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应许之地

合集下载

犹太人为什么那么聪明

犹太人为什么那么聪明

犹太人为什么那么聪明犹太人很聪明,爱因斯坦及马克思均为显例。

此外还有哲学家斯宾诺莎、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盖尔曼等人,这个名单一张纸也写不完。

以下是搜集并整理的犹太人有关内容,希望在阅读之余对大家能有所帮助!犹太人为什么那么聪明犹太人人口虽仅有1600万人,占比全球人口不到0.25%,但是却获得了全球25%的诺贝尔奖。

犹太人以其独特的处世智慧和赚钱哲学,摘取了“世界第一商人”的桂冠。

每年的福布斯美国富豪榜前40名中有40%以上是犹太人。

在犹太人历史上,更是出现了若干世界级的商业巨头:享誉全球的罗斯柴尔德家族,超级石油大亨洛克菲勒,华尔街的奇才摩根。

令人惊叹的是,犹太民族在其他领域同样涌现出了为数不少的世界顶级骄子,像马克思、爱因斯坦、弗洛伊德、伯格森、卡夫卡、海涅、拉斐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门德尔松、梅纽因、夏卡尔、奥本海默、托洛茨基、基辛格、迪斯尼、毕加索、华纳兄弟等许许多多享誉全球的政治、文化和艺术界的名人等等,不胜枚举。

与其说上帝偏爱这个种族,倒不如说是犹太人是一个非常自爱的民族,因为他们特别爱读书!特别特别爱读经典书籍。

犹太人坚信:世界上只有三样东西是别人抢不走的,一是吃进胃里的食物,二是藏在心里梦想,三是读在脑海里的书。

“世界的财富在犹太人的口袋里,犹太人的财富在自己的脑袋里。

”所以,犹太人历经劫难,多少次他们的财富化为乌有,而他们能一次次东山再起,成为世界最富有的民族。

说一千道一万,犹太人之所以绝顶聪明,归根结底是因为犹太人特殊的教育体系,即自幼就开始实施的一套成功的教育模式——"教子三贵":一是贵在熟读经典;二是贵在挖潜孩子的创造力;三是贵在培养孩子的优良习惯。

许多犹太孩子从两三岁就开始背诵经典。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和年轻的超级富豪FACEBOOK老板小扎都是犹太人的后裔,他们都是七八岁的时候就能熟背3万多字的《圣经》马太福音(其字数相当于六本《老子》字数的总和),受益终生。

以色列历史真相!读完给你一生的启示

以色列历史真相!读完给你一生的启示

以色列历史真相!读完给你一生的启示本文导读:以色列,一个沙漠覆盖三分之二,但创造了沙漠农业奇迹的国家;以色列,一个被周边国家制约,但经济发达的国家;以色列,上帝应许之地,犹太人的皈依地。

以色列,一个想不到如此美丽,如此和平,如此神奇的国家。

以色列是中东地区最为强大、现代化、经济发展最高的国家,属于发达国家;拥有该地区管理最良善、对财产权利保护最佳的经济体制。

以色列对于科学和科技的发展贡献也相当突出。

以色列的科学家在遗传学、计算机科学、光学、工程学以及其他技术产业上的贡献都相当杰出。

以色列的研发产业中最知名的是其军事科技产业,在农业、物理学和医学上的研发也相当知名。

以色列在1948年宣布独立建国,人口主要来自犹太人族群,是世界上唯一以犹太人为主体的国家,这个仅有1000多万人口的民族,尽管人口很少,却是世界上最聪明、最神秘、最富有的民族,《圣经》就是上帝籍着犹太人记录下来的传世经典。

任何一位稍微了解以色列的人,都知道这个苦难的民族,在千年的漂泊迁徙中,在饥饿和苦难、杀戮和欺侮的磨难中,他们始终坚持自己的信仰,没有倒下,并且在逆境中砥砺发奋、发展。

今天,以色列人可以在沼泽,荒芜土地上发展渔业,贫瘠不堪的丘陵已被改造成整齐平坦的粮田和果园,变成了世界上农业最富饶地之一。

荒凉的沙漠地变成了片片绿洲,充满了勃勃生机。

在古老、凄凉和到处断壁残垣的废墟中,新型的现代化城镇星罗棋布,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一条条高速公路四通八达。

以色列白手起家,一跃成为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之一。

在这个古老灿烂的文化遗址上,今天闪烁着世界上骄人的高科技文明,这些巨大的变化,使这块土地成为真正的“流奶与蜜之地”,与四周的邻国形成了极其鲜明的对比。

人们常说:“犹太人在家里打个喷嚏,世界上多数银行都将感冒。

五个犹太人凑在一起,便能应付国际股票市场。

以色列是全世界知识水平仅次于美国的大国;以色列是在纳斯达克拥有上市公司最多的国家。

反观邻国埃及,号称文明古国,却有50%的文盲。

the promised land名词解释

the promised land名词解释

the promised land名词解释The Promised Land一、名词解释: 1. The Promised Land:应许之地,指旧约圣经中上帝向以色列人所应许的神圣土地。

