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中国近代史第二章1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二章PPT课件

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兴衰 第三节 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
2021
教学内容
▪ 随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十九世 纪下半叶的中国出现了几千年来未有之“大变 局”。面对时局的变化,中国社会各阶级面临 “怎么办”的问题?
如何抵御外国侵略?如何救亡图存? 如何向西方学习?如何求强求富?
1、太平天国起义沉重打击了 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 的统治根基。
2、太平天国是中国封建社 会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3、太平天国还冲击了孔 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
2021
(一)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
4、太平天国起义还有力地 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5、太平天国起义鼓舞和推 动了当时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
事学堂)
2021
2021
2021
2021
4、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1872—1875年派出4批留美幼童 120名,1881年撤回。 •1875-1894年派出3批留欧学生, 学习造船、驾驶。
1872年,容闳带领中国第一 批30名留美幼童从上海出发
“近代中国留美第一人” 容闳
2021
洋务运动虽然引进了资本主义生产 方式,为中国近代化开启了道路。但是 其本质还是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不可 能真正担负起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使 命,也没有使中国真正富强起来。
2021
重点与难点
1、《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编》的比 较与评价。
2、洋务运动的内容及其影响。 3、维新运动的性质及其失败的原因。
2021
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兴起、发展与失败 二、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
2021
教学内容
发生在1851-1864年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 是清朝后期一次由农民发动的反帝反封建爱国 运动,并产生了《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 篇》两个纲领性文件。这次起义历时14载,转 战18省,建立了与清王朝对峙的政权,加速了 清王朝的衰败过程。
2021
教学内容
▪ 随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十九世 纪下半叶的中国出现了几千年来未有之“大变 局”。面对时局的变化,中国社会各阶级面临 “怎么办”的问题?
如何抵御外国侵略?如何救亡图存? 如何向西方学习?如何求强求富?
1、太平天国起义沉重打击了 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 的统治根基。
2、太平天国是中国封建社 会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3、太平天国还冲击了孔 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
2021
(一)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
4、太平天国起义还有力地 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5、太平天国起义鼓舞和推 动了当时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
事学堂)
2021
2021
2021
2021
4、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1872—1875年派出4批留美幼童 120名,1881年撤回。 •1875-1894年派出3批留欧学生, 学习造船、驾驶。
1872年,容闳带领中国第一 批30名留美幼童从上海出发
“近代中国留美第一人” 容闳
2021
洋务运动虽然引进了资本主义生产 方式,为中国近代化开启了道路。但是 其本质还是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不可 能真正担负起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使 命,也没有使中国真正富强起来。
2021
重点与难点
1、《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编》的比 较与评价。
2、洋务运动的内容及其影响。 3、维新运动的性质及其失败的原因。
2021
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兴起、发展与失败 二、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
2021
教学内容
发生在1851-1864年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 是清朝后期一次由农民发动的反帝反封建爱国 运动,并产生了《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 篇》两个纲领性文件。这次起义历时14载,转 战18省,建立了与清王朝对峙的政权,加速了 清王朝的衰败过程。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件第二章

事变的影响: 事变的影响: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是各种社会政治因素合 力作用的结果。 力作用的结果。 1.内战在事实上大体停止下来了 内战在事实上大体停止下来了, 1.内战在事实上大体停止下来了,国共关系 得到迅速发展,从而开始了国内和平的新时期; 得到迅速发展,从而开始了国内和平的新时期; 2.对国共两党的再次合作 对国共两党的再次合作, 2.对国共两党的再次合作,团结抗日起了重 大的推动作用, 大的推动作用,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准备 了必要的前提, 了必要的前提,成为由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 争的转折点,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 争的转折点,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
[基本认识] 基本认识]
