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自然观形成与发展
自然观的发展过程

自然观的发展过程自然观是人类对自然界的认知和理解的总体观点和观念。
它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演变和发展。
下面将详细介绍自然观的发展过程。
1. 宗教自然观阶段在人类社会的早期阶段,人们对自然界的认知主要依赖于宗教信仰。
他们认为自然界是由神创造的,自然现象是神的意志和力量的表现。
例如,古埃及人相信尼罗河的洪水是由河神所控制的。
2. 哲学自然观阶段随着哲学的发展,人们开始通过理性思量和观察来解释自然现象。
古希腊的哲学家如亚里士多德提出了自然观的理论,他认为自然界是由四个元素(地、水、火、气)组成的,并且存在着自然法则和规律。
3. 科学自然观阶段随着科学方法的兴起和实证研究的发展,人们开始通过观察、实验和数据分析来研究自然现象。
科学家们提出了一系列关于自然界的理论和定律,如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和达尔文的进化论。
科学自然观强调理性思维和客观事实,使人们对自然界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4. 环境自然观阶段随着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日益显著,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成为重要议题。
环境自然观强调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关系和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人们开始关注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温和候变化等问题,提倡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5. 综合自然观阶段当前,人们对自然界的认知已经趋于综合和多元化。
综合自然观不仅包括科学知识和环境意识,还融合了人文、社会和文化因素。
人们开始思量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共生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
总结起来,自然观的发展过程经历了宗教自然观、哲学自然观、科学自然观、环境自然观和综合自然观等阶段。
自然观的发展是人类认识自然界的历史进程,它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界认知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自然观也将不断演变和完善,为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提供更好的指导和支持。
自然观的发展过程

自然观的发展过程引言概述:自然观是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和理解方式,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自然观也在不断演变和发展。
本文将从古代至今,分五个部份详细阐述自然观的发展过程。
一、古代自然观的形成1.1 古代人类对自然的神奇观念古代人类对自然界缺乏科学的认知,将自然现象解释为神奇的力量,认为自然界受到神灵的控制。
1.2 古代人类对自然的宗教观念宗教信仰在古代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人们将自然现象与神灵联系起来,认为自然界是神灵的表现和意志。
1.3 古代人类对自然的观察和描述古代人类通过观察自然现象,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知识,形成为了一些关于自然的描述和解释,如《易经》中的天人合一观念。
二、古希腊自然观的兴起2.1 古希腊人对自然的理性思量古希腊哲学家开始用理性的方式思量自然现象,提出了一些关于自然的理论,如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宇宙数学观。
2.2 古希腊人对自然的观察和实验古希腊人通过观察和实验,积累了更多的关于自然的知识,如亚里士多德的动物分类学和植物学。
2.3 古希腊自然观的传播和影响古希腊自然观的思想通过学派的传承和学者的交流,逐渐传播到其他地区,对后世的自然观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中世纪的自然观3.1 中世纪的宗教自然观中世纪的自然观受到基督教的影响,将自然界视为上帝的创造物,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主要通过宗教的解释。
3.2 中世纪的学院哲学中世纪的学院哲学试图将古希腊的自然观和基督教的信仰结合起来,形成为了一种综合的自然观。
3.3 中世纪的自然观的局限性中世纪的自然观受到宗教和权威的限制,对自然的研究局限于经院哲学的框架内,缺乏创新和发展。
四、启蒙时代的自然观4.1 启蒙思想的兴起启蒙时代的自然观受到启蒙思想的影响,人们开始强调理性和经验,对传统观念进行质疑。
4.2 科学革命的推动科学革命的兴起推动了自然观的发展,伽利略、牛顿等科学家的贡献使自然界的运行规律得到了更深入的研究和理解。
4.3 自然观的理性化和实证化启蒙时代的自然观强调理性思维和实证研究,人们开始用科学的方法研究自然现象,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
自然观的发展过程

自然观的发展过程一、引言自然观是人类对自然界的认知和理解的总称,是人类对自然现象和规律的观察和思考的结果。
自然观的发展过程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古代自然观的形成开始,逐步介绍自然观的发展历程。
二、古代自然观的形成古代自然观主要是基于人们对自然现象的直观感受和经验总结。
在古代,人们对自然界的认知主要是基于观察、实验和推理。
例如,古代人们通过观察天空中的日月星辰,推断出地球是圆的;通过观察植物的生长和动物的繁衍,总结出自然界存在着生命的连续性等。
古代自然观的形成奠定了后世对自然界的认知基础。
三、中世纪的自然观中世纪的自然观主要受到宗教的影响。
在这个时期,宗教信仰占据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框架。
人们普遍认为自然界是上帝的创造,自然现象和规律是上帝的旨意。
因此,中世纪的自然观更多地是基于宗教解释的。
例如,人们相信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太阳和其他行星围绕地球运行,这是上帝的安排。
四、启蒙时代的自然观启蒙时代是自然观发展的重要阶段。
在这个时期,人们开始强调理性思维和科学方法的重要性。
启蒙思想家们提倡通过观察、实验和推理来认识自然界,而不再依赖于宗教的解释。
这一时期的自然观强调人类的主动性和能动性,认为人类可以通过科学方法改造自然、掌握自然。
例如,伽利略通过望远镜观察天体,提出了日心说,推翻了地心说,从而推动了天文学的发展。
五、现代自然观的形成现代自然观是在科学革命的推动下形成的。
科学革命将实验和观察作为获取真知的重要手段,并通过数学方法来描述自然现象和规律。
现代自然观的核心是科学方法论,即通过观察、实验、假设和验证来建立科学理论。
现代自然观的发展受到牛顿力学、达尔文进化论、爱因斯坦相对论等科学理论的推动。
这些理论深刻影响了人们对自然界的认知和理解。
六、当代自然观的发展当代自然观的发展是在现代自然观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和扩展的。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类对自然界认知能力的提高,当代自然观更加注重综合性、系统性和多学科的研究。
简述人类自然观的发展演化规律

