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学复习重点(1—7章)
地图学考试复习资料
第一、二章地图与地图学一、名词解释1.地图: 地图是根据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球(或其他星体)上的自然和人文现象,使用地图语言,通过制图综合,缩小反映在平面上,反映各种现象的空间分布、组合、联系、数量和质量特征及其在时间中的发展变化。
4.电子地图:是指在计算机环境中制作和使用的,是由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构成的能够动态显示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及实时处理的数字图像。
5.地图学:研究地理信息的表达、处理和传输的理论和方法,以地理信息可视化为核心,探讨地图的制作技术和使用方法6.地图分幅:指用图廓线分割制图区域,其图廓圈定的范围成为单独图幅。
7.地图编号:就是将划分的图幅,按比例尺大小和所在的位置,用文字符号和数字符号进行编号。
地图模型论:将地图作为客观世界的空间模型,用模型方法研究地图,对深刻认识地图的功能及其在地理学科中的作用有重要意义。
地图信息可视化理论:将数据转化为图形,以便于研究人员观察计算过程。
主要产品包括:纸质地图、电子地图、多媒体地图、三维仿真地图、四维时空地图等。
地图综合理论包括地图内容的取舍和地图内容的概括。
普通地图制图学:以普通地图制图为对象的学科,研究普通地图的内容和表示方法、地图符号设计、编图技术方法、各要素的制图综合、地图编辑和设计等。
专题地图制图学:以专题地图制图为对象的学科,研究专题地图的内容和表示方法,专题地图上猪蹄要素的资料收集和处理,各种类型专题地图的编织,专题地图的制图工艺和编辑、设计等问题。
计算机制图学:以计算机为主导的电子仪器为制图工具,研究地图制图方法的学科。
地图分析:就是将地图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各种定量和定性的方法,对地图上表示的制图对象时空分布特征及相互关系规律进行研究,得出有用的结论,并指导自己的行动。
地图学学科重点转移有:模拟地图向数字地图转移,制图向制图、用图并重转移,品种单一向产品多样化转移,信息传输向地理信息深加工转移,二维静态地图向三维动态地图转移,地图产业化。
《地图学原理》复习资料
地图学原理复习资料第一章引论1、地图的定义:地图是按照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球(或星体)表面上的空间信息,经概括综合,以可视化、数字或触摸的符号形式,缩小表达在一定载体上的图形模型,用以传输、模拟和认识客观世界的时空信息。
2、地图的基本特征:(1)严密的数学法则;(2)特定的符号系统;(3)科学的地图概括;(4)独特的传输信息的通道。
地图投影方法、比例尺和控制方向构成了地图的数学法则,它是地图制图的基础。
3、地图的构成要素:(1)数学要素(地图投影、坐标网、比例尺、控制点等);(2)地理要素①普通地图包括(水系、地貌、土质植被、居民地、交通线境界线等自然和社会经济内容)②专题地图包括(专题要素和底图要素);(3)图边要素(图名、图号、图例、接图表、图廓、分度带、比例尺、附图、坡度角、成图时间及单位、有关资料说明等)。
4、地图的功能:(1)获取认知信息功能;(2)模拟客观世界的功能;(3)传输信息功能;(4)载负信息功能;(6)感受信息功能。
5、现代地图学定义:以地学信息传输与地学可视化为手段,以区域综合制图与地图概括为核心,以地图的科学认知和分析应用为目的,研究地图的理论实质、制图技术与使用方法的综合性学科。
第二章地图的数学基础1、地球形状的三级逼近:(1)地球形状的一级逼近——大地水准面:人们设想当海洋静止时,平均海水面穿过大陆和岛屿,形成一个闭合的曲面,该面上的各点与重力方向(铅垂线)成正交,这就是大地水准面。
大地水准面所包围的球体,叫大地球体。
意义: (1. 地球形体的一级逼近:对地球形状的很好近似,其面上高出与面下缺少的相当。
(2. 起伏波动在制图学中可忽略:对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学有研究价值,但在制图业务中,均把地球当作正球体。
(3. 重力等位面:可使用仪器测得海拔高程(某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高度)。
(2)地球形状的二级逼近——地球椭球体:假想一个扁率极小的椭圆,绕大地球体短轴旋转所形成的规则椭球体称之为地球椭球体意义:地球椭球体表面是一个规则的数学表面,可以用数学公式表达,所以在测量和制图中就用它替代地球的自然表面,用于测量计算的基准面。
地图学复习重点
方位投影的判别方位投影经纬线形式具有共同的特征,判别时先看构成形式(经纬线网),判别是正轴、横轴、斜轴方位投影。
正轴投影,纬线为以投影中心为圆心的同心圆,经线为放射状直线,夹角相等。
横轴投影,赤道与中央经线为垂直的直线,其他经纬线为曲线。
斜轴投影,除中央经线为直线外,其余的经纬线均为曲线。
根据中央经线上经纬线图的间隔变化,判别变形性质。
等角投影,中央经线上,纬线间隔从投影中心向外逐渐增大;等积投影,逐渐缩小;等距投影,间隔相等。
切圆锥投影和割圆锥投影切圆锥投影,圆锥面与球面相切的切线,即标准纬线,距标准纬线越远,变形越大,且向北的变形速度比向南快;割圆锥投影,圆锥表面与球面相割的两条线,即为标准纬线,距标准纬线愈远变形愈大,标准纬线以外为正变形,标准纬线以内则为负变形,且标准纬线以北的变形增长快于南边正轴等积割圆锥投影有两条标准纬线,其长度比等于1。
两条标准纬线之间,纬线长度比小于1,要保持面积不变,经线长度比必要相应扩大,故两条标准纬线之间,纬线间隔愈向中间就越大。
两条标准纬线之外纬线长度比大于1,要保持等积,经线长度比要相应的缩小,并且经线方向上缩小的程度和相应纬线上扩大的程度相等,因此在两条标准纬线向外,纬线间是逐渐缩小的。