在抗战期间, 在抗战期间,中共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为联合国民党共同抗日,制止顽固派对日妥协和反共倾向, ■ 为联合国民党共同抗日,制止顽固派对日妥协和反共倾向, 提出“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 提出“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 对倒退”三大口号。 对倒退”三大口号。 在党内批判放弃统一战线领导权的投降主义路线, ■ 在党内批判放弃统一战线领导权的投降主义路线,坚持在 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的原则,粉碎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高潮。 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的原则,粉碎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高潮。 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得到很大发展,抗日根据地不断扩大。 ■ 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得到很大发展,抗日根据地不断扩大。 在根据地建立“三三制”的统一战线政权,实行减租减息,实行公 在根据地建立“三三制”的统一战线政权,实行减租减息, 私兼顾、劳资两利的工商政策,争取团结了民资、 私兼顾、劳资两利的工商政策,争取团结了民资、开明士绅和其他 中间力量。建立了同民主党派和无党派爱国人士的合作关系, 中间力量。建立了同民主党派和无党派爱国人士的合作关系,获得 广大的同盟者。 广大的同盟者。 党的统一战线政策趋于完善和成熟,统一战线思想在实践 统一战线政策趋于完善和成熟 ■ 党的统一战线政策趋于完善和成熟,统一战线思想在实践 中有很大发展:提出独立自主原则;又团结又斗争的政策;发展进 中有很大发展:提出独立自主原则;又团结又斗争的政策; 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方针; 有理、有利、 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方针;“有理、有利、有 利用矛盾,各个击破”的斗争策略等。 节”,“利用矛盾,各个击破”的斗争策略等。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中共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领导权 的坚持,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成为“三大法宝” 的坚持,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成为“三大法宝”。
中国近代史课件第2-3章

• 三、北京失陷与《北京条约》 • 恭亲王奕訢 • 钦差便宜行事全权大臣 • 留守北京,督办和局 • 1860年10月 • 中英《北京条约》 • 中法《北京条约》
第二节 第二次鸦片战争 • 四、沙俄侵吞中国领土
第三节 清朝政治格局的变化
• 一、湘军、淮军的崛起 • 清朝固有八旗、绿营战斗力的衰弱; • 1853年,咸丰帝命大江南北各省在籍官绅
第一节 洋务派与洋务运动
• 一、洋务派的形成及其指导思想 • 洋务(自强)运动的主要内容: • 学习外国工业制造技术 • 宗旨:自强求富,挽救清朝危机。 • 代表:总理衙门、海军衙门与湘系、淮系。 • 具体人物:奕訢、奕譞、曾国藩、左宗棠、
李鸿章、张之洞等人。 • 思想:“旧学为体、新学为用”。
第一节 洋务派与洋务运动
权理朝政,并另简亲王辅政”。 • 11月,发动政变,即辛酉政变(又称北京
政变、祺祥政变等),捕杀肃顺等人,改 年号为“同治”。 • 两宫垂帘、亲王秉政的格局建立。
第三节 清朝政治格局的变化
• 二、辛酉政变 • 垂帘听政
第三节 清朝政治格局的变化
• 三、清朝权力结构的变化 • 汉人督抚的增多; • 督抚权限的扩大 • • 满汉关系的调整与走向; • 皇权旁落与外重内轻的格局。
• 二、维新人士与商战观念 • 郑观应(1842-1922),广东香山县人。 • 代表作《盛世危言》。 • “商战”观念的提出。 • 马建忠(1844-1900) • 薛福成(1834-1894) • 各人主张。
第三节 社会变化与早期维新思想的产生
• 一、民族资产阶级和早期工人阶级的出现 • 中国新阶层的产生:民族资产阶级和工人
阶级。 • 洋务运动:产生阶段。 • 民族资产阶级来源:买办商人、传统商人
第二节 第二次鸦片战争 • 四、沙俄侵吞中国领土
第三节 清朝政治格局的变化
• 一、湘军、淮军的崛起 • 清朝固有八旗、绿营战斗力的衰弱; • 1853年,咸丰帝命大江南北各省在籍官绅
第一节 洋务派与洋务运动
• 一、洋务派的形成及其指导思想 • 洋务(自强)运动的主要内容: • 学习外国工业制造技术 • 宗旨:自强求富,挽救清朝危机。 • 代表:总理衙门、海军衙门与湘系、淮系。 • 具体人物:奕訢、奕譞、曾国藩、左宗棠、
李鸿章、张之洞等人。 • 思想:“旧学为体、新学为用”。
第一节 洋务派与洋务运动
权理朝政,并另简亲王辅政”。 • 11月,发动政变,即辛酉政变(又称北京
政变、祺祥政变等),捕杀肃顺等人,改 年号为“同治”。 • 两宫垂帘、亲王秉政的格局建立。
第三节 清朝政治格局的变化
• 二、辛酉政变 • 垂帘听政
第三节 清朝政治格局的变化
• 三、清朝权力结构的变化 • 汉人督抚的增多; • 督抚权限的扩大 • • 满汉关系的调整与走向; • 皇权旁落与外重内轻的格局。
• 二、维新人士与商战观念 • 郑观应(1842-1922),广东香山县人。 • 代表作《盛世危言》。 • “商战”观念的提出。 • 马建忠(1844-1900) • 薛福成(1834-1894) • 各人主张。
第三节 社会变化与早期维新思想的产生
• 一、民族资产阶级和早期工人阶级的出现 • 中国新阶层的产生:民族资产阶级和工人
阶级。 • 洋务运动:产生阶段。 • 民族资产阶级来源:买办商人、传统商人
中国近代史纲要 第二章PPT课件

北伐失败,最主要原因是孤军深入,缺乏后方支援。
10
西征
1853年3月,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为夺取皖、赣,进 图湘、鄂,控制安庆、九江等军事要地,屏蔽天京,决定 在北伐的同时发动西征。6月3日,太平天国命夏官副丞相 赖汉英等率军二三万、战船千余艘,开始由天京朔江西征。 6月10日占领长江北岸重镇安庆,赖汉英率万余将士继续西 进,连克沿江诸镇,进围南昌。攻城三月不克,撤围北上。 石祥祯、韦俊西援,克九江,败清兵于田家镇,乘胜二克 汉阳、汉口。之后,胡以晃、曾天养从安庆出兵,北占集 贤关、桐城、舒城。1854年1月,克庐州(今合肥),清巡 抚江忠源败亡。2月,石祥祯、韦俊、曾天养再度西进,在 堵城大败清湖广总督吴文镕,三占汉阳。复分兵为三:曾 天养经略鄂北,韦俊渡江围武昌,石祥祯夺取湖南。
3、钟相、杨么:等贵贱,均贫富 (中国历史上第 一次提出“等贵贱”的口号 )
14
4、李自成:均田免粮 (李自成起义在中国历史中 有着深远的影响。“均田免粮”的口号已触及到封 建土地所有制,标志着当时农民起义达到了一个新 的水平 ) 5、太平天国: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钱同使,无 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这个口号继承了先前“等 贵贱,均贫富”的具体内容,又用基督教的形式为 人们描绘了一个理想世界的蓝图,确实是进步了 )
从金田起义 到定都天京
4
5
攻占武昌
北伐 建都天京
西征
永安建制
金田起义
6
金田起义
在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生日这一天,拜上帝 会众在金田村「恭祝万寿」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颁军纪五条:
遵条令; 别男行女行; 秋毫莫犯; 公心和傩; 同心合 力,不得临阵退缩。 全体将士蓄发易服,头裹红巾,13日东出大湟江口, 开始了轰轰烈烈规模空前的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因金田起义发生在广西,故有大量壮族人民参 加了金田起义
10
西征
1853年3月,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为夺取皖、赣,进 图湘、鄂,控制安庆、九江等军事要地,屏蔽天京,决定 在北伐的同时发动西征。6月3日,太平天国命夏官副丞相 赖汉英等率军二三万、战船千余艘,开始由天京朔江西征。 6月10日占领长江北岸重镇安庆,赖汉英率万余将士继续西 进,连克沿江诸镇,进围南昌。攻城三月不克,撤围北上。 石祥祯、韦俊西援,克九江,败清兵于田家镇,乘胜二克 汉阳、汉口。之后,胡以晃、曾天养从安庆出兵,北占集 贤关、桐城、舒城。1854年1月,克庐州(今合肥),清巡 抚江忠源败亡。2月,石祥祯、韦俊、曾天养再度西进,在 堵城大败清湖广总督吴文镕,三占汉阳。复分兵为三:曾 天养经略鄂北,韦俊渡江围武昌,石祥祯夺取湖南。
3、钟相、杨么:等贵贱,均贫富 (中国历史上第 一次提出“等贵贱”的口号 )
14
4、李自成:均田免粮 (李自成起义在中国历史中 有着深远的影响。“均田免粮”的口号已触及到封 建土地所有制,标志着当时农民起义达到了一个新 的水平 ) 5、太平天国: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钱同使,无 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这个口号继承了先前“等 贵贱,均贫富”的具体内容,又用基督教的形式为 人们描绘了一个理想世界的蓝图,确实是进步了 )
从金田起义 到定都天京
4
5
攻占武昌
北伐 建都天京
西征
永安建制
金田起义
6
金田起义
