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氨基作用
转氨基作用
转氨基作用转氨基作用是指酶催化下氨基酸之间的氨基基团转移反应。
在生物体内,转氨基作用是一种重要的代谢途径,参与蛋白质合成、氨基酸代谢以及尿素循环等过程。
转氨基作用的机理是通过酶催化,将一个氨基基团从一个分子转移到另一个分子上。
这个过程中,通常存在一个氨基酸供体和一个接受者,供体的氨基基团会转移到接受者上,形成新的氨基酸。
这个过程中还会形成一个新的代谢产物,通常是一个酮酸或醛酸。
转氨基作用主要发生在细胞的胞质和线粒体中,其中线粒体中的天冬氨酸转氨酶是转氨基作用的重要酶类之一。
天冬氨酸转氨酶催化下,天冬氨酸和α-酮戊二酸发生氨基转移反应,生成谷氨酸和丙酮酸。
这个反应是氨基酸代谢途径中的一个重要步骤,同时也是尿素循环的一部分。
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转氨基作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氨基酸通过tRNA中的氨基酰tRNA合成酶与tRNA结合形成氨基酰tRNA复合物,然后在核糖体的作用下,与mRNA的密码子相互配对,将氨基酸转移到正在合成的蛋白质链上,完成蛋白质的合成。
这个转移过程,就是转氨基作用的一种表现形式。
在氨基酸代谢过程中,转氨基作用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例如,天门冬氨酸转氨酶催化下,谷氨酸和丙酮酸发生氨基转移反应,生成天门冬氨酸和α-酮戊二酸。
这个反应是氨基酸代谢中的一个重要步骤,不仅参与了蛋白质合成过程,还可以形成新的代谢产物,供能和合成其他生物活性物质。
除了上述的氨基酸转移反应外,转氨基作用还可以参与其他代谢途径的反应。
例如,丙酮酸转化为乙醛的过程中,也会发生氨基转移反应,生成天冬氨酸和酮戊二酸。
这个反应能够提供能量,并在肌肉的运动过程中发揮重要作用。
总之,转氨基作用是一种重要的代谢途径,参与了蛋白质合成、氨基酸代谢以及其他生物代谢过程。
通过转移氨基基团,形成新的氨基酸或代谢产物,为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氮和能量。
转氨基作用
转氨基作用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为治疗 氨基酸代谢疾病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 药物设计和研发 • 疾病诊断和治疗 • 生物技术领域的研究和应用
转氨基作用在生物技术领域的应用
转氨基作用在生物技术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利用氨基酸转氨酶进行生物合成和生 物降解研究 • 利用氨基酸转氨酶进行基因工程和蛋 白质工程研究 • 利用氨基酸转氨酶进行生物传感器和 生物芯片研究
• 调节生物体内氨基酸代谢平衡 • 参与蛋白质合成和降解 • 为生物体提供能量
生物体内外环境因素对转氨基作用的影响多种多样
• 缺氧、pH值、温度等环境因素对转氨基作用速率产生影响 • 生物体内激素、神经递质等信号分子对转氨基作用速率产生影响
04
转氨基作用与代谢疾病
转氨基作用与氨基酸代谢疾病的关系
• 肾脏参与氨基酸的排泄和重 吸收 • 转氨基作用在肾脏内发生
转氨基作用与 肾脏疾病的关 系在医学研究 和临床应用中 具有重要作用
02
• 研究肾脏疾病的发病机制 • 诊断和治疗肾脏疾病 • 药物设计和研发
05
转氨基作用的研究与应用
转氨基作用的研究进展
转氨基作用的研究进展不断取得新突破
• 氨基酸转氨酶的结构和功能研究取得重要成果 • 转氨基作用调控机制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 转氨基作用与疾病关系的研究不断深入
转氨基作用与氨基酸代谢疾病密切相关
• 氨基酸代谢疾病是由氨基酸代谢过程 中某些酶的缺陷引起的 • 转氨基作用是氨基酸代谢过程中的关 键步骤
转氨基作用与氨基酸代谢疾病的关系在 医学研究和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作用
• 研究氨基酸代谢疾病的发病机制 • 诊断和治疗氨基酸代谢疾病 • 药物设计和研发
转氨基作用与肝脏疾病的关系
转氨基作用 jxPPT精选文档
【实验讨论】
1.如果对照管在沸水中煮的时间不够充分, 会在层析结果中出现什么现象? 2.比较谷氨酸和丙氨酸Rf值的大小,并说明 为什么? 3.你的结果中有谷氨酸吗?为什么?
25
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26
11
【实验原理】
茚三酮显色反应
茚三酮
H2O
茚三酮水合物
氨基酸 蓝紫色化合物
12
【实验仪器和试剂】
1、实验器材
培养皿;滤纸;匀浆器;试管;试管架;恒温水 浴锅;毛细管;移液管;喷雾器;剪刀;铅笔;格 尺
2、实验试剂
(1)0.01M pH7.4磷酸缓冲液
(2)0.1M丙氨酸溶液
(3) 0.01Ma-酮戊二酸溶液酶:
GPT 谷丙转氨酶(glutamic pyruvic transaminase) GOT 谷草转氨酶(glutamic oxaloacetic transaminade)
所有转氨酶的辅酶都是维生素B6的磷酸 酯--- 磷酸吡哆醛。
5
【实验原理】
R1氨基酸 ( 丙氨酸)
丙氨酸
对照
与已知的标准的氨基酸Rf进行对比,指出条带所对应的氨 基酸,并根据结果解释转氨作用。
23
【注意事项】
1.匀浆器的正确使用 . 2.对照管的煮沸时间要充分 . 3.手不要在滤纸上乱摸 . 4.点样量不可过多,点样过程中应注意不要造成滤 纸污染(手和唾液都含有氨基酸)。 点样点直径 <0.5cm, 一般 点3-5 滴,前一滴干后, 才可点第二滴. 5.在滤纸上划线时只需用铅笔,不可用其它笔 6.烘烤时要注意明火。 7.点样时毛细管不能交叉污染。 8. 茚三酮的喷量要适中 .
