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

合集下载

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

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

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规划图(查看大图)一、杭州市城市现状(2005年)二、规划期限与目标1、规划期限近期:2001~2010年;远期:2011~2020年;远景:展望到2050年左右。

2、规划目标杭州市发展目标:经过20年的努力,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达到或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进一步发挥杭州在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地区重要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和在全省的整治、经济、文化、科教中心作用,强化科技创新和中心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逐步把杭州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设施完善、生态良好,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化城市。

本轮规划的主要指标如下表:三、城市规划布局:形成“一主三副、双心双轴、六大组团、六条生态带”开放式空间结构模式。

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结构图2007年2月16日国务院正式批复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国函[2007]19号),在批复中明确了杭州的城市性质和功能定位,确定了“一主三副六组团”的城市格局,即:从以旧城为核心的团块状布局,转变为以钱塘江为轴线的跨江、沿江,网络化组团式布局。

采用点轴结合的拓展方式,组团之间保留必要的绿色生态开敞空间,形成“一主三副、双心双轴、六大组团、六条生态带”开放式空间结构模式。

从此杭州市城市的发展由“西湖时代”走向“钱塘江时代”。

●一主三副:一“中心城区”三“副城:江南城临平城下沙城”①中心城区:即一主三副,由主城、江南城、临平城和下沙城组成。

承担生活居住、行政办公、商业金融、旅游服务、科技教育、文化娱乐、都市型和高新技术产业功能。

逐步形成体现杭州城市形象的主体区域。

②江南城:由滨江区、萧山城区和江南临江地区组成,是以高科技工业园区为骨干,产、学、研协调发展的现代化科技城和城市远景商务中心。

沿江地区为居住生活区、公建区和远景城市商务中心,南部为商贸、居住生活区,东、西部为工业区和文教科研区。

规划城市人口11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102平方千米。

杭州市城市防洪减灾规划(文本)

杭州市城市防洪减灾规划(文本)

第一章总则第1条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杭州市城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强城市防洪减灾工作,完善城市防洪减灾基础设施体系,加快大型防洪骨干工程和城市防洪减灾体系的建设,在《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基础上,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编制本规划。

第2条规划期限。

近期:2011~2015年;远期:2016~2020年。

第3条规划区范围。

为杭州市规划城区范围,包括上城、下城、西湖、江干、拱墅、滨江和萧山、余杭八个区,总面积为3068km2。

第4条本规划是《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中城市防洪减灾部分的深化和完善,是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编制分区规划、详细规划、工程规划、专业规划涉及“防洪、排涝、减灾”部分以及城市防洪减灾体系建设、骨干防洪排涝工程建设的依据和法定文件。

