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污染
关于细胞污染的一些总结和心得

关于细胞污染的一些总结和心得概述凡混入细胞培养环境中对细胞生存有害的成分和造成细胞不纯的异物都应视为污染,细胞污染不能完全被消除,但能减少其发生的频率和后果的严重性。
细胞污染根据污染源主要可以分为物理性,化学性和生物性污染。
物理性污染的来源、危害及预防:物理性污染常常被人们所忽视或被笼统地归为化学性污染。
物理性污染通过影响细胞培养体系中的生化成分,从而影响细胞的代谢。
培养环境中的物理因素,如温度、放射线、振动、辐射(紫外线或荧光)会对细胞产生影响。
细胞、培养液或其它培养试剂暴露于放射线、辐射或过冷过热的温度中,可以引起细胞代谢发生改变,如细胞同步化、细胞生长受抑制甚至细胞死亡。
通过实验室的合理设计及建立规范的操作规程,可以减少环境中物理因素对细胞的影响。
孵箱应放在温度较恒定的环境中,周围不能放置能引起机械振动的设备,如离心机。
培养液及培养试剂应放在固定的位置,为避免光照试剂不能放在玻璃门的冰箱中,试剂周围不能放同位素。
培养液从冰箱中取出后应在室温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再进行实验,以避免过冷的温度对细胞的影响。
化学性污染的来源、危害及预防培养环境中许多化学物质都可以引起细胞的污染。
化学物质并不总是抑制细胞的生长,某些化学物质如激素就可促进细胞的生长。
不同细胞对化学物质污染的反应是不一样的。
未纯化的物质、试剂、水、血清、生长辅助因子及储存试剂的容器都可能成为化学性污染的来源。
细胞培养的必需养分,如氨基酸,若浓度超过了合适的范围,也会对细胞产生毒性。
同样,不同细胞系其最佳培养条件下对血清和缓冲液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在培养中应严格控制。
玻璃制品清洗过程中残留的变性剂或肥皂(通常残留在瓶盖的内表面)是最常见的化学性污染。
水是唯一一种在凝固时膨胀的化合物。
因此在选择冻存细胞的容器时应考虑到这个因素。
容器因水的膨胀而发生破裂是引起试剂污染的重要原因。
为了避免金属离子、有机分子、细胞内毒素等物质对水的污染,在配制液体,清洗容器时必须使用不含杂质的超纯水。
如何预防细胞培养污染问题

如何预防细胞培养污染问题细胞培养是生物学和医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技术方法,但细胞培养过程中常常会面临细胞污染问题。
细胞培养污染会严重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因此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预防细胞培养污染。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细胞培养污染问题以及预防措施。
1. 细菌污染细菌污染是细胞培养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
来自操作人员、试剂、培养器具和工作环境等多方面的细菌污染都可能导致细胞培养中的细菌污染。
预防措施:•穿戴合适的实验服和手套,并进行消毒处理,减少操作人员带入的细菌污染。
•使用无菌、高质量的试剂,并在实验中进行常规无菌操作,保持培养器具的无菌状态。
•经常对实验室进行清洁和消毒,保持工作环境的无菌。
2. 真菌污染真菌污染是细胞培养中另一个常见的问题。
真菌往往来自环境中的空气、试剂、培养器具或操作人员。
真菌污染会导致细胞生长异常,细胞死亡或实验结果异常。
预防措施:•定期消毒工作环境,特别是操作台和培养箱,避免真菌的滋生。
•使用高质量的培养基和抗生素,抑制真菌的生长。
•采取无菌技术操作,减少操作人员带入的真菌污染。
•定期更换培养器具,特别是培养瓶和培养皿,避免真菌滋生。
3. Mycoplasma 污染Mycoplasma 污染是细胞培养中常见但容易被忽视的问题。
Mycoplasma 是一类细小的细菌样微生物,常常会导致细胞株的污染。
Mycoplasma 污染会影响细胞生长、代谢以及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预防措施:•定期检测细胞株的 Mycoplasma 污染情况,可以使用 PCR 或流式细胞术等方法进行检测。
•新购买的细胞株进行隔离培养,并进行 Mycoplasma 检测,确保细胞株的无菌性。
•严格控制培养器具、培养基和操作人员的无菌操作,减少Mycoplasma 污染的可能性。
•定期更换培养基并添加抗生素,可以抑制 Mycoplasma 的生长。
4. 交叉污染交叉污染是指在细胞培养过程中,不同细胞株之间发生的细胞混合现象。
细胞培养中的常见问题解决方法

