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居民法律意识现状调研报告

合集下载

居民法律意识调查报告

居民法律意识调查报告

居民法律意识调查报告居民法律意识调查报告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报告的用途越来越大,不同种类的报告具有不同的用途。

我们应当如何写报告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居民法律意识调查报告,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居民法律意识调查报告1一、实践背景及意义随着中国特色体系的形成,法律文明的重点也将从以普及法律知识为基础向树立法治理念、弘扬法治精神和加强公民意识教育转变。

城乡法制建设是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广泛而深刻的实践,具有直接参与的特点。

这次我以隆尧县城及其所辖下的毛尔寨村作为缩影点。

通过对隆尧县城乡居民法律意识和法律知识状况的调查,了解现今隆尧县城乡居民法律意识和法律知识状况,通过了解进而加强隆尧县城乡居民的居民法律意识,减少法盲。

通过这次调查,使得法律知识得到普及,隆尧县城乡居民的法律意识也在提高,进而使城乡居民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对法律保持正确的态度,能够做到知法、懂法、守法、用法。

以此推动隆尧县的法制化发展的进程,推动我国法制现代化的进程。

二、问卷分析与总结本次调查问卷共发放了二百份一共回收了二百份,回收率达到了百分之百。

经过此次问卷调查我们发现:虽然城乡居民的法律素质总体较好,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1、绝多数居民法律意识薄弱,法律知识匮乏与以前相比,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法律意识有所提高,但整体而言仍然是很薄弱的。

现实生活,相当一部分居民对我国的法律体系了解不够全面,不习惯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力。

当自身权利受到侵害时,居民们不知道如何运用法律来维权,有的人屈从于权威,忍气吞声,而有些人“以暴制暴”。

在抽样调查中,设问“在平时的生活中,您是否注意运用法律手段来进行维权”时,回答“经常”的占29.5%,回答“很少”的占.5%,回答“没有”的占6%。

由此可见,城乡居民很少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这映我国城乡居民法律意识薄弱。

在回答“当你的权益受到侵害时,你首先想到的是”时,回答“拿起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占9.5%,回答“用武力解决”的占33%,回答“通过关系解决”的占38%,回答“感觉很屈但是认为也是没办法的事”的占19.5%。

农村法律意识调研报告3篇

农村法律意识调研报告3篇

农村法律意识调研报告农村法律意识调研报告精选3篇(一)报告主要内容如下:1. 调研目的和背景:明确调研的目的和背景,说明为什么选择调研农村法律意识。

2. 调研方法和样本选择:介绍调研所采用的方法和样本选择的原则,说明调研的可靠性和代表性。

3. 农村法律意识现状: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农村居民的法律意识现状,包括对法律知识的了解程度、对法律权益的保护意识、对法律规定的遵守程度等方面的情况。

4. 影响农村法律意识的因素分析:对农村法律意识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包括教育水平、文化传统、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因素,并且分析不同因素对农村法律意识的影响程度。

5. 农村法律意识改善对策:结合调研结果,提出提高农村法律意识的具体对策和措施,包括加强法律教育宣传、提升法律服务水平、建立健全法律援助体系等方面的建议。

6. 结论和建议:总结调研结果,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为农村法律意识的提升提供参考。

7. 参考文献:对调研过程中参考的相关文献进行罗列,确保调研的科学性和可信度。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调研报告内容可能会因为调研的具体要求和目标而有所不同。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报告的编写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农村法律意识调研报告精选3篇(二)《农村法治建设调研报告》一、引言农村法治建设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也是实现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关键环节。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农村法治建设的深入调研,对当前农村法治建设的现状、面临的问题及对策进行分析,为农村法治建设提供有力的理论和实践支持。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走访、座谈会等多种方法,围绕农村法治建设的主要内容开展调研工作。

在全国范围内选择了若干个典型农村进行实地调研,对村委会、农民法治意识、基层法治组织建设等进行深入了解,并邀请相关专家学者进行座谈。

三、调研结果与分析1. 农村法治建设取得明显进展。

通过多年的努力,农村法律法规体系逐渐健全,大部分农村居民具有一定的法律意识,基层法治组织建设得到加强。

法律意识调查报告范文3篇

法律意识调查报告范文3篇

法律意识调查报告范文3篇法律意识是关于社会与法律之间关系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虽然国内外在这方面的研究已有较长的历史,但法律意识的标准化的量表测量技术一直未受到重视,我国学术界最近涌现的大量关于法律意识的实证研究也显示出在调查方法上的欠缺。

本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法律意识调查报告范文,仅供参考。

法律意识调查报告范文篇一:[摘要]:世纪更替,回顾人类社会向文明进步的过程,人类用特有的灵性去思考以后,在不断改造客观世界,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在不断探索人类的主观世界,逐步形成了一系列维系社会秩序的精神规范,更创造了博大精深的法制制度。

这些法律制度来于生活,又真实地反映现实,普遍存在于我们周围。

法律的进步,法制的完善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工程。

全民法律意识、法律素质的提高,才是实现依法治国的关键和决定因素。

可见,法律的普及特别势在必行特别是在农村。

[关键词]:法律普及当地群众思想现状解决办法在社会实践中,我亲身深入农村,就当前农村群众的法律素质进行了专题调研。

通过这次了解真实的反映了目前当地群众在法律意识上的强与弱,在触及法律面前的思想和行动以及当地法律知识的普及情况。

一、当地群众法律意识现状当地农村群众法律素质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法律通型;二是似懂非懂型; 三是法盲型。

(一)、法律通型。

在走访的几个村的部分村两委成员和普通群众共80人,有17%的干部群众属法律通型的,他们主要是通过观看电视节目、阅读报纸、书籍了解法律,他们往往会用法律的知识武装、充实自己的头脑,法律通型的干部群众较善于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

