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税法概述

合集下载

国际税法

国际税法

3)对特定人员的跨国劳务所得的征税 一是对跨国董事所得的课税。董事费是 公司法人支付给董事会成员的劳务酬金。按 支付者所在地原则确认支付董事费的公司所 在国一方有权对此类跨国所得征税,而不管 纳税人在境内居留的期限长短和其实际劳务 活动地所在。
二是对跨国从事表演活动的艺术家、 运动员所得的征税。各国在税收协定中对 此类人员的跨国所得一般规定可以在该缔 约国另一方征税。但如系按照缔约国双方 政府的文化交流计划或是由缔约国一方政 府设立的公共基金资助,前往缔约国另一 方从事表演活动取得的收入,一般都规定 缔约国另一方应予免税。
三、国际双重征税
(一)国际双重征税的分类与内涵 国际双重征税现象的产生是各国税收管辖权发 生冲突的结果。这种冲突包括居民税收管辖权之间 的冲突、来源地税收管辖权之间的冲突以及居民税 收管辖权和来源地税收管辖权之间的冲突。国际双 重征税可分为国际重复征税和国际重叠征税。 视频: 中国称埃塞俄比亚是重要经贸伙伴 /v_show/id_XMTQ1MjU5ODA w.html
国际重复征税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各 依自己的税收管辖权按同一税种对同一纳税 人的同一征税对象在同一征税期限内同时征 税。国际重复征税的解决方法包括免税法、 抵免法、扣除法等等。
国际重叠征税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对 同一笔所得在具有某种经济联系的不同纳税人 手中各征一次税的现象。如在公司与股东之间 就同一笔所得各征一次公司所得税和个人所得 税。重复征税与重叠征税有下列区别,重复征 税针对的是同一纳税人,不存在国内重复征税, 重复征税涉及同一税种。重叠征税涉及的不是 同一纳税人,存在国内重叠征税现象,重叠征 税涉及不同税种。
两个范本代表的利益不同,但确定了相同的解 决居民税收管辖权冲突的规则,即:
对于自然人,当一自然人在某一国有永久性

第十章 国际税法

第十章  国际税法

(二)征税公平原则
1.无差别待遇。
2.避免重复征税。 3.防止国际逃税和避税
四、国际税法发展概况
从国家出现到19世纪末以前,只存在着国内的税收关系,国家征
税权的行使局限于本国的疆界内,并未扩及境外的对象。 19世纪末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由于资本输出和生产国际化,各资 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了所得税制度,对同一笔收入可能居住国和 来源国同时征税,需要国际税法进行协调。但还没有产生国际税 法。
目前,大多数国家按属地原则和属人原则行使的税收管辖
权,可分为居民税收管辖权和来源地税收管辖权两大类别
二、居民税收管辖权
居民税收管辖权,是指国家根据纳税人在本国境内存
在税收居所这样的连结因素行使的征税权力。它是属 人原则在国际税法上的体现。
(一)自然人居民身份的确认标准
1.住所标准。
2.居所标准。 3. 居住时间标准。
及国家与跨国纳税人间征纳关系的国际法规范和国内法规 范的总称。
(二)国际税收法律关系的特征
主体特殊性,即包括国家,也包括跨国纳税人
客体的跨国性,存在跨国所得而征收的对人税。 法律规范的多样性。除了国际条约、国际惯例外,还
包括调整税收征纳关系的各国的涉外所得税法,以及 有关的冲突法。
三、国际税法基本原则
第十章
第一节 国际税法概述 第二节 税收管辖权
国际税法
第三节 国际重复征税与国际重叠征税
第四节 国际逃税与国际避税 第五节 国际税收协定
第一节 国际税法概述
一、国际税收概述
税收是以政治权力为后盾所进行的一种特殊分配,是一国
政府与其政治权力管理范围内的纳税人之间所发生的征纳 关系。它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