圆锥投影总结特点:纬线是同心圆弧,经线是放射状直线束,经纬线互相垂直,经纬线方向是主方向。
等变形线是平行与纬线的同心圆弧,离开标准纬线越远变形越大。
适合绘制中纬度沿东西方向延伸地区的地图。
1.根据地图上经纬线的形状确定投影类型首先对地图经纬线网作一般观察,应用所学过的各类投影的特点确定其投影是属于哪一类型,如方位、圆柱、圆锥还是伪圆锥、伪圆柱投影等。
判别经纬线形状的方法如下:①直线只要用直尺比量便可确认②判断曲线是否为圆弧可将透明纸覆盖在曲线之上,在透明纸上沿曲线按一定间隔定出三个以上的点,然后沿曲线移动透明纸,使这些点位于曲线的不同位置,如这些点处处都与曲线吻合,则证明曲线是圆弧,否则就是其他曲线③判别同心圆弧与同轴圆弧,则可以量测相邻圆弧间的垂线距离,若处处相等则为同心圆弧,否则是同轴圆弧。
地图学复习
第一章导论1、地图的根本特征是什么?具体说明各种影像是如何不可能同时具备地图的各项根本特征。
答:地图所具有的根本特征,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地理信息的载体、数学法那么的构造、有目的的图形概括和符号系统的运用。
2、地图的定义。
答:地图是遵循相应的数学法那么,将地球〔也包括其他星体〕上的地理信息,通过科学的概括,并运用符号系统表示在一定载体上的图形,以传递它们的数量和质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开展变化。
3、地图的成图方法有哪些?答:现代地图的生产,可以分为实测成图和编绘成图两类。
〔1.由于数据获取的手段不同、仪器类别不同,实测成图又可分为野外地形测图和摄影测量成图两种。
2.因编图资料、应用的设备和技术手段不同,可分为常规编图、遥感制图和数字制图。
〕4、按比例尺大小地图可以分为哪几类?按图型地图可以分为哪几类?答:按尺度划分:大于、等于比例尺1:10万的地图,称为大比例尺地图;比例尺1:10万~1:100万的地图,称为中比例尺地图;小于、等于1:100万的地图,称为小比例尺地图。
按地图的图型划分:可以分为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
5、地图的功能有哪些?答:地图的功能有:地图信息的载负功能,地图信息的传递功能,地图的模拟功能,地图的认知功能。
第二章地图的数学根底1、试述对地球形体的一级、二级、三级逼近的含义。
答:1)地球形体的一级逼近:大地体即大地水准面对地球自然外表的逼近。
大地体对地球形状的很好近似,其面上高出及面下缺少的相当。
2〕地球形体的二级逼近:在测量和制图中就用旋转椭球体来代替大地球体,这个旋转椭球体通常称为地球椭球体,简称椭球体。
它是一个规那么的数学外表,所以人们视其为地球体的数学外表,也是对地球形体的二级逼近,用于测量计算的基准面。
3〕地球的三级逼近:对地球形状测定后,还必须确定大地水准面及椭球体面的相对关系。
即确定及局部地区大地水准面符合最好的一个地球椭球体——参考椭球体,这项工作就是参考椭球体定位。
地图学复习要点归纳
地图学复习要点归纳第⼀章地图与地图学1.地图的基本特征:具有特定的数学法则(地图投影)——地球曲⾯到地图平⾯的转换;采⽤符号系统表⽰地物或现象——表现信息的语⾔⼯具对信息进⾏综合(制图综合)——解决复杂的海量信息和有限的平⾯容量的⽭盾2.地图的定义:地图是空间信息的载体,是将空间信息按特定的数学法则定位于平⾯,并经科学提炼和有机概括后以符号化的形式描述在平⾯上地图形。
3.地图的构成要素:数学要素,地理要素,辅助要素数学要素是地图数学法则的具体表现形式。
决定了地图上物体的分布位置。
(1)坐标⽹:地理坐标⽹:我们常说的经纬度就是⼀种地理坐标,它标定了物体在地球椭球⾯上的位置,可约略认为是物体在地球表⾯上的位置;平⾯直⾓坐标⽹:在⼤⽐例尺地形图上,还绘有棋盘状的⽅格⽹,俗称“⽅⾥⽹”,是地图上的平⾯直⾓坐标⽹,主要⽤于图上快速判定物体间的距离。
(2)⽐例尺:⽐例尺是指地图上线段长度与相应的实地长度之⽐,它标志着地图模型的缩放程度,通过它,我们才能将图上量测的距离换算为实地的距离。
(3)测量控制点:测量控制点是地图测量和绘制时的控制基础,只出现在⼤⽐例尺地形图上。
每个点都有准确的平⾯坐标和地⾯⾼程,是确定周围地物的控制和依据。
地理要素是地图内容的主体部分。
它表⽰了图区范围内各种⾃然和社会经济要素的分布、联系及变化状况,是地图使⽤者阅读的⽬标和主要信息。
辅助要素是⼀些帮助我们阅读和使⽤地图的⼯具,类似于产品的使⽤说明。
包括地图名称、图例、制作和出版单位、出版时间等。
4.地图分类(1)按照内容的不同,地图家庭有两⼤分⽀: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
普通地图:各种基本地理要素(⽔系、地貌、⼟质、植被、居民地、交通⽹、境界等)齐全,且内容详细程度相对均衡,能满⾜多⽅⾯的应⽤需求,因⽽也是最基本的地图,是制作专题地图的基础地图。
专题地图:重在表⽰某⼀种或⼏种专题要素,这些作为地图主题的要素通常⽐普通地图中详细得多,包含了普通地图上所没有⽽属于专业领域特殊需要的内容。
地图学概论复习内容要点
第一章现代地图学引论★1、现代地图的定义及其基本特性地图是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见地理信息通过科学的概括综合,运用富豪系统表示在一定的载体上的图形,以传递它们的数量、质量在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基本特性:严密的数学法则特定的符号系统科学的地图概括2、看图识别地图的组成要素地形图的组成要素有数学要素(大地控制、缩小程度、地图投影)、地学要素(内容要素)、辅助要素(图名图号、图例图标、文字说明)★3、试述地图的功能及应用领域信息载负与存储功能,信息传输与交流功能,地图模拟与模型功能,地图认知与感受功能4、按照地图表示内容可划分为几类?按比例尺进行划分的依据是什么?按照地图表示内容可分为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两大类,普通地图又可分为地形图和地理图;专题内容可进一步氛围自然地图、人文社会经济地图等★按照比例尺可划分为大比例尺地图(比例尺≥1:10万)、中比例尺地图(比例尺<1:10万≥1:100万)、小比例尺地图(比例尺<1:100万)★5、现代地图学的定义现代地图学是以地学信息传输与地学数据可视化为基础,以区域综合制图与地图概括为核心,以地图的科学认知与分析应用为目的,研究地图的理论实质、制作技术和使用发放的综合性科学。