实验:转氨基作用
——纸 层 析 法
植物体内转氨基作用
Rf =
原点到层析点中心的距离 原点到溶剂前沿的距离
注意事项
整个操作过程中,手只能接触滤纸两侧边缘, 否则手指上的汗液会造成滤纸出现众多斑点。
在点样时,不要将毛细管插错了试剂瓶。 展层结束后,切勿忘记用铅笔描出溶剂前沿。 点样斑点不能太大(直径应小于0.5cm),防
止氨基酸斑点重复。 吹风温度不宜过高,否则斑点变黄。
植物体内的转氨基作用
【实验目的】
1. 学习转氨基反应的原理。 2. 掌握用纸层析法鉴定转氨基的方法。
【实验原理】
氨基转移酶(转氨酶)在植物体内广泛存 在。植物通过转氨酶的作用,可将α-氨基酸上 的氨基转移到α-酮酸原来酮基的位置上,结果 形成一种新的α-酮酸和一种新的α-氨基酸, 所生成的氨基酸可用纸层析法检测。
3.实验试剂
0.1M丙氨酸溶液、0.1M谷氨酸溶液、0.Mα酮戊二酸溶液(用NaOH中和至pH7.0)、含有 0.4M蔗糖的0.1M磷酸缓冲液(pH8.0)、磷酸缓 冲液(pH7.5)、30%三氯乙酸溶液、扩展剂、 显色剂
【操作步骤】
(一)酶液的提取
取发芽2-3天的绿豆芽5g,放入研钵中, 加2ml磷酸缓冲液(pH8.0)研磨成匀浆,转 入试管中。再用该缓冲溶液3ml冲洗研钵,一 并转入试管中备用。
本实验反应体系中的底物为丙氨酸和α酮戊二酸,将其与绿豆芽匀浆制备的酶液一起 保温,在植物转氨酶的催化下会产生丙酮酸与 谷氨酸。利用纸层析法鉴定出谷氨酸的存在, 则证明植物体内具有转氨基作用。
谷丙转氨酶
【实验材料和主要仪器、试剂】 1.实验材料
绿豆芽
2.实验仪器
研钵、试管、移液管、恒温浴箱、层析缸、层 析纸、毛细管、吹风机
(二)酶促反应
取3支干燥洁净的试管编号,按下表分别 加入试剂和酶液(单位ml)。
影响转氨基作用实验结果的原因及对策
影响转氨基作用实验结果的原因及对策
转氨基作用是生物体中重要的代谢过程,它可以将氨基酸转化为其他氨基酸,
从而促进有机物的代谢。
转氨基作用实验是研究转氨基作用的重要手段,但是它的结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可能会对实验结果产生负面影响。
首先,氨基酸的浓度可能会影响转氨基作用实验的结果。
如果氨基酸的浓度过低,可能会导致转氨基作用反应的速率减慢,从而影响实验结果。
其次,pH值也
会影响转氨基作用实验的结果。
如果pH值过高或过低,可能会导致转氨基作用反
应的速率减慢,从而影响实验结果。
此外,温度也会影响转氨基作用实验的结果。
如果温度过高或过低,可能会导致转氨基作用反应的速率减慢,从而影响实验结果。
为了避免上述因素对转氨基作用实验结果的影响,应采取一些措施。
首先,应
确保氨基酸的浓度在实验中保持适当的水平,以确保转氨基作用反应的速率不会受到影响。
其次,应确保实验中的pH值保持在适当的范围内,以确保转氨基作用反
应的速率不会受到影响。
此外,应确保实验中的温度保持在适当的范围内,以确保转氨基作用反应的速率不会受到影响。
总之,氨基酸的浓度、pH值和温度都会影响转氨基作用实验的结果,为了避
免这些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应采取一些措施,确保实验中的氨基酸浓度、pH
值和温度保持在适当的范围内。
实验十三氨基移换反应——谷丙转氨酶活性的测定(纸层析法)
实验十三氨基移换反应——谷丙转氨酶活性的测定(纸层析法)一、目的进一步理解转氨基作用。
学习应用纸层析法鉴定氨基移换反应。
二、原理转氨基作用是指在转氨酶的催化下α-氨基酸和α-酮酸之间的氨基转移作用。
转氨酶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目前已发现的转氨酶至少有50种以上,其辅酶均为磷酸吡哆醛,酶反应的最适pH为7.4。
生物体内分布最广、活力最强的转氨酶有两种:一种为谷氨酸-丙酮酸转氨酶(简称谷丙转氨酶,GPT)主要存在于肝脏;另一种为谷氨酸-草酰乙酸转氨酶(简称谷草转氨酶,GOT)在心肌中活力最大,其次在肝脏。
GPT⎯⎯→+α⎯−丙氨酸酮戊二酸丙酮酸谷氨酸+GOT⎯→⎯⎯+α草酰乙酸天冬氨酸酮戊二酸谷氨酸+−正常情况下转氨酶主要存在于细胞中,人及动物的血清中含量很少,活性很低。
而当组织细胞受到损伤(如发生肝炎、心肌梗死等病变)时,这些细胞中的转氨酶就会释放到血液中去,此时血清中转氨酶的含量及活性均显著增加。
因此转氨酶活性的测定在临床诊断上有重要意义。
三、仪器、试剂与材料剪刀、镊子、研钵、大烧杯、试管及试管架、吸量管、漏斗、滤纸、培养皿、表面皿、酒精灯、喷雾器、恒温水浴箱、烘箱、离心机。
1%谷氨酸溶液、1%丙酮酸钠溶液、0.1%碳酸氢钾溶液、0.025%溴乙酸溶液、2%醋酸溶液、0.9%氯化钠溶液、标准谷氨酸溶液、标准丙氨酸溶液、酚饱和水溶液(扩展剂)、0.1%水合茚三酮正丁醇溶液(显色剂)。