简述人类自然观的发展演化规律一、人类自然观的初期形成人类自然观的初期形成可以追溯到古代人类。
当时,人们对于自然界的认识非常有限,只能通过肉眼观察和简单的经验总结来了解自然界。
在这个阶段,人们认为自然界是神灵所创造的,存在着超自然力量支配着世界。
二、古希腊哲学对于自然观的影响古希腊哲学家们对于人类自然观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他们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宇宙和生命本质的理论,并将其系统化整合成为一种科学体系。
其中最重要的代表性思想包括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柏拉图认为世界是由两个层次组成:物质层和理念层。
而亚里士多德则主张通过感性经验来认识世界,从而得出更为准确和科学化的结论。
三、中世纪基督教神学对于自然观的影响在中世纪时期,基督教神学对于人类自然观也产生了深刻影响。
当时,基督教教义认为上帝创造了世界,而人类则是上帝的代表。
因此,人们对于自然界的认识仍然受到宗教信仰的影响。
在这个时期,人们相信自然界存在着一种神圣秩序,而科学研究则被视为一种亵渎行为。
四、启蒙运动对于自然观的影响18世纪欧洲的启蒙运动推动了人类自然观的进一步发展。
在这个时期,人们开始重视理性和科学方法,并将其应用到对于自然界的研究中。
启蒙运动强调通过实验和观察来获取知识,并反对传统信仰和迷信。
这些思想推动了现代科学的发展,也开创了新时代下更加准确、科学和理性化的自然观。
五、现代科学对于自然观的影响现代科学以其严谨性和精确性成为我们认识世界最重要最有效的工具之一。
通过现代科学方法,人们已经深入研究了宇宙、地球、生命等方面,并取得了许多重大发现和突破。
现代科学方法强调实证主义、理性主义和科学方法论,这些思想为我们对于自然界的认识提供了更为准确和科学化的基础。
六、人类自然观的未来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类对于自然界认识的深入,人们对于自然观也将不断发展。
未来,我们将进一步探索宇宙、地球和生命等方面,并通过新技术手段来获取更为准确、全面和深入的信息。
同时,我们也需要重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问题,以确保人类与自然界共存共荣。
自然观的发展过程

自然观的发展过程标题:自然观的发展过程引言概述:自然观是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和理解的总和,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自然观也在不断演变和完善。
本文将从古代到现代,探讨自然观的发展过程。
一、古代自然观的形成1.1 自然神论的阶段在古代,人们认为自然界是由众多神祇掌控的,自然现象是神灵的表现,人们通过祭祀和祈祷来获得自然的恩赐。
1.2 自然哲学的兴起随着古希腊哲学家的出现,人们开始通过理性思考和观察来探讨自然规律,提出了一些关于自然的理论和观点。
1.3 自然观的初步形成在古代中国、印度、埃及等文明中,人们开始建立起对自然的认识体系,形成了一些关于自然的基本观念和理论。
二、中世纪自然观的转变2.1 宗教对自然观的影响在中世纪,宗教信仰对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认识观念产生了深远影响,自然观更加倾向于神秘和超自然的解释。
2.2 自然科学的复苏随着文艺复兴的兴起,人们开始重新关注自然科学的研究,通过实验和观察来揭示自然界的规律,逐渐摆脱了宗教的束缚。
2.3 人文主义的影响中世纪的人文主义运动强调人类的自主性和理性,对自然观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推动了人类对自然的更深入探索。
三、近代自然观的演变3.1 科学革命的发生17世纪的科学革命彻底改变了人们对自然的认识方式,科学方法的确立使得人们能够更加客观地研究和理解自然规律。
3.2 自然法则的确立牛顿的力学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等理论的提出,使得人们对自然规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自然观逐渐向机械论和物理主义转变。
3.3 生态观念的兴起近代工业革命带来了环境问题的加剧,人们开始关注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生态观念逐渐成为当代自然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现代自然观的特点4.1 综合性和系统性现代自然观不再是单一的观念,而是综合多种学科的成果,形成了一个系统完整的自然观体系。
4.2 多元化和开放性现代自然观接纳各种不同的观点和理论,不再排斥多元文化和多元思维,开放性成为其重要特征之一。
4.3 可持续性和生态化现代自然观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提倡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保护,致力于建立一个更加绿色、环保的自然观念。
自然观的发展过程

自然观的发展过程自然观是人类对自然界的认知和理解方式的演变过程。
它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人类文明的发展而不断改变和演进。
以下是自然观发展过程的详细描述:1.原始自然观:在人类文明起步阶段,原始人类对自然界的认知主要基于直观的感知和经验。
他们通过观察动植物的行为、天象的变化以及自然灾害的发生,形成了一些关于自然界的简单认知。
原始人类的自然观念主要是基于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崇拜。
2.宗教自然观:随着宗教的兴起,人类开始将自然界与神秘的超自然力量联系起来。
宗教自然观认为自然界是神灵的创造和支配,自然现象是神灵的表达和意愿的体现。
人们开始通过祭祀、祈祷和仪式来与自然界进行交流,并寻求神灵的保佑和指引。
3.哲学自然观:随着哲学的兴起,人类对自然界的认知逐渐转向理性思考。
哲学家开始提出关于自然界本质和规律的理论,并试图通过逻辑推理和思辨来解释自然现象。
例如,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四元素理论,认为自然界由地、水、火、气四种元素组成,并通过它们的相互作用和变化来解释自然现象。
4.科学自然观:科学的兴起标志着人类对自然界认知的重大突破。
科学自然观强调通过实证观察、实验和推理来揭示自然界的真相和规律。
科学家通过观察和实验,积累了大量的实证数据,并提出了一系列科学理论和模型,如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和达尔文的进化论。
科学自然观的发展推动了人类对自然界认知的深入和扩展。
5.生态学自然观: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人类开始关注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生态学自然观认为自然界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各种生物和环境要素相互依存、相互作用。
人类作为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应该与自然界和谐相处,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生态学自然观的兴起促进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传播和实践。
总结起来,自然观的发展过程可以概括为从原始的感性认知到宗教的超自然解释,再到哲学的理性思考,最后到科学的实证研究和生态学的可持续发展。
这一过程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界认知的不断深化和演进,也体现了人类与自然界相互关系的变迁和发展。
自然观的发展过程

