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2课《树之歌》公开课一等奖教学设计
部编二上语文《树之歌》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
![部编二上语文《树之歌》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https://img.taocdn.com/s3/m/6e715228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c7.png)
部编二上语文《树之歌》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树之歌本教案为省级小学语文优质课评比一等奖一、教学目标(一)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认识“梧”“桐”“枫”等8个“木字旁”的形声字。
会写本课4个生字,重点指导左窄右宽的结构。
(二)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把儿歌读正确、流利,读出韵味。
(三)运用联系生活、抓住关键词、上网搜查资料等方法了解树木的特点,加深对树木的印象和喜欢之情。
二、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片、各种树叶。
三、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谈话导入1.老师来到你们学校逛了一圈,觉得你们学校可真美,尤其是有几棵树吸引了老师的目光。
在你们校门口,有很多这样的树,谁能告诉我这一棵是什么树呀?(出示银杏图片)2.那这一棵呢?(出示雪松图片)它的枝丫向四周展开,就像是伸出手欢迎同学们到学校来上课呢!3.在校园里,还有这一棵十分漂亮的树,(出示金桂图片)谁认识这棵树呢?(提醒:一到秋天,它就开出许很多多金黄色的小花,可香呢!)4.大天然中,树木可真不少,今天教师就带大家研究一首关于树木的儿歌。
(板书课题:树之歌)(二)初读儿歌,读准读通1.学生自读,读准读通。
请小朋友悄悄地把书打开,翻到第18页,像教师这样拿着书,按照本人的速度把课文读一遍。
争取把字音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
2.分句轮读,指导读准。
同学们读得可真投入,课文有句话,哪些同学愿意选一句读给大家听呢?(相机正音)3.同桌互读,互相指正。
请你读给你的同桌听,如果他读对了,你要竖起大拇指夸夸他;如果读错了,请你帮他改正。
(三)圈画树木,研究生字1.儿歌向我们介绍了哪些树朋友呢?请同学们再次读读课文,圈一圈大树朋友的名字。
2.反馈交流。
(1)请两位学生拿着书,到什物展台上展示圈画的大树称号,并读一读。
杨树榕树梧桐树木棉桦树银杏枫树松树柏树水杉金桂(2)有不同意见的,请修改或补充。
(榕树、水杉容易漏圈)3.读好树名。
(1)将词语分成两组认读。
后鼻音组:杨树榕树枫树松树梧桐银杏其他:桦树柏树水杉金桂木棉(2)去拼音打乱顺序读。
新人教版(部编)二年级语文上册《字 2 树之歌》优质课教案_8
![新人教版(部编)二年级语文上册《字 2 树之歌》优质课教案_8](https://img.taocdn.com/s3/m/4deabeaf9e314332396893f0.png)
识字2《树之歌》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这是一篇关于树木名称和树木生活习性的科普类小儿歌,既可以让学生对木字旁的含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对几种树木的生活习性有了了解。
读起来朗朗上口,非常适合借助儿歌来进行识字教学。
二、设计说明这是一首以“树”为主题的小韵文,一连串树的名字中蕴含着木字旁的汉字,让学生感受到中国语言文字音形义结合的特点。
因此,本课教学设计,我努力体现“三个注重”:一是注重把识字教学寓于游戏活动之中,体现《语文课程标准》趣味性识字的原则;二是注重把内容理解寓于情境体验之中,使学生的识字学习活动变得鲜活起来;三是把感受汉语言文字的魅力寓于课内外实践活动之中,让学生的识字视野变得开阔起来。
三、教学目标1.认识“梧、桐、掌、枫、松、柏、装、桦、耐、守、疆、银、杉、化、桂”15个生字;复习“木”字旁,并能列举学习过的字;会写“杨、壮、杉、化”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各种树木的特点。
3.初步认识各种树木,有喜欢并爱护树木的意愿。
4.在课外积累关于不同种类树木的知识。
四、教学重、难点1.识字写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各种树木的特点。
五、教学准备相关课件六、课时安排1课时。
七、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拓展课题1.老师板书课题。
识字2《树之歌》2.学生齐读课题。
3.学生闭眼听老师读课文,想象画面。
4.学生说仿佛看到的树的名字。
【根据学生汇报课件依次出示:柳树、杨树、梧桐树、枫树、榕树、松柏、木棉、桦树、银杏、水杉、金桂图文】设计意图:以想象打开“树之歌”的话题,以互动交流丰富“树”的印象,为后面学习树的名称积淀积极的情感。
(二)小组合作,初认词语1.出示词语。
教师提示要求:先自己读词语,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到课文中查找音节,并圈出来。
然后请在小组里大声拼读圈出的音节,再看看对应的生字,多读几遍。
请小组内最先会读这些词语的同学当小老师,领读每个词语。
2.指名学生领读词语。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2《树之歌》第二课时(教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2《树之歌》第二课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09a72b6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9118c60.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2《树之歌》第二课时(教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案的重要性。
在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2《树之歌》第二课时的教案中,我将详细阐述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以及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二课《树之歌》。
