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测量与评价》作业
教育测量与评价课后作业二
![教育测量与评价课后作业二](https://img.taocdn.com/s3/m/3edb87ed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3423647.png)
作业要求1.填空题离散型数据,连续型数据1)数据的种类有 离散型数据,连续型数据2)集中量数反映了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或集中位置或最具有代表性的数值3)差异量数反映了一组数据的 分散程度(集中程度)极差、平均差、标准差4)差异系数有 极差、平均差、标准差2.计算题1)计算下列数据的平均数,中数及众数7,8,9,9,10,11,12,14平均数:10中数:10众数:92)某校五年级实验班平均数学成绩为84分,标准差为16分,普通班平均数学成绩为80.5分,标准分为13.8分,问哪个班数学成绩差异较大.16>13.8,实验班数学成绩差异大3)某中学初一,一班40名学生期末外语平均为84分,初二二班38名学生期末外语平均分为87.5.求全年级两个班期末外语平均分.所求平均分=(84´40+38´87.5)¸78=85.74)求下列数据的极差,平均差和标准差.14,10,12,21,15,17,20,24标准差=19.984375平均差=3.875极差=24-10=143.简答题1)何为差异系数?它的主要作用是什么?答:差异量数是相对于集中量数来定义的,因此,选用合适的差异量数首先要注意到集中量数的选取.例如,如果集中量数选为平均数,则差异量数选为平均差或标准差.2)三种集中量数有何共性?有何区别,试对它们加以比较答:三种集中量的共性是反映了一组数据的集中位置,指出了一组数据中有典型意义的数.平均数应用最为广泛,因为它考虑到了每一个数据,且便于用公式表示,其缺点是当数据极端出现较大或较小数时,作为衡量集中趋势的度量会受到较大影响.中数是位于一组数据正中的一个数,它不受极端值的影响,但如果数据集中成明显不同且差异很大的几组时,则不易反映数据的集中趋势.中数不与具体某个数有关,而只是与数据的个数有关,因此,只要中间数值不改变,排列顺序不改变,其两边数值任意改变并不影响中数的值.众数由于出现频数最多,往往被认为是一组数据中最典型的一个.但在确定众数时不受其它数据的影响,这是众数最大的缺陷,而且,如果一组数据中有几个数同时符合众数定义时,众数则失去代表性.众数可以消除极端数值的影响,但计算众数大多是粗略的,因此,作为集中趋势的度量,价值较小.。
专题四教育测量与评价作业
![专题四教育测量与评价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f983e8f2af45b307e97197ba.png)
作业基本信息(必做)考试的信度、效度、难度和区分度,通过案例分析让学习者在实际工作中能进行考试的定量化分析。
专题六:考试的质量分析(试题试卷分析)/作业作业要求作业类型:案例分析本作业主要让学习者掌握试题试卷分析的基本方法,如考试的信度、效度、难度和区分度,通过案例分析让学习者在实际工作中能进行考试的定量化分析。
案例呈现:1.宝鸡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二)语文试卷分析(见李维民主编)《考试命题技术与解题技巧》陕西师大出版社2011年。
2.西安科技大学试卷分析报告(见李维民主编《考试命题技术与解题技巧》陕西师大出版社2011年。
3.刘新平编《教育统计与测评导论》科学出版社(2003第七章§7.1 例2、3 §7.2例1。
问题:案例中主要的难点是如何计算测验的信度、效度、难度、区分度并对这四个度的联系与区别加以阐述,从而给出试卷分析报告以供管理人员参考。
讨论:1.信度、效度、难度、区分度的定义及应用范围。
2.结合教学实践如何撰写试卷分析报告。
3.试卷分析报告如何与定性分析结合。
案例总结报告:案例的理论依据主要是测验质量分析中“四度”的概念,关键是公式的计算,如何结合工作实际撰写每门课程考试的质量分析报告,并根据报告指出在课程教学及考试命题中如何改进考试工作。
1.信度、效度、难度、区分度的定义及应用范围。
答:信度信度是指考试的可靠性,即考试结果的可信程度。
信度高的试题很少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对任何学生的多次测定都会产生比较稳定的、前后一致的结果。
提高试卷信度的因素大致可包括以下几种情况:(1)使用ABC卷随机抽取试题。
(2)教师考前没有划定考试范围。
(3)试题效度高,质量可靠。
(4)考试保密措施可靠。
(5)严格执行考试纪律。
(6)阅卷标准严格、规范、统一。
(7)集体阅卷且实行流水作业,复核认真。
效度效度指考试的准确性,反映的是考试内容与教学大纲或考试大纲的吻合程度。
效度高的试卷,能够较准确地测试出学生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的真实度。
教育测量与评价作业
![教育测量与评价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443e06d5a58da0116c174925.png)
教育测量与评价作业:(四选一,四题做一题即可。
)1、教育测量与评价在教育中有何重要作用?2、为什么说考试的量表水平通常是顺序量表?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考试评价制度改革提出了哪些要求?4、为什么说教育测量与评价是教师必备的知识技能修养?4.为什么说教育测量与评价是教师必备的知识技能修养?答:教育测量侧重于从量的规定性上对学生在学校教育的影响下其发展的程度与水平予以确定与描述的过程;教育评价则是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和教育目标,利用测量和非测量的种种方法系统收集资料信息,对学生的发展变化及其影响学生发展变化的各种因素进行价值分析和价值判断,并为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
从其内涵揭示可以看出,关注学生的发展,是否能科学、公正,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教育者是否能正确地进行测量与评价的结果。
⑴教育测量与评价是所有成功教学的基础,也是诸多教育决策的重要依据。
教师是否具备较高的教育测量与评价能力直接左右着对教学效果的认识、对教育目标的达成度的判断、对学生发展程度与水平的评判等, 甚至影响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
⑵教师具备丰富的教育测量与评价素养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前提。
著名的教育评价学家斯塔费尔比姆说:“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
培养学生成才是每一个教师的事业追求。
在面对不同个性、智力发展程度不同的学生,要能做出客观、恰当的评价,合理的“长善救失”,就要求教师能正确运用好评价手段、方式,以免对学生的成长产生诸多消极的“负面”影响, 如让学生产生“学习失败感、挫败感”“不相信自己、缺乏主见”“厌学、逃学、不上进”等, 这是非常不利的。
有个学者曾作出这样的诊断: “如果失去了基于人性的谨慎和边界意识,教育就免不了要包裹上深深的罪恶感,有时我们的工作就处于危险的边缘。
教育的最大意义,应该在于让每一个受教育者对未来更有信心, 而一个人能不能对未来充满信心,关键在于我们能不能给予他正面的刺激(正能量),能不能不断让他相信自己”。
