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第八章周期

合集下载

宏观经济学第八章 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

宏观经济学第八章 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


许多为新兴的私人投资部门提供基础设施的
投资都只能由政府来承担。这些投资被称作 社会基础资本,如公路、灌溉和引水工程, 公众医疗保健事业等。这些工程一般都具有 外部经济或溢出效应,私人公司无法投资经 营,所以政府必须介入,以保证这些社会基 础投资能够有效进行。
⒋技术变革和创新 (科学、工程、管理、企业家才能)


即使在一个国家内,生活水平也随着时间推 移而发生了巨大变化。在美国过去一个世纪 以来,按人均实际GDP衡量的平均收入每年增 长2%左右。虽然2%看来并不大,但这种增 长率意味着平均收入每35年翻一番。由于这 种增长,今天的平均收入是一个世纪以前的8 倍左右。

用什么来解释这些呢?富国如何能确保自己
资增加,繁荣;反之衰退。
4)创新理论:技术革新和发明不是连续和均匀的。

5)预期过度论:在心理上的乐观预期和悲观预
期,说明了繁荣和衰退的交替。乐观时,投资和 消费增加,繁荣。
6)政治周期论:政府的交替扩张和收缩。经济

同除以劳动数量N,得到:△K/N=sy-δk
所以 △k+ △Nk/N =sy-δk,
由于资本增量有两个去处:△K=N
△k+ △Nk
即△K/N=△k+ △Nk/N
sy =△k+(n+δ)k
人均储蓄=资本广化+资本深化
所以 △k=sy-(n+δ)k
4.经济增长的稳态分析
稳态:指一种长期均衡,人均资本达到并维持
★经济增长的四个要素
经济增长的良方是什么呢?首先需要说明一
点的是,成功的国家并非经由同一条道路。 例如,英国最早开始进行工业革命,并在19 世纪成为世界经济的领导者。日本则相反, 加入经济增长竞赛的时间较晚。它最初是通 过模仿外国技术、限制进口、保护国内工业, 然后大力发展自己的制造业和电子业,最终 成功地发展了本国经济。

宏观经济学第八章_经济增长理论

宏观经济学第八章_经济增长理论

Yt Yt 1 gt Yt 1
• 如果是人均水平的,也可以把Y折算成 当年的人均平均数。
6、经济增长的源泉
• 以柯布-道格拉斯(Cobb-Douglas)函数为例说明技术进步 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柯道函数描述了在规模收益不变的情况 下,技术、劳动和资本对于产出的贡献情况。 • Q=ALαKβ (A>0,0<α,β<1) • 对柯道函数两边取自然对数,得到: • lnQ = lnA +αlnL +βlnK • 全微分后 • dQ/Q = dA/A +αdL/L +βdK/K • 产出增长率 = 技术增长率 +α劳动供给的增长率 + β资 本供给的增长率 • 这里, α、 β分别是劳动和资本对于产出的弹性。
gA = g -αgN -βgK
4.经济增长理论研究的主要问题
• 1)存在性问题,即一个国家的经济是 否存在着一种长期增长的可能性? • 2)稳定性问题,即一个国家的经济是 否存在着一种稳定增长的可能性? • 3)恢复性问题,即一个国家的经济如 果偏离正常的增长轨道,怎样才能使其 恢复?
5、经济增长的衡量
• Yt表示 t 时期的总产量,Yt-1表示 (t-1) 时期的总产量。增长率为:
• 实际增长率gA = s/kA
• 如果实际增长率=有保证的增长率,那么, 实际资本-产出比率 =企业家意愿资本-产出 比率 ,即: kA =kw
6.自然增长方程
• 考虑到就业问题,要实现劳动力的充分就业,国民收 入的增长率应该等于劳动力增长率。
gN= s/ kn = n
式中:gN为充分就业时的均衡收入增长率, n为人口增 长率,kn为充分就业时的资本-产出比。 经济含义:要实现充分就业,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率 必须等于该国人口增长率。 • 与人口增长率相同的均衡国民收入增长率叫做自然增 长率。

宏观经济学第八章经济增长阶段论

宏观经济学第八章经济增长阶段论

一、新经济增长理论
(五)新增长模型的政策含义
大多数新增长模型都强调了模型的政策含义。 罗默、卢卡斯等人认为,如果政府不对科学技术 的发展加以倡导,那么分散经营的经济的增长率 就会过低。因此,政府可以通过对研究和开发提 供补贴而达到促进经济增长的目的。琼斯、雷贝 洛等人认为,各国政府实施不同的税收政策和贸 易政策是导致各国经济增长率存在差异的重要因 素,政府应采用降低资本税、关税等政策措施鼓 励资本积累和国际贸易,以促进经济增长。新增 长理论家的上述研究无疑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价 值。
一、新经济增长理论
(四)完全竞争条件下的新经济增长模型
2、凸性增长模型 完全竞争条件下内生增长模型的第二条研究思路是在总量生产函数规模收益 不变即凸性生产技术的假设下说明经济实现内生增长的可能性。采用这条研 究思路的增长模型有AK模型、琼斯—真野惠里模型、雷贝洛模型、金—雷贝 洛模型、拉德尤等人的模型。在这类增长模型中,比较重要的是琼斯—真野 惠里模型和雷贝洛模型。下面简要说明AK模型。 AK模型假定总量生产函数具有最简单的线性形式: Y=AK 式中,A为反映技术水平的正的常数;K为资本存量。 假定储蓄率是参数s。又假定没有人口增长和资本折旧,则所有的储蓄都化为 资本存量的增加,于是有: ΔK=sY=sAK或 ΔK/K=sA 这样,储蓄率就影响到了资本增长率。进一步地,既然产量与资本成比例, 产量增长率也等于: Δy/Y=sA 在这种情况下,储蓄率s越高,产量的增长率也将越高。 由于假定资本具有不变的边际产品,资本积累过程不会中止。即使经济中不 存在任何技术进步,资本积累也足以保证经济沿着一条平衡增长路径增长。
• 成熟,指超越初始ຫໍສະໝຸດ 业,能够吸收和有效的采用现代技术的最新 成果。 • 起飞之后是一段长时期持续的增长,产量超过人口的增长速度。