近几年来,在农村群众借贷问题逐渐成为激化矛盾的焦点、热点问题。

究其原因,主要是大多数群众碍于面子在借还钱、借还物时不写欠条和收据。

在这种情况下,万一单方失信,无法诉诸于法律。

而一些在法律方面较为精通的农民就会让对方写好欠条或收据,这样就有效的避免了经济的损失,也不至于伤了双方和气。

一些村的老人会用法,与子女签订老人赡养协议;有的农家女在结婚时与丈夫办理婚前财产公证,这都表明当前农村法律的存在和运用。

居民法律意识调研报告

居民法律意识调研报告

居民法律意识调研报告一、引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法律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居民的法律意识水平不仅关系到个人的权益保障,也对整个社会的法治建设和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深入了解居民的法律意识现状,我们进行了本次调研。

二、调研目的和方法(一)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全面了解居民对法律的认知程度、法律观念、法律运用能力以及对法律教育的需求,为进一步提高居民法律意识、推进法治社会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二)调研方法1、问卷调查设计了包含多个方面的问卷,涵盖法律知识、法律态度、法律行为等内容,通过线上和线下的方式,在不同地区、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的居民中进行广泛发放。

2、访谈调查选取了部分居民进行面对面的访谈,深入了解他们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问题以及对法律的看法和需求。

三、调研结果(一)居民对法律的认知程度1、法律知识的了解大部分居民对一些基本的法律概念和常见法律法规有一定的了解,如民法、刑法、劳动法等。

但对于一些较为专业和细分的法律领域,如知识产权法、金融法等,了解程度相对较低。

2、法律信息获取渠道居民获取法律知识的主要渠道依次为电视、网络、报纸杂志、法律讲座等。

其中,网络成为越来越重要的法律信息来源,但网络信息的准确性和权威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居民的法律观念1、守法意识绝大多数居民表示愿意遵守法律,认为守法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但也有部分居民存在侥幸心理,在一些情况下可能会选择违反法律。

2、权利意识居民的权利意识逐渐增强,越来越多的人懂得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然而,仍有一部分居民在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不懂得或者不敢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

(三)居民的法律运用能力1、解决纠纷的方式在遇到纠纷时,居民首选的解决方式依次为协商、调解、诉讼。

其中,协商和调解被广泛采用,而诉讼则被认为是最后的手段。

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居民对协商和调解的技巧和方法掌握不足。

2、法律援助的认知大部分居民对法律援助制度有一定的了解,但对具体的申请条件和程序不太清楚。

居民法律意识调研报告

居民法律意识调研报告

居民法律意识调研报告根据对居民法律意识进行调研的结果,我们发现居民对法律意识的认识和理解程度参差不齐,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

具体内容如下:一、对法律的认识和了解程度有待提高在调研中,我们发现部分居民对法律的认识和了解相对较为有限。

一些居民普遍认为法律是高深莫测的,只有专业人士才能了解其中的内容。

这种观念导致他们对法律问题缺乏正确的理解和判断,容易成为各种违法行为的受害者。

因此,加强对法律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的法律意识十分必要。

二、对个人权益的保护意识不够强烈调研结果显示,部分居民对自己的权益保护存在一定的漠视和侥幸心理。

他们相信法律不能真正保护个人权益,因此对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缺乏主动性。

这种现象在一些就业、合同、消费等领域尤为突出。

因此,加强对个人权益保护的法律宣传,提高居民的主动维权意识,对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至关重要。

三、对法律知识的需求和呼声较大尽管部分居民对法律存在了解不足的问题,但调研结果显示,居民对法律知识的需求和呼声较大。

特别是在婚姻家庭、劳动合同、租赁等领域,居民希望能够获得更多的法律知识和指导。

因此,我们建议加强对法律知识的普及,通过开展法律讲座、提供法律援助和咨询等形式,满足居民对法律知识的需求。

四、对法律教育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调研结果还显示,部分居民对法律教育的重视程度较低。

他们认为法律教育只适用于法律从业人员,对普通居民并没有太大帮助。

这种观念导致居民对法律教育的积极性不高。

然而,法律教育的普及性和必要性已经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因此,应加强对法律教育的宣传,提高居民对法律教育的重视程度。

总之,居民法律意识调研发现了居民对法律意识存在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但同时也发现了居民对法律知识的需求和呼声。

因此,应通过加强法律宣传教育、提供法律援助和咨询等形式,提高居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以便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和参与社会治理。

关于农民法律意识社会调查报告范文(通用5篇)

关于农民法律意识社会调查报告范文(通用5篇)

农民法律意识社会调查报告关于农民法律意识社会调查报告范文(通用5篇)在不了解某一情况、某一事件时,我们需要开展调查工作,并且最后的结果会记录在调查报告中。

如何把调查报告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农民法律意识社会调查报告范文(通用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农民法律意识社会调查报告1调查时间:20xx年6月。

调查地点:农村、乡镇、就业办事处等地方。

调查方式:采用收集材料、电话、网聊、面谈等方式进行调查。

调查目的:了解农民工获取法律知识及法律援助的途径,深入剖析农民工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前言:农民工是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必然产物,大量进城务工的农民成为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一支重要的生力军。

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不同程度地受到侵犯,其主要原因是农民工法律素质普遍较低,不懂得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针对这一问题,我在2013年春节期间,对大通县的农民工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调查。

通过调查大通县外出的农民工在外主要涉及建筑业、餐饮服务、批发零售、车辆修理、轻工业等行业。

一、农民工获取法律知识及法律援助的途径调查显示,电视、广播、报刊、杂志这些传统媒体仍然是农民工获取法律知识的主要途径和手段,占到了被调查人数的54.64%;通过法制宣传橱窗获取法律知识的农民工占到了总数的25.24%;以互联网为载体获得法律知识的农民工只占到了总数的1.6%。

在农民工认为在哪里咨询法律问题比较可靠这一问题上,有48%的人选择了政府相关部门,44%的人选择了法律服务所,33%的人选择了律师事务所,还有13.5%的人选择了熟人介绍。

在有效解决法律问题途径这一项目上,有66.51%的人选择了依法解决,另外还有9.57%的人选择了上访,这说明大部分农民工已有了通过法律手段保护自身利益的法律意识,而少部分把上访作为解决问题的途径,这也符合当前社会的实际。