2. Capitalism:资本主义,一种经济体制,基于私有制和市场机制,以追求利润为中心。

例如,美国被视为资本主义的理想国。

3. Immigration:移民,指个人或群体从一个国家迁移到另一个国家,以在目的地国家生活和定居。

4. Freedom:自由,指个体拥有的行使权利和不受限制的状态。

例如,言论自由和宗教自由。

5. Opportunity:机会,指个人或群体在特定环境中追求成功或改变命运的可能性。

例如,教育提供了改善生活的机会。

二、 The Promised Land的相关名词:•Dreamers:梦想家,指那些由于出生在移民家庭,一直梦想成为美国公民或在美国实现自己的梦想的人。

例如,那些参加了DACA(Deferred Action for Childhood Arrivals)的年轻人。

•Melting Pot:大熔炉,指一个国家、城市或社区中的不同种族、文化和民族融合在一起的情况。

例如,美国被视为一个多元文化的大熔炉。

•Equality:平等,指个人享有相同权利和机会的状态。

例如,消除种族、性别和宗教上的不平等。

•Asylum:庇护,指某人因为在自己的国家面临迫害,而在另一个国家寻求保护和安全的权利。

例如,政治庇护和难民庇护。

•Diversity:多元性,指一个群体中存在着多种文化、种族、宗教或社会背景。

例如,推崇多元性的工作场所。

•Social Justice:社会公正,指为了实现平等和机会公平而进行的社会改革和发展。

例如,为弱势群体争取平等权益的运动。

•Naturalization:入籍,指一个外国人在新的国家获得公民身份的过程和状态。

例如,在美国的入籍仪式上宣誓效忠。

•American Dream:美国梦,指通过努力工作和机会平等,每个人都有机会在美国实现成功和幸福。

应许之地 历史涨知识

应许之地 历史涨知识

应许之地历史涨知识应许之地是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三大宗教的圣地,也被称为圣地耶路撒冷。

应许之地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左右,当时的迦南人就已经在此地繁衍生息,并建造了一些城市和神庙。

公元前1000年左右,大卫成为犹太王国的国王,他在耶路撒冷建立了王宫,并将圣帐和约柜放在其中。

自那时起,应许之地便成为犹太人的宗教中心。

公元前587年,巴比伦人攻占了耶路撒冷,犹太人被迫流亡。

不过,公元前538年,波斯国王古列克西一世打败了巴比伦人,犹太人得以重返应许之地,并重建了第二座圣殿。

公元前63年,罗马人征服了应许之地,耶路撒冷成为罗马帝国的省会。

公元70年,罗马人摧毁了第二座圣殿,犹太人再次流亡。

公元313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颁布宗教自由法令,基督教开始在应许之地传播。

公元638年,穆斯林征服了应许之地。

此后,应许之地成为了穆斯林的圣地,并建造了光芒圣殿(Masjid al-Aqsa)和贝壳巴塔喀(Dome of the Rock)等伊斯兰教圣殿。

1099年,某些欧洲国家的基督教十字军攻占了耶路撒冷,并在此建立了拉丁王国。

1291年,穆斯林再次收回应许之地的控制权。

1948年,以色列宣告独立,耶路撒冷成为以色列首都。

这一举动引发了中东地区的争端,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之间的冲突一直持续至今。

应许之地是世界宗教史上的重要地点,无数信徒来到这里朝圣和祷告。

当然,这里还有很多古迹和历史遗迹,比如巴勒斯坦国家博物馆、圣墓教堂、赛岳城堡等等。

这些都是应许之地的珍贵文化遗产,让人们在感受信仰的力量的同时,也能了解到这片土地上悠久的历史。

除了宗教和历史意义,应许之地也是文化、艺术、音乐和美食方面的一个繁荣中心。

在耶路撒冷,有许多闻名世界的博物馆、艺术馆和音乐厅。

其中,以色列博物馆是最有名的,拥有世界上许多独特的收藏品和展品,包括丝绸之路的古物、远古时期的遗迹和宗教艺术品等等。

同时,这里还有不少知名的艺术表演,比如以色列爵士音乐节、以色列歌唱比赛等等。

应许之地是什么意思

应许之地是什么意思

应许之地是什么意思
应许之地,汉语词语,出自《旧约》记载以色列人祖先亚伯拉罕由于虔敬上帝,上帝与之立约,其后裔将拥有流奶与蜜之地。

基督徒相信,旧约中的"应许之地"就是今天的三教圣城耶路撒冷。

不过耶路撒冷近千年来战事断断续续,圣城的和平还没有完全降临。

应许之地是圣经中的一个词语,词语意思是指犹太人通过了上帝的考验,作为奖励,上帝许诺给犹太人一块牛奶与蜜的土地地——迦南。

因此犹太人认为迦南就是神允诺给他们的应许之地。

《摩西五经》其余部分记载了后来摩西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在旷野漂流四十年。

摩西死后,约书亚带领于大约前1405-前1350进入应许之地--迦南,成为后来的以色列王国。

应许之地的由来:
亚伯兰一家本来是两河流域的居民,有一天,亚伯兰据说是得到了神的启示决定搬家(参见前文这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一次搬家,从四千年前一直影响到今天),他们一家人走到哈兰之后,父亲泰拉去世了,在埋葬了父亲泰拉之后,亚伯兰似乎是有点逡巡不前了。

结果上帝显灵给亚伯兰,让他带着家人继续前往迦南,并且许诺将使亚伯兰的后代变成一个大族。

于是亚伯兰带着家人南下迦南,到达迦南北部地区的示剑城的时候,上帝再度显灵给亚伯兰,宣布迦南这片地方将赐给亚伯兰的后嗣们,于是亚伯兰在这里建了一个祭坛,这就是应许之地。

