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生理学第十章泌尿系统

合集下载

人体解剖生理学-泌尿系统

人体解剖生理学-泌尿系统
等相对不发达
细段 远端小管
近端小管的功能
重吸收功能:吸收85%以上Na+和水,全部 蛋白质、氨基酸和葡萄糖及维生素,50% 的碳酸氢盐和尿素
分泌功能:H+、氨、肌酐和马尿酸
近端小管 细段 远端小管
单层立方上皮 细胞小,染色浅 游离面无刷状缘 基底面纵纹明显
hilum 肾蒂 renal
pedicle 肾窦 renal
sinus
内部结构
肾实质
○ 肾皮质 ○ 肾髓质
肾锥体 髓放线 皮质迷路 肾乳头 肾柱
尿液引流管道
○ 肾小盏 ○ 肾大盏 ○ 肾盂
组织学构造
肾实质组成
肾单位 nephron
○ 肾小体 ○ 肾小管
男、女性尿道差 异
男性尿道长、窄、 弯(详见生殖系 统)
女性尿道短、宽、 直,开口于阴道 前庭
Thank You!
入球小动脉较出球小动脉口径粗大,血管球 内压力高
两次形成毛细血管网
输尿管 ureter
分段
腹段 盆段 壁内段
三狭窄
肾盂移行于输尿管 处
越过小骨盆入口处 壁内段
膀胱 urinary bladder
位置 形态 内部结构
膀胱三角
尿道 urethra
球外系膜细胞
肾的血管
肾动脉 肾段动
脉 叶间动

弓形动脉
小叶间动脉
入球小动脉-肾小 球毛细血管网-出 球小动脉-肾小管 周围毛细血管网
被膜下毛细血管网
小叶间静脉
弓形静脉
叶间静脉
肾血管特点:
肾动脉直接起自腹主动脉,短而粗,血流量 大,流速快

人体解剖生理学泌尿系统

人体解剖生理学泌尿系统

人体解剖生理学泌尿系统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小学科学教材《人体解剖生理学》中泌尿系统章节。

本章节主要介绍泌尿系统的组成、功能以及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

具体内容包括:肾脏的结构和功能、输尿管、膀胱的结构和功能、尿液的排出等。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2. 掌握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功能,尿液的形成过程。

2. 教学重点: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尿液的排出过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人体解剖模型、泌尿系统挂图、视频播放设备。

2.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人体解剖图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人体解剖模型和泌尿系统挂图,引导学生观察泌尿系统的组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讲解肾脏的结构和功能,输尿管、膀胱的结构和功能,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

3. 视频播放:播放泌尿系统工作原理的视频,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泌尿系统的功能。

4.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绘制出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尿液的形成排出过程。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泌尿系统在人体中的作用,以及异常情况下泌尿系统的影响。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泌尿系统2. 板书内容:泌尿系统组成: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肾脏功能:过滤血液、形成尿液输尿管功能:输送尿液至膀胱膀胱功能:储存尿液尿液排出:通过尿道排出体外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描述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画出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

2. 答案:泌尿系统的组成: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

泌尿系统的功能:肾脏过滤血液、形成尿液;输尿管输送尿液至膀胱;膀胱储存尿液;尿道排出尿液。

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血液经过肾脏过滤,形成尿液;尿液通过输尿管输送至膀胱;膀胱储存尿液,当尿液达到一定量时,通过尿道排出体外。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展示教具、播放视频等方式,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了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人体解剖生理学基础泌尿系统

