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的溶胶凝胶固定化技术

合集下载

溶胶_凝胶技术固定化酶在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

溶胶_凝胶技术固定化酶在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

广西轻工业GUANGXI JOURNAL OF LIGHT INDUSTRY2009年6月第6期(总第127期)食品与生物【作者简介】袁宁宁(1980-),女,硕士,研究方向:化工工艺。

现代溶胶凝胶技术的研究始于二十世纪中叶,利用溶胶和凝胶制备单组分化合物。

到六十年代末期和七十年代早期,由于电子学、通讯技术、能源技术及其他高技术领域对新材料的要求越来越高,溶胶—凝胶技术开始进入突飞猛进的发展阶段。

溶胶—凝胶过程是指将烷氧金属或金属盐等前驱物在一定条件下水解缩合成溶胶(Sol ),然后经溶剂挥发或加热等处理使溶胶转化为网状结构的氧化物凝胶(Gel )的过程[1,2],其特点是可在室温或略高于室温的温和条件下将聚合物溶解在无机物的前驱体溶液中,在聚合物存在的条件下,使前驱体水解、聚合形成SiO 2网络或使聚合物单体和无机物前驱体同步发生聚合而获得有机无机交织网络[3]。

其相微区尺寸在纳米尺寸范围内,紧密结合或相互贯穿于小的微区尺寸,使材料具有更高的透明性[4]。

正是这些优点,使sol-gel 技术在固定生物分子、生物传感器等领域,应用非常广泛[5]。

1固定化酶近年来生物分子固定化技术—直是生物、化工、制药等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

固定化生物分子的种类繁多,由最初的蛋白质逐渐扩展到酶、多肽、氨基酸、DNA 、RNA 、抗体等具有生物活性的分子[6]。

对于具有生物催化活性的酶,酶蛋白分子的活性中心是酶的催化功能所必须的,酶蛋白分子的空间构型与其活性也密切相关,因此,在酶的固定化过程中,必须注意酶活性中心的氨基酸残基不发生变化,也就是酶与载体的结合部位不应该是酶蛋白分子的活性部位,否则将导致酶蛋白分子的活性失活。

由于酶蛋白分子的高级结构是凭借氢键、疏水键或离子键等较弱的键维持的,所以固定化时应尽可能采用温和的条件,尽可能保护好酶蛋白分子的活性基团[7]。

图1溶胶—凝胶法包埋生物分子过程溶胶—凝胶法包埋生物分子过程是利用前驱体正硅酸酯水解、缩聚后形成凝胶网络,生物分子在凝胶形成过程中被包囊于其中。

固定化技术实验报告

固定化技术实验报告

固定化技术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掌握固定化技术的原理和方法,了解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在生物技术领域的应用,并通过实验操作加深对固定化技术的理解。

实验原理:固定化技术是一种将生物催化剂(如酶、细胞等)固定在某种载体上,以便于重复使用和提高催化效率的技术。

固定化方法主要包括吸附法、包埋法和共价结合法等。

固定化后的生物催化剂具有稳定性高、易于分离和回收等优点。

实验材料:1. 酶样品:以过氧化氢酶为例。

2. 固定化载体:琼脂糖凝胶、多孔聚丙烯酰胺凝胶等。

3. 实验试剂:过氧化氢溶液、缓冲液等。

4. 实验器材:离心机、恒温水浴、移液枪、量筒、试管等。

实验步骤:1. 准备固定化载体:将琼脂糖凝胶或多孔聚丙烯酰胺凝胶按照说明书比例溶解在水中,形成凝胶溶液。

2. 固定化酶:将酶样品与凝胶溶液混合,通过吸附或包埋的方式使酶固定在凝胶载体上。

3. 固化:将混合后的凝胶溶液倒入模具中,放入恒温水浴中固化。

4. 切割固定化酶:将固化后的凝胶切成适当大小的块状,用于后续实验。

5. 活性测定:将固定化酶块放入含有过氧化氢的缓冲液中,测定固定化酶的催化活性。

6. 重复使用性测试:将固定化酶块重复使用多次,观察其催化活性的变化情况。

实验结果:1. 固定化酶的活性测定结果显示,固定化后的酶具有较高的催化效率。

2. 重复使用性测试结果表明,固定化酶在多次使用后仍能保持较高的活性,显示出良好的稳定性。

实验讨论:固定化技术在提高酶的稳定性和重复使用性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实验中采用的吸附法和包埋法操作简单,适合实验室规模的操作。

然而,固定化过程中可能存在酶失活的风险,需要进一步优化固定化条件以提高酶的活性和稳定性。

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地掌握了固定化技术的原理和操作方法,并通过实验验证了固定化酶的高催化效率和重复使用性。

固定化技术在生物技术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开发。

参考文献:[1] 张三. 生物固定化技术原理与应用[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20.[2] 李四. 固定化酶的制备与应用研究[J]. 生物工程学报,2019,35(4): 678-685.注:以上内容为示例,实际实验报告应根据实验操作和结果进行详细撰写。

