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力更新算法
应力更新算法
q 内变量
h 塑性模量
是标量塑性流动率, r(σ ,q) 是塑性流动方向
f Y ( ) 0 屈服条件
塑性流动方向经常特指为 r σ ,这里 称为塑性流动势
Kuhn-Tucker条件,上面第一个条件表明塑性率参数是非负的,
第二个条件表明当塑性加载时,应力状态必须位于或限制在塑性表面上,f 0 最后条件也可以作为由已知一致性条件 f 0 的率形式。
ε
p n1
ε
p n
nrn
n tn
q n1 q n nh n
σ
n1
C : (ε
n1
ε
) p
n1
σ
n
Cep
:
ε
但在下一步,这些应力和内变量的更新值并不满足屈服条件,所以
f n1 f (σ n1 , q n1 ) 0
由于解答从屈服表面漂移,常常导致不精确的结果,因此不
受人青睐。公式也称为切线模量更新算法,形成了计算率无关塑 性早期工作的基础。
9 应力更新算法
对于积分率本构方程的数值算法称为本构积分算法或者应力更新 算法。对于率无关和率相关材料提供了本构积分算法。
讨论简单的小应变塑性,将小应变算法扩展至大变形,将大变形 分析的积分算法保持在基于本构方程客观性的基础上。
展示了关于大变形塑性的逐步客观积分算法。 讨论关于大变形超弹-塑性材料的应力更新算法,回避对应力率 方程的积分。
避免这点,采用了一个基于本构积分算法的系统线性化的算法模量 (也称为一致切线模量),代替了连续弹—塑性切线模量。
下面给出完全隐式向后Euler方法的算法模量的推导。
向后Euler更新算法切线模量定义为
C a lg
应力更新算法
并满足加-卸载条件 在
n 1
时刻的应力给出为
σ n1 C : (ε n1 ε p n1 )
求解的一致性条件给出
fσ : C : ε f q h fσ : C : r
9 应力更新算法
率无关塑性的图形返回算法
设想能够应用这个塑性参数值以提供更新的应力率、塑性应变 率和内变量率,并且写出简单的向前Euler积分公式算法
(k )
dg (k ) g (k ) 0, d
( k 1) ( k ) ( k )
为适合Newton迭代,以上面形式写出塑性更新和屈服条件,省略n+1脚标
p a ε p ε n r 0
b q q n h 0 f f (σ , q) 0
r 3σdev 2
fσ
在偏应力空间,Mises屈服 表面是环状,法向是径向。在 塑性流动的方向(径向),定 义一个单位法向矢量为
0) 0) ˆ r ( 0) r ( 0) σ (dev ˆ n σ (dev , r ( 0 ) 3 2n
9 应力更新算法
应用于J2流动理论—径向返回算法
p σ n 1 C : (ε n 1 ε n 1 )
f n 1 f (σ n 1 , q n 1 ) 0
在时刻n 给出一组 (ε n ,ε n , q n ) 和应变增量 ε tε
p
公式是一组关于求解
p (ε n1 ,ε n 1 , q n 1 )
的非线性代数方程。注意到更新变量来自前一个时间步骤结束时的 收敛值,这就避免了非物理意义的效果,例如当用不收敛的塑性应 变和内变量值求解路径相关塑性方程时可能发生的伪卸载。
本构模型 应力更新专题 UMAT和VUMAT
Fim
Fjn
Fkp
F C SE lq mnpq
假设 CsˆDˆ 已知: σG (RRRR) :: CsˆDˆ : D
CsG (RRRR) :: CsˆDˆ
如何处理各向异性材料
S& CSE : E& σˆ& CsˆDˆ : Dˆ
2.几种客观率的关系
如何得到正确的结果?
