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出版社三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计划
山东大学出版社 三年级上册传统文化备课
三年级传统文化教案曲堤镇中心小学姚集校区刘振荣人之初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熟读成诵,积累语言。
2、引导学生体会含义,受到儒学经典熏陶,弘杨民族文化。
3、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通过本课,使学生明白读书学习对我们人生的重要性,要打好坚实地知识根底,长大以后才能为社会做出应有贡献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熟读成诵。
三、教学难点体会原文的含义,感受到只有好的教育方法,才能让子女成才的深刻意义。
四、教学准备《三字经》故事,原文释义,古筝磁带,《三字经》朗读磁带。
五、教学模式三个版块:(一)故事激趣、(二)诵读感悟、(三)、拓展升华。
六、教学过程(一)故事激趣1.同学们,你们听过《孟母三迁》《孟母断织》的故事吗?(如果有学生知道,就让学生讲一讲。
)2.那么,你们想不想听老师讲一讲呢?(古筝配乐讲故事,在讲的过程中简介孟子及“子”的含义)3.听了这个故事,你想到了什么?(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见解,初步感受蕴含的深义。
)4.过渡新授:这个故事,就出自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三字经》第二章,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原文。
(二)、诵读感悟1.朗读原文,读通读顺。
(1)、师范读,要求学生认真听,注意不认识字的发音,尤其是平翘舌的读音。
(原文: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杨)(2)、学生自由读,要求: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3)、同桌互读,要求:及时正音,把原文读通顺读流利。
(4)、指读,随时正音,(5)、小组比赛读。
看哪组读得又准确又流利。
(6)、开火车读,看哪列火车看的又快又准。
2、诵读原文,读出节奏韵律。
(1)、读古文不仅要读通读顺,还要读出节奏和韵律。
你们想听一听吗?(放《三字经》的朗读磁带。
)(2)、试着自己读一读。
(3)、指读一生评一师评。
(评价中引导学生进一步读出节奏韵律。
)(4)、拍手打节奏,齐声背诵。
3、质疑释义。
(1)、同学们,真聪明!那这章《三字经》说的是什么意思呢?在读的过程中,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2)、在汇报中质疑中,体会原文的含义。
三年级山大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设计
三年级山大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些基本内容,如传统节日、传统习俗、传统艺术等。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文化鉴赏能力和传承能力,让他们能够欣赏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敬仰,让他们自觉地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
二、教学内容
1. 传统节日:介绍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的起源、习俗和寓意。
2. 传统习俗:介绍中国的一些重要习俗,如拜年、贴春联、放鞭炮、赏花灯等。
3. 传统艺术:介绍中国的一些传统艺术形式,如书法、绘画、戏曲、音乐等。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 难点:如何将抽象的传统文化概念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相结合,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接受。
2. 重点:传统节日和传统习俗的介绍,让学生了解和熟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
四、教具和多媒体资源
1. 黑板:用于写字和画图,展示教学重点和难点。
2. 投影仪:播放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视频和图片资料。
3. 教学软件: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信息和资料。
五、教学方法
1. 激活学生的前知:通过提问和讨论,了解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情况。
2. 教学策略:采用讲解、示范、小组讨论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全面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3. 学生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游戏等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山东大学版三年级下册传统文化(全册)
