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0.1 统计调查 第二课时 教案.

合集下载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10.1统计调查》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10.1统计调查》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10.1统计调查》教案第一篇: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10.1统计调查》教案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10.1统计调查》教案【教学过程】一、问题导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遇到下面一些问题:(1)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大奖赛》的收视情况怎样?(2)班级里同学出生主要集中在哪一年?(3)本年度最受欢迎的影片是哪几部?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进行统计调查.二、数据的收集看下面的问题:问题:现在我们如果要了解全班同学对新闻、体育、动画、娱乐四类电视节目的喜爱情况,你怎样才能知道结果?举手表决、问卷调查等.问卷调查是一种比较常用的调查方式,采用这种方式要设计好调查问卷.你认为设计调查问卷应包括哪些内容?问卷设计的内容应包括调查中所提的问题、答案选项以及要求等.三、数据的整理从上面的数据中你容易看出全班同学喜爱各类节目的情况吗?为什么?第 1 页不容易.因为这些数据杂乱无章,不容易发现其中的规律.为了更清楚地了解数据所蕴含的规律,需要对数据进行整理.你认为应该怎样整理我们收集到的数据?划“正”字.这就是所谓的划记法.下面我们利用下表整理数据.全班同学最喜爱节目的人数统计表请点击下载Word版完整教案: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10.1统计调查》教案第 2 页第二篇:(人教新课标)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轴对称(人教新课标)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轴对称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

2.过程与方法: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上述活动中,欣赏图形变换所创造出的美,进一步感受对称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教材说明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初步感知了生活中的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初步认识了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简单的轴对称图形,也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或垂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教学设计 10.1《统计调查》第2课时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教学设计 10.1《统计调查》第2课时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10.1《统计调查》第2课时一. 教材分析《统计调查》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中的一章,主要介绍了统计调查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本节课是第2课时,主要内容是通过对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让学生掌握统计调查的基本技巧,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数据和信息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统计调查方面,他们可能还没有明确的思路和方法。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引导学生掌握统计调查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统计调查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通过对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让学生体会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统计调查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统计调查的方法和步骤。

2.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结合实例讲解,让学生直观地理解统计调查的应用。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统计调查案例,用于讲解和练习。

2.准备统计调查的工具,如调查问卷、记录表格等。

3.准备投影仪和教学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学校举办的运动会,让学生思考如何对参赛者的成绩进行统计。

引导学生认识到统计调查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统计调查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如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等。

通过讲解和演示,让学生初步了解统计调查的过程。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统计调查实践。

每组选择一个调查主题,如调查学生的兴趣爱好、调查学校的设施状况等。

学生根据所学的方法和步骤,进行实地调查、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和分析数据。

4.巩固(10分钟)对学生的调查结果进行点评,引导学生总结统计调查的注意事项。

让学生分享自己在调查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加深对统计调查方法的理解。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0.1统计调查(第二课时)抽样调查》教学设计2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0.1统计调查(第二课时)抽样调查》教学设计2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0.1统计调查(第二课时)抽样调查》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0.1统计调查(第二课时)抽样调查》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了解抽样调查的概念、理解抽样调查的特点和应用,以及掌握一些简单的抽样调查方法。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统计调查的基本概念和初步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旨在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统计调查的方法和技巧,为后续的统计学习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统计基础知识,如能理解数据、统计表、统计图等基本概念,并掌握了初步的统计调查方法。

但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可能对抽样调查的方法和技巧还不够熟悉,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来进一步掌握。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抽样调查的概念,理解抽样调查的特点和应用。

2.掌握一些简单的抽样调查方法,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抽样调查的概念和特点。

2.各种抽样调查方法的掌握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实践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结合多媒体教学和实际案例,引导学生掌握抽样调查的方法和技巧。