细胞培养中的常见问题解决方法细胞培养是生物医学研究和药物开发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然而,细胞培养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例如污染、细胞凋亡、不适当的生长条件等。
本文将介绍细胞培养中的一些常见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法。
1. 细胞污染细胞污染是细胞培养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
它可能是由细菌、真菌、酵母、病毒等微生物引起的。
污染会导致细胞生长受阻、实验结果的不可靠以及其他严重后果。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严格按照无菌操作操作培养细胞。
使用无菌操作条件,包括在无菌环境下穿戴手套、使用消毒液清洗操作台面和器具、对培养皿和培养物进行灭菌处理等。
- 经常检查细胞培养物的外观。
细胞培养物应呈现透明、均匀的状态。
如果有任何可疑的异常,请及时进行检查和处理。
- 使用含有抗生素的培养基。
对于某些细胞株来说,添加适量的抗生素可以阻止细菌等污染物的生长。
2. 细胞凋亡细胞凋亡是正常细胞生命周期的一个重要阶段,但在细胞培养过程中,过量的细胞凋亡会导致细胞数量的减少,对实验结果造成不利影响。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细胞凋亡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减少细胞培养的过度处理。
频繁的细胞移植和传代会导致细胞凋亡增加。
适当延长传代周期,避免过多的细胞移植。
- 提供适当的细胞营养来源。
细胞需要足够的营养物质来维持正常的生长。
不合适的培养基组分或者浓度可能会导致细胞凋亡。
确保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符合细胞的需求,并根据细胞株的特点进行相应的调整。
- 坚持细胞培养的无菌操作。
如前所述,细菌或其他微生物的污染会导致细胞凋亡的增加。
通过无菌操作避免细胞污染,继而减少细胞凋亡。
3. pH值失调培养基的pH值是细胞培养中一个重要的生长条件。
pH值的不稳定性会影响细胞的代谢和生长。
以下是一些解决pH值失调的建议:- 定期检测和调整培养基的pH值。
使用pH计或试纸进行测定,及时调整pH值,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
- 确保培养基的配制正确。
细胞培养基的配制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配方中所指定的浓度和比例添加各种成分。
防止细胞污染的操作方法

防止细胞污染的操作方法细胞污染是细胞培养中常见的问题之一,它会对实验结果产生不可预知的影响,严重时可能会导致实验结果完全无效。
因此,及早识别和防止细胞污染非常重要。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防止细胞污染的操作方法。
1. 经常检查细胞培养的外观:在培养细胞的过程中,定期观察细胞的外观,检查有无明显的变化,如细胞聚集、颜色变化、结块、附着性变差等。
这些都可能是细胞污染的征兆。
及时发现细胞污染征兆,有利于尽早采取措施。
2. 维持培养器具的清洁:用过的培养器具必须清洗干净,避免细胞残留在器具表面。
在清洁器具时,最好使用清洁剂将培养器具浸泡一段时间,然后用纯净水冲洗。
同时,定期清洁培养箱和工作台,以确保无尘无菌的环境。
3. 做好工作区的消毒:在进行细胞培养前,务必将工作台等操作区域用70%的乙醇或其他适当的消毒液进行消毒。
消毒液应遵循使用说明,充分喷洒并等待一定时间以确保消毒效果。
4. 使用无菌技术:在进行细胞培养前,务必采取无菌技术操作。
如穿戴干净的实验服、手套、口罩等。
同时,使用无菌的工具(如无菌吸管、移液器、移液枪等)以及培养基和其他试剂。
避免细胞培养物受到外界的污染。
5. 定期更换培养基:细胞的培养基是提供细胞生长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和生长因子的重要条件。
长时间使用同一瓶培养基,极易导致培养基受到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污染。
因此,为了避免细胞污染,应定期更换新的培养基。
6. 使用抗生素:对于一些易受污染的细胞系,可在培养基中加入适量的抗生素,如青霉素、链霉素等。
抗生素的添加可以有效地避免细菌和其他微生物对培养细胞的污染。
7. 培养细胞的操作要规范和细致:在培养细胞的过程中,应遵循操作规程,确保每一步都得到妥善处理。
如避免细胞悬液直接接触容器的外壁,避免使用过时、变质的培养基和试剂等。
同时,在更换培养液或进行细胞分离时,注意不要将废液溢出,并及时清理溢出的部分。
8. 细胞常规检测:为了及早发现细胞污染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应定期进行细胞的常规检测。
细胞污染及处理方法

(常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
若细胞状态极差,尽早处理掉细胞,并找出污染源,对培养箱,生物安全柜,细胞房进行消毒处理。
2、真菌污染
培养基:有的培养液清亮,不变色;
成像:
处理方法:
在操作的过程中,一定要小心操作动作,轻柔缓慢,切忌大动作鲁莽。防止细胞脱落。这个拯救细胞还是主要针对无路可退的时候。污染还是重在预防!!!!!
细胞房
培养箱每两周更换一次水(高压过的双蒸水),条件允许的每两周可以用酒精擦洗一遍培养箱;
地面每两到三天用新洁尔灭拖洗一遍,桌面等同样用新洁尔灭擦洗一遍;
细胞污染及处理方法总结
洁净区,并不是没有细菌,而是细菌的数量非常少,国家标准100级的洁净标准是浮游菌数不得超过5个每立方米,沉降菌数不得超过1个每培养皿.而国外的标准比我国的还要高一点,要求的数量更少。
所以在我们的洁净操作台里,并不是真正一个细菌都没有的,所以在操作的时候还是要尽量利索迅速地完成操作。尽量减少进入培养体系细菌的数量。
霉菌污染多来自空气,所以做实验时说话聊天,或瓶口敞开时间太长,还有培养箱开关频繁是主要原因,还是多找自身原因.
4、支原体污染
支原体污染后,不会立即使细胞死亡,可以与细胞长期共存,培养基一般不发生浑浊,细胞无明显变化,外观上给人以正常感觉,实则细胞收到多方面潜在影响,如引起细胞变形,影响DNA合成,抑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细胞生长等。
9).加入10ml培养液,加入2ml双抗,放置培养箱培养,5小时之后,倒掉培养基,加入PBS洗瓶两次,然后加入胰酶消化,吹打后置于离心机800-1000r/min离心,然后洗一次。置于新的培养瓶里培养,培养体系加入2ml双抗。
听说你的细胞被污染了?

