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奥数下册第四讲 间隔问题

合集下载

六年级奥数发车间隔、接送和扶梯问题(含答案)

六年级奥数发车间隔、接送和扶梯问题(含答案)

发车间隔、接送和扶梯问题知识框架一、发车间隔间隔发车问题,只靠空间理想象解稍显困难,证明过程对快速解题没有帮助,但是一旦掌握了3个基本方法,一般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在班车里——即柳卡问题不用基本公式解决,快速的解法是直接画时间——距离图,再画上密密麻麻的交叉线,按要求数交点个数即可完成。

如果不画图,单凭想象似乎对于像我这样的一般人儿来说不容易。

在班车外——联立3个基本公式好使(1)汽车间距=(汽车速度+行人速度)×相遇事件时间间隔(2)汽车间距=(汽车速度-行人速度)×追及事件时间间隔(3)汽车间距=汽车速度×汽车发车时间间隔综上总结发车问题可以总结为如下技巧(1)、一般间隔发车问题。

用3个公式迅速作答;(2)、求到达目的地后相遇和追及的公共汽车的辆数。

标准方法是:画图——尽可能多的列3个好使公式——结合s全程=v×t-结合植树问题数数。

(3)当出现多次相遇和追及问题——柳卡二、接送问题校车问题——行走过程描述队伍多,校车少,校车来回接送,队伍不断步行和坐车,最终同时到达目的地,即到达目的地的最短时间,不要求证明。

常见接送问题类型根据校车速度(来回不同)、班级速度(不同班不同速)、班数是否变化分类为四种常见题型:(1)车速不变-班速不变-班数2个(最常见)(2)车速不变-班速不变-班数多个(3)车速不变-班速变-班数2个(4)车速变-班速不变-班数2个标准解法:画图+列3个式子1、总时间=一个队伍坐车的时间+这个队伍步行的时间;2、班车走的总路程;3、一个队伍步行的时间=班车同时出发后回来接它的时间。

三、扶梯问题1、当人顺着扶梯的运动方向走台阶时,相当与流水行船中的“顺水行驶”,这里的水速就是扶梯自身的台阶运行速度。

有:人的速度+扶梯速度=人在扶梯上的实际速度扶梯静止可见台阶总数=时间×人速+时间×扶梯速=人走的台阶数+扶梯自动运行的台阶数2、当人沿着扶梯逆行时,有:人的速度-扶梯速度=人在扶梯上的实际速度扶梯静止可见台阶总数=时间×人速-时间×扶梯速=人走的台阶数-扶梯自动运行的台阶数。

小学奥数~间隔问题--锯木头问题

小学奥数~间隔问题--锯木头问题

把一根木头锯10次,锯成了10+1=11(段),把一根木头锯18次,锯成了18+1=19(段),把一根木头锯21次,锯成了21+1=22(段)把一根木头锯7次,锯成了7+1=8(段),把一根木头锯13次,锯成了13+1=14(段),把一根木头锯17次,锯成了17+1=18(段)把一根木头锯10次,锯成了10+1=11(段),把一根木头锯18次,锯成了18+1=19(段),把一根木头锯21次,锯成了21+1=22(段)把一根木头锯9次,锯成了9+1=10(段),把一根木头锯14次,锯成了14+1=15(段),把一根木头锯19次,锯成了19+1=20(段把一根木头锯成3段,锯了3-1=2(次),一共用了10分钟,所以,每次10÷2=5(分钟)把一根木头锯成5段,锯了5-1=4(次),一共用了24分钟,所以,每次24÷4=6(分钟)把一根木头锯成4段,锯了4-1=3(次),一共用了21分钟,所以,每21÷3=7(分钟)把一根木头锯成7段,锯了7-1=6(次),一共用了30分钟,所以,每次30÷6=5(分钟)把一根木头锯3次,锯成了3+1=4(段),把一根木头锯6次,锯成了6+1=7(段),把一根木头锯11次,锯成了11+1=12(段)把一根木头锯成5段,锯了5-1=4(次),一共用了8分钟,所以,每次8÷4=2(分钟)把一根木头锯2次,锯成了2+1=3(段),把一根木头锯4次,锯成了4+1=5(段),把一根木头锯16次,锯成了16+1=17(段)把一根木头锯20次,锯成了20+1=21(段),把一根木头锯22次,锯成了22+1=23(段),把一根木头锯24次,锯成了24+1=25(段)把一根木头锯成4段,锯了4-1=3(次),一共用了9分钟,所以,每次9÷3=3(分钟)把一根木头锯成4段,锯了4-1=3(次),一共用了9分钟,所以,每次9÷3=3(分钟)把一根木头锯1次,锯成了1+1=2(段),把一根木头锯13次,锯成了13+1=14(段),把一根木头锯23次,锯成了23+1=24(段)故答案为:2;14;24。