山东大学版三年级传统文化教案(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西岗镇祝陈小学1.黄河胜景2017.2.13一、教学目标1.读通、读懂诗画览胜所描绘的意境;通过自学并借助书上译文,大体理解古诗《浪淘沙九首》(其一)的诗意。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浪淘沙九首》(其一)。
3.通过看图、朗读等使学生感受到黄河雄壮之美,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同时积累一些名诗名句。
二、教学重点背诵古诗,感受黄河之美。
三、教学难点背诵古诗,感受黄河之美。
四、教学过程(一)看图片,走近黄河。
1.黄河被称为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它全长5464公里。
2.谁能谈一谈自己对黄河的了解。
3.欣赏黄河的图片,谈自己的感觉。
(二)学习古诗《黄河胜景》。
1.理解诗题,学生自由说说。
(1)浪淘沙:唐教坊曲名。
创自刘禹锡、白居易,其形式为七言绝句。
后又用为词牌名。
(2)浪淘:波浪淘洗。
2.介绍诗人。
刘禹锡(772-842),唐代诗人,字梦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
是柳宗元的好友,人称刘柳,因参加永贞革新而被流放,性格豪迈,决不向恶势力低头。
他的诗也写得很有豪气,白居易因而称他“诗豪”。
他的七律和七绝都有许多名篇,而用民歌体裁来写七绝更是他引人注目的特点,为唐诗中别开生面之作。
(三)看课件,读通读顺。
(四)看译文,明诗意。
1.自读译文: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涯。
现在可以沿着黄河直上银河去,一起去寻访牛郎织女的家。
2.简单介绍重点词语的含义:浪淘沙:唐教坊曲名。
创自刘禹锡、白居易,其形式为七言绝句。
后又用为词牌名。
九曲:自古相传黄河有九道弯。
形容弯弯曲曲的地方很多。
浪淘:波浪淘洗。
簸:掀翻。
牵牛织女:银河系的两个星座名。
自古相传,织女为天上仙女,下凡到人间,和牛郎结为夫妇。
后西王母召回织女,牛郎追上天,西王母罚他们隔河相望,只准每年七月七日的夜晚相会一次。
3.学生连起来说说诗意。
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涯。
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三年级传统文化课程纲要(山东大学)
5.激发学习国学经典的兴趣,体会国学经典文化的博大精深,提升人文素养。
(三)教学重难点
1.感悟继承传统文化。
2.养成良好品德。
课程内容
(一)课程内容:校本课程读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实施对象:三年级学生。
(三)实施形式
背一背: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辅以《论语》、《增广贤文》节选。
2.克俭于家
1课时
3.俭近于仁
1课时
4.俭难奢易
1课时
5.勤则得多
1课时
人物长廊
季文子以节俭为荣
1课时
人物长廊
朱熹
1课时
复习
1课时
学期末考试
1课时
课程实施
1.以小组合作学习为基本单位,在合作活动中学习积累语言,了解中国博大精深的语言文字。
2.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诵读经典、演经典、搜集经典故事、办报等多种形式,调动学生学经典、讲经典、用经典的积极性。
课程资源
1.学习材料:山东大学版传统文化教材
2.工具材料:多媒体软件课件
教研组长审查意见:
签字:
教导主任审批意见:
签字:
执行与检查记录:
2.让学生从小养成亲近、尊敬、崇尚、学习仁德之人的优良品质。
1.仁者Hale Waihona Puke 媚1课时2.仁者爱人
1课时
3.仁者克己
1课时
4.仁者无畏
1课时
5.仁者无忧
1课时
人物长廊
苏轼画扇
1课时
人物长廊
范仲淹
1课时
2
勤俭
1.知道勤俭是一种文明,一种素养,更是一种品行。
三年级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表格)2019山东大学出版社
4.活动广角
(1)下面是“仁”字的演变过程,多有趣呀!我们一起来认一认吧?
(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选择什么样的人做朋友呢?跟同学交流交流吧
5.成长阶梯
(1)师:学习了这一课,你最主要的收获是。
(2)学生展示
生1:在交流活动中,同学们认为你做得怎么样?
(很好/较好/需要继续努力)。
质的培养。
教学过程
一、教材引入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材的改编和实施意义。
2.本单元内容的引入和编排意义。
根据第一单元编排序言去讲和引入。
二、学习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课
1.学习理解(清)李毓秀《弟子规》的选文。
(1)、学生自读《弟子规》的选文和注释、文意。
(2)、这里主要讲了什么?
生1:尊敬仁德之人的原因。
生2:亲近仁德之人带来的好处。
教学重
点难点
教学重点:君子的产生。
教学难点:从小约束自己、严格要求自己的良好习惯的培养。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引出新课
师:上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懂得了什么?
二、学习新课
1.学习理解《论语·子路》、《论语·学而》、《论语·述面)
的选文。
(1)、学生自读《论语·子路》、《论语·学而》、《论语·述面》的选文和注释、文意。
生3:不亲近仁德之人带来的害处。
(3)、这三个问题分别是什么?你能说一说吗?