酶的固定化方法

酶的固定化方法

多媒体教学参考资料/备课资料
酶的固定化方法
酶的固定化方法不下百种,归纳起来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即载体结合法、交联法和包埋法。

载体结合法是指将酶固定到非水溶性载体上的方法。

根据固定方式的不同,这种方法又可以分为物理吸附法、离子结合法和共价结合法。

物理吸附法是指将酶吸附到固体吸附剂表面的方法,固体吸附剂多为活性碳、多孔玻璃等。

离子结合法是指通过离子键将酶结合到具有离子交换基团的非水溶性载体上的方法,载体有离子交换树脂等。

共价结合法是指酶和载体以共价键的形式结合在一起的方法,这种方法需要酶和载体都具有氨基、羧基或羟基等官能团。

交联法是指通过双功能试剂,将酶和酶联结成网状结构的方法。

交联法使用的交联剂是戊二醛等水溶性化合物。

包埋法是指将酶包裹在多孔的载体中,如将酶包裹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等高分子凝胶中,或包裹在硝酸纤维素等半透性高分子膜中。

前者包埋成格子型,后者包埋成微胶囊型。

清华同方教育技术研究院。

酶的固定化技术

酶的固定化技术

摘要:酶的固定化技术是用固体材料将酶束缚或限制于一定区域内,酶仍能进行其特有的催化反应、并可回收及重复利用的一类技术。

酶的固定化技术已经成为酶应用领域中的一个主要研究方向。

经固定化的酶与游离酶相比具有稳定性高、回收方便、易于控制、可反复使用、成本低廉等优点,在生物工业、医学及临床诊断、化学分析、环境保护、能源开发以及基础研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因此酶的固定化技术研究已成为十分引人注目的领域。

本文简要介绍了固定化酶技术的概念、制备方法(包括传统固定化技术、传统固定化技术的改进方法、新型固定化技术) 及其在化学化工、食品行业、临床医药、生物传感器和环境科学等领域中的应用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对固定化酶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固定化酶;制备;应用;磁性载体;定向固定固定化酶的研究始于1910年,正式研究于20世纪60年代,70年代已在全世界普遍开展。

酶的固定化(Immobilization of enzymes)是用固体材料将酶束缚或限制于一定区域内,仍能进行其特有的催化反应、并可回收及重复利用的一类技术。

与游离酶相比,固定化酶在保持其高效专一及温和的酶催化反应特性的同时,又克服了游离酶的不足之处,呈现贮存稳定性高、分离回收容易、可多次重复使用、操作连续可控、工艺简便等一系列优点。

固定化酶不仅在化学、生物学及生物工程、医学及生命科学等学科领域的研究异常活跃,得到迅速发展和广泛的应用,而且因为具有节省资源与能源、减少或防治污染的生态环境效应而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

固定化酶的制备方法有物理法和化学法两大类。

物理方法包括物理吸附法、包埋法等。

物理法固定酶的优点在于酶不参加化学反应,整体结构保持不变,酶的催化活性得到很好保留。

但是,由于包埋物或半透膜具有一定的空间或立体阻碍作用,因此对一些反应不适用。

化学法是将酶通过化学键连接到天然的或合成的高分子载体上,使用偶联剂通过酶表面的基团将酶交联起来,而形成相对分子量更大、不溶性的固定化酶的方法。

溶胶凝胶技术

溶胶凝胶技术

溶胶凝胶技术是一种重要的材料制备方法,广泛应用于纳米材料、催化剂、电子器件、药物传递和生物传感等领域。

本文将从定义、原理、制备方法、应用以及未来发展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定义溶胶凝胶技术是一种通过溶胶形成凝胶的过程,其中溶胶指的是由固体颗粒或分子均匀分散在液体介质中的胶体体系。

凝胶则是指溶胶在特定条件下形成的三维网络结构,具有高度孔隙度和大比表面积的材料。

二、原理溶胶凝胶技术基于凝胶形成的原理,主要涉及两个关键步骤:溶胶形成和凝胶固化。

首先,在适当的条件下,将固体颗粒或分子分散在液体介质中,形成均匀的溶胶体系。

然后,通过物理或化学手段,使溶胶体系发生相互作用,形成三维网络结构,最终形成凝胶。

三、制备方法1. 溶胶凝胶法:通过在液体介质中分散固体颗粒或分子,形成溶胶,然后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使其凝胶化。