六. 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学设备。

2.实际案例材料。

3.抽样调查工具和器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简单的实例,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统计调查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介绍抽样调查的概念,呈现各种抽样调查的方法和实例,让学生初步感知抽样调查的特点和应用。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际的抽样调查操作,如调查班级同学喜欢的运动项目等,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巩固(10分钟)对学生的抽样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让学生理解抽样调查在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和意义。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设计更合理的抽样调查方案,提高调查结果的准确性。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抽样调查的特点和应用。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10.110.1统计调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10.110.1统计调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用扇形统计图描述数据,可以直观展示喜爱五类节目人数的百分比。
作业设计
1.教材第140页练习.
2.导学案巩固提升.
3.基础训练100页的基础平台二.
板书设计
10.1.统计调查(第二课时)
抽样调查:
步骤:(投影区)
要考察的全体对象称为总体.
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称为个体.
被抽取的那些个体组成一个样本.
样本中个体的数目称为样本容量.
问题二你能说出上面问题中的总体、个体、样本么?
问题三你认为抽取多少学生进行调查比较合适?
二、小组讨论
问题四活动中用抽样调查的方法如何选取部分学生?说明你这样选取为什么合理.
问题五活动中抽取样本时,抽取多少学生比较合适?选取样本时要每一个个体要有相等的机会被抽到,为什么?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一、创设情景
问题一某中学共有2 000名学生,想了解全校学生对新闻、体育、动画、娱乐、戏曲五类电视节目的喜爱情况,请同学们想一想怎样调查.
抽样调查:只抽取一部分对象进行调查,然后根据调查数据推断全体对象的情况,这种调查方法叫做抽样调查.
问题八你能总结一下用抽样调查的方法进行调查的过程吗?
四、归纳小结
1、什么是抽样调查?
2、什么样的调查适合用抽样调查方法?
3、你认为在抽取样本时应注意什么?
4、简单随机抽样的特点是什么?
学生可能回答“抽样调查”也可能回答“全面调查”。如果学生回答“全面调查”,教师要和学生说明:如果采用全面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不仅花费时间长,而且消耗的人力物力也非常大,你能找出既省时又省力并且能解决问题的办法么?从而引出“抽样调查及相关概念”。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0.1统计调查全面调查(教案)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0.1统计调查全面调查(教案)
1.学生对全面调查的概念和特点的理解程度。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全面调查的概念仍然有些模糊,对其实际应用场景的认识也不够清晰。针对这一问题,我考虑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引入更多生活实例,让学生结合实际情境去体会全面调查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2.调查问卷设计的指导。在实践活动环节,部分学生在设计问卷时遇到了困难,问题设置不够合理,选项设计也存在问题。为此,我计划在下一节课中增加一个专门的环节,详细讲解问卷设计的方法和技巧,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完成调查任务。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全面调查的概念和适用范围,以及调查问卷设计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如何设计合理的问卷和实施调查。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全面调查相关的实际问题,如设计一份关于校园环保意识的全面调查问卷。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全面调查的基本概念。全面调查是对调查对象进行逐个、全部的调查方式。它是获取准确、全面数据的重要手段,适用于总体数量较小、调查内容简单的情况。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如何通过全面调查了解全班同学的阅读喜好,以及全面调查如何帮助我们更好地开展课外阅读活动。
3.学生小组讨论的引导。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可能是因为他们对于讨论主题不感兴趣或者不知道如何发表自己的观点。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尝试以下方法:一是提前为学生提供讨论话题,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二是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激发他们的思维火花。
4.教学内容的拓展。在本次教学中,我注意到学生对全面调查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非常感兴趣。因此,我计划在后续的教学中,适当增加一些拓展内容,如全面调查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的优缺点对比等,帮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这一知识点。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0.1统计调查(第二课时)抽样调查》教学设计1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0.1统计调查(第二课时)抽样调查》教学设计1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0.1统计调查(第二课时)抽样调查》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0.1统计调查(第二课时)抽样调查》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了解抽样调查的概念,掌握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等方法,学会设计调查问卷,了解调查过程,能够对调查结果进行简单的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统计基础知识后,进一步了解统计方法的重要环节,对于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和实际操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统计的基本知识,如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对于数据的收集和处理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实际操作抽样调查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如对抽样调查的理解不够深入,对于如何设计调查问卷,如何进行调查等环节的了解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耐心引导,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抽样调查的方法和技巧。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抽样调查的概念,掌握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等方法。

2.学会设计调查问卷,了解调查过程,能够对调查结果进行简单的分析。

3.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和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学生运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抽样调查的概念和方法。

2.调查问卷的设计和调查过程的掌握。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掌握抽样调查的方法和技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调查案例,如学校卫生状况调查、学生课外活动调查等。

2.设计好调查问卷,准备调查工具。

3.准备好相关的教学课件和教学素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统计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然后,教师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明确学习内容。

2.呈现(1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调查案例,使学生了解抽样调查的实际应用,引导学生理解抽样调查的概念和方法。

同时,教师讲解调查问卷的设计和调查过程,让学生初步掌握调查的基本技巧。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0.1《统计调查(二)》教案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0.1《统计调查(二)》教案
(3)熟练计算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统计量,并理解其意义;
(举例:计算学生平均阅读时间、中位数、众数,分将收集到的原始数据整理成易于分析和理解的图表;
(举例:在整理数据时,如何分类、如何选择合适的图表形式,如何突出数据的关键信息。)
(2)统计量的选择与计算:在实际问题中,如何根据数据特点选择合适的统计量,以及如何准确计算;
其次,在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中,学生们表现出了很高的积极性。他们能够将所学的统计调查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并通过合作解决问题。这让我深感欣慰,也证明了我们采用的教学方法是行之有效的。但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我也注意到有些学生参与度不高,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讨论主题不够感兴趣或对知识点的掌握不够扎实。因此,我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关注这些学生的需求,调整讨论主题,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统计调查(二)》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收集和分析数据的情况?”比如,了解同学们每周的课外阅读时间。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统计调查的奥秘。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数据的整理与描述、统计量的计算与应用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统计调查相关的实际问题,如调查同学们最喜欢的体育项目。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如何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并制作统计图表。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统计调查的基本概念。统计调查是一种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方法。它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有广泛的应用,帮助我们了解现象、发现问题和作出决策。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10.1 统计调查(第2课时) 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10.1 统计调查(第2课时) 教案