《教育测量与评价》习题与答案
![《教育测量与评价》习题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848af73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fa.png)
《教育测量与评价》习题与答案(解答仅供参考)一、名词解释1. 教育测量:教育测量是指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标准,对学习者在知识、技能、态度、情感等方面的发展水平或学业成就进行量化测定的过程。
2. 信度:信度是评价测量工具稳定性和一致性的指标,反映的是同一份测验或者不同时间重复同一测验所得结果的一致程度。
高信度意味着测量结果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3. 效度:效度是指测量工具能够准确测出其所要测量内容的程度,即测量结果与实际要考察的目标之间的符合程度。
它是评价测量工具质量的最重要指标之一。
4. 标准参照评价:标准参照评价是一种基于预先设定的标准或目标来进行评价的方式,主要关注个体是否达到了特定的学习标准或发展目标,而不是将个体之间的表现进行比较。
5. 形式效度:形式效度是指测量工具在形式上是否与预定的测量目的和理论构想相一致,包括题目的编制、题目难度分布、题目类型的选择等是否恰当合理。
二、填空题1. 教育评价的核心任务是对教育活动的______进行价值判断。
答案:质量和效果。
2. 常见的教育测量方法有纸笔测验、观察法、访谈法和______等。
答案:项目反应理论(IRT)。
3. 评价学生的认知发展时,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是一种常用的______。
答案:内容效度依据。
4. 教育评价中,______是指评价系统对所有被评价对象公平对待的程度。
答案:评价的公正性。
5. 在进行教育测量时,为了确保分数的稳定性,我们通常会通过计算______来评估测量工具的质量。
答案:信度系数。
三、单项选择题1. 下列哪种评价方式主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与成长?()A. 形成性评价B. 总结性评价C. 配置性评价D. 标准参照评价答案:A2. 在教育测量中,若一个测验的信度系数为0.85,这意味着该测验的可靠性()。
A. 较低B. 一般C. 较高D. 不确定答案:C3. 关于效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效度反映的是测量工具能否准确测出所要测量内容的程度B. 内容效度是指测验题目对整个待测内容范围的代表性程度C. 结构效度只能通过实证方法验证D. 同一测验的效度是固定不变的,不受被试者群体变化的影响答案:D4. 下列关于项目难度和区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教育测量与评价
![教育测量与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c73174c1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14.png)
《教育测量与评价》习题(一)填空题1. _桑代克_的论著《精神与社会测量导论》一书标志着教育测量理论的诞生,泰勒领导了著名的八年研究并提出“行为目标评价模式”,最早提出了教育评价的概念,被称为“当代教育评价之父”。
2. 按照测量的精确程度,教育测量量表从低级到高级分为称名量表、顺序量表、区间量表/等距量表和比率量表。
3. 某道论述题满分12分,所有考生在这道题上的平均得分为3.6分,则此题的难度为0.3。
4.教育基本理论研究、教育测量与评价科学研究以及教育发展理论研究已成为现代教育科学研究的三大领域。
5. 教学工作评价的内容包括对教师的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课外辅导、命题考试等教学工作基本环节的评价。
(二)判断题(√)1. 测验的信度受许多因素的影响。
一般来讲,增加测验的长度,可以提高试题取样的代表性,因而有助于提高测验的信度。
(√)2. 标准分数本身是关于原始分数的一种线性变换,因此,标准分数不改变原始分数的分布形态。
(×)3. 假如某学生在期中语文统考中卷面分数为85分,又知该学生所在年级中有60%的学生成绩低于85分,则该学生的百分等级为51。
(×)4. 等距变量具有等级变量的特征,要求连续数量之间的差距相等,亦即具有相等的单位。
因此,等距变量可以作加减乘除运算。
(×)5. 教育评价的主要功能就是甄别和选拔,通过各个层次的教育评价可以监督教师的教学工作和学生的学习活动,确保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
(√)6. 测验试题的难度影响着测验分数的分布。
(×)7. 现代测量理论是在经典测量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修正了经典测量理论的不足,所以现代测量理论可以完全代替经典测量理论。
(√)8. 发展性教学评价认为面面俱到的课不是好课,只是“教教材”,没有“用教材教”的课也不是好课。
(三)简答题1. 常见的指标权重分配方法有哪几种?【答题要点】:常见的指标权重分配方法包括:(1)关键特征调查法;(2)两两比较法;(3)专家评判平均法;(4)倍数比较法;(5)Q分类法。
教育测量与评价作业答案
![教育测量与评价作业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ed105f4a32d7375a51780b6.png)
教育测量与评价作业答案-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教育测量与评价》作业客观题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题)1、根据某些法则与程序,用数字对事物在量上的规定性予以确定和描述的过程,这一概念是( A)A. 测量B. 评价C. 测验D. 统计2、衡量、判断人物或事物的价值,这一概念是(B )A. 测量B. 评价C. 测验D. 统计3、被称为教育评价的催生剂的是美国的一项著名研究,它是( D )A. 教育研究B. 教育测量理论研究C. 心理测验研究D. 八年研究4、于1975年成立的在开展教育评价的国际交流与协作过程中,最有影响力的协会是(B )A. 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B. 国际教育评估协会C. 国际教育评价协会D. 国际教育成就评估协会5、测量结果的稳定性程度是指( C)A. 效度B. 稳定性C. 信度D. 可信度6、用同一个量表(测验或评价表)对同一组被试测两次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其大小等于同一组被试在两次测验上所得分数的相关系数,这一概念是( B )A.复本信度B. 重测信度C. 同质性信度D. 分半信度7、一个测验或量表实际能测出其所要测量的特性的程度,这一概念是(A )A. 效度B. 稳定性C. 信度D. 可信度8、一个测验对于处于特定情境中的个体行为进行预测时的有效性,这一概念是( C )A.同质性信度B.复本信度C.效标关联效度D.重测信度9、衡量测量题目质量的两个重要指标是(D )A.信度与区分度B.效度与信度C.难度与效度D.难度与区分度10、表示每项评价指标在指标体系中所占的重要性程度,并赋予相应的值,这一概念是( D )A.评价指标B.评价标准C.指标权数D.指标权重11、在评价指标拟定过程中,经常会将评价指标按照评价对象本身的逻辑结构逐级进行分解,把分解出来的主要因素作为评价指标的方法,这种方法是( C )A.