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氨酸酶缺乏症-罕见病诊疗指南
罕见病诊疗规范-卟啉病
卟啉病一、诊疗规范(一)概述卟啉病(Porphyria)是由于血红素生物合成途径中的酶活性缺乏,引起卟啉或其前体[如δ-氨基-r-酮戊酸(δ-ALA)和卟胆原(PBG)]浓度异常升高,并在组织中蓄积,造成细胞损伤而引起的一类疾病。
卟啉病有3种分类方式,按卟啉生成的部位可分为红细胞生成性卟啉病和肝性卟啉病;按临床表现可分为皮肤光敏型、神经症状型及混合型卟啉病;按遗传方式可分为遗传性和获得性卟啉病。
(二)病因和流行病学自1874年首次报道卟啉病起,至今已发现8种类型卟啉病,其临床表现、卟啉或卟啉前体类型、主要生成组织、排泄途径和遗传类型彼此不同。
与人类血红素合成有关的卟啉色素包括尿卟啉、粪卟啉和原卟啉。
原卟啉与铁结合便形成血红素。
合成血红素所需的酶主要存在于幼稚红细胞和肝细胞,其他组织中含量很少。
正常时甘氨酸与琥珀酰辅酶A在氨基酮戊酸成酶作用下合成δ-氨基-γ-酮戊酸(δ-ALA),经一系列改变形成卟胆原。
除极少数卟胆原可自行转变为尿卟啉原外,多数卟胆原在卟胆原脱氨酶和尿卟啉原合成酶作用下合成尿卟啉原,再转化为粪卟啉原、原卟啉原Ⅸ,最后形成原卟啉Ⅸ,后者在血红素合成酶催化下与二价铁结合成血红素。
在一系列酶促反应中,不同酶的缺陷可引起不同的卟啉病。
当血红素生物合成途径的酶缺乏时,其底物和血红素前体可积聚在骨髓或肝脏。
血液中这些血红素前体增多,并被转运至其他组织,随尿和粪排出体外。
某些卟啉病,尤其是早期卟啉前体ALA,PBG升高的卟啉病,可损害神经,出现多种症状,如腹痛、肌无力,后者可发展为肌麻痹。
推测神经症状的发病机制有过多血红素中间产物在神经系统作用,或神经系统缺乏血红素合成。
但ALA和其他血红素代谢产物未证明有神经毒性,病人神经组织未发现有血红素缺乏。
确切发病机制还不清楚。
不同的卟啉病发病率不一,但总体来讲都是罕见病,有些更是极为罕见。
急性间歇性卟啉病(AIP)是其中最常见的类型,在欧洲发病率约为1/75000。
《中国肌病型糖原累积病诊治指南》要点
《中国肌病型糖原累积病诊治指南》要点糖原累积病(glycogen storage disease,GSD)是一组遗传性糖原代谢异常性疾病,肝脏和肌肉最易受累。
根据酶缺陷或转运体的不同可分为十几个类型。
GSD I型(葡萄糖-6-磷酸酶缺乏症)和Ⅵ型(肝磷酸化酶缺乏症)不累及肌肉;其他类型均可有肌肉受累,包括:Ⅱ型(酸性麦芽糖酶缺乏症)、Ⅲ型(脱支酶缺乏症)、Ⅳ型(分支酶缺乏症)、Ⅴ型(肌磷酸化酶缺乏症)、Ⅶ型(肌磷酸果糖激酶缺乏症)、Ⅷ型(磷酸化酶b激酶缺乏症)、Ⅸ型(磷酸甘油酸激酶缺乏症)、Ⅹ型(磷酸甘油酸变位酶缺乏症)、Ⅺ型(肌乳酸脱氢酶缺乏)、Ⅻ型(醛缩酶A缺乏症)、(十三)型(3-烯醇化酶缺乏症)。
GSD的骨骼肌受累在临床上常表现为两组症状:一组是运动相关症状,表现为运动不耐受,运动相关的肌痛、肌痉挛、反复发作运动诱发的急性肌球蛋白尿/横纹肌溶解,常见于Ⅴ、Ⅶ~Ⅻ型GSD;另一组是持续的进行性肌无力,常见于Ⅱ、Ⅲ、Ⅳ型GSD。
在累及肌肉的GSD中,以Ⅱ型、Ⅲ型、V型病例较多,国内文献报道多为Ⅱ型和Ⅲ型病例,Ⅳ型和V型仅有个例报道。
Ⅶ~十三型的临床表现与V型相似,国内罕有报道,鉴别主要依据酶活性检测和相关基因检测。
Ⅱ型糖原累积病(GSD II)GSD Ⅱ型又称酸性麦芽糖酶缺乏症,也称为蓬佩病。
蓬佩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由于位于染色体17q25.3上的溶酶体酸性仅α-1,4-葡萄糖苷酶(GAA)基因突变,所编码的GAA活性降低或缺失,导致糖原不能在溶酶体内分解为麦芽糖和葡萄糖,溶酶体内糖原储积,多组织器官损害,以心、肝、骨骼肌损害为著。
一、临床表现国内已有数十例报道。
鉴于发病年龄不同,疾病累及的组织范围和严重程度存在差异,经典分型可分为婴儿型、儿童型和成人型,目前常用分型为婴儿型和晚发型(包括儿童型和成人型)。
婴儿型:儿童型:成人型:10~60岁均可发病,多在青年期发病。
起病隐袭,早期乏力和易疲劳症状常被忽视,逐渐出现四肢近端和躯干肌为主的无力,运动能力下降,少数伴有运动相关的肌肉痉挛和肌痛,个别伴有球部肌群无力,对称或非对称性眼睑下垂,眼外肌活动多不受累。
《可治性罕见病》—瓜氨酸血症
《可治性罕见病》—瓜氨酸血症一、疾病概述瓜氨酸血症(citrullinemia)是由于9号染色体上精氨琥珀酸合成酶(argininosuccinatesynthase,ASS)缺陷,导致血氨合成尿素异常,引起血瓜氨酸浓度显著升高,是一种尿素循环障碍性疾病,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瓜氨酸血症包括两种类型:瓜氨酸血症Ⅰ型( citrullinemia type I)和瓜氨酸血症Ⅰ(citrullinemia type Ⅰ)。
其发病率极低,我国发病率大约为1/70 000[1],日本发病率约为1/23万~1/10万[2]。
二、临床特征1、瓜氨酸血症Ⅰ型瓜氨酸血症Ⅰ型,也称为典型瓜氨酸血症。
发病时间差异较大,可在生后数天发病,也可在儿童期后成年期发病。
在婴儿期,一般症状主要表现喂食欠佳、呕吐、嗜睡、焦躁不安、呼吸急促等,病情变化快.可以出现严重神经系统症状。
在儿童或成人时期,临床症状不明显,甚至无异常。
2、瓜氨酸血症Ⅰ型瓜氨酸血症Ⅰ型主要是由于体内希特林( Citrin)蛋白功能缺乏所引起,可以细分为新生儿期发作型(neonatal hepatitis associated with choletasis; NICCD)及成人期发作型(adult-onset typen citrullinemia)[3]。
新生儿期发作型主要临床表现在出生1~5个月出现胆汁淤积性黄疸,肝脏功能异常,伴发多种高氨基酸血症、半乳糖血症及脂肪肝等症状[4]。
严重者可出现生长迟缓、异常出血、贫血、低血糖、肝脏肿大,甚至肝衰竭。
三、诊断1、瓜氨酸血症I型诊断方法包括检验血中血氨值及其他相关氨基酸与肝功能检查。
确诊方法为检测肝脏细胞或成纤维细胞中的精氨酰琥珀酸合成酶活性。
2、瓜氨酸血症Ⅰ型诊断方法包括检验血氨水平及其他相关氨基酸与肝功能检查。
目前可行基因检查以确定诊断,约有80%的个案可以找到基因突变位点。
四、鉴别诊断1、新生儿肝炎包括乙型肝炎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柯萨奇病毒和风疹病毒等所引起的肝炎。
可治性罕见病—多种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
