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欺凌的社会工作介入

合集下载

社会工作视角下“校园霸凌”事件成因及辅导策略简析

社会工作视角下“校园霸凌”事件成因及辅导策略简析

社会工作视角下“校园霸凌”事件成因及辅导策略简析学校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天堂,更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乐园。

但是,“校园霸凌”事件的不断增加给学校、学生、家长等各方面带来了很大的危害。

以社会工作视角简析了“校园霸凌事件”的成因,并提出了针对“校园霸凌”事件中不同主体和多级辅导体系中不同层面的辅导策略,为“校园霸凌”问题提供了社会工作视野下的辅导之道。

社会工作校园霸凌成因辅导一、何谓“校园霸凌”霸凌(bullying)一词,最早是由霸凌行为研究领域先驱、挪威学者dan olwen于1978年提出,即“一个学生长时间并重复地暴露于一个或多个学生主导的负面行为之下”。

台湾学者张信务则提出“霸凌是指孩子们之间权力不平等的欺凌与压迫”。

校园霸凌(school bully)则是指一个学生长期重复地被一个或多个学生欺负或骚扰,或是有学生被锁定为霸凌对象,成为受欺凌的学生,造成其身心痛苦的情形(吴清山、林天佑,2005)。

暴力霸凌通常是以团体的方式进行的,通常团体中会有一个领导者及其跟随者一起进行暴力行为。

二、校园霸凌的影响及成因简析校园霸凌行为由三方面主体组成,即霸凌实施者(bully)、承受者(targeted children)和旁观者(bystanders)。

而校园霸凌对三个主体的影响如下:1.对霸凌实施者来说,校园霸凌会滋生他们的暴力倾向和犯罪行为,通常来说他们的反社会倾向比较高,而且相应的社交人际能力不佳。

2.对承受者来讲,遭受到欺负和嘲讽会使得他们的自信心下降,从而影响到学习成绩,容易有忧虑症倾向和自杀倾向。

3.而作为霸凌旁观者,他们内心会产生很强的焦虑,他们会忧心成为下一个受害者,他们或许会认可暴力行为,尝试用暴力攻击的方式解决问题。

根据现有文献的研究结果,校园霸凌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可以从以下四个因素考虑:1.个人因素。

霸凌者的个性特质一般表现为激动易怒,没有耐心,对待他人缺乏同理心,施暴男生一般在生理发展上较其他男生要壮硕。

社会工作介入校园欺凌问题研究

社会工作介入校园欺凌问题研究

社会工作介入校园欺凌问题研究作者:戴杨文意来源:《西部论丛》2019年第23期摘要:当今社会校园欺凌事件频发,给中小学学生身心健康带来了严重不良影响,引发了社会的强烈关注与思考。

社会工作是以人为本,秉承助人自助理念的学科,在缓和社会矛盾、解决社会问题和促进人类社会正常运转上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以问卷调查形式对粤北A 县中小学生进行调研,分析A县校园欺凌现状和原因,并从社会工作角度提出介入策略。

关键词:社会工作;校园欺凌;青少年一、研究背景校园,本应是阳光、安全的地方,是国家培养下一代的教育基地,但现实中,校园欺凌视频频繁在网络上流传,校园“大哥”、“大姐”威风凌凌,欺凌事件层出不穷。

仅在2016年5月至8月,全国上报的校园欺凌事件多达68起,可见当前我国中小学校园欺凌问题的严重性和亟待解决的紧迫性。

本文以粤北A县中小学生为研究对象,对校园欺凌现状进行调查和原因分析,探讨社会工作介入对策。

二、校园欺凌现状(一)样本构成本次调查选取了粤北A县5所中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40份,有效问卷238份,问卷有效率为99%。

调查对象的主要情况为:男生95人(39.9%),女生136人(57.1%),7人缺失。

如表1所示,四种欺凌类型中,肢体欺凌、社交欺凌、网络欺凌、言语欺凌均有发生,其中言语欺凌的频率最高。

(二)差异分析如表2所示,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首先,男生(M=0.82,SD=0.387)和女生(M=0.67,SD=0.472)在有过被欺凌经历上差异显著,t=2.639,p<0.01,这说明,男生在有过被欺凌经历上显著高于女生。

其次,农村(M=0.70,SD=0.462)和1部门(M=0.73,SD=0.449)在有过被欺凌经历上不显著,t=-0.351,p>0.05。

(三)差异分析如表3所示,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与父母亲密程度、学生正确认识程度、教师态度、学校适应与有经常被欺凌经历呈现负相关,这说明与父母亲密程度越高、学生正确认识程度越高、教师态度越积极、学术学校适应程度越高,学生被经常欺凌的经历越少;而朋友数量、学习成绩与有经常被欺凌经历没有明显关系。

学校社会工作介入中学校园欺凌的问题研究

学校社会工作介入中学校园欺凌的问题研究

学校社会工作介入中学校园欺凌的问题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教育环境的日益复杂,中学校园欺凌问题逐渐浮出水面,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校园欺凌不仅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还严重影响了其学业成绩和社会适应能力。

因此,如何有效介入和应对中学校园欺凌问题,成为了当前学校社会工作的重要任务。

本文旨在探讨学校社会工作如何有效介入中学校园欺凌问题,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介入策略和方法。

本文首先将对中学校园欺凌的现状进行梳理,明确欺凌行为的定义和类型,分析欺凌行为的发生机制和影响因素。

接着,通过文献综述和实地调查,探讨学校社会工作在应对校园欺凌中的角色和职责,分析当前学校社会工作在介入校园欺凌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提出一套系统的学校社会工作介入中学校园欺凌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包括预防、发现、干预和后续跟进等环节。