间隔问题知识点总结

间隔问题知识点总结

间隔问题知识点总结一、间隔问题的基本概念1、间隔问题的概念间隔问题是研究物体在一定时间或空间范围内的变化规律的数学问题。

间隔问题可以分为均匀间隔和非均匀间隔两种情况。

均匀间隔是指物体在相等的时间或空间距离内的变化规律,而非均匀间隔则是指物体在不相等的时间或空间距离内的变化规律。

2、间隔问题的基本概念在间隔问题中,常用的基本概念包括距离、速度、加速度等。

距离是指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所走过的路程,速度是指物体单位时间内所走过的距离,加速度是指速度随时间的变化率。

这些概念是间隔问题的基础,需要熟练掌握。

3、间隔问题的基本思想间隔问题的基本思想是通过对物体在一定时间或空间范围内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求解出物体在不同时间或空间位置的相关参数,如速度、加速度等。

通过对这些参数的计算和分析,可以得出物体的运动规律和性质。

二、间隔问题的解题方法1、间隔问题的解题步骤解决间隔问题的一般步骤包括建立模型、列方程、求解方程等。

首先需要对问题进行分析,建立适当的数学模型,然后根据模型列出相应的方程,并通过求解方程得出问题的解答。

在解题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对问题中的特定条件进行综合利用,以得出符合实际情况的结果。

2、均匀间隔的解题方法对于均匀间隔的间隔问题,可以通过直接求解距离、速度、加速度等参数的公式来得到结果。

通过对问题中给定的条件进行分析,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然后代入参数求解,一般可以得到较为简洁的结果。

3、非均匀间隔的解题方法对于非均匀间隔的间隔问题,通常需要借助微积分等高阶数学知识进行处理。

可以通过对速度、加速度等参数进行积分或微分,得出物体在不同时间或空间位置的相关参数。

这种方法在处理复杂的间隔问题时非常有用。

三、间隔问题的应用1、物理学中的应用间隔问题在物理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研究物体在受力作用下的运动规律、分析物体的运动变化等都需要运用间隔问题的知识。

通过对物体在不同时间或空间位置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可以得到相关的物理规律和性质,为物理学的研究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

小学奥数专题知识:发车间隔问题

小学奥数专题知识:发车间隔问题

小学奥数专题知识:发车间隔问题发车问题(1)一般间隔发车问题,用3个公式迅速作答;汽车间距=(汽车速度+行人速度)×相遇事件时间间隔汽车间距=(汽车速度-行人速度)×追及事件时间间隔汽车间距=汽车速度×汽车发车时间间隔(2)求到达目的地后相遇和追及的公共汽车的辆数。

标准方法是:画图——尽可能多的列3个公式——结合s全程=v×t-结合植树问题数数。

例题:一个人在平直的街边匀速行走,注意到每隔12分钟有一辆电车超过他,每隔6分钟他就遇到迎面开来的一辆电车,设电车一到终点就立即回头,且往返运动的速度相等,求每隔几分钟就有一辆电车从终点或起点开出?解法一:设车速是X,人速是Y,因为任意两辆电车的距离相等则间距【两辆电车的距离】=12(X-Y)=6(X+Y)得到X=3Y即车速是人的3倍时间间隔=间距÷车速=12(X-Y)÷X=8即每隔8分钟就有电车从终点或起点开出。

解法三:某人沿着电车路走,留心到每隔6分钟有一辆电车从后面开到前面,隔2分一电车由对面开来,若人和电车速度始终均匀,问隔几分从电车的始发站开出一辆电车?分析:设电车每隔X分钟发一辆车由“每隔12分钟有一辆电车从后面开到前面”知人与电车速度比为(12-X):12,又由“每隔6分钟迎面开来一辆车”知,人与电车速度之比为(X-6):6所以:(12-X):12=(X-6):6解得:X=8即:每隔8分钟从电车始发站开出一辆电车.解法四:让这个人先向前走12分钟,这样将有1两车超过他。

然后掉头再走12分钟,这样会有12÷6=2辆车迎面过去。

这样,在24分钟内,同一个方向一共发车3辆。

所以,发车时间间隔=24÷3=8分钟答:发车时间间隔为8分钟。

间隔排列问题知识点总结

间隔排列问题知识点总结

间隔排列问题知识点总结一、排列与组合的定义1. 排列排列是指将若干个不同的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成一列。

设有n个不同的元素,从中取出m个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称为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m个元素的排列。

其中,m 不大于n。

排列的计算公式为:A(n,m) = n!/(n-m)!2. 组合组合是指将若干个不同的元素任意地选取一部分,不考虑元素之间的顺序,称之为组合。

设有n个不同的元素,从中取出m个元素不考虑顺序,称为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m个元素的组合。