国际税法概述

国际税法概述
(二)劳务所得
(三)投资所得
(四)财产收益
(一)营业所得
• 营业所得,亦称营业利润,通常是指纳税人从事 各种工商企业经营性质的活动所取得的利润和收 益。
• 对大多数种类的营业所得项目,各国通常是依据 营业活动发生地原则来确认其所得来源地。
(二)劳务所得
• 劳务所得一般是指纳税人向他人提供劳动力服务 和专业性技术服务而获得的报酬。
四、财产所在地税收管辖权
• 财产所在地税收管辖权,是征税国在财产税方面 基于作为征税对象的财产或财产价值存在于本国 境内的事实而主张行使的征税权。
• 在财产所在地税收管辖权下,纳税人负担的也是 一种有限的纳税义务。
第三节 国际重复征税
一、产生的原因
• 一国的居民税收管辖权与另一国的来源地税收 管辖权(或财产所在地税收管辖权)之间的冲 突。
• 两个国家各自主张的居民税收管辖权之间的冲 突。
• 两个国家各自主张的所得来源地(或财产价值 所在地)税收管辖权之间的冲突。
二、国际重复征税的概念
(一)法律意义上的国际重复征税
•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对同一纳税人就同一征税 对象,在同一时期内课征相同或类似性质的税收。
(二)经济意义的国际重复征税
• 个人取得的劳务服务报酬可区分为独立个人劳务 所得和非独立个人劳务所得两类,在各国所得税 法上,确认个人劳务所得的பைடு நூலகம்源地标准主要有劳 务履行地、劳务所得的支付地和劳务报酬支付人 居住地等。
(三)投资所得
• 所得税法意义上的投资所得,是指纳税人从事各 种间接投资活动所获得的收益,主要包括股息、 红利、利息、特许权使用费和租金等项所得。
• 全额免税法的计算公式:
居住国应征所得税额=来源于居住国境内的所得额×居住 国所得税率

国际税法名词

国际税法名词

第一章国际税法的概述1.国际税法学的地位:是指国际税法学在整个法学体系中的位置及其重要性。

2.国际税收:狭义—仅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在凭借政治权力对从事跨国活动的纳税人征税时所形成的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税收利益分配关系;广义—除了指国家与国家之间税收利益分配关系外,还包括一国对涉外纳税人进行征税而形成的涉外税收征纳关系,即国际税收除狭义的国际税收外,还应当包括一国的涉外税收。

3.国际税法:是调整在国家与国际社会协调相关税收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国家涉外税收征纳关系和国家间税收分配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4.国际税法的性质:是指国际税法在区别于其他法律领域的根本属性。

5.国际税法的作用:是指国家税法对于国际税收领域所引起的影响、效果与效用。

6.国际税法的地位:是指国际税法是不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以及国际税法在整个法律体系中的重要性任何。

7.法的渊源:简称法源,在中外法院著作中有各种不同的解释,如法的历史渊源,思想理论渊源,文献渊源,效力渊源,成立渊源,法定渊源等等。

8.国际税收法律关系的主体:又称为国际税法主体,是参与国际税收法律关系,在国际税收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当事人。

9.国际税收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国际税收法律关系主题所享有的权利和所承担的义务。

10.国际税收法律关系的运行:是指国际税法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整个过程。

11.国际税收法律关系的产生:是指国际税收法律关系在相关当事人之间的建立,或者说是国际税收权利义务在相关当事人之间的确立。

12.国际税收法律关系的变更:是指国际税收法律关系的主体客体和内容所发生的变化。

第三章国际税法的基本原则1.原则:根据《布莱克法律词典》的解释,是指法律的基础性真理或原理,为其他规则提供基础性或本源的综合性规则或原理,是法律行为、法律程序、法律决定的决定性规则;也可以指人们对某一事物、事物发展的因果关系以及如何进行判断的信念或理念。

2.国际税收主权原则:是国际税收中一国在决定其实行怎样的涉外税收制度以及如何实行这一制度等方面有完全的主导权,不受其他任何国家和组织的干涉。

第六章 国际税法

第六章  国际税法
划归一方; 2、冲突规范确定双方行使税收管辖权的先后 次序。
(二)免税制
免税制:又称豁免法,指居住国对本国居民来 源于或存在于来源国的并已向来源国纳税了的那部 分跨国所得,在一定条件下放弃居民税收管辖权, 允许从其应税所得中扣除,免予征税的制度。 缺点: (1)这种方法未能同时兼顾居住国、来源地国和跨 国纳税人这三方主体的权益; (2)在来源地国税率低于居住国税率的情况下,违 反税负公平原则。 仅有法国、丹麦、澳大利亚、瑞士及拉美一些 国家实行免税制。 一般适用于营业利润、个人劳务所得、不动产 所得和境外财产价值,对投资所得不适用免税制。
3、法人居民身份采注册登记标准和总机构标准
《企业所得税法》第二条 企业分为居民企业和非居 民企业。 本法所称居民企业,是指依法在中国境内成立, 或者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但实际管理机构在中国 境内的企业。 本法所称非居民企业,是指依照外国(地区)法 律成立且实际管理机构不在中国境内,但在中国境内 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 所,但有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的企业。
有的国家规定为半年,如加拿大、法国、意大利等国家 有的国家规定为一年期限,如中国、日本、韩国、巴西 美国不仅要考虑纳税人当年在在本国居留天数,还
要考虑前几纳税年度在本国居留天数。
自然人居民身份确认案
案情:悉尼一律师被派到新赫布里底群岛(当时为 英法共管地)工作。该律师卖掉他在悉尼的房子同妻 子一起来到该岛后,开始住在旅馆,不久后租住了一 所房子,租期12个月并可续租12个月。另外他和他妻 子还在当地取得了允许居住2年的居住许可证。该律 师在岛上工作20个月后生了一场大病,立即到悉尼医 治,随后又很快返回岛上工作。澳大利亚税务部门要 求该律师就其从该岛上取得工资收入向澳大利亚政府 纳税。