头脑风暴法B.理论推演法C.因素分解法D.典型研究法12、一个与被试同类的团体在相同测验上得分的分布状况与结构模式,这一概念是( B )A. 模型B. 常模C. 量规D. 参照物13、我国高考标准分数采用了一种方案,这种方案是( A )A. 正态化转换方案B. 对比参照方案C. 百分等级方案D. 常模参照方案14、最早的测验理论是( A )A.经典测验理论B.题目反应理论C.心理测验理论D.智力测验理论15、在现代测验理论的诸多模式中,最具有优越性的是( B )A. 经典测验理论B. 题目反应理论C. 心理测验理论D. 智力测验理论主观题部分:一、简答题(每题2.5分,共2题)1、教育测量的含义与特点是什么?2、教育测量与评价在教育系统中有哪些作用?二、论述题(每题5分,共2题)1、制定教育评价表的意义与原则是什么?2、现代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发展趋势是什么?一、简答题(每题2.5分,共2题)1、教育测量的含义与特点是什么?答案要点:含义:针对学校教育影响下学生各方面的发展,侧重从量的规定性上予以确定和描述的过程。
教育测量与评价习题集
![教育测量与评价习题集](https://img.taocdn.com/s3/m/968eb98a83d049649b6658ab.png)
《教育测量与评价》习题集一、选择题1. 下列特性哪个不是测量的特性?( C )A.法则 B.事物 C. 符号 D. 数字2.测量的要素是( D )A.单位 B.参照点 C.量表 D.以上都对3.考试的发源地在( A )A.中国 B.日本 C.希腊 D.美国4.科举制在我国实行了( B )年。
A.5000 B.1300 C.2300 D.30005.对于教育测量而言,最为重要的是( B)。
A.信度 B.效度 C.难度 D.区分度6.测量结果的稳定性或可靠的程度,称为( A )A.信度 B.效度 C.难度 D.区分度7.测量结果的有效性和准确性程度称为( B )A.信度 B.效度 C.难度 D.区分度8.评价的重点在于“过程”的评价,是(B)A.诊断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总结性评价D.整体性评价9.教育管理评价中最基本的评价是(D)A.德育评价B.智育评价C.教学评价D.办学评价10.办学评价最重要的是(A)A.办学水平评价B.办学条件评价 C.教育改革评价 D.办学特色评价11.下列变量哪个属于顺序变量?( B )A.类别变量 B.等级变量 C.等距变量 D.比率变量12.教育测量的原始数据属于什么变量?(B )A.类别变量 B.等级变量 C.等距变量 D.比率变量13.标准分数属于什么变量?(C)A.类别变量 B.等级变量 C.等距变量 D.比率变量14.教育测量的数据具有( D )A.主观性 B.随机性 C.模糊性 D.以上都对15.使用一些由两个相对的形容词所构成的量尺,要求受试者对某一个概念加以评定,这是什么品德测评方法?(A)A.语意分析法 B.社关测量法C.Q技术 D.情境测验法16.设置一些测试的项目,每一项目都给予一定的分值,然后参照这些项目,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表现进行测评,这是什么品德测评方法?(B)A.问卷测评法 B.项目评分法 C.情境测验法 D.意向测评法17.现代测谎技术产生于(B)(2 11 3 )A.1905年B.1921年 C.1933年 D.1948年18.Q技术是谁创的?(B)(2 11 3 )A.哈特逊B.斯帝芬生C.奥斯古德 D.拉森19.语意分析法是谁创用的?(C)(2 11 3 )A.斯帝芬生B.哈特逊 C.奥斯古德 D.拉森20.由一定的心理活动所形成的准备状态,影响或决定同类后继心理活动趋势的一种心理现象称为(A)A.心理定势 B.角色心理 C.首因效应 D.近因效应21.某些评价对象的“形象”影响着对另一些评价对象的印象和评价的一种心理现象,此种效应称为( A )A.参照效应 B.晕轮效应 C.首因效应 D.近因效应22.对评价对象的既有看法和态度影响对评价对象作出正确判断的一种心理现象,此种效应称为( C)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成见效应 D.宽大效应23.因评价的先后顺序不同,而对评价对象的评价结果产生干扰的一种心理态势称为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参照效应 D.顺序效应(D)24.以过去的有限经验和固定模式去解释评价结果的一种心理现象称为()A.类群效应 B.从众效应 C.本位效应 D.模式效应25.语文测验中最困难的是( B )A.阅读测验 B.作文测验 C.单字测验 D.词语测验26.下列目标哪级层次最高?( C )A.识记 B.评价 C.理解 D.应用27.影响作文测验的最主要的因素是( D )。
《教育测量与评价》作业参考答案
![《教育测量与评价》作业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33b121d6edb6f1aff001f1d.png)
《教育测量与评价》作业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 教育评价:根据一定的价值标准对教育活动的全部领域和整个过程进进行价值判断,并以此为据提出相应的改进或调整决策。
2. 常模参照解释:是指将个人的测验成绩与参加同一测验的其他人进行比较,然后根据个人在群体中的位置,对测验分数的意义做出解释的方法。
3. 标准分:是以平均分为参照点,标准差为度量单位的分数。
它以标准差为单位,表示原始分数与团体平均分数的距离。
4. 教育测量:从量的角度对教育效果进行定量化分析的方法。
5. 集中量数: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量数。
6. 效度:效度:指一个测验能够正确测量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征的程度。
7. 区分度:指试题能否将考生区别开来的量度指数。
8. 绝对评价:是以学生对教育目标的掌握程度为依据进行评分的。
分数的意义就是学生实际掌握的内容占教学目标要求掌握内容的比率。
二、填空题1. 测量的要素有__参照点___, __单位___和___量具___。
2. 命题蓝图一般包括___测验目标_____、 ____测验内容____ 、___试题类型_____、 ____数量____ 和___分布____等内容。
3. 近代教育测量发展史上有重要影响的两件事是___笔试取代口试____ 和___教育测量运动____。
4. 一般把校长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分为五种模式,它们是__结果模式___、 __过程模式___、__过程——结果模式___ 、___技能模式__ 和___形成评价模式___。
5. 标准分是以___平均分__为参照点,以___标准差__为度量单位的分数。
6. 我国古代创造的笔试方法有__帖经___、 ___墨义___ 、___诗赋_____ 、___杂文___ 、____经义__和____策论___。
7. 测量的参照点有两种,一是___绝对零点____二是___相对零点_____。
8. 现代教育评价既追求评价的___客观性 ___又追求评价的___教育性____。
北师大《教育测量与评价》在线作业答案
![北师大《教育测量与评价》在线作业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deacb1f27284b73f3425023.png)
一、单选
ABDBC BACDD CBAAB
二、简答
教育测量的含义与特点是什么?