在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生日这一天,拜上帝 会众在金田村「恭祝万寿」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颁军纪五条:
遵条令; 别男行女行; 秋毫莫犯; 公心和傩; 同心合 力,不得临阵退缩。 全体将士蓄发易服,头裹红巾,13日东出大湟江口, 开始了轰轰烈烈规模空前的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因金田起义发生在广西,故有大量壮族人民参 加了金田起义
中国近现代史课件第二章

说明: 说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1.金田起义和太平天国的建立 1.金田起义和太平天国的建立 2.《天朝田亩制度》 资政新篇》 2.《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3.从天京事变到太平天国败亡 3.从天京事变到太平天国败亡 1856年天京事变--转折点 1856年天京事变--转折点 年天京事变--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马克思:农民“ 马克思:农民“不能以自己的名义来 保护自己的阶级利益” 保护自己的阶级利益”,“他们不能代表 自己,一定要别人代表他们。 自己,一定要别人代表他们。” 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中国共产党
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二、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 1.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 1.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 2.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2.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运动的兴起、 运动的兴起、发展与失败经 过 天津
金田起义1851年 年 金田起义 永安建制1852年 永安建制 金田起义 年
武昌 九江 长沙 永安 南昌
天京
定都天京1853年 年 定都天京
北伐西征东征1853—1856年 年 北伐西征东征
永安建制
天京变乱1856年 年 天京变乱
金田
后期防御战 定都天京 天京陷落1864年 年 天京陷落
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二、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 1.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 1.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 2.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2.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客观原因: ◇主观原因:农民革命的阶级局限性 主观原因: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洋务运动代表人物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二章 1PPT课件

1857.6.石达开率部离开天京。 1863.5.石达开兵败四川大渡河紫打地。
8
李秀成
9
10
11
12
清 末 凌 迟
13
14
15
16
曾国藩
李鸿章
17
18
华尔
19
20
21
太平天国忠王府
24
琼楼玉宇,曲栏洞房,真如神仙窟宅。
忠 王 府
25
26
27
28
6
(二)太平天国起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失败的原因: 1、农民阶级的阶级局限性 2、战略上的失误 3、没有科学的思想理论作指导 4、敌人力量的强大
教训:农民阶级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 争取得胜利的重任。单纯的农民战争也不可能 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7
天京事变
1856.8.杨秀清逼洪秀全封其万岁。 9.1.夜,韦昌辉率部赶回天京。 9月中旬,石达开赶回天京。 11月,韦昌辉被杀。
列政策。
32
1859年冬,洪仁玕
为振兴太平天国,提 出了一个改革内政和 建设国家的新方案 — —《资政新篇》
《资政新篇》是具有 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 的纲领,是先进的中 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 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 案。
33
34
写在最后
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
The foundation of success lies in good habits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兴衰 第三节 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1
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二、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
8
李秀成
9
10
11
12
清 末 凌 迟
13
14
15
16
曾国藩
李鸿章
17
18
华尔
19
20
21
太平天国忠王府
24
琼楼玉宇,曲栏洞房,真如神仙窟宅。
忠 王 府
25
26
27
28
6
(二)太平天国起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失败的原因: 1、农民阶级的阶级局限性 2、战略上的失误 3、没有科学的思想理论作指导 4、敌人力量的强大
教训:农民阶级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 争取得胜利的重任。单纯的农民战争也不可能 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7
天京事变
1856.8.杨秀清逼洪秀全封其万岁。 9.1.夜,韦昌辉率部赶回天京。 9月中旬,石达开赶回天京。 11月,韦昌辉被杀。
列政策。
32
1859年冬,洪仁玕
为振兴太平天国,提 出了一个改革内政和 建设国家的新方案 — —《资政新篇》
《资政新篇》是具有 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 的纲领,是先进的中 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 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 案。
33
34
写在最后
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
The foundation of success lies in good habits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兴衰 第三节 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1
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二、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
《中国近代史》PPT课件

05 甲午战争与民族 危机加深
甲午战争背景及原因
19世纪末,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对外扩张道路,积极侵略朝鲜并企图利用朝鲜为 跳板侵略中国。
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前夕,日本已先后发动侵略朝鲜和中国台湾的战争,并侵占琉球 群岛。
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以及西方列强对日本的偏袒,使得日本在侵略战争中屡屡 得手,更加助长了其侵略气焰。
社会性质的变化
