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图设计规范要求20091108
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规范
![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a75fa336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8b.png)
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规范GB/T -2009《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规范》于2009年10月1日开始实行。
本规范旨在规范建筑施工组织设计,提高施工效率和施工安全。
术语部分详细解释了本规范中使用的术语,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本规范。
基本规定包括了建筑施工组织设计的基本要求,包括施工组织设计的原则、程序、内容和要求等。
施工组织总设计是建筑施工组织设计的核心部分。
其中,工程概况部分描述了施工项目的基本情况,包括工程名称、工程地点、工程规模等。
总体施工部署部分则详细阐述了施工的总体方案和施工流程。
施工总进度计划部分则制定了施工的时间进度计划,以确保施工进度的合理性。
总体施工准备与主要资源配置计划部分则详细描述了施工所需的各种资源,包括人力、物资、技术等,并制定了相应的资源配置计划,以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需要注意的是,本规范只是建筑施工组织设计的指导性文件,具体实施时还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同时,施工单位应当根据施工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并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审核和备案。
这样才能确保建筑施工的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的效果。
4.5 主要施工方法在本项目中,主要采用了传统的施工方法,包括混凝土浇筑、钢筋加工、砌筑、装饰等工序。
同时,为了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还引入了一些现代化的施工技术,如自动化喷涂、数字化测量等。
4.6 施工总平面布置为了保证施工的有序进行,我们在施工前制定了详细的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包括施工区域划分、施工设备摆放、材料堆放等。
同时,我们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多次调整和优化,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效率。
5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5.1 工程概况本项目是一座高层住宅小区,总建筑面积约为10万平方米,包括多栋住宅楼和配套设施。
施工期限为两年。
5.2 施工部署我们根据工程概况和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制定了详细的施工部署计划,包括施工人员的配备、施工设备的采购和调配、施工区域的划分等。
5.3 施工进度计划为了保证工期的顺利进行,我们制定了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包括各个工序的时间节点、工期的安排和调整等。
施工图制图规范
![施工图制图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415c864a55270722192ef7b2.png)
制图标准和有关规定第一节图纸的幅面为了做到工程图基本统一,清晰简明,提高制图效率,满足设计、施工、存档的要求,关于图纸幅面大小的尺寸,国家制订了全国统一的标准:《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Jl~86)。
该标准规定,图纸幅面的基本尺寸为5种,其代号分别为A0、A1、A2、A3、A4、各类尺寸大小。
如表3—1所示。
表3-1其图纸幅面如图3—2所示。
图3-2 图纸幅面为了适应建筑物的具体情况,平面尺寸有时要适当放大,所以《标准》中又规定了图纸长边可以加长的尺寸。
允许加长A0—A3号图纸的边长;加长部分的尺寸应为长边的1/8及其倍数。
如图3—2所示。
注:图纸的短边不得加长。
第二节图框线图框线格式用粗实线画出,如图3—2所示。
第三节图标与图签图标栏和图签栏又叫标题栏和会签栏,是设计图框的组成部分。
图标栏是说明设计单位、图名、编号的表格。
图标的位置一般在图纸的右下角。
图标的尺寸在国家标准中也有规定,A2、3、4号图纸的小图标其长边的长度应为85mm;短边的长度宜采用30、40、50mm三种尺寸。
如表3—3所示。
表3-3图签栏是供需要会签的图纸用的。
1个会签栏不够用时,可另加1个,2个会签栏应并列;不需要会签的图纸,可不设会签栏。
图签位于图纸的左上角,其尺寸应为75mm×20mm,栏内应填写会签人员所代表的专业、姓名、日期(年、月、日)。
具体形式如表3—4所示。
表3-4图3-5 图纸幅面第四章工程图的基本要素为了看懂图纸必须先弄懂图中的各种图线、符号及尺寸标注的含义和规定,作为看图的准备。
下面我们从比例开始介绍。
第一节比例图纸使用比例的作用,是为了将室内结构不变形的缩小和放大在图纸上。
图纸比例用阿拉伯数字和符号“:”表示。
如1:100、1:50等。
1:100表示图纸上所画物体比实体缩小100倍,1:1表示图纸上所画物体与实体一样大。
一般图纸采用的比例可见表4—1。
第二节图线在施工图中,为了表示不同的意思,并达到图形的主次分明,必须采用不同的线型和不同宽度的图线来表达。
电力专业过轨、桥梁锯齿口位置及要求20091108
![电力专业过轨、桥梁锯齿口位置及要求20091108](https://img.taocdn.com/s3/m/8f6723fd700abb68a982fb62.png)
路基过轨
区间
两侧设置III型电缆井、3根内径120mm热镀锌过轨钢管、边坡引下电缆沟
DK48+600.
路基过轨
区间
两侧设置III型电缆井、3根内径120mm热镀锌过轨钢管、边坡引下电缆沟
303县道立交桥
DK48+845.
桥头
DK48+876.
桥尾
DK49+000.
路基过轨
区间
补偿电抗器5
5、隧道内电缆槽道设置方式、变压器综合洞室设置、电缆余长腔以及电缆过轨钢管预埋等具体做法,详见隧道专业有关图纸和隧道专业相关通用图。
6、线缆上下路基侧设上下路基电缆槽与电缆井外侧壁预留槽连通以便线缆上下路基。
7、每根保护钢管内均预留2根贯穿铁丝(Φ≥4mm)且在两端预留一定的余量,便于电缆的穿管敷设。
电力
设计者
李士峰
接收单位
复核者
杨剑
专业设计负责人
李士峰
接收者
提供日期:2009年11月8日接收日期:2009年月日
附表:路基地段通信过轨位置、桥梁预留锯齿口及爬架墩台位置里程表
DK40+660.
路基过轨
区间
光纤直放站3
DK40+700.
两侧设置III型电缆井、3根内径120mm的热镀锌钢管、边坡引下电缆沟。
DK46+200.
路基过轨
区间
两侧设置III型电缆井、预埋6根内径100mm和6根内径120mm的热镀锌钢管、边坡引下电缆沟。
溧水站
DK46+440.
见站场综合管线图
DK46+700.