在农民工是否了解法律援助具体条件的问题上,有84.07%的人选择了了解一些。

2023公民法律意识调研报告怎么写5篇

2023公民法律意识调研报告怎么写5篇

2023公民法律意识调研报告怎么写5篇2023公民法律意识调研报告怎么写精选篇1摘要:本次调查以“大学生法制意识”为主题,通过调查、分析等方法的运用,对当代大学生地法制意识进行了分析,了解当前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及特点,并对提高大学生法制意识提出了几点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大学生;法制意识;现状;对策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深入贯彻,中国正逐步向一个法治国家迈进,在一个国家的法制建设进程中,公民法制观念的水平是根本性的、决定性的因素。

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法制观念更需加强。

为了进一步了解当代大学生法制意识的现状,进行了一次“大学生法制意识的问卷调查”。

一、当前大学生法制意识的现状及分析为了深入了解大学生的法制意识状况,我们在浙江农林大学的学生中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了问卷100份,回收95份,有效回收率为95%。

对问卷调查进行统计分析后,我们得出如下结果:(一)大学生的法律知识水平不高,法律知识知晓程度不高。

在调查中,对“你对自己掌握的法制知识程度的评价”的回答中,只有5.3%的学生对自己所掌握的法制知识程度表示满意,可见当代大学生对自己所掌握的法律知识认识程度普遍不高,法律知识水平也相对较低。

在“你知道我国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的是以下哪一部法律?”的调查中,仍有15.8%的学生认为我国的根本法不是宪法而是其他法,可见对这一基础的法律知识还有学生不太了解,虽然大学里我们学过一些法律基础知识,但大多数学生都只顾及自己专业的学习而缺少对法律知识的关注,我们说知识是观念的基础,没有足够的法律知识的积累,就不可能形成法制观念,已受到较高水平教育的大学生的法律知识水平却不容乐观。

(二)法律信仰不高,没有形成法律习惯在调查中,被问到“在你所有的经历中,曾经运用过法律途径解决纠纷吗?”只有31.6%的少数有过维权经历,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缺少践行法律行为,没有形成法律习惯。

回答“当您权利受到侵害时,你首先想到的是”时,只有26.5%的学生会想到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大部分学生首先想到的是通过关系来解决,但也有10.5%的学生会采用武力或者是忍气吞声。

居民法律意识调查报告

居民法律意识调查报告

居民法律意识调查报告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法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居民的法律意识水平不仅关系到个人的权益保障,也对整个社会的法治建设和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深入了解居民的法律意识状况,我们进行了一次广泛的调查。

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访谈和案例分析等方法,涵盖了不同年龄、性别、职业、教育程度和地区的居民,以确保调查结果具有代表性和全面性。

一、调查结果(一)对法律的认知程度大部分居民对基本的法律概念和常见的法律法规有一定的了解,但程度参差不齐。

例如,对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劳动法》等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晓率相对较高;而对于一些专业性较强的法律,如《证券法》《反垄断法》等,了解的人数则较少。

(二)法律获取途径通过互联网获取法律知识成为了最主要的途径,其次是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

然而,仍有相当一部分居民表示获取法律知识的渠道有限,缺乏系统和有效的学习途径。

(三)法律运用能力在遇到法律问题时,仅有少数居民能够自信地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

许多人表示不知道如何着手,或者担心法律程序繁琐、成本高昂。

(四)对法律的信任度大部分居民对法律的公正性和权威性表示信任,但也有部分人认为在实际操作中存在执法不公、司法腐败等现象,影响了法律的公信力。

二、原因分析(一)教育因素学校教育中法律教育的比重相对较小,且教学方法较为单一,导致学生对法律知识的掌握不够扎实和深入。

(二)宣传力度法律宣传工作在某些方面存在不足,宣传内容不够通俗易懂,宣传方式不够多样化,难以引起居民的广泛关注和兴趣。

(三)社会环境部分不良社会现象和不公正的执法司法案例,使得一些居民对法律产生了怀疑和不信任。

(四)个人因素部分居民自身缺乏主动学习法律的意识和积极性,对法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三、提升居民法律意识的建议(一)加强学校法律教育将法律教育纳入基础教育课程体系,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和法律意识。

居民法律意识调研报告

居民法律意识调研报告

居民法律意识调研报告
《居民法律意识调研报告》
近年来,随着法治建设的不断推进,居民对法律的意识逐渐增强,但在实际生活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为了深入了解居民的法律意识状况,我们进行了一项针对居民的法律意识调研,以下是调研报告的主要内容。

一、调研方法
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法,向不同社区的居民进行了调研。

问卷内容涉及居民对法律的了解程度、对法律权益的维护意识、对法律服务的需求等方面的问题。

二、调研结果
1. 法律知识了解程度
调研结果显示,大部分居民对法律知识掌握并不充分,只有少部分人对法律有较深入的了解,普遍存在对法律知识的认知欠缺情况。

2. 法律权益的维护意识
在维护自身权益方面,有较多居民表示不清楚应该如何维权,也存在对维权渠道的不了解。

一些居民在遇到法律问题时,往往选择忍气吞声,而非积极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

3. 法律服务需求
调研结果显示,居民对法律服务的需求较大,特别是在民事纠纷、合同签订、劳动权益保护等方面,需要法律服务的比例较高。

三、调研总结
通过本次调研,可以看出居民对法律意识的认知和维权意识还有待提高。

为了加强居民的法律意识,应当通过开展法律宣传教育、加强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等途径,提升居民对法律的了解和维权能力,从而更好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同时,政府、社会组织和法律服务机构应加强对居民的法律服务,提供更便捷的法律服务渠道,满足居民的法律需求。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对居民的法律意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为未来加强法律意识教育和法律服务提供了指导和建议。

希望未来能够通过多方合作,进一步提升居民的法律意识,推动法治建设取得更好的成效。

关于公民法律意识的调查报告

关于公民法律意识的调查报告

关于公民法律意识的调查报告调查报告:公民法律意识的现状和问题一、引言公民法律意识是指公民对法律的认知、了解以及在日常生活中行使法律权益的能力。

它是建立在法治社会中的基本要求,对于公民的法律素养和社会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次调查旨在了解公民对法律的认知程度,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发放1000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950份。