中国由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 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社会矛盾的变化
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开 始转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 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 盾。
革命任务的变化
中国人民肩负起反对外国资本主义 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革命任 务。中国从此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 命时期。
03 太平天国运动与 内外交困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 面临列强瓜分、民族危机 空前严重的局面。
社会矛盾激化
清政府腐朽无能,社会矛 盾尖锐,民众反清情绪高 涨。
革命思想传播
孙中山等革命党人积极宣 传革命思想,推动革命运 动发展。
革命过程与结果
武昌起义
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在 湖北武昌发动起义,迅速占领武
汉三镇。
各地响应
战争过程与结果
第一次鸦片战争
1840年6月~1842年8月。英国 舰队封锁珠江口,北上攻陷浙江 定海,直逼天津。道光帝惊恐求 和,签订《南京条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年10月~1860年10月。英 法联军攻占广州、天津、北京等 地,火烧圆明园。最终签订《天 津条约》和《北京条约》。
鸦片战争对中国影响
战争过程与结果
01
1894年7月25日,日本 舰队在朝鲜丰岛海面偷 袭中国运兵船,挑起战 争。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二章课件

京事变爆发的原因和过程 • 2、天京事变的后果:
• 天父杀天兄,江山打不通,长毛非正主,依旧让咸丰。 • 天父杀天兄,终归一场空,打打包裹回家转,还是做长工。
• 3、孙中山的评说:
• “洪秀全之所以失败,……最大原因,是他们那一般人到 了南京之后,就互争皇帝,闭起城来自相残杀。” • 革命者不可有自己做皇帝的心理,“若是有了想做皇帝的 心理,一来同志打同志,二来本国人更要打本国人。全国 长年相争相打,人民的祸害没有止境。”
(一)洪秀全、拜上帝教、太平天国
• 1、洪秀全其人:
• 塾师、全家唯一的读书人 • 屡试不中(1828、1836、1837、1843年四次赴花县、广州 应试), • 喜欢赌博; • 从洪火秀到洪秀全
• 2、拜上帝教——信奉独一真神皇上帝 • 3、太平天国——太平、天国
(二)天朝田亩制度
• • • • 1、小农经济的产物 2、空想性 3、落后性 4、从来没有实行过——“照旧交粮纳税”
(四)洪仁玕与资政新篇
• 1、洪仁玕其人
• 洪秀全族弟 • 久居香港 • 干王(1859年)、总理太平天国朝政
• 2、《资政新篇》的倾向:
• 中央集权 • 现代化
• 3、《资政新篇》的评价
• 现代化的要求不是天平天国的产物 • 对中国现代化没有什么影响(太平天国起义失败后被毁版 1935年王重民在英国剑桥大学图书馆中见到,才重新面世)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杨宏雨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 一、农民革命风暴的起落 • 二、洋务运动的兴衰 • 三、维新运动的兴起与夭折
一、农民革命风暴的起落
• • • • • (一)、洪秀全、拜上帝教、太平天国 (二)、天朝田亩制度 (三)、天京事变 (四)、洪仁玕与《资政新篇》 (五)、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
• 天父杀天兄,江山打不通,长毛非正主,依旧让咸丰。 • 天父杀天兄,终归一场空,打打包裹回家转,还是做长工。
• 3、孙中山的评说:
• “洪秀全之所以失败,……最大原因,是他们那一般人到 了南京之后,就互争皇帝,闭起城来自相残杀。” • 革命者不可有自己做皇帝的心理,“若是有了想做皇帝的 心理,一来同志打同志,二来本国人更要打本国人。全国 长年相争相打,人民的祸害没有止境。”
(一)洪秀全、拜上帝教、太平天国
• 1、洪秀全其人:
• 塾师、全家唯一的读书人 • 屡试不中(1828、1836、1837、1843年四次赴花县、广州 应试), • 喜欢赌博; • 从洪火秀到洪秀全
• 2、拜上帝教——信奉独一真神皇上帝 • 3、太平天国——太平、天国
(二)天朝田亩制度
• • • • 1、小农经济的产物 2、空想性 3、落后性 4、从来没有实行过——“照旧交粮纳税”
(四)洪仁玕与资政新篇
• 1、洪仁玕其人
• 洪秀全族弟 • 久居香港 • 干王(1859年)、总理太平天国朝政
• 2、《资政新篇》的倾向:
• 中央集权 • 现代化
• 3、《资政新篇》的评价
• 现代化的要求不是天平天国的产物 • 对中国现代化没有什么影响(太平天国起义失败后被毁版 1935年王重民在英国剑桥大学图书馆中见到,才重新面世)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杨宏雨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 一、农民革命风暴的起落 • 二、洋务运动的兴衰 • 三、维新运动的兴起与夭折
一、农民革命风暴的起落
• • • • • (一)、洪秀全、拜上帝教、太平天国 (二)、天朝田亩制度 (三)、天京事变 (四)、洪仁玕与《资政新篇》 (五)、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件第2章

奕
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张之洞
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
“人无弃才不如夷,地无遗利不如夷, 君民不隔不如夷,名实必符不如夷”。 “始则师而法之,继则比而齐之,终则驾而 上之,自强之道,实在乎是”。 “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 之术”。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冯桂芬:1861年
的《校邠庐抗议》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兴衰 第三节 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本章重点
1. 太平天国农民起义为何不能成功? 2. 有“中国早期现代化”之称的洋务 运动有何贡献? 3. 戊戌维新运动的教训。
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一 、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1. 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爆发背景
广州 市花 都区 新华 镇大 布村 官禄 布, 是洪 秀全 成长 耕读 之地
• 经过数年准备,洪秀全在教义理论、仪式方面获 得成功,而冯云山等人亦发展了几千信徒,而拜 上帝教教众与官府的冲突也越来越激烈,终于在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事, 建国号太平天国。
建立政权:
1853年,定都南京,改名为天京。
2. 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马克思在1862年撰写的 《中国记事》中,严厉批判 太平天国:“除了改朝换代 以外,他们没有给自己提出 任何任务,……给予民众的 惊慌比给予老统治者的惊慌 还要厉害,他们的全部使命, 好象仅仅是用丑恶万状的破 坏与停滞对立。显然,太平 天国就是中国人的幻想所描 绘的那个魔鬼的化身,而这 类魔鬼是停滞的社会生活的 产物。”
• 这些思想的先进性、超前性,这是最早 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或 者说是中国第一个现代化纲领;从世界 范围来看,《资政新篇》的核心是要在 中国发展资本主义,这是当时亚洲最早 的近代化方案,与西方国家相比,仍是 比较先进的。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件》(第2章)

(二)时代变化向中国人提出了新问题、新任务: 时代变化向中国人提出了新问题、新任务: 寻找和探索国家的出路
1、如何抵御外国侵略?如何救亡图存? 如何抵御外国侵略?如何救亡图存?
