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方歌一百首彭述宪

合集下载

温病条辨方歌括(1)

温病条辨方歌括(1)

温病条辨方歌括(1)栀子豉汤栀豉为汤仲景留,上焦温病太阴求。

坐卧不安心懊恨,寸盂苔黄具可收;阳明下后烦难寐,长沙垂法寓良谋。

若还少气加甘草,呕吐又须姜汁投。

原文:太阴温病,得之二三日,舌微黄,寸脉盛,心烦懊恢,起卧不安,欲呕不得呕,无中焦证,栀子豉汤主之。

下后虚烦不服,心中懊恢,甚至反复颠倒,栀子豉汤主之。

若少气者加甘草;若呕者加姜汁。

方药:栀子、豆豉或加甘草,或加姜汁。

瓜蒂散散方为首甜瓜蒂,巧配山栀小豆熬,太阴胸痞二三日,痰涎壅盛此方疗。

原文:太阴病,得之二三日,心烦不安,痰涎壅盛陶中痞塞欲呕者,无中焦证,瓜蒂散主之,虚者加参芦。

方药:甜瓜蒂,赤小豆,栀子,虚者加参芦。

清营汤及其加昧原方犀地砧艮麦,连翘丹黄竹叶心,能疗烦渴目大刊,寐难舌赤暑厥阴;更医暑痫忽痉凤还治邪烧老幼身;阳明温病舌黄燥,质绛不渴也当循;寸大舌绛不渴者,除去黄连效更瓶原文:脉虚,夜寐不安,烦渴舌赤,时有谵语,日常开不喜闭,。

或喜闭不开、暑入手厥阴也。

手厥阴暑温,清营汤主之,舌白滑者不可与也。

小儿暑温,卒然痉厥,名曰暑痼,清营汤主之,亦可少与紫雪丹。

大人暑痼亦同上法。

热初入营,肝风内动,手足瘛疚,可於清营汤中加钩藤丹皮羚羊角。

太阴温病,寸脉大、舌绛而干,法当渴今反不渴者,热在营中也,清营汤去黄连主之。

阳明温病,舌黄燥肉色绛、不渴音,邪在血分,清营汤主之。

若滑者不可与也,当於湿温中求之。

方药:犀角、生地、元参、竹叶心、麦冬、丹参、黄连、银花、连翘。

化斑汤白虎加犀元参配,味属咸性名化斑。

保肺凉血防变乱,斑发正赤退非难。

原文:太阴温病,不可发汗,发汗而汗不出者,必发斑疹;汗出过多者,必神昏谵语。

发斑者,化斑汤主之。

阳明斑者,化斑汤主之。

方药:石膏、知母、甘草、元参、犀角、粳米。

清宫汤?加昧清宫汤清宫汤方治谵昏,误汗偏多用。

五心。

玄冬:竹翘莲同没,尖磨犀角可清神。

血分热搏苔少绛,胸中大热早清金,须加三位知银沥,驱尽三焦邪暑温。

原文:太阴温病,不可发汗,发汗而汗不出者.必发斑疹,汗出过多者,必神昏谵语。

方剂速记(新版方剂歌诀)

方剂速记(新版方剂歌诀)

寒积腹痛
2.大黄附子汤 Z 大黄附子汤 《金匮要略》 2.3 润下 1.麻子仁丸 脾约 麻子仁丸,脾约 麻子仁丸 丸 Z《伤寒论》
寒积腹痛里实
附子、大黄、细辛 附子
润 肠泻 热 , 行 气通便
脾约证
肠胃燥热,脾津不足, 大便秘结,小便频数
麻子仁、芍药、炙 麻子杏黄蜜药朴实。 麻子杏黄蜜药朴实。 麻子仁 枳实、 大黄、 厚朴、 麻子姓黄蜜要朴实。 杏仁 (济川 牛当归 壳麻泽苁 济川)牛当归 济川 牛当归,壳麻泽苁 肉苁蓉、当归、牛 肉苁蓉 蓉。 膝、泽泻、 升麻、 (济川)牛当归,俏马则从 枳壳 容。
风温初起
咳 嗽, 发热不甚, 微 渴,脉浮数 恶寒渐轻,身热增盛 者,头痛无汗,目疼鼻 干,心烦不眠,嗌干耳 聋,眼眶痛,苔薄黄, 脉微洪 麻疹不出,发而不透, 身热恶风,头痛肢疼, 咳嗽,且赤流泪,口 渴,舌红苔干脉浮数
《伤 柴葛解肌汤 Z 寒六书》
解 肌清 热
感冒风寒,郁而 化热证
陶氏柴葛解肌汤 柴葛、石芩三桔芍羌芷。 柴葛、石芩三桔芍羌芷。 羌芷 邪在三阳热势张 柴哥、石琴三姐烧枪支。 芩芍枯草姜枣芷 三指生姜大枣甘草。 注: 三指生姜大枣甘草。 羌膏解表清热良 阎氏升麻葛根汤 芍药甘草合成方 麻疹初起出不透 解肌透疹此方良
1.解 表 剂 1.1 辛温解表 1.麻黄汤★《伤 .麻黄汤 寒论》 发 汗解 表 , 宣 肺平喘 解 肌发 表 , 调 和营卫 解 表散 寒 , 温 肺化饮 发 汗祛 湿 , 兼 清里热 疏 散风 寒 , 理 气 和 中。 宣 利肺 气 , 疏 风止咳 外感风寒表实 证 恶寒发热,无汗而 喘,脉浮紧 麻黄杏甘桂。 麻黄杏甘桂。 麻黄(君) 、甘草、 麻黄 麻黄心肝贵。 桂枝、杏仁 麻黄汤中臣桂枝 杏仁甘草四般施 发汗解表宣肺气 伤寒表实无汗宜 桂枝芍药等量伍 姜枣甘草微火煮 解肌发表调营卫 中风表虚自汗出 小青龙汤最有功 风寒束表饮停胸 辛夏甘草和五味 姜桂麻黄芍药同 九味羌活防风苍 辛芷芎草芩地黄 发汗祛湿兼清热 分经论治变通良 香苏散内草陈皮 疏散风寒又理气 外感风寒兼气滞 寒热无汗胸脘痞 止嗽散用百部菀 白前枯草荆陈研 宣肺疏风止咳痰 姜汤调服不必煎

温病条辨方歌括6

温病条辨方歌括6

温病条辨方歌括6椒附白通汤椒附白通姜胆随,脉迟舌白苔滑灰。

不寐不食便塞窒,腹痛肢逆是寒湿。

原文:足太阴寒湿,舌白滑,甚则灰;脉迟,不食不寐,大便窒塞,浊阴疑聚;阳伤腹痛,痛甚则肢逆。

椒附白通汤主之。

方药:附子、川椒、干姜、葱白、猪胆汁。

附子理中汤去甘勤口广皮厚朴汤阳明寒温苔白腐,肛门坠痛便失常,附子理中去甘草,拈来陈朴术参姜。

甲文:阳明寒湿、舌白腐,肛坠痛、便不爽、不喜食,册子理中汤去甘草加广皮厚朴汤主之。

方药:茅术、人参、炮姜、厚朴、广皮、附子。

羽眯水旨房苓姜术桂治吞酸,寒热形寒皖痞牵。

脾胃两阳寒湿\不饥湿聚酒家氟原文:湿伤脾胃两阳,寒热不饥吞酸形寒,或脘中痞闷。

或酒客湿聚,苓姜术挂汤主之。

方药:茯苓生姜白术桂枝理中汤?五苓散。

四逆汤理中参草配术姜,寒热腹痛不渴详。

脾胃阳伤湿为害,霍乱身痛吐利狂。

五苓术桂茯泽猪,热多欲饮此方良。

四逆肢厥恶寒汗,吐利姜参附苹商。

原文:湿伤脾胃两阳,翠吐且利,寒热身痛,或不寒热,但腹中痛。

名曰霍乱。

寒多不欲饮水者,理中汤主之;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主之;吐利汗出、发热恶寒,四肢拘急、手足逆冷,四逆汤主之: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宜桂枝汤小和之。