路基过轨
区间
施工图设计规范要求20091108
![施工图设计规范要求20091108](https://img.taocdn.com/s3/m/2a5af3482e3f5727a5e96274.png)
۩国际丽城吉盛三江施工图设计建议2009-11-08一,设计技术建议1,设计工作程序设计单位提供全套施工图文件。
包括文字与图纸,电子文档等相关内容;其中,蓝图8套,电子版(包括但不仅限于每种户型电子版,家具配置等)。
后期配合。
包括施工图审查,技术交底,设计修改,现场处理,各阶段验收等施工图设计需要的工作。
2,层高和标高规划道路两侧商业: 3.9m。
住宅和公寓单独标明和统计,层高3米临江商业底层层高:5.1m临江商业二楼和三楼层高:4.5 m,以达到规范要求取底限值。
地下室: 3.9 m建筑专业标注的标高为楼地面面层完成面的标高,结构专业标注的标高相应降50。
其他专业应参照建筑专业的标高。
3,墙体主要墙体材料种类:页岩砖类(包括新材料保温砖,多孔,空心)。
外墙采用200厚页岩多孔砖;分户墙采用200厚页岩空心砖,户内隔墙采用100厚页岩空心砖。
厨房、卫生间采用100厚页岩多孔砖;厨房、卫生间部分的分户墙采用200厚页岩多孔砖。
公共部分的墙采用200厚页岩空心砖墙。
当室内墙体下部设梁影响使用时,建议取消梁,或采用隐性梁柱。
内外墙上所有留洞(包括门窗洞口)均应有水平和竖向定位。
凡洞口宽度不小于900,1以及梁柱上穿孔的,不仅应在建筑图上标注,且应在结构图中注明,以及采取的相 应措施。
凡暗装配电箱,消火栓箱的墙体必须采取相应的构造措施,墙体厚度不小于200厚。
主要方式可采用增加窗台板厚度,局部加厚墙体,装修外包等措施进行处理。
梁﹑柱与墙面关系:客厅与卧室隔墙 现梁边﹑现柱边或异形柱边时,需保证客厅和卧室墙面平整; 客厅厅与其他辅助房间隔墙 现梁边﹑现柱边或异形柱边时,应先保证起居厅墙面平整;主卧室与次卧室或其他辅助房间隔墙 现梁边﹑现柱边或异形柱边时,应先保证主卧室墙面平整。
梁﹑柱与靠外墙的房间 现梁边﹑现柱边或异形柱边时,应先保证外立面效果,其次调整梁柱位置保证房间尽量平整。
当厨卫室内出现梁边高出面层时,应调整墙的位置或降低梁的标高。
《GBT50502_2009建筑施工方案设计规范方案》
![《GBT50502_2009建筑施工方案设计规范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b6f7b4d48d7c1c708a14532.png)
GB/T 50502-2009 《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规范》2009年10月1日起实行目录1 总则 (2)2 术语 (2)3 基本规定 (3)4 施工组织总设计 (4)4.1 工程概况 (4)4.2 总体施工部署 (4)4.3 施工总进度计划 (5)4.4 总体施工准备与主要资源配置计划 (5)4.5 主要施工方法 (5)4.6 施工总平面布置 (5)5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6)5.1 工程概况 (6)5.2 施工部署 (6)5.3 施工进度计划 (7)5.4 施工准备与资源配置计划 (7)5.5 主要施工方案 (7)5.6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7)6 施工方案 (8)6.1 工程概况 (8)6.2 施工安排 (8)6.3 施工进度计划 (8)6.4 施工准备与资源配置计划 (8)6.5 施工方法及工艺要求 (8)7 主要施工管理计划 (9)7.1 一般规定 (9)7.2 进度管理计划 (9)7.3 质量管理计划 (9)7.4 安全管理计划 (9)7.5 环境管理计划 (10)7.6 成本管理计划 (10)7.7 其它管理计划 (10)1 总则1.0.1为规范建筑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与管理,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水平,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等建筑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与管理。
1.0.3 建筑施工组织设计应结合地区条件和工程特点进行编制。
1.0.4 建筑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与管理,除应符合本规范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施工组织设计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plan以施工项目为对象编制的,用以指导施工的技术、经济和管理的综合性文件。
2.0.2施工组织总设计general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plan以若干单位工程组成的群体工程或特大型项目为主要对象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对整个项目的施工过程起统筹规划、重点控制的作用。
GB50502-2009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规范
![GB50502-2009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c39481c44028915f804dc2b1.png)
GB/T 50502-2009 《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规范》2009年10月1日起实行目录1 总则 22 术语 (2)3 基本规定 (3)4 施工组织总设计 (5)4.1 工程概况 (5)4.2 总体施工部署 (6)4.3 施工总进度计划 (6)4.4 总体施工准备与主要资源配置计划 (6)4.5 主要施工方法 (7)4.6 施工总平面布置 (7)5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8)5.1 工程概况 (8)5.2 施工部署 (9)5.3 施工进度计划 (9)5.4 施工准备与资源配置计划 (9)5.5 主要施工方案 (10)5.6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10)6 施工方案 (11)6.1 工程概况 (11)6.2 施工安排 (11)6.3 施工进度计划 (11)6.4 施工准备与资源配置计划 (12)6.5 施工方法及工艺要求 (12)7 主要施工管理计划 (12)7.1 一般规定 (12)7.2 进度管理计划 (12)7.3 质量管理计划 (13)7.4 安全管理计划 (13)7.5 环境管理计划 (14)7.6 成本管理计划 (14)7.7 其它管理计划 (15)1 总则1.0.1为规范建筑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与管理,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水平,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等建筑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与管理。
1.0.3 建筑施工组织设计应结合地区条件和工程特点进行编制。
1.0.4 建筑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与管理,除应符合本规范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施工组织设计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plan以施工项目为对象编制的,用以指导施工的技术、经济和管理的综合性文件。
2.0.2施工组织总设计general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plan以若干单位工程组成的群体工程或特大型项目为主要对象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对整个项目的施工过程起统筹规划、重点控制的作用。
关于印发《2009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
![关于印发《2009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4eb414ee4028915f804dc2be.png)
关于印发《2009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
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各省、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直辖市建委及有关部门,计划单列市建委(建设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各有关协会,各有关单位:根据《工程建设国家标准管理办法》和《工程建设行业标准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为适应国家经济建设需要,贯彻落实国家节能减排、资源节约与利用、环境保护等要求,促进工程建设领域技术进步和发展,结合工程建设、工业建设和城乡建设实际,经与有关部门、单位充分协商,我部组织制定了《2009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
现印发给你们,请抓紧安排落实,切实做好编制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二00九年五月十四日附件下载:·
2009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887.5KB)。
施工图设计规范正文