PK2和共轴旋转应力
σ& σG Ω σ σ ΩT
Jaumann率: σ& σJ W σ σ WT
本构关系
2.几种客观率
σ Cs D : D
例4.1
考虑处于剪切状态的一个单元,如图所示。对于次弹性各向同 性材料,应用Jaumann,Truesdell和Green-Naghdi率求出剪切 应力
C sJ ijkl
ij kl
( ik jl
il
jk )
对于同一种材料,切线模量不同,材料反应的率形式不同,如
CT CsJ C σ I CsJ C* 如果 CsJ 是常数,
C σG C σT C* Cspin
切线模量 CsT 不是常数。
应力更新
1. 什么是应力更新 2. 几种客观率 3. 前推后拉及Lie导数 4. 常用客观率应力更新流程 5. ABAQUS用户自定义材料
理论
应用
有限元程序
赋予力学以活力
1.应力更新
f int I
T
BITσ d
t
DF, DR
y t0
x
F, R
t t
?应力增量
t
σ(t t) σ(t) 0 σ&dt
应力变化循环次数-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应力变化循环次数-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应力变化循环次数是指在材料或结构受到反复加载和卸载的情况下,能够承受的循环次数。
这个参数在材料疲劳损伤、构件寿命设计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应力变化循环次数的影响因素和重要性,可以更好地预测材料和结构在实际应用中的寿命,从而保证工程的安全可靠性。
本文将探讨应力变化循环次数在工程中的作用和意义,为工程实践提供参考和指导。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引言、正文和结论。
在引言部分,将对应力变化循环次数进行概述,并介绍文章的结构和目的。
在正文部分,将详细讨论应力变化循环次数的定义、影响因素以及其重要性。
最后,在结论部分,将对文章进行总结,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并得出结论。
通过这样的结构安排,将全面探讨应力变化循环次数的相关问题,为读者提供全面的信息和见解。
1.3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应力变化循环次数的概念、影响因素以及重要性。
通过深入分析,希望能够揭示应力变化循环次数对材料性能和寿命的影响,为工程设计和材料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通过对这一主题的研究,也可以为相关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借鉴和启发。
最终达到提高材料使用寿命和减少损坏的目的。
分的内容2.正文2.1 应力变化循环次数的定义应力变化循环次数是指材料在一定时间内受到循环载荷(或应力)的次数。
在工程领域,材料常常会在复杂的应力环境下工作,这种应力可能是交变应力,交变应变,或者是随时间变化的非周期应力。
应力变化循环次数的定义就是描述材料在这种复杂应力环境下所经历的循环载荷或应力的次数。
循环次数是评估材料疲劳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当材料受到交变应力或应变时,循环次数的增加会导致材料的疲劳损伤。
通过对应力变化循环次数的分析和预测,可以有效地评估材料的耐久性能,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和检修计划。
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应力变化循环次数的定义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这一概念不仅适用于金属材料,还可以应用于复合材料、高分子材料等各种材料的疲劳破坏分析和寿命评估中。
黏弹-Perzyna黏塑性有限元法应力更新隐式算法