听说你的细胞被污染了?导语学会正确地进⾏细胞培养是细胞实验的基础,然⽽⼩⼼翼翼的你,怎奈何体外细胞的脆弱,百密终有⼀疏。
你偶然的⼀个喷嚏,不经意得捋捋你的头发丝,对于这些丢失体外抵抗能⼒的细胞都可能是毁灭性的灾害。
但是,并⾮所有的细胞污染都是致命的,若是及时发现,还是可以得到挽救的。
今天咱们的主题就是:教⼤家辨别各种细胞污染及如何应对。
如下图:实验室常见的细胞污染,你都知道属于哪种污染吗?细胞培养中的常见污染主要包括:细菌、霉菌、⽀原体、⿊胶⾍、病毒和交叉污染等,每⼀种污染都有各⾃的特点。
如细菌和霉菌增殖迅速,短时间就对细胞造成明显伤害;⽽⽀原体和病毒对细胞的影响则是⼀种缓慢长期的过程。
下⾯就具体看看每⼀种污染。
1. 细菌污染(较容易被发现)引起原因:操作不规范或⽆菌措施不到位等;细菌污染种类:⽩⾊葡萄球菌,⼤肠杆菌,假单孢菌、枯草杆菌等;细胞污染后的变化:①污染后由于有⼤量酸性物质产⽣,因此培养基会短时间内由红⾊变为黄⾊;②由于细菌⼤量增殖,培养基变浑浊,稍微振荡后可见培养基表⾯有漂浮物;③普通倒置显微镜⾼倍镜观察,胞浆内可见⼤量颗粒(如下图红⾊箭头);④细胞⽣长缓慢,逐渐变圆脱落。
如下图所⽰:左:悬浮细胞污染后,可见悬浮细胞个体远⼤于杆状细菌,⽽细菌呈⿊⾊颗粒状并会有较快的运动速度;右:贴壁细胞,可看到球状细菌分布于细胞周围并做剧烈运动。
细菌污染的细胞(左悬浮细胞,右贴壁细胞)图⽚来源:UNC School of Medicine处理措施:在培养液中添加双抗(P/S)处理;可⽤抗⽣素的常⽤量的5~10倍作冲击疗法,⽤药24~48h后再换常规培养液;另外添加西司他丁钠和亚胺培南(泰能)处理细胞,适⽤于培养⽤具被打翻、使⽤了污染的培养液或要培养污染的组织或者冻存细胞的污染情况[1]。
裸⿏体内接种法是⽐较有效和彻底的除菌⽅法。
主要包括腹⽔接种和⽪下荷瘤分离细胞。
既能彻底清除污染细菌,⼜能保持肿瘤细胞的来源特征和恶性特性。
细胞培养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细胞培养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细胞培养是现代生命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实验技术之一,可以用于细胞增殖、分化、转染等研究。
然而,细胞培养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问题,如细胞污染、细胞凋亡和细胞失活等。
本文将讨论细胞培养中的这些常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1. 细胞污染细胞污染是细胞培养中的一大难题。
它可以由细菌、真菌或其他细胞类型的污染引起。
细胞污染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并可能导致细胞系的丢失。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经常检查细胞培养器具和培养基,确保其无菌;(2)使用抗生素或抗黴剂对培养基进行预处理,以减少污染的风险;(3)定期进行污染检测,例如细胞培养液和工作区的表面。
2. 细胞凋亡细胞凋亡是正常细胞生命周期的一部分,但在细胞培养中,过多的细胞凋亡会导致实验结果的误差。
为了减少细胞凋亡的发生,我们可以考虑以下措施:(1)优化培养条件,包括温度、CO2浓度和培养基配方等;(2)定期检查细胞形态和健康状况,及时处理出现凋亡现象的细胞;(3)使用细胞凋亡检测工具,如Annexin V-FITC/PI染色法,来评估细胞凋亡水平。
3. 细胞失活细胞失活现象在细胞培养中常常发生,可能是由于细胞老化、无营养补充或培养条件不佳等原因引起。
为了避免细胞失活的发生,我们可以尝试以下方法:(1)及时更换培养基,确保细胞获得充足的营养物质;(2)避免过度培养,及时传代细胞;(3)定期鉴定细胞的纯度和活力,并确保培养条件适当;(4)尝试使用细胞增殖激素或生长因子来促进细胞的增殖和存活。
细胞培养中的常见问题并不局限于上述三个,还有其他一些问题,例如细胞出现突变、细胞凝固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进一步深入研究并寻找解决方法。
同时,注意维持实验室的清洁和规范操作也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
细胞培养在生命科学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了解并解决细胞培养中的常见问题,有助于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通过合理的实验设计、严谨的操作和科学的方法选择,我们可以克服这些问题,为细胞培养研究的进展做出贡献。
培育技术中常见的细胞污染处理方法

