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陷阱
招聘陷阱案例
![招聘陷阱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b38e4cb0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ed.png)
招聘陷阱案例
以下是一些招聘陷阱案例:
1. 虚假招聘信息:公司发布虚假招聘信息,吸引求职者前来应聘,以获取他们的个人信息,然后将其出售给其他公司或用于其他不良用途。
2. 虚假面试:公司邀请求职者前来面试,但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的职位空缺。
面试时,公司可能会要求求职者支付面试费用或提供其他不必要的个人信息。
3. 职位骗局:公司发布虚假职位,承诺高薪和良好的福利待遇,但实际上这些职位并不存在。
求职者可能会被要求支付一些费用,才能获得这些虚假职位。
4. 非法招聘:公司可能会雇用非法移民或未成年人,以节省成本。
这些员工可能会被要求工作超时或在不安全的工作环境中工作。
5. 薪资欺诈:公司可能会欺骗求职者,承诺高薪和良好的福利待遇,但实际上给予的薪资和福利远远不如承诺的那么好。
以上这些招聘陷阱案例提醒求职者在应聘过程中要保持警惕,认真核实招聘信息,避免上当受骗。
求职十大套路陷阱
![求职十大套路陷阱](https://img.taocdn.com/s3/m/51c45165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21.png)
求职十大套路陷阱
1. 虚假招聘信息:一些不法分子发布虚假的招聘信息,诱骗求职者投递简历。
2. 收费培训:有些公司会以提供培训为名,向求职者收取高额费用,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的培训计划。
3. 试用期陷阱:一些公司会在试用期结束后以各种理由拒绝转正,让求职者陷入漫长的试用期。
4. 职位不符:有些公司在面试时承诺的职位与实际工作内容不符,导致求职者无法发挥自己的专长。
5. 高额提成诱惑:一些销售类职位会以高额提成为诱饵,但实际上需要完成非常艰巨的任务才能获得提成。
6. 人际关系压力:有些公司会以人际关系为由,要求求职者购买产品或加入会员,否则会影响工作表现。
7. 虚假福利待遇:一些公司会夸大福利待遇,如免费住宿、高薪等,实际上并不存在。
8. 合同陷阱:有些公司在签订合同时设置陷阱,如不合理的违约金、不明确的工作内容等。
9. 非法劳务派遣:一些公司会将求职者派遣到其他公司工作,但并未与实际工作的公司签订正式合同。
10. 职业歧视:有些公司在招聘过程中存在性别、年龄、地域等方面的歧视,侵犯求职者的权益。
招聘岗位陷阱你知道多少
![招聘岗位陷阱你知道多少](https://img.taocdn.com/s3/m/7c17b4dcaaea998fcd220ecc.png)
招聘岗位陷阱你知道多少对于毕业生,或者事业很久的人来说,找工作的心情是非常急切的,所以这样的人找工作,很容易掉进企业设置的招聘陷阱里面。
提醒,下面几种是常见的招聘陷阱,找管理工作的时候一定要注意。
1、储备干部。
干部确实很多时候是储备培养出来的,但是“储备干部”就不好说了。
尤其是中小型营销公司,一般暗示职能支持岗你还欠缺一点,忽悠先从“储备干部”做起的时候,所谓意思就是你从电话销售、推销员做起了,他们其实就是招送货员。
2、交押金、押学历、押证件。
面试完之后告诉你被录用了。
但是担任的岗位很重要啊,如此重要的责任交给你,我们又不太熟,总得有个担保吧,我这么大的庙,你放把火怎么办。
这样吧,交点押金,或者押一下学历证啥的,这是我们猜忌的基石。
如此,你就可以直接放弃了。
3、生日与属相问题。
面试完之后,面试官职业得问:不好意思,问一个个人问题,你的属相是#吗?你农历是几月几日出生的?多出现于台资或者港资民企。
一旦与老大相克,你就被排除在外了。
4、薪资面议。
很多童鞋搞不清,为啥这个岗位薪资要面议。
很负责任地留意到你,这家公司薪酬体系不完善或者没有薪酬体系,薪水就是凭老大的感受,谈判谈出来。
HR信誓旦旦滚告诉你,优于我们会直接提供优于市场的薪资,结果几轮参加考试下来,一谈薪水,你激动了,有要杀人的冲动。
5、从次低岗位做起。
你的素质总体还是不错的,但是跟你应聘的经理职位略有虚职差距。
你看我们还有组长的岗位,你可以从这个做起,三个月后我们再考察,如果OK,这个职位没问题的。
当然,基本工资你做组长就不能拿主管的工资了,试用期还是80%。
然后,你就可以放弃了。
因为,毕竟他们就是招组长么。
6、咨询式“招聘”。
面试时间很长,细节问得很多。
你实际的项目细节,如何操作,产生什么效果都会事无巨细追问问到。
然后赞美你,合适你即使跟这个岗位挺合适的,这样吧,你回去再写上两套方案,然后给我讲讲好坏。