2、如何向西方学习?如何求强求富? 如何向西方学习?如何求强求富?
(三)各阶级登台表演与探索 1、农民阶级发动太平天国农民战争,企图用武 农民阶级发动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装斗争和农民改革方案改造社会。 装斗争和农民改革方案改造社会。 2、地主阶级洋务派官僚进行洋务运动,企图通 地主阶级洋务派官僚进行洋务运动, 过学习西方军事技术来挽救封建统治和实现国家 富强。 富强。 3、新兴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戊戌变法,企图通 新兴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戊戌变法, 过自上而下的政治改良道路实现变法维新救亡图 存。
(三)维新运动的历史意义
1、严重民族危机下的爱国救亡运动。 严重民族危机下的爱国救亡运动。 大声疾呼救亡图存, 要救国就要维新变法, 大声疾呼救亡图存 , 要救国就要维新变法 , 民 族觉醒开始。 族觉醒开始。 2、反映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的政治改革运动。 反映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的政治改革运动。 反映中国新兴资产阶级的政治、 经济、 反映中国新兴资产阶级的政治 、 经济 、 文化要 求主张,改革制度。 求主张,改革制度。
太平军反击外国侵略者
(三)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 1、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勾结共同镇压。清军、地方 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勾结共同镇压。清军、 团练、湘军、淮军、洋枪队、外国军队(“借师助 剿”)。 2、主观原因:农民阶级局限性和弱点。 主观原因:农民阶级局限性和弱点。 (1)太平天国政权日益封建化与腐败化. 太平天国政权日益封建化与腐败化. (2)农民领导人思想脱化,争权夺利,自相残杀。 农民领导人思想脱化,争权夺利,自相残杀。 (3)农民没有科学理论指导,太平天国政治纲领的局限 农民没有科学理论指导, 性和政策的失误。 性和政策的失误。 (4)宗教的消极作用。(拜上帝教、迷信、天命) 宗教的消极作用。 拜上帝教、迷信、天命)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幻灯片 第二章

上编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上编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
本章 知识结构
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 风暴的起落
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 兴衰
第三节 维新运动的 兴起和夭折
上编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
摆在中国人面前的 新问题、新任务
如何抵御外国侵略? 如何救亡图存?
如何向西方学习? 如何求强求富?
上编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
二、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 1、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对历史三十年的 洋务运动应当如 何评价?
上编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
2、洋务运动的失败
(1)外国侵略者的压制和破坏。 (2)封建顽固派的反对阻挠。 (3)洋务派本身的封建性和依附性。 (4)“中体西用”指导思想的局限性。
第三,更是一场 思想启蒙运动
大声疾呼救亡 图存,要救国就要 维新变法
翻译传播西方 政治学说。著书 、办报、设学堂
上编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
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上编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
失败的原因
客观原因
主观原因
(民族资产阶级的 软弱性、妥协性)
新旧力量 对比悬殊
不敢否定 封建主义
对帝国主义 抱有幻想
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洪秀全(1814—1864)
上编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
1843 “拜上帝教”
矛头所指—晚清政府
“太平军的基督教 是专为战斗行动而创造 出来的一种东西方特异 的混合体,除了100年 后中国借来并加以汉化 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外 ,那在中国是史无前例 的。”
康广仁
林旭
上编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上编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
本章 知识结构
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 风暴的起落
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 兴衰
第三节 维新运动的 兴起和夭折
上编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
摆在中国人面前的 新问题、新任务
如何抵御外国侵略? 如何救亡图存?
如何向西方学习? 如何求强求富?
上编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
二、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 1、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对历史三十年的 洋务运动应当如 何评价?