自然观的发展过程自然观是人类对自然界的认知和理解的总称,它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演变和完善。
自然观的发展过程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人类开始意识到自然界的存在和影响,并试图解释自然现象的原因和规律。
1. 古代自然观的形成在古代,人类对自然界的认知主要基于观察和经验。
原始社会的人们通过观察天象、地理现象和动植物的生长变化,逐渐形成了一些关于自然的基本观念和认识。
例如,他们认识到太阳的周期性运动,认识到季节变化与气候的关系等。
2. 古代自然观的发展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古代文明的兴起为自然观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条件。
古代文明的代表,如古埃及、古希腊、古印度和古中国等,开始进行系统的观察和研究,探索自然界的奥秘。
例如,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四元素说”和“地心说”,这些理论对后世的自然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中世纪的自然观中世纪是欧洲封建社会的时期,宗教对人们的思想和观念产生了重大影响。
基督教的神学观念主导了中世纪的自然观,人们普遍认为自然界是上帝的创造物,人类应该顺应上帝的旨意。
科学研究的重点转向了神学和哲学,自然观的发展相对缓慢。
4. 文艺复兴时期的自然观文艺复兴时期是自然观发展的转折点。
人们开始重新审视自然界,追求对自然的真实和客观认识。
伟大的科学家和思想家,如伽利略、哥白尼和伊凡·休伊森等,通过实验和观察,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宇宙和地球运行的新理论,推动了自然观的进一步发展。
5. 近代自然观的形成近代自然观的形成与科学革命密不可分。
17世纪至18世纪,一系列科学大发现和科学理论的建立,如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和达尔文的进化论,彻底改变了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
科学方法的确立使得自然观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科学成为了人类认识自然的主要手段。
6. 现代自然观的多元化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科学研究的深入,现代自然观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各个学科领域的发展,如物理学、生物学、化学、地质学等,都为自然观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理论基础。
自然观的发展过程

自然观的发展过程自然观是人类对于自然界的认识和理解的总称,是人类对于自然现象、规律和原理的观察、思量和总结的结果。
自然观的发展过程可以追溯到人类文明的起源,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也不断深化和完善。
1. 古代自然观的形成在古代,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主要依靠观察和经验。
古代的自然观主要包括神话观、宗教观和哲学观。
在神话观中,人们将自然现象解释为神灵的行为,认为自然界是由神灵创造和掌控的。
在宗教观中,人们将自然界视为神圣的存在,认为自然界是上帝的创造物。
而哲学观则通过思辨和推理,试图解释自然界的本质和规律。
2. 科学自然观的兴起随着科学方法的发展和实证主义思想的兴起,科学自然观逐渐取代了古代的自然观。
科学自然观强调通过实验和观察来获取客观事实,并通过理论和模型来解释和预测自然现象。
科学自然观的兴起标志着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一次重大飞跃。
3. 自然观的革命自然观的发展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多次革命。
其中最重要的是哥白尼的日心说、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和达尔文的进化论。
哥白尼的日心说推翻了地心说,证明了地球并非宇宙的中心,而是绕着太阳运行的。
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揭示了物体之间的引力作用,为后来的物理学奠定了基础。
达尔文的进化论提出了物种的演化和自然选择的理论,对生物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4. 现代自然观的特点现代自然观以科学为基础,强调客观事实和实证证据。
现代自然观的特点包括:(1)实证主义:强调通过实验和观察来获取客观事实,拒绝主观臆断和信仰。
(2)理论构建:通过理论和模型来解释和预测自然现象,建立科学体系。
(3)综合性:各学科之间相互交叉和融合,形成综合性的自然观。
(4)不断更新: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自然观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总结:自然观的发展是人类认识自然界的历史过程,从古代的神话观、宗教观和哲学观,到科学自然观的兴起和自然观的革命,再到现代自然观的特点,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不断深化和完善。
自然观的发展过程

自然观的发展过程引言概述:自然观是人类对自然界现象和规律的认识和理解,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自然观也在不断发展和演变。
本文将从古代到现代,探讨自然观的发展过程。
一、古代自然观1.1 古代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主要基于观察和经验。
1.2 古代自然观受到宗教和神话的影响,认为自然现象是神灵的表现。
1.3 古代自然观存在着迷信和神奇主义的色采,科学性较低。
二、中世纪自然观2.1 中世纪的自然观受到基督教的束缚,认为自然界是上帝创造的。
2.2 中世纪自然观强调人类对自然的支配和控制,主张人类处于自然的中心地位。
2.3 中世纪自然观存在着对自然规律的误解和片面理解,科学发展受到限制。
三、文艺复兴时期自然观3.1 文艺复兴时期的自然观开始注重人类对自然的观察和实验。
3.2 文艺复兴时期的自然观强调人类的理性和科学方法,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3.3 文艺复兴时期的自然观为现代科学方法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开启了人类对自然的新认识。
四、近现代自然观4.1 近现代自然观强调科学方法和实证主义,推动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4.2 近现代自然观重视自然规律和客观事实,摒弃了迷信和神奇主义。
4.3 近现代自然观倡导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强调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
五、现代自然观5.1 现代自然观强调系统性和综合性,跨学科研究成为主流。
5.2 现代自然观关注全球性问题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倡全球合作和共享责任。
5.3 现代自然观追求科学精神和人文关心的统一,致力于解决人类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结语:自然观的发展是人类认识自然界的历史过程,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类文明的发展,自然观也在不断演变和完善。
我们应当保持开放的心态,不断学习和探索,以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自然界,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和和谐共处贡献力量。
自然观的发展过程

