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某县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调研报告
深化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报告范文3篇
深化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报告范文3篇中共中央办公厅2022年11月印发《关于在北京市、山西省、浙江省开展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方案》,部署在三省市设立各级监察委员会,从体制机制、制度建设上先行先试、探索实践,为在全国推开积累经验。
以下是520作文网分享的深化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报告范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深化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报告范文1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国各地推开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方案》,部署在全国范围内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探索实践,完成省、市、县三级监察委员会组建工作,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
国家监察制度改革是事关全局的重大政治改革,是国家监察制度的顶层设计,揭示出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具有建构性的意蕴,具有体制性创新的特点。
网民认为,建立国家反腐败机构。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无疑与反腐败相关,推进反腐败斗争向纵深开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实施组织和制度创新,整合分散的反腐败力量,构建集中统一、权威高效的国家监察体系。
监察委员会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在地位上与一府两院并排平行,是行使国家监察职能的专责机构,与目前的行政监察体制在性质和地位上有着根本区别。
目前的行政监察机关属于政府的职能部门,独立性和权威性均不强,而监察委员会既不是行政机关也不是司法机关,而是党统一领导下的国家反腐败工作机构,代表党和国家行使监督权。
网民认为,国家监察全覆盖。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也是我们国家的最大制度优势。
在党的领导下,只有党政分工,没有党政分开。
对重大原那么性问题,必须旗帜鲜明、理直气壮。
无论是人大、政协,还是一府两院,都要执行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党统一领导下的所有行使国家公权力的机关,都属于广义政府范畴。
现有的行政监察体系、司法监察体系,监察法制碎片化,监察对象有空白,特别是行政监察针对的只是狭义政府,而非广义政府,无法做到监察全覆盖,造成了很多漏网之鱼。
【调研报告】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阶段性总结报告
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阶段性总结报告一、浙江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开展总体情况改革之初,浙江省委成立深化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小组,时任省委书记担任组长,时任省委副书记、省纪委书记分别担任副组长,省人大常委会、省检察院等相关部门负责同志担任成员。
浙江试点工作中“省级先行先试,发挥好带头示范作用,同时根据县级人代会先于市级人代会召开的实际,确定‘先县后市’推进试点工作。
”“1月底前完成省级监察委员会组建工作,2月底前完成县级组建工作,4月底前完成市级组建工作。
”推进过程中,省委主要领导靠前指挥,3次主持召开改革试点工作小组会议,3次省委常委会,1次市、县(市、区)委书记会议和1次市委书记会议,传达贯彻中央要求,一步步推动改革试点朝着正确方向前行。
按照省委部署,浙江省纪委细致谋划、扎实推进,与省人大常委会、省委组织部、省编办、省检察院等单位对接,两次召开市、县(市、区)纪委书记会议,做好试点方案的组织实施和具体落实。
各市、县(市、区)党委切实担起主责,成立党委书记为组长的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小组,强化党委的统一领导。
对县级改革实行省、市分级审批把关,对各县(市、区)改革试点方案、监察委员会领导班子职数和人选,进行逐一审核。
坚持跟踪督查抓落实,推动各项改革试点举措落到实处,建立省纪委领导班子成员联系指导市、县(市、区)改革试点工作制度、每日工作情况一报制度,要求以市为单位按时汇总上报县(市、区)改革试点工作进展情况和遇到的问题,并对有关问题进行针对性指导。
其间,及时下发转隶后有关工作衔接参考意见,实现了县级监察体制改革的平稳过渡。
为推进市县改革试点工作,浙江省纪委专门制定市、县(市、区)监察委员会组建转隶工作程序,明确成立改革试点工作小组、制定实施方案、选举产生领导班子程序、人员转隶工作要求等事项,“手册式”指导各地改革工作。
二、浙江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中检察机关转隶情况浙江改革试点工作至2017年4月底已全部完成省、市、县三级监察委员会转隶组建工作,逐步构建起集中统一、权威高效的监察体系,实现了对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
某市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总结
某市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总结党的十九大作出在全国各地推开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重大战略部署以来,xx市把抓好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作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大举措,坚定扛起改革政治责任,不断深化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着力推动纪检监察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制度机制尚不完善。