宏观经济学第8章习题及答案

宏观经济学第8章习题及答案

第8章失业与通货膨胀一、名词解释失业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周期性失业充分就业自然失业率通货膨胀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二、判断题(正确标出“T”,错误标出“F”)1.减少法定退休年龄会使一个国家的失业率上升。

()2.当经济达到充分就业时,自然失业率为零。

()3.由于进口原材料价格上涨所引起的通货膨胀属于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

()4.由于采用新技术导致一部分人失业的情况称为结构性失业。

()5.根据奥肯定律,失业率每提高3个百分点,实际国民收入就会减少1个百分点。

()6.充分就业与任何失业不能相融,只要经济中存在失业者,就不能说实现了充分就业。

()7.物价稳定是指任何一种商品的价格水平保持固定不变。

()8.在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中,价格与实际收入是同步增长的。

()9.由于政府购买支出的增加所引起的通货膨胀被称为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

()10.滞胀现象指的是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成正方向变化。

()11.在劳动力总供给等于总需求时还会出现的失业有结构性失业和实际工资失业等。

()12.摩擦性失业的存在是自然失业率不为零的原因之一。

()13.当实际国民收入增长速度超过货币增长速度,而货币流通速度不变,则价格水平将会上升。

()14.政府收入政策主要是用来对付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15.通货膨胀肯定会使国民收入提高到超过其平常水平。

()16.通货膨胀的收入分配效应主要指收入普遍下降。

()17.通货膨胀率与经济增长呈正向关系,所以通货膨胀率越高,意味着经济增长越快。

()18.由于自然失业率是等于零的失业率,所以达到自然失业率水平就意味着实现了最大可能的就业水平。

()19.长期菲利普斯曲线表明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交替关系。

()20.短期菲利普斯曲线表明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呈负相关。

()三、单项选择1.如果某人因为纺织行业不景气而失去了工作,这种失业应属于()。

A.结构性失业B.摩擦性失业C.周期性失业D.季节性失业2.天气寒冷,游客大大减少,海滨旅游区部分人失业,应属于()。

亚伯《中级宏观经济学》(第7版)章节题库-经济周期(圣才出品)

亚伯《中级宏观经济学》(第7版)章节题库-经济周期(圣才出品)

第三部分经济周期和宏观经济政策第8章经济周期一、名词解释1.经济周期答:经济周期又称经济波动或国民收入波动,指总体经济活动的扩张和收缩交替反复出现的过程。

现代经济学中关于经济周期的论述一般是指经济增长率的上升和下降的交替过程,而不是经济总量的增加和减少。

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包括繁荣、衰退、萧条、复苏(也可以称为扩张、持平、收缩、复苏)四个阶段。

在繁荣阶段,经济活动全面扩张,不断达到新的高峰;在衰退阶段,经济短时间保持均衡后出现紧缩的趋势;在萧条阶段,经济出现急剧的收缩和下降,很快从活动量的最高点下降到最低点;在复苏阶段,经济从最低点恢复并逐渐上升到先前的活动量高度,进入繁荣。

衡量经济周期处于什么阶段,主要依据国民生产总值、工业生产指数、就业和收入、价格指数、利息率等综合经济活动指标的波动。

经济周期的类型按照其频率、幅度、持续时间的不同,可以划分为短周期、中周期、长周期三类。

对经济周期的形成原因有很多解释,其中比较有影响的主要是纯货币理论、投资过度论、消费不足论、资本边际效率崩溃论、资本存量调整论和创新论。

2.供给冲击答:供给冲击指对总供给产生意外重大影响的生产成本或生产率的突然变动。

供给冲击是对经济的一种扰动,其首要影响是使总供给曲线发生移动。

供给冲击直接改变企业的成本和价格,使经济的总供给曲线移动,进而影响菲利普斯曲线的移动,例如拉动成本与价格上升的冲击使短期总供给曲线向上移动。

冲击会使产出与就业偏离自然率水平,从而可能破坏经济福利。

可以用总供给和总需求模型来分析冲击如何引起经济波动。

20世纪70年代,总供给曲线被两次重大的石油价格冲击所移动。

这两次石油价格冲击提高了生产成本,因而也提高了企业愿意供给产品的价格。

换句话说,石油价格冲击移动了总供给曲线。

二、单项选择题1.经济周期的中心问题是()。

A.价格水平波动B.国民收入波动C.失业率波动D.国际收支的波动【答案】B【解析】经济周期也称商业周期,它是指经济运行中周期性出现的经济扩张与经济紧缩交替更迭、循环往复的一种现象,是国民总产出、总收入和总就业的波动,是国民收入或总体经济活动扩张与紧缩的交替或周期性波动变化。