本文将通过案例分析,展示学校社会工作介入中学校园欺凌问题的实际效果,为其他学校和社会工作机构提供借鉴和参考。

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入了解中学校园欺凌问题的本质和成因,还能为学校社会工作提供有效的介入路径和策略,对于推动中学校园欺凌问题的有效应对和预防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文献综述校园欺凌问题在全球范围内都受到了广泛关注,它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严重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公众意识的提高,中学校园欺凌问题逐渐引起了学校、家庭和社会的重视。

因此,学校社会工作介入中学校园欺凌的问题研究变得尤为重要。

在现有的研究中,学者们对校园欺凌的定义、类型、成因以及影响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校园欺凌通常被定义为一种长期、反复发生的负面行为,包括言语侮辱、身体伤害、社交排斥等多种形式。

这些行为不仅对受害者的身心健康造成直接伤害,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心理问题,如抑郁、焦虑、自卑等。

关于校园欺凌的成因,学者们普遍认为它与家庭环境、学校教育、社会文化等多方面因素有关。

家庭环境中的父母教育方式、亲子关系等都会对孩子的行为产生影响。

社会工作在教育与学校问题中的干预与支持

社会工作在教育与学校问题中的干预与支持

社会工作在教育与学校问题中的干预与支持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与学校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社会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专业,通过干预与支持来为教育与学校问题提供帮助。

本文将探讨社会工作在教育与学校问题中的干预与支持,并分析其作用与意义。

一、介绍社会工作社会工作是一项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服务的专业,旨在提高个体、家庭和社区的福利。

在教育与学校领域,社会工作师通过与学生、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合作,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以促进他们的学习和成长。

二、社会工作在教育问题中的干预1. 学生心理健康支持在学校中,很多学生可能面临学业压力、人际关系问题或家庭困扰等心理健康问题。

社会工作师可以通过提供个体和团体心理咨询服务,以及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他们还可以与学校教育者合作,制定心理健康支持计划,以培养学生的心理抗压能力。

2. 家庭支持与介入家庭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支持系统,但有些家庭可能面临经济困难、家庭暴力或家庭关系问题等。

社会工作师可以与家长合作,提供家庭支持服务,如经济援助、家庭咨询和亲子交流活动等。

他们还可以介入家庭问题,协调与家庭有关的其他专业机构,以提供全面的支持和帮助。

3. 学校社区建设学校社区建设是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品质和价值观的重要环节。

社会工作师可以发起和组织社区服务项目,如义工活动、社区参与项目等,以帮助学生树立责任感和社会意识。

他们还可以与学校管理层一起,制定学校社区建设计划,为学生提供一个积极健康的成长环境。

三、社会工作在学校问题中的支持1. 教育政策参与与倡导社会工作师可以参与制定教育政策,并倡导社会公正和平等。

他们可以通过研究、调查和提供相关数据来支持改进教育系统,并促进教育机会均等。

此外,他们还可以与学校管理层和政策制定者合作,制定和实施相关政策,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和平等的发展机会。

2. 学校暴力与欺凌防治学校暴力和欺凌是严重影响学生心理和学业的问题。

社会工作师可以与学校教育工作者合作,制定预防与干预计划,为学生提供安全和支持。

对初中学校干预校园欺凌失策原因分析以及应对策略

对初中学校干预校园欺凌失策原因分析以及应对策略

对初中学校干预校园欺凌失策原因分析以及应对策略校园欺凌不仅会对青少年的身体产生重要影响而且心理也会造成重大压力,因此应对其进行重要防治。

本文从中学的学生、老师、学校以及相关的法律制度着手,分析治理校园欺凌失策的原因以及通过社会工作的方法对其提出建议与改进策略,从而减少校园欺凌对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恶劣影响以及不良的社会反映。

标签:校园欺凌;原因分析;社会工作一、背景分析校园欺凌和暴力事件的频发,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对于这些行为的遏制势在必行。

欺凌行为有语言上的欺凌包括起外号,语言辱骂、威胁等;动作上通常表现为殴打、勒索财物等,暴力程度令人震惊。

虽然校园对欺凌行为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治理但是治理效果甚微。

更可怕的是,有些校园欺凌者在治理过后不仅不会得到收敛,反而会深陷其中无法自拔,这对被欺凌学生的学习与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对于中学治理校园欺凌行为失效原因以及应对策略分析迫在眉睫。

二、通过具体事例对学生、教师、学校以及法律所采取行动失效的原因分析(一)从学生所采取行为的分析首先,从校园欺凌的欺凌者角度来分析,欺凌者群体通常是人数多、范围广,在校园中是所谓的”强者”。

其次,如果欺凌事件发生的地点不偏僻那么就必然存在旁观者,从这一角度来看,他们一般认为事不关己,不愿意去揭发欺凌者,在错误的暗示和引导下的旁观者会使欺凌行为对受欺凌者的伤害持续。

最后,对欺凌事件的被欺凌者的行为分析,一般出现这种被欺凌的现象,被欺凌者迫于压力无力反抗,只能选择默默承受、忍气吞声,因此极有可能造成欺凌事件恶性循环的严重后果,使校园欺凌现象发生的概率与出现的频率不断增加。

(二)教师对待欺凌事件的态度与认知存在偏差首先,教师迫于升学压力更偏向成绩好的学生,容易忽视其他同学,因此这些被教师忽视、情感上得不到安慰的学生极易成为校园欺凌的实施者。