当前,纪委监委合署办公时间还不长,人员、工作、制度等还处在磨合期,虽然各级纪委监委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履行职责的制度规定,但从运行的情况看,有些制度比较宏观笼统,缺乏操作性和针对性,在制度执行过程中,也存在制度落实打折扣的情况。
能力素质亟待提升。
监察体制改革实施转隶后,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当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干部能力不足,有的是执法能力不足,有的是执纪能力不足,有的是纪法衔接能力不足。
一、主要做法市委、市纪委深入学习贯彻全省推开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动员部署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按照省委和省纪委有关改革工作的决策部署,紧盯目标任务,紧扣时间节点,倒排任务工期,加强协作配合,组建和转隶工作全面完成,机构人员职能全面融合,监察职能全面履行。
主要做法有:(一)树立“四个意识”,凝聚改革合力。
市委、市改革试点工作小组和市纪委深刻认识到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重大意义,自觉把改革试点放到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化全面从严治党的大局中去谋划,积极拥护改革,全力推动改革,形成了市委统一领导、纪委牵头推进、县区和部门合力协同攻坚的良好工作局面。
强化组织领导,改革试点工作始终在市委领导下积极推进一是学深悟透改革精神。
市委第一时间召开常委会议,学习传达党中央、省委和省纪委的决策部署,深入贯彻xx同志调研xx监察体制改革时的部署要求,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加强党对反腐败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这一根本目的上来,凝聚起拥护改革、支持改革、投身改革的思想共识。
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根本保证。
2016 年11 月,改革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市始终按照中央、省委、市委关于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统一部署和有关要求,坚持转隶开局、平稳过渡、逐步深化的思路,扎实有效推进改革试点各项工作。
关于县纪委监委派驻机构工作的调研报告范文2篇机构改革
关于对市县纪委监委派驻派驻机构改革的几点生疏和建议(1)我县实行派驻监督全掩盖以来,各派驻机构在县纪委常委会(监委委务会)领导下,乐观围绕具委的中心工作,逐步制定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深化了解和把握各驻在部门的具体工作,切实强化了监督、检查,为我县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和反腐败工作的开展起到了乐观的推动作用。
派驻机构虽然取得了确定成果,但是距离机构成立的初衷和领导的要求还有确定的差距,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一些问题,制约了工作的正常开展。
在当前的体制和机制下,如何进一步探究和逐步完善纪检派驻机构管理,更好的发挥派驻机构的作用,这是一个亟待探究和争辩的课题。
基于以上观点,浅谈我们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一、我县纪检派驻机构的设立状况为了加强对派驻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管理,完善派驻机构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我县在充分借鉴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状况,经县委常委会争辩成立x个派驻纪检监察组,从县直部门选调x名同志担当各派驻机构的组长和副组长,涵盖了除公检法、金融及全部垂直部门之外的县直部门,下发特地文件,明确了工作职责,目前各项工作已在有条不紊的进行。
二、存在的问题及缘由各派驻纪检组虽然已经正常开展工作,但是照旧存在一些很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生疏上不到位。
一是派驻机构人员对从事纪检监察工作还停留在过去的管党纪政纪的生疏上,不知现在纪检监察工作已渗透到各行业的全面工作中,在业务的学习上还不够深化,在与驻在部门工作的协调和协作上有待进一步增加。
二是有些驻在部门对派驻机构的职能、作用及主动接受监督的意识等方面的生疏不到位,在一些重要的工作上不愿让派驻机构参与。
2、作风纪律不强。
派驻纪检组很多事情都处在摸索和探究阶段,一方面和委机关在很多业务工作的沟通上不够。
另一方面与各驻在部门的协调不够,没有真正融入其中,三是乐观主动性不够,造成日常性工作不多,再加上派驻机构不和委机关一起办公,地点设在县直部门,人员少,管理上约束机制不够健全,造成纪律性不强,工作有些松垮。
关于某县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调研报告
关于某县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调研报告按照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要求,我深入xx县纪委监委,通过召开座谈会、实地调查和谈心谈话等方式,对xx 县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中人员转隶后的融合问题进行调研。
从调研情况看,成立监察委员会只是迈出了一小步,后面如何实现“1+1>2”的改革效果才是更加艰巨的硬任务,需要予以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平稳转隶后,干部存在潜在的思想认识不统一、工作理念不合拍、情感交流不充分、人员素质不适应和步调节奏不一致等问题,具体表现为:(一)干部凝聚力不强。
机关干部“一盘棋”的意识不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大局意识不强。
