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钱学森之问_的启示

合集下载

对“钱学森之问”的思考

对“钱学森之问”的思考

对“钱学森之问”的思考作者:周哲来源:《教育界》2010年第03期“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

钱学森之间是大国教育与人才之问,它是沉重的,也是不容回避的。

这个问题,已引起上至国务院总理下至普通学生的深思。

“钱学森之问”是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需要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破解。

温家宝总理在一次讲话中说,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应该清醒地看到,我们的教育还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适应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思考“钱学森之问”,让我想到了一个企业家的故事:美国有一个厂长叫罗哥,面对日本人的竞争,他的企业状况每况愈下。

罗哥苦苦思索,究竟怎么做,才能提高竞争力。

在一个偶然的机会,罗哥碰到了物理学家钟纳,向他诉说了自己的苦恼:他绞尽脑汁,用尽办法,甚至用了当时最先进的生产技术——机器人,但仍然没有让自己的企业起死回生。

没想到钟纳提了一个在他看来是违反常规的外行问题:“机器人真的提高了你们的生产力吗?”“当然,使用了机器人后,生产效率平均超过百分之九十,每个零件的平均成本也大幅下降。

”钟纳不以为然,又问:“说实话,你的存货直线上升,对不对?”这话问到了罗哥的痛处。

他知道:虽然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了,但仓库里积压的存货越来越多。

钟纳的话让罗哥思考:我到底在干什么?办工厂,显然不是为了把仓库填满。

那么是为了什么?——为了销售赚钱,赚钱才是目标。

假如公司不赚钱,那么工厂的各项工作都变得一文不值。

不能赚钱的行动就是没有生产力的行动。

有了这次彻悟之后,罗哥的企业终于起死回生了。

言归正传。

我在这里以这个案例来思考我们的教育问题。

罗哥认识到:假如公司不赚钱,那么工厂的各项工作都变得一文不值。

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说:如果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为社会接受,为国家做出贡献,那么,即使高考录取率再高,这又有什么意义?学校的各项工作都变得一文不值。

这个说法可能许多人不能接受,但现实是很残酷的,大到我们国家目前没有自己培养出一个诺贝尔获奖者,小到许多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的现实。

钱学森之问对中国教育的启示

钱学森之问对中国教育的启示

钱学森之问对中国教育的启示
钱学森之问的启示是指他在《梦识》一书中刊登的一篇有关中国教育的文章,其中他深刻地提出了以下几点关于中国教育的启示:
1. 必须严格、宽厚、公平地对待学生。

每一个学生都应该受到平等的关注和尊重,没有歧视和歧视性的行为。

2. 教育应该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能力的提高是最重要的。

3. 教育不是受到书本的束缚,应做到灵活、多样、富有创意。

4. 教育应该是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个性,不能一刀切地教授书本的知识。

5. 教育事业的实现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能力。

6. 教师应贯彻以“敬责、关爱”为教育态度,以体现学生利益为己任,推进中国教育的发展。

钱学森之问成稿

钱学森之问成稿

“钱学森之问”为中国教育带来什么启示被誉为中国的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的科学家钱学森,在临终前曾经多次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2005年7月29日,钱学森曾向温家宝总理进言:中国没有发展起来,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

2009年10月31日,钱学森在北京逝世,我们满怀悲痛送走了钱学森老人,作为一代科学大师,钱老对国家民族,对科学研究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崇高人格和科学精神就像一座灯塔,照亮后人前行的道路,他临终前的发问,刺痛着我们民族的自尊,成为中国教育界有识之士关注的焦点,也成为当前我们民族的遗憾。

据可靠消息报道,在德国,人们对大学教授的尊重要高过商业巨子,要高过银行家和内阁部长,所以德国才有希望,一所柏林大学获诺贝尔奖的教授就有29人之多,再看看我们的大学,不要说没有一所大学没有一人获得诺贝尔奖,就是能在世界科学领域里产生影响的教授能有几人?对于每一个有忧患意识的中国人来说,难道我们不值得反思吗?为什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其实原因也很简单,用我们最单纯的思维就能回答上来,在一个追名逐利,唯利是图,丧失品德理想的社会里,又怎么能产生拔尖的科技人才呢?几十个教授都在争抢着一个处长的位子,根本没有心思去攀登科学的顶峰,官僚主义的诱惑,已经使他们丧失了专研学问的特质,他们在“一把手是绝对真理,二把手是相对真理,三把手是没有真理,四把手是服从真理”的信仰中,绞尽脑汁,不折手段地争抢着乌纱帽,在权力横扫一切时代里,怎么能产生诺贝尔奖?坦率地说,一个国家的精英们不钟情于学问的研究而钟情于官场的角逐,是国家之不幸,是民族之不幸,更是中国人民之不幸,我们可以回想一下,回想到新中国刚刚建立的五十年代,国家百废待兴,一穷二白,科学技术一片空白,我们的国家在眼看着美帝国主义的白眼,承受着核大国的讹诈和威胁,但是,伟大的领袖毛泽东主席,率领老一代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们,发扬“没有条件也要上”的坚韧斗志,在帝国主义的嘲笑中,诞生了“两弹一星”,在一群新中国的大学生中造就了“两弹元勋邓稼先等科学人才。

钱学森之问对教育的启示

钱学森之问对教育的启示

钱学森之问的教育启示
说起钱学森老先生,那真是个大写的“牛”字!他老人家问的那一句“为啥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嘞?”嘿,这问题,直接戳到了咱们教育的脊梁骨上。