常见的溶胶凝胶方法包括溶胶聚合、溶胶沉淀和溶胶冻干等。

2. 模板法:利用模板分子或颗粒来引导溶胶的凝胶过程,从而得到特定形状和结构的凝胶材料。

模板法可以实现对孔结构和孔径的精确控制。

3. 气相凝胶法:通过在气相条件下使溶胶体系发生凝胶化反应,得到具有纳米尺寸孔隙结构和高比表面积的材料。

气相凝胶法适用于制备非常细微的凝胶材料。

四、应用1. 纳米材料:溶胶凝胶技术可以制备出具有高度孔隙度和大比表面积的纳米材料,用于催化剂、传感器、能源存储等领域。

2. 催化剂:溶胶凝胶法可以制备出高活性和选择性的催化剂,用于化学反应、环境治理等领域。

3. 电子器件:溶胶凝胶技术可以制备出具有高度孔隙度和导电性的材料,用于电池、超级电容器、传感器等领域。

4. 药物传递:溶胶凝胶技术可以制备出载药微球或凝胶体系,用于药物缓释和靶向传递。

5. 生物传感:溶胶凝胶技术可以制备出具有大比表面积和生物相容性的材料,用于生物传感器、生物成像等领域。

五、未来发展溶胶凝胶技术在材料科学和工程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未来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制备方法的改进:进一步提高溶胶凝胶制备方法的效率和控制性,实现更精确和可控的结构和性能调控。

酶固定化技术的方法

酶固定化技术的方法

酶固定化技术的方法
酶固定化是将酶与载体物质结合在一起,以增强酶的稳定性和重复使用性的技术。

常见的酶固定化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 吸附固定化:将酶溶液与载体物质(如活性炭、陶瓷颗粒)接触,酶分子通过吸附作用与载体物质结合。

2. 凝胶固定化:将酶溶液与凝胶物质(如明胶、琼脂)混合,酶通过物理交联或化学交联与凝胶物质牢固结合。

3. 包埋固定化:将酶溶液与聚合物物质(如聚乙烯醇、明胶)混合,然后通过共混或交联反应,使酶被包裹在聚合物内部。

4. 共价固定化:将酶溶液与活性基团多的载体物质(如硅胶、纳米颗粒、聚乙二醇)反应,形成酶与载体物质之间的共价键连接。

5. 薄膜固定化:在载体表面形成一层薄膜,然后将酶与薄膜固定在一起,常见的方法有溶液浸渍、层层自组装等。

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选择合适的固定化方法应根据具体的酶性质、应用需求和实际操作条件进行综合考虑。

酶的固定化技术及其发展

酶的固定化技术及其发展

酶的固定化技术及其的发展【摘要】随着工业生物技术和酶工程的不断发展,酶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发展,对酶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

酶的固定化在酶工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它的出现促进了酶的工业化应用。

本文将重点阐述酶固定化方法,并谈谈酶固定化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关键字】酶固定化技术发展【前言】酶是一类具有生物催化性质的高分子物质,其催化性具有专一性强、催化效率高和作用性质温和等特点。

但是在实际工业生产中,由于实际的环境因素,应用酶的过程中出现一些不足:①催化效率低,②稳定性能差,③不能多次使用,④产物的分离纯化比较困难。

为此人们开始针对酶的这些不足寻求改善方法,方法之一就是酶的固定化。

将酶固定化以后,既保持了酶的催化特性,又克服了游离酶的不足之处,使其具有一般化学催化剂能回收反复使用的优点,并在生产工艺上可以实现连续化和自动化。

酶的固定化是20世纪60年代开始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

对酶的固定化研究主要是将酶与水不溶性载体结合起来,成为不溶于水的酶衍生物,最初曾称为水不溶酶(water insoluble enzyme )和固相酶(solid phase enzyme )。

所以在1971 年召开的第一届国际酶工程会议上,建议采用统一的英文名称Immobilized Enzyme 。

用于固定化的酶,起初都是采用经提取和分离纯化后的酶,但是随着理论与技术的发展,后来发现也可以将溶解状态的酶固定在一个有限的空间使其不能自由移动,也能达到固定酶的作用。

酶的固定化是用固体材料将酶束缚或限制于一定区域内,进行其特有的催化反应,并可回收及重复利用的技术.[1]该技术使得酶在保持其高效、专一、温和及酶的活性可调节控制等酶催化反应特性以外。

还有分离回收容易、可重复多次使用、操作连续及可控、工艺简便等一系列优点。

[2]有效地促进了酶的工业化应用。

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人们又不断进行研究,在固定化方法,固定载体以及固定化酶的应用等方面都取得了不少新成果。

固定化酶的方法

固定化酶的方法

固定化酶的方法
固定化酶是将酶固定在载体上,形成固定化酶,具有高效、稳定、重复使用等优点。

下面是一种常用的固定化酶方法。

材料:
- 酶
- 载体(如聚丙烯脂、硅胶、玻璃等)
- 活性剂(如戊二醛、双醛、聚乙二醇等)
- 缓冲液(如PBS缓冲液)
- 洗涤液(如去离子水或PBS缓冲液)
步骤:
1. 制备载体:将载体清洗干净并消毒,然后在室温下干燥或烘干。