兔肝、海砂。
四、操作1、肝匀浆液制备在研钵中加入兔肝1g+0.9%氯化钠3ml+海砂200mg→置于放有冰水的大烧杯上面,研磨成匀浆→3000r/min离心5min→弃沉淀、得到肝糜匀浆液。
2、氨基移换反应:取干燥试管2支,分别标明测定管与对照管。
实验管1 对照管21%谷氨酸溶液(ml) 0.5 0.51%丙酮酸钠溶液(ml) 0.5 0.50.1%碳酸氢钾(ml) 0.5 0.50.025%溴乙酸(ml) 0.25 0.25混匀后加入肝糜提取液(ml) 0.5 0.5立即酒精灯加热或沸水浴2~3min加盖胶塞,置45℃水浴保温1h,并时常振荡2%醋酸(滴) 4 4 沸水浴中(或酒精灯)2~3min(终止反应、沉淀蛋白)离心(或过滤),收集上清液做层析使用3、层析:取3#滤纸一张,用圆规作半径1cm的圆,通过圆心作两条相互垂直的线,与圆相交的4点作为点样位置,在滤纸圆心处剪一小孔φ2mm。
酶促转氨基作用及其层析鉴定
酶促转氨基作用及其层析鉴定一、实验原理转氨基作用又称氨基转移作用,发生在a 氨基酸和a 酮酸之间,即在转氨酶的催化下,a 氨基酸的氨基转移到a 酮酸的酮基碳原子上,结果原来的a 氨基酸生成相应的a 酮酸,而原来的a 酮酸则形成了相应的a 氨基酸。
转氨基作用是生物体内普遍存在的一种生化反应,是氨基酸脱氨基作用的一种途径。
转氨酶种类多,专一性强,催化的转氨反应是可逆的。
转氨酶的最适pH 一般为7.4左右,其辅酶是磷酸吡哆醛。
目前已经发现的转氨酶有50余种,其中最重要的是谷丙转氨酶(GPT)和谷草转氨酶(GOT)。
本实验以谷氨酸和丙酮酸混合溶液在谷丙转氨酶作用下的反应来观察酶促转氨基作用,其反应式为反应产物可用纸层析法分离鉴定。
纸层析是以滤纸作为层析支持物,以纸上吸附的水为固定相的一种层析技术,其分离的原理属于分配层析。
层析时,将一定量的样品点在滤纸上,用适当的有机溶剂作为流动相。
当流动相流经固定相时,样品即在水相和有机相之间进行反复分配。
由于样品中各组分在两相中的溶解度不同,因而在两相中的分配系数不同,各组分随有机溶剂迁移的速度也就不同,最后被完全分离开。
被分离组分在滤纸上的迁移速度可用相对迁移率R 值表示。
f 展层后用茚三酮溶液显色,将样品各显色斑点的R 值与同时展层的标准氨基酸f 的R 值比较,即可鉴定其氨基酸种类。
二、实验步骤1•酶液的制备去掉绿豆芽种皮称取3g,放入研钵内加2mLO.1mol/LpH8.0的磷酸缓冲液研成匀浆,然后转移至离心管中,再用1mL 缓冲液冲洗研钵,溶液并入离心管中,3000r/min 离心10min,取上层清液备用。
HHOHOGPT H °OH凋戊二醸酶液也可以用动物材料制备,称取猪肝脏2g,剪碎置研钵中,加入0.9%氯化钠溶液和少量石英砂,研磨成匀浆,离心,取上清,即为酶提取液。
2.酶促反应取两支试管,编号;按表1-5分别从左到右加入相应试剂并进行相处理。
纸层析法鉴定转氨基作用
6.显色 将滤纸平放在培养皿上,用喷瓶向滤纸均匀喷洒 0.1%茚三酮溶液,再用吹风机吹干,可见紫红色的同 心弧形斑点。 7.计算 按下表记录有关数据,计算Rf值。
“谷” “丙” “对” “测1、2”
点样处至色斑中心距离(A)
点样处至溶剂前沿距离(B) Rf值(A/B)
将“对”、“测”各色斑的 Rf值与已知氨基酸的 Rf 值进行对比,确定它们各是什么氨基酸。据此解释转 氨基作用。
[步骤] 1.制备肝匀浆 2. 转氨基反应 取干净试管 2 支,分别标明测定管与 对照管,按下表操作。
管号 试剂(滴) 肝匀浆 丙氨酸 α-酮戊二酸 测定管 对照管
10d 10d 37℃水浴10min 沸水浴10min 10d 10d 10d 10d 37℃水浴20min
3. 准备:取直径 15cm 圆形滤纸 1 张,用圆规在滤纸正 中作一半径为 1cm 的小圆圈,用铅笔通过圆心作两点 互相垂直的线,并在两线外端等距离点 4 个原点,标 明测、对、谷、丙。在滤纸圆心处打一小孔(如铅笔 芯粗细),另取同类滤纸小片 1.5cm×3cm,下三分之 二剪成须状。将其卷成圆筒如灯芯状,插入小孔(略 突出于滤纸面)
[步骤]
4. 点样 分别用采血管吸取测定管上清液、对照管 上清液、谷氨酸溶液、丙氨酸溶液各 1 滴,依次点在 滤纸上标明测、对、谷、丙的点样处。注意点样斑点 不可太大。直径应小于 0.5cm 。必要时可再点一次, 每点一滴,用吹风机吹干后方可再点第二滴,并且点 样量应力求均匀相等。 5. 层析 将滤纸放在培养皿上,灯芯下端浸入层析液 中进行层析。约40分钟后,去除灯芯,立即用铅笔划 出溶剂前沿,用吹风机吹干。
纸层析法鉴定转氨基作用