调查对象主要为18岁以上的居民,覆盖城市和农村地区。

三、调查结果分析1.公民对法律的意识在被调查者中,有70%以上的人表示了解国家的法律法规,50%的人接受过法律知识的教育培训。

这表明大部分公民对法律有一定的了解和认知。

然而,仅有45%的人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到了法律的具体应用,只有25%的人在遇到问题时主动借助法律途径解决。

这说明公民在日常生活中法律意识的应用程度还不够高。

2.公民法律意识的薄弱环节调查结果显示,在公民法律意识中存在以下薄弱环节:(1)法律知识薄弱:超过60%的被调查者表示法律知识了解不足,无法正确运用法律知识解决问题。

(2)维权意识不强:只有30%的人在遭遇侵权时选择通过法律手段维权,其他人多将问题置之不理,甚至以暴力方式解决。

(3)对于维护公共秩序的意识不足:50%的受访者对于维护公共秩序的主动责任不强,甚至对于律师的暴力行为表示理解和支持。

3.形成公民法律意识不足的原因在调查中,受访者提到了一些形成公民法律意识不足的原因,主要包括:(1)普及教育不到位:超过60%的被调查者认为普及法律知识的渠道不足,学校、社区等地方普及教育缺失。

(2)法律意识宣传不到位:很多人表示,在媒体中很少看到法律宣传,相关知识的普及不够广泛。

(3)法治环境不完善:有人认为法律执行不公正,相信通过法律维权没有实际效果。

四、提升公民法律意识的建议为了提升公民的法律意识1.加强法律教育普及:在学校、社区等场所开设法律课程,教育公民法律知识和法治理念。

法律意识社会调查报告

法律意识社会调查报告

法律意识社会调查报告一、引言法律意识是指个人或群体对法律规范、法律原则和法治精神的认识、理解和接受程度。

它对于一个社会的法治建设和人民的合法权益保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通过对一定范围内的社会调查,探讨当今社会公众对法律意识的认知与行动,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潜在的解决方案。

二、调查背景该项调查基于对XXX地区500名居民的问卷调查,以了解他们对法律意识的认知情况和实践行动。

三、调查结果1. 法律意识的认知水平调查结果显示,62%的受访者表示对法律意识有一定的认知,但只有38%的受访者能准确理解法律规范和法治精神。

其中,25-35岁年龄段的群体对法律意识的认知度最高。

2. 法律实践行为情况调查显示,虽然大多数受访者意识到法律的重要性,但实际行动仍相对较少。

仅有45%的受访者曾主动了解过相关法律法规,只有30%的受访者在面临法律问题时会主动寻求法律援助或咨询。

此外,仅有27%的受访者参与社会公益法律服务活动。

3. 影响法律意识的主要因素通过调查分析,我们发现以下因素可能影响公众的法律意识水平:- 教育水平:受访者中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人群对法律意识的认知更高。

- 媒体影响:通过报纸、电视、互联网等媒体渠道获取法律知识和案例是公众提高法律意识的重要途径。

- 经济状况:受访者中较高收入人群的法律意识认知程度较高。

四、问题与解决方案1. 法律知识普及不足调查显示,很多人对法律规范和法治精神的真正理解仍有待加强。

为了提高公众的法律意识,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加强法律知识教育,在中小学教育阶段增加法律方面的课程内容。

- 举办法律宣传活动,利用媒体和社区平台向公众传播法律知识。

- 支持法律普及机构和社会组织,提供免费法律咨询和援助服务。

2. 法律援助和维权机制不健全调查结果显示,只有少数人在面临法律问题时主动寻求法律援助或咨询。

为了改善这一情况,可以考虑以下解决方案:- 完善法律援助制度,提供更便捷、高效的法律援助服务。

农村居民法律意识情况调查报告

农村居民法律意识情况调查报告

对法律的认同与需求
法律援助与咨询服务
调查显示,农村居民对于法律援助和咨询服务的需求较大,仅有不足20%的 受访者表示了解相关渠道。
普法教育与培训
多数农村居民对于法律知识普及类活动表现出较高的兴趣,认为这有助于自 身维权和规避风险。
04
农村居民法律意识面临的问 题与挑战
主要问题
缺乏法律知识
许多农村居民对法律知识了解不足,难以维护自 身合法权益。
农村居民法律意识情况调 查报告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调查概述 • 农村居民法律知识状况 • 农村居民法律意识状况 • 农村居民法律意识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 提高农村居民法律意识的建议与对策
01
调查概述
调查背景与目的
背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法律意识在农村地区的发展和普及变 得尤为重要。为了深入了解当前农村居民法律意识的现状, 本次调查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分析。
农村居民能够更加便捷地获取法律知识。
完善法律服务体系
建立法律服务机构
在农村地区建立法律服务机构,为农村居民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服务,帮 助他们解决涉及法律的困难和问题。
加强法律服务队伍建设
加强法律服务队伍建设,提高法律服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为农村居民 提供更加优质的法律服务。
提高法律服务水平
法律意识淡薄
一些农村居民对法律持怀疑态度,缺乏对法律价 值的认同。
法律教育不足
农村地区缺乏法律教育资源,居民难以获得法律 知识。
面临的挑战
提高法律意识
加强法律宣传和教育,提高农 村居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

完善法律服务
建立健全法律服务体系,为农村 居民提供便捷、优质的法律服务 。

公民法律意识调查报告

公民法律意识调查报告

公民法律意识调查报告公民法律意识调查报告篇一:公民法律意识调查报告俗话说,谋定而后动,解决问题前应先有策划,而策划往往应对症下药,才能因势利导,通权达变。

因此,我们要对大学生的法律素养做一番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分析根本,由此制定应对措施,为和谐大学和谐社会做贡献。

一、研究方法,问卷调查在整个20xx年的11月分里,我和我的小组成员,制作了法律调查表,针对广州大学在校大学生,通过扫楼、网上填写等调查方式进行无记名填写调查问卷的调查行动,并人工进行调查结果统计及分析,从而得出调查结论。