第一节 认识经济增长 第八章 经济增长理论和经济周期理论 (宏观经济学)(PPT课件)(高鸿业)

第一节  认识经济增长 第八章 经济增长理论和经济周期理论 (宏观经济学)(PPT课件)(高鸿业)

一、经济增长的含义及特征
(一)经济增长的含义
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Simon Kuznets) 1971年接受诺贝尔经济奖时曾给 经济增长下了这样一个定义: 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可以定义为给 居民提供种类日益繁多的经济产品的能力 长期上升,这种不断增长的能力是建立在 先进技术以及所需要的制度和思想意识之 相应的调整的基础上的。 宏观经济学中:经济增长是产量的增加。 其程度用增长率表示。
第七章 经济增长理论
前途是光明的。国民收入在周期性波 动中呈现向上增长趋势。 中国经济增长一枝独秀,成为令世人 瞩目的焦点。为什么会这样? 经济增长到底好不好? 经济增长研究的是增长,不是分配。 经济增长研究的主要是产出,而不是 消费。 经济增长的程度可以用增长率来描述。
第一节 经济增长(Economic Growth)概述
2、二者关系
(1)一个是数量、一个是质量;(2)一个是基础,一 个是结果;(3)一个是手段、一个是目的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衡量经济发展的指标:
出生时的预期寿命。 20000以上地区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人均每日消费的动物蛋白。 中、小学注册入学人数。 职业教育入学比例。 每一居室平均居住人数。 每千人中毒保人数。 从事经济活动人口中使用电、水、煤气等的百 分比。
一、经济增长的含义及特征 (一)经济增长的含义
经济增长最简单的定义是指一国一定时期内 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劳务总量的扩大。表现为 GDP或者人均GDP的增长。G=△Y/Y。 (即一国 GDP的增加或人均GDP的增加)。它包括两个方 面的含义:
1、指一国国民所需要的商品和劳务的潜在生产能力 的扩大及实际增加量; 2、指决定一国生产能力的各种资源、资本积累的数 量和质量及技术水平等诸因素的扩大和改进。 经济增长的中心是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技术进步是 实现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制度与意识形态的调整是经济 增长的充分条件。

宏观经济学PPT课件第八章通货膨胀理论

宏观经济学PPT课件第八章通货膨胀理论
结构性通货膨:结构性通货膨胀指物价上涨是在 总需求并不过多的情况下,而对某些部门的产品 需求过多造成部分产品的价格上涨现象。
02 通货膨胀的影响
对价格水平的影响
物价上涨
通货膨胀导致货币的购买 力下降,物价普遍上涨, 消费者实际购买力降低。
价格信号失真
通货膨胀扭曲了价格信号, 影响市场机制的正常运作, 使得资源无法得到有效配 置。
宏观经济学ppt课件第八章通货膨 胀理论
目录
• 通货膨胀的定义与类型 • 通货膨胀的影响 • 通货膨胀的成因与治理 • 通货膨胀与经济周期
01 通货膨胀的定义与类型
定义
01
02
03
通货膨胀
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上升 现象。
通货膨胀率
衡量货币购买力下降的速 度。
物价指数
反映一篮子商品和服务价 格水平变动的指标。
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经济增长放缓
持续的高通货膨胀可能导致经济 增长放缓,因为企业和个人可能
会减少投资和消费。
生产成本增加
通货膨胀可能导致生产成本增加, 进而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生产积 极性。
资源配置效率降低
通货膨胀可能导致资源配置效率降 低,因为市场机制在价格信号扭曲 的情况下无法有效运作。Leabharlann 03 通货膨胀的成因与治理
涨,引发通货膨胀。
治理
货币政策
通过调整利率、存款准 备金率等手段,控制货 币供应量,抑制通货膨
胀。
财政政策
通过调整政府支出和税 收,影响总需求,抑制
通货膨胀。
价格管制
政府对某些重要商品实 行价格管制,限制价格 上涨,缓解通货膨胀压
力。
国际合作
加强国际经济政策协调, 避免国际货币供应泛滥

宏观经济学-第8章-货币、货币供给和需求

宏观经济学-第8章-货币、货币供给和需求

(i)银行体系创造货币的过程
B CU D RE L M1
第一轮 100 20
80 8 757.5 5.8 51.8 72 10.4 41.4 4.1 37.3 51.8 7.5 29.8 3.0 26.8 37.3
第五轮
5.4 21.4 2.1 19.3 26.8
家强制使其所发行的货币得以在全国范围流通。
=>中央银行垄断货币发行权使政府掌握一种收入来源:铸币收入。
•作为银行的银行
(i)集中保管各商业银行的准备金。 (ii)办理全国范围内商业银行间的资金清算。 (iii)向商业银行发放贷款。
•作为政府的银行
(i) 代理国库,即经办政府财政预算收支, 充当政府的出纳。 (ii)充当政府的金融代理人,代办各种政府金融事物,如国债
古典二分法
经济体系中存在许多用货币表示的变量, 如货币工资、名义利率等,被称为名义变 量。
在经济体系中,还有用实物单位来衡量的 变量,被称为实际变量。
这种队实际变量与名义变量的区分称为古 典二分法。
古典二分法
在古典经济学家看来,影响实际变量与名义 变量的因素不同。
经济中的产出取决于生产率和要素供给;实 际利率的调整使可贷资金市场的供求均衡; 实际工资的调整使劳动的供求均衡。
对收入水平变化的敏感程度。
(三)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
指人们持有的准备用于购买债券、进行投 机活动的那部分货币。凯恩斯认为,投机 动机的货币需求是利率的减函数:
L2/P= -hr,h>0 L2表示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r表示市场
利率,h是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
流动性陷阱
r
O
图 13-17
利率下降时,投机动机的货币 需求增加,因此投机动机的货 币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宏观经济学第二版第八章总需求理论