咱们四川人讲究的是“巴适”和“实在”,教育这事儿,也得这么来。

你看嘛,现在娃娃些学习压力大,书包重得跟座山似的,但学的那些个东西,到社会上能用上几成?咱们得反思,是不是教学方法太死板,娃儿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都给压没了?
教育嘛,就像是种庄稼,得讲究个“因地制宜”,每个娃儿都是块不同的地,得用适合他的法子去耕。

不能一刀切,全都往应试那条路上赶。

得让娃儿们多动手,多实践,心里头那点小火苗,得给它添柴加火,烧得旺旺的。

还有啊,得培养娃儿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别啥事都等着老师给答案,得学会自己问问题,自己找答案。

这样,将来他们走出校门,遇到啥难题,都能不慌不忙,自个儿想办法解决。

钱老的问题,就是提醒咱们,教育得改,得往好里改。

咱们得让娃儿们在学校里,不仅学到知识,更能学会怎么学习,怎么创新,怎么做人。

这样,咱们国家才能源源不断地冒出杰出人才,让世界都瞧瞧,咱们四川,咱们中国,教育也是顶呱呱的!。

论‘钱学森之问’引发的思考

论‘钱学森之问’引发的思考

论‘钱学森之问’引发的思考教育转型不仅依靠社会性人才的推动,而且依赖于创新思维所引发的教育契机。

民族前途是现有一切物质因子及精神因子的助力推动。

民族振兴走强国之路须凭借驱动教育转型的内在引擎。

无疑,创新便是内在引擎它能够助力推动民族前途与国家振兴。

创新是人类创造自我的行为表现、是行为学意义上的巨大进步,对社会本身的发现与创造构成新的社会关系,是人类对所处的生态学意义上的自然物质世界以及对所处的社会学意义上的人类关系本身所做出的发现与思考。

它颠覆传统思维定式,创造一个新的世界,永远走在世界历史的最前沿。

标签:创新教育,教育转型1、引言创新是指以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为导向,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本着理想化需要或为满足社会需求,而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径、环境,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4]。

创新思维是自我意识的萌芽,是肯定自我的表现,是人格意义上的精神掘起,它的掘起如同罗马帝国的建立在西方文明发展史中地位一样影响巨大而深远。

这种思维是精神上的超我。

尼采《超人哲学》中曾说:不做没有个性、没有创见、没有出息的庸人,而要张扬自己的个性,最大限度发挥个人的潜能意志,去开发创新人生,享受努力奋斗的成就,即便是失败,只要永远在奋斗,也是最有价值的自我实现[2]。

“为什么中国教育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

这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与之一脉相亲的是著名的“李约瑟之谜”“为什么工业革命,科技革命,文艺复兴,人文主义,信息技术革命都在西方国家而不在中国”。

发人深省的疑问与困惑既体现了两位科学家对中国科技与前途的关注,也体现了中国科技发展与文化发展背后所存在的问题,归根到底是中国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固守传统,固化思维,缺乏批判精神,缺乏创新精神,没有一个中国人发起一个类似于欧洲文艺复兴一样的精神革命,对中国人的思维来一次翻天覆地的革命。

2、中国教育缺乏创新思维的原因有哪些2.1 封建社会步入最早,持续时间最长;东周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为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东周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是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封建时期进入时间过早并且过早实行中央集权制度,但是与中央集权制度相对应的经济基础还远远落后于封建统治,这就严重阻碍了中国两千年的发展。

由“钱学森之问”引发的对中国教育的思考

由“钱学森之问”引发的对中国教育的思考

由“钱学森之问”引发的对中国教育的思考针对“钱学森之问”,文章认为,我国目前的教育存在的问题有缺乏创新的环境;学校教育过程机械化、评价单一化;学习目的功利化;缺乏高素质、真正敬业的教师。

因此,应从创造创新性的环境,呵护人的好奇心,教育评价多元化以及培养创新型的教师四个方面着手。

除此之外,更应注意重在落实,不让“钱学森之问”继续问下去。

标签:“钱学森之问”;问题对策;落实2005年,钱学森在对温总理的谈话中说:“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

这是很大的问题”[1]。

钱老的话,温总理曾在多个场合提及。

2006年,他在一次高等教育座谈会上,向参加座谈的几位大学校长和教育专家,转述了钱老的话,并说这是他“非常焦虑”的一个问题。

其实,这也是当下中国教育的焦虑。

早在上个世纪,李约瑟在其编著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就曾经提出了所谓“李约瑟难题”[2]:为什么在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16世纪之间,古代中国人在科学和技术方面的发达程度远远超过同时期的欧洲?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产生在中国,而产生在17世纪的西方,特别是文艺复兴之后的欧洲?无论是“钱学森之问”还是“李约瑟难题”,都是对我国当前教育提出的疑问,意在试图改变目前之现状。

本文作者试图提出一些浅显的认识与改进,希望能对我国教育改革有所贡献。

一、我国目前教育的现状—“钱学森之问”形成的原因早在两千年前,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文化思想的创造需要三个基本条件,一是天才人物对学问的真兴趣,二是充分的思想自由,三是充分的闲暇(时间之保障),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如果一个时代出现这三个因素重合的条件,则将形成人才辈出、群星灿烂的局面。