方药; (一)人参甘草白术干姜(二)猪苓赤术茯苓泽泻桂枝(三)甘草干姜附子人参加减法(一)理中汤若脐上筑者,肾气动也。

去术加桂四两;吐多者,去术加生姜三两;下多者还用术。

悸者加茯苓二两;渴欲饮水者,加术足前成四两半;腹中痛者,加人参、足前成四两半;寒者加干姜、足前成四两半;腹满者去术,加附子一?枚,服汤后如食顷,饮热粥一?升(市升)许。

微自汗,匆发揭衣被。

、(二)五苓散腹满昔加厚朴、广皮各~—’两;渴头面赤,脉大紧而急,掮扇不知凉,饮冰不知冷,腹痛甚时时操烦者,格阳也。

加干姜—‘两五钱,百沸汤和。

每服五钱,日三服。

(注:此条非仲景原文。

系鞠通先先冶验例。

)(三)霍乱转筋者。

五苓散加防已、陡枝、—薏仁主之;腹甚紧者再加附子。

诸黄疸小便黄者,茵陈五苓散(即五苓散加茵陈)仁之。

100首方剂歌诀

100首方剂歌诀

100首方剂方歌1.解表剂1.1辛温解表1.麻黄汤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外感风寒表实麻黄汤中臣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汗解表宣肺气,伤寒表实无汗宜。

2.桂枝汤解肌发表,调和营卫外感风寒表虚桂枝芍药等量伍,姜枣甘草微火煮,解肌发表调营卫,中风表虚自汗出。

3.九味羌活汤发汗祛湿,兼清里热外感风寒湿邪,内有蕴热证九味羌活防风苍,辛芷芎草芩地黄,发汗祛湿兼清热,分经论治变通良。

4.小青龙汤解表散寒,温肺化饮外寒里饮解表蠲饮小青龙,麻桂姜辛夏草从,芍药五味敛气阴,表寒内饮最有功。

5.止嗽散宣利肺气,疏风止咳风邪犯肺证止嗽散用百部宛,白前桔草荆陈研,宣肺疏风止咳痰,姜汤调服不必煎。

1.2 辛凉解表6.银翘散辛凉透表,清热解毒温病初起,“辛凉平剂”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蒡鼓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轻疏风热煮无过。

7.桑菊饮疏风清热,宣肺止咳风温初起,“辛凉轻剂”桑菊饮中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饶,清疏肺卫轻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消。

8麻杏甘石汤辛凉疏表,清肺平喘外感风邪,邪热壅肺仲景麻杏甘石汤,辛凉宣肺清热良,邪热雍肺咳喘急,有汗无汗均可尝。

1.3扶正解表9.败毒散散寒祛湿,益气解表气虚,外感风寒湿表证人参败毒草苓芎,柴前独羌枳桔共,薄荷少许姜三片,气虚感寒有奇功。

麻黄细辛附子汤,助阳解表代表方,阳虚外感风寒症,寒重热轻脉沉良。

2.泻下剂2.1 寒下剂11.大承气汤峻下热结阳明腑实证,热结旁流,里热实证之热厥,痉病,发狂大承气汤大黄硝,枳实厚朴先煮好,峻下热结急存阴,阳明腑实重症疗。

去硝名为小承气,轻下热结用之效,调胃承气硝黄草,缓下热结此方饶。

12.大黄牡丹汤泻热破瘀,散结消肿肠痈初起,湿瘀滞证金匮大黄牡丹汤,桃仁芒硝瓜子襄,泻热破淤散结肿,肠痈初起腹痛康,肠痈初起腹按痛,尚未成脓服之消。

2.2温下剂13.温脾汤攻下冷积,温补疲阳阳虚寒积(脾阳不足)温脾附子大黄硝,当归干姜人参草,攻下寒积温脾阳,阳虚寒积腹痛疗。

2.4 逐水14.十枣汤攻逐水饮悬饮,水肿(实水)十枣非君非汤剂,芫花甘遂和大戟,攻逐水饮力峻猛,悬饮水肿实证宜。

方歌七五完美

方歌七五完美

方歌七五完美作者:日期:1解表剂方剂歌诀(七版为主补充五版)1.1辛温解表 1. 麻黄汤 麻黄汤中臣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 发汗解表宣肺气,伤寒表实无汗宜。

2. 桂枝汤 桂枝芍药等量伍,姜枣甘草微火煮, 解肌发表调营卫,3.九味羌活汤 九味羌活防风苍, 发汗祛湿兼清热, 4. 香苏散 香苏散内草陈皮, 外感风寒兼气滞, 加味香苏散 加味香苏草陈皮, 恶风身热头项痛,5.小青龙汤 中风表虚自汗出。

5.升麻葛根汤 阎氏升麻葛根汤, 麻疹初起出不透,1.3扶正解表1. 败毒散 人参败毒草苓芎, 薄荷少许姜三片,2. 参苏饮 参苏饮内用陈皮,芍药甘草合成方,解肌透疹此方良。

羌独柴前枳桔共,气虚感寒有奇功。

枳壳前胡半夏齐,辛芷芎草苓地黄, 分经论治变通良。

疏散风寒又理气, 寒热无汗胸脘痞。

荆防艽蔓川芎姜, 胸脘满闷服之松。

解表蠲饮小青龙,麻桂姜辛夏草从, 芍药五味敛气阴,表寒内饮最有功。

6止咳散 止嗽散用百部菀, 宣肺疏风止咳痰, 7.正柴胡饮 正柴胡饮平散方, 轻疏风邪解热痛, 1.2辛凉解表 1. 银翘散 银翘散主上焦疴, 甘桔芦根凉解法, 2. 桑菊饮 桑菊饮中桔杏翘, 清疏肺卫轻宣剂, 干葛木香甘桔茯,气虚外感最相宜。

3. 麻黄细辛附子汤麻黄细辛附子汤,助阳解表代表方, 阳虚外感风寒证,寒重热轻脉沉良。

再造散再造散用参附芪,桂甘羌防芎芍齐, 再加细辛姜枣煮,4. 加减葳蕤汤 加减葳蕤用白微, 草枣薄荷八味共,2泻下剂豆豉生姜桔梗随, 滋阴发汗功可慰。

白前桔草荆陈研, 姜汤调服不必煎。

芍药防风陈草姜, 表寒轻证服之康。

竹叶荆蒡豉薄荷, 清疏风热煮无过。

芦根甘草薄荷饶, 风温咳嗽服之消。

3.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仲景麻杏石甘汤 邪热雍肺咳喘急,4. 柴葛解肌汤 陶氏柴葛解肌汤, 苓芍桔草姜枣芷,,辛凉宣肺清热良, 有汗无汗均可尝。

邪在三阳热势张, 羌膏解表清热良。

2.1寒下 1. 大承气汤大承气汤大黄硝, 峻下热结急存阴, 去硝名为小承气, 调胃承气硝黄草,2. 大黄牡丹汤 金匮大黄牡丹汤, 泻热破瘀散结肿, 肠痈初起腹按痛,3. 大陷胸汤 大陷胸汤用硝黄, 专治水热结胸证, 2.2温下1.大黄附子汤 金匮大黄附子汤, 温下治法代表方,枳实厚朴先煮好, 阳明腑实重症疗。