应许之地

应许之地

I Ke y wo r d s J s e a l e v e l , l i f e a n d d e a t h , l i v i n g s p a c e , t h e c e me t e -
【 关键词】海平面 生命和死亡 居 住 间 墓地 摩天大楼
【 摘 要】面对海平面持续上升的危机,本文提出 了新型可持 续 发展城 市建设模式 ,以供参考。
t i o n , f o r r e f e r e n c e
临 的 危 机 之 一。 据 估 计 , 本 世 纪 末 海 平 面 将 上 升 5 0 0 m m 以上 。由于 世 界 人 口的 2 / 3落 户 在 沿 海 地 区 , 届时 6 0 0万 人将 失 去 他 们 的 家 园 ,3 0 0 0个 城 市 将 沉 入水中 ( 见图 1 ~5 ) 。我 们 应 该 在 哪 里 住 呢 ?我 们 应 该在 哪 里埋 葬 自 己 , 埋葬 我 们 的祖 先 ?
前 言 在 过 去 的 几十 年 里 。 海 平 面 上 升 是 现 代 城 市 碡
图 l全球海平面上升趋势
图 2城 市淹没后景 象
图 3水下城市
图4 持续建构的新家园生成过程
图 5生于上死于下
“ 应许之地 ”源于 《 旧约 ・ 创世纪》 ,记载 了以
色 列 人 祖 先 亚 伯 拉 罕 由于 虔 敬上 帝 , 上帝与之立约 , 其后裔将拥 有 “ 流 奶 与 蜜 之 地 ”—— 迦 南 。 我 们 视 “ 应许之地 ”为 “ 人 类 ”最 后 的 家 园 , 一 个 能 够 在
(作 者 单 位 : 重 庆 大 学 建 筑 城 规 学 院 。 重 庆
4 0 0 0 4 4)

摩西王子

摩西王子

解读《埃及王子》与《出埃及记》不同艺术形式探讨英雄摩西摩西是《圣经•旧约》全书第二部《出埃及记》里的一位传奇式以色列人领袖性英雄人物。

这位希伯来人先知的成长过程比较独特——从奴隶、埃及王子到为自由而斗争的领袖。

摩西受命于上帝,带领过着奴隶生活的以色列人出埃及,摆脱法老的追兵,过红海,穿过茫茫荒野,九死一生,历尽艰难曲折,终于获得自由,到达上帝应许之地——迦南。

《出埃及记》作为一部宗教题材的电影,其中必然隐含着某些宗教思想,而这就是一部将基督“信、望、爱”三德阐释得很好的影片。

“信”即信仰,指使世人应接受上帝的感召,对上帝的启示和耶稣的教诲表示信奉和遵从;“望”即希望;“爱”即慈爱、仁爱,指上帝对人之爱和人在信仰中所表现的对上帝和世人之爱。

本文着重从摩西一生奇特的经历入手,从影视艺术与文本艺术不同表现形式进行对比,探讨摩西在成长过程中逐渐觉醒,进而寻求自我、坚定信仰、艰苦奋斗,领导以色列人争取自由与解放的英雄形象。

一:逐渐觉醒影视作品与原作多少有些差异。

如一些细节的处理上: 摩西在圣经中是被法老的女儿而不是被皇后救起的, 至于摩西救米甸祭司女儿的那段, 圣经中也未曾提起过, 电影《埃及王子》加人了更多摩西在埃及宫廷中的童年生活场景,法老和王后对他视如己出,他也和真正的王子拉姆西斯一同长大,手足情深。

二人一同戏耍,一同闯祸,并勇于主动为对方承担责任。

特别是当摩西长大后,知道自己的身世, 打死一名欺负希伯来人的埃及监工后逃走时,拉姆西斯追上他说:“我是埃及的王,我说你没罪你就没罪。

”而摩西执意要离开时,拉姆西斯伤心地大喊摩西的名字,深刻地表现了他对弟弟的兄长之爱,体现的是一种人文关怀,毕竟从影视作品发明来说影视面对的人民大众,它具有一定的商业性目的,而一部影片要打出自己的卖点,除了引经据典之外,莫过于以情动人。

在不违背大多数的信仰之外体现一种人性的美。

而相对于《埃及王子》的《出埃及记》它在逐渐觉醒阶段的描写却显得不那么人性化,毕竟《圣经》是一本宗教的权威信仰,只是相对于信教徒而言。

第六课 进入生命的见证——应许之地

第六课   进入生命的见证——应许之地
(3)天然资源丰富,畜牧业非常发达;
(4)有美好的城邑、装满美物的房屋、凿成的水井和栽种的果园;
(5)一切都是神为以色列民预先准备妥当。
2.多样化的地理环境
迦南地面积大约只有四万平方公里,但有多种不同的地势,表明神的能力超越一切:
(1)北面有终年积雪的黑门山,适宜畜牧的哥兰高原;
(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部有广大、肥沃的平原;
(3)中南部有旷野、山地和沙漠;
(4)西面沿海却是平原,是古代商旅来往埃及的要道;
(5)东南方有全世界最低的山谷和位于海拔以下400公尺的死海。
三、应许地与世界的关系
1.应许之地位于欧、亚、非三大洲交界地带,贯穿两条商旅、军事要道。
2.耶和华神设立以色列人作祭司的国度,将他们安置在一个人人都可以见到的地方,又定下各种生活细节的吩咐,就是要让人看见,以色列民敬畏耶和华所得的福气。
2.以色列人在旷野的日子,神怎样引导他们?为他们预备了什么?
3.我们怎样得知迦南地的丰富、肥沃?
4.神预先警告以色列人,进入迦南地定居之后会有什么危机?会有什么后果?
5.以色列人有什么秘诀可以预防在这危机中失败?
6.在我们今日物质日趋丰富的社会,我们会面对怎样的危机?
7.试分享个人的经历,神如何在困难中供应你的需要?这些经历如何帮助你在信心上成长?
影片播映
请学员观看本课影片,观看前后先影片温习填充题目,以便观看影片时留意内容重点。
影片温习
请学员观看本课影片时、或看完后填充答题。
1.神应许以以色列民族的土地位于约旦河以西,原是迦南人居住的地方。
2.应许之地因为天然资源丰富和畜牧业发达,所以又称为流奶与蜜之地。
3.以色列境内共有四个海,但饮用水却是靠神按时降下秋雨与春雨,是连系在他们对神的信心或顺服上。

以色列-应许之地

以色列-应许之地

以色列-应许之地“应许之地”:《旧约·创世纪》记载以色列人祖先亚伯拉罕由于虔敬上帝,上帝与之立约,其后裔将拥有“应许之地”,流着奶与蜜之地”——迦南。

(指的是约旦河以西地区,包括加利利海以南和死海以北地区)连圣经都没看过的我,甚至刚刚才知道这个词的出处,小白如我,但是即使如此去以色列了之后也是会受到前所未有的震撼。