人体解剖生理学基础泌尿系统

膀胱壁结构特点及储尿和排尿过程
膀胱壁结构
膀胱壁由三层组织构成,从内向外分别为黏膜层、肌层和外膜。黏膜层为极薄的上皮组织 ,紧密贴附在肌层上;肌层为平滑肌,具有伸缩性;外膜为结缔组织,与周围器官相连。
储尿过程
在储尿期,膀胱逼尿肌处于松弛状态,允许肾脏产生的尿液经输尿管流入膀胱。随着尿液 的积累,膀胱内压逐渐升高。
人体解剖生理学基础 泌尿系统
目录
• 泌尿系统概述 • 肾脏结构与功能 • 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结构与功能 • 尿液生成与排泄过程 • 常见泌尿系统疾病及其影响 • 总结与展望
01
泌尿系统概述
泌尿系统组成与功能
01
02
03
04
肾脏
生成尿液,排泄代谢废物和毒 物,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
衡。
输尿管
将肾脏产生的尿液输送至膀胱 。
肾功能不全原因、分类和治疗方法
01 02 03
原因
肾功能不全的原因可能包括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高 血压肾病等原发性肾脏疾病,以及尿路梗阻、肾血管疾病 等继发性因素。此外,药物使用不当、毒物暴露等也可能 导致肾功能不全。
分类
肾功能不全可分为急性肾功能不全和慢性肾功能不全。急 性肾功能不全通常起病急骤,病程较短;而慢性肾功能不 全起病隐匿,病程较长,可能导致终末期肾病(尿毒症) 。
治疗方法
肾功能不全的治疗方法因病因和病情而异,可能包括药物 治疗(如利尿剂、降压药、免疫抑制剂等)、透析治疗( 如血液透析、腹膜透析等)以及肾脏移植等。治疗的目标 是缓解症状、延缓病情进展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06
总结与展望
人体解剖生理学基础泌尿系统重要性总结
维持内环境稳定
泌尿系统通过排泄代谢废物、调节水分 和电解质平衡,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稳定。

系统解剖学 泌尿系统

系统解剖学 泌尿系统

尿道
• 女性尿道 起自尿道内口,终于尿道外口。 • 特点: 粗、短、直
泌 尿 系 统 Urinary system
• 泌尿系统的组成: 肾—主要功能器官 输尿管 膀胱 尿道
输送、储存、 排出尿液
功能:排泄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溶于水的废物; 维持水和电解质的平衡; 内分泌功能。
一、肾 kidney (一)肾的形态 上端、下端;内侧缘、外侧缘;前面、后面。 • 肾门:是肾内侧缘中部的凹陷,为肾的血管、 淋巴管、神经和肾盂出入的部位。 • 肾蒂:是由上述出入肾门的结构被结缔组织 包在一起而成。 • 肾窦:是自肾门向肾内凹陷而成的一个较大 的腔隙,窦内含有肾动脉的分支、肾 静脉的属支、肾小盏、肾大盏、肾盂、 神经、淋巴管和脂肪组织等。
(二)肾的位置 • 腹腔后上部,脊柱两旁; • 腹膜外位器官; • 左高右低;
• 第十二肋斜过
左肾后面中部 右肾后面上部
• 肾区:竖脊肌外侧缘与第12肋之间的夹角。
(三)肾的构造 肾皮质—肾柱 肾髓质—肾锥体 肾乳头 乳头孔 肾小盏、肾大盏、肾盂
(四)肾的被膜 纤维囊 脂肪囊 肾筋膜
二、输尿管 ureter 1、分部 腹部 盆部 壁内部
2、狭窄 • 肾盂与输尿管移行处; • 越过骨盆上口处; • 输尿管壁内部。
三、膀胱 urinary bladd膀胱颈
(二)位置
盆腔前部
耻骨联合后方; 为腹膜间位器官。
(三)内面结构 • 膀胱三角:在膀胱底的内面, 由两输尿管口与尿道内口所围 成的三角形区域,称为膀胱三 角。此处无粘膜下组织,粘膜 光滑无皱襞,是膀胱结核、肿 瘤的好发部位。 • 输尿管间襞:在膀胱底的内 面,两输尿管口之间的横粘膜 皱襞,称为输尿管间襞。为膀 胱镜检时寻找输尿管口的标志。