★6、现代地图的作用经济建设的科学依据工程建设的设计蓝图产业及城乡规划的基础科学研究的主要手段宣传教育的良好形式军事作战的重要工具决策管理的有力帮手国家疆域版图的重要表现形式7、在地图学发展历史过程中,熟知几种典型地图、代表人物及其贡献最古老的地图是距今4700年前苏美尔人绘制的地图中国裴秀提出“制图六体”:分率(比例尺)准望(方位)道里(距离)高下方邪迂值(地形欺负、倾斜缓急、山川分布走向)西方地理学之父:古希腊埃拉托色尼第一次计算了地球曲率和周长托勒密是西方古代地图学的奠基人★(论述题)8、现代地图学与地学及相关学科的关系现代地图学与地学的关系是基础地学既是地图学的应用对象又是地图学的研究对象,地图作为科学研究的有效工具,促进了地学的发展。
地图学复习资料
地图学复习资料by wky第一章导论1.地图的基本矛盾:地图平面与地球曲面的矛盾;缩小、简化了的地图表面与实地复杂现实之间的矛盾。
2.制图综合:实地的物体、现象就是用符号也不可能全部描绘在缩小的地图上,势必要进行内容取舍、形状化简,这就是制图综合。
3.从两个方面分析了地图与实地这一对基本矛盾,地图的基本特征是由解决这一对基本矛盾而产生的,这就是构成地图数学基础的数学法则和构成地图内容地理基础的综合法则。
4.地图的基本特征:地理信息的载体,数学法则的结构,有目的的图形概括,符号系统的运用。
(也可概括为遵循特定的数学法则,具有完整的符号系统,并经过地图概括的地理信息载体。
)5.空间结构指地理信息的分布规律,包括它的数量指标、质量特性和动态变化;时间序列反映了制图对象的历史进程、现代发展和未来趋势。
6.地图概括:经过分类、简化、夸张和符号化,从地理信息形成地图信息的过程称为地图概括。
7.地图的定义:地图是遵循相应的数学法则,将地球上的地理信息,通过科学的概括,并运用符号系统表示在一定载体上的图形,以传递它们的数量和质量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8.地图的内容:地图内容指我们在地图上所看到的图形要素的总和,包括数学要素,地理要素和辅助要素。
9.数学要素:是地图数学法则的具体表现形式。
包括坐标网、比例尺和测量控制点等内容。
10.地理要素:是地图内容的主体部分。
它表示了图区范围内各种自然和社会经济要素的分布、联系及变化状况,是地图使用者阅读的目标和主要信息。
11.辅助要素:是一些帮助阅读和使用地图的工具,类似于产品的使用说明。
包括地图名称、图例、制作和出版单位、出版时间等。
12.地图的分类:按地图表示的内容分为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按地图表现形式分为模拟地图和电子地图;按地图的维数分为平面地图、立体地图和可进入地图;按地图的比例尺分为大比例尺地图、中比例尺地图和小比例尺地图;按地图的用途可分为民用图和军事用图;按地图的出版方式分为单张地图和地图集。
《新编地图学教程》复习提纲(2020年7月整理).pdf
《新编地图学教程》(第二版)毛赞猷等编 复习指导
第一章 导论 一、填空: 1、地图的基本特征:遵循特定的数学法则、具有完整的符号系统、经过地图概括、地理信 息的载体。 2、地图和文字一样有着 4000 多年的历史。 3、地图至少有四方面的功能:地图信息的载负功能、地图信息的传递功能、地图的模拟功 能、地图的认知功能。 4、地图能够存贮数量巨大的地理信息,以表达它的空间结构和时间序列变化,以及各现象 间的相互联系。空间结构指地理信息的空间分布规律,包括它的数量、质量特性;时间序列 变化反映制图对象的动态变化,也即制图对象的历史进程、现代发展和未来趋势。 5、地图投影、坐标系统、比例尺构成地图的数学法则。 6、经过分类、简化、夸张和符号化,从地理信息形成地图信息的过程,称为地图概括。 7、地图信息由直接信息和间接信息组成。直接信息是地图上用图形符号直接表示的地理信 息,如水系、居民点等;间接信息是经过解译、分析而获得的有关现象或实体规律的信息, 如通过对等高线的量测而获得有关坡度、切割密度的数据和图形。 8、地图按图型划分为普通地图与 专题地图 。 9、虚地图是指存在于人脑中或以数字形式记录存储在电脑中的地图。前者例如 心像地图 , 后者如 数字地图 。 10、实地图是地理信息可视化了的地图。例如纸质地图 、 屏幕地图 、 地球仪 等。 11、地图是伴随着文字出现的,是随着人类经济活动的需要产生的。古尼罗河、黄河流域的 农田水利和城郭的发展带动了天文测量、平面测量和地图制作技术。古希腊手工业作坊比较 发达,地中海贸易和战争使测绘用于航海成为当时的迫切任务,他们着重于测量经纬度、研 究地图投影、编绘航行地图,因而将地图测绘建立在天文——大地测量的基础上。 12、古希腊 毕达哥拉斯 提出大地是圆球的观念,埃拉托色尼 估算出地球的一段经线弧长, 以此推算出地球的大小。托勒密是西方重要的天文学家、地图学家,他的名著是《地理学指 南》。 13、1978 年河北省平山县出土了一块公元前 310 年以前铜版的“兆域图”,是我国现存最古 老的平面图实物。 14、1986 年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了秦王嬴政八年(公元前 239 年)绘在四块松木板上的地 图七幅,以水系构成地图框架,水系、居民点、交通线和地形等地图的要素和比例概念基本 形成,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地理图 。 15、1974 年,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出土了三幅绘在帛上的彩色地图,这些图距今已有 2200 年。 其中一幅属于地形图 、一幅属于 驻军图 、一幅属于 城邑图 。其年代之早、地理位置之 精,显示我国地图制作在当时世界上的领先地位。 16、裴秀(公元 223——271 年)是我国古代魏晋时期杰出的地图学家。在他主持编绘的《禹 贡地域图十八篇·序》中,他总结出编纂地图的六项规则,即地图史上文明的“制图六体”。 17、裴秀总结的“制图六体”是: 分率、准望、道里、高下、方邪、迂直 。其中“高下、