其次,教师对校园欺凌的概念界定不清、责任不明,会产生推卸责任,轻视对校园欺凌的处理。

最后,为了避免遭受不必要的麻烦,会简化处理欺凌行为,如只是简单的对欺凌者进行政治教育,这样的处理方式对欺凌者改正自己错误行为作用效果甚微。

社会工作者在校园暴力问题中的作用

社会工作者在校园暴力问题中的作用

社会工作者在校园暴力问题中的作用暴力行为在现代社会中日益严重,并且逐渐延伸至校园,成为威胁学生健康与安全的主要问题之一。

社会工作者在解决校园暴力问题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他们通过提供支持、教育和介入等手段,在预防和化解校园暴力方面起着引导和关键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社会工作者在校园暴力问题中的作用,并介绍他们的工作方式和有效策略。

1. 了解校园暴力问题在校园暴力问题中,社会工作者首先需要全面了解暴力的本质、原因和影响。

他们研究相关的理论和数据,深入了解校园暴力的背后动因,比如欺凌、歧视、家庭问题等等。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深入了解,社会工作者能够更好地引导和解决校园暴力问题。

2. 预防校园暴力社会工作者在校园暴力预防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他们与学校、家长、学生和社区合作,制定和推动相关政策和计划。

社会工作者通过开展教育讲座、工作坊和项目,向学生和教职员工传授防止和化解暴力的知识和技能。

他们还与学生建立信任关系,提供支持和咨询,帮助他们认识到校园暴力的危害,并学习解决冲突的方法。

3. 支持受暴力伤害的学生社会工作者在校园暴力问题中也扮演着支持者的角色。

他们与受暴力伤害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提供情感支持和安全的环境。

社会工作者与受害者共同制定应对策略,帮助他们恢复自信和心理健康。

社会工作者还与学校合作,确保受害者获得适当的医疗和法律援助。

4. 介入干预当校园暴力事件发生时,社会工作者在介入干预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他们与学校管理人员密切合作,调查和评估事件,并制定适当的干预方案。

社会工作者会与施暴者和受害者进行面谈,并设计个性化的转化计划,帮助他们认识到暴力行为的后果,并改变行为模式。

他们还与相关机构合作,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治疗,以确保校园暴力问题得到全面解决。

5. 建立社区资源作为校园暴力问题的重要一环,社会工作者还致力于建立和维护社区资源。

他们与治安部门、社区志愿者和非营利组织合作,共同建立网络和服务,以妥善照顾校园暴力问题的相关需求。

校园霸凌的预防与干预 社会工作者的角色与方法

校园霸凌的预防与干预 社会工作者的角色与方法

校园霸凌的预防与干预社会工作者的角色与方法在当今社会,校园霸凌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给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了巨大的伤害。

为了保护学生的权益,预防和干预霸凌行为,社会工作者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校园霸凌的预防与干预以及社会工作者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和采用的方法。

一、校园霸凌的定义与特征校园霸凌是指学生在校园内对其他学生进行长期而有意的侮辱、威胁、恐吓和伤害的行为。

它除了体现在肢体上的暴力行为外,还包括言语上的侮辱和网络上的欺凌。

校园霸凌的特征主要表现为权力的不平衡、持续的侵害和恶劣的后果。

二、校园霸凌带来的负面影响校园霸凌对受害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的伤害。

受害者可能出现情绪低落、自尊心受损、学习成绩下降甚至产生自杀念头等问题。

同时,霸凌行为对整个学校和社会产生了负面影响,破坏了校园的秩序和凝聚力。

三、校园霸凌的预防校园霸凌的预防是更为重要的方面,通过积极的预防措施可以阻止霸凌行为的发生。

社会工作者在校园霸凌的预防中可以发挥以下角色和方法:1. 教育与宣传:社会工作者可以与学校合作,开展校园霸凌的教育宣传活动,向学生、教师和家长普及防止霸凌的知识和技能,增强他们的意识和能力。

2. 提供咨询与支持:社会工作者可以为学生提供咨询与支持服务,帮助他们解决与霸凌相关的问题,增强他们的抵抗能力。

3. 建立监测和报告机制:社会工作者可以与学校合作建立有效的监测和报告机制,及时发现和记录霸凌行为,确保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

4. 建立支持群体:社会工作者可以组织支持群体,提供给受害者和目击者更多的支持和交流的机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和凝聚力。

四、校园霸凌的干预当校园霸凌发生时,社会工作者起到了重要的干预作用。

社会工作者在校园霸凌干预中可以使用以下方法:1. 提供心理支持:社会工作者可以为受害者提供心理支持,帮助他们减少痛苦和焦虑,同时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抵抗能力。

2. 进行个案管理:社会工作者可以与受害者和施害者进行个别工作,通过沟通和引导,帮助他们理解和解决问题,并制定合适的行动计划。

社会工作介入校园欺凌方法技巧

社会工作介入校园欺凌方法技巧

社会⼯作介⼊校园欺凌⽅法技巧社会⼯作介⼊校园欺凌⽅法技巧 对于欺凌⾏为第⼀时间采取有效反应,以减少这类事件的发⽣,特别是严重欺凌事件的发⽣;或者是最⼤可能地减轻其对当事⼈和校园环境带来的负⾯影响。

那么,下⾯是⼩编为⼤家整理的社会⼯作介⼊校园欺凌⽅法技巧,欢迎⼤家阅读浏览。

欺凌⾏为的前期 严重的欺凌⾏为属于青少年的偏差⾏为范畴(或者叫越轨⾏为),⽽预测⼀个偏差⾏为的发⽣,最强有⼒的预测因⼦就是先前的⾏为,这是任何⾏为类型产⽣和发展所遵循的客观规律,校园欺凌⾏为也不例外。

现在最⼤的盲区就在于这些前期的欺凌⾏为没有引起重视。

⼀⽅⾯是因为这些⾏为性质轻微,往往被⽼师和家长忽略,甚⾄欺凌⽅和被欺凌⽅都并没有清晰地意识到欺凌性质的互动正在进⾏;⼆是因为这些⾏为的发⽣可以在⾮常⼩的年龄阶段(⽐如幼⼉园⼩班),被误认为玩笑打闹不懂事的可能性很⾼。

