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课件(23张PPT).ppt
工业革命的影响
工业革命使社会生产力有惊人的发展。以英国为例,从1770年到1840年,每个工人的日生 产率平均提高20倍。……英国原棉消耗量从1800年的5200万磅,增加到1840年的45590万磅。 生铁产量1720年为25000吨,1840年增至139640吨。煤产量1790年为260万吨,1836年增至3000 万吨。
1825年,斯蒂芬森,蒸汽机车试车 铁路时代的到来 铁路时代到来的影响 扩展:18世纪后期起,法美德先后进行
影响:极大提高生产力;英国成为世界第 一个工业国家;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 对立阶级
瓦特
工业革命的进程
蒸汽机的广泛使用,为生产领域提供更加便利的动力。后来,化工、冶金、采矿 等许多生产部门都开始使用蒸汽机。
“蒸汽时代”
蒸汽机的广泛利用,使英国 到处都建立起大工厂。那些 高耸入云的烟囱,喷出缕缕 烟雾,庞大的厂房,发出隆 隆的轰鸣,打破了原来中世 纪田园生活的恬静——历史 已经跨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铁路时代的到来为社会提供 了更为快捷、廉价、便利的 交通,使生产和市场之间的 联系变得更加密切。
工业革命的扩张
完成:至19世纪中期,英国率先完成了工 业革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扩张:从18世纪后 期起,其他西方国 家学习英国的先进 技术和生产经验。 法、美、德等家先 后进行工业革命。
1851年伦敦世界博览会
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欧美强国,开始加紧对亚非拉落后地区的侵 略掠夺,资本主义逐渐确立了在世界上的统治地位
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 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进文明中来了。……它迫使一切民族,采用资产 阶级的生产方式----他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
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大单元教学课件
蒸汽机车
生产组 织形式
手工工场
生产方式
手工劳作
(工业革命前)
现代工厂制度
工
大机器生产
业 化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概况
思考 蒸汽机在工业革命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蒸汽机产生巨大的动力,解决了生产动 力受自然条件限制的问题,扩大工厂规模
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是生产领域的一次意 义重大的飞跃,它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 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向发展,建立 了现代工厂制度,标志人类进入“蒸汽时 代”。
当堂测评
3.(2024·江苏镇江·中考真题)“正如纺纱方面的发明导致织布方 面的发明一样……新的棉纺织机引起对动力的需要。”由此产生的发明 是( )
B
当堂测评
4.(2024·重庆·中考真题)19世纪40年代起,伦敦的报纸可以及时 送往全国各地,铁路公司为液态奶打开了城市市场,铁路还需要标准时
B 间来制定时刻表,火车还改变了邮政服务。材料表明( )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概况
元朝 王祯《农书》水转大纺车
元朝王祯在《农政全书》中记载了一 种叫“水转大纺车”的纺麻工具。水转大 纺车以水力为动力,可以同时纺32个纱锭。 但水转大纺车最终失传,也并没有引起工 业革命。
为何英国率先进行工业革命? 元朝时期的中国和18世纪中期的 英国社会有何不同?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概况 思考 为何英国率先进行工业革改变了社会生活 C.蒸汽机车广泛运用到运输业 D.铁路导致人口大规模流动
1836-1848
1844
英国宪章运动 德国西里西亚纺织
英国工人为取得普
工人起义
选权,以便有机会参与
1844年6月4日,以
国家的管理而掀起的工 争取提高工资被拒绝为
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380万磅 1764年 1789年
1٠7万吨 1740年 1800年
英国棉花加工量增长表
英国生铁量增长表
(2)从18世纪后期起,其他西方国家先后进行 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3)工业革命引起了社会关系的重大 变革,产生了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 阶级,两大阶级的矛盾和斗争日益尖锐。
解决动力问题
★瓦特改良蒸汽机
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史蒂芬孙发明火车
解决运输问题
重要阶段。
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和工人运动的兴起 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新课探究
一、纺织技术的革新
(一)工业革命的原因
1.政治前提: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
2.直接原因:工场手工业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
雄厚的资本 充足的劳动力
丰富的原料 广阔的市场 殖民掠夺 圈地运动 本国+殖民地
3.必要条件:
海外殖民地
1785年 水力织布机 水 力 效率提高40倍
二、蒸汽机和工厂制度的确立
1.瓦特与进蒸汽机
早期发明的蒸汽机用于抽干矿井中的积水,很不完善。 18世纪中期,瓦特对蒸汽机进行了一系列改进。
1785年,瓦特改进的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投入使用。
后来,冶金、采矿等许多生产部门都开始使用蒸汽机。 到19世纪30年代,蒸汽机成为重要的动力来源。
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4)工业革命推动了城市化
19世纪英国城镇人口比重变化图
人口
农村
城市
转移
工厂冒出滚滚浓烟
触目惊心的水污染
工业革命后的英国
如何正确对待工业的消极影响