反观我国教育现状,可以概括出以下不足。

1.缺乏创新性的环境钱学森多次称赞自己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所受的教育,“我到加州理工学院,一下子脑子就开了窍”。

读《“钱学森之问”带来的痛与思》有感

读《“钱学森之问”带来的痛与思》有感

读《“钱学森之问”带来的痛与思》有感
《“钱学森之问”带来的痛与思》是一本以有关钱学森的文章组
成的书,由钱学森本人编辑而成。

阅读这本书令我受益匪浅,同时也心有感慨。

钱学森是中国知名的民国时期数学家,他的“钱学森之问”对我们深深影响。

他所追求乃是“真理不准误,假理不空”的思想,他的思想内核是一种追求“要求”,把精确的计算运用到逻辑思
维中,开创了一种全新的数学思维方式。

读《“钱学森之问”带来的痛与思》,让我深深体味到了“忍耐
痛楚,方能得到幸福”的道理。

钱学森对数学的热爱和精湛的
技艺,加上他毅力的征服一切困难,使他的学说在当今的数学领域仍有重要的影响。

读完《“钱学森之问”带来的痛与思》,让我意识到面对困难时要懂得“自信、毅力、坚持”的重要性,要勇往直前,不畏艰辛,朝着理想的目标不断奋斗。

从钱学森的事迹中,我学习到了持之以恒、奋发有为的精神。

毕竟“物极必反”,前路漫漫,我一定要勇于挑战,奋发有为,不怕失败,不怕挫折,把自己的梦想坚持到底。

读“钱学森之问”带来的痛与思有感

读“钱学森之问”带来的痛与思有感

读“钱学森之问”带来的痛与思有感《钱学森之问》是在读完钱学森的人生回忆录后,作者韩江辉内心的痛与思所发出的感悟。

这本书记录了钱学森的一生经历和思想总结,可以说是一本非常值得读者深入思考的书籍。

在读完这本书后,我对钱学森的崇敬之情更加深刻。

他是一个充满智慧和坚韧不拔精神的人,他的一生经历不仅证明了科学家的功勋,更体现了一个位伟大人物的人格魅力。

钱学森之所以成为不可复制的传奇人物并不是因为他的成就,而是因为他执着的追求、无私的奉献和慈悲的仁爱。

他一生秉承的信念,饱含着对科学和人类的热爱,他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来为这个世界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他在科学上的探索和创新在众多领域都取得了关键性的突破,不仅在中国,世界各地的科学家都对他的贡献表示钦佩。

甚至可以说,在他的领域,他是被无数人所崇拜和尊敬的象征。

但就是他这样一个熠熠生辉的人,却受到一系列的折磨和打击,他在政治污名化的环境中,被打成“反动分子”,苦于拘禁二十年之久。

不过即使这样,他却依旧没有放弃,而是依然执着最初的目标,勇敢地走向最难的道路。

钱学森的经历让我思考,怎样才能拥有这样的智慧和坚强的性格?其实,他一生的努力和所得,都归功于他的严谨自律和百折不挠,他将精力集中在了自己的研究领域上,不断地克服了一个个困难和挑战,从而获得了他一生中走向成功的路。

读到钱学森的人生经历,我深感自己的无能。

在生活中,面对各种问题和挑战,我总是选择沉默和放弃。

然而他的经历告诉我们,再难再苦再累,也不能轻言放弃,正如他所说:“人生少有的辉煌只是源于极度的坚持。

”永远不要放弃自己的理想和目标,每一次失败都是对未来成功的更好铺垫。

此外,在我们的步入社会后,我们有义务为这个世界付出自己的精力和智慧,拥有了知识和能力,就应该为社会做贡献。

读《钱学森之问》的过程中,钱学森的勤奋、创造、刚毅的精神令我更加明白要做人的的道理和意义,让我更深刻的意识到只有不断的充实自己,才能努力谋求生存,并且思想与人类发展的紧密结合更是人类前进的动力。

钱学森之问

钱学森之问

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钱学森在科大五十周年校庆的贺信:“...走理工文相结合的道路,在理工科大学做到科学与艺术的结合。

..."
钱学森之问对中科大发展的启示意义:
1. 科大定位为科学家的摇篮,那么原有的理科基础训练不能丢,比
如不要轻易修改课程设置,对入校的每个新生打好数理生化基础,这一点是我们有别于国内其他高校的制胜基础;
2. 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让学生懂得科学和工程实现之间的联系,而不是无目的的发展可以增量却与我校原有理科基础无关的工科,发展这些工科是要钱的,弄不好最后检了芝麻丢了西瓜,落得个不论不类。

说白了,也就是你是要以MIT(工科强校)还是CIT(理科强校)为榜样的问题,不要梦想第三种可能;
3. 加强艺术发散思维的训练和培养,比如让我们的学生在课余精通
一门乐器(四年时间有可能吧),或者直接在科大成立一个音乐学院(不招新生),让科大学生有体验科学和艺术异曲同工之妙的机会,这一点可能听起来有点疯狂,短期之内见不到什么效果,但确是回答钱老之问的关键,至于艺术训练、想象力和科学研究之间的关系我就不提了大家都明白;
4. 科大的本科教育总体算可以的,但研究生教育尤其是博士教育与
卓越相去甚远,具体包括课程学习和学术训练,科大既然定位为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研究生教育是个提升点,如果科大的研究生教育有本科生教育的七成,那么国内的其他高校就靠边站了。