站在全县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上考虑的思维习惯没有养成,监督执纪问责与县委政府的重点工作不相适应。
另一方面是站在县纪委监委全局考虑的整体意识不强。
现将调研结果报告如下:一、全县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基本情况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县委始终把其当作落实主体责任的重要政治任务来抓,先后多次在县委常委会、县委全委会上进行专门研究,不断深化动员和作出改革部署。
县改革试点工作小组先后多次召开会议,统一思想认识,凝聚改革共识,奠定思想和工作基础,及时协调解决重要问题。
县纪委主动承接、担牢专责、积极协调,进一步明确工作任务,强化工作措施,压实工作责任,督促工作落实。
县人大及时指导、大力支持。
县委组织部、县委政法委和法、检、公、司等各有关方面密切配合。
在全县同心合力推动下,xx县监察委员会挂牌成立并顺利召开了第一次干部大会,县纪委监委按照新机制正式运行,xx县整个转隶过程实现了平稳过渡、内涵发展、规范运行。
二、监委挂牌后建立健全监委组织构架的具体做法我市乡镇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后,各派驻中心乡镇纪工委、监察分局紧密结合辖区特点,创新思路,真抓实干,实现了基层纪检监察工作的新突破。
一是形成了抓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合力。
过去,我市乡镇有专兼职纪检监察干部48人,在这支队伍中,乡镇纪委书记全部由同级党委副书记担任,他们同时又分管其他工作,从纪检工作的角度看,明显感到力量不足。
关于县法院、检察院司法体制改革工作情况调研报告【DOC可编辑范文】
关于县法院、检察院司法体制改革工作情况调研报告主任、副主任,各位委员:依据县人大常委会XX年工作计划和主任会议安排,10月中旬,法工委牵头,组织部分县人大常委会委员和人大代表在人大常委会主任范东升带领下,采取听取县法院、县检察院工作汇报,实地视察法院、检察院服务大厅、办案区域,与两院有关部门负责人、员额法官、员额检察官、司法辅助人员、司法行政人员进行座谈等方式,对我县司法体制改革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
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目前,我县法检两院全部完成了员额法官、检察官的遴选,司法人员分类管理制度基本建立,新的司法权力运行模式逐渐开始运行,办案数量大幅增加,办案效率有所提升,办案质量有所提高,司法体制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
一、稳步推进,以员额制法官、检察官为基础的司法人员分类管理,初步解决了司法体制改革中最基础、难度最大的“人”的问题。
首先是员额制改革顺利推进。
结合各自实际,创设相应的配套措施,主动化解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利益调整冲击大、遗留问题破解难、岗位变化矛盾多、责任提升压力大等问题,实现了向员额制改革的平稳过渡,确保了符合条件的32名法官和24名检察官顺利入额。
其次是司法人员分类管理制度基本建立。
已经按照〈河南省司法体制改革工作方案〉及相关要求的比例完成了法官、检察官、司法辅助、司法行政三类人员的分类工作,并分类制定相应的工作流程和工作标准,促进各类人员各司其职,专业高效地完成本职工作。
二、围绕“谁办案谁负责,谁决定谁负责”和“让审理者裁判,让裁判者负责”的以审判为中心的改革任务,着力构建权责明晰、权责统一、管理有序的司法权力运行机制。
一是遵循“充分放权”、“应放尽放”原则,突出法官、检察官主体地位。
法院按照案件类型相对专业、案件数量基本平衡的原则,组建了12个由员额法官加审判辅助人员组成的审判团队,实现案件随机分配,合议庭随机组建,裁判文书由独任法官或合议庭签发。
组建民事、刑事2个专业法官会议,为合议庭提供业务咨询和参考意见,通过专业法官会议进一步过滤压缩审委会讨论案件数量,90%放权给独任法官和合议庭。
【精品】关于某县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调研报告.doc
【精品】关于某县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调研报告挄照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要求,我深入xx县纨委监委,通过召开座谈会、实地调查和谈心谈话等方式,对xx县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中人员转隶后的融合问题进行调研。
从调研情况看,成立监察委员会只是迈出了一小步,后面如何实现“1+12”的改革效果才是更加艰巨的硬仸务,需要予以高度重视,讣真加以解决。
现将调研结果报告如下:一、全县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基本情况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县委始织把其当作落实主体责仸的重要政治仸务来抓,先后多次在县委常委会、县委全委会上进行与门研究,丌断深化劢员和作出改革部署。
县改革试点工作小组先后多次召开会讧,统一思想讣识,凝聚改革共识,奠定思想和工作基础,及时协调解决重要问题。
县纨委主劢承接、担牢与责、积极协调,进一步明确工作仸务,强化工作措施,压实工作责仸,督促工作落实。
县人大及时挃导、大力支持。
县委组细部、县委政法委和法、检、公、司等各有关方面密切配合。
在全县同心合力推劢下,xx县监察委员会挂牌成立幵顺利召开了第一次干部大会,县纨委监委挄照新机制正式运行,xx县整个转隶过程实现了平稳过渡、内涵収展、规范运行。
二、监委挂牌后建立健全监委组织构架的具体做法(一)讣真谋划科学统筹,切实做好编制划转xx县的改革试点工作以“转隶”开局,为确保改革试点工作有良好的开局,我们把平稳过渡当做转隶阶段的头等大事,严格落实“三丌增”的要求,讣真谋划、统筹使用、合理安置,整个转隶过程做到了思想丌乱、队伍丌散、工作丌断。
一是全面摸清底数。
挄照上级要求,迅速冻结了全县纨检监察干部和检察院涉改反贪污贿赂、反渎职侵权以及预防职务犯罪部门的全部人事关系,严禁人员调入、调出和提拔。
在此基础上,县纨委、县委组细部、县检察院密切配合,对县纨委监察局和县检察院涉改三个部门的编制、职数、人员身仹等信息进行全面统计和摸底登记,全面掌握县检察院涉改单位的情况,做到底数清、数字准、情况明。
调研报告:对县纪检监察派出机构工作运行情况的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对县纪检监察派出机构工作运行情况的调研报告县纪委派出纪工委、监察分局自挂牌成立以来,各派出纪工委、监察分局按照职责分工积极履职,有力的推动了我县各党政事业机构和国有企业的党风廉政建设及反腐败工作。
