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板的钢筋构造要求

合集下载

钢筋混凝土梁板的配筋构造

钢筋混凝土梁板的配筋构造

钢筋混凝土梁板的配筋构造3.1 受弯构件的构造要求(1)梁的一般构造钢筋混凝土梁的常用截面有矩形、T形、工形和花篮形等形式,如图图3.25梁的截面形式受弯构件在外荷载作用下,截面上将同时承受弯矩M和剪力y的作用。

在弯矩较大的区段可能发生沿横截面的(称为正截面)受弯破坏,在剪力较大的区段可能发生沿斜截面的受剪破坏,当受力钢筋过早切断、弯起或锚固不满足要求时,还可能发生沿斜截面的受弯破坏。

一、梁和板的一般构造规定(一)梁的配筋构造1)梁的截面尺寸梁的截面高度h与梁的跨度l及所受荷载大小有关。

一般情况下,独立简支梁,其截面高度h与其跨度l的比值(称为高跨比) h/l=1/12—1/8 ;独立的悬臂梁h/l为1/6左右;多跨连续梁h/l=1/18—1/12 。

梁的截面宽度b与截面高度h的比值b/h,对于矩形截面一般为1/2.5~1/2;对于T形截面一般为1/3~1/2.5 。

为了统一模板尺寸便于施工,梁的常用宽度一般为180mm、200mm、220mm、250mm,250mm以上以50mm为模数;而梁的高度h一般为250mm、300 mm、…、1000mm等尺寸,当h≤800mm时以50mm为模数,当h>800mm时以1OOmm为模数。

2)梁的配筋梁中一般配置下列几种钢筋(图3.26):①纵向受力筋。

如①号筋,它是用来承受弯矩的钢筋。

纵向受力钢筋的常用直径为10-28mm,根数不得少于2根。

梁内受力纵筋的直径应尽可能相同;当采用不同的直径时,它们之间相差至少应为2mm以上,便于施工中容易用肉眼识别,但相差也不宜超过6mm。

②弯起钢筋。

如②、③号钢筋,它是由纵向受力钢筋弯起而成。

它的作用是:中间段同纵向受力钢筋一样,可以承受跨中正弯矩;弯起段可以承受剪力;弯起后的水平段有时还可以用来承受支座处的负弯矩。

弯起钢筋的弯起角度—般是:当梁高h ≤800mm时为45°;当梁高h>800mm 时为60°图3.26梁的配筋形式③箍筋。

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构造要求

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构造要求
(2)内力包络图
将各种内力组合情况下的内力图,画在同一张图上,形 成内力叠合图,其外包线称为“内力包络图”。
11
分析以下两跨连续梁的弯矩包络图
Q=30kN G=30kN
2m
2m
2m
2m
2m
2m
12
Q=30kN G=30kN 2m 2m 2m 2m 2m 2m
Q=30kN G=30kN 2m 2m 2m 2m 2m 2m
梁高度h主-板的厚度h板) ×负载宽度L1+梁侧 抹灰重量
主梁受到的集中活荷载设计值Q主=
板面活载设计值q板×负载面积L1×L2 8
模块5 结构设计计算
三、内力计算(求内力)
受弯构件所需要求的内力为M和V
计算方法:弹性法和塑性法
弹性法严谨,配筋量多。 塑性法经济,但易开裂,下列构件不能采用,
①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 ②对裂缝宽度有较高要求的结构; ③重要部位的结构。
9
弹性法计算内力
10
(1)荷载的最不利组合
满布的恒荷载+最不利的活荷载布置 活荷载最不利的布置原则: 1)求某跨跨中最大正弯矩时,应在该跨布置活荷载,然 后隔跨布置活荷载; 2)求某支座最大负弯矩时,应在该支座左右两跨布置活 荷载,然后隔跨布置活荷载。 3)求某支座边最大剪力时,应在该支座左右两跨布置活 荷载,然后隔跨布置活荷载,与支座最大负弯矩的布置 相同。
力的作用。附加横向钢筋有附加箍筋(不少于2φ 6)和附 加吊筋(不少于2φ 12)两种类型,宜优先选用附加箍筋。
23
4)主梁与次梁相交处上部钢筋布置按下图:
计算主梁负筋时,单排筋h0=h-(55~60)mm,双排筋 h0=h-(80~90)mm 板受力负筋

钢筋混凝土构造的规范要求和验收标准

钢筋混凝土构造的规范要求和验收标准

钢筋混凝土构造的规范要求和验收标准钢筋混凝土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物的结构中。

为了确保钢筋混凝土构造的质量和耐久性,设计和施工应符合一系列的规范要求,并经过严格的验收。

一、规范要求1. 建筑设计规范:在进行钢筋混凝土构造设计时,需要参考建筑设计规范。

不同国家或地区可能有不同的建筑设计规范,其中包括有关结构设计、材料选用、施工工艺、安全性能等方面的规定。

2. 结构设计规范: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需要考虑建筑物的受力状况、荷载情况和使用要求等因素。

结构设计应满足结构强度、稳定性、刚度和耐久性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建筑物具有足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 施工工艺规范:在进行钢筋混凝土施工时,需要参考相应的施工工艺规范。

这些规范包括施工顺序、施工方法、材料搅拌比例、浇筑和养护等方面的要求。

施工工艺规范的遵守可以确保混凝土的浇筑和养护过程符合规范要求,提高混凝土的质量和强度。

4. 材料规范:钢筋混凝土结构中使用的钢筋、混凝土、砂石等材料应符合相应的材料规范。

这些规范包括材料的物理性能、化学成分、强度等方面的要求。

使用符合规范的材料可以确保结构的质量和耐久性。

二、验收标准1. 结构验收标准:在完成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后,需要进行结构验收。

结构验收包括结构尺寸和几何形状的检查、结构构件连接的检查、结构材料的验收、结构的承载能力和刚度的检验等。

验收标准根据相应的结构设计规范进行评判。

2. 施工工艺验收标准:对钢筋混凝土施工工艺的验收主要包括混凝土配合比的检验、混凝土浇筑和养护过程的检查、钢筋的质量和连接方式的检验等。

验收标准根据相应的施工工艺规范进行评判。

3. 材料验收标准:对使用的钢筋、混凝土和其他辅助材料进行验收,包括材料的物理性能、化学成分、强度等方面的检验。

验收标准根据相应的材料规范进行评判。

4. 质量验收标准: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质量进行验收,包括结构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等方面的检验。

