态度与行为的关系及案例分析知识交流
态度与行为的关系doc资料
态度与行为的关系在心理科学发展的早期,有一个未经验证的假设,即不论是对蔬菜的偏爱还是对他人的看法(社会态度),一个人的态度与行为之间一般具有一致性。
因此,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通常都先用问卷来测量被试的态度,并预测当被试真的遇到需表明态度的对象时,已测量的态度就会在其行为中反映出来。
特别是当这个假设被应用于社会态度时,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理查德·拉皮尔(Richard LaPiere)对它提出了质疑。
为了阐明他的疑问,他举了一个例子—研究人员向多名美国男子询问同一个问题:“在电车上,你愿意把你的座位让给一名亚美尼亚妇女吗?”(记住,这篇文章是在1934年发表的!)无论回答怎样,拉皮尔解释道,这种反应仅仅是一种对假设性情境的假设性反应,它未必能预测出当这名美国男子在拥挤的汽车上,真正面对一位亚美尼亚妇女时将采取的真正行动。
拉皮尔认为,即使实际情况是这样,但大部分的研究人员还是很愿意认为,他们可以通过被试对假设性问题的假设性回答所反映出的假设性态度来预测被试的真实行为。
不仅如此,这些研究人员甚至会在同样的数据基础上,得出与美国人和亚美尼亚人总体关系有关的结论。
拉皮尔提出,研究人员认为假设性行为(对调查表的反应)与真实行为之间存在直接的相关,这种假设太过于简单,且毫无根据,甚至有可能是错误的。
20世纪30年代,美国存在着严重的种族偏见与歧视。
这并不是说这种态度今天就不存在,但在60年前,这种带有歧视的行为非常普遍且被人广泛接受。
例如,一些旅馆、餐馆常有拒绝为一些种族或少数民族的人提供服务的规定,这是很普遍的事情。
为此,拉皮尔决定利用这些带有种族歧视的规定来验证他的观点,即口头表达的态度并不能预测真实的行为。
【理论假设】在1930—1931年间,拉皮尔与一对年轻的中国夫妇四处旅行,“这对夫妇很有风度、富有魅力,并能很快赢得那些有机会与他们打交道的人的钦佩与尊重”。
那时,在美国人们对亚裔存在着严重的偏见与歧视。
行为影响态度的例子
行为影响态度的例子
1. 当你总是对别人微笑,时间久了,你会发现自己的内心也变得更加愉悦了呢。
就像那个总是在小区门口站岗的保安大叔,他每天对进进出出的人都笑眯眯的,后来呀,他自己都说每天心情超好!
2. 要是你经常主动去帮助他人,慢慢地你就会觉得帮助别人是一件超级自然的事儿。
想想看救护车司机小王,总是争分夺秒地去救人,他现在不是把帮助他人当成了习惯嘛!
3. 假如你持续保持乐观的心态,哇塞,你会察觉到周围的一切都变得美好起来啦。
就如同那个经历了很多挫折却依然笑容满面的女孩莉莉,她不就收获了更多的快乐吗?
4. 当你刻意让自己每天锻炼,之后你肯定会爱上运动带来的那种活力感觉哟。
你看隔壁的张大爷,天天坚持晨练,现在一天不练就浑身不自在呢!
5. 如果你总是尝试新的事物,你会惊叹自己的眼界竟然变得如此开阔了呀。
想想那些经常去旅行、去尝试不同美食的人,他们的生活不就丰富多彩极了嘛!
6. 要是你反复对自己说“我能行”,不知不觉中你就真的相信自己能做到很多事情呢。
就像准备参加演讲比赛的小明,一直给自己打气,最后真的表现得超棒的!
7. 假如你养成阅读的习惯,你会发现自己的知识储备蹭蹭往上涨啊。
就如同爱读书的王老师,那知识渊博的,多让人羡慕呀!
8. 当你强迫自己去面对恐惧,最后你会神奇地发现恐惧也没那么可怕啦。
就像那个原本怕水的小军,现在都敢去游泳了呢!所以说呀,行为真的可以影响态度呢,我们都要积极地去行动起来呀!。
关于态度问题的案例 分析
讨论问题参考1、用态度协调原理解释该厂厂长产生矛盾心理的原因。
态度是一个人对人、事、物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倾向,由三种成分构成,分别是: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成分。
态度的三成分:①认知成分:人们对人、事、物的看法;②情感成分:人们的情绪体验,即好恶感;③行为成分:人们面对人、事、物时的实际行动。
态度协调理论认为:当态度的三种成分协调时,人会感到很幸福;当三种成分轻微不协调时,人会处于一种紧张的状态;当三种成分严重不协调时,人就会处于一种痛苦的状态,甚至可能产生抑郁症、焦虑症和强迫症。
调整三成分协调并不容易,态度协调原理不但指出了人痛苦的一个来源,还说明了很多现象。
由于人的天性是逃避痛苦、走向幸福,因此当态度三成分严重不协调时,人们就会力图重新调整认知、情感、行为三者之间的关系,使之一致化。
在本案例中,厂长的矛盾心理来源于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成分三者的不协调。
认知成分方面--张明无论是管理水平与业务能力都较王硕好;情感成分方面--张明在工作中,心直口快,不讲情面,甚至有一次还让他下不来台,他又倾向于任命王硕;认知和情感成分的不一致,最终导致行为的拖沓,犹豫不决,无法做出最终人选决定。
2、依据态度不协调理论,你怎样帮他想通?解决态度不协调问题有学者提出了三种途径:( 1) 改变行为, 使对行为的认知符合态度的认知。
比如, “知道吸烟有危害”而“每天还在吸烟”的人, 把烟戒掉。
这样, 两个认知元素便协调起来。
( 2) 改变态度, 使其符合行为。
如认为“自己比别人都聪明”, 而期终考试时“两门功课不及格”的人, 改变对自己原先的评价, 认知到自己不过是个中等或者中等偏下的学生, 这样认知达到协调。
( 3) 引进新的认知元素, 改变不协调的状况。
如为了缓解吸烟问题上出现的认知不协调和心理紧张, 可以寻找有关吸烟不会致癌, 甚至反而对身体有些益处的事例知识。
结合上述这三种解决方法,对于本案例可以采取如下方法来帮助厂长相通:1)调整认知,使认知和情感达成一致:张明的管理水平和业务能力并没有原来印象中的那么好,张明的工作成绩是两位能力强、认真负责的下属干出来的,如果用这两位下属辅助王硕的工作,将会取得更好的业绩。