[目的] 1.验证氨基酸的转氨基作用 2.掌握纸上层析法分离和鉴定氨基酸的基本原 理和方法。 [原理] 在转氨酶的作用下,某一氨基酸去掉α- 氨基 生成相应的α-酮酸,而另一种α-酮酸得到此氨基 生成相应的氨基酸的过程,称为氨基酸的转氨基作 用。
转氨基作用实验结果讨论
转氨基作用实验结果讨论
转氨酶是一类重要的酶,它在生物体内起到了重要的代谢作用。
本次实验旨在研究不同条件下转氨基的作用效果,以深入了解转氨酶的性质。
实验方法:首先,我们收集了一些新鲜动物肝脏、肌肉等组织样本,并制备出10%的组织悬液。
接着,我们将样本和悬液分别分成两组,进行不同条件下的转氨基反应。
其中,实验组的转氨基反应在常温下进行,而对照组则是在高温下进行。
实验时间为30分钟,每15分钟记录一次反应结果。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实验组的转氨基反应速度比对照组明显快了很多。
此外,实验组的反应体系中添加了酵素,而对照组的反应体系中没有添加酵素。
这说明了酵素的重要性,它可以促进反应速度,使反应更加高效。
在实验结果分析方面,我们发现实验组的转氨基作用效果明显比对照组更好。
在同样的反应时间内,实验组的转氨基反应产生了更多的产物,并且产物的含量也更高。
这说明了转氨酶在常温下的作用效果要比在高温下更好。
我们还发现样本的种类也会对转氨酶的作用效果产生影响。
比如说,肝脏样本中的转氨酶活性要比肌肉样本中的高很多。
这是因为肝脏
是人体内重要的代谢器官,其中的代谢酶更加活跃。
我们还对实验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实验组的转氨酶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
这进一步印证了实验组的优势,说明了转氨酶在常温下的作用效果要比在高温下更佳。
转氨基作用实验结果表明,转氨酶是一类重要的酶,它的作用效果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以达到最好的转氨基反应效果。
转氨基实验报告结论(3篇)
第1篇一、实验概述本次实验通过纸层析法观察转氨基作用,旨在学习氨基酸纸层析的基本原理,掌握氨基转移反应的过程和条件,以及通过纸层析法分析转氨基反应的结果。
实验过程中,我们使用了多种氨基酸作为底物,转氨酶作为催化剂,通过观察层析板上氨基酸的迁移情况,分析了转氨基作用的效率及其影响因素。
二、实验结果与分析1. 氨基酸纸层析原理纸层析法是一种常用的分离和鉴定化合物的方法。
在本次实验中,纸层析法用于分离混合氨基酸,并观察转氨基反应的结果。
层析原理基于不同物质在固定相(滤纸)和流动相(层析溶剂)中的分配系数不同,导致物质在层析过程中的迁移速率不同,从而实现分离。
2. 转氨基反应的观察实验中,我们选取了多种氨基酸作为底物,包括丙氨酸、甘氨酸、谷氨酸等。
在转氨酶的催化下,这些氨基酸发生转氨基反应,生成相应的α-酮酸和新的氨基酸。
通过观察层析板上氨基酸的迁移情况,我们可以分析转氨基反应的效率。
(1)丙氨酸转氨基反应:实验结果显示,丙氨酸在转氨酶的催化下,发生转氨基反应生成丙酮酸和新的氨基酸。
层析板上丙氨酸的斑点明显减少,丙酮酸的斑点明显增多,表明转氨基反应发生。
(2)甘氨酸转氨基反应:实验结果显示,甘氨酸在转氨酶的催化下,发生转氨基反应生成甘酮酸和新的氨基酸。
层析板上甘氨酸的斑点明显减少,甘酮酸的斑点明显增多,表明转氨基反应发生。
(3)谷氨酸转氨基反应:实验结果显示,谷氨酸在转氨酶的催化下,发生转氨基反应生成α-酮戊二酸和新的氨基酸。
层析板上谷氨酸的斑点明显减少,α-酮戊二酸的斑点明显增多,表明转氨基反应发生。
3. 影响转氨基反应的因素(1)pH值:实验结果显示,不同pH值条件下,转氨基反应的效率有所不同。
在适宜的pH值范围内,转氨基反应的效率较高。
因此,pH值是影响转氨基反应的一个重要因素。
(2)温度:实验结果显示,不同温度条件下,转氨基反应的效率有所不同。
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转氨基反应的效率逐渐提高。
联合脱氨基作用的名词解释
联合脱氨基作用的名词解释
联合脱氨基作用指转氨基作用和谷氨酸脱氢酶催化的氧化脱氨基作
用两种方式联合起来进行脱氨基(transdeamination)。
氨基转移作用只是将一个氨基酸的氨基转移到另一酮酸上生成氨基酸,并没有真正脱去氨基。
各种氨基酸都可将氨基转移到α-酮戊二
酸生成谷氨酸。
谷氨酸脱氢酶活性强,分布广(除肌肉组织外),因此在体内脱氨基作用,主要是通过联合脱氨基作用来实现的。
氨基酸的转氨作用虽然在生物体内普遍存在,但是单靠转氨作用并不能最终脱掉氨基。
当前联合氨基酸作用有两个内容:其一