地图学复习要点
《地图学》重点复习内容第1章概述1.地图的基本特征和定义(两个矛盾)2.地图的基本内容3.地图的分类:按内容(主题)、按比例尺(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4.地图的分幅与编号:我国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新旧图幅号的计算5.地图的功能6.地图学定义7.地图学的学科体系8、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的联系?第2章地图数学基础1.地球的自然表面、物理表面、数学表面2.旋转椭球体,椭球体三要素3.什么大地控制网?大地控制网的组成?4、对地球的三级逼近指的是?5、我国的大地原点、高程基准点?6.比例尺的定义、地图投影的定义7.地图投影的分类8、变形椭圆的定义9.地图投影选择需要考虑的因素。
10..我国常用地图投影有哪些?11.高斯-克吕格投影的分带(计算带号,中央经线)12..双标准纬线等角圆锥投影的变形规律13..UTM投影与高斯-克吕格投影的比较分析第3章地图内容要素的表示方法1.地图的信息源有哪些构成?2.什么是量表系统?请一一解释?3、视觉变量有哪些?每一种视觉变量的特点?4.地图符号的定义、分类5、颜色三要素6、注记的作用,种类?7、深度基准面8.、制图要素主要有哪些?9.、常用的专题地图表示方法有哪些?各种方法的比较分析?第4章地图内容的制图综合1..制图综合的定义2..制图综合的基本方法3.、影响制图综合的因素有哪些?4.开方根规律的公式、含义及应用第五章现代地图制图技术与方法1、数字地图的定义特点、电子地图的定义特点2.、数字地图与电子地图的区别3..4D产品4.地图数字化的基本步骤?第1章概述1.地图的基本特征和定义(两个矛盾)定义:根据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球(或其他星体)上的自然和人文现象,使用地图语言,通过制图综合,缩小反映在平面上,反映各种现象的空间分布、组合、联系、数量和质量特征及其在时间中的发展变化。
地图是根据由数学方法确定的构成地图数学基础的数学法则和构成地图内容地理基础的制图综合法则,记录空间地理信息环境信息的载体,是传递空间环境地理信息的工具,它能反映各种自然和社会现象的多维信息、空间分布、组合、联系与制约及其在时空中的变化和发展。
《地图学》复习重点
地理信息传输理论,即信息的传递功能,是指地理信息被制图者认识→制图者使用地图语言把地理信息加工成地图→用图者读懂了制图语言(地图),就形成了对地理信息的客观认识的过程。
大地水准面:假定海水静止不动,将海水面无限延伸,穿出大陆包围地球的球面。
大地水准面所包围的形体称为大地体。
参心坐标系是指以参考椭球体面为为基本参考面,以大地测量起算点、大地原点为基本参考点,以参考椭球体中心为基本参考中心的大地坐标系。
地心坐标系是指原点O与地球质心重合,Z轴指向地球北极,X轴指向地球赤道面与格林尼治子午圈的交点,Y轴在赤道平面里与XOZ构成右手坐标系。
地面上两条直线之间的夹角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称为水平角。
在同一竖直面内视线和水平线之间的夹角称为竖直角。
可分为仰角和俯角。
比例尺:地图上一直线段长度与地面相应直线段长度之比。
即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手工概括是指地图信息经过人工抽象和符号化以后,产生以纸质为主要载体的地图的过程。
自动概括是指在数字环境下,根据地图用途、比例尺、制图区域地理特征的要求,用一定的地图概括模型,通过计算机算法和规则等进行模型编程,以实现计算机系统的半自动或者自动概括的过程。
分层设色法是以等高线法为基础,在不同等高线间普染不同色彩,强调地势起伏的方法。
专题地图:是把专题现象或普通地图的某些要素在地理底图上显示的特别完备和详细,而将其余要素列于次要地位,或不予表示,从而使内容专题化的地图。
地图概括也称制图综合,就是采取简单扼要的手法,把空间信息中主要的、本质的数据提取后联系在一起,形成新的概念。
其实质是地图在不同用途和比例尺变换过程中势必删繁就简、舍末逐本,以求客观反映地理实体,达到地图内容详细性与清晰性的对立统一,几何精确性与地理适应性的对立统一。
对地图概括产生影响的因素主要有:(一)地图的用途和主题:1、地图用途不同,图上反映空间数据的种类、数量、质量以及简化程度亦不同。
2、地图主题决定要素的重要程度和选取,必然影响地图概括。
大学课程地图学复习重点
⼤学课程地图学复习重点地图学1)地图与地图学1.地图的定义?地图是根据⼀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球(或其他星球)上的⾃然和⼈⽂现象,使⽤地图语⾔,通过制图综合,缩⼩反映在平⾯上,反映各种现象的空间分布、组合、联系、数量和质量特征及其在时间中的发展变化。
2.地图的基本特征:1.由特殊的数学法则产⽣的可量测性,特殊的数学法则包括地图投影、地图⽐例尺和地图定向;2.由使⽤地图语⾔表⽰事物所产⽣的直观性,地图语⾔包括地图符号和地图标记两部分;3.由实施制图综合产⽣的⼀览性。
3.地图功能:传输、信息载负、模拟和认知。
4.数字地图:存储于计算机可识别的介质上,具有确定坐标和属性特征,按特殊数学法则构成的地理现象的离散数据的有序组合。
5.电⼦地图:数字地图经过可视化处理在屏幕上显⽰出来的地图。
6.地图按内容分类普通地图:以相对平衡的详细程度表⽰地球表⾯各种⾃然和⼈⽂现象中最基本的要素的地图。