自然观的发展过程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和理解的总结和反映。
它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演变和完善。
本文将从古代自然观的起源开始,逐步介绍自然观的发展过程。
1. 古代自然观的起源古代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主要依靠观察和经验,没有科学方法的指导。
在这个阶段,人们对自然界的解释主要依赖于宗教和神话。
他们相信自然界的现象是由于神灵的意愿或者神秘的力量所引起的。
2. 古希腊的自然观古希腊哲学家开始尝试用理性的方法来解释自然现象。
他们提出了一些基本的理论,如泰勒斯的水是宇宙的根源、阿那克西曼德的无限和永恒等。
这些理论虽然还带有一定的神秘色彩,但是已经开始迈向科学化的方向。
3. 文艺复兴时期的自然观文艺复兴时期是自然观发展的重要阶段。
在这个时期,人们开始重视观察和实验,逐渐摆脱了神秘主义的束缚。
伽利略、哥白尼等科学家提出了一系列革命性的理论,如地心说的否定、万有引力定律的提出等,为现代自然观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4. 科学革命与自然观的变革17世纪的科学革命是自然观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伽利略、牛顿等科学家的研究成果使得自然观从神秘主义逐渐转向了实证主义。
人们开始相信自然界的现象可以通过实验和观察来解释和预测,逐渐建立了科学的研究方法和体系。
5. 现代自然观的形成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越来越深入和准确。
量子力学、相对论等理论的提出使得自然观更加复杂和多样化。
人们开始意识到自然界的规律是非常复杂和微妙的,需要不断地进行研究和探索。
总结起来,自然观的发展经历了从神秘主义到实证主义的转变,从依赖于宗教和神话到依赖于实验和观察的转变。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自然观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和多样化。
未来,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自然观将继续演变和完善,我们对自然界的认识也将不断深入。
浅谈自然观形成与发展

浅谈自然观的形成与发展信息工程学院3归振翔浅谈自然观形成与发展自然观是人对自然认知的总和,也就是人们对自然界的看法,对人和自然关系的看法。
人们在想自然是什么?人们常常是从经验科学的角度来回答这个问题,多从物理生物化学的层面来解释自然。
人类在不同文明阶段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最终都可以追溯到对“自然是什么”问题的解决。
然而自然观的认识大体包括人们关于自然界的本源、演化规律、结构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等方面的根本看法。
自然观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唯物主义认为自然界是不依赖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的客观物质世界。
唯心主义认为自然界是精神或上帝的产物。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自然界是处在永恒运动、变化、发展中的物质世界;自然界一切现象都是对立统一的,它们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自然界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我国现行的哲学和哲学史出版物,把自然观简单的划分为“朴素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唯心主义的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1] 在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低下,科技水平非常有限,人们的智力水平也不是很高,所以人们的认识能力也比较低。
因此,人们对自然界的一些变化既不理解,又无能为力。
这不能不引起人们思想上的种种迷茫,往往用虚幻的想象去填补当时经验和知识所无法回答的空白,就出现了许多神话传说。
因此,在那个时代,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中国,人类所持的自然观都寓于神话或原始之中。
神话是远古人类对世界的起源、自然现象以及人类社会生活的初步理解,它以故事和传说的方式世代相传。
在西方有《神普》和《荷马史诗》等,在中国则有《山海经》和《子》等。
神话或原始的自然观,主存在着超凡世界,即现实的自然界与超自然的世界的划分。
任何神话和原始都主,既存在着一个包括人和社会的现实的客观自然界,又存在一个各种神和鬼魂居住的超自然世界。
相信自然界存在着秩序,而且这种秩序是超自然“实体”干预的结果。
在神话和原始那里,自然界不是处于变幻莫测的混沌状态,而是被划分为一些明确的区域,划分为一些行动的围。
自然观的发展过程