第5条本规划文本中的划线部分为强制性内容。

第二章水系和防洪治涝单元第一节水系第6条水系。

涉及杭州市城市防洪的主要水系包括:钱塘江、浦阳江、东苕溪、西湖、京杭运河。

第7条钱塘江。

钱塘江是浙江省第一大河流,自西南至东北穿越城市腹地,将城市分为江北、江南两部分。

钱塘江杭州河段属河口段,受自杭州湾进入的海洋潮汐影响。

当大洪水或台风暴雨侵袭时,加之潮汐作用,钱塘江杭州河段水位便会急剧壅高,水位可高于南北两岸平原地面2m~3m。

第8条浦阳江。

浦阳江为钱塘江的下游支流之一,流经临浦,于小砾山汇入钱塘江。

湄池以下为感潮河段,洪水期浦阳江沿程水位高出临浦组团平均地面高程2m~3m。

第9条东苕溪。

东苕溪位于城区西北面,为太湖流域的重要水系之一,是典型的山区性河流,余杭至德清右岸筑有西险大塘保护杭州市城区和杭嘉湖东部平原。

东苕溪发源地天目山是浙江省暴雨中心之一,洪水期河水位暴涨暴落,西险大塘沿程最高水位经常高出杭州市平原区2m~4m。

第10条西湖。

西湖位于市中心,汇入湖区的主要溪流有金沙溪、龙泓涧、长桥溪、赤山溪等。

雨洪主要排水口是位于少年宫广场的圣塘闸,经古新河泄入运河。

杭州市城市规划分析

杭州市城市规划分析

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分析建筑41班米兰 2140703006摘要:杭州市作为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杭州市城市建成区从最初的矩形发展到扇形,再发展到目前以钱塘江为轴心的沿江、跨江多核组团式布局模式,已初步呈现出现代化大都市的空间格局.其多中心的城市发展模式和规划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关键词:杭州、多中心、城市总规划、历史文化名城(一)历史沿革及规划发展历史:杭州城市空间结构从清末至2l世纪经历了多次变革:清末至2l世纪80年代为团状与指状形态下的单中心集聚结构,城市的主中心主要位于湖滨和吴山地区,功能以混合为主,城市各类公建都集中于此;而进入90年代后,城市形态仍以团状为主,但城市中心结构出现了显著的变化,即在原中心北部建立了新的城市中心一武林区域,同时外围也形成了两大副城——下沙和滨江,城市向多中心发展,而城市功能在地域空间上也出现了分化趋势;到2005年以后,随着跨江战略的深入实施,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指出杭州市未来的发展要从以旧城为核心的团块状布局模式,转变为以钱塘江为轴线的跨江、沿江,网络化组团式布局,形成“一主三副、双心双轴、六大组团、六条生态带"开放式空间结构.目前杭州城市逐步形成了多中心、网络化、组团式的空间结构,各个中心功能专业化发展更为明显。

一、杭州市第一次城市总体规划(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这是杭州第一个经国务院批复的城市总体规划。

从1978年开始编制,1983年5月经国务院正式批准。

此次规划的规划期限为1985年到2000年.定义杭州市的城市性质为浙江省省会所在地,是国家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全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

城市总体布局按照“保护西湖风景,开辟钱江新区,逐步改造旧城,配套生活设施,调整工业结构,发展卫星城镇”的原则进行空间布局。

二、杭州市第二次城市总体规划(2000年)该轮总规对上世纪九十年代至本世纪初的杭州城市发展起到了重要的规划指导作用,引导城市空间有序拓展,对杭州未来的发展奠定了主基调。

对杭州总体规划的综合评价

对杭州总体规划的综合评价

对杭州总体规划的综合评价姓名:学号:杭州位于浙江省中部偏北,是浙江省的省会,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游览胜地。

杭州湾内北岸,京杭大运河南端,是中国东南沿海交通枢纽之一,沪杭、浙赣、杭甬和杭长四条铁路线交汇于此。

公路、航运也十分发达,航空有一级民用机场。

杭州市政区包括6个市区:上城、下城、江干、拱墅、西湖、半山;7个县:余杭、萧山、富阳、桐庐、临安、建德、淳安,总面积16596平方公里,总人口530余万人。

仅市区面积430平方公里,人口120余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97.3万人(1984年底)。

城市布局按照“保护西湖风景,开辟钱(塘)江新区,逐步改造旧城,统筹生活设施,调整工业结构,发展卫星城镇”的原则进行调整。

——引自百度百科介绍纵观古今,杭州在人们的印象中一直是一个兼有以西湖美景著称的优美环境和中国东南交通要塞功能的历史文化城市。

而今作为浙江省会合并了七县的杭州更是一个地域和人口的大城市。

作为一名城市规划这门课的学生更是作为一名出生成长在杭州的本地人,我将尽可能结合所学知识和在这里生活中对这个城市的印象和感受,以杭州最引人注目的生态规划和最令人诟病的交通规划,对这个城市的规划做一个简短的评价。

生态规划对于城市规划而言,了解这个城市的背景,抓住城市的特色并对城市的性质职能和发展目标做出正确的定位是非常重要的。

杭州市是浙江省的省会城市,著名的文化古都,交通要塞和旅游胜地,更是拥有钱塘江流域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西湖这样的世界遗产,素享有“丝绸之府”“人间天堂”的美誉。

因此,杭州市的总体规划中,杭州基于水网生态系统开展的生态建设一直有着重要地位。

可以说,杭州的生态规划是总体规划中最重要也是最有特色的一部分。

早期规划杭州围绕西湖展开的改造和开发是自建国西湖区被正式归入杭州城内(原来西湖在杭州城墙外)后早期的杭州城市规划的重点内容。

这一时期的规划主要围绕现有景观资源展开,以改造扩建项目为主,其中尤以西湖为中心进行大量公园景观的开发。

国务院关于《杭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国务院关于《杭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国务院关于《杭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2024.10.20•【文号】国函〔2024〕158号•【施行日期】2024.10.20•【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国务院关于《杭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国函〔2024〕158号浙江省人民政府、自然资源部:你们关于报请批准《杭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请示收悉。

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自然资源部审查通过的《杭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是杭州市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请认真组织实施。