他会热情地加你即时通讯,留电话,中间有什么细节咱们随时可以沟通,面试后的两三天内抛出很多企业实际问题问你如何应对。
招聘陷阱及防护解决方案
![招聘陷阱及防护解决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e45181d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19.png)
招聘陷阱及防护解决方案招聘陷阱一、骗取资料出售牟利。
某高校毕业生A在网络上投递了数份求职并在该网站登记了自己的履历后,接到某保险公司的,去现场发现是参加保险业务员的应聘面试。
小A发现自己并没有投递过简历给该保险公司。
原来是该网站以招聘为由,获取应聘人员详细资料后出售给保险公司牟利。
解决方案:一网站在简历的公开和用人单位的信息浏览方面,加大管理力度,对企业购置简历库简历的同时做好备案,防止企业对应聘人员进展干扰。
二也要提高平安系数,防止某些企业用非法计算机侵入途径获取应聘人员的简历信息。
招聘陷阱二、利用照片赚取点击率。
长相不错的王同学看见某某航空公司网上招聘空姐,于是按要求寄去自己的资料和艺术照,半个月后,复试通知没等到,却在网络上看到自己的照片被命名为某少妇玉照,点击率高达2万次。
解决方案:首先,应该进入信誉度高的专业站应聘。
由于信誉度高的网站他们会对招聘单位进展比较严格的审核,因此的信息较为真实,一般都设立了严格的审查,也很少出现欺诈的情况。
招聘陷阱三、骗取报名费。
网上的一些招聘启事应聘时,竟屡屡被骗。
一位姓张的同学说:"我最近在网上应聘了10屡次,先后被骗了5次……"这些同学被骗的经历虽各不相同,但都有类似之处:大多所谓招聘单位在许以高薪岗位的同时,要求的学历、工作经历等"门槛"却普遍偏低;接到应聘者网上报名资料后,这些单位大多都称"准备录用",却需应聘者先汇诸如"费"、"费"、"培训费"、"资料费"等数目不等的费用给公司;等应聘者将钱汇去后再到网站上查找,就找不到原来的招聘信息了。
许多上网求职者填写资料后会收到索要报名费或考试费之类的电子邮件,而一旦将钱汇出,通常没有下回分解。
解决方案:但凡对应聘条件中附加了报名费、考试费等条件的招聘信息,一定要高度警觉,按规定这些费用是不能收取的。
招聘诈骗套路
![招聘诈骗套路](https://img.taocdn.com/s3/m/108a8c70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af.png)
招聘诈骗套路招聘诈骗套路是指骗子利用虚假的招聘信息、面试过程和合同条款等手段,从求职者手中获取个人信息、财务信息或者诱导其支付费用,并以此非法牟利的行为。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招聘诈骗套路:1. 虚假岗位招聘:骗子发布虚假的招聘广告、职位信息,诱导求职者申请并提供个人信息,以获取求职者的身份证号码、银行账户等重要信息。
2. 诱导付款:骗子以提供招聘服务为名,向求职者收取高额费用,如办理入职手续费、培训费、押金等,最终消失或以各种借口拒绝办理入职手续。
3. 电话面试诈骗:骗子以电话面试的形式,向求职者索要银行账户等信息,然后以各种理由盗取或操纵求职者的账户资金。
4. 假冒中介机构:骗子冒充正规的人力资源中介机构,向求职者提供虚假的面试机会,然后以各种借口骗取费用或者个人信息。
5. 虚假面试:骗子以虚假的面试邀请为名,诱导求职者前往指定地点,进行盗窃、诱导进行套路贷款或其他非法行为。
为了避免招聘诈骗,应当保持警惕,提高辨别能力。
建议以下几点防范措施:1. 谨慎浏览招聘信息,尤其是发布在非正规平台或来源不明确的信息。
2. 谨慎提供个人及财务信息,特别是身份证号码、银行账户等重要信息,确保对方的身份和背景真实可靠。
3. 注意公司或机构的合法性,可通过官方网站、电话等方式核实招聘信息的真实性。
4. 对于要求提前付费的招聘机会要保持警觉,尽量选择可信任的正规中介机构或招聘渠道。
5. 警惕试图诱导支付费用、提供各种个人信息或执行可疑操作的招聘过程。
6. 不要随意回复、点击来历不明的邮件、短信或招聘链接,以防落入骗子的陷阱。
最重要的是,保持警惕和谨慎,避免轻易相信不明来源的招聘信息,并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可疑的招聘行为。
常见的10个招聘骗局
![常见的10个招聘骗局](https://img.taocdn.com/s3/m/302cfc12195f312b3169a5f1.png)
常见的10个招聘骗局
骗局1:招聘广告只对外公布一个信箱或电话号码,而不公布具体地址;或以某单位为主体发布广告,并声明谢绝来访。
破解:遮遮掩掩,可见招聘方要么缺乏诚意,要么另有居心。
骗局2:不论是招聘网上还是路边的招聘广告上写:待遇优厚,工作轻松,对人的能力要求不高
破解:招聘者难道就没有亲友乡邻?真有这样的好事,为什么要把便宜白送给别人?