可治性罕见病—多种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一、疾病慨述多种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multiple acyl-CoA dehydrogenase deficiency,MADD)是一种常见的脂肪酸氧化代谢紊乱,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于1976年由Przyrembel等首次报道。
MADD是由于编码线粒体的电子转运黄素蛋白(ETF)α或β亚单位或电子转运黄素蛋白一泛醌氧化还原酶[ETF - QO],又称电子转运黄素蛋白脱氢酶(ETFDH)]的基因先天缺陷所致的遗传性疾病[1]。
ETF及ETFDH是脂肪酸p氧化电子传递过程中关键的转运体,ETF为至少12种线粒体脱氢酶的电子受体,位于线粒体基质内,接受来自脂肪酸B氧化过程中多种脱氢酶脱氢产生的电子,再转运至位于线粒体内膜的ETFDH,并经由ETFDH所结合的泛醌运至呼吸链复合体Ⅲ,产生ATP为机体供能。
ETF或ETFDH缺陷均可引起线粒体呼吸链多种脱氢酶功能受阻,使其脱氢产生的电子不能下传,导致脂肪酸、支链氨基酸、维生素B及能量代谢障碍,故本病命名为MADD。
理论上ETF或ETFDH的缺陷会累及脂肪酸β氧他中所有的脂酰辅酶A脱氢酶,进而导致反应底物酰基辅酶A在血中蓄积,衍生出过多有害代谢产物,其中部分在尿中排出。
由于气相质谱检测发现患者尿中有大量戊二酸、异戊酰甘氨酸、乙基丙二酸、己二酸、辛二酸及癸二酸等二羧酸,该病又被称为戊二酸血症Ⅲ型(GA -Ⅲ)。
虽然MADD发病率并无明确报道,但患者并不少见。
Tanmoki等发现日本185所大型医疗机构1985-2000年检出的64例脂肪酸氧化障碍患儿中14例为MADD(22%),提示MADD是日本脂肪酸代谢紊乱最常见病因之一[2]。
2005-2012年新华医院对1.5万例高危儿行串联质谱检测,发现65例MADD患者,提示MADD是中国人常见而重要的脂肪酸代谢缺陷[3]。
二、临床特征MADD临床表现高度异质,可分为3型:新生儿期发病伴先天畸形(type I)、新生儿期发病无先天畸形(typeⅢ)和轻型或迟发型(typeⅢ)[4]。
中国罕见病诊疗服务信息系统数据采集接口标准
数据对接接口标准发布日期:2019年9月10日本文档使用对象:中国罕见病诊疗服务信息系统使用用户目录一、中国罕见病诊疗服务信息系统数据采集接口标准 (1)1、中国罕见病诊疗服务信息系统数据库结构 (1)2、数据元值域代码表 (3)RC001生存情况代码表 (3)RC002性别代码表 (3)RC003医保类型代码表 (3)RC004最高教育程度(18岁以下)代码表 (3)RC005最高教育程度(18岁以上)代码表 (4)RC006家庭平均年总收入(人民币)代码表 (4)RC007发病年龄单位代码表 (4)RC008本次就诊为代码表 (4)RC009是否首次诊断代码表 (5)RC010诊断类型代码表 (5)RC011诊断方法代码表 (5)RC012针对病因的特异性治疗代码表 (5)RC013非特异性治疗方式代码表 (5)RC014特异性治疗方式代码表 (6)RC015有无家族史代码表 (6)RC016家庭患病成员是患者的代码表 (6)RC017发病至确诊前总医疗费用代码表 (6)RC018确诊后总医疗费用代码表 (6)RC019发病以来每年额外增加的间接费用(康复、交通、住宿等)代码表 (7)二、数据对接接口校验规则 (8)1、基本要求 (8)2、接口标准要求 (8)附件一、相关字段要求 (10)1、参与完整度计算 (10)附件二、ICD 编码对应原则 (12)附件三、罕见病疾病编码 (13)一、中国罕见病诊疗服务信息系统数据采集接口标准1、中国罕见病诊疗服务信息系统数据库结构2、数据元值域代码表RC001生存情况代码表RC002性别代码表RC003医保类型代码表RC004最高教育程度(18岁以下)代码表RC005最高教育程度(18岁以上)代码表RC006家庭平均年总收入(人民币)代码表RC007发病年龄单位代码表RC008本次就诊为代码表RC009是否首次诊断代码表RC010诊断类型代码表RC011诊断方法代码表RC012针对病因的特异性治疗代码表RC013非特异性治疗方式代码表RC014特异性治疗方式代码表RC015有无家族史代码表RC016家庭患病成员是患者的代码表RC017发病至确诊前总医疗费用代码表RC018确诊后总医疗费用代码表RC019发病以来每年额外增加的间接费用(康复、交通、住宿等)代码表二、数据对接接口校验规则数据采集项校验规则适用于“中国罕见病诊疗服务信息系统数据采集接口标准”(以下简称“接口标准”)内容。
可治性罕见病—鸟氨酸氨甲酰转移酶缺乏症
可治性罕见病—鸟氨酸氨甲酰转移酶缺乏症一、疾病概述鸟氨酸氨甲酰转移酶缺乏症( ornithine transcarbamylase deficiency,OTCD)系X染色体鸟氨酌量甲酰基转移酶(ornithine carbamoyltransferase.OTC)基因突变引起,此基因位于Xpll.4位点处,临床是X染色体连锁的隐性遗传,以商氨血症为主的尿素循环障碍。
鸟氨酸氨甲酰转移酶缺乏症(OTCD)是最常见的尿素循环障碍,占总尿素循环障碍患者发病率2/3[1],OTCD发病率约为1/14 000[2],然而在意大利[3]、芬兰[4]、新南威尔士、澳大利亚[5],分别是1/70 000、1/62 000和1,/77 000,由于部分性鸟氨酸氨甲酰转移酶缺乏症可以在任何年龄发病,所以流行病学数据存在偏向最早发病和最严重发病的偏差。
尿素循环是Krebs和Heinsleit在1932年发现[6],尿素循环障碍是指尿素循环过程中所需的酶活性降低或缺乏导致氨的代谢受阻,血氨升高引起疾病,共涉及8种疾病,其中主要涉及一种辅因子产生酶—一氮乙酰谷氨酸合成酶N-acetyl glutamate synthetase( NAGS),5种代谢酶、2种转运子。
5种代谢酶包括:氨甲酰磷酸合成酶(carbamoylphosphate synthetase I,CPSl)、鸟氨酸氨甲酰基转移酶(conuthine transcarbamylase,OTC)、精氨酸琥珀酸合成酶(argininosuccinic acid synthetase,ASSI)、精氨酸琥珀酸裂解酶( argininosuccinic acid lyase.ASL)、精氨酸酶(arginase,ARG);2种转运子为:鸟氨酸转位酶(ornithine translocase,ORNTl)和希特林蛋白(citrin)。
二、发病机制尿素循环障碍血氨转化成尿素过程酶的缺陷等引起高氨血症性脑病及不可逆的脑损伤,在鸟氨酸氮甲酰转移酶反应中,氨甲酰磷酸将鸟氨酸转换成瓜氨酸.OTC基因位于x染色体p21.1,基因编码8个外显子,长约85 kb。
OTC基因新变异致鸟氨酸氨甲酰基转移酶缺陷病1例报告