培育技术中常见的细胞污染处理方法细胞污染是培育技术过程中一个常见而严重的问题。
细胞污染指的是外源性的微生物、真菌、细菌或其他细胞种类在细胞培养中的存在。
细胞污染会对实验结果产生不可预测的影响,甚至使实验失效。
因此,对于细胞污染的处理方法和预防措施的研究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在细胞培养中常见的细胞污染处理方法。
一、消毒剂处理消毒剂处理是最常见的细胞污染处理方法之一。
消毒剂可以有效杀灭微生物和其他细胞种类,以减少污染。
常见的消毒剂有乙醇、过氧化氢和氯化物等。
在使用消毒剂处理细胞污染时,应选择适当的浓度和处理时间,并确保消毒剂不会对目标细胞产生不良影响。
二、培养基更换培养基更换是另一种常见的细胞污染处理方法。
培养基中添加抗生素可以有效抑制污染微生物的生长。
常用的抗生素包括青霉素、链霉素和庆大霉素等。
更换含有抗生素的培养基可以杀灭或抑制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的生长,从而有效处理细胞污染。
三、细胞分离细胞分离是一种通过分离感染的细胞来处理细胞污染的方法。
这可以通过细胞离心、细胞分选或免疫磁珠分离等技术来实现。
通过分离感染的细胞,可以有效减少细胞污染,同时保留无污染的细胞进行后续实验。
四、细胞冻存细胞冻存是另一种有效处理细胞污染的方法。
将无污染的细胞分装入液氮等低温环境中冻存,可以有效抑制细菌、真菌和其他细胞种类的生长。
在需要时,可以从冻存样品中恢复细胞,以继续实验。
然而,细胞冻存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如细胞冻存过程中可能引起的细胞损伤等问题需要注意。
五、污染原因的分析和改进污染原因的分析和改进是细胞污染处理的重要环节。
通过分析细胞污染的原因,可以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来预防细胞污染的再次发生。
污染原因的分析可以包括对实验设备、试剂和操作流程等的检查和评估。
通过对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可以有效提高细胞培养的纯度和可靠性。
细胞污染是培育技术中一个常见且严重的问题。
为了有效处理细胞污染,研究并应用适当的处理方法和预防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细胞污染的种类有哪些

细胞污染的种类有哪些1. 异物污染细胞培养的一个常见问题是异物污染。
异物污染是指在细胞培养过程中,由于一些外部因素导致培养器具或培养介质中出现的异物。
这些异物可能包括灰尘、纤维、酵母、细菌、真菌、病毒等。
这些异物不仅会干扰细胞的生长和功能,还可能引起未知的变化和不确定的结果。
因此,在进行细胞培养实验时,要特别注意避免异物污染。
2. 细胞污染细胞污染是指在细胞培养的过程中,细胞本身受到一些外部因素的污染,从而导致细胞的变异、功能受损甚至细胞死亡。
细胞污染可以由以下几种常见的污染源引起:a. 细菌污染细菌污染是细胞培养中最常见的污染之一。
常见的细菌污染源包括实验环境中的空气、实验器具、培养介质等。
细菌污染会导致细胞生长受阻、感染和细胞凋亡等,严重时甚至会使细胞无法继续培养和使用。
b. 真菌污染真菌污染是指一些真菌,如酵母菌等进入细胞培养环境中并污染细胞。
真菌污染会引起细胞外观的改变、生长受阻、功能受损等问题。
在细胞培养实验中,应特别注意真菌污染的防控。
c. 病毒污染病毒污染在细胞培养中较为罕见,但一旦发生,对细胞的影响极大。
病毒污染会导致细胞的变异、功能失调甚至细胞死亡。
因此,进行细胞培养实验时,必须定期进行病毒检测,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以避免病毒污染的发生。
d. 交叉污染交叉污染是指在细胞培养过程中,细胞株之间或批次之间发生的互相污染。
细胞培养实验室中经常同时进行多个细胞系的培养,因此,交叉污染的风险也相应增加。
交叉污染会导致细胞株的混杂和受污染细胞株的功能异常。
为了避免交叉污染,实验室应有严格的实验室操作流程,并定期检测细胞株的纯度。
3. 其他污染除了以上几种常见的细胞污染,还有一些其他类型的污染也可能影响到细胞培养实验的结果,例如:•化学物质污染:来自培养介质、溶液、培养基等中的化学物质可能对细胞产生毒性影响,导致细胞的变异或死亡。
•辐射污染:细胞培养过程中可能存在来自辐射源的污染,这可能会对细胞的遗传物质和生理功能产生不可逆的损害。
細胞污染的類型一、細菌污染細菌污染是實驗室細胞培養中常見的污染