5. 如果认为钱老之问是必要和及时的,那么落实钱老之问的回
答就更重要了。

你是如何看待“钱学森之问”的

你是如何看待“钱学森之问”的

“钱学森之问”对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启示1 “钱学森之问”的提出钱学森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和“火箭之王”,是我国航天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钱学森对火箭与航空领域的研究处于领先地位。

此外,他还开创了工程控制论、物理力学等新的学科领域,对我国科技的现代化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2005年,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探望钱学森先生时,钱学森先生感叹:“回过头来看,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够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钱老又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

钱学森先生认为我国并没有全力发展起来,是由于我国大学创新性不强,其现有办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不具备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没有突出的“杰出的人才”。

“钱学森之问”的提出引发了全社会各行各业的普遍关注,然而这个疑问并不是在某一个领域就能简单解答的,而须要整个教育界、科学界乃至社会各界的协同配合来研究破解。

2 杰出人才难以“冒”出的症结所在2.1 教育与受教育根本目的的异化对于学生来说,人们普遍认为只要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以后就可以找到一份稳定轻松又高收入的工作,所以很多学生在学校都是以找到满意的工作为目的,没有从内心想要进行科学研究,想要真正做出点学问,甚至很多人只为拿到一个毕业证和学位证而进行学习。

这些学生受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获得全面的发展,做出一定的科研成就,而是成为立足社会,求得生存的一种手段。

迫于我国教育升学体制的压力,我国的中小学教育大多以升学为目标,功利性很强,尤其是当今社会教育资源紧张的情况下,升学带来的压力更大。

而高等教育大多以就业为目标,却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导致学者无法专心科研而是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经济的回馈上,这是我国教育无法培养出杰出人才的一个重要的主观原因。

2.2 以知识评价制度为核心的评价体系对于我国的教育而言,升学率、分数是束缚创新教育发展的枷锁。

钱学森给我的启示

钱学森给我的启示

创新之父钱学森给我的启示钱学森先生是我国科学技术界的泰斗,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为我们国家的现代科技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我在读他的传记时,受益匪浅,深深受到了其大无畏探索精神和勇于挑战的启示。

以下是我从中汲取到的三点启示:一、勇于创新,敢于冒险钱学森先生从事的科学技术领域和当时的时代背景极其复杂和严峻,但他始终保持着高度的创新和敢于冒险的精神。

比如在导弹技术上,钱学森率先提出了超音速导弹的想法,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技术难关,打破了欧美国家在该领域的垄断,为中国的国防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这种勇于创新、敢于冒险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启发我在工作生活中也要敢于尝试、勇于挑战。

二、追求卓越,追逐梦想钱学森先生始终追求卓越,追逐梦想,他常说“有志之人,无惧艰险”,并一直积极探索更高的科技高地。

比如在他90多岁的时候仍然潜水300米深的海底,进行科学考察,在他的身上我看到了一个追求卓越、追逐梦想的科学家应有的风采。

这种努力追求卓越、不断挑战高峰的精神启迪着我,激励我在自己的领域中追求卓越。

三、培养未来,肩负责任钱学森先生不仅自己是一位杰出的科技工作者,而且也为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大力培养了一批杰出人才,如中国航天事业的开创者孙家栋,中国导弹事业的杨根思等。

钱学森先生一直秉持着“肩负责任”的人生信条,在自己行业所能施展的范围内,努力培育优秀的后继者,承担国家和民族的重任。

这种肩负责任的精神鞭策着我,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时刻保持对社会、对家庭、对自己的责任感,不断提升自己。

以上是我从钱学森先生身上汲取到的三点启示,希望通过他的事迹,能够不断激励我们自己勇往直前,攀登技术高峰,为自己、为家庭、为国家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由钱学森之问所引发的思考

由钱学森之问所引发的思考

由钱学森之问所引发的思考相信大家都有听过钱学森之问,所谓"钱学森之问",就是钱老生前在各种场合不止一次提出的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早在2005年7月29日,钱学森就向温家宝总理进言:"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

作为一代科学大师,钱老对国家民族、对科学研究、对青年人才、对科学道德的挚爱,感动了全民族。

他的崇高人格和科学精神就像一座灯塔,照亮后人前行的路。

连日来,人们在缅怀和追思中,不时会被钱老提出的一个问题所震撼——'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个被称为'钱学森之问'的问题,已引起上至国务院总理下至普通学生的深思。

它是沉重的,也是不容回避的。

"它是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需要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破解。