态度与行为的关系
态度与行为的关系在心理科学发展的早期,有一个未经验证的假设,即不论是对蔬菜的偏爱还是对他人的看法(社会态度),一个人的态度与行为之间一般具有一致性。
因此,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通常都先用问卷来测量被试的态度,并预测当被试真的遇到需表明态度的对象时,已测量的态度就会在其行为中反映出来。
特别是当这个假设被应用于社会态度时,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理查德·拉皮尔(Richard LaPiere)对它提出了质疑。
为了阐明他的疑问,他举了一个例子—研究人员向多名美国男子询问同一个问题:“在电车上,你愿意把你的座位让给一名亚美尼亚妇女吗?”(记住,这篇文章是在1934年发表的!)无论回答怎样,拉皮尔解释道,这种反应仅仅是一种对假设性情境的假设性反应,它未必能预测出当这名美国男子在拥挤的汽车上,真正面对一位亚美尼亚妇女时将采取的真正行动。
拉皮尔认为,即使实际情况是这样,但大部分的研究人员还是很愿意认为,他们可以通过被试对假设性问题的假设性回答所反映出的假设性态度来预测被试的真实行为。
不仅如此,这些研究人员甚至会在同样的数据基础上,得出与美国人和亚美尼亚人总体关系有关的结论。
拉皮尔提出,研究人员认为假设性行为(对调查表的反应)与真实行为之间存在直接的相关,这种假设太过于简单,且毫无根据,甚至有可能是错误的。
20世纪30年代,美国存在着严重的种族偏见与歧视。
这并不是说这种态度今天就不存在,但在60年前,这种带有歧视的行为非常普遍且被人广泛接受。
例如,一些旅馆、餐馆常有拒绝为一些种族或少数民族的人提供服务的规定,这是很普遍的事情。
为此,拉皮尔决定利用这些带有种族歧视的规定来验证他的观点,即口头表达的态度并不能预测真实的行为。
【理论假设】在1930—1931年间,拉皮尔与一对年轻的中国夫妇四处旅行,“这对夫妇很有风度、富有魅力,并能很快赢得那些有机会与他们打交道的人的钦佩与尊重”。
那时,在美国人们对亚裔存在着严重的偏见与歧视。
如何理解态度和行为的关系?
如何理解态度和行为的关系?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经常听到关于态度和行为的话题。
但是,很多人并不了解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正如我们所说,“态度决定一切”,但是这并不一定意味着我们的行动会与我们的态度保持一致。
那么,什么是态度?什么是行为?它们又是如何相互关联的呢?一、什么是态度?我们可以将态度视为一个人对某个人或事物的总体看法或评估。
它通常是由个人的信念、价值观、情感、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等因素形成的。
具体来说,态度可以是支持、反对、喜欢、讨厌或中立等。
这种观点或评估通常会影响个人在日常生活中所做出的决定。
二、什么是行为?行为是指一个人在特定情况下的动作或反应,它通常是与一个人的意识和决定相关联的。
换句话说,我们的行为是我们与外界互动时的反应。
行为可以是积极、消极、合适、不合适等等。
三、“态度”和“行为”的关系“态度”和“行为”这两个词汇常常用来描述一个人的个性和行为的特点。
理论上,一个人的态度应该与他的行为一致。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这种一致性并不是总是存在的。
有时候,我们会发现一个人的态度与他的行为并不相符合。
1、影响态度和行为不一致的因素许多因素会影响一个人的态度和行为不一致,其中包括个人因素,社会因素和环境因素。
例如,一个人可能会因为内部矛盾或需求而做出与他的态度不一致的行为。
此外,社会因素,例如社交压力或权威影响,也可以影响人的行为。
2、怎样避免态度和行为的错误不一致?为了确保态度和行为的一致性,我们可以尝试将态度转化为行为意图。
这意味着我们要明确表达我们的行为意图,并尝试采取行动来实现它们。
同时,我们还应该注意自己的行为是否与我们的态度保持一致,这样我们就可以知道我们是否可以自己管理好自己的状态。
四、正确理解态度和行为的关系对我们日常生活有什么益处?了解态度和行为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
当我们遇到一个人时,我们应该从他的行为中寻找他的态度,因为有时候一个人的态度很难直接表现出来。
态度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结果
我现在学习基本上调节过来了,除了语文,其他科目都可以保证进前二十:不是我不用心学语文.找上小学时语文是很好的,我就是不喜欢现在的话文老师.觉得她总是看我不顺眼,因此我的语文成绩总是没有突破。
遇到这种情况,请先回想自己入学以来的表现,特别是在语文课上的表现,是不是有什么做得不够好甚至让老师觉得不对的地方.以至于让老师“看不顺服”。
有个心理学家说过:喜欢和厌恶都是相互的。
人相人之间的感情是互相给予的,如果你很喜欢—个人.他一般没有理由很讨厌你。
所以.请仔细反思—下,自己是不是对这个老师有先入为主的看法。
是不是常常拿她和以前的语文老师比较.从而对她产生了抵触情绪?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建议不要常常把前后两个老师进行比较。
而且,小学和中学的教学方式和要求是完全不同的,老师所做的也不会相同。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男孩以前的语文老师是一个比较主张让孩子自由发挥思想的人,所以他在布置下作文题目后,无论学生用什么文章格式写,用正说或反叙,他一律只管文现是否通畅,文字表达有无错误,内容是否健康,其他一律不作强调,所以孩子们觉得非常舒畅.思维也很活跃。
