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与管理课程教学第一章领导含义
领导包括管理制度
![领导包括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473544cd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03.png)
领导包括管理制度领导是一个组织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他们负责着整个团队的组织、协调、领导和管理工作。
领导的作用是对团队具有明显的引导和激励作用,是组织各种资源、达到预定目标并保持组织良好运营的核心力量。
而管理制度则是组织内部对于管理工作的相关规定和流程,是管理人员依据制度进行管理工作的依据。
领导和管理制度的结合,对于一个组织的成功和长期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
一、领导的作用在一个组织中,领导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他们可以通过积极的领导作用对员工进行激励和引导,使员工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力,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领导还可以通过良好的组织和策划,对团队的目标和任务进行合理的分配和安排,使全体员工朝着共同的目标努力。
在项目实施中,领导要能够树立正确的目标,确保团队在项目中能够不断前进并达成目标。
在团队中,领导还要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团队建设和管理能力,保持团队和谐稳定,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另外,领导还要作为团队的沟通桥梁,及时有效地将各种信息传递给团队成员,解决在工作上的问题。
总之,领导在一个组织中是非常重要的,他们直接或间接地会影响到组织的整体运营和发展。
二、管理制度的作用管理制度是组织内部对于管理工作的相关规定和流程,是管理人员依据制度进行管理工作的依据。
在一个组织中,管理制度可以帮助员工明确工作目标和要求,提高员工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它还可以帮助组织内部形成有效的管理体系,提高组织的运作效率并降低管理风险。
另外,管理制度还可以规范和约束管理人员的行为,维护组织的正常运作秩序,保持组织的良好形象。
总之,管理制度在一个组织中也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促进组织的健康发展。
三、领导包括管理制度的重要性领导和管理制度在一个组织中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
领导可以依靠良好的管理制度,对团队进行更好的激励和引导,规范和约束管理人员的行为,提高组织的整体运营效率。
管理制度可以帮助领导更好地完成各项管理任务,保持组织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领导学》课件第一章
![《领导学》课件第一章](https://img.taocdn.com/s3/m/66eaa846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e7.png)
---------------------------------------------------------------最新资料推荐------------------------------------------------------《领导学》课件第一章第一章导论学习目标第一节领导的概念和要素第二节领导的本质和特征第三节领导与管理的区别和联系第四节领导学的研究对象第一节领导的概念和要素一、领导的概念英语leadership 的解释:(1)领导,领导地位,领导权。
(2)领导才能。
(3)领导人员总称,领导层。
西方学术界至少是从四个不同角度去界定领导这一概念的:表 1-1 西方学术界对领导概念的探讨角度和关注焦点中心说领导就是领导者依靠由权力和人格所构成的影响力,去指导被领导者实现领导目标。
关注的焦点是领导者的影响力。
互动说领导就是在一定环境中,为实现领导目标所进行的领导者与被领导者和环境之间的互动过程。
关注的焦点是领导者与被领导者和环境之间的关系。
结构说领导就是领导者在一定组织结构中所开展的关注的焦点是领导者所处的组织结构。
一种特殊权力运用活动。
目标说领导活动的本质在于实现符合组织需要的公共目标。
关注的焦点是组织目标。
1 / 11在中文里,领导是多义词,具有广泛的含义。
一是名词意义上的领导,用来指担任领导职务的人;二是动词意义上的领导,用来指一种行为、活动或过程。
我国学者对领导概念的理解和解释:领导是以实践为中心展开的,由领导者根据领导环境和追随者的实际情况确定的目标和任务,通过示范、说服、命令、竞争和合作等途径获取和动用各种资源,引导和规范追随者,实现既定目标,完成共同事业的强效社会工具和行为互动过程。
领导就是在社会共同活动中,具有影响力的个人或集体,在特定的结构中通过有效的途径,动员下属实现群体目标的过程。
领导是指领导者充分运用自己的影响力,在获得被领导者的自觉追随和服从的前提下,引导、率领被领导者实现共同目标的行为过程。
第一章---管理的基本问题
![第一章---管理的基本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e2a84556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9f.png)
计划 28% 控制
组织 36%
14% 领导
22%
基层管理者
中层管理者
高层管理者
三、管理者的素质、技能和角色
1、管理者的素质:是指管理者的与管理相关 的内在基本属性与质量。管理者的素质主 要表现为品德、知识、能力与身心条件。
2、管理者的基本素质(见表) 3、现代管理者素质的核心——创新 4、管理者的技能(见表) 5、有效管理者与成功管理者(见表 6、管理者的角色
健康的身体;坚强的意志; 开朗、乐观的性格;广泛 而健康的兴趣等
现代管理者素质的核心——创新
1、创新是现代管理者素质的核心 2、创新素质主要体现: • 创新意识 • 创新精神 • 创新思维 • 创新能力
管理者的技能
基本 含
义
技能
内
容
技术 技能
人际 技能
指管理者掌握与运用 某一专业领域内的知 识、技术和方法的能 力
美日经营目标的比较
经营目标
美国 日本
投资回收率(ROI)
2.43 1.24
股票价格上升
1.14 0.02
市场占有率
0.73 1.43
产品改善 生产物流系统的合理化
0.50 0.46
0.68 0.71
自有资本率
0.38 0.59
新产品比例
0.21 1.05
提高企业社会形象
0.05 0.20
作业条件改善
0.04 0.09
1 位得 3 分,2 位得 2 分,3 位得 1 分,其它得 0 分,
利害共担者
(Stakeholder)
股东 雇员 顾客 供应商 社会
二、管理主体(管理者)
谁是管理者?指挥别人活动的人。
内蒙古职校管理学基础教案:第一章 管理活动与管理理论01