黏弹-Perzyna黏塑性有限元法应力更新隐式算法闫富有;崔昊;张晓婉;刘忠玉【摘要】黏弹一黏塑性耦合模型的黏弹性部分由弹簧、黏壶和Kelvin链串联而成,黏塑性部分为双曲线型Drucker-Prager屈服函数、各向同性硬化和Perzyna黏塑性流动模型.基于黏弹性蠕变柔度,通过定义与弹性问题相对应的与时间增量相关的黏弹性剪切模量和体积模量,导出增量递推形式的本构方程.为保证算法的收敛和稳定性,把Perzyna黏塑性流动方程转化为与弹塑性相似的一致性条件,建立黏塑性增量因子单侧逼近其收敛值的N-R迭代算法.最后,给出应力更新完全隐式算法和最终计算公式.分别采用黏弹性、黏弹-塑性和黏弹-黏塑性本构关系对一地基蠕变模型进行三维有限元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具有较高的计算效率和稳定性.【期刊名称】《计算力学学报》【年(卷),期】2018(035)005【总页数】8页(P611-618)【关键词】黏弹性;Perzyna黏塑性;应力更新算法;一致切线算子;有限元法【作者】闫富有;崔昊;张晓婉;刘忠玉【作者单位】郑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郑州450001;郑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郑州450001;郑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郑州450001;郑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郑州45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470;O3451 引言一些岩土或混凝土等材料,具有显著的流变性,可采用黏弹-黏塑性模型来描述其应力应变关系[1]。
黏弹性部分通常由基本黏弹性元件串联或并联的不同组合来描述,黏塑性部分可采用简单的Bingham模型或更具一般性的Perzyna等模型[1,2]来描述与应变率相关的塑性流动。
在计算过程中,允许应力点偏离屈服面,在应力更新过程中无需让应力点返回屈服面[2,3]。
对于应力点必须返回屈服面,即满足屈服函数等于0的条件,称之为黏弹-塑性模型[4],以便区别于本文的黏弹-黏塑性模型。
无论是否屈服、加载或卸载,其变形特性均表现为与时间相关的高度非线性,且与应变历史相关。
应力修正法
应力修正法应力修正法是用来解决坐标系中的张量形态问题的一种流行的数学方法,它能够让我们有效解决由于坐标变换引起的数学问题。
自从20世纪60年代应力修正法出现以来,它就广泛应用于航空、铁路、机械工程、结构工程等领域。
应力修正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数学方法,它的基本原理是生成坐标变换的仿射(线性)变换,并利用其约束条件将几何形状修正为更接近原始形状的形状。
从理论上讲,应力修正法就是满足坐标变换的条件,使所有修正点处的形状误差最小化。
由于应力修正法设计的着眼点是坐标变换,因此它能够有效地处理复杂的几何变形问题,例如体积改变、形状变化和面积增大等。
此外,由于应力修正法把重点放在坐标变换上,它能够更有效地处理复杂的三维形状变换,特别是由于坐标变换而引起的几何冲击效果。
除了处理变形问题外,应力修正法在计算几何形状的拓扑结构时也可以得到良好的效果,因为它能够有效地处理几何形状的拓扑结构,这是保证几何形状的拓扑结构不变的必要条件。
此外,应力修正法还可以用来解决几何碰撞问题,例如当两个存在复杂曲面的几何体相互作用时,应力修正法可以让这两个几何体通过坐标变换实现更好的碰撞模拟效果。
应力修正法相对于其他类似方法而言,具有许多显著优势,例如它能够有效地解决坐标变换引起的几何形状变形问题;它能够以低的计算成本实现对复杂的三维形状的变换;它能够解决几何碰撞问题;它还能够有效地保持几何形状的拓扑结构不变;它同时能够处理多种几何形状变换问题,例如体积变形、形状变形、拓扑变换等情况。
总之,应力修正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数学方法,它的出现大大提高了几何变形的处理效率,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研究人员和技术专家共同参与到应力修正法的研究和应用中来,以期能够更好地开发出更加高效的应力修正法技术。