一、杰出人才的培养是需要“杰出”的软环境的。

需要“杰出”的学术氛围和世界的眼光。

学校的硬件再好不等于创造了良好的、平等的学术氛围。

在那个环境里,以平等交流、自由研讨为荣,以捍卫你说话的权力为荣,因学术的高水平受到尊敬。

在那里,大家有一种对真理的敬畏感和追求真理的使命感与幸福感。

能够形成高水平的研究磁场,需要有世界的眼光,要知道别人在研究什么、研究到了什么程度,我们又该从哪里入手、从什么地方寻找突破口。

但现实是,以弄个一官半职视为成功,真正做研究的往往吃不开,并且受到种种限制。

职称的评定、一些奖项的评选甚至院士的评选,给人们的感觉是为官的总是优先。

不难发现,学校,科研机构,外行领导内行的状况比比皆是,瞎指挥、拍脑袋现象屡屡发生。

在一些管理者的内心深处,知识分子还是“老九”,不敢、不能重用,怕惹是生非,怕他们“瞎说”,怕他们说真话,怕他们说出一针见血的真相。

钱学森之问之我的看法

钱学森之问之我的看法

钱学森之问之我的看法钱学森之问,最重要的是他对科学的思考和追问。

作为一位杰出的科学家,钱学森深知科学的重要性和科学家的责任。

他关心科学的发展,关注科学的意义和影响。

钱学森之问,是他对科学进步的思考和对科学未来的期待。

钱学森之问,可以分为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首先,他关注科学的目标和方向。

他认为科学的最终目标是服务于人类,解决人类面临的问题。

科学应该为人类的福祉和发展做出贡献。

其次,他关注科学的方法和过程。

科学应该以客观、严谨、合理的方式进行研究,遵循科学的原则和规律。

他强调科学家应该具备坚持不懈的精神和勇于探索的品质。

再次,他关注科学与社会的关系。

科学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支持和认可。

科学家应该积极与社会合作,将科学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

最后,他关注科学的国际合作和交流。

科学是全人类共同的事业,国际合作能够促进科学的繁荣和进步。

钱学森之问,对我个人而言,也是一种启示和思考。

在现代社会,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关注科学的进步和科技的应用。

我们应该思考科学对人类的意义和影响,以及如何将科学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我们也应该关注科学的规范和伦理,遵循科学的原则和道德。

我们应该积极参与科学的研究和创新,为科学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钱学森之问,是对科学的思考和追问,也是对科学家责任的思考和追问。

作为一位科学家,我们应该不断思考科学的发展方向和目标,积极参与科学的研究和创新,为人类的福祉和发展做出贡献。

我们应该坚持科学的原则和规律,严谨地进行科学研究,勇于探索未知领域。

我们应该关注科学与社会的关系,积极与社会合作,推动科学成果的应用和转化。

我们也应该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共同推动科学的繁荣和进步。

钱学森之问是对科学的思考和追问,是对科学家责任的思考和追问。

钱学森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他的一生致力于科学研究和航天事业。

他的思考和追问,激励着我们每个人,让我们更加关注科学的发展和应用,为科学的进步做出贡献。

“钱学森之问”对中国教育的启示

“钱学森之问”对中国教育的启示
第 20 2年 7月 4期 9卷 第 21
Junl f i nn d ct n l d ns ai ntue o ra a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t nIsi t o L o igE u a oa miir o i A t t
Vo. N . 1 9 o4 2
J l 0 2 uy2 1


今 , 国现代教 育 的发展 已逾 百年 。从 17年 重新 恢 中 97
20 年温家宝总理在看望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 复全 国统 一高 考制度 至今 , 05 中国 当代 教育 的改 革 已经
时 , 老 曾发 出这 样 的感慨 : 钱 回过头 来看 , 么多 年 培 有3余年。 这 0 应当说 , 0 积3余年来的发展和改革经验 , 我
“ 钱学森 之 问” 中国教 育 的启示 对
游 庆 军
( 盘锦职业技术学院 , 辽宁 盘锦 14 1 ) 2 0 0
[ 图分 类 号】 G 0 0 2 中 4 ・ 1 “ 学 森之 问” 由来 钱 的
[ 文献 标识 码] A
[ 编号] 17 — 0 2 2 1 )4 0 0 — 2 文章 6 2 6 0 (O 2 0 — 17 0
设进 程难 以突破 的瓶颈 。 究其 原 因 , 中国教育 重视共 性 而忽视 学生 的个 性
1 日的一封 公开 信 。安徽 高校 的 1位 教授 联合 《 安 培养 , 1 1 新 无视 学 生创造 力成 长 中最重要 成分 —— 兴趣 的 晚报 》 给新 任教 育部 部长 袁贵 仁及 全 国教 育界 发 出一 培养 。 中 国 , 堂 纪律要 井然 有序 , 在 课 保持 安静 。 课 上
美 诺 贝尔 奖 的人 才 ? 什 么杨 振 宁 、 远 哲 、 政 道 、 为 李 李 朱 应 付美 国二 年级 的数 学课程 。 国小 学二 年级就 开始

“钱学森之问”——教育未来的警示

“钱学森之问”——教育未来的警示

中国教育,该革命了世界脑力锦标赛中国国家队成员邱亮史蒂夫乔布斯的辞世让全世界感到惋惜,我更是为这个改变了世界的人才的过早离去而感慨万千。

在我一生中有很多的偶像,他们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处于堪称楷模的地位。

但是其中只有爱因斯坦和乔布斯是我朝着理想前进的明灯,指引着我不断的思考,用现在的教师不用的方法去思考,试探着不存在的方法去教学。

乔布斯离去的那天,我看了一个讲述美国孩子学习现状的PPT。

让我忽然间感同身受般的理解了钱学森老前辈为何多次质问中国教育:“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那是一种担忧、一个警示,一种未来……我们生活在一个指数成长的爆炸时代:每个月谷歌都要处理310亿笔搜索,2006年每个月则为27亿笔;第一条手机短信在1992年2月发送,如今每天收发的文字信息数量已经超过了全球人口的总和;据估计:人民日报一周的内容比十八世纪的人一生所接受到的资讯量还多;今年产生的4000万兆元组的全新资讯,比人类过去5000年积累的还要多;新科技的咨询量每2年就增长一倍,这对于四年制理工学生的意义是一年级时学的知识有一半到了三年级就已经过时了。