解剖生理学:泌尿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解剖生理学:泌尿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三)原尿是超滤液
原尿:滤入肾小球囊腔的滤出物
与血浆成份比较,晶体物质、渗透压、酸 碱度与血浆相似,但含有极微量蛋白质
(四)肾小球滤过的动力
有效滤过压effective filtration pressure
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囊内胶体 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囊内压) 有效滤过压为0,达到滤过停止状态,称滤 过平衡(当滤过阻力=滤过动力时,有效滤 过压为0)
髓袢降支细段重吸收水分(渗透), NaCl 浓度增加。 髓袢升支细段和粗段对水不通透,而NaCl 的重吸收,从而降低了管腔液的渗透压。
(3)远曲小管和集合管
重吸收12%的NaCl和不同量的水
水的重吸收受抗利尿激素调节, Na+的重吸收受 醛固酮调节。 1)远曲小管起始段 对水通透性低,主动重吸收NaCl(Na+-Cl-同向 转运体) 噻嗪类药物抑制Na+-Cl-同向转运体而利尿。

3、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压:低压有利于重吸收
第二节 尿生成的过程
肾小球滤过作用
肾小管的重吸收
肾小管的分泌 尿液1000~2000ml/日, >2500ml多尿
100~500ml 少尿
<100ml 无尿
一、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一)滤过膜的结构
内 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窗孔fenestration 50~100nm 小分子蛋白质通过,血细胞不能通过
(2)髓袢
1)重吸收20%的NaCl、K+、水,也吸收Ca2+、Mg2+、 HCO32)髓袢升支粗段对NaCl的主动重吸收,小管液低 渗,组织间液高渗,与尿液的浓缩和稀释有关。 机制:Na+:2Cl-: K+的同向转运模式 速尿与同向转运体结合,抑制NaCl重吸收,干 扰尿液浓缩而利尿

泌尿系统概述(人体解剖生理学)

泌尿系统概述(人体解剖生理学)

人体的排泄器官及其排泄物
排泄器官 肾脏
肺脏 皮肤及汗腺 消化道来自排泄物水、尿素、盐类、 药物、毒物、色素等
CO2、水、挥发性药物等 水、盐类、少量尿素等
无机盐,胆色素,毒物等
排泄:机体将代谢终产物和过剩的及进入体内的 异物,经血液循环由排泄器官排出体外的过程。
第一节 概 述
泌尿系统的组成及主要功能 肾————泌尿
组 输尿管——运尿 成 膀胱———贮尿
尿道———排尿 泌尿系统是人体代谢产物的主要 排泄系统,对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相 对稳定起重要作用;还可产生促细 胞生成素、肾素等物质
肾脏功能
(一)泌尿: ①排除 代谢终产物、过剩的电解质及进入体内 的异物; ②调节细胞外液量和血液的渗透压; ③调节机体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二)内分泌: ①肾素 调节血容量和血压; ②促红细胞生成素 刺激骨髓造血的; ③前列腺素 具有强烈舒血管作用等。

人体解剖学 10泌尿系统

人体解剖学 10泌尿系统

髓袢升支粗段 远曲小管
肾小囊脏层上皮 细胞(足细胞)
肾的功能解剖与血流供应
肾小囊 肾小球
近曲小管 远曲小管
髓袢升支
髓袢降支
集合管
通肾小盏 肾单位的结构
肾皮质扫描电镜像
肾小球旁器
球旁细胞:入球小动脉入血管球管壁平滑肌细胞变 为上皮样细胞(立方或多边形, 胞质嗜 碱性、内含肾素) 致密斑:远端小管近肾小体血管极一侧的管壁上皮细 胞由立方变为高柱状排列紧密、胞核深染、 感受尿液中钠离子浓度的变化,调节球旁细 胞的肾素分泌。 球外系膜细胞(极垫细胞):位于肾小体血管极的三 角形区内,色浅、功能不清。
NaCl
400 900 800 1000 1200
600 900 900
NaCl
1200
肾的浓缩和稀释功能
1. 肾外髓部的渗透压梯度主要是由升支粗段对
NaCl 的重吸收所形成;
2. 肾内髓部的渗透压梯度是由远曲小管和集合管
对NaCl 的重吸收以及尿素的再循环所形成;
3. 直小血管通过逆流交换及重吸收水作用参与 髓质渗透压梯度的形成。
肾的主要功能是以泌尿形式排除机体无用或多余 的代谢终产物,保留有用的物质,以达到机体内环境 的体液容量、渗透压、电解质和酸碱度的相对稳定。
肾的功能解剖与血流供应
肾小体 肾小球
肾小囊
近曲小管 近球小管 髓袢降支粗段 髓袢降支细段 髓袢升支细段 远球小管 髓袢
肾单位பைடு நூலகம்
肾 微 细 结 构
肾小管
髓袢细段
集合管、乳头管
远曲小管
入球微动脉 近曲小管 小叶间动脉— 弓形静脉
弓形动脉 球后毛细 血管网
—直小静脉
髓袢
肾血液循环模式图

