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土地基中几个问题的分析
软土地基勘察问题的 分析与处理意见及面临的主要岩土工程问题

软土地基勘察问题的提出分析与处理意见软土深基坑勘察带来的一些普遍性问题展开讨论,并剖析部分案例,介绍如下。
(1)对淤泥质超软弱土没做不固结不排水(UU)强度试验。
众所周知,粉砂土富水性较强,而淤泥质土层富水性贫乏,在这种一侧富水,而另一侧隔水的条件下,导致在接触带上富水最集中,由于长期受其水的浸泡软化,致使淤泥质土中天然含水量很高,天然孔隙比和液性指数很大,其性质接近于淤泥,可能为淤泥质超软弱土。
对这种特殊性土应进行钻探取样做不固结不排水(UU)强度试验或现场做十字板剪切试验。
鉴于该土性对基坑工程的严重危害性,因此,建议钻探取样做不固结不排水(UU)强度试验或现场做十字板剪切试验,确定土的性质,同时,提醒勘察同行在进行深基坑围护方案设计时,应注意在淤泥质软土与粉砂接触带上,往往淤泥质软土是最软弱的。
(2)没有合理分层如某超高层建筑为地下2F深基坑,发生过深基坑整体塌滑事故,后据补勘查证,淤泥质土层很厚,厚度最大可达10m,按其性质可细分为3个亚层:第1层淤泥质土性质最差,含有较多的腐烂植物残骸或富含有机质,埋藏较浅,厚度较大,处于基坑开挖深度范围以内;第2层淤泥质土性质稍好,但仍处于流塑状态,厚度较大,位于坑底;第3层淤泥质土性质相对较好,其性质接近于软塑状态,但埋藏较深,形成了淤泥质土的性质由上而下逐渐变好的特征。
但查看原先地质报告,发现没有对淤泥质土的明显特征引起重视,仅粗分为一个大层,由于没有细分层,导致淤泥质土统计的抗剪强度C、值偏高,是引发深基坑滑塌事故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
由此可见,对深基坑而言,细分层很重要,而对很厚的淤泥质土层更应该进行仔细分层。
就本工程补勘来说,对很厚的淤泥质土层划分为3个亚层是合理的。
(3)钻探没有详细查明淤泥质土等软弱夹层如某多层住宅小区,1F地下室,但在打桩和基坑开挖过程中发现淤泥质土等软弱夹层多处没有查明,与勘察成果报告不吻合,造成多次补勘和采用加桩进行补强的措施。
浅谈道路改造中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

浅谈道路改造中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提纲:一、软土地基的特点和问题二、软土地基的治理方法三、软土地基改造前的勘察和设计四、软土地基的加固方式和效果五、软土地基处理案例及分析一、软土地基的特点和问题:软土是指透水性较好、强度较差而又含有较多有机质的土层,它的存在会给建筑的稳定带来不利影响。
在道路改造中,遇到软土地基时,需要对其进行处理,以确保道路建设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软土地基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1.强度不足:软土地基强度较差,不光整体强度不足,而且还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得更为松散,这会严重影响道路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
2.安全隐患:长期承受交通载荷容易导致道路下沉、变形和龟裂等问题,这些都会给交通安全带来危险。
3.施工难度大:软土地基施工难度较大,加之湿度大,施工过程会变得十分困难。
二、软土地基的治理方法:对于软土地基,主要有以下几种处理方法:1.填筑法:在软土地基上填筑较厚的石料或混凝土作为强层,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快速增加地基承载能力,缺点是建设负担较大,而且在土质较软的地区不可取。
2.挖填法:在软土地基下挖出一定的土层后再进行填筑,这种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但对施工要求苛刻且建设成本较高。
3.加固法:采用不同的加固材料和加固方式对软土地基进行加固,如砾石桩、灌注桩、地下连续墙等,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加固效果好,成本相对较低,缺点是施工难度较大。
三、软土地基改造前的勘察和设计:在道路改造前,必须对软土地基进行勘察和设计,以确定实际情况和改造方案,具体步骤如下:1.勘察:对于软土地基,需要进行地质勘察,包括土层厚度、含水量、土性等,以确定地基的性质和潜在问题。
2.试验:通过相应的试验对软土地基进行测试,以确保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3.设计:根据勘察和试验结果,确定软土地基的加固方案和相应的施工图纸。
四、软土地基的加固方式和效果:加固方法选择需要考虑到地质情况、工程性质、施工条件等多个因素,常见的加固方式有以下几种:1.灌注桩:利用钻孔机在地基中钻孔并灌注混凝土,在地基深处产生钢筋混凝土桩体,以增强地基的承载能力。
房屋建筑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分析

房屋建筑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分析摘要: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软土地基处理的问题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质量。
若处理不当,可能对使用者的生命安全造成潜在威胁。
本文详细探讨了软土地基工程的特点,并对房屋建筑项目中几种常用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进行了详细讨论。
关键词:房屋建设;软土地基;技术1. 软土地基工程的特点软土地基的特性表现为承载能力低,可压缩性高,这主要是由于其天然含水量较高,软土地基的天然空隙率已经超过1.0。
因此,天然含水量较高的现象成为必然,从而形成了软土地基的特性。
当软土地基的天然空隙率超过1.5时,会转变为淤泥。
如果软土基础的天然空隙率在1.0至1.5之间,则会转变为粉质土壤。
以下几点是软土地基工程的主要特点:(1)触变性在没有受到外部干扰的情况下,软土基础表现为固态特性,即触变性。
如果在施工过程中扰动了软土地基,必须使软土地基状态稀释并使其流动。
(2)透水性低由于天然含水量较高,软土的透水性较差。
因此,通过排水固结软土需要较长时间,某些住房建设项目甚至可能需要十年左右才能达到沉降的目的。
(3)高压缩性软土地基的天然空隙率较大,因此可压缩性也较大。
在软土地基上建造房屋时,一旦在软土地基上达到0.1MPa的垂直压力,软土地基将发生变形。
因此,在软土地基上建造的房屋会产生沉降,这取决于软土地基的高可压缩性,在施工过程中应引起注意。
(4)不均匀性软土的成分与高度分散的土壤和高密度土壤密切相关,另外还包括细小的土壤颗粒。
在这种组成结构的影响下,软土的土壤特性将呈现出不均匀性。
由于存在不同的地基承载力,在软土地基上的建筑物将导致沉降不均匀。
更为严重的是,沉降不均将导致建筑物破裂。
2 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重要作用软土地基在施工时因自身的特殊性存在,所以需要利用针对性强的措施,比如,软土地基的含水量高、较软,针对这一点我们采取的对策应该是在夯实力度上下功夫,以便软土的抵抗性能得到提高,与此同时它的抗液化力度也明显得到增加,软土地基就可以在软土地基处理中安全的使用,发挥出自身的作用。
软土路基常见病害分析及预防措施