2. 固定化酶:将制备好的载体浸泡在含有活性剂的缓冲液中,搅拌均匀。

然后加入适量的酶,搅拌均匀并放置一段时间(根据不同的活性剂和载体类型,时间不同)。

最后用洗涤液洗净固定化酶。

3. 检测固定化酶活性:采用适当的方法检测固定化酶的活性,如比色法、荧光法等。

4. 贮存固定化酶:将固定化酶保存在干燥、阴凉、密闭的容器中,避免受潮和受热。

注意事项:
1. 活性剂的选择应根据酶的特性和载体的特点进行选择。

2. 固定化酶活性与载体、活性剂、酶的比例等因素有关,需要进行优化实验。

3. 贮存时要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否则会影响固定化酶的稳定性和活性。

以上是一种常用的固定化酶方法,具体操作时应根据实验要求和条件进行调整。

溶胶-凝胶法固定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进展

溶胶-凝胶法固定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进展

溶胶-凝胶法固定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进展
溶胶-凝胶法固定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进展
综述了近年来溶胶-凝胶(Sol-gel)技术在生物活性物质固定化方面的应用和进展. 蛋白质、酶、抗体(抗原)、细胞及微生物均可被包埋于Sol-gel玻璃中. 包埋后, 这些生物活性物质仍保持其生物活性和光谱性质, 有望成为实用的生物催化剂和生物传感器.
作者:张宇陈年友朱龙根ZHANG Yu CHEN Nian-You ZHU Long-Gen 作者单位:张宇,朱龙根,ZHANG Yu,ZHU Long-Gen(南京大学配位化学研究所,配位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93) 陈年友,CHEN Nian-You(湖北省黄冈师范学院)
刊名: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ISTIC SCI PKU英文刊名:CHEMICAL JOURNAL OF CHINESE UNIVERSITIES 年,卷(期):2000 21(5) 分类号:O648.17 关键词:Sol-gel玻璃包埋生物活性物质。

固定化酶的方法和应用

固定化酶的方法和应用

固定化酶是将酶固定在载体上,形成固定化酶催化系统的过程。

通过固定化,可使酶的活性和稳定性得到提高,并能够重复使用。

常用的固定化酶方法包括吸附法、共价连接法、包埋法和交联法等。

1. 吸附法:利用载体表面与酶相互吸附的原理将酶固定在载体表面。

常用的载体包括硅胶、纤维素、聚丙烯酰胺凝胶等。

2. 共价连接法:通过将酶分子与载体分子之间的化学键共价连接,在载体表面上固定酶。

常用的共价连接剂包括辛二酸二酐、戊二酸二酐等。

3. 包埋法:将酶包裹在聚合物中,在聚合物内部形成微观环境,保护酶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常用的包埋材料包括明胶、蛋白质和聚乙烯醇等。

4. 交联法:将酶和载体分子之间形成交联结构,将酶牢固地固定在载体表面上。

常用的交联剂包括戊二醛、葡萄糖等。

固定化酶在生物技术、食品工业、医药工业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其中,利用固定化酶在生物技术领域中最为突出。

例如,固定化酶可以应用于产生大量纯度高的特定酶,用于DNA重组、制备抗体和识别特定分子等。

此外,在医药工业中也广泛使用固定化酶,如利用固定化酶制备药物、检测生物标志物等方面。

在食品工业中,固定化酶可用于生产乳制品、果汁、啤酒等食品中。

总之,固定化酶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技术手段,具有广泛应用前景,可推动生物技术、食品工业、医药工业等领域的发展。

简述酶的固定化方法

简述酶的固定化方法

简述酶的固定化方法酶是一种细胞的特殊物质,它能够触发各种特定的化学反应,是维持机体正常功能的关键因素。

酶可以通过自然发生或人工合成的方式获得,但是因为其有机物质性质和活性位点的稳定性比较低,它对外界环境敏感,因此,对酶的稳定性进行改善是提高酶功效比较有效的方法之一。

其中,酶固定化方法可以大大改善酶的稳定性,从而提高其活性,使它能够持续发挥作用。

酶固定化方法是指将蛋白质固定在固定支架上的技术,目的是增加酶稳定性,防止它失去活性,提高其发挥的功能。

它通常可以通过物理和化学方法将酶结合到模板上,使它能够更好地承受外界因素的攻击。

一般来说,酶固定化方法可以分为物理固定化和化学固定化两种方法。

一种非常常见的物理固定化方法是离子交换,它是很多固定化酶的主要技术。

它的原理是,将可逆的分子键稳固地结合在离子交换型固定支架上,以酶本身与支架上的离子来形成相互作用。

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将酶稳定地固定在支架上,从而改善其稳定性。

另一种比较常用的化学固定化方法就是聚合键固定法,它能够通过化学键稳定地将酶和基体结合起来,从而有效地防止活性位点的破坏。

它是将一种特定的有机键,如超醛凝胶定化剂,结合到支架上,在支架上形成层状的有机膜,将酶结合到这个层状结构上;或者使用其他的水性凝胶定化剂,使酶形成胶状物质,将酶结合到这种胶状物质上,从而实现固定化。

此外,酶固定化还可以通过细胞固定化技术,通过把细胞固定在支架上,辅以适当的因子来促进细胞内酶的生成,从而实现酶固定化。

总之,酶固定化方法是运用技术将酶结合到固定支架上,使酶具有更高的稳定性,从而提高其活性,更好地发挥功能的一种有效的技术手段。

目前,已经有许多不同的酶固定化技术可用,如物理固定化和化学固定化;但是,在实际应用中,根据酶的性质,合理选择酶固定化的方法和固定支架材料,以获得最佳的发挥效果,是实施酶固定化的重要前提。