我们将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课文大意,欣赏树木的生长过程,并学会如何关爱树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2. 使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树木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课文中的生字词较多,学生需要掌握并正确书写。
2.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关爱树木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树木生长图片等。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PPT中的树木生长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中的树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生字词学习(10分钟)让学生自读课文,勾画出生字词,教师重点讲解生字词,学生跟读,确保掌握。
3. 课文朗读与理解(10分钟)学生分组朗读课文,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描述树木生长的句子,体会作者的意图。
4. 实践环节(10分钟)学生分角色扮演不同种类的树木,通过模拟树木的生长过程,体会树木生长的艰辛,培养关爱树木的情感。
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板书课文《树之歌》2. 列出课文中的生字词3. 强调关爱树木的重要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课文中的生字词。
(2)用自己的话描述树木生长的过程。
2. 作业答案:(1)生字词抄写正确。
(2)树木生长过程:树木从种子发芽,逐渐长大,长出叶子,开花结果,成为参天大树。
八、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树之歌语文教案(通用10篇)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树之歌语文教案(通用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d444264d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81.png)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树之歌语文教案(通用10篇)部编版二年级上册《树之歌》语文教案(通用10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部编版二年级上册《树之歌》语文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树之歌》语文教案1教学目标1、认识“梧、桐”等壹五个生字,会写“松、柏、杉、桂”4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读文、看图,初步了解11种树的基本特点。
4、积累与树木有关的语句。
5、培养学生热爱树木、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重点难点1、重点:(1)利用形声字特点掌握木字旁的8个生字。
(2)会写“松、柏、杉、桂”4个生字。
2、难点:(1)初步了解树木特点。
(2)培养学生热爱树木、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幻灯片。
学生准备:课前观察相关树木,收集树木的资料。
教学课时第1课时。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播放儿歌视频《大树妈妈》,导入新课。
孩子们喜欢听儿歌吗?(生:喜欢)这节课我们先来听一首儿歌吧。
名字叫《大树妈妈》。
大树妈妈真有爱心,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关于树木的儿歌《树之歌》。
(课件出示课题)2、板书课题,指导读题。
请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看“树”这个字是什么偏旁?(“木”字旁)“木”字旁一般与树有关。
《树之歌》讲的就是关于树的儿歌。
请孩子们读一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导入:儿歌中写了哪些树呢?它们都有什么特点?我们一起来认识认识吧。
1、请孩子们读一读这首儿歌。
要求:(1)自由朗读儿歌,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思考:儿歌一共介绍了几种树?把它们的名字圈出来。
2、小朋友们都会读了吗?老师要来考考你们了!你们找到了哪些树呢?请按顺序来说一说。
生汇报:找到了11种树木。
有杨树,榕树、梧桐树、枫树、松树、柏树、木棉、桦树、银杏、水杉、金桂。
3、学习词语,识记生字。
《树之歌》公开课教案 优秀教学设计1
![《树之歌》公开课教案 优秀教学设计1](https://img.taocdn.com/s3/m/e2da4c1a192e45361166f533.png)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识字2 树之歌人教(部编版)识字2 树之歌文本分析:本课是一首介绍树木特征的归类识字儿歌,描写了杨树、榕树、梧桐树、枫树、松树、柏树、木棉、桦树、银杏、水杉和桂花树等11种树木,表现了大自然树木种类的丰富。
课文每句话的观察角度各不相同。
第一句观察树木的形状,描写了杨树的高大、榕树的茁壮及梧桐树叶像手掌的特征。
第二句观察树叶的颜色,描写了枫叶的火红和松树、柏树的翠绿。
第三句观察树木的习性,写出了木棉喜暖和桦树耐寒的不同习性。
最后一句介绍了两种被誉为“活化石”的树以及香溢满园的桂花树。
这首儿歌篇幅短小,读来朗朗上口,常识性较强,却洋溢着浓浓的情趣,语言平实,修辞恰当,所选树木具有代表性,贴近儿童生活。
文中插图与儿歌中的树木对应,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依次是白桦、木棉、梧桐、榕树、水杉、银杏、金桂、柏树、枫树、松树、杨树,直观展示了各种树木的特点,符合儿童图文学习的心理特征。