10.1 统计调查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抽样调查及相关概念.2.了解抽样调查的必要性和简单随机抽样调查,并能解答简单的问题.3.通过抽样调查和简单随机抽样调查的应用,初步体会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过程与方法】1.通过数据收集过程,发展学生统计意识和数据处理能力.2.通过数据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与探究精神.2.体会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爱数学的热情.二、课型新授课三、课时第2课时共2课时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感受抽样调查的必要性,初步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教学难点】解决问题的策略.五、课前准备教师:课件、三角尺、直尺等.学生:三角尺、铅笔、练习本.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课件3)一天,爸爸叫小华去买一盒火柴.临出门前,爸爸嘱咐小华要买能划燃的火柴.小华拿着钱出门了,过了好一会儿,他才回到家.“火柴能划燃吗?”爸爸问.“都能划燃.”“你这么肯定?”小华递过一盒划过的火柴,兴奋地说:“我每根都试过啦.”1.在这则笑话中,小华采用的是什么调查方式?2.这其中的总体是什么?3.这种调查方式好不好?你能帮他想出什么好方法来调查吗?(二)探索新知1.出示课件5-7,探究抽样调查的有关概念教师问:厨师在尝汤前,为什么要将汤搅拌一下呢?学生答:将汤搅拌均匀,使一口汤的味道能代表整锅汤的味道.教师问:尝汤可以估计出整锅汤的味道,和全面调查有所不同,用的是抽样调查的方法,您能说出抽样调查方法的一些特点吗?学生答:用一部分代表全体.教师问:你还能举出一些利用抽样调查方法进行调查的例子吗?学生答:例如:买西瓜是常让卖家在西瓜上切个三角口,我们去医院体检时的抽血,先尝后买等等.教师问:某中学共有2000名学生,想了解学生对新闻、体育、动画、娱乐、戏曲五类电视节目的喜爱情况. 请同学们想想怎样调查?学生答:抽取一部分学生进行调查,然后根据调查数据,推断出整个学校学生对五类电视节目的喜爱情况.教师问:全校学生逐个进行调查可以吗?学生答:可以.教师问: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有什么优缺点?师生一起解答:全面调查花费多,耗时长,数据准确;抽样调查省时省力,数据不很准确,但是可以估计整体数据.教师讲解:(出示课件7)学校的全体学生的爱好情况是我们要考察的全体对象,称为总体.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称为个体.被抽取的那些个体组成一个样本.样本中个体的数目称为样本容量.抽样调查是这样一种方法,它只抽取一部分对象进行调查,然后根据调查数据推断全体对象的情况.总结点拨:(出示课件8)形成概念1.抽样调查:采用调查部分对象的方式来收集数据, 根据部分来估计整体的情况, 叫做抽样调查.2.总体:所要考察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3.个体:总体中每一个考察对象叫做个体.4.样本:从总体中所抽取的一部分个体叫做总体的一个样本.5.样本容量:样本中的个体的数目.考点1:抽样调查有关概念的考查在一次考试中,考生有2万名.怎样才能既省时又省力的了解到这些考生的数学平均成绩呢?抽取其中的500名考生的数学成绩进行调查.总体是________________;个体是________________;样本是________________;样本的容量是________.(出示课件9)师生共同讨论解答如下:教师依次展示学生答案:学生1答:总体是2万名考生数学成绩.学生2答:个体是其中每名考生的数学成绩.学生3答:样本是所抽取的500名考生的数学成绩.学生4答:样本的容量是500.教师总结如下:解:总体是2万名考生数学成绩;个体是其中每名考生的数学成绩;样本是所抽取的500名考生的数学成绩;样本的容量是500.总结点拨:(1)总体、个体、样本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所有的个体构成了总体,样本取自于总体,因此,样本是总体的一部分,没有个体就没有总体;(2)在总体、个体、样本中所提到的考察对象都是解题中的数量指标,是“量”而不是“物”.出示课件10,学生自主练习后口答,教师订正.2.出示课件11-13,探究简单随机抽样概念教师问:前面问题中全校有2000多名学生,怎样选取调查人数,才能较准确地反映出全校学生的情况呢?学生答:可以在全校2000名学生的注册学号中,随意抽取100个学号,调查这些学号对应的100名学生.教师问:具体结果如何呢?师生一起解答:抽取100名学生最喜爱节目的人数统计表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教师问:全校的2000名学生, 最喜欢哪类节目?学生答:最喜欢娱乐类节目.教师问:全校2000名学生, 对体育的最爱约占几人?学生答:2000×22%=440(人)总结点拨:(出示课件14)为了使样本能较好地反映总体情况,除了有合适的样本容量外,抽取时还要尽量使每一个个体有相等的机会被抽到.例如,可以在2000名学生的注册学号中,随意抽取100个学号,调查这些学号对应的100名学生.