·论著·OTC基因新变异致鸟氨酸氨甲酰基转移酶缺陷病1例报告*闫红芳1 李 蒙2 蔡香然3 邓 梅1 宋元宗11.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 (广东 广州 510630)2.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 (广东 广州 511400)3.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学影像中心 (广东 广州 510630)【摘要】目的 报告1例鸟氨酸氨甲酰基转移酶缺陷病(ornithine transcarbamylase deficiency,OTCD)患儿的临床及分子遗传学特点,为本病诊疗提供参考。
方法 回顾性分析一例OTCD患儿临床和实验室资料。
结果 患儿女性,1岁6月,因“反复呕吐伴烦躁不安4月余”就诊。
查体发现双下肢张力减退,双侧膝关节反射亢进,双侧踝阵挛阳性。
血生化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及血氨升高,尿液有机酸分析显示尿嘧啶、乳清酸和4-羟基苯乳酸水平升高。
遗传学分析在患儿OTC基因检出c.612_614del (p.Ile204del)新生变异,结合 ACMG标准判断该变异具有致病性。
经限制蛋白质摄入、精氨酸、瓜氨酸和苯甲酸钠等治疗后患儿病情控制仍不理想,于2岁时进行肝移植治疗,移植后患儿肝功能和血氨恢复正常。
结论 本文通过临床和遗传学研究,发现1个OTC新变异c.612_614del,确诊了一例OTCD患儿,为本病确诊和遗传咨询提供了遗传学标记物,同时为临床和实验室特征的科学认识积累了资料。
【关键词】尿素循环障碍;新变异;鸟氨酸氨甲酰基转移酶;X连锁遗传;高氨血症【中图分类号】R72【文献标识码】A【基金项目】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2201020088)DOI:10.3969/j.issn.1009-3257.2024.5.001Late-onset Ornithine Transcarbamylase Deficiency Caused by a Novel Variant of the OTC Gene: A Case Report*Yan Hong-fang1, Li Meng2, Cai Xiang-ran3, Deng Mei1, Song Yuan-zong1.1.Department of Pediatrics,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Jinan University,guangzhou 510630,guangdong Province,China2.Department of neonatology, guangdong Women and Children Hospital,guangzhou 511400,guangdong Province,China3.Department of Medical imaging Center,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Jinan University,guangzhou 510630,guangdong Province,Chinaabstract: objectivedeficiency (oTCD), so as to help reference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the disease. Methods The clinical and laboratory data of a pediatric patient with oTCD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Results: The patient was a female aged 1 year and 6 months with the complaint of "recurrent vomiting and restlessness over 4 months". Physical examination revealed bilateral hypotonia of the lower limbs, hyperreflexia of the knees, and clonus of the ankles. Laboratory analysis revealed elevated levels of serum ammonia as well as transaminases. on urinary organic acids analysis, a large quantity of uracil, orotate and 4-hydroxyphenyllactate was detected. The patient was heterozygous for the de novo variant c.612_614del(p.ile204del) in the oTC gene, which was evaluated “pathogenic” according to the aCMg standard and guideline. oTCD was diagnosed, and uptake restriction of proteins and oral administration of arginine, arginine citrulline and sodium benzoate were given. However, the response of the patient was not promising, and hence liver transplantation was underwent at her age of 2 years. as a result, the liver function and blood ammonia returned to normal. Conclusion Through clinical and genetic research, this study identified a novel oTC variant c.612_ 614del in a patient with oTCD. The findings provided genetic markers for the diagnosis of oTCD and genetic counseling in the affected family, and accumulated data for the scientific understanding of the clinical and laboratory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disease.Keywords: Urea Cycle Disorder; Novel Variant; Ornithine Transcarbamylase; X -linked Inheritance; Hyperammonemia 尿素循环障碍(urea cycle disorders,UCD)指因参与尿素循环的酶和转运蛋白功能或结构缺陷引起的,导致氨无法通过尿素循环途径转化为尿素并排出体外,从而使血液中氨升高并引起一系列临床表现的一组遗传代谢病。