含义:针对学校教育影响下学生各方面的发展,侧重从量的规定性上予以确定和描述的过程。
教育测量学是一门发展较早、应用较多、内容较丰富的教育科学分支。
特点:
(1)间接性和推断性
(2)测量对象的模糊性和测量误差的不可避免性(3)量表具有多样性,结果具有相对抽象性
三、论述
教育测量与评价在教育系统中有哪些作用?
(1)教育测量与评价在教育系统中的作用:教育本身是一个系统。
在教育系统中,学生、教师、学生、教育方案、课程、教材、教学训练、考试等都是这个系统的组成部分。
当根据教育目标和计划、把教育方案、课程、教学等因素作用于学生身上后,需参照教育目标和计划,对教育效果及其输入条件的妥当性予以测量评估、价值分析和判断。
然后,把这一测量与评价过程所获得的信息反馈给教育者、学习者以及有关教育决策者,以便改进教育的策略与方案,更有效地答道教育目的。
在教育系统运转过程中,除了对教育效果要进行测量与评价外,还要针对影响教育效果的诸因素进行客观的分析和评价。
教育测量与评价在教育系统中对实现教育目标起着重要的作用。
(2)教育改革常常以教育测量与评价的改革作为突破口。
教育测量与评价作业和答案
![教育测量与评价作业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50314896529647d27285209.png)
主观题:1、简述难度及其计算方法(10分)2、论述几种常用的人格测量量表(20分)客观题:(每小题5分)1、以题型为顺序,由易到难、由客观到主观、由短答案题到长答案题,是什么的原则(D )A 检核B 测验顺序C 表述合理D 拼卷2、从评价对象所承担的责任和完成任务角度提出的标准叫做( B )A 效能标准B职责标准 C 素质标准 D 科学标准3、每个分测验的各项得分相加,称为分测验的(A )A 总分B 量表分C 原始分D 标准分4、标准化考试的大样本团体的成绩的平均数,叫做(B )A 标准化成绩B 常模C 参照点D 平均成绩5、细致的观察,评价者对被评者的实际行动进行直接的观察和记录,然后把评价结果和意见反馈给被评价者,两者一起讨论改进措施的评价方法,叫做(D )A 定性分析方法B 定量分析法C 行为目标评价法D 临床督导评价法6、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量表,适用于什么样的人群(D )A 各种人群B 小学以上文化程度的人群C 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D 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群7、将原始分于平均分的距离以标准差为单位表示出来的分数称为(D )A 平均数B 加权平均数C 标准差D 标准分8、如果男生用“1”表示,女生用“2”表示,这种变量称为(B )A 等级变量B 类别变量C 等距变量D 等比变量9、教育测量数据的单位不等值,不能进行加减乘除运算,大部分属于(C)A 类别变量B 等级变量C 等距变量D 比率变量10、下列选项中哪项在教育测量中较少见(D )A 类别变量B 等级变量C 等距变量D 比率变量11、评价者和被评价者对评价现实的体验或反映,叫做(A )A 评价心理B 评价现实C 评价活动D 评价依据12、桑代克1904年的(A)标志着教育测验运动的开始。
A 《精神和社会测量学导论》B 《诊断智力落后儿童的新方法》C 《量表集》D 《评价方法论》13、评价者的情感和意志特征,是指评价者和被评者的(B )A 意识倾向性B 情意心理C 认知倾向D 个性心理特征14、标准化考试的计分方法要求把原始分转化为(C )A 平均分B 标准查C 标准分D 百分位分。
教育测量与评价作业
![教育测量与评价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b5dfecef4afe04a1b071de93.png)
教育测量与评价作业教育评价(1)教育评价的概念、构成及价值取向,教育评价的基本工作步骤与方法所谓教育评价,概括地讲讲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和标准,采用科学态度和方法,对教育工作中的活动、人员、管理和条件的状态与绩效,进行质和量的价值判断。
”。
从哲学的角度来讲,评价是人们对价值关系的认识与反映,实际上是以人为主体(主体Ⅰ或主体Ⅱ),以价值关系为客体(客体Ⅱ)构建的一种关系,而价值关系又包含着主体(主体Ⅰ)与客体(客体Ⅰ)之间的关系,即主体Ⅰ需要与客体Ⅰ对主体需要的一种满足的关系。
因此,在评价活动中,存在着两个层次的主客体关系。
第一层次是价值关系,它反映主体Ⅰ与客体Ⅰ。
第二层次是评价关系,在这一关系中,第一层次(价值关系)作为一种独立的客体,为客体Ⅱ,而因评价主体不同使评价关系具有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第一种是主体Ⅰ作为评价主体,对它自身与客体Ⅰ形成的价值关系的评价;另一种的外在的主体Ⅱ对主体Ⅰ与客体Ⅰ之间的价值关系的评价。
教育评价首先要有明确的教育价值观,教育的价值观决定着教育的价值取向,教育价值取向是人们依据某种价值观,根据自身的需要,对教育活动作出选择和判断时所持的有的一种倾向性,教育价值取向对教育评价的目的、标准和所选择的方式、方法都起着导向作用。
因而确定正确的教育价值取向对教育评价是至关重要的。
确立正确的教育价值取向是目前建立中国特色的教育评价体系面临的首要问题,结合国外多种教育评价模式的价值取向,分析中国的历史与现实状况,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教育界关于教育价值问题研究的成果为基础,充分考虑教育对社会和人的双重价值,考虑教育、社会、人三者之间的关系,才能正确的确立教育价值取向。
即“教育要以促进个体发展为基础、以促进社会进步为主导”。
有了正确的教育价值取向后,就可以开展教育评价了。
一般来讲,教育评价可以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来进行。
宏观层次是指区域教育发展评价;中观层次是学校发展的评价;微观层次是指对教学、学生、教师、德育等等的教学评价。
《教育测量与评价》1—4章节测验试卷测试答案
![《教育测量与评价》1—4章节测验试卷测试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de03eb4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1111c46.png)
《教育测量与评价》1—4章节测验试卷测试答案第一篇:《教育测量与评价》1—4章节测验试卷测试答案《教育测量与评价》1—4章节测验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l0分)1.B2.D3.C4.A5.B6.A7.D8.C9.A10.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20分)11.桑代克12.量具、单位、参照点13.内容效度、结构效度、效标关联效度14.标准15.信度、难度16.教育测量与评价17.非文字测验18.0.5019.法则、事物、数字20.称名量表、顺序量表、等距量表、比率量表三、判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21.X22.√23.X24.X25.√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26.教育测量:是针对学校教育影响下学生各方面的发展,侧重从量的规定性上予以确定和描述的过程。