生:尊敬仁德之人是因为他们说话直接、不讨好别人;尊敬仁德之人会使缺点逐渐减少;不亲近仁德之人做事情会失败。
2.温馨点击。
(1)教师总结:
真正的仁者,内心糖良,处处替别人着想。他们说话公正无私,没有隐瞒,也不会刻意地订好别人。《弟子规》教导我们:只有亲近这样的仁德之人我们才能成为仁者。所调“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这个道理。
第8课志不可夺(教案)山东大学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三年级
志者,学之师也;才者,学之徒也。
丈夫之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教学反思:
教师:这里“赡”字表示富足、足够的意思,请你同桌互相说一说对这段话的理解吧!
师生交流,说文意:志向是学习的主要方面,资质是学习的次要方面。求学的人不担心才学不够,而怕志向没有确立。
(4)丈夫之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后汉书·马援传》
师生交流,解释这句话的含义:大丈夫立志,处境越艰难,志向越坚定;人越老,志向越高远。
三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本学期
总第8课时
本单元
第1课时
授课
日期
月 日
备课教师
课 题
志不可夺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学生会诵读名言,并结合注释理解文意,明白志不可夺的道理。
2.在学习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并增强学生的爱国目标情感和保护祖国传统文化的意识。
3.通过展示有关传统文化资料,让学生了解祖国的灿烂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难点:
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和保护祖国传统文化的意识。
教具准备
课件、制作书签的卡纸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出示引言:一个人只有树立远大的志向和目标,才有可能去为之奋斗,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古今中外,凡是有所成就的人,都是具有坚定志向和远大抱负的人。“有志者,事竟成。”希望同学们从小树立远大的志向,朝着正确的方向,脚踏实地地努力向前!引出课题:志不可夺。
二、讲授新课
1.朗读名言,理解含义。
(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教师:“三军”指的什么?“匹夫”呢?
生:三军指军队,匹夫指的普通人。
启发:你熟悉这段话吗?知道它的意思吗?
山大出版社三年级传统文化备课三单元
第三单元名胜佳境第八课黄河 1.黄河胜景一、教学目标:1.熟读《浪淘沙九首》(其一),结合译文。
理解诗句内容。
2.了解作者、作品、朝代。
3.读懂诗画览胜所描绘的意境;通过学习,理解诗句大意,了解黄河名胜,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同时积累一些名诗名句。
4.背诵。
二、教学重点、难点:了解黄河名胜,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同时积累一些名诗名句。
三、教学准备:搜集与黄河有关的图文资料四、教学时间:1课时(第15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二次备课1.导入黄河被称为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让我们一起走近黄河,了解我们的母亲河吧!2.师范读《浪淘沙九首》(其一)3.学生自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字典读通顺、流利。
4.检查自读情况5.结合译文,看懂这首诗了吗?6.读“温馨点击”,了解有关黄河的一些知识。
欣赏两幅黄河名胜,交流搜集的黄河的资料,进一步熟知我们的母亲河——黄河。
7.课堂总结:谈谈你的收获。
第八课黄河 2黄河号子一、教学目标:1.把《黄河船工号子》(一)(二)读通顺。
2.读懂课文句子的含义。
3.了解历史名人诸葛亮、周瑜。
4.熟读成诵二、教学重点:熟读成诵三、教学准备:搜集与黄河有关的图文资料四、教学时间:1课时(第16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二次备课1.简介“黄河号子”的形成,课件出示。
2.范读诗歌《黄河船工号子》(一)(二)。
3.学生自读,读熟练。
4.指名读,检查交流。
5.结合译文,理解大意。
6.欣赏温馨点击,积累知识。
深入了解黄河船工的生活,体会他们的精神。
7.查资料①你还查阅到还有哪些黄河号子吗?交流资料。
②哪几组黄河大桥在山东境内?8熟读成诵并适当检查。
9.课堂总结:学生谈收获。
第八课黄河 3.黄河精神一、教学目标:1.结合图画,把《公无渡河》读正确、读流利;2.结合译文理解诗句意思;3.了解“龙门”的传说,感悟中华民族的精神;4. 熟读成诵。
二、教学重点:理解内容,熟读成诵;从本文的传说中感悟中华民族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
第9课克俭于家(教学设计)山东大学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三年级上册
我知道的节约小窍门:
我的思考
成长
阶梯
在本课的学习活动中,你表现得怎么样?能得几颗☆,就把相应的☆涂红吧!