酶固定化技术目前在环境污染控制、食品加工、医药制剂和其他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为酶的有效利用和更大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溶胶-凝胶技术固定化酶在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

溶胶-凝胶技术固定化酶在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

溶胶-凝胶技术固定化酶在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溶胶-凝胶技术是一种将酶固定在载体表面的方法,它具有高活性和稳定性等特点。

生物传感器是一种利用生物材料和化学方法实现电化学信号转换的系统。

溶胶-凝胶技术固定化酶在生物传感器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文重点讨论了溶胶-凝胶技术固定化酶在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

一、酶的固定化方法酶被固定在载体表面的方法通常有物理吸附、共价连接、交联连接等。

其中,溶胶-凝胶技术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二、溶胶-凝胶技术的原理溶胶-凝胶技术是一种高分子化学方法,它是由溶胶状态的高分子物质(溶液)形成凝胶状态的过程。

它的原理是在高分子物质的溶液中,添加一定的交联剂使其形成三维网状结构的凝胶。

该凝胶具有很高的比表面积和空间性能,可以将酶固定在凝胶内部或表面上。

固定化的酶在不同的物理或化学环境下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反应效率。

三、应用1、生物传感器生物传感器是一种将生物体系应用于化学或生命科学中的电化学器件。

它是利用生物材料的特殊性质和化学方法,将生物体系的信息转换成电化学信号。

溶胶-凝胶技术固定化酶在生物传感器中可以实现对生物材料和化学方法信号的转换,也可以对传感器的灵敏度和响应速度进行调整。

2、生物制品溶胶-凝胶技术固定化酶在生物制品制备过程中可以提高反应效率和产物纯度。

此外,该技术还可以将多种酶、血清蛋白和其他生物材料固定到同一载体上,从而提高产品质量和产量。

3、环境监测溶胶-凝胶技术固定化酶在环境监测中可以使生物传感器实现显著的高灵敏度和特异性,对于土壤水分、空气质量、细菌浓度等环境指标的监测具有很好的效果。

4、食品加工业溶胶-凝胶技术固定化酶在食品加工业中可以改善食品工艺,提高产品质量和产量,还可以减少酶的丢失和污染。

特别是在制备乳酸类饮料、辣椒酱、黄豆蛋白、肉制品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四、结论总之,溶胶-凝胶技术固定化酶在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具有很好的前景。

它可以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和响应速度,也可以使生物制品的生产工艺更加优化。

酶的固定化方法

酶的固定化方法

酶的固定化方法1. 基本介绍酶的固定化技术是将活性酶分子吸附到不溶性载体上的技术,这些载体包括有机支架,金属合金,无机型号,复合支架,生物大分子和石墨。

与溶液型酶相比,固定化酶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耐久性和稳定性。

可以在恒定的温度和pH值下多次重复使用,这使得固定化酶可以广泛应用于生物工程,食品技术和保健产品的制备中。

2. 固定化酶的优势(1)保持酶活性。

固定化酶能够有效地防止反应补充的游离酶的出现,充分保持其最初的功能和活性,极大地提高了反应中酶的活性和稳定性;(2)提高回收率。

固定化酶具有彼此独立的结构,可以在反应中迅速回收,特别是对于产物特性复杂的反应;(3)可扩展性强。

固定化酶可以根据应用环境的不同和操作条件的可控性,调整载体的参数;(4)可以重复使用。

固定化酶可以多次使用,可以充分利用其过程效率,减少反应次数,降低成本,提高产物纯度;(5)灵活性好,操作更加简单。

当需要调节反应中的酶功效时,可以通过简单的调节载体参数来控制。

3. 固定化酶的技术原理固定化酶主要是通过生物相容性,物理锁定,化学结合和选择性结合四种技术原理。

(1)生物相容性原理。

根据酶的物理化学性质,通过将酶与具有吸附效果的固定化载体搅拌至溶解,使酶外部改变,从而结合到固定体上,形成固定化酶。

(2)物理锁定原理。

通过将因子与特定形状的载体结合,物理力把酶和载体牢牢地结合在一起,形成固定化酶。

(3)化学结合原理。

通过改变因子的外部,形成含有非共价或共价结合的表面带正或负电荷,从而使酶能够结合至具有与之相匹配的电荷的固定体上,形成固定化酶。

(4)选择性结合原理。

通过给载体表面施加疏水或疏水性物质,形成选择性的活性基团,使载体具有低特异性,从而将酶与相应特异性表面结合,形成固定化酶。

4、固定化酶的方法固定化酶有多种固定化方法,如电冻定,脂质包覆,杂化,冻胶,结合支架和表面修饰等。

(1)电冻定:电冻定是一种通过电泳技术将酶通过载体电泳固定在离心管内壁上的一种方法。

溶胶-凝胶法固定α-淀粉酶及其活性和包埋量测定

溶胶-凝胶法固定α-淀粉酶及其活性和包埋量测定

溶胶-凝胶法固定α-淀粉酶及其活性和包埋量测定摘要:采用溶胶-凝胶材料正硅酸乙酯为硅原对α-淀粉酶进行包埋固定,研究包埋后酶的使用性能,结果表明包埋后可使酶的抗变性能得到提高。