方歌---(完整)

方歌---(完整)

方歌---(完整)麻黄汤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恶寒发热头身痛无汗而喘服之宜桂枝汤太阳中风桂枝汤芍药甘草枣生姜解肌发表和营卫啜粥温覆汗易酿九味羌活散九味羌活用防风细辛苍芷与川芎黄芩生地同甘草分经论治宜变通小青龙汤小小青龙最有功风寒束表饮停胸细辛半夏甘和胃姜桂麻黄芍药同桑菊饮桑菊饮中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饶清疏肺卫轻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消银翘散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牛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轻宣温热煮无过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伤寒麻杏石甘汤汗出而喘法度量辛凉疏泄能清肺定喘除烦效力彰败毒散人参败毒草苓芎羌独柴前枳桔同瘟疫伤寒并痢疾扶正祛邪有奇功大承气汤大承气汤用硝黄配伍枳朴泻力强痞满燥实四症见峻下热结第一方大陷胸汤大陷胸汤用硝黄甘遂为末共成方擅医热实结胸证泻热逐水效专长温脾汤温脾附子与干姜甘草人参及大黄寒热并进补兼泻温通寒积振脾阳麻子仁丸麻子仁丸治脾约枳朴大黄麻杏芍胃燥津枯便难解润肠泻热功效确济川煎济川归膝肉苁蓉泽泻升麻枳壳从肾虚津亏肠中燥温润通便法堪宗十枣汤十枣逐水效堪夸大戟甘遂与芫花悬饮内停胸胁痛水肿腹胀用无差黄龙汤黄龙汤用朴硝黄参归甘桔枳枣姜阳明腑实气血弱攻补兼施效力强小柴胡汤小柴胡汤和解功半夏人参甘草从更加黄芩生姜枣少阳百病此方宗蒿芩清胆汤蒿芩清胆枳竹茹陈夏茯苓加碧玉热重寒轻痰挟湿胸痞呕恶总能除四逆散四逆散里用柴胡芍药枳实甘草须此是阳郁成厥逆疏和抑郁厥自除逍遥散逍遥散中当归芍柴苓术草加姜薄疏肝养血又健脾肝郁血虚脾气弱痛泻要方痛泻要方用陈皮术芍防风共成剂肠鸣泄泻腹又痛治在泻肝与补脾半夏泻心方半夏泻心黄连芩干姜草枣人参行辛开苦降消痞满治在调阳与和阴白虎汤白虎膏知甘草粳气分大热此方清热渴汗出脉洪大加入人参气津生竹叶石膏汤竹叶石膏汤人参麦冬半夏甘草临再加粳米同煎服清热益气养阴津清营汤清营汤治热传营身热夜甚神不宁角地银翘玄连竹丹麦清热更护阴犀角地黄汤犀角地黄芍药丹血热妄行吐衄斑蓄血发狂舌质绛凉血散瘀病可痊黄连解毒汤黄连解毒汤四味黄芩黄柏栀子备躁狂大热呕不眠吐衄发斑均可为凉膈散凉膈硝黄栀子翘黄芩甘草薄荷饶竹叶蜜煎疗膈热中焦燥实服之消普济消毒饮普济消毒蒡芩连甘桔蓝根勃翘玄升柴陈薄僵蚕入大头瘟毒服之痊导赤散导赤生地与木通草梢竹叶四般功口糜淋痛小肠火引热同归小便中龙胆泻肝汤龙胆泻肝栀芩柴生地车前泽泻偕木通甘草当归合肝经湿热力能排泻白散泻白桑皮地骨皮甘草粳米四般宜泻肺清热平咳喘又可和中与健脾清胃散清胃散用升麻连当归生地牡丹全或加石膏清胃热口疮吐衄与牙宣玉女煎玉女煎用熟地黄膏知牛膝麦冬襄胃火阴虚相因病牙痛齿衄宜煎尝芍药汤芍药汤中用大黄芩连归桂槟草香清热燥湿调气血下利腹痛自安康白头翁汤白头翁汤给热痢黄连黄柏与秦皮清热解毒并凉血坚阴止痢功效奇青蒿鳖甲汤青蒿鳖甲知地丹热伏阴分此方攀夜热早凉无汗出养阴透热服之安香薷散三物香薷豆朴先散寒化湿功效兼若益银翘豆易花新加香薷祛暑煎六一散六一散用滑石草清暑利湿有功效益元碧玉与鸡苏砂黛薄荷加之好清暑益气汤王氏清暑益气汤善治中暑气津伤洋参冬斛荷瓜翠连竹知母甘粳襄理中丸理中丸主温中阳甘草人参术干姜吐利腹痛阴寒盛或加附子更扶阳吴茱萸汤吴茱萸汤参枣姜肝胃虚寒此法良阳明寒呕少阴利厥阴头痛亦堪尝小建中汤小建中汤芍药多桂枝甘草姜枣和更加饴糖补中脏虚劳腹痛服之瘥四逆汤四逆汤中附草姜四肢厥逆急煎尝脉微吐利阴寒盛救逆回阳赖此方当归四逆汤当归四逆芍桂枝细辛甘草木通施血虚寒厥四末冷温经通脉最相宜黄芪桂枝五物汤黄芪桂枝五物汤芍药大枣与生姜营卫俱虚风气袭血痹服之功效良葛根黄芩黄连汤葛根黄芩黄连汤再加甘草共煎尝邪陷阳明成热利清里解表保安康大柴胡汤大柴胡汤用大黄枳实芩夏白芍将煎加姜枣表兼里妙法内攻并外攘防风通圣散防风通圣大黄硝荆芥麻黄栀芍翘甘桔芎归膏滑石薄荷芩术力偏饶表里交攻阳热盛外疡疮毒总能消四君子汤四君子汤中和义参术茯苓甘草比益以夏陈名六君祛痰补益气虚饵除却半夏名异功或加香砂气滞使参苓白术散参苓白术扁豆陈山药甘莲砂薏仁桔梗上浮兼保肺枣汤调服益脾神补中益气汤补中益气芪术陈升柴参草当归身升阳举陷功独擅气虚发热亦堪珍玉屏风散玉屏风散最有灵芪术防风鼎足形表虚汗多易感冒益气固表止汗神生脉散生脉麦味与人参益气养阴效力神气少汗多兼口渴病危脉绝急煎斟四物汤四物地芍与归芎血家百病此方宗妇女经病凭加减临证之时可变通当归补血汤当归补血东垣笺黄芪一两归二钱血虚发热口烦渴脉大而虚宜此煎归脾汤归脾汤用术参芪归草茯神远志随酸枣木香龙眼肉煎加姜枣益心脾怔忡健忘俱可却便血崩漏总能医炙甘草汤炙甘草汤参桂姜麦冬生地麻仁襄大枣阿胶加酒服通阳复脉第一方泰山磐石汤泰山磐石八珍全去茯加芪芩断联再益砂仁与糯米妇人胎动可安痊六味地黄丸六味地黄益肾肝山药丹泽萸苓掺更加知柏成八味阴虚火旺可煎餐养阴明目加杞菊滋阴都气五味研肺肾两调金水生麦冬加入长寿丸都气磁柴石菖莆耳鸣耳聋俱可安左归丸左归丸内山药地萸肉枸杞与牛膝菟丝龟鹿二胶合壮水之主第一方大补阴丸大补阴丸知柏黄龟板脊髓蜜成方咳嗽咯血骨蒸热阴虚火旺制亢阳一贯煎一贯煎中生地黄沙参归杞麦冬藏少佐川楝泄肝气阴虚胁痛此方良肾气丸金匮肾气治肾虚地黄淮药及山萸丹皮苓泽加桂附水中生火在温煦右归丸右归丸中地附桂山药茱萸菟丝归杜仲鹿胶枸杞子益火之源此方魁地黄饮子地黄饮子山茱斛麦味菖莆远志茯苁蓉桂附巴戟天少入薄荷姜枣服真人养脏汤真人养脏木香诃当归肉桂与粟壳木芍参桂甘草共脱肛久痢服之瘥四神丸四神故纸吴茱萸肉蔻除油五味具大枣生姜同煎合五更肾泄最相宜金锁固精丸金锁固精芡实研莲须龙牡沙苑填莲粉糊丸盐汤下肾虚精滑此