上面抽取样本的过程中,总体中每一个个体都有相等的机会被抽到,像这样的抽样方法叫简单随机抽样.归纳总结:(出示课件15)抽样调查是一种方法,它只抽取了一部分对象进行调查,然后根据样本数据推断全体对象的情况.教师强调:在抽样调查中抽取的样本要具有代表性.抽样调查是实际中经常采用的调查方式,如果抽取的样本得当,就能很好地反应总体情况,否则,抽样调查的结果会偏离总体情况.总结点拨:(出示课件16)全面调查: 是通过调查总体的方式来收集数据,因而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精确;但可能要投入数十倍甚至更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抽样调查: 是通过调查样本的方式来收集数据,因而调查结果与总体的结果可能存在一些误差,但投入少、操作方便,而且有时只能用抽样的方式去调查,比如要研究一批炮弹的杀伤半径,不可能把所有的炮弹都发射出去,可见合理的抽样调查不失为一种很好的选择.教师问:我们如何确定利用全面调查还是抽样调查呢?教师依次展示学生答案:学生1答:当调查的对象个数较少,调查容易进行时,我们一般采用全面调查的方式进行.学生2答:当调查的结果对调查对象具有破坏性时,或者会产生一定的危害性时,我们通常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进行调查.学生3答:当调查对象的个数较多,调查不易进行时,我们常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进行调查.学生4答:当调查的结果有特别要求时,或调查的结果有特殊意义时,如国家的人口普查,我们仍须采用全面调查的方式进行.教师归纳总结:(出示课件17)(1)当调查的对象个数较少,调查容易进行时,我们一般采用全面调查的方式进行.(2)当调查的结果对调查对象具有破坏性时,或者会产生一定的危害性时,我们通常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进行调查.(3)当调查对象的个数较多,调查不易进行时,我们常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进行调查.(4)当调查的结果有特别要求时,或调查的结果有特殊意义时,如国家的人口普查,我们仍须采用全面调查的方式进行.考点2: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下面几个问题,应该做全面调查还是抽样调查?(出示课件18)(1)要调查市场上某种食品添加剂是否符合国家标准;(2)检测某城市的空气质量;(3)调查一个村子所有家庭的收入;(4)调查人们对保护环境的意识;(5)调查一个班级中的学生对建立班级英语角的看法;(6)调查人们对电影院放映的电影的热衷程度.学生独立思考后,师生共同分析后解答.教师依次展示学生答案:学生1答:(1)抽样调查.学生2答:(2)抽样调查.学生3答:(3)全面调查.学生4答:(4)抽样调查.学生5答:(5)全面调查.学生6答:(6)抽样调查.出示课件19,学生自主练习后口答,教师订正.教师问:什么情况下适宜选用全面调查?教师依次展示学生答案:学生1答:总体中个体数目较少且研究问题要求情况真实、准确性较高时.学生2答:调查工作较方便、没有破坏性.学生3答:当调查的结果有特别要求时,或调查的结果有特殊意义时,如国家的人口普查,我们必须采用全面调查.教师问:什么情况下适宜选用抽样调查?教师依次展示学生答案:学生1答:总体中个体数目较多,全面调查的工作量大,受到客观条件限制,无法对所有个体进行调查.学生2答:调查具有破坏性时.教师总结点拨:(出示课件20-21)1.宜采用全面调查①总体中个体数目较少且研究问题要求情况真实、准确性较高时.②调查工作较方便、没有破坏性.③当调查的结果有特别要求时,或调查的结果有特殊意义时,如国家的人口普查,我们必须采用全面调查.2.宜采用抽样调查①总体中个体数目较多,全面调查的工作量大,受到客观条件限制,无法对所有个体进行调查.②调查具有破坏性时.教师强调:在抽样调查中抽取的样本要具有代表性.教师:学了前面的知识,接下来做几道练习题看看你掌握的怎么样吧.(三)课堂练习(出示课件22-30)练习课件第22-30页题目,约用时20分钟.(四)课堂小结(出示课件31)(五)课前预习预习下节课(10.2第1课时)的相关内容.知道组距、频数、直方图的定义七、课后作业教材第140页练习第1,2,3题.八、板书设计:第2课时1.抽样调查:从总体中抽取一部分个体进行调查.2.样本、样本容量: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个体就组成了一个样本,样本中个体的个数叫做样本容量.3.简单随机抽样:在抽样调查时能保证每个个体都有同等机会被选入样本的抽样方法称为简单随机抽样.4.考点讲解考点1 考点2九、教学反思:成功之处: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经历收集、加工、整理等思维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以及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不足之处:教学中没有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个调查表格,学生在自己完成表格时,总是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所以还需要强调设计表格需要注意的问题.。