宏观经济学第二版第八章总需求理论
• 这样,整个经济就完成了利率传导机制的一个过程,通过 利率的传导,我们看到,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带来了均衡国 民收入的增加。
第三节 IS-LM模型
➢IS曲线 ➢LM曲线 ➢均衡的利率和国民收入
IS曲线
➢(一)IS曲线的推导 ➢(二)可贷资金理论与IS曲线 ➢(三)财政政策与IS曲线
(一)IS曲线的推导
dY
• 可见,边际支出倾向与边际消费倾向成正方向变 化而与税率成反方向变化。
E
45°
E1
C
E0 B
A
0
Y0 Y1
Y
图 8.4 边际支出倾向的变动
假定政府调低税率使边际支出倾向增大,表现为计划支出线的斜率
加大,如图8.4所示。在图中,我们看到,由于税率的降低使边际支 出倾向增加,计划支出曲线由E0沿着与纵轴相交的A点向外旋转至 E1,均衡点也由B变为C,均衡的国民收入由Y0增加到Y1。这表明 在自生支出不变的情况下,税率的降低加大了边际支出倾向,从而 导致了均衡的国民收入增加。
• 在图(a)中货币市场的均衡利率水平为r1时,图(b)中由投 资函数决定的投资水平为I1=I(r1),图(c)中相应的计划支 出线为E1=C(Y-T)+I(r1)+G,由此决定的均衡的国民收入 为Y1。现在,中央银行扩大货币供应量,图(a)中货币供 给曲线由MS1向外移至MS2,货币市场均衡的利率水平由 r1降至r2。在图(b)中,当利率从r1下降到r2时,投资从I1 上升到I2,I2=I(r2),上升幅度在图中用ΔI来表示。投资增 加使图(c)中的自生支出增加,计划支出线平行向上移动ΔI 的距离,我们得到新的计划支出线E2=C(Y-T)+I(r2)+G, 均衡的国民收入同时也由Y1上升到Y2。

巴罗《宏观经济学:现代观点》课后习题详解 第8章 均衡经济周期模型【圣才出品】

巴罗《宏观经济学:现代观点》课后习题详解  第8章 均衡经济周期模型【圣才出品】

第8章均衡经济周期模型一、概念题1.非周期性的(acyclical)答:非周期性的是指在经济周期中,某些经济变量的变化呈现出与产出GDP变化无关的经济现象。

在经济周期中,经济变量根据其随经济周期变化的趋势,分为三类:顺周期,逆周期和非周期性。

其中非周期性变量是指其变动方向与商业周期无关的变量,例如出口就是非周期性的宏观经济变量。

2.逆周期性的(countercyclical)答:逆周期性的是指在经济周期中,某些经济变量与产出GDP呈现反方向变动的经济现象。

在经济周期中,经济变量根据其随经济周期变化的趋势,分为三类:顺周期,逆周期和非周期性。

其中逆周期变量是指在衰退时上升,在扩张时下降的变量。

逆周期的宏观经济变量有产成品存货、生产投入的库存、失业率等。

为了减轻经济波动的影响,政府可以采取逆周期性政策。

逆周期政策指在发生经济危机时,采取扩张性政策,刺激总需求;在经济高涨时,实行紧缩性政策,抑制通货膨胀。

它是以非均衡的经济理论为基础,认为市场无法自动达到供求平衡,因此必须运用政策调节需求,从而达到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

3.实际GDP的周期性部分(cyclical part of real GDP)答:实际GDP的周期性部分是指实际GDP与其发展趋势之间的差异部分。

实际GDP 的周期性部分反映了经济的短期波动。

4.均衡经济周期模型(equilibrium business-cycle model)答:均衡经济周期模型是由理性预期学派主要代表人物小罗伯特·卢卡斯在1977年《对经济周期的理解》与1978年《失业政策》等中提出的一种用于解释短期经济波动的理论模型。