1.我们在发展科技的同时,要趋利避害,保护环境。
2.节能减排,低碳生活,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解析版)
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1.(2020年四川南充)17世纪末,英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随着国内外市场的不断扩大,对棉纺织品的需求迅速增长,刺激了棉纺织生产方式的改进和新技术的发明。
这表明工业革命时期的技术革新A.来源于人们生活中的无意发现B.受到了市场需求扩大的推动C.体现了科学与技术的密切结合D.推动垄断组织的产生与发展【答案】B【解析】根据“随着国内外市场的不断扩大,对棉纺织品的需求迅速增长,刺激了棉纺织生产方式的改进和新技术的发明”可知,工业革命技术革新是受到了市场需求扩大的推动。
B正确;A结论在材料中没有体现,A错误;第一次工业革命并没有充分体现出科学理论与技术的相结合,C错误;垄断组织的产生与发展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结果之一。
D错误。
综上故选B。
2.(2020·海南二模)为了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19世纪初,德国建立由初等学校、中等学校、大学组成的系统教育体系。
1802年,法国通过法律开设政府资助的中等学校。
可见,德、法建立学校的主要原因是A.人口增长的需要B.社会人士的呼吁C.顺应工业化发展潮流D.提高大众文化水平【答案】C【解析】依据题干“为了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19世纪初,德国建立由初等学校、中等学校、大学组成的系统教育体系。
1802年,法国通过法律开设政府资助的中等学校”可知德、法建立学校是为了顺应工业化的发展,尽快培养一批批技术人才,故C符合题干;ABD与题干中的信息无关,故本题选C。
3.(2020·广西平桂·初三零模)下图是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变化数据表,这反映出工业革命加快了英国A.农业的发展B.城市化进程C.战胜封建主义D.确立对世界的统治【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世纪60年代开始于英国的工业革命,最先开始于棉纺织业。
英国人瓦特的改良蒸汽机,把人类带入了“蒸汽时代”。
1840年前后,大机器生产取代了工场手工业,英国完成工业革命。
初中历史:九上历史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部编版:九上历史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学习目标】①了解工业革命首先从英国开始的原因。
②识记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和主要标志,理解瓦特改良蒸汽机应用的意义。
③简述工业革命的影响。
【重点】瓦特改良蒸汽机和工厂制度的出现,工业革命的影响。
【难点】工业革命的影响。
【课前知识储备】1、一个英国人,他想要开办一个手工工场,需要考虑或准备哪些条件?2、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也叫产业革命,是资本主义时期由工场手工业向大机器生产的一次飞跃。
主要是以机器取代人力,它既是生产领域里的一场大变革,又是社会关系方面的一场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
恩格斯说:“当革命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的但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
”这场“变革”指的是工业革命。
知识点一:纺织技术的革新一、第一次工业革命最早从英国开始的原因材料一:著名学者钱乘旦先生认为:“光荣革命后英国建立了一个合适的政治制度,这个制度保证社会有宽松、和平的环境,让人们最大限度地发挥创造能力。
”1.政治前提:英国君主立宪制政府积极推行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政策,为工业革命的到来提供了政治前提。
材料二:一位英国棉纺主,从他在伦敦的经理人那里得到这样的信息:“无论你能生产多少平纹布,好的次的我们都要。
”市场上如黑洞般的迫切需求,首先出现在纺织业…… ——《大国崛起》2.市场需求:世界市场的不断扩大,成为了工业革命强大的经济驱动力;3.资本条件:海外殖民和奴隶贸易成为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手段材料四: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足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们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的土地,被迫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4.劳动力:圈地运动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小结第一次工业革命最早从英国开始的原因:1.政治前提:英国君主立宪制政府积极推行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政策,为工业革命的到来提供了政治前提2.市场需求:世界市场的不断扩大,成为了工业革命强大的经济驱动力;3.资本条件:海外殖民和奴隶贸易成为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手段;4.劳动力:圈地运动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
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1)
细而易断 粗而结实 细而结实 效率提高40倍
以前人们在进行生产时采用的主要动力是水力、风力、人 力等,这些动力都存在明显缺陷,如风力,它不稳定,有时 大、有时小,有时有、有时没有。这种状况终于在200多年 前被一个叫瓦特的人改变了……原因是他改良了蒸汽机。
二、蒸汽机
1.瓦特改良蒸汽机:
——作用
人类社会进入了“蒸汽时代”。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
蒸汽机是第一个真正性的国际发明。 ——恩格斯
动脑筋? 据说,瓦特小时候看到水壶中的水 烧开时,蒸汽顶开壶盖,受到启发,激 起了他的探求欲望,最终促成他的伟大 发明。你对这一说法怎么看?