![施工图设计规范正文](https://img.taocdn.com/s3/m/5bd57668011ca300a6c390e2.png)
设计制图规范 1 工程设计制图规范设计制图规范 2 总则1.1 目的1.1.1规范化--有效提高装饰设计的工作质量;1.1.2标准化--提高装饰设计的工作效率;1.1.3网络化--标准化制图便于公司规范化管理和设计成果的共享。
1.2 适用范围1.2.1本规范适用于我公司所有工程项目的工程制图和CAD制图。
1.2.2本规范所指施工图纸为:原始建筑平面图、平面布置图、顶面图、立面图、构造结点图、配套装置家具图及电气改造施工图、给排水施工图、暖通空调施工图等各阶段设计施工图、竣工图。
第一章:编制依据1、《总图制图标准》;2、《建筑制图标准》;3、AutoCAD 制图标准;4、天正建筑制图标准;5、工程施工图设计流程。
设计制图规范 3 第二章:制图规范一、图纸幅面(简称图幅):注:表中尺寸单位为毫米(mm)。
加长图幅为标准图框根据图纸内容需要在长向(L边)加长L/4的整数倍。
二、图纸标题栏(简称图标):1、图标内容包括:(1).公司名称:为中文公司名称;(2.)业主、工程名称:填写业主名称和工程名称;(3).图纸签发参考:填写图纸签发的序号、说明、日期;(4).版权:中英文注名的版式权归属权;(5).设计阶段:填写本套所秘史的设计阶段;(6).签名区:包括a.项目设计师:由项目设计主持人签字,b.设计:由本张图的设计者签字,c.制图:由本张图的绘制者签字,d.校对:由本张图纸的校对者签字;e.审核:由本张图的审核者签字;f.审定:由本张图的审定者签字。
g.技术负责:由本张图的项目经理签字。
三、出图比例:选定图幅后,根据本张图纸要表达的内容选定出图比例。
四、图形线:根据图纸内容及其复杂程度要选用合适的线型及线宽来区分图纸内容的主次。
为统一整套图纸的风格对图中所使用的线宽及线型作出以下规定:设计制图规范 41、线宽:特粗线:0.50 mm粗线:0.30 mm中粗线:0.25mm中线:0.15 mm细线:0.09 mm设计制图规范5五、字体:图纸上需书写的文字、数字、符号等,均应笔划清晰,字体端正,排列整齐。
09年度建筑行业标准规范
![09年度建筑行业标准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7a17b075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ed5b351.png)
09年度建筑行业标准规范2009年度建筑行业标准规范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在国家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为了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各种标准和规范应运而生。
在2009年,建筑行业颁布了一系列的标准规范,本文将对其进行详细介绍。
一、建筑设计与规划1. 建筑设计规范建筑设计是建筑项目的灵魂,合理的设计思路和有效的规划是确保建筑质量的基石。
2009年度建筑行业标准规范对建筑设计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包括建筑风格、空间设计、绿色环保等方面,旨在提高建筑设计水平。
2. 城市规划标准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环节,它关系到城市的整体发展和居民的生活环境。
2009年的标准规范中,针对城市规划提出了关于城市布局、道路规划、绿化环境等方面的具体要求,以推动城市建设的有序进行。
二、建筑结构与材料1. 建筑结构设计规范建筑结构设计是确保建筑物稳定性和抗震性的关键。
2009年度建筑行业标准规范对建筑结构设计进行了细致的规定,包括结构材料的选用、构件连接方式、荷载计算等,力求提高建筑结构的可靠性。
2. 建筑材料标准建筑材料在建筑工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为了加强建筑材料的管理,2009年的标准规范制定了建筑材料的质量标准、使用要求等,以确保建筑工程质量的提升。
三、建筑施工与安全1. 建筑施工组织标准建筑施工组织是建筑工程实施的重要环节,它关系到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和工程的质量安全。
2009年度建筑行业标准规范对建筑施工组织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包括施工方案编制、现场作业安全等,以确保建筑施工的高效与安全。
2. 建筑安全与防护标准建筑安全是建筑工程永恒的主题,保障建筑物的安全性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前提。
2009年的标准规范中,对建筑施工、应急疏散、消防设备等方面的安全要求进行了详细规定,力求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
四、建筑质量监督与验收1. 建筑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建筑工程质量验收是建筑工程竣工后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质量和使用安全。
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规范GB+T50502-2009
![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规范GB+T50502-2009](https://img.taocdn.com/s3/m/083eb3566c175f0e7cd137ff.png)
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规范GB+T50502-200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50502-2009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规范2009.05.13发布 2009.10.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前言本规范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二○○四年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04]67 号)的要求,由中国建筑技术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会同有关单位编制而成。
本规范在编制过程中总结了近几十年来施工组织设计在我国建筑工程施工领域应用的主要经验,充分考虑了各地区、各企业的不同状况、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通过反复讨论、修改和完善,最后经审查定稿.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包括: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施工组织总设计;5.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6.施工方案;7.主要施工管理计划。
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中国建筑技术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本规范在执行过程中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送中国建筑技术集团有限公司(地址:北京市北三环东路30号,邮政编码:100013 , E-mail : dengshuguang2007@163. com),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目次1、总则........................................... .. (5)2、术语........................................... .. (5)3、基本规定........................................... . (8)4、施工组织总设计4.1、工程概况........................................... (11)4.2、总体施工部署........................................... .. (12)4.3、施工总进度计划........................................... (13)4.4、总体施工准备与主要资源配置计划........................................... .. 