第九讲 国际税法

第九讲 国际税法

第九讲国际税法一、国际税法的概念国际税法是国际经济法的一个组成部分,是调整国际税收关系的国内法规范和国际法规范的总称。

国际税收关系是指跨越一国国境的税收关系,包括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税收关系、国家与纳税人之间的税收关系。

(一)国际税收关系的主体国际税收关系有两个主体,即征税主体和纳税主体,前者是指国家,后者是指跨国纳税人。

跨国纳税人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承担纳税义务的自然人和法人。

从一国税收管辖权的角度讲,跨国纳税人包括在国外取得收益的居民纳税人,也包括在本国境内的非居民纳税人。

纳税主体并不以国籍为衡量标准,本国人有时也可以成为纳税主体。

在国际税收关系中,国际主要是制定本国的涉外税收法律,向跨国纳税人征税。

国家与跨国纳税人之间的关系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跨国纳税人必须依照国家制定的涉外税收法律纳税,否则就要承担法律责任。

一国政府在制定涉外税收法律向跨国纳税人征税的同时,还往往就国家之间的税收分配问题同其他国家签订双边或多边条约。

所以,国际税收关系既包括平等当事人之间的国家税收关系,也包括非平等当事人之间的国际税收管理关系。

(二)国际税收关系的客体"国际税收关系的客体是指国际税收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即跨国纳税人的跨国所得。

所谓跨国所得就是指所得的来源地与所得收益人居所地不在同一国境内的所得,它主要包括两类:本国居民来源于外国的所得;非本国居民的外国人来自本国的所得。

从各国税法的规定来看,征税对象是非常复杂和繁多的,可将其分为以流转中的具体商品为征税对象的流转税,以具体存在的财产为征税对象的财产税,以收益或所得为征税对象的所得税。

流转税和个别财产税的征税对象是针对某个具体商品和个别财产,其流转空间和存在空间在某一时点上不是属于这个国家,就是属于那个国家,但一般不会发生跨国双重交叉征税问题,从而使流转税和个别财产税不可能成为国际税收涉及的征税对象。

所得税和以一般财产为征税对象的一般财产税并不与某个具体的物相联系,而是与其所有人直接相联系,因此,所有人的跨国所得也就成了国际税收关系的客体。

第七章国际税法cvys

第七章国际税法cvys
(1)住所标准(domicile criterion)
即以自然人在征税国境内是否拥有住所这 一法律事实,决定其居民或非居民纳税人身份。
住所,是指一个自然人的具有永久性、固 定性的居住场所,通常与个人的家庭、
户籍和主要财产利益关系所在地相 联系。
采用住所标准的国家,主要有 中国、日本、法国、德国和瑞士等 国。
长期居民就其在世界范围内的所得课 税;非长期居民就其来源于境内和汇入的
境外所得课税。
2、法人居民身份的确认 (1)实际管理和控制中心所在地标 准 (the criterion of effectiv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法人的实际管理和控制中心所在地, 指的是作出和形成法人的经营管理 重要决定和决策的地点。
限额抵免(Ordinary Credit):居住 国政府对本国居民纳税人国内外所得汇总征 税时,允许该纳税人将其向外国缴纳的所得 税税额在国外所得依照本国税法的税率计算 税额的限度内,从应向居住国政府缴纳的税 额中扣除。
2、抵免限额(Limitation on Credit) (1)综合限额(Overall Limitation) (2)分国限额(Per Country Limitation):
(3)常设机构的利润确定
1)可归属于常设机构的利润范围的确定
引力原则(the principle of the force of attraction)
实际联系原则(the principle of effective connection)
2)常设机构应税所得数额的确定 ●直接的利润确定方法(direct method of profit determination)
(2)居所标准(residence criterion)

第一章 国际税法概述

第一章 国际税法概述
返回本章节目录
第二节 国际税法的产生与发展

一、国际税法的产生 二、当代国际税法的发展趋势 (一)调整国际税收关系的法律规范不断充实和 完善 (二)区域税收协调步伐加快 (三)国际税收竞争行为日益受到重视 (四)跨国电子商务的国际税务问题日益受到关 注
返回本章节目录
第一章 国际税法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述
第一节 国际税法的概念 第二节 国际税法的产生与发展
返回总章目录
第一节 国际税法的概念
一、国际税法的定义 (一)国际税收的概念和本质 狭义说和广义说 分配关系论和两重关系论