随着⽐例尺缩⼩,其详细程度也不断缩减。
按⽐例尺划分的地图(1:10万及更⼤为⼤⽐例尺;1:10万⾄1:100万为中⽐例尺;1:100万及更⼩为⼩⽐例尺);国家基本⽐例尺地图(1:5千,1:1万,1:2.5万,1:5万(覆盖国⼟),1:10万,1:25万,1:50万和1:100万共8种⽐例尺⽐例地图)。
专题地图:根据专业需要,突出反映⼀种或⼏种主题要素的符号。
⾃然地图、⼈⽂地图和其他专题地图(航海航空图等)。
7.地形图:是普通地图的⼀种,是按⼀定⽐例尺表⽰地貌、地物平⾯位置和⾼程的⼀种正射投影图。
8.制图六体:魏晋时期裴秀——分率(⽐例尺)、准望(⽅位)、道⾥(距离)、⾼下(⾼差)、⽅邪(坡度起伏)和迂直(实际距离到图⾯距离的换算)。
9.地图基本内容:数学基础:控制点(平⾯和⾼程)、坐标⽹(经纬⽹和⽅⾥⽹)、⽐例尺和地图定向。
地理要素。
整饰要素,包括外图廓、图名、接图表、图例、坡度尺、三北⽅向、图解等内容。
10.地图分幅⽅式:矩形分幅:相邻图幅间图廓线为直线,拼接⽅便,便于印刷,但制图区域之内⼀次投影,变形较⼤。
新编地图学期末复习资料
新编地图学复习资料考试题型:判断、填空、解释、简答题、问答题。
第一章导论1.地图的基本特征地理信息的载体、数学法则的结构、有目的的图形概括、符号系统的运用。
2.地图的定义地图是遵循相应的数学法则,将地球(也包括其他星体)上的地理信息,通过科学的概括,并运用符号系统表示在一定载体上的图形,以传递它们的数量和质量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3.地图的功能地图信息的载负功能、地图的传递功能、地图的模拟功能、地图的认知功能4.地图的类型(1)按尺度划分:大比例尺、中比例尺、小比例尺。
(2)按区域范围划分:星球图、地球图、世界图、国家图、海湾图等等。
(3)按地图的图型划分: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
注:我国把比例尺1:100万、1:50万、1:25万、1:10万、1:5万、1:2.5万、1:1万、1:5千这8种地形图定为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4)按其他指标分类:用途(文化地图)、语言种类(汉字地图)、历史年代(古地图)、出版和使用方式(桌图、挂图)5.《制图六体》——————晋朝、裴秀。
6.地图的成图方法:实测成图和编绘成图。
7.现代地图学:由理论地图学、地图制图学、应用地图学组成。
第二章地球体与地图投影1.大地测量系统(1)我国的大地坐标系统: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使用1975年国际测量协会推荐的参考椭球体)、陕西安的大地原点。
(2)大地控制网:平面控制网、高程控制网(3)全球定位系统:GPS\GLONASS\GALILEO\COMPASS\(3S是指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2.地图投影概念地图投影是指将地球表面展开成平面的理论和方法,是实现球面到平面的转换,就是地球体的数学模型。
3.地图投影的变形长度(距离)、角度(形状)、面积等等4.投影的分类(1)按地图投影的构成方法分类:几何投影(方位投影、圆柱投影、圆锥投影)、非几何投[根据经纬线形状可以分为(伪方位投影、伪圆柱投影、伪圆锥投影、多圆锥投影)](2)按投影变形性质的分类:等角投影、等积投影、任意投影。
河海大学《地图学》复习资料
河海大学《地图学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复习资料
第二章
1. 大地水准面:静止的平均海水面延伸到大陆内部,形成一个连续不断的,与地球比较接 近的形体,其表面称为大地水准面。大地水准面的意义:a.地球形体的一级逼近:对地球形 状的很好近似,其面上高出与面下缺少的相当。b. 起伏波动在制图学中可忽略:对大地测 量和地球物理学有研究价值,但在制图中,均把地球当作正球体。C. 重力等位面:可使用 仪器测得海拔高程(某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高度) 2. 地球体的数学表面(地球椭球体): 为了测量成果的计算和制图工作的需要,选用一个同 大地体相近的, 可以用数学方法来表达的旋转椭球体来代替地球。 这个旋转椭球是一个椭球 绕其短轴旋转而成,其表面成为旋转椭球面 3. 中国的大地坐标系 :a.1954 年北京坐标系(北京坐标系)采用苏联 Krassovsky(克拉索夫 斯基)椭球参数,大地坐标原点在北京; b.1980 年国家大地坐标系(西安坐标系)采用国 际地理联合会(IGU)第十六届大会推荐的椭球参数,大地坐标原点在陕西省西安市泾阳县 永乐镇北洪流村 4.地图投影:将地球椭球面上的点转换成平面上点的方法。 (地图投影解决了球面与平面之 间的矛盾,比例尺解决了大小的矛盾) 投影的实质:建立平面上的点(用平面直角坐标或 极坐标表示)和地球表面上的点(用纬度和经度表示)之间的函数关系,用数学式表达这种 关系,就是: x f1 ( , ), y f 2 ( , ) 5.地图投影变形的原因:地球的形状(椭球面是一个不可展的曲面) 。切割是为了解决将球 面展开在平面上;压缩和拉伸是为了地图的连续和完整性,消除裂缝和重叠。具体表现: 经 纬网在不同地图上表现形式不同 6. 地图投影变形:与地图仪上的经纬网进行比较后发现地图投影不能保持平面与球面之间 在长度(距离) 、角度(形状) 、面积等方面完全不变 7. 地图投影变形规律:a.与制图区域的大小有关,制图区域愈大,可能出现的变形亦大; b.与标准点(地图投影面上没有任何变形的点,即投影面与地球椭球体面相切的切点)或标 准线 (指地图投影面上没有任何变形的一种线, 即投影面与地球椭球体面相切或相割的那一 条或两条线。标准线分标准纬线和标准经线(分别简称(标纬)和(标经) ) ,并又各自分切 纬线和割纬线或切经线和割经线)的距离有关,离开标准点或标准线愈远,变形愈大。 等变形线,指投影面上变形值相等的各点的连线。 8.变形椭圆:取地面上一个微分圆(小到可忽略地球曲面的影响,把它当作平面看待) ,它 投影到平面上通常会变为椭圆,通过对这个椭圆的研究,分析地图投影的变形状况。这种图 解方法就叫变形椭圆(底索曲线 Tissot’s indictrix) 9. 长度比μ:投影面上一微小线段(变形椭圆半径)和球面上相应微小线段(球面上微小圆 半径,已按规定的比例缩小)之比; 长度变形
