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老庄思想与社会变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老庄思想与社会变革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一、引入 (1)
二、老庄思想与无为而治 (2)
(一)有无相生,道法自然 (2)
(二)天人合一,清静无为 (2)
(三)无为而治在政策制定中的体现 (3)
(四)无为而治与社会变革 (3)
三、当下中国的变革与发展及其问题 (4)
(一)30年改革开放 (4)
(二)“深水区”的险情 (4)
四、践行无为而治 (5)
(一)思想自由 (5)
(二)服务型政府 (5)
参考文献 (6)
【摘要】
社会的变革与发展,最核心的无疑是参与到变革中的人们,所以,成功的变革,往往是从人本身开始的。虽然从根本上来说,大多数学者们总是觉得生产力才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但是回头想想,其实生产力也是由人力堆积而成的,所以,不管怎么样,一个社会若是想要变革,想要发展那就必须先变革人们的思想,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才有谈论变革的基础。道家的无为而治正是顺应自然,发展民主思潮的重要思想。在这个社会变迁,改革之势迫在眉睫的时代,我们完全有必要,从古人的思维中汲取灵感,汲取养分。
【关键词】
老庄无为而治民主变革
一、引入
春秋战国,城邦林立,战火纷飞,生灵涂炭,民不聊生。不论是当时还是后世,应该都不会有多少人觉得生活在这个时代是一种幸福。可是,恰恰是在这样一个群雄争霸的乱世里,不同文化不同思想的碰撞,诞生出了一大批时代的精英,其中不乏一方雄主、三军统帅、乱世豪侠、富商巨贾,还有一批善于思考、勤于发问的思想家。于是,在这横亘数百年的乱世里,演绎了一幕幕雄伟的史诗和壮丽的颂歌,后世学者将这段时期内的中国文化大发展和思想大繁荣称为“百家争鸣”。在百家争鸣中,以儒、道、法、墨四家学说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笔者私以为这四家之言中,以道家学说最为接近哲学的范畴,是最接近人类思维本质的思想。在当下中国社会的转型期,我们面临物欲冲垮理性,面临价值观沦丧,面临民族文化源于外来文化和新兴文化的冲击,面临由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重构。这其中的种种问题、种种矛盾,都牵扯到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一个民族文化的觉醒和思想的解放。所以,我们需要回过头来,从历史中需找答案。在中国古代思想中,我认为倡导“清静自由,无为而治”的道家老庄思想对我们当下面临的问题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我们应当好好地反思,
从老庄思想中汲取社会变革的力量和启迪。
二、老庄思想与无为而治
作为道家思想的两位开拓者和集大成者,老子和庄子的思想博大精深,时至今日,他们的思想依旧闪耀着夺目的光芒,仍然是指引我们前进的明灯。
(一)有无相生,道法自然
老子,字伯阳,谥号聃,又称李耳,春秋楚国人。老子老子的思想主张是“无为”,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老子的著作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念,如认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反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的“无为”并不是以“无为”为目的,而是以“有为”为目的。因为根据之前提到的“道”,“无为”会转化为“有为”。这种思想的高明之处在于,虽然主观上不以取得利益为目的,客观上却可以更好地实现利益。从“天地无人推而自行,日月无人燃而自明,星辰无人列而自序,禽兽无人造而自生,此乃自然为之也,何劳人为乎?”从整体上来看,老子所开创的有无相生相化思想,是无为思想的根本,以不变应万变,以无为化有为,这种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为当下我们所遇到的许多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
(二)天人合一,清静无为
庄子,战国中期哲学家,庄氏,名周,字子休,宋国蒙人。庄子主张“天人合一,清静无为”。作为老子思想的延伸和革新,庄子在思想上较之老子更加活跃、不受拘束,庄子同时在文采上也胜过老子,相比较老子的玄之又玄和中规矩中道法,我更加欣赏庄子的浪漫主义思想,庄子的浪漫不是天马行空、无边无疆的,庄子的浪漫是基于他对于已知的社会现实的充分认识和对未知的虚无的敬畏与憧憬。这位虚怀若谷的大家,可能在当世之人看来疯疯癫癫、不切实际,可是他对于思想和真我的探求,以及他面对残酷现实时的豁达乐观真的深深地打动了我,我为他的严肃和可爱所折服。“庄周梦蝶”中体现出的他的思辨思维和浪漫色彩,让我们再一次认识到,这不仅仅是一位思想家,更是一位敢于将自己的想法付诸实践,放浪形骸,逍遥自在的践行者。
(三)无为而治在政策制定中的体现
汉初统治者鉴于秦亡的教训及汉初社会经济的残败,将道家思想中的无为而治、节欲崇俭、与民休息的观念转化成一系列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政策。道家思想反对穷奢极欲,提倡“卑宫室而高道德,恶衣服而勤仁义”,因而,汉初推崇道家的几位皇帝都十分俭朴。最具代表性的是汉文帝,他“即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车骑服御无所增益”,“身衣弋绨,所幸慎夫人衣不曳地,帷帐无文绣,以示敦朴为天下先”。文帝在营建自己的陵墓时,还明确告诉后人不许起坟,不得以金银作装饰,陪葬品都用瓦器。汉初诸帝为了达到与民休息、无为而治的目的,对农业更是十分重视。刘邦在统一战争刚一结束时就宣布复员军队,释放奴婢,要求因战争而流亡的人口返乡归农,复故爵田宅。文景二帝多次在诏书中强调:“农,天下之大本,务莫大焉。”他认为,“道民之路,在于务本。”他们还制定了许多具体的措施,如把务劝农桑、人口增加、土地开垦与否作为地方官吏考核的标准;设立“力田”官以劝农;将十五税一改为三十税一,以减轻农民负担;实行贵粟政策以提高农产品价格;又允许百姓入粟拜爵、入粟赎罪;将一年服一个月的徭役改为三年服一月,在“募民徙塞下”、实行屯戍制度后,甚至一度取消了戍卒令。这些政策的实施,使汉初社会经济迅速得到复苏与发展,创造了后人所熟知的“文景之治”。
(四)无为而治与社会变革
从无为而治最表面的意思来看,这种思想跟社会变革实在是八竿子打不着。但是,无为而治并不是表面意思上的什么都不去干涉和约束的管理方式,而是一种自由式管理、是一种协导式服务。我们在前面提到,社会变革中十分重要的部分便是思想解放,而无为而治正是为思想解放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外部条件。当一个政府敢于坦诚面对他的民众,敢于将自由思考的权柄赋予他的人民时,这个社会一定会朝着大多数民众所憧憬的美好方向发展。社会变革的主体是人民群众,通过无为而治的思想,最大程度上的将人民的意志引入到社会变革中去,这才是最得民心,最完美的社会变革。我想,在当下中国的社会主义体制改革中,无为而治的思想一定可以为我们的发展开辟出一条新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