教师在授课之前可以提前要求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树木,看看它们分别有什么特点,以便课上交流。
在一年级的学习中,学生们已经掌握了很多带有木字旁的生字,并了解了汉字“偏旁表意”的特点及规律,所以学生学习本课生字有一定的基础。
尤其是本课中出现了很多不同种类的树,有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也有生活中不太常见的,它们身上的自然常识极容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因此,教学中可以结合不同树的相关知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并掌握偏旁归类识字方法。
教学目标:1.认识“梧、桐”等15个生字,会写“杨、壮”等10个字,会写“杨树、树叶”等8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读文、看图,初步了解11种树的基本特点。
积累与树木有关的语句。
教学重难点:朗诵、背诵儿歌,利用形声字特点掌握带有木字旁的8个生字,初步了解树木特点。
课时安排:2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梧、桐”等15个生字,会写“杨、壮”等10个字,会写“杨树、树叶”等8个词语。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识字2《树之歌》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识字2《树之歌》课文原文及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db3c747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9a.png)
【导语】《树之歌》这篇课⽂是部编版⼆年级上册识字单元第2篇课⽂。
本课是⼀⾸介绍树⽊特征的归类识字⼉歌,描写了杨树、榕树、梧桐树、枫树、松树等11种树⽊,表现了⼤⾃然树⽊种类的丰富。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部编版⼆年级上册语⽂识字2《树之歌》课⽂原⽂ 杨树⾼,榕树壮, 梧桐树叶像⼿掌。
枫树秋天叶⼉红, 松柏四季披绿装。
⽊棉喜暖在南⽅, 桦树耐寒守北疆。
银杏⽔杉活化⽯。
⾦桂开花满院⾹。
____________________ 本⽂由⼈民教育出版社⼩学语⽂室编写。
【篇⼆】部编版⼆年级上册语⽂识字2《树之歌》教案1 教学⽬标: 1.认识“梧、桐”等15个⽣字,会写“杨、壮”等10个字,会写“杨树、树叶”等8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背诵课⽂。
3.通过读⽂、看图,初步了解11种树的基本特点;积累与树⽊有关的语句。
教学重点: 利⽤形声字特点学习8个带⽊字旁的⽣字,初步了解树⽊特点,朗读、背诵⼉歌。
教学难点: 认识15个⽣字,正确书写10个⽣字。
第⼀课时 教学⽬标: 1.认识“梧、桐”等15个⽣字,会写“杨、桐、枫、松、柏”5个字,会写“杨树、树叶、枫树、松柏”4个词语。
2.通过读⽂、看图,初步了解杨树、榕树等树⽊的特点。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
教学重点: 利⽤形声字特点学习带⽊字旁的⽣字。
教学难点: 正确书写“杨、桐、枫、松、柏”5个⽣字。
教学过程: ⼀、联系⽣活导⼊ 在你家周围、⼩路旁或者公园⾥,你经常看到哪些树⽊? 杨树、柳树、槐树、松树、柏树、梧桐树等。
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在屋前院后栽种树⽊,⼈们和⼤树的感情⼗分亲密。
今天我们来学习的课⽂就和树有关,题⽬是《树之歌》。
⼆、初读⼉歌,认识树⽊名称 1.借助拼⾳朗读⼉歌。
2.数⼀数⼀共⼏句话。
(4句)指名逐句朗读。
3.每句话介绍的分别是什么树⽊呢?请你⼀边读⼀边圈出树⽊名称。
杨树、榕树、梧桐树、枫树、松、柏 ⽊棉、桦树、银杏、⽔杉、⾦桂 ⼀共11种树⽊,“松柏”指的是松树和柏树。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树之歌》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树之歌》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3f4d755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3f.png)
《树之歌》精品教案【教材分析】本课是一篇识字课文,主要介绍树的名称以及树的特点。
在积存自然百科学问的同时,又能学习到很多带有“木”字旁的生字。
教育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要擅长积存、细心观看。
【学情分析】在经过了一年级的学习生活后,二年级的学生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乐观性高。
但由于年龄较小,对学问的理解有限。
本课针对学生的这些特点,主要通过儿歌和大量的图片,帮助学生直观地感知不同品种的大树以及大树的生活习性及特点,加深对大树的了解。
【教学目标】1.会认“梧、桐、掌、装”等 15 个生字,会写“杨、壮、棉”等10 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生疏树木并感受各种树木的特点;了解形声字的特点。
【教学重点】能正确地书写生字,并能给生字组词语。
【教学难点】了解形声字的特点;背诵课文。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预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欣赏儿歌,激趣导入1.播放儿歌《大树妈妈》,请同学们竖起你的小耳朵来,认真听,听完后告知教师儿歌中讲了谁啊?〔指生自由答复:大树妈妈。
〕2.同学们听得真认真,谁来告知教师你见过哪些大树?〔预设:柳树、杨树〕今日,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大树的课文,看看小作者给我们描述了哪些大树。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师相机指导“树”的写法:左中右构造,“木”字旁,最终一笔肯定不要写成捺。