验收标准根据相应的结构设计规范进行评判。

钢筋混凝土板的钢筋构造要求

钢筋混凝土板的钢筋构造要求

钢筋混凝土板的钢筋构造要求钢筋混凝土板的钢筋构造要求板配筋规定 : 钢筋混凝土板是受弯构件,按其作用分为 :底部受力筋、上部负筋、分布筋几种。

一、受力筋主要用来承受拉力。

悬臂板及地下室底板等构件的受力钢筋的配置是在板的上部。

当板为两端支承的简支板时,其底部受力钢筋平行跨度布置; 当板为四周支承并且其长短边之比值大于 2 时,板为单向受力,叫单向板,其底部受力钢筋平行短边方向布置 ;当板为四周支承并且其长短边之比值小于或等于 2时,板为双向受力,叫双向板,其底部纵横两个方向均为受力钢筋。

1、板中受力钢筋的常用直径:板厚h 100mm时为6~8mmm;h=100~150mm为8~12mm;h 150mr时为12~16mm采用现浇板时受力钢筋不应小于 6mm预制板时不应小于4mm。

2、板中受力钢筋的间距,一般不小于 70mm当板厚h 150mmi时间距不宜大于200mm当h 150mm时不宜大于1.5h或250mm板中受力钢筋一般距墙边或梁边 50mn开始配置。

3、单向板和双向板可采用分离式配筋或弯起式配筋。

分离式配筋因施工方便,已成为工程中主要采用的配筋方式。

当多跨单向板、多跨双向板采用分离式配筋时,跨中下部钢筋宜全部伸人支座支座负筋向跨内的延伸长度 a 应覆盖负弯矩图并满足钢筋锚固的要求。

4、简支板或连续板跨中下部纵向钢筋伸至支座的中心线且锚固长度不应小于5d。

当连续板内温度收缩应力较大时,伸入支座的锚固长度宜适当增加。

对与边梁整浇的板,支座负弯矩钢筋的锚固长度应为La,见图2-21右侧支座负筋5、在双向板的纵横两个方向上均需配置受力钢筋。

承受弯矩较大方向的受力钢筋,布置在受力较小钢筋的外层。

二、分布钢筋它主要用来使作用在板面荷载能均匀地传递给受力钢筋; 抵抗四温度变化和混凝土收缩在垂直于板跨方向所产生的拉应力 ; 同时还与受力钢筋绑扎在一起组合成骨架,防止受力钢筋在混凝土浇捣时的位移。

1 、单向板中单位长度上分布钢筋的截面面积不宜小于单位宽度上受力钢筋截面面积15%,且不宜小于该方向板截面面积的0.15%;分布钢筋的间距不宜大于250mm直径不宜小于6mm 对集中荷载较大的情况,分布钢筋的截面面积应适当增加,其间距不宜大于200mm。

现浇板钢筋布置要求

现浇板钢筋布置要求

现浇板钢筋布置要求1、现浇板的下部钢筋短跨在下,长跨在上。

上部钢筋短跨在上,长跨在下。

街头位置上部钢筋在跨中1/3处,也可以搭接。

下部钢筋下支座处1/3,下部钢筋也可以锚固入梁内并满足锚固长度,见101-2 焊接接头位置要保证50%的截面比例。

如果100%的搭接比例搭接长度要成。

板筋的起步筋位置取板受力钢筋间距的一半,从梁外侧筋外侧开始算起,一般做法就是取梁侧模外5公分。

2、从设计角度来讲,当楼板大于150mm厚时,一般是建议采用上下上层配筋的。

因为楼板厚度大的情况下,通长从设计的时候要考虑上部跨中负弯矩的作用,虽然理论上没有跨中负弯矩,但是考虑现场的施工实际情况(支模、施工时人为因素等等),上部也有配置钢筋。

布置双向钢筋的时候,短跨是计算跨度,也就是主受力方向(当然这也要取决于板的长宽比,当长宽比接近于1:1的时候,双向配筋是差不多的),因此主受力筋应当配置在外侧。

3、浇板的下部钢筋短跨在下,长跨在上。

上部钢筋短跨在上,长跨在下。

街头位置上部钢筋在跨中1/3处,也可以搭接。

下部钢筋下支座处1/3,下部钢筋也可以锚固入梁内并满足锚固长度,见03G101-2。

4、根据受力特点,应该是短方向受力较大,对板下部受力筋来讲应放在下边,长边方向受相对较小,应放在上边;上层筋相反短边放在上边,长边放在下边。

详见04G101-4。

现浇板配筋构造板配筋规定:钢筋混凝土板是受弯构件,按其作用分为:底部受力筋、上部负筋、分布筋几种。

一、受力筋主要用来承受拉力。

悬臂板及地下室底板等构件的受力钢筋的配置是在板的上部。

当板为两端支承的简支板时,其底部受力钢筋平行跨度布置;当板为四周支承并且其长短边之比值大于2时,板为单向受力,叫单向板,其底部受力钢筋平行短边方向布置;当板为四周支承并且其长短边之比值小于或等于2时,板为双向受力,叫双向板,其底部纵横两个方向均为受力钢筋。

1、板中受力钢筋的常用直径:板厚h<100mm时为6~8mmm;h=100~150mm 时为8~12mm;h>150mm时为12~16mm;采用现浇板时受力钢筋不应小于6mm,预制板时不应小于4mm。