杭州是浙江省省会,东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规划》实施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发展和安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挥全国数字经济创新中心和区域性科技创新高地、先进制造业基地、东部现代服务业中心、国际旅游目的地等功能,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杭州篇章。

二、筑牢安全发展的空间基础。

到2035年,杭州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74.41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145.16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4693.50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面积控制在1647.90平方千米以内;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不少于40%;用水总量不超过上级下达指标,其中2025年不超过32.68亿立方米。

明确自然灾害风险重点防控区域,划定洪涝、地震等风险控制线以及绿地系统线、水体保护线、历史文化保护线和基础设施建设控制线,落实战略性矿产资源等安全保障空间。

三、构建支撑新发展格局的国土空间体系。

深度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加强与上海、南京、合肥等城市的协同联动发展,唱好杭甬“双城记”,加强杭州都市圈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利用的区域协同,促进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

最新《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修改(草案)》原文

最新《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修改(草案)》原文

精品资料《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修改(草案)》原文........................................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修改(草案)一、总规修改的背景《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以下简称总规)于2007年经国务院批复,在总行总规的知道下,有效地发挥规划对城市发展的调控和引导作用。

城市中心地位得到提升,辐射带动能力不断增强,城市建设发展方向和布局得到落实,“一主三副六团生态带”的城市格局初步形成,在名城保护、风景旅游、生态环保、公共服务于民生保障、城市更新、交通市政建设等方面实施成效显著。

但是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新问题:一是新的功能载体不断出现,城市转型升级压力增大;二是城市用地快速扩张,人口疏解却滞缓;三十城市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仍需强化;四是资源约束进一步加剧,生态环境面临较大压力。

为实现美丽中国建设样本的目标,落实新型城镇化的战略要求,进一步强化杭州作为长三角南翼中心城市的功能,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加强区域统筹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增强保障民生的能力,应对新的发展形势,解决新的问题,经国务院及浙江省人民政府同意,杭州市开展了对现行总体规划的修改。

二、总规修改的原则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认真总结现行总规实施中的成功经验,对现行总规不适应的内容有针对地进行修改,切实解决现行总规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保障杭州转型升级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总规修改的原则是:(一)坚持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方向。

(二)坚持实现美丽中国建设样本的目标。

(三)坚持构建多规融合的规划体制和机制。

(四)坚持近远结合、着眼期内的工作要求。

三、总规修改的重点任务杭州正处在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要紧紧未然杭州发展的战略要求,加强对影响杭州城市未来发展的重大战略型、宏观性、创新性、关键性问题的研究,把握总规修改的战略方向和重点任务。

0210.时空视角下的规划评估动态体系——杭州市石桥单元控规实施评估为例

0210.时空视角下的规划评估动态体系——杭州市石桥单元控规实施评估为例

0210.时空视角下的规划评估动态体系——杭州市石桥单元控规实施评估为例杨毅栋洪田芬摘要:《城乡规划法》在法律上明确了规划评估是修改规划必不可少的前置环节,但目前国内规划界并没有成熟的通行规划评估方案可供学习借鉴。

本文结合杭州市石桥单元控规实施评估的实践,从理解社会、环境、居民对城市和地区的诉求角度出发,通过定性、定量、定位分析,在纵贯城市发展的过去、现在、将来三个时间节点的时空视角下,建立起一套规划评估的动态体系,在论证规划修编的必要性与合理性的前提下,总结现状与规划中存在的矛盾与问题,以此引导新一轮规划修编的方向,将规划评估这一法定环节对整个规划过程产生的效能落到实处。

关键词:规划评估规划修编动态规划杭州市城市是发展变化的,城市规划也是一个贯穿城市过去、现在、未来的动态过程。

城市规划作为一项公共政策,不仅仅包括制定、决策和执行的过程,还必须要有评估、反馈和修订的程序,两者结合才能形成一个循环提升的动态体系。

《城乡规划法》对城市规划评估作出明文要求,在法律上明确了评估是修改规划必不可少的前置环节。

本文以杭州市石桥单元控规实施评估为例,在纵贯城市发展的过去、现在、将来三个时间节点的时空视角下,从理解社会、环境、居民对城市和地区的诉求角度出发,建立科学的规划评估动态体系,在论证规划修编的必要性与合理性的前提下,总结现状与规划中存在的矛盾与问题,以此引导新一轮规划修编的方向,将规划评估这一法定环节对整个规划过程产生的效能落到实处。