〕二、趣味学文,图片识字〔一〕初读儿歌,认读生字1.播放动画课文《树之歌》,请同学们竖起你的小耳朵来,边看边把自己不会读的生字圈出来。
2.学生自读,留意读准字音。
3.开火车读句子,指导读准字音梧桐手掌枫树松柏绿装桦树耐寒守北疆银杏水杉金桂〔课件中红色突出本课要认的字〕4.全班齐读,再次正音。
〔二〕再读儿歌,整体感知1.生读课文,思考: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些树?圈出树名。
2.【师课件出示杨树、榕树、梧桐树、枫树、松树、柏树、木棉、桦树、银杏、水杉、金桂的图片】,请同学们四人为小组活动,猜一猜这是什么树?〔生依据课文内容答复〕3.词卡认读。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2课《树之歌》公开课一等奖教学设计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2课《树之歌》公开课一等奖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4ca141fd15abe23492f4d17.png)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2课《树之歌》公开课一等奖教学设计-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2课《树之歌》公开课一等奖教学设计教学意图一、教材解读(一)人文主题及教学策略《树之歌》共介绍了了 11 种树木,包括了杨树、榕树、枫树、松树、柏树、木棉、桦树、银杏、水杉和桂花树,展现了自然界数目种类丰富,并且从外形、习性、价值等方面介绍了不同树木的特点。
通过让学生在朗读中学习韵文,结合图文认识树木,了解不同树木的特点。
(二)语文教学内容及策略1. 识字、写字板块(1)识字字音方面:重点是平翘舌音的区分,例如:“艘、翠”用对比读的方法来区分。
字形方面:本课中的生字以形声字居多,重点是继续巩固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识字方法,其中有7 个字都是“木字旁”的字,例如“梧、桐、枫、柏、桦、杉、桂”,需要充分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让学生发现规律,即都是“木字旁”的字,进而找出其它木字旁的字,再拓展生活中积累的木字旁的字。
鼓励学生利用已有识字经验,采用多种方式,加一加、换偏旁、组词等方法,自主识记。
字义方面:本课出现在树木名称中的生字,可以通过对应的树木插图了解意思,重点是“桦树”分句中出现了 4 个生字,可以呈现地域、天气等方面图片,采用图文对照的方式,了解词语意思。
(2)写字本课10个生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也都是左窄右宽。
其中写“杨、桐、枫、松、柏、棉、杉、桂” 8 个字时,重点是把木字旁的最后一笔要写成点;写“化”字时注意笔顺,第三笔是撇,第四笔是竖弯钩,不能写成斜勾;写“壮”字时,注意左边的笔顺是点、提、竖,右边是“士”,最后一横短。
引导学生细致观察,正确规范地写好汉字。
2. 阅读理解板块(1)表达特点分析①文本特点分析《树之歌》是一首识字儿歌。
全文共有4句话,每句话的观察角度各不相同,分别从形状、颜色、习性等方面介绍了 2-3 种树木。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树之歌教案设计优秀5篇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树之歌教案设计优秀5篇](https://img.taocdn.com/s3/m/c1608187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c7.png)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树之歌教案设计优秀5篇树之歌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会认本课壹五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并背诵全文。
3、通过看图和读儿歌,初步认识树木的样子,了解这些树木的外形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重难点1、学会本课生字,识记生字字形并正确书写。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了解不同树木的特点。
第一课时一、图片导入,引入新知1、课件出示几种常见树木的图片,如杨树、枫树、梧桐树、桂花树等。
(1)指名学生说一说认识图片上的哪些树木。
(2)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树名。
2、看图,说说每种树的外形特点。
(1)与同桌合作,说给同桌听。
(2)几人一组,说给小组伙伴听。
(如:杨树长得直而高,树叶大而茂密。
枫树的叶子是互生的,秋季的时候叶子会变红。
梧桐树长得高高壮壮的,树叶像手掌。
)二、初读儿歌,合作识字1、教师范读课文,让学生圈出生字。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生字多读几遍。
3、分组合作学习生字。
(1)互相当小老师提醒字音。
“桐、掌、枫、松、装、疆”都是后鼻音。
“桦、化”同音,是三拼音节,拼读时不能丢掉中间的介音。
“梧、银”是整体认读音节,要直接发音。
“耐”的声母是n,是鼻音。
(2)拼读音节,正字音。
(3)读词语,掌握生字。
4、进行“识字比赛”,看谁记得又多又快。
5、教师指导记字形。
(1)自学生字,指名说出这些生字的共同点。
(“杨、梧、桐、枫、松、柏、桦、棉、杉、桂”都是木字旁,起到表义作用。
)(2)自学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熟字加偏旁:木+风=枫木+同=桐木+白=柏拆分法:掌=尚+手比较法:壮-装,“壮”字下面加上“衣”,就是“装”。
6、熟读儿歌(课件出示)。
7、找找最后一个字韵母有什么规律,试着背儿歌。
三、教师指导,学习写法。
1、出示课件,指导写法(左窄右宽)。
2、我会说,读读记记。
四、课后练习,拓展延伸。
课件出示句子,想想它们的意思。
树之歌教学设计篇二【教学设想】初读课文,提出要求,学生根据提示要求,自学生字新词,读准生字新词读音,读通课文,扫除语言障碍,为第二课时的学习打下基础。
2024年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识字2 树之歌 优质版教案
