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调查报告样本

合集下载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调查报告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调查报告

陕西师范大学远程教育学院调查报告题目对韩城初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调查姓名郝建设学号 61920610314006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批次/层次 061专升本学习中心韩城进校工作单位韩城进校陕西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专业实践情况上报表学习中心名称:韩城时间:××××××填表说明:所有毕业生必须认真填写此表的各项内容,实习单位自行选择,可以是本人现在的工作单位也可以是其他单位,但是实习内容必须与自己的专业相符。

凡工作一年以上的教师只需单位填写评语后盖章即可,不用填写实习的各项内容。

陕西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社会调查报告表2007.11.22时间:学习中心名称:韩城进校填表说明:所有毕业生必须认真填写此表,认真进行调查报告的写作。

调查报告的内容、范围必须与字以上。

此表填写后与调查报告一起按时交到所属学习自己的专业相一致。

调查报告的字数在1500中心。

对韩城初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调查.问题的提出一、随着课程改革的全面深入,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的开展,在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中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

因此,在学校教学中必须重视发挥信息技术、实验教学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等方面的优势。

但目前通过多种渠道反映出,我市高中的现代教育技术开展不规范,其主要原因,是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问题得不到合理的解决,针对此问题我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

基本情况二、至月202007年10为了了解韩城各初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存在的问题,我日抽取了新城一中、新天二中、芝阳中学、龙门镇中学、王峰初级中学等五1811月所初中的部分老师和学生座谈并发放了问卷,对一些老师和学生走访。

以更深入的了解学校目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情况。

调查结果与分析三、份。

通过对问卷和座谈会了解540565份,收回在此次调查中发放问卷的情况,我发现各学校目前都在积极的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问其资源整合问题时,大部分都不理解什么是资源整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高学习能力的研究》工作报告[推荐5篇]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高学习能力的研究》工作报告[推荐5篇]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高学习能力的研究》工作报告[推荐5篇]第一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高学习能力的研究》工作报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高学习能力的研究》工作报告[作者:佚名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1325文章录入:wjljxcx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们的学习和交流打破了过去的时空界限,为人类能力的提高和发挥作用带来了新的空间。

”(江泽民在“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能力建设高峰会议”上的讲话)为了适应这个发展趋势,我国已经确定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同时强调要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是与传统的学科教学有着密切联系和继承性,又具有一定相对独立性特点的新型教学类型,对它的研究与实施将对发展学生主体性、创造性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我校在二00三年申报常州市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的基础上,于2003年9月立项市级《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高学习能力的研究》课题,暂由数学、地理老师参与这个课题的实践研究。

一、领导重视,转变观念,是课题研究的保证。

面对日新月异的新形势,学校领导认真组织学习,更新观念,统一认识,明确到:教学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一部分,加快教育信息化的建设,首先必须转变观念,确立现代化教育思想,让学生享受最好的教育,为学生的健康发展服务。

于是学校领导把教育的信息化提到工作议事日程,进行全面部署,并以电教课题为笼头,全面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培养有学习能力的高素质的学生。

为了使课题研究工作扎实开展,我校成立了以教务处庄常澄主任为组长,以信息处管泽锋老师为副组长,以数学和地理学科为核心的课题组队伍,有教务处具体负责管理、实施。

为了使课题研究工作有效实施,我们修订了《课题组管理制度》,明确了职责和义务,从而起到了很好的导向和激励作用。

按照课题组管理规定,有计划组织学习、研讨,培养我们现代教育的理念,不断完善和修正研究计划。

小学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的调查报告

小学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的调查报告

小学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的调查报告前言:在小学数学教学环节,教师需要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数字化媒体技术,革新课堂教学方法,优化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在学习期间进行多维度、深层次的学习,使得数学课堂教学更加具备科学性、高效性,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率。

在小学数学教学环节,教师需要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创新现有的课堂教学方式,优化课堂教学流程,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找准学习重心和方向,调整自身的学习状态,完成深层次的学习探索,从而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率。

在此过程中,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将抽象难懂的数学概念以更加简单、通俗、易懂的形式向学生进行展现,同时也可以结合仿真虚拟技术,指引学生对相关知识点进行灵活高效地论证探索,从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水平。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一)调查时间:2022年5月(二)调查地点:湖北省洪湖市沙口镇(三)调查对象:小学生与教师。