1动态的规划评估对象在杭州市石桥单元控规评估过程中,提出了对规划评估对象设定的两个不同概念:即“原控规”和“现状控规”,将这二者共同作为控规实施评估的对象。

1.1原控规“原控规”指上一轮正式编制的规划管理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即2006年4月由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的《杭州市石桥单元(XC08)控制性详细规划》成果稿。

1.2现状控规“现状控规”指即为石桥单元“原控规”与石桥单元控规编制完成之后其他相关规划对单元内用地有效调整的总和,是该单元规划实施的现行法定管理依据。

改善杭州外语服务环境 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建议

改善杭州外语服务环境 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建议

改善杭州外语服务环境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建议作者:暂无来源:《杭州·生活品质版》 2016年第5期文 /曹凤静目前杭州每年接待入境游客300余万人次,常驻外籍人士2万余人,大量外国人到杭州旅游、学习、经商或投资,对杭州的经济及社会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按照《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2001—2020年)》,杭州将以科技优势及历史文化、山水旅游资源优势,建设成为国际重要的旅游休闲中心、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及东方品质之城,届时杭州未来城市的国际化程度会越来越高,到杭州的外国人会越来越多。

2016年 G20峰会及2022年亚运会举办权的成功获得,将使杭州更为世界瞩目而成为参赛、旅游及休闲目的地。

对此,杭州应改善外语服务环境,为来杭外国人提供一流的外语服务功能和优质的语言便利系统,以展现杭州国际化大都市的魅力。

杭州外语服务环境建设的必要性贯彻“一带一路”战略的要求。

杭州是古老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海上丝绸之路的璀璨明珠,更是目前国家战略“一带一路”的战略要地,在“引进来、走出去”的方针指引下,与国外人员往来更加频繁。

杭州曾经几年被《福布斯》评为中国最适合做生意的城市,因此,近年来杭经商外籍人士越来越多。

为给来杭外国人提供各种便利,消除语言障碍,提升外语服务环境,应成为城市建设首要考虑的因素。

举办大型国际会议和国际赛事的要求。

杭州成功获得2016年G20峰会及2022年亚运会举办权,这是杭州近年城市发展的良好体现。

这些会议和赛事的举办是宣传杭州、展现杭州的良好机遇,是加强杭州国际化软环境建设的极好契机。

杭州将成为国际重要会议的举办城市,吸引来杭的外国人更会增多,这就需要外语方面等公共服务的改善,提供语言方面的便利条件和环境,为此,这项工作更有实际意义和实践价值。