27.教育评价:是指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和教育目标,利用测量和非测量的种种方法系统地收集资料信息,对学生的发展变化及其影响学生发展变化的各种要素进行价值分析和价值判断,并为教育决策提供依据和过程。
28.标准化测验:是指由测量专家严格按照测验编制程序而编成的一种测验。
29.测验信度:是对测验工具及其操作的整体质量的整体质量的一种量度,是测验性能的重要质量指标。
30.效度:指一个测验或量表实际能测出所要测量的特性的程度。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30分)31.答:教育测量与教育评价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教育测量与评价的联系表现在:第一,教育测量是教育评价的基础。
教育测量是对教育进行量的确定,所得结果是教育评价所需信息可靠的主要的来源,是对教育的状态与价值进行客观判断的前提;第二,教育测量的结果只有通过教育评价这个环节才有实际意义,否则变成了一堆枯燥的数字。
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区别表现在:第一,着眼点的不同,教育测量的着眼点是取得数据,教育评价的着眼点是做出价值判断;第二,特点不同,教育测量是纯客观的,教育评价则是主客观的结合;第三,复杂程度不同,教育测量较单一,教育评价较复杂,教育测量是定量描述,教育评价重质的判定,含定量与定性。
《教育测量与评价》作业
![《教育测量与评价》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bbda52acd1f34693daef3e3e.png)
《教育测量与评价》作业1.为什么说考试的量表水平通常是顺序量表?答:顺序量表也用于对事物或人的心理现象进行分类,但这种分类是以所测属性的数量大小为基础进行的。
例如,借助一份试卷,可以对学生作出合格与不合格的顺序分类,也可以作出优、良、中、差四个等级的顺序分类。
我们通常的考试量表是以分数或等级的量表,是一种顺序量表。
2.什么是常模参照测量与评价?什么是标准参照测量与评价?答:常模参照测量与评价是将被试水平与测验常模相比较,以评价被试在团体中的相对低位的一种测量与评价类型。
标准参照测量与评价是将被试的表现与既定的教育目标或行为标准相比较,以评价被试在多大程度上达到该标准。
3.什么是测验信度?举例两种信度。
答:信度,简单地说就是测量结果的可信程度。
第一,信度是一个被试团体的真分数与观察分数方差之比;第二,信度是一个被试团体的真分数与观察分数的相关系数的平方;第三,信度是一个被试团体在测验X上的观察分数与测验X的任意一个“平行测验”X’上的观察分数的相关系数。
信度有重测信度、复本信度、同质性信度等。
4.什么是测验效度?举例三种效度。
答:效度,顾名思义,就是一次测量的有效程度。
严格地说,效度是指一个测验或量表实际能测出其所要测量的特性的程度。
效度有;内容效度、结构效度、效标关联效度、结果效度等。
5.某学科测验,10名被试得分情况如表3—20所示:用高低分组法计算第2、6的难度与区分度。
答:第2题的难度为0.5:第6题的难度为0.3.第2题的区分度为1;第6题的区分度为0.6.6.试述设计测验蓝图的主要步骤。
答:设计测验蓝图的主要步骤:1.确定测验内容要目。
2.确定该科目应考查的目标层次。
3.确定各项测验内容要目下的权重。
4.形成命题双向细目表。
教育测量与评价平时作业
![教育测量与评价平时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d1afd66d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f31fb5b.png)
教育测量与评价平时作业小学教育专业作业1:结合学校实际,谈谈你校教师评价的实践。
教师要追求更高的境界。
在治学境界和人生境界中,首先要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要从顺应职业本能,社会风气的“自然境界”和以“功利”为教书动机的“功利境界”中摆脱出来,提高到自觉为学生发展服务,对学生负责的“道德境界”,进而追求崇高的为全社会、全人类利益而做人的“社会境界”。
一个教师如果没有对人生境界的更高追求,就难以为人师表,也不可能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优秀教师。
在强化师德教育中,我校牢固树立五个意识:质量意识、服务意识、创新意识、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通过“五种”意识,促进教师的自我发展。
另一方面,组织由教师、学生参加的师德师风民主测评与师生个别座谈会,组织“家长开放日”活动、校文明教职工的评比活动、组织师德事迹报告会,并在学校宣传橱窗中进行表彰。
通过这些评价展示活动,树立德才兼备的骨干教师的典型,带动教师整体思想水平的提高,使教师们形成“不单要争做业务上的骨干,在思想上也要成为骨干”的意识。
科学、合理的用人制度、管理制度以及评价制度是调动广大教师工作积极性,优化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方式;绩效挂钩机制则是促进教师发展的有效手段。
1、抓住流动评价环节,激活用人机制。
为了激起广大教师的工作责任感,真正做到用人所长,我校摸索出了以自我评价和师生评价相结合的原则的用人制度,不断激起广大教师进行公平竞争的朝上进步心和充分展示个人才华的热情。
2、工作评价绩效挂钩,建立激励机制。
本着公平、公正原则,进一步完善教师年度工作查核评价办法,并将校本教研作为教师教科研业绩直接列入教师年度工作查核范围,促使教师关注校本教研,增进专业成长。
进一步制定、完善了教师教学和教科研功效评价奖励条例,增进了教师的自主提高。
3、完善过程评价管理,建立导向机制。
学校的发展必须立足于教师的发展。
在个人专业成长目标制定中,我校要求教师从研究计划、课堂教学、班级管理、课题研究、论文获奖与发表等方面制定当年度具体的专业成长目标,促进教师们在目标管理中获得更大程度的发展,并对教师的教学和教科研业绩实施公开评价制度,旨在从二方面促进教师的主动发展:其一,表彰先进,鼓励教师务实、创新,弘扬正气;其二,树立榜样,激励竞争,实现教师自我评价、自我调控、自主发展。
思想政治课教育测量与评价必做作业(精选五篇)
![思想政治课教育测量与评价必做作业(精选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80560a89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e1.png)
思想政治课教育测量与评价必做作业(精选五篇)第一篇:思想政治课教育测量与评价必做作业1,中学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测量的一般性与特殊性。
一、直接效果与间接效果并存思想政治教育绩效与其他工作不同的是,其他工作产生的是直接效果,如企业管理工作的效果,直接表现为经济效益,科研工作的效果直接表现为科研成果。
而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既有直接效果,又有间接效果。
思想政治教育绩效在产生过程中经历了两次转化,一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内化,即“知”的过程,这就是教育主体经过一定的途径和方法对教育客体实施教育,引起教育客体思想观念、精神面貌的变化,即精神变精神的转化;二是将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成果外化,即“行”的过程,这个转化以第一个转化为前提,表现为对于自己的各项业务工作能够发挥积极性、创造性、自觉努力地工作,即精神变物质的转化。