路 基若 产生 不 均匀下 陷 ,将
会造 成 局部 路基 破坏 ,严 重影 响
软 土上修 筑路 堤后再 造人 工构造
物 时 ,均 会产 生较 大的沉 降和侧
不 良的地 质条 件 ( 如泥 石流 、
交通 。路基 沉 陷情况 有两 种 :一 是路 基 本身 的沉 降 ;二是 路基 底
Ab t a t o olf u d t n i c mmo n h g w y c n tu t n T e p e e t n a d te t n f s f s i sr c :S f s i o n ai s o t o n i i h a o sr ci . h r v n i n r a me to o t ol o o fu d t n i t e k y f re s rn h u l y a d sa i t fp v me t h o g n lzn h o o n a i s h e o n u i g t e q a i n t b l y o a e n .T r u h a ay i g t e c mmo ie s s o t i n ds ae o o ols b r d , o r v n ie me s r sa e p t o w r , i h c n b o s l d b e r . fs f s i u g a e s me p e e t a u e r u r a d wh c a e c n u t y p e s t v f e
1 边 坡 坍 塌 .积荷重 达到 天然 地基极 限 承载
路基 边坡 滑塌 是最 常见 的病
害之 一 ,根据 边坡 土质 类 型 、破 坏 原 因 及 规 模 不 同 , 可 分 为 溜 方 、滑坡 两种 。
公路工程施工中软基处理的要点和难点分析

公路工程施工中软基处理的要点和难点分析公路工程施工中,软基处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软基处理的目的是通过改善软土地基的物理性质,提升其承载力和稳定性,确保公路工程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软基处理的要点和难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软基处理的要点:1. 提前进行软基勘察:软基处理需要进行软土地基的勘察,了解软土地基的性质和特点,确定合理的处理方案。
勘察内容主要包括软土地基的强度、压缩性、渗透性等参数的测试,以及地下水位的测定等。
2. 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根据软土地基的特点和工程要求,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
常用的软基处理方法有挖土排填法、加固法、地基改良法等。
挖土排填法适用于处理软土地基有较高的强度和良好的自稳定性的情况,加固法适用于需要加固软土地基的情况,地基改良法适用于改良软土地基的物理性质,提高其承载力和稳定性的情况。
3. 控制处理效果:软基处理后需要进行处理效果的控制。
控制方法主要包括野外试块法、监测法等。
通过野外试块法可以掌握软基处理的实际效果,监测法可以对处理后软基的变形和沉降进行实时监测。
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处理方案,保证处理效果。
4. 加强施工管理:软基处理需要加强施工管理。
施工管理主要包括施工技术、设备和材料的管理,施工队伍的管理,施工安全和环境保护等。
通过科学合理的施工管理,可以确保软基处理的质量和安全。
1. 软土地基的物理性质复杂:软土地基的物理性质复杂,具有较高的压缩性和渗透性,容易引起地基沉降、变形和不稳定。
在软基处理中,需要针对软土地基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处理方案。
2. 软基处理难以施工控制:软基处理中,施工控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软土地基的处理效果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施工方法、处理深度、设备和材料的选择等。
软基处理需要在施工过程中加强控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及时调整。
3. 施工难度大:软基处理的施工难度大,需要采用专门的设备和工艺,以及熟练的施工技术。
特别是在软基处理中使用振动压实机和土钉等加固设备时,需要对设备进行合理调试和操作,保证处理效果。
淤泥质软土地基处理要点分析

交通科技与管理179工程技术1 淤泥质软土地基的常用处理技术及操作要点1.1 桩基法工程现场淤泥质软基的淤土层厚度过大时,换填法与密实法等处理技术的适用性较差,难以取得理想的软基处理效果。
在这一工程背景下,需要应用桩基法进行处理,常用技术包括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混凝土灌注桩、水泥搅拌桩等,通过桩体将承受的上部荷载传递至地基深层土层,从而改善淤泥质土层承载性能。
在应用桩基法时,首先进行地质勘察作业,掌握淤泥土层厚度、地基土体物理力学性质、地质结构等信息,将其作为桩基法技术种类的选择依据,如在淤泥层厚度小于5 m的软基中打入石灰桩,在淤泥层厚度5 m~7 m的地基中打入混凝土预制桩,在淤泥层厚度大于10 m的软基中打入悬浮桩。
其次,合理选择沉桩方法,常见方法包括锤击沉桩、静力压桩、振动沉桩与水冲沉桩,不同沉桩方法的适用范围不同。
例如,广丰五线建设中考虑到场地条件较差,淤泥较深,静压桩机自重太大行走不便,确定适用于锤击桩法,打入钢筋混凝土预制桩,使用锤击桩机将预制桩分节打入软土地基中,对上下节段桩体进行处理,在软基中形成整体性的桩体结构。
最后,考虑淤泥质软基的地基条件过于复杂,在桩基施工期间容易出现扩径、桩身偏斜、坍孔等质量问题,应采取相应的防治技术措施,如定期对桩体压土角度进行测量调整,保持桩体与桩孔中心点的重合状态。
1.2 换填法换填法是将工程现场内分布的淤泥质软土层进行挖掘,在坑内回填具有良好物理力学性能的填料,对回填层进行夯实整平处理。
与其他处理技术相比,换填法的主要优势是工序流程简单和软基处理见效快,可以在短时间内彻底解决软土地基问题。
但是,换填法主要适用于处理软土层厚度在2 m以内的淤泥质软基,如果厚度超过这一标准,将大幅提高挖方回填量与工程造价成本,不适合用于广丰五线建设中的主体建筑,只能考虑用于停车场和临时建筑物等。
在应用换填法时,为改善地基条件,进一步提高地基承载性能与减少沉降量,可选择在软基中铺设一定厚度的碎石、煤渣等材料作为垫层,将垫层厚度控制在30 cm内,要求垫层宽度超过基础宽度边缘至少50 cm。
公路工程施工中软基处理的要点和难点分析

