长作用,而对古细菌与真核细胞却无作用。
(2)DNA与基因结构:古细菌DNA中有重复序列的存在。
此外,多数古核细胞的基因组中存在内含子。
(3)有类核小体结构:古细菌具有组蛋白,而且能与DNA构建成类似核小体结构。
(4)有类似真核细胞的核糖体:多数古细菌类的核糖体较真细菌有增大趋势,含有60种以上蛋白,介于真核细胞(70~84)与真细菌(55)之间。
抗生素同样不能抑制古核细胞类的核糖体的蛋白质合成。
(5)5S rRNA:根据对5S rRNA的分子进化分析,认为古细菌与真核生物同属一类,而真细菌却与之差距甚远。
5S rRNA二级结构的研究也说明很多古细菌与真核生物相似。
除上述各点外,根据DNA聚合酶分析,氨基酰tRNA合成酶的作用,起始氨基酰tRNA 与肽链延长因子等分析,也提供了以上类似依据,说明古细菌与真核生物在进化上的关系较真细菌类更为密切。
因此近年来,真核细胞起源于古细菌的观点得到了加强。
第三章(略)第四章细胞膜与细胞表面第一节细胞膜与细胞表面特化结构细胞膜(cell membrane)又称质膜(plasma membrane),是指围绕在细胞最外层,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的生物膜。
细胞膜:在内环境稳定;物质、能量交换;信息传递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细胞膜结构模型的认识过程晶格镶嵌模型脂质双分子层—→ 三明治模型—→单位膜模型—→流动镶嵌模型—→板块镶嵌模型脂筏模型(二)生物膜的特点1.有磷脂双分子层。
磷脂双分子层是生物膜的基本构型。
2.不对称性,膜蛋白不对称性的镶嵌或结合于表面。
3.流动性,膜蛋白和膜脂都具有一定的流动性4.是不断更新代谢的动态活性结构。
二.膜脂膜脂主要包括磷脂、糖脂和胆固醇3种类型。
(一)成分1.磷脂磷脂占整个膜脂的50%以上。
又分为:甘油磷脂和鞘磷脂。
分子特征:磷脂分子有一个极性的头部(胆碱、磷脂、甘油)和两个非极性的尾部(脂肪酸链)。
脂肪酸链的弯曲与不饱和脂肪酸有关,因为不饱和脂肪酸的双键在烃链中容易产生弯曲。
2.糖脂由寡糖链和脂质分子组成。
3.胆固醇存在于真核细胞膜上,含量不超过膜脂的1/3。
胆固醇在调节膜的流动性、增加膜的稳定性、降低水溶性物质的通透性等起着重要的作用。
细菌质膜和植物的质膜不含胆固醇。
(二)膜脂的运动方式沿膜平面的侧向运动、脂分子围绕轴心的自旋运动、脂分子尾部的摆动、双层脂分子之间的翻转运动。
(三)脂质体脂质体(Liposome)是根据磷脂分子可在水相中形成稳定的脂双层膜的趋势制备的人工膜。
脂质体中裹入不同的药物或酶等具有特殊功能的大分子,可治疗多种疾病。
三.膜蛋白1.类型根据膜蛋白与脂分子的结合方式,可将膜蛋白分为:膜周边蛋白(peripheral proteins)或称外在膜蛋白(extrinsic proteins)膜内在蛋白(integral proteins)或称整合膜蛋白。
2.膜内在蛋白与膜脂结合的方式:(1)α螺旋(2)β折叠:形成跨膜通道,与跨膜运输有关。
(3)跨膜结构域两端携带带正电荷的氨基酸残基,Arg+等与磷脂分子带负电的极性头形成离子键,Cys+共价结合脂质分子。
3.去垢剂去垢剂是分离与研究膜蛋白的常用试剂。
可分为离子去垢剂(SDS)和非离子去垢剂(Triton X-100)。
离子型: SDS非离子型:Triton X-100分子四.膜的流动性膜脂的流动性取决于脂分子本身的性质。
脂肪酸链越短(尾部越短),不饱和程度越高,膜脂的流动性越大。
流动越快,对细胞的生理功能调节有关。
细胞生理功能有利。
胆固醇对膜的流动性也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膜蛋白流动性的证明实验:1.荧光抗体免疫标记法用仙台病毒(Sendai virus)可诱导两种细胞融合成异核细胞。
证明了膜具有流动性。
用结合有绿色荧光染料的专一抗体标记在小鼠培养细胞的表面上,用结合有红色荧光染料的专一抗体标记在培养的人体细胞表面上,然后将两种细胞经灭活的仙台病毒诱导融合。
最初一半显红色,另一半显绿色。
在37o C下培养,10分钟后,荧光在融合表面开始扩散,40分钟后,则两种染色标记物完全混匀。
2.光脱色恢复技术用荧光素标记膜蛋白或膜脂,然后用激光束照射细胞表面某一区域,使被照射区的荧光猝灭变暗。
由于膜的流动性,猝灭区域的亮度逐渐增强,最后恢复到与周围的荧光猝灭强度相等。
根据荧光恢复的速度可推算膜蛋白或膜脂的扩散速率。
五.膜的不对称性生物膜经冷冻蚀刻显示的4个面。
ES:与细胞外环境接触的膜面PS:与细胞质基质接触的膜面EF:冷冻蚀刻技术处理后的细胞外小页断裂面PF:冷冻蚀刻技术处理后的原生质小页断裂面寡糖一定是朝向细胞膜外。
膜脂的不对称性:指同一种膜脂分子在膜的脂双层中不均匀分布,糖侧链都在质膜的ES面上。
磷脂分子的不对称分布可能与膜蛋白的不对称分布有关。
膜蛋白的不对称性:不论膜周边蛋白还是膜内在蛋白在质膜上都呈不对称分布,具有一定的方向性。
如:细胞表面的受体、膜上载体蛋白、质膜上的糖蛋白。
按一定的方向传递信号和转运物质。
六.细胞膜的功能:1.稳定内涵2.物质选择运输3.能量传递4.信号传导5.细胞连接及特化七.骨架与细胞表面的特化结构(一)红细胞质膜蛋白及膜骨架红细胞膜蛋白主要包括:血影蛋白(Spectrin)、锚蛋白、带4.1蛋白、肌动蛋白、带3蛋白和血型糖蛋白。
前4种蛋白为骨架成分,后两种是膜整合蛋白,在维持膜的形状及固定其他膜蛋白的位置方面起重要作用。
带3蛋白是红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
膜骨架网络与细胞膜之间的连接主要通过锚蛋白。
(二)细胞表面特化结构:鞭毛、纤毛、微绒毛、变形足、膜骨架等,是质膜与细胞骨架纤维构成的复合结构,对维持细胞形态、运动及与外界物质交换功能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