常常—个作文题,全班同学可以写出很多种形式的美文。
这个男孩子也和全班同学一样,异常喜欢这位老师,升了中学后,新老师的上课方式不一样,要求也不一样了。
这个男孩是个个性相当强的孩子,对此很反感。
他不理睬新老师的教学方法,依然按照自己以前的思路去做所有的功课,结果他的语文一直就处在班里中下水平。
特别是到了初二,老师在写作方面,要求同学们严格按照规定的格式去写,这个男孩很想不通:这个老师为什么总看我不顺眼,总把我的作文分打得低低的?也因此更讨厌语文课。
后来,男孩明白了过去和现在的要求不同之处,也明白了语文老师并非是有意为难他。
当他改变了看法,主动地向语文老师请教时,发现她原来是一个很有责任心的、很可爱的老师,而且对目前中考的语文教学问题(说白了就是“应试问题”)很有经验。
他开始尝试用她教的方法去做功课,很快他的语文成绩又升到了班里的前十名。
五个经典的沟通案例分析
事例一:不会交流,从同事到冤家小贾是公司销售部一名职工,为人比较平和,不喜争吵,和同事的关系处得都比较好。
可是,前一段时间,不知道为何,同一部门的小李老是到处和他过不去,有时还成心在他人眼前指桑骂槐,对跟他合作的工作任务也都存心让小贾做得多,甚至还抢了小贾的好几个老客户。
开初,小贾感觉都是同事,没什么大不了的,忍一忍就算了。
可是,看到小李这样猖狂,小贾一负气,告到了经理那边。
经理把小李责备了一通,此后,小贾和小李成了绝对的冤家了。
事例评论:小贾所碰到的事情是在工作中常常出现的一个问题。
在一段时间里,同事小李对他的态度大有改变,这应当是让小贾有所警备的,应当留意能否是哪里出了问题了。
可是,小贾不过一味的谦让,这个谦让不是一个好方法,更重要的应当是多交流。
小贾应当考虑能否是小李有了一些什么想法,有了一些误解,才让他对自己的态度变得这么恶劣,他应当主动实时和小李进行一个真挚的交流,比方问问小李能否是自己什么地方做得不对,让他尴尬了之类的。
任何一个人都不喜爱与人结仇的,可能他们之间的误解和矛盾在比较浅的时候就会经过实时的交流而消逝了。
可是结果是,小贾到了忍不下去的时候,他选择了起诉。
其实,找主管来说明一些事情,不可以说方法不对。
重点是怎么办理。
可是,在这里小贾、部门主管、小李三人犯了一个共同的错误,那就是没有坚持“对事不对人”,主管做事也过于轻率,没有起到应有的调理作用,他的一番责备反而加剧了二人之间的矛盾。
正确的做法是应当把两方产生误解、矛盾的疙瘩解开,增强职工的交流来办理这件事,我想这样做的结果必定会好得多。
我们每个人都应当学会主动地交流,真挚地交流,策略地交流,这样一来就能够化解好多工作与生活中完整能够防止发生的误解和矛盾。
事例二:相同的事物,不同的理解前些日子出差,客户的公司门口有一家宠物店,看到宠物店中有一条小狗,经过一番讲价还价,把小狗买了下来带回家去。
夜晚给二姐打电话,告诉她我买了一条博美,她特别快乐,立刻咨询狗是什么颜色,多大了,可爱吗?夜晚,大姐打电话来咨询我近来的状况,小狗在我接电话的时候叫起来,大姐在电话里一听到有狗在叫,就问能否很脏,咬人吗?有没有打预防针相同是关于一条狗的理解,但是不同的人反应的确差异很大。
结合现实案例谈谈态度与行为的关系
结合现实案例谈谈态度与行为的关系首先,了解一下什么是态度,什么是行为。
态度,是人们在自身道德观和价值观基础上对事物的评价和行为倾向。
态度表现于对外界事物的内在感受(道德观和价值观)、情感(即“喜欢-厌恶”、“爱-恨”等)和意向(谋虑、企图等)三方面的构成要素。
激发态度中的任何一个表现要素,都会引发另外两个要素的相应反应,这也就是感受、情感和意向这三个要素的协调一致性。
行为,是指人们一切有目的的活动,它是由一系列简单动作构成的,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一切动作。
那么,在现实中,态度和行为是怎样影响彼此的,它们又会有怎样的关系呢?我们来看一下下面这个例子,看看态度是如何影响行为的。
一位心理学家想知道人的心态对行为到底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于是他做了一个实验。
首先,他让10个人穿过一间黑暗的房子,在他的引导下,这10个人皆成功地穿了过去。
然后,心理学家打开房内的一盏灯。
在昏暗的灯光下,这些人看清了房子内的一切,都惊出一身冷汗。
这间房子的地面是一个大水池,水池里有十几条大鳄鱼,水池上方搭着一座窄窄的小木桥,刚才,他们就是从这座小木桥上走过去的。
心理学家问:“现在,你们当中还有谁愿意再次穿过这间房子呢?”没有人回答。
过了很久,有3个胆大的人站了出来。
其中一个小心翼翼地走了过去,速度比第一次慢了许多;另一个颤颤巍巍地踏上小木桥,走到一半时,竟只能趴在小桥上爬了过去;第三个刚走几步就一下子爬下了,再也不敢不前移动半步。
心理学家又打开房内的另外9盏灯,灯光把房里照得如同白昼。
这时,人们看见小木桥下方装有一张安全网,只由于网线颜色极浅,他们刚才根本没有看见。
“现在,谁愿意通过这座小木桥呢?”心理学家问道。
这次又有5个人站了出来。
“你们为什么不愿意呢?”心理学家问剩下的两个人。
“这张安全网牢固吗?”两个人异口同声地反问。
很多时候,成功就像通过这座小木桥一样,失败恐怕不是力量薄弱、智力低下,而是周围环境的威慑——面对险境,很多人早就失去了平静的心态,慌了手脚,乱了方寸。
态度与行为的关系及案例分析
态度与行为的关系及案例分析态度与行为的关系及案例分析一、什么是态度1、含义:是指个体对所处环境中的人物、事情及其他客体比较持久认知、情感和倾向性。
反映个人对人物、事物、客体的心里感受。
态度不仅可以影响一个人的行为,而且也可以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
2、对象:态度所指向的人物、事物或其他客体3、成分:态度的心里构成(1)态度的认知成分:是指个体对某种事物或对象的看法、评价以及带有评价意义的叙述。
信念、观点、知识和信息的组成。