在您刚刚阅读上面内容的五分钟时间里,美国有50个孩子出生,中国有224个。

他们将怎样面对变化的世界?在今天的美国,青少年使用网络来创造和分享他们自己的媒体。

全球有50%—57%的因特网内容来自于美国的青少年,他们创造博客、Wiki、网页、上传自己的原创艺术作品、照片、在线视频故事……学生使用现代技术普及率:98% 的学生使用计算机; 64%的学生有数码相机;学生使用技术令教师吃惊,7—12年级的学生67%首先上网研究他们的主题,10%到图书馆查阅书,9%从教师那得到帮助,5%查阅课本。

风靡世界的Ipad2中,有60%的实用软件是美国的青少年创造制作的。

在今天的中国,计算机对99%的青少年来说只是个游戏机,是个在应试教育下学习之余的娱乐手段,课堂的不重视的同时也成为了家长们的天敌。

_钱学森之问_的启示.

_钱学森之问_的启示.

一门具体的科学技术一旦提升到哲学高度,就有利于进行“跨学科”、“跨文化”的研究,这不仅有利于学科之间的交流,而且有利于学科的继承与创新。

钱学森的科学技术体系,是一个“大科学技术”的体系。

关于科学技术的分类,不同的学术观点,可能有多种方案。

但是,钱学森的“大科学技术”体系及其分类,包含着一个重要的教育原理:只有在继承的基础上才可能创新。

科学技术体系的结构及分类,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变化的。

但是,变化中的不变性,就表现出规律性。

进化原理是:继承与创新原理。

继承与创新原理可以简要表述为:生命的进化依靠“遗传与变异”,社会的进步依靠“继承与改革”。

社会文明进化的基本过程,都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

没有继承就没有创新,没有创新也就没有真正的继承。

继承中有创新,创新中有继承。

要领会前人的创新,自己才可能有创新。

钱老在论文中写道:“不久前见到查有梁同志写的一篇论21世纪教育的文章,讲到教育观念必须转变,教育体制灵活多元,教育模式综合互补,都很好。

”钱老的鼓励对我的促进很大,20年来,我在上述三方面,发表了一系列的论文和专著,这一研究工作还在持续进行。

重读钱老的论文,根据钱老的科学思想,我试图提升到原理上来认识。

钱老离开了我们,但是,钱老的思想永存,精神永存,风范永存!“钱学森之问”的启示傅国亮(《人民教育》杂志总编钱学森先生20年前在《教育研究》上发表的文章《要为21世纪社会主义中国设计我们的教育事业》,表现了炽烈的爱国情怀和对中国教育的深切关注,今天读来仍深受启发。

联系到“钱学森之问”,作为探讨,我的理解是,“钱学森之问”至少有三层意思,或者说,“钱学森之问”不是一问,至少是三问。

一问是“关于杰出人才之问”。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一问源于钱学森自青年时代以来追求并为之奋斗一生的“强国”理想,他深知中国要强大、中华民族要振兴,必须有一大批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的杰出人才作为领军人物,否则,中国的大国崛起只会流于空想。

解答“钱学森之问”:培养“聪明大脑”的10个关键

解答“钱学森之问”:培养“聪明大脑”的10个关键

解答“钱学森之问”:培养“聪明大脑”的10个关键所谓“钱学森之问”,就是钱老生前在各种场合不止一次提出的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2005年,领导在看望钱学森的时候,钱老感慨说:“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够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

”钱老又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2005年7月29日,钱学森曾向领导进言:“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

这是很大的问题。

”钱学森之子钱永刚回忆:30年前,父亲提出第六次产业革命,提出基于能源危机、粮食危机等问题,提出知识密集型农产业的思考,学术界对这些理论反响不大,基本上无人关注无人践行,在这种情况下,父亲才明白,自己不仅要提出理论,还要有意识地培养这方面的人才,所以才有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时间过去16年了,但是“钱学森之问”依然没有得到很明显的改进,许多学校依然是只能培养优秀学生,却没办法培养出杰出人才。

那么,这个问题该如何解决呢?最近我在读布莱恩·格里瑟姆的《如何成为更聪明的人》,这本书从批判性思维谈起,进一步谈敏捷思考这个概念,他提出的创新思考应具备的十大特征,我认为对“钱学森之问”的解答具有极大的启发意义:一、善于清空大脑我们的工作质量取决于我们的元认知,即能否思考我们的思考,抓住最好的想法,最犀利的观点。

要做到这一点,碧玺善于清空大脑。

对创新思考来说,这是最重要的一点。

好的想法要出现,碧玺为它腾出足够的空间。

不幸的是,我们的大脑都被无关紧要的事所占据,这些事四处徘徊,劫持我们的思想,比如反复预演以确保正确无误的对话、臆测的小事、自以为应该回应的矛盾、快乐的回忆以及无尽的期望。

研究发现,公司高管每个工作日单独待着的时间不超过10分钟,结论是,即使他们应该思考生命、应该如何入手,他们也没有时间来思考。

钱学森之问

钱学森之问

钱学森之问钱学森是中国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人民共和国元勋之一。

他在自然科学和航空航天技术领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被誉为“中国现代科学技术之父”。