二、调查的主要问题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环节,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可进一步创新课堂教学方式、教学模式,在此期间数学教师可利用相应的数字媒体资源进一步革新课堂教学方法,给予学生更加全面完整的学习体验,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能够通过引入数字媒体资源,给予学生更加强烈的视觉感官刺激,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合理利用数字化资源,优化数学课堂教学内容,改善课堂教学方法,融入数字化技术、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在此期间,教师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是:如何结合小学生在学习数学课程知识点过程中的兴趣爱好特征,融入学生感兴趣的课程内容,帮助学生完成学习探索?三、建议与对策第一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讲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课程知识点时,教师可利用信息化技术、数字媒体技术,让学生尝试在虚拟仿真情景中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结构进行切换转换,让学生尝试利用数字化媒体资源在仿真虚拟情景中将平行四边形转变为基础的结构图形,同时将梯形分割为常见的图形,以此来帮助学生对相关图形知识的概念进行细致深入地学习。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调查报告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调查报告

陕西师范大学远程教育学院调查报告题目对韩城初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调查姓名 XX学号 XXX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批次/层次 061专升本学习中心韩城进校工作单位韩城进校陕西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专业实践情况上报表学习中心名称:韩城时间:××××××姓名XX 性别男学号XX批次061 层次专升本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职业教师工作单位韩城进校实习单位韩城进校实习时间×年×月×日--×年×月×日实习内容×××××××××××××实习单位评语单位盖章×年×月×日填表说明:所有毕业生必须认真填写此表的各项内容,实习单位自行选择,可以是本人现在的工作单位也可以是其他单位,但是实习内容必须与自己的专业相符。

凡工作一年以上的教师只需单位填写评语后盖章即可,不用填写实习的各项内容。

陕西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社会调查报告表学习中心名称:韩城进校时间:填表说明:所有毕业生必姓名XX 性别男学号 6批次061 层次专升本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职业教师工作单位韩城教师进修学校社会调查报告名称××××××××××社会调查范围×××××××××××社会调查报告内容简述×××××××××××××社会调查结果××××××××××××××教师评语(此栏由批改教师填写)须认真填写此表,认真进行调查报告的写作。

信息技术调研报告模板(6篇)

信息技术调研报告模板(6篇)

信息技术调研报告模板(6篇)信息技术调研报告模板(精选6篇)信息技术调研报告模板篇1一、背景教育信息化发展至今,已经经历了教育信息化硬件环境建设和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应用的阶段,各地区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结合新技术的教育管理创新及教学模式应用的探索上,随着移动互联网及云平台等新的信息技术支撑平台及数字化学习环境的日益普及,教育信息化对教育工作者的信息化管理与教学支撑服务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教育信息化培训的现状基于教育信息化对教育系统各类人员的能力要求,我们对目前各级各类学校开展的教育信息化相关培训的现状做了一次调研。

1.调研目的(1)了解近几年教育信息化培训的现状。

对国内电大系统、中高职院校及部分高等院校以及企业等其他机构组织的与教育信息化培训相关的活动进行较大范围的调研,获得近三年教育信息化培训开展情况的真实信息。

(2)挖掘培训的真实需求。

期望通过对这次调研结果的统计分析,发现培训对象结构、培训内容及培训方式上存在的问题与不合理之处,并从中挖掘出教育信息化培训的真实需求。

2.调研对象有全国43家电大院校系统提供的教师及教学管理人员教育信息化相关培训、100家高职院校提供的教师教育技术培训、100家中职院校提供的教师教育技术培训、20多家教育服务类机构和企业开展的有关教育信息化培训活动。

3.调研方式通过对调查对象公开网站发布的教育信息化培训信息、招生简章、通告通知以及学员公开发表的培训心得等进行搜集和整理,统计出全国44家电大院校、200所中高职院校以及多家教育服务类机构近三年来开展过各种级别和类型与教育信息化相关的培训情况,并对调查结果进行进一步的归类分析。

4.调研内容调研信息内容涉及培训的主办单位、培训规模、培训对象、培训时长、培训方式以及全部能了解到的具体培训课程内容。

5.调研结果此次调研涉及了43所电大院校、200所中高职院校及部分师范院校,另外一个重要部分是调研了20多家教育服务类企业,获得与教育信息化有关的培训共153期,其中以师范院校和电大开办为主,高职院校有不定期的内部培训活动,而中职院校一般是外派型培训。

信息技术与小学社会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报告

信息技术与小学社会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报告

信息技术与小学社会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报告信息技术与小学社会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报告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与目的一、问题的提出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课程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学生原有的学习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单一、被动的状况,学生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亲身体验经历的机会。

因此,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即从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向多样的学习方式转变势在必然。

