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姥姥的剪纸》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何素舟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姥姥的剪纸》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柳江县基隆开发区小学何素舟

【教材简解】:《姥姥的剪纸》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姥姥剪纸技艺高超,善良勤劳,以及通过剪纸联结着的“我”与姥姥之间那份浓浓的亲情。课文语言优美,情感饱满,“剪纸”一词既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也是情感变化和流露的载体。

【目标预设】

1.学会生字新词,读通课文,读薄课文,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积累好词佳句,领悟体会文本的表达方式。

3.学习课文第一至六自然段,把课文读厚,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剪纸技艺高超。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主要容,体会夸、反衬、正面描写与反面描写等文章表达方式。

教学难点:

1.理清课文脉络,学会概括段意。

2.领悟文本表达方式。。

【设计理念】新课程理念强调语文教学要重视孩子学习能力的培养,“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导地位。同时它还强调“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进行对话的过程。”

【设计思路】课文容极富生活化,平实中饱含深情。因此我想以一颗童真之心走进课堂,围绕设计理念把第一课时教学主要分为两大板块。首先初读课文,从整体上感知全文,把课文读薄。其间让学生讲述分段的理由,理清脉络。在此基础上,学习课文第一至六自然段,感受姥姥剪纸技艺高超,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提升语文能力。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题目叫《姥姥的剪纸》(板书课题)。

2.解题。

①北方人管外婆叫——“姥姥”,叫起来很亲切。我们学着北方孩子,来叫一声——姥姥。

俗语激情:俗话说“猫恋食,狗恋家,小孩最恋姥姥家。叫亲切一些。齐读。

②这位姥姥还有一样拿手绝活儿呢!那就是——剪纸。

③想欣赏一下姥姥的剪纸吗?课件出示(剪纸是我国的一种民间艺术,历史悠久,源远

流长。逢年过节或者新婚喜庆的时候,人们把美丽鲜艳的剪纸贴在雪白的墙上或明亮的玻璃窗上、门上、灯笼上等,节日的喜庆便被渲染得非常浓郁。所以又叫窗花。)

3.剪纸美吗?那我们就美美地读一次课题。

二、检查预习,字词导入文本。

1.了解情况。这篇课文预习过了吧?我问一问你们读了几遍课文?(大家学习积极性很高。)

2.读生字。

师:老师先检查一个字(课件出示“薅”),这个字读什么音。你是怎么认识的?(你很有学习方法。)齐读两次。

【设计意图:目前的阅读课堂关注人文的多了,关注字词积累的少了。打开学生的作业,错别字成堆。安排学生对于词语的认读、感知、理解、运用,旨在营根固本。】

三、理清脉络。

1.读着读着这些词语,我们仿佛就走进了作者的童年,走进了剪纸的世界。请大家打开课本70页,快速默读课文,想一想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师生交流:技艺高超祖情深(板书)

2.小结:是的,课文不光表现了姥姥高超的剪纸技艺,更体现了姥姥对作者的疼爱牵挂,寄托了作者对姥姥的思念和依恋,剪纸如同桥梁沟通了姥姥与作者之间的感情,宛如纽带,拉近了两人之间的距离。

四、问题探究,深入研读

(一)感悟技艺高超。

1.品读重点句段。

姥姥的剪纸技艺高超具体表现在什么地方呢?课件出示:请同学们一边默读一边用笔划出有关的句子,并简单地写下自己的体会和发现。

2.学生默读圈划,教师巡视。

3.对话交流:

(1)第一组句子:一把普普通通的剪刀,一普普通通的彩纸,在姥姥的手里翻来折去,便要什么就有什么了。动物、植物、器物,无所不能。我从小就听人啧啧赞叹:“你姥姥神了,剪猫像猫,剪虎像虎,剪只母鸡能下蛋,剪只公鸡能打鸣。”课件出示,这位同学关注的是课文的第二段,大家找到了吗?齐读一次。

①品味梳理:

◆那个字最能说明姥姥的技艺高超?板书:神。(你姥姥神了,一个神字,多么贴切,

多么精准,高度概括了对姥姥剪纸技艺的评价。)你能用另外一个字来来替换“神”

字吗?姥姥是个剪纸牛人、姥姥的剪纸技艺绝了、姥姥的剪纸技艺真高!(“牛、棒、绝”这些字也能表达出对姥姥的赞赏。)

◆姥姥的剪纸剪得这么神,你又想到了哪些词语来形容?(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无

所不能。)

◆姥姥用的是什么样的彩纸?什么样的剪刀?这些普通的材料在姥姥的手里却是——无

所不能。这两个词反差如此之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对比是我们常用的一种写作手法。

正因为有对比,我们才对姥姥高超的剪纸技艺印象深刻。请大家在这段话旁边写上。板书:对比

②领悟写法:

◆夸

于是人们夸姥姥:剪只母鸡能下蛋,剪只公鸡能打鸣。这句话采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手法?

师:其实文中已经明确告诉我们这种写法了,大家联系下文看,第三段的句子“这自然是夸的说法”。这是老百姓生活中的大白话,通俗易懂。明知道不可能,却不像是说假话,这就是民俗语言夸的特点与魅力。我们也有很多经典的民俗语言,比如:狗肉滚三滚,神仙坐不稳;英雄难过美人关,美人难过卖酸摊。如果我们写作时能适当地运用民俗语言,就能让文章更加精彩。

◆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这段话有两个句子,都表现了姥姥的剪纸技艺高超。可是表达的角度不一样。它们有什么不一样呢?

◆点拨:第1句话通过生动的语言,直接描写姥姥剪纸的动作,从而表现姥姥剪纸技艺高超,无所不能,这就叫正面描写。而第二句话没有直接写姥姥的剪纸技艺如何,但却通过周围乡亲们的话,表达了同样的意思,这就叫侧面描写,也叫间接描写。板书,大家在有关的段落旁边写上。

◆小结:学习是为了运用,如果我们在写作时把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结合起来塑造人物,就能使人物形象更生动更鲜明。

【设计意图:体会感悟文本的表达方式《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三学段的阅读要求中,提出“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而第三学段提出要领悟“表达顺序”、“表达方法”,要解决的问题是“怎样写”。从阅读理解的层次上讲,第三学段的目标更高,是在弄懂“写什么”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怎样写”,为初中的阅读教学打好基础,顺利过渡。】

③激情朗读。

◆姥姥的剪纸远近闻名,她广结善缘,有求必应。乡亲们是啧啧赞叹。我们来夸一夸

姥姥。指名读。

◆课件出示:你姥姥神了,剪猫像猫,剪虎像虎,剪只母鸡能下蛋,剪只公鸡能打鸣。

评价:(听得让人美滋滋的、用的是夸的写法,读的语气要表现出来、姥姥听了高兴,我们听了也高兴、大家越来越会夸人了,孩子们的夸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