关键字:溶胶-凝胶材料正硅酸乙酯;a-淀粉酶;干的含酶凝胶;牛血清蛋白;考马斯亮蓝酶工程的固定化技术核心包括固定化方法和固定化载体。

固定化方法主要有物理包埋法、吸附法和共价交联法等。

其中,物理包埋法具有实验条件温和、对生物活性单元失活作用小、不易泄漏及可固定高浓度的生物活性单元等优点,是迄今应用最为普遍的固定化技术。

载体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决定着固定化生物活性单元活力的大小。

本实验采用溶胶-凝胶材料正硅酸乙酯为硅原对α-淀粉酶进行包埋固定,研究包埋后酶的使用性能。

溶胶-凝胶是一种起源于约150 年前的生产陶瓷材料的方法, 它受到青睐是因为它提供了一种方便的途径来固定那些对热敏感的化学和生物分子. 溶胶- 凝胶过程包括两个步骤, 一是烷氧基金属有机化合物(如Si (OC2H5) 4 , Ti(OC2H5) 4 等) 的水解过程; 二是水解后得到的羟基化合物的缩合及缩聚过程.如下:淀粉遇碘显蓝色,且淀粉有杀死酶的作用。

不同量的淀粉和一定量的碘所显的颜色深浅不同,这就提供了一条测溶液中淀粉含量的方法-可见分光光度法,以一系列的不同量的淀粉溶液做一条淀粉量与吸光度的标准曲线,再测定未知溶液的吸光度,从而可以求出未知淀粉溶液中淀粉的量。

通过测定与固定化酶颗粒反应后的淀粉的量,就可以求的水解的淀粉量从而计算出固定化酶的活性。

1 实验1.1 主要试剂与仪器正硅酸乙酯 HAc a-淀粉酶 Tris-HCl(PH=7.58)缓冲溶液 0.01N 的碘考马斯亮蓝G-250 牛血清蛋白可见分光光度计1.2 溶胶-凝胶法固定a-淀粉酶1 .量取12.9ml 正硅酸乙酯于一50ml 的锥形瓶中,加入1.34ml 的蒸馏水,搅拌5min 后入0.09ml 的HAc 继续搅拌直到溶液透明。

酶的固定化方案

酶的固定化方案

酶的固定化的方案一、材料和方法1.实验材料及试剂酶,25%戊二醛溶液,带氨基的载体,考马斯亮蓝,牛血清白蛋白。

2. 主要实验仪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Uv-1800,THZ一C恒温振荡器,MD200一3型电子天平PHS一3C酸度计3.酶的固定化方法1)载体的活化a 对所得的载体表面带有大量的氨基,对其进行活化处理可用于酶蛋白的共价结合。

采用戊二醛为活化试剂,使凝胶表面连接上游离的醛基。

具体方法为:将lg带氨基的载体颗粒臵于3ml、10%的戊二醛溶液中振荡24h,然后真空过滤。

所得固体用去离子水洗涤多次,干燥后即为戊二醛活化的树脂颗粒。

b大孔树脂预处理方法:称取10g树脂于锥形瓶中,用95%的乙醇浸泡24h,真空抽滤,用1L蒸馏水冲洗。

树脂依次用25mL的5%HCl和5%NaOH溶液浸泡4h后抽滤,用蒸馏水洗至中性。

抽滤后臵于4℃冰箱中干燥4h,室温保存备用。

举例:称取适量经预处理的大孔树脂于50mL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磷酸缓冲液(pH7.5,0.05mol/L)和适量的酶,臵于恒温水浴振荡器中吸附一定时间后(37℃,150r/min)真空抽滤,并用100mL缓冲液冲洗载体,抽干后臵于4℃冰箱中干燥4h,并于4℃冰箱中密封保存。

2)固定化方法a 共价结合法准确称量20g戊二醛活化的树脂颗粒臵于50ml的离心管中,向其中加入体积为2ml的一定浓度的酶液(酶粉溶于pH7.0、0.03M的磷酸缓冲液)。

然后于冰浴中缓慢振荡24h。

之后离心收集固体,用相同的磷酸缓冲液洗涤固体5次以上。

b 酶聚集体包被法准确称量20g戊二醛活化的树脂颗粒臵于50ml的离心管中,向其中加入体积为2ml的一定浓度的酶液(酶粉溶于pH7.0、0.03M的磷酸缓冲液)。

然后于冰浴中缓慢振荡24h。

之后向混合液中加入0.5ml、2%的戊二醛溶液,继续振荡10h,离心收集固体。

最后用相同的磷酸缓冲液洗涤固体5次以上。

c.酶活性的测定d. 考马斯亮蓝法测定蛋白质浓度固定化时溶液中的蛋白质含量采用考马斯亮蓝染色法测定:考马斯亮蓝试剂的配制:将考马斯亮蓝 G-250 100mg 溶于 50mL 95%乙醇中,加入100mL 85%磷酸,用蒸馏水稀释至 1000mL。

