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过程数学模型
第1章 动态数学模型概述-v1.
主要形式: ② 脉冲响应g(t) ③ 频率响应G(jω )
2019/7/16
化工过程动态数学模型(化工与环境学院)
30
第1章 过程动态数学模型概述
(2)现代辨识方法 特点:① 从概率统计的观点对系统进行辨识, 尽可能抑制噪声影响; ② 需要处理大量数据,计算量大,只能 采用计算机进行; ③ 数学模型表达式,限于离散型,例如 差分方程(脉冲传递函数)。
化工过程动态数学模型(化工与环境学院)
5
第1章 过程动态数学模型概述
(3)化工过程
按照物质、能量内部联系的性质,所有的化工过程一般可分 为:流体力学过程、传热过程、扩散过程、化学过程和机械过 程。
按其性质,过程还可分为确定过程和随机过程。 在确定过程中,输入值是按确定的规律连续变化的。确定过 程可用经典的解析方法和数值方法描述。如带搅拌器的混合均 匀的流通式反应器就是确定过程的一个例子。 在随机过程中,输入值的变化是不规则的,且往往是不连续 的。此时,输出值与输入值并无一定的对应关系。描述随机过 程要用概率统计的方法。在接触催化过程中,产品的产率随催 化剂的活性而变,而催化剂的活性与它的老化程度有关。
2019/7/16
化工过程动态数学模型(化工与环境学院)
14
第1章 过程动态数学模型概述
(8)生产过程自动监控系统
2019/7/16
化工过程动态数学模型(化工与环境学院)
15
第1章 过程动态数学模型概述
基本概念(二)
(1)建立动态数学模型的目标及意义 建立数学模型对新工艺的研究、工艺过程的放大
开发、过程设计、生产过程的技术改造、产品的质 量管理与生产控制、操作人员的训练,以及控制系 统的设计与分析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工业生产过程模拟仿真及优化方法开发
工业生产过程模拟仿真及优化方法开发工业生产过程模拟仿真及优化方法的开发,是现代制造业中的重要课题。
通过模拟仿真和优化方法,可以帮助企业准确评估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指标,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一、工业生产过程模拟仿真方法的开发1. 离散事件仿真(DES)方法:离散事件仿真是工业生产过程模拟的一种常用方法。
它基于事件触发方式,模拟系统中的各个事件和其相互关系,以求得最终的仿真结果。
开发离散事件仿真方法,需要建立准确的系统模型,并选择合适的仿真工具进行模拟。
2. 连续系统仿真方法:连续系统仿真是在时间上连续的仿真方法,适用于连续型生产过程的模拟。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利用数值计算的方法求解微分方程,可以获取系统在不同时间点的状态变化和输出结果。
3. 混合仿真方法:混合仿真方法结合了离散事件仿真和连续系统仿真的优点,适用于同时包含离散事件和连续系统的生产过程。
该方法可以更精确地模拟和优化工业生产过程的运行。
二、工业生产过程模拟仿真方法的应用1. 生产能力评估:通过模拟仿真方法,可以对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模拟,并对生产能力进行评估。
基于仿真结果,企业可以合理规划生产流程,提高产能,降低生产成本。
2. 生产调度优化:通过模拟仿真,可以模拟不同的生产调度策略,并评估其对生产效率和交付能力的影响。
以此为基础,优化生产调度方案,实现生产过程的高效运行。
3. 资源利用优化:模拟仿真可以帮助企业合理配置生产资源,优化物料存储和生产设备的使用。
通过精确模拟生产过程中的资源使用情况,可以有效减少资源浪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三、工业生产过程优化方法的开发1. 数据分析与预测:通过对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和瓶颈,并提出优化建议。
数据分析和预测的方法包括统计分析、时间序列分析、模型预测等。
2. 优化算法开发:针对不同类型的生产过程,可以开发相应的优化算法。
优化算法可以通过最小化成本、最大化利润或平衡多个指标来实现生产过程的优化。
mpcc模型预测控制原理
mpcc模型预测控制原理MPCC模型预测控制原理概述模型预测控制(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MPC)是一种基于模型的控制策略,广泛应用于工业过程控制、机器人控制、交通流量控制等领域。
MPCC模型预测控制是MPC的一种改进形式,通过引入约束条件来优化系统的控制性能。
本文将介绍MPCC模型预测控制的原理、优势以及应用领域。
一、MPCC模型预测控制原理MPCC模型预测控制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系统行为,并根据优化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确定最优控制输入。
其主要步骤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建立系统模型:根据实际系统的特性,建立数学模型,通常采用离散时间状态空间模型或差分方程模型。
模型的准确性对于MPCC 的控制性能至关重要。
2. 预测未来状态:根据系统模型,使用当前状态和控制输入,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系统的状态。
这可以通过迭代计算系统模型的状态转移方程来实现。
3. 优化控制输入:通过优化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来确定最优控制输入。
目标函数通常包括系统的性能指标,如控制偏差的最小化、能耗的最小化等。
约束条件可以包括系统状态的约束、输入变量的约束等。
4. 执行控制输入:根据优化结果,执行最优控制输入。