也许作为一个没有宗教信仰的中国人很难理解,信仰对于一个民族到底意味着,为什么圣经(我其实一直觉得那就是神话故事)里上帝同志许下的一个远古的诺言,以色列人会如此执着的信守了它两千多年。

直到我这次去才明白,犹太人从来不把圣经当神话故事,那是他们的历史,是他们民族的由来,是他们精神的支柱,就好像中国人都说自己是龙的传人,炎黄子孙,华夏儿女,但是毕竟是史无可考的,只能作为神话流传。

可能每个民族对民族的由来都有最初的信仰,犹太人说上帝7天创造世界,亚当和夏娃创造人类;中国说盘古开天,夸父逐日,女娲造人,其实都是如出一辙,唯一的区别在于,犹太人把它当做真实的经典信奉起来,世代流传;而中国人只是把它编进了中华上下五千年这本儿童读物。

谈到以色列,总让人联想到无穷的战火,阿以冲突,巴以冲突,中东战争,汽车炸弹……被这些词轰炸之后我想很多人都会对以色列敬而远之。

老实说我去之前,心里也在为安全打鼓,但是真等去到那里之后才发现,原来以色列人民并不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幸福不幸福我不敢说,但是他们友好,平和,安逸,有着强烈的归属感。

就整体地形而言,我很难想象上帝许给他们的留着奶和蜜的地方居然是这么的荒凉,除了沿海地区的风光秀丽,内陆地区无一不是沙漠戈壁,没有高山,没有长河,境内只有一个淡水湖,整体国家非常缺水。

作为一个见惯了大山大水的中国人而言,上帝是不是有点太抠门了,地球上好地方那么多,你许块好的呗。

但是就像母校一样,只有自己能说她不好,从来听不得别人嘴里说出来她半点儿不好。

之前听高晓松说过,犹太人和中国人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两个民族,但是在美国,犹太人都进了华尔街,但是中国人都在开餐馆,一直不明白为什么同样作为两个古老的民族,智慧同样出众的两个民族,我们在世界上的地位会差这么多。

圣经经典故事

圣经经典故事

圣经经典故事圣经是世界上最为广泛传播和影响力最大的书籍之一,它不仅仅是基督教信徒的信仰经典,更是全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蕴含着许多经典故事,这些故事不仅仅是宗教信仰的表达,更是对人性、道德、生命意义的思考和启示。

下面,我们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圣经中的经典故事。

首先,我们来讲述《创世纪》中的亚当和夏娃的故事。

在伊甸园里,上帝创造了亚当和夏娃,赐给他们生命,并将伊甸园中的一切都赐给了他们。

然而,上帝禁止他们吃伊甸园中的禁果。

但是,夏娃被蛇诱惑,她吃了禁果,还给了亚当吃。

因此,他们违背了上帝的命令,被逐出了伊甸园。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类的原罪观念,以及对禁忌的触碰所带来的后果。

接着,我们来讲述《挪亚记》中的挪亚和大洪水的故事。

在那个时代,世界上充斥着罪恶和邪恶。

然而,挪亚是个正直的人,他得到上帝的指示,建造方舟,收集各种动物,以在大洪水来临时保全生命。

最终,大洪水来临,淹没了世界上的一切,只有挪亚一家得以幸存。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上帝对正直和信仰的眷顾,以及对邪恶的审判和毁灭。

然后,我们来讲述《出埃及记》中的摩西和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故事。

以色列人在埃及被奴役和压迫,他们的苦难引起了上帝的怜悯。

于是,上帝选定了摩西,让他带领以色列人离开埃及,走向应许之地。

在途中,摩西领导以色列人度过了红海,领受了十诫,并在旷野中度过了40年的流浪。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上帝对被压迫者的怜悯和拯救,以及对信仰和忠诚的考验和坚持。

最后,我们来讲述《耶稣传》中的耶稣和他的故事。

耶稣是上帝的儿子,他来到世上,传播福音,医治病人,施行奇迹,教导人们爱和宽恕。

然而,他也遭受了被人出卖、受难和钉死在十字架上的苦难。

但是,他在第三天复活,成为了人类的救世主。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耶稣的救赎和救世,以及对爱和宽恕的力量和意义。

总的来说,圣经中的经典故事不仅仅是宗教信仰的表达,更是对人性、道德、生命意义的思考和启示。

这些故事对我们的生活和人生观念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它们不仅仅是古代的传说,更是永恒的真理。

亚伯兰罕的一生的总结

亚伯兰罕的一生的总结

亚伯兰罕的一生的总结1.起源与召唤:亚伯兰罕原名亚伯兰(Abram),意为“高举之父”。

他生于两河流域的吾珥城,是一个富有的牧人。

上帝呼召他离开家乡,前往一个上帝应许之地——迦南。

尽管这对他意味着放弃熟悉的环境和安逸的生活,但亚伯兰罕还是选择了顺服。

2.信仰的试炼:在前往迦南的旅途中,亚伯兰罕经历了多次试炼。

这些试炼不仅考验了他的信仰,也加深了他与上帝的关系。

其中最为人所知的是他愿意献上自己的独生子以撒作为对上帝的祭品,这显示了他对上帝的极大顺服和信靠。

3.建立盟约:上帝与亚伯兰罕立约,承诺使他的后裔极其繁多,并将迦南地赐给他的子孙。

这盟约是通过割礼这一仪式来确认的,割礼后来成为犹太人的一种信仰标志。

4.名字的改变:上帝将亚伯兰的名字改为亚伯拉罕,意为“多国之父”,预示着他的后裔将成为一个大国。

同时,他的妻子撒莱的名字也被改为撒拉,意味着“公主”,预示着她将成为许多民族的母亲。

5.子孙的繁衍:尽管亚伯拉罕和撒拉年事已高,且长时间没有生育,但上帝使他们奇迹般地生下了儿子以撒。

以撒后来生了雅各和以扫,雅各又生了十二个儿子,这些儿子后来成为了以色列的十二个支派。

6.逝世与安葬:亚伯拉罕在迦南度过了他长寿的一生,并在那里去世。

他被安葬在希伯仑的麦比拉洞里,与他的妻子撒拉合葬。

7.遗产与影响:亚伯拉罕的一生和他的信仰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被视为信仰之父,他的故事成为后来犹太人、基督教徒和穆斯林共同信仰的一部分。