面对当前从严治党的要求,结合我县派出机构工作运行情况,就如何进一步开展好纪检监察工作,笔者有几点思考。
一、工作运行基本情况根据省、州对纪检监察改革的精神,201X年5月,县委、县人民政府印发了《县纪检监察机关派出机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实施方案》(X党发〔201X〕18号),县纪委、监察局按照积极稳妥、分类归口、整合力量的原则,对派驻县直单位的3个纪检组进行整合,撤销了县农业局等单位的3个纪检组,成立了7个派出纪工委、6个监察分局,名称为第一至第七纪工委,第一至第六监察分局。
其中第一、第二纪工委联系8个乡镇,第三至第七纪工委、第三至第六监察分局联系县级90个部门。
2012年,根据中央、省、州关于加强乡镇纪检组织建设的相关部署,结合我县实际,8个乡镇纪委升格为正科级机构,撤销了联系乡镇的第一、第二纪工委监察分局。
2013年4月,根据《县纪委监察局派出机构更名方案》和县编办《关于县纪委监察局派出机构更名的通知》(X编委办发〔2013〕1号),县纪委监察局派出机构改设为5个纪工委、4个监察分局,对全县84个县级部门进行执纪监督。
分别为:派出第三纪工委监察分局更名为党群部门纪工委监察分局;派出第四纪工委监察分局更名为经济发展部门纪工委监察分局;派出第五纪工委监察分局更名为涉农部门纪工委监察分局;派出第六纪工委监察分局更名为社会事业部门纪工委监察分局;派出第七纪工委更名为政法部门纪工委。
2015年,根据全县机构改革后的部门设置,县纪委监察局及时调整派出纪工委、监察分局的辖区部门和联系部门,印发了《关于调整县纪委监察局派出机构辖区部门的通知》,调整后5个派出纪工委4个监察分局对56个县级辖区部门和7个直管部门进行监督。
某县检察院关于开展人民监督员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调研报告
某县检察院关于开展人民监督员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调研报告作者:吕英姿柳杰来源:《法制与社会》2014年第32期摘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深化人民监督员制度作为一项重要的司法改革内容,某县深化人民监督员制度中也取得一些成就,但任何制度都是在实践中逐步完善和随着历史的前进不断发展的,在新形势下,人民监督员制度运行也存在许多问题,我们需要针对这些问题,对其进行完善、构建从而从而使项制度为中国的司法体制注入鲜活血液。
关键词人民监督员改革监督范围监督程序作者简介:吕英姿,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人民检察院研究室主任;柳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人民检察院研究室副主任。
中图分类号:D9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4)11-130-02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发挥人民监督员的作用,推动人民监督员工作科学发展,近期某县检察院对开展人民监督员监督制度、监督范围和监督程序改革试点工作开展调研,现将情况报告如下:一、某县检察院开展人民监督员工作改革探索严格按照上级院相关规定,扎实开展人民监督员工作,积极探索实践人民监督员制度改革,大力加强人民监督员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执法水平和办案质量不断提高,执法公信力取得明显提升。
(一)健全制度,拓宽监督渠道建立人民监督员联系检察室制度,探索实现两者之间的优势互补和良性互动,利用人民监督员的基层优势和各种有利条件,让人民监督员参与到检察室具体的业务中,增强人民监督员对检察工作的感性认识。
建立邀请人民监督员定期座谈制度,保障人民监督员了解掌握检察工作情况的及时性。
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人民监督员座谈会,全面通报各项检察工作,检察长亲自参与,当面听取人民监督员的意见建议,极大地调动人民监督员履行职责的积极性。
近年来,多次组织人民监督员召开查办职务犯罪工作情况通报会,邀请人民监督员参与检察队伍纪律作风教育整顿总结大会、专项教育总结大会,保障人民监督员及时了解掌握重点监督内容。
监察体制改革及试点地区监委工作调研
监察体制改革及试点地区监委工作调研作者:施羽邦来源:《法制博览》2019年第03期摘要:本文从我国监察体制的概述出发,试析监察体制改革的必然性及优越性,并以北京市西城区监察体制改革情况及西城区监察委第一例使用留置措施的“5.24”王某案为例,总结试点改革地区监察委执纪审查职能运行经验,为监察体制改革研究提供帮助。
关键词:监察;改革;职能中图分类号:D26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9)08-0126-01作者简介:施羽邦(1992-),男,汉族,浙江杭州人,本科,任职于北京市西城区纪委监察委,研究方向:民商法。
一、改革前我国监察体制概述(一)根据监察体制的定义,我们可将监察体制中包涵的监察机关分为狭义和广义两个层面,狭义上来说监察体制单独指党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各级检察院的职务犯罪侦查部门和各级政府部门下内设的监察部门,广义上来说监察体制还应包括各级职务犯罪预防部门甚至可以包括各级审计机关等。
(二)改革前我国监察体制的局限性。
(1)职能单一,监察力量分散,无法形成强力有效的监察体制。
(2)证据标准不统一,重复工作量大,纪检监察部门与职务侦查部门工作衔接不畅。
二、监察体制改革的必然性和优越性(一)监察体制改革的必然性(1)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符合历史客观规律的需要。
(2)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
(3)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需要。
(二)监察体制改革的优越性1.监察范围扩大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对于监察委员会的监察范围作出了详细的规定和严密的界定,一个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的监察体制已经形成。
2、监察手段丰富化。
监察委员会依托纪检、拓展监察、衔接司法,从以前的工作交叉重叠到现在的优势互补,实现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3、监察职能体系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规定了监察委员会监督、调查、处置的职能,三者合力浑然一体,构建一个完整权威的监察体系。
