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半径曲线地铁隧道盾构施工工法

小半径曲线地铁隧道盾构施工工法
小半径曲线地铁隧道盾构施工工法

小半径曲线地铁隧道盾构施工工法

中铁二局股份有限公司城通公司

1.前言

上海市轨道交通9号线一期工程R413标段盾构隧道由正线(双线)及出入段线(两段)两部分组成,全长6249.676m,采用盾构法施工。两岔道井将区间正线分割成三部分共六段盾构隧道。在正线的东、西岔道井之间及线路北侧为东、西车辆出入段线,呈“八”字形分布,东、西出入段线最小曲率半径为230m。

中铁二局股份有限公司城通公司联合设计单位和大专院校开展了科技创新,取得了“三线近距、斜交、小半径、大坡度地铁盾构法施工综合技术”研究成果,于2007年通过四川省科技成果鉴定,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我们对此技术的应用进行了总结,形成了本工法。

2.工法特点

2.1适用范围广,适用于软土地层土压平衡盾构机小半径曲线掘进

2.2轴线偏差小,控制在2~3cm内

2.3管片外弧碎裂和管片渗水较少

2.4采用带有超挖刀的铰接式盾构用于小半径曲线掘进

3.适用范围

软土地层平面小半径曲线(R≤350)盾构法施工的隧道工程。

4.工艺原理

4.1利用详细的盾构机参数选型及具体的管片宽度选择,预偏量设定,密集的监控量测频率和及时优化的盾构施工参数控制的综合运用,保障了盾构小半径曲线掘进的顺利施工。

4.2 将数据处理和信息反馈技术应用于施工,利用监控量测指导施工,动态修正施工方法和支护参数,以信息化施工技术为贯穿全过程的主线,全面控制和优化盾构施工参数,确保施工安全、快速。

5.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5.1施工工艺流程

图5.1 小半径曲线隧道盾构法施工工艺流程图

5.2操作要点

5.2.1盾构机选择

1、适当的超挖量

盾构刀盘上需安装有一定超挖范围的超挖刀。在小半径曲线施工时,进行盾构外周(大于盾构机外径)的超挖,超挖范围可在切削刀盘旋转角度范围0-359度之间设定。超挖量能根据下限设定

值及上限设定值的选定来设定。仿形刀的动作范围与行程可在运行操作台上显示并可任意设定。为了工程的安全起见,须装备二把超挖刀,一把备用。

根据推进轴线情况进行部分超挖时超挖量越大,曲线施工越容易。但另一方面,超挖会使同步注浆浆液因土体的松动绕入开挖面,加上曲线推进时反力下降的因素,会产生隧道变形增大的问题。因此,超挖量控制在超挖范围的最小限度内。

2、铰接角度满足要求

盾构机增加铰接部分,使盾构切口至支撑环,支撑环至盾尾都形成活体,增加了盾构的灵敏度,可以在推进时减少超挖量的同时产生推进分力,确保曲线施工的推进轴线控制。管片外弧碎裂和管片渗水等情况得以大大改善。铰接角度α=(L 1+ L 2)×180/π×R 其中L 1、L 2分别为铰接盾构的前体和后体,R 为曲线半径,α为盾构机在小半径曲线上的铰接角度,此角度应小于盾构机自身的最大铰接角度。通过固定铰接千斤顶行程差来固定盾构机的铰接角度,从而使盾构机适应相应得曲线半径。铰接千斤顶行程差mm=千斤顶最大行程差×(左右铰接角度deg )/最大左右铰接角度deg 。

5.2.2管片选择

1、使用大楔形量的管片

1)大楔形量管片排版方式能很好的拟合小半径曲线。 2)楔形量的计算与确定

3)楔形量应综合根据管片种类、管片宽度、外径、曲线半径、曲线区间楔形环使用比例、管片制作方便性及尾隙大小而决定,由于受管片配筋的制约 ,大多混凝土类的管片的楔形量在75mm 以内。一般楔形量与管片外径的关系如下表。

表5.2.1 楔形量与管片外径的关系表

4).楔形量 (δ)的计算方法

()L L k k A R

D

21+=

δ (5.2.2) δ——楔形环的楔形量; D ——管片外径,本例为6.2m ; R ——圆曲线半径,本例为230m ;

A ——标准环与楔形环环数比,本例中为1/6; L k1——标准环的宽度,本例为1.2m ; L k2——楔形环的公称宽度,本例为1m.

根据楔形量计算公式,可算得楔形量为32.34mm ,可以很好的拟合R=230m 小半径圆曲线。

2、减小管片宽度

对于小半径曲线地段,根据上海地铁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采用宽1.0m管片。管片宽度采用1.0m比1.2m更有利于线路曲线的拟合,管片拼装更容易,也有利于减少管片的碎裂和隧道的整体防水。

5.2.3隧道管片壁后注浆加固

隧道每掘进完成2环,及时通过隧道内的预埋注浆孔对土体进行注浆加固,加固范围为管片壁后2m。

5.2.4隧道内设临时纵向加强肋

针对小半径曲线上隧道纵向位移较大,在隧道开挖面后50~60m范围管片设置加强肋以增强隧道纵向刚度,控制其纵向位移。加强肋采用双拼[18a槽钢用钢板焊接成型,然后用螺栓将其与管片的预留注浆孔进行连接,从而将隧道纵向连接起来,以加强隧道纵向刚度。加强肋长2.4(2)m,为两个管片宽度,位于隧道管片的两腰部分各4根共8根,加强肋与管片连接采用M56螺栓与注浆孔连接为一体,加强肋之间纵向连接采用M30螺栓。加强肋部位及构造详见加强肋构造图5.2.4-1、图5.2.4-2及图5.2.4-3。随着掘进向前推进,随时增加前面及拆除后面的加强肋,保持加强肋长度在恒定范围内。

图5.2.4-1纵向加强肋示意图(一)

图5.2.4-2纵向加强肋示意图(二)

图5.2.4-3 纵向加强肋示意图(三)

5.2.5加强螺栓复紧

每环推进结束后,须拧紧当前环管片的连接螺栓,并在下环推进时进行复紧,克服作用于管片推力产生的垂直分力,减少成环隧道浮动。每掘进完成3环,对10环以内的管片连接螺栓复拧一次。

5.2.6盾构推进轴线预偏

盾构掘进过程中,管片在承受侧向压力后将向弧线外侧偏移。为了控制隧道轴线最终偏差控制在规范要求的范围内,盾构掘进时考虑给隧道预留一定的偏移量。根据理论计算和相关施工实践经验的综合分析,同时需考虑掘进区域所处的地层情况,在小半径曲线隧道掘进过程中设置预偏量20~40mm左右,见图5.2.6所示。曲线半径越小,设置的预偏量越大。施工工程中,通过对小半径段隧道偏移监测,适当调整预偏量。

图5.2.6小半径曲线段盾构推进轴线预偏示意图

5.2.7盾构测量与姿态控制

在小曲率段推进时,应适当增加隧道测量的频率,通过多次测量来确保盾构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同时,可以通过测量数据来反馈盾构机的推进和纠偏。在施工时,如有必要可以实施跟踪测量,促使盾构机形成良好的姿态。

由于隧道转弯曲率半径小,隧道内的通视条件相对较差,因此必须多次设置新的测量点和后视点。在设置新的测量点后,应严格加以复测,确保测量点的准确性,防止造成误测。同时,由于盾构机转弯的侧向分力较大,可能造成成环隧道的水平位移,所以必须定期复测后视点,保证其准确性。

隧道内间距20~30环布置测量吊篮,每推进5环复测一次导线点。盾构机推进采用自动测量系统,推进时每2-3min自动测量一次盾构姿态。

盾构机拼装后,应进行盾构纵向轴线和径向轴线测量,其主要测量内容包括刀口、机头与机尾连接中心、盾尾之间的长度测量;盾构外壳长度测量;盾构刀口、盾尾和支承环的直径测量。盾构机掘进时姿态测量应包括其与线路中线的平面偏离、高程偏离、纵向坡度、横向旋转和切口里程的测量,各项测量误差满足下表5.2.7要求:

表5.2.7测量误差表

以盾构中心轴线作为X轴、垂直于轴线方向为Y轴、Z轴即为高程方向,刀盘中心作为坐标圆点。在刀盘后面固定螺杆盾构姿态的测量前点。利用激光站支架置镜在盾构主机支架上设一个支导线点、然后置镜支导线点后视激光站导线点测出A、B、C三点的大地坐标。因为A、B、C三点相对于O1O坐标轴有固定关系,根据A、B、C三点的实测坐标利用三维坐标转换关系就能定出O1O 的实际位置及刀盘中心O的坐标,利用O点的实测坐标就能计算出盾构的实际里程以及前后参考点的俯仰情况,根据A、C两点的理论高差和实测高差就能计算出盾构的具体旋转情况,根据姿态的实测通过调整千斤顶和注浆压力来对盾构进行纠偏以达到盾构能按预定位置掘进。

5.2.8盾构施工参数选择

1、严格控制盾构的推进速度

推进时速度应控制在1~2cm/min。即避免因推力过大而引起的侧向压力的增大,又减小盾构推进过程中对周围土体的扰动。

2、严格控制盾构正面平衡压力

盾构在穿越过程中须严格控制切口平衡土压力,使得盾构切口处的地层有微小的隆起量(0.5~1mm)来平衡盾构背土时的地层沉降量。同时也必须严格控制与切口平衡压力有关的施工参数,如出土量、推进速度、总推力、实际土压力围绕设定土压力波动的差值等。防止过量超挖、欠挖,尽量减少平衡压力的波动,其波动值控制在0.02MPa以内。