方先桑螵蛸散桑螵蛸散用龙龟参苓菖远及当归尿频遗尿精不固滋肾宁心法勿违缩泉丸缩泉丸治小便频膀胱虚寒遗尿斟乌药益智各等份山药糊丸效更珍固冲汤固冲汤中用术芪龙牡芍萸茜草施倍子海蛸棕榈炭崩中漏下总能医完带汤完带汤中二术陈车前甘草和人参柴芍淮山黑芥穗化湿止带此方金朱砂安神丸朱砂安神东垣方归连甘草合地黄怔忡不寐心烦乱镇心泄火可复康天王补心丹补心丹用柏枣仁二冬生地当归身三参桔梗朱砂味远志茯苓养心神酸枣仁汤酸枣仁汤治失眠川芎知草茯苓煎养血除烦清内热安然入睡梦乡甜安宫牛黄丸安宫牛黄开窍方芩连栀郁朱雄黄牛角珍珠冰麝箔热闭心包功效良苏合香丸苏合香丸麝息香木丁荜茇乳檀芳犀冰术沉诃香附衣用朱砂中恶尝越鞠丸越鞠丸治六般郁气血湿痰食火因香附芎苍兼栀曲气畅郁舒痛闷伸柴胡疏肝散柴胡疏肝芍川芎枳壳陈皮草香附疏肝行气兼活血胁肋疼胀皆能除瓜蒌薤白白酒汤瓜蒌薤白白酒汤胸痹胸闷痛难当喘息短气时咳唾难卧当加半夏良枳实消痞丸枳实消痞四君全麦芽夏曲朴姜连蒸饼糊丸消积满消中有补两相兼半夏厚朴汤半夏厚朴痰气疏茯苓生姜共紫苏加枣同煎名四七痰凝气滞皆能除厚朴温中汤厚朴温中陈草苓干姜草蔻木香停煎服加姜治腹痛虚寒胀满用皆灵天台乌药散天台乌药木茴香巴豆制楝青槟姜行气疏肝且暧下寒疝腹痛是良方暖肝煎暖肝煎中杞茯归茴沉乌药合肉桂下焦虚寒疝气痛温补肝肾此方推加味乌药散加味乌药汤砂仁香附木香乌草伦配入玄胡共六味经前胀痛效堪珍苏子降气汤苏子降气半夏归前胡桂朴草姜随上实下虚痰嗽喘或加沉香去肉桂定喘汤定喘白果与麻黄款冬半夏白皮桑苏杏黄芩兼甘草风寒痰热喘哮尝旋覆代赭汤旋覆代赭用人参半夏姜甘大枣临化痰降逆兼调补痞硬噫气力能禁橘皮竹茹汤橘皮竹茹治呕逆人参甘草枣姜益胃虚有热失和降久病之后更相宜桃核承气汤桃核承气五药施甘草硝黄并桂枝瘀热互结小腹胀如狂蓄血功效奇血府逐瘀汤血府逐瘀生地桃红花当归草赤芍桔梗枳壳柴芎膝血化下行免作劳补阳还五汤补阳还五芎桃红赤芍归尾加地龙四两生芪为君药补气活血经络通复元活血汤复元活血用柴胡大黄花粉桃红入当归山甲与甘草跌打损伤瘀痛除温经汤温经汤用桂萸芎归芍丹皮姜夏冬参草阿胶调气血暖宫祛瘀在温通生化汤生化汤宜产后尝归芎桃草酒炮姜恶露不行少腹痛温养活血最见长十灰散十灰散用大小蓟荷柏茅茜棕丹皮山栀大黄俱为灰上部出血此方宜咳血方咳血方中栀青黛诃子海粉瓜蒌仁姜汁蜜丸口噙化木火刑金咳血平小蓟饮子小蓟饮子藕蒲黄木通滑石生地黄归草栀子淡竹叶热结血淋服之良槐花散槐花散为便血方侧柏芥穗枳壳襄槐角防榆归芩枳清肠止血亦可尝黄土汤黄土汤用芩地黄术附阿胶甘草尝温阳健脾能摄血吐衄便崩服之康川芎茶调散川芎茶调散荆防辛芷薄荷甘草羌目昏鼻塞风攻上偏正头痛悉能康大秦艽汤大秦艽汤羌独防芎芷辛芩二地黄石膏归芍苓甘术风中经络可煎尝消风散消风散内用荆防蝉蜕胡麻苦参苍石知蒡通归地草风疹湿疹服之康牵正散牵正散是杨家方白附全蝎与僵蚕服用少量热酒下口眼(埚)斜定能敲羚角钩藤汤俞氏羚角钩藤汤桑菊茯神鲜地黄贝草竹茹同芍药肝热生风急煎尝镇肝熄风汤镇肝熄风芍天冬玄牡茵陈赭膝龙龟板麦芽甘草楝肝风内动有奇功天麻钩藤饮天麻钩藤石决明栀芩杜膝与寄生夜藤茯神益母草头痛眩晕失眠宁大定风珠大定风珠鸡子黄胶芍三甲五味襄麦冬生地麻仁草滋阴熄风是妙方杏苏散杏苏散用半夏芩前胡枳桔橘皮从甘草生姜与大枣凉燥咳嗽立能停清燥救肺汤清燥救肺参草杷石膏胶杏麦胡麻经霜收下冬桑叶清燥润肺效可夸养阴清肺汤养阴清肺麦地黄玄参甘草贝丹襄薄荷共煎利咽膈阴虚白喉是妙方麦门冬汤麦门冬汤用人参枣草粳米半夏存肺痿咳逆因虚火益胃生津此方珍百合固金汤百合固金二地黄玄参贝母桔甘藏麦冬芍药当归配喘咳痰血肺家伤玉液汤玉液山药芪葛根花粉知味鸡内金消渴口干溲多数补脾固肾益气阴增液汤增液汤用参地冬无水舟停下不通或合硝黄作泻剂补泄兼施妙不同平胃散平胃散用朴陈皮苍术甘草姜枣齐燥湿运脾除胀满调胃和中此方宜藿香正气散藿香正气大腹苏甘桔陈苓术朴俱夏曲白芷加姜枣风寒暑湿岚瘴驱三仁汤三仁杏蔻薏苡仁朴夏白通滑竹伦水用甘澜扬百遍湿温初起法堪遵茵陈蒿汤茵陈蒿汤治阳黄栀子大黄组成方湿热蕴结在肝胆清热利湿退黄良甘露消毒丹甘露消毒蔻藿香茵陈滑石木通菖芩翘贝母射干薄湿温时疫是主方连朴饮连朴饮内用香豉菖蒲半夏焦山栀芦根厚朴黄连入湿热霍乱此方施八正散八正木通与车前扁蓄大黄滑石研草梢瞿麦兼栀子煎加灯草痛淋蠲当归拈痛汤当归拈痛羌防升猪泽黄芩葛茵陈二术知苦人参草疮疡湿热服皆应苓桂术甘汤苓桂术甘是经方中阳不足痰饮猖悸眩咳逆胸胁满温阳化饮功效彰真武汤真武汤壮肾中阳茯苓术芍附生姜阳虚水饮停为患悸眩(润)惕保安康实脾散实脾苓术与木瓜甘草木香大腹加草果附姜兼厚朴虚寒阴水效堪夸萆薢分清饮萆薢分清石菖蒲萆薢乌药益智俱或益茯苓盐水服通心固肾浊精驱独活寄生汤独活寄生艽防辛芎归地芍佳苓均杜仲牛膝人参草风湿顽痹屈能伸二陈汤二陈汤用半夏陈苓草姜梅一并存燥湿化痰兼利气湿痰为患此方珍温胆汤温胆汤中苓夏草枳竹陈皮加姜枣虚烦不眠舌苔腻此系胆虚痰热扰清气化痰丸清气化痰杏瓜蒌茯苓枳芩胆星投陈夏姜汁糊丸服专治肺热咳痰稠小陷胸汤小陷胸汤连夏蒌宽胸散结涤痰优痰热内结痞满痛苔黄脉滑此方求滚痰丸滚痰丸是逐痰方礞石黄芩及大黄少佐沉香为引导实热顽痰一扫光贝母瓜蒌散贝母瓜蒌散茯苓陈皮桔梗花粉增咳嗽咽干痰难咯润燥化痰病自清止嗽散止嗽散用桔甘前紫菀荆陈百部研止咳化痰兼透表姜汤调服不用煎半夏白术天麻汤半夏白术天麻汤苓草橘红枣生姜眩晕头痛风痰盛化痰息风是效方保和丸保和神曲与山楂陈翘莱菔苓半夏炊饼为丸白汤下消食和胃效堪夸枳实导滞丸枳实导滞曲大黄芩连白术与茯苓泽泻蒸饼糊丸服湿热积滞此方寻木香槟榔丸木香槟榔青陈皮黄柏黄连莪枳齐大黄黑丑兼香附热滞泻痢皆相宜健脾丸健脾参术苓草陈肉蔻香连合砂仁楂肉山药曲麦炒消补兼施此方寻桂枝茯苓丸金匮桂枝茯苓丸桃仁芍药和牡丹等份为末蜜丸服缓消癥块胎可安乌梅丸乌梅丸用细辛桂黄连黄柏及当归人参椒姜及附子温中寓清在安蛔仙方活命饮仙方活命金银花防止陈皮皂山甲贝母花粉及乳没赤芍甘草酒煎佳阳和汤阳和汤法治阴疽贴骨流注鹤膝风熟地鹿胶桂姜炭麻黄白芥甘草从苇茎汤苇茎汤方出千金桃仁薏苡冬瓜仁瘀热结肺成痈毒清热排脓病自宁大黄牡丹汤金匮大黄牡丹汤桃仁瓜子芒硝襄肠痈初起腹按痛泻热逐瘀自能康。