上编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
2、洋务运动的失败
(1)外国侵略者的压制和破坏。 (2)封建顽固派的反对阻挠。 (3)洋务派本身的封建性和依附性。 (4)“中体西用”指导思想的局限性。
第三,更是一场 思想启蒙运动
大声疾呼救亡 图存,要救国就要 维新变法
翻译传播西方 政治学说。著书 、办报、设学堂
上编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
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上编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
失败的原因
客观原因
主观原因
(民族资产阶级的 软弱性、妥协性)
新旧力量 对比悬殊
不敢否定 封建主义
对帝国主义 抱有幻想
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洪秀全(1814—1864)
上编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
1843 “拜上帝教”
矛头所指—晚清政府
“太平军的基督教 是专为战斗行动而创造 出来的一种东西方特异 的混合体,除了100年 后中国借来并加以汉化 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外 ,那在中国是史无前例 的。”
康广仁
林旭
上编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
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二章课件ppt

集金田村,按军事编制组织起一支起义大军。1851年1月11
日洪秀全在金田正式宣布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
太平军。咸丰元年二月二十一日(1851年3月23日),洪秀
全在武宣东乡称天王。闰八月初一,攻克永安(广西蒙 山),在此进行了一系列军政建设:诏封杨秀清为东王, 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 翼王,西王以下俱受东王节制;
探索之一:农民阶级的太平天国运动
一、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
1、外国资本主义入侵(重要原因)
(巨额赔款、白银外流、商品倾销)
2、清政府政治腐败,刑罚淫滥。
3、自然灾害严重 4、洪秀全创立的拜上帝教提供了思想舆论
二、洪秀全及太平天国起义过程
洪秀全1814——1864
太平天国早期经过
道光三十年(1850年),五月洪秀全下令2万多会众齐
为中国历代农民起义所没有的特点。
(不承认不平等条约、痛击外国侵略者)
(4)具有世界意义:打击了西方殖民势力,
推动和支持了亚洲的民族解放运动。
17
2、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
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勾结共同镇压
主观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和弱点:
(1)农民没有科学理论指导,太平天国纲
领的局限性和政策策略的失误。
自主、反对外来侵略的原则立场。
(2)历史评价:
A、以学习西方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方案,是当时中国
最先进的治国方案;
B、反映了太平天国政治斗争的需要,强调集权、反 对帮派,目的是要维护和巩固太平天国的政权; C、脱离了当时军事斗争实际的方案,未解决最紧近 的军事问题。打仗是第一位的,却未提出,只提出 了宏观的长远的空的设想。
2、《资政新篇》
(1)主要内容:政治上,主张加强中
近现代史第二章课件

突围北上,
1852年攻占 武汉三镇 队伍发展 到50万。
南王冯云山 牺牲
西王肖朝贵 牺牲
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太平天国时期出版的《资政新篇》《太平军目》 《天朝田亩制度》等,明确规定了军队的编制、 土地制度和 施政方针。
(二)《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
金田村
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1853年开始派林凤 祥、李开芳进行 北伐。因孤军深入、 给养不足,全部 1853年春,顺江 1853年定都天京后, 壮烈牺牲。 东下占领南京, 1853年赖汉英率部 太平天国颁布《天 改名为天京。 西征:1855年石达开 朝田亩制度》;进 正式建立与清政 西征军潘阳湖口大捷后, 行北伐于西征、东 府对峙的政权。 进入江西。 征,1856年进入了 1853年颁布了《 1852年春, 军事上的全盛时期。 天朝田亩制度》。
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二、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
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一)金田起义、太平天国政权的建立 时代背景(原因)
地主和农民阶级矛盾的尖锐化 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衙门污吏,何异虎狼”
“天下贪官,甚于强盗,
由于封建专制政权和地主阶级对农民的政治
“民之财尽矣,民之苦极矣!”
压迫和经济剥削,这是和以往发生的农民起
洪秀全
个人资料:
洪秀全,1812年生,广东人。出 身客家,家境贫寒, 7岁被送入私塾 洪 秀 4次应试,均名落孙山。在 读书,曾 全 第一次应试过程中,偶遇一位西方 传教士带了一名翻译进行传教活动, 当时称为“讲街书”。之后,又遇 到此位传教士,并得到了一部对洪 秀全一生发生重大影响的书—— 《劝世良言》。受其影响,洪秀全 声称自己是上帝的次子、耶稣的弟 弟,创立拜上帝会,广招信徒。当 时广西地瘠民贫,连年灾荒,饥民 处处,到金田起义时,在广西共吸 纳了信徒一万余人。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件-第2章西方殖民侵略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最终都是要看列强侵略要求的满足程度)
4、落后弱小国家抵抗即使失败了,也不同程度地对历史 产生积极影响,推动历史前进。(一个民族只有抗争才有血性才有希望,
正是中国人民的英勇反抗,我们民族没有被瓜分亡国,我们涌现了大批民族英雄爱国主义 者,铸造了为后世敬仰的民族精神民族魂。)
注意:殖民主义不能等同资本主义。采取种族屠杀、隔离、压迫等政策。
★葡萄牙人最早殖民活动是1415 年占领了北非摩洛哥的休达地区
★西班牙支持的哥伦布1492年10月发现 了美洲新大陆。1588年无敌舰队覆灭。
第二阶段:17、18世纪荷兰、英国、法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商 业垄断公司垄断贸易,并继续奴隶贸易。 殖民侵略是资本主 义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
西方殖民侵略的侵略后果:
首先,迫使中国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破坏中国领土主 权;使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由独立的封建大国变为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的弱国,社会特征、阶级关系,社会矛盾、历 史任务都发生相应变化。
其次,逐渐操纵了中国的内政外交、军事国防与经济命脉, 使中国被迫纳入资本殖民主义体系,沦为其附庸。
2、一定程度冲击了小农经济(生产关系),摧残了旧世界(体制、 观念),客观上带来了中国人的觉醒奋进和探索意识。
3、更主要的是殖民者与腐朽统治集团的勾结和压迫,强化了反动 的殖民地经济和官僚资本主义经济,中国逐步沦为殖民大国的附 庸(半殖民地半封建),丧失了各种主权,严重阻碍了中国自身民族 工业的积累和发展,造成了各种社会问题(战乱、贫困)。
八 国 联 军 屠 杀 中 国 人 民
逼签条约
1840-1911年,列强强迫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章程)共1100多件,危害最大的主要有:
侵略战争和事件 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4、落后弱小国家抵抗即使失败了,也不同程度地对历史 产生积极影响,推动历史前进。(一个民族只有抗争才有血性才有希望,
正是中国人民的英勇反抗,我们民族没有被瓜分亡国,我们涌现了大批民族英雄爱国主义 者,铸造了为后世敬仰的民族精神民族魂。)
注意:殖民主义不能等同资本主义。采取种族屠杀、隔离、压迫等政策。
★葡萄牙人最早殖民活动是1415 年占领了北非摩洛哥的休达地区
★西班牙支持的哥伦布1492年10月发现 了美洲新大陆。1588年无敌舰队覆灭。
第二阶段:17、18世纪荷兰、英国、法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商 业垄断公司垄断贸易,并继续奴隶贸易。 殖民侵略是资本主 义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
西方殖民侵略的侵略后果:
首先,迫使中国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破坏中国领土主 权;使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由独立的封建大国变为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的弱国,社会特征、阶级关系,社会矛盾、历 史任务都发生相应变化。
其次,逐渐操纵了中国的内政外交、军事国防与经济命脉, 使中国被迫纳入资本殖民主义体系,沦为其附庸。
2、一定程度冲击了小农经济(生产关系),摧残了旧世界(体制、 观念),客观上带来了中国人的觉醒奋进和探索意识。
3、更主要的是殖民者与腐朽统治集团的勾结和压迫,强化了反动 的殖民地经济和官僚资本主义经济,中国逐步沦为殖民大国的附 庸(半殖民地半封建),丧失了各种主权,严重阻碍了中国自身民族 工业的积累和发展,造成了各种社会问题(战乱、贫困)。
八 国 联 军 屠 杀 中 国 人 民
逼签条约
1840-1911年,列强强迫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章程)共1100多件,危害最大的主要有:
侵略战争和事件 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
二、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
20
历史意义
(1)加速清王朝和整个封建制度的衰落 和崩溃; (2)它坚持了14年,势力发展到18省, 严惩了中外反动势力;
(3)在反封建同时
又担负起反侵略的任
务;一些领导人主张
学习西方、在中国发
展资本主义;
21
(4)思想上、组织上较 以往农民起义高出一 筹,中国农民战争的 最高峰;
但同时不能忽视的是中国的现代化历 程正是在这些探索中迈开了缓慢的步伐, 前一次探索都为下一次提供了历史条件和 社会基础。
2
思考题:
1、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败 的原因、教训? 2、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性质和失败的原因、 教训? 3、如何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原 因、教训?
3
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6
2、清政府封建剥削和搜刮的严重,使阶级矛盾 不断恶化
➢ 土地集中十分严重; ➢ 封建剥削日益沉重,正如天地会的《万大洪告
示》所说:“天下贪官,甚于强盗,衙门污吏, 何异虎狼”,“民之财尽矣,民之苦极矣!” ➢ 清政府吏治腐败,水利长年失修,自然灾害频 繁。
7
3、人民群众的反抗有着持续的发展
8
(二)金田起义和太平天国的建立
天京陷落(1864年)
10
(三)《天朝田亩制度》
《天朝田亩制度》是 起义农民提出的一个 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 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 改革方案。
11
历史评价:
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 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 望,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反 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12
绝对平均分配产品的方案, 违背社会发展规律,无法 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是根本无法实现的空想。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兴衰 第三节 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1
十九世纪,面对接踵而来的变局、危 局,中国社会各阶层提出了不同的救国方 案,他们先后相继对国家出路进行探索。
这些探索中,包括对清王朝内部危机 的反应及对西方挑战的回应。而探索的失 败则表明截至十九世纪末清王朝在原有框 架内的自改革方式不能奏效。
13
企图把正在趋向分离的小 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牢固的 结合在一起,把整个社会 改造成划一的自给自足的 小农经济。
14
规定了天王的高度集权、 官员的世袭制等,都表现 了封建的等级关系。
15
(四)《资政新篇》
16
主要内容
在政治方面,主张立政的关键,“惟在乎设法 用人之得其当”。所谓“设法”,就是制定法 律、制度。他指出立法的重要性,认为英国之 所以成为当时“最强之邦,由法善也”;
在外交方面,主张同资本主义国家自由通商, 进行文化交流,但外人不得干涉太平天国的 内政和“国法”。
18
历史评价:
(1)以学习西方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方案,是 当时中国最先进的治国方案;
(2)反映了太平天国政治斗争的需要,强调 集权、反对帮派,目的是要维护和巩固太平 天国的政权;
(3)脱离了当时军事斗争实际的方案,未解 决最紧近的军事问题。打仗是第一位的,却 未提出,只提出了宏观的长远的空的设想。
4
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5