是指氨基酸的α-氨基借助转氨作用,转移到α-酮戊二酸的分子上,生成相应的α-酮酸和谷氨酸,然后谷氨酸在谷氨酸脱氢酶的催化下,脱氨基生成α-酮戊二酸,同时释放出氨。
其二
是嘌呤核苷酸的联合脱氨基作用,这一过程的内容是:次黄嘌呤核苷酸与天冬氨酸作用形成中间产物腺苷酸代琥珀酸(adenylsuccinate),后者在裂合酶的作用下,分裂成腺嘌呤核苷酸和延胡索酸,腺嘌呤核苷酸(腺苷酸)水解后即产生游离氨和次黄嘌呤核苷酸。
(在机体的骨骼肌、心肌和脑组织中以此种联合脱氨方式为主)
综上所述,联合脱氨基作用包括四个方面:
1、氨基酸通过转氨基作用脱去氨基。
2、L-谷氨酸通过L-谷氨酸脱氢酶催化脱去氨基。
3、氨基酸通过嘌呤和谷氨酸循环脱去氨基。
4、氨基酸通过氨基酸氧化酶催化脱去氨基。
转氨基作用(精)
0.5 37℃ 10min 1.0 0.5 1.5
0.5 沸水浴 10min 1.0 0.5 1.5
置37℃水浴中40min,保温完毕,立即将测定管放入沸水中 10min以终止反应,取出冷却后。
3、层析:
①
点样:Ala;Glu;测定管;空白管;(滤纸的 处理,点样3-4次)
②
展层:约25min后,溶剂前缘距滤纸边缘约1cm 时即可取出,用吹风机吹干。
转氨基作用与
氨基酸纸层析
咸宁学院医学院生化教研室
• 一、目的要求:
验证氨基酸的氨基移换作用
了解纸层析基本原理。 初步掌握利用纸层析法分离及鉴定氨基酸的技 术(包括:点样、展层、显色等技术)。
• 二、实验原理:
1、转氨基作用: Ala+α-酮戊二酸
ALT
丙酮酸+Glu
2.层析法
层析法又称色谱法(Chromatography),是广 泛应用的一种生物化学技术。层析法是利用混合物各 组分物理化学性质(如溶解度、吸附能力、电荷和分 子量等)的差别,使各组分在支持物上集中分布在不 同区域,借此将各组分分离。 层析系统有两个相,一个相称为固定相;另一
个相称为流动相。由于各组分受固定相的阻力和受流
动相的推力影响不同,各组分移动速度各异,从而使
各组得到分离。
按两相所处的状态分类
流动相 液 体 气 体
方法名称
液相层析法(LC)
气相层析法(GC)
固定相
固
体
液
体
固
体
液
体
分离原理
吸
附
分
配
吸
附
分
配
方法名称
液-固层析法 (LSC)
转氨基作用的定义及反应式
转氨基作用的定义及反应式转氨基作用(translation)是一种蛋白质合成过程中发生的里程碑式事件,它是多肽链结合及形成细胞信使RNA的能力活性的核心化学反应。
转氨基作用的反应式为:AA+tRNA+GTP+EF-Tu,以及Releasing Pi+tRNA+GDP+EF-Ts簇。
转氨基作用是指将由mRNA编码的氨基酸残基转运到蛋白质合成位点来进行蛋白质合成的过程。
它是生物系统中最重要的催化过程之一,也是一种非常广泛被大规模利用的反应行为。
转氨基作用由tRNA催化,tRNA是一种双螺旋逆转形状的小分子载体,它将不同的氨基酸残基与mRNA编码的氨基酸连接起来,即将“词组”拼凑成蛋白质片段。
之后,在GTP的存在下,EF-Tu这种蛋白质参与聚集tRNA和aminoacyl-tRNA的制备,并将它们一并投入多肽合成反应中,这个步骤称为“开始”(initiating)。
此外,转氨基作用在多肽合成进程中非常重要,通常可以被分解为两个步骤。
第一步是将tRNA和aminoacyl-tRNA聚集,也就是称为“聚集”(elonation)的过程,它使tRNA末端的氨基酸残基和mRNA所编码的氨基酸残基发生结合(如同粘合剂一样),并将其添加到当前多肽链的末端,以增加多肽链的长度。
之后,在GDP的存在下,EF-Ts簇滞后将位于mRNA上游的tRNA排出,这一步简称为“终止”(termination),即一个新的多肽链开始形成。
而在转氨基作用结束后,新形成的多肽链会演变成蛋白质。
所以说,转氨基作用是一种核心的化学反应,对于蛋白质的组装有着促进作用。
它运用了mRNA上编码的氨基酸残基,使tRNA与其做出一种特定的结合作用,从而促进数百种氨基酸形成多肽链,并实现生物高级功能。
22 生物化学实验--纸层析法测定肝组织的转氨基作用
纸层析法测定肝组织的转氨基作用【目的】1 .掌握纸层析法的原理和方法。
2 .熟悉相关转氨酶的临床意义。
【原理】转氨基作用是氨基酸代谢的一个重要反应。
在转氨酶作用下,将氨基酸的氨基转移到α- 酮酸上。
每种转氨基反应均由专一的转氨酶催化。
转氨酶广泛分布于机体各器官、组织,例如肝细胞中存在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能催化α- 酮戊二酸与丙氨酸之间的转氨基作用。
反应式如下:纸层析是以滤纸作为支持物,与滤纸纤维素结合的水(约占纸重 20 ~ 30 %)称为层析中的“固定相”。
另一种和固定相不能混合或部分混合的溶剂则为“流动相”。