10.1统计调查(2)说课稿 2022-2023学年人教版七年级 下册 数学

10.1统计调查(2)说课稿 2022-2023学年人教版七年级 下册 数学

10.1 统计调查(2) 说课稿一、教材版本2022-2023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二、教材内容本节课主要内容是关于统计调查的继续学习。

通过对一组数据进行整理、处理和分析,培养学生的统计思维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学生在课堂中将学会整理和处理统计数据,并了解统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统计调查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掌握统计数据的整理、处理和分析方法。

–能够使用统计图表进行数据呈现和分析。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会合作探究和小组合作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和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统计调查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增强对数据分析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注重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节课的重点是学会统计数据的整理和处理方法,以及使用统计图表进行数据分析。

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统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五、教学准备1.课件:包括统计调查的基本概念和方法的介绍,以及统计图表的制作和分析方法的演示。

2.学生练习册:提供相关的练习题和案例,供学生课后巩固和练习。

六、教学过程1. 热身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导入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统计调查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并与学生一起讨论统计调查对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性。

2. 知识讲解与示范(1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课件,向学生详细介绍统计数据整理和处理的方法。

包括数据的分类、整理和总结,并利用统计图表进行数据的可视化呈现。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实际案例来演示统计数据的处理步骤和思路。

3. 学生合作探究(20分钟)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活动。

教师提供一组实际调查数据,要求学生根据数据进行整理、分类和处理,并制作相应的统计图表。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互相讨论、交流,通过合作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形成自己的思考和见解。

4. 案例分析与讨论(10分钟)教师收集学生完成的统计图表和数据处理结果,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0.1《统计调查》教学设计2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0.1《统计调查》教学设计2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0.1《统计调查》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统计调查》是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10.1节的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统计调查的基本方法,掌握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数据和分析数据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运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上册已经学习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对统计学有一定的认识。

但他们对统计调查的方法和技巧还不够了解,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掌握统计调查的方法,提高数据分析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统计调查的基本方法,知道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数据和分析数据的基本步骤。

2.培养学生运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统计调查的基本方法,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数据和分析数据的基本步骤。

2.教学难点:如何运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统计调查的案例和数据。

2.准备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3.准备统计调查的手工工具,如问卷调查表、数据收集表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统计现象,如天气预报、商品打折等,引导学生关注统计调查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个统计调查的案例,如调查某校七年级学生的兴趣爱好。

让学生观察和分析这个案例,了解统计调查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统计调查,每组选择一个调查主题,如调查同年级同学对数学学科的学习态度。

学生需要设计问卷调查表,收集数据,并进行整理和分析。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调查成果,讨论调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给予指导和评价,帮助学生巩固统计调查的方法和技能。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统计调查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020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学案 10.1 统计调查 第2课时 (含答案)

2020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学案 10.1 统计调查 第2课时 (含答案)

2020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学案 10.1 统计调查第2课时(含答案)课前导学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数据和信息,比如人口数量、气温、销售额等等。

统计调查就是对这些数据和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

通过统计调查,我们可以了解到很多有用的信息,比如人们的意见和偏好,市场需求等等。

今天我们将学习统计调查的一些基本概念和方法。

一、调查和样本在统计调查中,我们需要从整个研究对象中选取一部分进行观察和分析,这部分被选取出来的对象称为样本。

通过对样本进行调查,我们可以推断出整个研究对象的一些特征和规律。

比如,如果我们想要了解全校学生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我们不可能对每个学生都进行调查,而是可以从学校中选取一部分学生作为样本,然后对这部分学生进行调查。

二、调查的方法在进行统计调查时,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调查方法,根据具体情况选取合适的方法。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调查方法:1. 直接观察法直接观察法是通过观察研究对象的行为、表现等来收集数据。

比如,我们可以通过观察一个超市的销售情况来了解不同商品的受欢迎程度。

2. 记录调查法记录调查法是通过记录研究对象的数据和信息来进行调查。

比如,我们可以通过查阅学校的档案资料来了解学生的年龄、性别等信息。

3. 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是通过向被调查对象发放问卷,让其填写相关问题来收集数据。

问卷可以有多种形式,可以是纸质问卷,也可以是在线问卷。

问卷可以包含开放性问题和选择题等。

4. 访谈调查法访谈调查法是通过与被调查对象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来收集数据。