3、严格控制同步注浆量和浆液质量

由于曲线段推进增加了曲线推进引起的地层损失量及纠偏次数的增加导致了对土体的扰动的增加,因此在曲线段推进时应严格控制同步注浆量和浆液质量,在施工过程中采用推进和注浆联动的方式,确保每环注浆总量到位,确保盾构推进每一箱土的过程中,浆液均匀合理地压注,确保浆液的配比符合质量标准。注浆未达到要求时盾构暂停推进,以防止土体变形。

每环的压浆量一般为建筑空隙的200%~250%,为2.7~3.2m3/环,采用可硬性浆液,浆液稠度9~11cm,泵送出口处的压力不大于0.5MPa左右。具体压浆量和压浆点视压浆时的压力值和地

层变形监测数据选定。根据施工中的变形监测情况,随时调整注浆参数,从而有效地控制轴线。

5.2.9土体损失及二次注浆

由于设计轴线为小半径的圆滑曲线,而盾构是一条直线,故在实际推进过程中,实际掘进轴线必然为一段段折线,且曲线外侧出土量又大。这样必然造成曲线外侧土体的损失,并存在施工空隙。因此在曲线段推进过程中在进行同步注浆的工程中必须加强对曲线段外侧的压浆量,以填补施工空隙。每拼装两环即对后面两环管片进行复合早凝浆液二次压注,以加固隧道外侧土体,保证盾构顺利沿设计轴线推进。浆液配比采用:水泥:氯化钙:水玻璃=30:1 :1,水灰比为0.6。二次注浆压力控制在0.3Mpa以下;注浆流量控制在10~15L/min,注浆量约0.5m3/环。

5.2.10严格控制盾构纠偏量

盾构的曲线推进实际上是处于曲线的切线上,推进的关键是确保对盾构的头部的控制,由于曲线推进盾构环环都在纠偏,须做到勤测勤纠,而每次的纠偏量应尽量小,确保楔形块的环面始终处于曲率半径的径向竖直面内。除了采用楔型管片,为控制管片的位移量,管片纠偏采用楔形低压棉胶板或软木楔子,从而达到有效地控制轴线和地层变形的目的。盾构推进的纠偏量控制在2~3mm/m。

针对每环的纠偏量,通过计算得出盾构机左右千斤顶的行程差,通过利用盾构机千斤顶的行程差来控制其纠偏量。同时,分析管片的选型,针对不同的管片需有不同的千斤顶行程差。

5.2.11盾尾与管片间的间隙控制

小曲率半径段内的管片拼装至关重要,而影响管片拼装质量的一个关键问题是管片与盾尾间的间隙。合理的周边间隙可以便于管片拼装,也便于盾构进行纠偏。

1、施工中随时关注盾尾与管片间的间隙,一旦发现单边间隙偏小时,及时通过盾构推进方向进行调整,使得四周间隙基本相同。

2、在管片拼装时,应根据盾尾与管片间的间隙进行合理调整,使管片与盾尾间隙得以调整,便

于下环管片的拼装,也便于在下环管片推进过程中盾构能够有足够的间隙进行纠偏。

3、根据盾尾与管片间的间隙,合理选择楔型管片。小曲率半径段时,盾构机的盾尾与管片间间隙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水平轴线两侧,管片转弯正常跟随盾构机,当盾构机转弯过快时,隧道外侧的盾尾间隙就相对较小;当管片因楔子量等原因超前于盾构机转弯时,隧道内侧的盾尾间隙就相对较小。因此,当无法通过盾构推进和管片拼装来调整盾尾间隙时,可考虑采用楔型管片和直线型管片互换的方式来调整盾尾间隙(可结合管片选型软件指导)。

5.2.12监控量测及信息反馈

1、施工监测内容

针对区间隧道沿线的建(构)筑物及地下管线设施,结合盾构推进施工中引起地面沉降的机理采用如下监测内容:

1)地表环境沉降监测

地表沉降、地下管线沉降、建(构)筑物沉降

2)在建隧道沉降监测

2、施工监测范围及点位布置

1)地表沉降点布设

建立地面沉降监测网,即在现场布置平行于隧道轴线的沉降监测点和垂直于隧道轴线的沉降监测点。平行于隧道轴线的沉降监测点一般情况每5环布设一点,垂直于隧道轴线的沉降监测点每100环布设一组长24米的断面,每组均为9点,距离隧道轴线分别为2米、4米、6米、12米;在两长断面中间再布设一12米长的短断面,测点该区间距隧道轴线分别为3米、6米对称布设。

盾构施工的监测范围一般为盾构前20环,后30环。对范围以外30~100环的测点每周复测一次,对100环外所有新完成区间监测点每月观测一次。在整个区间隧道施工完成后对该区间地表轴线点再测量一次看后期变化量。

2)地下管线沉降

施工前与各种管线单位联系,摸清地下管线的准确位置,并将管线落到具体的布点图上,按管线单位要求进行监测点的埋设,并做好监测点的保护工作。

对常规管线的监测利用地表沉降监测网。但为了更直接地了解盾构施工对管线的影响程度,对轴线两侧各5米范围内各种管线的设备点(如阀门井、抽气井、人孔、窨井等)进行直接监测,在管线单位的监控下确保管线的安全。及时了解管线的沉降速率及沉降量,并控制在容许的范围内。

3)建筑物沉降

对盾构推进切口附近方圆30m内涉及的建筑物进行监测。

4)隧道沉降监测

沿着隧道推进方向在隧道的管壁上布设沉降监测点,每4环上布置1个沉降监测点、布设在隧道底部位置。

3、监测技术要求及监测频率

1)监测精度

沉降位移监测误差≤0.5 mm;

2)监测频率

监测工作自始至终要与施工进度相结合,监测频率与施工工况相一致,应根据施工的不同阶段,对影响范围内的监测对象,合理安排施工监测频率:

a地面沉降、管线沉降:在区间隧道盾构出洞前布设监测点,测2次,取得稳定的测试数据,在盾构出洞后即开始监测,在盾构推进期间正常情况下2次/天,施工区域30~100米以远的已完成区段1次/周,1个月后且沉降速率小于3mm/周监测频率可根据工程需要随时调整,以满足保护环境的要求。

b建筑物沉降:监测频率2次/天,及时了解建筑物的变化情况,在盾构穿越危房时要增加监测频率,根据沉降量及沉降速率及时调整监测频率,保证监测信息准确及时。

c隧道(环片)沉降:测试频率为:离推进面20m范围之内时,1次/天;离推进面20m至50m 范围时,1次/2天;离推进距离大于50m范围时,1次/周;隧道贯通后1次/月,沉降稳定后改为1次/2个月,直至验收;

4、监测资料的分析、处理及资料报送

1)监测测量结果在测量工作结束后2小时内提供,出现险情时,及时提供监测数据。

2)监测资料每日以报表形式提交,报表要对应工况,工况要以图表反映,说明施工时间及相应施工参数。

3)每周提交有数据、有分析、有结论(沉降变化曲线)的周报小结;

4)全部工程结束后一个月,提交监测总结报告。

6劳动力组织

表6 劳动力组织表

7.材料与设备

本工法无需特别说明的材料,采用的机具设备见表7。

表7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

8.质量控制

8.1在曲线段推进过程中,为确保盾构沿设计轴线推进,必要时使用仿形超挖刀,使内侧的出土量要大于外侧的出土量,此时同步注浆量要及时跟上。

8.2在曲线推进过程中,为确保盾构沿设计轴线推进,严格控制盾构出土量。

8.3在盾构推进过程中,加强对轴线的控制,推进时做到勤测勤纠,而每次的纠偏量应尽量小,确保管片环面始终处于曲线半径的径向竖直面内。

8.4在曲线段推进时应严格控制同步注浆量。每环推进时根据施工中的变形监测情况,随时调整注浆量。注浆过程中严格控制浆液质量及注浆量和注浆压力,注浆未达到要求时盾构暂停推进。

8.5每环推进过程中,严格控制平衡土压力,使切口正面土体保持稳定状态,以减少对土体的挠动。采取信息反馈的施工方法在盾构推进工程中进行跟踪沉降观测,并及时反馈沉降数据,为调整

下阶段的施工参数提供依据。

9.安全措施

9.1盾构掘进施工全过程严格受控,加强对盾构机的检查、保养,每周由经理部组织人员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9.2在推进过程中,优化施工参数,严格控制隧道轴线,加强监控量测的密度和强度,以减少地表隆沉和隧道的变形,确保盾构施工安全。

9.3对垂直运输起重设备的索具、钢丝绳、土箱、管片吊钩等做到定期检查,安全使用各种安全装置,及时维修。井口吊装作业时配置声控闪光信号装置作警示。

9.4电瓶车司机严格执行安全行车规程,加强对车连接部位的检查。电瓶车增设电动制动刹车装置,配置行车闪光警示灯;运行过程中严禁搭乘车,严格控制行车速度,工作面钢轨末端设置电瓶车行使止动装置。电瓶车内设行车监控系统。

9.5管片工作面和拼装位置做好警示标志,管片举重臂旋转范围内严禁站人。

10.环保措施

10.1设立专用排浆沟、集浆坑,对废浆、污水进行集中,认真做好无害化处理,从根本上防止施工废浆乱流。

10.2定期清运沉淀泥砂,做好泥砂、弃渣及其它工程材料运输过程中的防散落与沿途污染措施,废水除按环境卫生指标进行处理达标外,并按当地环保要求的指定地点排放。弃渣及其它工程废弃物按工程建设指定的地点和方案进行合理堆放和处治。