二、调查结果通过问卷调查,对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有了基本了解,调查情况如下:1、85.13%的大学生认为法律与他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但还有少数14.87%认为无关;2、54.87%的大学生秉信法律能为他们解决现实中的问题纠纷,维护切身的利益,8.21%却认为不能,还有36.92%认为目前不能,但相信以后会逐渐完善;3、23.59%的大学生对法律所规定的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了解不是很清楚,73.33%大学生了解一般,只有3.08%了解很透彻;4、通过电视、网络、报纸、杂志等渠道获得法律知识的学生比例居多,占76.41%,12.82%是自己通过看有关法律方面的书籍了解,通过国家普通法宣传这一途径的占最少数,为10.77%;5、问如果你在网上买到一件伪劣的电子产品,70.77%的人采取要求退货的措施,13.85%大学生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自好自认倒霉,15.38%表示要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6、问:某人经过一栋楼,刚好被楼上掉下的花盆砸中,大脑受了伤,导致下半身瘫痪。

他的家人去了那栋楼挨家挨户地问是谁家掉下来的花盆,但大家都不承认。

那他该怎么办?其中1.54%认为找不到肇事者,只能自认倒霉,88.72%赞成报警,让公安机关介入调查此事的方案,9.74%的大学生主张把整栋楼的居民全告到法院;7、12.31%学生认同“违法行为一定是犯罪行为,犯罪行为一定是违法行为”的说法,其余87.69%则反对;8、只有少数14.36%大学生有过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经历;9、83.08%大学生认为在不被告知的情况下,自己的照片被他人用于商业宣传属侵权行为,8.21%大学生持相反观点,另有8.72%表示不清楚侵权与否;10、如果被侵权,5.13%大学生认为“无所谓,反正对自己也没多大的影响”,26.15%表示要私下和平解决,甚至有1.03%坚持私了不行,要用武力解决,67.69%大学生则希望通过老师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11、对于大学生闯红灯或骑自行车载人的行为,15.38%以为不必大惊小怪,10.77%认为要严格禁止,甚至8.72%的大学生主张应加以处罚,65.13%认为应加强宣传教育;12、50.26%大学生认为法律的执行在新闻、报刊、电视、广播等舆论的监督下最有效,18.97%认为在党委政府,人大,政协等领导机关的监督下行之有效,23.08%认为群众监督更有力,4.62%认为这取决于执行机关的自我监督,最后有3.08%表示说不清;13、79.49%大学生同意“欠债还钱,天经地义”的说法,14.36%则不认同,6.15%觉得得看钱数目大小,如数额较大则同意,数额小就无所谓;14、80%大学生认为任意毁坏公共垃圾桶的行为属违法行为,13.33%则认为不违法,还有6.67%表示不清楚此种行为是否违法;15、2.05%大学生表示从来不会关注日常生活中社会发生的法律案件及从中汲取法律知识并尝试从法律角度来分析这一案件,90.77%承认很少有这种自觉性,只有7.18%大学生经常关注这种法律案件且有汲取法律知识的热情。

当地居民法律意识调查报告(精选9篇)

当地居民法律意识调查报告(精选9篇)

当地居民法律意识调查报告当地居民法律意识调查报告(精选9篇)当某一情况或事件需要弄明白时,我们通常要进行专门的调查研究,最终根据调查情况形成调查报告。

怎样写调查报告才规范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当地居民法律意识调查报告(精选9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当地居民法律意识调查报告1法律意识是社会主体对社会法的现象的主观把握方式,是人们对法的理性、情感、意志和信念等各种心理要素的有机综合体。

从人类对社会法律现象的主观把握方式的角度来看,法律意识包括法律知识、法律理想、法律情感、法律意志、法律评价和法律信仰五个方面的内容。

法律意识是法治国家建设的精神底蕴,既是法律规范建设的精神动力,又是制度建设的精神支柱,不仅影响法律规范创制的质量,而且制约着法律规范转化为现实制度的全过程,从而决定法律制度建设的成败。

为了了解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我系以小组为单位,对各寝室不同年级的同学进行了问卷调查,收回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后,从中了解到我院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问卷分析1、对法律基础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掌握得不全不牢,理解不深。

调查表明:他们对宪法、刑法、刑事诉讼、民事诉讼等方面的常识比较了解,有70%的同学都能答对这些方面的问题;但对法理、民法、知识产权法、仲裁法国际法、行政法等方面的法律知识大部分人较为生疏。

运用法律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显得欠缺。

2、有平等的诉求,但对平等的理解不深。

在调查中了解到:他们有平等的思想意识,但对平等认识不到位,在心灵深处,惧怕权势;对他人的不良违法行为能进行正确评价和谴责,但在涉及自身利益时,却采取双重标准。

如对在法治社会中您认为对社会经济生活调控影响最大的应当是什么的选答,认为各级官员的意志的表明部分人在心中已经认同官员的特权。

当在寝室里遇到窃贼时,有47%的人选择可能会痛打他一顿。

3、有建立法治国家的法律理想和热情,但对现实法治建设的心理准备不足。

农村居民法律意识调查报告精选5篇

农村居民法律意识调查报告精选5篇

农村居民法律意识调查报告精选5篇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在结束一段工作时。

都会使用到报告,写报告时,要明确的讲清楚自己的逻辑,层次方面要分明,逻辑要严谨。

以下是为您收集的“农村居民法律意识调查报告”供您参考,如果您认为这篇文章好就请分享给您的朋友们吧!农村居民法律意识调查报告篇1在目前全国上下进入法治建设的新时代,我县农民的法律意识状态如何?他们的权利意识、法律保护意识和民主意识的状态又如何呢?为了解现今我县农民的法律意识状况,更好地加强和增进农民的法律意识,使其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对我们的法律有正确的态度,真正做到知法、懂法、守法、用法。