评价方式/项目
同学评价
老师评价
家长评价
自我评价
熟练背诵
☆☆☆
☆☆☆
☆☆☆
☆☆☆
正确背诵
☆☆☆
☆☆☆
☆☆☆
☆☆☆
交流讨论
☆☆☆
出示注释:①侈:奢侈、浪费。惰:懒惰。②而:第一个“而”表示转折,相当于“却”“但是”。第二个“而”表示并列,相当于“和”“与”。
教师:也就是说,奢侈懒惰的人怎么样?而勤劳节俭的人呢?
学生补充:奢侈懒惰的人会贫穷,而勤劳节俭的人能富足。
(3)出示选文三,同桌交流说文意。
厚积不如薄取①,滥求不如减用②。——《增广贤文》
出示注释:①薄:少量。②滥:过度。
请学生同桌交流,结合注释,解释文意。
教师补充,总结文意:拼命地积累财物不如少量取用,过度地追求财物不如减少用度。
教师引导:勤俭节约要从一点一滴做起,不能随便浪费。回想一下,洗手后我们有没有关紧水龙头,不浪费一滴水?当我们把剩菜剩饭倒掉时,是否想过农民伯伯“锄禾日当午”的艰辛?我们应该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清)朱柏庐《朱子家训》
师生齐读,尝试背诵。教师引导,学生说出文意:一粥一饭,应当想到得来是不容易的;一丝一线,应当想到这些是靠艰苦的劳动生产出来的。
(2)出示选文二,教师引导说文意。
侈而惰者贫①,而力而俭者富②。——《韩非子·显学》
教师范读,学生跟读,之后师生一起朗读。
三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计划和教案
三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计划和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2. 通过学习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内容:第一章:中国传统文化简介1.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定义和特点2. 学习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价值第二章:中国传统节日1. 学习中国传统节日的由来和习俗2. 深入了解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主要节日的庆祝方式和传统食物第三章:中国传统艺术1. 学习中国传统艺术的种类和特点2. 深入了解书法、绘画、剪纸等艺术形式的历史和发展第四章:中国传统文学1. 学习中国传统文学的种类和特点2. 深入了解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形式的代表作品和作者第五章:中国传统民俗1. 学习中国传统民俗的种类和特点2. 深入了解民间故事、传说、谚语等民俗文化的重要性和影响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和内容。
2. 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传统节日、艺术、文学和民俗等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和分享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感悟,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表现,包括提问、回答问题和小组讨论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按时完成作业的情况,并对作业质量进行评价。
3. 单元测试:在每个章节结束后,进行单元测试,检验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掌握程度。
教学资源:1. 教材:《三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计划和教案》教材。
2. 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传统文化知识。
3. 教学视频:收集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教学视频,为学生提供更直观的学习资源。
教学安排:每周一次课,每次课时长为45分钟。
每个章节安排一次课的时间,共五周完成五个章节的教学内容。
第六章:中国传统哲学1. 学习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观念和思想2. 深入了解儒家、道家、佛家等主要哲学流派的代表人物和主要思想第七章:中国传统伦理道德1. 学习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价值观2. 深入了解孝道、忠诚、诚信等传统美德在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第八章:中国传统建筑1. 学习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和风格2. 深入了解宫殿、庙宇、园林等不同类型建筑的历史和发展第九章:中国传统饮食文化1. 学习中国传统饮食的基本文化和习俗2. 深入了解茶文化、酒文化、八大菜系等饮食文化的内涵和特色第十章:中国传统服饰文化1. 学习中国传统服饰的历史和发展2. 深入了解汉服、旗袍、绣花鞋等传统服饰的款式和特点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和内容。
三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计划和教案
三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计划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2. 通过学习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人文素质。
3.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中国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2. 中国传统习俗:拜年、贴春联、吃汤圆、扫墓、赛龙舟等。
3.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成语、古诗、民间故事、传统美德等。
三、教学方法:1. 故事导入:通过讲述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图片展示:展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传统文化。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4. 课堂实践: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如剪窗花、包汤圆等,增强学生的体验感。
四、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中国传统节日春节,学习相关的成语和古诗。