10.3在盾构掘进施工过程中,铺设良好的管道排水、排污系统,所有生活和生产中产生的废水及水泥浆液均经过过滤、沉淀等方式集中处理后排出,未造成水污染。

10.4盾构正常掘进时各施工现场设置的集土坑能够满足临时堆土需求。并采用加盖封闭式载重车进行弃土晚间运输。为了防止土方运输车辆污染道路,运土车辆出去时在洗车台处将车辆轮胎冲洗干净,防止带泥上路。

11.效益分析

11.1本工法施工中地表隆沉均在允许范围内,确保了道路、管线和建筑物的安全,未造成环境危害。小曲线半径掘进的成功,为城市地铁小曲线半径掘进提供具体的指导和借鉴,为以后城市地下工程在类似情况下的规划建设提供了可靠的决策依据和技术指标,新颖的工法技术将促进地下工程施工技术进步,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明显。

11.2本工法通过盾构机参数选型、管片宽度选择及管片辅助加强措施,预偏量设定,密集的监控量测频率和全面控制和优化盾构掘进施工参数,保障盾构施工轴线控制要求,保证了管片拼装及防水质量,节约了大量隧道渗漏水处理费用,形成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12.应用实例

上海市轨道交通9号线一期工程R413标段盾构隧道

12.1工程概况

出入段线是上海市轨道交通9号线一期工程进出地面车辆段的两个单线盾构隧道,包括西出入段线和东出入段线,呈“八”字形分布。其中,西出入段线起点西岔道井,终点西工作井,最小曲线半径为250m,曲线全长117.976m;东出入段线起点东岔道井,终点东工作井,最小曲线半径为230m,曲线全长130.479m。出入段线隧道埋深9.42~1.91m,主要穿越土层为③-1灰色粉质粘土、⑤-1a 灰色粘土。

出入段线隧道采用装配式钢筋砼管片,管片内、外直径分别为Φ5.5m和Φ6.2m,管片厚度350mm,宽度为1.2m和1.0m两种,后者主要用于小半径曲线段。衬砌拼装纵缝为通缝拼装。衬砌间连接件采用双头直螺栓。每环衬砌由六块组成,即一块拱底块(84°)、二块标准块(65°)、二块邻接块(65°)、一块封顶锲形块(16°)。

12.2施工情况

西出入段线工程盾构掘进开始时间为2006年3月22日,掘进完成时间为2006年6月20日。最高日推进13环,平均5.6环。每环平均循环时间:初始掘进阶段为140分钟,正常掘进段为75分钟。

东出入段线工程盾构掘进开始时间为2006年6月6日,掘进完成时间为2006年9月2日。最高日推进12环,平均6.5环。每环平均循环时间:初始掘进阶段为140分钟,正常掘进段为80分钟。

盾构机选择的是小松TM634PMX型盾构机,盾构外径φ6340mm,盾构内径φ6250mm,盾构长度7905mm,前盾长度3415mm,后盾长度4490mm,盾尾建筑空隙2×70mm。推进系统最大总推力为37730KN。铰接系统最大总推力为1960KN,油缸行程为170mm。水平最大转角为±1.5度,垂直最大转角为±1.0度。盾构刀盘上安装有2把仿形刀,为液压油缸驱动式,由切削刀、液压油缸构成。仿形刀的动作范围与行程可在运行操作台上显示并可任意设定,仿形刀参数见下表12.2所示。

在两条出入段线隧道掘进过程中,将设置预偏量30mm左右。施工工程中,通过对小半径段隧道偏移监测,适当调整预偏量。同时超挖量控制在20mm左右。盾构机采用铰接装置和仿型刀超挖及预偏量设置的方法解决了小半径弯道掘进轴线控制和管片拼装问题。

12.3工程监测与结果评介

采用“盾构小半径曲线掘进施工”工法后,为保证施工过程盾构及管片的轴线控制,上海市地质勘查技术研究院施工进行了全过程监控量测。

监测结果显示,小半径曲线掘进过程中,盾构轴线偏差均控制在2~3cm内。

施工全过程处于安全、稳定、快速、优质的可控状态,工程质量合格率100%,东、西出入段线两段盾构隧道区间均获得上海市“优质结构工程”,掘进无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得到了各方的好评。

盾构隧道穿越既有建筑物施工应对技术

盾构隧道穿越既有建筑物施工应对技术 文章摘要: 盾构隧道穿越既有建筑物施工应对技术摘要:随着近几年地下工程建设的不断发展,盾构施工技术已越来越成熟,特别是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更显示出其优越性。但是,对于盾构施工过程中穿越障碍物或近距离通过既有建(构)筑物的施工还缺少相应的工程实例,经验相对也较少。近年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发展迅速,但是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周边环境和施工条件,因此研究和制定相应的施工技术和应对措施十分必要。文章针对盾构施工穿越城市内河、下穿既有隧道以及湖底施工、下穿古城墙等工程实例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针对类似情况的应对技术措施。 1 引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加速,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发展也越来越迅速。在轨道交通建设中,盾构工法由于其优越性在国内的应用越来越多。为了使轨道交通尽快形成网络达到预期的规模效应,轨道交通的建设也在加速。随着初期单条线的建成,后续线路建设的难度会越来越大。同时,伴随城市规划建设,特别是通常伴随地铁建设的沿线开发的增多,工程建设所面临的是越来越复杂的周边环境,穿越障碍物或近距离通过既有建(构)筑物的情况也越来越多。工程施工时既需要对既有建(构)筑物进行保护,又要确保工程本身的安全性和进展顺利,因此对不同的情况采用相应的应对技术十分必要。本文以南京地铁施工中已成功完成的盾构施工穿越障碍物的几个实例为基础,研究分析相应的应对技术。 2 下穿既有河流 2.1 工程实例 金川河宽10.4m,河堤深4m, 水深1.3m,为污水河。盾构隧道与 该河近正交下穿通过,盾构机与 河床底净间距6.2m。该段 地质情况自上而下分别是:② -1d3-4粉细砂(3.5m)、②-2c2-3 粉土(约6.0m)、②-2b4淤泥质粉 质粘土(约3m)、③-2-1b2粉质粘 土(4m)、③-3-1(a+b)1-2粉质粘 土(约 4.7m)。隧道主要在② -2c2-3粉土、②-2b4淤泥质粉质 粘土(上部)和③-2-1b2粉质粘土 (下部)地层中穿过(图1)。 该工程盾构机于2002年5月 9日~2002年5月10日和2002年 12月28日~2002年12月29日分 别在下行线和上行线顺利通过金 川河,沉降监测结果良好,没有采 用应急预案。但是在下行线掘进

小半径曲线盾构始发和到达施工技术

小半径曲线盾构始发和到达施工技术 摘要:为解决盾构在小半径曲线内始发、到达的难点和风险,文章以广佛线地铁某盾构标段盾构在320 m小半径曲线内始发和到达的施工为研究背景,对盾构在小半径曲线内盾构始发和到达施工的风险进行了系统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今后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小半径曲线;盾构机;铰接;曲线始发;曲线到达 随着城市高速的发展,带引了地下轨道交通建设的飞速发展,但在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选择上,由于受规划及建(构)筑物的制约,使得城市轨道交通的线形设计越来越复杂。不可避免的出现存在小半径曲线的规划线路。小半径曲线盾构法施工技术与常规盾构法施工技术相比存在一定的特殊性,施工难度大、风险大。因此,研究小半径曲线盾构法施工技术,针对盾构在小半径曲线始发、到达以及掘进过程中的风险,提出科学、合理的应对措施,可有效的避免盾构在小半径曲线内施工容易超限、管片容易出现错台、漏水等质量事故。相信对以后类似的小半径曲线盾构法施工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可以很好地解决设计线型对盾构施工的影响。 1盾构机的选型 盾构机在曲线内始发或是到达掘进时,首先盾构机必须能够满足曲线内掘进的参数要求,也就是说所选用盾构机的最小转弯半径必须满足小于盾构始发或到达曲线的曲率半径,通常盾构机的最小转弯半径的大小取决于盾构机的长度、是否启用铰接、铰接的开启量等因素,盾构机选取尺寸尽量短。对盾构机选型还要验算盾构机的最小转弯半径,计算方法如下: Rmin=÷sin 式中:LA为盾构机前体长度,mm;LB为刀盘的厚度,mm;􀱺为铰接可开启最大值。 例如广佛线[桂~雷区间]320 m的小转弯半径始发和到达,本工程盾构机采用了日本三菱的泥水平衡盾构机,盾构机总长度(刀盘面至盾尾)为8 420 mm,盾构机筒体的直径为6 260 mm,刀盘的开挖直径为6 280.5 mm,盾构机前体(刀盘面到铰接中心)的长度为 5 028 mm,后体(铰接中心到盾尾)的长度为3 392 mm。盾构机具备中折装置,中折角度最大1.5 ̊,盾构机刀盘面到铰接中心的长度为5 028 mm。根据上面公式,可计算本工程所采用盾构机,在打开铰接后,其能转弯的最小转弯半径为160.81 mm,能满足区间曲线掘进的要求。 2管片的设计 曲线段隧道每掘进一环,管片端面与该处轴线的法线方向在平面上将产生一定的角度θ,为了更好的使得盾构机沿着计划曲线掘进,在管片选型时尽可能选