(一)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
1、西方的对华侵略,激化了中外民族的矛盾 ➢ 西方殖民者使中国人民经历了战争的灾难; ➢ 西方殖民者使中国人民承担了沉重战争负荷; ➢ 鸦片战争后,以英国为首的西方殖民者大量向
中国推销鸦片、倾销商品,引起了中国经济生 活的严重动荡,银贵钱贱现象严重。
洪秀全(1814~1864) 中国近代太平天国的创 始人和思想指导者 。广 东花县(今花都市)官 禄人。1814年1月1日生, 1864年6月3日卒。
9
金田起义(1851年) 永安建制(1852年) 定都天京(1853年) 北伐西征东征(1853—1856年)
运 动 经 过
天京内乱(1856年)
后期防御战
在经济方面,主张效法西方资本主义,发展近 代交通运输事业,包括兴建铁路、公路、修浚 何道、行驶轮船、兴办邮政等;发展金融事业, 包括兴办银行、发行纸币、推广保险等;
17
在思想文化、风俗习惯方面,主张设学馆、 医院,建破盲聋哑院、鳏寡孤独院、礼拜堂、 育婴堂,禁庙字寺观,革阴阳八煞,除九流 堕民,禁溺婴及买卖人口和使用奴婢,严禁 鸦片入口;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23
谢谢你的到来
学习并没有结束,希望大家继续努力
Learning Is Not Over. I Hope You Will Continue To Work Hard
演讲人:XXXXXX 时,后期又提 出第一个在中国发展 资本主义的方案;
(6)同亚洲各国人民的 斗争相互推动、相互 影响,共同打击西方 殖民主义者。
22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二、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
20
历史意义
(1)加速清王朝和整个封建制度的衰落 和崩溃; (2)它坚持了14年,势力发展到18省, 严惩了中外反动势力;
(3)在反封建同时
又担负起反侵略的任
务;一些领导人主张
学习西方、在中国发
展资本主义;
21
(4)思想上、组织上较 以往农民起义高出一 筹,中国农民战争的 最高峰;
但同时不能忽视的是中国的现代化历 程正是在这些探索中迈开了缓慢的步伐, 前一次探索都为下一次提供了历史条件和 社会基础。
2
思考题:
1、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败 的原因、教训? 2、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性质和失败的原因、 教训? 3、如何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原 因、教训?
3
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6
2、清政府封建剥削和搜刮的严重,使阶级矛盾 不断恶化
➢ 土地集中十分严重; ➢ 封建剥削日益沉重,正如天地会的《万大洪告
示》所说:“天下贪官,甚于强盗,衙门污吏, 何异虎狼”,“民之财尽矣,民之苦极矣!” ➢ 清政府吏治腐败,水利长年失修,自然灾害频 繁。
7
3、人民群众的反抗有着持续的发展
8
(二)金田起义和太平天国的建立
天京陷落(1864年)
10
(三)《天朝田亩制度》
《天朝田亩制度》是 起义农民提出的一个 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 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 改革方案。
11
历史评价:
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 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 望,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反 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12
绝对平均分配产品的方案, 违背社会发展规律,无法 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是根本无法实现的空想。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兴衰 第三节 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1
十九世纪,面对接踵而来的变局、危 局,中国社会各阶层提出了不同的救国方 案,他们先后相继对国家出路进行探索。
这些探索中,包括对清王朝内部危机 的反应及对西方挑战的回应。而探索的失 败则表明截至十九世纪末清王朝在原有框 架内的自改革方式不能奏效。
13
企图把正在趋向分离的小 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牢固的 结合在一起,把整个社会 改造成划一的自给自足的 小农经济。
14
规定了天王的高度集权、 官员的世袭制等,都表现 了封建的等级关系。
15
(四)《资政新篇》
16
主要内容
在政治方面,主张立政的关键,“惟在乎设法 用人之得其当”。所谓“设法”,就是制定法 律、制度。他指出立法的重要性,认为英国之 所以成为当时“最强之邦,由法善也”;
在外交方面,主张同资本主义国家自由通商, 进行文化交流,但外人不得干涉太平天国的 内政和“国法”。
18
历史评价:
(1)以学习西方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方案,是 当时中国最先进的治国方案;
(2)反映了太平天国政治斗争的需要,强调 集权、反对帮派,目的是要维护和巩固太平 天国的政权;
(3)脱离了当时军事斗争实际的方案,未解 决最紧近的军事问题。打仗是第一位的,却 未提出,只提出了宏观的长远的空的设想。
4
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5
(一)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
1、西方的对华侵略,激化了中外民族的矛盾 ➢ 西方殖民者使中国人民经历了战争的灾难; ➢ 西方殖民者使中国人民承担了沉重战争负荷; ➢ 鸦片战争后,以英国为首的西方殖民者大量向
中国推销鸦片、倾销商品,引起了中国经济生 活的严重动荡,银贵钱贱现象严重。
洪秀全(1814~1864) 中国近代太平天国的创 始人和思想指导者 。广 东花县(今花都市)官 禄人。1814年1月1日生, 1864年6月3日卒。
9
金田起义(1851年) 永安建制(1852年) 定都天京(1853年) 北伐西征东征(1853—1856年)
运 动 经 过
天京内乱(1856年)
后期防御战
在经济方面,主张效法西方资本主义,发展近 代交通运输事业,包括兴建铁路、公路、修浚 何道、行驶轮船、兴办邮政等;发展金融事业, 包括兴办银行、发行纸币、推广保险等;
17
在思想文化、风俗习惯方面,主张设学馆、 医院,建破盲聋哑院、鳏寡孤独院、礼拜堂、 育婴堂,禁庙字寺观,革阴阳八煞,除九流 堕民,禁溺婴及买卖人口和使用奴婢,严禁 鸦片入口;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23
谢谢你的到来
学习并没有结束,希望大家继续努力
Learning Is Not Over. I Hope You Will Continue To Work Hard
演讲人:XXXXXX 时,后期又提 出第一个在中国发展 资本主义的方案;
(6)同亚洲各国人民的 斗争相互推动、相互 影响,共同打击西方 殖民主义者。
22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