可治性罕见病—肌酸缺乏综合征
可治性罕见病—肌酸缺乏综合征一、疾病概述肌酸缺乏综合征(creatine deficiency syndrome,CDS)又称脑肌酸缺乏综合征,是一组由肌酸合成和转运障碍导致脑肌酸缺乏引起的先天性遗传代谢病。
包括3种疾病:其中肌酸合成障碍分为胍基乙酸甲基转移酶(guanidinoacetate methyltransferase,GAMT)缺陷和L-精氨酸:甘氨酸脒基转移酶(L-arginine: glycine amidinotransferase,AGAT)缺陷均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1,2];及X-连锁隐性遗传由SLC6A8基因突变所致的肌酸转运(creatine transporter,CRTR)缺陷[3]。
肌酸(creatine)是一种自然存在于脊椎动物体内的含氮有机酸,为神经组织和肌肉提供能量。
肌酸的合成通过两个酶促反应完成:①精氨酸在AGAT催化下转脒基给甘氨酸生成胍基乙酸;②胍基乙酸和S-腺苷-L-甲硫氨在GAMT催化下生成肌酸和S-腺苷高半胱氨酸。
肾脏和胰腺中AGAT活性较高,肝脏中GAMT酶活性较高,肌酸通过血液运输到达各组织器官被利用,主要是脑和肌肉。
肌酸到达脑和肌肉后,由钠和氯依赖牲肌酸转运体(CRTR)介导进入细胞,细胞内部分肌酸在肌酸激酶(CK)催化下逆转化为磷酸肌酸,同时产生能量。
另一部分肌酸和磷酸肌酸再通过非酶促反应转化为肌酐,主要通过尿液排泄。
二、临床特征CDS临床表现为精神发育迟滞、语言发育迟缓和癫痫。
患者发育迟滞程度轻重不等,以合并多动和孤独症为特征,运动障碍以锥体外系为主要表现。
分3型:1、GAMT缺陷[4-6]已报道100余例患者。
起病年龄3--6个月至3年。
在一个对80例患者的综述中指出GMAT缺陷最常表现为智力低下和癫痫。
几乎所有的患者均可出现智力低下及不同程度的语言表达障碍。
约78%患者有癫痫发作,发作形式为肌阵挛,全面强直阵挛,点头及失张力发作。
30%出现运动障碍以锥体外系症状为主要表现,约60%表现为严重的智力低下,难治性癫痫和运动障碍。
《第一批罕见病目录》(一)
6. 精氨酸酶缺乏症
Arginase D eficiency
7 . 热纳综合征(窒息性胸腔 A sp h yxia tin g T h ora cic D ys
[3 1 ] Liu Z , Zhang S , Wang S , et al. Management of Blood Blister-Like
Aneurysms of the Internal Carotid A rtery: Lessons Learned from D i
: rect Clipping in 22 C a s e s [J ]. World Neurosurg, 2017,108 618 : 626. D O I 1 0 .1 0 1 6 /j. wneu. 2017. 09. 080.
[ 30]
Cerejo R ,B a in M ,John S ,e t al. Flow diverter treatment of cerebral
: blister a n e u rs m s [J ]. Neuroradiology ,2 0 1 7 ,59 ( 12 ) 1285-1290. : D O I 1 0 .1007/^0234-017-1936-6.
surg,2014,1 2 3 ( 1 ) :34-39. D O I:10. 1 0 1 6 /j. clineuro. 2014. 04. 023. [26 ] 方淳,谭华桥,严烁,封灏,韩洪杰,徐霁充. W i l l i 覆膜支架治疗 颈内动脉床突上段破裂血泡样动脉瘤[ ] .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 2017,33 ( 4 ) D O I 10. 3760/cm a. j. issn. 1001-2346. 2017. 04. . 0 0 2
《罕见病诊疗指南(2019年版)》要点汇总(6)
220-6.《罕见病诊疗指南(2019年版)》要点(6)99.【丙酸血症】概述丙酸血症(PA)又称丙酰辅酶A羧化酶缺乏症、酮症性高甘氨酸血症或丙酸尿症。
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有机酸血症。
PA由编码线粒体多聚体酶丙酰辅酶A羧化酶(PCC)基因PCCA或PCCB缺陷所致。
PCC缺乏可导致体内丙酰辅酶A转化为甲基丙二酰辅酶A异常、丙酸及其相关代谢物异常蓄积,导致有机酸血症,并造成一系列生化异常、神经系统和其他脏器损害症状。
病因和流行病学PA致病基因分别为PCCA和PCCB。
PA总患病率在国外不同人种之间为1/100000~100/100000,我国0.6/100000~0.7/100000。
临床表现主要为高血氨、脑损伤和心肌病等。
1.新生儿起病型出生时正常,开始哺乳后出现呕吐、嗜睡、肌张力低下、惊厥、呼吸困难、高血氨、酮症、低血糖、酸中毒、扩张性心肌病、胰腺炎等异常,病死率高。
2.迟发型常因发热、饥饿、高蛋白饮食和感染等诱发,表现为婴幼儿期喂养困难、发育落后、惊厥、肌张力低下等。
由于丙酸等有机酸蓄积,许多患者的认知能力及神经系统发育受到损害,脑电图慢波增多或见癫痫波;一些患者可有骨折,X线见骨质疏松;还常造成骨髓抑制,引起粒细胞减少、贫血、血小板减少。
也可有心脏损害,如心肌病、心律失常、QT间期延长、心功能减弱等。
肾功能损害较为少见。
辅助检查1.实验室常规检查:2.血氨基酸和酯酰肉碱谱分析甘氨酸水平增高,丙酰肉碱(C3)、丙酰肉碱/乙酰肉碱比值(C3/C2)增高。
3.尿有机酸分析3-羟基丙酸和甲基枸橼酸增高高度提示此病。
4.头部MRI/CT可表现为脑萎缩、脑室增宽及基底节区异常信号。
5.基因诊断PCCA或PCCB检出2个等位基因致病突变有确诊意义。