伟大的发明来源于亲身实践,刻苦钻研,虚心学 习,大胆探索,和不懈努力。
习题巩固
5.第一次工业革命丰富了人们的生活。1850年英国棉纺织业老板约翰 可以
A.使用火车运输产品 B.在电灯下制作棉衣样品 C.使用电话谈生意 D.驾驶汽车欣赏伦敦的夜景
6.下列用于工厂机器的主要动力,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A.水力—电力—蒸汽 B.水力——蒸汽——电力 C.蒸汽——水力——电力 D.电力——水力——蒸汽
它的发明引发了生产领域的一系列发明,出现了更 多的纺织机器。珍妮机的发明就成为工业革命的开端。
珍妮机以及棉纺织生产领域一系列发明的出现,制约 生产的不再是机器,而是点
1765年 1769年 1779年 1785年
珍妮纺纱机 人 力
动力受自 水力纺纱机然条件水 的力 骡 机 限制水 力
1840年前后大机器生产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 (或:大机器生产取代手工操作)
5.对中国的影响:
1840年,英国侵略者向古老封建的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由独立的封建国家逐步变成半殖民地 半封建的国家,中华民族开始了一百多年屈辱、苦难、探索、 斗争的历程。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七单元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材料二:工业革命期间,英国工业资本家大量增加并逐渐形成了工业资
产 人阶,级工业。②在无形英产成阶国级,了到也资1正产9式世阶形纪级成20。年和掌代无握,产生英阶产国级资已料有两的2大0资0对万产工立阶厂阶级工为级人了。和获运取输利工润,
无情地剥削无产阶级。
材料三: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 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 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进文明 中来了。……它迫使一切民族,采用资 产阶级的生产方式----他按照自己的面 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
1825年9月27日英国煤矿上的机
械师斯蒂芬森驾驶着拖有12节煤车、
20节车厢450名乘客的蒸汽机车通车
成功。
斯蒂芬森
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 (1781-1848)
美国
英国
德国
法国
俄国
中国
日本
19中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19世纪六七十年代,法国、美国和德国也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 中国在19世纪60年代开启了洋务运动,中国的“工业革命”同期 的日本,迅速实现了政治转型,成为亚洲强国。
时间(18世纪)
发明
动力来源
特点
1765年
珍妮纺纱机
人力
细而易断
1769年
水力纺纱机
水力
粗而结实
1779年
骡机
水力
细而结实
1785年
水力织布机
水力
效率提高40倍
思考:珍妮机有什么弊端? 使用人力,纱线细而易断 水力机器有什么共同弊端? 受季节、地域限制,工厂只能建在河边,而且
枯水期没办法工作。
有没有一种更强大、更持久,不受时间空间 限制的动力机器呢?