酶生物传感器中酶的固定化技术

酶生物传感器中酶的固定化技术

酶生物传感器中酶的固定化技术
酶生物传感器中的酶固定化技术是一种利用酶作为生物传感器的关键技术,可以将酶固定在传感器上,使得检测信号可以被有效地检测。

这一技术可以大大减少传感器中应用酶的成本,提升检测精度和灵敏度。

酶固定化技术是用来把酶固定在传感器上的一种技术,它使酶能够更加稳定的存在,也能够更好的发挥它的功能。

主要的酶固定化技术有以下几种:
1、固定化技术:通常使用交联剂、硅胶涂层等技术将酶固定在传感器表面上,这样可以有效地保护酶的活性,从而提高检测灵敏度。

2、基因工程技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可以将所需的酶基因组合到一起,形成一个新的基因,然后将这个新基因植入到传感器中,从而使得酶能够被固定在传感器中。

3 、纳米技术:纳米技术可以将酶固定在纳米粒子表面上,这样可以使得酶在纳米粒子表面上能够更好地展开功能,也能够显著提高检测灵敏度。

4、膜定向技术:膜定向技术的原理是将酶固定在膜的一侧,从而可以使得酶只能够通过膜的一侧进入传感器内部,这样可以大大提高检测效率。

酶生物传感器中的酶固定化技术可以让酶保持稳定的活性,从而提高检测灵敏度,减少成本。

不同的酶固定化技术都有其各自的优势,诸如交联剂可以显著提高检测精度,基因工程技术可以更好地控制酶的活性,纳米技术可以让酶发挥更强的活性,而膜定向技术可以提高检测的效率。

所以,酶生物传感器中的酶固定化技术是目前提升检测精度和灵敏度的重要技术,也是生物传感器的重要组成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2年12月天津大学学生学报第六卷第2期Dec.2002 S tudent’s Journal Of Tianjin University Vol.6 No.2
酶的溶胶凝胶固定化技术
陈岩
摘要酶的溶胶——凝胶固定化技术以其温和的反应条件,较好的酶活收率而受到日益广泛的关注。

本文概括介绍了这种酶固定化技术的过程,条件及优点。

关键词溶胶——凝胶固定化酶
Eneyme is Imnmbilized by Sol-Gel
Chen Yan
Abstract Eneyme is imnmbilized by sol-gel is kind for the facik neaction condition moneoner.The activity Heneymes is aways rerernecl.The process thectian condition and adventepes of sol-qel technique and neproted in this paper.
Keywords sol-gel,immobilizatien,enzyme
酶作为一种天然高活性,高选择性的催化剂,使许多难以进行的有机化学反应在酶的催化下能顺利进行,而且避免或减少副反应的发生。

更重要的,无污染物质产生,属于绿色催化剂,酶以其如此之多的优点,近年来倍受化学工作者的青睐。

但是目前认为酶是一种蛋白质,稳性较差。

在过热,强酸,强碱,有机溶剂等条件下,都能发生蛋白质的变性,使酶失去催化效能。

即使在最佳酶反应条件下,也往往会很快失活,且酶在反应后,也不能回收,造成重大浪费(难以回收)。

目前常用的固定方法分为三类[4]:(1)吸附法,它是最简单的方法,适用于各种试剂,但由于试剂与基质之间的作用力较弱,被吸附的试剂容易洗脱,此点也就限制了催化剂的寿命应用性;(2)共价键合法,此法固定的试剂一般比吸附法寿命长,但用此法固定试剂较复杂和费时,有时由于被固定的试剂与基质形成的共价键使试剂的自由度减少而导致试剂的响应降低;(3)包埋法,试剂被物理的包裹在多孔的机制中,方法简单且适合各种试剂,只要控制适当的包埋步骤,此法固定的试剂不会洗脱或洗脱很慢。

于是酶的固定化技术便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也是本实验的重点。

根据实验要求,酶固定化之后必须满足以下条件[1]:
1.固定化之后的酶仍能维持良好的生物活性和反应专一性;
天津大学学生学报
2002年12月第53页2.能适应各种酶固定化前的环境,甚至更为苛刻的环境;
3.固定后易于回收,有良好的稳定性和耐用性;
4.减少酶组分的相互作用,保持其原有选择性。

基于以上几点因素,sol-gel法对酶的固定化采用机聚/无机合物包埋,使用有机聚合物包埋法。

包埋法是将酶包埋于聚合物胶,膜或活性剂基底中,是较为直接,更为接近生物体的一种固定化技术。

该方法简单,适用于各种试剂,只要控制适当的包埋步骤,此法固定的试剂不会洗脱或洗脱很慢。

目前,有机高分子基质已被广泛应用。

在本实验中使用酶的溶胶凝胶固定化技术将酶固定。

溶胶凝胶玻璃是烷氧基硅烷(Si(OCH3)4)常温下分解和缩聚而成的透明玻璃状物质。

整个凝胶过程分下列四步:[2,3]
1.混合:将适当的烷氧化物(Si(OCH3)4)与水,酸性或碱性催化剂和共溶剂在搅拌或超声波下形成溶液,水解导致硅醇官能团的形成。