可以说,学习方式转变的研究已经在教育教学的各个层面备受人们的关注,不仅是当代教育教学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而且已成为新一轮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特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就提出了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任务,提倡自主、探究与合作地学习方式,要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但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则是当前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领域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其中,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广泛使用则为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生长点,带来了教育教学领域内一系列新的变化,变化的根本就在于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为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提供了极为有利的环境和条件。

信息技术以其强大的功能――超强的交互性、参与性、信息资源的大量存储和共享等等特点将有利于学生形成新的学习方式。

另一方面,从信息技术运用于教学的发展历程也可以看出当前提出信息技术促进学习方式变革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我国将计算机引入教育教学领域。

在我国,信息技术运用于教学自此经历了三个主要发展阶段:计算机辅助教学阶段(CAI);基于网络的教学形式;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阶段。

而信息技术与教学的真正意义上的整合正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所指,要:“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课题组在立项之初,就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北京市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现状,确定了信息技术与教师专业发展、信息技术与教学方式的转变、信息技术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等多个研究专题,深入探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研究》课题研究调查报告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研究》课题研究调查报告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研究》课题研究调查报告第一篇:《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研究》课题研究调查报告《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研究》调查报告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人们提供了广阔的人之空间。

丰富多彩的信息资源和多样化的认知途径,创设了优越的环境和开放性的创造空间。

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更是具有传统教学所不具备的优势。

因此,过去在课堂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地位的传统教学渐渐被人们淡化,甚至被否定。

事实上,传统教学仍然有它存在的合理性,同样具有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所不具备的优势。

只有把传统教学与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的优势进行互补,才能实现课堂教学的更新,才能更好的落实新课程理念。

因此,调查现状,了解我校教师目前的课堂教学状况,是研究传统教学与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的优势互补的前提和基础。

一、调查目的此次调查的目的是了解我校教师目前的课堂教学现状,了解教师对传统教学及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的运用和看法,分析现状,总结传统教学与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没有实现优势互补的原因,探索传统教学与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实现优势互补的策略和途径。

二、调查对象及方式对象:教师、学生方式:问卷调查一、调查内容此次调查问卷调查的内容包括:教师对传统教学及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的优势劣势的认识、平时采取的课堂教学方式及其目的的原因和效果、对常用教学媒体的优势劣势的认识、在日常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手段的情况。

教师收集处理应用资料的途径方法手段、教师的教学理念及信息技术手段掌握情况、教师的课堂教学现状。

本次调查采用的问卷是“信息技术与农村课堂传统教学模式有效整合的现状教师调查问卷”,题型以单选和多选为主。

二、调查结果分析本次调查问卷共下发教师卷60张,学生卷120(供教师参考)通过汇总调查数据,可以看出,目前教师们对传统教学与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的优势与劣势有所认识,并意识到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的重要性,也具有使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的能力。

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报告

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报告

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报告长春市正阳小学课题组2001年10月,我校作为全国现代教育课题实验校,承担了中央电教馆的子课题,“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课题,在总课题组的周密计划、精心组织关怀指导下,经过全体实践教师不断探索和努力实践,取得一定成效,现将课题研究的情况报告如下:一、研究课题的提出:1、时代发展对人才的需求21世纪是科技飞速发展,竞争异常激烈的知识经济时代,在这一时代如何利用网络的开放性、信息手段的现代性、信息化资源的丰富性、共享性来拓展教学空间、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师和学生信息素养,是教育改革的一个主题,也是深化教育改革的一个突破口。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中指出:加强信息教育,促进教育技术现代化。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第十一条明确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

为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

用新课程观念审视,教学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如:大部分教学仍停留在计算机与辅助教学模式层面上;网络资源还没得到有效开发利用;教学中忽视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等等;这些要求对信息技术教育必须进行理论与实践研究。

3、终身学习的需要终身学习是现代教育发展的主旋律,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可以使信息技术成为学生进行学科学习的工具,成为终身学习与交流的工具,可以教会学生学习,使学生学会认知、学会生存。

4、国内外研究现状国内外总结出信息技术应用于学科教学的教学模式主要有:⑴基于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与课堂教学的“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

⑵基于网络环境的课堂教学模式。

⑶基于传统媒体与“多媒体组合课堂教学模式”。

⑷以虚拟技术为基础的虚拟教学模式。

我校现状多媒体计算机运用许多教师还停留在辅助教学层面上,学校网络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开发利用,怎样提高师生信息素养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

基于以上几点原因,我校领导站在课程改革的高度,确定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调研报告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调研报告