其中,m不大于n。

组合的计算公式为:C(n,m) = n!/m!(n-m)!二、间隔排列问题的定义间隔排列问题是指将n个元素排列成一列,在任意两个元素之间可以有0个或多个空隙。

要求在这些空隙中选择m个空隙放置m个特定元素,使得这m个特定元素按照原有顺序相邻排列。

间隔排列问题是排列组合的一种特殊情况,属于组合数学中的经典问题。

三、间隔排列问题的解题方法1. 直接计算法直接计算法是最为直接的解题方法,可以通过枚举的方式将所有可能的情况列举出来,然后筛选出符合条件的解。

这种方法比较直观,但是在n较大时会出现计算量过大的情况。

2. 数学归纳法数学归纳法是一种比较常用的解题方法,通过观察问题发现规律,然后利用数学归纳法证明这种规律的正确性。

对于间隔排列问题,可以通过数学归纳法找出其解题规律,从而简化计算过程。

3. 排列组合公式排列组合的相关公式可以用来解决间隔排列问题,可以将问题转化为排列组合的计算。

通过组合公式和排列公式,可以快速计算出间隔排列的解。

四、间隔排列问题的应用1. 组合总和问题间隔排列问题可以用于解决组合总和的问题,即在一组数字中找到所有的可能组合,使得其和等于给定的目标值。

通过间隔排列问题的解法,可以快速找出所有满足条件的组合。

2. 字符串排列问题在字符串排列问题中,需要对一个字符串进行排列,使得其中的字符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

通过间隔排列问题的解法,可以找出所有可能的字符串排列方式。

六年级下册数学讲义-奥数讲与练:行程.发车间隔、接送和扶梯问题(ABC级)-全国通用

六年级下册数学讲义-奥数讲与练:行程.发车间隔、接送和扶梯问题(ABC级)-全国通用

发车间隔、接送和扶梯问题知识框架一、发车间隔间隔发车问题,只靠空间理想象解稍显困难,证明过程对快速解题没有帮助,但是一旦掌握了3个基本方法,一般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在班车里——即柳卡问题不用基本公式解决,快速的解法是直接画时间——距离图,再画上密密麻麻的交叉线,按要求数交点个数即可完成。

如果不画图,单凭想象似乎对于像我这样的一般人儿来说不容易。

在班车外——联立3个基本公式好使(1)汽车间距=(汽车速度+行人速度)×相遇事件时间间隔(2)汽车间距=(汽车速度-行人速度)×追及事件时间间隔(3)汽车间距=汽车速度×汽车发车时间间隔综上总结发车问题可以总结为如下技巧(1)、一般间隔发车问题。

用3个公式迅速作答;(2)、求到达目的地后相遇和追及的公共汽车的辆数。

标准方法是:画图——尽可能多的列3个好使公式——结合s全程=v×t-结合植树问题数数。

(3)当出现多次相遇和追及问题——柳卡二、接送问题校车问题——行走过程描述队伍多,校车少,校车来回接送,队伍不断步行和坐车,最终同时到达目的地,即到达目的地的最短时间,不要求证明。

常见接送问题类型根据校车速度(来回不同)、班级速度(不同班不同速)、班数是否变化分类为四种常见题型:(1)车速不变-班速不变-班数2个(最常见)(2)车速不变-班速不变-班数多个(3)车速不变-班速变-班数2个(4)车速变-班速不变-班数2个标准解法:画图+列3个式子1、总时间=一个队伍坐车的时间+这个队伍步行的时间;2、班车走的总路程;3、一个队伍步行的时间=班车同时出发后回来接它的时间。

三、扶梯问题1、当人顺着扶梯的运动方向走台阶时,相当与流水行船中的“顺水行驶”,这里的水速就是扶梯自身的台阶运行速度。

有:人的速度+扶梯速度=人在扶梯上的实际速度扶梯静止可见台阶总数=时间×人速+时间×扶梯速=人走的台阶数+扶梯自动运行的台阶数2、当人沿着扶梯逆行时,有:人的速度-扶梯速度=人在扶梯上的实际速度扶梯静止可见台阶总数=时间×人速-时间×扶梯速=人走的台阶数-扶梯自动运行的台阶数。

奥数专题:间隔问题(教案)

奥数专题:间隔问题(教案)

第4讲:间隔问题一、导入: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但是生活中的一些小问题,放在数学中往往容易发生错误,如爬楼梯、锯木头、敲钟、植树等问题,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多动脑。

爬楼梯要明白几楼和几层楼梯是不同的,楼梯要比楼层少1;锯木头,锯的次数要比锯的段数少1;敲钟问题,应考虑到敲的次数比相邻钟声之间的间隔多1;植树问题,要考虑到起点和终点是否植树;解决问题时应根据实际情况找到相应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例题讲解:例1(爬楼梯:高楼层-低楼层=中间层数):小利到新华书店的7楼购书,他从底楼走到3楼用了1分钟,那么他再走几分钟就可以到达?分析:从底楼到3楼升高了2层[3-1=2(层)],那么升高一层用的时间就是:1÷2=0.5(分钟),从3楼到7楼还要升高4层,所用时间就是0.5×4=2(分钟)解答:1、从1楼到3楼走几层:3-1=2(层)2、每层用了几分钟:1÷2=0.5(分钟)3、从3楼到7楼还要走几层:7-3=4(层)4、再走几分钟就可以到达:0.5×4=2(分钟)答:再走2分钟就可以到达。

例2(锯木头:段数-1=次数次数+1=段数):一根粗细均匀的木头,锯成每段长0.5米的小段,共锯了6次,求这根木头的长度。

分析:已知锯了6次,一共锯成了相等的7段。

解答:1、锯成了几段:6+1=7(段)2、木头有多长:0.5×7=3.5(米)答:这根木头的长度是3.5米。

例3(敲时钟:钟点-1=段数段数+1=钟点):时钟7点钟敲了7下,用了12秒,12点时敲12下用了几秒?分析:由7点钟敲了7下,可以得出中间有6个间隔,那么每个间隔用的时间是12÷(7-1)=2(秒),时钟敲12下,中间有11个间隔,所用时间就是2×(12-1)=22(秒)。