该理论认为经济波动取决于生产者对价格变动反应的周期理论。

5.顺周期性的(procyclical)答:顺周期性的是指在经济周期中,某些经济变量与产出GDP呈现同方向变动的经济现象。

顺周期又可以具体分为:超前、同步和滞后三种情况。

在经济周期中,经济变量根据其随经济周期变化的趋势,分为三类:顺周期、逆周期和非周期性。

高级宏观经济学第八章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

高级宏观经济学第八章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

四、增长极限论
习惯上,对经济增长的研究是 研究其速率的均衡程度,这种研究 是以社会生产资源不受限制为前提 的。但是有人提醒说,资源是有限 的,经济增长的代价沉重,只注意 经济增长的速率,社会资源总有一 天会消耗殆尽。这种论点叫经济极 限论。
1972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丹尼斯、 麦多斯领导的17人小组,向罗马俱乐部 推出了被称“70年代的爆炸性杰作”的 报告:《增长的极限》。他们的基本结
为此,可持续发展要求在经济增长
中逐渐以人力资源及人类制造的生产能 力替代自然资源,因为地球上可再生资 源的自我更新能力有限,不可再生资源 的总储量更是有限。
可持续发展要求严格控制人口增长。
环境污染及资源掠夺性利用既与追求经 济增长有关,也与人口迅速增长有关, 而经济增长本身也是人口增长所要求的。 事实表明,生态破坏、资源掠夺式利用, 也是人口增加的必然结果。要在不断提 高生活水平的同时不影响生态环境,必 须控制人口增长。
经济增长是否值得向往的问题由英国经济 学家米香(E.J.Mishan)于1967年首先提出。 他指出,西方社会继续追求经济增长,在社会 福利方面得不偿失。技术发明固然给人们提供 较多福利,但也会因颓废风险加大而增加了他 们的焦虑。飞速的交通工具使人们趋于孤立; 移动性增加反而使转换时间更为增多;自动化 程度提高增加人们隔离,电视增多使人们更少 交往,人们较以往更少理解他们的邻居。物质 财富的享受不是人们快乐的唯一源泉,还有闲 暇,文化和美丽的环境。然而,这些令人们向 往的事物,现在却成了增加国民生产总值的牺 牲品。
二、经济增长的衡量指标
西方经济学家一般采用国内生产总值 (GDP)作为衡量商品和劳务生产总量的标准。
然而,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不能完全看 作就是经济增长率。

宏观经济学经济周期理论

宏观经济学经济周期理论
• 内生经济周期理论:用经济体系以内的 因素来解释经济周期。这些因素本身受 经济的影响,又反过来影响经济。因此, 经济周期是各种经济因素作用之下的自 发运动过程。
宏观经济学经济周期理论
• 凯恩斯主义经济周期理论:乘数-加速 数模型
• 非凯恩斯主义经济周期理论:货币主义 的经济周期理论、理性预期学派的均衡 周期理论、实际经济周期理论。
宏观经济学经济周期理论
• 消费不足理论:解释萧条和衰退的原因, 认为衰退的原因在于收入中用于储蓄的 部分过多,而消费不足。这又是由于分 配不均造成的。
• 投资过度理论:投资的波动导致经济周 期性变化。
• 货币信用论:将经济周期看作是一种货 币现象。银行货币和信用扩张导致利率 下降,投资增加,走向繁荣;银行货币 和信用紧缩宏导观经致济学利经济率周上期理升论 ,投资减少,
• 第1、4种情况不属于周期性波动,第5种 情况是固定振幅,不具有代表性,与实 际不符。
• 根据收敛式波动,周期有消失的趋势。 根据爆发式波动,经济会大起大落.怎样用 以解释经济的周期性运动?
宏观经济学经济周期理论
• 收敛式波动,周期有消失的趋势。解决 方法:很多干扰频繁发生且间隔不定。
• 把连续不断的外部随机冲击加到收敛型 的收入运动上去,形成周期波动。
• 萨缪尔森将经济周期分为5种情况: • (1)实际国民收入由某一稳定值按照逐渐
减少的比率上升或下降到另一个稳定值; • (2)实际国民收入按照递减的幅度波动,
直到另一个稳定值; • (3)实际国民收入的波动幅度越来越大,
不再出现稳定于某一水平的情况; • (4)实际国民收入按一递增比率上升或
下降; • (5)实际国宏观民经济收学经入济周按期一理论固定振幅波动。

宏观经济学第8章2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

宏观经济学第8章2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
凯恩斯主义经济周期理论
三、经济周期形成的原因
1。纯粹货币理论

01
2。创新理论
02
3。心理理论
03
4。消费不足理论
04
5。投资过度理论
05
6。太阳黑子理论
06
7。政治周期理论
07
(一)非凯恩斯主义经济周期理论
经济周期理论实际上是国民收入决定的动态化,凯恩斯主义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是关于总需求决定的理论,因此,认为引起国民收入波动的是总需求,而且是总需求中的投资。
如果△k=0,人均储蓄必须正好等于资本的广化。所以稳态条件是:
sy = (n+δ)k
3.稳定性分析
人均产出增加,人均资本增加。
当储蓄增加时,人均储蓄曲线向上移动。
形成新的稳态。在新的稳态时:
稳态时的产出增长独立于储蓄率,所以增长率在短期提高后,会逐渐降低到劳动人口增长率水平。
4.储蓄率的提高
01
2。库兹涅茨对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
02
三、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1。丹尼森对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
(1)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变化:包括劳动、资本、土地投入,由于土地是有限的不可再生资源,因而主要考虑劳动、资本量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2)要素生产率的变化:单位投入量的产出量。 导致要素生产率变化的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资源配置的改进 ——规模经济 ——知识进展
在讨论加速系数时,可以用资本-产量比来分析 资本产量比是指生产一单位产品所需要几单位的资本量,即资本与产量比例。 假定资本—产量比不变,则加速系数也不变,同时等于资本—产量比。 例:如果一单位货币产量所需资本货币量为2单位
K y
=
2 1
v
=