水工结构应力变形计算公式
水工结构应力变形计算公式水工结构是指为了调节水流、防洪、蓄水和供水等目的而建造的工程结构,其设计和施工需要考虑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水工结构的设计中,应力变形计算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它可以帮助工程师评估结构在受力作用下的变形情况,从而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水工结构的应力变形计算公式是工程师在设计水工结构时必须要掌握的重要知识之一。
应力变形计算公式可以帮助工程师确定结构在受力作用下的应力和变形情况,从而为结构的设计和施工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在水工结构的设计中,应力变形计算公式可以帮助工程师评估结构在受力作用下的变形情况,从而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在水工结构的设计中,应力变形计算公式通常包括应力计算和变形计算两个方面。
应力计算是指根据结构受力情况和结构材料的性能参数,计算结构在受力作用下的应力情况。
而变形计算则是指根据结构受力情况和结构材料的性能参数,计算结构在受力作用下的变形情况。
通过应力计算和变形计算,工程师可以评估结构在受力作用下的应力和变形情况,从而为结构的设计和施工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在水工结构的设计中,应力变形计算公式的具体形式和计算方法会根据结构的类型和受力情况而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水工结构的应力变形计算公式可以分为静力计算和动力计算两种类型。
静力计算是指在结构受静力作用下进行的应力变形计算,而动力计算则是指在结构受动力作用下进行的应力变形计算。
在实际的水工结构设计中,工程师通常需要根据结构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应力变形计算公式,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计算和分析。
在水工结构的设计中,应力变形计算公式的选择和应用需要考虑多种因素。
首先,工程师需要根据结构的类型和受力情况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和公式。
其次,工程师还需要考虑结构材料的性能参数和受力情况的不确定性,进行合理的假设和修正。
最后,工程师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计算和分析,并结合其他相关的设计要求和规范进行综合考虑。
在水工结构的设计中,应力变形计算公式的选择和应用对于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应力和应变变换
方向的规定仅适用于画莫尔圆时:若切应力对正方形内任意点的矩为顺时针转向,
则规定为正;而逆时针方向时规定为负。所以作用在 x 和 y 面上的切应力必定符号
相反。正应力则按常规,即拉伸时为正、压缩时为负。
图 5 当σ x = +5 ,σ y = −3 ,τ xy = +4 时画出的应力正方形
情况(平面应力状态),而且是在直角坐标系内,但式(5)对二维和三维应力状态都适用。
用数学或几何方法(见习题 3 和 4)可证明,无限小应变分量可按几乎同样的关系式进
行变换:
3
⎧ ⎪ ⎨
ε x′ ε y′
⎫ ⎪ ⎬
=
⎧ A ⎪⎨
εx εy
⎫ ⎪ ⎬
(6)
⎪ ⎩
1 2
γ
x′y′
⎪ ⎭
⎪ ⎩
1 2
γ
xy
殊性。在直径线段水平时,正应力取最大值而切应力为零。这些正应力称为主应力,记作σ p1 和σ p2 ,主应力作用的平面称为主平面。如果材料易于因拉伸断裂而失效,则当σ p1 的值超