泌尿系统(人体解剖生理学课件)

泌尿系统(人体解剖生理学课件)
由出球小动脉的分支形成,在血流经过入球和出球小 动脉之后,因阻力消耗,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网的血压 降低,有利于肾小管对小管液中物质的重吸收。
三 肾小管和集合管分泌与排泄作用
肾小管上皮细胞将小管细胞通过新陈代谢产生的 物质或将血液中的某些 物质排到管腔中去的过 程称为肾小管和集合管 的分泌与排泄。
• 肾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均可分泌H+,其中,近 球小管细胞通过Na+ -H+交换分泌H+,促进 NaHCO3重吸收。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的闰细胞也可 分泌H+。
NH3的分泌
• 胞氨内基的酸N也H可3主氧要化来脱源氨于生谷成氨NH酰3。胺的脱氨反应,其他 • 一近般球N小H管3主也要可由分远泌曲NH小3。管和集合管分泌,酸中毒时, • N进液性强ClH)入中物酸3是随小的质盐脂尿H管 , (+溶排液 不 如量性出N的 能,a物。通N有CH质l强过助)3与,酸细于的H可盐胞H负+通+的膜结离的过正。合子继细离小成结续胞子管N合分膜H(液生泌4扩如中成。+,散的N铵N减a入NH盐+)少H4小(+4则了管是+N可与小液水H与H管4中溶+。
膀胱三角
在膀胱底的内面,位于 两个输尿管口和一个尿道内 口三者连线之间的三角形区 域,称膀胱三角,无论膀胱 充盈还是空虚都保持平滑状 态,是肿瘤和结核的好发部 位。
(一)男性尿道
起自尿道内口
前列腺部
膜部
海绵体部
终于尿道外口
三 处 内口 狭 膜部 窄 外口

前列腺部 尿道球部
舟状窝
处 扩 大

膀胱的形态图
3. 位置和毗邻
前方:耻骨联合 男性:精囊、输精管壶腹和直肠

《人体解剖学》精品课件—泌尿系统

《人体解剖学》精品课件—泌尿系统
《 人体解剖学》 精 品 课件—泌尿系统
主讲人:XXX
主要内容
1

2
输尿管
3
膀胱
4
尿道
泌尿系统
泌尿系统由肾、输尿 管、膀胱及尿道组成,如 图所示。其主要功能是产 生和排出尿液,借以清除 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所 产生的废物、多余的水分 和无机盐等,调节电解质 平衡和维持机体内、外环 境的相对稳定。
骶髂关节前方下行达坐骨棘水平。输尿管在盆腔内的行程男女有差异。 男性输尿管行经膀胱底处,走在输精管的后方并与之交叉;女性输尿 管行经子宫颈外侧约2 cm处,绕过子宫动脉后下方并与之交叉 。
3.输尿管壁内部
输尿管壁内部是输尿管斜行穿膀胱壁的部分,长约1.5 cm。当 膀胱充盈时,膀胱内压力升高引起壁内部管腔闭合,可阻止尿液由膀 胱向输尿管返流。
二、输尿管的狭窄
第二节 输尿管
输尿管全程有3处狭窄,其中上狭窄位于 肾盂、输尿管移行处;中狭窄位于小骨盆上 口、输尿管跨过髂血管处;下狭窄为输尿管 壁内部。以上狭窄处是输尿管结石易于嵌顿 的部位。
一、膀胱的形态
膀胱空虚时呈三棱锥体形,可分 为尖、底、体和颈4部分,各部间无 明显界限,如图所示。膀胱尖细小, 朝向前上方;膀胱底近似三角形,朝 向后下方;膀胱尖与膀胱底间的部分 为膀胱体;膀胱的最下部称膀胱颈, 内有尿道内口与尿道相接。膀胱充盈 时呈卵圆形。
肾位于脊柱两侧,腹膜后隙内,略呈“八”字形排列,属于腹 膜外位器官。两肾的位置并不对称,右肾受肝的影响,比左肾约低 半个椎体。左肾上端平第11胸椎体下缘,下端平第2腰椎体下缘。右 肾上端平第12胸椎体上缘,下端平第3腰椎体上缘。
第一节 肾
三、肾的被膜
2.脂肪囊 脂肪囊为包在纤维囊外周的囊状脂肪组织层,并经肾门延伸至肾