——《大国崛起》
17世纪中--19世纪中期英国农村人口 和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发明 珍妮纺纱机 水力纺纱机
骡机 织布机
动力 特点
人 力 细而易断
水力 水力
粗而结实 细而结实
蒸汽机 效率提高40倍
水力纺纱机
水力织布机
二、蒸汽机和工厂制度的确立
情景四:因为购买了新机器,我们的小作坊搬迁到离水 源较近的地方。但是水流湍急的地方往往交通不便,要 是有机器能够取代水流做动力就好了。
迫切需要: 改进动力
1、政治前提(保障): 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确立资产阶级统治地位。
2、经济根源: 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也不再 能满足这种需求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 革命。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直接原因: 手工工场无法满足市场的需要。
材料二:英国通过殖民扩张和掠夺拥有更多的、可作工业革命 的资金用的流动资本和原料……英工场手工业时期积累了技术 为工业革命准备了技术条件。
A.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纺纱机” B.凯伊发明的飞梭 C.瓦特研制的改良蒸汽机 D.富尔顿建造的汽船
7.工业革命是一次巨大的、深刻的生产技术和社会经济大变 革.下列关于英国工业革命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推动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 ②促使欧美诸国先后实现工 业化 ③确立了英国“世界工厂”的地位 ④人们可以乘坐汽车上班. A.①③ B.①②③ C.②③ D.②③④
1765年 1785年
珍妮纺纱机 引发了生产领域纷纷发明、制造机器,
促进生产发展,标志工业革命开始。
改良的蒸汽机
瓦特的蒸汽机广泛使用,促进了大工 厂生产的发展,标志“蒸汽时代”的
到来。
富尔顿 美国 1807
斯蒂芬森 英国 1825年
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2、工厂制度的确立:
(1)前提:瓦特蒸汽机提供了更有效便 捷的动力,工厂设置摆脱自然条件限制, 规模也更大。 (2)确立: 时间:19世纪,
标志 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 工厂替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
本质:机器生产代替手工操作
最早开始国家:英国
一、纺织技术的革新
1.工业革命为何首先从英国开始?
英国最先进行工业革命的原因
1.政治前提: 2.直接原因:
3.必要条件:
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 工场手工业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
资本 劳动力 原料 技术
殖民掠夺、奴隶贸易 圈地运动 殖民地
工场手工业时期的技术积累
独立战争的过程:
1.导火索:1773年的
事件。
2.爆发:1775年4月
,标志独立战争开始。
3.建军:1775年组建大陆军, 被任命为总司令。
4.建国: 年 月 日,《
》发表, 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
脱离英国独立,标志着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
5.转折:1777年
战役是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此后, 等国
开始对美国提供援助。
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的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
消极影响: 环境污染,贫世界
工业革命性质:
既是一场技术革命,又是一场社会革命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注意保护环境。 3.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中国有何影响?
工业革命前
工业革命后
手工劳动思考:生产速度提上来机了器,生产但是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 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课件(26张PPT)
1830年以后, 英国掀起投资 建设铁路的狂 潮,到1851年, 英国建成了总 长约1万千米 的铁路网。
影响:铁路时代的到来为社会提供了更为快捷、廉价、
便利的交通,使生产和市场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密切。
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制造了第一艘汽船。以蒸汽机推动 船两侧的明轮,称为“轮船”。
工业革命的完成 19世纪中期,英国的大机器生产已基本取代了
合作探 究
自从蒸汽机成为了机器的动力后, 工厂是怎样一幅情景?
工厂规模扩大,整日机器隆隆, 大量的产品堆积如山,那么那些步履 蹒跚的人力畜力车辆能满足运输需要 吗?应孙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机车。1825年,英国 建成世界上第一条铁路 。 “铁路时代”
工场手工业,工业革命基本完成。人类进入“蒸汽 时代”。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工业革命完成时英国的织布工厂
工业革命的影响
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蒸 汽时代”。 19世纪中期,英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材料:比较图片
早期的工厂基本上都用水作动力,所以工厂一般 都设在水流湍急的乡村而不是城市。瓦特蒸汽机…… 从此,工厂可以设在远离河流的地方,工厂的规模也 变得更大,有些工厂甚至能雇佣1000多人。进入19世 纪,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替代,现代工厂制 度最终确立。
5.《泰坦尼克号》是一部扣人心弦的电影。其中使得汽船成
为人类交通工具的是得益于谁的创造?( )
A. 英国人史蒂芬孙 B. 美国人史蒂芬孙
D
B. 英国人富尔顿
D. 美国人富尔顿
6. 《欧洲经济史》一书中描述了18世纪中期以来欧洲某些地区出现
的现象:“贵族的炫耀生活,受到财富日益增长的资产阶级的仿效,
九上历史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二.工业革命的进程
* 1.开始标志:18世纪60年代“珍妮机”的发明。(棉纺织业)
2.瓦特改良蒸汽机: (1)时 间: 18世纪60年代
* (2)动 力: 蒸汽机
(3)使用燃料:煤 (4)使用部门:纺织部门 化工、冶金、采矿业等部门
* (5)社会变化:工厂制度最终确立
二.工业革命的进程
封建专制制度;闭关锁国;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对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 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谈一谈工业革命的启示
A.雇佣关系取代师徒关系 B.手工工场取代手工作坊
C.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工场 D.生产高速增长取代缓慢增长
3.材料一:中英交战两年了,道光皇帝还不知道英国在何方?他派人审问英国俘虏: “该国地方周围几许,英吉利到回疆有无旱路可通,与俄罗斯是否接壤?”