134.5、主要施工方法........................................... .. (14)4.6、施工总平面布置........................................... (15)5、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5.1、工程概况........................................... (16)5.2、施工部署........................................... (16)5.3、施工进度计划........................................... .. (17)5.4、施工准备与资源配置计划........................................... . (17)5.5、主要施工方案........................................... .. (18)5.6、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 (18)6、施工方案6.1、工程概况........................................... (19)6.2、施工安排........................................... (19)6.3、施工进度计划........................................... .. (19)6.4、施工准备与资源配置计划........................................... . (19)6.5、施工方法及工艺要求........................................... (20)7、施工方案7.1、一般规定........................................... (21)7.2、进度管理计划........................................... .. (21)7.3、质量管理计划........................................... .. (22)7.4、安全管理计划........................................... .. (23)7.5、环境管理计划........................................... .. (23)7.6、成本管理计划........................................... .. (24)7.7、其他管理计划........................................... .. (25)1总则1.0.1、为规范建筑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与管理,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水平,制定本规范1.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等建筑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与管理1.0.3、建筑施工组织设计应结合地区条件和工程特点进行编制1.0.4、建筑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与管理,除应符合本规范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009版建筑设计规范
![2009版建筑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c79a9ddb6f1aff00bed51e8c.png)
2009版建筑设计规范第1.0.1条目的为保证建筑符合适用、安全、卫生等基本要求,特制定本通则作为各类民用建筑设计必须遵守的共同规则。
第1.0.2条适用范围本通则适用于全国城市各类新建、扩建和改建的民用建筑。
注:根据国务院颁发的《城市规划条例》第二条规定,本条所称城市,是指国家行政区域划分设立的直辖市、市、镇(建制的镇)及未设镇的县城。
第1.0.3条与其它规范的关系民用建筑设计除执行本通则外,尚应执行国家或专业部门颁布的有关设计标准、规范和规定。
第1.0.4条建筑耐久年限以主体结构确定的建筑耐久年限分下列四级:一级耐久年限100以上适用于重要的建筑和高层建筑。
二级耐久年限50~100年适用于一般性建筑。
三级耐久年限25~50年适用于次要的建筑。
四级耐久年限15年以下适用于临时性建筑。
第1.0.5条民用建筑高度与层数的划分一、住宅建筑按层数划分为:1~3层为低层;4~6层为多层;7~9层为中高层;10层以上为高层。
二、公共建筑及综合性建筑总高度超过24m者为高层(不包括高度超过24m的单层主体建筑)。
三、建筑物高度超过100m时,不论住宅或公共建筑均为超高层。
第1.0.6条建筑热工设计建筑物热工设计应与地区气候相适应,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程》规定,全国划分为下列四个地区:严寒地区(Ⅰ区):累年最冷月平均温度≤-10℃的地区。
寒冷地区(Ⅱ区):累年最冷月平均温度>-10℃、≤0℃的地区。
温暖地区(Ⅲ区):累年最冷月平均温度>0℃,最热月平均温度<+28℃的地区。
炎热地区(Ⅳ区):累年最热月平均温度≥+28℃的地区。
第1.0.7条设计基本原则建筑设计除应执行国家有关工程建设的方针政策外,尚应执行下列基本原则:一、当地城市规划部门制定的城市规划实施条例;二、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目的,综合讲求建筑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三、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和空间,提倡社会化综合开发和综合性建筑;四、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在满足当前需要的同时适当考虑将来提高和改造的可能;五、节约建筑能耗,保证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六、建筑设计的标准化应与多样化结合;七、体现对残疾人、老年人的关怀,为他们的生活、工作和社会活动提供无障碍的室内外环境;八、建筑和环境应综合考虑防火、抗震、防空和防洪等安全措施;九、在国家或地方公布的各级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保护区、文物保护单位和风景名胜区的各项建设,应按国家或地方制定的有关条例和保护规划进行。
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规范GB+T50502-2009
![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规范GB+T50502-2009](https://img.taocdn.com/s3/m/554f45c50242a8956bece49a.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50502-2009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规范2009.05.13发布 2009.10.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前言本规范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二○○四年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04]67 号)的要求,由中国建筑技术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会同有关单位编制而成。
本规范在编制过程中总结了近几十年来施工组织设计在我国建筑工程施工领域应用的主要经验,充分考虑了各地区、各企业的不同状况、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通过反复讨论、修改和完善,最后经审查定稿.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包括: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施工组织总设计;5.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6.施工方案;7.主要施工管理计划。
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中国建筑技术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本规范在执行过程中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送中国建筑技术集团有限公司(地址:北京市北三环东路30号,邮政编码: 100013 , E-mail : dengshuguang2007@163. com),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目次1、总则 (5)2、术语 (5)3、基本规定 (8)4、施工组织总设计4.1、工程概况 (11)4.2、总体施工部署 (12)4.3、施工总进度计划 (13)4.4、总体施工准备与主要资源配置计划 (13)4.5、主要施工方法 (14)4.6、施工总平面布置 (15)5、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5.1、工程概况 (16)5.2、施工部署 (16)5.3、施工进度计划 (17)5.4、施工准备与资源配置计划 (17)5.5、主要施工方案 (18)5.6、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18)6、施工方案6.1、工程概况 (19)6.2、施工安排 (19)6.3、施工进度计划 (19)6.4、施工准备与资源配置计划 (19)6.5、施工方法及工艺要求 (20)7、施工方案7.1、一般规定 (21)7.2、进度管理计划 (21)7.3、质量管理计划 (22)7.4、安全管理计划 (23)7.5、环境管理计划 (23)7.6、成本管理计划 (24)7.7、其他管理计划 (25)1总则1.0.1、为规范建筑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与管理,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水平,制定本规范1.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等建筑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与管理1.0.3、建筑施工组织设计应结合地区条件和工程特点进行编制1.0.4、建筑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与管理,除应符合本规范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施工现场临时建筑物技术规范JGJT188-2009
