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压带风带与气候类型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夏季,S市主要受
A.季风影响 C.低压控制
B.西风带影响 D.高压控制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 微专题二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应从气温和降水两个角度去理解。
主要考虑纬度因素,即根据其所在纬度判断热量带,从
气温 而考虑其气温状况。 从赤道到两极方向,热量带由热带过渡到寒带,气温也 逐渐降低。
图中M地积雪深度低于周围地区, 该地可能是
A.农田
B.林地
C.城区
D.乡村
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在图中所示甲乙丙丁四地,年降水量由多到少的正确排序是
A.甲乙丙丁 B.乙甲丙丁
C.丙丁乙甲 D.丁丙乙甲
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板栗属于喜光、喜暖的落叶阔叶树种,是北京西山地区重要的经济林木。
在甲乙丙丁四地中,最适宜大面积栽种板栗的是
气压带和风带 第三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 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1. 掌握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季节移动规律,能 够运用其分析全球气候类型的成因、分布和特点
2. 识记北半球冬夏季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而形成的气 压中心;理解东亚、南亚季风的成因及影响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分布与移动规律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少雨且集中于夏季
冬 冷
50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
盛行西风带
40
副热带高气压带 30
全年多雨 地中海气候 冬季多雨
大陆性气候 全年少雨
热带沙漠气候 全年少雨
夏
温带季风气候 热
夏季多雨
亚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多雨
夏 热
冬 温
东北信风带 20 热带草原气候 夏季多雨
热带季风气候 全 夏季多雨 年
洋沿岸
受极地气团或冰洋气团控制
全年严寒
寒带冰原 气候
南北半球极地附近内陆
南极大陆、格陵兰岛
纬度最高,太阳辐射弱, 受冰洋气团控制
全年酷寒
高原和高山 气候
高大的山地、高原
青藏高原、南美安第斯山脉
地势高,地形起伏大
气候垂直变 化明显
世界各种气候类型的气候特征
描述气候特征
气温特征+降水特征
常见句式
① 全年{气温}{降水}
10
高பைடு நூலகம்
赤道低气压带
热带雨林气候 全年多雨
温
0
海陆位置
同纬度陆地夏季气温比海洋高,冬季低;内陆降水少。 同纬度海洋冬季气温比陆地高,夏季低;近海一般降水多。
地形
随海拔升高,气温降低;海拔每升高100m,气温下降0.6℃。 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形成雨影区。
有同学认为我国山脉的迎风坡都是山地的东南坡,对不对?为什么?
南北纬40°~60°之间 的大陆西岸
西欧
全年受西风带控制 全年温和多雨
4.亚寒带和寒带气候类型
气候类型
分布规律
典型地区
成因
气候特征
亚寒带大陆 性气候
北纬50°~70°之间的大陆 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
全年受极地气团控制
冬长严寒 夏短温暖
寒带苔原 气候
北半球极地附近的沿海
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冰 纬度高,太阳辐射弱,
第三步:“地球公转使其移”。地球公转使太阳 直射点随季节南北移动,在地表性质均一、太 阳直射点南北移动的情况下,形成气压带、风 带随季节有规律地移动,如右图所示。
极地高气压带 极地东风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盛行西风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东北信风带
赤道低气压带
东南信风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盛行西风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极地东风带 极地高气压带
明显
海陆位置和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右图为我国某区域冬季某日8时至次日8时 的降雪量和积雪深度分布图,该时段该区域 风向主要为偏东风,云量分布差异不明显。
造成该区域东西部积雪深度差异的 主要因素是 A.降雪量 B.温度 C.光照 D.地形
海陆位置和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右图为我国某区域冬季某日8时至次日8时 的降雪量和积雪深度分布图,该时段该区域 风向主要为偏东风,云量分布差异不明显。
热带
0°
温带 45°
寒带
90°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应从气温和降水两个角度去理解。
降水 主要考虑不同气压带和风带的大气运动状况 (是否含有丰富的水汽或者具备降温过程)
气压 带
关键信息点