3.1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构造要求

3.1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构造要求

板厚度h
施工要求刚度要求
≮60mm与跨度l 成正比现浇板h
min
通常模数为10mm
板的类别最小厚度mm
单向板
屋面板、民用建筑楼板60工业建筑楼板70
行车道下的楼板80双向板80
悬臂板
板的悬臂长度≤500mm60板的悬臂长度大于500mm80无梁楼板150
板的构造要求-受力钢筋
作用:
板的构造要求-分布钢筋
下部网片筋上部支座负筋与分布筋
板的构造要求-配筋示意图
板的构造要求-配筋示意图
板的构造要求-配筋示意图
矩形、T形、花篮形、十字形、倒T形高度h (刚度要求):根据高跨比确定常用梁高:250、300…750、800、900、1000mm等
矩形截面:h/b=2.0~2.5
常用梁宽:180、200、250mm等
上部纵筋
作用:布置:种类直径
净距
下部筋:≥25mm,且≥d
垂直净距(层距):≥25mm
二、梁构造要求-架立钢筋作用
设置
二、梁构造要求-架立钢筋直径
腹板高度h w :矩形截面取有效高度h 0
T 形和I
形截面取梁高减去上、下翼缘后的腹板净高
二、梁构造要求-梁侧构造钢筋
请看图思考梁板相交处的钢筋相对位置
小结。

房建屋板现浇板钢筋布置要求及配筋注意事项

房建屋板现浇板钢筋布置要求及配筋注意事项

现浇板钢筋布置要求1、现浇板的下部钢筋短跨在下,长跨在上。

上部钢筋短跨在上,长跨在下。

街头位置上部钢筋在跨中1/3处,也可以搭接。

下部钢筋下支座处1/3,下部钢筋也可以锚固入梁内并满足锚固长度,见101-2焊接接头位置要保证50%的截面比例。

如果100%的搭接比例搭接长度要成1.4。

板筋的起步筋位置取板受力钢筋间距的一半,从梁外侧筋外侧开始算起,一般做法就是取梁侧模外5公分。

2、从设计角度来讲,当楼板大于150mm厚时,一般是建议采用上下上层配筋的。

因为楼板厚度大的情况下,通长从设计的时候要考虑上部跨中负弯矩的作用,虽然理论上没有跨中负弯矩,但是考虑现场的施工实际情况(支模、施工时人为因素等等),上部也有配置钢筋。

布置双向钢筋的时候,短跨是计算跨度,也就是主受力方向(当然这也要取决于板的长宽比,当长宽比接近于1:1的时候,双向配筋是差不多的),因此主受力筋应当配置在外侧。

3、浇板的下部钢筋短跨在下,长跨在上。

上部钢筋短跨在上,长跨在下。

街头位置上部钢筋在跨中1/3处,也可以搭接。

下部钢筋下支座处1/3,下部钢筋也可以锚固入梁内并满足锚固长度,见03G101-2。

4、根据受力特点,应该是短方向受力较大,对板下部受力筋来讲应放在下边,长边方向受相对较小,应放在上边;上层筋相反短边放在上边,长边放在下边。

详见04G101-4。

现浇板配筋构造板配筋规定:钢筋混凝土板是受弯构件,按其作用分为:底部受力筋、上部负筋、分布筋几种。

一、受力筋主要用来承受拉力。

悬臂板及地下室底板等构件的受力钢筋的配置是在板的上部。

当板为两端支承的简支板时,其底部受力钢筋平行跨度布置;当板为四周支承并且其长短边之比值大于2时,板为单向受力,叫单向板,其底部受力钢筋平行短边方向布置;当板为四周支承并且其长短边之比值小于或等于2时,板为双向受力,叫双向板,其底部纵横两个方向均为受力钢筋。

1、板中受力钢筋的常用直径:板厚h<100mm时为6~8mmm;h=100~150mm时为8~12mm;h>150mm时为12~16mm;采用现浇板时受力钢筋不应小于6mm,预制板时不应小于4mm。

板配筋构造要求

板配筋构造要求

板板配筋规定:钢筋混凝土板是受弯构件,按其作用分为:底部受力筋、上部负筋、分布筋几种。

一、受力筋主要用来承受拉力。

悬臂板及地下室底板等构件的受力钢筋的配置是在板的上部。

当板为两端支承的简支板时,其底部受力钢筋平行跨度布置;当板为四周支承并且其长短边之比值大于2时,板为单向受力,叫单向板,其底部受力钢筋平行短边方向布置;当板为四周支承并且其长短边之比值小于或等于2时,板为双向受力,叫双向板,其底部纵横两个方向均为受力钢筋。

1、板中受力钢筋的常用直径:板厚h<100mm时为6~8mmm;h=100~150mm时为8~12mm;h>150mm时为12~16mm;采用现浇板时受力钢筋不应小于6mm,预制板时不应小于4mm。

2、板中受力钢筋的间距,一般不小于70mm,当板厚h≤150mm时间距不宜大于200mm,当h>150mm时不宜大于1.5h或250mm。

板中受力钢筋一般距墙边或梁边50mm开始配置。

3、单向板和双向板可采用分离式配筋或弯起式配筋。

分离式配筋因施工方便,已成为工程中主要采用的配筋方式。

当多跨单向板、多跨双向板采用分离式配筋时,跨中下部钢筋宜全部伸人支座;支座负筋向跨内的延伸长度a应覆盖负弯矩图并满足钢筋锚固的要求。

4、简支板或连续板跨中下部纵向钢筋伸至支座的中心线且锚固长度不应小于5d(d为下部钢筋直径)。

当连续板内温度收缩应力较大时,伸入支座的锚固长度宜适当增加。

对与边梁整浇的板,支座负弯矩钢筋的锚固长度应为La,见图2-21右侧支座负筋5、在双向板的纵横两个方向上均需配置受力钢筋。

承受弯矩较大方向的受力钢筋,布置在受力较小钢筋的外层。

二、分布钢筋它主要用来使作用在板面荷载能均匀地传递给受力钢筋;抵抗四温度变化和混凝土收缩在垂直于板跨方向所产生的拉应力;同时还与受力钢筋绑扎在一起组合成骨架,防止受力钢筋在混凝土浇捣时的位移。

1、单向板中单位长度上分布钢筋的截面面积不宜小于单位宽度上受力钢筋截面面积15%,且不宜小于该方向板截面面积的0.15%;分布钢筋的间距不宜大于250mm,直径不宜小于6mm。