骗局3:剧组招收演员、歌星、模特。
破解:先掂量一下自己是否真符合行业条件,再设法暗访一下情况。
骗局4:声明求贤若渴,并可替应聘者保密、收入极高;或以年轻貌美为条件。
破解:暧昧的广告后面,也一定不是什么光彩的职业。
骗局5:张口就要收保证金、服装费、培训费、押金的。
破解:赶紧悬崖勒马,这类公司一般半年或一年就注销另起炉灶,就算是想找他们算账可能连门都找不到了。
骗局6:职位的名称陌生而光彩,比如:楼层经理、客户主管、电话编辑、外勤经理
破解:先问清具体干什么,千万不要轻易应聘,许多漂亮名词只不过是障眼法而已:楼层经理不过是负责某楼层的清洁工,客户主管只管开电梯,电话编辑就是叫你一家家地打电话去推销商品,外勤经理其实就是门卫
骗局7:素不相识却过于热心的好人、老乡主动为你找工作。
破解:保持警惕,很多人贩子都是用介绍工作为借口引人上钩的。
骗局8:在人才交流会外散发小广告,现场填表,数日后即电话通知你被录用了。
破解:梦越美的地方,隐藏的圈套往往越多,陷阱可能也越大,
还是别答理为好;即使对方真的招人,但未经过正规中介机构,今后仍可能有许多问题扯不清。
常见求职陷阱类型及应对措施
![常见求职陷阱类型及应对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166ad420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db.png)
常见求职陷阱类型及应对措施求职陷阱是指在求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误导、欺诈、陷入困境等不利情况。
这些陷阱可能会使求职者受到伤害或对求职进程产生负面影响。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求职陷阱类型及应对措施。
1.虚假招聘信息陷阱:该陷阱常见于一些无实体企业或个人发布的虚假招聘信息。
这些信息可能是为了骗取个人信息、财产或开展其他非法活动而存在的。
应对措施:确认企业的真实性、可信度和背景;查阅发布招聘信息的平台或网站的信誉和知名度;谨慎对待提供个人信息和严格遵守隐私保护规定;拒绝与不明身份的人或企业共享敏感信息。
2.销售传销陷阱:一些私人企业或“传销组织”可能以所谓的工作机会来吸引求职者,实际上是有保证金或前款费用的销售传销活动。
3.工资陷阱:一些企业或组织可能发布虚假薪资信息,吸引求职者投递简历,但实际上工资或福利待遇远低于所宣称的情况。
应对措施:调查有关工资水平及薪资待遇的可靠数据;进行薪资谈判时,不仅要考虑基本工资,还要综合考虑其他因素,如福利、加班费、员工培训等。
4.假冒面试陷阱:这种陷阱通常是由个人或非法组织通过虚假面试活动骗取个人信息、钱财或表面上的招聘机会。
应对措施:通过官方渠道确认招聘信息的真实性,包括企业官方网站、招聘平台等;尽量避免私人场所面试,选择在正规公司或公共场所进行面试;提前了解有关面试的常规流程和主要问题。
5.要求签订虚假合同陷阱:一些企业可能通过要求求职者签订与实际职位不符的合同来进行欺诈。
6.商业间谍陷阱:一些不法分子可能伪装成招聘者,试图获取求职者所在公司的商业机密或竞争对手的情报。
应对措施:谨慎对待提供敏感信息的要求;谨慎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个人及公司敏感信息;密切保护个人隐私和公司机密。
企业招聘易陷入的八大陷阱
![企业招聘易陷入的八大陷阱](https://img.taocdn.com/s3/m/3e7485313968011ca300914c.png)
企业招聘易陷入的八大陷阱招聘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六大模块之一,其重要性绝不亚于绩效管理和薪酬管理。
如果企业招不到合适的人,其他的人力资源工作就会无从做起。
现实的招聘现场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一个就是企业在招聘人才时经常会陷入各种“陷阱”,如果企业一旦陷入其中的某个“陷阱”,不但不能录用到合适的人才,甚至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损失。
以下是华恒智信整理出的招聘时易陷入的八大陷阱,请各位人事经理借以参考,避免自己的企业陷入招聘中的“陷阱”。
1、仓促招聘匆忙地进行招聘,这样很容易使标准降低,或者忽略了应聘者的负面因素。
2、光环效应在招聘时,可能会由于应聘者的优秀外表或某些出色表现,而把其他如聪明、能干等优点,一并加诸他身上。
作出不全面不准确的判断,日后因为选人不当,给企业带来麻烦。
3、用最好的人,而不是最适合那份工作的人为了避免聘用资历过高而最终可能厌倦或离开的人才,雇主需研制一份实际的要求细则,并在招聘时以它为范本,目的是招到最合适的人,而不是浪费资源招最好的人。
我们通常讲“你很优秀,但很抱歉你不是最适合的”。
华恒智信一直坚持因岗设人,根据岗位来选择合适的人选,对于不适合岗位要求的“优秀”人才也能是割爱。
4、提出选择性的问题开放性的问题才能使你了解真相。
可提出“如你的意见在董事会上受到批评,你会如何应付?”、“请你讲讲以前工作上遇到过哪些问题,你是怎样处理的?”,等问题,这样问通过他的回答,判断他在工作中是否具有创造性,同时,应聘者也不会通过问题猜测出你到底需要什么类型的人。
较之于一个暗示“正确”答案的提问,更容易获得准确的信息,也更能让应聘者自主发挥自身的实力。