这一转化过程实际上是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间接效果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的间接性效果具体表现为经济效益的增长、社会效益的提高等思想政治教育的物质成果。
思想政治教育直接效果和间接效果的并存的现象,说明了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与其他工作的效果有根本的不同。
二、有形效果与无形效果并存思想政治教育的绩效中有些清晰可见,有些却隐约飘忽。
比如,召开一次鼓动性的动员大会,听了一次受教益很大的报告:报告有高度——看得远.角度新颖;有力度——富有鼓动性,战斗性;有深度——理论性强;有密度——信息量大。
人们的情绪反应十分热烈,立竿见影。
叉如,开展了一次娱乐活动,人们欢愉之情溢于言表,这就是“有形”的效果或可感知的效果。
但是思想政治教育更多的是潜隐的效果或无形的效果。
在人生观、世界观的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者付出了巨大的精力、心血,以自己人格的力量去影响教育对象,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无形的,反映在受教育者心灵深处的撞击力量,也是难以捕捉的,这种教育的效果在短时间里难以表现出来,其价值也隐而不现。
思想层次越深的问题,难度越大的转化工作,其成效和价值就越难显现在人们的感觉视域。
教育测量与评价作业
![教育测量与评价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74545bef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b9.png)
教育测量与评价作业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题)1.根据一些规则和程序,用数字来确定和描述事物的定量规定性的过程。
这个概念是(a)a.测量b.评价c.测验d.统计2.衡量和判断人或事物的价值的概念是(b)A.衡量b.评估C.测试D.统计3、被称为教育评价的催生剂的是美国的一项著名研究,它是(d)a.教育研究b.教育测量理论研究c.心理测验研究d.八年研究4.成立于1975年,在教育评价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过程中,最具影响力的协会是(b)A.国际教育成果评价协会b.国际教育评价协会C.国际教育评价协会D.国际教育成果评价协会5.测量结果的稳定性程度参考(c)a.效度b.稳定性c.信度d.可信度6.用同一量表(测试或评估表)对同一组受试者进行两次测试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等于同一组受试者在两次测试所得分数的相关系数。
这个概念是(b)A.重复信度b.重测信度C.同质性信度D.分半信度7、一个测验或量表实际能测出其所要测量的特性的程度,这一概念是(a)a.效度b.稳定性c.信度d.可信度8.预测特定情境下个体行为的测试有效性为(c)a.同质性信度B.复制信度c.标准相关信度D.重测信度9、衡量测量题目质量的两个重要指标是(b)a.信度与区分度b.效度与信度c.难度与效度d.难度与区分度10.指出了各评价指标在指标体系中的重要性,并给出了相应的数值。
这个概念是(d)A.评价指标B.评价标准C.指标权重d.指标权重11、在评价指标拟定过程中,经常会将评价指标按照评价对象本身的逻辑结构逐级进行分解,把分解出来的主要因素作为评价指标的方法,这种方法是(c)a、头脑风暴法B.理论推导法C.因子分解法D.典型研究法12、一个与被试同类的团体在相同测验上得分的分布状况与结构模式,这一概念是(b)a.模型b.常模c.量规d.参照物13、我国高考标准分数采用了一种方案,这种方案是(d)a、标准化转换方案B.比较参考方案C.百分比评分方案D.标准参考方案14。
教育测量与评价期末作业
![教育测量与评价期末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96e407f4c8d376eeaeaa31de.png)
数学学科的双向细目表一、选择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及能力要求二、非选择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及能力要求高二考试数学质量分析报告一、试题分析1.结构特点:试卷题型、结构以及分值均与高考一致。
全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分,文班50%的学生拿到63%的分数,理班63%的学生拿到60%的分数。
没有完成年级要求(60℅的学生的80℅的分数)主要是本次所考的大部分内容相对难度较适中。
也是本着学校低重心的要求来命题。
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比如在概率部分与向量的综合中,学生对向量运算较生疏,图形结合不顺手致使相当部分学生失分。
3.内容特点:考查内容控制在教材和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所规定的范围内.具体考点分布如下:试题考点分布:人教版(A)必修3中的算法初步、统计、概率及选修2-1的常用逻辑用语、圆锥曲线。
试卷内容涵盖了高中数学新增的大部分内容.主干知识地位突出,内容分布比例恰当,基本符合考纲与考试说明的要求.新课程中新增加的内容是试卷中的亮点,但不是难点.圆锥曲线部分是难点。
本试题立足双基,突出主干,加强对数学基础的考察.选择题和填空题主要考查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在平淡中考查知识,在常规中考查能力,六道解答题立足基础,入手容易,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梯度明显.许多题目都可在教材中见到其原型或背景,属常见常练的题目,与高考数学试题源于教材,高于教材的特点吻合,也足以体现试卷重视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在考察内容中圆锥曲线、概率、统计这些主干知识仍是支撑全卷的骨架,重点知识突出.同时,考察内容更加丰富,试题基本更切近新课程.能力立意,突出思维,加强对数学能力的考查.注重通法,淡化技巧,加强对常用思想方法的考查.4.难度特点:"起点低,坡度缓,落点较高".试卷整体难度适当,难度控制理想,符合大纲要求,难度分布呈直线型渐进式上升,其特点是"起点低,坡度缓,落点较高" 的特点.这一特点与新课程要求吻合。
《教育评价与测量》第三次作业
![《教育评价与测量》第三次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4c1dccb384254b35eefd3470.png)
教育评价与测量》第三次作业1、什么是测量误差,在测量中影响误差的因素有哪些。
答:测量误差是由与测量目的无关的因素引起的不一致和不准确的测量效应,包括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两种类型。
心理测量的误差主要来自3 个方面:测量工具、被测对象和施测过程。