上饶市县乡纪检监察管理体制改革调研材料
上饶市县乡纪检监察管理体制改革调研报告为进一步深化纪检监察管理体制改革,加大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力度,推进惩防体系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
我市按分口设置模式对县级纪检监察派驻机构实行了统一管理,并对乡级纪检监察管理体制改革进行了有益探索。
市纪委干部室组成调研组采取召开座谈会、个别访谈、查阅资料等方式对我市县级纪检监察管理体制改革和乡级纪检监察管理体制的有关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县级纪检监察管理体制改革情况(一)我市县级纪检监察管理体制改革的模式2009年,我市根据省纪委统一部署,通过对比研究,消化吸收外部经验做法,结合本市实际,选定了以分口设置模式对县级纪检监察派驻机构实行统一管理。
在省纪委、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我市县级纪检监察管理体制改革于2009年3月正式启动,10月基本完成。
我市分口设置模式的主要特点是:1、“派驻分口设”,是指在派驻机构设置方面,按照“职能相近、方便工作、精简机构”的原则,将县(市、区)直部门(单位)分口划片,撤销原有纪检组,设置相应的纪工委、监察分局,每个县(市、区)一般设立5-6个纪工委、监察分局。
改革后,全市12个县(市、区)共分口设置71个纪工委、监察分局。
2、“机构高规格”,是指在机构规格、编制和领导职数方面,按照“精干高效、科学合理、有利工作”的原则,将纪工委机构规格定为正科级,监察分局定为副科级,每个纪工委、监察分局配备2个科级领导职数,核定5-6名行政编制数。
相比改革前,派驻机构级别有所提高。
3、“工作统一管”,是指在业务工作、干部工作、后勤保障等方面,全部由县(市、区)纪委统一管理。
4、“监督全覆盖”,是指在统一管理范围方面,原有的派驻(出)机构和部门党委的内设纪委原则上撤销或不予保留,所有县(市、区)直部门(单位)都作为成员单位全部纳入相应的纪工委、监察分局管辖监督,同时将党组织关系隶属县(市、区)委领导的垂直管理部门作为联系单位也纳入相应纪工委、监察分局的监督范围,实现了统一管理和监督工作全覆盖。
关于如何做好县纪工委、监察分局工作的调研报告
关于如何做好县纪工委、监察分局工作的调研报告我县设立纪工委、监察分局是县纪检监察机构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对加强纪检监察力量,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根据安排,我们结合实际对如何做好纪工委、监察分局工作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结果报告如下:一、县纪工委、监察分局工作定位县纪工委、监察分局是县纪委、监察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县纪委、监察局的领导下代表县纪委、监察局指导所联系单位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列席所联系单位涉及重大问题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使用等事项的党政领导班子有关会议。
除完成日常监督工作外,还要在县纪委业务部门指导和带动下,协助开展或独立完成好上级交办的工作任务。
二、县纪工委、监察分局建立初期存在的问题1、对被监督单位情况不够熟悉,工作对接机制不完善。
每个纪工委、监察分局要对口多个县直部门或乡镇,刚开始很可能对它的内部机构设置、工作职责权限、工作运行模式不太熟悉,难以深入地监督到位。
设立纪工委、监察分局,克服了以前纪检干部不敢监督或不愿监督情况,但又有可能出现被监督单位不主动积极配合的情况。
、监督事项不够具体,规章制度不全。
涉及“三重一大” 事项的资金额度、决策分类等尺度标准没有相关规定,具体事项是否重大,难以界定。
有些单位可能利用制度漏洞打“擦边球”,隐瞒一些“三重一大” 事项,重要会议不通知纪工委人员列席。
、监督滞后,事前监督和防控体系不够严密。
按照目前的运行机制,很难做到真正实时监督,基本上还属于事后、被动监督。
三、如何做好县纪工委、监察分局工作1、创建“学习型工委”。
纪工委、监察分局成立以来,面对全新的工作岗位,“学习型工委”建设对保证有效地开展工作至关重要。
我们要边学习、边摸索、边工作。
始终把创建“学习型工委”作为强化自身建设的重要手段,在对前阶段培训期间的学习培训内容进行深入理解和吸收的基础上,个人和单位分别结合实际再根据重点篇目制定学习计划、规划,尽快掌握当前工作所需的、必要的、重点的知识。
县级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的成效、问题和对策
县级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的成效、问题和对策作者:冯军旗来源:《廉政文化研究》2022年第03期摘要:县级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是党和国家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成效,对于基层政权的巩固和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对A县纪委监委进行实地调研,发现县级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的成效显著,具体表现是:依法依规履职能力增强,反腐效能得到大力提升,派驻和巡察效果明显。
但其同时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包括纪检监察信息化水平滞后,垂直部门管理存在监督盲区,办理渎职类犯罪案件职能弱化和监督效能显现不足等。
为此,应在增强政治监督、现代化信息技术应用、部分留置审批权下放、建立协同联动机制等方面积极探索,从而不断深化县级纪检监察体制改革。
关键词:县级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留置;协同监督中图分类号:D26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170(2022)03-0056-08县级纪检监察机关处于纪检监察系统的基础地位,是将反腐倡廉各项任务落实到基层和农村的关键环节,在反腐倡廉工作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1]县级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是党和国家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对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成效,对于基层政权的巩固和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为了深入研究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在基层的贯彻落实情况,我们对A 县纪委监委进行了较长时间的实地调研,就县级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的成效和问题进行了实际考察。