应该提一些开发性的问题,不是简单的只能做正反面回答的问题更有利于考察应聘者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5、说话过多适当地分配面试时间,以90分钟作详细的倾谈;其中15%时间用来介绍公司和职位的情况。
说话过多不但会浪费不必要的时间,还会给他人留下办事效率低的不良印象。
求职招聘十个典型陷阱防范提示
![求职招聘十个典型陷阱防范提示](https://img.taocdn.com/s3/m/79217b2d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b8.png)
求职招聘十个典型陷阱防范提示求职招聘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些陷阱,如果不小心掉进去,就会给自己的求职之路带来困扰和挫折。
为了帮助大家避免这些陷阱,以下是十个典型陷阱及防范提示,希望能给求职者们带来一些帮助。
一、陷阱一:虚假招聘信息在求职过程中,有些招聘信息可能是虚假的,旨在吸引求职者的注意力。
为了避免掉进这个陷阱,我们需要多方面核实招聘信息的真实性,可以通过咨询朋友、查阅可靠的招聘网站等方式获取更多信息。
二、陷阱二:过于依赖网络招聘虽然网络招聘已经成为求职的主流方式,但过于依赖网络招聘也是一个陷阱。
我们应该通过多种途径寻找工作机会,如招聘会、人脉关系等,以提高找工作的机会。
三、陷阱三:盲目投递简历在求职过程中,我们往往会盲目地投递大量简历,这样不仅浪费时间,还可能使我们错过更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
因此,在投递简历之前,我们应该认真分析和筛选,确保投递的岗位与自己的背景和兴趣相匹配。
四、陷阱四:忽视个人形象求职时,个人形象是非常重要的评判标准之一。
如果我们在求职过程中忽视了个人形象,如着装不得体、言行举止不得体等,就很容易给用人单位留下不良印象。
因此,我们应该在求职前仔细打扮自己,展现出专业、自信的形象。
五、陷阱五:不注重自我营销在求职过程中,我们需要注重自我营销,突出自己的优势和特点。
如果我们没有明确地表达自己的能力和价值,用人单位很难对我们产生兴趣。
因此,我们要学会如何自我推销,用简洁、有力的语言来描述自己的能力和经验。
六、陷阱六:不重视面试准备面试是求职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但很多人往往不重视面试准备。
这样做很容易给用人单位留下不专业、不认真的印象。
因此,我们应该提前了解公司的背景、岗位要求等信息,并准备好相关的面试问题,以提高面试的成功率。
七、陷阱七:不注意用人单位的背景在求职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用人单位的背景和信誉,避免进入一些不正规或不良的公司。
可以通过查阅公司的官方网站、咨询员工或前员工等方式了解用人单位的情况。
常见的招聘陷阱
![常见的招聘陷阱](https://img.taocdn.com/s3/m/3dbafead19e8b8f67c1cb987.png)
常见的招聘陷阱陷阱一:先洗脑子,后骗票子某广告公司招聘,10名求职者通过面试。
到公司后,先参观后接受培训。
老板一番煽动性的话说完之后,你被“洗脑”,带着美好憧憬,爽快缴纳集资款。
县人社局提醒,接受培训时,若所听到的都是些企业大好形势和美好蓝图之类的话,没有与工作有关的内容,这类企业建议你及早离开。
陷阱二:名为招聘,实为骗钱有的单位招聘推出不收押金、带薪培训、安排旅游等诱人条件,但一旦求职者上岗后单位却要求你购买单位产品,并收取“象征性”费用。
县人社局提醒,单位招聘时,若招人多,门坎低,就要注意,这类企业极有可能想借招聘之机骗取钱财。
陷阱三:先交押金,后被开除求职者工作满月,企业只支付半月工资,另一半作为押金,老板说等你离职时退还。
此后就以没完成工作任务或其它借口为由开除你,并扣下押金。
县人社局提醒,求职者在入职前就应和用人单位谈好,按月足额发放工资,不同意将工资作为押金。
陷阱四: 跨省招聘,行骗抢劫有些求职者通过网络或其它途径,知晓外省有适合自身工作,拿起手机就跟对方联系,还未了解全情况,就急着赶去面试。
结果来接站的人不是借你的手机用,就是想法骗你的钱财,严重者带你到偏僻处,然后实施抢劫。
县人社局提醒,根据《劳动法》规定,跨省招聘人员必须提供《企业营业执照》、单位介绍信、招聘人身份证、县级以上政府劳动力市场主管部门的证明等材料。
对于异地求职,求职者最好先看招聘材料,然后向相关部门咨询,确认了招聘单位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后再决定是否应聘。
若你去应聘,尽量避免一人前往。
陷阱五:合演“双簧”,骗取费用中介公司以推荐工作为由,收取求职者的报名费、服务费等,当你到骗子公司应聘时,又被收取体检费、服装费、押金等,最后公司以种种理由推迟或拒签劳动合同。
县人社局提醒,求职者找工作时,一定要到正规劳务市场或有资质的中介机构。
选中就业单位后,要通过多种途径核实情况,必要时可实地走访、勘察。
另外,求职时若遇到机构或单位让你缴保证金之类的,就要小心,以防受骗。
虚假招聘的7种套路
![虚假招聘的7种套路](https://img.taocdn.com/s3/m/0acddc65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fd.png)
虚假招聘的7种套路哎,说起这虚假招聘啊,我可是吃过不少亏,才算是摸出点门道来。
今天就跟大家聊聊,那些招聘里的7种套路,保证让你听了以后,眼睛瞪得像铜铃,心里直呼“好家伙”!第一种,那就是“高薪诱惑”。