过拉伸强度极限时,将沿主平面断裂而失效。 例 3 先用莫尔圆图解法预测粉笔在扭转时将如何断裂,再用实践来检验,这将使我们
(图(a))、莫尔圆(图(b))和斜截面上的应力状态(图(c))
2. 在以σ 为横坐标( x 轴)、τ 为纵坐标( y 轴)的坐标系内作图,画出与应力正方 形 x 、 y 面上的应力相对应的点作为应力圆上的两个点。由于这两个面上的切应力 的符号彼此相反,其中一个点必在σ 轴上方、而另一点在σ 轴下方。此两点到σ 轴 的距离完全相等。为便于说明,把这两点分别标为 x 和 y 。
应力应变计算公式
应力应变计算公式
应力和应变是材料力学中的重要参数,用于描述材料受力后的变形状态。
以下是常见的应力应变计算公式:
1. 应力计算公式:σ = F/A
其中,σ表示应力,F表示受力大小,A表示受力面积。
2. 应变计算公式:ε = ΔL/L
其中,ε表示应变,ΔL表示长度变化量,L表示原始长度。
3. 餐盘弯曲应力计算公式:σ = (M*y)/I
其中,σ表示应力,M表示弯曲力矩,y表示离中心距离,I表示截面惯性矩。
4. 钢筋拉伸应变计算公式:ε = ΔL/L0
其中,ε表示应变,ΔL表示长度变化量,L0表示原始长度。
5. 拉伸抗力计算公式:F = σ*A
其中,F表示受力大小,σ表示应力,A表示受力面积。
以上是常见的应力应变计算公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公式进行计算。
- 1 -。
(完整版)应力变换公式
一点的应力不仅是坐标的函数,随着弹性体中点的位置改变而变化,而且即使同一点,由于截面的法线方向不同,截面上的应力也不相同。
一点的应力随着截面的法线方向的改变而变化称为应力状态。
应力状态分析就是讨论一点不同截面的应力变化规律。
由于应力分量可以描述应力状态,因此讨论坐标系改变时,一点的各个应力分量的变化就可以确定应力状态。
当坐标系改变时,同一点的各个应力分量将作如何的改变。
容易证明,坐标系仅作平移变换时,同一点的应力分量是不会改变的,因此只须考虑坐标系旋转的情况。
假设在已知坐标系Oxyz中,弹性体中某点的应力分量为如果让坐标系转过一个角度,得到一个新的坐标系Ox'y'z'。
设新坐标系与原坐标系之间有如下关系:其中,l i,m i,n i表示新坐标轴Ox'y'z'与原坐标轴Oxyz之间的夹角方向余弦。
返回如果用表示同一点在新坐标系下的应力分量。
作斜截面ABC与x'轴垂直,其应力矢量为p n,则根据应力矢量与应力分量的表达式返回设i',j',k'为新坐标系Ox'y'z'的三个坐标轴方向的单位矢量,如图所示。
将p n ,即p x'向x'轴投影就得到σ x';向y'轴投影就得到τ x'y';向z'轴投影就得到τ x'z';所以将应力矢量分量表达式代入上述各式,并分别考虑y,z方向,则可以得到转轴公式注意到, τx'y' =τy'x' , τy'z' =τz'y' , τx'z' =τz'x'。
用张量形式描述,则上述公式可以写作应力变换公式表明:当坐标轴作转轴变换时,应力分量遵循张量的变换规律。
坐标轴旋转后,应力分量的九个分量均有改变,但是作为一个整体所描述的应力状态是不会发生变化的。
5.本构模型-应力更新专题-UMAT和VUMAT
应力更新专题
柳占立 庄茁 liuzhanli@
2016年10月13日
有限元基本知识
导出有限元方程(完全,更新、共旋) 求解有限元方程(隐式和显式)
第4-6章
有限元高级知识
单元技术、结构单元、接触等
第7-10章
不同用户要求: 知道有限元基本流程; 编写本构关系、节点内力 开发有限元程序
1 或 Sij JFik s kl FljT
二阶张量的后拉和前推运算给出了在变形和未变形构形情况下 张量之间的关系,例如 Green 应变率和变形率的关系, PK2 应力与 Cauchy应力的关系。
这些定义取决于是否一个张量是动力学还是运动学的,区别在 于由这些张量所观察到的功的共轭性:如功共轭的运动学和动力学 张量被后拉或前推,则功必须保持不变。 许多关系来自于框3.2,这些概念能够使我们发现那些不容易显 示的关系。一些重要的二阶张量的后拉和前推在框5.16给出。
×
s
ÑT
1 æ D -1 º F×ç F × ( Js ) × F J è Dt
(
)
ö T T × F = s + Ñ × v s L × s s × L ÷ ø