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存在执行延迟和测量误差等因素,通常需要进行反馈校正,以实现精确的控制。
二、MPCC模型预测控制的优势MPCC模型预测控制相比传统的控制方法具有以下几个优势:1. 多变量控制能力:MPCC模型预测控制可以处理多变量系统,并考虑变量之间的相互影响,从而实现更精确的控制。
这在工业过程控制等领域尤为重要。
2. 鲁棒性:MPCC模型预测控制可以通过引入约束条件来确保系统在不确定性和扰动的情况下仍能保持稳定性。
这使得MPCC对于工业系统的鲁棒性要求更高。
3. 非线性控制能力:MPCC模型预测控制可以处理非线性系统,并通过在线优化来实现对非线性系统的精确控制。
这在机器人控制等领域尤为重要。
数学建模快捷地设计化工过程的方法5篇
数学建模快捷地设计化工过程的方法5篇第1篇示例:数学建模是一种利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技术和方法。
在化工领域,数学建模可以帮助工程师快速设计化工过程,并优化生产方案。
通过数学建模,工程师可以准确地预测化工过程中的物质转化、能量消耗、流体运动等情况,并提出合理的控制策略,从而实现生产过程的高效运行。
数学建模在化工过程中的应用主要涉及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建立数学模型。
在设计化工过程之前,工程师首先需要建立一个准确的数学模型。
这个模型通常包括质量平衡、能量平衡、动量平衡等方程,以描述化工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转移和交换。
通过数学模型,工程师可以预测化工过程中各种参数的变化,为生产过程的优化提供依据。
第二,参数优化。
在建立了数学模型之后,工程师可以通过参数优化的方法,寻找使生产过程达到最佳状态的参数组合。
参数优化可以基于数学模型的约束条件和优化目标,利用数学方法寻找最佳解。
通过参数优化,工程师可以调整生产过程中各项参数,达到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最佳平衡。
过程控制。
数学建模还可以帮助工程师设计并实现化工过程的智能控制系统。
利用数学模型对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可以在生产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并调整参数,确保生产过程稳定运行。
过程控制系统可以通过反馈控制、前馈控制等方法,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
在实际应用中,工程师可以借助计算机软件进行数学建模和分析,如Matlab、Comsol Multiphysics等。
这些软件提供了丰富的数学建模工具和分析方法,能够帮助工程师快速建立数学模型、优化参数、设计控制策略等,实现化工过程的快速设计和优化。
数学建模快捷地设计化工过程是一种高效、精确的技术方法,可以帮助工程师在化工生产中更好地实现生产过程的优化和控制。
通过数学建模,工程师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改善产品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创新发展。
希望更多的工程师能够重视数学建模技术,在化工生产中发挥其重要作用。
第四章-过程特性与数学模型
过程特性的类型
4. 具有反向特性的过程
在阶跃信号的作用下,被控变量C (t)先升后降或先降后升, 即阶跃响应在初始情况与最终情况方向相反。
C(t)
t
具有反向特性的过程
汽包
蒸汽 加热室
给水
9
描述过程特性的参数
1.放大系数K:
Q
蒸汽
(1)K的物理意义
热物料 W
冷物料
ΔQ t
ΔW t
a 蒸汽加热器系统 b 温度响应曲线
第四章 过程特性与数学模型
本章内容
§4.1 过程特性
类型
自衡的非振荡过程 无自衡的非振荡过程 有自衡的振荡过程 具有反向特性的过程
重点
描述过程特性的参数(K、T、τ)
机理分析法 §4.2 过程数学模型的建立
实验测试法
2
过程特性
过程特性定义:指被控过程输入量发生变化时,过程输出量的变
化规律。
被控过程常见种类: 换热器、锅炉、精馏塔、化学反应器、 贮液槽罐、加热炉等
•当t=3T时,则
W(3T) KQ(1 e3) 0.95KQ
在加入输入作用后,经过3T时间,温度已经变化了全部 变化范围的95%。这时,可以近似的认为动态过程已基本 结束。所以,时间常数T是表示在输入作用下,被控变量完 成其变化过程所需要时间的一个重要参数。
15
描述过程特性的参数
⑵ 时间常数T对系统的影响
控制通道 在相同的控制作用下,时间常数大,被控变量的变化比较 缓慢,此时过程比较平稳,容易进行控制,但过渡过程时 间较长;若时间常数小,则被控变量的变化速度快,控制 过程比较灵敏,不易控制。时间常数太大或太小,对控制 上都不利。
扰动通道
对于扰动通道,时间常数大,扰动作用比较平缓,被 控变量的变化比较平稳,过程较易控制。
史密斯过程模型
史密斯过程模型
史密斯过程模型是一种流程控制的数学模型,可以用来描述一个系统中的多个流程之间的关系和交互。
该模型由美国数学家史密斯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被广泛用于工业自动化、网络通信、金融交易等领域。
史密斯过程模型主要包括三个部分:输入流、处理单元和输出流。
输入流是指进入系统的数据或信息,处理单元是指对输入流进行处理的模块,输出流是指从处理单元输出的数据或信息。
这三个部分通过信道相互连接,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
史密斯过程模型可以用数学公式来描述,其中包括输入流、处理单元和输出流的状态转移函数。
通过对状态转移函数的分析,可以得到系统的稳定性、响应时间、吞吐量等性能指标。
这些指标对于系统的设计、优化和控制都具有重要意义。