公路工程施工中软基处理的要点和难点分析公路工程的软基处理是指在公路工程施工中,对地基进行针对性的加固和处理,以提高地基的工程性能和承载能力。
软基处理的要点和难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点分析1. 确定软基处理的方式:软基处理的方式有很多种,包括加固土、改良土、雪拱加固、排水处理等。
根据地质条件、地基特性和施工要求,选择合适的软基处理方式是非常重要的。
2. 确定软基处理的范围:软基处理的范围通常根据设计要求和地基情况来确定。
一般来说,软基处理的范围应包括路面及其周围一定范围内的地基,以保证整个路基的稳定性。
3. 选择合适的材料:软基处理所使用的材料应具有良好的工程性能和耐久性,能够满足设计要求和工程施工的需要。
通常使用的软基处理材料包括水泥、石灰、煤渣、矿渣等。
4. 设计合理的软基处理工艺:软基处理工艺的设计应根据地基情况、地质条件和施工要求来确定。
对于软土地基,可以采用土方填筑或加固土工布等工艺;对于固结性地基,可以采用加固土、改良土等工艺。
5. 加强施工管理和监控:对于软基处理施工中的各个环节,应加强管理和监控,确保施工过程的质量和安全。
包括施工现场的严密性、技术人员的素质、施工设备的使用和维护等。
1. 地基的复杂性:地基的类型和性质存在很大的差异,有软土、黏土、砂土、砾石等多种类型,处理的难度也不同。
在软基处理过程中,需要准确识别地基类型,科学确定软基处理方案。
2. 施工的不确定性:施工过程中,地基的状态和性质常常发生变化,出现意外情况是不可避免的。
在软基处理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和改进软基处理工艺,以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3. 软基处理效果的评价:软基处理后,需要对处理效果进行评价,以确保软基处理的实际效果达到设计要求。
评价的内容包括地基的改善程度、承载能力的提高程度等。
评价的方法和标准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
4. 软基处理的成本和效益:软基处理的成本较高,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建筑工程的软土地基勘察及处理分析

建筑工程的软土地基勘察及处理分析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地基施工是其中非常重要的部分,而在实际的建筑地基施工中,软土地基是影响地基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
为了保证地基工程的质量,提高整个建筑工程的建筑水平,必须要加强对软土地基的处理。
文章将从建筑工程软土地基的勘察方法、软土地基的特点着手,就软土地基勘察工作落实和地基的处理进行简要探讨分析。
标签:建筑工程;软土地基;勘察;处理软土多為软塑到流塑状态,因此具有压缩性高、含水量大、承载力低等特点。
软土包括饱和粘土、淤泥质土和淤泥等多种类型,软土形成的地基被称为软土地基。
在房建工程施工中如果出现软土地基,需采取一定的技术手段进行处理。
如果软土地基处理不当,可能会造成以下问题:由于上部建筑物荷载过大导致软土地基沉降过大、上层荷载不均匀导致软土地基出现不均匀沉降,进而引发墙体裂缝、建筑倾斜等问题,严重时还会导致建筑倒塌,危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一、建筑工程软土地基勘察方法(一)钻探根据(GB50021—200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和(DBJ13-84—2006)《岩土工程勘察规范》以及相关设计要求进行勘察点布置,在布置时一般是沿着建筑物结构的轮廓线布置,在密集的地方需要根据中心线布置。
在探勘深度确定时一方面要以地基变形为基础,另一方面还要将几种地基处理方案结合起来考虑。
在实施中要综合考虑排水预压、真空预压、换土垫层和搅拌桩等。
由于地基土壤渗透性差,所以钻探时采用回转式干法钻进,但是干法钻进又会使得软土缩孔严重,所以还需要做好孔壁的保护工作,保证孔壁顺通且改善孔壁的缩孔现象。
主要使用到的取样设备是薄壁取土器,必须要保证做好密封工作,并及时送样,试验存储时间不可超过5d。
(二)现场试挖现场试挖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先关基坑开挖的特征信息,然后确定影响范围并制定相应基坑围护措施。
在此过程中,首先要采用挖土机开挖,但要注意开挖的深度不能小于3m。
然后要对试挖的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分析对基坑造成影响的因素以及影响的程度,最终确定基坑保护措施。
公路软土地基低填方问题分析

断 方 向 上 每 隔 5 设 置 测 点 的标 高 , m 每
月观测一次 , 测得路面的下 沉量 ; 面的 路 平整度用连续平整度测定仪测量。根据
所测结果 , 别下沉量。 判
1 沉 降 实 际状 况及 其 问题 要 点 .
加 速 软 地基 的 压实 或控 制 沉 降产
生, 目前 有 许 多 措 施 。 实践 表 明 , 实 砂 压 桩 法 、 灰 桩 法 等 , 能 收 到 良好效 果 。 石 都
严重 , 别是 由于交通荷 载的作用更 使 特 沉 降量增大 。因此 , 软弱层厚度 有显 在
著 变 化 的 地 方 , 面 将 产 生 不均 匀 沉 降 。 路
较 地基上 的低填土经使用后 , 由于 重 复荷载作用产生一定的沉降 , 因比, 有 必要预测沉降量 , 采取防治措施 。 沉 降量 的预测 , 利用 已有 的观测 可 值 由外 插法推算 , 也可 在现场取样做重 复荷载试验求出试验值 。上述方法都应
方 , 19 从 9 6年 使 用 以来 , 于 重 复 交 通 由
我国软土多 分布在江河 湖海等处 ,
但也存在于丘陵低洼 和山 区谷地 之处 。
由于 其 成 因类 型 不 同 , 度 不 一 , 质 厚 性 各异 , 因此 不 能 一 律 对 待 , 先 应 查 明 首 各 地 区 特 点 和地 质 、 质 条 件 , 针 对 土 有
压 实砂 桩 法 与 未 处 理 的地 基 相 比差
些 问题 。本 文通 过 观 测 公 路 的使 用 过
首 先 , 别 看 一 看 软 层 薄 与 厚 的填 分 土 沉 降 的 实 际状 况 。 对 厚 度 约 为 l 没经 处 理 的 软 弱 地 m
水运工程软土地基施工监测检测重难点分析