诊断新生儿生后数小时到1周内出现拒乳、呕吐、嗜睡、肌张力低下、惊厥、呼吸困难、高血氨、酮症、低血糖、酸中毒等异常;婴幼儿不明原因反复呕吐、惊厥、意识障碍,严重的酸中毒、高血氨,伴有特殊的影像学异常及血液系统损害者,特别是有类似/不明原因死亡家族史时,应考虑到本病。
关于公布第一批罕见病目录的通知
工业和信息化部 药 监 局
中 医 药 局
2018年5月11日
第一批罕见病目录
序号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1
21-羟化酶缺乏症
21-Hydroxyulase Deficiency
2
白化病
Albinism
3
Alport 综合征
Alport Syndrome
4
肌萎缩侧索硬化
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55
特发性肺纤维化
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
56
IgG4相关性疾病
IgG4 related Disease
57
先天性胆汁酸合成障碍
Inborn Errors of Bile Acid Synthesis
43
遗传性痉挛性截瘫
Hereditary Spastic Paraplegia
44
全羧化酶合成酶缺乏症
Holocarboxylase Synthetase Deficiency
45
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Homocysteinemia
46
纯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Homozygous Hypercholesterolemia
9
自身免疫性脑炎
Autoimmune Encephalitis
10
自身免疫性垂体炎
Autoimmune Hypophysitis
11
自身免疫性胰岛素受体病
Autoimmune Insulin Receptopathy(Type B insulin resistance)
戊二酸血症 I 型罕见病诊疗规范
戊二酸血症I型一、诊疗规范(一)疾病概述戊二酸血症Ⅰ型(glutaric acidemia typeⅠ,GA-Ⅰ)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有机酸血症。
由于细胞内戊二酰辅酶A脱氢酶(glutaryl-CoA dehydrogenase,GCDH)缺陷导致赖氨酸、羟赖氨酸及色氨酸代谢紊乱,造成体内大量戊二酸、3-羟基戊二酸堆积而致病。
临床主要表现为大头畸形、进行性肌张力异常和运动障碍。
(二)临床表现大多数于婴幼儿期发病,表现多样。
发病越早,症状越重,预后越差。
最早出现的体征是头大,可伴轻微的非特异性症状,包括易激惹、喂养困难和呕吐等。
患儿通常生后3~36月龄间,在发热、感染、手术或预防接种等诱因后出现酮症、呕吐、肝大和急性脑病危象表现,包括肌张力低下、意识丧失和惊厥发作等,对症治疗后症状可缓解,但不能完全恢复。
如果急性脑病危象反复发生,神经系统损伤将进行性加重,可有发育倒退现象,最终可出现认知功能障碍。
部分患儿在生后数年逐渐出现运动延缓、肌张力异常和随意运动障碍,但智力发育基本正常。
患者常在10岁内死于伴发疾病或Reye样发作,随年龄增长发作减少。
极少数患者于青春期甚至成年时期发病,首次发病之前可无症状。
(三)辅助检查1.生化检验血串联质谱、尿有机酸分析、GCDH酶学检验、血红蛋白、肝功能、血气分析、血氨+乳酸、血糖、血酮体、尿酮体、脑脊液,其中GCDH酶学分析是诊断的金标准。
2.影像学检查大脑外侧裂及前纵裂增宽、脑白质减少、额颞叶脑发育不全、颞极蛛网膜囊肿、双侧侧脑室扩张、颞极前方蛛网膜囊肿、颞顶部硬膜下慢性血肿;磁共振双侧基底节区、丘脑、大脑脚可见对称性长T1.T2异常信号,FLAIR呈高信号等。
额颞部发育不全和室管膜下结节是晚发型GA-Ⅰ患者MRI的典型表现。
3.分子生物学检查检测GCDH基因,研究显示,该病的基因型和生化表型间存在一定联系。
严重的基因突变可导致GCDH酶活性完全缺失,表现为高分泌型;轻微突变则保留了大部分的酶活性,因此表现为低分泌型。
《罕见病诊疗指南(2019年版)》要点 (1)
《罕见病诊疗指南(2019年版)》要点(1)总目录1.21-羟化酶缺乏症2.白化病3.奥尔波特综合征4.肌萎缩侧索硬化5.天使综合征6.精氨酸酶缺乏症7.窒息性胸腔失养症(热纳综合征)8.非典型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9.自身免疫性脑炎10.自身免疫性垂体炎11.自身免疫性胰岛素受体病12.β-酮硫解酶缺乏症13.生物素酶缺乏症14.心脏离子通道病15.原发性肉碱缺乏症16.Castleman病17.腓骨肌萎缩症18.瓜氨酸血症19.先天性肾上腺发育不良20.先天性高胰岛素性低血糖血症21.先天性肌无力综合征22.先天性肌强直23.先天性脊柱侧凸24.冠状动脉扩张25.先天性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26.Erdheim-Chester 病27.法布里病28.家族性地中海热29.范科尼贫血30.半乳糖血症31.戈谢病32.全身型重症肌无力33.Gitelman 综合征34.戊二酸血症型35.糖原累积病(型、型)36.血友病37.肝豆状核变性38.遗传性血管性水肿//39.遗传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40.遗传性果糖不耐受症41.遗传性低镁血症42.遗传性多发脑梗死性痴呆43.遗传性痉挛性截瘫44.全羧化酶合成酶缺乏症45.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46.纯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47.亨廷顿病48.HHH 综合征(高鸟氨酸血症-高氨血症-同型瓜氨酸尿症)49.高苯丙氨酸血症50.低磷酸酯酶症51.低血磷性佝偻病52.特发性心肌病53.特发性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症54.特发性肺动脉高压55.特发性肺纤维化56.IgG4 相关性疾病57.先天性胆汁酸合成障碍58.异戊酸血症59.卡尔曼综合征60.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61.莱伦综合征62.Leber 遗传性视神经病变63.长链-3-羟酰基辅酶A 脱氢酶缺乏症64.淋巴管肌瘤病65.赖氨酸尿蛋白不耐受症66.溶酶体酸性脂肪酶缺乏症67.枫糖尿症68.马方综合征69.McCune-Albright 综合征70.中链酰基辅酶A 脱氢酶缺乏症71.