![施工现场临时建筑物技术规范JGJT188-2009](https://img.taocdn.com/s3/m/3db5c3bcec3a87c24028c4f7.png)
施工现场临时建筑物技术规范JGJT188-2009 施工现场临时建筑物技术规范JGJ/T188-2009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JGJ/T 188 -2009备案号J954-2009施工现场临时建筑物技术规范Technical code of temporary building of construction site2009-10-30 发布2010-07-0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施工现场临时建筑物技术规范JGJ/T188-2009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日期:2010 年7 月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420 号关于发布行业标准《施工现场临时建筑物技术规范》的公告现批准《施工现场临时建筑物技术规范》为行业标准,编号为JGJ/T189-2009 自2010 年7 月1 日起实施。
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09 年10 月30 日4 前言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的通知》(建标[2007]125 号)的要求,规范编制组经广泛调差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本规范。
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基地与总平面;5、建筑设计;6、建筑防火;7、结构设计;8、建筑设备;9、建筑安装;10、质量验收;11、使用与维护;12、拆除与回收;附录 A 活动房质量检查表;附录 B 建筑设备安装质量检查记录表;附录 C 临时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
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由福建建科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福建建科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福州市鼓楼区省府路83 号运管大厦七层,邮编350001本规范主编单位:福建建科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本规范参编单位:福建省工程建设科学技术标准化协会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福建二建建设集团公司福建六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建七局第三建筑工程公司福建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榕东活动房股份有限公司本规范参加单位:莆田学院中南大学防灾科学与安全技术研究所陕西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本规范主要起草人:王韶国陈国灿焦安亮梁章旋王建国晏音程宏伟林卫东郭筱莹陈汉民吴平春刘忠群薛经秋王世杰杨家轩姚建强王凤官徐志胜本规范主要审查人员:叶可明温伯银王甦郝玉柱张忠庚李达明郑云河宋波凯冯目次1总则⋯⋯⋯⋯⋯⋯⋯⋯⋯⋯⋯⋯⋯⋯⋯⋯⋯⋯⋯⋯⋯⋯⋯⋯⋯⋯⋯⋯⋯⋯⋯(1)2 术语⋯⋯⋯⋯⋯⋯⋯⋯⋯⋯⋯⋯⋯⋯⋯⋯⋯⋯⋯⋯⋯⋯⋯⋯⋯⋯⋯⋯⋯⋯⋯⋯⋯(2)3 基本规定⋯⋯⋯⋯⋯⋯⋯⋯⋯⋯⋯⋯⋯⋯⋯⋯⋯⋯⋯⋯⋯⋯⋯⋯⋯⋯⋯⋯⋯⋯⋯(3)4 基地与总平面⋯⋯⋯⋯⋯⋯⋯⋯⋯⋯⋯⋯⋯⋯⋯⋯⋯⋯⋯⋯⋯⋯⋯⋯⋯⋯⋯⋯⋯⋯(4)4.1 基地⋯⋯⋯⋯⋯⋯⋯⋯⋯⋯⋯⋯⋯⋯⋯⋯⋯⋯⋯⋯⋯⋯⋯⋯⋯⋯⋯⋯⋯⋯⋯(4)4.2 总平面⋯⋯⋯⋯⋯⋯⋯⋯⋯⋯⋯⋯⋯⋯⋯⋯⋯⋯⋯⋯⋯⋯⋯⋯⋯⋯⋯⋯⋯⋯(4)5 建筑设计⋯⋯⋯⋯⋯⋯⋯⋯⋯⋯⋯⋯⋯⋯⋯⋯⋯⋯⋯⋯⋯⋯⋯⋯⋯⋯⋯⋯⋯⋯⋯(5)5.1 一般规定⋯⋯⋯⋯⋯⋯⋯⋯⋯⋯⋯⋯⋯⋯⋯⋯⋯⋯⋯⋯⋯⋯⋯⋯⋯⋯⋯⋯⋯(5)5.2 办公用房⋯⋯⋯⋯⋯⋯⋯⋯⋯⋯⋯⋯⋯⋯⋯⋯⋯⋯⋯⋯⋯⋯⋯⋯⋯⋯⋯⋯⋯(5)4.3 生活用房⋯⋯⋯⋯⋯⋯⋯⋯⋯⋯⋯⋯⋯⋯⋯⋯⋯⋯⋯⋯⋯⋯⋯⋯⋯⋯⋯⋯⋯(6)6 建筑防火⋯⋯⋯⋯⋯⋯⋯⋯⋯⋯⋯⋯⋯⋯⋯⋯⋯⋯⋯⋯⋯⋯⋯⋯⋯⋯⋯⋯⋯⋯⋯(8)7 结构设计⋯⋯⋯⋯⋯⋯⋯⋯⋯⋯⋯⋯⋯⋯⋯⋯⋯⋯⋯⋯⋯⋯⋯⋯⋯⋯⋯⋯⋯⋯⋯(10)5.3 一般规定⋯⋯⋯⋯⋯⋯⋯⋯⋯⋯⋯⋯⋯⋯⋯⋯⋯⋯⋯⋯⋯⋯⋯⋯⋯⋯⋯⋯(10)5.4 材料⋯⋯⋯⋯⋯⋯⋯⋯⋯⋯⋯⋯⋯⋯⋯⋯⋯⋯⋯⋯⋯⋯⋯⋯⋯⋯⋯⋯⋯⋯(11)4.4 荷载及荷载效应⋯⋯⋯⋯⋯⋯⋯⋯⋯⋯⋯⋯⋯⋯⋯⋯⋯⋯⋯⋯⋯⋯⋯⋯⋯(13)4.5 地基与基础⋯⋯⋯⋯⋯⋯⋯⋯⋯⋯⋯⋯⋯⋯⋯⋯⋯⋯⋯⋯⋯⋯⋯⋯⋯⋯⋯(14)4.6 活动房设计与构造要求⋯⋯⋯⋯⋯⋯⋯⋯⋯⋯⋯⋯⋯⋯⋯⋯⋯⋯⋯⋯⋯⋯(15)4.7 砌体建筑设计与构造要求⋯⋯⋯⋯⋯⋯⋯⋯⋯⋯⋯⋯⋯⋯⋯⋯⋯⋯⋯⋯⋯(18)4.8 围挡⋯⋯⋯⋯⋯⋯⋯⋯⋯⋯⋯⋯⋯⋯⋯⋯⋯⋯⋯⋯⋯⋯⋯⋯⋯⋯⋯⋯⋯⋯(19)8 建筑设备⋯⋯⋯⋯⋯⋯⋯⋯⋯⋯⋯⋯⋯⋯⋯⋯⋯⋯⋯⋯⋯⋯⋯⋯⋯⋯⋯⋯⋯⋯⋯(21)4.9 一般规定⋯⋯⋯⋯⋯⋯⋯⋯⋯⋯⋯⋯⋯⋯⋯⋯⋯⋯⋯⋯⋯⋯⋯⋯⋯⋯⋯⋯(21)4.10 给水排水⋯⋯⋯⋯⋯⋯⋯⋯⋯⋯⋯⋯⋯⋯⋯⋯⋯⋯⋯⋯⋯⋯⋯⋯⋯⋯⋯⋯(21)4.11 采暖、通风与空调⋯⋯⋯⋯⋯⋯⋯⋯⋯⋯⋯⋯⋯⋯⋯⋯⋯⋯⋯⋯⋯⋯⋯⋯(23)4.12 电气⋯⋯⋯⋯⋯⋯⋯⋯⋯⋯⋯⋯⋯⋯⋯⋯⋯⋯⋯⋯⋯⋯⋯⋯⋯⋯⋯⋯⋯⋯(24)9 施工安装⋯⋯⋯⋯⋯⋯⋯⋯⋯⋯⋯⋯⋯⋯⋯⋯⋯⋯⋯⋯⋯⋯⋯⋯⋯⋯⋯⋯⋯⋯⋯(27)5.5 一般规定⋯⋯⋯⋯⋯⋯⋯⋯⋯⋯⋯⋯⋯⋯⋯⋯⋯⋯⋯⋯⋯⋯⋯⋯⋯⋯⋯⋯(27)4.13 活动房施工⋯⋯⋯⋯⋯⋯⋯⋯⋯⋯⋯⋯⋯⋯⋯⋯⋯⋯⋯⋯⋯⋯⋯⋯⋯⋯⋯( 28)4.14 砌体建筑施工⋯⋯⋯⋯⋯⋯⋯⋯⋯⋯⋯⋯⋯⋯⋯⋯⋯⋯⋯⋯⋯⋯⋯⋯⋯⋯( 31)4.15 围挡施工⋯⋯⋯⋯⋯⋯⋯⋯⋯⋯⋯⋯⋯⋯⋯⋯⋯⋯⋯⋯⋯⋯⋯⋯⋯⋯⋯⋯(32)4.16 建筑设备安装⋯⋯⋯⋯⋯⋯⋯⋯⋯⋯⋯⋯⋯⋯⋯⋯⋯⋯⋯⋯⋯⋯⋯⋯⋯⋯( 33)10 质量验收⋯⋯⋯⋯⋯⋯⋯⋯⋯⋯⋯⋯⋯⋯⋯⋯⋯⋯⋯⋯⋯⋯⋯⋯⋯⋯⋯⋯⋯⋯(35)4.17 一般规定⋯⋯⋯⋯⋯⋯⋯⋯⋯⋯⋯⋯⋯⋯⋯⋯⋯⋯⋯⋯⋯⋯⋯⋯⋯⋯⋯⋯(35)4.18 活动房验收⋯⋯⋯⋯⋯⋯⋯⋯⋯⋯⋯⋯⋯⋯⋯⋯⋯⋯⋯⋯⋯⋯⋯⋯⋯⋯⋯(35)4.19 砌体建筑验收⋯⋯⋯⋯⋯⋯⋯⋯⋯⋯⋯⋯⋯⋯⋯⋯⋯⋯⋯⋯⋯⋯⋯⋯⋯⋯(36)4.20围挡验收⋯⋯⋯⋯⋯⋯⋯⋯⋯⋯⋯⋯⋯⋯⋯⋯⋯⋯⋯⋯⋯⋯⋯⋯⋯⋯⋯⋯(37)4.21 建筑设备验收⋯⋯⋯⋯⋯⋯⋯⋯⋯⋯⋯⋯⋯⋯⋯⋯⋯⋯⋯⋯⋯⋯⋯⋯⋯⋯(37)11 使用与维护⋯⋯⋯⋯⋯⋯⋯⋯⋯⋯⋯⋯⋯⋯⋯⋯⋯⋯⋯⋯⋯⋯⋯⋯⋯⋯⋯⋯⋯(39)4.22 使用⋯⋯⋯⋯⋯⋯⋯⋯⋯⋯⋯⋯⋯⋯⋯⋯⋯⋯⋯⋯⋯⋯⋯⋯⋯⋯⋯⋯⋯⋯(39)4.23 维护⋯⋯⋯⋯⋯⋯⋯⋯⋯⋯⋯⋯⋯⋯⋯⋯⋯⋯⋯⋯⋯⋯⋯⋯⋯⋯⋯⋯⋯⋯(40)12 拆除与回收⋯⋯⋯⋯⋯⋯⋯⋯⋯⋯⋯⋯⋯⋯⋯⋯⋯⋯⋯⋯⋯⋯⋯⋯⋯⋯⋯⋯⋯(41)5.6 一般规定⋯⋯⋯⋯⋯⋯⋯⋯⋯⋯⋯⋯⋯⋯⋯⋯⋯⋯⋯⋯⋯⋯⋯⋯⋯⋯⋯⋯(41)5.7 活动房拆卸⋯⋯⋯⋯⋯⋯⋯⋯⋯⋯⋯⋯⋯⋯⋯⋯⋯⋯⋯⋯⋯⋯⋯⋯⋯⋯⋯(42)4.24 砌体建筑拆除⋯⋯⋯⋯⋯⋯⋯⋯⋯⋯⋯⋯⋯⋯⋯⋯⋯⋯⋯⋯⋯⋯⋯⋯⋯⋯(42)12.4 回收⋯⋯⋯⋯⋯⋯⋯⋯⋯⋯⋯⋯⋯⋯⋯⋯⋯⋯⋯⋯⋯⋯⋯⋯⋯⋯⋯⋯⋯⋯(42)表附录A活动房质量检查⋯⋯⋯⋯⋯⋯⋯⋯⋯⋯⋯⋯⋯⋯⋯⋯⋯⋯⋯⋯⋯⋯⋯⋯⋯(44)检查记录表B建筑设备安装质量附录⋯⋯⋯⋯⋯⋯⋯⋯⋯⋯⋯⋯⋯⋯⋯⋯⋯⋯⋯⋯(49)记录收表验附录C临时建筑工程质量⋯⋯⋯⋯⋯⋯⋯⋯⋯⋯⋯⋯⋯⋯⋯⋯⋯⋯⋯⋯(51)说本规范用词明⋯⋯⋯⋯⋯⋯⋯⋯⋯⋯⋯⋯⋯⋯⋯⋯⋯⋯⋯⋯⋯⋯⋯⋯⋯⋯⋯⋯⋯(52)引用标准名录⋯⋯⋯⋯⋯⋯⋯⋯⋯⋯⋯⋯⋯⋯⋯⋯⋯⋯⋯⋯⋯⋯⋯⋯⋯⋯⋯⋯⋯⋯(53)附:条文说明⋯⋯⋯⋯⋯⋯⋯⋯⋯⋯⋯⋯⋯⋯⋯⋯⋯⋯⋯⋯⋯⋯⋯⋯⋯⋯⋯⋯⋯⋯(55)1总则4.25 为加强建筑工程和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现场临时建筑物工程建设和使用管理,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和健康,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规范施工现场临时建筑物的建设和使用,制定本规范。
建筑施工图制图标准规范
![建筑施工图制图标准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4affc3c79e314332396893c5.png)
号注写在轴线端部的圆内。轴线编号圆 φ8~10,
自下而上。注意I、O、Z不得作轴线编号,避免
与1、0、2混淆。
2、定位轴线 (续)
D
B A
3 D C A 1 2
2、定位轴线(续)
1 2 D D
C
1 B 1 B B A 1 2 1 2 1 0A 3
A 1 0A
窗:C1、 C2 或 C-1、 C-2等;
门:M1、 M2 或 M-1、M-2等;
同一规格的门或窗均各编一个号,以 便统计列门窗表。 也有用标准图集中的门窗代号标注,如 X—0924 (西南J601全板镶板门900×2400)
平面图中常用图例
3、图例及代号、编号(续)
部分建筑构造及配件图例
门、窗洞均 为中粗线
南
图 6-3
风向频率玫瑰图
风(向频率)玫瑰图(1)
风(向玫瑰)频率图(2)
室外气象参数
风——4. 风玫瑰图2
北京 风向频率分布: 实线为全年, 虚线为7月份
粗线: 全年 细实线: 冬季,12~2月份 虚线: 夏季,6~8月份
A150.00 A
XXX总平面图 B
当房屋与网格线平行时,对角标注 坐标;不平行时要标注三点的坐标.