他的顺服和信靠成为后世信徒的榜样。

总的来说,亚伯拉罕的一生是信仰、顺服和试炼的典范。

他通过自己的经历展示了与上帝之间深厚的关系,并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信仰遗产。

应许之地的名词解释

应许之地的名词解释

应许之地的名词解释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有一片神秘而又引人向往的土地,那就是应许之地。

这个名词常常在宗教、文学和历史中被提及,但其确切的定义却常常被人们所忽视。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尝试解释应许之地的含义和内涵,以及它对人类的重要性。

首先,应许之地是一个在古代文化和宗教中广泛存在的概念。

在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经典故事中,应许之地被描述为一个由上帝赐予的理想国度,那里充满了美好和繁荣。

根据圣经记载,上帝将这片土地应许给亚伯拉罕及其后裔,并在他们的历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其次,应许之地不仅仅是地理上的一块土地,更是一种精神和情感层面的存在。

它象征着希望、自由、繁荣、宽容和团结。

对于古代以及现代人们来说,应许之地代表了一个追求幸福和理想生活的向往之地。

正如马丁·路德·金恩博士曾经说过:“我已经看过应许之地。

我也知道那天可能不会到来。

但这个事实并不妨碍我客观地努力实现它。

”这种渴望和追求使得应许之地成为人们心中的圣地。

然而,应许之地并不仅仅是个别宗教和文化的概念。

它也是一个具有普适性和包容性的观念,超越了种族、国籍和宗教的界限。

无论是在东方文化中的浮矶洲、仙境,还是在西方的乐园、奇幻国度,都是对应许之地的不同寓意和表达。

这让我们意识到,不同社会对于应许之地的想象和追求是多样而且丰富的。

应许之地的意义不仅限于个人的幸福和满足,它也与整个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紧密相关。

历史上,很多人将应许之地与未来的乌托邦和理想社会联系在一起。

信仰应许之地的人们相信,只有实现这个理想国度,人类社会才能获得真正的进步和永恒的和谐。

正如乔治·奥威尔在《1984》中所写道:“如果你想想应许之地,那么想象一个脚印不会踢到铁钉也不会顿踏针头的地方。

”这引发了对于实现应许之地的探索、革命和改革。

然而,应许之地也是一个充满争议的概念。

人们对于应许之地的定义和构建方式有着不同的观点和利益冲突。

在现实社会中,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甚至不同民族之间的争端和战争往往源于对于应许之地的争夺和解释的不同。

抓住上帝的应许.doc

抓住上帝的应许.doc

抓住上帝的应许抓住上帝的应许抓住上帝的应许是需要勇气的!我们都知道上帝的应许是什么,不是吗?这里有一个应许,无论是谁,只要相信耶稣,他就是上帝的儿女。

他就站在神的右边,宣告神的伟大和荣耀。

凡是信靠祂的,就会得到永恒的生命。

这里还有一个应许,神把祂丰盛的基业赐给祂的百姓。

这里有成千上万的人居住在我们的城市。

每一个来到耶稣面前,认识上帝的人,都将成为神丰盛基业流入我们这座城市的门。

那是多么大的荣耀!神说,如果我们愿意向祂祈求,祂就将列国赐给我们作为基业。

所以让我们为我们的城市祈求吧!神也吩咐我们,使万民作祂的门徒。

这里祂有一个应许,那就是不管我们走到哪里,祂都与我们同在。

上帝计划将祂的国度和祂的旨意降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应许呢?此时此刻,那是我们不想错过的一个应许!因为祂的旨意是想让每个人认识他,而且祂的国度伴随着公义,以及圣灵住在我们里面的和平与喜乐。

你希望我们的城市充满公义,和平,喜乐吗?是的,我们希望!写景文章但为什么抓住这些应许需要勇气呢?因为我们需要做一些事情。

我们不能袖手旁观,以至于期望别人去做这些改变。

你需要去改变!我也需要去改变!我认识一位年轻的姑娘,她放弃了自己家族的宗教信仰,选择了跟随耶稣。

尽管遭到家人的强烈反对,但她依然勇敢的分享耶稣在她生命中的作为。

我同时也认识另一位年轻的男孩儿,他学会了把上帝的价值观从他的生命里活出来。

现在他可以培训其他年轻人,帮助他们明白上帝所赋予他们的价值和目的。

如果一个人能有这样大的影响力,那么,我们的教会呢?汇聚在一起的众教会,就是基督的身体,基督的新妇,耶稣是我们的头,众教会的新郎。

好无聊哦现在看看我们这座城市。

也许你会看到你周围的黑暗。

但是,这里有荣耀等待着被彰显。

我们盼望神的公义像黎明一样闪耀,祂的公平明如正午。

在这黑暗中。

“兴起,发光!因为光已经来到!耶和华的荣耀发现照耀你。

他的荣耀彰显照耀你。

万国要来就你的光……”(以赛亚书60:1) 我们的城市!是时候闪耀基督的荣光了!是时候把祂的国度带到这里!是时候叫醒我们的教会,让她意识到上帝所赐予她的身份,来和我们一起发光闪耀吧!让我们一起同工,成为上帝国度中无比勇敢的战士,和众教会一起将福音传遍地级!。