2. 第二课时:介绍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学习相关的习俗和民间故事。
3. 第三课时:介绍中国传统节日清明节,学习相关的道德品质和美德。
4. 第四课时:介绍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学习相关的习俗和成语。
5. 第五课时:介绍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学习相关的习俗和古诗。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地列举出所学过的传统节日和习俗。
2. 学生能理解并体会到传统文化中的美德和价值观。
3. 学生能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表达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看法和感受。
4. 学生能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传统文化中的美德,如孝顺、尊敬师长等。
六、教学活动设计:1. 春节文化体验:让学生通过观看春节联欢晚会、制作春节手工艺品(如剪纸、灯笼)等活动,亲身体验春节的喜庆氛围。
2. 元宵节猜灯谜:组织学生猜灯谜活动,让学生在猜灯谜的过程中了解元宵节的习俗。
3. 清明节扫墓祭祖:引导学生参观烈士陵园或祖先墓地,了解扫墓祭祖的习俗,培养学生的敬意和孝顺之心。
4. 端午节包粽子比赛:组织学生动手包粽子,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端午节的习俗,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山东省山大出版社三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三年级传统文化教案山东省一、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包括“经典驿站”“名人长廊”“名胜佳境”“艺术乐园”四个单元。
“经典驿站”部分主要学习、了解中华民族传统原创经典,让受益于千古美文的文化滋养,培养对传统文化精髓的喜爱之情。
分为《三字经》、《幼学琼林》以及《山海经》三个部分。
“名人长廊”部分主要学习和了解古代历史名人,借鉴他们为人处事的方法。
本章节主要介绍了“孔子”“孟子”“晏子”“孔融”四位历史名人的故事。
“名胜佳境”:部分主要了解黄河、泰山等名胜,引导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继承,树立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使其具有初步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能力。
“艺术乐园”部分引领学生步入民族文化的艺术殿堂,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绚丽缤纷,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信心。
本章节主要分为“歇后语”和“民谣”两个部分。
二、教学目标1.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感受传统文化的继承,树立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使其具有初步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能力。
感悟继承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道理3.养成良好品德。
中国的传统文化强调自强不息、以德化人,其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出正直、顽强、善良、对社会有用的人。
此外,在道德培养方面,中国文化强调气节,所谓"士可杀不可辱";强调情操,所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强调礼义,一举一动要符合社会规范和道德标准;强调廉耻,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强调奉献,所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强调良心,就是要时刻意识到自己是一个有道德之人,不做伤天害理事。
所有这些,在今天的素质教育中仍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三、教学重难点1.感悟继承传统文化。
2.养成良好品德。
四、教学措施1.要关注学生的主体性。
本教材形式多样活泼,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符合学生的心理体验,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
2.要尊重学生的主动性。
教学要以“活”为基础,以“动”为特征,旨在倡导研究性学习方式。
3.要体现教学过程中的层次性,关注结果更要关注过程。
第1课不可无耻(教学设计)山东大学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三年级
学生积极表达读了圣贤的名言之后的启发和感受。
三、我的理解
大屏幕出示关于“知荣知耻”的漫画。
教师引导:有羞耻之心才能明白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组织小组合作:请你也来画一画,写一写,说一说吧!
我的思考
成长
阶梯
在本课的学习活动中,你表现得怎么样?能得几颗☆,就把相应的☆涂红吧!
三年级传统文化教案教学设计
本学期总
第 1 课时
本单元
第 1 课时
授课
日期
月 日
备课教师
课 题
不可无耻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理解“知耻”格言的含义。
2.通过学习,知道“人不可以无耻”,树立自尊自爱的良好品质。
3.通过培养学生自尊自爱的良好品质,使学生做一个有道德目标的人,树立正确的荣辱观。
教学重难点:
树立自尊自爱的良好品质。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出示单元导语:知耻,就是知道羞愧和耻辱。……
师生交流,引出课题。
二、探究新知
1.讲解选文
出示选文,组织学生自读,之后师生交流,理解文意。
(1)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
——《孟子·尽心上》
课件出示文意:
孟子说:“人不可以没有羞耻心,不知道羞耻,是真无耻啊。”
出示注释:①大:重要。②机变:阴谋诡计。③若:如、赶上。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解释,总结文意:
孟子说:”羞耻心于人来说是很重要的。那些搞阴谋诡计的人,是没有什么羞耻心的。不如别人却不以为耻,怎么能赶上别人呢?”