垂直运动是 上升还是下沉
对降水的影响
低压盛行上升气流,降水多 (高压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
典例
赤道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极锋
热力原因 动力原因 动力原因 热力原因
盛行西风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赤道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盛行西风带
气压带、风带会跟随太 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而 南北移动 40˚ 30˚ 赤道低气压带
夏半年偏北
冬半年偏南
30˚ 40˚
纬度30°到40°
冬季:盛行西风带
夏季:副热带高气压带
分布 气压带和风带在不同的角度观察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近年来,高考常涉及局部图和变式图的考查,但大都离 不开以下三种类型:
方法技巧
图示法记忆气压带、风带与气候的形成(以北半球为例) 不同气压带、风带控制区形成的气候类型各不相同,有的气候为单一气压 带、风带控制形成,还有的是两个交替控制形成,其对应关系如下图所示:
非地带性气候类型的分布
非地带性气候类型的分布
根据自然特征判断气候类型
水分盈亏量是降水量减去蒸发量的差值,反 映气候干湿状况。当水分盈亏量>0时,表 示水分有盈余,气候湿润;当水分盈亏量< 0时,表示水分有亏缺,气候干燥。右图为 “我国两地年内平均水分盈亏和湿度曲线图”
纬度位置
大气环流 海陆位置 地形 洋流 其它
纬度位置
纬度位置影响着地面获取太阳辐射的多少,主要影响气温,是影响气 候的基本因素;不同纬度,气候不同。
大气环流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其季节移动,主要影响降水。
90
极地高气压带
80
极地东风带 70
冰原气候 全年少雨 苔原气候 全年少雨
寒全 冷年
副极地低气压带 60
A.甲
B.乙
C.丙
D.丁
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判断
• 微专题二
世界气候类型形成和分布
1.热带气候类型
气候类型
分布规律
典型地区
成因
气候特征
热带雨林 气候
南北纬10°之间
亚马孙河流域、刚果河 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流域、印度尼西亚
盛行上升气流
全年 高温多雨
热带草原 气候
南北纬10°~23°26′ 之间
非洲中部、巴西南部、 澳大利亚大陆北部和南
第三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气候类型的判断
气候类型的成因、分布规律及判断 是每年的必考内容。
1. 掌握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特征、分布和成因。 2. 学会根据图表资料判断气候类型。
影响气候的因素
• 微专题一
影响气候的因素
一个地方气候的形成是纬度位置、大气环流、海陆分布、地形、洋流、 人类活动等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应从气温和降水两个角度去理解。
降水 主要考虑不同气压带和风带的大气运动状况 (是否含有丰富的水汽或者具备降温过程) 典例
关键信息点
水平运动 的海陆方向
对降水的影响 风从海洋吹向陆地,降水多
西风影响地区;马达加斯加岛东侧 (信风影响的大陆中部和西部地区)
(风从陆地吹向海洋,降水少)
3.温带气候类型
气候类型
分布规律
典型地区
成因
气候特征
温带季风 气候
北纬35°~55°之间 的大陆东岸
我国华北、东北,日本、 朝鲜半岛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冬季寒冷干燥 夏季高温多雨
温带大陆性 南北纬40°~60°之间
气候
的大陆内部
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 的内陆地区
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
冬寒夏热 干旱少雨
温带海洋性 气候
全年 干旱少雨
2.亚热带气候类型
气候类型 分布规律
典型地区
成因
亚热带季风 气候
南北纬25°~35°之间的 大陆东岸
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地中海气候
南北纬30°~40°之间的 大陆西岸
地中海沿岸
副热带高气压带和 西风带交替控制
气候特征
冬季低温少雨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温和多雨 夏季炎热干燥
全年都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终年温和湿润 终年炎热干燥 终年高温多雨
受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影响而形成的气
候类型及其气候特征
气候类型
成因
气候特征
地中海气候
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冬季受西风带控制
夏季炎热干燥 冬季温和多雨
热带草原气候
干季时受信风带控制 湿季时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全年高温 一年可分为干湿两季
②
夏季{气温}{降水} 冬季{气温}{降水}
③ 全年{气温},夏季{降水}
④ 冬冷夏热,全年少雨
常见气候类型快速判断
热带 亚热带
温带
终年皆高温:>15℃ 冷季最低温:0℃ < T < 15℃ 冷季最低温:< 0 ℃
