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中国的水文灾害导学案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考:通过 p42 案例五,了解人类
-3-
活动对水文灾害的影响有哪些?为了防汛抗洪,又该采取什么措施? 六、课堂小结
灾情特点
中
国
洪水灾害
暴雨洪水
的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水
雨涝
文
灾
害
风暴潮灾害
水文灾害多发区
灾害链 成因 损失
七、实战演习 读海河水系示意图,分析回答: ( 1) 永 定 河 发 源 于 ________(地形区)。 (2)请从地形、气候、水系等三方面简要 分析海河流域易发生水灾的自然原因。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为原因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增强关注我国国情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加深对可持续发 展观的理解,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学习重点: 我国洪水灾害的分布特点及其原因。 三、学习难点: 对比 1954年和 1998年洪水的异同,分析人类活动对洪涝灾害的影响。 四、学法指导: 比较法,图示分析法。 五、学习过程:
长江、淮河、黄河、珠江、海河、辽河、嫩江-松花江等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
关中地区及云贵高原的部分地区。(对照地图册在课本 38 页找出相应区域)
3.洪水的类型
类型 洪水来源 暴雨 洪水
主要分布地区
发生时间
融雪 洪水
冰凌 洪水
凌汛:凌汛是冰凌对水流产生阻力而引起的河水位明显上小涨的现象。 (归纳总结)诱发雨涝的自然因素?其根本原因?
(相关链接) 故善为国者,必先除其五害。水,一害也。旱,一害也。风雾雹霜,一害也。历 (瘟疫),一害也。虫,一害也。此谓五害。五害之属,水最为大。—《管 子·度地篇》 (知识回顾)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常见水的水文灾害有洪涝、风暴潮等。我国沿海 地区主要受风暴潮、海浪、海水入侵等水文灾害的影响。 知 识 点 一、洪水灾害 (学习新知)1、我国洪水灾害分布总的特点: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读图分析) 阅读 P37 图 2.18 我国多年平均日降水量大于等于 50 毫米的日数 思考:我国多年平均日降水量(致灾因子)大于等于 50 毫米的日数在 4 天以
-2-
5、人为因素对洪涝灾害的影响 阅读课本第 40页相关内容填写下图表
人为因素对洪涝灾害的影响 知 识 点 二 、 风暴潮灾害——我国最严重的海洋灾害
1、主要危害:不仅毁坏船只,而且破坏房屋、农田、海堤以及码头、港口等
工程设施,并造成不同程度的人员伤亡。受灾体的价值越高,造成的损失越大。 2、危害地区: 3、类型: 4、发生时间: 学 习 教材内容,思考为什么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风暴潮灾害影响更为深远?
(点拨:可从该地的地理位置与经济发展方面考虑)
三、水文灾害多发区——长江流域
1、灾害链:暴雨
洪涝
风暴潮
2、长江流域水文灾害灾情严重的原因: (1)自然原因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海河的治理措施主要有哪些?这些措 施能否全部用于黄河的治理,为什么?
八、课后反思 学生学习反思:
-4-
教师教学反思:
-5-
上的城市主要有哪些?
2、暴雨洪水——影响我国范围最广、时间最长、危害最大的洪水灾害。 (1)暴雨成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发生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布: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集中在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六盘山-岷山-横断山以东区域。
2.3 中国的水文灾害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了解洪水灾害的特点、分布与危害。掌握洪水灾害的成因。 ⑵了解风暴潮的特点,分布与危害。掌握风暴潮灾害的成因。 2.过程与方法
(1)结合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实例,讨论分析风暴潮的形成原因、时空差异和危 害。 (2)从自然原因(孕灾环境)和人文原因(受灾体)的相互关系上,理解长江中 下游构成水文灾害多发区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