2、与其他的人格测验相比,投射测验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答:与其他的人格测验相比,投射测验的基本原理是:向受测者提供预先编制的一些未经组织的、意义意义模糊的标准化刺激情境,让受测者在不受任何刺激的情况下,自由地对刺激情境作出他的反应,然后通过分析受测者的反应,推断受测者的人格特征。
3、结合实际说明如何向受测者解释测验分数。
答:为了使受测者本人以及与受测者有关的人,如家长、教师、雇主等,能更好地理解分数的意义,在报告分数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使用当事人所理解的语言。
测验像其他特殊领域一样,具有自己的专业词汇,因此你所理解的词并不意味着当事人也一定理解。
例如,你懂得标准差和标准分数,然而当事人可能不懂。
因此,你必须用非专业性的用语来解释标准分数,可以把它解释成相对位置(即百分等级)。
必要时,可以问问当事人是否听懂了,让他说说你的解释是什么意思。
要保证当事人知道这个测验测量什么或预测什么。
这里并不需要作详细的技术性解释。
例如,你并不需要向当事人解释职业兴趣调查表的编制过程,但应该让他知道,职业兴趣量表是把他的兴趣和从事各种职业的人加以比较。
如果在某一方面得了高分,就意味着如果他参加这个工作会长期干下去。
但另一方面,也不能过于简单,只告诉当事人某个量表的标题或测量什么是不够的,这在具有情绪色彩的人格特征方面特别重要。
例如,对人格测验中的男性化、女性化量表就要加以解释,以免被试误解。
如果分数是以常模为参照的,要使当事人知道他是和什么团体在进行比较。
例如,同一个百分等级对于普通学校和重点学校意义是不同的。
要使当事人认识到分数只是一个"最好”的估计。
由于测验的信度、效度不足,分数可能有误差,而且对于一个团体总体来说,有效的测验不一定对每个人都同样有效,但也不能让被试感到分数是毫不足信的。
教育测量与评价作业
![教育测量与评价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31cb11d1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06.png)
教育测量与评价作业教育测量与评价是教育学中的重要分支,它涉及到对学生学习成绩的量化和评估。
教育测量与评价作业是教育测量与评价课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它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测量和评价的基本原理和技能,以便将来能够进行有效的教育测量和评价工作。
教育测量作业教育测量作业是教育测量与评价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要求学生掌握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技能,包括测量的概念、测量工具的设计和使用、测量数据的分析和解释等。
在教育测量作业中,学生需要根据教师的要求设计和实施测量工具,并对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
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深入理解测量原理,并学会如何将测量结果应用于实际教育工作中。
教育评价作业教育评价作业是教育测量与评价课程中的另一项重要任务。
它要求学生掌握评价的基本原理和技能,包括评价的概念、评价工具的设计和使用、评价数据的分析和解释等。
在教育评价作业中,学生需要根据教师的要求设计和实施评价工具,并对评价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
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深入理解评价原理,并学会如何将评价结果应用于实际教育工作中。
教育测量与评价作业的意义教育测量与评价作业的意义在于帮助学生掌握测量和评价的基本原理和技能,以便将来能够进行有效的教育测量和评价工作。
教育测量和评价是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它们能够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从而指导教学实践,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
因此,掌握测量和评价的基本原理和技能对于教师而言是至关重要的。
总结教育测量与评价作业是教育测量与评价课程中的重要任务,它要求学生掌握测量和评价的基本原理和技能,以便将来能够进行有效的教育测量和评价工作。
通过教育测量与评价作业的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深入理解测量和评价的原理,并学会如何将测量和评价结果应用于实际教育工作中。
因此,教育测量与评价作业对于提高教师的教育测量和评价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测量与评价》作业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 教育评价2. 常模参照解释3. 标准分4. 教育测量5. 集中量数6. 效度7. 区分度8. 绝对评价二、填空题1. 测量的要素有_____, _____和______。
2. 命题蓝图一般包括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和_______等内容。
3. 近代教育测量发展史上有重要影响的两件事是_______ 和_______。
4. 一般把校长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分为五种模式,它们是_____、 _____、_____ 、______ 和______。
5. 标准分是以_____为参照点,以_____为度量单位的分数。
6. 我国古代创造的笔试方法有_____、 ______ 、________ 、______ 、______和_______。
7. 测量的参照点有两种,一是_______二是________。
8. 现代教育评价既追求评价的______又追求评价的_______。
9. 近代教育测量运动产生于______世纪的____国,其主要代表人物是_______。
10. 教学评价按实施主体的不同可分为三个层次即____的评价、_____的评价和_____的评价。
11. 集中量数主要有____、____和_____。
12. 教育行政部门对所属学校的评价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___,二是____。
三、计算题1. 计算下列数据的标准差:65 70 75 80 85 90 952. 某生在区语文统考中得82分,全区参加统考的有2920人,下表为区语文统考成绩分布表的一部分,求该生的百分等级分数。
组别频数累积频数95-100 10 292090-95 20 291085-90 280 289080-85 510 261075-80 600 210070-75 984 1500………………3. 某题的满分值为5分,高分组和低分组在该题上的得分情况如下表,计算该题的区分度。
X f高 f低5 4 04 6 13 2 52 1 41 0 20 0 14. 120名学生的数学成绩的频数分布表如下,求中位数。