既包括对人对事的知晓,也包括对人对事的评论、赞同或反对。
(2)态度的情感成分:是指个体由认知而产生的对态度对象的一种情绪情感体验,即态度中的情绪情感部分。
(3)态度的意向成分:个体对态度对象的反映倾向,是行为的准备状态,即准备对态度对象做出某种反映。
4、态度的功能(作用)(1)决定着人们对外界事物的判断与选择(态度的习惯性)①导致刻板印象②导致先入为主的判断③导致晕轮效应(2)态度的稳定持久性(忍耐性或坚持作用)①决定了人的态度面对变化了的环境的忍耐性的高低②预示着个体对事物的行为反映模式的规律性(3)态度对学习的影响(选择性)(4)态度的隐藏性(5)态度对矛盾和冲突的调节功能二、态度的形成和改变1、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1)需要的影响:凡能满足自己需要的对象或能帮助自己达到目标的对象必然产生喜欢的态度,反之产生厌恶的态度。
(2)知识的影响:知识形成态度,也改变态度。
(3)团体的影响(4)个人性格的影响(5)行为的影响(6)其他:个人创伤或戏剧性的经验。
2、态度的形成过程态度是在长期的生活环境、教育和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是一个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不稳定到稳定的过程。
(1)服从阶段:是指个体为了获得奖酬或免受惩罚,按照社会的要求、集体的规范或别人的意志而采取的表面服从的行为。
①外力性②表里不一性③暂时性④转化性⑤模仿性(2)同化阶段:是指个体自觉自愿的接受别人的观点、信念、态度与行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与行为逐渐和他人或团体的态度相接近的过程。
态度与行为的关系
态度与行为的关系
人们的态度与行为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所以可以按他人的态度来预测其行为。
但是,态度与行为之间并非一对一的关系,态度只是一种行为倾向,它并不等于行为。
在通过态度预测行为的时候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态度的特殊性水平:在通过态度预测行为的时候应该先看态度是指向一般群体还是特殊个体。
许多研究者发现,态度的特殊性水平越高,其预测行为越准确。
2.时间因素:一般来说,在态度测量与行为发生之间的时间间隔越长,不可知事件改变态度与行为关系的可能性越大。
例如,在总统选举中,一周前的民意调查结果要比一个月前的民意调查结果更为准确。
3.自我意识:内在自我意识高的人较为关注自身的行为标准,因此,用内在自我意识高的人的态度预测行为有较高的效度:而公众自我意识高的人比较关注外在的行为标准,所以难以用公众自我意识高的人的态度对其行为加以预测。
4.态度强度:与弱的态度相比,强烈的态度对行为的决定作用更大。
但是怎样才能使态度变强呢?心理学家戴维森发现,仅对对象要求更多的信息就足以使对象的态度增强。
增强态度的另一个途径是让某个人参与到态度对象中来,让人们参与某些事情是增强其态度的有效手段,反过来也用人们的参与来预测态度与行为的一致性。
5.态度的可接近性:指态度被意识到的程度,越容易被意识到的态度,对我们来说它的可接近性就越大。
一般来说,来自直接经验的态
度对行为的影响大,就是因为这类态度的可接近性大。
态度与行为的关系及案例分析
态度与行为的关系及案例分析一、什么是态度1、含义:是指个体对所处环境中的人物、事情及其他客体比较持久认知、情感和倾向性。
反映个人对人物、事物、客体的心里感受。
态度不仅可以影响一个人的行为,而且也可以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
2、对象:态度所指向的人物、事物或其他客体3、成分:态度的心里构成(1)态度的认知成分:是指个体对某种事物或对象的看法、评价以及带有评价意义的叙述。
信念、观点、知识和信息的组成。
既包括对人对事的知晓,也包括对人对事的评论、赞同或反对。
(2)态度的情感成分:是指个体由认知而产生的对态度对象的一种情绪情感体验,即态度中的情绪情感部分。
(3)态度的意向成分:个体对态度对象的反映倾向,是行为的准备状态,即准备对态度对象做出某种反映。
4、态度的功能(作用)(1)决定着人们对外界事物的判断与选择(态度的习惯性)①导致刻板印象②导致先入为主的判断③导致晕轮效应(2)态度的稳定持久性(忍耐性或坚持作用)①决定了人的态度面对变化了的环境的忍耐性的高低②预示着个体对事物的行为反映模式的规律性(3)态度对学习的影响(选择性)(4)态度的隐藏性(5)态度对矛盾和冲突的调节功能二、态度的形成和改变1、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1)需要的影响:凡能满足自己需要的对象或能帮助自己达到目标的对象必然产生喜欢的态度,反之产生厌恶的态度。
(2)知识的影响:知识形成态度,也改变态度。
(3)团体的影响(4)个人性格的影响(5)行为的影响(6)其他:个人创伤或戏剧性的经验。
2、态度的形成过程态度是在长期的生活环境、教育和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是一个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不稳定到稳定的过程。
(1)服从阶段:是指个体为了获得奖酬或免受惩罚,按照社会的要求、集体的规范或别人的意志而采取的表面服从的行为。
①外力性②表里不一性③暂时性④转化性⑤模仿性(2)同化阶段:是指个体自觉自愿的接受别人的观点、信念、态度与行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与行为逐渐和他人或团体的态度相接近的过程。
第四讲:态度与行为
那么究竟态度在何时是有效的?