把欲分离的物质加在纸的一端,并使流动相借滤纸的毛细现象移动,此时,待分离溶质因分配系数不同而逐渐分布于滤纸的不同部位。
层析过程中或层析结束时,用显色剂使被分离的物质显出颜色,成为一个个色斑。
分配在固定相中趋势较大的成分在纸上随流动相移行的速度就小,色斑距原点的位置就较近。
反之,分配在固定相内趋势较小的成分移行就远,色斑位置离原点也远。
溶质在纸上的移动速率可用比移(R f )表示:同一氨基酸在相同的层析条件下 R f 值相同,不同氨基酸在相同层析条件下 R f 值不同,因此可以根据 R f 值来鉴定被分离的氨基酸。
层析时,用显色剂茚三酮使氨基酸显色,将样品氨基酸的 R f 值与标准氨基酸的 R f 值比较,即可确定所分离氨基酸的种类。
【器材】1 .研钵2 .剪刀3 .恒温水浴4 .点样毛细管5 .漏斗6 .表面皿或小平皿7 .新鲜动物肝脏8 .直径 10cm 圆型新华滤纸9 .中试管和小试管10 .电炉或吹风机或烘箱11 .直径 10cm 的培养皿【试剂】1 . 0.2mol/L , pH7.4 磷酸缓种液Na 2 HPO4 溶液 81ml 与 0.2mol/L NaH 2 PO4 溶液 19ml 混匀,再用蒸馏水稀释 20 倍。
2 . 0.1mol/L 丙氨酸溶液称取丙氨酸 0.891g 先溶于少量 pH7.4 磷酸盐缓冲液中,以 0.1mol/LNaOH 仔细调节至 pH7.4 后,用磷酸缓冲液加至 100ml 。
转氨作用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转氨作用实验报告篇一:实验六纸层析法观察转氨基作用实验报告实验六纸层析法观察转氨基作用【实验名称】:纸层析法观察转氨基作用09救援一班第三大组李岚宇20XX222336室温:28°(一)实验目的:1、学习氨基酸纸层析的基本原理。
2、掌握氨基酸纸层析的操作原理。
(二)实验原理:转氨基作用是氨基酸代谢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反应,在转氨酶的催化下,氨基酸的а-酮酸与α-酮基的互换反应称为转氨基作用。
转氨基作用广泛地存在于机体各组织器官中,是体内氨基酸代谢的重要途径。
氨基酸反应时均由专一的转氨酶催化,此酶催化氨基酸的α-氨基转移到另一α-酮基酸上。
各种转氨酶的活性不同,其中肝脏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催化如下反应:α—酮戊二酸+丙氨酸谷氨酸+丙酮酸本实验以丙氨酸和α-酮戊二酸为底物,加肝匀浆保温后,用纸层析法检查谷氨酸的出现,以证明转氨基作用。
纸层析属于分配层析。
以滤纸为支持物,滤纸纤维与水亲合力强,水被吸附在滤纸的纤维素的纤维之间形成固定相。
有机溶剂与水不相溶,把预分离物质加到滤纸的一端,使流动溶剂经此向另一端移动,这样物质随着流动相的移动进行连续、动态的不断分配。
由于物质分配系数的差异,而使移动速度就不一样,在固定相中,分配趋势较大的组分,随流动相移动的速度就慢,反之,在流动相分配趋势较大的成分,移动速度快,最终不同的组分彼此分离,物质在纸上移动的速率可以用比值Rf表示:ALT物质在一定的溶液中的分配系数是一定的,故比值Rf也相对稳定,因此在同一层析体系中可用Rf值来鉴定被分离的物质。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试剂:1、0.01mol/Lph7.4磷酸盐缓冲液。
2、0.2mol/Lna2hpo4溶液81ml与0.2mol/Lnah2po4溶液19ml混匀,用蒸馏水稀释20倍。
3(:转氨作用实验报告)、0.1mol/L丙氨酸溶液称取丙氨酸0.891克,先溶于少量0.01mol/Lph7.4磷酸盐缓冲液中,以1.0nnaoh仔细调至ph7.4后,加磷酸盐缓冲液至100ml。
氨基酸代谢名词解释
氨基酸代谢名词解释氨基酸代谢是指在体内一系列生化反应过程中,氨基酸分子被分解或重新利用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氨基酸分子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从而产生了新的生物效应。
以下是氨基酸代谢中的一些重要名词和概念:1. 氨基酸脱氨基作用 (Alanine Deamination):是指将氨基酸分子中的氨基 (NH2) 脱掉的过程,通常发生在细胞内,是氨基酸代谢中的第一步。
脱氨基作用有多种方式,其中以联合脱氨基作用 (combined amino acid degradation) 最为重要。
2. 氧化脱氨基作用 (Oxidative Deamination):是指将氨基酸分子中的氨基 (NH2) 脱掉的过程,通常发生在细胞内。