教师引导:孟子等古代大思想家都非常看重羞耻之心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知耻”不仅能体现一个人的品质,还关乎国家的生存与发展。
三年级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表格)2019山东大学出版社
第一单元 仁爱篇
经典驿站
课题
1 仁者不媚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理解人的品格有高低。仁德之人的优点,亲近 他们或远离他们带来的好处或害处。 2.让学生从小养成亲近、尊敬、崇尚、学习仁德之人的 优良品质。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引出新课
师:上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懂得了什么?
二、学习新课
1.学习理解《论语·子路》、《论语·学而》、《论语·述面) 的选文。
(1)、学生自读《论语·子路》、《论语·学而》、《论语·述面》 的选文和注释、文意。
(2)、这三段选文主要讲了什么? 生 1:什么是“仁”? 生 2:君子的正道是怎么产生的? 生 3:仁德怎么来的? (3)、这里是怎么讲的?你能说一说吗? 生 1:孔子说:“行为举止要恭做有礼,处理事情要严肃认真,对待 别人要诚心实意。就算是到了落后的边远地区,也不可以丢年这些。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引出新课
师:上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懂得了什么?
二、学习新课
1.学习理解《论语・子罕》、《论语・雍也》、(宋)张载《正 蒙·中正》的选文。
(1)学生自读《论语・子罕》、《论语・雍也》、(宋)张载《正蒙·中 正》的选文和注释、文意。
(2)这三段选文主要讲了什么? 生 1:智慧之人、仁爱之人的境界怎样、 生 2:仁的最高境界。 (3)这里是怎么讲的?你能说一说吗? 生 1:孔子说:“有智慧的人不迷惑,有仁德的人不忧愁,有勇气的 人不害怕。聪慧的人喜欢流动的水,仁爱的人喜欢稳重的山。聪慧
2.在平时的生活中,你做到“克己”了吗?如果到了,就在下面为
三年级传统文化计划
三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我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其中,以“一山一水一圣人”为代表的齐鲁文化最为突出,发源于齐鲁大地的儒家文化奠定了中华民族文明的基石。
本册教材就是为了让学生丰富传统文化,增进对传统文化价值的认识,激发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共建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同时也为了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及写作水平。
1.让学生在诵读中感受中国语言独特的声韵之美。
2.了解一些民间传说,懂得人们对真挚感情的向往。
3.通晓传统历法,感受生肖文化。
4.知道中华民族古老的娱乐体育和传统曲艺与杂技。
5.从古诗诵读中感悟爱国诗人的赤字丹心。
6.了解中华地域宽广,河流充足,著名的是长江和黄河。
7.知道一些中华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政治人物,了解他们的精忠报国之心。
二、教学内容及安排:
第一单元:经典诵读
第二单元:名人长廊
第三单元:名胜佳境
第四单元:艺术乐园
三、教学进度
每周三节,三册一学年完成第一周——第八周传统文化第九-----第十二周安全教育
第十三-------十六周环境教育。
山东版小学三年级《传统文化》全册教案
小学三年级地方课程教案第一单元经典驿站《人之初》教学目标:1.了解《三字经》相关背景,激发学习兴趣2.浅显讲解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及思想家3.通过课程内容学习,理解习惯及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的影响,学习的重要性,学习贵在专一和坚持教学重点:激发学习兴趣,解答为什么要学习国学,国学学什么,学了对生活会有什么影教学难点: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对人性的理解。
启发大家思考如何评判哲学思想,如果辩证的看待问题教具准备:三字经有关材料教学过程:一、导入《三字经》是古代小朋友上学的第一本书,是一本启蒙读物。
他一共有1000多个字,但是包含了很多的内容,也有很多有意思的故事。
三字经作为小朋友上学学的第一门课程,学了它,我们就能知道怎么做个好孩子,天上都有什么东西,为什么我们会有辈分,中国最长的河是那条河?在我们没出生以前中国发生了什么事?我们从今天开始也要学习它,通过它我们将会了解很多的东西。
这本《三字经》会回答我们。