地铁隧道盾构法施工中的地面沉降问题探析

地铁隧道盾构法施工中的地面沉降问题探析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地铁高速发展,盾构法具有不影响地面 交通、对周围建(构)筑物影响小、适应复杂地质条件、施工速度快等众多优点而 在地铁工程建设中广泛应用。但盾构法隧道工程是在岩土体内部进行的,无论其埋深大小,开挖施工都不可避免地会对周围土层产生扰动,从而引起地面沉降(或隆起),危机邻近建筑物或地下管道等设施的安全。因此,施工能产生多大的沉降或隆起, 会不会影响相邻建筑物的安全,是地铁隧道盾构施工中最关键的问题。要在地铁工程施工前对工程可能引起的地面沉降问题有所估计,就首先需要了解盾构法施工引起的地面沉降的一般规律和机理,进而提出相应的安全判别标准和控制原则,达到 事先防控的目的。 关键词:地铁隧道;盾构法;地面沉降 引言 随着城市交通事业的高速发展,在地铁施工中盾构施工最为普遍,地铁施工引发的地面 沉降问题逐渐受到了人们的重视,怎样对盾构施工中的地面沉降问题进行合理的预测和防范,成为了地铁盾构施工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主要阐述了有关地铁隧道盾构法施工中的地 面沉降问题研究。 1地铁隧道盾构施工引起地面沉降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1.1覆土厚度H和盾构外径D的影响 在地铁施工过程中隧道盾构技术非常重要,盾构外径越大,由盾构施工引起的单位长度的 地层损失就越大,在相同地面沉降槽宽度下,最大地面沉降也随着增大;而隧道覆土厚度越大,则 最大地面沉降值就会越小,但地面沉降槽宽度会越大。最大地面沉降随覆土厚度H与盾构外径 D的比值即H/D的增大而减小。 1.2盾构到达时的地层沉降,开挖面前的沉降或隆起 在地铁隧道施工过程中,沉降是非常重要的,自开挖面距观测点约3m-10m时起,直至开 挖面位于观测点正下方之间所产生的隆起或沉降现象。实际施工过程中设定的盾构土压舱压 力很难与开挖面土体原有土压力达到完全的平衡,多因土体应力释放或盾构反向土仓压力引起 的土层塑性变形所引起。 1.3盾构穿越土层性质 隧道开挖在软土层中,主要的土层性质有砂质粉土、淤泥质粘性土、砂土层以在不同的 土层穿越中对地面沉降也有不同的影响。在保持其他工艺条件都不变的情况下,穿越砂土层 相对于黏土层来说,其沉降槽宽度的系数也更小,因此沉降量也是最大的。设地层损失率为2%,盾构埋深为 10m,盾构半径为 3.2m,计算分析穿越不同土层的宽度系数与沉降量的关系。通过计算分析后可知,在穿越不同土质时地面沉降效应也不同,穿越黏土时的沉降槽宽 系数最大,对地面沉降影响的范围也最大,穿越砂质粉土层,宽度系数比黏土层小,沉降量 显著,在穿越砂土地面时沉降量最大。 1.4盾尾间隙沉降 隧道施工过程中,地表沉降是由于地铁盾尾通过测点后产生的,一般的范围约在后尾通过 测点后0-20m范围。由于盾构外径大于管片外径,管片外壁与周围土体间存在空隙,往往因注 浆不及时和注浆量不足,管片周围土体向空隙涌入,造成土层应力释放而引起地表变形,这一期 间的地表沉降约占总沉降的40%-45%。 2盾构隧道的地面沉降机理 在盾构隧道施工开挖的过程中,地面沉降是由于面的附加应力、应力释放等引起地层产 生的弹塑性变形。隧道施工所引起的地面沉降,主要包括开挖卸载时开挖面周围土体向隧道内 涌入所引起的地面沉降,支护结构背后的空隙闭合所引起的地面沉降,管片衬砌结构本身变形 所引起的地面沉降以及隧道结构因整体下沉所引起的地面沉降,可称为开挖地面沉降。盾构法 隧道在施工期的地面沉降可认为主要由开挖沉降、固结沉降和次固结沉降组成,而次固结沉降

地铁隧道盾构施工安全管理(标准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地铁隧道盾构施工安全管理(标 准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地铁隧道盾构施工安全管理(标准版) 1引言 安全管理工作己在我国得到了日益重视,尤其是在加入了WTO 后,全球经济趋于一体化,要求发展中国家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企业安全管理工作已作为和生产管理并列的一项企业管理重要内容。而建筑业是伤亡事故多发的行业,仅次于矿山作业。隧道施工具有建筑业和矿山业的一些共同特点,施工危险程度大,安全隐患多。盾构施工隧道技术是一项先进的隧道施工技术,开挖面处在盾构体的保护下,可以最大程度避免土体失稳或冒顶带来的人身伤亡事故,近年来,在上海、广州、北京和深圳等地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 盾构法隧道施工技术由英国工程师布鲁诺尔发明于1818年,并于1825年运用于工程实践。我国从1956年开始引进盾构施工技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在上海、广州等大

城市中逐渐成为城市地下铁道施工的主流方法,其特有的安全施工和管理问题引起犷广泛注意,本文为结合多年的盾构施工实践和安全管理经验的总结。 2盾构机刀盘前的压气作业 2.1盾构机的压气作业 当操作人员必须进人盾构机前体刀盘内作业时,如果盾构机前方或上方的土体不能自稳,上体可能通过刀盘的开日处进人刀盘内,威胁作业人员的安全。大多先进的盾构机均配备了压气系统,即通过密封刀盘和盾构前体的通道,向刀盘内注入无油空气,使刀盘内的压力升高,以达到平衡外侧土体压力的目的,压力最大可达到3-4kg/cm2。为了保证操作人员的适应性,一般在通道卜设置密闭的过渡增压舱,这将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压力变化带给操作人员的影响。由于操作人员是在一个密闭的环境中工作,刀盘内空间狭窄,不能有多人同时作业,压人的空气质量也可能含有一定的杂质,且工作面的环境温度将会很高,当操作人员出现不适时,需要经过一定时间减压过渡后才能得到医疗。因此,压气作业是盾构安全施工的一

地铁盾构小半径曲线施工难点

地铁盾构小半径曲线施工难点 雖然目前的隧道施工技术已经广泛采用了方便快捷的盾构施工法,但是小半径曲线的地铁盾构施工非常特殊和复杂,一个小半径曲线线路路段会直接影响到整条地铁线路的成本、安全性能和速度等控制性因素。本文研究好如何施工小半径曲线地铁隧道,会对之后遇到类似情况的工程提供很强的借鉴意义。 标签:小半径曲线;地铁盾构隧道;施工技术;实例探究 1小半径曲线盾构施工的难点分析 1.1 轴线控制难度比较大 在盾构曲线隧道的时候,盾构机是在设计轴线的周围位置不规则摆动的,因此在盾构机推进的过程当中无法和理论上的设计轴线位置保持一致。如果曲线隧道的转弯半径过小的话,也就是本文研究小半径曲线隧道,会使这种差异更加明显。因为盾构机本身并不弯曲,曲线半径越小、盾构机机身越长,就会导致实际盾构和设想的偏离程度越大。由于转弯弧度比较大,需要盾构机左右两侧的油缸以不同的功率运行,才可以让盾构机转弯,但是由于现在采用的盾构机油缸可调程度不大,所以很难进行隧道轴线控制。此外纠偏的难度也可想而知, 1.2 对土体扰动程度大 在纠偏时盾构机会对周围的土体产生振动和挤压,这就会对周围土体的扰动程度提升,容易引发比较严重的土体沉降。而且在转弯部分盾构机的实际开挖量是大于理论开挖量的,即便采用了最优质的盾构机器、采用最精湛的盾构施工手法,也很难控制挖掘造成的地层损失。 1.3 管片安装开裂和破损可能性大 在小半径曲线的地铁隧道中,每两片管片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夹角,在千斤顶的作用下会产生一个水平分力。管片可能会受到这种侧向的水平推力的影响导致发生相对位移,形成错台。形成错台之后相邻管片之间的作用力更加强大,要是真好作用在了某一管片的薄弱位置上,可能会导致管片开裂破损。此外,盾构机在转弯半径很小的路段掘进时,纠偏量过大可能会导致盾构机和管片卡壳,导致相对脆弱的管片破损等情况。 1.4 漏水现象严重 管片出现的问题直接影响的就是隧道的密封性问题,漏水和漏浆等事故很可能随之而来。止水胶条连接出现破损、土壤渗水等问题产生的水分就会顺着管片之间的缝隙进入地铁隧道,对地铁行车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

浅论上海地铁盾构法施工的隧道后期变形

浅论上海地铁盾构法施工的隧道后期变形 摘要文章以上海市轨道交通M8线淮海路站~复兴路站区间隧道的施工为例,对引起隧道施工后期变形的多种因素进行分析,并阐述了防治措施。 关键词盾构法隧道后期变形影响因素防治措施 1 概述 在上海地铁隧道施工过程中,经常发现已拼装成环的隧道在刚离开盾尾或脱离盾尾3~4环后,就发生环面不平整现象,即D块管片滞后于B1、B2块管片,B1、B2块管片滞后于L1、L2块管片,从而产生管片角部碎裂,影响隧道的施工质量。 通过对环缝错位现象的分析,认为这种现象是由于成环管片在出盾尾后发生了隧道的后期变形(上浮或沉降)而导致的。以上海轨道交通M8线复兴路站~淮海路站区间隧道施工的有关数据为依据,阐述影响隧道后期变形的各种因素,并介绍相应的防治措施。 2 工程概况 上海轨道交通M8线复兴路站~淮海路站区间隧道起始于复兴路站北端头井,止于淮海路站南端头井,推进里程为SK20+236.595~SK19+409.846,全长826.749 m,在SK19+785.640处设有1条联络通道。土压平衡盾构机由复兴路站北端头井下井,出洞后上行线沿西藏南路往北推进,途径自忠路、方浜路、浏河路、会稽路、寿宁路、桃源路、淮海路,穿越众多管线后到淮海路站南端头井。盾构机在淮海路站端头井内调头后,下行线沿西藏南路往南推进到复兴路站北端头井(见图1)。 图1 区间隧道示意图 3 工程地质 工程地质是影响隧道后期变形的主要因素之一。 本工程隧道穿越的土层为④淤泥质粘土层、⑤1粉质粘土层,各土层性能指标及特征见表1。