除了基本的史密斯过程模型,还有许多扩展模型,如带环的史密斯过程模型、分布式史密斯过程模型等。
这些模型可以更加准确地描述不同类型系统中的流程交互和信息传递。
总之,史密斯过程模型是一种通用的数学建模方法,可以用来描述和分析各种流程控制系统。
它在工业、通信、金融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为现代社会的高效运转做出了贡献。
- 1 -。
化工过程中模型的建立与计算讲解
化工过程中模型的建立与计算姓名:田保华化工过程中模型的建立与计算1. 概述过程的状态监控或过程的在线监测都需要建立合适的数学模型。
化工过程的数学模型主要有三大类方法,即机理模型,统计模型和混合模型。
描述过程的方程组由过程机理出发,经推导得到,并且由实验验证,这样建立起来的模型就是机理模型。
机理模型方法需要凭借可靠的规律及经验知识来建立原始微分方程式,这些规律和经验知识必须被表达为一般的形式。
机理模型是对实际过程直接的数学描述,是过程本质的反映,因此结果可以外推。
数学模型也可以根据实验装置、中型或者大型工业装置的实测数据,通过数据的回归分析得到的纯经验的数学关系式,这就是统计模型。
统计模型和过程机理无关,是根据实验从输出和输入变量之间的关系,经分析整理得到的。
它只是在实验范围内才是有效的,因而不宜外推或者以较大幅度外推。
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统计模型的局限性很大,所以总是希望尽可能建立机理模型。
对于化工过程来说,由于经验模型受到实际条件的限制,应用范围有限,机理模型求解又十分困难,这样就产生了第三种数学模型,即混合模型。
混合模型是对实际过程进行抽象概括和合理简化,然后对简化的物理模型加以数学描述,混合模型主要是设法回避过程中一些不确定的和复杂的因素,代之以一些统计的结果和一定的当量关系,它是半经验半理论性质的。
在化工过程的数学模拟中,混合模型是应用最广的一种模型。
例如,混合模型用于粉仓中粉体流动数学模型分析等等。
近年来,人们将人工神经网络方法用于化工建模,并取得较好的效果。
化工过程中数学建模的建立一般是基于流体的性质。
流体的热力学性质主要是从状态方程(EOS)得到。
至今,文献报道的EOS已有一百五十种之多,有的从理论分析得到的、有的从实验数据分析归纳而来、还有一些是理论分析和实验数据相结合推出来。
比较经典的EOS有VDW方程,R-K方程,Soave方程,CS方程,33参数的MBWR方程。
这些经验、半经验的EOS只能在一定的温度和密度范围内对于某些流体适应,应用的范围比较窄,理论基础不强[34]。
工艺流程的数字化建模与仿真优化
工艺流程的数字化建模与仿真优化在当今工业领域,数字化建模和仿真优化已经成为提高效率和优化工艺流程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探讨工艺流程的数字化建模和仿真优化在工业中的应用以及其带来的好处。
一、数字化建模的意义及其应用工艺流程的数字化建模是将实际工艺过程用数学方程和模型进行描述和重建的过程。
通过数字化建模,工程师可以更清晰地理解和分析工艺流程中的各个环节,并进行可视化的呈现。
数字化建模可以应用于各个领域,比如生产制造、交通运输、能源等等。
二、数字化建模的步骤和方法数字化建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数据收集和整理、建模方法选择、模型参数设定、模型验证和优化。
在数据收集和整理阶段,工程师需要收集和整理与工艺流程相关的数据,包括物料性质、设备参数、工艺变量等。
在建模方法选择阶段,工程师可以选择不同的建模方法,比如基于物理原理的模型、统计模型、神经网络模型等。
在模型参数设定阶段,工程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设定模型中的参数值。
在模型验证和优化阶段,工程师可以将模型与实际数据进行比对,进一步优化模型,使其更准确地描述实际工艺流程。
三、数字化建模在工业中的应用数字化建模在工业中有广泛的应用。
以生产制造为例,工程师可以通过数字化建模来优化生产线的布局和调度,提高生产效率和减少资源浪费。
在交通运输领域,数字化建模可以帮助交通规划者分析交通流量和路况,合理规划道路建设和交通管理策略。
在能源领域,数字化建模可以帮助能源企业分析能源生产和消费的效率,并优化能源供应链。
四、仿真优化的意义及其应用仿真优化是通过对数字化建模的仿真实验,为工艺流程提供优化方案和决策支持。
通过仿真优化,工程师可以模拟不同的工艺参数、设备设置和工艺流程,评估其对工艺性能的影响。
仿真优化可以提前发现工艺流程中的问题和潜在风险,并对工艺流程进行调整和优化。
五、仿真优化的步骤和方法仿真优化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参数设定、实验方案设计、仿真实验、数据分析与优化。
在参数设定阶段,工程师需要对实验中的参数进行设定,如温度、压力、流量等。
过程控制系统 第2章 工业过程数学模型
被控过程数学模型的应用与要求
被控过程数学模型的类型 非参量形式 用曲线或数据表格表示,如阶跃响 应曲线、脉冲响应曲线和频率特性曲线 参量形式 用数学方程来表示,如:微分方程、 传递函数、差分方程、状态空间表达式 等。
2.2.2 动态数学模型的类型:有过程机 理推导得到的几种数学模型如表2-2
的方法; 二是依据外部输入输出数据来求取,这就是过程辨 识和参数估计的方法。 当然,也可以把两者结合起来。
解析法建模的一般步骤: 1. 明确过程的输出变量、输入变量和 其他中间变量。 2. 依据过程的内在机理和有关定理、 定律以及公式列写静态方程或动态方 程。 3. 消去中间变量,求取输入、输出变 量的关系方程。 4.将其简化成控制要求的某种形式。
机理建模也有两个弱点: 1)对于复杂的过程,人们对基本方程的某些参数不完全 掌握,例如,换热器的K值,由传热学书籍提供的公式可 能有±(10%-30%)的误差。又如,精馏塔这样已经研 究得比较透彻的设备,对塔板效率、塔板流体中的汽液 比值等参数,很难预先精确估计。 2)如不经过输入/输出数据的验证,则近乎之纸上谈兵, 难以判断其正确性。 经验模型的优点和弱点与机理模型正好相反,特别是现 场测试,实施中有一定难处。