![内蒙古职校管理学基础教案:第一章 管理活动与管理理论01](https://img.taocdn.com/s3/m/52d5621c5ef7ba0d4b733b3c.png)
第一章管理活动与管理理论学习目标:1、掌握管理概念及其职能;2、认识作为管理者角色承担的职能3、了解早期管理思想4、理解并掌握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重点:1、管理的职能2、管理者技能3、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难点: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课时安排:理论8课时导入话题——趣味阅读:求道有一个年轻人经过千山万水跋涉来到森林中的寺院,请求寺院里德高望重的住持收他为徒。
住持郑重地告诉他:“如果你真要拜我为师追求真道,你必须履行一些义务跟责任。
”“我必须履行哪些义务和责任呢?”年轻人急切地问。
“你必须每天从事扫地、煮饭、劈柴、打水、扛东西、洗菜……的工作。
”“我拜你为师是为了习艺正道,而不是来做琐碎的杂工、无聊的粗活的。
”年轻人一脸不悦地丢下这句话,就悻悻然离开了寺院。
管理启示:正道不是高不可攀或莫测高深的理论,它隐藏在日常的工作琐事及生活细节中;同样的,管理的道理,随处可得,只要认真去从事,用心去体验,工作过程中自可深刻体悟管理的奥妙及意义。
第一节管理活动一、管理的概念从“管理”的字面意思上来看。
“管”有管辖、负责、约束、照管之意。
“理”是整治、协调、治理之意。
“管”和“理”和起来就是约束、治理的过程,即对一定范围的人员及事务进行安排和处理。
但这种字面的解释是不可能严格地表达出管理本身所具有完整含义的。
以下是具有代表性的几种观点,它们从某个侧面反映了管理的内涵。
“管理不同于经营,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法约尔。
法约尔是古典管理创始人之一、法国人。
这个概念是1916年提出的。
这个看法明确了管理的过程和职能。
他的理论经过了近百年来许多人的研究和初中,除在管理职能上有所增减外,证明基本上是正确的,并成为管理定义的基础。
“管理就是决策”――西蒙,是这美国管理学家,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他把决策制定过程分为四个阶段:1、调查情况,分析形势、搜集信息,找出制定决策的理由。
2、制定可能的行动方案,以就会面临的形势3、在各种可能方案中进行抉择,选择比较满意的方案,并付诸实施4、检查已实施方案的执行情况,并进行评价,制定新的决策。
管理学基础与实务课程教学设计教案全本
![管理学基础与实务课程教学设计教案全本](https://img.taocdn.com/s3/m/8d2ad2b1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d1.png)
管理学基础与实务课程教学设计教案全本第一章:管理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管理的定义和功能让学生掌握管理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管理的角色和责任1.2 教学内容管理的定义和功能管理的重要性管理的角色和责任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管理的定义和功能,引导学生理解管理的重要性案例分析法:分析管理案例,让学生了解管理的角色和责任1.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享对管理角色和责任的理解第二章:管理职能与过程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管理的职能和过程让学生掌握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让学生了解管理实践中的应用2.2 教学内容管理的职能和过程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管理实践中的应用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管理的职能和过程,引导学生理解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管理案例,让学生了解管理实践中的应用2.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享对管理基本原则和方法的理解第三章:组织结构与设计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组织结构和设计的重要性让学生掌握组织设计的原则和方法让学生了解组织结构的应用3.2 教学内容组织结构和设计的重要性组织设计的原则和方法组织结构的应用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组织结构和设计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理解组织设计的原则和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组织结构案例,让学生了解组织结构的应用3.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享对组织结构的理解和分析第四章:人力资源管理让学生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让学生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让学生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中的应用4.2 教学内容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中的应用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义和功能,引导学生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案例分析法:分析人力资源管理案例,让学生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中的应用4.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享对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解第五章:决策与问题解决5.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决策的重要性让学生掌握决策的原则和方法让学生了解决策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5.2 教学内容决策的重要性决策的原则和方法决策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讲授法:讲解决策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理解决策的原则和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决策案例,让学生了解决策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5.