《网络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模式整合研究》的调研报告武威第十中学语文课题组一、调查的目的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多媒体教学这一现代化教学手段,已成为中小学教师上课使用的一种普遍工具,更是一种技能时尚。

进入新课程改革后,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上的使用又得到了强化。

自2006年,我校语文组开始探究多媒体教学的各种技巧以及与文本相结合的最佳途径。

2009正式批准为省级的一般课题。

虽然多年来一直没有停止这方面的探索,但毕竟是新生事物,没有前人可指引,也没有太多的相关经验可借鉴。

再加上关于多媒体教学对于学生的发展利和弊之说法,说法不一,有专家认为:多媒体让学生思维退化、探索能力降低;有专家认为:多媒体为学生提供的更加形象、丰富的课程资料,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有的新教师高举多媒体教学的大旗,认为语文教学离开多媒体简直就是落后;而也有老教师认为“一根粉笔打天下”的时代永远不会过时。

到底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的利弊在哪里?应该如何才能最为科学的将多媒体这种新型教具为我所用,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设计了这次的调查活动。

而直接受益于我们这些年来制作的近百个课件,作为接受多媒体教学成果的最直接对象——学生,是最有发言权的。

针对以上这种情况我们进行了这次的调查。

,二、调查内容和方式本次调查采用无记名问卷回答的方式,对象是全校三个年段各抽选一百人进行调查。

以“语文学科与多媒体技术整合”为主题,内容涉及九个方面30项内容。

调查的问题集中对于实施课改后,学校教学设备改造后,采用多媒体课堂教学存在的各种问题,以及学生对老师采用多媒体上课的意见与建议,学生接受多媒体授课的感觉等等。

三、调查的结果此次调查,初一共发出问卷90份,收回88份。

初二共发出91份问卷,收回80份。

初三共发出78张问卷,收回77张。

发出问卷中共有14张未能收回。

总计发出问卷259份,收回245份有效答卷。

问卷整体设计并不复杂,是为了学生方便作答。

但针对几个关键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取得了翔实的第一手数据,对此,我们作出了以下的判断:四、调查结果分析综合以上调查结果,从图表中可以看出,绝大多数的学生对用多媒体上课,是持欢迎的态度的。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研究报告(共五则)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研究报告(共五则)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研究报告(共五则)第一篇: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研究报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研究报告我校从2013年开始,进行“百色市现代教育、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和实验教学实验课题,”本课题得到兄弟学校及本校的老师臭味相投参与与努力下,课题研究按预期的发展,已经进入了应课题结尾阶段,历经几年的努力本课题成果显著,效果良好。

一、课题研究环境自从1987年,北京大学的钱天白教授向德国发出第一封电子邮件起,互联网在中国大地以几何级数的发展,发展的速度是人们不可想象的。

只要互联网所进入的领域都是起着革命式的改变。

然而世界上先进国家计算机进入学校的教育情况又是什么样呢,英国2000年颁布《信息技术能力――2000课程标准》,规定学生信息技术应达到的水平;日本1999年制定“教育信息化实施计划”,要求信息技术必须应用到所有的学科教学中;瑞典国会1998年通过《学习的工具――全国中小学实施信息通讯技术计划》,提出中小学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要求;丹麦、荷兰、比利时等国都将信息技术作为必修课程。

1984年2月16日邓小平同志指示“计算机要从寻娃娃抓起”在中国计算机进入课堂起着里程碑作用。

教育部已于1999年底将信息技术课纳入中小学必修课程。

二、课题的作用1.把信息技术作为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最基本工具。

第一,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内容;第二,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第三,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工具。

第四,信息技术作为研发工具和资源。

2.如何在信息技术环境下为学生的学习提供适当的学习资源,构建学习环境和活动空间。

3.建“自主、探究、合作、互动”的高效课堂教学结构模式。

在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中,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学生被看作知识建构过程的积极参与者,学习的许多目标和任务都要学生主动、有目的地获取材料来实现。

4.建立与建设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校教育教学资源库三、研究目标1.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自主探究性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研究结题报告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研究结题报告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研究”结题报告高邮市周巷镇中心小学课题组《江苏省省级课题》2007年4月,我校申报了省电教馆十一五“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研究”课题,在各级领导的全程监控、悉心指导下,我们按照研究的规章制度,周密计划、精心组织各项研究活动。

以理论领先,实践为本为指导思想,构建全员参与、骨干攻关、专家引领的研究管理模式。

以对课题“化整为零,层层落实”和“聚散为整、结晶成果”的形式,实施了“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提升,在提升中推广”的基本策略,现将研究过程及结果报告如下:一、问题的提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纲要》明确指出:大力推行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以及评价方式的变革,制定相应的课堂评价标准,有效地指引着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