t Js
t
ÑT
æ D -1 -T ö - L ×t - t × L = F × ç ºt F × t × F ÷ × FT º Lvt è Dt ø
0
t
σT L σ σ LT vσ σ
Green-Naghdi率:
σG Ω σ σ ΩT σ
Jaumann率: σ σJ W σ σ WT 本构关系
2.几种客观率
σ Cs D : D
材料的常用知识应力以及变形
材料的常用知识应力以及变形(1)应力的定义=σ=负荷/断面积(即:单位面积上所能承受的重量)虽然负荷大,但是可以增加厚度来降低断面积上的应力。
从这里也可知为什么铬钼钢、铝、钛管的厚度不同。
(2)受应力之后,用于车架的材料会变形。
其变形可分为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
弹性变形:虽然变形,但是除去应力后恢复原状。
塑性变形:变形后除去应力也无法恢复原状。
(3)弹性率:弹性率所指的是像弹簧一样变形的材料的低抗程度。
弹性率高的材料硬,承受负荷后变形也少;弹性率低的材料较软,承受负荷后变形较多。
作为自行车的材料,有些部位需要变形多些,有些部位需要变形少些。
弹性率以杨氏弹性模量(GNm2)来表示。
数据越大弹性率越高。
相关数据如下:铬钼钢(低合金钢) 200-207铝合金69-79钛116钛合金80-130碳纤70-200镁合金41-45结论:从上表可知铬钼钢的弹性率最高,镁合金的弹性率最低。
弹性率将决定材料刚性的强弱,对自行车来说该数据是很重要的。
第二部分屈服强度、拉伸强度(MPa,N/mm2)屈服强度:是弹性变形的极限也叫屈服点。
增加应力到一定程度时成为塑性变形,也就是变弯了。
拉伸强度:指的是增加应力到一定程度时不单是成为塑性变形,还被拉断。
相关资料如下:用在自行车上的材料拉伸强度SCM415 (铬钼钢) 834以上6061(6000系铝合金) 无热处理的场合100以上有热处理的场合(T6) 246以上7005(7000系铝合金) 有热处理的场合(T6) 345以上7075 (特超硬铝,飞机合金) 无热处理的场合230以上有热处理的场合(T6) 597以上CPTi (纯钛) 有热处理的场合(T6) 597以上用的较多的纯钛为如下:PTT800 800、Grade4 588~753、UTT75 753 597以上3-2.5Ti(3%Al-2.5V Ti合金)685以上6-4Ti(6%Al-4V Ti合金)有热处理的场合(时效) 1160无热处理的场合980密度密度是单位体积的重量。
应力变换公式范文
应力变换公式范文假设在一些材料中,有一个应力状态为σ的物体。
对于这个物体的一个单元体积,我们可以将其切割成一个十字形。
这个十字形有四个平面,分别是X轴平面、Y轴平面、Z轴平面和斜切面。
我们可以根据应力变换公式来计算这四个平面上的应力分量。
首先考虑在X轴平面上的切应力和法向应力。
我们用τx来表示切应力,用σx来表示法向应力。
假设物体上的应力是σ = {σxx, σyy,σzz, τxy, τyz, τzx}。
根据应力变换公式,我们可以得到:τx = (τxy · cosθx) + (τxz · cosθy)σx = σxx其中,θx是X轴的倾角,θy是Y轴的倾角。
它们都是以正轴为基准,逆时针方向表示。
同样地,我们还可以计算在Y轴平面上的应力分量。
在Y轴平面上的切应力和法向应力分别记作τy和σy。
根据应力变换公式,我们可以得到:τy = (τyx · cosθy) + (τyz · cosθx)σy = σyy最后,我们可以计算斜切面上的应力分量。
在斜切面上的切应力和法向应力分别记作τxy和σxy。
根据应力变换公式,我们可以得到:τxy = (τxz · sinθy) + (τyx ·sinθx)σxy = (σxx · cos^2θx) + (σyy · cos^2θy) +2 · τxy · sinθx · sinθy通过应力变换公式,我们可以方便地从一个坐标系转换到另一个坐标系,从而计算不同平面上的应力分量。
这对于分析材料的强度和稳定性非常重要,也为工程和结构设计提供了基础。
需要注意的是,应力变换公式是在弹性区的假设下推导得到的。
在材料超过弹性极限、进入塑性区域时,应力变换公式不再有效。
此时,需要考虑材料的塑性性质以及塑性应变的影响。