这种方法可以深入了解被调查对象的思想、意见等。

访谈可以是个别访谈,也可以是群体访谈。

三、常见调查问题的分析方法在统计调查中,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分析方法来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从而得出有用的结论。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分析方法:1. 频数统计频数统计是对数据中某一特定值出现的次数进行统计。

通过频数统计,我们可以了解到数据的分布情况。

比如,在一次调查中,我们统计了不同年龄段的人数,得到了不同年龄段的频数分布。

2020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教案 10.1 统计调查 第2课时 (含答案)

2020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教案 10.1 统计调查 第2课时 (含答案)

2020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10.1 统计调查第2课时(含答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统计调查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学会使用频数表和频率表进行统计分析。

3.能够正确理解平均数的概念,并能够计算简单的平均数。

二、教学重难点1.统计调查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频数表和频率表的绘制和分析。

3.平均数的计算。

三、教学过程1. 导入与热身教师以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展开对话,引出学生已有的统计调查的经验,并与学生一起回顾上节课所学的统计调查相关知识。

2. 学习新知(1)统计调查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介绍教师通过展示幻灯片或板书,简要介绍统计调查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包括“调查对象”、“调查问题”、“调查方法”等内容。

(2)频数表和频率表的绘制和分析教师通过示范和学生参与的方式,讲解频数表和频率表的绘制方法,并解释其中的数学表达方式和意义,引导学生能够通过表格分析数据。

示范步骤: 1. 教师给出一个实际问题,例如:某班级的学生喜欢的水果种类是什么? 2. 学生利用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并记录每一名学生的答案。

3. 学生依据记录的数据绘制频数表和频率表。

4.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表格,了解学生对水果的喜好程度。

(3)平均数的计算教师通过示范和学生参与的方式,讲解平均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示范步骤: 1. 教师给出一个实际问题,例如:某班级的学生的身高平均数是多少? 2. 学生利用测量身高的调查进行调查,并记录每一名学生的身高。

3. 学生利用记录的身高数据进行平均数的计算。

4.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计算结果,了解学生的平均身高水平。

3. 合作探究学生分小组,自行选择感兴趣的调查问题,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统计调查,绘制频数表和频率表,并计算相关的平均数。

4. 总结与拓展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方法,并提醒学生反思与拓展。

四、教学延伸请学生思考一个关于统计调查的实际问题,并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统计调查。

学生根据调查结果绘制频数表和频率表,并计算相应的平均数。

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0.1 统计调查2-人教版

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0.1 统计调查2-人教版

10.1统计调查(1)教学设计————-全面调查教材内容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七年级下册第十章第一节,是继小学初步认识统计图、统计表及绘制条形统计图之后,学习统计知识的第一课时,教材主要从生活实际出发,通过学生经历统计调查的实例,掌握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描述的统计方法,形成统计思想,培养用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并为以后继续学习抽样调查和分层抽样调查做准备。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统计调查收集数据的方法;了解统计调查的一般步骤。

会用调查问卷收集数据;用表格整理数据;用统计图描述数据。

根据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进而得出结论。

2.过程与方法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等活动,通过问题的提出、分析和解决的过程,掌握全面调查的方法;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感受数学思维的严谨,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并体验成功的乐趣;感受计算机应用的方便;教学重点:了解统计调查的一般步骤教学难点:会根据已有数据画出准确的条形图和扇形图教学方法:通过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动手动脑进行探索,教学环节的设计与展开都以生活中的常见问题为出发点,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观点。

课前准备:师生共同准备:课件,直尺,量角器教学过程设计:板书设计:10.1统计调查(1)一.收集数据二.全面调查整理数据描述数据教学反思:1、本节课是学生在初中阶段接触统计的第一课时,故很多知识点虽然学生已学过,但由于时间过久许多已遗忘,本课时大部分内容属于回顾旧知,做好衔接。

2、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本节课的引入问题采用了中学生比较喜欢的快乐家族的视频,统计的问题改为大家对这五位主持人的喜爱情况,这让这一统计调查活动变得生动,又让学生不知不觉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将数学与实际生活,学生身边的事儿联系到一起。

“10.1统计调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10.1统计调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学 生 以 的 学 习 内容 中 ,多 是 以确 定 性 为 丰 的 数 学 ,虽 然 在前 一 阶段 学 习 了统
统 计 的 教 学 在 义 务 教育 阶段 分 3 学 个 段 ,尽 管 何 个 学段 都提 出 收集 、整 埋 和描 述 数 的 疗法 ,但 要求 不 同 .