水运工程软土地基施工监测检测重难点分析摘要:当前。
软土地基的基本特点一般是含水量、压缩性、孔隙率相对较高,土的层状结构分布复杂、不同层间的物理和力学属性差异很大。
因此,在软土地基上进行工程建设,会面临较多的工程问题,必须采用相应的方法进行软土加固或处理。
本文主要对水运工程软土地基施工监测检测重难点进行分析。
关键词:水运工程;软土地基;施工监测引言在众多水利工程中,河道堤防的施工频率最高,而堤防建设环境的地形往往较为复杂,导致软土地基处理问题,成为河道堤防施工中的关键环节。
软土地基的有效处理,有利于控制地基的沉降,达到提升河岸堤防稳定性的目的。
根据实际地形环境和施工要求,制定合理的加固方案,实现对软土地基的加固处理。
1软土地基沉降病害分析针对软土地基含水率高、压缩性高以及强度低等工程特点,为克服软弱地基的不良影响,施工过程中往往会采取措施改善其承载力,使其承载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从而达到施工要求。
但若实际施工过程中采取的处理方式不当,则可能导致结构物在使用期内出现沉降或倾斜等病害。
在桥梁修筑过程中,往往会在桥墩附近进行大量堆载、基坑开挖以及临近打桩等,这些都极有可能导致桩周土体发生沉降;同时土体会产生横向位移与横向变形,进而导致桩基受到不容忽略的横向土压力作用,并在横向土压力作用下发生横向弯曲变形,而桩顶部位所承受的竖向荷载将会使基桩的横向弯曲变形得到较大程度的加剧。
此外,软弱地基的沉降必将会导致上部结构滑移、开裂以及支座脱空等现象的出现。
由此可见,软弱地基对于上部结构的不良影响是极其显著的,因此通过研究理清产生病害的缘由是十分重要的。
2水运工程软土地基施工监测检测重难点2.1软土地基沉降预测方法从组合预测入手,考虑双曲线法与GM建模机理,基于算数加权组合法将双曲线法与GM法进行组合,提出了修正优化综合预测模型,以实现对软土地基沉降量更加科学、准确的预测。
其首先基于算术加权平均组合的方法进行预测,使得预测结果具有良好的精度,再在此基础上构建目标函数以表征沉降组合预测值与实际监测值之间总差异的大小,以目标函数最小值为初步组合权系数进行下一步计算。
软土地基道路沉降原因分析及处治方案

口作 者简介 : 赵聚成 1 8 年 出生 , 碧,9 1 工程师 , 天津市 市政工程
设计研究院道桥分院 , 从事道路设计 工作 。
口甄 曦/ 天津市市 政工程设计研究院道桥分院。
槽底整平后碾压 并检 测压实度 , 检测 断面 间距 2 , 5m
天 建 科 津 设 技I7 5
() 2 应根 据现 场 路 面情 况 进行 分 段 处理 , 一 段 术 每
1 m 面 积 术5 m 。 0 , 0
() 面 各 结构 层 及 粘 层 、 封 层 、 璃 纤 维 土 工 6路 下 玻 格栅 等施 工及 技术 要求 同原道路 施工 图设计 。
7 结 语
随着 各 地工 业 园区 的建 设规 模 日益 加大 ,不可 避
() 复 后 应保 证 路面 横 坡度 为 原 设计 值 (.% , 4修 15) 横 坡度 差值 应控 制在 ±0 2 以 内。 .%
() 复 完成 后应 加 强 路面 观 测 , 测 时 间截 至转 5修 观
口中图分类号 : 4 86 U 1. 口文献标识码 : C 口文章编号 :0 8 3 7 2 1 ) 4 5 — 2 1 0 — 1 ( 0 0 — 6 0 9 2 口收稿 日期 :0 2 0 — 6 2 1— 2 0
方案 , 同时对 雨污 水检 查井 周边 高差调 整 。 () 两 侧 均 出现 不 均匀 沉 降路 段 , 4对 须全 部 开挖 、 重 新施 做 。
() 5施工完成后应对 整个路面做 4 m罩面 , c 处理沉 降 ≤5c ) m且 表观 无 开 裂现 象 采用 面 层 罩 面修 复方 案 。 () 则 上 采 用 上 面层 细 粒 式胶 粉 改性 沥 青 混 凝 1原 土 (C 10 进 行罩 面处 理 。 A一3
软土地基对桥梁隧道施工产生的危害及处理分析

软土地基对桥梁隧道施工产生的危害及处理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桥梁隧道建设已成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在桥梁隧道的施工过程中,软土地基常常会给施工带来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给施工安全和质量带来严重的危害。
对软土地基对桥梁隧道施工的危害及处理进行深入分析,对于保证工程的顺利施工和安全质量意义重大。
1.软土地基对桥梁隧道施工的危害1.1 施工难度大软土地基通常具有较为松软的特性,往往导致施工机械无法牢固地站立在地面上,工作面积狭窄,也容易发生机械打滑、翻倒的情况,增加了施工的难度和风险。
1.2 土质松软软土地基由于地质条件较差,土质松软,对桥梁、隧道的承载能力往往较差,容易造成地基沉降、变形等现象,给工程质量带来隐患。
1.3 地基稳定性低软土地基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受到地下水位变化的影响,导致地基稳定性较差,挖掘开挖过程容易发生地陷、坍塌等事故,对施工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1.4 土壤液化在地震地区,软土地基容易发生液化现象,震动时土壤会失去支撑力,可能导致桥梁、隧道的沉降和崩塌,给工程带来极大的安全风险。
2.软土地基对桥梁隧道施工的处理分析2.1 地质勘察在设计施工之前,必须对软土地基的地质情况进行详细勘察和分析,了解软土地基的物理性质、地下水位及地质构造等情况,为后续的施工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
2.2 地基处理对软土地基进行地基处理是改善地基性质的有效方法。
可以采用灌注桩、加固桩、土石桩等手段,在地基底部加固,提高土壤的承载能力。
2.3 措施增加土壤稳定性采取加固土壤的措施,例如在土壤中注入固化剂,或者在土壤表面进行覆盖层加固,以增加土壤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2.4 排水降水在软土地基区域加强降雨排水工程建设,控制地下水位,减小对软土地基的影响,保证施工安全。
2.5 结构设计在设计阶段,根据软土地基的地质条件特点,合理调整结构设计方案,以适应软土地基的特殊情况,确保施工的安全性和工程的长期稳定性。
某项目软土地基桩基事故分析及处理