2.1.1机理建模
从机理出发,也就是从过程内在的物理和 化学规律出发,建立稳态数学模型 最常用的是解析法和仿真方法 解析法适用于原始方程比较简单的场合。 这里又分两类:
一是求输入变量作小范围变化的影响,通常采
用增量化处理方法; 二是求输入变量作大范围变化时的影响,这通 常需要逐步求解,如采用数值方法或试差方法, 则与仿真求解无甚区别了。
非线性数学模型在工业过程中的应用
非线性数学模型在工业过程中的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非线性数学模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在工业过程中,非线性数学模型的应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控制产品的制造过程,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非线性数学模型是一种数学分析方法,通过对非线性系统行为的建模和分析,可以预测系统在不同条件下的行为,提供理论依据和可行方案。
非线性模型适用于大多数实际问题,尤其是在工业过程中,非线性模型的应用范围更为广泛。
对于生产线上的某些生产过程,其变化规律可能是非线性的,该过程需要使用非线性数学模型进行分析和建模。
比如,对于某家食品生产厂家来说,其产品的生产原料和制造工艺会影响最终的产品质量。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使用非线性数学模型,分析各种原料和工艺因素对产品品质的影响,进而寻找出最佳的生产方案。
通过这样的方法,生产厂家可以提高产品的品质和效率。
除了食品生产外,非线性数学模型在许多其他工业生产领域中也得到广泛应用。
例如在电路设计领域,非线性数学模型可以使用来预测电路元件工作的变化规律,从而优化电路的设计,提高电路设备的效率。
在化学生产领域,我们可以使用非线性数学模型来预测化学反应的变化规律并优化反应条件,避免不必要的浪费,提高化学产品的产量。
当然,在科技的不断进步下,非线性数学模型的应用也面临着各种新的挑战。
例如,当我们需要分析关于各个变量的多元非线性数据时,使用非线性数学模型可能会面临过拟合、不可逆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使用先进的算法和技术,来找到最优解决方案。
总之,非线性数学模型在工业生产领域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可以帮助我们提高生产效率,减少浪费,方便企业的产业升级。
在未来,非线性数学模型的应用将继续深入各行各业,在科技进步的推动下,为实现工业生产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化工原理模型
化工原理模型化工原理模型是研究化工过程的重要工具之一。
它是对化工过程中的各种关键因素进行建模和分析的方法。
化工原理模型可以帮助工程师们预测化工过程中的各种参数和效果,优化化工过程的设计和操作。
以下是几个常用的化工原理模型。
1. 质量守恒模型:质量守恒原理是化工过程中最基本的原理之一。
它指出,在封闭系统中,物质的质量是不变的。
因此,化工原理模型中经常使用质量守恒模型来描述物质在化工过程中的流动和转化。
这种模型可以通过数学方程组表示,其中每个方程代表一个物质的质量守恒关系。
2. 动量守恒模型:动量守恒原理是描述物体运动的基本原理。
在化工过程中,动量守恒模型用来描述流体在管道、反应器等装置中的流动情况。
这种模型可以通过修正Navier-Stokes方程来表示,其中包含了流体的黏性、惯性和压力等因素。
3. 能量守恒模型:能量守恒原理是描述能量转化与传递的基本原理。
在化工过程中,能量守恒模型用来描述热量传递、化学反应和功率输入等能量变化情况。
这种模型可以通过修正能量守恒方程来表示,其中包含了传热、传质、传质反应和机械功等因素。
4. 反应动力学模型:反应动力学模型用来描述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关系。
根据反应机理和实验数据,可以建立一系列不同类型的反应动力学模型,例如零级动力学、一级动力学和多级动力学等。
这些模型可以帮助工程师们预测反应速率和反应物浓度的变化,优化反应条件和反应器设计。
5. 传递模型:传递模型用来描述物质在不同相(如气相、液相和固相)之间的传质和传热过程。
它通常基于质量传递和能量传递的基本原理,使用一系列传递方程来描述物质在不同相之间的质量和能量传递行为。
传递模型可以帮助工程师们预测传质和传热速率,优化传质和传热设备的设计和操作。
以上是几个常用的化工原理模型。
它们可以帮助工程师们理解和优化化工过程,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浅谈过程数学模型在冶金中的应用
浅谈过程数学模型在冶金中的应用【摘要】过程数学模型是在冶金领域中被广泛应用的一种方法。
本文首先介绍了过程数学模型的定义和特点,然后详细讨论了在冶金中的应用案例,包括在优化工艺和设备设计中的作用,以及在铁矿石选矿过程中的应用。
通过这些案例分析,可以看到数学模型在冶金工程中的重要性和价值。
结论部分探讨了过程数学模型对冶金工程的推动作用,展望了其在未来的发展前景。
过程数学模型为冶金工程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和技术手段,促进了冶金工业的发展和进步。
【关键词】过程数学模型、冶金、应用案例、工艺优化、设备设计、选矿、推动作用、发展前景1. 引言1.1 研究背景过程数学模型是将需求、资源、约束条件等要素抽象为数学公式,通过数学表达和运算来模拟和优化冶金过程的一种方法。
它具有高效、精确、可重复等特点,可以帮助工程师深入了解冶金过程的规律,提高工艺的稳定性和效率。
在引入过程数学模型的冶金工程领域也积累了大量涉及不同方面的应用实例。