解答:1、1到7时有几个间隔:7-1=6(个)2、每个间隔用的时间是:12÷6=2(秒)3、1到12时有几个间隔:12-1=11(个)4、所用时间是多少:2×11=22(秒)例4(树枝问题—两旁都种:棵数-1=段数段数+1=棵数):一条路长60米,五年级的同学在两旁植树,一共植了32棵,求在路的一边每相邻两棵之间相隔多少米?分析:两旁都植树,那么每一旁植树16棵,16棵树之间有15个间隔,所以每相邻两棵树之间间隔60÷15=4(米)解答:1、每旁植树多少棵:32÷2=16(棵)2、16棵树之间有几个间隔:16-1=15(个)3、60÷15=4(米)例5:(树枝问题—两旁都不种:):两幢楼房中间每隔3米植一棵树,一共植了6棵,这两幢楼房间相距多少米?分析:如图所示:从上图可以看出,植了6棵树,两幢楼之间应有7个间隔,楼房处于两端不能植树,两楼间所植棵树应比间隔少1。

完整版奥数知识点间隔问题

完整版奥数知识点间隔问题

间隔问题?植树问题:植树问题是最典型的间隔问题。

植树问题,要牢记四要素:间隔数③棵数④①路线长②间距(棵距)长关于植树的路线,有封闭与不封闭两种路线。

1.不封闭路线,则棵数比段数多1。

如上图把总长平均分成若题目中要求在植树的线路两端都植树5段,①但植树棵数是6棵。

全长、棵数、间距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棵数=间隔数+1 / 间隔数=棵数-1全长=间距×(棵数-1)间距=全长÷(棵数-1)②如果题目中要求在路线的一端植树,则棵数就比在两端植树时的棵数少1,即棵数与段数相等。

全长、棵数、株距之间的关系就为:全长=间距×棵数;棵数=间隔数=全长÷间距;间距=全长÷棵数。

③如果植树路线的两端都不植树,则棵数就比②中还少1棵。

棵数=间隔数-1=全长÷间距-1间距=全长÷(棵数+1)例1、小明在马路的一边种树,每隔3米种一棵树,共种了11棵,问这段马路有多长?分析:两端种树:全长=间距×(棵数-1)= 3×(11-1)=30(米)例2、马路的一边挂了16盏红灯笼,每隔一盏红灯笼就有一盏菠萝灯笼,请问共多少菠萝灯笼?分析:两端种树:菠萝灯笼的数量=红灯笼的间距数= 16-1=15(个)2.封闭的植树路线例如:在圆、正方形、长方形、闭合曲线等上面植树,因为头尾两端重合在一起,所以种树的棵数等于分成的段数。

如右图所示。

周长÷间距=间隔数=棵数株距×数棵(段数)周长= 周长÷棵数(段数)株距=米,请问:这个小花园的38棵,每两棵树之间的间隔是例3、在一个圆形小花园内的四周植树周长一共有多长?(米)×8 = 24分析:封闭的植树路线:周长=株距×数棵(段数)= 3间隔问题在实际中的应用?锯木头问题) (一锯点相当于棵数。

”的植树问题,锯木头问题是“两端无点所以知道了次数,也就可以计算出锯木头需要花的时间。

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奥数:行程之接送问题、发车间隔、电梯问题

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奥数:行程之接送问题、发车间隔、电梯问题

第四讲 行程之接送问题、发车间隔、电梯问题行程问题中的几种数学模型,在具体情境中还可以表现为接送问题、发车间隔、电梯问题。

我们透过具体情境,发现它仍然是行程问题中基本数学模型的变型。

行程问题是研究速度、时间和路程三量之间关系的问题,它是小学数学应用题的难点,是升学试卷中常见的压轴题。

行程问题常与分数、比例等知识结合在一起,综合性强,且运用形式多变,解答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尽可能采用作线段图的方法,正确反映数量之间变化关系,帮助分析思考。

2.行程问题常结合分数应用题,解答时要巧妙地假设单位“l”使问题简单化,有时还可以联系整数知识,把路程理解为若干份。

3.复杂行程问题经常运用到比例知识。

速度一定,时间和路程成正比;时间一定,速度和路程成正比;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成反比。

4.碰到综合性问题可先把综合问题分解成几个单一问题,然后逐个解决。

分析:甲乙两人从出发到第一次相遇合走了一个全程,第一次相遇到第二次相遇合走了两个全程,所以第二段时间间隔是第一段时间间隔的二倍,甲第一段时间共走了30公里,所以第二段时间走了60公里,而乙第二段时间走了30+40=70公里,所以第一段时间走了35公里,A 、B 两地之间的距离为30+35=65公里,两人的速度比为6:7.教学目标想挑 战吗?甲,乙二人分别从A ,B 两地同时相向出发,往返于A ,B 之间,第一次相遇在距A 地30公里处,第二次相遇地点在距A 地40公里处。

