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影剂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者升高25%-50%以上。
3.尿检异常,尤其小管功能明显异常可诊断。
五、病理改变
基本病理改变是肾小管坏死,位于肾髓 质的髓袢和集合管病变尤为严重,肾间 质弥漫水肿,肾小球病变不明显。
治 疗
暂无有效治疗办法,重在预防!
预
防
1.掌握造影剂剂量、适应症、时间间隔:
造影剂用量与CIN发生率之间是一种阈值关系,用量
二、发生机制
2.肾小管损伤: 造影剂引起氧自由基升高损伤肾小管, 其机制有:① Ca2+ 和腺苷部分介导缩血 管作用,直接参与氧自由基产生。②基 底膜及系膜细胞损伤,致多形核白细胞 的趋化作用,引起氧自由基产生。③碘 原子直接作用。
二、发生机制
3.肾小管阻塞: 引 起 尿 酸 盐 形 成 增 加 和 Tamm— Horsfall 蛋白分泌和沉淀,导致肾小 管阻塞。 4.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 细胞外高渗环境通过氧自由基引起 的氧化应激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
肾功能衰竭(80%为非少尿型急性肾功衰)。
④ 停药后肾功能可逐渐恢复,不可逆肾衰较少见,
但年迈、原有肾功能不全者多不可逆而呈慢性
肾功能衰竭。
三、诊断标准
1.造影剂肾病是造影后无其他原因所致的急性肾功 能减退。 2.临床上有应用造影剂史,在24~48h血清肌酐浓 度超过原基础值0.5-1mg/dl(44.2-88.4umol/L)或
二聚体
一、概述
按渗透压分类:高渗造影剂
(2000mOsm/kg)>低渗的(600~800mOsm/kg)> 等渗的(290mOsm/kg)。
一、概述
内皮细胞、红细胞 高渗 血容量、肾毒性 水溶性 电荷 粘稠度 化学毒性
危害
二、CIN发生机制
1.肾脏学流动力学变化和肾髓质缺氧 造影剂可引起肾脏血管强烈收缩, 肾髓缺血缺氧,是导致造影剂肾病的 重要因素。已使用非甾体类消炎药时 这种缩血管作用会增强。
预
防
4.药物预防 a:抗氧化剂:NAC、维生素E b:简化尿液:碳酸氢钠 C:钙通道阻滞剂
KDIGO指南
谢 谢 !
造影剂分类
1.无机碘化物:12.5%的碘化钠水溶液:可用于瘘管、尿道、膀胱或逆 行肾盂造影;用于膀胱造影时,可稀释1倍的浓度。 2.有机碘化物: ①离子型:离子型造影剂按结构分为单酸单体和单酸二聚体。单酸单体 的代表药物有泛影葡胺(可用于各种血管造影及静脉肾孟造影。用于不
高危因素
1、原有肾功能不全:目前均认为造影前原 有肾功能不全是发生CN最重要的独立的危 险因素。 2、糖尿病不是CN的独立危险因素,而糖尿 病合并肾功能损害较单纯肾功能损害者发 生CN的危险性增加, 若同时合并脱水则更 增加CN的危险性。
高危因素
3.造影剂的剂量、时间间隔 1.造影剂用量的计算公式:[5ml×体重 kg]/基础血清肌酐(mg/dl),最大用量 不得超过300ml。 2.对于eGFR每分钟<60ml/1.73m2 者造影剂的用量应尽可能小于100 ml 3.两次造影间隔时间最好为2周。
二、临床表现
造影剂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 ①注射造影 剂后48h内出现一过性蛋白尿; ②尿酶(NAG、 AAP) 等浓度增高 , 出现α2-微球蛋白尿、 β 2 微球蛋白尿 , 尿比重及渗透压下降;
二、临床表现
③造影后24~48h出现血肌酐升高, 3~5天达高
峰,7~10天恢复至造影前水平,甚至发生急性
造影剂肾病
Contrast-induced AKI 段书众
一、概述
1.定义: 造影剂肾病指应用造影剂后新发生的或者 原有的肾功能障碍加重。且未发现其他原因 的肾功能损伤。 2. 流行病学:仅次于肾脏灌注不足、肾毒性 药物
一、概述
3.造影剂 分类 无机碘化物 二聚体 离子型 碘造影剂 有机碘化物 非离子型 脂肪酸碘或脂肪酸 碘化物 单体
同器官时,其浓度亦不同)。单酸二聚体的代表有碘克沙酸。
离子型造影剂的副反应发生率高,机体的耐受性差。
造影剂分类
② 非离子型:如碘苯六醇、碘普罗胺。 非离子型碘造影剂较离子型毒副作用小,可用于各种血管造影及经血管 的造影检查。非离子型造影剂副反应发生率低,机体的耐受性好。 ③非离子型二聚体:如碘曲伦,多用于椎管内脊髓造影。 3.碘化油或脂肪酸碘化物:40%的碘化油主要用于支气管、瘘管及子宫 输卵管(不能用于心血管造影)。脂肪酸碘化物,故适用于椎管及脑室
其他高危因素
1.有肾脏灌注不足前提:充血性心力衰竭、 NS、肝硬化、脱水、血容量减少 2.药物应用:氨基糖苷、喹诺酮类、非甾体 消炎药、利尿剂、ACEI 3.血液粘稠度增加:高胆固醇血症、多发性 骨髓瘤 4.钙负荷加重:各种原因导致的高钙血症
可能的危险因素
(1)高龄。 (2)贫血。 (3)蛋白尿(不伴有肾病综合征)。 (4)肝功能异常。 (5)高尿酸血症。 (6)高血压。 (7)接受肾移植者.
二、发生机制
5. 免疫损伤: 研究发现曾在 CIN 患者体内
检出 IgM 抗体增高,提示可能有免疫机制参 与其发生;对比剂为过敏原,抗原产生相应 抗体,引起全身过敏反应及肾脏的免疫炎性
反应,导致CIN。
最理想的造影剂
理想的造影剂应该是低抗原性、等 渗、非离子型、亲水性好、黏稠度 低、化学毒性小、最小剂量可达到 最好显影效果的化学物质,此外还 应价格便宜。
造影,近年来已渐被非离子型二聚体的碘曲伦代替。
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主要位 于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溶酶体内,线粒体内 也有少量存在;丙氨酸氨基肽酶(AAP)来源 于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刷状缘。
<2ml/kg相对安全;可否选择其他物理检查;注意重复
造影的间隔时间,至少应间隔72h以上。
2.避免应用肾毒性药物:造影前至少停用24小时;
避免应用甘露醇、利尿剂;口服二甲双胍的患者, 在 造影前后4 8 h 内应停服该药,防止乳酸酸中毒。
预
3.水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疗法:
防
静脉盐水水化是预防CIN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水化能 够降低造影剂浓度、补充血容量,抑制肾素血管紧 张素系统,下调肾球管反馈,预防肾内血管收缩、 避免肾小管阻塞。研究证实在造影后6 h内,尿排泄 率大于150 ml/h,能减弱CIN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