(二)国际税法的概念 狭义说:国际税法的调整对象仅限于国家间的税收 分配关系 广义说:国际税法的调整对象不仅包括国家间的税 收分配关系,而且还包括一国政府与跨国纳税人 之间的涉外税收征纳关系 新国际税法说:国际税法的调整对象是国际税收协 调关系
二、国际税法的调整对象 国际经济活动中主权国家与跨国纳税人之间的税 收征纳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有关国家之间的税 收分配关系。它包括两层含义: ①它反映了一个国家对跨国纳税人的征税 权及其征税制度; ②它反映了国家之间税收权益的分配,两 者互为条件,相互依赖。
三、国际税法的渊源 (一)国际税收条约或协定 (二)国际税收惯例 (三)国内法规范 四、国际税法的基本原则 (一)税收主权原则 (二)国际合作原则 (三)公平原则

第九章 国际税收法律制度

第九章 国际税收法律制度

爱情,亲情,友情,让人无法割舍。21.1.62021年1月6日星 期三2时47分34秒21.1.6
谢谢大家!
生活中的辛苦阻挠不了我对生活的热 爱。21.1.621.1.6Wednesday, January 06, 2021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02:47:3402:47:3402:471/6/2021 2:47:34 AM
做一枚螺丝钉,那里需要那里上。21.1.602:47:3402:47Jan- 216-Jan-21
第九章 国际税收法律制度
第六节 我国涉外税收法 律制度
一、 我国涉外税收法律制度概述
(一) 我国涉外税收立法的发展概况 (二) 我国涉外税法体系
二、外伤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
(一) 纳税主体
1. 外商投资企业 2. 外国企业
(二) 征税对象
1.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 从事生产、经营所得; 2.发生在中国境内、境外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在 中国境内设立的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利润(股息)、 利息、租金、特许权使用费和其他所得; 3.总机构设在中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取得来源于中国 境外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 4.外国企业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或者虽然设 有机构、场所,但与其机构、场所没有联系,而取得的来 源于中国境内的利润、利息、租金、特许权使用费和其他 所得。
第九章 国际税收法律制度
第二节 税收管辖权及其 冲突的解决
一、 国家税收管辖权概述 (一) 税收管辖权的理论依据 (二) 税收管辖权的类型 1.居民税收管辖权:又称居住国税收管辖权,是指在国际税收中,
国家根据纳税人在本国境内存在着税收居所这样的连结因素行使征税 权力。它是属人原则在税法上的体现。 2.收入来源地税收管辖权:是指一国对跨国纳税人在该国领域范围 内的所得课征税收的权力,它是属地原则在国际税法上的体现。

第十二章 国际税法

第十二章 国际税法

2、所得来源地的确认 (1)营业收入所得。各国都是根据营业活 动发生地确定营业收入所得来源地,但是 对于“营业活动发生地”的理解又可分为: 营业机构所在地、商品交货地和销售合同 签订地等。对非居民营业所得的征税
(2)对非居民劳务所得 劳务所得可以分为独立劳务所得和非独立 劳务所得。各国确定劳务所得来源地的标 准主要有:劳务履行地、劳务所得支付地 核劳务所得支付人居住地。
居民税收管辖权,是指一国政府对于本国税法上 的居民纳税人来自境内境外的全部财产和收入 (即环球所得)实行征税的原则。居民税收管辖 权源于国家主权的“属人原则”。在国际税收实 践中,各国均以“税收居所 税收居所”这一属人性质的连 税收居所 结因素来确定居民纳税人。税收居所是指纳税人 与征税国之间存在着的以人身隶属关系为特征的 法律事实。纳税人根据居住国原则而承担的纳税 义务,因为不受国界的限制,所以被称为无限纳 税义务或环球纳税义务。
三、国际逃、避税的危害 国际逃、 国际逃、避税的危害主要表现在: 1.严重损害有关国家的税收利益; 2.造成国际资本的不正常移转,引起 国际经济关系的混乱; 3.违背税收公平原则,损害税法的尊 严。
四、国际逃税与国际避税的主要方式 1.跨国纳税人从事国际逃税的主要方 式 (1)不向税务机关报送纳税资料,隐 匿应税所得 (2)谎报所得和虚构扣除 (3)伪造账册及收付凭证
4.扣除法 扣除法是指居住国在对跨国纳税人征 税时,允许本国居民将国外已经缴纳税款 视为一般费用支出从本国应纳税总所得中 扣除。
第四节 国际重叠征税 一、国际重叠征税的含义及与国际重复征税的区别 国际重叠征税,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对同一笔所 同一笔所 不同纳税人手中各征一次税的现 得在具有某种经济联系的不同纳税 不同纳税 象。 国际重复征税与国际重叠征税的区别主要在于: 1、 产生的原因不同。 2、 纳税人不同。 3、 范围和层次不同。 4、 税种有可能不同。