甲基丙二酸血症72.线粒体脑肌病73.黏多糖贮积症74.多灶性运动神经病75.多种酰基辅酶A 脱氢酶缺乏症76.多发性硬化77.多系统萎缩78.强直性肌营养不良79.N-乙酰谷氨酸合成酶缺乏症80.新生儿糖尿病81.视神经脊髓炎82.尼曼匹克病83.非综合征型耳聋84.努南综合征85.鸟氨酸氨甲酰基转移酶缺乏症86.成骨不全症87.帕金森病(青年型、早发型)88.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89.波伊茨-耶格综合征90.苯丙酮尿症91.POEMS 综合征92.卟啉病93.普拉德-威利综合征94.原发性联合免疫缺陷病95.原发性遗传性肌张力不全96.原发性轻链型淀粉样变97.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症98.进行性肌营养不良99.丙酸血症100.肺泡蛋白沉积症101.囊性纤维化102.视网膜色素变性103.视网膜母细胞瘤104.重症先天性粒细胞缺乏症105.婴儿严重肌阵挛性癫痫106.镰刀型细胞贫血病107.拉塞尔-西尔弗综合征Silver-Russell syndrome108.谷固醇血症109.脊髓延髓肌萎缩症(肯尼迪病) 110.脊髓性肌萎缩症111.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112.系统性硬化症113.四氢生物喋呤缺乏症114.结节性硬化症115.酪氨酸血症116.极长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117.威廉姆斯综合征118.湿疹-血小板减少-免疫缺陷综合征119.X连锁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120.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121.X连锁淋巴增生症资料(1)资料(1)目录1.21-羟化酶缺乏症2.白化病3.奥尔波特综合征4.肌萎缩侧索硬化5.天使综合征6.精氨酸酶缺乏症7.窒息性胸腔失养症(热纳综合征)8.非典型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9.自身免疫性脑炎10.自身免疫性垂体炎1. 【21-羟化酶缺乏症】概述21-羟化酶缺乏症(21-OHD)是先天性肾上腺增生症(CAH)中最常见的类型,是由于编码21-羟化酶的CYP21A2 基因缺陷导致肾上腺皮质类固醇激素合成障碍的一种先天性疾病,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先天性胆汁酸合成障碍诊疗指南(罕见病诊疗指南)
57.先天性胆汁酸合成障碍概述先天性胆汁酸合成障碍(inborn errors of bile acid synthesis,IEBAS)是由于合成两种主要胆汁酸所必需的酶存在遗传缺陷,而引起先天性胆汁酸合成障碍。
胆汁酸合成过程中需要至少14种酶参与,任何一个酶的缺乏都将导致正常胆汁酸生成障碍,从而导致一系列疾病和症状发生。
病因和流行病学IEBAS是一类常染色隐性遗传病,疾病与合成两种主要胆汁酸(胆酸和鹅去氧胆酸)所必需的酶存在遗传缺陷相关。
发生遗传缺陷的酶包括3β-羟基类固醇-Δ5-C27- 类固醇脱氢酶、胆固醇7α-羟化酶、Δ4-3-氧固醇5β-还原酶、固醇27-羟化酶、胆固醇25 羟化酶、α-甲酰辅酶A消旋酶、胆汁酸-CoA氨基酸N-乙酰转移酶、胆汁酸-CoA连接酶等。
这类疾病占所有胆汁淤积性疾病的2.1%,占婴儿胆汁淤积性疾病的1%~2%。
其中固醇27-羟化酶缺陷发生先天性胆汁酸合成障碍发病率约为1/70 000。
临床表现该疾病有先天性胆汁酸合成障碍。
而胆汁酸在维持正常肠肝循环和促进脂质及脂溶性维生素吸收上起重要作用。
胆汁酸合成障碍可以导致正常胆汁生成降低、脂溶性维生素和脂肪吸收障碍、肝脏中毒性和异常固醇中间产物积聚,扰乱了胆汁酸转运过程而引起胆汁淤积和肝硬化的发生。
其主要临床表现为高结合胆红素血症,常出现脂溶性维生素吸收不良,如佝偻病等。
不同酶缺陷的临床表型略有不同,如氧固醇7α-羟化酶缺陷可出现成人期遗传性痉挛瘫痪;胆固醇25羟化酶缺陷可发生顽固性便秘;3β-羟基类固醇-Δ5-C27-类固醇脱氢酶缺陷可发生婴儿期胆汁淤积性肝病和脂溶性维生素缺乏;固醇27-羟化酶缺陷可发生儿童慢性腹泻及发育迟缓,成人期痉挛性瘫痪;α-甲酰辅酶A消旋酶缺陷可发生婴儿期脂溶性维生素缺乏,成人期感觉神经病变;胆汁酸辅酶A氨基酸N-乙酰转移酶缺陷可发生肝内胆汁淤积、发育迟缓,家族性高胆烷血症等。
辅助检查1.实验室检查通常在出生后几个月内发病,出现血结合胆红素增高,血总胆汁酸增高,血谷丙转氨酶增高,而谷氨酰转肽酶正常。
2022中国尿素循环障碍诊断治疗和管理指南(全文)
2022中国尿素循环障碍诊断治疗和管理指南(全文)摘要尿素循环障碍是一组致残率高、致死率高的遗传代谢性疾病。
为提高我国相关领域医生对该病的诊疗管理水平,特制订“中国尿素循环障碍诊断治疗和管理指南”,基于当前可获得的临床证据,针对尿素循环障碍诊断、治疗和管理相关12个临床问题提供了对应参考意见。
尿素循环障碍(urea cycle disorders,UCD)是指因参与尿素循环的酶和转运蛋白缺陷,导致氨基酸分解代谢产生的氨不能通过尿素循环形成尿素排出体外,引起血氨升高为特征的一组遗传代谢病,代谢通路见图1。
国外报道UCD新生儿的发病率约为1/35 000,致残率高、病死率高。
不同亚型包括鸟氨酸氨甲酰基转移酶缺乏症(ornithine transcarbamylase deficiency,OTCD)、N-乙酰谷氨酸合成酶缺乏症(N-acetylglutamate synthase deficiency,NAGSD)、氨甲酰磷酸合成酶1缺乏症(carbamoylphosphate synthetase 1 deficiency,CPS1D)、精氨酰琥珀酸合成酶缺乏症(argininosuccinate synthetase deficiency,ASSD)、精氨酰琥珀酸裂解酶缺乏症(argininosuccinatelyase deficiency,ASLD)、精氨酸酶1缺乏症(arginase 1 deficiency,ARG1D)、高鸟氨酸血症-高氨血症-同型瓜氨酸尿症综合征(hyperornithinaemia-hyperammonaemia homocitrullinuriasyndrome,HHHS)和希特林蛋白缺乏症(Citrin deficiency,Citrin D)。
各亚型发病率存在差异,以高氨血症为特征性表现的亚型中OTCD最常见,发病率为1/80 000~1/5 650。