你瞅瞅那些招聘广告,上面写着“月薪过万不是梦”,看得人心潮澎湃,恨不得立马投简历。
结果呢,一去面试,人家告诉你,这工资啊,得看你业绩,底薪也就三千块。
这还不算,还得天天加班,美其名曰“奋斗文化”。
你说,这不是忽悠人嘛!第二种,叫做“职位模糊”。
招聘信息上写得那叫一个笼统,“诚聘英才,岗位多多”,等你一去,才发现原来就是销售、客服这些基础岗位。
一问具体工作内容,面试官就开始打太极,云山雾罩地说一堆,就是不给你明确答复。
这种时候,你就得多个心眼,问清楚再决定。
第三种,得叫“虚假培训”。
有些公司啊,面试的时候承诺得好好的,入职后有专业培训,包你技能满满。
结果呢,培训就是让你看几天视频,或者找个老员工随便讲讲,连教材都没有。
最后还得让你交培训费,说是“投资自己”。
你说,这不是变相骗钱吗?第四种,咱们称之为“画饼大法”。
面试官跟你聊未来,说公司即将上市,到时候你就是元老级员工,分红、期权应有尽有。
但你得先好好干,工资嘛,先别急,以后都会有的。
结果呢,公司上市遥遥无期,你的钱包倒是越来越瘪。
第五种,叫做“试用期陷阱”。
有的公司,试用期长得吓人,半年甚至一年,工资还打折。
等你快熬到头了,人家一句“你不适合这个岗位”,直接把你打发走。
你说,这不是浪费时间嘛!第六种,我得说说“异地调动”。
一开始招聘的时候,说得明明白白,工作地点就在你家附近。
结果你入职没多久,就接到通知,说公司发展需要,你得去外地工作。
不去?那就拜拜吧。
这简直就是“先斩后奏”,让人哭笑不得。
最后一种,也是最让人生气的,那就是“信息盗用”。
你投了简历,然后就没下文了。
结果过段时间,发现自己的信息被某些不良公司拿去,在各种招聘平台上发布虚假招聘信息,甚至还有人冒充你,跟其他公司谈合作。
招聘中常见陷阱
![招聘中常见陷阱](https://img.taocdn.com/s3/m/e4c0808f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02.png)
招聘中常见陷阱陷阱一:假聘请稍加观看不难发觉,人才市场里总有几个“钉子户”常年累月地黏着日复一日地聘请,每次招的职位竟然是一样的。
网站上也存在不少这样的单位,它们的聘请公告从未撤下,聘请信息也不见改动,让人不禁怀疑:招了这么多年还没招到吗?答案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这些单位甘做“钉子户”不是为了聘请,它们的目的五花八门。
有的聘请单位为了混个脸熟、宣扬自我,人才市场摊位费低廉,又是同行的聚集地,这样的公关平台怎么能不好好利用呢?有的聘请单位为了给人才市场撑场面,偌大的人才市场没几个摊位来“凑场”怎么能行?还有的单位借聘请之名“挂羊头卖狗肉”,或恶意收集简历贩卖个人信息或借填表进行市场调查,求职者透露的信息极有可能成为他们牟利的工具。
假聘请不同于违法聘请,打的是法律的“擦边球”通常不会骗取求职者钱财,但是会贻误求职者的时机、危害个人信息平安。
应对策略:网上求职时,查看聘请单位的聘请记录,假如一个聘请启事只字未改地躺了N年或者隔三差五地聘请同一个岗位,基本可以断定是假聘请;现场求职时,留意聘请人员的言行举止,假如他们说话模棱两可、前后冲突,或者要求求职者填一些和应聘无关的信息(比方问你喜爱什么牌子的洗发水,让你写清你的'“祖宗十八代”),求职者就要提高警惕了。
陷阱二:借聘请做项目这是一种很常见却又极难发觉的智力哄骗。
无良公司把项目拆分为若干考题放在试题中,以笔试的名义窃取求职者的劳动成果,而且最终不录用一人。
例如:一家软件公司以聘请程序员为名进行考试,在笔试中要求求职者编写程序,6名求职者的试题各不相同,但6段程序恰巧合成了一个项目,考试结果则是无人被录用。
这种聘请陷阱比较高超,没有被录用的求职者只认为自己考试没过关,从头到尾都没有意识到自己“被骗”。
就算意识到了,也由于没有留下证据而维权困难。
应对策略:假如遇到此类聘请,需要自己做一些带有创新或研发性质的测试题时,记得自己保存一份智力劳动成果,并要求聘请单位签字确认,同时附上《版权申明》,为将来可能的维权留下证据。
警惕十大招聘陷阱
![警惕十大招聘陷阱](https://img.taocdn.com/s3/m/44f2c231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1b.png)
警惕十大招聘陷阱警惕十大招聘陷阱招聘是企业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求职者寻找理想职位的关键。
然而,不法分子往往利用招聘这个环节进行诈骗、欺诈等行为,给求职者和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
为了让大家提高警惕,避免陷入不法分子设计的招聘陷阱,下面列举十大招聘陷阱,希望广大求职者引起重视。
一、虚假职位诱惑陷阱不法分子经常发布一些虚假职位,声称提供高薪、高福利、高职位等诱人条件,吸引求职者投递简历。
然而,一旦求职者被诱骗进去,往往会被索要一些费用、押金、培训费等,或者是遭受其他损失,最终一无所获。
二、虚假招聘网站陷阱虚假招聘网站会通过制作虚假公司、虚假职位等手段,吸引求职者注册、投递简历,并获取求职者的个人信息。
这些信息可能被用于其他非法活动,给个人和企业带来巨大风险。
三、以“创业机会”为名的陷阱一些不法分子打着“创业机会”的旗号,寻找投资者或合伙人,承诺可以带来高额回报。
然而,他们往往以跑路、倒闭等方式消失,使参与者遭受重大损失。
四、高额提成陷阱一些招聘广告宣称能获得高额提成,引诱求职者投入一定的资金。