通过对熔炼过程、挤压成型、金属组织的演化等方面建立数学模型,冶金工程师得以优化工艺参数,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过程数学模型在冶金工程中的应用逐渐深入人心,成为推动冶金工程发展的重要力量。
1.2 研究意义在冶金领域,过程数学模型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可以模拟和预测冶金过程中的复杂物理现象,帮助工程师和研究人员更好地理解和控制冶金过程。
数学模型可以为优化冶金工艺提供重要参考,通过数值计算和模拟分析,找到最佳的工艺参数组合,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数学模型还可以应用于冶金设备的设计和改进,帮助工程师优化设备结构和设计参数,提高设备的性能和稳定性。
数学模型还在铁矿石选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帮助矿石的分选和提纯,提高矿石的利用率和回收率。
过程数学模型在冶金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不仅可以推动冶金工程的发展,还有助于提高冶金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2. 正文2.1 过程数学模型的定义与特点过程数学模型是利用数学的方法和技巧来描述和分析工程过程、系统或现象的数学表示。
第二章 工业过程数学模型
2.2.2 动态数学模型的类型
被控对象动态数学模型类型有三种:
(1)集总参数数学模型
(2)分布参数数学模型
(3)多级数学模型 动态数学模型的表达方式很多,对它们的要求也各 不相同,主要取决于建立数学模型的目的。
非参量形式:即用曲线或数据表格来表示。 (形象、直观,但对进行系统的设计和综合不方便)。 参量形式:即用数学方程来表示。(微分方程、传递函 数、差分方程、脉冲传递函数、状态方程等)
16
差分方程的参数模型中是否含有随机扰动,可 分为:(以SISO系统为例)
确定性模型 随机模型
A( z ) y(k ) z B( z )u (k )
1
d
1
A( z 1 ) y(k ) z d B( z 1 )u (k ) C ( z 1 ) (k )
自回归模型(AR) 滑动平均模型(MR) 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ARMA) 带控制量的自回归模型(CAR) 带控制量的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CARMA) 带控制量的自回归积分滑动平均模型(CARIMA)
(1)主体上按照机理方程建模,对其中的部分参数则通过实 测得到;
(2)通过机理分析,得出数学模型的函数形式,这样估计参 数就比较容易; (3)由机理出发,通过计算或仿真,得到大量的输入/输出数 据,再用回归方法得出简化模型。控制用的数学模型有实时性 要求,必须简单,但机理模型在数学上较为复杂,不能直接用 作控制用的模型,因此只能预经计算或者仿真得到数据,然后 回归出数学模型。
无自衡反向特性
G
K1 K ( K T K ) S K 2 K (1 Td S ) 2 1 1 2 T1S 1 S (T1S 1) S (T1S 1) S
28
2 第2章 工业过程动态数学模型
第四节 机理分析建模 八. 典型工业过程建模
1. 液体贮槽
假设条件:
(1) 液体贮槽开口,液面
和流出管出口压力均 为大气压 (2) 忽略管线上的阻力
第四节 机理分析建模 八. 典型工业过程建模
物料衡算
A dh Qin Qout dt
Qout A0 2 gh
线性化
Qout
A
Qout g Qout, 0 h Qin , 0 A0 h h 0 2h0
第四节 机理分析建模 二. 机理分析建模方法
1. 输入/输出速率
对流流动(流体的主体流动) 扩散(包括相内扩散和相间传递)
扩散的推动力:流体相内或相间存在的“浓差” 浓差:密度差、温度差和混合物组分组成差
第四节 机理分析建模 二. 机理分析建模方法
(1) 对流(传送流)
由于流体的流动引起衡算量的流动 通量 j = Γu
第四节 机理分析建模 一. 机理分析建模的基本依据
质量守恒,即物质不灭定律
能量守恒,即热力学第一定律 系统能量的增加等于加入系统的热量减去系统 对外所做的功
动量守恒,即牛顿第二定律
系统的动量变化率与作用在该系统上的力相等
第四节 机理分析建模 一. 机理分析建模的基本依据
从传递过程机理上讲,物质、热和动量的传递 具有许多可以相互类比的特性
f ( 2) ( x0 )( x x0 ) 2 ( x0 )( x x0 ) 2!
( x x0 )
x0
( x x0 )
x0
dx f dt x
x
x0
第四节 机理分析建模 七. 线性化
非线性微分方程组 x f ( x, u)
某工业生产过程数学建模优化方案
某工业生产过程数学建模优化方案在现代工业生产中,数学建模优化方案被广泛应用于不同领域的生产过程中。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分析和优化工业生产过程,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减少资源消耗,并促进可持续发展。
在某个工业生产过程中,为了提升生产效率和品质,我们需要建立一个数学模型,并针对该模型进行优化方案的设计。
以下是针对该工业生产过程的数学建模优化方案。
1. 建立数学模型:我们首先需要收集与该生产过程相关的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
然后,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可以选择适当的数学方法建立数学模型,以描述该生产过程的运行规律和关键因素之间的关系。
2. 优化目标的设定:在建立数学模型之前,我们需要明确该工业生产过程的优化目标。
例如,可以将生产效率、产品质量、成本开销、资源消耗等因素纳入考虑范围,确定一个或多个目标函数。
3. 模型参数的确定:在建立数学模型时,需要确定模型中的各项参数。