1、当我们的行为是自发做出来的,态度经常起潜在的作用。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将熟悉的原型付诸实施,并不摄入思 考我们做的事情,如打招呼,或服务业询问吃得如何。 2、当那么缺少原型,我们行为的自发性就会大大降低。只有 当我们思考自己的态度时,态度才会影响我们的行为。 3、对于具有自我意识的人通常受自己态度的影响。
案例 爱德华·迪纳(1976)对大学生做了一个关于作弊态度的 实验。
总而言之,在各种不同的情境下,表露出的态度和行为之 间可能会从毫无关系到紧密相关(Kraus,1995).在下述情 况下,我们的态度能够预测行为: 1、将影响态度和行为的其他因素最小化; 2、态度针对具体的行为。 3、当我们清楚地意识到态度是强有力的时候。
讨论: 你能回忆起一次行为改变态度的经历吗?描述一下这次经 历。你现在能采取什么行动来改变自己的态度吗? 你是否想改善对某个人或某门课程的感觉?如果是的话, 假装一开始就喜欢他们,那样是否会你有所帮助? 用这个观点现在在回想《流浪汉世界杯》中的阿行为和我们表达出的态度之所以不同是因为二者都受到其 他因素的影响。 一个社会心理学家找出了40个他们之间关系的因素( Triandis,1982; Kraus,1995)。 但是,如果我们能控制影响行为的其他因素——让其他所 有条件恒定——那么态度精确的预测行为吗?
态度何时预测行为?
案例
想象一下以下这个场景 当你刚进入大学,在第一周你也许会对新的社会环境非常 敏感,同时你又会勇敢地尝试着适应,并避免做出一些高 中时表现出的反应。此时你或许会感到强烈的自我意识。 我们也会注意到自己新的言语和行为方式,因为这对我们 来说是陌生的。 但是,现在回头,我们会惊奇的发现我们已经习惯于大学 的生活。这个角色就像我们的旧牛仔裤一样,已经和我们 非常的匹配了。
消费者行为分析消费者态度与行为
消费者行为分析消费者态度与行为消费者行为分析是市场营销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它关注的是消费者的态度与行为。
消费者行为研究有助于理解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的决策过程,以及他们的态度对购买行为的影响。
本文将深入探讨消费者态度与行为的关系,通过分析相关理论和研究结果,为实际市场营销活动提供参考。
首先,消费者态度是指消费者对于产品或服务的总体评价或看法,包括积极或消极的观点、信念、情感等。
消费者的态度可以影响他们的购买决策和购买行为。
在消费者行为研究中,常用的态度模型包括认知一致性理论、理性决策模型等。
认知一致性理论认为,消费者在做决策时追求认知的一致性,即希望自己的决策与自身的态度相一致。
该理论认为,当消费者的态度与实际购买行为不一致时,消费者会感到不舒服,进而调整自己的态度或行为以达到一致性。
因此,对于市场营销活动而言,重要的一点是通过有效的沟通和宣传,使消费者的态度与产品或服务保持一致,从而促进购买行为的发生。
理性决策模型认为,消费者在做购买决策时是基于理性的考虑,他们会评估各种因素,比如产品特性、价格、品牌声誉等。
在这种模型下,消费者的态度会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并且会通过比较不同选项的利弊来做出决策。
在实际营销活动中,了解消费者的决策过程,提供清晰的产品信息和合理的价格,可以增加消费者对于产品的认同感,促进购买行为的发生。
此外,消费者的行为不仅受到态度的影响,还受到其他因素的综合影响。
消费者行为理论认为,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个体特征、社会和文化因素、信息和沟通等多个因素的共同作用。
个体特征包括个人的性格、动机、兴趣爱好等,这些特征会影响消费者对于产品的偏好和购买决策。
例如,一个外向的人可能更喜欢社交性的产品,而一个内向的人可能更喜欢安静的产品。
因此,在市场营销活动中,了解消费者的个体特征,精准地定位产品,针对不同消费者提供差异化的服务或产品,将有助于提高购买率。
社会和文化因素也对消费者的行为产生影响。
浅论态度与行为的关系
浅论态度与行为的关系“该不该搁下重重的壳,寻找到底哪里有蓝天。
随着轻轻的风轻轻地飘,历经的伤都不感觉疼。
我要一步步往上爬,静待阳光静静看着它的脸,小小的天有大大的梦想,重重的壳裹着轻轻的愿望。
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在最高点乘着叶片往前飞,小小的天留过的泪和汗,总有一天我有我的天。
”周杰伦的这首《蜗牛》很好的诠释了态度与行为的哲学。
该不该搁下重重的壳,正如我们为人处世中的对待事情的态度,到底是不是应该要抛下一切,去实现我们的目标呢?还是裹着重重的壳一步一步往上爬,找到属于自己的天空?很明显,歌词就已经给了我们答案。
坚持下去,一步一步往上爬,终能乘着叶片往前飞。
所以说,态度决定行为,行为是我们态度的体现,好的态度能决定正确行为,反之亦然。
我们每做一件事情,首先心里会先有一个想法,这件事我要不要去做,怎么来做,潜意识中,这就是我们的态度了。
而怎么去做,做成什么样,这当然就是我们的行为,就好像是大脑控制我们的肢体一样。
面对同一事物,不同的心态会带来不同的结果,从中我们会收获到不同的思想。
对于半瓶水,悲观苦闷的人会说:“就剩下半瓶水了”。
而乐观向上的人会说:“还有半瓶水呢”。
两中不同的心态,是着半瓶水有了不同的意义,而看待水的态度不同,也就影响着他们喝水行为的不同。
好的态度决定着正确积极的行为,能在逆境中创造出出乎意料的效果。
小说《鲁滨孙漂流记》讲述的是一位酷爱冒险的年轻人,在一次航海中遇到风暴,同伴们都葬身于茫茫大海,只有他侥幸存活,一个人在荒岛上生活的故事。
鲁滨孙那长久保持着的良好心态而深深打动了无数读者。
鲁滨孙他独自一人生活在与世隔绝的荒岛上,远离文明,与野人为伴,恶劣的自然环境威胁着他的生命,寂寞和孤单无时不刻不在摧毁着他的精神世界,但他并没有向困难低头,彷徨、消极甚至结束自己的生命,而是努力地寻找可以聊以自慰的事情来平静种种消极的念头,保持一颗乐观的心,想方设法地改造环境,适应环境,努力地生活下去。