参考内容
引言
引言
孔压静力触探(CPTU)是一种新型的原位测试方法,用于评估土体强度和变 形性质。该方法通过静力贯入过程中测量的孔隙水压力和静力触探阻力等参数, 对土体的工程性质进行评估。本次演示将详细介绍孔压静力触探的贯入机理及其 在桩基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孔压静力触探贯入机理
孔压静力触探贯入机理
二、事故原因分析
2、设计与实际情况不符:设计时,桩基设计人员未充分考虑到软土地基的特 点,未能合理选用适合于软土地基的桩基类型和参数。
二、事故原因分析
3、施工质量控制不严: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对桩基施工质量的控制不严格, 如桩孔深度、混凝土浇注等环节存在违规操作,导致桩基质量受到影响。
二、事故原因分析
二、事故原因分析
二、事故原因分析
在某市一项住宅楼项目中,由于对软土地基的性质认识不足,加之设计、施 工等方面的问题,导致了桩基事故的发生。以下是对事故原因的具体分析:
二、事故原因分析
1、地质勘察不准确:在项目前期,对地基土质的勘察不够深入,导致设计人 员无法全面了解软土地基的分布情况、承载能力及地下水位等重要信息。
三、事故处理措施
8、实施风险控制措施: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制定风险控制措施并严格执行, 以降低潜在的风险和安全隐患。
三、事故处理措施
9、建立应急预案:针对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制定应急预案,确保在紧急情况 下能够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四、结论
四、结论
综上所述,软土地基桩基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地质勘察不准确、设 计不合理、施工质量控制不严等因素。因此,在处理此类事故时,应全面考虑并 采取综合性的措施。通过重新进行地质勘察、优化设计方案、加强施工质量控制、 引入实时监测技术等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和避免类似的事故发生。应加强管理 和培训教育等方面的工作,提高项目管理和技术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安全意识。
高填方工程中软土地基沉降与变形监测及分析报告

高填方工程中软土地基沉降与变形监测及分析报告一、引言软土地基是一种特殊的地质条件,经常存在沉降和变形的问题。
本报告旨在对高填方工程中软土地基的沉降和变形进行监测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二、背景软土地基是指由粉砂、粉质黏土、淤泥等软土构成的地基。
在高填方工程中,由于填土层的压实,在软土地基上会产生沉降和变形。
这些问题可能对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及时进行监测和分析是非常必要的。
三、监测方法1. 钻孔观测法:通过钻孔取样,获取软土地基沉降和变形的数据。
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数据准确等优点。
2. 岩土仪器监测法:利用岩土仪器对软土地基的压力、位移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可以提供连续的数据。
四、监测结果分析通过对软土地基进行监测,我们获得了以下结果:1. 沉降分析:根据监测数据,软土地基在填土施工后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沉降。
整个软土地基的平均沉降量为XXmm,其中较大的沉降点出现在填土边缘处。
2. 变形分析:通过监测数据分析,软土地基在填土施工后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变形。
主要表现为水平位移和竖向变形。
水平位移主要出现在填土边缘处,最大位移量约为XXmm;竖向变形主要出现在填土中心区域,最大沉降量约为XXmm。
五、问题分析1. 影响因素:软土地基沉降和变形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填土的厚度、填土的施工方式、软土的地质特征等。
2. 不均匀沉降:由于填土的不均匀性,软土地基的沉降和变形呈现出不均匀的特点。
这可能导致高填方工程中的不平整或不对称性问题。
六、解决方案针对软土地基的沉降和变形问题,我们提出以下解决方案:1. 控制填土厚度:通过合理控制填土的厚度,可以减少软土地基的沉降和变形。
2. 采用加固措施:可以考虑在软土地基上施加加固材料,如钢板桩、橡胶软基等,以提高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七、结论通过对高填方工程中软土地基的沉降和变形进行监测和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高填方工程中软土地基发生一定程度的沉降和变形,特别是在填土边缘和中心区域。
水运工程软土地基施工监测检测重难点分析

水运工程软土地基施工监测检测重难点分析摘要:某水运工程项目,属于三级航道,建设规模为23 m×230 m×5 m的船闸工程。
该水运工程中闸室为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为2级水工建筑物,护岸、靠船墩设计为3级水工建筑物,上下游靠船段为400 m、远调站护岸长度为100 m。
由于该水运工程临近海域,建设区域多为软土地基,所以要求建设单位在施工前应针对软土地基特性,建立监测控制网,对软土地基区域进行竖向位移监测、水准观测。
在此基础上,建设方针对项目建设中的软土地基区域,分别对软土地基结构水压力、土压力、深层水平位移、分层沉降进行监测。
如在软土地基区域布置孔隙水压力监测点,定期测量施工前、施工期间、施工后的孔隙水压,记录软土地基孔隙水压增长、消散规律,借此评估软土地基处理方案的可行性。
关键词:水运工程;软土地基1 水运工程软土地基施工监测检测方法1.1 静力触探试验静力触探试验不仅是监测、检测软土地基的重要手段,同样可以应用在黏性土、沙土的勘测中。
水运工程建设中,静力触探试验可通过划分软土地基与其他土层的方式,有针对性地估算软土地基的物理力学指标,评估软土地基承载力,然后结合水运工程的基本需求,计算水运工程地基结构中单桩所需的承载力。
静力触探仪是开展试验的主要设施,该仪器由传动系统、量测系统、贯入装置组成。
仪器探头形式包括单桥、双桥探头两种,能够通过量测贯入阻力、孔隙水压力、锥尖阻力、侧壁摩阻力等参数,对水运软土地基进行全面检测。
1.2 平板荷载试验平板载荷试验是通过加载模拟水运工程地基承受力的方式,准确地获取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平板荷载试验是在软土地基区域放置一定尺寸的刚性承压板,然后分别施加荷载,观测不同荷载时软土地基变形情况。
通过观测水运工程软土地基的变形情况,相关人员可制作荷载-沉降关系曲线,同时确定软土地基的承载力,从而根据软土地基变形模量,完成软土地基的水运基础结构设计。
1.3 十字板剪切试验十字板剪切试验是水运工程建设中用于检测软土地基的试验活动,是在软土地基加固前后,通过检测分析软土地基的性质,以此评估软土地基加固效果。
浅谈软土中桩基施工导致的危害分析与对策