自然观的发展过程引言概述:自然观是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和理解的总结和反映,它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不断演变。
从古代的原始自然观到现代的科学自然观,人类对自然界的认知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阐述自然观的发展过程,包括宗教自然观、哲学自然观、实证自然观、现代科学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
正文内容:一、宗教自然观1.1 神灵崇拜:古代人类对自然界的解释是基于对神灵的崇拜,认为自然界的现象是神灵的意志和力量所造成的。
1.2 自然神学:随着宗教的发展,人们开始通过研究宗教经典和神圣文本来理解自然界,形成了自然神学,认为自然界是神的创造和表现。
二、哲学自然观2.1 古希腊哲学:古希腊哲学家开始用理性思维来解释自然现象,提出了一些关于自然界本质和运行规律的理论,如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数学观念和亚里士多德的四元素理论。
2.2 中世纪哲学:在中世纪,基督教哲学占主导地位,人们开始将信仰与理性相结合,探讨上帝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
2.3 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潮推动了对自然界的观察和研究,启蒙了现代科学的发展。
三、实证自然观3.1 科学革命:17世纪的科学革命标志着实证自然观的兴起,人们开始通过实验和观察来验证自然现象,并提出了一系列科学理论,如牛顿的力学和伽利略的地心说。
3.2 机械自然观:实证自然观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机械自然观,认为自然界的运行规律类似于机械装置的运行规律,强调因果关系和可预测性。
四、现代科学自然观4.1 相对论和量子力学:20世纪的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发展颠覆了经典物理学的观念,提出了新的对自然界的认知,如相对性原理和不确定性原理。
4.2 系统论:现代科学自然观强调整体性和相互联系,将自然界看作一个复杂的系统,研究系统的结构和相互作用。
五、生态自然观5.1 生态学的兴起:生态学的发展使人们开始关注自然界的整体性和平衡性,研究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提出了生态系统和生态学的概念。
5.2 可持续发展观念:生态自然观还强调人类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提倡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保护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浅谈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浅谈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探究其形成和发展摘要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经历了古代朴素的自然观,近代机械的自然观,到了现代辩证的自然观。
最后发展为当代的生态自然观,系统自然观。
本文从自然观的基础,其基本思想出发,对其产生和发展还有意义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唯物主义自然观;辩证法;马克思主义引言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指马克思主义对于包括人在内的自然界的总看法。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现代对自然界比较科学的看法,研究好其来源历史,有利于增加对自然的理解,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为科学和技术提供了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和价值论,也为自然科学和人的科学的结合提供了理论依据。
研究自然观的发展,加深对其的理解,有利于我们对于世界的认识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正文辩证唯物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纪中期的自然科学革命性变革中确立的。
它与辨证唯物主义历史观一起组成了哲学。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包括三个大的方面:唯物论、方法论和辩证法。
我们将会从自然观的含义,自然观的性质,对它的基本思想特征和自然观的基本知识来讲起,进而研究其起源,产生和发展。
进而对自然观进行剖析,对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有更为全面和深入的认识。
1自然观1)什么是自然观据我们所知道的,自然观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是关于自然界的观点或看法。
不过,自然观不是人们对自然界具体方面的看法或具体看法,而是对自然界的根本看法。
对自然界各个方面的具体看法, 是各门具体科学的内容。
[1]自然观是多元的。
事物本质具有多侧面性, 自然界有其物理学上的本质,也有其生物学上的本质等等。
因此,反映人们对自然界本质看法的自然观是多元的。
诚然, 在多元化的自然观中,其地位是不均等的。
一般地说,从哲学角度所形成的自然观是比较根本的。
不过,从哲学角度所形成的自然观也不是只存在一种形式。
譬如,既可以从本体论的角度形成自然观。
也可以从认识论或方法论的角度形成自然观。
浅谈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浅谈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探究其形成和发展摘要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经历了古代朴素的自然观,近代机械的自然观,到了现代辩证的自然观。
最后发展为当代的生态自然观,系统自然观。
本文从自然观的基础,其基本思想出发,对其产生和发展还有意义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唯物主义自然观;辩证法;马克思主义引言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指马克思主义对于包括人在的自然界的总看法。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现代对自然界比较科学的看法,研究好其来源历史,有利于增加对自然的理解,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为科学和技术提供了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和价值论,也为自然科学和人的科学的结合提供了理论依据。
研究自然观的发展,加深对其的理解,有利于我们对于世界的认识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正文辩证唯物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纪中期的自然科学革命性变革中确立的。
它与辨证唯物主义历史观一起组成了哲学。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包括三个大的方面:唯物论、方法论和辩证法。
我们将会从自然观的含义,自然观的性质,对它的基本思想特征和自然观的基本知识来讲起,进而研究其起源,产生和发展。
进而对自然观进行剖析,对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有更为全面和深入的认识。
1自然观1)什么是自然观据我们所知道的,自然观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是关于自然界的观点或看法。
不过,自然观不是人们对自然界具体方面的看法或具体看法,而是对自然界的根本看法。
对自然界各个方面的具体看法, 是各门具体科学的容。
[1]自然观是多元的。
事物本质具有多侧面性, 自然界有其物理学上的本质,也有其生物学上的本质等等。
因此,反映人们对自然界本质看法的自然观是多元的。
诚然, 在多元化的自然观中,其地位是不均等的。
一般地说,从哲学角度所形成的自然观是比较根本的。
不过,从哲学角度所形成的自然观也不是只存在一种形式。
譬如,既可以从本体论的角度形成自然观。
也可以从认识论或方法论的角度形成自然观。
自然观的发展过程

自然观的发展过程自然观是人类对自然界的认知和理解的总和,它随着时间的推移发展和演变。
本文将详细介绍自然观的发展过程,并探讨其中的重要里程碑和影响因素。
1. 原始自然观:原始人类的自然观主要基于直接的感知和经验。
他们通过观察和亲身体验来理解自然界的规律和现象。
原始自然观的特点是简单和直观,主要集中在生存和繁衍的需求上。
2. 神秘主义自然观: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神秘主义自然观逐渐出现。
人们开始将自然界的现象与超自然力量联系起来,相信自然界受到神灵或神秘力量的支配。
这种观念在宗教和神话传说中得到了广泛的表达。
3. 古代哲学自然观:古代哲学家开始提出关于自然的理性思考和观点。
例如,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了自然界的四元素理论,认为自然界由土、火、水和空气组成。
这种自然观反映了古代哲学家对自然界本质和结构的探索。
4. 科学自然观的兴起:科学自然观的发展是现代自然观的重要里程碑。
科学方法的兴起使得人们能够通过实证和实验来研究自然现象,从而深入了解自然界的规律和机制。
科学自然观的核心是基于观察、实验和理论的客观分析。
5. 环境主义自然观: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人们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和资源的过度利用引起了环境意识的觉醒。
环境主义自然观强调人类与自然的相互依存关系,倡导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平衡。
6. 系统自然观:近年来,系统自然观逐渐兴起。
它认为自然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各个组成部分相互作用和影响。
系统自然观的核心是综合和整体性的思维,将自然界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
自然观的发展是人类认知的历史进程,受到科学、文化、宗教、哲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不同的自然观反映了不同时期和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自然的理解和解释。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类思维的不断深化,自然观也在不断演变和发展。
我们应该持开放和包容的态度,不断学习和探索自然界的奥秘,以更好地保护和利用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浅谈自然观形成与发展