殊不知双⽅(甚⾄包括旁观者)正是通过这类互动模式的不断重演,⼀再确认了双⽅⼒量、地位上的不平等(特别注意,是互动模式的重演,不是某⼀个⾏为的简单重复)。

从⼀开始的试探,到习惯,到升级,再到爆发,最终因为造成了严重后果才终于引起注意。

⼤家往往只看到了故事的最后⼀步,却没有看到这种欺凌性质的前期⾏为实际上已经进⾏了很长⼀段时间。

另外,很多欺凌⾏为因为没有发⽣严重的外在后果,⽽被长期忽视,导致孩⼦处于持续的低⾃尊、认知混乱的状态,承受着巨⼤⽽缓慢的压⼒,逐步产⽣⼼理和⾏为⽅⾯的问题。

⽽且,这还不是终点!只要以欺凌为解决问题⼿段的⾏为模式没有被及时矫正,它就会继续发展。

今后家庭内部的暴⼒(伴侣、后代)会变成⽇常;同时因为采⽤暴⼒作为应激状态的本能反应,那么激情犯罪的风险性也会⼤⼤提⾼。

我们能清晰地看到⼀条⾏为模式的发展路径:轻微的前期欺凌⾏为—欺凌⾏为—青少年犯罪—成⼈的违法犯罪⾏为。

所以从个⼈到整个社会,如果不阻断这条路径,都会付出沉重的代价。

情景代⼊ 举⼀些发⽣在幼⼉园、⼩学阶段的常见例⼦,来继续解释上⾯的观点: 场景⼀:孩⼦A穿了⼀件新外套,孩⼦B把⾷物弄到了那件⾐服上,“你反正那么丑,你妈妈为什么还有给你买新⾐服” 场景⼆:美术课上,孩⼦A刚刚完成TA的作品,孩⼦B⽤画笔在那上⾯乱涂⼏笔,“你画得太难看啦” 场景三:孩⼦A带了⼀个新的⽂具盒,孩⼦B把它抢过来,“这个给我”;或者⽤⼩⼑在上⾯画了⼏道痕 场景四:操场上的滑梯顶端,孩⼦A正在尝试去滑,孩⼦B⼀把推下去,“真是个胆⼩⿁,不滑就让开” 场景五:厕所间,孩⼦A正在⼩解,孩⼦B过去⼀把扯下退到⼤腿的裤⼦,“让我看看你的⼩鸡鸡” 场景六:课堂上,⽼师点名孩⼦A,“这么简单的作业你都错,太笨了”,“你这么调⽪,不要带坏了班⾥其他孩⼦”… 这些情景是不是似曾相识?有没有发⽣在你⾝上过?或者发⽣在你孩⼦的⾝上/⾝边?这些就是我刚才说的'前期的、欺凌性质的⾏为,它们在很多国家是已经被认为是欺凌⾏为的。

对社会工作人员提出校园欺凌问题访谈

对社会工作人员提出校园欺凌问题访谈

对社会工作人员提出校园欺凌问题访谈社会工作人员在校园欺凌问题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他们承担着理解、支持、辅导受害者的责任,同时也应该与学校、家长和其他相关方合作,共同制定和实施有效的反欺凌计划。

为了加深对社会工作人员在校园欺凌问题中的角色和挑战的理解,我以下进行了一次面谈。

面谈对象:社会工作人员地点:某社会工作服务机构Q:您如何定义校园欺凌?A:校园欺凌是指在学校或校园环境中,一个或多个学生对他人进行言语、身体或心理上的攻击、威胁、排斥或恶作剧。

这些行为会造成受害者在学校和个人生活中的持续困扰和伤害。

Q:您认为校园欺凌问题在社会中的重要性是什么?A:校园欺凌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它对被欺凌者的学习、身心健康和社交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如果不及时解决,校园欺凌可能会对受害者的一生造成长远的伤害。

此外,全面对待校园欺凌问题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Q:在对待受害者时,社会工作人员应该采取哪些方法?A:首先,社会工作人员应该倾听受害者的经历和感受,为他们提供安全的环境。

其次,社会工作人员应该共情并给予支持,让受害者感到被重视和理解。

同时,社会工作人员可以提供心理咨询和情绪管理技巧,帮助受害者面对校园欺凌的挑战。

最后,社会工作人员还可以协助受害者与学校、家长和其他支持机构进行合作,共同制定解决方案。

Q:社会工作人员与学校、家长和其他相关方的合作对解决校园欺凌问题有何重要性?A:合作是解决校园欺凌问题的关键。

社会工作人员应该与学校、家长和其他相关方保持紧密的合作,共同制定和实施反欺凌计划。

学校可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支持,确保校园环境的安全。

家长则可以配合学校和社会工作人员的工作,密切监测孩子的行为和心理状况。

同时,社会工作人员还可以通过与其他支持机构合作,提供更全面的帮助和支持。

Q:社会工作人员在反欺凌计划中如何促进学校和家长的参与?A:社会工作人员可以与学校和家长共同制定反欺凌计划,并定期组织会议和工作坊,提供相关培训和教育。

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网络欺凌的路径探索

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网络欺凌的路径探索

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网络欺凌的路径探索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欺凌问题越来越突出,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产生了严重影响。

作为社会工作者,我们需要关注并介入青少年网络欺凌问题,帮助他们解决困扰和情感问题。

本文将探讨社会工作在青少年网络欺凌问题上的介入路径,希望可以为社会工作实践提供有益的经验和启示。

一、青少年网络欺凌的形式和影响青少年网络欺凌是指在网络环境下,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对他人进行侮辱、威胁、恶作剧等行为。