课件第6讲 态度与行为
3
实验三
研究者通过控制实验对象的环境因素,观察这些 因素对实验对象的态度和行为的影响。
实验研究结论总结
01
态度与行为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实验结果表明,人们的行为往往会受到其态度的影响和制约。
02
情境对态度与行为关系的影响
实验结果还表明,情境因素对态度与行为之间的关系也有重要影响。在
不同的情境下,人们即使持有相同态度,其行为反应也可能不同。
偏见的影响与后果
偏见的影响
偏见会影响人们的判断力、行为和决策 ,可能导致不公正和不合理的对待。
VS
后果
长期存在偏见可能导致社会不和谐、冲突 和分裂,对个人和社会都有负面影响。
05
态度与说服
说服的基本概念
定义
说服是改变或影响他人态度或行 为的过程。
目标
说服的目标通常是改变受众的态度 或行为,或者增强受众对某一观点 的接受程度。
行为强化态度
反复执行某一行为可能会强化对其的 态度。例如,经常锻炼可能会增强人 们对健康生活的态度。
态度与行为的一致性
态度和行为通常是一致的
通常情况下,人们的行为会与他们的态度一致。例如,拥有环保意识的人更有可 能采取环保行动。
行为和态度的不一致性
有时,人们的行为可能与其态度不一致。这可能是由于各种原因,如社会压力、 缺乏意志力或信息不完全等。例如,尽管有环保意识,但人们可能仍然使用一次 性塑料制品。
方法
说服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进行,包括 口头交流、书面沟通、多媒体展示 等。
说服的效果与影响因素
效果:说服的效果可以体现在受众态度的改变、行为的改 变或对某一观点的接受程度提高等方面。
影响因素:说服的效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受众的 个人特征、说服者的权威性、信息的呈现方式等。
结合现实案例谈谈态度与行为的关系
结合现实案例谈谈态度与行为的关系当人们看到某人有某种言谈和行动,就认为他持有某种与之一致的态度,或认为已知一个人对某事持有某种态度,也就一定会有某种一致的行为紧随其后。
这种简单的、不大合乎实际的、将态度与行为混为一谈的推论大多数时候都是不准确的,但是这种现象在生活中却是极为普遍的。
态度是个人对他人、对事物的较持久的肯定或否定的内在反应倾向。
态度不是天生就有的,是在人的活动中形成的,是由一定的对象引起的,它是可以改变的。
行为是指人在环境的影响下,引起的内在心理变化和心理变化的外在反应。
或者说,人的行为是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
一般情况下,态度决定行为,行为是态度的外部表现,态度决定着人们怎样加工有关对象的信息,决定着人们对于有关对象的体验,也决定着人们对有关对象进行反应的先定倾向。
态度是行为的决定因素,也是预测行为的最好途径。
但是态度和行为在特殊的个体和环境下也会相互冲突。
然而个体的行为一旦形成也会对态度产生反作用,如一个人,先有某种行为(无论主动或被动),长时期的行为下来,养成了自然而然的习惯后,开始真正改变态度。
在30年代,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拉皮尔(R.T.Lapiere,1934)曾进行过一项著名的现场研究,他偕同一对年轻的中国留学生夫妇在美国西海岸旅行一万多英里,住宿过66家旅社,在184家餐馆用饭,受到很好的接待,其中多数甚至以"比平常更关心"的方式子以款待,只有一次遭到拒绝。
当时的美国普遍存在着对黑人与对亚洲人的种族歧视,特别是在很少有东方人居住的地方更是如此,所以预计会遇到许多困难。
但出现的情况使研究者感到非常意外,为此促使他继续作深入调查。
六个月后,他分别向上述光顾过的250家餐、旅馆分别寄去了两种问卷。
问卷中都有如下问题:"你是否愿意在你们的商店中把中国人作为顾客来加以接待?"为了避免对方因接待过华入而生怀疑,以致作出不真实的回答,特给其中的一半餐馆、旅馆寄第二种掩护性问卷,其中除上述问题外又插入一些是否愿意接待德国人、法国人、日本人等的问题。
态度与行为——组织行为学
在经过一天愉快的角色扮演后,狱卒和犯人,甚至研究者都 进入了情境。 狱卒开始贬损犯人,并且一些人开始制造残酷的侮辱性规则。 犯人崩溃、造反,或者变得冷漠。 津巴多(1972)报告说:“人们越来越分不清现实和幻觉, 分不清自己扮演的角色和自己的身份。。。。。。这个创造 出来的监狱,正在同化我们,使我们变成它的傀儡。” 随后,津巴多在第六天就放弃这个原本计划为两周的实验。
态度在管理中的应用
(一)、要充分认识员工态度在管理中的作用和这种作用 的复杂性。 (二)、要运用多种方法定期进行员工态度调查 (三)、 要持续改进与态度有关的分析方法,提升研究水 平的深度和广度 (四) 、改善对员工的态度,同时要加强对职工的教育
什么是组织公民行为?
奥根教授将组织公民行为定义为:未被正常的报酬体系所 明确和直接规定的、员工的一种自觉的个体行为,这种行 为有助于提高组织功能的有效性。这些行为一般都超出了 员工的工作描述,完全出于个人意愿,既与正式奖励制度 无任何联系,又非角色内所要求的行为。组织公民行为应 由五个因素组成,分别是利他行为、尽职行为、运动家精 神、谦恭有礼和公民道德。
态度与行为
12工商孙灵勇——683630
什么是态度?
态度是指个体对外界事物的一种较为
持久而又一致的内在心理和行为倾向。 是一种内在的心理准备状态,它一旦 变得比较持久稳定,就会成为态度。 态度有指向性,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态度主体和态度客 体,态度具有相对稳定的连续性。
态度的心理结构
认知 成分
情感 成分
案例2:呼吁安全驾驶的效力远远低于对限速 驾驶、隔离高速路和酒后驾车的惩罚。许多 驾驶员知道酒驾会对自身和社会带来灾难, 但还是没阻止他们的酒驾行为!