细胞污染的类型一、细菌污染细菌污染是实验室细胞培养中常见的污染。
一开始就要十分重视,防止污染,否则会前功尽弃,不仅浪费时间,而且浪费人力、物力,甚至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即使在细胞培养液中加入了抗菌素(一般为预防剂量),也可能因为操作不慎而引起污染。
最常见的有革兰氏阳性菌,如枯草杆菌以及大肠杆菌、假单胞菌等革兰氏阴性菌,其中又以白色葡萄球菌较常见。
培养细胞受细菌污染后,会出现培养液变混浊,pH改变而呈现黄色。
也有的培养液肉眼观察无多少改变,只能在镜下发现菌体才知污染。
所以,每天应仔细观察。
污染后细胞发生病理改变,胞内颗粒增多、增粗,最后变圆脱落死亡,造成试验失败和细胞株(系)丢失。
一般细菌污染进程很快,大约污染一两天后肉眼就能显著观察到。
二、真菌污染真菌污染是细胞培养过程中最常见的一种,尤其在霉雨季节进行细胞培养更易污染。
最常见的真菌有烟曲霉、黑曲菌、孔子霉、毛霉菌、白色念珠菌和酵母菌。
培养细胞受真菌污染后,可见培养液中漂浮着白色或浅黄色的小点,有的散在生长,培养液一般不发生混浊;倒置显微镜下可见丝状、管状或树枝状的菌丝纵横交错在细胞之间或培养基中,有的呈链状排列。
念珠菌和酵母菌呈卵圆形散在细胞周边和细胞之间(发生卵圆形物体污染的几率很大)。
个体细小,有增多趋势。
镜下看时,要将培养瓶用酒精棉球擦干净,以防止与瓶外尤其瓶底外面生长的菌丝相混淆。
真菌污染后,细胞生长变慢,但最后由于营养耗尽及毒性作用而使细胞脱落死亡。
三、支原体污染支原体是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能独立生活的最小微生物,最小直径0.2μm,一般过滤除菌无法去除它,光镜下难以看清它的形态结构。
开始不易发现,能在偏碱条件(pH7.6~8.0)下生存,对青霉素有抗药性。
多吸附于细胞表面或散在于细胞之间。
电镜下可见其有三层结构,无细胞壁,中央有电子密度大的密集颗粒或丝状的中心囊。
培养细胞受支原体污染后,部分敏感细胞可见细胞生长增殖变慢,部分细胞变圆,从瓶壁脱落。
细胞污染原因及处理

细胞污染概述凡混入细胞培养环境中对细胞生存有害的成分和造成细胞不纯的异物都应视为污染,细胞污染不能完全被消除,但能减少其发生的频率和后果的严重性。
细胞污染根据污染源主要可以分为物理性,化学性和生物性污染。
一、物理性污染的来源、危害及预防物理性污染常常被人们所忽视或被笼统地归为化学性污染。
物理性污染通过影响细胞培养体系中的生化成分,从而影响细胞的代谢。
培养环境中的物理因素,如温度、放射线、振动、辐射(紫外线或荧光)会对细胞产生影响。
细胞、培养液或其它培养试剂暴露于放射线、辐射或过冷过热的温度中,可以引起细胞代谢发生改变,如细胞同步化、细胞生长受抑制甚至细胞死亡。
通过实验室的合理设计及建立规范的操作规程,可以减少环境中物理因素对细胞的影响。
孵箱应放在温度较恒定的环境中,周围不能放置能引起机械振动的设备,如离心机。
培养液及培养试剂应放在固定的位置,为避免光照试剂不能放在玻璃门的冰箱中,试剂周围不能放同位素。
培养液从冰箱中取出后应在室温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再进行实验,以避免过冷的温度对细胞的影响。
二、化学性污染的来源、危害及预防培养环境中许多化学物质都可以引起细胞的污染。
化学物质并不总是抑制细胞的生长,某些化学物质如激素就可促进细胞的生长。
不同细胞对化学物质污染的反应是不一样的。
未纯化的物质、试剂、水、血清、生长辅助因子及储存试剂的容器都可能成为化学性污染的来源。
细胞培养的必需养分,如氨基酸,若浓度超过了合适的范围,也会对细胞产生毒性。
同样,不同细胞系其最佳培养条件下对血清和缓冲液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在培养中应严格控制。
玻璃制品清洗过程中残留的变性剂或肥皂(通常残留在瓶盖的内表面)是最常见的化学性污染。
水是唯一一种在凝固时膨胀的化合物。
因此在选择冻存细胞的容器时应考虑到这个因素。
容器因水的膨胀而发生破裂是引起试剂污染的重要原因。
为了避免金属离子、有机分子、细胞内毒素等物质对水的污染,在配制液体,清洗容器时必须使用不含杂质的超纯水。
细胞核污染

细胞核污染
细胞核污染指的是细胞核内的污染物质对细胞核的影响和伤害。
这种污染可能来自于环境中的化学物质、放射性物质、细菌或病毒等。
细胞核是细胞内的重要结构,控制着细胞的生理功能和遗传信息的传递。
因此,细胞核的污染可能导致细胞的功能异常、突变和死亡。
细胞核污染可能对个体和环境产生严重的影响。
在个体层面,细胞核污染可能导致细胞的DNA损伤和突变,进而影响细胞
的正常功能和增殖。
这可能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如癌症、遗传性疾病等。
在环境层面,细胞核污染可能通过污染物传递给后代细胞,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为了减少和防止细胞核污染,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例如,对细胞核污染源进行监测和管控,加强环境污染治理措施,提高公众对细胞核污染的认识和重视,推广环境友好型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等。
此外,也需要加强科学研究,深入了解细胞核污染对生物体的影响和防护机制,为制定更有效的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细胞污染原因及处理