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享对决策的理解和分析决策模拟:学生进行决策模拟,展示对决策原则和方法的应用能力第六章:计划与控制6.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计划和控制的重要性让学生掌握计划和控制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让学生了解计划和控制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6.2 教学内容计划和控制的重要性计划和控制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计划和控制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计划和控制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理解计划和控制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计划和控制案例,让学生了解计划和控制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6.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享对计划和控制的理解和分析计划和控制模拟:学生进行计划和控制模拟,展示对计划和控制原则和方法的应用能力第七章:领导与激励7.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领导的重要性让学生掌握领导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让学生了解领导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7.2 教学内容领导的重要性领导的基本原则和方法领导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领导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理解领导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领导案例,让学生了解领导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7.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享对领导的理解领导模拟:学生进行领导模拟,展示对领导原则和方法的应用能力第八章:沟通与协调8.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沟通和协调的重要性让学生掌握沟通和协调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让学生了解沟通和协调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8.2 教学内容沟通和协调的重要性沟通和协调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沟通和协调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沟通和协调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理解沟通和协调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沟通和协调案例,让学生了解沟通和协调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8.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享对沟通和协调的理解和分析沟通和协调模拟:学生进行沟通和协调模拟,展示对沟通和协调原则和方法的应用能力第九章:变革与创新9.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变革和创新的重要性让学生掌握变革和创新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让学生了解变革和创新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9.2 教学内容变革和创新的重要性变革和创新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变革和创新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变革和创新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理解决变革和创新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变革和创新案例,让学生了解变革和创新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9.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享对变革和创新的理解变革和创新模拟:学生进行变革和创新模拟,展示对变革和创新原则和方法的应用能力第十章:伦理与社会责任10.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伦理和社会责任的重要性让学生掌握伦理和社会责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让学生了解伦理和社会责任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10.2 教学内容伦理和社会责任的重要性伦理和社会责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伦理和社会责任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10.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伦理和社会责任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理解伦理和社会责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伦理和社会责任案例,让学生了解伦理和社会责任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10.