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相互作用的性质以及师生相互对待的态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相互作用的性质以及师生相互对待的态度,是师生由于要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务而结成的关系,它对教育效果有直接的影响。这种关系是被教师和学生双方在教育过程中各自处于不同地位,负有不同责任这一客观因素所决定的。教师和学生是贯穿教育过程始终的两个基本要素,师生关系是教育实践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其性质和模式影响着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课程改革要求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要做到这一点,则有必要对传统的师生关系进行反思。
一、传统师生关系的反思
传统的师生关系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师道尊严,生道卑贱。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定者,而且是绝对的权威,教师很难容忍学生对其权威性地位的怀疑和挑战。
一项对北京市10所中学的1200名学生的问卷调查表明:敢于在课后向老师提出问题的学生占21.5%,敢于当堂纠正教师错误的学生仅占5.5%。《中国教育报》对中小学师生关系的一项调查表明:在
“学生有心里话给谁说”这个问题上,仅有4.8%的学生有了心里话最想找老师说;在“学生有困难首先想到找谁”这个问题上,仅有12.3%的学生想到首先找老师;在“学生对当前的师生关系是否满意”这个问题上,满意的占27%,比较满意,但认为不足的占34%,不满意的占24%,认为一般的占2%,拒绝回答的占13%。
以上的调查结果值得我们反思。正是这种潜在的权威心理,导致我们的教师虽然口头上承认应该尊重学生,实际上却要求学生对教师的尊重远远超过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传统的师生关系的弊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处于支配地位,学生与教师之间缺乏平等的交流。
教师批评学生多于表扬学生,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引起学生对学习的反感,不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培养。
2.教师是知识的权威,为了维护自己的威信,教师可能会侵犯学生的权利,伤害学生。
由于教师的知识水平一般高于学生,学生对教师比较信任,甚至崇拜,教师对学生的惩罚以至于体罚往往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
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把育人过程理解为传授知识的过程,“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仍普遍存在,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
不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教育,以至于出现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师生之间的感情,不利于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
4.在学生管理方面,多采用命令的形式。
例如,在学校的校规校纪中,鼓励性的规定很少,大量使用“不准”、“禁止”等强制性的词语。教师的威信是建立在“管”、“卡”、“压”的基础上,学生在学习期间长期接触的是限制性、否定性的规定,不利于从正面鼓励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教师把自己定位在执法者的角度,师生之间不是平等的关系。
5.在考评学生方面,教师常常以自己的好恶为标准,不能客观的进行评价,影响到评价的公正性。
许多学校的班干部是由班主任任命的,教师的好恶和价值观直接影响到对学生的评价,一些想通过竞选等方式成为班干部的同学被拒之门外。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公平、公正的形象受到怀疑,师生之间的感情遭到破坏。
二、新型师生关系的内涵及原则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索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更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显然,这些目标在传统的师生关系中是难以实现的。因此,我们必须重新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新型师生关系应该是一种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民主、平等、富有创新精神的师生伦理关系和师生情感关系。师生之间要互相沟通交流,教师要以平等的
心态面对学生。新型的师生关系应是人与人之间一切关系中最纯洁、最自然、最美好的关系,其主要内涵是:
1.朋友关系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一门艺术,师生之间的交流更是如此。教师应有一颗真诚的心,对待学生应与对待其他人一样,尊重、信任、理解他们,不能把他们看成一群不懂事的孩子,这是建立师生之间朋友关系的前提。只有相互信任才能成为朋友。教师应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向学生表达自己的真情。真诚的师生关系的建立,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更重要的是落实在教师的行动上。
2. “亲子关系”
教师和学生不只是朋友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还具有“亲子关系”的内涵。作为教师,应具有家长对待自己孩子的那种爱心。学生一方面想挣脱父母对自己管束的枷锁,另一方面又缺乏独立的生活能力、学习能力,对家长有依赖性,这使他们他们经常处于矛盾之中,心理承受了很大的压力。他们的这种心理不仅表现在家庭里,同样也会带到学校里,带到班级上来。因此,教师必须承担起家长的角色,多与学生进行感情的沟通与交流。
3. “同学关系”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迅猛发展的社会每时每刻在给教育提出新的课题。科技的迅猛发展,计算机的普及,网络时代的到来,知识的不断更新,使得教师的知识存在滞后性、局限性。而在接受新知识、新技能方面,学生有他们的优越性。因此,在这样的“后喻文化”时代,教师应该虚心地向学生学习,从学生那里获得更多的信息,丰富自己,即教师也是学生的学生。向学生学习的过程,不但是教师丰富自己的过程,同时也是师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的过程。教师真诚的向学生学习,不但不会降低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反而可以取信于学生。师生间的“同学关系”不仅可以帮助教师在此过程中丰富自己的知识,而且可以帮助学生在向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增强自信,引发兴趣,甚至促使学生终生从事某项事业。
新型师生关系建立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民主平等原则。
教师和学生在社会地位和人格上是平等的,每位学生受教育的权利也是同等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主体,他们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