泌尿系统_人体解剖生理学PPT精选课件

泌尿系统_人体解剖生理学PPT精选课件
6
肾门
肾蒂
从前向后
静脉 动脉 肾盂
从上向下
动脉
静脉
肾盂
7

8
9
2、位置
• 与椎骨的关系:左肾上平胸12上缘,下平 腰3上缘;右肾上平胸12下缘,下平腰3下 缘。
• 与第十二肋的关系:第十二肋斜过左肾后 面中份,斜过右肾后面的上份。
• 肾区:竖脊肌的外侧缘与第十二肋之间的 夹角。
10
左T11-L2
• 形成两次毛细血管网,有利于尿的形成。 • 在肾的髓质形成直小血管与髓袢伴行与尿
的浓缩有关。
45
46
47
四、输尿管、膀胱、 尿道
48
(一)输尿管
• 1、概述:肌性管道,长20~30cm,直径 0.5~0.7cm
• 2、行程:起于肾盂→腰大肌前方下行→小 骨盆上口与髂血管交叉→盆侧壁弯向后下 →膀胱底→斜穿膀胱壁开口于膀胱的输尿 管口。
37
38
(二)集合管、乳头管
• 从弓形集合管到直集合管,管径由细 (40um) →粗(200um);上皮C由立方形 →柱状→高柱状。
39
40
(三)球旁复合体
• 1、球旁C:是由入球小A管壁的平滑肌C变为上 皮样C形成。C呈立方形或多边形,核圆形,胞质 嗜碱性,可分泌肾素和红C生成因子,使血压↑和 促进骨髓红C的生成。
2
• 排泄(excretion)是指机体将新陈代谢的 终产物和过剩的物质以及进入体内的异物 通过血液循环输送至排泄器官排出体外的 过程。排泄的途径主要有呼吸道、皮肤、 消化道、泌尿系统等。
3
4
第一节泌尿系统的 解剖结构
泌尿系统(urinary system) 由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 组成,主要功能是排出溶于 水的代谢产物。

人体解剖生理学--第十章-泌尿系统

人体解剖生理学--第十章-泌尿系统

2021/3/29 星期一
22
图10-12
2021/3/29 星期一
23
(三)影响肾小球毛细血管滤过的因素 除滤过膜的通透性和滤过面积的改变对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有影响外。 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囊内压和肾血浆流量变化 对肾小球滤过功能也有影响。
(1)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
全身动脉血压如有改变,理应影响肾小球毛细血管的血压。 由于 肾血流量具有自身调节机制,动脉血压变动于80-180 mmHg范 围内时,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维持稳定,人而使肾小球滤过率基本 保持不变。
在严重缺氧、中毒性休克等病理情况下,由于交感神经兴
奋,肾血流量和肾血浆流量将显著减少,肾小球滤过率也
20因21/3而/29显星期著一减少。
27
二、肾小管与集合管的转运功能
肾小管与集合管的转运功能是指其分 泌和重吸收作用。
分 泌:指小管上皮细胞将自身代谢产物排入管腔的过程。 重吸收:指小管上皮细胞将原尿中某些成分重新摄回
结果: 形成原尿
评价:
肾脏滤过功能以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
GRF)来衡量,正常约为125ml/min.GFR受肾血流量、肾
小球有效滤过压及肾小球滤过膜的面积和通透性等因素的
影响。肾功能不全可能是有关肾小球滤过功能的因素发生
2021改/3/变29 星的期结一 果。
滤过膜各层含有许多带负电荷的物质,主要为糖蛋白。
这些带负电荷的物质排斥带带负电荷的血浆蛋白,限制
它们的滤过。肾在病理情况下,滤过膜上带负电荷的糖
蛋白减少或消失,就会导致带负电荷的血浆蛋白滤过量
比正常时明显增加,从而出现蛋白尿。
2021/3/29 星期一