根据材料一判断:该朝代实行什么政治制度和外交政策?英国的工业革命对中国产生了哪 些重要的影?
二.工业革命的进程
时间 (世纪) 1765年
发明 动力 珍妮纺纱机 人力
特点 细而易断
60年代末期 水力纺纱机 水力 粗而结实
70年代末期 骡机 水力 细而结实
80年代中期 水力织布机 水力 效率提高 40倍
缺点:都受自然条件的限制(人力或水力),限制了工 厂的发展
二.工业革命的进程
工场与工厂的区别
棉花加工量表
1: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三.工业革命的影响
材料二 :
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它的商品的低廉的价格
,它是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抵抗的仇外心理的重炮
。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他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他按
部编版九上历史 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这场“变革”指的是什么?
工业革命
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和工人
运动的兴起 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也叫产业革命,是资本主义时期由工场手工业 向大机器生产的一次飞跃。
主要是以机器取代人力,大工厂取代手工工场,它既是 生产领域里的一场大变革,又是社会关系方面的一场革命, 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
A. 煤的存储量丰富 B. 蒸汽机的普遍应用 C. 采掘技术提高 D. 煤的出口量激增
小试牛刀,我能行
3.《英国通史》中说:“……过去以天为单位,现在以分钟、 秒为单位;……火车还教会人们守时’准时准点成为了现代 生活的准则,人们开始随身带上一块表,时间概念是一个全 新的概念。”反映的情景主要表明工业革命
手工生产
大机器生产
学习目标
1 掌握英国工业革命的背景,把握工业革命中的
重大发明及其发展历程。
2
掌握工业革命的完成情况,理解工业革命的特 点和影响。
3 通过对工业革命的学习,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
生产力的论断。
一
工业革命
二 蒸汽机和工厂制度的确立
三
火车与铁路
四命
开始时间 18世纪60年代
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英国工业革命,是被 一个男子"一脚踢出来",然后才开始的。
哈格里夫斯 珍妮机
一
工业革命
开始时间 18世纪60年代
最早国家 英国 开始部门 棉纺织业
开始标志 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
珍妮机以及棉纺织生产领域一系列发明的出现,制 约生产的不再是机器,而是……
时间 1765年 1769年 1779年 1785年
九年级上册历史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最新人教版
(1)英国最早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确立资本主义制度,政局稳定,为工业革 命提供了政治基础。 (2)推行圈地运动为工业生产提供了充足的自由劳动力。
材料二 手工工场的高度发展和技术力量的成长为工业革命准备了技术条件。 ——姜德昌、向子祥《世界通史纲要》(近代部分)
(四)交通运输业发展
蒸汽机的广泛应用 推动
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1825年 1851年
由斯蒂芬森设计的蒸汽
机车正式试车,标志着 铁路时代的开始。
◎1825年斯蒂芬森试验蒸汽机车
英国建成了总长约1万千米的铁路网。
(四)交通运输业发展
铁路时代的到来为社会提供了更 为快捷、廉价、便利的交通,使生产 和市场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密切。
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纺纱机,将它命 名为“珍妮机”。
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
◎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纺纱机
年份
1765年 1769年 1779年 1785年
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纺织领域的主要发明
内容
发明者
动力
特点
珍妮纺纱机 哈格里夫斯 人力
细而易断
水力纺纱机
阿克莱特
水力
粗而结实
骡机
克隆普顿
水力
细而结实
水力织布机
卡特莱特
水力 效率提高40倍
使用水力等自然力作为生产动力,将人从生产领域中解放出来。
使用水力作为生产动力有什么缺点?