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并要求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学会自主、合作性学习,使他们具有一定的信息技术素养,从而养成终身学习的本领。

这主要基于三点:在信息化环境中实施课程教学活动;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后成为学习者的学习资源;利用信息工具让学生知识重构。

即把技术以工具的形式与课程融合,以促进对某一知识领域深入或多学科领域广泛的学习。

整合的教学模式中,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突出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或咨询者的作用。

信息技术理应成为学生终生学习知识和提高技能的认知工具。

实现个别化学习和协作学习的和谐统一。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按不同程度和深度,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封闭式的、以知识为中心的课程整合阶段,此阶段信息技术被作为演示、交流和个别辅导的工具,教学过程仍然是以教师讲授为主。

信息技术的引入,只是在帮助教师减轻教学工作量方面取得了些进步;二是开放式的、以资源为中心的课程整合阶段,此阶段信息技术被应用于营造资源环境、作为教学资源加工工具、教学活动技术协作工具、学习研究工具,信息技术提供的整个教学资源是开放的,学生在学习某一学科的知识时可以获得许多其他学科的知识,并在占有丰富资源的基础上完成各种能力的培养,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三是全方位的课程整合阶段,信息技术的全面应用将推动教育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组织架构三个方面的改革,从而完成整个教学的信息化,将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合到教育的每一个环节,达到信息技术和课程改革的更高目标。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实践探索》阶段报告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实践探索》阶段报告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实践探索》阶段报告一、课题现实的背景及意义:新世纪,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初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

国力竞争的实质是国民素质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

人才的培养靠教育,什么样的教育才能培养出适应二十一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靠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决定课堂教学效果。

如何以更短的时间,更少的教育投入,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形成更多的社会所需的技能,这是教育现代化对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

要解决这一问题,除了要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法,从教育思想到教学模式的不断更新与完善外,还得借助于现代化的教育技术,并加强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以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手段是“科学是第一生产力”在教育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实行现代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整合是我国中小学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

陈至立部长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的报告中提出“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它学科的学习中。

各地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实现多媒体教学进入每一间教室,积极探索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

”基于以上认识,我校提出了《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实践研究》的课题,试图通过研究把计算和网络技术手段完美地融合到学科课程教学中,就像在教学中使用黑板和粉笔一样自然、流畅地使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来拓宽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激发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从而达到提高素质教育效益的目的。

二、理论依据(1)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教学观是融信息技术和人脑潜能开发于一体的新教学理论。

它鼓励、提倡学生积极参与、主动进行探索与建构学习,强调“以多种方式同时重建自己的知识”的弹性认知,鼓励教师和学生以多种形式进行知识表征,从多角度审视知识,以便学生与教师通过交流互动形成对知识的比较完整的深刻的理解;重视教与学的可视化、情境化,强调学习必然受到情景的影响作用。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题结题报告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题结题报告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研究结题报告本课题于2006年1月正式接到昌黎县教育局教研室审发的“2006年底小学县级立项课题验收任务书”,接此通知后,本课题立即开题。

现将结题情况作以报告。

一、研究背景我国教育部做出了“从2001年起用5到10年左右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的决定。

2001年10月召开的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成为推动我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强劲动力。

在会上,侯靖方同志指出:“信息技术是当今科学技术中最活跃、发展最迅速、影响最广泛的领域,是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世界范围内的时代潮流。

特别是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大大拓展了人类社会的创造性。

它不仅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正是改变教育和学习方式,使得教育的时空界限不断拓宽,人们学习的兴趣、效率和能动性进一步提高,成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强大动力。

”也就是说,以信息化实现教育现代化,将成为教育的时代强音。

陈至立部长还指出,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内容应从传授计算机基本知识转到利用计算机和网络作为工具帮助学生更好地自主学习和探讨”,“中小学教师利用计算机教学正从传统的课件制作转到注意课程的整合”。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突出强调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要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改革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新课程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准上推进。