氧化脱氨基作用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其中最常见的是α-酮酸途径。
3. 转氨作用 (Transamination):是指将氨基酸分子中的氨基 (NH2) 转移到另一个氨基酸分子上的过程,通常发生在细胞内。
转氨作用可以导致氨基酸分子结构的变化,从而产生新的生物效应。
4. 氨基转移作用 (Aminotransferase):是指将氨基酸分子中的氨基 (NH2) 转移到另一个氨基酸分子上的过程,通常发生在细胞内。
氨基转移作用是氨基酸代谢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导致氨基酸分子结构的变化,从而产生新的生物效应。
5. 氨基酸合成 (Alanine Synthesis):是指将氨 (NH3) 转化为氨基 (NH2) 的过程,通常发生在细胞内。
氨基酸合成是氨基酸代谢中的重要环节,可以维持体内氨基酸平衡,并对机体具有重要意义。
6. 氨基酸分解 (Alanine Degradation):是指将氨基酸分子中的氨基 (NH2)脱掉的过程,通常发生在细胞内。
氨基酸分解是氨基酸代谢中的第一步,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其中最常见的是氧化脱氨基作用和联合脱氨基作用。
总之,氨基酸代谢是体内生化反应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导致氨基酸分子结构的变化,从而产生新的生物效应。
实验四 转氨基作用
实验四转氨基作用(纸层析法)原理氨基酸分子上的氨基转移到α-酮酸分子上的反应过程称为转氨基作用(或称氨基移换作用)。
转氨基作用是氨酸代谢的重要反应之一,由转氨酶催化。
经转氨后,原来的α-—氨基酸变成了相应的α-—酮酸,原来的α-—酮酸则成为新的、相应的α-—氨基酸。
本实验观察谷氨酸与丙酮酸在肌匀浆中的谷氨酸—丙酮酸转氨酶(简称GPT)的催化进行转氨基的过程。
然后用纸层析法检查反应体系中丙氨酸的生成。
为便于观察转氨基作用,在反应中须加一碘醋酸(或—溴醋酸),以抑制谷氨酸和丙酮酸的其它代谢过程。
试剂1.0.9% NaCl溶液。
2.PH7.4 0.01mol/L磷酸缓冲液:取0.2mol/LNa2HPO4溶液81ml与0.2mol/LNaH2PO4溶液19ml 混匀,稀释至2000ml。
3.1%谷氨酸钾溶液:取谷氨酸1g ,加水20ml,用5%KOH调到中性,然后用pH7.4 0.01mol/L 磷酸缓冲液稀释至100ml。
4.1%丙酮酸钠溶液:取丙酮酸1g加pH7.4 0.01mol/L磷酸缓冲溶液溶解成100ml。
5.0.25%一碘酸钠溶液:取一碘醋酸0.25g加水1ml,用5%KOH调到中性,然后加pH7.4,0.01mol/L磷酸缓冲液成100ml。
(一碘醋酸可用一溴醋酸代替)。
6.2%HAc操作1.肌匀浆的制备(由实验室准备室制备)取小白兔一只,猛击头部处死后,立即剪颈放血,取肌肉若干经0.9%NaCl溶液洗去血污后,称取肌肉约100g置电动匀浆器中,再加0.01mol/LpH7.4磷酸缓冲液500ml磨成匀浆。
2.转氨基反应:取小试管2支编号,所加试剂以滴为单位。
编号1 2试剂肌匀浆10 10将2号管置沸水浴中5分钟,然后取出冷却1%谷氨酸钾10 101%丙酮酸钠10 100.25%—碘醋酸钾 5 5混匀后同置40℃水浴中保温45分钟(或60分钟)。
在保温过程中,时加振摇。
取出两管各加入2%醋酸2滴,再同置沸水浴中5分钟,使蛋白质完全凝固,冷却后,离心(200r/min)5分钟,(或静置10分钟),将上清液作氨基酸的纸层析。
氨基酸代谢库的名词解释
氨基酸代谢库的名词解释
氨基酸代谢库是指人体内所有的氨基酸的总称,包括外源性氨基酸和内源性氨基酸。
外源性氨基酸是指通过饮食摄入的氨基酸,而内源性氨基酸则是指人体自身合成的氨基酸。
氨基酸代谢库的主要功能是参与蛋白质的合成和代谢,其中包括合成新的蛋白质,以及分解和转化已经存在的蛋白质。
氨基酸代谢库中的氨基酸也参与了其他代谢途径的反应,如脂肪酸合成、糖异生和核酸合成等。
氨基酸代谢库中的氨基酸可以通过转氨基作用和脱氨基作用进行转化。
转氨基作用是指在酶的催化下,一种氨基酸脱掉α-氨基生成相应的α-酮酸,而另一种α-酮酸得到此氨基生成相应的氨基酸的过程。
脱氨基作用是指一种氨基酸失去氨基,形成相应的酮酸和氨的过程。
总之,氨基酸代谢库是人体内重要的代谢途径之一,它参与了许多重要的生理和生化反应,对人体健康和生命活动具有重要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速率我们可以用比移率Rf表示:
不同物质的Rf不同,经计算可分析是否 发生了转氨基反应!