温病背诵条文

温病背诵条文

温病背诵条⽂《温热论》1温邪上受,⾸先犯肺,逆传⼼包。

肺主⽓属卫,⼼主⾎属营,辨营卫⽓⾎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异也。

(1)2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温邪则热变最速,未传⼼包,邪尚在肺,肺主⽓,其合⽪⽑,故云在表。

在表初⽤⾟凉轻剂。

夹风则加⼊薄荷、⽜蒡之属,夹湿加芦根、滑⽯之流。

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

(2)3不尔,风夹温热⽽燥⽣,清窍必⼲,为⽔主之⽓不能上荣,两阳相劫也。

湿与温合,蒸郁⽽蒙蔽于上,轻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

其病有类伤寒,其验之之法,伤寒多有变证,温热虽久,在⼀经不移,以此为辨。

(3)4前⾔⾟凉散风,⽢淡驱湿,若病仍不解,是渐欲⼊营也。

营分受热,则⾎液受劫,⼼神不安,夜甚⽆寐,或斑点隐隐,即撤去⽓药。

如从风热陷⼊者,⽤犀⾓、⽵叶之属;如从湿热陷⼊者,犀⾓、花露之品,参⼊凉⾎清热⽅中。

若加烦躁,⼤便不通,⾦汁亦可加⼊,⽼年或平素有寒者,以⼈中黄代之,急急透斑为要。

5若斑出热不解者,胃津亡也,主以⽢寒,重则如⽟⼥煎,轻则如梨⽪、蔗浆之类。

或其⼈肾⽔素亏,虽未及下焦,先⾃彷徨矣,必验之于⾆,如⽢寒之中加⼊咸寒,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恐其陷⼊易易⽿。

(5)6若其邪始终在⽓分流连者,可冀其战汗透邪,法宜益胃,令邪与汗并,热达腠开,邪从汗出。

解后胃⽓空虚,当肤冷⼀昼夜,待⽓还⾃温暖如常矣。

盖战汗⽽解,邪退正虚,阳从汗泄,故渐肤冷,未必即成脱证。

此时宜令病者,安舒静卧,以养阳⽓来复,旁⼈切勿惊惶,频频呼唤,扰其元神,使其烦躁。

但诊其脉,若虚软和缓,虽倦卧不语,汗出肤冷,却⾮脱证;若脉急疾,躁扰不卧,肤冷汗出,便为⽓脱之证矣。

更有邪盛正虚,不能⼀战⽽解,停⼀⼆⽇再战汗⽽愈者,不可不知。

(6)7再论⽓病有不传⾎分,⽽邪留三焦,亦如伤寒中少阳病也。

彼则和解表⾥之半,此则分消上下之势,随证变法,如近时杏、朴、苓等类,或如温胆汤之⾛泄。

因其仍在⽓分,犹可望其战汗之门户,转疟之机括。

温病学方歌

温病学方歌

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蒡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清疏风热煮无过。

桑菊饮中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饶,清疏肺卫轻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消。