工厂要建在靠近河流的地方,受自然条件制约。
(二)瓦特改进蒸汽机
◎瓦特和蒸汽机
1785年,瓦特改进的蒸汽机投入 使用,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动力。
后来,化工、冶金、采矿等许多 生产部门都开始使用蒸汽机。
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课件
需要更持久、更稳定、能在任何地方、任何季节都能使用的动力
工业革命的标志性成就——瓦特改进 蒸汽机
➢ 过程: (1)1782年瓦特改良试制了“复动
式蒸汽机”。 (2)1785年,经过进一步改良的瓦 特蒸汽机开始在棉纺织工厂使用。
➢ 作用: 产生巨大的动力,解决了生产动
力受自然条件限制的问题
蒸汽机的历史意义,无论怎样夸大也
现代工厂制度的确立
➢ 原因: 为提高效益、加强管理,人们将机器、工人集中起来进行生产。
➢ 影响: 采用机器生产的工厂逐渐取代了手工工场 进入19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替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
1771年, 阿克莱特 在曼彻斯 特开办了 第一家水 力纺纱厂, 成为近代 工厂的开 端。
问题思考:手工工场和工厂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二·工业革命的影响
材料一: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统治阶级中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所创
造的全部生产力的总和还要大,还要多。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①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材料二:实际上,工业超过农业说明工业资产阶级的经济实力压倒贵族地主阶级;大工 业挤垮手工业意味着工厂主排挤商人对生产的控制,因而商业资本让位给工业资本;工 厂的兴起和城市的昌隆则表明工业无产阶级的诞生和壮大。
交通革新:火车与铁路
①1814年英国工人出身的工程师史蒂芬孙发明了火车机车; ②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造成蒸汽机船。
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 制成世界第一艘蒸汽 轮船
1814年英国人史蒂 芬孙发明蒸汽机车
1863年世界上最早的地 铁是英国伦敦的大都会 地铁
1825年英国建成世 界上第一条铁路
初中历史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部编版)
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纺织领域的主要发明:
内容
发明者
动力
特点
珍妮纺纱机 哈格里夫斯 人力
细而易断
1769 水力纺纱机 阿克莱特 水力
粗而结实
1779
骡机
1785 水力织布机
克隆普顿 卡特莱特
水力
细而结实
水力 效率提高40倍
利:使用水力、风力、畜力等自然力作为生产动 力,将人从生产领域中解放出来。 思考:以上动力的利弊? 弊:水力、风力等纺织机受到自然条件的很大限 制,无法提供更强大、更持久、更稳定的动力。
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是生产领域的一次意义重大的飞跃,极大地提高了 生产力,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人类进入“蒸汽时代”,促 进了工厂制度的确立。
三、过程
(二)动力技术的革新:瓦特改良蒸汽机(标志性成就)
4.现代工厂制度的确立:19世纪,传统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替代, 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
手工工场
3.影响: (1)铁路时代的到来,为社会提供更快捷廉价便利的交通, 使生产和市场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 (2)便利了人们出行,扩大人类活动范围; (3)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观念,准点守时成了现代生活的准则。
材料:(英国)谷物、煤炭、各 种货物的运输,几乎只需要以前 所用的马匹的半数。商业旅行快 了一倍以上。农业进步与商业进 步并肩前进。一切都呈现繁荣的 样子。
三、过程
(二)动力技术的革新:瓦特改良蒸汽机(标志性成就) 1.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 2.到19世纪30年代,蒸汽机成为主要的动力来源。 优点:打破风力、畜力、水力等限制;不受时间、空间限制
瓦特
瓦特改进后的蒸汽机 大大提高了能量利用率
三、过程
(二)动力技术的革新:瓦特改良蒸汽机(标志性成就)
上 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蒸汽时代”。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人力、畜力 水力、风力
蒸汽动力
工厂可以设在远离河流的地方,工厂的规模也变得更大,有些 工厂甚至雇用1000多工人。
进入19世纪,传统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替代(手工生产被机 器生产所取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
手工工场以手工劳动为基础
工厂以机器生产为基础
工业革命,既是一场技术革命,又是一场社会革命。
骡机
1785年,瓦特改进的蒸汽机投入使用,提供了更加便 利的动力。
1712年,纽可门制造了第一台成功 运作的蒸汽机。
瓦特改进的蒸汽机