这些欺凌行为可能来自同龄人、陌生人或成年人,对受害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青少年在遭受网络欺凌后,常常会出现自卑、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甚至导致辍学、自杀等严重后果。

青少年网络欺凌问题需要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和有效的干预。

1. 意识和教育: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开展青少年网络欺凌的意识和教育活动,向青少年普及网络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技巧,提高他们对网络欺凌问题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还可以通过家庭、学校等渠道,加强家长和教师对青少年网络行为的监管和引导,减少青少年脆弱性。

2. 辅导和心理支持:社会工作者可以向受害青少年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帮助他们理解和应对网络欺凌带来的负面情绪和影响。

通过提供情绪宣泄、心理辅导等方式,帮助他们重建自信和自尊,缓解心理创伤。

3. 社会支持和资源整合:社会工作者能够协调政府、学校、社会机构等资源,形成多方合作,为受害青少年提供全面的社会支持和帮助。

这包括法律援助、心理治疗、教育支持等资源的整合与协调,帮助他们尽快摆脱困境,重回正常生活轨道。

4. 网络安全教育和治理:社会工作者可以参与网络安全教育和治理工作,提高社会对网络欺凌问题的关注和防范意识,推动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和落实,保障青少年在网络环境下的安全和权益。

5. 创新实践和研究:社会工作者需要通过不断的实践和研究,总结和推广有效的介入策略和方法,加强对青少年网络欺凌问题的认识和处理能力,为实际工作提供科学的指导和支持。

对社会工作人员提出校园欺凌问题访谈

对社会工作人员提出校园欺凌问题访谈

校园欺凌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而对于社会工作人员来说,他们在校园欺凌问题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以从简到繁、由浅入深的方式来探讨对社会工作人员提出校园欺凌问题访谈。

在接下来的访谈中,我将会向三位从事社会工作的专业人士询问他们对校园欺凌问题的看法和应对方法。

1. 知识面的介绍与基本原理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校园欺凌,以及它对受害者和学校社区造成的影响。

校园欺凌是指在校园内发生的恶意、有意识的攻击行为,这种行为可能是言语上的羞辱、身体上的伤害或是社交上的排斥。

校园欺凌不仅对受害者的心理和身体健康产生严重影响,也可能导致学生缺乏安全感,从而影响其学习和社交能力。

2. 个案介绍与分析在接下来的访谈中,我将向三位社会工作人员询问他们在处理校园欺凌问题时的个案经验。

这些个案将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校园欺凌问题背后的复杂性。

2.1 采访对象一:张老师作为一名在校园社工领域有丰富经验的社工老师,张老师将与我们共享她在处理校园欺凌问题时的实际情况。

她将共享她遇到的具体个案,并就校园欺凌问题的解决方案提出她的见解和建议。

2.2 采访对象二:李心心社工李心心社工是一名专注于心理健康的社会工作人员,她将与我们共享她在处理校园欺凌问题时的个案经验。

另外,她还会从心理学角度探讨校园欺凌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法。

2.3 采访对象三:王社工作为一名家庭社工,王社工将与我们共享他在处理校园欺凌问题时的个案经验,以及他是如何与学校和家长共同合作,帮助受害学生重建信心和安全感的。

3. 解决方案和展望在这一部分,我们将总结三位社工人员的访谈内容,并提出针对校园欺凌问题的解决方案和展望。

通过这些解决方案,我们希望在校园欺凌问题上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保护每一位学生在健康和安全的环境中学习和成长。

在个人观点和理解方面,我认为校园欺凌问题需要整个社会的关注和参与,而社会工作人员在其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他们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的处理能力,还需要对受害者给予足够的关爱和支持。

青少年校园欺凌的特点、成因及个案介入-社会工作论文-社会学论文

青少年校园欺凌的特点、成因及个案介入-社会工作论文-社会学论文

青少年校园欺凌的特点、成因及个案介入-社会工作论文-社会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社会工作实践总结论文第八篇:青少年校园欺凌的特点、成因及个案介入摘要:近年来,青少年校园欺凌问题愈发严重,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

针对校园欺凌,国内外已有众多学者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研究,但较少有学者从社会工作方面介入研究。

故将从社会工作角度出发,研究青少年校园欺凌的类型、特征及成因,发现青少年校园欺凌主要存在肢体欺凌、言语欺凌、性欺凌及网络欺凌等,这些欺凌方式多样、影响巨大,原因主要来自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

鉴于此,立足社会工作理论、方法、模式等,提出几点措施。

关键词:青少年; 校园欺凌; 社会工作;一、欺凌类型(一)肢体欺凌肢体欺凌主要是采取手段,针对受欺凌者进行的欺凌行为,有殴打、推搡等表现形式,是青少年群体中广泛存在的欺凌行为。

肢体欺凌在几类青少年校园欺凌中相对容易辨认,是实施者在进行欺凌行为中的基础欺凌,往往还会伴随着其他类型的欺凌行为。

(二)言语欺凌言语欺凌主要是实施者通过语言侮辱、辱骂、嘲笑等方式伤害、欺压受欺凌者。

根据报告,在所有校园欺凌行为中,言语欺凌比重最高,多达23.3%。

(三)性欺凌性欺凌是我国青少年欺凌行为中一个典型的欺凌行为。

据研究分析,女生与女生之间、男生与男生之间的性欺凌比重较大。

在男生中,欺凌者主要是针对受欺凌者一些性特征或是女性化行为采取贬损攻击,通常伴随着肢体欺凌与言语欺凌。

而女生间的性欺凌则出现过扒衣服、将受欺凌者裸体示人等欺凌行为。

同时,由于性欺凌的特性,网络欺凌往往会伴随其产生。

(四)网络欺凌网络欺凌是由于现今网络快速发展而出现的新的欺凌类型,通常会依托上述欺凌类型。

具体来说,网络欺凌就是实施者在进行欺凌行为时通过拍视频、拍照等方式将欺凌过程尤其是性欺凌过程上传至网络的欺凌行为。

由于目前网络发达,网络欺凌影响范围大,对受欺凌者影响深刻。

社工开展青少年校园欺凌计划书

社工开展青少年校园欺凌计划书

【社工开展青少年校园欺凌计划书】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青少年校园欺凌问题日益突出,成为了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校园欺凌不仅影响着被欺凌学生的身心健康,也严重破坏了校园的和谐氛围,严重影响学校教育教学秩序。