求(1)A ,B 两地距离。

(2)甲,乙的速度比。

【例1】(奥林匹克数学竞赛试题)甲、乙二人骑车分别从A 、B 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乙的速度是甲的23。

二人相遇后继续行进,甲到达B 地和乙到达A 地后都立即沿原路返回。

已知二人第二次相遇的地点相距第一次相遇的地点120千米,求A 、B 两地相距多少千米?分析:根据题意,在相同时间内,甲、乙所行的路程的比是32,就是说,如果把全程看作有5份路,那么甲行3份,乙行了2份,这样,可以画出线段图,并标出第一次相遇的地点。

间隔问题——精选推荐

间隔问题——精选推荐

奥数经典——间隔问题【专题分析】:间隔问题是典型的奥数问题。

在实际生活中,这种问题应用非常广泛,诸如爬楼梯的层次问题,据木料的次数问题,敲时钟的时间问题,布置会场的摆设问题,植树的棵树问题,都属于间隔问题的范畴,也算是生活中的一种特例。

【解题关键】:解决这类的间隔问题,先要考虑间隔的差别,再选择适当的解题方法。

【每日一题】:周一:【精彩题例】:把一根粗细均匀的木料锯成6段,每锯一次需要3分钟,一共要用几分钟?【思路导航】:从题意知,木料被锯成6段,其实只锯了5次,即6-1=5(次),每锯一次要用3分钟,要求一共需要几分钟,就是求5个3分钟是多少?因此一共要用:3×5=15(分钟)。

【触类旁通】:1、20厘米长的铁丝,剪成4厘米长的小段,每剪一次用2分钟。

一共需要几分钟?2、把一根木料锯成5段,共用20分钟,每锯一次要用几分钟?周二:【精彩题例】:时钟6点钟时敲6下,10秒钟敲完,敲12下需要几秒钟?【思路导航】:由敲6下,可以得出6下中有5个间隔,而5个间隔用10秒钟敲完,由此可知每个间隔用了10÷(6-1)=2(秒),敲12下的时候,12下之间有11个间隔,每个间隔用2秒,所以一共用了2×(12-1)=22(秒)【触类旁通】:1、时钟12秒种敲7下,敲10下需要几秒钟?2、时钟3点钟敲3下需要4秒钟,那么11点钟敲11下需要几秒钟?周三:【精彩题例】:小明家住在7楼,他从底楼走到2楼用1分钟,那么他从底楼走到7楼用几分钟?【思路导航】:从底楼到2楼有一个楼层,从底楼到7楼应该由7-1=6(层),走一层楼用1分钟,那么走6层就要用1×6=6(分钟)。

【触类旁通】:1、小红家住5楼,她从底楼到三楼用2分钟,那么她从底楼到家要用几分钟?2、李阳家住在6楼,他从二楼到四楼要走40个台阶,那么他从一楼到六楼要走多少个台阶?周四:【精彩题例】:学校门前的一条路长42米,从头到尾都栽树,每7米栽一棵,一共要栽几棵树?【思路导航】:每隔7米栽一棵,42里面有6个7,42÷7=6(个)。

小学数学,间隔问题知识点是什么?间距个数要找对

小学数学,间隔问题知识点是什么?间距个数要找对

⼩学数学,间隔问题知识点是什么?间距个数要找对间隔问题⼩学数学,奥数间隔问题。

如果直线两头都植树,间距⽐树少⼀个;如果环形植树,树和间距⼀样多。

⽽在实际做题中还要注意两头是否植树问题,由此知识点引申出上楼梯、钟表、锯⽊头等都是同⼀问题。

这类问题是低年级必备的数学知识点,希望同学们能够重视并掌握。

1、把⼀根长30厘⽶的铁丝剪成6段,每剪⼀次要⽤2分钟,⼀共需要⼏分钟?2、⼀根⽊料长10⽶,要把它锯成⼀些2⽶长的⼩段,每锯⼀次要⽤4分钟,⼀共要⽤多少分钟?3、时钟3点敲3下,⽤4秒钟,敲9下⽤⼏秒?4、时钟10秒敲6下,敲10下需要⼏秒?5、⼀根⽊料,锯成3段要⽤10分钟,如果要锯成5段需要多少分钟?6、张师傅18分钟把⼀根⽊头锯成了7段,如果他锯了36分钟,那么这根⽊头被锯成了⼏段?7、12⽶长的钢管锯成3⽶长的⼏段,⼀共要⽤18分钟,每锯⼀次⽤⼏分钟?8、李师傅把⼀根⽔管锯成三段,每锯⼀次⽤3分钟,他⼀⼝⽓锯了五根⽔管,⼀共⽤了多少分钟?9、时钟5点敲5下需要8秒,那么12点敲12下需要⼏秒钟?10、⼀根⽔管,12分钟把它锯成了4段,另外有同样的⼀根⽔管以同样的速度锯成12段,需要多少分钟?11、⼀根⽊料锯成3段⽤了4分钟,另外有同样的⼀根⽊料以同样的速度锯,12分钟可锯成多少段?12、李⽼师家住在六楼,他从底楼到三楼要⽤2分钟,那么从底楼到六楼要⽤多少分钟?13、⼀条河堤40⽶,每隔4⽶栽⼀棵树,从头到尾⼀共要栽多少棵?14、⼩明把9粒棋⼦横着摆放在桌上,每两粒间的距离是5厘⽶,从第⼀粒到第九粒之间的距离是多少厘⽶?15、⼩新把7粒纽扣放在桌上,每两粒之间的距离是5厘⽶,从第⼀粒到第七粒的距离是多少厘⽶?16、在两根柱⼦间每隔1⽶系⼀个汽球,共系了20个,两根柱⼦间距离是多少?17、两幢房之间相距50⽶,每隔1⽶站⼀个⼩朋友,⼀共可以站⼏个⼩朋友?18、⼀根绳⼦长1⽶,每隔10厘⽶打⼀个结,⼀共要打⼏个结?19、绿化⼩组在学校的过道两边摆放⽉季花,每隔1⽶摆1盆,⼀共摆了42盆,这条过道长多少⽶?20、⼀条路长100⽶,⼯⼈叔叔要在路两旁每隔10⽶竖⼀根电线杆,从头到尾⼀共要竖多少根电线杆?。