态度究竟在何时是有效的
论态度与行为的关系
论态度与行为的关系一、态度与行为的概念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说做一件事需要有一定的态度,有态度才能去完成一件事,态度与行为永远处于相互影响的状态下,比如,有人问你:“你喜欢喝可乐吗?”你一般都会回答:“我想我是喜欢的,因为我总是喜欢喝它。
”这个短短的对话就可以提现出行动时态度是态度的根源。
那么,什么是态度呢?态度是人们在自身道德观和价值观的基础上对事物的评价和行为的倾向。
而行为一般是指人类在生活中表现出来的生活态度及具体的生活方式。
在这一般情况下,态度决定行为,行为是态度的外部表现。
但是态度和行为在特殊的个体情况下也会发生冲突。
然而个体的行为一旦形成也会对态度产生反作用。
二、行为对态度的影响事实上,不仅态度能够影响我们的行为,而行为反过来也会影响到我们的态度,这在现实生活中以及科学研究中都已经得到了证实。
人们的行动可以改变先前的认识、感受和意向,特别是当人们觉得自己对该行动负有责任的时候。
比如,一个我们所熟悉的实验,即一个心理学家引导10个人在黑暗的环境中穿越一个房间,当房间亮起一张灯时,房间的地面是一个养着鳄鱼的大水池,心理学家让人再去走一遍刚才的路,结果没人敢走,但当房间的灯全部亮时,发现水池已经做好防护措施,就有人敢走这条路,可见,人的行为是受自己所看到的,所持有的态度所决定的。
两个本来互有偏见的社会群体,一旦有了相互间的更多接触和沟通,原有的偏见就可能会有所改变。
承担新的社会角色,从事于该角色所规定的行为,也将使人们产生新的态度。
为此,心理学家也对此做过调查。
列伯曼(S.Lieberman)曾经对新升为“领班”和新升为“工会代表”的工人进行了实验考察,研究其角色改变后工作态度的变化。
显然,新的角色要求新的行为,不久,这些人也就由于从事新的工作,而形成了新的工作态度。
实际上,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这种职业角色对人们态度的塑造和影响力。
当了警察,就会形成对执法和违法的新的认识;作为教师,就会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02-态度与行为
• 结论:选举行为上,态度和行为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 4、其他证据
• 个性测验、成就动机等方面的研究,也进一步证明了态度与行为之间的一致性。
• 5、佩因罗德的总结
• 总态度预测总的行为;具体态度预测具体行为;态度测量与行为的时间间隔愈短,态 度与行为的一致性越高。
态度与行为
一、拉皮埃尔现象
• 实验过程:拉皮埃尔在1934年做了一个实验,他带一对中国夫妇 到美国各旅馆入住,此间只有一家旅店表示拒绝中国夫妇入住。 6个月后,拉皮埃尔对他们曾经去过的旅馆进行再次调查,问询 他们对中国游客入住的态度。
• 结果发现:大部分旅馆都选择拒绝中国游客。 • 实验启示:歧视的态 该理论认为人们对同一态度客体能同时具有两种不同的评价:一种是
自动化的、内隐的态度;另一种是外显的态度。 • 人们内隐的偏见态度是自动激活的,更容易将负面特征联系到自己存
有偏见的群体,而将积极特征联系到自己认同的群体,而在意识层面, 人们在外显态度上表现出对不同群体是平等尊重、没有偏见的。
二、思考——态度能决定行为么?
6、相关研究证据
态度变量
相关系数
对节育的态度
0.083
对节育口服避孕药的态度 对使用口服避孕药态度 对在接下来两年中使用口服避孕药态度
0.323 0.525 0.572
态度(态度变量)与行为(使用避孕药)的对应性越高,其预测性就越好,相关系数从0.083逐渐增加到 0.572。
三、影响态度与行为关系的因素
• 1、行为本身是否可以实施。 • 2、态度指向的目标和行为目标是否一致:二者之间越是一致越容易预测。 • 3、情境是否制约态度行为的发生:情境压力可能会使得行为和态度不一致。 • 4、行为测量与态度测量在时间上是否同步:间隔时间越短预测越准,否则预测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态度与行为的关系及案例分析
一、什么是态度
1、含义:是指个体对所处环境中的人物、事情及其他客体
比较持久认知、情感和倾向性。
反映个人对人物、事物、客体的心里感受。
态度不仅可以影响一个人的行为,而
且也可以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
2、对象:态度所指向的人物、事物或其他客体
3、成分:态度的心里构成
(1)态度的认知成分:是指个体对某种事物或对象的看法、评价以及带有评价意义的叙述。
信念、观
点、知识和信息的组成。
既包括对人对事的知晓,
也包括对人对事的评论、赞同或反对。
(2)态度的情感成分:是指个体由认知而产生的对态度对象的一种情绪情感体验,即态度中的情绪情
感部分。
(3)态度的意向成分:个体对态度对象的反映倾向,是行为的准备状态,即准备对态度对象做出某种
反映。
4、态度的功能(作用)
(1)决定着人们对外界事物的判断与选择(态度的习惯性)
①导致刻板印象
②导致先入为主的判断
③导致晕轮效应
(2)态度的稳定持久性(忍耐性或坚持作用)
①决定了人的态度面对变化了的环境的忍耐性的
高低
②预示着个体对事物的行为反映模式的规律性
(3)态度对学习的影响(选择性)
(4)态度的隐藏性
(5)态度对矛盾和冲突的调节功能
二、态度的形成和改变
1、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
(1)需要的影响:凡能满足自己需要的对象或能帮助自己达到目标的对象必然产生喜欢的态度,反之产生厌恶
的态度。
(2)知识的影响:知识形成态度,也改变态度。
(3)团体的影响
(4)个人性格的影响
(5)行为的影响
(6)其他:个人创伤或戏剧性的经验。
2、态度的形成过程
态度是在长期的生活环境、教育和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是一个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不稳定到稳定的过程。