第二节钢筋混凝土梁板的配筋构造

第二节钢筋混凝土梁板的配筋构造

分布钢筋布置在受力钢筋的内侧,与受 力钢筋垂直,其作用是将荷载均匀地传递给 受力钢筋,在施工中固定受力钢筋的位置, 同时也可抵抗因棍凝土收缩及温度变化而在 垂直于受力钢筋方向产生的应力。受力钢筋 可按构造配置,单位长度上分布钢筋的截面 面积不宜小于单位宽度上受力钢筋截面面积 的15%,且不宜小于该方向板截面面积的 0.15% 。其直径不宜小于6mm,间距不宜大于 250mm。
一、梁和板的一般构造规定 (一)梁的配筋构造 梁中通常配置有纵向受力钢筋、箍筋、弯起钢筋及架 立钢筋。当梁的截面高度较大时,还应在梁侧设置纵向构 造钢筋。梁内钢筋的形式和构造如图6-2-1所示。
纵向受拉钢筋布置于梁的受拉区,承受由弯矩产生的 拉应力,其直径和根数应通过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来确定。 梁中纵向受力钢筋宜采用HRB400级或HRB335级,常用直径 为12-32mm,当梁高h≥300mm,不应小于lOmm;当h<300mm 时,不应小于8mm。为保证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和便 于浇筑混凝土,梁上部纵向钢筋水平方向的净间距不应小 于30mm和1.5d(d为钢筋的最大直径) ;下部纵向钢筋水平 方向的净间距不应小于25mm和d。纵向钢筋应尽量布置在 一层,当一层排不下时可布置成两层,各层钢筋之间的净 间距不应小于25mm和d。当梁的下部钢筋配置多于二层时, 二层以上钢筋水平方向中距应比下面层的中距增大一倍。 伸入梁支座范围内的纵向钢筋根数,当梁宽b≥lOOmm 时, 不宜少于2根;当梁宽b<lOOmm时,可为l根。
通常空心板的孔洞为圆孔,板的厚度通常为120mm、 180mm、240mm3种。板长多按房间的开间或进深的大小而 定,一般有L=3.Om,3.6m,…,6m,多按0.3m进级,板的 宽度通常有600mm、900mm和1200mm3种。

钢筋混凝土的构造要求

钢筋混凝土的构造要求

二、板 1、相邻板有高差处的构造 2、板上开洞构造大样
三、填充墙整体性要求 1、填充墙与柱连接 2、大尺寸填充墙的构造要求 3、洞口边梁的做法 四、有关非结构构件与主体结构连接的施工大样
后浇带
1、施工后浇带详结构平面图中所注明位置设置,后浇带的宽度>800mm, 板梁筋贯通不断。
2、施工后浇带的混凝土应采用无收缩混凝土或微膨胀混凝土,其混凝 土强度等级应提高5MPa。
4、框架柱纵向钢筋搭接方法: 直径d>22时,采用机械连接或焊接,机械连接或焊接接头。
5、柱纵筋搭接处箍筋的间距: 应在柱纵筋搭接长度范围内(无论与柱抗震箍加密区范围重叠与否) 均应按≤ 5d(d为柱最小纵筋直径)及≤ 100mm的间距加密箍筋
钢筋的锚固
钢筋种类
钢筋直径 C20
光面钢筋 用于四级抗 D=6-25 31d (一级钢筋) 震和非抗震
14、 框架柱两节点之间高度小于4倍柱高时,该范围内柱箍筋加密,间距 100mm,直径及肢数结构平面图。
15、 结构图中标高均为建筑标高,结构标高扣除相应位置装修面层厚,所 有卫生间、阳台均比本层楼面低50mm。
16、 填充墙隔墙应待主体结构施工完成后方可施工,挑出部分未考虑施工 脚手架荷载,施工应从上而下加设临时支撑,砼未达到设计强度时不得 拆除。
KZ
2、底层柱的柱根系指地下室的顶面或无地下
≥1.5柱宽

室情况的基础顶面;术根加密区长度应取不小
筋 加
加密
梁顶面
于该层柱净高的1/3;当有刚性地面时,除柱端 箍筋骨加密区外尚应在刚性地面上、下各 500mm的范围内加密箍筋。
梁高h1
加密

3、除须全高加密箍筋的柱以外,非抗震等级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特点及配筋要求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特点及配筋要求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特点及配筋要求一、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特点钢筋混凝土结构是混凝土结构中应用最多的一种,也是应用最广泛的建筑结构形式之它具有如下优点:(1)就地取材。

钢筋混凝土的主要材料是砂、石,水泥和钢筋所占比例较小。

砂和石一般都可由建筑所在地提供,水泥和钢材的产地在我国分布也较广。

(2)耐久性好。

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被混凝土紧紧包裹而不致锈蚀,即使在侵蚀性介质条件下,也可采用特殊工艺制成耐腐蚀的混凝土,从而保证了结构的耐久性。

(3)整体性好。

钢筋混凝土结构特别是现浇结构有很好的整体性,这对于地震区的建筑物有重要意义,另外对抵抗暴风及爆炸和冲击荷载也有较强的能力。

(4)可模性好。

新拌合的混凝土是可塑的,可根据工程需要制成各种形状的构件,这给合理选择结构形式及构件断面提供了方便。

(5)耐火性好。

混凝土是不良传热体,钢筋又有足够的保护层,火灾发生时钢筋不致很快达到软化温度而造成结构瞬间破坏。

钢筋混凝土缺点主要是自重大,抗裂性能差,现浇结构模板用量大、工期长等。

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些缺点可以逐渐克服,例如采用轻质、高强的混凝土,可克服自重大的缺点;采用预应力混凝土,可克服容易开裂的缺点:掺入纤维做成纤维混凝土可克服混凝土的脆性;采用预制构件,可减小模板用量,缩短工期。

二、钢筋混凝土结构主要技术要求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通用规范》GB55008-2021对混凝土结构设计规定如下:混凝土结构工程应确定其结构设计工作年限、结构安全等级、抗震设防类别、结构上的作用和作用组合。

应进行结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和耐久性设计,并应符合工程的功能和结构性能要求。

1.结构体系(1)混凝土结构体系应满足工程的承载能力、刚度和延性性能要求。

(2)混凝土结构体系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①不应采用混凝土结构构件与砌体结构构件混合承重的结构体系。

②房屋建筑结构应采用双向抗侧力结构体系。

③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的高层建筑,不应采用带转换层的结构、带加强层的结构错层结构和连体结构。