4 影响隧道后期变形的主要原因及分析 4.1 设计轴线 复兴路站~淮海路站区间隧道最大坡度为-11.675‰,隧道顶覆土厚9.0~16.3 m。上、下行线隧道推 进竖向轴线坡度见表2。

地铁隧道盾构法施工

地铁隧道盾构法施工 导语:盾构法施工是一种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较高的隧道掘进施工方法,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西方发达国家大量将这种技术应用于城市地铁和大型城市排水隧道施工。我国近年来也开始在城市地铁隧道、越江越海隧道、取排水隧道施工中采用此项技术,以替代原来落后的开槽明挖或浅埋暗挖等劳动密集型施工方法。 关键词:地铁盾构施工盾构施工技术盾构施工测量点击进入VIP充值通道 地铁盾构机分类及组成 地铁盾构机根据其适用的土质及工作方式的不同主要分为压缩空气式、泥浆式,土压平衡式等不同类型。盾构机主要由开挖系统、推进系统排土系统管片拼装系统、油压、电气、控制系统、资态控制装置、导向系统、壁后注浆装置、后方台车、集中润滑装置、超前钻机及预注浆、铰接装置、通风装置、土碴改良装置及其他一些重要装置如盾壳、稳定翼、人闸等组成。海瑞克公司在广州地铁使用的典型土压平衡式盾构机为主机结构(盾体及刀盘结构)断面形状:圆形、用钢板成型制成,材料为:S335J2G3。主要由已下部分构成:刀盘、主轴承、前体、中体、推进油缸、

铰接油缸、盾尾、管片安装机。主机外形尺寸:7565mm(L)X6250(前体)X6240(中体)X6230(盾尾)。 ①压缩空气式盾构 1886 年Greatbhad 首次在盾构掘进隧道中引了这种工法,该工法利用压缩空气使整个盾构都防止地下水的侵入, 它可在游离水体下或地下水位下运作。其工作原理是利用用压缩空气来平衡水压和土压。传统的压缩空气式盾构要求在隧道工作面和止水隧道之间封闭一个相对较大的工作腔,大部分工人经常处于压缩空气下, 这会对掘进隧道和衬砌造成干扰,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又出现了用无压工作腔及全断面开挖的压缩空气式盾构和带有无压工作腔及部分断面开挖的压缩空气式盾构等。 ②土压平衡式盾构 20 世纪70 年代日本就开发土压平衡式盾构,不用辅助的支撑介质,切割轮开挖出的材料可作为支撑介质。该法用旋转的刀盘开挖地层,挖下的渣料通过切割轮的开口被压入开挖腔,然后在开挖腔内与塑性土浆混合。推力由压力舱壁传递到土浆上。当开挖腔内的土浆不再被当地的土和水压固化时就达到平衡。如果土浆的支撑压增大超过了平衡,开挖腔的土浆和在工作面的地层将进一步固化。与泥浆式盾构相比优点在于:无分离设备在淤泥或粘土地层中使用,覆盖层浅时无贯穿浆化的支撑泥浆泄露的危险。 ③泥浆式盾构 1912 年,Grauel 首次建造了泥浆式盾构。该法可以适用于各种松

小半径曲线隧道盾构施工工艺

小半径曲线隧道盾构施工工艺 1 前言 1.1工艺工法概况 小半径曲线盾构隧道是指曲线半径在250~400米的曲线隧道,由于施工采用盾构法施工,盾构机的设计转弯能力直接影响到隧道的施工难易程度,目前使用较多的德国海瑞克Φ6280mm的土压平衡盾构机的最小水平转弯半径为200米、日本小松TM625PMD盾构机最小水平转弯半径为150米,可以满足小半径曲线的施工要求。但施工过程中需采用相应的辅助措施及加强施工各个方面的控制才能有力确保小半径曲线隧道施工质量。 1.2工艺原理 1.2.1盾构掘进过程中通过刀盘的超挖刀,推进油缸的压力、行程差、铰接油缸的行程差使盾构机根据隧道的设计曲线前行以完成曲线段的隧道施工 1.2.2通过增大每环管片的楔型量、减少环宽以增大管片转弯的能力来拟合隧道较小的设计曲线。 2 工艺工法特点 有效减小了建筑物密集区等特殊条件下隧道选线的难度,适用于较小半径曲线盾构隧道的施工,施工具有安全、经济、高效的特点。 3 适用范围 适用于小半径曲线盾构隧道。 4 主要引用标准 4.1《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 4.2《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 4.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 4.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 4.5《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 4.6《建筑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12) 5 施工方法

小半径曲线盾构隧道施工是在土压平衡的前提下,采用VMT导向系统控制掘进方向、通过刀盘的超挖刀扩挖掌子面、推进油缸压力差使盾构机沿曲线方向前行、盾构铰接油缸行程差使盾体与盾尾有效的拟合曲线,最后通过楔型量较大的管片拼装来拟合盾构机开挖的曲线形成小半径曲线隧道。 6 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6.1施工工艺流程 图1 施工工艺流程图 6.2操作要点 6.2.1施工准备 工程开工前了解隧道地质情况、地面建筑物情况,做好盾构机的选型工作,确保使用盾构机满足小半径曲线的施工能力。进入小半径曲线掘进前2个月前做好施工的各项准备工作,准备工作的重点为小半径曲线使用管片的生产。 6.2.2掘进控制 1进入小半径曲线启用超挖刀、仿形刀,使开挖空间满足盾构机转弯的能力。掘进过程中根据掘进参数选择合适的超挖量,一般超挖量20~50mm。装有超挖刀的刀盘如图2所示: 2在小半径曲线隧道中盾构机每推进一环,由于推进油缸与管片受力面不垂直,在油缸的推力作用下产生一个水平分力,使管片拖出盾尾后,受到侧向分力

地铁盾构法隧道施工技术方案

地铁盾构法隧道施工技 术方案 标准化工作室编码[XX968T-XX89628-XJ668-XT689N]

地铁盾构法隧道施工技术方案

地铁盾构法隧道施工技术方案 1.施工流程图 1.1盾构法隧道施工流程图 图1盾构隧道施工流程图 1.2盾构始发流程图 图2 始发流程 图 2.盾构机下井 盾构机从盾构工作井吊入,每台盾构机本身自重约200t ,分解为 5 块,最大块重约60t 。综合考虑吊机的起吊 能力和工作半径,安排1 台200t 和一台40t 汽车吊机进行吊入任务。盾构机下井拼装顺序见图3。 图3盾构机下井拼装示意图 在吊入盾构机之前,依次完成以下几项工作: 1.将测量控制点从地面引到井下底板上; 2.铺设后续台车轨道; 3.依次吊入后续台车并安放在轨道上; 4.安装始发推进反力架,盾构管片反力架示意图见图4; 5.安装盾构机始发托架,盾构始发托架示意图见图5。 图4盾构管片反力架示意图 掘进

图5 盾构始发托架示意图 3.盾构机安装调试 3.1盾构机的安装主要工作 1.盾构机各组成块的连接; 2.盾构机与后续设备及后续台车之间各种线路、管线和机械结构的连接。 3.盾构机内管片安装器、螺旋输送器、保园器的安装; 4.台车顶部皮带机及风道管的连接; 5.刀盘上各种刀具的安装。 3.2盾构机的检测调试主要内容 1.刀盘转动情况:转速、正反转; 2.刀盘上刀具:安装牢固性、超挖刀伸缩; 3.铰接千斤顶的工作情况:左、右伸缩; 4.推进千斤顶的工作情况:伸长和收缩; 5.管片安装器:转动、平移、伸缩; 6.保园器:平移、伸缩; 7.油泵及油压管路; 8.润滑系统; 9.冷却系统; 10.过滤装置; 11.配电系统; 12.操作控制盘上各项开关装置、各种显示仪表及各种故障显示灯的工作情况。 盾构机在完成了上述各项目的检测和调试后(具体应遵照盾构机制造厂家提供的操作手册进行),即可判定该盾构机已具备工作能力。 4.盾构进洞 1.盾构进洞前50 环进行贯通测量,以确定盾构机的实际位置和姿态。此后的掘进不允许有大的偏差发生,逐渐按偏差方位调整盾构机姿态和位置,满足盾构进洞尺寸要求。这一调整应在盾构刀盘进入洞前加固土前完成,以避免盾构进洞发生意外。