(1)服从阶段:是指个体为了获得奖酬或免受惩罚,按照社会的要求、集体的规范或别人的意志而采取的表面
服从的行为。
①外力性②表里不一性③暂时性
④转化性⑤模仿性
(2)同化阶段:是指个体自觉自愿的接受别人的观点、信念、态度与行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与行为逐渐和
他人或团体的态度相接近的过程。
不再是被迫屈从,
也不再是消极模仿,而是自觉的接受。
(3)内化阶段:把情感认同的态度与自己内心的价值观融为一体,内心真正接受了新观点、新情感,彻底形成
了新态度。
3、态度的改变
(1)方向的改变:以一种新的态度代替旧的态度,或将本来反对的变成赞成的,将本来喜欢的变成不喜欢的。
——“非一致性的改变”
(2)强度的改变:态度的方向没有改变,而只是改变了态度的强度。
——“一致性的改变”
三、什么是行为
1、含义:个体或组织为了实现某一目标而采取的有意识的
活动过程。
①个体的行为和组织的行为
②心理行为和物理行为
③有意识的、有目的的行为
④工作中的行为
2、影响行为的个性因素
(1)控制点:①内控型②外控型
(2)权威主义:是一种在组织中人们之间应该具有地位和权力的差异的信念。
(3)自尊:高自尊者相信自己拥有工作成功所必需的大多数能力,他们往往选择更具冒险性的和非传
统的工作。
低自尊者比高自尊者对外界更为敏感,
他们更乐于赞同别人的观点,更倾向于按照自己
尊重的人的意志和信念办事。
(4)自我监控:个体根据外部环境因素的变化而自我调整自己行为的能力。
四、人的行为的改变层次
(1)知识的改变:指导行为的某些资料的改变。
比如:行为的原因、行为实行的办法、行为结果等。
知识是行
为产生的牵引和后果,是影响人的态度乃至行为改变
的重要因素。
(2)态度的改变
①认知:知晓、评价;
②情感:体验、情绪;
③意向:方向的改变、强度的改变;
(3)个体行为的改变:由进行旧行为转变为实施新行为。
(4)组织行为的改变:由组织内个体行为的改变转变为组织整体行为的改变。
五、态度与行为的关系
在心理科学发展的早期,有一个未经验证的假设,即不论是对蔬菜的偏爱还是对他人的看法(社会态度),一个人的态度与行为之间一般具有一致性,即态度与行为存在着动态相依性。
与此同时,人们的态度与行为之间还存在着相互作用关系,有时态度决定行为,有时行为影响态度。
六、案例(采用本人自己的经历)
例一:我有一舍友性格很急,脾气比较暴躁,在生活中如果有什么事没有令她满意,没有顺着她的心意,她很喜欢拿宿舍的公共用品出气。
最近一次就是在她生日那天,整个宿舍的成员在宿舍吃火锅,等到大家吃完后,就分工清理残留
物,而她被分配到洗电饭煲,结果她洗完后就直接将电饭煲内锅丢进去,砰的一声吓坏了所有人。
我们都不敢问发生了什么事,因为来的太突然毫无征兆。
原本我们宿舍三个女生私下约好等到十二点一到,我们就唱生日歌祝福她,结果被这突如其来的脾气弄得不知该如何是好。
事后,我问她为什么要乱丢电饭煲,她说她以为没人记得她的生日,所以她很不爽。
从这个案例中可以看出这个舍友她对待事物的态度是比较以自我为中心的,所以她才会表现出那么偏激的行为来。
在她的意识中,她认为大家记住她的生日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而大家却表现出一副好像完全忘记了的表情,所以她的自尊心受到了打击,结果在气愤的心理暗示下就做出了过于偏激的行为来。
其实每个人都是一个个体,没有谁要围绕谁来生活,即使真的没人记得你的生日,那又能怎样,你也要去体谅别人,毕竟我们都不是这个世界的中心。
态度决定行为,一个人对待事物她是抱着什么态度去对待的,那么她的行为就会相应的呈现出什么样子来,我个人觉得凡事都抱着宽容和理解去对待,你会发现你生活的很轻松,也不用时时为了点小事大动肝火的,而且这样也有利于你在别人面前树立良好的形象。
例二:我有一朋友她是属于很文静的那种人,不怎么爱说
话,大家聚会她也会自己一个人安静的坐在一边玩手机或者大家在讨论某个话题时,她会乖乖地坐在旁边看书。
你偶尔叫她,或者问她问题,她会没反应的,就像没听见似的。
为此大家都笑她“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其实大家心里都很疑惑,她是真听不见,还是不想理我们呢?为了得到答案,有一天我特地去问她这事儿,结果她说她是真听不见。
我这朋友性格上就比较喜欢自己一个人待着,所以她对待朋友聚会才会表现出比较冷漠的态度,以至于她时常会做出脱离群体的行为来。
但是当今社会是个群居社会,人与人是非常需要交流的,如果一个人时常表现出不希望与人有任何交流的态度来,是很容易被人视作异类,遭到排挤的。
更严重的是如果别人叫你,而你又沉溺在自己的世界里听不见别人叫你,这样很容易被人误会,以为你对他/她有成见,假装听不见。
我个人认为不管你在做什么,再专心也要耳听八方,时刻注意着周围的动静。
如果你实在是不喜欢吵杂的环境,喜欢安安静静自己一个人,你可以和你的好朋友说,我相信只要是好朋友,她们都会理解你的,但是在和其他人的交往中就不能够表现出这一行为来,尤其是在工作中,你的同事会以为你很难相处,你的上司会以为你不尊重他,你的下属会以为你不重视他等等。
七、小结
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人际关系网中,每个人的成长和发展都依存于人际交往。
比起中学生,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更为复杂,更为广泛,独立性更强,更具社会性,而大学生们也开始尝试独立的人际交往,并试图发展zhe方面的能力。
正因为如此,当代大学生为人处事的态度和行为变得更具有关注性。
行为是外在表现,而态度是心理状态。
态度决定行为,行为影响态度,态度与行为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要在自己成长的过程中,不断的调整对待事物和人际关系的态度,不断规范自己的行为,塑造良好形象,建立良好人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