【器材】
匀浆器、水浴锅、恒温水浴箱、
圆滤纸(9cm)、吹风机、组织剪刀
离心管、试管、培养皿、表面皿、
等
【试剂】
1.磷酸盐缓冲液。 2.0.2mol/L
丙氨酸溶液 3.0.1mol/L α-酮戊二酸 4.0.1mol/L 谷氨酸溶液 5.0.5% 茚三酮溶液 6.层析溶剂 酚饱和水溶液
4 、显色
在层析滤纸上滴0.5
%茚三酮溶液,在烤 箱中烘吹干滤纸,可见同心弧状色斑。
用铅笔圈下各色斑。比较各色斑的位置
及颜色深浅,并按下列公式计算各色斑 的Rf值,分析是否发生了转氨基反应。
注意事项
1.点样时手要洗净,操作中手尽可 能少接触滤纸,以免污染。 2. 点样点不宜过大,直径应小于 0.5cm,为什么? 3. 层析液有腐蚀性,操作时注意安 全,防止溅到皮肤或者眼睛。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中,由于混合物各组份理化性质不
同,与两相的相互作用(吸附、溶 解等)能力不同,随着流动相不断
向前移动,不同组分最终得以分开
纸层析的分离原理
纸层析是分配层析,是利用混
合物在二种或者二种以上的溶
剂中总分配系数的不同而使物 质分离的方法。
纸层析原理
以滤纸为支持物,滤纸上纤维为载体,
滤纸上结合水为固定相,有机溶剂作为 流动相。 滤纸纤维与水亲合力强,能吸收20-22% 的水,且其中6-7%的水是以氢键形式与 纤维素的羟基结合,在一般情况下很难 脱去,而滤纸纤维与有机溶剂的亲和力 甚弱。
【实验步骤】
(2)各管加丙氨酸溶液10滴,
α-酮戊二酸10滴, 磷酸盐缓冲液1.5 ml,
摇匀,置 37℃保温30min,取出。
【实验步骤】
(3)测定管取出后立即放沸水浴中煮
10min(终止反应),取出后冷却, 过滤,滤液备用。
3.层析
取直径9cm圆形滤 纸一张,用圆规作 半径1cm同心圆, 通过圆心做两条相 互垂直的线,找到 4个位点。
生物化学实验
纸层析法观察 转氨基作用
P、63
王 继 红
实验目的
1、 学习层析技术 2、 掌握氨基酸纸层析 法的基本原理
层析技术
层析法又称色谱法,是一 种根据混合物的物理或化 学性质不同(如吸附力、 溶解度等)而建立的物质 分离、分析方法,是近代 生化最常用技术之一。
层析技术的基本原理
在层析系统(固定相+流动相)
纸层析法分类
按操作方式分成两类:垂直型和水平型。 顾名思义垂直型是将滤纸条垂直悬挂, 使流动相向上或者向下扩散。水平型是
将圆形滤纸置于水平位置,使流动相溶
剂由中心向四周扩散。
纸色谱法
实验原理
转氨基反应是由专一转氨酶 催化的α-氨基与α-酮酸之间基团 互换反应, 广泛存在于机体各组 织器官,是体内氨基酸代谢的重
层析纸准备
在滤纸圆心处打一小孔,取 滤纸一条,下半剪成须状,卷成
灯芯状捻, 上端插入滤纸中心孔
中(不要突出滤纸面)。
点样
用毛细管在纸上1、
3处分别点测定和 对照管上清液(斑 点直径约0.5cm), 2、4处各点丙氨 酸和谷氨酸溶液。
层析
把滤纸平放在盛有层析液的培养皿上,
使纸芯下浸入层析液中,可见酚液沿 纸芯上升到滤纸中心,渐向四周扩散, 盖上培养皿盖。 当酚液前缘到离滤纸边缘约1cm时 (约25-30分钟)取出滤纸,用镊子 小心取下纸芯,在烤箱中烘吹干滤纸。
氨基作用,体系中只存在一种氨基酸。
实验原理
在本实验中,由于丙氨酸和谷氨酸在酚和水 二相中的分配系数不同,各有自己特定的迁 移率。极性弱的丙氨酸易溶于有机溶剂酚中, 在水中分配系数小,随流动相(酚:水=8:2)移 动较快,而极性强的谷氨酸则相反,最终彼 此分离。
比移率Rf计算
衡量某种被分离物质在滤纸上的移动
实验步骤
准备滤纸→点样→层析→终止
1. 2. 3. 4. 测定管上清液 0.1 mol/L丙氨酸 对照管上清液 0.1 mol/L谷氨酸
【实验步骤】
1.匀浆制备 2.酶促反应过程 (1)取离心管两支,编号:测定管、对照 管。各管加肝匀浆10滴。测定管于37℃水 浴10min,对照管放沸水浴中加热10min, 取出冷却。
要途径。
实验原理
本实验以丙氨酸和α-酮戊二
酸为底物,加含有谷丙转氨酶
(ALT)的肝匀浆,保温后用纸层 析法检查谷氨酸的出现,以证明
转氨基作用。
ALT催化的转氨基反应
实验原理
本实验设立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
发生了上述转氨基作用,体系中存在 两种氨基酸;而对照组由于用煮沸的
方法使肝匀浆中ALT失活,不能发生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