然而,这种提成常常只是一纸空文,求职者往往徒劳无功。
五、培训费用陷阱一些招聘广告声称可以提供岗前培训或者资格认证,但需要求职者先支付一定的培训费用。
然而,这些培训往往是虚假的,钱财打了水漂,求职者也没有获得任何实质性的帮助。
六、兼职欺诈陷阱一些兼职招聘广告承诺高薪轻松,吸引求职者报名。
然而,求职者到岗后发现工作根本不是广告上所说的那样,或者存在其他诸多问题,这就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
七、办理签证诈骗陷阱一些招聘广告宣称可以办理工作签证、企业合作手续等,吸引需要签证的求职者前来咨询。
然而,这些所谓的“专业团队”往往只是骗子组织,他们收取高额费用后,往往消失无踪。
八、假冒知名企业陷阱一些不法分子冒充一些知名企业,在网上发布虚假职位,以获取求职者的个人信息,继而进行其他欺诈活动。
九、涉黄涉赌陷阱一些招聘广告声称提供高收入的“特殊行业”岗位,吸引求职者前来应聘。
常见的网络招聘的骗局
![常见的网络招聘的骗局](https://img.taocdn.com/s3/m/9d2bc429b84ae45c3b358c87.png)
常见的网络招聘的骗局互联网招聘信息铺天盖地,招聘骗局也会层出不穷。
下面为你分享一下常见的网络招聘骗局吧,大家求职一定不要上当受骗了!一、上岗前先缴费培训这是最常见的一种骗局,就是在经过多轮面试之后,以岗前培训为借口,收取各种培训费用。
例如:一家广告公司招聘档案文员职位,面试中要求应聘者先到某某职校付费参加培训,考核后合格方可录用,但培训结束后却告知条件不符、岗位已满,不予录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六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业培训制度,按照国家规定提取和使用职业培训经费,根据本单位实际,有计划地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培训。
注意:是用人单位有义务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培训。
如果他们聘你,想培训你,是必须免费培训你的。
当然,用人单位可与劳动者约定一份培训协议。
如;劳动者必须服务满几年,未满服务期,须赔偿培训费等条款。
所以,各位求职者在参加面试后,如果对方通知你需要缴费培训,那么你就要小心了。
二、偷梁换柱的招聘这是一种打出很诱人的招聘职位或者招聘待遇,让你去应聘工作,但是实际工作却不是那么回事。
例如:一家广告公司招聘“储备人员”岗位,但在面试中不断询问应聘者营销能力等情况,并介绍保险方面的业务。
事实上,这家企业是代理一家保险公司招聘保险业务员,为吸引求职者而发布较为动听的岗位名称。
对此,龙泉人才网的建议,求职者可在面试中多了解应聘岗位的实际工作内容,如果发现招聘信息与实际工作有出入,需问清楚工作内容,一旦发现骗局,立即走人。
三、假借招聘做项目这是比较高智商的陷阱,假借招聘考试,让人才免费帮他程序。
例如:一家软件公司以招聘程序员为名,在“笔试”中要求求职者编写程序,8名求职者的试题各不相同,但8段程序恰巧合成了一个项目,考试结果则是无一人被录用。
建议,在不能判断招聘方真实意图的情况下,求职者应注意自己留存一份劳动成果,要求招聘方签字证明,避免落入“智力陷阱”。
四、实习岗位陷阱这是利用实习的借口,来刻意降低员工的工资。
招聘骗局:如何识别招聘陷阱?
![招聘骗局:如何识别招聘陷阱?](https://img.taocdn.com/s3/m/3fa9b0f8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c63995f.png)
招聘骗局:如何识别招聘陷阱?在当今社会,招聘骗局越来越多,让人们不得不对求职时的信息做出更谨慎的判断。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如何识别招聘陷阱以及避免成为骗局的受害者。
第一种招聘骗局:要求缴纳招聘费用如果你在应聘时被告知需要支付招聘费用,那么这很可能是一种骗局。
现在的求职市场不可能要求求职者缴纳费用,尤其是在线招聘网站。
这样的做法实际上是违法的,如果你不确定是否需要支付费用,最好在确认之前不要进行任何交易。
第二种招聘骗局:空降招聘有些人可能会收到一封邮件,说他们已经被某个公司录用了,但需要支付一定的押金才能正式入职。
这种做法显然很可疑,因为没有任何公司会这样操作。
如果你没有提交申请,却收到这种邮件,那么它很有可能是骗局。
如果你确定这个公司的主页是真实可信的,最好去该公司的招聘部门或者人力资源部门进行确认。
第三种招聘骗局:钓鱼邮件很多人都被钓鱼邮件骗过,在求职中也会出现。
钓鱼邮件是针对用户的欺诈邮件,用于诱骗受害者提供个人敏感信息,以实现非法目的。
如果你收到任何表明某公司招聘而你不记得有去申请过的采访邀请或面试邀请,则极有可能是一个骗局。
在这种情况下,你应该小心点击邮件中的链接或下载附件,最好先在网上搜索相关公司信息。
第四种招聘骗局:不明身份招聘如果你被一个似乎没有明确名称或者联系方式的机构招聘,那么它很可能是骗局。
一个正规的公司不会使用这样的方式去招聘新员工。
另外,你还应该注意不要向这样的机构提供任何个人敏感信息,以免被骗。
第五种招聘骗局:虚假职位描述在招聘中不实宣传的情况也可能会发生。
如果职位描述听起来过于完美,且工资待遇过于诱人,那么你需要警惕。
在招聘的时候,公司应该给出详细的职位描述,并明确注明薪资待遇并不是非常高。
如果你不确定某个公司是否虚假宣传,可以在线搜索该公司的口碑评价。