国际税法

国际税法
问:英国法院的判决体现了税收管辖中的什么 标准?
3、居民税收管辖权冲突的解决
1)冲突解决的依据
第一,经合组织范本
第二,联合国范本
2)自然人身份冲突的解决:最密切联系原则解决
3)法人身份冲突的解决:适用该法人实际管理控制中 心所在地
(二)来源地税收管辖权
1、经营所得来源地确定:确定的标准有
1)纽约公约适用的范围 2)拒绝承认和执行外国仲裁裁决的条件 3)执行外国仲裁裁决的程序
2、我国关于仲裁裁决的执行规定
1)我国仲裁裁决在国内执行 2)我国涉外仲裁裁决在外国的承认与执行 3)外国仲裁裁决在我国的承认与执行
三、国际经济诉讼 (一)国际经济诉讼案件管辖权 (二)我国关于国际经济诉讼案件管辖权的规定 (三)外国法院的判决与执行 (四)我国法院的判决在外国的承认与执行 (五)外国法院的判决在我国的承认与执行
1)民间调解 2)专门机构调解 3)联合调解 4)仲裁机构调解 5)法庭调解
3、国际经济仲裁 4、国际经济诉讼
5、ADR方式
1)调解 2)调停 3)微型庭审 4)聘请一名法官 5)在法院协助下解决
(三)解决国际经济争议所使用的法律
1、实体法的适用 2、程序法的适用
税收饶让是税收抵免的延伸,以税收抵免为前提,如果 没有税收抵免,就谈不上税收饶让。它实际上是将因减 免税未纳或少纳的税款视同已纳税款给予抵免。由于税 收饶让的是没有真正缴纳过的非居住国政府的税收,因 而人们把税收饶让又称为“影子税收抵免”。
例如:甲国某总公司在乙国设立一个分公司,该分公司 来源于乙国所得1000万元,乙国的所得税税率为3 0%。乙国为鼓励外来投资,对该分公司减按15%的 税率征收所得税。这样,该公司在乙国按税法规定应纳 税额300万元,减按15%税率征税后,实际只缴纳 150万元。甲国政府对该总公司征收所得税时,对其 分公司在国外缴纳的所得税,不是按实际纳税额150 万元进行抵免,而是按税法规定的税率计算的应纳税额 300万元给予抵免。这种做法,被称之为"税收饶让"。

第十章国际税法

第十章国际税法

独立跨国劳务所得征税
对跨国独立劳务所得的征税,国际上普遍采 用的是所谓的〝固定基地原那么〞和〝183天 原那么〞。
非居民取得的独立劳务所得,应仅由其寓居 国一方课税。
例外:①假设缔约国一方居民在缔约国另一 方境内设有经常从事独立劳务活动的固定基 地,或许②非居民征税人在有关会计年度内 在来源地国境内停留累计等于或超越183天, 来源地国仍有权对非居民征税人的独立团体 劳务所得停止征税。
它们的主要作用在于协调各国税收管辖 权之间的抵触、防止国际重复征税和确 立国际税务行政协助关系。
国际税收协议范本
目前世界上主要的国际税收协议范本有: 经济协作与开展组织的«关于对所得和 财富防止双重征税的协议范本»〔简称« 经合组织范本»〕和结合国的«兴旺国度 与开展中国度关于双重征税的协议范本 »〔简称«结合国范本»〕。
属地税收管辖权是征税国基于征税对象 与本国领土存在某种地域上的衔接要素 而主张行使的征税权。
基于这种管辖权,征税国只是依据课税 对象与本国存在着地域上的联络这一理 想而主张课税,并不思索征税主体的国 际和身份。〔有限征税义务〕
所得来源地税收管辖权
指征税国基于作为课税对象的所得系来 源于本国境内的理想而主张行使的征税 权。
例外: 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应由寓 居国征税
1、在一个征税年度内延续或累计停留 不超越183天
2、其报酬的支付人不是另一国的国民
3、其报酬不是由雇主设在另一国的常 设机构或固定基地担负。
投资所得的征税
投资所得主要包括征税人从事各种直 接性投资活动而取得的股息、红利、 利息、特许权运用费和租金收益。
对非居民投资所得,国际税法上采用 了〝税收分享原那么〞,即规则对投 资所得既可以在受益人的寓居国征税, 也可以在支出来源国一方征税,分享 比例由缔约国双方协商谈判确定。