浅谈软土中桩基施工导致的危害分析与对策摘要:当前,由于建筑工程承建工作面的扩大,建筑工程涉及到越来越多地质相对复杂地基工程。
这就需要建筑施工企业,熟练地撑握多种地基基础施工方法,分析与应对不断变化的多种地质条件的挑战。
本文主要对软土中桩基施工导致的危害与对策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软土;建筑基础;处理措施引言软土一般指淤泥、淤泥质土、水下沉积的饱和软黏土为主组成的土层。
其特点是强度低、压缩性高、透水性小、空隙比大、含水量高等,对建筑基础的影响主要是沉降较大,容易发生剪切破坏。
软土地基如果处理不当,建筑基础容易出现沉降不均匀,上部结构就容易出现开裂现象,甚至使基础达不到承载力而出现工程事故。
所以,选择合理的处理方案,对软土地基处理,显得十分的重要。
一、软土地基概述1、软土概念所谓软土,从广义上讲,就是强度低、压缩性高的软弱土层。
在软土地基上修筑路基,若不加处理,往往会发生路基失稳或过量沉陷,导致公路破坏或不能正常使用。
习惯上把淤泥、淤泥质土、软粘性土总称为软土。
2、成因软粘土是第四纪后期形成的海相。
泻湖相、三角洲相、溺谷相和湖沼相的粘性土沉积物或河流冲积物,属于近代沉积物。
其中最为软弱的是淤泥和淤泥质土。
软土的特点是含水量高。
抗剪强度低、压缩性大、灵敏度高。
在荷载的作用下,地基承载力低,容易发生失稳事故。
地基沉降变形大,不均匀沉降也大,而且沉降稳定历时较长。
3、软土的特点地基中常见的软土,一般是指处于软朔或者流朔状态下的粘性土。
其特点是天然含水率高、孔隙比大,压缩系数高,强度低,并具有蠕变性、触变性等特殊性质,工程地质条件较差。
但由于各地的软土性质并不相同,所以各自的工程特性也不尽相同。
例如:广州软土具有厚度变化大、含水量高、孔隙比大、压缩性高、抗剪强度低、夹有较多的粉细砂、与其它地区软土相比固结速度快的特点。
而山区软土多是以坡洪积、重力堆积的物质为主,其沉积的物质分选条件极差,土质不纯,既有经过长距离搬运的粘土、砂粘土及有机物质,还有滞留在原地的残积土,甚至还包含有仍保持母岩结构的碎屑状的基岩风化物。
建筑物地基基础常见问题分析及及加固措施

建筑物地基基础常见问题及原因分析一、常见问题1.墙体开裂地基或基础一旦发生问题,一般是通过墙体开裂反应出来。
而墙体的整体性及承载力也会因地基基础的问题而削弱,甚至丧失。
在实际工程中,沉降缝是经常见到的。
2.基础断裂或拱起当地基的沉降差较大,基础设计或施工中存在问题时,会引起基础断裂。
3.建筑物下沉过大当地基土较软弱,基础设计形式不当及计算有误时,会导致整座建筑物下沉过大,轻者会造成室外水倒灌,重者建筑物无法使用。
例如,上海展览馆的中央大厅为箱形基础,1954年建成,30年后的累计沉降达1800㎜。
再如,墨西哥城的国家剧院建在厚层火山灰地基上,建成后沉降达3000㎜,门厅成为半地下室,影响了剧院的使用。
4.地基滑动地基滑动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下雨、渗水后在坡地建筑物的下部开挖时而引起的地基滑动;另一种是地基普遍软弱,设计时将地基承载力估值过高或使用时严重超载而引起的地基失稳,产生滑动事故。
5.地基液化失效疏松的粉细砂、轻亚粘土地基,地震时容易产生液化,强度剧烈下降,致使建筑物倾倒和大幅度震沉。
例如,唐山矿冶学院书库为四层楼房,1976年唐山地震时发生震沉,一层楼全部沉入地下。
再如,日本新渴公寓建于砂土地基上,1961年6月因新渴发生7.5级地震,地基发生液化而倾倒。
二、原因分析 1.主观原因(1)不认真勘察,没有完整的勘察资料。
地质勘察报告是建筑物地基基础设计的基本依据。
不进行勘察而凭经验设计,或勘察工作做得不认真、不细致,勘察报告未能准确反映实际地质条件,甚至漏测局部夹层弱土,没有探出局部土坑、古井,或是提供的土质指标不确切,均会导致设计失误,从而造成地基基础事故。
(2)设计方案不周。
地基基础设计方案的选择和确定非常重要,必须做到因地制宜,安全可靠,经济合理。
有些建筑物的地质条件差,变化复杂,更应合理选择设计方案,认真做好计算分析,否则就会引起建筑物结构开裂或倾斜,危及安全。
(3)施工质量低劣。
地基基础一般均为隐蔽工程,施工中常见的问题有:施工管理不善,未按设计图纸及程序办事;未勘察就施工;偷工减料,砌体强度、混凝土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有的甚至在混凝土内填放砖块;开挖后未验槽就浇捣基础,或开挖后发现有意外情况也不作认真处理就施工等。
地基变形分析,你会了吗?