人体解剖生理学泌尿系统

人体解剖生理学泌尿系统

肾结石、肿瘤等 肾小囊内压 有效滤过压 GFR
2.囊内压
大量输液 血浆胶体渗透压 有效滤过压 GFR
3.血浆胶体渗透压
虑过平衡点 GFR
4.肾血浆流量 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速度加快 很快达到
二、神经调节
肾交感神经兴奋时的作用: 入球小动脉收缩,肾血流量下降,GFR下降。 释放去甲肾上腺素 增加肾素的分泌 增加RAAS的活动
促进肾小管对 NaCL和水的重吸收
抗利尿激素(ADH)
二、体液调节
单击此处添加大标题内容
第四节 排尿及调节 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的构造 排尿反射: S:膀胱内压力 感受器:膀胱牵张感受器 传入N:盆N(+) 中 枢:脊髓骶段 大脑皮质(高级) 传出N:盆N(+) 阴部N(-) 效应器:逼尿肌收 尿道内括A肌(一) 尿道外括肌(一) 生理效应: 尿液排出
有效滤过示意图
(二)滤过的动力 有效过滤压
有效滤过压: 指促进超滤的动力与 对抗超滤的阻力之间的差值.
滤过平衡: 有效滤过压下降到零时,滤过停止
有效滤过压=肾小球cap压-(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囊内压)
影响肾小球毛细血管滤过的因素 大失血、休克 肾小球毛细血管压 有效滤过压 GFR
原尿(滤液)与终尿有何质与量区别
原尿 终尿
1
数量 125mlx60x24=180L/天 1-2L/天
2
平均1.5L/天
3
质量 去蛋白的血浆
4
其他成分和血浆相同 无糖、Na、Cl、K少尿素、
5
肌酐比原尿多
6
99%被重吸收 1%排出体外
②K+分泌:部位:远曲小管、集合管; 量:多进多排、少进少排、不进不排 方式:K+-Na+交换 ③NH+3分泌:部位:肾小管 方式:扩散 条件:pH值:小管液↓时;NH3向小管液内扩散 终产物:NH3+H+NH+4; NH4+Cl-+NH+4Cl 第三节 肾泌尿功能的调节 1、肾小球功能调节:肾血流量自身调节 2、肾小管功能调节:抗利尿素:血浆渗透压改变、循环血量改变 醛固酮: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血K+、血Na+改变 心钠素:排纳利尿

人体解剖生理学第10章尿的生成与排出

人体解剖生理学第10章尿的生成与排出

(二)肾单位分类和比

较两种肾单位
质 肾

皮质肾单位 近髓肾单位


数 量 多(85-90%) 少(10-15%)