地图学复习要点
地图定义及编号1.地图的定义:地图是遵循一定的数学法那么,将地理信息通过科学的概括综合,运用符号系统表示在一定的载体上的图形,以传递它们的数量、质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开展变化。
2.地图的根本特性:〔1〕地图必须遵循一定的数学法那么〔2〕地图必须经过科学概括〔3〕地图具有完整的符号系统 (4)地图是地理信息的载体地图的功能有:认识功能、模拟功能、信息的载负和传递功能。
地图的构成要素主要有图形要素、数学要素、辅助要素、说明注记。
地图按内容分为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两大类。
普通地图分为地形图和地理图两种类型。
专题地图上的地理要素分为地理根底要素和主题要素。
普通地图上的自然地理要素包括:水系、地貌、土质植被。
普通地图上人文社会要素包括居民点、交通网和境界限。
3.地图有两种分幅形式,即矩形分幅和经纬线分幅。
矩形分幅优点:①图幅间结合严密,便于拼接使用;②各图幅面面积相对平衡,利于充分利用纸张和印刷机的版面;③可以使分幅有意识的避开重要地物,以保持其图形在图面上的完整。
缺点:制图区域只能一次投影,变形较大。
经纬线分幅:地图的图廓由经纬线构成。
优点:图幅有明确的地理位置;可分屡次投影,变形小。
缺点:①经纬线被描写成曲线时,图幅的拼接不方便;②高纬度地区图幅面积缩小,不利于纸张的使用和印制;③经常会破坏重要物体的完整性。
4.地图的编号:常见的编号方法有自然序数式、行列式、行列—自然序数式等。
①自然序数编号法:将分幅地图按自然序数编号。
小区域的分幅地图或挂图〔普通地理图、专题地图等〕常用这种方法编号。
②行列式编号法:将制图区域划分为假设干行和列,并相应的按数字或字母顺序编上号码,行和列号码的组合即为编号,大区域的分幅地图用此编号法。
③行列—自然序数编号法:它是行列式和自然序数式相结合的编号方法。
世界各国的地形图多采用此方式编号,即在行列式编号的根底上,用自然序数或字母代表详细划分的较大比例尺地图的代码,两者结合构成分幅图的编号。
地图学复习重点
第一章:导论1、地图:地图是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客体上的地理信息,通过科学概括,并运用符号系统表示在一定载体上的图形,以传递他们的数量和质量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2、地图学:地图学是以地图信息传递为中心的,探讨地图的理论实质、制作技术和使用方法的综合性科学。
3、地图的基本特征:数学法则、地图概括、符号系统、地理信息载体。
4、测制地图的方法:实测成图、编绘成图5、地图的构成和作用:构成要素有:图形要素、数学要素、辅助要素及补充说明。
作用:1.经济建设2.科学研究3.国防建设4.政治活动、文化教育、日常生活6、地图的分类及相关概念:1.按地图的图型分类:有普通地图、专题地图2.按比例尺分类大、中、小比例尺地图3.按区域分类包括多个层次:——星球图、地球图;——世界图、大洲图、大洋图、半球图;——国家图以及下属的行政区区域地图;——局部区域图:海洋图、海湾图、流域图。
4.按地图的视觉化状况分类:实地图、虚地图5.按地图的瞬时状态分类:静态地图、动态地图6.按地图维数分类:平面图形、立体图形7.按其他指标分类:按用途按语言种类、按出版使用方式、按感受方式、按历史年代7、地图的功能:认识功能、模拟功能、信息的载负和传递功能。
第二章:地形图及其应用1.地形图的特点和内容:内容:水文、地形、土质、植被、居民地、交通线和境界线。
特点:(1)内容详细,几何精度高。
(2)采用统一的大地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
(3)统一的制图规范和图式。
2.地形图的分类:大中小比例尺地形图3.分带和地图投影分带:为了控制变形,采用分带投影的办法,规定1:2.5万——1:50万地形图采用经差6°分带;1:1万及更大的比例尺地形图采用3°分带。
地图投影:我国大、中比例尺的地形图采用等角横切椭圆柱投影,即高斯——克吕格投影。
小比例尺地形图(1:100万)采用等角圆锥投影。
4.平面坐标系的建立方法直角坐标网1.坐标系的建立和起算直角坐标网是以每一投影带的中央经线为纵轴(X轴),赤道作为横轴(Y轴),纵坐标以赤道为0起算,赤道以北为正,以南为负。
地图学复习资料(通俗版)
地图学第一章绪论一、地图:是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将课题(一般指地球,也包括其他星体)上的地理信息,通过科学的概括,并运用符号系统表示在一定载体上的图形,以传递它们的数量和质量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二、地图所具有的特征:1.数学法则:如比例尺、地图投影、各种坐标系统等2.地图(科学)概括:将地理信息经过分类、简化、夸张和符号化形成地图信息的过程3.完整的符号系统:把制图对象的地理位置及范围,质量和数量特征,时-空分布规律与相互关系用十分概括与抽象的符号加以表示。
4.地理信息载体:作为信息的载体,可以是传统概念上的纸质地图、实体模型,可以是各种可视化的屏幕影像、声像地图,也可以是触觉地图等。
三、地图的构成要素:1.图形要素:是地图所表示内容的主体,把自然、社会经济现象中需要表示为地图内容的数量、质量、空间、时间状况,运用各种地图符号表示出来而形成图形要素。
地图上的各种注记也属于符号系统,他们都是图形要素的组成部分。
2.数学要素:是保证地图具有可量性、可比性的基础。