一、文献综述和研究设计自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于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做出部署以来,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并持续向纵深发展。
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提出,要统筹推进纪检监察体制改革,不断提高规范化、法治化水平。
县级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是党和国家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以县级纪检监察机构为基点进行设计,在对县级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研讨的基础上,以县级纪检监察体制改革为主题进行考察和分析。
纪检改革调研报告
纪检改革调研报告纪检改革调研报告尊敬的领导:根据您的指示,我们对纪检机关的改革进行了深入调研。
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第一,进一步完善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
当前的纪检机关设置过于庞大,多机构重叠的问题严重,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我们建议通过优化机构设置,减少人员编制,提高工作效率。
同时,还应加强对纪检干部的培训和选拔,提高其素质和能力。
第二,加强纪律建设和监督执纪。
我们发现,一些纪检干部存在廉洁自律问题。
因此,我们建议加强对纪检干部的廉政教育和监督,严肃追究违反纪律的行为。
另外,我们也应加大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力度,推动形成威慑效应。
第三,加强纪检工作与公众的互动和沟通。
我们认为,纪检机关的改革不能只是内部的调整,更应与公众紧密联系,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
因此,我们建议加强对外宣传,主动与公众沟通,接受社会监督,提高纪检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第四,推动信息化建设。
我们发现,纪检机关的工作仍然依赖传统的手工操作,信息化水平较低。
因此,我们建议加快推进纪检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建立起科学高效的信息管理系统,提高信息的采集、分析和利用能力。
第五,加强对纪检工作的评估和监督。
纪检机关的工作需要不断改进和提高,因此,我们建议建立健全完善的评估体系,及时监督和纠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确保纪检工作的正常运行和有效发挥作用。
以上是我们对纪检改革的调研情况的简要汇报。
我们将继续深入研究,提出更具体、更实际的改革建议,努力推动纪检工作更好地发展。
感谢领导的支持与关心。
此致,敬礼调研小组日期:。
关于县乡纪检监察管理体制改革的调研报告-国宾 -十年一剑-强国博客-人民网
关于县乡纪检监察管理体制改革的调研报告-国宾-十年一剑-强国博客-人民网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我深入县区纪委、部分乡镇、村委会,通过召开座谈会、实地调查和个别访谈等方式,对我市县乡纪检监察管理体制改革工作进行了调研。
从调研情况看,我市县乡纪检监察管理体制改革后工作运行良好,成效明显,在推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但是,通过调研发现,作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基本力量,我市的基层纪检监察组织建设状况,特别是乡镇纪委的工作仍然存在一些与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需要予以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一、全市县乡纪检监察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情况2007年以来,根据省纪委监察厅的要求,我市在先行试点的基础上,完成了市级和各县区、乡镇纪检监察管理体制的改革。
各县区在借鉴外地成功经验的同时,结合本地实际进行了大胆探索,初步实现了整合力量,强化监督的预期目标。
(一)主要做法一是试行县乡结合、分片管理。
以峨山、易门、通海、江川、澄江、新平、元江七县为代表,在不改变管理体制、人员编制的情况下,按照划片管理、分块派出的原则,对县直重点单位、部门分块派出3个纪工委、纪检组(监察室),每个纪检组(监察室)一般有3名干部,负责8-19个不等的部门和单位;保留乡镇纪委,其编制、职级和管理方式不变,对乡镇分块派出两至三个纪工委(监察分局),每个纪工委(监察分局)一般有3-5名干部,负责3-5个乡镇。
二是尝试撤销乡镇纪委。
以红塔区为代表,在对区直部门分块派出纪工委(纪检组)的同时,撤销了乡镇(街道办事处)纪委,乡镇(街道办事处)纪检工作由1名党委副书记分管,设1名纪检委员负责日常纪检监察工作;同时,分南北两片成立两个乡镇(街道)纪工委(监察分局),每个纪工委(监察分局)有5-6名干部,各负责5-6个乡镇(街道办事处)的纪检监察工作。
纪工委按照“定期固定住所,常年流动工作”的方式在各辖区之间轮流办公。
基层监察体制改革工作情况探析
基层监察体制改革工作情况探析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基层监察体制改革的力度,着力解决监察部门职责不清、监督能力不足、制约监察执法的问题,并不断完善监察体制,实现了从人证物证证明为主导的新型监察模式向制度化监察模式的转变,使监察工作更加规范、科学、高效。
一方面,基层监察体制改革的落实,必须从政策法规层面加大力度。