热带雨林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
全年多雨 降雨特别均匀,但年雨量较小 雨热同期 雨热不同期
部
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 交替控制
干、湿季 明显交替
热带季风 气候
10°N~23°26′N 之间大陆东岸
亚洲中南半岛、 印度半岛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 全年气温高, 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分旱雨两季
热带沙漠 南北纬23°26′~30° 撒哈拉、阿拉伯半岛、
气候 之间的大陆内部和西岸
澳大利亚中西部
副热带高气压带 或信风带控制
旱季时受因海陆热力差异而形成
热带季风气候
的东北季风的控制,雨季时受气 压带、风带北移而形成的西南季
风的控制
全年高温 一年可分为旱雨两季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右图中M、N海域均是世界优良渔场从大气环 流对天气的影响分析,比较M、N两渔场捕捞 作业的天气条件。
冬半年M渔场和N渔场都盛行西风,阴雨天 气多,海面风浪大;夏半年N渔场仍盛行西 风,而M渔场受副热带高压影响,多晴朗高 温天气,海面风浪小
A.江淮地区出现梅雨天气 B.华北平原正值麦收 C.东北地区受洪水危害严重 D.济南昼开始短于夜
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特点
2010年3月以来,北大西洋极圈附近的冰岛发生大规模火山喷发, 火山灰蔓延使欧洲航空业蒙受重大损失。
导致冰岛火山灰蔓延到欧洲上空的 气压带和气流是 A.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 B.副极地低气压带和西风 C.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东北风 D.副极地低气压带和东北风
风带
关键信息点
水平运动 的纬度方向
对降水的影响
风从低纬度吹向高纬度,降水多 (风从高纬度吹向低纬度,降水少)
典例
西风带 (信风带)
全年受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的气候类型 及其气候特征
气候类型
成因
气候特征
温带海洋性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全年都受中纬西风带控制
全年都受副热带高气压带 或信风带控制
不对。在我国东部季风区,山地的迎风坡多为东南坡,但并不是 所有山地东南坡都是迎风坡,例如在西北地区,天山的北坡为来 自北冰洋和大西洋水汽的迎风坡,降水比南坡多。
洋流
暖流经过地区,气温较高,降水较多; 寒流经过地区,气温较低,降水较少。
人类活动
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使全球气候变暖。 人类植树造林、修水库也可调节局部气候。
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特点
右图中①②③④表示气压带,⑤⑥⑦表示风带。
有关图中气压带和风带的正确判断是 A.①—低气压带—冷暖空气相遇形成 B.⑤—低纬信风带—东南风 C.②—高气压带—空气冷却下沉形成 D.⑥—中纬西风带—西南风
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特点
右图中①②③④表示气压带,⑤⑥⑦表示风带。
与图中气压带和风带分布时间一致的地理 现象是
• 微专题一
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分布和季节移动规律
第一步:“冷热不均使其动”。地表性质均 一,地球不自转的情况下,在极地与赤道 之间形成单圈闭合环流,如右图:
第二步:“地球自转使其偏”。地表性质均一,地球自转的情况下,形成“三圈 环流”,如下图:
各气压带的高低性质主要取决于各气压带气流在垂直方向上的运动状况,即 上升和下沉,凡盛行下沉气流的区域,必定为高气压带,而盛行上升气流的 地区,则必定为低气压带。
①、②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A.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和高山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D.高原和高山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结合统计图表分析气候特征
右表为四地气温、降水统计 资料。
地点 纬度 23°08
① ′
气温(℃) 一月 七月
13.3 28.4
降水量(mm) 一月 七月 全年
纬度位置和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
右图中四条曲线分别表示北美、南美、 澳大利亚和非洲四大陆西岸0°~ 40°范围内年降水量分布的状况。
表示北美大陆西岸降水状况的是 A.①曲线 B.②曲线 C.③曲线 D.④曲线
纬度位置和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
右图中四条曲线分别表示北美、南美、 澳大利亚和非洲四大陆西岸0°~ 40°范围内年降水量分布的状况。 M对应的地点年降水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低,蒸发旺盛 B.盛行东北信风,水汽含量少 C.终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 D.沿岸有势力很强的寒流流经,降温减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