地图的数学要素主要包括地图投影、坐标系统、比例尺、控制点等。
3.辅助要素:说明地图编制状况及为方便地图应用所必须提供的内容,他们大部分被安置在主要图形的外侧。
辅助要素包括:图名、图例、地图编号,编制和出版本图的单位、时间,主要编图过程及参数。
4.补充说明:以地图、统计表图、剖面图、照片、文字等形式,对主要图件在内容与形式上的补充。
四、地图学:是以地图信息传递为中心的,探讨地图的理论实质、制作技术和使用方法的综合性科学。
地图学是由对地图理论研究、地图制作方法与技术、地图应用这三方面的分支学科所组成。
(我国地图学者)五、地图的用途(功能)及重要性:在地学研究方面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1.认识功能:(1)可以组成整体、全局的概念,即确立地理信息明确的空间位置。
(2)获得物体所具有的定性及定量特征。
(3)建立地物与地物,或现象与现象之间的空间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图学复习材料(1—7章)第一章导论1、地图的基本特征(四大法则)地理信息的载体、数学法则的结构、有目的的图形概括、符号系统的运用2、地图的定义地图是遵循相应的数学法则,将地球(也包括其他星体)上的地理信息,通过科学的概括,并运用符号系统表示在一定载体上的图形,以传递它们的数量和质量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3、地图的功能地图信息的载负功能、地图的传递功能、地图的模拟功能、地图的认知功能4、地图的类型可以分为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a、普通地图是表示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一般特征的地图b、专题地图是着重表示一种或几种主题要素及它们相互关系的地图我国把比例尺1:100万、1:50万、1:25万、1:10万、1:5万、1:2.5万、1:1万、1:5千这8种地形图定为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
3)按其他指标的分类教材P8页(了解,会举例子)5、信息时代的地图进展陈述彭―――“地球功能漂移”学说内容:到了20世纪末叶,我国的地图信息以海量迅速增长,地图数据库不断扩充,遥感数据也源源供应,促使地图的功能发生变化,“地图从最初的信息获取功能逐步推移到信息储存的功能,进化到信息探索功能,移向分析、模拟、设计预测的功能”,地图功能的重点实施时代的漂移。
(结合教材P20页图1-13)6、现代地图的生产,可以分为实测成图和编绘成图两类。
扩展题:简述现代地图的成图方法。
第二章地球体与地图投影1、地球体的基本特征地球是一个极半径略短、赤道半径略长,北极略突出、南极略扁平,近于梨形的椭球体。
2、理想的水准面,是一个无波浪、无潮汐、无水流、无大气变化,处于流体平衡状态的静止海平面,它穿过陆地、岛屿,最终形成了一个封闭曲线,即大地水准面。
它实际是一个起伏不平的重力等位面,是逼近于地球本身形状的一种形体,称大地体,即地球物理表面。
3、人们瞎想,将大地体绕短轴(地轴)飞速旋转,就能形成一个表面光滑的球体,即旋转椭球体,或称地球椭球体。
地球椭球体表面是个可以用数学模型定义和表述的曲面,即地球数学表面。
地球椭球体的参数包括长半轴(a)、短半轴(b)、扁率(f=a-b/a)。
4、19世纪以来,各国学者推求了多个参考椭球体参数。
我国的1954年北京坐标系采用1940年克拉索夫斯基椭球体参数,1980年西安坐标系采用1975年IGUU(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联合会)椭球体参数,而全球定位系统则采用WGS -84(世界大地坐标系统,G873)椭球体参数。
(参考教材P36页表2-1)5、地理坐标,就是用经线(子午线)、纬线、经度、纬度表示地面点位的球面坐标。
6、对于地理坐标系统中的经纬度有三种提法:天文经纬度、大地经纬度和地心经纬度。
7、我国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选用了1975年国际大地测量协会推荐的参考椭球体(IUGG)8、大地控制网简称大地网,由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组成。
9、我国利用青岛验潮站1950-1956年观测记录,确定以黄海平均海平面作为全国统一的高程起算基准面,以黄海平均海平面建立起来的高程控制系统,称为“1956国家高程基准”。
1988年1月1日国家正式启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10、地图投影的概念:地图投影就是地球体的数学模型。
11、其实,经过投影后并不能保持平面与球面之间在长度(距离)、角度(形状)、面积等方面完全不变。
地图投影按变形性质可分为等角投影、等积投影和任意投影。
地图投影的变形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长度(距离)变形、角度(形状)变形和面积变形。
12、地图投影的分类几何投影: 1)方位投影 2)圆柱投影 3)圆锥投影13、高斯-克吕格投影(等角横切椭圆柱投影,适用范围为我国大中比例尺地图)条件: 1)中央经线和赤道投影为互相垂直的直线,且为投影的对称轴;2)具有等角投影的性质;3)中央经线投影后保持长度不变。
14、通用横轴墨卡托投影(UTM)条件: 1)中央经线和赤道投影为互相垂直的直线,且为投影的对称轴;2)具有等角投影的性质;3)中央经线投影后的长度比为0.9996。
15、地图比例尺的含义:地图比例尺指图上长度与相应地面之间的长度比例。
16、只有在这些没有变形的点或线上,才可以用地图上注明的主比例尺进行量算。
17、传统地图上的比例尺通常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数字比例尺、文字比例尺(又称说明比例尺)、图解比例尺。