(建筑工程管理)地铁隧道工程整体道床施工技术

(建筑工程管理)地铁隧道工程整体道床施工技术

地铁隧道工程整体道床施工技术 整体道床近年来在石质隧道、桥梁、高架桥和地下铁道等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取代了传统的道碴层,具有稳定性好,维修工作量小的特点,以北京地铁工程整体道床施工为依托,全面详细地介绍了此项技术,对同类施工起到了壹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地铁工程;整体道床;施工 1.QZ、YH、HZ及道岔起止点等处设置为控制基标;在控制基标的基础直线上每6m、曲线上每5m设点为加密基标。基标应采用和道床同级混凝土埋设牢固,按距离方向在钢筋桩上锯划十字线,且编号和标志。 整体道床轨道施工流程:道床基面→基标设置→(支撑块预制)架轨(器材运输)→初步调整→安装支撑块→精确调整→支撑墩→拆除支架→接触轨支撑块→道床砼(接触轨)→调整锁定→工程验收→通车试验。 表1基标设置允许偏差 2器材整备、堆放和运输 (1)钢筋混凝土支撑块(短岔枕)应采用钢板制作模型板,承轨面要光滑平整,模板组装后,试制三块,检查各部尺寸符合要求后再批量生产;钢筋布置绑扎符合设计要求,采用C50干硬性混凝土制作。 (2)铺轨基地设在地铁车辆段。钢轨、道岔及配件应分类码放,且标明型号和规格;在地铁列车夜间停运期间利用轨道车将轨料运至距工地最近的线路附近,再利用人工沿线散轨;轨节、道岔及配件应按铺轨顺序成组装车,且调整好方向。 (3)无缝线路的钢轨应在隧道外先焊成50m壹节,运至工地后再焊成设计长度的轨节。 2.1轨道架设和位置调整 (1)钢轨架设前先调直,将扣件的飞边、毛刺用砂纸打磨干净且涂油; (2)钢轨和道岔采用钢轨支撑架架设。支架间距为直线3m,曲线2.5m,且和线路方向垂直。根据基标初步调整好钢轨、道岔的方向、水平、高程和轨距,在测放出支撑块的准确位置后,在钢轨上架挂支撑块。 (3)同壹断面的支撑块(短岔枕)连线应垂直于线路方向,安装数目直线地段为1760对/km,曲线地段(包括缓和曲线)为1840对/km。前后俩支撑块(短岔枕)距离允许偏差±10mm,承轨槽边缘距道床变形缝和钢轨普通(绝缘)接缝中心≥70mm。在支撑块(短岔枕)安装处划线,用扣件将支撑块和钢轨初步连接,在精确调整且检查其位置正确后,用测力板手将螺栓拧紧,力矩应壹致。 (4)再次对轨道位置进行精确调整,调整精度符合设计规定后再固定牢固。 (5)按“隔五干壹”的原则在仰拱上和支撑块下用同级道床混凝土灌注支撑墩,支撑块(短岔枕)下的混凝土应密实,振捣器不得触及支撑架和支撑块,支撑墩表面不得高于道床面。 (6)在支撑墩强度达到70%后,将钢轨支撑架拆除,用混凝土支撑墩代替钢轨支撑架。

小半径曲线地铁隧道盾构施工工法

小半径曲线地铁隧道盾构施工工法 中铁二局股份有限公司城通公司 1.前言 上海市轨道交通9号线一期工程R413标段盾构隧道由正线(双线)及出入段线(两段)两部分组成,全长6249.676m,采用盾构法施工。两岔道井将区间正线分割成三部分共六段盾构隧道。在正线的东、西岔道井之间及线路北侧为东、西车辆出入段线,呈“八”字形分布,东、西出入段线最小曲率半径为230m。 中铁二局股份有限公司城通公司联合设计单位和大专院校开展了科技创新,取得了“三线近距、斜交、小半径、大坡度地铁盾构法施工综合技术”研究成果,于2007年通过四川省科技成果鉴定,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我们对此技术的应用进行了总结,形成了本工法。 2.工法特点 2.1适用范围广,适用于软土地层土压平衡盾构机小半径曲线掘进 2.2轴线偏差小,控制在2~3cm内 2.3管片外弧碎裂和管片渗水较少 2.4采用带有超挖刀的铰接式盾构用于小半径曲线掘进 3.适用范围 软土地层平面小半径曲线(R≤350)盾构法施工的隧道工程。 4.工艺原理

4.1利用详细的盾构机参数选型及具体的管片宽度选择,预偏量设定,密集的监控量测频率和及时优化的盾构施工参数控制的综合运用,保障了盾构小半径曲线掘进的顺利施工。 4.2 将数据处理和信息反馈技术应用于施工,利用监控量测指导施工,动态修正施工方法和支护参数,以信息化施工技术为贯穿全过程的主线,全面控制和优化盾构施工参数,确保施工安全、快速。 5.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5.1施工工艺流程 图5.1 小半径曲线隧道盾构法施工工艺流程图 5.2操作要点 5.2.1盾构机选择 1、适当的超挖量 盾构刀盘上需安装有一定超挖范围的超挖刀。在小半径曲线施工时,进行盾构外周(大于盾构机外径)的超挖,超挖范围可在切削刀盘旋转角度范围0-359度之间设定。超挖量能根据下限设定

盾构法隧道小转弯半径掘进中存在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

盾构法隧道小转弯半径掘进中存在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 李卫国 广东水电二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1340 摘要:在轨道交通线路的选择上,越来越多的小转弯半径曲线隧道被应用于盾构法隧道施工中。小转弯半径曲线隧道的盾构法施工技术与常规盾构法施工技术相比存在一定的特殊性,本文结合车陂南~三溪和魁奇路~祖庙两个区间小转弯半径曲线隧道工程实例,浅谈盾构法隧道小转弯半径掘进中存在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相信对今后类似的小转弯半径曲线隧道盾构法施工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关键词:盾构法,小转弯半径,掘进,盾构机轴线,隧道轴线,管片轴线。1、前言 现代化城市的蓬勃发展,带动了城市轨道交通的大力建设,在轨道交通线路的选择上,往往受线路规划或建、构筑物的制约,使得地铁线路的线形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多的小转弯半径曲线被应用于盾构区间设计中。小转弯半径盾构施工技术一直来是盾构施工的重点、难点,其特征在于盾构机使用超挖刀时的盾尾间隙、超挖刀超挖量、最小转弯半径的理论计算,管片选型,推力控制参数,盾构姿态实时控制与调整,同步注浆及二次补充注浆的运用,以及小半径盾构施工采取的其它辅助措施,解决盾构机通过小转弯半径掘进施工带来诸多的难题,使隧道轴线的控制均符合设计线路要求。下面就小转弯半径盾构掘进过程中,隧道轴线偏离设计轴线,隧道管片轴线偏离设计轴线,隧道管片轴线脱盾尾后偏离设计轴线和其它影响小转弯半径的因素,这几个常见的问题,结合工程实践中已经成功运用过的方法和措施,进行总结分析以求共同探讨。 2、盾构掘进过程中,隧道轴线偏离设计轴线 2.1产生的原因 ①、软土层中掘进,前端(土仓侧)反力无法满足推进所需的分区推力差;(要点) ②、主推千斤顶分区推力设置不合理,无法推出盾体偏转角度;(无主动铰接时) ③、刀盘与盾体直径差过小,无法满足盾体偏角度所需空间; ④、由缓和曲线过渡到圆曲线时,盾体偏转滞后(盾构机走外弧线)。

[施工技术,地铁]地铁施工盾构法的施工技术研究

地铁施工盾构法的施工技术研究 引言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的逐步加快,城市建设水平逐步提高,与之相对应的庞大的城市人群给城市交通带来巨大压力。为了缓解城市交通压力,保障人们出行正常,各级政府千方百计寻找新的交通解决方案。地下铁路就是其中重要一项内容。地铁以其低碳环保、高效便捷的优点有效缓解了大型城市人群出行交通困难的问题,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国大型都市中,已经成为城市现代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我国第一条地铁于上世纪70 年代初期在北京投入使用,至今已有四十多年。目前,各地大中城市都已经或正在实施地铁工程,地铁建设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建设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由于地铁工程大部分工程都在地面以下,地下施工的特殊性给地铁项目工程建设带来很多与其它交通工程截然不同的特点和问题。作为地铁工程中的关键部分,隧道施工目前普遍使用盾构法进行施工。该技术相对成熟,其以盾构机为主要施工设备,在土层中实施迅速的挖掘作业。在盾构机外壳强大的支护作用和千斤顶等其它设备的配合下,盾构挖掘作业施工速度快,安全系数高,受到世界各地地铁工程建设单位的普遍欢迎,进而广泛应用于地下工程隧道挖掘施工中。我国地铁事业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加强盾构施工技术研究,深入把握盾构施工技术特点,对于改进我国地铁工程建设质量,提高施工水平,保障施工安全,降低工程 成本,促进地铁事业顺畅健康发展具有极为有利的促进作用。 1 地铁工程盾构施工技术的施工原理 盾构施工技术,顾名思义,其以盾构机为主要施工设备进行施工。盾构机具有坚强的盾构钢壳,可以为地下挖掘施工提供极为可靠的安全保障。在盾构机挖掘行进过程中,盾构机的尾部同步进行持续的注浆作业。注浆作业可以最大限度降低盾构机挖掘过程中对周围土层的扰动,从而保障隧道的稳定。盾构机由刀盘、压力舱、盾型钢壳、管片和注浆体等部分组成,各部分各有作用,又相互配合,协调运转,使得盾构机挖掘作业得以顺利实施。盾构机在土层中的挖掘作业实际上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确保开挖面稳定,二是挖掘并排出土壤,三是进行补砌和注浆作业。 2 地铁工程盾构施工技术的施工特点 盾构施工技术属于较为先进的隧道挖掘技术,和传统地铁隧道施工技术相比,盾构施工技术在施工过程中具有如下特点:一是盾构施工大部分过程位于地下,对施工地点周边环境影响很小,非常适合建筑密集、人群活动频繁的城市环境施工。在采用盾构机进行地铁隧道施工时,施工活动位于地面以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音非常微弱,对周围土层的振动也小,不必像其它工程施工那样需要线路沿线施工现场进行特殊的布置安排,对地面活动,特别是交通运输和周边环境影响微弱。二是施工精度要求高。地铁工程对于施工质量和工程安全可靠性有着很高的要求,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在工程施工时必须严格控制施工精度。在使用盾构机进行施工时,由于盾构机管片制作精度很高,从而保障了施工误差能够控制在一个极小的范围内。此外,盾构机发掘作业时,只能向前行进,无法做出后退动作,一旦施工过程中出现后退现象,必然会造成盾构装置受到严重损伤,从而产生不可预估的后果,严重影响工程进度和施工安全。为确保施工安全,在施工前期,施工人员一定要做好充分准备,防止任