而社会工作者作为维护社会和谐、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应该积极参与到青少年校园欺凌问题的解决中来。

一、问题分析校园欺凌是指学校环境中,学生之间或学生与老师之间存在的一种有意的、频繁的、长期的、反复的攻击行为。

校园欺凌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言语欺凌、身体欺凌、网络欺凌等,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甚至导致了一些严重的社会问题。

目前,我国校园欺凌问题比较严重,成为了学校教育管理和社会工作者亟需解决的焦点问题。

二、计划目标为了有效解决青少年校园欺凌问题,我们拟定了以下目标:1. 提高学生和教师对校园欺凌问题的认知和重视程度;2. 建立起完善的校园欺凌预防和处理机制;3. 促进学校和社会工作者的积极合作,共同推动校园欺凌问题的解决。

三、计划措施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我们提出以下具体措施:1. 开展校园欺凌调研活动,深入了解校园欺凌的情况,为后续工作提供依据;2. 开设校园欺凌问题宣传教育课程,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校园欺凌,提高他们的心理抵抗能力;3. 制定校园欺凌事件报告和处理流程,建立起学校内部的校园欺凌预防和处理机制;4. 定期开展校园欺凌专题讲座,提高师生对校园欺凌问题的认知;5. 开展校园欺凌监督和评估工作,及时了解校园欺凌问题的发展状况,并做出相应调整。

四、预期效果通过上述措施的实施,我们预期可以取得以下效果:1. 提高了学生和教师对校园欺凌问题的认知和重视程度,促进了学校和社会工作者的合作;2. 校园欺凌事件得到了及时有效的处理,有效保障了学生的身心健康;3. 建立了起完善的校园欺凌预防和处理机制,为校园欺凌问题的根本解决奠定了基础。

五、总结青少年校园欺凌问题是一个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和共同解决的重大社会问题。

校园欺凌涉事社区工作者分类处置办法

校园欺凌涉事社区工作者分类处置办法

校园欺凌涉事社区工作者分类处置办法一、背景为有效应对校园欺凌问题,保护学生身心健康,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的要求,制定本《校园欺凌涉事社区工作者分类处置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二、分类依据根据校园欺凌涉事社区工作者犯罪性质和危害程度的不同,将其分为三个分类:1. 一级:严重伤害、殴打、强迫、威胁等造成学生严重身心伤害的行为;2. 二级:言语恐吓、侮辱、骚扰、恶作剧等行为,对学生造成一定身心伤害的行为;3. 三级:轻微言语争吵、冲突等行为,对学生造成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的行为。

三、处置措施一级社区工作者1. 给予法律制裁: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依法追究一级社区工作者的刑事责任;2. 解除职务:一级社区工作者与校园欺凌行为严重相关的,应立即解除其职务,不能担任类似职务。

二级社区工作者1. 严肃处理:对二级社区工作者,应给予严肃处理,根据学校章程或相关制度,采取纪律处分措施,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等;2. 教育矫治:针对二级社区工作者,开展心理辅导和法制教育,引导其正确认识和反思自身行为,提高其道德水平。

三级社区工作者1. 教育引导:对三级社区工作者,进行必要的教育引导,提醒其注意言行,以避免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2. 监管管理:对三级社区工作者加强日常监管和管理力度,确保其不再从事校园欺凌行为。

四、监督与反馈相关部门应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对执行本办法的效果进行监督评估,及时纠正不当处理和偏激行为。

受害学生及其家长也可通过反馈渠道向学校或有关部门提供意见和建议。

五、附则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具体解释权属于相关部门。

> 注意:本文档为参考文档,如有不符合实际或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请参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进行处理。

浅析校园欺凌及社工介入

浅析校园欺凌及社工介入

浅析校园欺凌及社工介入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校园欺凌频频发生,鱼龙混杂的网络信息使心智不成熟的儿童或青少年无法分辨其正误,他们只会一味的模仿。

当校园欺凌的行为成为了他们眼中的流行,开始互相攀比,做出越来越严重的行为并广而告之以显示自己的强。

一起校园欺凌案件的出现,必定不是偶然,肯定是一个长期的行为,这个行为的延续不仅有案件双方的原因,还有学校,家庭,社会,朋辈群体等的影响。

针对这些原因,社工可以做什么呢?社工可以利用那些方法去帮助他们呢?关键词:校园欺凌现状成因社工介入近些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校园中问题层出不穷,校园欺凌现象更是日益增多,引起社会的关注和思考。

其实校园欺凌现象在世界上各个国家都有所表现,不时有相关校园欺凌案件见诸报端,其中有些案件性质相当恶劣,令人深思。

在中国,往往只有情节非常严重,甚至已经触犯刑法的校园欺凌行为才会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校园欺凌多发生在中小学,在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制度的影响下,被欺凌者可能长期受欺凌,影响更深远。