接下来,我们来一起学习一下,它是怎么回答我们的二、诵读新句子:请一个学生上台领读,大家一起诵读三、讲解句子,阐释概念:1、人之初,性本善:“初”在这里就是“刚出生的时候”,“性”就是“品性、品格、德行”这句意思是:世界上的每一个人在刚出生的时候都是好的,善良的。
[讨论:大家同意这个说法吗?根据同学的回答,进一步启发思考]教师小结:引出,同样的父母,一样的家庭环境,即使是亲兄弟,在天性上也有着极大的差距,如果是天性是先天决定,无法改变,人人一样,那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呢?我们的祖先难当没有发现这个现象吗?接下我们,我们看看三字经是如何解释这个现象的2、性相近,习相远。
“近”接近,类似;“习”习染,长期在某种环境下养成的习惯;这句的意思是:本性本来差别不大,但是因为后天受到环境的影响,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就变得越来越大了。
3、教之道,贵以专。
“教”教育,学习;“贵”重要的,好的方面;“专”专这句地意思是:做任何事都是要以专心为主,这样才能做好每一件事4、讲解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1)提问,我们人生的第一个老师一般是谁?父亲应该对教育孩子负什么责任?在孩子的成长之中,父亲起了一个什么样的作用呢?讲了岳飞教育儿子的故事教育当然是父母的职责,但是人终究要走进社会,要离开父母,进入学校去接受更完备的教育。
第1课仁者不媚(教案)山东大学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传统文化(上册)教案
亲近有仁德的人,会有无限的好处,品德会越来越高尚,过失会一天比一天减少。
不亲近有仁德的人,会有无限的坏处,身边的坏人会越来越多,很多事情也会失败。
教师:知道了这段话的含义,你有什么感受?你会怎么做呢?
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师引导:真正的仁者,内心善良,处处替别人着想。
他们说话公正无私,没有隐瞒,也不会刻意地讨好别人。
本课告诉我们:只有亲近这样的仁德之人,我们才能成为仁者。
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教师:瞧,下面是“仁”字的演变过程,多有趣呀!我们一起来认一认吧!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选择什么样的人做朋友呢?跟同学交流交流吧!。
山东出版社--三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设计--《仁者克己》
全班齐读
男女生比赛读
分组比赛读
指名读
2.结合注释和温馨点击理解文章的内涵。
自己和同桌交流对选文的理解。
指名学生谈对选文的理解,其他学生补充见解。
3.引导学生背诵,并检查背诵。
三、结合实际,拓展延伸
老师讲《子罕拒宝》故事,学生谈听后感受。
学生观察课件中的情景
谈话:生活中,当我们遇到这些情况时该怎么办?
教学方法
诵读、讲解、讨论、探究等
教学准备
课件、文字资料、视频等
教学过程
一、回顾复习,导入新课
谈话: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樊迟问老师什么是“仁”,老师解答了仁者品质的人都会爱人。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樊迟为仁,听听这次老师是如何解答“仁”的内涵的。
二、学习新课
1.出示课件,诵读《仁者克己》选文
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对“仁者克己”题目的理解
学生回答、补充
四、课堂反馈
学习了《仁者克己》,你有哪些收获?你在这节课的学习中表现得怎么样?
学生回答、补充
学生评价自己在生活中是否做到了“克己”,做到的奖励自己一个喜欢的标志。(填写评价量表)
五、布置作业:
把今天所学到的经典语句背给家长听,并在实际生活中真正做到“克己”。
六、教后反思:
学生对题目“仁者克己”的理解很准确,能在老师的引领下认真诵读选文、理解选文内涵、背诵选文。本节课学生对“君子务本”有了深刻的认识,知道学生的“务本”是学习。在情境分析时,学生能认真分析情境中学生的自律就是做到了“仁者克己”,不管有没有人看见都自觉遵守规则。
课题
3.仁者克己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2.让学生通过理解选文内涵,认识到仁者要懂得约束自己。
第3课仁者克己(教学设计)山东大学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三年级上册
(2)出示选文二,小组合作,探究文意。
君子务本 ,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②,其为仁之本与③!
——《论语·学而》
出示注释:①务 从事,致力于。本:根本。②弟:通“悌”,敬爱兄长。③与:同“欤(yú)”,吗,呢。
理解选文中蕴含的道理,培养“克己”的品质。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提问:还记得樊迟问了个什么问题?孔子是怎么回答的?