地基变形分析,你会了吗?1 软土地基的不均匀沉降1.1 软土地基变形特征1.1.1 沉降大而不均匀:软土地区沉降观测,混合结构建筑,以层数表示地基受荷载大小,则三层房屋的沉降量为15~20cm;四层变化较大,一般为20~50cm,五层至六层则多超过70cm。
有吊车的一般单层工业厂房沉降量约为20~40cm,过大的沉降造成室内地坪标高低于室外地坪,引起雨水倒灌、管道断裂、污水不易排出等问题。
1.1.2 沉降速率大:建筑物的沉降速率是衡量地基变形发展程度与状况的一个重要标志。
软土地基的沉降速率是较大的,一般在加荷载终止时沉降速率最大。
沉降速率也随基础面积与荷载性质的变化而有所不同。
一般民用或工业建筑活荷载较小时,其竣工时沉降速率大约为0.5~1.5mm/d;活荷载较大的工业建筑物和构筑物,其最大沉降速率可达45.3mm/d。
随着时间的发展,沉降速率逐渐衰减,但大约在施工期半年至一年左右时间内,是建筑物差异沉降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也是建筑物最容易出现裂缝的时期。
在正常情况下,沉降速率衰减到0.05mm/d以下时,差异沉降一般不再增加。
如果作用在地基上的荷载过大,则可能出现等速下沉,长期的等速沉降就有导致地基丧失稳定的险。
2 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变形2.1 湿陷性黄土地基变形特征湿陷性黄土地基,其正常的压缩变形通常在荷载施加后立即产生,随着时间增加而逐渐趋向稳定。
对于大多数湿陷性黄土地基(新近堆积黄土饱和黄土除外),压缩变形在施工期间就能完成一大部分,在竣工后3~6个月即可基本趋于稳定,而且总的变形量往往不超过5~10cm。
而湿陷变形与压缩变形性质是完全不同的。
2.1.1 湿陷变形特点:湿陷变形只出现在受水浸湿部,其特点是变形量大,常常超过正常压缩变形几倍甚至十几倍;发展快,受水浸湿后1~3h就开始湿陷。
对一般事故来说,往往1~2h就可能产生20~30cm变形量。
这种量大、速率高而又不均匀的湿陷,会导致建筑物发生严重的变形甚至破坏。
软土地基工程的勘察技术要点与问题分析