本文将探讨钱学森之问,他的思考和见解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启示。

钱学森之问是“为什么我们不做科学?”,这既是他对当时中国社会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满,也是一种挑战和激励。

作为一名科学家,他深刻地意识到科学技术是国家繁荣发展的重要支撑,而当时的中国却在这一方面严重滞后,不仅无法满足自身需求,更丧失了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钱学森之问直戳当时中国科技落后,呼唤全民学科学,掌握科学技术应用的能力,促进国家的发展和进步。

钱学森一生秉持着“精益求精”的治学态度,他认为科学研究需要耐心和恒心,只有严谨的科学精神和不懈地追求才能使科学研究不断取得新的突破。

他曾说过:“知识穷则意气发,识之无涯,终于忧民。

”他提倡科研人员应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不能只满足于学术上的成功,更需要为国家和人民的福祉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

钱学森强调科学研究必须与实际问题紧密结合,像“面向对象”一样,以问题为导向,从实践和试错中不断寻求解决问题的技术途径。

这种思想启示我们在学科学的时候,不能只一味地追求理论上的完美,必须更注重实际应用。

我国也在这一方面付出了很多努力,现在正处于推进创新创业的良好时机,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了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钱学森之问给我们的启示在于:科学技术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必须得到全民参与和关注。

我们应该强化科技教育,提高整个民族的科技素质,创新创业的热潮不断涌现。

全社会应该重视科学家的角色和贡献,努力营造一个尊重知识和创造的环境和氛围。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迎接新时代的挑战和机遇,实现自己和国家更加美好的未来。

_钱学森之问_引发的思考

_钱学森之问_引发的思考

光明日报/2009年/12月/5日/第001版钱学森的启示④“钱学森之问”引发的思考本报记者靳晓燕齐芳编者按12月1日,本报整版刊登《钱学森同志言论选编》,将钱学森同志著作、书信、讲话中的精辟论断按10个方面摘要刊出,迅即在社会各界引起热烈反响。

应读者要求,随后的2、3、4日,本报开辟《钱学森的启示》专栏,连续刊出通讯《看不尽的灯火品不尽的钱学森——〈钱学森同志言论选编〉问世纪实》、《净化心灵选择崇高——科学工作者感悟钱学森的爱国情怀》、《敞开博大胸怀奔涌无穷智慧——亲友、同道忆述钱学森创新思想和实践》。

今天,我们刊出第4篇,专栏暂告一段落。

正是“看不尽的灯火,品不尽的钱学森”,对钱学森精神、思想、实践的学习、探索还在继续,读者有什么感想,希望写成书面文字或电邮给我们,电子信箱:kjb@。

“钱学森之问”教育是钱学森最后的心结。

这位杰出的科学家在晚年不止一次向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谈起他的忧虑——“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

这是很大的问题。

”2009年8月6日,与温总理的最后一次见面中,他依然说:“培养杰出人才,不仅是教育遵循的基本原则,也是国家长远发展的根本。

”言之谆谆,意之殷殷。

“当你走近病榻上的钱学森,你能感受到的是:他虽垂垂老矣,却思维敏捷;他学识渊博,又历尽沧桑;他言简意赅,一张口就讲出人生大道理,处处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他时刻关注着国家和世界大事,却又超凡脱俗,从不谈生活琐事。

他想的都是国家长远发展的大事。

”钱学森的秘书、学术助手涂元季曾这样写道。

钱先生平和安详地离去了,并没有留下什么遗嘱。

但人们更愿意把老人关于教育的话看成他的遗愿,并称之为“钱学森之问”。

“在世纪之交以来教育改革步入深水区时,人们更加深切体会到钱老之问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位专家说。

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自主招生纷纷出台,中学推荐、学生自荐纷纷进入人们视野,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也已启动……《钱学森同志言论选编》引起人们的深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门具体的科学技术一旦提升到哲学高度,就有利于进行“跨学科”、“跨文化”的研究,这不仅有利于学科之间的交流,而且有利于学科的继承与创新。

钱学森的科学技术体系,是一个“大科学技术”的体系。

关于科学技术的分类,不同的学术观点,可能有多种方案。

但是,钱学森的“大科学技术”体系及其分类,包含着一个重要的教育原理:只有在继承的基础上才可能创新。

科学技术体系的结构及分类,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变化的。

但是,变化中的不变性,就表现出规律性。

进化原理是:继承与创新原理。

继承与创新原理可以简要表述为:生命的进化依靠“遗传与变异”,社会的进步依靠“继承与改革”。

社会文明进化的基本过程,都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

没有继承就没有创新,没有创新也就没有真正的继承。

继承中有创新,创新中有继承。

要领会前人的创新,自己才可能有创新。

钱老在论文中写道:“不久前见到查有梁同志写的一篇论21世纪教育的文章,讲到教育观念必须转变,教育体制灵活多元,教育模式综合互补,都很好。

”钱老的鼓励对我的促进很大,20年来,我在上述三方面,发表了一系列的论文和专著,这一研究工作还在持续进行。

重读钱老的论文,根据钱老的科学思想,我试图提升到原理上来认识。

钱老离开了我们,但是,钱老的思想永存,精神永存,风范永存!
“钱学森之问”的启示
傅国亮(《人民教育》杂志总编)
钱学森先生20年前在《教育研究》上发表的文章《要为21世纪社会主义中国设计我们的教育事业》,表现了炽烈的爱国情怀和对中国教育的深切关注,今天读来仍深受启发。