浅谈自然观的形成与发展信息工程学院160304270213归振翔浅谈自然观形成与发展自然观是人对自然认知的总和,也就是人们对自然界的看法,对人和自然关系的看法.人们在想自然是什么?人们常常是从经验科学的角度来回答这个问题,多从物理生物化学的层面来解释自然。
人类在不同文明阶段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最终都可以追溯到对“自然是什么”问题的解决。
然而自然观的认识大体包括人们关于自然界的本源、演化规律、结构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等方面的根本看法。
自然观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唯物主义认为自然界是不依赖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的客观物质世界。
唯心主义认为自然界是精神或上帝的产物。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自然界是处在永恒运动、变化、发展中的物质世界;自然界一切现象都是对立统一的,它们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自然界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我国现行的哲学和哲学史出版物, 把自然观简单的划分为“朴素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唯心主义的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 [1]在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低下,科技水平非常有限,人们的智力水平也不是很高,所以人们的认识能力也比较低。
因此,人们对自然界的一些变化既不理解,又无能为力.这不能不引起人们思想上的种种迷茫,往往用虚幻的想象去填补当时经验和知识所无法回答的空白,就出现了许多神话传说。
因此,在那个时代,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中国,人类所持的自然观都寓于神话或原始宗教之中。
神话是远古人类对世界的起源、自然现象以及人类社会生活的初步理解,它以故事和传说的方式世代相传.在西方有《神普》和《荷马史诗》等,在中国则有《山海经》和《淮南子》等.神话或原始宗教的自然观,主张存在着超凡世界,即现实的自然界与超自然的世界的划分。
任何神话和原始宗教都主张,既存在着一个包括人和社会的现实的客观自然界,又存在一个各种神和鬼魂居住的超自然世界。
相信自然界存在着秩序,而且这种秩序是超自然“实体”干预的结果。
自然观的发展过程

自然观的发展过程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世界的认知和理解方式,是人类对自然现象和规律的观察和思量的结果。
自然观的发展过程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的起源,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自然观也在不断演变和完善。
1. 古代自然观的形成古代人类对自然现象的解释主要依靠宗教和神话传说。
例如,在古埃及,人们认为太阳是一个神圣的存在,掌握着自然界的运行;在古希腊,人们相信自然界由四大元素(土、水、火、气)构成,万物的变化是由这些元素的相互作用引起的。
2. 古代自然观的发展随着古代文明的兴起,人们开始更加系统地观察和研究自然现象。
古希腊的自然哲学家们提出了一系列关于自然的理论,如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宇宙观、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理论等。
这些理论为后来的科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3. 文艺复兴时期的自然观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自然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伴有着人类对古代文化的重新发现,人们开始对自然界进行更加深入的观察和实验。
伽利略、伏尔泰等科学家的研究成果推动了自然观的发展,如伽利略的地心说被推翻,开启了日心说的时代。
4. 科学革命对自然观的影响17世纪的科学革命对自然观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伴有着实证科学的兴起,人们开始运用实验和观察的方法来研究自然现象,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
牛顿的力学理论、达尔文的进化论等成就了自然观的进步。
5. 现代自然观的形成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现代自然观逐渐形成。
现代自然观强调客观、理性和可验证性,追求对自然界的深入认识和解释。
量子力学、相对论等理论的提出和发展,使人们对自然界的认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6. 当代自然观的发展当代自然观在保持现代自然观基础上,又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发展。
生态学、气候变化等问题的浮现,使人们开始重新思量自然观的内涵和意义。
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自然与人类社会的相互依存关系,提出了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的理念。
总结起来,自然观的发展过程是一个由宗教神话到科学实证的演变过程。
从古代人们对自然现象的神奇崇拜,到古希腊的自然哲学,再到文艺复兴时期的实验观察,科学革命的推动,最终形成为了现代自然观。
自然观的发展过程

自然观的发展过程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和理解的总称,它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不断演变和完善。
自然观的发展过程可以追溯到人类社会的起源,经历了从原始社会到现代社会的漫长历程。
1. 原始社会:在原始社会阶段,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非常有限。
他们主要通过观察和感知来了解自然界,对自然现象的解释多是基于神话和宗教的观念。
例如,他们认为雷电是天神的怒火,风是神灵的呼吸。
2. 古代社会: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古代社会的自然观开始逐渐形成。
在古代文明如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等社会中,人们开始运用观察、实验和推理等方法来研究自然现象。
例如,古希腊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宇宙的理性秩序观念,认为自然界是有规律可循的。
3. 中世纪:在中世纪,由于宗教的影响,自然观的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
基督教的神学思想主导了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
例如,中世纪的教父圣奥古斯丁认为自然界是上帝的创造物,人类应该顺应上帝的旨意。
4. 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时期,人们的思维开始解放,自然观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家如伽利略、哥白尼等通过实验和观察,提出了地心说的反对者——日心说,推动了自然观的进一步发展。
5. 科学革命:17世纪的科学革命是自然观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伴随着科学方法的确立,人们开始运用实验和观察来验证和推翻理论。
伽利略的实验和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等成果,使得自然观从宗教和哲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进入了科学的时代。
6. 进化论的提出:19世纪,达尔文的进化论的提出对自然观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进化论认为物种是通过适应环境而逐渐演化的,这一理论改变了人们对生命起源和发展的认识,推动了自然观的演进。
7. 现代自然观: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们对自然界认识的不断深入,现代自然观逐渐形成。
现代自然观强调科学方法和实证研究,通过观察、实验、数学模型等手段来探索自然界的规律和机制。
例如,量子力学、相对论等现代物理学理论的提出,使人们对微观世界和宇宙的认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
自然观的发展过程