总之,如果你对某个招聘信息有任何怀疑,最好在确认之前不要做出任何行动。
记住,在求职中不受骗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有时候,同情的人会容易成为大众的目标。
揭秘15大招聘骗术的猫腻
![揭秘15大招聘骗术的猫腻](https://img.taocdn.com/s3/m/a0d6b8c784254b35eefd34ea.png)
有些单位说是招聘内勤、办事员、销售员等。求职者进入企业后发现,没有底薪,没有福利,就是让你去拉业务,搞销售 ,满街地象陌生人兜售保险或推销商品(类似要饭的),。有的单位为了吸引更多的求职者来应聘,包装岗位名字,如把保险业务说成是社区联络员、客户管理员等。
薪金猫腻 通常在
求职者的询问下,老板会给你一个含糊的月薪数字,然而在月底兑付时多半会给你“一刀“,或称你工作量不饱和,或工作失误,或要扣除你伙食费,总之想扣你钱何患无辞,你不服却苦于拿不出正式合同,只好自认倒霉。
招聘陷阱(14):警惕“假招聘,真招妓”
当然,是一般针对年轻漂亮的没有多少社会经验的女士,一般以招聘演艺工作者,模特,售房小姐,秘书,会计,办公室主任等等为借口,当强制进行肉体侵害后,由不得你了(不由你不下水)。到时,就是警察介入,都没法说清“是不是自愿的”。
招聘陷阱(15):警惕“假招聘,免费维修电器的伎俩”
岗位猫腻 “说是招经理,让你发小报”,“岗位是财务,工作在车间”,这是许多老板玩岗位猫腻给你,待你咬上了发觉上当,再想吐掉就没那么容易了,从而陷入两难境地,要么任其宰割,要么褪层皮,横遭磨难。
福利猫腻 一些老板口头上给求职者提供的福利承诺格外让人眼红,如包吃包住、免费培训、每天工作8小时、提供劳保福利、年终发红包等,而实际上要兑现这些福利又有许多限定,要想实现,比登天还难。
பைடு நூலகம்
揭秘15大社会招聘骗术
招聘陷阱(1):实质为人员储备
有些求职者在职业介绍市场中找到满意的招聘信息,开好面试单后精心准备。但到了面试单位,有的问上几句话,有些只是让你填上一张表,末了说上一句“等通知”,接下来就是漫长的等待,最终杳无音讯。其实这些单位要招聘的岗位并不缺人,只是怕那些在岗位上的员工跳槽,故准备储备一些人员,作为替补。在这类招聘信息中,要求应聘者邮寄个人简历较为突出。
暑期打工:注意7种招聘骗局
![暑期打工:注意7种招聘骗局](https://img.taocdn.com/s3/m/c3ee35e8eefdc8d377ee32ad.png)
暑期打工:注意7种招聘骗局一、先付押金,等候消息型这类骗局基本上给出的是文秘、公关等轻松体面的职位,求职学生只需交纳一定保证金即可上班。
学生付钱后,招聘单位会让学生回家等候消息,接下来便石沉大海。
二、临时苦工型一些个体建筑承包者会故意将特别苦、累、脏、险的工作交给学生,又不与他们签订合同,一旦发生工伤,学生往往索赔无门。
三、直销传销型学生到公司后会被连哄带骗地买下一些货品,然后公司再以高回扣做诱饵,让应聘者去哄骗他人。
四、校园代理型夸口给求职学生提供不菲的中介费,让其以代理的身份在校园里拉同学做暑期工。
这时应警惕找你做代理的中介公司是否正规,所提供的公司、职位是否属实,因为一不小心可能是你和同学一起上当受骗。
五、模特、特种行业型这类招工通常要求学生先花大价钱拍摄艺术照参加遴选,最后再以应聘者条件欠缺等借口予以拒绝。
六、刷淘宝信誉型因为网络上有很多说坐在家里兼职刷淘宝信誉,每月能赚上千元的帖子,可这些兼职往往需要你的支付宝等网上支付平台,虽然或许能得到高回报,但因为消息真假掺杂,兼职前要确认信息的真实性。
七、工厂委托招工型这类中介会说让你到沿海城市的电子厂做暑期工,工资以时薪结算,虽然电子厂确实有大量的用工需求,但因工厂距学校、家乡较远,学生难有前去考察的机会,所以无法确认中介给出的消息是否属实。
下面分享几例被骗的案例(案例来源网络)骗局(1):发布虚假招聘广告黄副支队长向记者举了一个案例,某高校学生小韩在网上看到一则招聘网络代理的广告,对方称只要交500元,就可以拥有自己的代理网站,而且报酬丰厚。
只要成功卖掉代理产品,即可提成30%。
与对方电话联系确定代理事宜后,7月3日,小杨按广告中的提示,到银行汇了500元。
汇款后小杨再次上网,却发现之前的代理网页再也找不到了。
黄副支队长称,现在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找工作的重要平台,但网络上的虚假信息很多,社会经验少、防范意识不强的学生很容易受骗。
还有一些不法分子以高额回报、快速致富为诱饵,诱骗求职学生加入非法传销组织。
应聘工作中常见的六大陷阱
![应聘工作中常见的六大陷阱](https://img.taocdn.com/s3/m/debbf2ed7f1922791688e8d0.png)
应聘工作中常见的六大陷阱一年一度的招聘高峰期即将到来,可摆在大学生就业面前的陷阱是越来越多了。
我们携青创资深专家研究得出以下常见的6大陷阱。
陷阱一工作当诱饵骗人先掏钱案例太原科技大学的学生王宇说,有天打开自己的邮箱,发现了一封来自广州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来信,大概意思是:企业看到他的个人简历之后十分满意,已决定录用他,并为他建立了个人档案,今年毕业之后即可到该公司上班,工资待遇每月3000元。
但公司先要向他收取200元的抵押金,让尽快汇到公司的账号上。
“当时看到要交抵押金时,我确实犹豫了,但是转念又一想,不能因为200元钱而失去这么好的机会啊,所以第二天我就把钱汇过去了。
打那个公司电话询问钱是否到账时,发现所有的电话不是关机就是占线,就是联系不上。