总结起来,应力变换公式是力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公式。
它能够方便地计算材料不同平面上的应力分量,为强度和稳定性分析提供了便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唯一的内变量(各向同性硬化)是累积塑性应变,给出为 q1 , h 1
因此,内变量的更新也是 的线性函数,相应的残量为零,例如, b(k) 0
适合Newton迭代的塑性更新和屈服条件,省略n+1脚标
a
ε
p
ε
p n
r
0
ε
p n1
ε
p n
nrn
n tn
q n1 q n nh n
σ
n1
C : (ε
n1
ε
) p
n1
σ
n
Cep
:
ε
但在下一步,这些应力和内变量的更新值并不满足屈服条件,所以
f n1 f (σ n1 , q n1 ) 0
由于解答从屈服表面漂移,常常导致不精确的结果,因此不
受人青睐。公式也称为切线模量更新算法,形成了计算率无关塑 性早期工作的基础。
驱动塑性修正状态。因此,在弹性预测阶段,塑性应变和内变量保持固定,而 当塑性修正阶段,总体应变是不变的。在弹性预测阶段,由公式得到的结果为
σ n 1
C
:
ε
p n1
n1C
:
rn1
9 应力更新算法
完全隐式的图形返回算法
非线性代数方程组解答一般由Newton过程求解。基于分类线性化方程组的 Newton过程,和根据最近投射点的概念引导塑性修正返回到屈服表面。在
避免这点,采用了一个基于本构积分算法的系统线性化的算法模量 (也称为一致切线模量),代替了连续弹—塑性切线模量。
下面给出完全隐式向后Euler方法的算法模量的推导。
向后Euler更新算法切线模量定义为
C a lg
dσ dε
n1
C a lg
C~
(C~ : r) ( fσ : C~ : r
变和内变量值求解路径相关塑性方程时可能发生的伪卸载。
9 应力更新算法
完全隐式的图形返回算法
在时刻n +1,通过方程系统的解答获得了应变 ε n 1
如果解答过程是隐式的,可以理解应变 ε n1
是在隐式解答算法的最后迭代后的总体应变。
塑性应变增量给出为
ε
p n1
ε
p n1
ε
p n
r n1 n1
代入表达式
σ
n1
C : (ε
n1
ε
p n1
)
f n1 f (σ n1 , q n1 ) 0
0, f 0, f 0
q 内变量
h 塑性模量
是标量塑性流动率, r(σ ,q) 是塑性流动方向
f Y ( ) 0 屈服条件
塑性流动方向经常特指为 r σ ,这里 称为塑性流动势
Kuhn-Tucker条件,上面第一个条件表明塑性率参数是非负的,
第二个条件表明当塑性加载时,应力状态必须位于或限制在塑性表面上,f 0 最后条件也可以作为由已知一致性条件 f 0 的率形式。
它也是屈服表面的法向,即 r fσ
在偏应力空间,Mises屈服 表面是环状,法向是径向。在 塑性流动的方向(径向),定 义一个单位法向矢量为
nˆ r(0)
r (0)
σ
(0) dev
σ (0) dev
,
r(0)
3 2nˆ
9 应力更新算法
应用于J2流动理论—径向返回算法
算法的重要特性是 nˆ 保持在径向, 在整个塑性修正状态过程中不变化
σ (k 1) C : (ε n1 ε ) p(k 1) σ (k ) σ (k ) σ (k ) 2 (k )
3 nˆ 2
(k1) (k) (k)
(k1) (k) (k)
k k 1, go to 2
9 应力更新算法
算法模量
在隐式方法中,需要合适的切线模量。由于在屈服时突然转化 为塑性行为,连续弹—塑性切线模量可能引起伪加载和卸载。为了
a
ε
p
ε
p nrLeabharlann 0b q qn h 0
f f (σ ,q) 0
9 应力更新算法
完全隐式的图形返回算法
这组方程的线性化给出
a (k) C-1 : σ (k) (k) r (k) (k) r (k) 0
b (k) q (k) (k) h (k) (k) h (k) 0
f
(k)
脚标为偏导数
这样,塑性应变、内变量和塑性参数更新是
ε p(k 1) ε p(k ) ε p(k ) ε p(k ) C1 : σ (k ) q (k 1) q (k ) q (k ) (k1) (k ) (k ) Newton过程是连续计算直到收敛到足以满足准则的更新屈服表面。 这个过程是隐式的并包括了方程在单元积分点水平的结果。该方法的 复杂性在于需要塑性流动方向的梯度,不适合复杂本构。