![2024年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识字2 树之歌 优质版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e8d1827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a8.png)
帮助学生理解记忆。
【教学目标】1.认识“梧、桐”等15个生字,会写“杨、壮”等10个字,会写“杨树、树叶”等8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通过读文、看图,初步了解11种树的基本特点,积累与树木有关的谚语。
【教学重点】1.认识“梧、桐”等15个生字,会写“杨、壮”等10个字,会写“杨树、树叶”等8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积累与树木有关的谚语。
【课前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电子版教案授课教师“二次备课”(手写)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梧、桐、掌”等15个生字,写好“杨、壮、桐、枫、松、柏”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读文、看图,初步了解11种树的基本特点。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学习新课1.谈话导入: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见过哪些树?(出示课件3)教师在课件中出示不同树木的图片,学生观察。
教师:这些树漂亮吗?你喜欢这些树吗?你知道不同的树之间的区别吗?今天我们走进课文来一起了解一下吧。
2.教师板书课题:(树之歌),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1.初读儿歌,认识树木名称。
(1)这首儿歌介绍了哪些树木?跟着视频读课文,用笔把树木的名字圈一圈,再借助拼音读一读。
(出示课件4)(2)指名逐句朗读,指导正音。
(3)每句话都介绍了至少一种树木,请同学们把圈出来的树木的名称读一读。
教师随着学生的发言,相机板书在黑板上。
(出示课件5)(杨树、榕树、梧桐、枫树、松柏;木棉、桦树、银杏、水杉、金桂)提问:同学们数一数一共介绍了多少种树?(11种,松柏指的是松树和柏树)2.偏旁归类,积累字词。
(1)提出要求:这些树名里藏着许多生字,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出示课件6)梧桐枫松柏桦杉桂预设1:我发现这些字都是左右结构。
预设2:我发现这些字都是木字旁的,因为它们都是与树木有关。
预设3:我发现这些字的读音与木字旁旁边的字读音相似。
部编本教材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树之歌》教学设计
![部编本教材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树之歌》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a72e8e176a20029bc642d22.png)
识字2树之歌
(一)学材准备:
1、教材分析:这是一首以“树”为主题的识字儿歌。
通过不同的树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地方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的特点,让学生们不仅能够在前期学习的基础上,继续积累很多与树有关的带“木字旁”的生字,了解汉字的偏旁表意的特点,加以归类识字。
还能够了解树木的种类和特点等自然常识,感受大自然的丰富多彩、美丽神奇,激发学生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
(二)学情分析:
1、教学重点难点:会认识15个新字,会写10个生字,并能正确组词;能够朗读、背诵课文。
2、学生认知起点分析:在一年级的学习中,学生们已经掌握了很多带有“木字旁”的生字,并了解了汉字“偏旁表意”的特点及规律,所以学生学习本课生字有一定的基础。
尤其是本课中出现了很多不同种类的树,有学生生活中常见了解的,也有生活中不太常见的,它们身上的自然常识极容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因此,教学中可以结合不同树的相关知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并掌握偏旁归类识字方法。
(三)学习策划: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四)板书设计:
2 树之歌
杨树榕树梧桐枫树松柏
木棉桦树银杏水杉桂树
偏旁表意归类识记(五)教后反思:。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二单元《树之歌》部编版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二单元《树之歌》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56cd8b9f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2e.png)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观察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树木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1.加强对学生诗歌鉴赏能力的培养,提高他们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2.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让他们在观察实验中更加注重细节。
3.鼓励内向的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课文中对树木的描绘。这个案例展示了如何用诗歌形式表达对树木的喜爱,以及如何通过文字感受它们的生命力。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树木特点和生长环境的描述。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图片、实物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种树木的特点和生长环境。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二单元《树之歌》部编版