我们选择几个乡镇采取走访、座谈、问卷调查等形式对农民法律意识情况进行了调查。

一、目前我县农民的法律意识状态1、传统的习惯根深蒂固。

随着法治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多年的普法教育,全县农民法律知识贫乏的现象得到了一定的改观,农民的法律、权利意识在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农民知道当权利受到侵害时可以拿起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

但总体来看全县农民的法律意识依然相对淡薄,传统意识较浓,农村法制宣传还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主要表现在法律素养低,害怕打官司,对法律缺乏信任,薄情优先于法。

从走访的人员和媒体披露的大量案件来看,在一部分农民的脑子里的法律意识仍是空白,即使自己或家人受到了严重侵害,也不知道用法律来保护自己,或者想寻求法律保护,确不知道该如何着手;也有一些像经济往来的行为,如借款不写借条,总以为大家是熟人、朋友,不会出问题,一旦出了问题,又无凭无据,无法求得法律的保护;更有甚者,一些村干部的法律意识也十分淡薄,公然出面去解决本村发生的刑事案件,以私了的方式解决,使得触法刑法的犯罪分子逍遥法外。

2、农民对法律的认识不到位,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意识浅薄。

大多数的农村村民不懂得法律所规定的权利和义务,更多的人认为法律不是保障人民权利的实现,而在更多的限制人的行为的发生。

法律调查报告3000字(通用10篇)

法律调查报告3000字(通用10篇)

法律调查报告法律调查报告3000字(通用10篇)在发生了某些事情、情况后,我们有必要进行深入调查,最终根据调查情况形成调查报告。

但是相信很多人都是毫无头绪的状态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法律调查报告3000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法律调查报告篇1一、调查目的分析和认识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是培养和塑造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前提和基础,对于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中国依法治国的道路上,大学生法律意识的高低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又可以映射出法制贯彻的效果。

当代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

这一时期,大学生急需在学校的正确教育和引导下,不断学习,努力提高和完善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素养培养。

当前我国大学生大都重视专业课的学习,而对法律基础课不予以重视。

同时大学生法律观点偏差,法制观念淡薄。

很多大学生在他们的权利受到侵害时会选择极端的方法,而不是用合法的法律手段去争取他们的利益,这就会使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会越来越淡,导致高等院校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违法犯罪现象。

为了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更好的把我国建设成为法治国家。

二、调查方式采用网络填写调查问卷的方式。

为了使调查能够真实、客观的反应调查者的思想,我们对法律各个方面问题都进行了认真筛选,对相关法律专业术语也用通俗易懂的文字表达。

被调查者回答问题的方式主要是采用封闭式的回答方式,即预先设计好四种可能答案,将这些答案全部列于问题下面,由被调查者从中选择一种答案作为自己的答案,均为单选题。

收回有效的调查问卷共113份。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本试卷由两道身份判断题、十道单项选择题及两道主观题构成。

四道身份判断题用于辨明不同人群,单选题及主观题用于查看调查人群的法制意识。

1、性别:男52%女48%2、年级:大一28%大二26%大三29%大四17%(大四学生在校人数不足)3、从何时开始接触法律:(1)小学16%(2)初中29%(3)高中16%(4)大学39%分析:可以看出大学生接触法律的年龄普遍偏高,很晚才开始了解法律知识。

关于公民法律意识调查报告

关于公民法律意识调查报告

关于公民法律意识调查报告关于公民法律意识调查报告1订阅法律是人类伟大的发明,它使人类学会了驾驭自己。

因此,法律应有至高的权威;法律应有至尊的地位;法律应有至贵的价值;法律应有至诚的信仰。

随着近年来我国法制建设的不断加强,法律对于中国公众来说已经由远而近,由陌生到熟悉。

如今,究竟法律在公众心目中的地位如何?人们对法律的认识程度如何?我作为一名法律专业的在读大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对我的家乡丹东20多名公务员、工人、农民、城镇居民、执法司法人员以及在读学生进行了一次调查。

本次调查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

内容为1你作为行人时你会怎么做2你的朋友或亲人向你借钱(数额较大)时你是否会要求对方写欠条3你认为现在打官司是靠法律还是靠金钱人际关系。

从调查的情况看,近60%的人认为我国现行法律体系较为完备,执法情况总的较好,法律权威正在逐步形成,“法治国家”的目标能够实现。

40%的人对法律的现状表露出不满、担忧、无奈、失望。

他们反映的主要问题是:(一)在一些地方法律得不到全面实施。

(二)轻视法律、漠视法治的现象仍然存在。

(三)公民对法律赋予的权利欠缺理解,不善于依法维权。

(四)执法不严的问题还比较突出。

(五)法律的普及不够深入,宣传教育不够广泛,效果不很理想,尤其是边远地区、农村、企业、基层单位、学校等还存在“死角”、“空白”。

(六)在立法(包括法规、规章)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部门利益倾向突出,存在重数量轻质量的现象,在地方立法中群众参与还不够。

现针对调查问卷提到的三个问题一一具体解读。

第一:问题1“当你做为行人时你会怎么做”。

目的:希望人们能遵守交通规则。

存在问题:有人闯红灯,竟然有人跟着一起闯红灯!还有人在汽车飞驰时,竟然疯跑过去,吓得汽车连踩油门,一旁的人吓得魂都没了。

当然总体上人们还是能遵守交通法规的。

大部分人能遵守交通规则,警察要加强对行人的管理和教育,可以在路旁发放交通常规,提醒行人不要闯红灯,做好市民的思想工作,让更多人知道生命的重要性,学会保护生命。

有关法律意识调查报告7篇

有关法律意识调查报告7篇

有关法律意识调查报告7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报告、致辞讲话、条据文书、合同协议、规章制度、策划方案、导游词、学科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reports, speeches, policy document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lanning plans, tour guides, subject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有关法律意识调查报告7篇有关法律意识调查报告7篇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美好家园离不开法治保障,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促进社会矛盾化解,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有关法律意识调查报告,供大家参考。

关于人民法律意识的调查报告

关于人民法律意识的调查报告

关于人民法律意识的调查报告篇一:关于公民法律意识的调查报告关于公民法律意识的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法律意识,是人们关于法和法律的现象的思想、观点、知识和心理的总称,是社会法律现实的组成因素。