应许之地通俗理解

应许之地通俗理解

应许之地通俗理解
"应许之地"是一个古老的词语,起源于旧约圣经中的希伯来语,意为上帝应许给以色列人的土地。

这片土地包括了今天的以色列、约旦、黎巴嫩、巴勒斯坦、叙利亚和一小部分土耳其。

对于犹太人来说,这片土地是上帝承诺给他们的,因此被视为犹太人的神圣之地。

随着时间的推移,对于这片土地的主权争议也越来越激烈。

在20世纪初,巴勒斯坦地区成为了各种宗教和政治力量争夺的焦点,犹太人和阿拉伯人之间也经历了多次战争和冲突。

今天,这片土地仍然处于动荡不安的局面中,各方都希望争取对它的主权。

无论最终结果如何,应许之地都将在历史和宗教上拥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流着奶与蜜的应许之地

流着奶与蜜的应许之地

流着奶与蜜的应许之地
以色列是个小国家,小到国土面积只有2点3万平方公里,人口只有800多万,相当于中国的一个地级市而已。

更加不幸的是,这个在《圣经》中被称为“上帝的应许之地”和“流着奶与蜜之地”,却
是一片贫瘠。

全国三分之二的土地是荒漠,一年中有7个月以上滴雨不下全年降雨量不到200毫米,南部内盖夫地区全年降雨量不到30
毫米,全国年均水资源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百分之2。

然而,以色列却是世界上农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其在中东沙漠上创造的农业奇迹已经成了世界上资源节约型农业的典范。

有这样一组数字足以反映以色列农业的效率:西红柿每公顷最高年产量500吨,沙漠地区的柑橘每公顷最高年产量80吨,每只鸡年下蛋280个,奶
牛年均产奶量1万公斤,温室大棚每公顷每季度生产300万支玫瑰。

先进的理念、管理和技术,使这个国家利用将近百分之3的农业人口养活800多万国民的同时,还成了欧洲主要的冬季蔬菜进口基地。

创世记复习题

创世记复习题

创世记复习题创世记复习题创世记是《圣经》中的一本重要经文,记录了上帝创造世界的过程以及人类的起源。

作为一本古老而神圣的经文,创世记中蕴含着丰富的教义和智慧。

下面,我们来复习一些创世记中的重要问题和主题。

一、创造的过程创世记以“起初,上帝创造天地”开篇,描述了上帝在六天内创造天地和其中的一切生物的过程。

这个过程中,上帝用他的话语和力量创造了天地、光明、天空、陆地、海洋、动植物和人类。

这个创造的过程展示了上帝的无限能力和智慧。

通过复习这个过程,我们可以思考上帝的创造力和对世界的设计。

二、人类的起源创世记中详细描述了人类的起源。

上帝用自己的形象创造了第一对人类——亚当和夏娃。

亚当和夏娃生活在伊甸园中,享受着上帝的恩宠和祝福。

然而,他们违背了上帝的命令,吃了禁果,从而带来了人类的堕落和罪恶。

复习人类的起源,我们可以思考上帝给予人类的责任和使命,以及人类的自由意志和罪性。

三、上帝与人类的关系创世记中展示了上帝与人类之间的关系。

上帝创造人类是出于爱和关怀,他赋予了人类生命和智慧,并将他们安置在伊甸园中。

然而,人类的堕落让他们与上帝的关系破裂。

尽管如此,上帝并没有放弃人类,他通过与亚伯拉罕、以撒和雅各结下了约,并通过摩西将以色列人带出了埃及。

复习上帝与人类的关系,我们可以思考上帝的慈爱和忍耐,以及人类对上帝的信仰和顺从。

四、信仰与顺服创世记中的人物们展示了不同的信仰和顺服的态度。

亚伯和该隐的故事告诉我们信仰的重要性,以诺和挪亚的故事告诉我们顺服的价值。

复习这些故事,我们可以思考自己的信仰和顺服,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活出对上帝的信仰和顺服。

五、上帝的应许创世记中,上帝给予了许多应许。

他应许亚伯拉罕的后裔将成为众多的国家,他应许挪亚和他的家人不再受洪水的侵袭,他应许以色列人将得到应许之地。

这些应许展示了上帝的信实和恩典。

复习这些应许,我们可以思考上帝对我们的应许和他的信实。

六、道德与正义创世记中,上帝对人类的道德和正义有着明确的要求。

群众运动

群众运动

8月26日应许之地:"应许之地":《旧约·创世纪》记载以色列人祖先亚伯拉罕由于虔敬上帝,上帝与之立约,其后裔将拥有"流"应许之地"。

现在基督徒们相信,旧约中的"应许之地"就是今天的三教圣城耶路撒冷(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

不过耶路撒冷近千年来战事断断续续,圣城的和平还没有完全降临。

会被群众运动吸引的,一般都是那些缺乏内在资源、没有了希望就活不下去的人。

你无法用理性或道德上的理由去说服一个狂热者抛弃他的大业。

他害怕妥协,因此你不可能让他相信他信奉的主义并不可靠。

但他却不难突然从一件神圣伟业转投另一种神圣伟业的怀抱。

他无法被说服,只能被煽动。

对他而言,真正重要的不是他所依附的大业的本质,而是他渴望有所依附的大业的本质,而是他所渴望有所依附的情感需要。

煽动煽动————用什么煽动呢?狂热者最容易被什么煽动?煽动的方式有哪些?最终的结果是会是什么呢?所有的群众运动都会助长狂热、激情、热望、仇恨和不宽容,它们都要求信徒盲从和一心一意效忠。