印刷厂
采矿场
纺织厂
到19世纪30年代,蒸汽机成为主要动力来源,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影响:是生产领域的一次意义重大的飞跃,它极大地提高了
生产力,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使人类进入到“
二、工业革命的主要任务及成就
纺纱
棉 纺 织 业
织布
1733年,凯伊发明了飞梭, 提高了织布速度。
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 明“珍妮机”
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珍妮机
(提高纺纱速度,虽 细但易断)
水力纺纱机
(提高纺纱速度, 结实但粗)
(提高织布效率40倍。)
水力织布机(1785)
(提高纺 纱速度, 细而粗)
A 东西。”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资本主义既有进步性又有局限性 B. 资本原始积累具有残酷性 C. 资本主义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程 D. 工业革命创造巨大生产力
2.下图所示的机械动力装置中,煮水器产生的水蒸汽进入汽缸, 推动活塞,最后带动飞轮旋转。以此作为动力来源的交通工具
是( C )
A. 飞机
一、工业革命兴起的背景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43张PPT)
动力变革:人力、畜力→水力→蒸汽动力
飞梭(1733年取得专利)
发明者: 约翰·凯伊 (机械师)
“飞梭”的发明大大加快了织布的速度,也刺 激了对棉纱的需求,使英国出现了“棉纱荒”
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机”
以水 力为 动力
发明者: 阿克莱特 (钟表匠)
1769年
纺出的纱结实,但比较粗。这种机器不用人力 就能转动。 此后,英国第一家棉纺厂出现,用水 力带动纺纱机运转。
380万磅 1764年 1.7万磅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1789年 1740年 1800年
英国生铁产量增长表
英国棉花加工量增长表
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
材料二
资本主义体系的金字塔
形成两大对立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材料三
1855年,谢菲尔德
造就了许多 工业城市
带来严重的 环境污染
骡机(1779年)
发明者: 克隆普顿 (工人)
几百个纱锭, 纺出的纱既细又结实。
以水力为动 力 吸取了以上两种纺纱机的优点,能同时转动
水力织布机(1785)
发明者: 卡特莱特 (牧师)
以水力为动力 提高织布效率40倍,大规模的织布厂很快出现。
思考:从上述发明者的身份及发明带来的影响可以得出什
么结论?他们都是使用什么动力?有无局限?
材料四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初步形成, 西方国家开始统治世界
材料五
1840年英国侵略中国 ——鸦片战争。中国开 始由封建国家逐步变成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 中华民族开始了一百多 年屈辱、苦难、探索、 斗争的历程。 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世界局面形成
四、工业革命的影响:
1、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上首先发生工业革命的国家
3.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人类发展史上生产力的 重大飞跃,它开始于 A. 17世纪中叶 B. 17世纪后期 C. 18世纪60年代 D. 19世纪40年代 4. 第一次工业革命中最大的技术发明是 A. 水力纺纱机 B. 水力织布机 C. 瓦特蒸汽机 D. 焦炭炼铁法 5. 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是 A. 蒸汽机的出现 B. 珍妮纺纱机的出现 C. 火车的发明 D. 机器成为工业生产的 主要方式
18世纪60年代,英国织布工哈格里夫斯发明 了‚珍妮机‛的手摇纺纱机。‚珍妮机‛一 次可以纺出许多根棉线,极大的提高了生产 率。珍妮机的出现是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始标 志,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端。
4、开始: 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纺 纱机(‚珍妮机‛)。 5、含义: 人们把生产领域这种革命性变化 称为‚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也叫产业革命,是 资本主义时期由工场手工业向大 机器生产的一次飞跃。
工业革命创造如此巨大的生产 力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使 国家富强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小结:工业革命 时间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上半期 标志 珍妮机的发明和使用 机器的应用 从棉纺织业开始 ★瓦特改良蒸汽机
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主要 成就
解决动力问题
解决运输问题 史蒂芬孙发明火车
说一说:
下列图片反映工业革命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消极影响?
1.