六年级下小升初典型奥数之间隔问题

六年级下小升初典型奥数之间隔问题

六年级下小升初典型奥数之间隔问题在六年级下册的小升初奥数中,间隔问题是一个经常出现且具有一定难度和技巧性的重要知识点。

让我们一起来深入了解一下间隔问题的奥秘吧!间隔问题通常会涉及到植树、爬楼梯、锯木头、敲钟等各种实际情境。

先来说说植树问题。

假设在一条长 100 米的小路一旁植树,每隔 5 米种一棵。

这时候就要分情况讨论啦。

如果两端都种树,那么树的数量就等于间隔数加 1。

间隔数怎么算呢?用路的总长除以间隔长度,也就是 100÷5 = 20 个间隔,那树的数量就是 20 + 1 = 21 棵。

要是两端都不种树,树的数量就等于间隔数减 1。

还是刚才那条100 米的小路,每隔 5 米种一棵,此时树的数量就是 20 1 = 19 棵。

而如果一端种树一端不种,那么树的数量就等于间隔数,也就是 20 棵。

再来看看爬楼梯的问题。

比如从一楼爬到三楼,实际上是爬了两层楼梯。

如果从一楼爬到五楼,那就是爬了四层楼梯。

所以,楼层数减去 1 就是爬的楼梯层数。

锯木头问题也有类似的思路。

把一根木头锯成 3 段,实际上只需要锯 2 次。

锯成 5 段呢,就需要锯 4 次。

也就是说,锯的次数比段数少 1。

敲钟问题也很有趣。

比如敲响 5 下钟,中间有 4 个间隔。

敲响 8 下钟,就有 7 个间隔。

下面我们通过几道例题来加深对间隔问题的理解。

例 1:在一条 200 米的公路两旁从头到尾每隔 10 米栽一棵树,一共需要栽多少棵树?首先,我们算出一旁树的数量。

因为是从头到尾都栽树,所以树的数量=间隔数+ 1,间隔数= 200÷10 = 20,那么一旁树的数量就是20 + 1 = 21 棵。

因为是公路两旁都栽树,所以总共需要栽 21×2 = 42 棵。

例 2:小明家住在 6 楼,他从 1 楼走到 3 楼用了 18 秒,照这样计算,他从 1 楼走到家需要多长时间?从 1 楼到 3 楼,实际上走了 2 层楼梯,用了 18 秒,所以走一层楼梯需要 18÷2 = 9 秒。

数学专项复习小升初典型奥数之间隔问题

数学专项复习小升初典型奥数之间隔问题

数学专项复习小升初典型奥数之间隔问题在小升初的数学学习中,间隔问题是一个常见且重要的知识点。

掌握好间隔问题,不仅能帮助我们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还能锻炼我们的思维能力。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间隔问题。

间隔问题主要包括植树问题、爬楼梯问题、锯木头问题等。

先来说说植树问题。

植树问题分为三种情况:两端都种树、两端都不种树、一端种树一端不种。

两端都种树时,树的数量=间隔数+ 1。

例如,在一条 100 米的小路一旁每隔 5 米种一棵树(两端都种),那么间隔数为 100÷5 = 20 个,树的数量就是 20 + 1 = 21 棵。

两端都不种树时,树的数量=间隔数 1。

比如,在一条 100 米的小路一旁每隔 5 米种一棵树(两端都不种),间隔数依然是 100÷5 =20 个,树的数量则为 20 1 = 19 棵。

一端种树一端不种时,树的数量=间隔数。

假设在一条 100 米的小路一端种一棵树,每隔 5 米种一棵,间隔数还是 100÷5 = 20 个,树的数量也为 20 棵。

再看看爬楼梯问题。

比如从一楼到二楼需要爬 10 级台阶,从一楼到三楼需要爬多少级台阶呢?从一楼到三楼中间有两个间隔,每个间隔 10 级台阶,所以一共要爬 10×2 = 20 级台阶。

