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科——溶血性贫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常红细胞代谢
网状内皮系统 血红蛋白 间接胆红素 循环血液 红细胞
与葡萄糖醛酸结合
直接胆红素
门静脉
尿胆原 尿胆素
粪胆原 粪胆素
溶血性黄疸发生机理示意图
网状内皮系统 血红蛋白 间接胆红素 循环血液 红细胞
与葡萄糖醛酸结合 直接胆红素
门静脉
尿胆原
粪胆原 粪胆素
尿胆素
临床分类
按发病机制分:
一、红细胞自身异常性溶血性贫血
血管外破坏:
①血清间接胆红素增高:直胆/总胆<15% ②尿胆原排泄增加,尿胆红素阴性 ③24小时尿、粪胆原排除增加
2.红细胞代偿性增生:
①网织红细胞增多,绝对值升高。 正常:0.5-1.5%,绝对值(20-85)×109/L HA:5-25%,甚至75%以上 ②红细胞形态异常:多染性、豪-焦小体、红细胞碎片 ③外周血中出现幼红细胞,类白血病反应 ④骨髓幼红细胞增生
免疫功能紊乱→自身抗体→吸附RBC表面→溶血 温抗体型AIHA 临床分型 冷抗体型AIHA
温抗体型AIHA
自身抗体37℃最活跃;IgG为主,少数C3; 抗体吸附红细胞表面,被肝脾巨噬细胞破坏 分为原发性(占45%)和继发性
继发性AIHA: 1、造血系统肿瘤 CLL、淋巴瘤,骨髓瘤 2、结缔组织病 SLE、溃疡性结肠炎 3、感染性疾病 Virus 4. 药物 青霉素、氟达拉滨 4、免疫缺陷病 免疫缺陷综合征 5、良性肿瘤 卵巢皮样囊肿
常用:达那唑、环孢菌素、CD20单抗、硫唑嘌呤、甲氨喋呤
5. 其它:大剂量丙种球蛋白静脉注射、血浆置换术,疗效短暂 6. 支持治疗:严重贫血输注同型洗涤红细胞,需严密观察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是一种由于造
血干细胞磷酸酰肌醇糖苷A(PIG-A)基因突变所致
的疾病,表现为后天获得性红细胞膜内在缺陷的慢
抗人球蛋白试验(Coombs test)

为检查温抗体(不完全抗体)敏感的试验 主要用于诊断AIHA (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a)
酸溶血试验 (Ham test,acid serum hemolysis test)
特异性高 是国内外公认的PNH确诊试验 利用补体在弱酸性环境中激活,并攻击RBC膜,致溶血。 说明受检者RBC对补体敏感性很高。
治 疗
1. 病因治疗
2. 糖皮质激素治疗
1-1.5mg/kg·d,3周无效换治疗,RBC恢复后维持1月 缓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减量,小剂量(5-10mg)维持至少6个月,仅15%能长期缓解 作用机制 1)抑制Ab产生;2)改变Ab与RBC亲和力 3)减少巨噬细胞上IgG或C3受体或抑制结合 3. 脾切除:疗效 60% 4. 免疫抑制剂:常规治疗无效,脾切除禁忌和激素维持量>15mg/d
(二)实验室检查: 1.血象:血红蛋白减低,全血细胞减少 2.骨髓象:红系增生 3.酸化血清溶血试验(Ham试验):+ 4.蔗糖溶血试验:+ 5.蛇毒因子(CoF)溶血试验:+ 6.含铁血黄素尿(Rous试验):+ 7.血细胞膜蛋白异常的检测:CD55和CD59缺乏