是 A. 英国 B. 法国 C. 德国 D. 美国 2. 导致英国工业革命发生的主要原 因是 A. 英国圈地运动的发展 B. 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 C. 工场手工业无法满足不断扩大 的市场要求 D. 海外贸易和掠夺的发展
‚蒸汽机的历史意义,无论怎样夸大都不为 过。‛ ——《全球通史》作者:斯塔夫里阿诺斯
③意义: 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是生产领域的一 次意义重大的飞跃,它极大地提高了生产 力,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 (2)工厂制度: 进入19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 被大工厂替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
(2)铁路:
1830年以后,英国掀起建设铁路 狂潮,到1854年,建成铁路网。 (3)作用: 铁路时代的到来为社会提供了 更为快捷、廉价、便利的交通,使生 产和市场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密切。
1840年前后,英国大机器生产 已经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工 业革命完成。
工业革命后 工业革命前
19世纪早期使用蒸汽机的英国煤矿
三、火车与铁路
7、扩展:
(1)火车:
1825年,史蒂 芬孙设计了蒸汽机 车,标志着铁路时 代的开始。
1781年6月9日~18பைடு நூலகம்8年8月12日
1825年9月27日,“旅行者号‛的火车开始试车, 铁路两旁边挤满了万余名观众。机车后面拖 着12节煤车,另外还有20节的车箱,车厢里 乘着约450名旅客。史蒂芬孙亲自驾驶世界上 第一列火车。火车驶近了,大地在微微的颤 动。观众惊呆了,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怎么这家伙竟有这么大的。
水晶宫
1851年英国万国工 业品博览会
维多利亚女王
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和工人运动的兴起
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一、纺织技术的革新
1、前提:
17世纪末,英国君主立 宪制建立(资产阶级统治在 英国较早确立)
材料一 :‚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 工场手工业再也不能满足这种需求了。‛ (1)英国从‚三角贸易‛中不仅获得了雄厚的资 材料二:‚奴隶贩子的贸易路线一般是从欧洲出发,乘 金,而且从广大的海外殖民地获得丰富的资源和 船到非洲;在非洲通过各种卑鄙的方式虏获黑人后运往 原料。 美洲,把黑奴卖给美洲的种植园主;然后再把美洲的金 (2)英拥有广大的海外殖民地,为其提供了广 银和工业原料运往欧洲。因为贸易路线呈三角形,因此 大的商品销售市场。 称为‘三角贸易’。贩奴活动使非洲深受其害,殖民国 家特别是英国赚取了大量的血腥钱。‛ 材料三:‚15世纪末以来,英国贵族地主用暴力手 (3)18世纪中期的英国有充足的廉价 段把农民从小块租地上赶走,用篱笆圈起大片土地,作 劳动力。 为牧场,用来养羊,这就是著名的圈地运动。迫使大批 农民失去土地,很多人流入城市,成为自由劳动力者, 这就为资本家提供了大量廉价的雇佣劳动力。‛ 依据上述材料分析,为什么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
大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的过程
工厂 工场
四、工业革命影响
(1)工业革命创造的巨大生产力,
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材料一:
英 国 生 铁 产 量 25 万 吨 3240 万 吨
1.7万吨
380万吨
英 国 棉 花 加 工
1740年 1800年
1764年 1840年
‚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 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 产力还要多……‛
(3)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 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 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 局面。 材料3:19世纪中期,英国为打开中 国市场,倾销商品,掠夺廉价的工 业原料,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 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 国家。
1、工业革命影响:
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 平,人类进入‚蒸汽时代‛。19世纪中 期,英国已成为世界早第一个工业国家。
(2)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
材料2:1818~1836年,英国输往印度的棉 纱增加了5200倍。1850年,英国对印度棉 纺织品输出,占英国棉纺织品输出的65%。 殖民当局规定,英国输入印度的货物只收 极低税,甚至免税,印度纺织品在本国销 售,却要交极高的内地税。在英国棉织品 冲击下,驰名世界的印度棉织工业急剧衰 败,著名纺织业中心达卡,人口从15万减 少到三四万人。大批破产的手工业者挣扎 在死亡线上。
二、蒸汽机和工厂制度的确立
6、发展:
(1)蒸汽机: ①18世纪中期,瓦特对蒸 汽机作了改进。
②1785年,首先在纺织部
门投入使用。
1736年 — 1819年
蒸汽机是将蒸汽的能量转换为机械功的往复式动力机械 。 1776年制造出第一台有实用价值的蒸汽机。以后又经过 一系列重大改进,使之成为‚万能的原动机‛,在工业 上得到广泛应用。他开辟了人类利用能源新时代,标志 着人类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蒸汽时代。后人为了纪念 这位伟大的发明家,把功率的单位定为‚瓦特‛。
2、条件:
政局稳定,资本主义经济迅速 发展,国内外市场不断扩大。 3、直接原因: 棉纺织品的需求迅速增长,刺激了 生产方式的改进和新技术的发明。
‚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 工场手工业再也不能满足这种需求 了。‛ ——《共产党宣言》
1733年被凯伊 发明飞梭。
以前用普通的梭子,得有两个人配合,现 在使用飞梭,一个人就能完成织布工作,而且 能织比以前更宽的布。所以这个飞梭的发明, 大大提高了织布效率,但这个时候棉纱又供不 上使用了,这个时候人们迫切要求发明一种机 器,来提高纺纱的速度,提供更多的棉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