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享对伦理和社会责任的理解和分析伦理和社会责任模拟:学生进行伦理和社会责任模拟,展示对伦理和社会责任原则和方法的应用能力第十一章:战略管理1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战略管理的重要性让学生掌握战略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让学生了解战略管理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11.2 教学内容战略管理的重要性战略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战略管理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1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战略管理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理解决战略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战略管理案例,让学生了解战略管理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11.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享对战略管理理解和分析战略管理模拟:学生进行战略管理模拟,展示对战略管理原则和方法的应用能力第十二章:项目管理1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项目管理的重要性让学生掌握项目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让学生了解项目管理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12.2 教学内容项目管理的重要性项目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项目管理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1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项目管理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理解决项目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项目管理案例,让学生了解项目管理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12.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享对项目管理理解和分析项目管理模拟:学生进行项目管理模拟,展示对项目管理原则和方法的应用能力第十三章:市场营销管理1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市场营销管理的重要性让学生掌握市场营销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让学生了解市场营销管理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13.2 教学内容市场营销管理的重要性市场营销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市场营销管理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1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市场营销管理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理解决市场营销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市场营销管理案例,让学生了解市场营销管理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13.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享对市场营销管理理解和分析市场营销管理模拟:学生进行市场营销管理模拟,展示对市场营销管理原则和方法的应用能力第十四章:财务管理14.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财务管理的重要性让学生掌握财务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让学生了解财务管理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14.2 教学内容财务管理的重要性财务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财务管理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1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理解决财务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财务管理案例,让学生了解财务管理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14.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享对财务管理理解和分析财务管理模拟:学生进行财务管理模拟,展示对财务管理原则和方法的应用能力第十五章:人力资源信息系统15.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的重要性让学生掌握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让学生了解人力资源信息系统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15.2 教学内容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的重要性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人力资源信息系统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1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理解决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人力资源信息系统案例,让学生了解人力资源信息系统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15.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享对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理解和分析人力资源信息系统模拟:学生进行人力资源信息系统模拟,展示对人力资源信息系统原则和方法的应用能力重点和难点解析。