高血氨会对UCD患者神经系统造成不可逆损伤,发病年龄越早、高血氨持续时间越长、血氨峰值越高,脑损伤越严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氨酸酶缺乏症一、疾病概述精氨酸酶缺乏症(arginase deficiency)也称精氨酸血症(argininemia),或高精氨酸血症,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是先天性尿素循环障碍中较少见的类型。
1969年由Terheggen等[1]首次报道。
精氨酸血症患者的临床表现与其他类型的尿素循环障碍有所不同,多数患儿在婴儿早期智力运动发育正常,随着疾病进展,在婴儿晚期出现进行性智力运动发育倒退、癫痫等神经系统损害。
除一般高氨血症所导致的症状外,可有步态异常、痉挛性瘫痪、小脑性共济失调等。
国内外关于精氨酸血症发病率的研究资料较少,据报道其发病率为1/350 000~1/2 000 000不等。
国内韩连书等从4 981名临床疑似遗传代谢病患者中检查出了1例精氨酸血症患者[2];杨艳玲教授团队曾报道7例精氨酸血症患者[3]。
精氨酸酶(EC3.5.3.1)有两种同工酶,Ⅰ型存在于肝脏,为精氨酸酶的主要类型;Ⅱ型存在于肝外组织,含量较少。
精氨酸血症是由于Ⅰ型精氨酸酶缺乏导致的一种疾病。
精氨酸酶缺乏导致精氨酸不能顺利转化为瓜氨酸,血液及尿液中精氨酸浓度增高,尿素生成障碍,引起神经、肝脏、肾损伤等多脏器损害,引起一系列临床表现。
编码Ⅰ型精氦酸酶的基因(ARGl)位于6q23,长11.5 kb,包括8个外显子和7个内含子,编码由322个氨基酸组成的精氨酸酶同工酶Ⅰ蛋白。
迄今已报道了至少30种ARG1基因突变。
二、临床特征精氨酸血症患者临床表现复杂,个体差异较大,包括痉挛、震颤、舞蹈样运动、多动、共济失调、痉挛性四肢瘫痪、抽搐、精神发育迟缓等进行性神经系统损害,以及肝病、周期性呕吐和小头畸形。
患儿早期可表现出厌食蛋白倾向及蛋白不耐受,进食高蛋白食物后血氨增高,导致呕吐或嗜睡,易合并营养不良。
进行性神经系统损害是精氨酸血症患者主要的临床特点,病情严重者可于新生儿早期发病,出生后数日出现惊厥,病死率高。
患儿于2岁内出现“剪刀”步态、痉挛性双侧瘫、惊厥、严重智力低下、脑电图异常。
婴儿期至学龄期发病的患者以智力运动障碍、惊厥、痉挛性瘫痪、共济失调为主要表现,因此易被误诊为脑性瘫痪、小脑性共济失调、癫痫及神经变性病。
肝损害是精氨酸血症患者另一较常见的合并症,出生后不久即可出现烦躁、呕吐。
患者血液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不同程度增高,体检或腹部超声检查可见轻度肝肿大,亦可伴有胆汁淤积。
但是肝功能衰竭或肝硬化在该病中很少见。
精氨酸血症患者血氨可正常或中度增高,与氨甲酰转移酶缺乏症、瓜氨酸血症Ⅰ型等其他类型的尿素循环障碍不同,精氨酸血症患者很少出现高氨血症性脑病及急性脑病危象。
迄今报道中,仅7例在新生儿和婴儿早期出现严重高氨血症。
随着疾病进展,脑损伤进行性加重,这可能与脑脊液中精氨酸或胍基化合物的增多有关,精氨酸的升高增加一氧化氮的合成,导致氧化损伤,使皮质脊髓束微结构改变。
胍基化合物具有神经毒性,可引起患者抽搐和大脑脱髓鞘改变。
在磁共振成像上表现为退行性损害,如脑萎缩、脑白质严重的多囊性损害及皮质萎缩[3-5]。
三、诊断与其他类型的尿素循环障碍相比,精氨酸血症的临床诊断更为困难。
对于智力运动障碍、痉挛性瘫痪、意识障碍的患儿应注意鉴别诊断,及早进行实验室检查。
1、一般化验血氨检测是发现精氨酸血症等尿素循环障碍的关键线索,但是少数患者血氨正常,一些患者还可合并肝功能损害。
2、血液氨基酸分析精氨酸血症患者血中精氨酸多呈轻中度增高,瓜氨酸、鸟氨酸偏低,a-酮一艿一胍基戊酸、a-N-乙酰精氮酸水平增高。
精氨酸与鸟氨酸比值可作为诊断精氨酸血症的重要依据,>0.8提示精氨酸血症[4,5]。
3、尿液有机酸分析发作期患者尿液乳清酸浓度升高,但是病情稳定或低蛋白饮食状态下尿液乳清酸正常,对于临床症状疑似精氨酸血症的患者,应进行血液氨基酸分析或重复尿液有机酸分析。
4、精氨酸酶活性测定人类精氨酸酶80%存在于肝脏,其余分散在红细胞、白细胞等多种组织。
该酶存在于胞液中,极其稳定,在没有变性的情况下,于65℃通过锰处理后可以恢复其活性。
精氨酸酶活性测定是诊断精氨酸血症的重要依据。
5、精氨酸ARG1基因诊断ARGl基因分析已成为精氨酸血症确诊的主要技术。
精氨酸酶活性测定与基因分析联合应用对确诊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探讨不同的基因突变对精氨酸酶功能的影响。
6、产前诊断及遗传学咨询在先证者确诊、家系基因突变明确的前提下,可进行精氨酸血症的产前诊断。
血液氨基酸分析是确诊的关键手段,精氨酸酶活性及基因突变分析有助于患者家系成员的遗传咨询及下一胎同胞的产前诊断。
(1)精氨酸酶学测定:通过脐静脉穿刺术获得胎儿红细胞,检测精氨酸酶活性。
Hewson等[6]曾报道1例精氨酸酶缺乏症家系,先证者母亲再次怀孕时,进行了脐静脉穿刺,胎儿红细胞精氨酸酶活性正常,出生后复查红细胞精氨酸酶活性亦正常,证明丁采用红细胞精氨酸酶进行产前诊断的可行性。
(2)精氨酸酶ARGl基因检测:可采用胎盘绒毛膜细胞或羊水细胞进行ARG1基因突变分析,检测胎儿是否携带与家族中先证者相同的突变位点,是产前诊断的可靠方法。
四、鉴别诊断1、精氨酰琥珀酸裂解酶缺乏症(精氨酰琥珀酸酸)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其发病率约1/170 000。
精氨酰琥珀酸裂解酶缺乏症临床表现并不特异,有对仅仅表现为轻度或中度智力障碍、头发独有的特征——结节性脆发病或秃头、新生儿期高血氨症、癫痫发作非常频繁,并伴随异常脑电图。
新生儿遗传代谢筛查可协助诊断。
可从红细胞和培养的成纤维细胞中检测精氨酰琥珀酸裂解酶其活性。
2、高鸟氨酸血症-高氨血症-高同型瓜氯酸尿综合征。
为鸟氨酸在线粒体内传送障碍引起的以间歇性高氨血症为表现的代谢疾病。
该病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表现为间歇性高氨血症,发病年龄从新生儿期到成人期均可见到,母乳喂养及低蛋白饮食者一般安病较晚或者不发病。
表现为食欲缺乏,呕吐,肌张力低下,意识障碍等症状反复发作,也可见精神运动发育迟缓,肌张力亢进,运动失调,痉挛和智力障碍等症状。
患者尿中鸟氨酸,同型瓜氨酸明显增加。
结合尿筛查结果以及高血氨血症,血中鸟氢酸、谷氨酸和丙氨酸增加可以高度疑诊此病,确定诊断需要证明肝脏线粒体内的鸟氨酸传送障碍。
3、瓜氨酸血症本病的代谢缺陷是肝细胞精酰琥珀酸合成酶缺乏,不能使瓜氨酸合成精酰琥珀酸所致。
本症分为经典Ⅰ和Ⅱ型。
瓜氨酸血症I型多为出生后不久即发病,包括喂养困难、频繁呕吐、全身抽搐、运动障碍等.半数以上初次发作盾存活不超过17个月,最终多死于脑水肿,大多于婴儿期死亡。