这些参数可以通过实际观测数据、实验室测试或专家意见来获得。
确保所选参数能够准确反映该生产过程的特性。
4. 优化算法的选择:根据数学模型的特性和优化目标,选择适当的优化算法进行求解。
常用的优化算法包括线性规划、整数规划、遗传算法、模拟退火算法等。
5. 模型求解与优化:将选定的优化算法应用于建立的数学模型中,求解出最优解或接近最优解。
根据求解结果,分析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可以改进的空间。
6. 优化方案的实施:基于数学模型的求解结果,制定相应的优化方案并实施。
这些方案可以包括调整生产工艺、改进生产设备、优化物流运输等措施,以实现优化目标。
7. 优化方案的评估:对实施的优化方案进行评估和监测,以验证这些方案是否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通过数据分析和监测结果,不断改进和优化方案,实现工业生产过程的持续改进。
通过以上的数学建模优化方案,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和分析某个工业生产过程的运行机理,优化该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并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和资源消耗。
fluent融化凝固数学模型
fluent融化凝固数学模型Fluent融化凝固数学模型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模拟在工程领域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在工程设计和优化过程中,数学模型的建立是关键一步。
而Fluent融化凝固数学模型则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熔融金属凝固过程模拟的数学模型。
熔融金属凝固是指将高温熔化的金属冷却至固态的过程。
这个过程在许多工业应用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比如铸造、焊接和凝固成型等。
Fluent融化凝固数学模型能够帮助工程师们更好地理解和优化这个过程,从而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Fluent融化凝固数学模型基于质量守恒、动量守恒、能量守恒和物质守恒等基本原理。
它通过求解一组偏微分方程来描述熔融金属的流动、热传导和相变等过程。
这些方程包括质量守恒方程、动量守恒方程、能量守恒方程和物质守恒方程。
通过将这些方程与适当的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相结合,可以得到熔融金属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温度、速度和浓度分布等信息。
在Fluent融化凝固数学模型中,金属的凝固过程主要通过相变模型来描述。
相变模型可以根据金属的凝固行为来确定固相和液相之间的界面位置和凝固速率。
这些参数的准确预测对于优化金属制造过程至关重要。
Fluent融化凝固数学模型提供了多种不同的相变模型,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模型。
除了相变模型,Fluent融化凝固数学模型还考虑了熔融金属的流动和热传导等因素。
流动模型可以描述金属在熔融过程中的流动行为,从而帮助工程师们优化金属的填充和冷却过程。
热传导模型则可以计算金属的温度分布,从而帮助工程师们避免热应力和裂纹等问题。
Fluent融化凝固数学模型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它可以用于优化铸造过程,从而提高铸件的质量和性能。
它还可以用于改进焊接过程,减少焊接缺陷和变形等问题。
此外,Fluent融化凝固数学模型还可以应用于凝固成型和材料合成等领域。
Fluent融化凝固数学模型是一种强大的工程工具,可以帮助工程师们更好地理解和优化熔融金属凝固过程。
氨合成反应工程数学模型
氨合成反应工程数学模型氨合成反应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化学反应,用于生产氨气(NH3),广泛应用于化肥、塑料、燃料电池等领域。
在氨合成过程中,数学模型在工程设计和优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介绍氨合成反应工程数学模型的研究现状、关键参数和模型的应用。
一、氨合成反应工程数学模型的研究现状在氨合成反应中,数学模型可以描述反应物浓度、温度、压力等参数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进而预测和优化反应过程。
目前,关于氨合成反应工程数学模型的研究已有较多进展。
1. 基于动力学模型的研究动力学模型是氨合成反应工程数学模型中的关键组成部分。
通过实验数据和反应机理,可以建立反应速率方程,描述反应物浓度随时间的变化。
常用的动力学模型包括鲍尔曼方程、修正鲍尔曼方程等。
这些模型考虑了催化剂活性、温度、压力等因素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能够准确预测反应过程。
2. 热力学模型的研究热力学模型描述了氨合成反应中热力学平衡的变化。
通过考虑温度、压力和反应物浓度等因素,可以计算反应热力学平衡常数和反应热。
这些参数对反应的产率和能耗有着重要影响。
热力学模型可以帮助工程师优化反应条件,提高氨气的产率和能源利用效率。
3. 流体力学模型的研究氨合成反应中,流体流动对反应效果也有很大影响。
流体力学模型可以描述气相和液相的速度场、浓度分布和温度分布等。
这些模型可以帮助优化反应器的结构和操作条件,提高氨合成的效率和稳定性。
二、氨合成反应工程数学模型的关键参数氨合成反应工程数学模型中的关键参数包括反应速率常数、热力学平衡常数、传质系数和反应器尺寸等。