尽管人们会因为千差万别的神圣职业赴死,其实说不定他们都是为一件事而死。

第一部群众运动的吸引力第一章对改变的渴望1、宗教运动、革命运动和民族主义运动是热情的发电厂革命即追求改变渴望改变的群众充满激情问题:变革能否成功在于是否注入了激情,怎样注入激情,怎样维持激情的存在?民族主义乃是群众激情最丰富也最持久的源泉,而任何大变计划想要取得成功,就必须利用民族主义的激情。

问题:渴望——性质是什么?也就是说渴望变革的本质是什么?2、有成就感的人会把世界看成一个友好的世界,失意者则看到世界急剧改变。

人的倾向——到自身以外寻求解释自身命运的理由抗拒变革者和热望变革者事实上是同源的,前者的激烈程度也可以不亚于后者。

——成功者不想改变现状以防自己的生活发生变化,可否理解为变革者眼中的顽固者?3、投身变革运动的人,往往是那些觉得自己拥有无限力量的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色列国(TheStateofIsrael),简称以色列。 以色列(希伯来文:‫ ְמ ִדינַתיִ ְׂשְ ָר ֵאל‬意为“与神 角力者”,阿拉伯文:‫) َد ْولَ ْةإِ ْس َرا ِئيل‬,国名来 源于《圣经》犹太人的祖先雅各与神(天使) 角力并取胜,神(天使)将雅各的名字改为 以色列。或者大家会问明明是跟天使角力为 什么会被称为“与神角力者”呢?因为在古 代犹太人的宗教文献中“神”字既可以指上 帝又可以指天使。关于雅各与神角力一事在 《圣经》里用了个“神”字来记载,雅各与 神角力。这导致中国国内不少人误认为与雅 各角力的是上帝。
第二次中东战争:以色列伙同英国法国发动对埃 及的侵略战争,埃及最终获胜。
第三次中东战争:以色列发动对阿拉伯国家的军 事侵略,以色列战胜。
第四次中东战争:埃及和叙利亚企图收复失地, 对以色列发动进攻,阿拉伯国家先胜后败。
第五次中东战争:由于巴勒斯坦解放组织进入黎
巴嫩从事抵抗占领活动,同时以色列为了在黎巴嫩扶 植一个亲以色列的基督教政权,进而悍然入侵黎巴嫩。
18世纪便有数波小型的回归潮。在1878年, 佩塔提克瓦出现了第一个大型的犹太人农场 殖民区。犹太人从奥斯曼帝国和阿拉伯人手 中购买土地并且定居。随着犹太居民的增多, 他们与阿拉伯人之间的关系也日趋紧张。 1896年,中欧地区的奥匈帝国犹太裔记者西 奥多·赫茨尔发起锡安主义运动(又称“犹 太复国主义运动”),号召全世界犹太人回 归故土,恢复本民族的生活方式。1897年8 月29日在瑞士巴塞尔,他召集了第一届“世 界锡安主义大会”,大会决议建立“一个得 到公众承认的、有法律保障的家园(或国 家)”。“犹太国民基金”和“巴勒斯坦土 地开发公司”等相应机构成立,帮助世界各 地的犹太人向巴勒斯坦移民。
战乱因素
中东地区的战乱不断是多方面因素
导致的。
1、石油资源丰富。中东是世界上石 油储量最大的地区,引起了美国等强国的虎 视耽耽,从而引发了战争。
2、水资源短缺,因为中东地区处与 沙漠当中,甚至有些地区3个国家同用一条 河流,所以引发了夺水战争。
3、地理位置,中东地区沟通了欧洲, 亚洲,非洲3洲;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 黑海,里海5海,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以色列“是个拥有核子武器的国家”,然而以色列政府对此不置可 否。由于以色列不是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签署国,虽然以色列核子 武器军火库的详细数量一直有待争议,一般相信以色列拥有至少一 百枚核子武器装置。
有关以色列核武器投射能力的资料比详细的核武器研究计划资
料还要容易取得。以色列是中东地区研发中程弹道导弹最为领先的 国家之一,名为“耶利哥”(Jericho)的弹道导弹系列早在1970年 代便已开始部署,目前已有三个系列:耶利哥一型、二型和三型。 耶利哥二型导弹从1980年代中旬开始服役,预估射程有至少1,500 公里,而最新的耶利哥三型导弹则预估至少有4,500公里射程,其 他的估计则认为耶利哥三型的射程高达7,800公里。 除了弹道导弹科技以外,以色列保有一系列的海豚级(Dolphinclass) 传统动力潜舰,一般广泛推测海豚级潜舰搭载有以色列自制的中程 巡航导弹(射程可达1450公里),有能力携带核子弹头。
1948年5月14日,在英国的托管期结束前一 天的子夜,以色列国正式宣布成立。在1949 年1月25日全国选举中,有85%的合格选民 参加了投票,接着有120个议席的第一届议
会开会。两位曾领导以色列建成国家的人成
为该国的领袖,犹太人代办处领导人大 卫·本-古里安当选首任总理;世界犹太复国 主义组织领导人哈伊姆·魏兹曼由议会选为 首任总统。1949年5月11日,以色列取得联 合国的席位,成为第59个会员国。
4、宗教信仰冲突,因为中东地区大 部分国家都信仰伊斯兰教,但也有一些国家
信仰其他宗教,所以引发了冲突,最著名的 就是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宗教冲突。
“中东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持续时间最长的 战争。
第一次中东战争:由于巴勒斯坦土地极度不公平
的分割,导致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交战,阿拉伯国家 在战争初期占优势,但是停火后以色列接受来自美国 的大笔援助,以及阿拉伯军团的英国指挥官指挥部队 撤离战场,导致阿拉伯国家战败。