钢筋混凝土板的配筋规范要求

钢筋混凝土板的配筋规范要求

钢筋混凝土板的配筋规范要求钢筋混凝土(Reinforced Concrete,简称RC)板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结构构件,它承担着承重、支撑和隔离的功能。

为了保证板的强度和稳定性,钢筋的配筋规范要求被广泛应用于钢筋混凝土板的设计和施工中。

I. 钢筋基本知识钢筋是钢铁制成的,具有优异的拉伸和抗压性能,用于增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载荷承载能力。

根据设计需求和规范要求,钢筋按照直径、屈服强度等参数进行分类。

常用的钢筋规格有φ6、φ8、φ10、φ12等,其中φ表示钢筋直径。

II. 钢筋的配筋要求1. 配筋率和配筋面积比配筋率是指钢筋的面积与混凝土截面的面积之比。

根据不同的板厚和设计载荷,配筋率也会有所差异。

根据国家标准,普通建筑的配筋率范围一般在0.15%-0.5%之间,而大型结构如桥梁、高层建筑等的配筋率一般较高。

2. 最小配筋率和最大配筋率根据规范要求,最小配筋率是为了保证混凝土板的强度和刚度,而最大配筋率则是为了避免过度配筋引起的开裂问题。

最小配筋率一般不低于0.15%,最大配筋率则因板厚和设计要求而有所不同。

3. 钢筋的布置要求钢筋的布置应满足结构设计要求,并考虑到板的使用功能和后续施工操作。

钢筋应该平行于板的两个主方向,并且在边缘区域进行必要的弯折。

特殊构造如开孔、楼梯口等应采取适当的加筋措施。

III. 钢筋的等级和保护层钢筋按照屈服强度分为两个等级:一级钢筋和二级钢筋。

根据结构设计要求和使用环境,选择适当的钢筋等级。

为了保护钢筋免受环境腐蚀和火灾等破坏,钢筋与混凝土之间需要设定相应的保护层厚度。

IV. 钢筋的间距和直径钢筋的间距和直径是根据配筋率和设计荷载来确定的。

通常,钢筋的间距不超过混凝土板厚度的3倍。

钢筋的直径越大,其抗弯、抗剪能力越强,但同时也增加了混凝土的用量和施工难度。

V. 钢筋的连接和锚固为了保证钢筋之间和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连接牢固性,采用可靠的连接和锚固方式至关重要。

常见的连接方式有焊接、扣件和搭接等,锚固方式包括粘结锚固和机械锚固。

钢筋混凝土板的配筋构造要求

钢筋混凝土板的配筋构造要求

钢筋混凝土板的配筋构造要求
钢筋混凝土板是在混凝土工程中重要的加固元素之一,要求其具有良好的抗拉强度和抗压强度,使结构能够抵御外力的冲击。

因此,钢筋混凝土板的配筋构造必须满足一定的质量要求,以确保其力学性能。

首先,钢筋混凝土板的布筋应根据结构的要求,采用合理的间距布置合理的布置,以满足结构的抗剪抗压力学性能,并加固它们之间的粘结力。

这样,可以有效地增强结构的抗剪抗压性能。

而且,钢筋混凝土板的纵向配筋应根据工作状态、受力情况和抗压力学性能,采用多层、叠加、多股或斜向排列的方式,以满足设计要求。

其次,应考虑垂直抗压配筋的要求,这样才能有效地增强板的抗压强度。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采用一层凹形配筋设置于混凝土内,并通过弯折和拉伸把垂直配筋焊接在凹形配筋中间。

最后,应考虑横向拉力配筋的要求,以防止松脱和裂缝,可以采用一层拉伸筋,或采用其他采用叉形拉伸拉杆的方式来设置配筋,使结构能够抵御外力的冲击。

总之,钢筋混凝土板的配筋构造是混凝土工程加固的重要要素,必须根据工程设计和力学性能等要求,采用合理的配置方式进行布筋,以使结构能够抵御外力的冲击,确保结构的安全和可靠性。

钢筋混凝土构造设计规范

钢筋混凝土构造设计规范

钢筋混凝土构造设计规范一、前言钢筋混凝土结构是现代建筑中广泛使用的一种结构形式。

为了保证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国家制定了《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该规范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施工、验收等方面做了详细的规定,本文将对该规范进行全面的解读。

二、基本要求1.设计基本要求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应符合以下基本要求:(1)满足力学平衡和稳定的基本要求;(2)满足使用功能和经济合理性的要求;(3)满足建筑节能、环保和耐久性的要求。

2.材料基本要求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材料应符合以下基本要求:(1)混凝土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2)钢筋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3)预应力钢筋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4)砖、石、砂、石膏等非金属材料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

3.荷载基本要求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荷载应符合以下基本要求:(1)荷载应根据建筑物的使用要求和设计要求确定;(2)荷载应考虑建筑物的使用环境和地理条件;(3)荷载应根据可靠性要求进行选择和组合。

三、结构设计1.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结构形式应根据建筑物的使用要求和设计要求确定,一般分为梁柱结构、框架结构、板壳结构、索杆结构等。

2.荷载计算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荷载计算应根据荷载特点和工程实际情况进行,包括常见的自重、活载、风载、地震作用等。

3.结构分析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结构分析应根据荷载计算结果进行,包括常见的静力分析、动力分析、稳定性分析等。

4.截面设计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截面设计应根据结构分析结果进行,包括常见的抗弯承载力设计、剪力承载力设计、轴心受压承载力设计等。

5.构件设计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构件设计应根据结构分析和截面设计结果进行,包括常见的梁、柱、板、墙等构件的设计。

四、施工要求1.混凝土施工混凝土施工应符合以下基本要求:(1)混凝土应按设计要求配制;(2)混凝土应在规定时间内浇筑完毕;(3)混凝土应在规定时间内养护。

2.钢筋安装钢筋安装应符合以下基本要求:(1)钢筋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图要求;(2)钢筋应按规定间距和间隔安装;(3)钢筋的连接应符合规范要求。