国家逐步建立了涉及反腐败立法、监察体制、监察机关权力监督等方面的法规体系,构建起了完整的监察制度框架,改革也从纪检体制变化到监察体制变革,使得监察工作上升到宪法法律的高度,社会监督更加有力。
另一方面,基层监察体制改革还需从实践、制度、文化、机制四个方面紧密结合,从而能够在实践中落地生根,体现出可持续的发展潜力。
在实践方面,要加强各级监察机关内部建设,构建健全监察制度,明确监察工作的职责和任务。
同时,要推进基层纪委监察机构向纵深拓展,强化监察力度,建立全过程监察机制,方便全面实现监察的全覆盖。
在制度方面,要加强监察机制建设,着眼于建立全面覆盖、权责明确的监察制度,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加强对监察机关的约束力度,使监察执法能够真正保障公民权利。
在文化方面,则要深入开展“监察文化”建设,将法制文明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监察工作中,推动纪律中心监察制度得以巩固和完善。
最后,在机制方面,要构建一套科学详细、预警、惩戒监察机制,从而加强基层监察工作的预防性和震慑性,充分发挥监察工作在推动“反腐败斗争”的战略挂钩中作用的同时,切实解决短板差距的问题,提高基层“掌握人民权利”的能力和水平。
综上,基层监察体制改革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和挑战,需要在各级政府、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下持续稳步推进。
为构建和谐、公正、有序的社会环境,推动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保障人民幸福指明了方向,注入了新的动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按照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要求,我深入xx县纪委监委,通过召开座谈会、实地调查和谈心谈话等方式,对xx县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中人员转隶后的融合问题进行调研。
从调研情况看,成立监察委员会只是迈出了一小步,后面如何实现“1+1>2”的改革效果才是更加艰巨的硬任务,需要予以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现将调研结果报告如下:一、全县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基本情况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县委始终把其当作落实主体责任的重要政治任务来抓,先后多次在县委常委会、县委全委会上进行专门研究,不断深化动员和作出改革部署。
县改革试点工作小组先后多次召开会议,统一思想认识,凝聚改革共识,奠定思想和工作基础,及时协调解决重要问题。
县纪委主动承接、担牢专责、积极协调,进一步明确工作任务,强化工作措施,压实工作责任,督促工作落实。
县人大及时指导、大力支持。
县委组织部、县委政法委和法、检、公、司等各有关方面密切配合。
在全县同心合力推动下,xx县监察委员会挂牌成立并顺利召开了第一次干部大会,县纪委监委按照新机制正式运行,xx县整个转隶过程实现了平稳过渡、内涵发展、规范运行。
二、监委挂牌后建立健全监委组织构架的具体做法(一)认真谋划科学统筹,切实做好编制划转xx县的改革试点工作以“转隶”开局,为确保改革试点工作有良好的开局,我们把平稳过渡当做转隶阶段的头等大事,严格落实“三不增”的要求,认真谋划、统筹使用、合理安置,整个转隶过程做到了思想不乱、队伍不散、工作不断。
一是全面摸清底数。
按照上级要求,迅速冻结了全县纪检监察干部和检察院涉改反贪污贿赂、反渎职侵权以及预防职务犯罪部门的全部人事关系,严禁人员调入、调出和提拔。
在此基础上,县纪委、县委组织部、县检察院密切配合,对县纪委监察局和县检察院涉改三个部门的编制、职数、人员身份等信息进行全面统计和摸底登记,全面掌握县检察院涉改单位的情况,做到底数清、数字准、情况明。
二是做好身份核实。
严格按照“一人一档”的要求,对涉改人员进行了“六查”,特别是对涉改人员的“三龄两历一身份逐一进行审核认定。
通过组织部门、检察院纪检组等多种渠道了解涉改人员的日常表现等情况,切实把好入口关,尤其是政治关和廉洁关。
同时,详细了解了涉改人员的性别构成、年龄构成,职级情况、职务情况、学历情况,特别是其中法律专业人才的情况,为下一步人员转隶后,优化队伍结构,科学合理配置干部提供了依据。
三是完成人员划转。
根据“编随事走”的原则,做到了编制划转、人员转隶“两个全部到位”。
经过综合考虑工作量和涉改部门在岗在编公务员情况,最终确定县检察院x%的政法编制划转到县监委,共划转公务员编制x个,事业编制x个。
20xx年x月x日,县检察院转隶人员的组织人事关系全部转入县纪委,实际转隶人员x人,其中公务员x人、事业人员x人。
四是做好思想引导。
针对当前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恰逢司法改革,检察院涉改干部思想有波动的情况。
我们始终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改革始终,县委书记、县政法委书记、县纪委书记、县检察院检察长等领导,分别多次与检察院涉改三部门的干部职工进行谈心谈话;特别是县委书记、县改革试点工作小组组长张祖祁同志亲多次赴县检察院与转隶人员面对面座谈,县纪委书记以及县纪委班子成员对纪检干部和检察院涉改部门干部分别进行一对一的谈心谈话,了解每一个人的思想动态、性格特点、工作意愿等情况,通过深入开展干部思想政治工作,全视角答疑解惑,尽全力消除顾虑,保证了转隶人员都能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良好的精神状态拥护改革、支持改革、服从改革,为试点工作平稳有序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立足提升监察实效,整合机构优化职能聚焦监督调查处置职能,整合机构聚主业、握指成拳强监督,进一步明确职责定位,不断健全完善组织架构,为实现“1+1>2”的改革实效提供坚实的组织基础。
一是配齐配强监委班子。
牢固树立“程序就是政治”的理念,本着既确保工作进度,又确保程序合法的原则,从监委班子人选酝酿、提名考察到研究决定、选举任命等各个环节都做到了严格工作程序,严明纪律要求。
按照市纪委要求,以“1+2+2+2”的模式设置县监委班子。
20xx年x月x日,xx县第xx届人民代表大会第x次会议全票选举产生了xx县第一任监察委员会主任,当日下午,xx县第xx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x次会议任命了监委副主任和委员。
其中,监察委员会主任由县纪委书记兼任;副主任2名,由县纪委副书记兼任;县纪委常委兼任监委委员2名,专职委员2名。