《领导科学》 教学大纲
![《领导科学》 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70ded4ec856a561252d36ffb.png)
第二章 领导的职能、权力
【教学目的和要求】 1.领导的职能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领导职能就是领导的职责和社会功能,它是领导
4
《领导科学》
教学大纲
工作本质的具体体现。了解领导工作具有哪些基本的职能以及各个职能的具 体内容。
2.领导的权力 这是学生学习的重点部分。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领导权力构成的因素, 明白领导的权力取决于领导者的职责,即有什么职责便有什么权力的道理。 明白权力具有两重性和用权、掌权的原则。 3.职、权、责的关系问题 一定要认识到只有把三者统一起来,领导者才能真正做到“在其位,谋 其政,行其权,尽其责”的道理,而三者的分离则是导致领导工作瘫痪或失 败的重要原因。 4、领导者的科学授权 搞懂科学授权的原则、科学授权的模式和科学授权的障碍等。 【基础知识】 1、领导的职能 (1)引导 (2)指挥 (3)组织 (4)协调 (5)监督 (6)教育 2、领导的权力 (1)领导权力的构成 (2)决策权 (3)组织权 (4)指挥权 (5)人事权 (6)奖惩权 (7)控制权 (8)监督权 (9)其它权 3、职、权、责的关系问题 (1)职与权的分离 (2)权与责的分离 (3)职与责的分离 (4)“揽权”与“越权” (5)“抗衡”与“架空”
【作业与练习】 1、 阅读以上教材及其他有关材料 2、 思考题: 第一、领导科学产生的客观必然性与条件是什么? 第二、当前在我国为什么要重视领导科学的学习? 第三、领导科学有哪些学科的特点?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 第四、领导科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是什么? 第五、学习领导科学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哪里?
第一章 领导的含义
《新编领导科学》第五章 万良春 中国物质出版社 1995 年 6 月版
《领导科学概论》第九章 孙钱章 中共中央党校函授部 《领导科学》第四章 黄强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2 年 9 月 版 《领导科学专题与案例》 第四章 庄汉山 张慧 暨南大学出 版社 2001 年 11 月第二版 【作业与练习】 1.阅读以上教材及其他有关材料 2.思考题: 第一、有人说“决策是领导工作的生命线”,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 么? 第二、情报工作在决策中有什么意义?如何保证情报的准确性? 第三、用什么体制可以尽量减少决策的失误? 第四、在实际决策中,“硬方法”与“软方法”如何互补以达到决策的 科学性? 第五、在实践中教学目的和要求】 1、领导科学产生和发展的原因和条件 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领导科学产生于上世纪 30 年代决非偶然,它是
领导科学课件
![领导科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cb571f99b89680203d8254f.png)
第一章 导论
第三节 领导科学的研究对象
3、强调领导规律研究
领导规律研究包括的基本内容有(1)领导者素质结构与领导绩效相 关性的规律;(2)领导班子建设的规律;(3)领导活动的基本要素及 其相互作用的规律;(4)领导活动过程及机制的规律;(5)领导的职 能和作用的规律;(6)领导风格、方法和艺术的规律;(7)领导绩效 及其评估的规律;(8)领导者学习与成长的规律;(9)领导能力的发 展过程、途径的规律。
第二章 领导活动的主体
(2)领导是一种影响一个群体实现目标的能力。 斯蒂芬.罗宾斯指出:这种影响的来源或许是正式的,如来源于组织中的 管理职位。 由哈罗德.孔茨和海因茨.韦里克指出,领导是影响人们心甘情愿地和满怀 热情地为实现群体的目标而努力的艺术和过程。领导者的行为即在于帮 助一个群体尽其所能地实现目标。领导者并不是站在群体的后面推动和 激励,而是要置身于群体之前,引导群众前进,鼓舞群体为实现组织目 标而努力。这里强调的是领导行为的战略性、引导性、艺术性,以及领 导的组织、激励功能。
领导不同于管理,但领导与管理又是统一的,两者的有效结合是组织发 展的根本保障。 没有与领导相结合的强有力管理可能会变得官僚主义,令人感到压抑, 为了秩序而维持秩序;没有与管理相结合的强有力领导会变得以救世主 自居,形成狂热崇拜,为了变革而变革——甚至变革是朝着完全不理智 的方向发展。 有效的领导与高效管理相结合,将有助于产生必要的变革,同时使混乱 的局面得到控制。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领导活动与领导科学
二、领导行为的必然性和重要性 1、人类活动有特定的目的性和计划性 2、人类活动是有组织的、有特定的规范性和秩序性 3、人类活动是不断发展的,有特有的累积性、传承性和进步性
第一章 导论
《管理学基础教案》课件
![《管理学基础教案》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882e08b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86.png)
《管理学基础教案》PPT课件一、引言1. 课程目标:介绍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原则和理论,帮助学生理解管理在组织和企业中的重要性。
2.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案例分析和互动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3. 课程结构:本课程共十个章节,涵盖管理的各个方面,包括规划、组织、领导、控制等。
二、第一章:管理概述1. 内容简介:介绍管理的定义、目的、功能和环境,解释管理的角色和职责。
2. 教学重点:管理的概念和特性,管理的重要性,管理的历史和发展。
3. 教学难点:管理的基本原则和理论,管理的道德和社会责任。
三、第二章:管理计划1. 内容简介:介绍管理计划的过程、方法和工具,解释战略规划和运营计划的作用。
2. 教学重点:计划的意义和目的,计划的类型和过程,计划的工具和方法。
3. 教学难点:战略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应对不确定性和变化的方法。
四、第三章:组织结构与设计1. 内容简介:介绍组织结构的基本概念、类型和设计原则,解释组织变革和管理层次。
2. 教学重点:组织结构的基本特征和类型,组织设计的原则和步骤,组织变革的原因和过程。
3. 教学难点:组织变革的策略和实施,组织设计的新趋势和挑战。
五、第四章:人力资源管理1. 内容简介:介绍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念、政策和实践,解释员工招聘、培训和评价的方法。