1. 反应速率常数反应速率常数描述了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的敏感程度。
它与催化剂活性、温度和压力等因素紧密相关。
准确确定反应速率常数是氨合成反应数学模型的关键。
2. 热力学平衡常数热力学平衡常数描述了反应反向进行的趋势,与温度和压力等因素密切相关。
合适的热力学平衡常数可以帮助预测氨合成反应的平衡位置和产率。
3. 传质系数传质系数描述了气体和液体相中物质传输的速率。
特征干燥曲线模型
特征干燥曲线模型特征干燥曲线模型是一种用于描述物料在干燥过程中含水量随时间变化的数学模型。
干燥是一种常见的工业过程,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工、制药等领域。
通过研究物料的干燥曲线,可以了解物料的干燥特性,为优化干燥工艺提供理论依据。
特征干燥曲线模型是基于物料的物理性质和干燥条件建立的。
在干燥过程中,物料的含水量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少,直到达到平衡含水量。
特征干燥曲线模型可以描述物料含水量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并通过拟合实验数据来确定模型参数。
常见的特征干燥曲线模型包括指数模型、二次模型和多项式模型等。
指数模型是最简单的一种模型,它假设物料的含水量随时间呈指数下降的趋势。
二次模型则假设物料的含水量随时间呈二次函数的形式变化。
多项式模型则是通过多项式函数来拟合实验数据。
特征干燥曲线模型的建立需要进行实验测试和数据处理。
首先,需要选择适当的实验条件,包括干燥温度、湿空气速度等。
然后,在实验过程中,需要定期取样并测量物料的含水量。
最后,将实验数据与不同的特征干燥曲线模型进行比较,选择最佳的模型并确定其参数。
特征干燥曲线模型可以用于预测物料在不同干燥条件下的含水量变化。
通过建立物料的特征干燥曲线模型,可以根据干燥条件和目标含水量来确定干燥时间,从而提高干燥效率和产品质量。
此外,特征干燥曲线模型还可以用于优化干燥工艺。
通过改变干燥条件和控制干燥过程中的操作参数,可以调整物料的干燥特性,提高干燥速度和效果。
特征干燥曲线模型可以为工程师提供理论依据,指导他们设计和改进干燥设备。
总之,特征干燥曲线模型是一种用于描述物料在干燥过程中含水量随时间变化的数学模型。
通过建立特征干燥曲线模型,可以了解物料的干燥特性,并为优化干燥工艺提供理论依据。
特征干燥曲线模型在工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对象动态特性的迟延性 ——迟延的主要来源是多个容积的存在,容积 的数目可能有几个直至几十个。容积愈大或数目 愈多,容积迟延时间愈长。 ——有些被控对象还具有传输迟延。 由于迟延的存在,调节阀动作的效果往往需要 经过一段迟延时间后才会在被控变量上表现出来。
4)被控对象的自平衡与非自平衡特性 自平衡——被控对象,当受到扰动作用致使原来的物 料平衡关系遭到破坏后,无须外加任何控制作用,依靠 对象本身,自动随着被控变量的变化,其不平衡量会愈 来愈小,最后能够自动地稳定在新的平衡点上。 具有这种特性的被控过程称为自平衡过程。 如图中的单容水槽,其阶跃响应如图所示。
3.单容积分水槽 单容积分水槽如图2-10 所示,它与图2-5中的单容水 槽只有一个区别。在它的流 图2-10 单容积分水槽 出侧装有一只排水泵。 在图2-10中,水泵的排水量仍然可以用负载阀R 来改变,但排水量并不随水位高低而变化。这样, 当负载阀开度固定不变时,水槽的流出量也不变, 因而在式(2-10)中有ΔQ。=0。由此可以得到水位在 调节阀开度扰动下的变化规律为 d H 1 dH 1 k k 或 dt F dt F
比较: 用测试法建模一般比用机理法建模要简单 和省力,尤其是对于那些复杂的工业过程更为明显。
2.2 机理法建模
2.2.1 单容对象的传递函数
在不同的生产部门中被控对象千差万别,但最终 都是可以由微分方程来表示的。微分方程阶次的高低 是由被控对象中储能部件的多少决定的。 最简单的一种形式,是仅有一个储能部件的单容 对象。
非自平衡特性——物质或能量平衡关系破坏后,不平
衡量不因被控变量的变化而改变,因而被控变量将以固 定的速度一直变化下去而不会自动地在新的水平上恢复 平衡。这种对象不具有自平衡特性,具有这种特性的被 控过程称为非自平衡过程。 例如图中的单容积分水槽,当进水调节阀开度改变, 其阶跃响应如图2-4所示
4)被控对象往往具有非线性特性 ——严格来说,几乎所有被控对象的动态特性都呈 现非线性特性,只是程度上不同而已。 ——除存在于对象内部的连续非线性特性外,在控 制系统中还存有另一类非线性,如调节阀、继电器等元 件的饱和、死区和滞环等典型的非线性特性。
(2-4)
上述4个公式只适用于自衡过程。对于非自衡过 程,其传递函数应含有一个积分环节,即 1 s G (s) e Ts (2-5) 和
1 G( s) e s T1 s(T2 s 1)
(2-6)
2.1.3 建立过程数学模型的基本方法 ——机理法和测试法 1.机理法建模 用机理法建模就是根据生产过程中实际发生的变 化机理,写出各种有关的平衡方程以及反映流体流 动、传热、传质、化学反应等基本规律的运动方程; 物性参数方程和某些设备的特性方程等,从中获得 所需的数学模型。 如:物质平衡方程;能量平衡方程;动量平衡 方程;相平衡方程。
图2-9 具有纯迟延的单容水槽
参照式(2-11)的推导关系式,可得具有纯迟延 的单容水槽的微分方程为 d H (t ) T H (t ) K (t 0 ) (2-16) dt 其中, 0 为纯迟延时间;其它参数定义同上。 对应式(2-16)的传递函数为
H ( s) K 0 s G( s) e (2-17) ( s) 1 Ts 0 s 与式(2-13)相比多了一个纯迟延环节 e 。
2 Ho k
2 Ho d H F) H (k ) dt k
(2-11)
如果假设系统的稳定平衡工况在原点,即各变量都 以自己的零值(H 0 0, 0 0)为平衡点,则可去掉上 式中的增量符号,直接写成
(
2 Ho k
2 Ho dH F) H (k ) dt k