竹叶石膏汤人参,麦冬半夏甘草临,再加粳米同煎服,清热益气养阴津。

清营汤是鞠通方,热入心包营血伤,犀角丹玄连地麦,银翘竹叶服之康。

犀角地黄芍药丹,血热妄行吐衄斑,蓄血发狂舌质绛,凉血散瘀病可痊。

清瘟败毒地连芩,丹石栀甘竹叶寻,犀角玄翘知芍桔,清热解毒亦滋阴。

普济消毒芩连鼠,玄参柑桔蓝根侣,升柴马勃连翘陈,僵蚕薄荷为末咀,或加人参及大黄,大头天行力能御。

凉膈硝黄栀子翘,黄芩甘草薄荷饶,竹叶蜜煎疗膈上,中焦躁实服之消。

杏苏散内夏陈前,枳桔苓草降枣研,轻宜温润治凉燥,咳止痰化病自痊。

桑杏汤中浙贝宜,沙参栀豉与梨皮,干咳咽燥身微热,清宣凉润法相益。

清燥救肺参草杷,石膏胶杏麦胡麻,经霜收下冬桑叶,清燥润肺效堪夸。

麦门冬汤用人参,枣草粳米半夏存,肺痿咳逆因虚火,清养肺胃此方珍。

养阴清肺是妙方,玄参草芍冬地黄,薄荷贝母丹皮入,时疫白喉急煎尝。

益胃汤能养胃阴,冰糖玉竹与沙参,麦冬生地同煎服,甘凉滋润生胃津。

三仁杏蔻薏苡仁,朴夏通草滑竹伦,水用甘澜扬百遍,湿温初起法堪遵。

甘露消毒蔻藿香,茵陈滑石木通菖,芩翘贝母射干薄,湿温时疫是主方。

连朴饮用香豆豉,菖蒲半夏焦山栀,芦根厚朴黄连入,湿热霍乱此方施。

三甲复脉蛎龟鳖,地芍麻仁胶草麦,温邪伤阴肢痉挛,息风潜阳又养血。

犀地清络翘茅灯,丹皮赤芍桃仁通,沥姜菖蒲汁豁痰,气血两燔证危重。

薛氏参麦加石斛,木瓜谷芽鲜莲子,甘草一同来加入,余邪自去养气阴。

清络饮是条辨方,荷叶扁豆鲜银花,丝瓜取皮来通络,竹叶翠衣清余邪。

清宫汤用莲子心,犀角麦冬与玄参,竹叶连翘透心热,或加沥胆菖郁金。

沙参麦冬扁豆桑,玉竹花粉甘草襄;秋燥耗津伤肺胃,咽涸干咳最堪尝。

新加黄龙用人参,增液海参大补阴,调胃承气加姜汁,当归活血效力神。

清瘟败毒地连芩,丹石栀甘竹叶寻,犀角玄翘知芍桔,温邪泄毒亦滋阴。

彭子益先生16本书第四本温病篇

彭子益先生16本书第四本温病篇

彭子益先生16本书第四本温病篇系统医学温病篇系统学镇逆白虎汤三七附热伤风方四八下篇今欲解决温病宜先解决内经难经之文四九伤寒温病不可混合温病系阴虚亦系阳虚养阴液保阳根必先保中气温病出疹之关系五〇温病脉是虚象五一辨伤寒温病凭脉凭气伤寒救阳温病救阴二语之错点五二温病与温疫初病见证之分别五三温病为天时之正病四时之根气伤则生疫病五四温病忌发汗何以温病非得汗不解五五温病汗下之过五六谵语不尽是实证第六次征集医稿问题之驳辩评米君焕章第六次征集医稿问题之驳辩五七问题说明五八伤寒阳明证之研究六三柯韵柏曰:“肝胆为温病之原,阳明为成温之薮”。