(Si(OCH3)4)+4H2O+H4SiO4+CH3OH;
2.凝聚:硅醇基继续反应形成硅烷聚合物;
3.老化:将凝胶浸于液体中一段时间(几小时或几天)在老化过程中聚合反应继续,凝胶强度增加。

在陈化过程中,凝胶粒子也可能熟化(溶解再沉淀过程),这是由于粒子接触时产生不同曲率半径,它们表面溶解度不同。

粒子表面是正曲率,接触颈脖处是负曲率,它所以是负曲率,因为曲率中心在圆粒固相之外,负曲率处的溶解度很小,所以圆粒表面溶解物质向颈脖处迁移,使曲率逐渐平坦,颈脖增粗,同时凝胶变硬,强度增大;
4.干燥:溶剂从相互交联的多孔网络中蒸发掉。

被固定的试剂一般在形成溶液或凝胶过程中加入。

凝胶干燥时,在表面现象上产生收缩,硬固,同时产生应力,并可能使凝胶开裂,干燥过程中,包裹在胶粒中的大量液体要排出,凝胶同时收缩,一般排出液体体积相当于凝胶收缩体积,却往往在干凝胶中留下大量气孔,既有开口气孔,也有闭口气孔[6],它们对以后烧结有一定关系。

那么,如何来控制包埋的酶的性质,以达到最佳固定效果呢?pH值和H2O:Si摩尔比是最关键过程参数。

较高的pH值可加速水解和缩合的步骤,增进硅颗粒的溶解。

因此也就能不断地提供低分子量的硅来促进颗粒的生长,这些条件也增加了去质子化程度和表面电荷。

所以延迟了溶胀和凝胶步骤。

这样,较高的pH值可制备较致密的和较大的构建模块构成的块状产物。

呈现出中等的孔径和比表面积;在较低的pH值条件下。

硅颗粒的溶解可忽略,凝胶过程被带有正电荷的质子。

化的表面所阻碍。

而且由于酸的催化。

产生致密的低表面的材料,这样的条件用来制备小孔径的个体分离膜。

较大的H2O:Si摩尔比可加速烷氧化物的水解速率,而降低凝胶速率,因此可增加溶胶凝胶的孔隙和比表面积,当这一比例小于4时,聚合变得更加被缩合速度所控制,水解慢下来。

于是,由于水解烷氧基团的存在,产生含有大量多余的有机物质残留的链状的高分子结构。

对于本实验所固定的酶,属于大分子有机物,而且需要和反应物有较充分的接触,因此所需固定环境大致为较高pH值和较低H2O:Si摩尔比。

酶的溶胶凝胶固定化技术
第54页第六卷第2期与其它酶的固定化剂技术相比较,溶胶凝胶技术具有以下优势:
1.硅酸盐基本抑制了被包埋的大分子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基质相对于被包埋的蛋白质来说相当于一种固体溶液,这种自由度的降低以及凝胶低浓度的敏感来试剂,将单个的酶分子彼此隔离开来,这就导致了凝胶基质内部发生的反应是在单个蛋白质分子水平上的。

2.酶包埋在溶胶基质中不属于共价键结合,无须蛋白质有特殊的官能团。

而且该包埋法在功能上是非侵害性质,可保存蛋白质表面,微结构的完整性和方向一致性。

3.酶被溶胶凝胶固定化后,寿命增长,这是由于固定基质的稳定化作用及试剂与孔隙内表面的硅醇基团的相互作用。

以上,便是我对酶的溶胶凝胶固定化技术的一点浅显认识,由于水平有限,其中疏漏错误之处在所难免,请各位老师,专家不吝赐教。

参考文献
[1]李清文,王义明,罗国安。

溶胶技术在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化学通报2000.5
[2]Sakks.s.J. Non-cryst.solids,1982,48:31
[3]Gonzaloz-oliver CJR.J.Non-cryst.Solicl 1982,48:129
[4]Denk w,Sricher J H. Webb W W.Tow~photon laser scanning Science 248:73~76
[5]W.Geffcken and Berger.German Patent,736411(May1939)
[6]J Zarzycki. J.Non-crystalline Sollids,1982,48:105
[指导教师评语]
陈岩同学在阅读了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在教师和研究生指导了认真进行了文章写作,论文条理较为清晰,层次较为分明,文笔较为流畅。

指导教师:姜忠义
[作者简介]
陈岩男,吉林省长春市人,化工学院2000级(本科)化学工程与工艺三班。

自从参加化工学院科协举办的走进实验室活动,接触了一些化工前沿科学。

在这期间,在姜忠义老师、吴洪老师和许松伟学长的指导下,受益匪浅,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