自然观的发展过程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和理解的总称,它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逐渐演变和完善。
本文将从古代到现代,介绍自然观的发展过程。
一、古代自然观的形成古代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主要基于观察和经验,缺乏科学方法和理论。
早期的自然观主要是神话和宗教观念的体现,人们将自然现象解释为神灵的意志和力量。
例如,古代埃及人认为尼罗河的泛滥是河神的愤怒,而古希腊人则将天气现象归因于众神的行为。
二、古希腊自然观的发展古希腊是自然观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哲学家们开始通过理性思量和观察来解释自然现象。
希腊哲学家泰勒斯提出了“万物皆水”的观点,认为水是宇宙的根源。
亚里士多德则提出了四元素说,认为宇宙由地、水、火、气四种元素构成。
这些思想为后来的科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三、中世纪的自然观中世纪的自然观受到基督教的影响,宇宙被看做是上帝的创造物,人类只是上帝的仆人。
科学研究受到限制,人们更多地依赖宗教解释自然现象。
四、文艺复兴时期的自然观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自然界的研究逐渐恢复。
伽利略提出了地心说的观点,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这一观点挑战了天主教教义,引起了科学与宗教的冲突。
同时,伽利略的观察和实验方法也为科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五、启蒙时期的自然观启蒙时期,科学方法的兴起推动了自然观的发展。
伏尔泰、牛顿等思想家提出了机械论的观点,认为自然界的运行是由物质和力量的相互作用所决定的。
这一观点深刻影响了后来的科学研究,并推动了工业革命的进程。
六、现代自然观的形成现代自然观是在科学方法的指导下逐渐形成的,它强调观察、实验和理论的相互作用。
达尔文的进化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等理论的提出,使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更加深入和全面。
现代科学的发展使我们能够更加准确地解释自然现象,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总结起来,自然观的发展是一个由神话和宗教观念到科学方法和理论的演变过程。
古代的自然观主要是基于观察和经验,受到神话和宗教的影响。
希腊哲学家的理性思量推动了自然观的发展,而中世纪的宗教观念限制了科学研究的发展。
谈一谈自然观演变历程对你的启示作文