锯木头问题也很有趣。

把一根木头锯成 5 段需要锯几次?我们要知道,锯的次数比段数少 1,所以锯成 5 段需要锯 4 次。

解决间隔问题,关键是要理解间隔数和相关数量之间的关系。

通过画图的方法,可以更直观地帮助我们理解和解决问题。

比如,有一个圆形花坛,周长是 60 米,每隔 6 米种一棵月季花,一共要种多少棵?这是一个封闭线路的植树问题,棵数=间隔数,所以 60÷6 = 10 棵。

还有这样一道题:在一条 80 米长的公路一侧插彩旗,每隔 4 米插一面(两端都插),一共需要插多少面彩旗?首先算出间隔数 80÷4 =20 个,因为两端都插,所以彩旗数=间隔数+ 1,即 20 + 1 = 21 面。

间隔问题的方法妙用课件

间隔问题的方法妙用课件

能力。
03
促进数学应用
间隔问题是数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掌握间隔问题的解决方法有助于促
进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增强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02
解决间隔问题的方法
数学建模法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便于分析和求解。
数学建模法是解决间隔问题的一种常用方法。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将实际问题中 的变量、条件和关系抽象为数学符号和公式,从而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这种方法能够简化问题,提高求解效率,并且能够揭示问题的本质和内在规律。
THANKS
感谢观看
在土木工程、机械工程等领域,数学 方法在解决实际工程问题中发挥重要 作用。
新技术的应用与推广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
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处理大规模数据,发现数据中的模式和规律, 解决复杂的间隔问题。
大数据技术
通过大数据分析,挖掘数据中的隐藏信息,为解决复杂问题提供新 的思路和方法。
云计算技术
云计算提供了强大的计算能力和存储空间,可以处理大规模的复杂 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通过模拟实验来验证假设或解决问题的方法。
实验模拟法是一种通过实验来模拟实际情况的方法。这种方法通过设计和进行实验来模拟实际问题的 环境和条件,从而验证假设或解决问题。实验模拟法可以用于解决一些难以直接进行实验的问题,例 如在危险或不可能的情况下进行实验。
案例分析法
通过分析类似案例来解决问题的方法。
间隔问题的方法妙用课 件
contents
目录
• 间隔问题概述 • 解决间隔问题的方法 • 间隔问题的实际应用 • 解决间隔问题的技巧与注意事项 • 未来间隔问题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01
间隔问题概述

奥数间隔问题

奥数间隔问题

4、同学们布置教室,挂了7只红灯笼, 每两只红灯笼中间再挂2只黄灯笼,你 知道同学们一共挂了几只黄灯笼吗?
5.有9个同学排成直线,每相邻两个 同学间距离是3米,从第一个同学 到最后一个同学的距离是多少米?
6、有一根钢管,要锯成5小段, 每锯开一处要花3分钟,全部锯 完要多少时间?
广场上的大钟5时敲响5下,8秒钟敲完。 12时敲响12下,需要多长时间?
1、李老师家住5楼,每上一层有
20个台阶,到她家一共要走多少 个台阶?
2. 一棵圆木长18米,要锯成 3米长的小段,共要锯几次?
3.同学们布置教室,挂了5只红灯 笼,在每两只红灯笼中间挂了1只 黄灯笼,一共挂了几只黄灯笼?
20分米
5分米
如果剪成4分米的一段,要剪几次呢?
20分米
4分米
20 ÷ 4=5(段) 5-1=4(次)
小结论:剪的次数=段数-1
我每上一层楼需要2分钟,那么从一层到五层 楼需要几分钟?
把一根木头锯成5段,每锯一刀6元, 一共需要多少元?
一根木头,把它平均分成5段,每锯 下一次需要8分钟,锯完一共需要多 少分钟?
植树数 = 间隔数
围着一个圆形花台摆了45盆菊花, 每两盆菊花之间摆一盆兰花,该 摆几盆兰花?
一个圆形荷花池的周长是48米,每隔6 米种一棵柳树,一共要栽多少棵柳树?
★ ★

★ ★

★ ★
1 2 3 4 5 6……2005
• 求这列数中单数多少个? • 双数多少个?
一块布料长20分米,把他剪成 长为5分米的小段,要剪几次?
小朋友, 伸出一只手, 五个手指人人有, 手指之间几个“空”?
如果有18盏红灯笼,绿灯笼有几盏?
每两盏红灯笼之间挂一盏绿灯笼

奥数间隔问题

奥数间隔问题

公式:一条直线种树(插红旗、立电线杆):树的棵数= 路长÷间距+1 加一个端点间距= 路长÷(棵数-1)棵数-1:将路分成的份数。

如:8棵树,分成7份路长= 间距×(棵数-1)例1学校门前的一条路长42米,从头到尾栽树,每7米栽一棵,一共能栽几棵树?(1)42米分成每7米为一段,可以分为6段。