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信息技术就不再仅仅是一种技术手段,而是一种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信息技术不再仅仅是作为辅助教学的工具,而是利用信息技术所提供的自主探索、多重交互、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等学习环境,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在整合过程中得到有效的锻炼。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的整合能够给学生、教师、学校带来一个新的教学模式和契机,而作为一个新兴事物的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整合,有许多方面问题值得我们去研究、去探索。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结题工作报告(精选5篇)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结题工作报告(精选5篇)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结题工作报告(精选5篇)第一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结题工作报告——《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的模式及应用方法的研究》子课题——《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有效运用》结题工作报告2007年10月,根据瑶海区教育局相关文件精神,合肥市蚌埠路☆ ——《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的模式及应用方法的研究》子课题——助信息化手段营造教与学的优化环境,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解决常态教学中难以解决的困难和问题,提高学科教与学的质量和效率,探索出信息化环境下教与学的有效模式,并实现学校教学管理、办公等工作的信息化,逐步实现与实验区、校之间的资源及智慧共享;力求通过研究,引领教师立足课堂教学实践,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的全新课堂带给学生,一方面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另一方面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让课堂焕发出全新的色彩。

追求让我们的老师在研究过程中树立新型的人才观和教学观,让我们的学生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平台上,自主学习,勇于探究,大胆创新,为日后能成为一名适用于信息社会的综合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信息技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信息技术的定义是:应用在信息加工和处理中的科学、技术与工程的训练方法和管理技巧;这些方法和技巧的应用,涉及到人与计算机的相互作用,以及与之相应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等诸多事物。

我们可以作如下理解:信息技术越来越多地同文本、图形、声音和视频等多种媒体格式的变换相关联。

教学方法:指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专门内容的学习活动所采用的方式、手段;它包含了教师的教法、学生的学法、教与学互动方法。

教法,是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方式、手段;学法,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条件下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和发展个性过程中使用的方式;教与学互动方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工作方式和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学习方式的辩证统一。

教学评价:是依据一定标准,运用可操作的科学手段,对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统一的教学活动进行基于事实信息的价值判断过程。

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整合研究工作报告

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整合研究工作报告

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整合研究工作报告长春市正阳小学课题组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借助现代科技发展的成果,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改变学校课堂教学的现状,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走向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校于2001年10月,承担了中央电教馆的子课题,“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课题,在总课题组的周密计划、精心组织关怀指导下,经过全体实践教师不断探索和努力实践,取得一定成效。

下面仅就课题的工作情况作简要回顾。

一、第一阶段(2002年9月前)课题启动筹备阶段1、建立课题研究机构学校成立了以王淑荣校长为组长,孔祥云副校长和尹芳主任为副组长,栾晓薇和郑东慧两名教导主任为指导教师,课题研究领导小组。

将课题组实验教师分为语文、数学和英语三个研究小组,并有信息技术教师参与,共31人,为课题研究提供了组织保证。

2、注重教师培训与提高工作整合的关键是教师,离开教师的积极参与,整合将无从谈起。

此期间认真组织课题研究小组成员集中学习与课题相关的理论知识,如:学习《走进新课程》、《学科课程标准》等新课程理论书籍,学习《中国电化教育》《上海教育》等教育期刊。

并制成学习题纲、目录、索引,让教师反复研读。

与此同时,我校还寻求市区教研室、教科所、附小、一实验特级教师等专家教授的引领指导,邀请附小宋喜荣校长、于晓琳特级教师进行教学现场听课指导,邀请潘景峰院长讲新课程新理念讲座,陈铁桥教授讲创新思维的发展讲座,二实验黄宝国校长讲作文教学理论与实践讲座,为课题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学校信息技术教师,多次对课题组成员进行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课件制作、专题学习网页制作、网络建设的培训,提高教师专业技术水平,为教育教学的研究奠定了技术基础。

3、确定课题的研究项目,并撰写课题研究实施方案,经过前期理论学习和培训,以及文献资料的研究,课题组对课题研究的题目进行了详细的研讨和论证,最后确定为《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并撰写课题研究方案,规定了课题研究的时间安排和课题研究的具体任务。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阶段性研究报告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阶段性研究报告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阶段性研究报告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在教育领域,信息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信息技术能够为学科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与工具,并且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本研究旨在探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提出相应的策略和措施,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

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现状分析目前,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教育中,包括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智能教学等方面。

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丰富了学科教学的资源,也提供了更多的交互与合作机会。

然而,目前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仍面临一些问题:缺乏有效的整合策略、教师技术应用能力不足、学生对技术的依赖程度高于学科内涵等。

因此,寻找有效的整合策略和提升教师技术应用能力是当前的重要任务。

三、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策略1.整合课程内容:通过将信息技术与学科内容进行整合,使学生能够在学习学科的同时掌握信息技术的操作与应用。

可以结合学科知识进行多媒体制作、数据分析等活动。

2.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活动:通过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如在线讨论、虚拟实验、模拟演练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强化评估与反馈机制:借助信息技术的功能,可以实时监测学生的学习进度,并及时给予反馈。