一、教学内容
《树之歌》为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二单元的内容。本节课主要围绕树木展开,通过对不同树木的特点和生长环境的描绘,让学生了解自然界的多样性。教学内容包括:
1.诗歌朗诵:《树之歌》全诗朗诵,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词语学习:学习课文中的生词,如“杨树、枫树、松树、柏树”等,掌握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举例:通过对比不同季节树木的变化,让学生理解自然界的美妙。
(3)诗歌朗诵:培养学生的诗歌朗诵能力,感受诗歌的韵律美,提高语文素养。
举例:指导学生正确发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注意诗句的停顿、重音等,使学生在朗诵中感受诗歌的节奏感。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树之歌》教案设计优秀6篇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树之歌》教案设计优秀6篇](https://img.taocdn.com/s3/m/1c49a654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2e.png)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树之歌》教案设计优秀6篇树之歌教学设计篇一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生字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初步感知儿歌内容。
(重点)一.情境导入(1)听音乐(2)过渡:树在我们的身边随处可见,是我们人类的朋友,你们认识身边的哪些大树呢?你知道哪些关于它们的知识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去认识它们的结构和各自的特征吧!二.初读感知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词。
同时认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
2、学习我会认的字和词语。
3、自读提示:(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努力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4、检查自学情况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三.再读感悟1、边读边想,每小节写了什么?第一小节:描写了杨树、榕树和梧桐树的特点。
第二小节:描写了枫树和松柏的特点。
第三小节:描写了木棉和桦树生长的喜好。
第四小节:描写了银杏、水杉、金桂的特点。
2、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提示:本文是一首儿歌,让我们了解一些树木的特点。
四.课堂小结初学课文,你感受到了什么?我们从读中感受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无比喜爱之情。
五.课堂检测1、抄写生字2、给带点的字选正确的音3、选字组词树之歌教学设计篇二教材分析:《树之歌》是人教版教材,第二单元识字第二课,本单元全部是识字课,本课程的主题是“树木”。
本课描写了杨树、榕树、梧桐树、枫树、松树、柏树、木棉、桦树、银杏、水杉和桂花树等11种树木,表现了大自然树木种类的丰富。
本单元是识字单元,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的要求和课文单元不同,重点应该放在识字写字上,引导学生发现汉字规律,运用形声字形旁表意,声旁表音的特点归类识字!学情分析:本单元的内容都是大自然的场景和实物。
尤其是本课的树木,很多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所以接受起来比较容易。
对于本课的生字,和前面课文一样数量很大,但是很有特点,都是左右结构,而且大都是木子旁,根据已经学过的熟字换偏旁的识字方法,识记起来难度并不大!教学目标1、认识“梧、桐、掌、枫、松、柏、装、桦、耐、守、疆、银、杉、化、桂”等15个生字,会写“杨、壮、桐、枫、松、柏、棉、杉、化、桂”等10个字,会写“杨树、树叶、枫树、松柏、木棉、水杉、化石、金桂”等8个词语。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语文上册《树之歌》优质课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语文上册《树之歌》优质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e352d16aef8941ea66e0527.png)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语文上册《树之歌》优质课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梧、桐”等10个带木字旁的生字,学会15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读文。
看图,初步了解11种树的基本特点。
【教学重难点】1.利用形声字特点掌握木字旁的10个生字,初步了解树木特点。
2.流利朗读本文儿歌,尝试背诵儿歌。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今天上课之前老师请你们猜一个谜语。
(出示谜语)生:树。
师:答对了,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树,你们知道哪些树呢?生:桃树,梨树,柳树……师:看来同学们认识很多树,今天我们一起再来认识一下更多的树,一起来学习一下《树之歌》(板书课题)二、整体感知:师: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不会的字拼音拼读一下,找一找文中有几棵树?生读课文回答:11种。
师:有些同学说10种,有些同学说11种,那就让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到底有多少种书。