18、尺度与多尺度概念在数字制图中,“尺度”一词被理解为:空间信息被观察、表示、分析和传播的详细程度。
由于信息-----数据可被概括,相同的数据源就可以形成不同尺度规律(或称不同分辨率)的数据,即多尺度数据。
第三章数据源第四章地图概括1、地图概括的定义从地理信息形成地图信息的过程看,概括,就是采用分类选取、简化、夸张、符号化等科学手段,提取空间数据中主要的、本质的数据。
2、两种极端倾向1)一种是片面强调机械地依比例尺概括--------比例概括2)一种是片面强调地理适应性的典型塑造-------目的概括3、影响地图概括的因素地图的用途与主题、地图比例尺、地图区域的地理特征、制图数据质量、制图图解限制、4、实施地图概括的四个步骤(四大方法):1)选取分类2)简化3)夸张4)符号化5、开根方规律法(由大比例尺小比例尺)NB=NA MA/BANB: 新编地图地物数 NA :资料地图地物数 MB:新编地图比例尺分母 MA:资料地图比例尺分母(参考教材P131页例题)6、简化就是显示空间数据的重要特征,删除不重要的细部。
7、夸张就是从图解形式看,是在图形上减少一些多余的碎部,夸大表示一些有重要意义的细部。
( 简化、夸张、符号化的详细内容见教材P135-144 )第五章地图符号化1、地图符号是一种用视觉形象来表示空间信息的方法,具有被表示成分和表示成分的特征。
2、空间特征是地理现象的最基本特征。
根据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状况,我们可以用不同的空间维度来表达。
而空间维度则是根据地理对象的实际分布特征以及地图表达的需要来确定的,它包括5种类型:0维、1维、2维、2.5维和3维。
1)点状分布 2)线状分布 3)面状分布 4)体状分布3、地图符号的量表有定名量表、顺序量表、间距量表、比率量表。
比率量表包含前述3种量表的所有特性,是间距量表的高级形式。
(可能为填空)4、将视觉变量划分为基本变量和从属变量两个层次。
基本视觉变量包括:形状、尺寸、方向、颜色、网纹。
其中,颜色变量的分量为色相、亮度、彩度。
(可能为填空)5、颜色是最活跃的一种视觉变量。
6、色彩的三属性:色相、亮度、彩度。
7、在计算机数字图像和图形处理软件中,通常使用的色彩模型有RGB模型、HSB 模型、CMYK模型。
8、地图注记是指地图上的标注和各种文字说明,它是地图的基本内容之一。
地图注记可以分为地名注记、说明注记和图幅注记。
9、教材P185页点、线、面标注正误对照。
第六章地图表示法1、制图对象时空维度实际上可以归纳为地图符号的视觉维度。
以此为依据,将地图符号模型分为点、线、面、体(3维)、动态五个基本类型,更有利于数字化的应用。
扩展:简述地图符号的几何分类,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答案见教材P161和P189页2、用定位符号法表示定量数据时,通常是以视觉变量中尺寸、颜色变量及其组合反应点状符号的图形。
3、点状符号的尺寸变量是准确显示制图对象强度和数量差异最有效地视觉变量。
4、将制图数据按一定的数值间隔分成多个数组等级,并将各等级数组分别概括为具代表性的单一数值,依各数组的代表值按比率确定各等级符号大小,全部制图对象均以相应的等级符号表示,这种方式称为分级比率方式。
例如:比例圆5、在实际制图工作中,条件比率比绝对比率方法更常用,分级比率比连续比率方式更普遍,而条件分级比率方法的应用更广泛。
6、线状符号的特征:1)精确定位 2)概略定位 3)静态 4)动态7、空间形态或移动状态被概括为1维线状的制图现象。
8、面状地理数据的定性表示类型图、区划图、范围图三者的区别。
类型图:具有连续性、排他性,有等级之分。
区划图:具有连续性、排他性,但无从属之分。
范围图:具有间断性、重叠性。
9、点值法:用形状相同、大小与其代表的数值成固定比率的圆点符号表达离散现象分布特征的方法称为点值法。
10、分区统计图法和等值区域法的区别:分区统计图法和等值区域法两者都以统计分区为基本制图对象,最大的区别在于一个是以点状符号表示绝对数量,一个是以面状符号表示相对数量。
(参考教材P222页图6-25)11、在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中,各种比例尺图幅都有规定的等高距,称基本等高距,按这种等高距绘出的等高线,称基本等高线(也称首曲线)为了能表达更细微的地貌形态,还可以在局部位置加绘半距等高线(也称间曲线),甚至1/4距等高线(也称助曲线)。
每隔4个首曲线即有一个计曲线。
扩展:在基本等高距为20米的地图上,相对高差小于10米,应选用?助曲线12、等高线的分层设色和晕渲分层设色法是在等高线的基础上根据地图用途、比例尺和区域特征,将等高线划分为不高程范围的高程带,并以不同颜色普然。
晕渲法也叫山地阴影法,是用深浅不同的色调表示地形起伏形态。
因晕渲法表示地形具有良好的立体效果,从而得到广泛的应用。
第七章地图编辑1、普通地图是表示地球表面的水系、地势、土质、植被、居民点、交通网、境界线等自然地理要素和社会人文要素一般特征的地图。
2、地理图,是以反应要素基本分布规律为主的一种普通地图。
3、普通地图上的自然地理要素,指水系、地势、土质与植被。
4、普通地图上的社会人文要素具体指居民点、交通网和境界线。
5、地形图国家基本地形图的特点:1)具有统一的大地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
2)具有完整的比例尺系列和分幅编号系统。
3)国家基本地形图是依据国家测绘管理部门统一制定的测量与编绘规范和《地形图图式》完成的。
6、国家基本地形图投影分带(考题类型:计算题且为1:100万的分幅与编号详见补充内容)6、专题地图按内容分类:1)自然地图2)社会经济地图 3)环境地图4)其他专题地图根据专题内容的概括程度不同可以分为:解析图、组合图、合成图分幅编号计算题和阅读与测量的课件以及上次小测验的原题及答案已发班级邮箱(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