谈一谈自然观演变历程对你的启示作文自然观的演变历程,就像是一场精彩纷呈的大戏。
从古至今,人们对于自然的认识不断地发展和深化,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这段奇妙的历史吧!早在远古时代,人们对自然的认知还非常有限。
他们把自然界的各种现象都归结为神灵的所作所为,比如雷电、风雨、日月星辰等等。
这种自然观虽然充满了神秘色彩,但也让人们在面对自然灾害时,有了一种寄托和安慰。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逐渐摆脱了对神灵的依赖,开始用自己的智慧去探索自然界的奥秘。
在这个过程中,科学家们发现了许多自然规律,比如万有引力、生物进化等。
这些发现让人们对自然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也为后来的技术革命奠定了基础。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于自然的认知又发生了新的变化。
有人认为,人类应该征服自然,成为自然界的主宰。
于是,我们开始大规模地开发自然资源,甚至不惜破坏生态环境。
这种观念虽然带来了一定的经济利益,但却让我们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许多动植物因为人类的破坏而濒临灭绝,地球的环境也日益恶化。
这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思考如何在追求发展的保护好我们共同的家园。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环保问题,提倡绿色生活。
他们认为,人类应该与自然和谐共处,而不是一味地征服和掠夺。
这种观念的出现,让我们看到了希望之光。
只要我们能够珍惜资源、保护环境,我们的子孙后代就能生活在一个美好的世界里。
自然观的演变历程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宝贵的启示。
它告诉我们,人类应该敬畏自然、尊重自然,而不是盲目地追求物质利益。
我们也要学会在发展和保护之间找到平衡点,实现可持续发展。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走向文明进步的道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自然观的形成与发展
信息工程学院
160304270213
归振翔
浅谈自然观形成与发展
自然观是人对自然认知的总和,也就是人们对自然界的看法,对人和自然关系的看法。
人们在想自然是什么?人们常常是从经验科学的角度来回答这个问题,多从物理生物化学的层面来解释自然。
人类在不同文明阶段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最终都可以追溯到对“自然是什么”问题的解决。
然而自然观的认识大体包括人们关于自然界的本源、演化规律、结构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等方面的根本看法。
自然观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唯物主义认为自然界是不依赖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的客观物质世界。
唯心主义认为自然界是精神或上帝的产物。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自然界是处在永恒运动、变化、发展中的物质世界;自然界一切现象都是对立统一的,它们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自然界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我国现行的哲学和哲学史出版物,把自然观简单的划分为“朴素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唯心主义的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1] 在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低下,科技水平非常有限,人们的智力水平也不是很高,所以人们的认识能力也比较低。
因此,人们对自然界的一些变化既不理解,又无能为力。
这不能不引起人们思想上的种种迷茫,往往用虚幻的想象去填补当时经验和知识所无法回答的空白,就出现了许多神话传说。
因此,在那个时代,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中国,人类所持的自然观都寓于神话或原始宗教之中。
神话是远古人类对世界的起源、自然现象以及人类社会生活的初步理解,它以故事和传说的方式世代相传。
在西方有《神普》和《荷马史诗》等,在中国则有《山海经》和《淮南子》等。
神话或原始宗教的自然观,主张存在着超凡世界,即现实的自然界与超自然的世界的划分。
任何神话和原始宗教都主张,既存在着一个包括人和社会的现实的客观自然界,又存在一个各种神和鬼魂居住的超自然世界。
相信自然界存在着秩序,而且这种秩序是超自然“实体”干预的结果。
在神话和原始宗教那里,自然界不是处于变幻莫测的混沌状态,而是被划分为一些明确的区域,划分为一些行动的范围。
其中,每一区域和范围都由一个专门的神来统辖,从而显得井然有序,主张人能够凭借精神力量去调节和控制自然力。
这是神话和原始宗教自然观的核心观念,认为人类可以通过祈祷、赞颂、占卜、祭祀、图腾崇拜等复杂的仪式活动,来达到人与神灵的沟通,并借助神力来实现自己的目的。
人的力量就在于人与超自然神力恰当联系和合作,人类通过服从自然力的方式达到控制和调节自然的目的。
生活中就处处存在着自然观。
在我国苏轼作为宋代多能多产、才华横溢的作家,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天才。
他的自然观思想可以看作是对老庄思想的一种传承与
发展。
苏轼文论中的自然观表现之一是强调创作上的自然。
苏轼自己说“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
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
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
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其他,虽吾亦不能知也。
”
[2]苏轼写文章就像一万斛水的泉源一样,随时随地源源不断地涌出,并能随着遇到的事物变化莫测地变换形式,整个创作过程如行云流水般一气呵成,不受任何外界压力的束缚,却又能“行于所当行”,“止于不可不止”,行与止都遵循自己内心的法度。
他称赞谢民师的文章“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
”文章好比行云流水,开始并无固定的目标,常常是该行就行,不得不止就止,这样的文章文理自然,姿态横生。
行云流水有自己的行止规律,文章也有自己的行止规律。
文章行止受理的制约,文章止于达意。
按照传统的物质本体论的观点,世界观是人们“关于世界的总体观点”,即“对世界总体的认识”,或“对世界的总体性认识”。
这样世界观就被规定为一种关于世界的知识论体系,其终极认识就是对世界本体的认识。
从这种物质本体论中演义出来的自然观就是自然本体论的自然观。
这种观点把自然观理解为“关于自然界的总体性观点”。
它把自然界总体作为认识的对象,把对自然界的总体性认识作为同具体科学相区别的哲学特征。
但是这种理解始终没有超出知性思维的界域。
实际上,仅仅用“总体性认识”并不能把作为哲学的自然观同具体科学区别开来。
像系统论这样的科学,也是对自然界总体的认识,它适用于一切具体的自然对象,但是系统论仍然属于科学而非哲学。
哲学同科学的区别在于,科学是一种认知的思维方式,它的最后成果是关于世界的知识,而哲学则是一种反思的思维方式,其最终成果是为人们处理人和世界的关系提供一种最高的原则。
它即是一种对世界的解释原则,也体现了人们对世界的价值选择和实践态度,是真、善、美的统一。
自然科学是对自然界认识的结果,是关于自然界的知识体系。
自然科学的对象是自然界,但作为哲学的自然观,却并非仅仅是对自然界的“认识”,因而并非仅仅是关于自然界的知识体系。
自然观的对象不直接就是自然界,而是人与自然界的关系。
因此,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就是哲学自然观的基本问题。
在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中,不仅包含着认识关系,而且包含着实践关系和价值关系。
因此,所谓自然观,实际上是既包含着人们对自然界的解释和理解,也包含着人们从自身出发对自然界的价值追求和实践态度。
这里的“解释”、“理解”不同于“认识”。
认识仅仅是人们对外部自然界的主观反映,而解释却是以人们的生存需要为基础的,是包含了价值选择于其中的对自然现象的解说。
这样,自然观所关注的就不是那种与人没有关系的“自在自然”,而是同人的生活世界密切相关的自然。
因此,自然观是以人的眼光,从人自身的生
存、发展需要出发对自然界的理解和实践态度,其功能是为人的生存、发展提供一个解释自然的最高原则、利用自然的最高的根据和尺度以及对待自然的合理的实践态度。
可见,自然本体论把自然观简单地归结为对自然界的认知关系是片面的。
既然自然观是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反思,那么它也应当是对自然科学的反思,因为自然科学是人对自然现象的反映,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一个方面。
因此,反思自然科学也就成为自然观的一个主要内容。
如关于对科学发现与科学理论评估的方法问题、科学进步的标准问题,特别是科学发展的合理性问题,它们既是科学哲学的问题,也同样是哲学自然观的问题。
例如,当代生物科学和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担忧,这正是人们对近代工业文明形成的自然科学反思的结果。
因此,在人类的科学观中体现着自然观。
近代工业文明以来所发生的诸如环境危机、资源危机等人类的生存危机,都是因为我们在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上出了问题,即在自然观上出了问题。
我们把自然界仅仅作为满足我们人类无限欲望的对象,无限制地征服、改造、掠夺自然界,这正是近代工业文明自然观的典型表现。
我们只有立足于人类的可持续生存和发展,建立一种全新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即破除近代工业文明形成的那种自然观,才能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上述危机。
也是无[3],“这种先于人类历史而存在的自然界……对于费尔巴哈说来也是不存在的自然界”[4]。
根据自然观从属于世界观的观点,既然把马克思的哲学世界观理解为“实践唯物主义”,那么,马克思的自然观也应该是实践唯物主义的自然观。
但是自然辩证法学界很多人并没有接受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这一成果,基本上还是停留在自然本体论的理解上,即仍然把自然观理解为“关于自然界的总体观点”。
任何时代的自然观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尤其与当时的自然科学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反过来,它又对自然科学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影响。
在历史上,最先出现的是神话形态的自然观进入阶级社会以来,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心主义自然观的对垒日趋明显。
唯心主义自然观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
唯物主义自然观大体经历了三个大的发展形态。
在古代,人们基本上把自然界看作是一个普遍联系、不断运动的整体,由此形成朴素的自然观。
近代科学深入自然界的各个细节进行孤立静止的考察,由此产生形而上学自然观。
现代科学则日益广泛地揭示了自然界的各种联系,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发展着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这一科学的自然观对整个自然科学和哲学日益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自然辩证法讲义》编写组.自然辩证法讲义[ 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 1 -27.
[2] 苏轼著,许伟东注释:《东坡题跋》[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年版,第49页.
[3] 马克思.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M] .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79 ( 3 ) .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 卷) [ M] . 人民出版社,1972 . 50 .
[5]曲士英. 自然观的历史唯物主义基础--论马克思的自然观[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19(9):6-9.
[6]白长华. 自然观的演变与发展[J]. 中外企业家,2014(2X):248-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