宏观经济学第8章

宏观经济学第8章

第八章失业与通货膨胀本章知识脉络图失业失业的定义失业的类型失业的影响失业的衡量——失业率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周期性失业奥肯定律自然失业率自愿失业率——充分就业非自愿失业——需求不足的就业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的定义通货膨胀率:PPPttt111---=π通货膨胀的分类通货膨胀的原因通货膨胀的影响货币数量论的解释——货币供给增加总需求-总供给解释——需求拉动&成本推动经济结构变动——结构性通货膨胀再分配效应产出效应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原始的菲利普斯曲线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长期的菲利普斯曲线关键:各自的政策定义衡量本章学习重点与难点一、充分就业与自然失业即使经济能够提供足够的职位空缺,失业率也不会等于零,经济中仍然会存在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

凯恩斯认为,如果消除了“非自愿失业”,失业仅局限于自愿失业的话,经济就实现了充分就业(如图1所示,其中W 表示工资率,N 表示劳动数量,N E 表示充分就业的劳动数量)。

宏观经济学认为,经济社会在任何时期总存在着一定比率的失业人口。

定义自然失业率为经济社会在正常情况下的失业率,即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的情况下,让劳动力市场和商品市场供求力量自发起作用时,总供给和总需求处于均衡状态时的失业率。

所谓没有货币因素干扰,指的是失业率的高低与通货膨胀的高低之间不存在替代关系。

因此,自然失业率应等于某一时点上摩擦性和结构性失业占劳动力的百分比。

在实际统计中,用长期的平均失业率来近似的表示自然失业率。

提示:在宏观经济学中,在充分就业状态下,失业率并不等于零,它相当于摩擦性失业率与结构性失业率之和,这就是“充分就业下的失业率”。

因此,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充分就业的总产量等概念通常被看作不同经济状态的分水岭,所以自然失业率对于理解潜在产量(充分就业的产量)有重要意义,在理解宏观经济政策方面也发挥重要作用。

二、通货膨胀的原因通货膨胀为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内物价总水平持续地和显著地上涨过程。

高鸿业曼昆宏观经济学经济增长和周期理论

高鸿业曼昆宏观经济学经济增长和周期理论

人均生产函数曲线
解释。
k
产出增长率唯一的由资本增长率来
3.新古典增长理论的基本方程
设: 人口增长率n=△N/N, 人均产量 y=Y/N , 人均资本 k=K/N。 s是储蓄率,S=sY。 两部门经济中,I=S。 假定折旧是资本存量K的一个固定比率 δK(0<δ<1)。 资本存量的变化=净投资△K =I-δK △K = sY-δK, 即资本存量变化=储蓄-折旧
knknk每个人新增资本和新增人口占用资本每个人新增资本和新增人口占用资本所以knknsykksynk?syknk?人均储蓄资本深化资本扩张新古典方程的数学推导ksysfknkknkfknk????????????总资本为折旧率为k资本增量kikkk两边同除以n设k1kfknkssfksfkknnnn??????????kyfknynfkn1yfk1fk1新古典方程的数学推导2kdknkknkkknkndtnnnnnnnnknknn????????????????设kknkn????ksfknk?????2将2代入1表明人均资本的增加等于人均储蓄减去nk??资本深化人均储蓄资本广化资本扩张稳态中总产出和资本存量的增长率均与劳动力的增长率相稳态中总产出和资本存量的增长率均与劳动力的增长率相等即如果4
A 技术进步 A
例:假定在某一时期,资本的增长率为4%,劳动的增长率为 2%.实际产出的增长率为5%,由统计资料得知资本的国民 收入份额为0.3,劳动的国民收入份额为0.7,请 (1)计算技术进步率 (2)假定一项减少预算赤字的政策使投资增加,资本增长率 上升1%,产出的增长率将上升多少?
解(1)资本和劳动这两种要素供给的增长取得的综合 增长率为 0.3*4%+0.7*2%=2.6% 产出增长率为5%所以技术进步率为5%-2.6%=2.4% (2)若资本增长率上升1%,则4%+1%=5%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新的产出增长率为 2.4%+0.3*5%+0.7*2%=5.3% 即实际产出的增长率将上升0.3%.

《宏观经济学:原理与模型》第08章 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 第04节 索洛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宏观经济学:原理与模型》第08章  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  第04节  索洛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宏观经济学:原理与模型》第八章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第四节索洛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重点!)1956年,美国经济学家索洛(R. M. Solow)在他的论文《对经济增长理论的贡献》中提出了一种经济增长模型。

索洛认为:通过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来自动调整生产中资本与劳动的投入组合比例,可使经济实现充分就业的稳定增长,经济的长期增长率是由人口增长率和技术进步率决定的自然增长率。

斯旺(T.W.Swan)、米德(J.E.Meade)和萨缪尔森(P. A. Samuelson)等人也相继提出了他们的增长模型,其观点与索洛模型基本一致。

由于这类模型都强调“凯恩斯革命”以前的新古典经济学充分就业的必然趋势,因此人们把它们通称为新古典增长模型,并以索洛模型为代表,由此产生的经济增长模型就叫做新古典增长模型。