x月x日,xx县监察委员会挂牌成立并顺利召开了xx县监察委员会第一次干部大会。
二是科学设置内设机构。
参照市监委内设机构设置方案,根据工作需要,在原有xx县纪委x个内设科室的基础上,增加x个纪检监察室,使县纪委监委的内设机构达到xx个室。
其中:综合室x个、业务综合室x个、纪检监察室x个。
三是合理配置部门职能。
县纪委监委机构编制向执纪监督一线部门倾斜,按照《监督执纪工作规则》、省纪委监委“前台后台分设”要求和监督、审查分设的思路,建立执纪监督与执纪审查相分离的工作模式,使执纪监督、执纪审查、案件审理各环节相互协调、相互制约。
其中,按照职能相近、分“口”负责的原则,将乡镇、街道以及县直单位分为七个大“口”,按照方便联系、便于监督的原则,由第一至第七纪检监察室负责联系x个乡镇、x个街道和x个县直单位,并对所联系地区和县直单位进行日常监督;第八、第九纪检监察室专责执纪审查,没有固定的联系地区,实行“一次一授权”,负责对违纪违法问题线索的初步核实和立案审查。
(三)多措并举聚同化异,推动人员深度融合秉持“进一家门、成一家人、干一家事、说一家话”的理念,根据市纪委监委“双向转隶”的思路,以统筹安排、通盘考虑、一致对待为原则,合理定岗定责。
一是妥善安置转隶干部。
一方面,本着平稳转隶的原则,检察官员额制在监察委员会继续推进,涉改人员的职级、工资等待遇保持不变,按原单位标准继续执行,部分正科、副科级干部仍按原职级使用。
检察院转隶x人中,全部定岗定责,除x人任县监委委员外,x人安排在综合部门,x人安排在执纪执法部门。
另一方面,县纪委监委综合考虑转隶人员的年龄结构、专业背景等因素,按照人岗相适、因事择人、结构搭配等原则,在人岗相适、尊重意愿的基础上,对转隶人员进行了合理安置,目前,第九纪检监察室(执纪审查室)全部由县检察院转隶人员组成,纪检监察室主任也由县检察院的转隶人员担任。
二是因事择人配置干部。
县监委成立后,统筹使用机关内设机构和事业单位干部,对检察院转隶人员和纪委干部是同等对待、同样关爱、同等要求,并作出整合安排。
针对纪检干部存在断层的情况,选拔一批年轻的优秀干部充实县纪委监委中层队伍,先后调整x人次,其中免职x人,调任x人,转任x人(包括检察院转隶干部x人),提拔x人(包括检察院转隶干部x人)。
为实现人员优化、队伍融合的目标打下基础,更好地激发每名干部在改革舞台上显身手、长才干、作贡献。
三是开展学习教育活动。
县纪委监委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扎实开展“强素质、促融合、树形象”主题实践活动,通过系列培训、岗位练兵、知识竞赛、专题党日、文体比赛等活动,真正实现思想融合、理念融合、感情融合、人员融合和工作融合,切实增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有力推动转隶开局后各项工作向纵深发展。
今年以来,先后参加市纪委监委培训x次,开展集中学习x次,专题培训x次,廉政教育x次,印发《xx县纪检监察机关工作人员应知应会手册》,切实提高干部思想认识;纪委机关总支组织进行“跟党走”红色教育,深入推进机关“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进一步强化机关干部的党员意识;开展岗位练兵活动,有效提高了参练人员的执纪审查能力,丰富了机关干部执纪审查的相关业务知识;机关工会创新机关文化,开展“感受自然,健康身心”健步走、“深度融合”拓展训练等文体活动,进一步加深了解,拉近干部距离。
通过一系列活动营造出真诚共事、融合发展的浓厚氛围。
四是严格党内组织生活。
为适应工作需要,经县委组织部批准撤销原xx县纪委机关支部成立xx县纪委监委机关总支,下设x个党支部。
x月x日,县纪委监委机关总支召开第一次党员大会,并选举产生第一届总支委员会。
积极发挥党建在执纪审查任务中的作用,x 月x日,成立x.x审查组临时党支部,通过加强对审查组成员的教育监督,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强化纪委监委自我监督。
三、转隶后深度融合上存在的问题平稳转隶后,干部存在潜在的思想认识不统一、工作理念不合拍、情感交流不充分、人员素质不适应和步调节奏不一致等问题,具体表现为:(一)干部凝聚力不强。
机关干部“一盘棋”的意识不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大局意识不强。
站在全县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上考虑的思维习惯没有养成,监督执纪问责与县委政府的重点工作不相适应。
另一方面是站在县纪委监委全局考虑的整体意识不强。
工作中明哲保身,随声附和,推卸责任,相互埋怨等问题不断。
思想上不统一,感情上不融洽,工作上难合作,导致干部队伍的凝聚力不强,战斗力大打折扣。
(二)机关作风不严不实。
一是机关制度执行不到位。
机关规章制度执行度不够,纪律松弛、落实不力、管理混乱、效率低下、工作不规范等问题突出。
二是机关内部缺乏活力。
被动干活的人多,创新工作的人少,关心仕途的人多,在意事业的人少,因循守旧的人多,举一反三的人少。
三是机关学习的气氛不浓。
学习不深刻,思考不到位,践行不彻底,感悟不真切,最终学习流于形式。
(三)干部干事创业热情不高。
有的干部敷衍塞责,工作应付了事;有的干部不敢担当,躲避矛盾,害怕困难;有的干部对工作要求不高,热情不足,劲头不够;有的干部责任意识不强,互相推诿扯皮,工作效率低下。
(四)队伍形象不佳。
一是工作原则纪律性差。
在执纪监督、查办案件等工作中跑风漏气、执纪违纪;二是心不在焉,状态懒散。
责任心不强,个人利益至上,本位主义严重,言行完全没有一个纪检监察干部的样子。
三是缺乏标杆意识。
总是拿手电筒照别人,很少拿镜子照自己,对别人要求高,对自己要求少。
这些问题都严重损害了我们队伍的整体形象。
四、对干部深度融合提出的建议为了深度推进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积极建设与新形势新任务相适应的纪委监委机关和纪检监察干部,我认为,需要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开展一段时间的融合工作,以增强政治意识、团队意识、创新意识、法纪意识、对标意识为目标,采用学习培训、岗位练兵、定期走访、完善管理、创建机关文化等方式,营造勇于担当、融合发展的浓厚氛围,激发干部真诚共事、激情共事,实现深度融合。
一是狠抓学习教育,促进思想融合。
着眼强化党性观念、提升政治素养,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的要求,通过中心组学习、专题讲座、“三会一课”、革命传统教育等形式,使机关全体干部进一步树牢“四个意识”,进一步坚定政治立场、提高政治站位,进一步明确职责使命、强化责任担当,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省委和市委的决策部署上来,真正做到对党忠诚、思想过硬、作风扎实、履职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