细胞污染概述凡混入细胞培养环境中对细胞生存有害的成分和造成细胞不纯的异物都应视为污染,细胞污染不能完全被消除,但能减少其发生的频率和后果的严重性。
细胞污染根据污染源主要可以分为物理性,化学性和生物性污染。
一、物理性污染的来源、危害及预防物理性污染常常被人们所忽视或被笼统地归为化学性污染。
物理性污染通过影响细胞培养体系中的生化成分,从而影响细胞的代谢。
培养环境中的物理因素,如温度、放射线、振动、辐射(紫外线或荧光)会对细胞产生影响。
细胞、培养液或其它培养试剂暴露于放射线、辐射或过冷过热的温度中,可以引起细胞代谢发生改变,如细胞同步化、细胞生长受抑制甚至细胞死亡。
通过实验室的合理设计及建立规范的操作规程,可以减少环境中物理因素对细胞的影响。
孵箱应放在温度较恒定的环境中,周围不能放置能引起机械振动的设备,如离心机。
培养液及培养试剂应放在固定的位置,为避免光照试剂不能放在玻璃门的冰箱中,试剂周围不能放同位素。
培养液从冰箱中取出后应在室温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再进行实验,以避免过冷的温度对细胞的影响。
二、化学性污染的来源、危害及预防培养环境中许多化学物质都可以引起细胞的污染。
化学物质并不总是抑制细胞的生长,某些化学物质如激素就可促进细胞的生长。
不同细胞对化学物质污染的反应是不一样的。
未纯化的物质、试剂、水、血清、生长辅助因子及储存试剂的容器都可能成为化学性污染的来源。
细胞培养的必需养分,如氨基酸,若浓度超过了合适的范围,也会对细胞产生毒性。
同样,不同细胞系其最佳培养条件下对血清和缓冲液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在培养中应严格控制。
玻璃制品清洗过程中残留的变性剂或肥皂(通常残留在瓶盖的内表面)是最常见的化学性污染。
水是唯一一种在凝固时膨胀的化合物。
因此在选择冻存细胞的容器时应考虑到这个因素。
容器因水的膨胀而发生破裂是引起试剂污染的重要原因。
为了避免金属离子、有机分子、细胞内毒素等物质对水的污染,在配制液体,清洗容器时必须使用不含杂质的超纯水。
细胞污染的检测与去除

第二章 动物细胞培养第四节 细胞污染的检测与去除细胞培养最怕的就是细胞污染。
一旦细胞发生污染,轻的,导致实验无法正常进行,严重的,可能会导致细胞株的丢失。
细胞污染:是指细胞培养物中混入培养环境中的对细胞生存有害的成分或造成细胞不纯的异物。
细胞污染的主要途径有:1)空气因素:空气是微生物传播的最主要途径。
在超净工作台、细胞培养室工作时,不戴口罩,不带头套,面对操作间大声讲话、咳嗽等均可能造成细胞污染。
2)器材因素:主要是细胞培养用器材清洗消毒不彻底,致使污染物残留;培养箱没有定期消毒,易使细菌、霉菌孽生,形成污染。
3)操作因素:实验操作者无菌观念不强、操作不规范、甚至使用污染的器具等。
培养两种以上细胞时,交叉使用吸管或培养液瓶等导致细胞交叉污染。
4)血清或培养基:有些血清生产时已被支原体或病毒等污染,有的在培养基配制过程中已经污染,或者在培养基的存放过程中导致了污染。
5)组织样本:尤其在进行原代培养时,组织样本可能带菌,导致污染。
细胞污染的主要类型有(图1):图1 细胞污染的主要类型第一,细菌污染:细菌是细胞培养中最常见的污染。
细菌种类繁多,形态多样,可呈球状、杆状和螺旋状。
因为细菌的繁殖速度快,被污染后,往往一天内即可通过肉眼观察发现,pH值也会突然降低,培养基的颜色也会很快变化,培养液会变浑浊。
轻微细菌污染的去除: 可使用5-10倍常用抗生素剂量的冲击法,加抗生素作用24-28 h,再换成常规培养液,有时可排除污染,但大部分细胞培养的细菌污染发现时就已经很严重了,无法挽救,最好直接丢弃,防止污染的扩大。
细胞培养细菌污染的主要检测方法有:肉眼观察法;培养检查法;显微镜观察法;PCR检测法等。
1)肉眼观察法:(图2),如图,这是正常生长细胞在不同时间的培养基的颜色,污染细胞培养基会变得浑浊,培养基会快速变黄(因大量细菌繁殖会导致pH 快速下降)。
刚传代细细胞培养中需要传代的细图2 正常生长细胞培养基的颜2)培养检查法:就是用细胞培养上清在无菌琼脂糖培养基平板上划线培养,37℃培养箱中培养过夜,看是否有细菌菌落长出(图3)。
细胞的污染