台阶
3、图线
⑴ 粗实线 轮廓线 新建建筑物±0.00高度的可见
⑵ 中实线 新建构筑物、道路、桥涵、围 墙、边坡、挡土墙等的可见轮廓线、新建建 筑物±0.00高度以外的可见轮廓线; ⑶ 中虚线 计划预留建(构)筑物等轮廓
⑷ 细实线 原有建筑物、构筑物、建筑坐 标网格等以细实线表示。
4、标注
⑴ 建(构)筑物定位 用尺寸和坐标定 位 主要建筑物、构筑物用坐标定位,较小 的建筑物、构筑物可用相对尺寸定位。注其 三个角的坐标,若建筑物、构筑物与坐标轴 线平行,可注其对角坐标。均以“米”为单 位,注至小数点后两位。
施工测量(2009-113号)
![施工测量(2009-113号)](https://img.taocdn.com/s3/m/559708e6376baf1ffd4fad3f.png)
第十三章施工测量第五十五条施工测量职责及分工(一)施工测量工作必须严格执行复核制度,以保证测量成果正确无误,建立充分满足使用要求的平面和高程控制网,控制桩要设立明显标志,经常复核,保证其可靠性,使工程项目在施工的各个阶段都能按设计位置进行施工,保证建(构)筑物处于设计的准确位置。
(二)子、分公司总工程师负责组织对本单位独立施工的1亿元以上或技术复杂的工程项目的施工测量。
项目经理部测量主管技术人员在总工程师领导下负责组织标段工程交接桩、复测、施工测量、竣工测量工作。
负责编制测量方案、施测方法、监控量测计划、量测成果的整理;重要控制桩点、高程点的测量,负责联系第三方进行复核。
负责组织对作业队中线、高程、施工放样、定位测量的复核;负责测量仪器、工具台帐、保管、使用制度的建立和实施;负责测量内业资料的文整、保管等。
(三)作业队技术负责人组织队内技术人员完成承担工程的各阶段测量工作,主要有复测施工放样、中心线及高程测量,收方测量、施工过程中工序间的检查、测量,日常安全监控量测,竣工测量,参加经理部组织的施工测量,及时上报测量数据、成果及联系经理部进行中线、高程点定期复核,负责测量内业资料的文整、保管上报,测量仪器及工具保管、使用等。
(四)两个以上作业队共同施工的单位工程以及项目部管内的重点工程控制测量由项目经理部组织进行。
(五)相邻合同段的控制测量和竣工测量由监理单位组织,双方施工单位共同参加。
第五十六条测量工作贯穿从工程施工准备至工程竣工交付的全过程,包括交接桩、贯通复核测量(简称复测);施工测量;竣工测量。
(一)交接桩工作包括工程测量GPS控制点、基线平面控制桩、曲线桩和交点桩、断链桩、水准基点桩、建筑物位置桩(或坐标桩)以及精测地段的控制桩,形成《水准基点及基线控制桩交接记录》(见附表18)。
(二)交接桩后由项目经理部组织,对全管段进行贯通复核测量(简称复测)。
复测内容包括:复核曲线转向角、测定曲线,复核曲线间夹直线、增设施工桩橛,复核中线长度、测定断链,复核水准基点标高、增设水准基点、测定施工桩位标高,复核建筑物位置桩(或坐标桩),复核精测地段的精测桩。
建筑施工土石方工程安全技术规范
![建筑施工土石方工程安全技术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80f456826f1aff00bfd51e3a.png)
建筑施工土石方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180-2009 2009-06-18 发布2009-12 -01 实施目录1 总则2基本规定3机械设备3.1一般规定3.2土石方开挖设备Ⅰ挖掘机Ⅱ推土机Ⅲ铲运机Ⅳ装载机3.3土方平整和运输设备Ⅰ压路机Ⅱ载重汽车Ⅲ蛙式打实机Ⅳ小翻斗车4场地平整4.1一般规定4.2场地平整4.3场内道路5土石方爆破5.1一般规定5.2作业要求Ⅰ浅孔爆破Ⅱ深孔爆破Ⅲ光面爆破或预裂爆破5.3爆破安全防护及爆破器材管理6基坑工程6.1一般规定6.2基坑开挖的防护6.3作业要求6.4险情预防7边坡工程7.1一般规定7.2作业要求7.3险情预防条文说明1 总则1.0.1为了在建筑施工土石方工程作业中,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规,做到安全施工、技术可靠、经济合理,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及构筑物工程的土石方施工与安全。
1.0. 3 建筑施工土石方工程的安全技术要求,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基本规定2.0.1土石方工程施工应由具有相应资质及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企业承担。
2.0.2土石方工程应编制专项施工安全方案,并应严格按照方案实施。
2.0.3施工前应针对安全风险进行安全教育及安全技术交底。
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机械操作人员应经过专业技术培训。
2.0.4施工现场发现危及人身安全和公共安全的隐患时,必须立即停止作业,排除隐患后方可恢复施工。
2.0.5在土石方施工过程中,当发现古墓、古物等地下文物或其他不能辨认的液体、气体及异物时,应立即停止作业,作好现场保护,并报有关部门处理后方可继续施工。
3机械设备3.1一般规定3.1.1土石方施工的机械设备应有出厂合格证书。
必须按照出厂使用说明书规定的技术性能、承载能力和使用条件等要求,正确操作,合理使用,严禁超载作业或任意扩大使用范围。
3.1.2新购、经过大修或技术改造的机械设备,应按有关规定要求进行测试和试运转。
建筑施工图设计规范
![建筑施工图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949b8ddf02020740bf1e9b9d.png)
施工图设计规范为了进一步提高设计水平,使我公司的计算机辅助设计逐步实现规范化、标准化、网络化,我们通过对近年来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工作的经验进行提炼和总结并制订本标准。
今后,凡我公司承接编制的各类设计任务应用计算机辅助绘图,均需依照本标准进行。
全公司各设计人员在其具体使用过程中,如发现需要修改或需要补充之处,请将有关意见及资料,提交给经理,以便今后对本标准进一步调整和完善。
一、总则1、工作目标1.1规范化——有效提高设计的工作质量;1.2标准化——提高设计的工作效率;1.3网络化——便于网络上规范化管理和成果的共享。
2、工作范围本标准是依据建筑CAD制图的统一规则,适用于我公司建筑工程和景观工程及相关领域中的CAD制图。
3、工作风格本标准为形成公司CAD绘图表达的风格的统一,不提倡个人绘图表达风格。
CAD制图的表达应清晰、完整、统一。
二、制图1、制图规范工程制图严格遵照国家有关建筑制图规范制图,要求所有图面的表达方式均保持一致。
2、图纸目录各个专业图纸目录参照下列顺序编制:封面图纸目录景观专业:景观设计说明;总图;竖向图;放线图;索引图;分区图;节点详图;铺装详图。
建筑专业:建筑设计说明;室内装饰一览表;建筑构造作法一览表;建筑定位图;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楼梯;部分平面;建筑详图;门窗表;门窗图。
结构专业:结构设计说明;桩位图;基础图;基础详图;地下室结构图;(人防图纸);地下室结构详图;楼面结构布置;楼面配筋图;梁、柱、板、楼梯详图;结构构件详图。
电气专业:电气设计说明;主要设备材料表;平面图;详图;系统图;控制线路图。
大型工程应按强电、弱电、火灾报警及其智能系统分别设置目录。
给排水专业:给排水设计说明;总图;平面图(自下而上);详图;给水、消防、排水、雨水系统图。
暖通空调专业:暖通设计说明;主要设备材料表,平面图;剖面图;详图;系统图。
绿化专业:绿化设计说明;苗木材料表;总图;乔木种植图;灌木种植图;地被种植图;3、图纸深度工程图纸除应达到国家规范规定深度外,尚须满足业主提供例图深度及特殊要求。
施工图设计规范要求
![施工图设计规范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df056a1b866fb84ae45c8d78.png)
施工图设计规范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2.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标准(GB50201—2001)3.住宅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规范(GB50327—2001)4.建筑地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5.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6.木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6—2002)7.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2)8.地下防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6—2002)9.建筑工程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10.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11.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33—2001)1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13.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 2005年版)14.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 2001年修订版)15.建筑节能工程施工验收规范(GB50401—2007)16.