瓜氨酸血症Ⅱ型一般在成年发病,主要影响神经系统。
特征包括精神障碍、行为异常(如富有攻击性、敏感及多动)、癫痫及昏迷等。
发病前多有应激、感染、乙醇(酒精)或大量蛋白食物摄入等诱因,病情进展迅速进入昏迷状态,亦可致死。
本病缺乏临床特异性,主要靠血、尿液中瓜氨酸水平升高,精氨酸异常。
病因诊断依据靖氨酰琥珀酸酶活性降低及基因检测。
五、治疗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根治精氨酸血症的方法,通过饮食与药物治疗后患者症状可以控制或者改善。
1、饮食治疗限制天然蛋白质,低精氨酸饮食,将精氨酸摄人量控制在400 mg/d以内。
为保证患儿营养发育,需保证足够热量、脂肪、糖类(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及矿物质的摄入。
2、药物治疗补充瓜氨酸[100~200 mg/(kg.d)]有助于促进尿素生成,减少氨产生。
口服苯甲酸钠[0.25~0.5g (kg.d)]或苯丁酸钠[0. 25~0.5 g/(kg.d)],可促进氨排泄,改善临床症状[3-4]。
3、酶替代治疗静脉滴注红细胞悬液可改善重症精氨酸血症患者的生化代谢,缓解症状。
对精氨酸血症患者补充惰氮酸酶,亦可降低体内精氨酸水平,目前这项研究已经进入临床Ⅲ期试验阶段。
4、肝移植、干细胞移植及基因疗法肝移植是治疗尿素循环降碍的有效方法之一,术后5年患者存活率为90%,但是由于技术限制、供俸来源困难、手术创伤大及高风险等诸多因素,在婴幼儿患者中难以实施。
肝细胞移植比肝移植创伤小,可作为一种试验性的治疗方法。
造血干细胞、羊膜上皮细胞及脐带血细胞等可试为干细胞进行移殖,但临床应用前尚需更多的研究证据。
造血干细胞移植对于精氨酸血症的治疗效果尚不确定。
目前基因疗法仍处于大量动物实验的研究[5,7]。
5、对症治疗给予抗癫痫药物控制抽搐,物理治疗帮助肢体功能恢复。
丙戊酸类药物可抑制肝细胞尿素循环功能,加重高氨血症及肉碱消耗。
因此,与其他类型的尿素循环障碍类似,精氨酸血症患者须禁忌此类药物。
患者的预后取决于诊断与治疗的早与晚。
通过合理饮食与药物治疗,精氨酸血症患者的症状可得到控制[8]。
但由于多数患者诊断过晚,确诊时已经存在严重不可逆的神经系统损害,病情进行性加重,病死率很高,存活到成年的患者资料十分少见[9]。
随着串联质谱技术在新生儿筛查中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患者可能在脑损害的发生前得到诊断与治疗。
六、典型病例男孩,9岁’“发热1天伴肝酶活性升高及凝血功能异常”人院,出生时体重为3.5kg。
自1岁起其对蛋白质类食物有“厌恶反感”,2岁半之前生长发育正常,2岁半之后逐步出现运动语言功能退化,4岁时需要依靠轮椅出MR且括约肌失去控制,无法控制大便。
5岁半时出现2次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脑电图检查异常;头颅MRI扫描正常。
诊断为脑瘫行康复治疗。
体检:神志清,严重智力发育落后,几乎不能说话,对简单指令无反应。
无明显畸形,视力正常,肝脏肋下2 cm,神经系统检查提示下肢腱反肘亢进和明显挛缩。
实验室检查:轻度贫血和血小板计数减少,血清AST 920 U/L, ALT 719 U/L,7一谷氨酰转肽酶(7一GT)74 U/L,乳酸脱氢酶(LDH)1 257 U/L,肌酸激酶(CK) 668 U/L,均较参考值明显升高,代谢谱检查显看i血精氨酸显著升高,尿乳清酸增加,中度高氨血症。
血瓜氨酸、谷氨酰胺、鸟氨酸、乳酸、丙酮酸、极长链脂肪酸正常’血气分析正常。
高度怀疑精氨酸血症,基因诊断证实为ARGl基因外显子3和外显子4之间有125 bp碱基插入,导致编码蛋白多了41个氨基酸的以及下游出现提前终止密码子TGA,可能形成截断蛋白。
(本病例资料引自JIMD Rep. 2012;5:83 -8.doi:10. 1007/8904_2011_101.)参考文献[ l] Terheggen HG, Lowenthal A,Lavinha F,et aI.Familial hyperargininaemia[J]. Arch Dis Child, 1975, 50(1):57- 62.[2]杨艳玲,孙芳,钱宁,等.尿素循环障碍的临床和实验室筛查研究[J].中华儿科杂志,2005,43(5):331 - 334.[3]顾学范,韩连书,高晓岚,等.申联质谱技术在遗传性代谢病高危儿童筛查中的初步应用[J].中华儿科杂志,2004 .42(6):401- 404.[4]吴桐菲,杨艳玲,精氨酸血症的临床与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3,15 (10):954 - 959.[5]吴桐菲,李溪远,丁园,等.以痉挛性瘫痪首诊的精氨酸血症七例临床与基因分析及二例产前诊断研究[J].中华科杂志.2015,53(6):425 - 430.[6] Hewson s,Clarke JT. Cederbaum s.Prenatal diagnosis for arginase deficiency:acase study[J].J Inherit Metab Dis, 2003, 26(6): 607 - 610.[7] Silva ES, Cardoso ML, Vilarinho L.et a1.Liver transplantation prevents progressive neurological impairment in argininemia[J]. JIMD Rep, 2013, 11:25- 30.[8] Jain-Ghai s,Nagamani SC, Blaser s.ct a1.Arginase I deficiency: severe infantile presentation with hyperammonemia:more common than reported?[J]. Mol Genet Metab, 2011, 104(1 -2): 107 - 111.[9] Schlune A,V om Dahl s,Hailssinger D,et aL Hyperargininemia due to arginase I dcficiency: the original patients and their natural history, and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 Amino Acids, 2015, 47(9): 1751 - 1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