师生一起读课文,边读边圈出树的名称,一共11种。
三、认识生字:师:出示卡片,请同学们找一找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生字有哪些共同点?生:有好多都是木字旁。
师:你观察非常仔细,我们今天先来学习一下这几个带有木字旁的字。
我们来看看他们都是什么结构?生:左右结构。
师:如果用加一加的方法你们会加吗?生:会。
木加吾是梧,木加同是桐。
木加圭是桂……。
师:我们的同学观察的都非常准确,你们发现了吗,木字旁的字都和什么有关系?生:和树木。
师:你们真聪明,我们发现木字旁的字都是和树有关系的,我们一起来念一下这8个带有木字旁的生字。
生读。
师:我请一位小老师来读,其他同学注意听他读的对不对。
生读。
男生读,女生读。
师:接下来让我们进入习字比拼。
今天我们学习的字都是什么旁的?生:木字旁。
师:那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木字旁的字怎么写。
教师范写“杨”,请同学们观察这个字的这个字的组成有什么特点。
生:左窄右宽,左高右低。
师:观察的非常仔细,那么看看其他木字旁的字是否也是这样的呢?再来看一遍老师写的这个字,注意横折折折勾是一笔写成的,请同学们在书本上描红一遍,再书写两遍。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2课《树之歌》公开课一等奖教学设计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2课《树之歌》公开课一等奖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80d326d43323968001c925d.png)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2课《树之歌》公开课一等奖教学设计教学意图一、教材解读(一)人文主题及教学策略《树之歌》共介绍了了 11 种树木,包括了杨树、榕树、枫树、松树、柏树、木棉、桦树、银杏、水杉和桂花树,展现了自然界数目种类丰富,并且从外形、习性、价值等方面介绍了不同树木的特点。
通过让学生在朗读中学习韵文,结合图文认识树木,了解不同树木的特点。
(二)语文教学内容及策略1. 识字、写字板块(1)识字字音方面:重点是平翘舌音的区分,例如:“艘、翠”用对比读的方法来区分。
字形方面:本课中的生字以形声字居多,重点是继续巩固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识字方法,其中有7 个字都是“木字旁”的字,例如“梧、桐、枫、柏、桦、杉、桂”,需要充分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让学生发现规律,即都是“木字旁”的字,进而找出其它木字旁的字,再拓展生活中积累的木字旁的字。
鼓励学生利用已有识字经验,采用多种方式,加一加、换偏旁、组词等方法,自主识记。
字义方面:本课出现在树木名称中的生字,可以通过对应的树木插图了解意思,重点是“桦树”分句中出现了 4 个生字,可以呈现地域、天气等方面图片,采用图文对照的方式,了解词语意思。
(2)写字本课10个生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也都是左窄右宽。
其中写“杨、桐、枫、松、柏、棉、杉、桂” 8 个字时,重点是把木字旁的最后一笔要写成点;写“化”字时注意笔顺,第三笔是撇,第四笔是竖弯钩,不能写成斜勾;写“壮”字时,注意左边的笔顺是点、提、竖,右边是“士”,最后一横短。
引导学生细致观察,正确规范地写好汉字。
2. 阅读理解板块(1)表达特点分析①文本特点分析《树之歌》是一首识字儿歌。
全文共有4句话,每句话的观察角度各不相同,分别从形状、颜色、习性等方面介绍了 2-3 种树木。
让学生在朗朗上口的诵读中,了解不同树木的特点,认识事物,了解树木的多样性,同时认识表示事物的汉字。
②语言特点分析本课这首儿歌篇幅短小,语言平实,修辞恰当,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通俗易懂,而且常识性强,洋溢着浓浓的情趣,贴近儿童生活。
《树之歌第2课时》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
![《树之歌第2课时》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1f0061c0eefdc8d377ee321f.png)
《树之歌》教学设计第2课时【教材分析】《树之歌》介绍了十种常见树木的名称及其特点,拓展了学生对树木的相关知识,又使学生懂得了爱护树木的道理。
本课的学习内容,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但是因为涉及到一些不常见的树木等新鲜事物,学生在理解课文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
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自主识字阅读。
【教学目标】1.认识“桦、耐、守、疆、银、杉、化、桂”8个生字,会写“棉、杉、化、桂”4个生字,会写“杨树、树叶”等8个词语。
2.能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读文、看图,认识5种树,初步了解树木的特点。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通过读文、看图,认识5种树,初步了解树木的特点。
【教学难点】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通过读文、看图,认识5种树,初步了解树木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1.听写生字:杨、壮、桐、枫、松、柏。
2.检查读词:泡桐、白桦、云杉、翠柏、桂花、枫叶、松子、白果。
3.鼓励背诵:上节课学习的前一部分,谁能背下来?4.导入新课:下面我们继续来认识不一样的树木,谁来读读后两句话?设计意图:复习上一节课学习的字词和检查背诵,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问题探究(一)合作探究1.探究任务学习后两句话,随文识字,初步了解树木特点。
2.探究方法(1)自读后两句话,把字音读准确。
(2)找出后两句话中要求会认的字,交流识记方法。
(3)小组内交流后两句话中写到的树各有什么特点。
(4)小组代表汇报成果,教师引导、总结,指导背诵。
3.探究活动(1)指名读文:找一找,这部分写了哪些树木?(木棉、桦树、银杏、水杉、金桂)(2)指导认读“桦、杉、桂”:怎么记住这几个字?预设:桦:形声字,右边“华”表音,强调读音是第四声。