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GB/T50430—2007)17.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18.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6566—2001)19.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释放限量(GB18580—2001)20.溶剂型木器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GB18581—2001)21.内墙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GB18582—2001)22.胶黏剂中有害物质限量(GB18583—2001)23.木家具中有害物质限量(GB18584—2001)24.壁纸中有害物质限量(GB18585—2001)25.地毯、地毯衬垫及地毯胶黏剂有害物质释放限量(GB18587—2001)26.聚氯乙烯卷材地板中有害物质限量(GB18586)27.混凝土外加剂中释放氨的限量(GB18588)28.室内用水性阻燃剂、防水剂、防腐剂有害物质限量(GB50325)。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9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9](https://img.taocdn.com/s3/m/d5de600f52ea551810a687c4.png)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9)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一九七五年三月一日公布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中华人民共和国燃料化学工业部)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在建筑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设计中遵循“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一九七五年三月一日公布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中华人民共和国燃料化学工业部)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在建筑设计中遵循“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贯彻“以防为主,以消为辅”的方针,采取防火措施,减少火灾损失,保卫社会主义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特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建筑防火设计,应在党委领导下充分发动和依靠群众,从全局出发,统筹兼顾,正确处理生产和安全、重点和一般、原则性和灵活性的关系,积极采用先进的防火技术,更好地促进生产,保障安全。
第三条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工业与民用建筑。
本规范不适用于炸药厂(库)、无窗厂房、地下建筑、炼油厂和石油化工厂的露天生产装置区以及超过六层的民用建筑(单元式住宅除外)等。
第二章建筑物的耐火等级第四条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分为四级。
各级建筑物构件的耐火极限和燃烧性能均不应低于表1的规定(本规范另有规定者除外)。
建筑物的耐火等级表1───────────┬────┬────┬────┬────燃烧性能耐火││││和耐火等级││││极限(小时)│一级│二级│三级│四级构件││││名称││││───────────┼────┼────┼────┼────承重墙和楼梯│非燃烧体│非燃烧体│非燃烧体│难燃烧体间的墙│3.00│2.50│2.50│0.50───────────┼────┼────┼────┼────支承多层的柱│非燃烧体│非燃烧体│非燃烧体│难燃烧体│3.00│2.50│2.50│0.50───────────┼────┼────┼────┼────支承单层的柱│非燃烧体│非燃烧体│非燃烧体│燃烧体│2.50│2.00│2.00│───────────┼────┼────┼────┼────梁│非燃烧体│非燃烧体│非燃烧体│难燃烧体│2.00│1.50│1.00│0.50───────────┼────┼────┼────┼────楼板│非燃烧体│非燃烧体│非燃烧体│难燃烧体│1.50│1.00│0.50│0.25───────────┼────┼────┼────┼────吊顶│非燃烧体│难燃烧体│难燃烧体│燃烧体(包括吊顶搁栅)│0.25│0.25│0.15│───────────┼────┼────┼────┼────屋顶的承重构件│非燃烧体│非燃烧体│燃烧体│燃烧体│1.50│0.50││───────────┼────┼────┼────┼────疏散楼梯│非燃烧体│非燃烧体│非燃烧体│燃烧体│1.50│1.00│1.00│───────────┼────┼────┼────┼────框架填充墙│非燃烧体│非燃烧体│非燃烧体│难燃烧体│1.00│0.50│0.50│0.25───────────┼────┼────┼────┼────隔墙│非燃烧体│非燃烧体│难燃烧体│难燃烧体│1.00│0.50│0.50│0.25───────────┼────┼────┼────┼────防火墙│非燃烧体│非燃烧体│非燃烧体│非燃烧体│4.00│4.00│4.00│4.00───────────┴────┴────┴────┴────注:①以木柱承重且以非燃烧材料作为墙体的建筑物,其耐火等级应按四级考虑。
建质[2009]87号文件
![建质[2009]87号文件](https://img.taocdn.com/s3/m/060b8042c850ad02de8041b7.png)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 工程安全管理办法
建设部建质[2009]87号
2009年5月13日颁布实施
第一部分 前言
•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09 年6月2日正式现印《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 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即建质[2009]87号 文件。 • 依据是2002年发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安全生产法》第二章19条和国务院《安 全生产管理条例》的第四章26条。
• 第四条 建设单位在申请领取施工许 可证或办理安全监督手续时,应当提 供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清单和 安全管理措施。施工单位、监理单位 应当建立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 安全管理制度。
第五条 施工单位应当在危险性较大 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编制专项方 案;对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 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单位应当 组织专家对专项方案进行论证。 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 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范 围见附件二。
• 第九条 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 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方案应当由 施工单位组织召开专家论证会。实 行施工总承包的,由施工总承包单 位组织召开专家论证会。
下列人员应当参加专家论证会:
● 专家组成员;
● 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或技术负责人; ● 监理单位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及相关人员;
● 施工单位分管安全的负责人、技术负责人、
专项方案经论证后,专家组应当提交 论证报告,对论证的内容提出明确的 意见,并在论证报告上签字。该报告 作为专项方案修改完善的指导意见。 (非指令性)
• 第十二条 施工单位应当根据论证报告修 改完善专项方案,并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 人、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负 责人签字后,方可组织实施。 实行施工总承包的,应当由施工总承包单 位、相关专业承包单位技术负责人签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丽城吉盛三江施工图设计建议2009-11-08一,设计技术建议1,设计工作程序设计单位提供全套施工图文件。
包括文字与图纸,电子文档等相关内容;其中,蓝图8套,电子版(包括但不仅限于每种户型电子版,家具配置等)。