房建屋板现浇板钢筋布置要求及配筋注意事项

房建屋板现浇板钢筋布置要求及配筋注意事项

现浇板钢筋布置要求1、上下位置现浇板的下部钢筋短跨在下,长跨在上。

上部钢筋短跨在上,长跨在下。

根据受力特点,应该是短方向受力较大,对板下部受力筋来讲应放在下边,长边方向受相对较小,应放在上边;上层筋相反短边放在上边,长边放在下边。

详见04G101-4。

从设计角度来讲,当楼板大于150mm厚时,一般是建议采用上下上层配筋的。

因为楼板厚度大的情况下,通长从设计的时候要考虑上部跨中负弯矩的作用,虽然理论上没有跨中负弯矩,但是考虑现场的施工实际情况(支模、施工时人为因素等等),上部也有配置钢筋。

布置双向钢筋的时候,短跨是计算跨度,也就是主受力方向(当然这也要取决于板的长宽比,当长宽比接近于1:1的时候,双向配筋是差不多的),因此主受力筋应当配置在外侧。

2、接头位置上部钢筋在跨中1/3处,也可以搭接。

下部钢筋下支座处1/3,下部钢筋也可以锚固入梁内并满足锚固长度,见101-2。

焊接接头位置要保证50%的截面比例。

如果100%的搭接比例搭接长度要成1.4。

3、板筋的起步筋位置取板受力钢筋间距的一半,从梁外侧筋外侧开始算起,一般做法就是取梁侧模外5公分。

现浇板配筋构造板配筋规定:钢筋混凝土板是受弯构件,按其作用分为:底部受力筋、上部负筋、分布筋几种。

一、受力筋主要用来承受拉力。

悬臂板及地下室底板等构件的受力钢筋的配置是在板的上部。

当板为两端支承的简支板时,其底部受力钢筋平行跨度布置;当板为四周支承并且其长短边之比值大于2时,板为单向受力,叫单向板,其底部受力钢筋平行短边方向布置;当板为四周支承并且其长短边之比值小于或等于2时,板为双向受力,叫双向板,其底部纵横两个方向均为受力钢筋。

1、板中受力钢筋的常用直径:板厚h<100mm时为6~8mmm;h=100~150mm 时为8~12mm;h>150mm时为12~16mm;采用现浇板时受力钢筋不应小于6mm,预制板时不应小于4mm。

2、板中受力钢筋的间距,一般不小于70mm,当板厚h≤150mm时间距不宜大于200mm,当h>150mm时不宜大于1.5h或250mm。

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构造要求

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构造要求

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构造要求范本一:1. 引言本文档旨在介绍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的构造要求。

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结构形式,具有重要的承载和支撑作用。

为了确保建筑结构的安全可靠性,本文档将从多个方面详细说明构造要求。

2. 操纵性要求2.1 梁板结构的尺寸和间距要求梁板结构的尺寸和间距的确定是构造设计中的重要环节。

梁板的尺寸要满足设计要求,考虑到结构的强度和刚度。

大梁板结构的间距应根据荷载大小和工程要求进行合理设置。

2.2 钢筋的布置要求梁板结构中的钢筋布置应符合设计规范的要求,确保结构的受力性能。

在布置钢筋时,需要考虑梁板结构的受力分析和荷载特性。

3. 施工要求3.1 梁板结构的施工顺序梁板结构的施工应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质量。

通常情况下,先施工梁,再施工板。

3.2 浇筑混凝土的要求在浇筑混凝土时,应注意浇筑均匀,严禁出现空洞和浆砂现象。

同时,浇筑混凝土的温度和湿度也需要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4. 检验要求4.1 钢筋混凝土梁板的强度检验钢筋混凝土梁板的强度检验是确保结构质量的重要环节。

应按照相关规范的要求进行构件强度的检验,包括抗压强度、抗拉强度等。

4.2 钢筋的拉力试验钢筋的拉力试验可以检验钢筋的抗拉性能。

试验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确保钢筋的质量和可靠性。

5. 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相关设计图纸和规范标准,供读者参考使用。

6. 法律名词及注释6.1 结构设计规范结构设计规范是指国家对建筑工程结构设计所提出的一系列要求和规定的文件,包括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钢结构设计规范等。

6.2 混凝土抗压强度混凝土抗压强度是指混凝土在规定试验条件下的最大抗压荷载与截面积之比。

范本二:1. 引言本文档旨在介绍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的构造要求。

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结构形式,对于建筑物的承重和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

为了确保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本文档将从多个角度详细说明构造要求。

钢筋混凝土梁、板的配筋要求

钢筋混凝土梁、板的配筋要求

梁中一般配制下面几种钢筋:纵向受力钢筋、箍筋、弯起钢筋、架立钢筋、纵向构造钢筋。

1.纵向受力钢筋
纵向受力钢筋的数量一般不得少于两根(当梁宽小于100mm时,可为一根)。

当混凝土强度等级大于或等于C25时,保护层厚度为25mm。

2.箍筋
箍筋主要是承担剪力的,直径不小于6mm,箍筋直径尚应不小于d/4(d 为纵向受压钢筋的最大直径)。

3.弯起钢筋
弯起钢筋与梁轴线的夹角(称弯起角)一般是45°;当梁高h>800mm 时,弯起角为60°。

4.架立钢筋
架立钢筋设置在梁的受压区并平行纵向受拉钢筋,承担因混凝土收缩和温度变化产生的应力。

5.纵向构造钢筋
当梁较高(hw≥450mm)时,为了防止混凝土收缩和温度变形而产生竖向裂缝,同时加强钢筋骨架的刚度,在梁的两侧沿梁高每隔200mm处各设一根直径不小于10mm的腰筋,两根腰筋之间用φ6或φ8的拉筋连系,拉筋间距一般为箍筋的2倍。

1.一般配筋要求
(1)受力钢筋
单跨板跨中产生正弯矩,受力钢筋应布置在板的下部;
悬臂板在支座处产生负弯矩,受力钢筋应布置在板的上部。

(2)分布钢筋
分布钢筋的作用是:将板面上的集中荷载更均匀地传递给受力钢筋;在施工过程中固定受力钢筋的位置;抵抗因混凝土收缩及温度变化在垂直受力钢筋方向产生的拉力。

2.现浇单向板的配筋要求
单向板短向布置受力筋,在长向布置分布筋。

3.板的纵向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当混凝土强度等级小于或等于C20时,保护层厚度为20mm;当混凝土强度等级大于或等于C25时,保护层厚度为15mm。