组别频数累积频数85-90 7 12080-85 10 11375-80 14 10370-75 20 8965-70 26 6960-65 18 435. 有300人参加考试,高分组有42人答对第3题(客观题),低分组16人答对该题,请分别计算该题的难度值和区分度指数。
6. 初三(2)班语文平均分为75分,标准差为5分,甲同学考试的原始分数为80分,求该生考试的T分数。
7. 某生在县数学统考中得84分,全县参加统考的学生共有3560人,下表为频数分布表的一部分,计算该生的百分等级分数。
组别频数累积频数95-100 5 356090-95 9 355585-90 123 354680-85 248 342375-80 392 317570-75 874 2783………………四、简答题1. 为什么说教育测量是一种间接的测量2. 谈谈你对“简单运用”和“综合运用”目标的认识3. 简述准备性诊断测验的题目构成4. 简述教育评价功能多样化的特点5. 学生A数学测验的原始分数为80分,要解释这个分数的意义需要哪些资料6. 学生甲语文测验的原始分数为85分,要解释这个分数的意义还需要什么资料7. 简述教育测量的相对性特点8. 简析现代教育评价的特点9. 谈谈你对简单运用和综合运用目标的认识五、论述题1. 试述现代教育评价的特点2. 试述近代教育测量运动的历史功绩和局限性3. 诊断、形成和终结性评价的比较《教育测量与评价》作业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 教育评价:根据一定的价值标准对教育活动的全部领域和整个过程进进行价值判断,并以此为据提出相应的改进或调整决策。
2. 常模参照解释:是指将个人的测验成绩与参加同一测验的其他人进行比较,然后根据个人在群体中的位置,对测验分数的意义做出解释的方法。
3. 标准分:是以平均分为参照点,标准差为度量单位的分数。
它以标准差为单位,表示原始分数与团体平均分数的距离。
4. 教育测量:从量的角度对教育效果进行定量化分析的方法。
5. 集中量数: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量数。
6. 效度:效度:指一个测验能够正确测量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征的程度。
7. 区分度:指试题能否将考生区别开来的量度指数。
8. 绝对评价:是以学生对教育目标的掌握程度为依据进行评分的。
分数的意义就是学生实际掌握的内容占教学目标要求掌握内容的比率。
二、填空题1. 测量的要素有__参照点___, __单位___和___量具___。
2. 命题蓝图一般包括___测验目标_____、 ____测验内容____ 、___试题类型_____、 ____数量____ 和___分布____等内容。
3. 近代教育测量发展史上有重要影响的两件事是___笔试取代口试____ 和___教育测量运动____。
4. 一般把校长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分为五种模式,它们是__结果模式___、 __过程模式___、__过程——结果模式___ 、___技能模式__ 和___形成评价模式___。
5. 标准分是以___平均分__为参照点,以___标准差__为度量单位的分数。
6. 我国古代创造的笔试方法有__帖经___、 ___墨义___ 、___诗赋_____ 、___杂文___ 、____经义__和____策论___。
7. 测量的参照点有两种,一是___绝对零点____二是___相对零点_____。
8. 现代教育评价既追求评价的___客观性 ___又追求评价的___教育性____。
9. 近代教育测量运动产生于___20___世纪的__美__国,其主要代表人物是___桑代克____。
10. 教学评价按实施主体的不同可分为三个层次即__教师__的评价、___校长__的评价和__教育行政部门___的评价。
11. 集中量数主要有__算术平均数__、__中位数__和___众数__。
12. 教育行政部门对所属学校的评价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__办学水平评价_,二是_专项评价___。
三、计算题1. 102. 78.93. 0.354. 68.35. P=0.36 D=0.326. 607. 94.76四、简答题1. 为什么说教育测量是一种间接的测量答:(1)它测量的是潜在于学生体内的知识技能和能力,这些是无法直接获取的;(2)只能用间接的方法通过学生对测验题目的反应来推论他们的学习能力。
2. 谈谈你对“简单运用”和“综合运用”目标的认识答:(1)指将已习得的概念和原理应用于与原来学习情景十分相似的情景中,要求具有水平迁移的能力。
(2)要求将已习得的概念和原理应用于与原先学习的情景十分不同的新情景中,需要具有不同水平的纵向迁移能力。
3. 简述准备性诊断测验的题目构成答:(1)准备问题:反映学生学习新教学内容之前应具备的前提知识。
(2)过程问题:反映由前提知识向目标过渡所需要的知识。
(3)目标问题:反映新内容目标要求掌握的知识。
(4)发展问题:反映在新教材基础上加以拓宽或者深化的问题。
4. 简述教育评价功能多样化的特点答:(1)诊断功能,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2)调整改进功能,对教学过程进行有效调节及时改进(3)导向功能,对教学过程进行定向(4)激励功能,提高评价对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5. 学生A数学测验的原始分数为80分,要解释这个分数的意义需要哪些资料答:(1)将80分转换成对学生完成规定任务的描述,称标准参照解释(2)将80分转换成某种类型的导出分数,称常模参照解释6. 学生甲语文测验的原始分数为85分,要解释这个分数的意义还需要什么资料答:(1)将原始分数转换成对学生完成规定任务的描述(2)将原始分数转换成某种导出分数7. 简述教育测量的相对性特点答:(1)教育测量没有绝对零点,它是以相对零点作参照物的。
(2)作为教育测量结果的考试成绩(原始分数)其本身的意义常常是不确定的;只有与测试集体的平均水平或与特定的教学目标相比,才能确定分数的真正意义。
8. 简析现代教育评价的特点答:(1)评价目的由选拔变为促进学生的发展和和改善教学;(2)评价功能的多样化;(3)强调评价目标和教育目标的一致性;(4)由静态的总结性评价向动态的形成性评价发展;9. 谈谈你对简单运用和综合运用目标的认识答:(1)指将已习得的概念和原理应用于与原来学习情景十分相似的情景中,要求具有水平迁移的能力。
(2)要求将已习得的概念和原理应用于与原先学习的情景十分不同的新情景中,需要具有不同水平的纵向迁移能力。
五、论述题1. 试述现代教育评价的特点答:(1)评价目的由选拔变为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改善教学。
(2)评价功能多样化(3)强调评价目标和教育目标的一致性(4)由静态总结性评价向动态形成性评价发展(5)从领导评价向自我评价发展,强调评价主体性(6)重视定性和定量评价的结合2. 试述近代教育测量运动的历史功绩和局限性答:(1)客观测验法的开发(2)相对评分法的提出(3)科学的试题编制理论和方法的提出(4)标准化考试的出现(5)测量对象和范围狭窄(6)只注重区分,不注重促进学生的发展(7)只限于测量,对改进教学意义不大3. 诊断、形成和终结性评价的比较答:(1)终结性评价象支温度计,通过对输出成果的评定,反映教学的整体质量水平;(2)形成性评价象空调器,它通过对教学过程学生状态变化的测定,准确地把握学生现时的状态水平与既定目标之间的吻合程度;(3)诊断评价也可起到空调器的作用,不过是针对系统输入进行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