如今,索洛模型已成为几乎所有经济增长理论的起点。

人们在研究经济增长问题时,习惯上总是喜欢使用索洛模型或者与索洛模型进行比较。

即使建立的增长模型已完全偏离或超出索洛模型的框架,但还是要把它与索洛模型作比较,目的是为了对模型做出更好的解释和理解。

可见,索洛模型是当代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础。

自1950年以来,美国的储蓄率(储蓄占GDP的比例)仅为%18左7.右;德国较高,储蓄率达到%33。

同8.8.24;日本则更高,储蓄率为%时,美国与大多数OECD国家相比,经济增长率都是很低的。

那么,美国经济增长率低的原因是不是因为储蓄率低?储蓄率不断上升能否带来经济的长期持续增长?资本积累是不是经济稳定增长的根源?事实上,储蓄率对总产出和生活水平有着重要影响,高储蓄率将带来高生活水平。

因此,储蓄率如何影响资本和产出是一个重要问题。

为了单纯地说明储蓄和资本积累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本节在技术水平不变的前提下讨论,暂不考虑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我们将重点研究储蓄、资本积累与总产出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关系,由此建立起来的经济增长模型就是没有技术进步的新古典增长模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ome
8.1.4 乘数一加速数的经济周期模型 2.乘数一加速数模型的基本思想 乘数一加速数模型试图把外部因素和内部因 素结合在一起对经济周期给出解释,同时,它也 特别强调投资变动的因素。 3 .乘数一加速数模型:萨缪尔森所提出的乘数 一加速数模型的基本方程 Y C I G
t t t t
Ct Yt 1 ,0 1 I t V (Ct Ct 1 ),V 0
GDP 图8—1 经 济周期变动的 曲线和经济增 长的趋势线 繁荣 繁荣 衰退 萧条 复苏 衰退 萧条
潜在GDP水平线
O
Home
时间
8.1.2 经济周期的类型 1. 长周期又称长波,指一个周期长度平均 为50年-70年左右的经济周期。
2. 3.
中周期又称中波,指一个周期平均长度 为8到10年左右的经济周期。 短周期又称短波,指一个周期平均长度 约为40个月左右的经济周期。
5. 1996年实现软着陆后,出现有效需求不足,1998 年又受东南亚金融危机影响,政府采取积极的财 政政策与适度的货币政策刺激经济
Home
Home
Home
8.1.4 乘数一加速数的经济周期模型
1.加速原理
在宏观经济学中,产量水平的变动和它所引 起的投资支出数量之间的关系被称为加速原理。 以K代表资本存量,Y代表产量水平,V代表资 本一产量比率,即一定时期每生产一单位货币价值 量的产量所要求的资本存量的货币额,则有:
K=VY
引入时期的概念,则 t-1 时期的 K 和 Y 的关系 可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K =VY
Home
我国经济周期
1. 1979-1981年,1979年出台了许多扩展性政策, 如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调整部分职工工资、 减免部分农村的税收费用等,使国家财政收入 下降,支出上升,经济过热,后来不得不采取 紧缩性政策,使经济步入正常。 2. 1982-1986年,1979-1985年国家信贷放松, 对个体工商户的鼓励政策以及企业自主权的扩 大,都刺激了资金的需求,加剧了信贷规模的 扩大,经济过热。 3. 1987-1990年,由于经济连续的高通胀,使消 费者产生了通胀预期,人们认识到存钱不如买 东西合算,
Home
8.1.3货币信用过度论与创新理论
3. 货币信用过度论把经济周期看作为一种货币
现象,认为经济波动是银行货币和信用波动 的结果。按照这一理论,银行货币和信用的 扩张会导致利率下降,从而引起投资增加, 走向繁荣;反之,银行货币和信用的紧缩会 导致利率上升,从而引起投资减少,走向衰 退。
4. 创新理论认为,创新是经济周期波动的主要 原因。据称,技术革新和发明等经济创新不 是均匀的连续的过程,而是有高潮和低潮, 因而导致经济上升和下降,形成经济周期。
政府购买 (Gt)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8.2.1实际周期理论 • 引起经济波动的途径 1. 使人们的偏好发生变动
2. 改变技术状况(生产率),
3. 使可利用的资源发生变动等
• 实际周期理论认为,其中最常见、最值得分析 的是技术冲击所引起的经济周期,而技术冲击 则被看成经济波动的根源。
Home
8.1.3 经济周期理论概述 •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周期理论:投资加速原理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真实周期理论 •非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周期理论
(1)消费不足论; (2)投资过度理论; (3)货币信用过度论; (4)创新理论; (5)心理理论; (6)太阳黑子论;
(7)政治周期理论。
Home
8.1.3 消费不足理论与投资过度理论
y2 y1 y0 C1 C0 A` A1
z1f(k)+(1-δ )k
z0f(k)+(1-δ )k
z1f(k) z0f(k)
O
Home
k0 k1
k
案例