杉:换一换,“形、彩”换左边部件。
桂:加一加,“一木两土”。
(3)出示:木棉喜暖在南方,桦树耐寒守北疆。
①导入:树木的种类繁多,除了形状和颜色不同,还有什么也截然不同?预设:生活习性(木棉喜暖、桦树耐寒);生长的地方(木棉南方、桦树北方)。
树之歌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
![树之歌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https://img.taocdn.com/s3/m/a1e7bba0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c0ada4e.png)
树之歌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树之歌》的基本内容和主题,能够分析诗歌的结构和语言特点。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诗歌的欣赏和解读,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树之歌》的主题和意境,掌握诗歌的语言特点和写作技巧。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诗歌中所蕴含的哲理和情感,激发学生的创作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
1. 教材准备,备好《树之歌》的课文和相关的诗歌鉴赏材料。
2.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彩色笔、纸张等。
3. 学生准备,让学生提前了解《树之歌》的背景和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过程。
1. 情境导入。
教师可以通过播放相关的自然风景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进入自然的美好世界,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2. 导入课文。
教师可以通过引用《树之歌》中的一些精彩语句或段落,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世界,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好奇和向往。
3. 诗歌鉴赏。
教师可以逐段解读《树之歌》,让学生理解诗歌中蕴含的哲理和情感,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结构和语言特点。
4. 诗歌创作。
教师可以让学生以《树之歌》为题材,进行诗歌创作,鼓励学生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5. 课堂讨论。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诗歌创作,交流对《树之歌》的理解和感悟,激发学生的创作和表达能力。
6. 总结提升。
教师可以对学生的诗歌作品进行点评和总结,鼓励学生多加思考和表达,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和实施,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树之歌》的主题和意境,提高了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激发了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创作和表达能力。
同时,教师也要不断反思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部编版树之歌教学设计优秀1
![部编版树之歌教学设计优秀1](https://img.taocdn.com/s3/m/2ca5a4c92af90242a995e595.png)
修改建议:趣味识字中分类可以更细些:①看字形识字:“梧”“桦”——与树木有关。
②联系生活识字:“掌”,手掌。
③猜字谜:一棵树,五张口;树大招风;保护家乡,寸土不让。
2 树之歌一、教材与学情分析本课是一首介绍树木的归类识字儿歌,儿歌共4句话,从不同的观察角度描写了杨树、榕树、梧桐树、枫树等11种树木的特征。
儿歌篇幅短小,通俗易懂,读来朗朗上口。
二上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识字的经验,教学时,重在引导学生发现汉字规律,运用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特点归类识字,鼓励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并把识字和朗读指导有机结合。
文中的插图与儿歌中的树木对应,直观展示了树木的特点,教学可以依据二年级学生图文学习的特点,用好插图,帮助学生读懂儿歌。
本课要写的10个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合体字,其中木字旁的字有8个,可在学生已有的学习写字经验基础上,重点指导木字旁的字,注意左窄右宽,左右部件相互协调。
二、教学目标1.自主发现生字的共同特点,利用形声字的规律认识“梧、桐、枫、松、柏、杉、桂、桦”等8个木字旁的生字和“掌、装”2个生字。
2.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把课文读正确;通过据文找树、图文对照、联系生活等方法了解杨树、榕树、梧桐、枫树、松柏的特点,能背诵课文第一、二句。
3.会写“杨、枫、松、杉、桂”5个带有木字旁的生字,书写时能注意写好笔画有穿插的部分。
教学重点:利用形声字的规律认识“梧、桐、枫、松、柏、杉、桂、桦”等8个木字旁的生字和“掌、装”2个生字。
教学难点:通过据文找树、图文对照、联系生活等方法了解杨树、榕树、梧桐、枫树、松柏的特点,三、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无线同屏器、树的图片、树名卡片、实物投影仪2.学具准备:四人小组一套树的图片和树名卡片四、教学过程(一)看图聊树,揭示课题1. (出示照片:西湖边的柳树、校园中的树)认一认照片中的树,聊聊怎么认出来的。
2.(出示课题)一起读课题。
(二)初读正音,圈找树名1. 教师范读要求:学生拿好课本,做好读书姿势,听老师读儿歌;也可以轻轻地跟老师一起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