细胞的污染【转】细胞培养过程中有哪些污染?细胞培养中的污染分为两类,化学污染和生物污染。
化学污染化学污染是一些对细胞有毒性的或对细胞产生刺激的化学物质。
这些污染一般来自于没有洗净的器皿、不纯的化学试剂和质量较差的蒸馏水等。
化学污染中比较引人注意的是细菌内毒素。
它是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死亡后解体释放出的疏水性的细胞壁组成物质,对塑料等疏水性强的物质有很强的吸附能力。
细菌内毒素可刺激部分细胞产生一些激素或细胞因子,对细胞生长和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细菌内毒素是临床上的最主要的热原(即注射到动物体内会导致动物发热),所以通过细胞培养生产的疫苗、细胞因子等用在临床上的药品的生产过程中更是要避免细菌内毒素的污染。
生物污染生物污染包括比较容易发现的细菌、霉菌和酵母的污染,和较难发现的病毒、支原体和其他细胞的污染。
细菌、霉菌和酵母到处存在,它们能在合适的环境中非常快速的生长。
这些污染比较容易观察到,它们往往会使其污染的培养液产生可见的变化,或者通过显微镜观察就可以看见。
由于病毒有种属特异性,所以病毒污染的概率比较小。
但是病毒污染难于发现,因为病毒颗粒特别微小,一般的实验室都没能力检查细胞培养中污染的病毒。
由于病毒一般潜伏在细胞内,对整个细胞培养不是致死的,所以它可能会使研究人员长期得到受病毒影响的细胞的实验结果。
1956 年Robinson 及其同事首次发现细胞培养中的支原体污染。
90年代初美国的一个调查发现,在该国的细胞培养中,至少有15%被支原体污染。
由于支原体没有细胞壁,在细胞培养液中几乎是透明的,同时对常用于细胞培养中的抗生素不敏感,不引起pH 变化,不使培养液浑浊,所以支原体污染不容易被发现,但是其存在会影响实验的结果。
细胞的交叉污染在细胞培养中发生的严重程度大大超过人们的想象:1981 年对ATCC 细胞株的调查显示:超过60 标记为其他细胞株的细胞居然是HeLa 细胞。
怎么样才能减少污染的机会?减少化学污染对于自己用粉末配制培养液的实验室来说,配制培养液要使用重蒸馏水,以减少带入化学污染的机会。
细胞培养技术中常见的细胞污染问题及处理方法

细胞培养技术中常见的细胞污染问题及处理方法细胞培养是生物学研究中经常使用的一种重要技术手段。
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细胞培养中常常会遇到细胞污染的问题,这给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细胞污染主要包括细菌、真菌、酵母、病毒以及其他的微生物污染。
在细胞培养中,如何及时发现和处理细胞污染问题,是每个实验室都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细菌污染是细胞培养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
造成细菌污染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培养器具不洁净、操作不规范等。
当出现细菌污染时,可以通过观察培养物的外观变化来初步判断是否受到污染,比如培养物颜色的改变、气泡的形成等。
如果存在细菌污染的症状,可以通过将培养物进行细菌培养或细菌PCR检测以确认。
一旦确认细菌污染,需要立即更换培养器具,重做培养基,并对培养箱等设备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
真菌和酵母的污染在细胞培养中也是相对较常见的问题。
真菌和酵母污染一般表现为培养物的颜色变化、膜片上出现菌丝等。
当怀疑存在真菌和酵母的污染时,可以将培养物进行不同培养基上的转接和形态学观察,也可以通过真菌和酵母的特异性培养基进行检测确认。
处理真菌和酵母污染的方法包括体外灭菌、常规抗生素处理、加入抗真菌和酵母的药物等。
另外,病毒是一种较为严重的细胞污染问题。
病毒感染可以导致细胞凋亡、细胞功能紊乱甚至细胞死亡。
常见的病毒污染有常见冷感冒病毒、乙肝病毒等。
病毒污染的判断往往需要通过病毒培养、PCR或ELISA等技术进行鉴定。
处理病毒污染可以采用病毒灭活剂或直接更换细胞系等方法。
除了微生物污染外,还存在一些其他的细胞污染问题。
比如,细胞交叉污染是指来自其他细胞系的细胞误将自己的培养物中。
为了避免细胞交叉污染,可以采用细胞系的DNA指纹鉴定技术,或者使用经过认证的培养物,同时加强无菌操作的培养。
总结起来,细胞培养中的细胞污染问题多种多样,但我们可以通过细心观察培养物的变化、培养基的转接和不同培养基的形态学观察、特异性培养基的检测以及分子生物学方法的应用等,及时发现和处理细胞污染问题,确保实验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细胞污染