它包括人们对法律和法律现象的本质及作用的理论观点,对法律和法律制度的要求及态度,对现行法律和法律制度的评价和解释,也包括人们对法律和法律制度的认识、愿望和情绪等。

生活中,人们通常所讲的“法律观念”、“法制观念”与法律意识近义。

社会主义法律意识,是正确守法与执法的思想保证,普法教育活动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要普遍增强公民的社会主义法律意识。

对于社区公民法律意识的现状加以分析,将有助于从社区公民法律意识现状出发,有针地性地搞好社区普法教育活动。

二、调查方法:通过派发问卷进行调查,发放问卷共100份,收回有效问卷100份。

三、调查时间、对象、内容调查时间:20XX年3月10日-20XX年3月22日调查对象:河南省濮阳市中原油田采油一厂员工调查内容:1、你作为行人时你会怎么做?2、你的朋友或亲人向你借钱(数额较大)时你是否会要求对方写欠?3、你认为现在打官司是靠法律还是靠金钱人际关系。

四、调查的具体内容及结果问题1“当你做为行人时你会怎么做”。

目的:希望人们能遵守交通规则。

存在问题:有人闯红灯,竟然有人跟着一起闯红灯!还有人在汽车飞驰时,竟然疯跑过去,吓得汽车连踩油门,一旁的人吓得魂都没了。

当然总体上人们还是能遵守交通法规的。

大部分人能遵守交通规则,警察要加强对行人的管理和教育,可以在路旁发放交通常规,提醒行人不要闯红灯,做好市民的思想工作,让更多人知道生命的重要性,学会保护生命。

问题2“你的朋友或亲人向你借钱(数额较大)时你是否会要求对方写欠条”。

目的:考察公民在经济理财方面的法律意识。

存在问题:对于欠条的真确使用还存在误区,也有人认为熟人之间使用欠条是对对方的一种侮辱更有甚者怀疑欠条的法律作用。

虽然问题很多,但是大多数人对欠条的理解和使用还是正确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村居民法律意识现状调研一、前言自八六年我国进行普法宣传以来,法律已经深入基层,走进并影响着农民的生活,促进了农村的建设与发展。

随着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和党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提出,农村的法制建设工作也如火如荼地开展着。

经过这么多年的普法宣传工作,农民的法律意识状态究竟如何,他们的权利意识、法律保护意识和民主意识是否有所增强,在矛盾纠纷难以和解、调解时,是否能够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些都成为我们心中的疑问。

对此,借着借着十八大到来之际,我对我的家乡xxx村民进行了社会调查。

二、对农村居民法律意识的调查(一)调查农村居民法律意识现状的目的和意义通过对村民法律意识现状的调查,了解现今我国农村居民的法律意识状况。

通过了解,有利于发现问题并寻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进一步有效地开展农村的法制建设工作,增强农村居民的法律意识,努力扫除法盲。

同时,根据调查所得出的结论,提出相应的建议,希望能对农村的普法工作有一定的帮助和促进作用,使法律知识得到普及,促使农村居民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真正做到知法、懂法、守法、用法。

农村居民法律意识的增强,民主法制观念的提升,对农村的安定与和谐,对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大的意义。

(二)调查地和调查对象的选择此次调查地点为xxx村,是我的家乡,所以我比较了解。

所被调查的对象大概在18-65之间,他们来自各行各业,有工人、农民、还有本地的商人。

(三)调查方法此次调查主要用的是问卷调查和访问相结合的调查方法。

以调查问卷为主,访问为辅。

(四)调查问卷的基本情况因为考虑到本次调查问卷的调查对象主要都是农村居民,文化水平参差不齐,所以,尽可能做到浅显易懂。

这次的调查共发问卷70份,采用当场回收的方式,70份全部回收,但有5份没按要求填写,所以,最后的有效问卷为65份。

以下是我的调查问卷:以下是我的调查问卷:单位(人)1 你对法律知识了解多少?A 该了解的都了解了——11B.不太了解——37C不了解——172 您觉得法律能维护您的切身利益吗?A 能,我对法律非常有信心——7B 不能,法律越来越成为有钱人和有权人的代表和工具——13C 现在还不能,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法律会逐渐完善。

——16D 说不好——293当您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您会A 利用法律的手段解决——26B 带上一群人,拳头解决——13C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忍气吞声——7D 拿钱私了——194 您觉得您的法律意识强吗?A 很强——13B 一般——41C 不强——115 您觉得法律和您的学习、工作和生活A 关系密切——37B 关系不大——22C 没关系——66 您在日常生活中,会自觉遵守法律的规定吗?A 严格遵守——35B 大部分遵守——17C 有时会——10D 对法律规定不了解——37 您知道自己有哪些权利和义务吗?A 知道,并且十分清楚——6B 大体知道——31C 我只是知道什么不犯法——13D 不知道,做人靠的是良心,别的无所谓——158 您觉得影响我国法律有效执行主要原因是A 法律本身没有足够的权威——9B 执法机关执法不严——11C 一些领导干部不守法——41D 多数人对法律尊重不够——49 公交车上您刚好看到有两个小偷合伙正在从一老人家挎包里偷东西,您会:A 马上制止——3B 如果别人出面制止里,我也会帮忙——14C 做暗示提醒,引起别人或者被偷者的注意——34D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1410 对于一个跟你关系特别好的朋友,向您借700块钱,答应两个月后还,您会要求他写借条给您吗?A 关系那么好,不用写——36B 应当写——12C 写不写都无所谓——13D 说不清——4三、社会调查的结果与分析由于法律意识具有复杂、多样的内涵和外延,要想准确把握公民的法律意识的现状及其特征,是比较困难的。

这里只对我国公民法律意识的总体特征,作一些大致评估与分析,总的来说,法律,现代文明社会必不可少的工具,可我国是一个传统法律意识极浓的国家,在传统的法律意识里,法律的地位并不高,作用十分有限,权利意识非常淡薄。