42÷7=6(2)一条路上分6段,共有7个端点。

6+1=7 (棵)练习1 在一条长15米的水泥路上,从头开始每隔3米摆一盆花,一共摆了多少盆花?练习2 平平在桌上摆小棒,每隔8厘米摆一根,到40厘米处可摆几根?例2少先队员在路的两旁每隔5米栽一棵树,起点和终点都栽了,一共栽了72棵树,这条路长多少米?(1)一共分为多少段?72-1=71(2)路长多少米?5×71=357(米)练习1 少先队员在路的两旁每隔2米栽一棵树,起点和终点都栽,一共栽了42棵,这条路长多少米?练习2 两根同样长的绳子上,每隔2米挂一个灯笼,起点和终点都挂,共挂了12个,每根绳子长多少米?例3校门口的一条路长20米,路的两边从头到尾都栽树,每隔2米栽一棵,一共要栽多少棵?练习1 一条路长100米,少先队员在路的两旁每隔5米栽一棵树,从头到尾一共要栽多少棵树?练习2 一条路长200米,工人叔叔在路的两旁每隔10米竖一根电线杆,从头到尾一共要竖多少根电线杆?综合练习1、一条河堤40米,每隔4米栽一棵树,从头到尾一共要栽多少棵?2、一条路长25米,少先队员在路的两旁栽树,起点终点都栽,一共栽了12棵树,每两棵树之间相隔多少米?3、两幢楼之间相距10米,每隔2米种一棵树,一共种了几棵树?4、在2根10米长的绳子上扎气球,从头开始每隔5米扎一个,一共扎了多少个气球?5、一条路每隔2米有1根电线杆,连两端共有81根,这条路长多少米?6、绿化小组在学校的过道两边摆放月季花,每隔1米摆一盆,一共摆了42盆,这条过道长多少米?。

小学六年级奥数练习题及答案-汽车间隔

小学六年级奥数练习题及答案-汽车间隔

小学六年级奥数练习题及答案:汽车间隔
导读:本文小学六年级奥数练习题及答案:汽车间隔,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王强骑自行车上班,以均匀速度行驶.他观察来往的公共汽车,发现每隔12分钟有一辆汽车从后面超过他,每隔4分钟迎面开来一辆,如果所有汽车都以相同的匀速行驶,发车间隔时间也相同,那么调度员每隔几分钟发一辆车?
答案与解析:汽车间隔距离是相等的,列出等式为:(汽车速度-自行车速度)×12=(汽车速度+自行车速度)×4
得出:汽车速度=自行车速度的2倍.汽车间隔发车的时间=汽车间隔距离÷汽车速度=(2倍自行车速度-自行车速度)×12÷2倍自行车速度=6(分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第四讲间隔问题姓名:
1、学校操场一周的长是480米,现在操场的一周每隔4米栽一棵柳树,每棵柳树中间栽一棵杨树,操场一周各栽了多少棵柳树和杨树?
2、一个长方形牧场的三面用篱笆围成,另一面靠墙。

包括与墙角交界处每隔8米打一根木桩,那么这个长为240米,宽120
3、科学家进行一项实验,每隔5小时做一次记录,做第12次记录时,挂钟的时针恰好指向9。

做第一次记录时,时针指向几?
4、有一根480厘米长的绳子,从一端开始每3厘米做记号,每4厘米也做一记号,然后将标有记号的地方剪断,绳子共被剪成了多少段?
5、某森林公园计划将150棵栽在它附近的一条公路旁。

第1棵栽在离公园300米的地方,以后每隔50米栽一棵。

公园有一辆汽车,每次能装运9棵数。

用这辆汽车将这150棵数从园林运到目的地,然后返回园林。

最少要行驶多少千米?
6、一条大街上原有路灯401盏,相邻路灯相距50米,现在换新路灯,增加了100盏,相邻两盏路灯的距离是多少米?
7、公路的一侧共栽了160棵树,从左往右数,第98棵起往右是六年级管理;从右往左数,第120棵起往左都是五年级管理,其余的是四年级管理。

四年级管理多少棵?
8、有64名探险队员过一条河,只有一条可乘8人的小船,过一次河需要4分钟,全部队员渡河对岸需要多少时间?
9、高楼上的大钟,每敲一下声音持续3秒,敲5下,一共需35秒,那么敲11下,一共需要多少秒?
10、六年级同学排队做广播操,若排成正方形,则多余14名同学,如果把正方形扩大,纵横每排各增加1人,则少21人。

六年级参加做广播操的有多少学生?
11、甲、乙两人比赛爬楼梯,甲跑到13层时,乙恰好跑到5层,当甲跑到25层时,乙跑到几层?
12、有一条路电车的起点站是甲站,终点站是乙站。

每隔5分钟发一辆车。

全程要走15分钟。

小明从乙站出发骑车前往甲站。

他出发的时候,恰好有一辆车到达乙站。

在路上他又遇到了10辆迎面开来的电车,才到达甲站,这时又有一辆电车从甲站开出。

小明从乙站到甲站用了多少分钟?
13、有一根5米长的绳子,从一端开始,每3厘米、5厘米和6厘米都作一记号,然后将标有记号的地方剪断,绳子共被剪成了多少段?
14、如果把一个小数的小数部分乘以5,原来的小数就成为5.85;如果乘以8,原来的小数就成为6.96,求原来这个小数是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