生:樊迟问仁,子曰“爱人”;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爱人”。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樊迟问仁,看看孔子又如何解答仁的内涵!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学生诵读,师生交流,理解文意。
(1)出示选文一,师生交流,探究文意。
生活中,当我们遇到这些情况时该怎么办呢?
(上课时)要不要和明明聊会儿天呢?(在马路上)要不要闯红灯呢?(在动物园)要不要投喂呢?
我的思考
成长
阶梯
1.在故事会中,你表现得怎么样?请给自己一个评价。
2.在平时的生活中,你做到“克己”了吗?如果做到了就在下面为自己画一个喜欢的标志吧!
板书
设计
仁者克己
仁:居处恭,执事敬,与仁忠。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①,执事敬②,与仁忠。虽之夷狄 ,不可弃也。”
——《论语·子路》
师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居处”、“执事”、“之”等的含义,大屏幕出示注释:①居处:平时的行为举止。②执事:做事情或主持工作。敬:做事严肃认真。③之:到……去。夷狄:指边远的少数民族地区。
结合注释,同桌互相说一说对这段话的理解,师生共同总结文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三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在以前的学习中,学生对《三字经》、《弟子规》等的内容有了一定的学习积累,对《论语》等的内容有了初步的背诵基础,大多数学生对祖国的传统文化表现出较浓郁的兴趣。
我们生在中国,长在中国,理应把传统文化致使精髓灌输课堂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立志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让学生做个堂堂正正、真正的中国人。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经典驿站”“名人长廊”“名胜佳境”“艺术乐园”四个单元。
“经典驿站”部分主要学习、了解中华民族传统原创经典,让受益于千古美文的文化滋养,培养对传统文化精髓的喜爱之情。
分为《三字经》、《幼学琼林》以及《山海经》三个部分。
“名人长廊”部分主要学习和了解古代历史名人,借鉴他们为人处事的方法。
本章节主要介绍了“孔子”“孟子”“晏子”“孔融”四位历史名人的故事。
“名胜佳境”:部分主要了解黄河、泰山等名胜,引导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继承,树立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使其具有初步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能力。
“艺术乐园”部分引领学生步入民族文化的艺术殿堂,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绚丽缤纷,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信心。
本章节主要分为“歇
后语”和“民谣”两个部分。
本学期,我们重点学习“名胜佳境”“艺术乐园”这两个部分。
教材基本呈现形式为:“经典回放”(呈现原创经典中精华部分);“温馨点击”(借教师之口将作者的思想和教学的意图呈现出来,提出学习依据,明确学习要求);“活动广角”(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在自主学习、探究、尝试、交流中完成学习活动)
本教材突出了原典性、知识性、情感性、趣味性、实践性和地方特色,通过诵读、感悟、熏陶、探究、交流、合作等基本活动方式,达到提高学生综合文化素养的目的。
具体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特点,营造浓厚的探索实践氛围。
2.以提升学生素养为目的,逐步培养其良好得到人文素养,塑造其诚信向上的民族气节和人生信念。
3.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培养其初步的探究学习能力,形成其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教学目标
1.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感受传统文化的继承,树立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使其具有初步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能力。
感悟继承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道理
3.养成良好品德。
中国的传统文化强调自强不息、以德化人,其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出正直、顽强、善良、对社会有用的人。
此外,在道德培养方面,中国文化强调气节,所谓”士可杀不可辱”;强调情操,所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强调礼义,一举一动要符合社会规范和道德标准;强调廉耻,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强调奉献,所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强调良心,就是要时刻意识到自己是一个有道德之人,不做伤天害理事。
所有这些,在今天的素质教育中仍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四、教学重难点
1.感悟继承传统文化。
2.养成良好品德。
五、教学措施
1.要关注学生的主体性。
本教材形式多样活泼,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符合学生的心理体验,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
2.要尊重学生的主动性。
教学要以“活”为基础,以“动”为特征,旨在倡导研究性学习方式。
3.要体现教学过程中的层次性,关注结果更要关注过程。
4.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形式学习。
5.加强学科的交叉和渗透,拓展学科知识,改善知识结构。
6.开发和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创造性地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六教研
积极参加学校的教研活动,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学习活动,积极向书本学习。
在网络学习。
把自己打造成一个教研型的老师!
七、教学进度
飞扬家教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三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计划
学校名字作者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