软土地基工程的勘察技术要点与问题分析摘要:软土地基工程是目前岩土工程中比较常见的地基类型,对软土地基进行有效勘察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条件,但是由于软土地基触变性和流动性特点,在进行软土地基工程进行勘察的过程中具有复杂性的特点,在实际的勘察过程中需要对相应的勘察技术要点进行严格把握。
文章在对软土地基特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软土地基工程的勘察技术要点与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软土地基工程;勘察技术要点;问题;措施引言软土是当前岩土工程中常见的土壤类型,由于软土的触变性、不均匀性和高压缩性,导致软土类型的地基对于工程的稳定性和支撑性都呈现比较弱的能力和性质。
如果不对软土地基进行必要的勘察、了解和改造,那么会对工程建设的总体带来直接危害。
1软土地基的特性1.1触变性所谓的触变性就是触变的特性,也就是说软土地基在受到外界因素或者外力的影响下,特别是工程施工中所出现的振动或者连续起伏,而所出现的软土结构破坏的现象,在这样的情况下,软土的整体结构强度会发生不规则的变化,从而导致软土层出现沉降或者滑动的现象,严重影响软土地基的稳定性。
1.2流变性软土的主要特性是结构松散,密度较低,其中存在着大量的水分,软土在各种外力的作用下,会使水分在软土地基中的分布结构出现变化,从而导致水分出现分散和集中的现象,在这种水分结构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软土地基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形变。
1.3高压缩性软土层中的结构比较松散,水分比较充盈,在外界压力的作用下会出现空间和水分的压缩,从而导致软土地基在整体上出现不稳定,在软土地基出现压缩的情况下,建筑物业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沉降,如果软土地基的压缩不均匀或者不连续,那么建筑物在沉降的过程中也会出现不同步的情况,对建筑物的稳定性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1.4强度较低建筑工程需要保证地基具有较高的承载力,以此来保证建筑的整体稳定程度,但是对于软土层来说,其中的水分难以被排除,同时也不能有效的提高抗剪能力,这样就会由于软土层强度过低,导致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难以满足实际的施工要求,在实际的施工中容易出现边坡塌方和位移,形成相应的安全隐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软土地基中几个问题的分析
摘要:位于滨江、谷底、河滩等的城市地带,经常存在着含水量高、孔隙大、压缩性强、抗剪能力弱、承载能力低的软土。
在这样的地质环境下进行市政工程施工,如果没有对地基做适当的处理,地基将难以承受较大的荷载,譬如路堤可能由于地基不稳而引起沉降开裂甚至剪切破坏。
本文将以市政工程软土地基的施工问题为切入点,探讨工程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以求改善地基的变形性和渗透性等工程性质,提高软土地基的抗剪能力和承载能力。
关键词:市政工程,软土地基,问题处理
一、市政工程软土地基的常见问题
软土俗称淤泥质土,包括淤泥、泥炭、冲填土、杂填土等。
地基中不同沉积年代和成因类型的软土,对市政工程施工带来不利的影响。
笔者根据施工实践,对软土地基存在危害性进行分析,认为形成软土地基危害性的主要原因有:
1.承载力太低的原因
软土地基的危害性之一就是承载能力弱,在高强度的施工环境下,地基的整体很容易遭到破坏。
软土地基在承载力不足的原因,是因为软土含水量高,譬如淤泥软土,含水量最低35%,最高为50%。
在高含水量的状态下,软土的孔隙被水充满,致使土质疏松,容易被压缩,承载强度就越低。
2.沉降量太大的原因
软土地基的不均匀沉降,会影响工程施工功能的正常发挥,譬如在市政道路施工中,沉降量太大的软土地基道路容易出现裂缝,致使路面不均匀,甚至使得地下管线断裂。
软土地基沉降量太大的原因是弱透水性使然,软土的渗透系数小,在压力的作用下难以在短时间内固结,如果在加荷初期受到高强度的孔隙水压力,地基强度就会加速降低。
目前一些市内交通主干道的路基,软土沉降情况严重,这也是工程界的焦点难题之一。
3.地基上建筑物移位的原因
软土地基上的建筑落成后,过了一段时间可能发生移位情况,使得周边其他建筑和市政地下管网的安全性受到威胁。
这种移位情况缘于软土的高压缩性,软土的压缩性与其含水量成正比,在地基上部建筑物荷载作用下,会发生不均匀沉降,在超出地基允许承载力之外时,就会发生差异性的倾斜,引起建筑物移位。
4.地下水破坏的原因
软土地基的市政工程地下水含量高,地下水的承压力会影响基础施工,甚至破坏基础施工。
软土地基本身的抗剪强度小,受到荷载力之后,孔隙的水没有排
除的机会,剪切面上的有效压力低,软土不能固结,抗剪强度自然薄弱。
笔者在施工管理实践中发现,某些市政工程在开挖基槽的时候,由于支撑面不足,塌方发生频繁,这都是施工时候软土抗剪强度的指标失调引起的。
二、软土地基处理方法
进行市政工程地基施工,一是进行地基勘察,分析地基土壤的性质,二是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和允许条件,选择合适的地基加固方法,三是采取必要的保障措施,确保工程质量。
1. 地基勘察
软土地基勘察的目的是确定地基土壤的性质,确定工程的地质条件,为市政工程的施工提供足够的地质依据。
软土地基的勘察手段属于综合型的,包括调查测绘地面、钻探和取样、原位测试以及其他测试:①调查测绘地面。
确定软土地基分布的地形、地貌、成因、分布范围、成分等。
如果是已经建成建筑物的地基,还要确定地基的附加应力和强度。
②钻探和取样。
目的是了解软土的厚度、状态和层位,以及弄清楚地基所处位置地下水的埋深和排泄条件等。
在进行钻探和取样的过程中,要根据施工方案的技术要求,在深度掌握上与施工方案的规定一致,可采用丈量方式获取,但误差范围要控制在±5cm。
钻探的方法适宜采用干钻法,可防止粘土的扰动和地层的破坏。
至于软土取样,可采用静压法,保证所取样本与取样前的性质一致。
③计算地基承载力。
确定软土地基的剪切指标。
④室内测试。
将软土地基的样本拿到实验室进行测试,以工地现场的环境为测试依据,确定软土样本的含水量、密度、成分、固结压力、透水性、压缩性和抗剪强度等。
⑤最后是对地基附近的地下水水质进行试验,评价地下水对工程材料的腐蚀强度。
2.地基加固方法选择
软土地基的加固方法很多,但无论哪一种方法,都不是万能的。
软土地基加固方法的正确运用,除了要依据工程的实际情况,还要结合每种方法的功能特点,选择一种技术可靠、经济合理,并且适应工程的实际需求的方法。
常见的地基加固方法有:①强夯法。
此加固方法适用于碎石、沙土、饱和度低的粉土、素填土、杂填土等地基,因此要在地质勘查之后,才能确定此法是否适用。
强夯法的加固效果显著,施工成本低,尤其是加固填料粒径和含水量高的软土地基比较适用,而且容易控制,但震动性和噪音较大。
②置换法是将软土层换填成良质土的方法,适用于软粘性土层较薄的软土。
但置换法的成本高,而且在换填的过程中,对换填土的密实度要求比较高。
根据施工工程的差异性,可采取开挖置换法和强制置换法,前者是机械和人工挖除软土,然后换成良质土,后者则是采用打桩和爆破等强制性方法,将良质土压入地基中,挤出软土。
③补强法是为了减少地基土的压缩变形,采用土钉、板砖等约束地基土,使地基形成复合型的地基。
④土质改良法是利用力学、化学和物理学等方法加大地基土的密度,并促使地基土固结,通常采用的方法有:第一是利用排水的方式让地基土中的孔隙水慢慢排出,孔隙缩小之后,地基土的密度就会相应加大,其抗剪切强度也就得到提高。
第二是震
动挤实法,此法适用于砂性土层,常用射水震动方法,让砂石等排列密实,但这种方法的渗透系数比较小,而且不容易排除孔隙水,只能作为辅助补充的方法。
第三是固结法,即沿着软土的孔隙注入固化剂,再进行搅拌,使其和软土混合,促使软土冻结。
3.施工质量的保障措施
为保证市政工程的施工质量,要做好施工过程中的各项质量保障措施:①严格按照施工方案的标准和要求施工,并认真执行施工过程中的每项制度,尤其是隐蔽工程方面的质量管理,要进行严格检验,并做好施工记录。
②按照国家和行业的标准,建立岗位职责,要求每个负责人员都要熟悉施工程序,做好跟踪检查和交底工作,提高技术管理水平。
③为确保工程质量达标,项目技术的负责人要根据设计需求确定技术参数,而施工材料管理人员要严格验收材料,杜绝不合格材料混入施工现场。
④全面检查监督施工工艺的落实情况,督促相关施工人员按照技术要求施工,做好施工记录。
⑤技术交底工作落实到位,施工中要认真检查工作执行情况。
⑥如果施工中发生严重的质量问题,要及时汇报,不得隐瞒。
⑦工程竣工后,进行检查和验收,将质量隐患扼杀在交付使用之前。
三、结束语
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市政工程加大建设力度,随着工程规模的扩大,市政工程遇到软土基地的几率越来越高,软土地基是一种承载力弱的不良地基,严重影响地基的稳定性。
为解决市政工程软土地基问题,我们要对工程的地基进行科学勘察,通过分析地基软土的性质,为工程施工提供依据,而在施工过程中,相关的软土地基加固方法,必须根据勘察的数据进行选择确定,并在施工中采取适当的工程质量保障措施,提高软土地基的强度和稳定性,为建筑物的施工提供良好的地基条件,保证市政工程的顺利施工。
参考文献
[1]王志国.论道路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方法[J].科技致富向导,2011年14期:294.
[2]梁森.建筑基础工程中对地基加固处理技术的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年31期:117-178.
[3]赵激桦.谈软土地基基础加固处理方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年24期:305.
[4]高继忠.谈淤泥质软土地基加固处理措施[J].安徽建筑,2009年4期:111-116.
[5]赵一哲,高云涛,周继彤.强夯置换法加固软土路基的工程实践[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3期:12-13.
[6]马国雄.软土地基中市政箱式隧道施工技术[D].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2004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