欺凌行为是一种攻击、暴力的行为,通常表现为采取打、推、勒索、孤立、辱骂和嘲笑等方式有意地伤害别人(身体或心理的)。

欺凌行为有直接和间接之分:直接欺凌包括直接对被凌者拳打脚踢和直接进行语言谩骂等;间接欺凌包括背后说人坏话、无中生有、群体排斥等。

从总体上来讲,欺凌行为具有以下五个典型的特征:1.形式的多样性。

常见形式有谩骂、嘲笑、戏弄、侮辱、起绰号、殴打、名誉诋毁、恐吓、破坏物品、敲诈勒索和心理伤害等。

2.行为的反复性。

学生间的偶尔捉弄、开开玩笑是青少年成长的必经过程,但欺凌行为一旦发生,就会反复出现,欺凌者习惯上认定受欺凌者不敢也不可能将受害情况告诉家长或老师,因此他们会反复地把被欺凌者作为攻击对象。

3.行为的普遍性。

英国心理学教授对英格兰24所学校进行的调查揭示,27%的小学生和10%的中学生经常性地受到欺侮,其中“每周至少一次”受欺凌的学生在小学和中学所的比例分别为10%和4%。

社会工作介入校园欺凌分析

社会工作介入校园欺凌分析

社会工作介入校园欺凌分析社会工作介入校园欺凌分析关于女生之间的言语侮辱和威胁发生频繁,男生则以暴力和身体威胁为主。

其次,日常生活中学生与师长的隐私分享较少,但遇到危机,学生的首要选择是师长。

此外,被欺凌者易出现“ 惯性”,遭受欺凌的经历越多,反抗的可能性越低。

那么,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提供社会工作介入校园欺凌分析,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一)校政联动:全校总动员推行综合性的反欺凌服务在A 职中,我们建立了由“学校德育主任+ 学校社工+ 心理老师+ 班主任+ 骨干家长+领袖学生”组成的反校园欺凌专项教育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及早向重点高危对象(欺凌者与被欺凌者)提出协助,预防欺凌事件的出现。

在学校社工的带领下,学校制定了校园欺凌的政策、处理机制以及处理原则,而且全校总动员推行综合性的反欺凌服务。

学校层面,在社工与学校的商定下,现在学校已将相关课程纳入教学体系,社工也会入驻班级开展相关主题活动,比如生命教育、情绪管理、冲突处理、自尊训练及社交技巧训练等,帮助学生远离校园欺凌;同时学校也会定期举办全校性的营造活动,推行和谐校园氛围,如校园反欺凌漫画比赛、文明礼貌周等活动。

学生层面,针对被欺凌者,社工推行小组训练,比如自尊感训练小组,培养他们坚强的性格;针对欺凌者,推行情绪管理课程及愤怒抑制小组,协助他们明白欺凌行为对受害者造成的影响,帮助他们建立同理心及合理的情绪调适方式; 同时,社工在A 职中训练部分学生成为校园和谐大使及朋辈调解员,让他们协助社工及老师,以理性的方式处理同学之间的纠纷。

老师及家长层面,学校社工开展反欺凌的培训及工作坊,提升老师及家长对欺凌问题的了解和处理技术,遏制校园欺凌行为的发生。

(二)处理:即时介入欺凌事件处理欺凌是一个解难的过程,这个过程涉及了欺凌者、被欺凌者、旁观者、老师等几大部分,社工有责任针对这几方去解决欺凌问题。

若发生欺凌事件,老师或者社工均应该尽快赶到现场并加以制止。

针对被欺凌者,社工需要立即带领被欺凌者离开现场,到达一个安全舒适的地方,秉承同理心的态度倾听其讲述事情经过及真相。

社会工作法规预防校园欺凌

社会工作法规预防校园欺凌

社会工作法规预防校园欺凌校园欺凌是指在学校、教育机构或其他社交场所中,一方以强权对待他人,采取恶意言语、肢体或其他不当行为,对受害者进行困扰、伤害或羞辱的现象。

在当今社会,校园欺凌问题日益严重,给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伤害。

为了有效预防和应对校园欺凌,社会工作法规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不同层面探讨社会工作法规预防校园欺凌的策略。

1. 国家层面在国家层面,政府需要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为校园欺凌的预防和处理提供明确的依据。

例如,教育部门应发布有关教育法规的通知或规章,明确校园欺凌的定义、罚则和处理程序。

此外,政府可以通过制定和实施综合性反欺凌法律,从立法层面上对校园欺凌行为进行打击和约束,同时保护受害者的权益。

2. 学校层面学校作为学生学习和交流的重要场所,有责任为校园欺凌的预防和处理提供积极的支持和帮助。

学校可以建立校园欺凌预防机制,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措施:加强心理辅导服务,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和适应能力;组织校外培训,提高学生对校园欺凌的认识和应对能力;建立健全的举报渠道,鼓励学生积极举报校园欺凌行为,并保护举报者的隐私和安全。

3. 社会工作者层面社会工作者在社会工作领域起着重要的角色。

他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积极参与校园欺凌预防工作:a) 提供支持和咨询:社会工作者可以为受欺凌学生提供心理辅导和情绪支持,帮助他们恢复自信和应对困境。

b) 教育和宣传:社会工作者可以参与校园欺凌的宣传教育工作,帮助学生和家长了解校园欺凌的危害性和预防方法。

c) 资源整合:社会工作者可以与学校、家庭和相关组织合作,整合各种资源,为受欺凌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帮助。

4. 家庭层面家庭是孩子成长的重要环境,家长在校园欺凌预防中起着重要作用。

家长可以:a) 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围:通过尊重和理解孩子,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使孩子在家庭中感到安全和支持。

b) 与学校密切合作:家长和学校应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中的情况,并积极配合学校的预防和处理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校园欺凌的社会工作介入
一、校园欺凌的内涵
校园欺凌在我国早已存在,但是到现在并没有一个学术界、法律界公认的内涵界定。