后期配合。
包括施工图审查,技术交底,设计修改,现场处理,各阶段验收等施工图设计需要的工作。
2,层高和标高规划道路两侧商业: 3.9m。
住宅和公寓单独标明和统计,层高3米临江商业底层层高:5.1m临江商业二楼和三楼层高:4.5 m,以达到规范要求取底限值。
地下室: 3.9 m建筑专业标注的标高为楼地面面层完成面的标高,结构专业标注的标高相应降50。
其他专业应参照建筑专业的标高。
3,墙体主要墙体材料种类:页岩砖类(包括新材料保温砖,多孔,空心)。
外墙采用200厚页岩多孔砖;分户墙采用200厚页岩空心砖,户内隔墙采用100厚页岩空心砖。
厨房、卫生间采用100厚页岩多孔砖;厨房、卫生间部分的分户墙采用200厚页岩多孔砖。
公共部分的墙采用200厚页岩空心砖墙。
当室内墙体下部设梁影响使用时,建议取消梁,或采用隐性梁柱。
内外墙上所有留洞(包括门窗洞口)均应有水平和竖向定位。
凡洞口宽度不小于900,1以及梁柱上穿孔的,不仅应在建筑图上标注,且应在结构图中注明,以及采取的相 应措施。
凡暗装配电箱,消火栓箱的墙体必须采取相应的构造措施,墙体厚度不小于200厚。
主要方式可采用增加窗台板厚度,局部加厚墙体,装修外包等措施进行处理。
梁﹑柱与墙面关系:客厅与卧室隔墙 现梁边﹑现柱边或异形柱边时,需保证客厅和卧室墙面平整; 客厅厅与其他辅助房间隔墙 现梁边﹑现柱边或异形柱边时,应先保证起居厅墙面平整;主卧室与次卧室或其他辅助房间隔墙 现梁边﹑现柱边或异形柱边时,应先保证主卧室墙面平整。
梁﹑柱与靠外墙的房间 现梁边﹑现柱边或异形柱边时,应先保证外立面效果,其次调整梁柱位置保证房间尽量平整。
当厨卫室内出现梁边高出面层时,应调整墙的位置或降低梁的标高。
24,楼地面厨房、卫生间,阳台,入户花园地面比相邻厅室面结构降板80;厨房外的阳台面降板130。
严禁厨房,卫生间,阳台的中部出现梁高出面层的情况。
楼梯间平台不降板,入户门采用四框门,门底框顶面高出室内厅室建筑完成面50。
地下室的底层地面均为现浇板。
楼地面留洞均应有定位及洞口尺寸。
主要洞口包括设备进出口,人孔,各类积水井,电井,管道穿板,内天井,电梯井道,通风井道等。
大型设备洞口应待设备安装后封堵。
所有洞口均应考虑防火,防水,排水处理。
35,门窗.非楼王户型入户门为1000X2100(留洞1100X2200);卧室门900X2200,厨房 卫生间门为800X2200;楼王户型开间依次上升100;客厅,主卧室出阳台露台门 开间≥3900,其门宽≥2800;其他厅室出阳台露台门 开间≤3900,其门宽≥1800。
门垛尺寸为100,当门洞较大时或门垛不易砌筑时,应做构造柱加固,并出具大样。
卫生间门扇下部设250×450通风百叶。
厨房门距相邻较高地面完成面的空隙不小于25。
相同类型房间窗洞口尺寸应尽量统一。
客厅窗洞口≥2400。
主卧室窗洞口≥1800。
次卧室窗洞口开间3000~3600时宽1500,开间≤3000时宽1200。
厨房窗洞口宽1200。
卫生间窗洞口宽600~900;特别是临景观的户型的客厅和卧室尽量扩大洞口开间。
凸窗:凸窗窗台高450;窗扇下部设450高固定扇。
外墙面外边缘至凸窗板外边缘为600。
凸窗框外缘至凸窗板外缘为100, 凸窗两侧未设挡板时凸窗外缘至窗洞墙端为200。
凸窗遮阳板在墙根处应设导流槽,以免遮阳板上的水停留时间过长,导致砌体外墙渗漏或侵蚀;凸窗顶层应在遮阳板外墙挑檐处设≥100高混凝土止水坎。
凸窗两侧宜设混凝土挡板,当两侧未设混凝土挡板时,应考虑绵阳亚热带季风性气候的风向因素,开启扇不应面向主导风向以免引起漏水。
落地窗窗台高200,未特殊注明的窗台高均为900。
凡窗台高度<900,均应设护窗栏杆。
凸窗的护窗栏杆应尽量靠内侧,其他窗的护窗栏杆应尽量靠外侧,但保证建筑外观的完整性。
应根据项目的综合节能计算结果选择窗型,窗型需要两个以上方案跟吉盛公司讨论定夺。
厨房卫生间外窗窗顶距本层楼地面2200;除特殊情况以外,其他外窗窗顶齐梁底,应在同一水平面上。
门窗的开启扇面积应满足采光通风要求,但不宜中间开,可考虑左右开或上下开 窗方式。
门窗的开启扇位置应根据立面确定,同时满足外门窗的清洁与安装空调的方便。
门宽≤1500时,为门带窗式平开门;门宽≥1800时,为推拉门;窗宽≤900时, 为平开窗或上旋窗;窗宽≥1200时,为平开窗。
楼梯间采用上旋窗。
建筑平面图中应对门窗有明确编号;门窗大样图中应对平开窗的开启方向、推拉 窗的推拉方向、上旋窗的铰链位置等均需有明确表示;建筑立面图中外门窗形式 应与门窗大样一致。
46,厨房橱柜:厨柜上应布置灶具,洗菜盆,微波炉等,应遵循洗切炒的流线。
洗菜盆及灶具处应考虑两人同时操作的空间。
灶具:为双眼灶,应靠近油烟井道;洗菜盆为双盆式,宜靠近外窗位置。
橱柜宽550,每户橱柜长度≥3000;吊柜宽350,高1600。
设橱柜处的门垛宽度≥600;,设吊柜处的窗垛≥400。
冰箱位:冰箱设置位置除了单独设立的冰箱位置外,主要考虑于厨房内,当厨房尺寸较紧时,可设在餐厅靠厨房处。
冰箱位尺寸750x600;豪华型和楼王型以上户型考虑双开门冰箱, 冰箱位尺寸为1000X800。
冰箱和灶具不能贴临放置;冰箱位预留且应注意冰箱门的开启方便。
厨房地漏中式厨房均设地漏,楼王户型当中的西式厨房不设地漏,施工图上不注明西式厨房字样。
洗衣机位洗衣机位不小于650X650。
设洗衣机专用水龙头,进水龙头采用接口式。
洗衣机设在阳台上时,应注意旁边的雨污水管等,应考虑防雨水,防污的措施;同时,阳台位置布置洗衣机,热水器,和拖布池位置,和雨污水管同排;雨污水管必须考虑隐蔽处理,不得影响外墙。
热水器热水器应设在靠近厨房的生活阳台上;应具体标明热水器的位置以及留孔。
燃气热水器多点供水,每个卫生间均通热水,合理控制热水管的长度。
豪华型及楼王型以上户型,均应在生活阳台考虑设大容量燃气热水器位置;设在厨房内的热水器排烟孔,外墙预留Ф75,洞中标高2200,并注明水平定位。
绵阳强排式热水器排烟管不能置于吊顶以上,立面设计中要考虑每层排烟管出口对外立面的影响。
厨房设双孔变压止逆烟道。
井道大小应根据通风量确定。
厨房设吊顶,底标高2200。
厨房不考虑在墙面上预留排气扇孔位;厨房内应避免有梁穿过,有梁穿过时应注意水平横管与梁的关系。
水平横管的最低高度2400。
当确须穿过梁时,结构应采取相应措施。
所有穿过厨房周边墙梁的管道应预埋PVC套管。
厨房的电器开关设在门内。
应在厨房外墙上预留天然气管道洞口,洞口应靠近灶具位置。
厨房内各种管道应集中布置,不影响正常使用和设置吊顶,应有装修包管道的可能性。
如有可能,在厨房旁的生活阳台上设置拖布池。
水电气采用楼下集中抄表,即三表出户。
高层住宅电表均采用一户一表工程,水气表尽量考虑出户集中抄表。
567,卫生间卫生间应设置洗面器,洗浴器,便器等。
平面布置应合理,使用方便。
主卧室卫生间设洗面台盆,台面进深550,高度800,台盆镜面长度同台面长度。
双卫的户型设主卫设浴缸,标准型户型浴缸尺寸700X1500;舒居型户型时浴缸尺寸800X1650。
豪华型以上户型需考虑设置按摩浴缸的可能性;卫生间A,有条件的可以设前室。
洗面柱盆,柱盆宽度600,中心距侧墙不小于400。
有前室的公用卫生间设洗 面台盆,台盆长度不小于1000,台盆镜面长度同台面长度。
B,设淋浴间,尺寸850X1000;C , 单独卫生间或双卫均采用坐便器,宽度不小于800。
D,洗面器应考虑毛巾架的安装位置,洗浴器应考虑香皂盒的安装位置,坐便器应考虑手纸盒安装位置,手纸盒尽量不设在靠近浴缸或淋浴间一侧。
E,设淋浴间时,卫生间地漏设在淋浴间内;淋浴间浴帘杆或挡板不应设在卫生间外窗处。
F, 热水器设置:卫生间热水由厨房旁的燃气热水器供给;楼王户型或其他卫生间距燃气热水器较远时,在卫生间内设电热水器插座。
G,卫生间排气扇设于吊顶上,应就近设插座,开关并联于门口处。
卫生间电器开关设在门外。
卫生间在外窗墙上预留浴霸排气孔洞, 洞口尺寸Ф100,宜居中。
卫生间的地漏应靠近主要用水点,地漏及排水坡度应在大样详图中标出。
所有户型的卫生间均采用同层排水,结构应局部沉板设计,下沉300;卫生洁 具排水方式为侧排,并提高防水等级。
应考虑上下水洁具的噪音对客厅,卧室的影响,特别是坐便器;布置洁具时应尽量避开客厅,卧室的墙面。
卫生间内应避免有梁穿过;当确须有梁穿过时应注意水平横管与梁的关系。
卫生间内各种管道应综合布置,应设置管道井或预留管井位置;给水管、排水 管不应发生冲突,立管不遮挡排气洞口,上方的水平横管高度不小于2300,不 影响开门开窗面。
所有给排水管网在外立面上采用隐蔽做法,不能影响建筑立面外观。
洗手台面下设储物柜时,地漏不应布置在储物柜处。
卫生间周边墙体下部应浇筑高200的C10混凝土反坎。
所有穿过卫生间周边墙梁的管道应预埋PVC 套管。
卫生间设吊顶,吊顶高度2200。
在地下或半地下室设公共卫生间,考虑2个蹲位和1个洗手池,可以结合配套用房来一并考虑。
78, 屋面合理确定屋脊分水线,减小雨水对屋面的影响。
综合考虑屋面排水方向和雨水口的位置,尽量减少找坡量。
平屋面排水坡度2%,结构找坡;应作好各种洞口管线出屋面的防水处理。
油烟井道出风口底部距上人屋面标高2100,非上人屋面1000。
给排水透气管出上人屋面标高2500,非上人屋面1500。
设备通风井道高出屋面高度由通风专业确定。
对立面影响降至最低。
卫生间通风井道出风口底部距上人屋面标高2100,非上人屋面1000。
各种洞口出坡屋面时应结合立面造型,综合考虑。
给排水透气管应在屋檐下口600x600出引出。
屋面雨水管的布置应尽量隐蔽设置,如在平面凹槽,生活阳台,空调板内,以减少对外立面影响,并根据外墙面色彩做相应处理。
当上层雨水管或吐水管直接落至下层屋面时,应考虑上层屋面的防盗处理。
屋面上应划分消防通道与屋顶花园的位置,保证消防通道的顺利验收和使用。
89,入户花园及外挑阳台外挑阳台深度不小于1800,入户花园深度不大于1200;根据户型区间,不规则尺寸的阳台露台详具体设计。
阳台的墙面﹑顶棚部分均采用现浇,外装同外墙作法。
开向阳台的门,均应设钢筋混凝土雨棚。
雨棚出挑深度不小于600。
外挑阳台栏杆采用槽钢夹玻璃栏杆,式样需设计院提供进行确定;阳台栏杆高度距楼地面完成面 高层1100。
阳台周边设钢筋混凝土反坎,高度不小于200,宽度100,完成面的宽度应不大于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