临床表现符合PNH

酸溶血、蔗糖溶血、蛇毒因子溶血、含铁血 黄素试验任何的二项阳性 或一项阳性但有确切的溶血试验证据 CD55或CD59缺失
测定游离特异的抗体 (先使RBC致敏,再与抗人球蛋白血清结合)
将病人血清和正常RBC混合,再加入抗IgG试剂
病人 血清
RBC
抗IgG
诊 断
1.获得性溶贫、直接Coombs试验阳性(IgG或 C3型)、近4月内无输血或可疑药物(奎尼丁、 PG)服用史;冷凝集素效价正常 2.Coombs试验阴性、但临床较符合,脾切或 激素有效,除外其他溶贫(特别是遗传性球形 红细胞增多症)
(三)提示红细胞有缺陷、寿命缩短的检查
实验室检查
一.确定是否为溶血性贫血:
1.红细胞破坏增多:
血管内破坏:
①游离血红蛋白↑:> 40mg/L,(正常1-10mg/L) ②血清结合珠蛋白↓:正常>0.5g/L,溶血时消耗下降。 ③血红蛋白尿:游离血红蛋白过多(>1300mg/L)出现血红蛋白尿 ④含铁血黄素尿:见于慢性溶血,过多铁以铁蛋白或含铁血黄素沉 积上皮细胞,随尿排出。
二、红细胞外在因素
(一)免疫性
1.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2.同种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原发性和继发性 血型不符的输血反应 新生儿HA
等 (二)血管性
1.血管壁的异常 瓣膜病 人工瓣 血管炎 2.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 TTP/HUS DIC 败血症 3.血管壁受到反复挤压 行军性血红蛋白尿
(三)生物因素 (四)理化因素
性血管内溶血性贫血,临床上主要以溶血性贫血和
血红蛋白尿为特征。
发病机制
PIG-A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是糖基磷脂酰肌醇 (glycosyl-phosphatidyl-inositol, GPI)生物合成 基因 GPI功能:将补体调节蛋白(衰变加速因子 CD55)和膜 攻击复合物的抑制因子( CD 59 )固定在细胞膜上,保 护RBC免受补体攻击
血红蛋白电泳分析
正常血红蛋白的种类
类型
肽链
所占比例
HbA HbF
HbA2
α 2β α 2γ
α 2δ
2
2
正常成人>95% 正常成人<2%
为胎儿期Hb主要成分
2
正常成人2%-3%
酶活性测定
G6PD活性测定(紫外分光光度法) 敏感性高,准确性高,确诊试验

正常值:2.8-7.3U/gHb.min
意义:G6PD缺陷,干细胞病时活性降低
RBC渗透脆性试验 (erythrocyte osmotic fragility test)
检测红细胞在不同浓度低渗NaCl溶液中的抵抗力 即检测红细胞渗透脆性
RBC表面积/RBC容积比值与RBC脆性成反比。
球形红细胞
椭圆形红细胞
棘形红细胞
口形红细胞
靶形红细胞
镰形红细胞
诊断标准
(一)临床表现
(二)实验室检查
1.血红蛋白减少;网织红细胞增多;
血涂片:见球形红细胞增多及大红细胞和有核红细胞; 2.骨髓象以红系增生为主;
3.血清胆红素:42.75~85.50μmol/L,间接胆红素为主;
4.抗人球蛋白试验(Coombs试验):直接阳性。 少数Coombs试验阴性,但激素治疗有效。
抗人球蛋白试验(Coombs test)
(一)红细胞膜异常性溶血性贫血
1.遗传性红细胞膜缺陷:球形、椭圆形、口形等 2.获得性血细胞膜糖化肌醇磷脂(GPI)锚连膜蛋白异常:PNH
(二)遗传性红细胞酶缺乏性溶血性贫血
1.戊糖磷酸途径酶缺陷:G6PD缺乏 2.无氧糖酵解途径酶缺陷
(三)珠蛋白和血红素异常性溶血性贫血
1. 遗传性血红蛋白病:地中海贫血、血红蛋白病; 2. 血红素异常:先天性红细卟啉代谢异常、铅中毒。
珠蛋白生成障碍性溶血病
G6PD缺乏症
血管内和血管外溶血
临床表现
急性溶血
异型输血、PNH、AIHA 腰背痛、寒颤、高热、血红蛋白尿
慢性溶血
AIHA、海洋性贫血
面色苍白、黄疸
可有周围循环衰竭 可有肾功能衰竭
贫血、黄疸、脾大
无周围循环衰竭 多无肾功能衰竭
溶血的依据
(一)提示红细胞破坏的实验室检查
(二)提示骨髓代偿性增生的实验室检查
3.红细胞寿命缩短:
51Cr标记红细胞
多色性红细胞
豪-焦小体
破碎红细胞、盔形红细胞
幼红细胞
2.进一步确定溶血的病因 (1)Coombs试验(AIHA) (2)Ham试验阳性(PNH) (3)血红蛋白电泳和碱变性试验:海洋性贫血 (4)异丙醇试验:不稳定血红蛋白病 (5)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和变性珠蛋白小体(Heinz小体) 生成试验:G6PD缺乏症 (6)红细胞特殊形态:靶形红细胞、盔形细胞、破碎细胞 (7)红细胞渗透脆性:增加:球形细胞↑ 减低:海洋性贫血。
PIG-A基因突变 造血干细胞膜上 GPI缺乏 GPI锚 连膜蛋白(CD55、CD59)↓或丧失 RBC对补体敏感 溶血(红、粒、单核、淋巴细胞)
诊断要点
(一)临床表现