1.建立数学模型的目的 (l) 设计过程控制系统和整定控制器的参数 (2) 控制器参数的整定和系统的调试 (3) 利用数学模型进行仿真研究 (4) 进行工业过程优化
2.被控对象数学模型的利用方式 离线 过去被控对象数学模型只是在进行控制系统的设计 研究时或在控制系统的调试整定阶段中发挥作用,这 种利用方式是离线的。 在线 近十多年来,由于计算机的发展和普及,相继推出 一类新型计算机控制系统,其特点是它要求把被控对 象的数学模型作为一个组成部分砌入控制系统中,如 预测控制系统。这种利用方式是在线的,它要求数学 模型具有实时性。
d H 1 1 (Qi Qo ) (Qi Qo ) dt F F
F为水槽的横截面积
(2-7)
当进水阀前后压差不变时,Qi 与 成正比关系, 即
Qi k
(2-8)
对于流出侧的负载阀,其流量与水槽的水位高度有 关,即 (2-9) Q k H
o
式(2-9)是一个非线性微分方程。这个非线性给下一 步的分析带来很大的困难,应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 量避免。如果水位始终保持在其稳态值附近很小的范围 内变化,那就可以将上式加以线性化。
1.单容水槽 单容水槽如下图所示。不断有水流入槽内,同时 也有水不断由槽中流出。水流入量 Qi 由调节阀开度 加以控制,流出量Qo 则由用户根据需要通过负载阀 R 来改变。被控变量为水位H,它反映水的流入量与流 出量之间的平衡关系。现在分析水位在调节阀开度扰 动下的动态特性。
图2-5 单容水槽
K G(s) e s Ts 1
② 二阶惯性环节加纯迟延
K G( s) e s (T1 s 1)(T2 s 1)
(2-1)
(2-2)
③ n阶惯性环节加纯迟延
K s G( s) e (Ts 1) n
(2-3)
④ 用有理分式表示的传递函数
bm s m b1 s b0 s G( s) e , (n m) n an s a1 s a0
2.测试法建模 测试法一般只用于建立输入输出模型。 它是根据工业过程的输入和输出的实测数据进行某 种数学处理后得到的模型。 主要特点:是把被研究的工业过程视为一个黑匣子,完全从
外特性上测试和描述它的动态性质,因此不需要深入掌握其内 部机理。 为了有效地进行这种动态特性测试,仍然有必要对过程 内部的机理有明确的定性了解,例如究竟有哪些主要因素在起 作用,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如何等等。
根据上式可得水位变化与阀门开度变化之间的传 递函数为 H ( s) k G(s) (2-18)
( s)
Fs
式(2-18)代表一个积分环节,它的阶跃响应
h(t ) kຫໍສະໝຸດ Ft(2-19)
为一条直线,如图2-11所示。
图2-11 单容积分水槽水位的阶跃响应
2.2.2 多容对象的传递函数
第2章 被控过程的数学模型
目 录
2.1 过程模型概述 2.2 机理法建模 2.3 测试法建模 2.4 利用MATLAB建立过程模型
2.1 过程模型概述
2.1.1 被控过程的动态特性
——在过程控制中,被控对象内部所进行的物理、 化学过程可以是各式各样的,但是从控制的观点看, 它们在本质上有许多相似之处。 ——在生产过程中,控制作用能否有效地克服扰 动对被控变量的影响,这就要对被控对象的动态特性 进行研究。
式(2-13)是最常见的一阶惯性系统,它的阶跃响应
y(t ) K (1 e )
是指数曲线,如图2-6所示。
t T
图2-6 单容水槽水位的阶跃响应
2. 具有纯迟延的单容水槽 对于如图2-9所示的单容水槽,它与图2-5不同是 进水调节阀距入槽有一段较长的距离。因此该调节 阀开度 变化所引起的流入量 Qi 变化,需要经过 一段传输时间 0 才能对水槽液位产生影响。
如考虑水位只在其稳态值附近的小范围内变化,故 由式(2-9)可以近似认为
Qo Qo 0 k 2 Ho ( H H o ) Qo 0 Qo k 2 Ho H k 2 Ho H
则
(2-10)
将式(2-8)和式(2-10)代入式(2-7)中得
或
(
d H 1 k (k H ) dt F 2 Ho
假设调节阀均采用线性阀,则有
1 1 Q o H 2 (2-22) Q1 H 1 ; Qi k ; R2 R1
将式(2-22) 代入式(2-20)和式(2-21)中,消去中间 变量后可得
d H 2 d H 2 T1 T2 (T1 T2 ) H 2 K (2-23) 2 dt dt T2 R2 F2 ; K k R2 T1 R1 F1 ; 其中,
5.被控对象数学模型的表达形式 (l ) 按系统的连续性划分为: 连续系统模型和离散系统模型。 (2) 按模型的结构划分为: 输入输出模型和状态空间模型。 (3) 输入输出模型又可按论域划分为: 时域表达(阶跃响应)和频域表达(传递函数)。
6. 被控过程传递函数的一般形式 根据被控过程动态特性的特点,典型工业过程控制 所涉及被控对象的传递函数一般具有下述几种形式: ① 一阶惯性加纯迟延
2.1.2 数学模型的表达形式与要求 ——研究被控过程的特性,就是要建立描述被控过程 特性的数学模型。 ——数学模型有静态模型和动态模型之分。 这里讨论工业过程的动态模型。 工业过程动态数学模型的表达方式很多,其复杂程度 可以相差悬殊,对它们的要求也是各式各样的,这主要 取决于建立数学模型的目的何在,以及它们将以何种方 式加以利用。
以上讨论的是只有一个储能部件的对象,实际对 控过程往往要复杂一些,即具有一个以上的储能部 件。 1.双容水槽 对于如图2-12 所示的双容水槽。
图2-12 双容水槽
根据图2-12可知,水槽1和水槽2的物料平衡方程分 别为 d H1 1 (Qi Q1 ) 水槽1: (2-20) dt F1 d H 2 1 (Q1 Qo ) 水槽2: (2-21) dt F2
1.被控过程的分析
——工业生产过程的数学模型有静态和动态之分 ——静态数学模型是过程输出变量和输入变量之间 不随时间变化时的数学关系。 ——动态数学模型是过程输出变量和输入变量之间 随时间变化时动态关系的数学描述。 过程控制中通常采用动态数学模型,也称为动态 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