地铁隧道盾构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 制度大全

地铁隧道盾构施工安全管理措施-制度大全 地铁隧道盾构施工安全管理措施之相关制度和职责,1引言安全管理工作己在我国得到了日益重视,尤其是在加入了WTO后,全球经济趋于一体化,要求发展中国家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企业安全管理工作已作为和生产管理并列的一项企业... 1引言 安全管理工作己在我国得到了日益重视,尤其是在加入了WTO后,全球经济趋于一体化,要求发展中国家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企业安全管理工作已作为和生产管理并列的一项企业管理重要内容。而建筑业是伤亡事故多发的行业,仅次于矿山作业。隧道施工具有建筑业和矿山业的一些共同特点,施工危险程度大,安全隐患多。盾构施工隧道技术是一项先进的隧道施工技术,开挖面处在盾构体的保护下,可以最大程度避免土体失稳或冒顶带来的人身伤亡事故,近年来,在上海、广州、北京和深圳等地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 盾构法隧道施工技术由英国工程师布鲁诺尔发明于1818年,并于1825年运用于工程实践。我国从1956年开始引进盾构施工技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在上海、广州等大城市中逐渐成为城市地下铁道施工的主流方法,其特有的安全施工和管理问题引起犷广泛注意,本文为结合多年的盾构施工实践和安全管理经验的总结。 2盾构机刀盘前的压气作业 2.1盾构机的压气作业 当操作人员必须进人盾构机前体刀盘内作业时,如果盾构机前方或上方的土体不能自稳,上体可能通过刀盘的开日处进人刀盘内,威胁作业人员的安全。大多先进的盾构机均配备了压气系统,即通过密封刀盘和盾构前体的通道,向刀盘内注入无油空气,使刀盘内的压力升高,以达到平衡外侧土体压力的目的,压力最大可达到3-4kg/cm2。为了保证操作人员的适应性,一般在通道卜设置密闭的过渡增压舱,这将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压力变化带给操作人员的影响。由于操作人员是在一个密闭的环境中工作,刀盘内空间狭窄,不能有多人同时作业,压人的空气质量也可能含有一定的杂质,且工作面的环境温度将会很高,当操作人员出现不适时,需要经过一定时间减压过渡后才能得到医疗。因此,压气作业是盾构安全施工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值得注意的危险源。 2. 2压气作业的相应措施 (1)尽量减少在不良地质条件下进人刀盘内,尽可能地在基本可以自稳的地层中进行开舱作业,这样可以不用压气作业。因此,要根据地质条件的变化,选择适当的时机,提前或推迟进人刀盘内,尤其是更换刀具时要有预见性。 (2)要挑选身体健康、强壮的工人作为进人刀盘内的操作人员,并经过职业病医院严格的身体检查,确保对恶劣环境的抵抗力。一般压气作业一天不宜超过4小时。 (3)如需压气作业时,一定要选用无油型空压机,确保空气质量,减小环境污染。 (4)准备好通迅工具,无间断地保持联络。 (5)做好应急准备,必要时要能在减压舱(刀盘与盾构前体间的密封过渡通道)内抢救伤员,并与有关医院签好急救协议。有条件的要配备专用的流动医疗舱,以便在送往医院的过程中,保持伤员所受体外压力差基本一致。 3盾构刀具更换 随着地质条件的变化,隧道掘进过程中需要对刀具进行更换,尤其是当岩石强度较高时,需要

浅谈小曲线半径盾构施工难点

浅谈小曲线半径盾构施工难点 [摘要]通过对小曲线半径盾构施工技术的研究,使盾构机能从软土到硬岩等各类不同地质条件下实现小曲率半径的急转弯施工,有效拓展盾构施工技术,丰富盾构隧道的线型设计与选用。 【关键字】盾构;小曲线;半径 1.引言 小曲率半径的盾构施工技术涵盖盾构机选型、管片设计、测量控制、盾构机的姿态与线型控制、管片配置与选用、管片姿态控制、管片保护、铰接装置与盾构千斤顶的组合选用、注浆控制技术、刀具超挖量的控制技术、掘进参数的选用与控制等一系列技术措施的有效组合。 2.施工难点 2.1盾构推力设定 一般情况下的纠偏和大曲率半径施工时,通常是采用千斤顶的偏选来使盾构机转弯或纠偏的,但对于急转弯段来说,千斤顶的过分偏选,将造成两个问题:①每个千斤顶能提供的推力约120t,若选用的千斤顶太少,无法提供盾构掘进所需的推力;②管片受力过于集中,会对管片产生破坏。 2.2防止盾构机被卡 盾构机在岩层中转弯,需要的超挖量是多少,如何保证开挖直径,必须预先计算清楚,并制定好相关措施,使盾构机在岩层中能顺利沿计划曲线转弯。如若盾构机在岩层中被卡住,将使盾构机的推力变得很大,甚至无法掘进。 2.3如何使盾构机在软弱地层中转弯 盾构机是一个刚体,在软土地层中掘进时,容易出现隧道整体平移现象,这使得盾构机在软弱土层中掘进时,须预先制定好相关措施,使盾构机能顺利沿计划曲线转弯。若盾构机在软弱土层中无法转弯,将使盾构机远离计划曲线,施工失败。 2.4盾构管片的破损问题 盾构机的推进是依靠管片提供推进反力,在一个循环过程中,特别在小半径曲线段上掘进时,盾构机的姿态变化较大,这就在推进油缸靴板与管片之间产生一个微小的侧向滑移量,导致管片局部受力过大而产生裂纹或崩裂。管片向外侧扭曲挤压地层,使地层和管片结构均受到复杂的影响,极易造成盾构与管片之间

国内地铁施工方法汇总

地铁施工方法 目前,国外地铁施工方法主要有如下几种: 一、地铁区间施工方法 (一)明挖施工法 通常在地面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地铁区间隧道宜采用明挖法,但对社会环境影响很大,仅适合在无人、无交通、管线较少之地应用,该方法现较少采用。 明挖法是指挖开地面,由上向下开挖土石方至设计标高后,自基底由下向上顺作施工,完成隧道主体结构,最后回填基坑或恢复地面的施工方法。 明挖法是各国地下铁道施工的首选方法,在地面交通和环境允许的地方通常采用明挖法施工。浅埋地铁车站和区间隧道经常采用明挖法,明挖法施工属于深基坑工程技术。由于地铁工程一般位于建筑物密集的城区,因此深基坑工程的主要技术难点在于对基坑周围原状土的保护,防止地表沉降,减少对既有建筑物的影响。明挖法的优点是施工技术简单、快速、经济,常被用为首选方案。但其缺点也是明显的,如阻断交通时间较长,噪声与震动等对环境的影响。 (二)盖挖施工法 埋深较浅、场地狭窄及地面交通不允许长期占道施工情况下采用盖挖法施工。依据主体结构施工顺序分为盖挖顺作法、盖挖逆作法、盖挖半逆作法。该法是在既有道路上先完成周边围护挡土结构及设置在挡土结构上代替原地表路面的纵横梁和路面板,在此遮盖下由上而下分层开挖基坑至设计标高,再依序由下而上施工结构物,最后覆土恢复为盖挖顺作法;反之先行构筑顶板并恢复交通、再由上而下施工结构物为盖挖逆作法。 (三)暗挖施工法

暗挖法是在特定条件下,不挖开地面,全部在地下进行开挖和修筑衬砌结构的隧道施工办法。暗挖法主要包括:钻爆法、盾构法、掘进机法、浅埋暗挖法、顶管法、新奥法等。其中尤以浅埋暗挖法和盾构法应用较为广泛,目前地区的隧道施工当中亦以该两种方法居多。 1.钻爆法 我国地域广大、地质类型多样,、等城市处于坚硬岩石地层中,地铁也有部分区段处于坚硬岩石地层中,这种地质条件下修建地铁通常采用钻爆法开挖、喷锚支护(与通常的山岭隧道相当)。 钻爆法施工的全过程可以概括为:钻爆、装运出碴,喷锚支护,灌注衬砌,再辅以通风、排水、供电等措施。在通过不良地质地段时,常采用注浆、钢架、管棚等一系列初期支护手段。根据隧道工程地质水文条件和断面尺寸,钻爆法隧道开挖可采用各种不同的开挖方法,例如:上导坑先拱后墙法、下导坑先墙后拱法、正台阶法、反台阶法、全断面开挖法、半断面开挖法、侧壁导坑法、CD法、CRD 法等。对于爆破,有光面爆破、预裂爆破等技术。对于隧道初期支护,有锚杆、喷混凝土、挂网、钢拱架、管棚等支护方法。及时的测量和信息反馈常用来监测施工安全并验证岩石支护措施是否合理。防水基本采用截、堵、排等几种方法,其中在喷射混凝土表面挂聚乙烯或聚氯乙烯板,然后再灌注二次混凝土衬砌被认为是一种效果良好的防渗漏措施。 2.盾构法 我国应用盾构法修建隧道始于20世纪50~60年代的。最初是用于修建城市地下排水隧道,采用的是比较老式的盾构机(如网格式、压气式、插板式等),80 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采用土压式、泥水式等现代盾构修筑地铁区间隧道。盾构