柯氏两句话已将温病之理始终说完。

内经:热病在三日者,可汗而已;满三日者,可泄而已。

内经两句话已将治温病之法始终说完。

木主疏泄,木升火发,金水失其收藏之能,温病乃起。

乌梅平木气之疏泄,生津液,以降火气。

荣气交卫,火气交水,阴阳调和而中气复原,是以汗出而病解。

如木火之疏泄益胜,金气之收敛大败,则金气之液被木火灼伤,热气与燥气合并于肺脏、胃腑之间,温病遂成。

石膏清泄肺胃之燥热,是以热退而病解。

汗者非发表之汗,乃荣卫和而出汗之汗也。

泄者非硝黄之下而泄之,乃石膏之清而泄之也。

故仲景于温病戒汗下也。

是篇,乌苏丸、白虎汤两方统治温病实验各案,将温病始终包括,只要见效何必图多。

盖热已退后之病,即不在温病范围内,即在内伤范围内,金匮与伤寒坏病各方可按法治之。

吴鞠通将大补气血、温补火土、燥淡逐水、破气攻血各方揽入温病,温病之范围益宽,温病之理法益乱。

陈修园之伤寒、吴鞠通之温病于医理医法,皆以意为之,不知正轨,自己尚是聋瞽,何能启发后学之聪明也。

要旨仲景先师著伤寒论,统外感内伤各病而言,非单指麻黄汤证之伤寒而言,故伤寒论首列桂枝汤证。

桂枝汤证,盖疏泄之气太过,收敛之气受伤之病也。

麻黄汤证收敛之气太过,疏泄之气受伤之病也。

热者,太空之动气,疏泄之气也;寒者,太空之静气,收敛之气也。

动静一偏,升降不匀,中气受伤,故外感之病易于死也。

中医-温病口诀

中医-温病口诀

【原病】10. 肝熱病:小黃腹痛多臥了。

熱。

心熱病:心不樂,數日乃樂。

(心)真痛,煩我偷麵吃,無憾。

爭痛,煩嘔頭面赤,無汗。

肺熱病:妃惡風寒,借起毫毛,說防身熱。

肺惡風寒,厥起毫毛,舌黃身熱。

妃真傳哥,痛揍兄喊喊頭痛不得息。

肺爭喘咳,痛走胸汗寒頭痛不得息。

腎熱病:先腰痛嫌痠,若哥數淫樂。

先腰痛痠,若渴數飲熱。

熱爭向強嫌寒酸,足下不欲言。

熱爭項強寒酸,足下不欲言。

脾熱病:婢偷呷腥,顏請嘔了。

脾頭頰心,顏青嘔熱。

【上焦】4. 銀翹散組成:一翹幹荷姊,竹莖扭到。

銀翹甘荷桔,竹荊牛豆。

6. 桑菊飲組成:激賞俏姊為何性感。

菊桑翹桔葦荷杏甘。

15. 太因溫病,蠢大,說將幹,不可熱淫中→請淫去黏。

太陰溫病,寸大,舌絳乾,不渴熱營中→清營去連。

16. 發熱→一翹去死(加)大青丹地(倍)玄參。

(銀)(禁)財嬸當防三春柳搶鴿子。

柴升當防三春柳羌葛芷。

18. 大頭→咽喉前後腫,面頰不外耳聾,普濟去升柴,初起去情黏。

【暑溫】1. 時常喊,又洪大叔口渴面赤大汗出→會暑溫→唬唬人。

似傷寒,右洪大數口渴面赤大汗出→曰暑溫→虎虎人。

7. 但歌無彈,歌聲清高→請了乾姊心勿(台)知。

但咳無痰,咳聲清高→清絡甘桔杏麥知。

8. 歌手歌聲重,但都不歌,歌不多音。

咳嗽咳聲重,痰多不渴,渴不多飲。

9. 姊叔買稀粥(台)不安說吃時有魚,請弄母常開(心)厥暑脈虛寐不安舌赤時有語,清榮目常開。

11. 暑瘵→叔穩喊了,說不可吐血→(因)難治。

暑溫寒熱,舌不渴吐血→(因)難治。

12. 小兒數錢→請容直學。

小兒暑瘵→清榮紫雪。

13. 大人數錢→請容各等你。

大人暑瘵→請榮鉤丹羚。

【伏暑】4. 氣死─一翹去黑牛家獻花。

氣實─銀翹去玄牛家杏謂。

5. 學士─一翹丹嫂賣地。

血實─銀翹丹芍麥地。

6. 氣虛─一翹黑牛莖,性搞琴。

銀翹去牛荊,杏膏芩。

7. 學習─加減生賣。

血虛─加減生脈。

【濕溫、寒濕】5. 太硬時穩傳出→千斤偉莖→先喊(台)。

太陰濕溫喘促→千金葦莖→杏滑。

方剂学方歌

方剂学方歌

辛温解表麻黄汤、桂枝汤、小青龙汤、大青龙汤、九味羌活汤、香薷散辛凉解表银翘散、桑菊饮、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扶正解表人参败毒散、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葳蕤汤寒下大承气汤、大黄牡丹汤温下温脾汤、三物备急丸润下麻子仁丸逐水十枣汤、舟车丸攻补兼施黄龙汤、增液承气汤和解少阳小柴胡汤、大柴胡汤、蒿芩清胆汤、达原饮调和肝脾四逆散、逍遥散、痛泻要方调和肠胃半夏泻心汤温中祛寒理中丸、吴茱萸汤、小建中汤回阳救逆四逆汤、参附汤、真武汤温经散寒当归四逆汤、暖肝煎、阳和汤清气分热白虎汤、竹叶石膏汤清营凉血清营方、犀角地黄汤清热解毒黄连解毒汤、凉膈散、普济消毒饮、仙方活命饮、五味消毒饮清脏腑热导赤散、龙胆泻肝汤、左金丸、清胃散、玉女煎、苇茎汤、泻白散、芍药汤、葛根黄芩黄连汤、白头翁汤清热祛暑六一散、清暑益气汤清虚热青蒿鳖甲汤、清骨散凉开安宫牛黄丸、紫雪丹、至宝丹温开苏合香丸补气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补中益气汤、生脉散补血四物汤、当归四逆汤、归脾汤气血双补八珍汤、薯蓣丸、炙甘草汤补阴六味地黄丸、大补阴丸、一贯煎补阳肾气丸、右归饮固汗止表牡蛎散、玉屏风散、当归六黄汤涩精止遗桑螵蛸散、金锁固精丸涩肠固脱桃花汤、四神丸固崩止带固冲汤、完带汤重镇安神朱砂安神丸、磁朱丸补养安神酸枣仁汤、天王补心丹、甘麦大枣汤疏散外风川芎茶调散、牵正散、玉真散、小活络丹平熄内风镇肝熄风汤、大定风珠、羚角钩藤汤、地黄饮子轻宣外燥杏苏散、桑杏汤、清燥救肺汤滋阴润燥麦门冬汤、养阴清肺汤、玉液汤、琼玉膏、增液汤、百合固金汤消食化滞保和丸、枳实导滞丸、木香槟榔丸健脾消食健脾丸、枳术丸、枳实消痞丸行气越鞠丸、良附丸、金铃子散、半夏厚朴汤、栝楼薤白白酒汤、厚朴温中汤、天台乌药散降气四磨汤、苏子降气汤、定喘汤、旋覆代赭汤、橘皮竹茹汤、丁香柿蒂汤活血祛瘀桃核承气汤、桂枝茯苓丸、血府逐瘀汤、补阳还五汤、复元活血汤、失笑散、温经汤、生化汤、鳖甲煎丸止血十灰散、槐花散、黄土汤、咳血方、胶艾汤芳香化湿平胃散、藿香正气散清热祛湿茵陈蒿汤、三仁汤、甘露消毒饮、八正散、二妙散、连朴饮、当归拈痛汤利水渗湿五苓散、猪苓散、五皮散、防己黄芪汤温化水湿实脾散、苓桂术甘汤、鸡鸣散祛风胜湿羌活胜湿汤、独活寄生汤燥湿化痰二陈汤、茯苓丸、温胆汤清热化痰清气化痰丸、小陷胸汤、滚痰丸润燥化痰贝母瓜蒌散温化寒痰苓甘五味姜辛汤、三子养亲汤治风化痰半夏白术天麻汤、定痫丸、止嗽散驱虫剂乌梅丸涌吐剂瓜蒂散、盐汤探吐方辛温解表001、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热恶寒头项痛,喘而无汗服之宜。

《温病学讲义》歌括之欧阳治创编

《温病学讲义》歌括之欧阳治创编

《温病学讲议》歌括唐伟华著题辞温热一病当细讲,变速耗阴关存之。

三焦细审勿孟浪,卫气营血须推详。

然人禀赋不一样,须分老幼与强弱。

更兼温病多病象,春夏秋冬各分张。

如此确实难慕仿,手有天士推门墙。

继起诸家发挥当,《条辨》《经伟》已臻详。

尤有今日《讲议》尚,辨征施治法甚彰。

集合诸家本不妄,真乃后学之津梁。

余因仿之作俚唱,自愧识浅多骑墙。

为使记诵稍便当,故敢厚颜告同窗。

修饰润色师友望,以啟初学之聋盲。

风温证治歌温邪容入首肺经,逆传则往心包行。

倘若顺传入胃肾,清将证治悉敷陈。

风热犯肺连卫分,舌赤苔白停。

热扰胸膈烦懊闷,舌苔薄黄卧不宁,轻宣透邪无形之热大渴饮,烦热不解汗涔涔。

治当辛凉清气营中夜热烦,舌绛昏烦或斑疹。

脉细而数渴不饮,热极肝风内动劲,手足抽搐神识昏。

脉弦而数肢厥可回春。

风温后期风温甚,阳亢心烦脉细频。

身热手足背热次其心。

口燥舌干聋不听,脉虚而大为准虚风引,其证治法分三层。

手指蠕动欲发痉,内风早凉伏阴出阳云。

总之风温新感病,初期须向卫分寻。

倘若治卫法不稳,邪深入气功血营。

在卫必有恶寒证,在气状热烦渴频,暮热舌绛营卫进,伤阴动血血分清。

把握病机仔细认,千变万化不出伦,在卫解表辛凉正,切忌温燥徒伤阴。

在气则用苦寒品,撤其气热病自轻,入营犹可透营分,引邪外出从气行。

入血须将血凉定,又恐血蓄须散凝。

学子于此细推论,触类而长入医门。

春温证治歌冬不藏精伤于寒,入春病温《内经》言。

邪热多从少阳现,故有口苦及烦渴。

但热不寒溲赤短,舌苔春温伏邪兼新感,或气或营分两端。

气分兼表渴少许,头痛寒热溲赤烦。

清里解表治两面。

葱豉桔梗是妙丹。

营分兼表舌绛验,苔白咽干烦渴连。

灼热腑实阴亏则当注。

身热便秘兼腹满,唇裂舌焦而口见,甚则狂妄或昏谵。

斑疹紫黑血动患,舌色必见两燔证何验,状热口渴而躁烦。

舌绛苔黄斑疹显,甚或吐血衂血券。

证如上述轻重判,故尔治法又分相结对君谈。

脉沉而实神昏乱,小便自利少腹坚。

犯,仍可伤阴入肾肝。

治同风温不可乱,宜寻前章细审研。

方剂学方歌

方剂学方歌
银翘河牛,急吃穗叶草根。
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牛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清疏风热煮无过
2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P《伤寒论》
辛凉宣泄,宣肺平喘
外感风寒邪热壅肺证
发热,喘急,苔薄黄,脉数
麻黄、石膏、杏仁、甘草、
麻杏石甘,清肺平喘。
麻杏石甘,清肺平喘。
伤寒麻杏甘石汤汗出而喘法度良辛凉宣泄能清肺定喘除热效力彰
3.桑菊饮Z《温病条辨》
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风温初起
咳嗽,发热不甚,微渴,脉浮数
桑叶、菊花、杏仁、连翘、薄荷、桔梗、甘草、苇根
桑菊杏桔连甘草荷芦根(都除掉)。
桑菊杏姐连甘草和芦根(都除掉)。
桑菊饮中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饶清疏肺卫轻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消
柴葛解肌汤Z《伤寒六书》
解肌清热
感冒风寒,郁而化热证
恶寒渐轻,身热增盛者,头痛无汗,目疼鼻干,心烦不眠,嗌干耳聋,眼眶痛,苔薄黄,脉微洪
滋阴解表
阴虚外感风热证
头痛身热,微恶风寒,咳嗽,口渴,无汗或汗出不多,咽干,心烦,舌红,脉数
葳蕤葱白淡豆豉薄荷白薇桔梗大枣甘草
(加减)葳蕤草荷葱,(滋阴)白薇豆梗红。
(加减)葳蕤草和葱,(滋阴)白薇豆更红。
2.麻黄附子细辛汤《伤寒论》Z
助阳解表
少阳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
少阳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
犀角(水牛角代)、生地、元参、竹叶心、麦冬、丹参、黄连、银花、连翘
(淸营)翘黄地竹犀丹麦银元。
(淸营)翘皇帝住西单卖银元。
清营汤是鞠通方热入心包营血伤角地银翘玄连竹丹麦清热佐之良
2.犀角地黄汤★(无配伍)《备急千金要方》
清热解毒,凉血散瘀
1热入血分证2热伤血络证
身热谵语,斑色紫黑,吐血,便血衄血,尿血,舌绛,脉数