30年代初的经济灾难称为大萧条,而且是美国 历史上最大的经济下降。从1929年到1933年, 实际GDP减少了27%,失业从3%增加到25%。 同时,在这四年中。物价水平下降了22%。在 这一时期,许多其他国家也经历了类似的产量 与物价下降。经济史学家一直在争论大萧条的 原因,但大多数解释集中在总需求的大幅度减 少上。 许多经济学家主要抱怨货币供给的减少:从 1929年到1933年,货币供给减少了28%。另一 些经济学家提出了总需求崩溃的其他理由。例 如,在这一时期股票价格下降了90%左右,减 少了家庭财富,从而也减少了消费者支出。
Home
储蓄存款大幅减少,1988年居民储蓄存款增 长率23.7%,比前三年平均值低12个百分点, 对应的是消费大幅增加,这种消费行为的突 变引发经济波动
4. 1991年以来,社会集资规模急剧扩大,国家银行 资金大规模以非贷款方式流出,政府不能有效地 通过金融手段控制货币流通量,另外政府放松了 对直接融资的管理,专业银行强化了自身利益, 非银行金融机构许速发展,经济产生过热
t-1 t-1
Home
8.1.4 乘数一加速数的经济周期模型 如果产量从Yt-1变动到Yt ,则资本存量也将 从Kt-1变动到Kt,即: Kt=VYt 于是资本存量的增加量是 Kt-Kt-1 。为了增 加资本存量 , 需要投资支出为净额。以 It 表示时 期t的投资净额,即净投资,则有: It=Kt-Kt-1 进而有: It=VYt–VYt-1=V(Yt–Yt-1) 资本-产量比V在这里通常被称为加速数。 t时期的总投资=V(Yt–Yt-1)+ t时期的折旧
Home
8.1.3心理理论与太阳黑子论
5.心理理论认为,经济周期波动的原因在于公众
心理反应的周期变化。这种理论用心理上的乐观 预期和悲观预期的交替来说明繁荣和萧条的交替。 人们对前途持乐观态度时,投资和生产增加,经 济走向繁荣;人们对前途持悲观态度时,投资和 生产下降,经济走向衰退。
6.太阳黑子论认为太阳黑子周期性地造成恶劣的
Home
8.2.2 基本理论
图 8 —2 生产函数和资源函数
J y0+(1-δ )k0
本期收入加未折旧的资本
资源函数zf(k)+(1-δ )k
y0 C0
生产函数zf(k) A 对消费和期末资本存量的约束
O
k0
k
Home
8.2.2 基本理论
图8—3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对宏观经济波动的解释
J y1+(1-δ )k0 y0+(1-δ )k0
1. 消费不足理论:经济衰退的原因在于收入中用于 储蓄的部分过多,用于消费的部分不足。储蓄过 多和消费不足,又是由于收入分配过于不均等所 造成。同可以投资的数量相比,富人得到了过多 的收入。如果收入分配均等一些,储蓄就不会过 多,消费也就不会不足。
2. 投资过度理论:经济衰退的原因不是投资太少, 而是投资过多。投资过多是指生产资本品(和耐 用品)的部门的发展超过了生产消费品部门的发 展。经济扩张时,资本品(和耐用品)增长的速 度比消费品快;经济衰退时,资本品(和耐用品) 下降的速度也比消费品快。资本品(和耐用品) 投资的波动造成了整个经济波动。
气候,使农业收成不好,影响了工商业,从而使 整个经济周期性地出现衰退
Home
8.1.3政治周期理论
7. 政治周期理论认为,政府交替执行扩张性政
策和紧缩性政策的结果,造成了扩张和衰退的 交替出现。为了实现充分就业,政府实行扩张 性财政和货币政策。但是,在政治上,财政赤 字和通货膨胀会遭到公众反对。于是,政府又 不得不转而实行紧缩性政策,也就是人为地制 造经济衰退。这就是政府干预经济所造成的新 型的经济周期,其原因在于充分就业和价格水 平稳定之间存在着矛盾。
Home
8.2.2 基本理论 • 在人口和劳动力固定的情况下 , 一个经济中所生 产的实际收入主要取决于技术和资本存量 ,从而 总量生产函数就可以表示为:y=zf(K)
式中,y为实际收入;k为资本存量;z为技术状况。于 是生产中的技术变动便反映在z值发生的变化上。
•假定 : 经济中每个人都具有相同的偏好 , 这个代 表的偏好仅仅依赖于可延续未来无限期的每年的 消费。图17-2给出了生产函数和资源函数。
Home
此外,银行的问题也阻止了一些企业获得它们 想为投资项目进行筹资,而且,这就压抑了投 资支出。当然,在大萧条时期,所有这些因素 共 同 发 生 作 用 紧 缩 了 总 需 求 。 第二个重大时期--40年代初的经济繁荣--是 容易解释的。这次事件显而易见的原因是二战。 随着美国在海外进行战争,联邦政府不得不把 更多资源用于军事。从1939年到1944年,政府 的物品与劳务购买几乎增加了 5 倍。总需求这 种巨大扩张几乎使经济中物品与劳务的生产翻 了一番,并使物价水平上升了 20 %。失业从 1939 年的 17 %下降到 1944 年的 1 % -- 美国历史 上最低的失业水平。
将后两个方程代入第一个方程式,可得到:
Yt Yt 1 V (Ct Ct 1 ) Gt
Home
表8—1
时期 (t)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Home
乘数和加速数的相互作用
从上期国民收入 中来的本期消费 (Ct) 0.00 0.50 1.00 1.25 1.25 1.125 1.00 0.9375 0.9375 0.96875 1.00 1.015625 1.015625 1.0078125 引致的本期 私人投资 (It) 0.00 0.50 0.50 0.25 0.00 -0.125 -0.125 -0.0625 0.00 0.03125 0.03125 0.015625 0.00 -0.0078125 国民收入 经济变化 总额 趋势 (Yt) 1.00 —— 2.00 复苏 2.50 繁荣 2.50 繁荣 2.25 衰退 2.00 衰退 1.875 萧条 1.875 萧条 1.9375 复苏 2.00 复苏 2.03125 繁荣 2.03125 繁荣 2.015625 衰退 2.00 衰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