以下是我自己的分析结果。

(一)传统的习惯根深蒂固根据调查问卷结果的分析,以及联系近年来媒体披露的大量案件,都可了解到不少人的脑子里的法律意识仍是空白的,即使自己或家人受到了严重侵害,也不知道用法律来保护自己,不去报案;也有一些像有经济往来的行为,如借款不写借条,总以为大家是熟人,是朋友,不会出问题,而一旦出了问题,又无凭无据,无法求得法律的保护;更有甚者,一些村委会的干部的法律意识也十分淡薄,公然出面去解决本村发生的刑事案件,以私了的方式解决,使得触犯刑法的犯罪分子逍遥法外。

人们普遍有一种耻讼、贱讼观念。

中国几千年封建意识以及建国后极“左”思想的影响,使公民的法律意识还存在着与时代精神相冲突的若干传统观念相交织的状况,特别是存在法律制度的现代化与法律意识滞后的矛盾。

主要表现为:相当一部分公民仍习惯于按传统观念参于社会生活,评判他人与社会、解决纠纷及维护自身权益、甚至给“权大于法”以相当程度的认可,视法为维护道德的武器,致力于“无讼”来维护社会的安定,特别是封建统治者“言出法随”的现象,在某种程度上还有存在,给某些公民造成了一种畸形的法律观念,“领导人讲的话就是法”。

这表明,法律权威的削弱和法律观念的动摇成为法制建设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二)积极态度与消极态度并存由于社会主义法律制度在我国居于统治地位,因此,我国公民对现行法律的态度总体上还是积极的。

在对现行法律的要求上,他们通过生活实践和普法教育的开展,逐步明确社会主义法律的性质、目的和作用,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对现行法律评价上,尽管多数人的评价是感性的,但他们一般都能肯定法律的价值,而且也能够应用相关法律去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与上述积极态度相反,由于非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和传统习惯的影响,我国公民又对现行法律存在着不可忽视的消极态度,表现在他们对相当一部分法律规范和司法机关持不信任态度,宁愿依赖政策或某些行政职能部门,因而往往把自己置身于现行法律调整对象的被动地位,不懂法也不愿主动去了解、咨询法律,从而用合法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对法律赋予给他们的检举、控告权利,采取“睁只眼,闭只眼”的态度,明哲保身,不引火烧身,更有甚者,即使与自己有直接利害关系的违法之举,他们也不去检举、控告,有的采取“私了”办法解决,求得“消除”后顾之忧,从这方面讲,普法工作还任重道远。

(三)妇女的法律意识更为淡薄,一些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在广大农村,应该特别是在偏远的山村里,多数的妇女经济上还不能够独立,走不出家庭的圈子,也得不到社会的尊重。

家庭暴力也时有发生,妇女受歧视、受虐待、受摧残的事时有发生,但她们却忍气吞声,不会拿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来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

(四)法律权利意识弱于法律实用意识建国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权利意识才刚刚苏醒。

首先人们对权利的认识上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热情,人们通过各种渠道了解自己应享有的各种权利,越来越多的人们主动参加了普法宣传教育,关注广播、电视、报刊的法制节目,主动接受法律方面的宣传教育。

其次,人们对权利的主张要求日益强烈,权利的主张范围在不断扩大。

近年来诉诸于人民法院的民事纠纷越来越多,这表明人们已习惯于寻求法律援助的救济方式。

近年来,关于人格权、身份权、继承权、知识产权等案件的数量增长也表明了权利的范围在不断扩大。

但是,我国公民的法律权利意识还存在较多问题,比如:宪法意识弱于部门法意识、民法和经济法意识弱于刑法意识、程序法意识弱于实体法意识等。

四、进一步增强法律意识问题的具体策略我觉得针对以上的现象,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以此来提高广大农村居民的法律意识:(一)营造一个大家都积极参与的学法守法的舆论氛围现在的传媒的力量是巨大的,各类传媒应该要加大法律的宣传力度。

通过电视、电影或是其他的文艺作品以直观的方式入手来吸引村民的注意力。

在这个方面,宣传机构、普法机构应担负起自己的责任。

(二)应让有关部门编写出通俗易懂的普法宣传教材广大的农村居民的文化水平都偏低,像枯燥的法学理论肯定不适应他们,所以要编写出适合广大农民的法律学习资料。

在我们的农村里,各类案件时有发生,法律宣传的素材应该讲并不缺乏,只是说没有下大力气、下功夫去收集整理他们。

编写宣传材料,最好是法律条文结合实际案例、真人真事的案例。

多拍摄农村生产生活与法律相关的短片电视剧,贴近他们的日常生活,这样的教育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三)建立一支专业的普法队伍首先,这支队伍应该要具备一定的法律专业水平,熟悉基本的法学理论。

同时,他们也应该要熟悉农村、农民的日常生活,知道农村在法律上的空白是什么,农民经常发生的纠纷是什么。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有针对性地对症下药、因人施教。

在每逢普法的宣传日,搞好法律咨询活动,散发宣传资料。

普法队伍得长期做好这项工作,才能促进农村居民法律意识的提高。

(四)一些领导机关、司法机关应做好表率工作因为目前,一些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屡见不鲜。

一些触目惊心的违法现象在报刊、电视、特别是广大农民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的时候,他们就会产生一种误解,对法律权威性的误解。

所以,领导机关、执法机关应该要以自己的实际行为为广大的农村居民做出表率!五、调研心得体会通过这次实地的社会调研,让我从中学习了很多。

既加强了我的社会实践能力,又丰富了我的社会实践经验,既培养了我关心社会热点问题的兴趣,又提高了我今后融入社会的能力。

同时也要特别的感谢我的同学们,他们帮助我分析调查问卷的数据。

也是通过这次的社会调研,我从中了解到了作为一名xxx专业的在读研究生对法律知识的了解还是很少的,法律意识也很淡薄。

所以我以后的努力方向就是不仅要学好我的专业知识,还要更多地去了解法律知识,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通过这次关于我家乡居民的法律意识现状的调研,也让我深刻认识到提高农民法律意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但我坚信,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法律之花一定会在广大农村结出累累硕果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