地铁隧道内整体道床长轨排法一次铺设施工技术

地铁隧道内整体道床长轨排法一次铺设施工技术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在改革开放现代化进程东风的鼓舞下迅猛发展,日新月异。目前国内地铁整体道床已广泛采用短轨排法施工。短轨排法铺轨主要有“换轨法”和“线上焊轨法”两种。钢轨可采用工具轨也可采用正式标准轨。采用工具轨时,需换铺长钢轨,此法称为“换轨法”;采用标准轨时,并在整体道床完成后,在线上直接焊接标准轨形成无缝线路的方法,称为“线上焊轨法”。南京地铁施工,具有隧道内作业面小、作业条件差、线路曲线半径小、线路坡度比较大,工期短、任务重等特点,用以往的施工方法不能满足需求。结合以往地铁短轨排法施工的经验,借鉴高速铁路长轨排一次铺设无缝线路的施工方法,在南京地铁施工中开发出“长轨排法一次铺设整体道床无缝线路施工工艺”(简称长轨排法)。 1 施工方法 在铺轨基地内设接触焊焊轨场,将5节25m的定尺钢轨焊成125m的长钢轨。然后依据轨节表,将长钢轨、短轨枕、扣件和两端带铰的长钢枕组成长轨排。用8台龙门吊将长轨排吊装到长轨排运输列车上,在列车中部的平板车上安装具有纵、横向限位的钢轨固定支座,在其余平板车上左右股分别安装有横向限位容许纵向移动的钢轨活动支座。 当长轨排运输到作业面附近后,由8台铺轨龙门吊将长轨排同步吊起运送到已成型道床钢轨接头前端的活动滚道上,采用小型气压焊机焊接连合接头,经正火、打磨和探伤检测合格后,在轨排上安装调轨支撑架,对轨道状态进行方向、水平、高低、轨距及正矢等方面的调整。再灌注混凝土支墩,将调整到位的轨排固定,最后灌注道床混凝土。当一个长轨条区段(道岔与道岔之间或两缓冲区之间)整体道床施工完毕后,若混凝土灌注时的轨温不在设计锁定范围内,应放散应力,将钢轨在设计锁定轨温下重新锁定,完成整体道床和无缝线路施工。 2 施工中的关键技术 2.1 列车运输短轨枕长轨排通过小半径曲线 25m长的轨排在曲线上运输时,仍能维持直线状态,而125m长的轨排通过曲线时必须随线路的曲线半径相应水平弯曲。而地铁线路曲线多、半径小,最小曲线半径为300m,长轨排是否能顺利通过小半径曲线,成为“长轨排法”成败的关键。 长轨枕长轨排通过小半径曲线时需要相当大的水平力,而轨道实际不能提供如此大的横向水平力,所以长轨枕长轨排不能在小半径曲线地铁施工中采用。

浅谈盾构法地铁施工技术

浅谈盾构法地铁施工技术 发表时间:2019-01-09T16:44:42.837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0期作者:石燕平张大威 [导读] 近几年城市地下轨道交通蓬勃发展。地铁在城市轨道交通中越来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很好的承担了城市交通的任务。 中建八局轨道交通建设有限公司北京 100035 摘要:近几年城市地下轨道交通蓬勃发展。地铁在城市轨道交通中越来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很好的承担了城市交通的任务。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介绍地铁施工中盾构法的施工技术,盾构法施工作为最近兴起的地铁施工方法,极大地加快了地铁施工进度、增强了复杂地质下施工安全系数。针对盾构法对地铁施工的影响,本文提出盾构法地铁施工的若干注意事项。 关键词:地铁施工;盾构法;施工工艺;注意事项 一、盾构法背景及国内外现状介绍 (一)研究背景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交通的拥堵化日益严重。这让本来有限的地上空间变得弥足珍贵。因此人们加速了对地下空间的利用。于是城市地下轨道交通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地铁作为城市轨道交通的主要形式,很好的承担了城市交通的任务。二十世纪中期,我国第一条地铁在北京开始修建,并于四年后开始运行,这也成为我国地铁运行的开端。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九十世纪初期的盾构技术出现在欧洲等地,而这项技术的出现仅仅是由于部分需要横穿江河的轨道,这种隧道的修建对于盾构的运用只是在通过隧道时形成一个保护体起到保护江河的隧道的作用,来应对出现倒塌等类似严重情况。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开始利用土压平衡盾构来修建上海地铁1号线和2号线,其后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修建的陕西延安某线越江隧道施工中首次采用泥水加压式盾构。这是第一次使用泥水加压防护罩。此后,盾构施工技术开始在中国得到广泛应用,中等折叠装置和矩形盾构等新技术开始出现。 二、地铁盾构法施工原理 盾构法是暗挖法施工中的一种全机械化施工方法。它是将盾构机械在地中推进,通过盾构外壳和管片支承四周围岩防止发生往隧道内的坍塌。同时在开挖面前方用切削装置进行土体开挖,通过出土机械运出洞外,靠千斤顶在后部加压顶进,并拼装预制混凝土管片,形成隧道结构的一种机械化施工方法。 在地铁隧道建设中,盾构法施工是在盾构掩护下连续安全地进行地层开挖与管片衬砌支护工作。首先要详细对地铁的整体规划和设计的各个环节进行了解,把盾构机安装到开挖好的基坑当中,之后再安装盾构反力架等设备形成外部支撑,再次,在盾壳支撑下采用千斤顶把切口环向前方入土层进行装配衬砌和地层开挖施工;最后在装配的衬砌环上通过千斤顶的推力推动盾构,克服盾构掘进中的地层阻力,使盾构连续、连续掘进。 三、盾构法施工技术要点 (一)盾构机始发 首先,要严格控制始发台、反力架和负环的安装定位精度,并确保盾构始发状态和设计的线路一致。其次,当第一环负环管片定位时,管片的后端面应垂直于线路中心线。环管片轴线重合于线路的轴线,负环管片拼装方式为通缝拼装;最后,盾构机轴线要跟地铁隧道的设计轴线保持平行。 (二)盾构机掘进 1、掘进:以土压平衡式盾构机来说,采用土压盾构施工时,在保持土压平衡的前提下,总推力应尽可能小,以减少土体的挤压;降低推进速度,控制在10mm/min以内,减小盾构对土体的挤压,另外防止超挖和欠挖;均匀地推进并进行必要的停顿以释放应力;水平与垂直方向尽量要少纠偏,特别是大量值的纠偏,以减少对土体的扰动。勤报、勤测、勤纠,用前一步的监测数据来指导下一步的施工。 2、同步注浆:当管片与盾尾部分离时,会形成一道很宽的环形空隙。而同步注浆的目的就是尽快填补环形缝,以尽早支撑地层,防止地面过度变形,危及周围环境的安全。基本原理就是将有具有长期稳定性及流动性,并能保证适当初凝时间的浆液(流体),通过压力泵注人管片背后的建筑空隙,浆液在压力和自重作用下流向空隙各个部分。它在一定时间内凝固,从而达到充填空隙,阻止土体塌落的效果。注浆时控制注浆压力,保证同步注浆量;视情况尽早进行二次压浆和进行跟踪注浆。 (三)渣土运输 土压形式的盾构机出渣并不是简单将挖掘下的土壤排出,土压式盾构机的圆形切削刀片的工作面同施工后部受力压力板构成泥土空间,刀盘切削下的土层经刀盘上的开口进入机器后方的泥土空间内与砂浆混合,在盾构机设备中的千斤顶的作用下平衡开挖面的土压和水压。螺旋运输机通过承压板的开口进入泥土室进行排渣,盾构机掘进时,电机车牵引渣土车向前移动,将渣土车牵引至出闸口,由起重机械吊出,并倒入渣土池内。但是盾构机是俱进速度和排渣量之间的关系会对泥土室的压力造成影响,所以排渣速度需要与盾构机掘进速度想匹配,否则泥土室的压力可能导致地面塌陷或者隆起。而渣土外运主要安排在晚上,挖掘机将渣土装人运输车辆,并按照业主的路线运输到指定区域,在现场设置洗车场对运输车辆和施工现场的清洁,以免影响区域环境建设。 四、盾构法优缺点 盾构法优点及其明显,主要是对人群聚集的城市地区影响较小,不会影响市民的正常生活。在施工中,只有竖井将在地面上设置施工现场,其余的不需要设置任何地面工地。它对城市交通和居民生活的影响较小。同时,没有必要拆除地面建筑物,没有噪声和其他污染,总结如下:①在盾构的掩护下进行开挖和衬砌作业,有足够的施工安全性;②地下施工不影响地面交通,河下施工不影响河道航行;③施工作业不受气候条件的影响;④振动和噪声等环境危害很小;⑤对地面建筑物和地下管道的影响很小;⑥盾机的结构灵活,可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进行设计。 盾构法的缺点:①盾构机不同常用的施工机械,对施工精度要求很高;②盾构机无法后退。盾构机只要启动了机器就不允许后行,这是基于盾构机外径大于已安装材料的隧道的直径,如果反向行驶需要拆除已安装管片这是非常危险的;③对断面尺寸多变的区段适应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