体 积 较小
较大
肾 单
A口径 A入∶ A出= 2∶1 A入≤ A出

袢长度 短

A出后的 分布于皮质部 还形成U形 毛细血管 的肾小管周围 的直小血管
肾素含量 多 功能 分泌肾素
少 与尿浓缩稀释有关
重吸收机制:继发主动 K+
细 胞 内
重吸收
葡萄糖
载 体
葡萄糖重吸收的特点: ▲肾糖阈:尿中不出现葡萄糖时的最高血 糖浓度。 正常值:160~180mg%。
▲葡萄糖吸收极限量(TMG):当定糖浓度 超过300mg/100ml后,全部肾小管对葡萄 断的吸收均己达到极限.此值称之.
正常值:男性为375mg/min/1.73m2, 葡萄糖 女性为300mg/min/1.73m2。
●重吸收:指小管上皮细胞将原尿中某些成 分重新摄回血液的过程。
●分 泌:指小管上皮细胞将自身代谢产物 排入管腔的过程。
●排泄:血液中某些物质排入管腔的过程.
(二)、各段肾小管和集合管的转运
1、近曲小管
(1)Na+主动重 吸收过程。
①管腔膜: Ⅰ.Na+ 分 别 与 葡 萄糖、氨基酸、 HCO3- 、 PO43- 等 同向转运; Ⅱ. Na+与H+逆 向转运。
第一节 肾的功能解剖与血液供应
概述 :
1.泌尿系统的组成:肾,输尿管,膀胱, 尿道.
2.肾的功能:维持机体内环境相对稳 定,通过尿生成和排出耒调节.
3.尿生成的过程: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肾小管,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肾小管, 集合管分泌排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肾小管、肾小球和肾小囊的解剖结构
人体解剖生理学第十章泌尿系统
皮质肾单位和远髓肾单位的差别
两种肾单位比较
皮质肾单位
近髓肾单位
分布 数量 肾小球体积 血管口径
外皮质层和中皮质层
多,占85%-90% 体积小
入球小动脉口径>出球 小动脉
内皮质层
少,占10%-15% 体积大
入球小动脉口径=出球 小动脉
第二次毛细 血管网
结果: 形成原尿
评价:
肾脏滤过功能以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
GRF)来衡量,正常约为125ml/min.GFR受肾血流量、肾
小球有效滤过压及肾小球滤过膜的面积和通透性等因素的
影响。肾功能不全可能是有关肾小球滤过功能的因素发生
改变的结果。
人体解剖生理学第十章泌尿系统
血浆、原尿和终尿的成分比较
正常成人终尿和血浆中一些物质浓度的比较
水 蛋白质 葡萄糖
钠 钾 尿素 肌酐 硫酸根 磷酸根
血浆 (g/100ml)
95 8 0.1 0.32 0.02 0.03 0.001 0.003 0.003
原尿(g/100ml)
98 0.03 0.1 0.32 0.02 0.03 0.001 0.003 0.003
裂隙膜是最后屏障
滤过膜的通透性 机械屏障 电学屏障
人体解剖生理学第十章泌尿系统
滤过膜的机械屏障
一些物质的有效半径和有效半径(nm)
滤过能力
H2O
18
0.10
1.0
Na+
23
0.14
1.0
尿素 葡萄糖
60小于2nm中性0.1化6合物全滤过1.0
180
0.36
1.0
蔗糖
人体解剖生理学第十章泌尿系统
肾脏的血液循环
人体解剖生理学第十章泌尿系统
图8-1-6 肾脏的两套毛细血管网
人体解剖生理学第十章泌尿系统
肾血液循环流程
肾动脉-肾段动脉-叶间动脉-弓形动脉-小叶间动脉------皮膜下毛细血管网
入球小动脉
入球小动脉
近髓肾单位血管球 皮质肾单位血管球
直小动脉
出球小动脉 出球小动脉
终尿 (g/100ml)
96 0 0 0.35 0.15 2 0.1 0.18 0.12
人体解剖生理学第十章泌尿系统
(一)滤过膜的组成
上都存在有不同直径的微孔(图8-2-1)。
毛细管内皮细胞 防止血细胞流过
50-100 nm
基膜 2-8 nm 主要滤过屏障
人体解剖生理学第十章泌尿系统
肾小囊上皮细胞 4-14 nm
分布在皮质部分的肾小管 周围
不仅分布在邻近的近曲 或远曲小管,还形成直小 血管
髓袢 近球小体 交感神经 肾素含量
短,只达外髓质层 有
丰富 多
人体解剖生理学第十章泌尿系统
长,深入到内髓质层 无 少 少