学情 分 析
计 结 果 回答 - 简 的 问题 ; 些
学 生 能 真 正 理 解 抽 样 的 必 要 性 和样 经 验 与 本 节 课要 达 成 的教 学 目标 之 间 还 存 到不确定性 的数学 认知还有一定 的困难 , 而 日已 有 的 知识 经验 容易 对 新 学 习 的知 识 一
l : ( ~6年 级 ) l 段 4 l - ,要 求 学 生 经 本 的代 表 性 , 以 及 统 计 结 果 的 不 确 定 性 , 在 质 的 差 异 ,要 从确 定性 的数 学 认 知 过 渡
学 对 于 数 据 的整 理 、描 述 、分 析 已 计 表 、用 全 凋 杏 收集 数 据 ,并 对 统 计 经 经 过 了两 个 学 段 的学 习 ,并 且在 前一 节 活 动 有 _初 步 的 认 识 ,但 抽 样 调 查 中样 本 『
一 段 (~3 级) 学 1 年 ,婴 求 学 牛 对 课 的 伞 而洲 查 中 又进 行 了全 面 系 统 的复 习 估 计 总 体 的 思 想 、随 机思 想 以及 统 计 结 果 ,能 根 据 统 知 识 .
支持 ;
( )r解 抽 样 调 查 及 相 关 概 念 ; 1
( ) 解 抽 样 调查 的 必 要 性 和 样 本 的 周 扔 弃 的 垃 圾 袋 的 个 数 ,为课 堂 提 供 数 据 2理 ( ) 步 体 会 统计 思 维 和 确 定 性 思 维 3初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 下册 第十章 10.1 统计调查 第2课时 教案(表格式)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 下册 第十章 10.1 统计调查 第2课时 教案(表格式)

教学设计
解析:选项A样本容量太小,不具有广泛性;选项B抽取样本难度过大,没有必要;选项C样本不具有代表性;选项D对个体进行分类按比例随机抽取样本,样本具有代表性,符合简单随机抽样的要求.故选D.
抽样调查的关键是样本的抽取,如果抽取的样本得当,就能很好地反映总体的情况,否则,抽样调查的结果会偏离总体情况。

抽取样本的要求是什么呢?
一、抽取的数目要适当。

二、要尽量使每一个个体抽取到的机会相等。

这种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有相等机会被抽到的抽样方法是一种简单随机抽样。

目标导学二:用样本估计总体
例3:中学生带手机上学的现象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为此某记者随机调查了某市城区若干名中学生家长对这种现象的态度(态度分为:A.无所谓;B.基本赞成;C.赞成;D.反对),并将调查结果绘制成折线统计图(如图①)和扇形统计图(如图②,图不完整).请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此次抽样调查中,共调查了多少名中学生家长?
(2)将图①补充完整;
(3)根据抽样调查结果,请你估计该市城区6000名中学生家长中有多少名家长持反对态度.
解析:(1)根据折线统计图中的数据及扇形统计图中的百分比,利用A的人数÷百分比=总人数;(2)C所占的百分比=1-A、B、D 所占的百分比之和;(3)持反对态度的家长人数=总人数×60%.
方法总结:此类问题考查扇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表示部分占整体的百分比,折线统计图表示变化情况.
四、课堂总结
对样本进行分析、归纳,得出的结论可以用来估计总体的情况,这就是统计的思想。

初中数学人教新版七年级下册10.1 统计调查 教案2(下)

初中数学人教新版七年级下册10.1 统计调查 教案2(下)

初中数学人教新版七年级下册实用资料《统计调查》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通过全面调查收集数据的方法.2、会设计简单的调查问卷,收集数据.3、掌握划记法,会用表格整理数据;体会表格在整理数据中的作用.4、体验统计与生活的联系,感受统计在生活和生产中的作用,养成用数据说话的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参与从收集数据到描述数据的全过程,利用统计图合理的描述数据,体会统计对决策的作用.教学难点:组织有效的统计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合作、学业全交流、学会描述.解决重难点的方法:1、通过具体案例使学生认识有关统计知识(如样本、总体、个体、频数等)和统计方法(如抽样调查等).2、引导学生感受渗透与体现于统计知识和方法之中的统计思想.教学过程设计:一、问题引入问题:2008年奥运会即将在北京召开.问国际奥委会是如何决定的?例:你最喜欢的季节是哪一个?在学校课程中你最喜欢的科目是什么?二、授新1.集数据,设计调查问卷.2.整理数据.三、描述数据为了更直观地看出表中的信息,还可以画出条形图和扇形图来描述数据.四、小结在上面的活动中,全班同学是我们要考察的全体对象,对全体对象进行了调查.像这样考察全体对象的调查属于全面调查.(过程: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数据)①全面调查──考查全体对象的调查;②收集数据的方法──问卷调查;③描述数据的方法──表格法、条形图、扇形图.五、练习王聪一家三口随旅游团去九寨沟旅游,王聪把这次旅游的费用支出情况制成了如下的统计图:①你能说出王聪一家这次旅游的费用支出情况吗?哪方面的费用支出最高?②若他们共花费人民币8600元,则在食宿上用去多少元?往返的路费又是多少元?六、作业教科书习题10.1第2、3题.7C学科网,最大最全的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教学资料详细分类下载!。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10章第1节统计与调查(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doc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10章第1节统计与调查(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doc