联系到“钱学森之问”,作为探讨,我的理解是,“钱学森之问”至少有三层意思,或者说,“钱学森之问”不是一问,至少是三问。

一问是“关于杰出人才之问”。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一问源于钱学森自青年时代以来追求并为之奋斗一生的“强国”理想,他深知中国要强大、中华民族要振兴,必须有一大批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的杰出人才作为领军人物,否则,中国的大国崛起只会流于空想。

中国历史上“落后必然挨打”的惨痛教训还不让国人痛心疾首吗?因此,“关于杰出人才之问”是关系国家和民族命运之问。

二问是“关于教育质量之问”。

当前,中国教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其主要特征是:由数量发展为主转变为质量发展为主,教育质量的提升成为当前和今后教育发展的中心任务。

“钱学森之问”之所以引起热议,就是因为它以尖锐的方式提出了与教育发展方向相一致的问题。

三问是“关于教师水平之问”。

实际上,教师水平或素质是教育质量的题中应有之义。

教师水平如何,决定了教育质量如何,也决定了杰出人才培养的状况如何。

研读钱学森《要为21世纪社会主义中国设计我们的教育事业》的基本观点,从基础教育来说,我认为,当前至少要廓清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教育工作的主题是什么?
要办出钱学森追问的理想的教育,根本的一条是要牢牢地把握教育工作的主题办教育,不可动摇或偏离。

中国教育工作的主题是实施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上个世纪末中国教育面对21世纪挑战所作的战略选择,它既是新的教育理想,又是新的教育模式。

从某种意义上说,素质教育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转变,它决定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方向。

实施素质教育,喊了十几年,不言自明吗?不,实际上时至今日仍有教育工作者包括一些局长、校长并不相信它,不相信素质教育有那么大的“威力”,不相信只有素质教育才能大面积、大幅度提高教育质量,不相信只有素质教育才能培养出大批优秀人才、创新人才和杰出人才。

这就是需要特别强调教育工作主题的原因。

我认为,必须始终清楚三条:中国教育发展的目标,是实现教育现代化;中国教育的理想,是追求教育公平;中国教育工作的主题,是实施素质教育。

这三条是回应“钱学森之问”的根本前提。

第二,教育政策的重点是什么?
中国教育正发生着历史性的转折,教育政策
的重点相应地转为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这是办出高质量的基础教育的政策保障。

要关注教师的精神成长。

教师的成长有技术层面、道德层面、精神层面。

以往,我们更多地关注了教师的技术层面,却很少关注教师的精神世界。

一定要尽早意识到这个“空白”,在教师教育中关注教师的精神追求,引导教师包括教育局长、校长树立教育理想,只有具有教育理想的局长、校长、教师,才能办出理想的教育。

引导教师确立人生信仰,则更是教师教育的“大智慧”。

要关注教师的专业见解。

教师的专业成长也可分三个层面: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见解。

掌握了专业知识要点的教师,可以培养出高分的学生;具备了专业能力的教师,可以培养出聪明的学生;只有悟到专业见解的教师,才可以培养出智慧的学生。

智慧的学生则是未来杰出人才的苗子。

要努力造就一批教育家。

温家宝总理多次明确指示:要造就一批杰出的教育家。

这是教师教育的历史性课题和使命。

我们面临着产生教育家的历史机遇,一个创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
派的现代化教育的伟大历史变革已经来临,它同时孕育着创造教育奇迹和诗篇的教育家。

第三,“内涵发展”的路径是什么?
当前基础教育从整体上进入了更加注重内涵发展的新阶段,亦即提升教育质量的新阶段。

我认为,中国基础教育在初步实现均衡发展之后,下一步发展的路径应是“特色发展、文化育人”。

这是一个发展方向。

“特色发展、文化育人”的依据之一,来源于对中国教育未来发展的哲学共识。

目前我国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教育的选择性太少,教育模式单一,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学生都只能接受同一个教育标准和内容,不利于所有学生的成长。

我认为,创建和实现多样化、个性化、有特色的教育,是新的教育哲学理念,是未来中国教育发展的指向,即要让教育更多地适合不同学生的需求,让每一个学生可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教育,实现实质上的而不是形式上的教育公平。

当每一个学生可以自由地实现个性化发展的时候,钱学森期待的培养出“杰出人才”的学校(教育)就到来了!
链接
钱学森《要为21世纪社会主义中国设计我们的教育事业》(《教育研究》1989年第7期)一文主
要观点:
★在21世纪,综合国力的竞争,最关键并有决定作用的,是公民的教育文化水平。

水平高的
占优势;水平低的处劣势,甚至有被开除“球籍”的危险。

这就是智力战。

★20世纪末,我国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约4%,应该可以做到;到2021年,我国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约8.4%,也是可行的。

★进行教学方法的革新,小学就可以引入抽象思维的教育;把现代信息技术引入教学中来;电
子计算机教育还要开拓发展;把人工智能的专家系统用到人才培训上。

★教育改革发展,最根本的是教育观念的革新。

★科学技术体系是发展变化的,因此,高校学科专业设置不能僵化、分隔。

★21世纪的中国公民,应该受全方位的教育。

目标是博的基础上的专和专的引导下的博,博与专要互相配合。

★教育事业是一个庞大的事业,要动员全社会参与。

[责任编辑:高宝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