同时,通过网络平台可以进行测验、作业提交等,为教师提供更科学的评估手段。

4.提升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提供针对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和支持机制,提升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和教学变革能力。

应鼓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索和尝试信息技术的应用。

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案例分析以下是两个案例,展示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

1.数学课堂中利用数字模拟软件进行几何知识的学习:通过数字模拟软件,可以实现几何知识的图形绘制、图形展示和图形变换。

学生可以通过操作软件,掌握几何知识,并通过观察和比较来深入理解几何性质。

2.历史课堂中利用多媒体展示历史事件和人物:通过多媒体教学工具,可以将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源整合到课堂中进行展示。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研究课题研究工作报告本课题被确定为秦皇岛市级课题后,我们根据课题研究方案进行了定向、连续、有序的研究。

回顾历时一年的研究,我们的研究过程可以小结如下:一、观念上与时俱进我们广泛深入地学习,改变了以往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观念上的错误认识,真正意义上认识了“信息技术”的内涵,以现代教育思想指导实践。

具体说来,做了这些工作:1、自愿申报,组建队伍。

课题研究的长期性和复杂性,要求参加研究的人员必须有浓厚的兴趣,必须要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实践,乐于奉献,围绕本课题不断进行学习、探索、实践,才能使课题研究工作顺利进行,按时完成,达到预期目标。

因此在组建课题组的时候,我们依据自愿申报的原则吸纳课题组成员,目的在于吸纳对此课题感兴趣的成员,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进行研究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从而提高教科研质量。

2、调查研究,了解现状。

作好本课题研究的重要前提是对我校研究前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现状、学生获取信息、运用信息、学习能力的现状有较全面、客观的了解。

因此,我们广泛查阅资料,并向一些专家请教,然后集体商量,针对低、中、高三个年级段及广大教师,设计了调查表,分别用于检测低、中、高三个年级学生获取信息、运用信息、学习能力现状及教师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现状。

然后对一、三、四、五、六年级学生进行了“获取信息、运用信息、学习能力”抽样调查,由参加本课题组的教师每班随机抽取学生参加检测(均不计名字),同时用“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检测表”,分年级段、随机下发给位教师进行检测。

检测完后将所有检测表上交课题组,由课题组随机抽取样表进行分析。

调查共收回有效检测表120份,我们对随机抽样的样表进行统计分析(详细检测表及检测结果见《我校小学生获取信息、运用信息、提高学习能力前测调查报告》)一个个真实的数据,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反思:为什么低年级到高年级,学生的获取信息、运用信息、学习能力水平低?长此以往,我们为社会所输送的人才究竟是怎样的人才?我们的教育又失败在哪儿?怎样才能改变现状,提高学生的获取信息、运用信息、学习能力呢?同时,又如何提高我们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水平和能力呢?这些都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的探索和思考。

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现状调查与分析报告

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现状调查与分析报告

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前期调查报告一、问题的提出人类已经进入二十一世纪,现代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信息社会的一种背景文化,成为新世纪公民赖以生存的环境文化。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学校教育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家庭电脑的普及,整个社会进入了信息时代的一个崭新阶段,各个学校也越来越重视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

教育教学走信息化之路已成必然。

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日益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它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越来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越来越深刻地影响和促进数学课程改革,同时也为数学教学改革提供丰富的信息化资源。

二、选题的意义:计算机辅助教学(CAI)的出现,给数学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它以超媒体非线性方式组织教学信息,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要主动地、个性化的学习,从而克服了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弊病。

数学课程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必将改变了我们传统的数学教学思想与教学模式.现代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的数学课程整合无疑将是信息时代中占主导地位的数学课课程学习方式,必将成为21世纪学校数学教育教学的主要方法.因此在当前我国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倡导和探索现代信息技术和数学课程的整合,将复杂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形象深动,提高了同学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对于发展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三、国内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现状述评:1、国外如何开展信息化与学科教学的整合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现代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经过许多中间过程的,最终将现代信息技术作为辅助学习的高级认知工具,并带动教育的全面改革。

根据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不同程度和深度,国内外的学者们将整合的进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封闭式、以知识为中心的整合阶段,信息技术作为演示、交流和个别辅导的工具;(2)开放式的、以资源为中心的整合阶段,信息技术作为资源环境、信息加工工具、协作工具和研发工具;(3)全方位的课程整合阶段,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引起了课程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组织架构的全面变革。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的研究》结题报告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的研究》结题报告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的研究》结题报告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适应时代发展需要,能够给我校的学生、教师、学校带来一个新的教学模式和契机,选择本课题,将对我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校的发展产生深远意义。