(梁的是25)。

建筑结构与受力分析之钢筋混凝土梁板构造要求

建筑结构与受力分析之钢筋混凝土梁板构造要求

建筑结构与受力分析之钢筋混凝土梁板构造要求钢筋混凝土梁和板是建筑结构中常见的构件,具有较好的抗弯和承载能力。

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需要满足一定的构造要求和受力分析,以确保结构的安全可靠。

本文将详细介绍钢筋混凝土梁和板的构造要求和受力分析。

一、钢筋混凝土梁构造要求1.断面形状:钢筋混凝土梁的断面形状应满足强度、刚度和使用要求。

常见的梁断面形状有矩形、T形、倒T形、L形等。

在选择断面形状时,需要对梁的受力情况、跨度大小、承载能力等进行综合考虑。

2.梁高比:梁高比是指梁高与跨度的比值。

一般情况下,当梁的高度较小时,可以选择较小的截面尺寸,以降低材料消耗和成本。

但是当梁高比较大时,应注意梁截面的选取,以确保强度、刚度和使用要求。

3.钢筋布置:钢筋混凝土梁的钢筋布置应满足受力要求和施工要求。

一般情况下,梁的底面和顶面都需要设置主筋,而侧面通常设置箍筋。

对于受弯矩较大的梁,还需要增设受压区钢筋。

4.梁的开洞要求:在一些场合下,需要在梁中开设洞口以满足管线、设备或通风要求。

在开洞时需要注意保持梁的整体刚度和强度,同时要保证洞口的结构安全。

5.焊接质量:对于需要进行焊接的构件,如连接板、压杆等,需要保证焊缝质量符合相关标准,以确保结构的安全可靠。

焊接时需要选择合适的焊工和焊接方法,并进行相应的质量检验。

二、钢筋混凝土梁受力分析1.弯曲受力:钢筋混凝土梁在使用过程中主要承受弯曲受力。

在受力分析时,需要计算梁的弯矩、剪力和轴力等参数,进而确定钢筋的布置和截面尺寸。

2.承载能力:钢筋混凝土梁的承载能力是指梁在设计荷载下的变形和破坏能力。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梁的受力情况和所需的安全系数,确定梁的尺寸、钢筋布置和混凝土的强度等参数。

3.梁的水平力:在一些情况下,梁还需要承受水平荷载和地震力。

在受力分析时,需要考虑梁的抗震性能和水平力传递机制,以确保结构在地震等外力作用下的安全性。

1.厚度和跨度:钢筋混凝土板的厚度应满足承载能力和刚度要求,同时还要考虑施工和使用的方便性。

钢筋混凝土板的构造与保护层

钢筋混凝土板的构造与保护层

钢筋混凝土板的构造
二、板内的钢筋
1、主筋 ➢行车道板内的主钢筋直径不宜小于10㎜; ➢人行道板内的直径不应小于8㎜; ➢跨中和连续板支点处,板内主钢筋间距不宜大于200㎜。
2、分布钢筋 ➢分布钢筋的数量按其面积不应小于板截面面积的0.1%; ➢钢筋直径不能小于8㎜;(位于受力主筋内侧) ➢钢筋间距不能大于200㎜。
h0
分布筋
受力筋
≤ 200
C≥ 30
钢筋混土板的构造
三、板内的钢筋 3、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行车道板、人行道板的主钢筋最小保护层厚度: ➢Ⅰ类环境条件:30㎜; ➢Ⅱ类环境条件:40㎜; ➢Ⅲ、 Ⅳ类环境条件:45㎜。
钢筋混凝土板的构造 一、钢筋混凝土板的构造
普通钢筋和预应力直线形钢筋的小混凝土保护 层厚度(钢筋外缘或管道外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不 应小于钢筋公称直径,后张法构件预应力直线形钢筋 不应小于其管道直径的 1/2。
钢筋混凝土板的构造
(8) 环氧涂层钢筋小保护层厚度参考同类环境下的小值; (9) 对处于作用等级为 E、F 级的海洋氯化物环境或除冰盐等其他 氯化物环境下的配筋混凝土构件,当采取可靠的防腐蚀附加措施 并经过专门论证后,其混凝土保护层小厚度可适当低于本表规定 ,但不得低于 55mm。
且应符合表 9.1.1 的规定。
当混凝土梁顶面设置防水层或铺装层时,顶面 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可适当减小,但减少后的混凝土 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 25mm。
钢筋混凝土板的构造
(1) 表中保护层厚度数值为净保护层厚度,小保护层厚度低不应小 于 20mm;在任何条件下,梁 的混凝土保护层不小于 30mm, 对于板可有条件地放宽到 25mm; (2) 表中数值对应设计使用寿命为 100 年的桥涵结构,若设计使 用寿命为 50 年,则小保护层厚度 可相应表中数值减小 5mm; (3) 对于工厂预制的混凝土构件,其小保护层厚度可将表中相应 数值减小 5mm; (4) 先张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小保护层厚度应在表中数值基 础上增加 10m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钢筋混凝土板的钢筋构造要求
钢筋混凝土板的钢筋构造要求
板配筋规定 : 钢筋混凝土板是受弯构件,按其作用分为 :底部受力筋、上部负筋、分布筋几种。

一、受力筋主要用来承受拉力。

悬臂板及地下室底板等构件的受力钢筋的配置是在板的上部。

当板为两端支承的简支板时,其底部受力钢筋平行跨度布置; 当板为四周支承
并且其长短边之比值大于 2 时,板为单向受力,叫单向板,其底部受力钢筋平行短边方向布置 ;当板为四周支承并且其长短边之比值小于或等于 2时,板为双向受力,叫双向板,其底部纵横两个方向均为受力钢筋。

1、板中受力钢筋的常用直径:板厚h 100mm时为6~8mmm;h=100~150mm为
8~12mm;h 150mr时为12~16mm采用现浇板时受力钢筋不应小于 6mm预制板时不应小于4mm。

2、板中受力钢筋的间距,一般不小于 70mm当板厚h 150mmi时间距不宜大于
200mm当h 150mm时不宜大于1.5h或250mm板中受力钢筋一般距墙边或梁边 50mn开始配置。