细胞污染常见有三种:即真菌污染、细菌污染和支原体污染。
细菌污染可见培养液明显混浊,细菌产生的毒素等使细胞崩解、死亡,孔或皿底部常有沉淀物出现,用光学显微镜或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可见视野内有均匀的点状颗粒,瑞氏或革兰氏染色镜下检查即可确定。
真菌污染这在细胞培养中是比较常见的,尤其是在炎热、潮湿的季节。
此种污染容易发现,肉眼观察大多呈白色或浅黄色小点漂浮于培养液表面,镜下可见丝状、管状或树枝状菌丝,纵横交错于细胞之间。
支原体污染这是目前细胞培养中最常见、不易被察觉、干扰实验结果的一种污染。
支原体在镜下呈暗色微小颗粒,并有类似布朗运动的表现,多位于细胞表面和细胞之间。
但值得注意的是该污染要与血清灭活当中产生的黑色小颗粒或细胞破碎后溢出的内容物如线粒体等进行区别。
细菌过滤器细菌都有一定的大小,如果过滤器的滤膜,或者滤柱,(或者其他的),孔径小于细菌的直径,那么当液体或者气体通过的时候,细菌就被挡住,过不去,那么过去的液体或者气体,就是无菌的。
一般小于0.22微米的孔,应该就可以滤菌了。
然而病毒因为其结构微小,数量级为纳米,所以可以通过细菌过滤器除菌过滤器主要是采用大比表面积,过滤精度为0.22μm以上的微滤滤芯,主要用于防止空气中的杂质和有害细菌、微生物等进入罐体、生产线、无菌室等,引起水质、产品和无菌室环境的变化,满足食品、生化、饮料、啤酒、医药、电子等行业的工艺需要。
用于水处理的罐体的罐内环境保护防止罐体内水体来自空气的污染时,也叫呼吸器。
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个体微小,结构简单,通常要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才能看清楚的生物,统称为微生物。
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霉菌、酵母菌等。
(但有些微生物是肉眼可以看见的,像属于真菌的蘑菇、灵芝等。
)病毒是一类由核酸和蛋白质等少数几种成分组成的“非细胞生物”,但是它的生存必须依赖于活细胞。
根据存在的不同环境分为原核微生物、空间微生物、真菌微生物、酵母微生物、海洋微生物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细胞污染的预防
消毒(耗 材、制备 间)
无菌操作
消毒
• 制备间 0.1% 新洁尔灭、75%酒精、紫外
照 射、臭氧熏
• 物料耗材 高压灭菌、75%酒精、紫外照
病毒污染
由于病毒有种属特异性, 所以病毒污染的概率比 较小。病毒污染难于发 现,一般的实验室都没 能力检查细胞培养中污 染的病毒。由于病毒一 般潜伏在细胞内,对整 个细胞培养不是致死的, 但它可能会影响实验的 结果。
人角膜上皮细胞被HSV-1感染后的形态学变化
细胞交叉污染
• 细胞污染是由于在培养过程中各种细胞同时进行, 而所用器具或液体混杂使用所致。这种污染使培 养细胞不同种类之间发生混乱,细胞生长特性, 形态发生变化。
支原体污染
支原体无细胞壁形态呈高度 多形性,可为圆形、丝状或 梨形。直径0.2~0.3μm,一 般过滤除菌无法去除它,光 镜下难以看清它的形态结构。 培养细胞受支原体污染后, 多数细胞病理变化轻微,部 分敏感细胞可见细胞生长增 殖变慢,部分细胞变圆,从 瓶壁脱落。
支原体内的DNA被荧光染料着色
原虫污染
培养液可轻微浑浊,显 微镜下那些细小的点状 物数量非常多,轻微活 动,细胞虽然可以 生长 但繁殖速度却明显减慢, 而且细胞状态不好,边 缘不清楚,细胞不透亮。
螨虫污染
黑胶虫污染
• 存在争论
生物:直径小于0.1μm,大多国外血清中多见,可能是国 外牛血清中含有的某种原虫。 非生物:血清中的某些蛋白成分的物质,经过灭活之后丧 失活性,在培养基中,镜检见到的运动其实是这些物质在 溶液中做“布朗运动”。
• 温度过冷或过热的温度对细胞可引起细胞生理状态的改变,如从冰
箱 中取出的培养液直接加至37℃培养的细胞中可能会造成细胞应激, 影响 实验现象的观察
• 辐射பைடு நூலகம்紫外线敏感的试剂不能放在紫外线下灭菌,同时对见光易分
解的物质进行避光处理
• 放射线试剂周围不能放同位素 • 振动
细菌内毒素
它是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死亡后解体释放 出的疏水性的细胞壁组成物质,对塑料等 疏水性强的物质有很强的吸附能力。细菌 内毒素可刺激部分细胞产生一些激素或细 胞因子,对细胞生长和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细菌内毒素是临床上的最主要的热原(即 注射到动物体内会导致动物发热)。
细胞污染的类型、状态及 预防措施
陈鹏鹏
什么是细胞污染?
• 凡混入细胞培养环境中对细胞生存有害的 成分和造成细胞不纯的异物都应视为污染 • 细胞污染不能完全被消除,但能减少其发 生的频率和后果的严重性
一、细胞污染的类型及状态
物理污染
器皿、器械
化学污染
(内毒素)
化学试剂 蒸馏水
真菌 细菌
生物污染
支原体 原虫
黑胶虫
病毒 细胞污染
真菌污染
霉菌污染后培养液 中漂浮着白色或浅 黄色的小点,肉眼 可见,培养液一般 短期不发生混浊; 倒置显微镜下可见 丝状、管状或树枝 状的菌丝纵横交错 在细胞之间,有的 呈链状排列
霉菌污染
细菌污染
黑色细沙状,高 倍镜下呈圆球状 颗粒,做布朗运 动; 细胞内颗粒增多、 变粗; 培养基浑浊变黄, pH改变。
射、臭氧熏
无菌操作
• 整个操作过程要迅速敏捷但不能过快,以免形成气流。 • 超净台内放置的所有培养瓶瓶口不能与与风向相逆,不允 许用手触及器皿的无菌部分,如瓶口。 • 开启或封闭瓶口操作时要经过酒精灯的烧灼,并在火焰附 近工作。 • 吸取培养液、DPBS或其它试剂是注意换管,防止交叉污染 或污染扩大。 • 使用培养液前,不宜较早开启瓶口。 • 不再使用的培养液应立即封口。 • 培养的细胞在处理之前不要过早的暴露空气中。 • 操作时不要交谈、咳嗽,以防止唾沫和呼出气流引发污染。 • 操作完毕后应将工作台面整理好,并消毒擦拭工作面,关 闭超净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