二、研究目标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研究的目的是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从而为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三、研究内容为了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求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必须构建一套新模式。

本课题重点研究如何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构建符合本校实际的课堂教学模式。

四、研究方法:1、经验总结法。

2、文献法。

3、行动研究法。

4、案例研究法。

五、研究步骤:(一)准备阶段:2015年3月(二)实施阶段:2015年4月至2015年11月(三)总结阶段:2015年12月。

六、课题成果分析(一)师生信息技术素养得到有效的发展提高,全体教师均会熟练地应用计算机工具进行信息收集、处理,全体教师均能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并将计算机和网络作为自己教和学生学的工具,学生的信息素养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二)教师通过合理应用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进行教学,使得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都有了新的变化,学生的主体特征凸现,动手欲望加大,创新意识增强,达到较之以往更高的学习水平。

(三)从理论和实践层面上,初步构建了符合我校学情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教学模式。

(四)通过课题活动,教师的教育科研意识和能力都得到加强,新的课程观、质量观、教学观逐步形成。

七、思索与建议。

(一)要有课程改革的大视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必须要有课程改革的大视野,必须要以实现课程改革目标为目的。

也就是说,整合是在课改的大前提和大背景下进行的,不是拘泥于一个知识点、一堂课、或者是一个课件,而是要形成新的教学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调查报告
青少年活动中心
一、调查目的
随着信息技术的推广和普及, 课堂教学很好的体现了新课改理念和新课标的精神, 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相比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但许多问题也摆在我们的眼前, 如: 教学过程中问题设置是否都需要用多媒体展现出来; 如何处理课堂教学的灵活性与多媒体教学的程序性; 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中来是否对提高课堂教学更有效果; 这些问题都是广大一线教师迫切知道的问题。

本课题的研究, 旨在找出这些问题的答案, 获得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基础性资料, 总结我校近期以来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实践现状
二、调查的对象
本次调查的对象是全体一线教师, 涉及所有学科, 以便得到最直观, 最有效的信息。

三、调查的方法
调研方法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

本调研报告首先阐述我们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理解, 然后分析调研结果, 概括出我校进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现状, 最后依据调查结果及分析。

四、调查分析结果及分析
( 一) 信息技术课堂使用率
( 1) 信息技术能够有助于实现分层次教学、个别化学习, 为每个学生提供尽可能的选择学习内容的空间。

( 2) 信息技术能够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工具, 从提高基本的学习效率( 读、写、算) 到完成较复杂的研究任务都能够使用信息技术, 从而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效率。

例如, 学生利用网络技术从不同资源中查找、评价、收集信息; 学生利用数据处理技术分析实验数据、绘制图表以及汇报研究成果; 学生利用虚拟技术模拟研究现实问题, 提出解决策略和方案等。

( 3) 信息技术网络特性更有利于实现学生的协作式学习。

例如, 学生经过网络通信技术与同伴、专家及其它读者合作, 发布作品并进行交流。

利用网络技术的BBS和电子邮件开展合作学习, 并把自己的观念和信息有效地传播给其它人。

学生能够建立个人主页或小集体主页, 创设个性化的学习平台。

2.信息技术与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
教师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习方式是相对而言的, 学生学习方式发生变革的同时, 教师教学方式也必然发生变化。

教师的角色应从传授者、权威者转换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支持者, 信息技术则成为教师辅助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

信息技术对教师教学方式变革的促进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1) 信息技术能够作为准备教学的重要工具, 从备课查找资料, 到设计、制作教学软件都能够应用信息技术, 从而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 2) 信息技术有助于教师创设更生动、逼真的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进入自主学习状态。

( 3) 信息技术有利于提高教师呈现教学内容的质量和效率。

( 4) 作为教师总结教学经验的工具: 教师利用工具软件记录、管理教学日志, 并定期经过网络发表自己的教学体会, 与其它教师交流。

六、启示与展望
本次调查结果表明: ”初中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有效性研究”课题在准备阶段的实践工作是初见成效的, 成功促进了教师教学方法与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 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也大大加快了我校课程教材改革的步伐; 同时, 调查结果也显示了课题研究初期阶段的诸多不足, 值得我们深思。

对于本次研究课题的展望:
1、进一步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教学模式。

2、进一步提高教师在学科教学中的使用水平和效率。

3、进一步强化教学软件资源建设和现有硬件设备利用率,
4、进一步探索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评价及管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