统计与调查(第2课时)备课教案教学设计:质疑、训学号中,随意抽取100个学号,调查这些学号对应的100名学生。

练点拨提总体说来抽样调查最大的优点就是在抽样过程屮避免了人为的高”环节干扰和偏差,因此随机抽样是最科学、应用最广泛的抽样方法,一般情况下,样本容量越大,估计精确度就越高。

4.让学牛观察P⑸抽样调查100名学牛最喜爱节目的人数统计表和统计图,并指出最好选择什么统计图来描述较好。

二、从上面我们已经看到在总体数II比较大时,对它进行全面调查很难做到,英至根本就不可能,如:某地区有百万电视观众,要想了解他们对新闻、体育、动画、娱乐、戏曲五类节目的喜爱情况,能否像I:而课中提到的抽100名学生来估计2000名学生的喜爱情况吗?上述情况显然不能。

由于学生、成年人、老年人各自喜爱的节冃不一样,所以要了解整个地区的观众的情况,需要在更大范围内抽収样本。

由于在各个年龄段对节目的爱好有明显的不同,而同一个年龄段对节目的爱好往往存在共性,所以可以对青少年、成年人、老年人各段人群分别进行简单随机抽样,即分层次抽样,使每个年龄段都能抽取一定的人数来代表所在的人群,然后汇总调查结果。

那么如何按层次抽取呢?可以按年龄段的实际人口的比例分配來确保每个年龄段都有相应的比例的代表,教材中按青少年、成年人、老年人的人数比为2: 5: 3抽取。

请同学们计算按这样的比例各段分别应抽取多少人,并列出表行样统•。

样好各喜分映LO进抽形须抽最出目百反曲法机?扇酣为査映节的来何方随吗用计因调反个欢比总学生思考抽取方法“20分钟展示交流质疑、训练点拨提高”坏节出表格。

师牛一起共同整理完成统计表。

格。

在抽取的1000名观众中,对各类节冃的喜爱情况整理、绘制成喜爱节目那么如何统计出各段人数对节目的喜爱的冇分比呢?这个表格乂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1统计调查(2)
【学习目标】
1.理解抽样调查的概念,能指出它和全面调查的不同.
2.理解抽样调查中,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的概念,并会在实际问题中分别指出来.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揭示目标
讲述: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统计调查(2)(师板书)。

二、出示目标
(一)过渡语:学习目标是什么呢?请看投影:
(二)屏幕显示
学习目标
1.理解抽样调查的概念,能指出它和全面调查的不同.
2.理解抽样调查中,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的概念,并会在实际问题中分别指出来.
三、指导自学
(一)过渡语:请大家按照自学指导(出示自学指导)进行自学竞赛.比谁学得紧张、效果好!
(二)出示自学指导
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P153-155练习前)注意:
①“问题2”中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分别是什么;
②回答P154黄色书签中的问题;
③思考进行抽样调查时应注意什么?
如有不懂,立即请教同桌或举手问老师.
7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做出检测题.
四、先学
(一)学生看书,教师巡视,督促每一位学生认真、紧张的自学,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二)检测
1.过渡语:看完的同学请举手,看懂的请举手。

2. 检测题:P155: 1 、2、3
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收集错误进行第二次备课)
五、后教
(一)更正:
过渡语:请看黑板,找一找哪里做错了?能发现错误,并会更正的请举手.(鼓励尽量多的学生参与更正)
(二)讨论:
1.评(1)是抽样调查吗?若对,为什么对?若错,为什么错?引导学生归纳出抽样调查的概念——对部分对象进行调查。

(师板书)
(2)总体对吗?若对,为什么对?若错,为什么错?估计学生在说“总体”的时候会说是“全体学生”.
引导学生讨论总体是什么?(是全体学生的平均身高)
个体、样本估计问题不大,样本容量估计有错,师引导学生说出样本容量只是数字不带单位。

(3)对不对,为什么?
引导学生讨论怎样才能使抽样调查的结果较好的反映出总体的情况。

总结:(1)样本要得当具有代表性和广泛性,(2)样本容量大小适当。

(师板书)
评2:是简单随机抽样吗?为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简单随机抽样的概念——个体机会均等。

(师板书)
评3:对不对,为什么?
引导学生讨论抽样调查的优点和缺点分别是什么?
引导生回答:优点是○1花费少○2省时○3不具有破坏性等。

缺点是:抽样调查的样本如果选取不当,那么就不能很好的反映总体情况。

六、当堂训练
(一)讲述:同学们,能运用新知识做对作业吗?好,注意解题格式,书写工整.
(二)出示作业题:
必做题:P159:3、4
选做题:P160 : 8
(三)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七、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