第九章 国际税法

第九章  国际税法

(二)国际重复征税的危害
1、违反了税负公平原则和税收中性原则 2、不利于国家的经济利益 3、为国际逃避税敞开了方便之门
三、国际重复征税的解决方法
(一)单边措施 (二)双边和多边措施
(一)单边措施
1、扣除法 2、免税法 3、抵免法
1、扣除法
(1)定义 (2)计算
(1)定义
扣除法是指居住国在对居民纳税人的境内外所得征 税时,允许居民纳税人从应税所得额中扣除在来源 地国已缴纳的外国所得税额,就扣除后的余额计算 征收所得税的方法.
(我国法律规定,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 内居住满1年的个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应 缴纳个人所得税。)
在境内居住满1年,是指在一个纳税年度中在中国境内居 住365天,临时离境的,不扣减天数。
临时离境,是指在一个纳税年度中一次不超过30日或多次 累计不超过90日的离境。
3、法人居民身份的确认标准
负有纳税义务
(二)客体的特殊性
即国际税收的征税对象,是纳税人的跨国 所得和跨国财产价值。
(三)内容的特殊性
两个征税主体与纳税人之间的权利义务 关系,体现为非对等的强制无偿性 两个征税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则 建立在对等互惠的基础上
三、国际税法的渊源
(一)国内法渊源——各国涉外税法 (二)国际法渊源 1、国际条约和国际协定:
1、定义
居民税收管辖权,是征税国基于纳税人与征税 国存在着居民身份关系的法律事实而主张行使 的征税权,亦称居民课税原则。 居民纳税人承担的是无限纳税义务,既不仅要 就来源于或存在于居住国境内的所得和财产承 担纳税义务,而且还要就来源于或存在于居住 国境外的所得和财产向居住国承担纳税义务。
2、自然人居民身份的确认标准

国际税法

国际税法

第十章国际税法一.国际税法概述(一)国际税收指超越一国国境的税收,即一国对涉外纳税人进行征税而形成的涉外税收征纳关系,以及由此而形成的与其他国家间的税收分配关系。

国际税收关系产生的两个条件客观经济基础------企业和个人收入和财产国际化现象的普遍存在法律条件----19世纪末20世纪初所得税制度和一般财产税制度相继确立(二)国际税法国际税法是调整国际税收关系国家间税收分配关系国家与跨国纳税人间征纳关系的国际法规范和国内法规范的总称。

国际税收关系的特点:本国居民来源于外国的所得;非本国居民的外国人来自本国的所得甲国的A公司将其专利技术转让给乙国B公司,获技术转让费10万美元.乙国依其本国税法和与甲国的税收协定的规定,征收A公司预提税1万美元,后甲国政府也就该技术转让收益征收A公司1万美元的所得税.1.本案涉及几个国际税收关系?----3个2.本案中的国际税法主体是谁?----甲国. 乙国. A公司3.本案中的国际税法客体是什么?----A公司来源于乙国B公司的10万美元特许权使用费收益.二、国家税收管辖权定义:国家依据主权依法对所辖范围内的人、物及行为征税的权力.分为属人税收管辖权和来源地税收管辖权.特点1、是完全独立自主的权力。

2、各国税收管辖权平等。

3、税收管辖权的行使受国家主权所及范围的限制。

(一)、居民税收管辖权也称“属人税收管辖权”,是一国对其本国居民在世界范围内的所得进行征税的权力。

根据是纳税人与本国的属人联系来确定.纳税人(自然人/法人)担负无限纳税义务。

自然人纳税居民的判定国籍标准:美国\墨西哥等少数国家住所标准:最广泛,欧洲国家居所标准(经常居住但非永久居住),也叫财政住所.英国\加拿大居住时间标准:大多数为一年内超过183天其他标准:从事专业性活动、意愿等法人总部所在地标准:法国、日本、中国注册成立地标准:美国、瑞士、荷兰实际管辖和控制中心所在地标准:英国和很多英联邦国家混合标准:德国中国:企业所得税制度:外资采用总部标准,内资采取成立地标准各国之间居民税收管辖权的冲突及其解决由于各个国家在对纳税人居民身份的确定上采用不同的标准,所以发生纳税人居民身份的冲突。