算法的塑性修正阶段中,总体应变是常数,线性化是相对于塑性参数增量
在Newton过程中应用下面的标记:关于一个方程 g() 0 的线性化,
并有 (0) 0 在第k次迭代时记为
g (k)
dg
(k
)
(k)
0,
d
(k1) (k) (k)
为适合Newton迭代,以上面形式写出塑性更新和屈服条件,省略n+1脚标
fσ fq
: C~) Yh
C~ (C1 rσ )1 Y (I hq )1
对于J2流动理论的情况,算法模量是与径向返回应力更新一致的
9 应力更新算法
半隐式向后Euler方法
半隐式向后Euler方法(Moran, 1990)是对于塑性参数采用隐式, 而对于塑性流动方向和塑性模量采用显式的算法,即在步骤结束时计算 塑性参数的增量,而在步骤开始时计算塑性流动的方向和塑性模量。为 了避免从屈服面漂移,在步骤结束时强化屈服条件。积分方法为
关联塑性:塑性流动沿着屈服面的法线方向;否则,为非关联塑性
9 应力更新算法 径向返回算法-编程
1 设初始值
k 0:
ε
p(0)
ε
p n
,
(0) n ,
(0) 0,
σ (0) C : (ε n1 ε p(0) )
2 在第k次迭代时检查屈服条件
f (k) (k ) Y ( (k) ) ( (0) 3(k) ) Y ( (k) )
9 应力更新算法
率无关塑性的图形返回算法
这导致考虑另外一些方法进行率本构方程的积分,目的之一是
强化在时间步结束时的一致性,例如, fn1 0
为避免离开屈服面的漂移。有许多不同的积分本构算法,这里主 要关注一类方法--返回图形算法,它是强健和精确的,被广泛应 用。著名的von Mises塑性径向返回方法是返回图形算法的特例。
如果
f (k) TOL1
则收敛,否则 go to 3
3 计算塑性参数的增量
(k) ( (0) 3(k) ) Y ( (k) ) 3 H (k)
4 更新塑性应变和内变量
nˆ
σ
(0) dev
σ (0) dev
,
ε p(k ) (k )
3nˆ , 2
(k ) (k )
ε p(k1) ε p(k) ε p(k)
在
n 1
时刻的应力给出为
σ n1
C : (ε n1 ε
p n1 )
求解的一致性条件给出
fσ : C :ε
fq h fσ : C : r
9 应力更新算法
率无关塑性的图形返回算法
设想能够应用这个塑性参数值以提供更新的应力率、塑性应变 率和内变量率,并且写出简单的向前Euler积分公式算法
ε n1 ε n ε
9 应力更新算法
本构方程率形式的积分算法称为应力更新算法(也称为本构更新 算法),包括:
径向返回算法的一类图形返回算法, 算法模量与基本应力更新方案一致的概念, 大变形问题的增量客观应力更新方案, 基于弹性响应的应力更新方案,即自动满足客观性的超弹性势能。
给出描述本构模型的某些其它连续介质力学观点, 展示Eulerian,Lagrangian和两点拉伸的概念, 描述后拉、前推和Lie导数的运算, 材料框架客观性,材料的对称性,以本构行为的张量表示讨论 了不变性的某些方面, 讨论由于热力学第二定律和某些附加的稳定性必要条件对材料 行为的约束。
f (k) σ
: σ (k)
f (k) q
q (k)
0
3个方程可以联立求解 σ (k) q (k ) (k)
r (k ) rσ(k ) : σ (k ) rq(k ) q (k )
h (k )
hσ(k )
: σ (k )
h
(k q
)
q (k )
一致性条件:在加卸载
过程中,材料的应力点始 终处于屈服面上
σ
n1
C : (ε
n1
ε
p n1
)
f n1 f (σ n1 , q n1 ) 0
在时刻n
给出一组
(ε
n
,ε
p n
,q
n
)
和应变增量
ε tε
公式是一组关于求解
(ε
n1 ,ε
p n1
,
q
n1
)
的非线性代数方程。注意到更新变量来自前一个时间步骤结束时的
收敛值,这就避免了非物理意义的效果,例如当用不收敛的塑性应
σ n 1
C
:
(ε n1
ε
p n
ε
p n1
)
C
:
(εn
ε
ε
p n
ε
p n1
)
C
:
(εn
ε
p n
)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