2. 教学重点: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人力资源管理的政策和实践,员工招聘和培训的策略和方法。
3. 教学难点:员工评价和激励的方法,人力资源管理的挑战和趋势。
六、第五章:管理决策1. 内容简介:介绍决策的基本概念、过程和原则,解释决策模型和影响因素。
2. 教学重点:决策的原则和过程,决策模型和工具,决策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3. 教学难点:决策的逻辑和心理因素,风险和不确定性的处理,决策的评估和反馈。
七、第六章:领导与影响力1. 内容简介:介绍领导的基本概念、理论和风格,解释领导与员工激励和团队建设的关系。
2. 教学重点:领导的特质和风格,领导理论的发展,领导与员工激励的策略。
领导学教学大纲
![领导学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1d0db0d5f111f18582d05a93.png)
领导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领导学课程编码:090626000英文名称:Leadership学时:54学分: 3适用专业:行政管理课程类别:必修课程性质:专业课先修课程:管理学行政学参考教材:领导学,##大学,常健,2005一、课程性质与任务领导学是研究领导行为或领导活动的规律、原则和方法的科学。
它综合了政治学、管理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多学科的相关内容,具有鲜明的理论性、科学性和现实应用性特征。
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科学的讲授中外领导学的产生、形成、发展过程和基本理论;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领导活动的现象、矛盾、特点、规律;掌握领导学的理论、艺术与方法,使学生加强知识厚度,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为成为成功的、有效的领导者,打下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领导学是一门研究X围很广泛的应用性学科,课程教学时,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把传授知识和培养技能结合起来,把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结合起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学习的个性化要求。
三、课程内容及教学要求第一章绪论教学基本要求:了解领导学的基本内容与学科特色。
基本掌握领导学的研究方法与意义;领导的含义与本质。
重点掌握:领导学的产生和发展;领导的属性与特点、类型与功能;中西方领导理论。
重点:1.领导的含义与本质2.领导的属性与特点难点:1.西方领导理论教学基本内容:第一节领导学的产生和发展一、领导学的产生和发展二、领导学的基本内容与学科特色三、领导学的研究方法与意义第二节领导学的基本原理一、领导的含义与本质二、领导的属性与特点三、领导的类型与功能第三节领导理论的发展与演变一、中国领导理论概述二、西方领导理论概述第二章领导权力与制约教学基本要求:了解:领导权力的起源、发展。
基本掌握:领导权力的含义与本质属性、特征、结构;领导权力与相关现象、领导权力的合理划分与配置;领导权力行使的方法与艺术。
重点掌握:领导权力行使的原则;领导权力的腐败、制约;领导权力制约机制的建设重点:1. 领导权力的起源2. 领导权力的特征3.领导权力的制约难点:1.领导权力行使的方法与艺术2.领导权力制约机制的建设教学基本内容:第一节领导权力的起源与发展一、领导权力的起源二、领导权力的发展第二节领导权力的基本原理一、领导权力的含义与本质属性二、领导权力的特征三、领导权力的结构四、领导权力与相关现象第三节领导权力的行使一、领导权力的合理划分与配置二、领导权力行使的原则三、领导权力行使的方法与艺术第四节领导权力的腐败与制约一、领导权力的腐败二、领导权力的制约三、领导权力制约机制的建设第三章领导体制与改革教学基本要求:了解:领导体制演变的历史概况。
管理学教学大纲
![管理学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b65b8e7b31b765ce05081449.png)
五大基本职能(计划、组织、领导、决策和控制)计划、决策、组织、领导、激励、沟通、控制、组织文化第一篇基础篇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3课时)第二章管理思想的演变(4课时)第三章管理与环境(2课时)第二篇计划篇第五章目标与决策(3课时)第五章计划及其制定(2课时)第三篇组织篇第六章组织结构的设计(3课时)第七章人员的配备与权力分配(3课时)第四篇领导篇第八章领导理论(4课时)第九章沟通方法(3课时)第十章激励原理(4课时)第五篇控制篇第十一章控制与控制方法(3课时)《管理学基础》教学大纲传媒管理系吴红一、课程的描述«管理学基础»是管理类各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本课程主要讲述管理学概论(概念、原理、组织文化等)、管理学的发展史及主流的理论和代表性观点,管理的五大基本职能(计划、组织、领导、决策和控制)等内容,是理论性与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程。
计划、决策、组织、领导、激励、沟通、控制、组织文化二、课程的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课堂理论学习、技能训练和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管理学基本原理、工具和方法,树立现代管理的思想观念,培养管理者的素质,懂得运用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工具、方法和过程进行管理实践,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成为一名“运营基层管理人”打好基础。
三、课程教学内容“一个原点、三个维度的管理学场”的课程内容体系结构一个原点:管理学的公理性概念。
包括:管理定义、管理角色、管理决策、组织环境和管理伦理、组织文化。
通过公理性概念的导入,使学生建立起管理学的基本概念,成为学习的基点。
三个维度:时间维度:从管理史严格的视角展开管理学的学习,从泰罗制一直到学习型组织理论,沿着时间轨迹鉴赏百年来现代管理学的主要理论和流派的观点、内容,产生的背景和现实意义,使学生建立起“管理学的时间隧道”。
职能维度:从管理职能和管理活动内容的视角,建立起管理学的工作内容与工作方法的空间体系框架,使学生掌握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具体方法。
管理学教案
![管理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dd97f7c1eb91a37f1115cae.png)