第十章国际税法

第十章国际税法
它们的主要作用在于协调各国税收管辖权 之间的冲突、避免国际重复征税和确立国 际税务行政协助关系。
国际税收协定范本
目前世界上主要的国际税收协定范本有: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关于对所得和财 产避免双重征税的协定范本》(简称《经 合组织范本》)和联合国的《发达国家与 发展中国家关于双重征税的协定范本》 (简称《联合国范本》)。
国际重复征税的产生原因
国家间税收管辖权冲突 : 1.居民税收管辖权和来源地税收管辖权
之间的冲突: 2.居民税收管辖权之间的冲突 3.来源地税收管辖权之间的冲突
国际重叠征税的概念
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对不同纳税人的同一课税对象 在同一时期内两次或多次征收相同或类似的税收。
国际重叠征税主要表现在股东与公司、母公司 与子公司之间:即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对分处 于各自境内的股份公司的跨国所得和股份公司 从税后利润中分配给股东的股息征税。这样, 在股东取得的股息中就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 家税收管辖权重叠的现象。
第十章 国际税收法律制度
第一节 国际税法概述 第二节 国际税收管辖权 第三节 国际双重征税及其解决 第四节 国际逃税与避税
第一节 国际税法概述
一、国际税法的概念 二、国际税法的调整对象 三、国际税法的渊源
一、国际税法的概念
国际税法是调整国际税收关系的各种 法律规范的总称。
国际税法的产生和发展,是国际经济 交往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国家的税收 管辖权扩大到具有跨国性质的征税对象 的结果。其基础是跨国所得。
居所标准能在更大程度上反映个人与其实际工 作活动地之间的联系,这是它相对于住所标准 而言显得更为合理的地方。
但这种标准的缺陷在于一个人的经常居住的场 所,往往缺乏某种客观统一的识别标志,容易 引起纳税人与税务当局之间的争议。