这也不足为奇,因为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对校园欺凌做内涵界定的时候,都会去结合本国国情,考虑本国自身的特殊性,因此要找到一个全世界公认的校园欺凌的科学内涵是不现实的,但是从大体上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理解:
1.地域界定:以“校园为中心”,强调校园欺凌是发生在学校内或者学校周边,由教师、学生或者校外人员对受害人造成身体或精神的伤害。

2.人员界定:教师和学生是欺凌的实施者或者受害者。

教师、学生或外来人员对学生身?w或精神所造成的伤害。

3.实施者的行为:包括物理性和心理性的攻击。

4.受害者的感受:造成了受害者生理、心理上的痛苦。

二、校园欺凌的危害
1.对于受害者
根据2014年《美国精神病学杂志》的研究表明,受害者在童年以及青少年时期遭受到校园欺凌,其影响是长期深远的,可能会从那时一直持续到中年时期。

与此同时,受害者会产生自我否定,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反应,甚至
产生自残、自杀等行为。

有的人即使年过半百,也难以摆脱校园欺凌的阴影。

在校园欺凌中,受害者常常难以集中注意力,上课难以专心,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同时还很容易受到身边朋友的疏远,不利于学生成长发展,同时给家庭带来巨大灾难。

2.对于施害者
进行校园欺凌的施害者,他们性格上会变得更加易怒、脾气差、一点小事就会大发雷霆。

在生活中经常会和别人起冲突,容易发生争吵、打架等行为,比一般人更具有侵略性。

当他们遭遇挫折时,往往会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更加容易陷入到绝望和恐惧之中。

当成年后,也比一般人更容易产生暴力犯罪行为。

根据调查表明,许多暴力犯罪的人在青少年时期对别人进行过欺凌行为。

对于施害者家庭来说,对于受害者的赔偿以及社会舆论谴责常常会使家庭陷入巨大的压
力之中。

3.对于旁观者
美国政府关于校园欺凌的科普网站曾做过调查,就算是普通的旁观者在目击过校园欺凌之后也会变得比其他人更
容易吸烟、酗酒、逃课、辍学。

有些人在心理上会觉得欺凌行为是一件很“酷”的事情,对于欺凌者甚至产生了一种崇拜感,对受害者反而觉得厌恶。

若不及时对其加以引导,他们很可能也会滑向施害者的一方,成为校园欺凌者。

三、社会工作介入对策
社会工作介入是指社会工作者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运用专业知识、技巧与方法,遵循切实可行的服务计划,使服务对象改变现状、走出困境的过程。

针对愈演愈烈的校园欺凌,社会各方力量都在关注问题的解决。

社会工作者作为专业的助人者,有自己的专业视角:关注欺凌者、被欺凌者以及情境中人,同时关注人的生理、心理及社会面以及家庭、学校、社区、社会环境等对人的影响,将相关者放入立体的框架中去理解和分析,在关注问题需要和资源的前提下,寻求有效的介入之道。

学校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的专业领域之一。

学校社会工作者受雇于社会组织,服务于学校。

作为第三方,社会工作者并不依附于学校,能够中立、理性地面对校园欺凌现象,促进多方有效沟通,防止矛盾和冲突的加剧。

社会工作者在介入过程中,关注案主及案主所处的情境。

因为人在情境中是社会工作服务开展的理论前提。

社会工作者认为:校园欺凌是多种不良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各方力量资源齐心协力加以防治。

预防和解决校园欺凌现象的发生,欺凌者、被欺凌者、老师、家长、社区都是社会工作者介入的对象。

1.协助学校管理部门正确处理校园欺凌事件
学校自身在处理校园欺凌事件中,常常存在着各种各样
的问题,例如解决方式粗糙,对于责任认定“一刀切”,处理结果常常难以让学生家长信服等,当校园里出现欺凌事件时,学校社工应及时介入,运用专业的知识对事件做出准确评估,采用相关的工作方法协助学校有关部门进行处理。

一定要秉持公开、公正、及时的原则,引入赋权的理念,让学生当事人参与整个校园欺凌处理的过程。

对于事件的处理,首先,一定要让校园欺凌的施害者认识到这是绝不能被容忍和姑息的事情,是一定要付出代价的;其次,要对受害者进行及时的心理疏导,如果受到暴力攻击的话应及时对受害者进行治疗,同时可以拿这一事件对其他学生进行教育,起到警示作用;最后,学校对于施害者的处理应该尽量避免简单的标签化。

2.引导教师关注学困生
教师的目光总是会聚焦到学习好的学生身上,对于学困生常常会忽视,学困生会觉得自己并不受到重视,变得自卑或者极力想得到别人的重视,而成为了校园欺凌的施害者。

因此学校社工应该积极引导教师兼顾他们的成长发展,看到每个学生身上的独特优势,做到因材施教,实现真正的教育公平,从而从源头上杜绝校园欺凌的发生。

3.协助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
老师是学生在学校最常接触的人,在中学阶段,和老师在一起时间甚至比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还要多。

当学生遭到
欺凌时,首先会想到的求助对象是老师,可以看出老师在处理校园欺凌事件中扮演着非常重要且特别的角色。

因此,建立并改善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让学生更加感到安全,在面对欺凌时不会无力绝望。

4.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帮助校园欺凌受害者
学校社会工作者必须运用到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工作技
巧帮助他们缓解和消除以上不良影响。

首先,学校社工应该帮助、鼓励他们说出真相,如果一直讲真相埋在心中,会使受害者难以忘却,反而越陷越深,同时也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其次,可以开展个案工作,对受害者制定详细的服务方案,利用专业的方法,例如家庭治疗模式、萨迪亚模式、危机介入模式等注重被害学生内心变化,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注重双方情感和体验交流,帮助被害学生走出阴影。

编辑岳松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