《温病学讲义》歌括之欧阳引擎创编

《温病学讲义》歌括之欧阳引擎创编

《温病学讲议》歌括欧阳引擎(2021.01.01)唐伟华著题辞温热一病当细讲,变速耗阴关存之。

三焦细审勿孟浪,卫气营血须推详。

然人禀赋不一样,须分老幼与强弱。

更兼温病多病象,春夏秋冬各分张。

如此确实难慕仿,手有天士推门墙。

继起诸家发挥当,《条辨》《经伟》已臻详。

尤有今日《讲议》尚,辨征施治法甚彰。

集合诸家本不妄,真乃后学之津梁。

余因仿之作俚唱,自愧识浅多骑墙。

为使记诵稍便当,故敢厚颜告同窗。

修饰润色师友望,以啟初学之聋盲。

风温证治歌温邪容入首肺经,逆传则往心包行。

倘若顺传入胃肾,清将证治悉敷陈。

风热犯肺连卫分,舌赤苔白口渴凭,发热微寒脉数在阳明有三经,审证确切须分明。

无形之热大渴饮,烦热不解及凉营。

热极肝风内动劲,手足抽搐神识昏。

脉弦而数肢厥当急迎。

真阴欲竭神倦困,手足背热次其心。

口燥舌干聋不不涵木虚风引,其证治法分三层。

手指蠕动欲发痉,内风将起早凉伏阴分,热退无汗赢瘦形。

需卫分寻。

倘若治卫法不稳,邪深入气功血营。

在卫必有恶寒证,在气状热烦渴频,暮热舌绛营卫进,伤阴动血血分清。

把握病机仔细认,千变万化不出伦,在卫解表辛凉正,切忌温燥徒伤阴。

在气则用苦寒品,撤其气热病自轻,入营犹可透营分,引邪外出从气行。

入血须将血凉定,又恐血蓄须散凝。

学子于此细推论,触类而长入医门。

春温证治歌冬不藏精伤于寒,入春病温《内经》言。

邪热多从少阳现,故有口苦及烦渴。

但热不寒溲赤短,舌苔薄黄脉细弦。

治本通里端。

气分兼表渴少许,头痛寒热溲赤烦。

清里解表治两面。

葱豉桔梗是妙丹。

营分兼表舌绛验,苔白咽干烦渴连。

灼热恶寒活舟动方而圆。

腑实气液又涣散,更见少气懒语言。

脉沉而涩则狂妄或昏谵。

斑疹紫黑血动患,舌色必见深绛然。

急须凉血烦。

舌绛苔黄斑疹显,甚或吐血衂血券。

证如上述轻重判,故下逐瘀得安然。

春温亦有从逆犯,仍可伤阴入肾肝。

治同风温不可乱,宜寻前章细审研。

暑温证治歌夏伤于暑发病迅,易伤元阳尤耗津。

初起多已卫分证,宜向阳明细推导。

[中医]温病口诀

[中医]温病口诀

【原病】10. 肝热病:小黄腹痛多卧了。

热。

心热病:心不乐,数日乃乐。

(心)真痛,烦我偷面吃,无憾。

争痛,烦呕头面赤,无汗。

肺热病:妃恶风寒,借起毫毛,说防身热。

肺恶风寒,厥起毫毛,舌黄身热。

妃真传哥,痛揍兄喊喊头痛不得息。

肺争喘咳,痛走胸汗寒头痛不得息。

肾热病:先腰痛嫌酸,若哥数淫乐。

先腰痛酸,若渴数饮热。

热争向强嫌寒酸,足下不欲言。

热争项强寒酸,足下不欲言。

脾热病:婢偷呷腥,颜请呕了。

脾头颊心,颜青呕热。

【上焦】4. 银翘散组成:一翘干荷姊,竹茎扭到。

银翘甘荷桔,竹荆牛豆。

6. 桑菊饮组成:激赏俏姊为何性感。

菊桑翘桔苇荷杏甘。

15. 太因温病,蠢大,说将干,不可热淫中→请淫去黏。

太阴温病,寸大,舌绛干,不渴热营中→清营去连。

16. 发热→一翘去死(加)大青丹地(倍)玄参。

(银)(禁)财婶当防三春柳抢鸽子。

柴升当防三春柳羌葛芷。

18. 大头→咽喉前后肿,面颊不外耳聋,普济去升柴,初起去情黏。

【暑温】1. 时常喊,又洪大叔口渴面赤大汗出→会暑温→唬唬人。

似伤寒,右洪大数口渴面赤大汗出→曰暑温→虎虎人。

7. 但歌无弹,歌声清高→请了干姊心勿(台)知。

但咳无痰,咳声清高→清络甘桔杏麦知。

8. 歌手歌声重,但都不歌,歌不多音。

咳嗽咳声重,痰多不渴,渴不多饮。

9. 姊叔买稀粥(台)不安说吃时有鱼,请弄母常开(心)厥暑脉虚寐不安舌赤时有语,清荣目常开。

11. 暑瘵→叔稳喊了,说不可吐血→(因)难治。

暑温寒热,舌不渴吐血→(因)难治。

12. 小儿数钱→请容直学。

小儿暑瘵→清荣紫雪。

13. 大人数钱→请容各等你。

大人暑瘵→请荣钩丹羚。

【伏暑】4. 气死─一翘去黑牛家献花。

气实─银翘去玄牛家杏谓。

5. 学士─一翘丹嫂卖地。

血实─银翘丹芍麦地。

6. 气虚─一翘黑牛茎,性搞琴。

银翘去牛荆,杏膏芩。

7. 学习─加减生卖。

血虚─加减生脉。

【湿温、寒湿】5. 太硬时稳传出→千斤伟茎→先喊(台)。

太阴湿温喘促→千金苇茎→杏滑。

《医学三字经》瘟疫方

《医学三字经》瘟疫方

《医学三字经》瘟疫方
瘟疫方
人参败毒散
方见《痢疾》。

防风通圣散
方见《中风》。

藿香正气散治外受四时不正之气,内停饮食,头痛寒热。

或霍乱吐泻,或作疟疾。

藿香白芷大腹皮紫苏茯苓(各三两)陈皮白术浓朴半夏曲桔梗(各二两)甘草(一两)
每服五钱,加姜、枣煎。

神圣辟瘟丹神圣辟瘟丹,留传在世间。

正元焚一炷,四季保平安。

(此歌出聂久吾《汇函》)
羌活独活白芷香附大黄甘松山柰赤箭雄黄(各等分)苍术(倍用)
上为末,面糊为丸弹子大,黄丹为衣,晒干。

正月初一侵晨,焚一炷辟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