3、单向板和双向板可采用分离式配筋或弯起式配筋。

分离式配筋因施工方便,已成为工程中主要采用的配筋方式。

当多跨单向板、多跨双向板采用分离式配筋时,跨中下部钢筋宜全部伸人支座支座负筋向跨内的延伸长度 a 应覆盖负弯矩图并满足钢筋锚固的要求。

4、简支板或连续板跨中下部纵向钢筋伸至支座的中心线且锚固长度不应小于
5d。

当连续板内温度收缩应力较大时,伸入支座的锚固长度宜适当增加。

对与边梁整浇的板,支座负弯矩钢筋的锚固长度应为La,见图2-21右侧支座
负筋
5、在双向板的纵横两个方向上均需配置受力钢筋。

承受弯矩较大方向的受力钢筋,布置在受力较小钢筋的外层。

二、分布钢筋
它主要用来使作用在板面荷载能均匀地传递给受力钢筋; 抵抗四温度
变化和混凝土收缩在垂直于板跨方向所产生的拉应力 ; 同时还与受力钢筋绑扎在一起组合成骨架,防止受力钢筋在混凝土浇捣时的位移。

1 、单向板中单位长度上分布钢筋的截面面积不宜小于单位宽度上受力钢筋截面面积15%,且不宜小于该方向板截面面积的0.15%;分布钢筋的间距不宜大于250mm直径不宜小于6mm 对集中荷载较大的情况,分布钢筋的截面面积应适当增加,其间距不宜大于
200mm。

2、在温度、收缩应力较大的现浇板区域内,钢筋间距宜为150,200mm并应在
板的配筋表面布置温度收缩钢筋。

板的上、下表面沿纵、横两个方向的配筋率均不宜小于 0.1%。

温度收缩钢筋可利用原有钢筋贯通布置,也可另行设置构造钢筋网,并与原有钢筋按受拉钢筋的要求搭接或在周边构件中锚固。

三、构造钢筋
为了避免板受力后,在支座上部出现裂缝,通常是在这些部们上部配置受拉钢筋,这种钢筋称为负筋。

板的配筋原则 :
1、对与支承结构整体浇筑或嵌固在承重砌体墙内的现浇混凝土板,应沿支承
周边配置上部构造钢筋,其直径不宜小于 8mm痩距不宜大于200mm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该构造钢筋的截面面积 : 沿受力方向配置时不宜小于跨中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
1/3 ,沿非受力方向配置时可根据实践经验适当减少。

该构造钢筋伸入板内的长度
对嵌固在承重砌体墙内的板不宜小于板短边跨度的1/7 ,在两边嵌固于墙内的板角部分不宜小于板短边跨度的 1/4; 对周边与混凝土梁或墙整体浇筑的板不宜小于受力方向板计算跨度的 1/5 、1/4 ,见图 2-21。

2、当现浇板的受力钢筋与梁平行时,应沿梁长度方向配置间距不大于200mm
且与梁垂直的上部构造钢筋,其直径不宜小于 8mm且单位长度内的总截面面积不宜小于板中单位长度内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 1/3。

该构造钢筋伸人板内的长度不宜小于板计算跨度 Lo 的 1/4 。

四、板上开洞
1、圆洞或方洞垂直于板跨方向的边长小于 300mm寸,可将板的受力钢筋绕过洞
口,不必加固。

2、当300 D 1000mm时,应沿洞边每侧配置加强钢筋,其面积不小于洞口宽度内被切断的受力钢筋面积的1/2,且不小于2A10,
3、当D 300mm&孔洞周边有集中荷载时或
D 1000mni时,应在孔洞边加设边梁。

五、板柱节点在板柱节点处,为提高板的冲切强度,可配置箍筋或弯起钢筋。

板的厚度不应小于 150mm。

箍筋应配置在柱边以外不小于 1.5h0 范围内,其间距不应大
h0/3 ,如图 2-25a ,箍筋外形宜为封闭式。

箍筋直径不应小于 6mm。

弯起钢筋可由一组或二组组成,如图 2-25b 。

其倾斜度应与冲切破坏斜截面相
交,其交点应在柱周边以外h/2,2/3h的范围内。

弯起钢筋直径不应小于 12mm且
每一方向不应小于 3根。

4抗震配筋要求
2.4.1 抗震等级
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的抗震设计,根据设防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抗震等级分为一、
二、三、四级,应符合相应的计算和构造措施要求,并应符合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等级表的规定。

2.4.2 一般规定
1、结构构件中的纵向受力钢筋宜选用 HRB335 HRB40C级钢筋。

2、纵向受拉钢筋的抗震锚固长度Lae:对一、二级抗震等级为1.15La,对***抗震等级为 1.05La,对四级抗震等级为La。

3、采用搭接接头时,纵向受拉钢筋的抗震搭接长度LlE ,应按下列公式计
算:LIE= Lae。

4、纵向受力钢筋连接接头的位置宜避开梁端、柱端箍筋加密区; 当无法避开时,应采用满足等强度要求的高质量机械连接接头,且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应超过50%。

5、箍筋的末端应做成 135 度弯钩,弯钩端头平直段长度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
10 倍; 在纵向受力钢筋搭接长度范围内的箍筋,其直径不应小于搭接钢筋较大直径的0.25 倍,其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
直径的 5 倍,且不应大于 100mm。

2.4.3 框架梁
1、框架梁梁端截面的底部和顶部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比值,除按计算确定外,一般抗震等级不应小于 0.5; 二、 *** 抗震等级不应小于 0.3 。

2、梁端箍筋的加密区长度、箍筋最大间距和箍筋最小直径应按下表采用。

当梁端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大于 2%时,表中箍筋最小直径应增大 2mm,
抗震等级箍筋加密区长度(二者取大值)箍筋最大间距(三者取大值)箍筋最小直径
一 2h 、500mm 6d、 h/4 、 100mm 10
二 1.5h 、 500mm 8d、h/4 、100mm 8 三(四) 8d 、h/4 、150mm 8( 6)
表 2-6 梁端箍筋加密区的构造要求
注 :d 为纵向钢筋直径 ;h 为梁的高度。

梁端纵向钢筋配筋率 2%时,箍筋最小直径增加 2m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