慢性血管内溶血,间断Hb尿(酱油色小便)
以贫血为主,血栓栓塞症状,感染 再障-PNH综合征


20-40岁多发,男性>女性 1、血红蛋白尿 以此首发者占1/4,酱油、葡 萄酒样,乏力、胸骨后及腰腹部疼痛、发热,晨 间重、下午轻,睡眠有关。 睡眠→呼吸中枢敏感性↓→酸性物↑→细胞溶血. 2、贫血、感染、出血 3、血栓形成:肝、肠系膜、肢体末梢血管 RBC破坏→促凝物↑→Plt膜→聚集 补体→Plt膜→聚集
1.面对1名贫血患者,如何确定是否患溶血性贫血? 2.溶血性黄疸的发生机制及临床特点如何? 3.溶血性贫血如何正确应用成分输血治疗?
谢谢!

为检查温抗体(不完全抗体)敏感的试验 主要用于诊断AIHA (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a)
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GT)
测RBC表面结合的抗体(更重要,价值高) 受检者RBC悬液+等量抗人球蛋白试剂 低速离心后观察是否凝集 37℃,15min
间接法(IAGT):
1.病史 2.症状和体征
(二)实验室检查
治 疗
1.去除病因和诱因 2.糖皮质激素:AIHA 3.免疫抑制剂:AIHA 4.脾切除: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 5.成分输血:AIHA及PNH,输注同型血洗涤 红细胞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a, AIHA)
治 疗
(一)预防急性溶血发作的诱因(如感染、劳累) (二)急性溶血的处理: 1.去除诱因 2.糖皮质激素 3.低分子右旋糖酐500~1000ml静脉滴注 4.预防急性肾衰竭:碱化尿液 5.血管栓塞 (三)贫血的治疗:雄激素、叶酸、补充铁剂、输注 洗涤红细胞 (四)骨髓移植
复习思考题
讲授主要内容
HA的定义 病因 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
诊断标准 治疗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溶血性贫血的定义


溶血性贫血(hemolytic anemia)是 指由于红细胞寿命缩短、破坏增加、 骨髓造血功能不足以代偿红细胞的耗 损 溶血性疾病:发生溶血,骨髓能够代 偿(6~8倍能力),不出现贫血
诊断要点
(一)临床表现
1. 2. 3. 4.

起病较缓慢,渐出现贫血,可反复发作; 贫血:主要表现,慢性轻至中度贫血,稳定期可无贫血; 黄疸; 肝脾可呈轻至中度肿大。 继发性:有原发病的表现,易忽视本病。 急性发病:多见于儿童,偶见成人,呈急性溶血表现。 特殊类型:AIHA伴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称为Evans综合征。
蛇毒
疟疾
黑热病
大面积烧伤 药物
按溶血发生部位分类
血管内溶血:PNH、血型不合输血、行军性血红蛋白尿
特点:血红蛋白尿 含铁血黄素尿 破碎红细胞
血管外溶血: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免疫性溶血
特点:脾大 黄疸 胆石症 网织红细胞明显升高
原位溶血:巨幼贫
混合部位溶血:
原位和血管外溶血
MDS
特点:特殊类型血管外,无脾大、黄疸不明显、网织红细胞不高
第六篇 血液系统疾病 第六章
溶血性贫血
(Hemolytic Anemia,HA)
学时数:3学时
讲授目的和要求
1.掌握本病的诊断步骤,血管内溶血与血管外 溶血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特点。 2.熟悉溶血性贫血按发病机制分类法,治疗原 则。熟悉诊断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贫、阵发 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的主要实验室检查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