”王宇说。
帮不支招:凡是那种简单聊几句就同意留下试用并要交一些押金的公司往往都是看中了此“财”而非彼“才”,求职者一定要三思而后行。
目前不少房地产公司在招聘员工时就玩这样的法方。
他们经常打着入职培训的旗子,收取几百元甚至更多的培训费用,求职者在培训结束后干不了几天就被用人单位以各种理由辞退,且不返还培训费。
陷阱二招聘是幌子剽窃你作品案例某职业技术学院广告专业毕业生刘涛,半年前在招聘会上看中一家广告公司。
她挤进去一打听才知道,这家公司要求应聘者每人写一份不同产品的广告策划文案,包括服装、饮料、小家电等。
招聘负责人表示,公司将对所有上交的作品进行比较,最终选两个人。
刘涛领到的是一种功能饮料推广的策划案,内容包括广告语、户外宣传画、电视广告创意及市场推广活动的详细计划。
刘涛用了一周时间交了自己的策划方案,但至今招聘方都没有宣布招聘结果。
刘涛表示:“尽管怀疑人家骗取自己的点子,但如今工作不好找,要是策划案真被‘白用’了,也只好自认倒霉。
”帮不支招:以考试为名无偿占有程序设计、广告设计、策划方案、文章翻译等。
现在招聘过程中的骗取“智力”很常见。
这种堂而皇之地占有他人的劳动成果,性质更为恶劣。
招聘中的常见陷阱及如何避免
![招聘中的常见陷阱及如何避免](https://img.taocdn.com/s3/m/7c89c053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b1.png)
招聘中的常见陷阱及如何避免招聘是企业运作中的重要环节,正确的招聘可以为企业引进优秀人才,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然而,在招聘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陷阱,容易使企业陷入困境。
本文将介绍招聘中常见的陷阱,并提供一些建议,帮助企业避免这些陷阱。
一、招聘广告不准确招聘广告是吸引人才的重要途径,但不准确的招聘广告容易造成人才筛选的困难。
为避免这种陷阱,企业应该确保招聘广告中的岗位要求和职责描述准确清晰。
不要夸大职位的吸引力,否则可能会吸引到不符合条件的申请者,浪费企业的时间和资源。
二、面试失误面试是评估候选人能力和素质的重要环节,但很多企业在此环节容易犯错。
首先,很多企业只注重候选人的专业能力,而忽视了其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等软实力。
这可能导致招聘到的人才不适应企业文化,无法与团队协作,影响工作效率。
其次,面试过程中可能存在主观偏见,例如种族、性别或年龄歧视等,这是不可接受的。
为避免面试失误,企业应该制定面试指南,明确所需素质和能力,并采用多种面试技巧,以全面、客观地评估候选人。
三、参考人力资源很多企业在招聘过程中不充分利用人力资源,这是一个被低估的陷阱。
参考已有员工或业务伙伴的推荐可以为企业引进更适合的人才。
这些推荐人可以提供更全面、真实的信息,帮助企业更好地评估候选人的能力和素质。
因此,企业应该积极与员工和业务伙伴建立良好合作关系,鼓励他们参与招聘过程,并给予相应的奖励和认可。
四、未进行背景调查在招聘过程中,没有进行背景调查是一个严重的陷阱。
背景调查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候选人的工作经历、前雇主评价、学历等关键信息,确保候选人的真实性。
如果企业没有进行背景调查,可能会招聘到经验不足、素质差或有不良职业记录的人才,给企业带来安全隐患和经济损失。
因此,企业在招聘过程中务必进行全面、准确的背景调查。
五、没有明确准确的目标在招聘过程中,企业没有明确和准确的招聘目标是一个常见的陷阱。
如果企业缺乏明确的目标,可能导致招聘团队的分散注意力,无法精准地找到合适的人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招聘陷阱
1.华南理工大学某同学收到某公司的一条短信,请其尽快到公司来面试,但该同学都没投过这个公司,就打电话去询问,对方答复在某人才网上看到的。
同学按时赴约,但找不到地方就再次联系公司。
很快一个骑摩托的人过来接同学。
车刚开,骑摩托的人就让同学通知公司说很快就到了,在电话中公司对同学说让骑摩托的人接电话另有事安排。
同学刚把电话递给骑摩托的,一份文件就从车上落了下来,出于礼貌同学下车帮忙捡文件,等捡起文件,摩托车已经不见了,手机和包也跟着去了。
2. 暨南大学韩同学在一招聘会上投了一家科技公司,经过简单的现场面试,即被通知下午去公司面试。
下午,接待的她还是上午的招聘人员。
招聘人员把她领进一个办公室,当着她的面给“经理”打电话,然后对她说“经理”要等会才来,让她先等一会。
过了约五分钟“经理”还没过来,招聘人员就欲再次打电话给“经理”,不巧他手机没电了,随就借小韩手机一用,小韩也没多想就直接给了他,招聘人员称室内电话听不清楚就出去了,结果一去不复返。
3.某人才信息公司,一周时间内在网上发布招聘信息近千条,均为中介信息,并在每条信息的岗位描述中留下了邮箱和公司自己的网址,要求求职者将个人简历直接发送公司邮箱或登录公司网站应聘。
求职者胡小姐,前不久在网上查询到了该公司的此类招聘信息,记下了该公司的邮箱和网站地址,没有在网上进行应聘,而是将个人简历通过 E-mail 发送到了该公司,公司约见了胡小姐,为其推荐了不少岗位,但要求胡小姐每个岗位支付一定的介绍费用,并且如果面试成功,要支付给该公司首月工资的 50% 作为中介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