肾小囊与进球小体
球旁细胞 球外系膜细胞 致密斑
肾小囊有两层,均 由单层上皮细胞构 成,外层(壁层)与 肾小管管壁相通, 内层(脏层)紧贴在 肾小球毛细血管壁 外面,内外两层上 皮之间的腔隙称为 囊腔,与肾小管管 腔相通
②肾血液流经两次毛细血管,首先流经肾小球毛细血 管,然后流经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肾小球毛细血 管压较低,有利于重吸收的进行。
③肾血流量在动脉血压为80~180mmHg范围内, 通过自身调节作用,基本维持稳定,这对保持肾小球 滤过率的恒定是非常重要的。
人体解剖生理学第十章泌尿系统
第二节 肾脏生成尿的过程
第十章 泌尿系统
第一节 泌尿系统的构成及其神经调节
基本功能
肾脏是结构复杂的代谢器官,每天要过滤190升的血 液,分离出1.5 升的代谢废物和过量的水,废舞和水变 成尿,进入膀胱后排出体外。
正常人每分钟血流量约1200ml,经肾小球滤出的滤 液(原尿)约120ml。原尿流经肾小管时,水和溶质在 醛固酮、心钠素等调控之下被选择性重吸收,钾、氢、 氨和一些药物或毒物等则被排入肾肾小管液中,随机体 代谢废物组成终尿被排出体外。原尿在逆流倍增机制及 抗利尿激素等作用下99%的水被重吸收,故正常人每日 尿量约 1500ml。
①肾小球滤过、②肾小管的重吸收和③分泌三个相联系的环节
人体解剖生理学第十章泌尿系统
一、肾小球滤过的含义、结果和评价
含义: 肾小球滤过是指循环血液经过肾小球毛细血管时,血浆
中的水和小分子的溶质(包括少量分子量较小的血浆蛋 白),滤入肾小囊形成超滤液(原尿)的功能,即肾脏清 除代谢产物、毒物和体内过多的水分的功能。
342
0.44
1.0
菊粉
5500
1.48
0.98
肌球蛋白
17000
1.95
0.75
人体解剖生理学第十章泌尿系统
肾脏的解剖结构 披膜
纤维囊 脂肪囊 肾筋膜
分前后两层,包绕肾 和肾上腺
人体解剖生理学第十章泌尿系统
肾实质和肾盂构
成肾
皮质
肾单位(约有100万~ 200万)→肾小体和一 条与其相连通的肾小管 组成→ 肾小球和肾小囊。
髓质
髓质→十几个锥体构成, 锥体的尖端称为肾乳头, 伸入肾小盏。每个乳头 有许多乳头孔,为乳头 管的开口,形成筛区, 肾内形成的尿液由此进 人体解剖生理学第十章泌入尿系肾统小盏。
直小静脉 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网 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网
肾静脉- 叶间静脉-弓形静脉-小叶间静脉
人体解剖生理学第十章泌尿系统
星型静脉
肾脏血液循环的特点
①肾血流量大,占心输出量的1/5~1/4,血流分布 不均,皮质血供丰富,占94%左右,髓质血供少, 且越向内髓血供越少,这与皮脂主要完成滤过功能有 关。
人体解剖生理学第十章泌尿系统
生理功能(泌尿功能和分泌功能)
其主要生理功能是生成尿液,借以排泄代谢废 物及毒物,同时通过重吸收功能保留对机体有用 物质,调节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以及分泌内 分泌激素,其结果是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使 新陈代谢正常进行。
肾脏作为重要的内分泌器官,可分泌多种生物 活性物质,如促红细胞生成素、肾素、羟化的维 生素D3和前列腺素等,参与相应生理活动的调节。
人体解剖生理学第十章泌尿系统
肾脏的神经支配
肾交感神经主要从胸12至腰2(T12-L2)节 段的脊髓侧角发出,其纤维经腹腔神经丛支配 肾动脉(尤其是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的平 滑肌)、肾小管和颗粒细胞。肾交感神经通过 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调节肾血流量、肾小 球滤过率、肾小管重吸收和肾素释放。肾的各 种感受器可经肾神经传入纤维进入脊髓,并从 脊髓投射到中枢的不同部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