第十章国际税法

第十章国际税法

第八章 国际税法
• 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 而在境内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人,从中国 境内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个 人所得税。 • 4、财产收益来源地 • (二)财产所在地税收管辖权
• 征税对象为财产或财产价值存在于本国 境内的事实而主张行使征税权。
第八章 国际税法
• • • 一、工资、薪金所得,适用超额累进税率,税率为百 分之五至百分之四十五(税率表附后)。 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 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 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附后)。 三、稿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 并按应纳税额减征百分之三十。 四、劳务报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 十。对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的,可以实行加成征收, 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五、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 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适用 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
第八章 国际税法
• • • • • • • • • 第三节 国际重复征税及其解决方法 一、国际重复征税的成因 1、居民税收管辖权与来源地税收管辖权的冲突; 2、两个国家的居民税收管辖权之间的冲突; 3、两个国家的来源地税收管辖权之间的冲突。 二、危害: 1、违背了税负公平原则和税收中立原则; 2、阻碍了国际间资金、文化和人员的正常流动交往; 3、为国际逃避税收敞开了大门。
第八章 国际税法
• (四)抵免法:居住国按照居民纳税人的境内外 所得或一般财产价值的全额为基数计算其应纳税 额,但对居民纳税人已在来源地国缴纳的所得税 或财产税额,应允许从居住国应纳税额中扣除。 • 1、全额抵免法和限额抵免法 • 1)全额抵免法:居住国的应纳税额=来源于居住 国境内外的所得额X居住国的税率-已在居住国境 外缴纳应税的数额 • 2)限额抵免法:居住国的应纳税额=来源于居住 国境内外的所得额X居住国的税率-来源于居住国 境外的所得额X居住国的税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居民税收管辖权,是指征税国基于纳税人与征税 国存在着居民身份关系的法律事实而主张行使的 征税权。
• 在居民税收管辖权下,居民纳税人对征税国负担 的是无限纳税义务。
路漫漫其悠远
(一)自然人的居民身份的确认 1、住所标准 2、居所标准 3、实际停留天数标准
路漫漫其悠远
(二)法人居民身份的确认
1、实际管理和控制中心标准 2、总机构所在地标准 3、法人注册成立地标准
(三)投资所得 • 所得税法意义上的投资所得,是指纳税人从事各
种间接投资活动所获得的收益,主要包括股息、 红利、利息、特许权使用费和租金等项所得。 • 投资所得的来源地确定,各国税法上采用的认定 原则主要有权利发生地原则和权利使用地财产收益 • 财产收益,又称财产转让所得或资本利得,在各
路漫漫其悠远
二、公民税收管辖权
• 公民税收管辖权,也称国籍税收管辖权或国籍课 税原则,是征税国依据纳税人与征税国之间存在 着国籍或公民身份这样的人身隶属联系事实而主 张的征税权。
• 在公民税收管辖权下,公民纳税人对征税国负担 的是无限纳税义务。
路漫漫其悠远
三、所得来源地税收管辖权
• 所得来源地税收管辖权,亦称来源地课税原则或 领土课税原则,是指征税国基于作为课税对象的 所得系来源于该国境内的事实而主张行使的课税 权。
路漫漫其悠远
(三)完整的国际重复征税概念 •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对同一纳税人或不同纳
税人的同一种征税对象或税源,在相同期间内课 征相同或类似性质的税收。
路漫漫其悠远
三、国际重复征税的危害 • 从法律角度看,国际重复征税违背了税收中立和
税负公平的税法原则。
• 从经济角度看,国际重复征税造成税负不公,阻 碍了国际间资金、技术和人员的正常流动和交往 。
路漫漫其悠远
2、免税法的优点 • 能够有效地避免国际双重征税 • 在计算征收管理上较为简便
3、免税法的缺陷 • 无法在消除国际重复征税问题上同时兼顾到居
住国、来源地国和跨国纳税人这三方主体的利 益。 • 在来源地国税率水平低于居住国税率水平的情 况下,将造成有境外收入和财产的纳税人税负 轻于仅有境内收入和财产的纳税人的结果,违 反税负公平的原则。
路漫漫其悠远
(二)国际税收法律关系的特点(与国内法比较) 1、国际税收法律关系的主体 2、国际税收法律关系的客体 3、国际税收法律关系的内容
路漫漫其悠远
第二节 税收管辖权
• 税收管辖权:一国政府主张的对一定范围内的人 或对象进行征税的权力,是国家主权在税收关系 中的体现。
一、居民税收管辖权(自然人/法人)
路漫漫其悠远
二、国际重复征税的概念
(一)法律意义上的国际重复征税 •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对同一纳税人就同一征税
对象,在同一时期内课征相同或类似性质的税收 。 (二)经济意义的国际重复征税 • 亦称国际重叠征税或国际双层征税,是指两个以 上的国家对不同的纳税人就同一征税对象或同一 税源在同一期间内课征相同或类似性质的税收。
上存在的国际税收关系的各种法律规范的总称 。它是一个由国内法和国际法两种法律渊源共 同组成的,既有实体性规范又有程序性制度的 综合性的税收法律体系。
路漫漫其悠远
二、国际税收(法律)关系
(一)含义 • 国际税收(法律)关系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征税
国政府与处于它们各自的税收管辖权之下的纳税 人相互间在跨国征税对象(即跨国所得或跨国财 产价值)上产生的经济权益分配关系,是有关国 家之间的税收利益分配关系和它们各自与纳税人 之间的税收征纳关系的统一体。
国际税法概述
路漫漫其悠远
2020/3/26
第一节 国际税法概述
一、国际税法的概念
(一)国际税收关系的形成 1、国际税收关系产生的客观经济基础——跨国所
得和跨国财产价值的普遍存在和不断发展。 2、国际税收关系产生的法律条件——所得税制度
和一般财产税制度的确立。 (二)国际税法的概念 • 国际税法是适用于规范和协调在跨国征税对象
国所得税法上一般是指纳税人因转让其财产(包 括有形和无形财产)的所有权给他人所取得的所 得。 • 关于财产收益的所得来源地的认定,各国所得税 法上通常根据财产性质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所得 来源地识别标准。
路漫漫其悠远
四、财产所在地税收管辖权
• 财产所在地税收管辖权,是征税国在财产税方面 基于作为征税对象的财产或财产价值存在于本国 境内的事实而主张行使的征税权。
路漫漫其悠远
四、消除国际重复征税的方法
(一)免税法 (二)抵免法 (三)扣除制 (四)减税制
路漫漫其悠远
(一)免税法 1、含义:亦称豁免法,是指居住国一方对本国居民来源于
来源地国的已在来源地国纳税的跨国所得,在一定条件下 放弃居民税收管辖权。在居住国所得税实行累进税率制度 的情况下,采用免税法解决重复征税有全额免税法和累进 免税法两种不同的计算办法。 • 全额免税法的计算公式: 居住国应征所得税额=来源于居住国境内的所得额×居住 国所得税率 • 累进免税法的计算公式: 居住国应征所得税额=来源于居住国境内外所得总额×居 住国所得税率×(来源于居住国境内的所得额÷来源于居 住国境内外所得总额)
• 在财产所在地税收管辖权下,纳税人负担的也是 一种有限的纳税义务。
路漫漫其悠远
第三节 国际重复征税
一、产生的原因
• 一国的居民税收管辖权与另一国的来源地税收 管辖权(或财产所在地税收管辖权)之间的冲 突。
• 两个国家各自主张的居民税收管辖权之间的冲 突。
• 两个国家各自主张的所得来源地(或财产价值 所在地)税收管辖权之间的冲突。
• 在来源地税收管辖权下,纳税人承担的是有限的 纳税责任。
• 如何确定所得来源地? (一)营业所得 (二)劳务所得 (三)投资所得 (四)财产收益
路漫漫其悠远
(一)营业所得 • 营业所得,亦称营业利润,通常是指纳税人从事
各种工商企业经营性质的活动所取得的利润和收 益。 • 对大多数种类的营业所得项目,各国通常是依据 营业活动发生地原则来确认其所得来源地。
路漫漫其悠远
(二)劳务所得 • 劳务所得一般是指纳税人向他人提供劳动力服务
和专业性技术服务而获得的报酬。 • 个人取得的劳务服务报酬可区分为独立个人劳务
所得和非独立个人劳务所得两类,在各国所得税 法上,确认个人劳务所得的来源地标准主要有劳 务履行地、劳务所得的支付地和劳务报酬支付人 居住地等。
路漫漫其悠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