江苏省技工院校教案首页课题:第一篇总论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教学目的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管理与管理学、掌握管理的职能与性质,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
教学重点、难点:让学生初步了解管理学是一门应用科学,通过掌握管理与管理学的概念;认清管理者扮演的角色与具备的技能,使学生对本课程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授课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适当提问教学参考及教具(含多媒体教学设备):教材授课执行情况及分析:按计划完成授课内容,学生掌握情况良好,完成教学目标。
板书设计或授课提纲江苏省技工院校教案首页课题:第二章管理思想的发展第三章管理的基本原理教学目的要求:通过这两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中西方传统管理思想及中西方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掌握管理的特征与基本原理。
教学重点、难点:让学生初步了解中西方管理思想发展的历史;掌握管理原理有哪些基本特征;在管理的实践活动中要综合应用管理的系统原理、人本原理、责任原理和效益原理。
授课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适当提问教学参考及教具(含多媒体教学设备):教材授课执行情况及分析:按计划完成授课内容,学生掌握情况良好,完成教学目标。
板书设计或授课提纲江苏省技工院校教案首页课题:第四章管理道德与社会责任第五章管理的基本方法教学目的要求:通过这两章的学习,要求学生重点了解现代企业发展过程中其经营行为既要守法,又要符合相应的道德规范;掌握管理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让学生重点了解企业应当承担哪些社会责任;掌握管理的基本方法。
授课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适当提问教学参考及教具(含多媒体教学设备):教材授课执行情况及分析:按计划完成授课内容,学生掌握情况良好,完成教学目标。
板书设计或授课提纲江苏省技工院校教案首页课题:第二篇决策第六章决策第七章计划与计划工作第八章计划的实施教学目的要求:通过本篇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决策是管理的本质;管理的各项职能都离不开决策。
掌握计划的概念及其性质;计划的编制过程;ERP含义。
《管理学》教学大纲
![《管理学》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d39c4cfd04a1b0717fd5dd76.png)
第一章管理和管理者的工作一、学习目的理解管理的含义与管理者的工作内容及其性质。
二、本章内容第一节管理的含义一、管理的条件共同劳动;组织;组织目标二、管理的定义(教材第5页)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
第二节管理过程与管理职能一、管理过程(罗宾斯:《管理学》第7版,2004.4,第9页)管理过程是一组进行中的决策和工作活动,在这个过程中管理者从事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它的含义在于,当管理者进行管理时,他们的工作通常以连续的方式体现出来。
二、管理职能(格里芬:《管理学》第9版,2008.4,第7页)1、计划:设定组织目标并决定实现目标的最佳手段。
2、组织:决定资源和活动组合的最佳方式。
3、领导:激励组织成员为组织利益最大化而工作4、控制:监督和纠正当前活动以保证目标实现。
第三节管理者和管理工作一、管理者的定义(格里芬:《管理学》第9版,2008.4,第6页)管理者是以执行管理过程为职责的组织成员,负责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人力资源、财务资源、物质资源和信息资源以实现组织目标。
二、管理者的类型(格里芬:《管理学》第9版,2008.4,第9页)管理者依不同层次、不同职能分为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和基层管理者以及营销、财务、运营、人力资源和行政等专业管理者。
三、管理者的角色(教材第7页)1、人际角色:代表人、领导者、联络者2、信息角色:监督人、传播者、发言人3、决策角色:企业家、冲突管理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四、管理者的技能(教材第8页)1、技术技能2、人际技能3、概念技能五、管理工作的性质:科学与艺术相结合三、重点、难点提示和教学手段一、本章重点掌握管理定义、管理职能、管理者角色与技能的结论。
二、本章难点提示从管理的产生条件理解管理定义的多样化。
从管理服务于经济组织的实际需要、从客观环境的变化特征和人主观认识的三个角度理解管理职能和管理者角色与技能的表现形式。
管理学第一章课
![管理学第一章课](https://img.taocdn.com/s3/m/b3da93f56bd97f192379e9c7.png)
综合性与系统论观点定义—(Harold koontz & Heinz Weihrich )系统论者—“管理是设计和保持一种良好的环 境,使人在群体里高效率地完成既定目标”。 芮明杰:管理是对组织的有限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以达成 组织既定目标与责任的动态创造性活动。 “管理=管你” Peter Drucker的名言:Do things right
Do right things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二、为什么要学习管理学?
改进组织的管理方式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切身利益; 面临现实:不是管理别人就是被别人管理。
➢ 既懂管理又懂技术的人才是一流人才; ➢ 只懂管理不懂技术的人才是二流人才; ➢ 只懂技术不懂管理的人才是三流人才。
观念的转变、学会思考、开阔思维; 掌握一些基本方法,以后学好管理的其他课程; 是提高各级主管人员管理能力的重要途径; 使自己生活的更幸福。
爱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三省: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决策; 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执行 官员考核:一年一小考,四年一大考。三品以上皇帝亲自考核 科举:“文官制度“公务员制度”
2.宋明清 宋朝 《资治通鉴》 “杯酒释兵权”枢密院→兵权 将帅→握兵 轮换兵
员 设禁军 削夺地方权利 财,司法,任免 限制:分解→财,政,军 牵制→知州,通判 变法 范仲淹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王安石 :“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