以色列国徽来自圣经中的七盏金灯台,在圣 经中分别出自旧约《出埃及记》、《撒加利 亚书》以及新约《启示录》。国徽上的造型 取自《撒加利亚书》的描述(与出埃及记稍 有不同,并不是一个而是七个,并且两边有 橄榄树)。金灯台表征以色列是神在地上的 见证。金表征神的神圣性情,撒加利亚书中 说七灯台就是神的七眼。灯台两旁有橄榄枝, 灯台上有金油留出到两枝橄榄枝,撒加利亚 书中说是油的儿子,表征以色列圣殿重建时 期的大祭司约书亚和省长所罗巴伯,分别据 有祭司和君王这两种重要的职分。
以色列是除了美国,英国,俄罗斯,中国,法国五大国之外少
数拥有核武器的国家。许多人推测以色列具有使用核武器的能力, 还有预估认为以色列的军火库可能储藏了高达40枚的核武器。自从 20世纪中旬以来,以色列一直有一座内盖夫核能研究中心负责此领 域的研究,并且有能力生产被归类为核武器的材料。这座研究中心 从来没有被国际原子能机构检查过,国际原子能机构宣称他们相信
以色列是世界主要宗教犹太教、伊斯兰教和 基督教的发源地。犹太人远祖是古代闪族的 分支希伯来人。希伯来人也就是古犹太人, 犹太人和阿拉伯人都认亚伯拉罕Abraham为 祖先,在现代人类基因学中,犹太人和阿拉 伯人的DNA较其他种族是接近的。有犹太阿拉伯基因一说。以色列最初是指一个民族 而非地名,可查最早的记载出现在公元前 1211年。在过去三千年的历史中,犹太人视 以色列地为自己的民族和精神生活的核心, 称之为“圣地”或“应许之地”。以色列在 犹太教中具有特别的含义,包括圣殿遗迹和 相关的宗教礼仪,都是现代犹太教传统的重 要基础。
份白皮书被许多犹太人和锡安主义者视为是对犹太人的背叛,并且
认为那违背了贝尔福宣言。阿拉伯人也并没有就此平息,他们希望 完全停止犹太人的移民。1933年,纳粹在德国执政,掀起第五次犹 太人回归浪潮。1940年,犹太人已占当地居民总数的30%。后来在 欧洲发生的犹太人大屠杀,进一步推动了犹太人回归。1944至1948 年之间,愈20万犹太人通过各种途径辗转来到巴勒斯坦地区。第二 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巴勒斯坦地区已经有60万犹太居民。
以色列对于科学和科技的发展贡献相当大。自从建国以来,以色列 一直致力于科学和工程学的技术研发,以色列的科学家在遗传学、 计算机科学、光学、工程学、以及其他技术产业上的贡献都相当杰 出。以色列的研发产业中最知名的是其军事科技产业,在农业、物 理学和医学上的研发也十分知名。 2014年11月23日,以色列总理办公室发表声明,以色列内阁批准了 将以色列定义为“犹太国家”的法案。
发表《贝尔福宣言》。表示主张“在巴勒斯坦为犹太民族建立一个
由公共法律保障的犹太人之家”。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犹太人掀起 了第三和第四次回归浪潮。在1929年爆发的一场巴勒斯坦暴动中, 阿拉伯人杀死了133名犹太人。1922年,国际联盟通过了英国对巴
勒斯坦的“委任统治训令”,规定在巴勒斯坦建立“犹太民族之 家”。以后,世界各地犹太人大批移居巴勒斯坦。接着在1936年~ 1939年又有数场暴动发生。对此英国在1939年颁布了一份白皮书, 限制犹太人的移民数量至75000人,并且限制犹太人购归浪潮(1904~1914年),约 有四万名犹太人返回定居。1917年,英国外长贝尔福发表《贝尔福
宣言》:“英王陛下政府赞成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人的民族国 家,并将尽最大努力促其实现”。1920年,国际联盟委托英国管辖 巴勒斯坦。1922年英国将托管地划分为两部分:东部(现约旦)为 阿拉伯人居住地,西部为犹太居民区。1917年英国占领巴勒斯坦,
上帝应许之地
以色列
以色列(State of Israel),是一个位于西亚黎凡特地区的国家, 地处地中海的东南方向,北靠黎巴嫩、东濒叙利亚和约旦、西南边 则是埃及。1948年宣布独立,2014年1月人口已超过813万,其中犹 太人611万人,是世界上唯一以犹太人为主体民族的国家。 耶路撒冷是以色列的首都和中央政府所在地。以色列是中东地区唯 一一个自由民主制国家。以色列工业化程度较高,总体经济实力较 强。除此之外,以色列也是中东地区经济发展程度、商业自由程度、 新闻自由程度和整体人类发展指数最高的国家。
据说罗马人占领耶路撒冷时,犹太人常 聚在这里哭泣,因而名哭墙。公元7世纪巴 勒斯坦被阿拉伯帝国占领,阿拉伯人从此成 为该地居民的绝大多数。16世纪巴勒斯坦被 奥斯曼帝国吞并。经历过亚述、巴比伦、波 斯、希腊、罗马、拜占庭等古国的统治,犹 太人在这一地区逐渐衰落并遭驱逐,散于全 球各地,连中国的开封都有犹太教会堂的遗 迹。尤其是在公元132年的一次大规模起义 遭到镇压后,罗马帝国将犹太人驱逐出这一 地区,将地名改为“叙利亚-巴勒斯坦”。 犹太教最重要的两本经籍《密西拿》和《塔 木德》经也是在这段时期写成。公元638年, 穆斯林从拜占庭帝国夺取了该地区的控制权, 之后数个穆斯林国家统治过这个地区;包括 了倭马亚王朝、阿拔斯王朝,以及花剌子模 和蒙古,在1260年至1516年间由马木鲁克统 治,接着在1517年成为奥斯曼帝国一个省份。
深思
中东战争早已成为历史
的尘埃,连当年战死的军人 铭牌都已锈迹斑斑,然而, 一次又一次的流血所遗留下 的仇恨却在一代代人中间流 传。这种仇恨令中东地区的 和平不再能被称为和平,而 只能算作战争的间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