提升杭州国际旅游城市竞争力的需要。

杭州因深厚的地域文化和优美的自然景观已成为世界著名旅游城市,每年吸引了大量外籍游客。

据市旅游局统计数字,2014年和 2015年杭州接待入境游客每年达300余万人次。

2007年度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项目获奖名单

2007年度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项目获奖名单

2007年度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项目获奖名单(一)城市规划一等奖(共13项)1、北京市限建区规划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规划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3、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规划设计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4、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2007-2020)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重庆市城市交通规划研究所5、拉萨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6、西安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西安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7、奥林匹克公园市政工程综合规划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8、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9、京津冀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2008-2020)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10、广州市中心八区分区规划及控制性规划导则广州市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广州市城市规划自动化中心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11、深圳2030城市发展策略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市规划局12、山东半岛城市群总体规划北京大学山东省建设厅山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13、新疆伊宁市南市区保护与更新规划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二等奖(共41项)1、深圳市近期建设规划(2006-2010)暨2006年度实施计划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北京住房建设规划暨北京“十一五”保障性住房及“两限”商品住房用地布局规划北京市规划委员会3、北京轨道交通及沿线土地优化规划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4、上海市轨道交通10号线四川北路站地区城市设计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5、北京商务中心区地下空间规划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6、衡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衡阳市城市规划局衡阳市规划设计院7、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8、北京2008奥运环境建设规划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9、天津意式风貌建筑保护区的保护与整修规划天津市建筑设计院10、深圳市整体交通规划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有限公司11、重庆市茶园城市副中心城市设计方案综合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12、杭州城区水系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规划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杭州市河道整治工程指挥部13、汉口原租界风貌区青岛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武汉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14、2006中国沈阳世界园艺博览会园区规划沈阳市规划设计研究院15、嘉兴市环城河沿线景观城市设计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16、宝安总体城市设计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深圳市规划局宝安分局17、亦庄新城规划(2005-2020)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城市规划和环境设计研究中心18、中国·长江三峡水利枢纽保护与利用规划武汉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19、苏州高新区狮山片控制性详细规划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泸沽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1、广州市生态区划政策指引与番禺片区生态廊道控制性规划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重庆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研究院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2、安徽大学新校区修建性详细规划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3、重庆1小时经济圈空间发展战略研究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4、广州白云新城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25、福建省风景名胜区体系规划福建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26、西宁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西宁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27、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宁波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8、哈尔滨市城市公共安全规划哈尔滨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9、南京市域绿地系统规划南京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30、江苏省沿江城市带规划江苏省建设厅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江苏省建设厅城市规划技术咨询中心31、诸暨市域总体规划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32、成都市中心城非城市建设用地城乡统筹规划--成都市“198”地区控制规划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33、南浔历史文化保护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湖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34、天山天池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35、天津临空产业区(航空城)总体规划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36、梅州市客家公园(客家博物馆、黄遵宪纪念馆)规划设计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37、广州从化温泉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整体城市设计及道路交通和市政专项规划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38、济宁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山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济宁市规划设计研究院39、北京市山区协调发展总体规划(2006-2020)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40、北京密云新城规划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41、南京老城控制性详细规划(2006深化版)南京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三等奖(共80项)1、青岛市近海岛屿保护与利用规划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武广高速铁路广州新客站地区规划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所3、重庆市西永副中心城市设计哈尔滨工业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重庆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研究院4、吴江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5、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空间规划武汉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6、山东省海岸带规划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山东省建设厅7、重庆市缙云山、中梁山、铜锣山、明月山管制区规划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8、重庆歌乐山烈士陵园红岩魂广场二期工程修建性详细规划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9、浦东新区城市雕塑规划上海市浦东新区规划设计研究院10、南京市空间景观特色意图区规划研究南京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11、《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实施条例》研究广东省建设厅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12、西藏雅砻河风景名胜区桑耶景区详细规划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13、亳州北关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14、浙江省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和优化布局研究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15、绩溪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16、江苏省区域安全供水规划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南京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17、成都市新都区桂湖-宝光寺片区城市设计重庆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研究院18、武汉新区六湖连通水系网络综合规划武汉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19、武汉·万科润园修建性详细规划中南建筑设计院20、江阴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05-2020)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1、曲阜市明故城控制性详细规划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曲阜市规划局上海三齐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22、广州南沙开发区大角山海滨公园园林景观设计方案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广州园林建筑规划设计院23、广州市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标准研究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广州市城市规划自动化中心24、武汉月湖文化艺术区规划武汉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5、杭州西北部生态带用地控制规划研究浙江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研究所26、湖北梁子湖地区跨区域保护与协调发展规划研究武汉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7、杭州市域综合交通协调发展规划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杭州市综合交通研究中心28、富阳龙门镇城镇总体规划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29、福州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30、江湾五角场市级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德国SBA公司上海代表处31、合肥市城市危旧房改造规划--以存量土地挖潜促进城市节约集约用地合肥市规划设计研究院32、温州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温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33、西安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用地控制性规划西安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34、海口市城市消防规划重庆都会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35、大同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大同市规划管理局36、北京市通州区综合交通规划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中城通联智能交通科技有限公司37、宁洱县震后恢复重建规划云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38、厦门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厦门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39、安徽省沿淮城市群规划研究(2006-2020)蚌埠市规划设计研究院40、中共五大会址周边历史地段综合规划武汉市城市规划咨询服务中心41、中国药科大学江宁校区详细规划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42、厦门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厦门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清华大学同济大学43、武汉铁路客运枢纽三大站区综合规划武汉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44、柳州市城市景观风貌规划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45、哈尔滨市松北区城市规划管理单元规划哈尔滨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46、西藏自治区风景名胜体系规划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47、宁波市北仑中片区空间环境特色规划武汉华中科大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48、常州城市空间景观规划研究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常州市规划设计院常州市测绘院常州市城市规划管理信息中心49、株洲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株洲市规划设计院50、绍兴市区、绍兴县城乡公共交通一体化规划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绍兴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51、无锡市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无锡市规划设计研究院52、三门峡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河南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53、温州市规划管理单元总纲及试点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温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54、深圳水战略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55、三清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3-2020)江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56、长白山保护与开发总体规划吉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57、余慈地区城镇空间布局规划宁波市规划设计研究院58、铁岭市凡河新区莲花湖国家湿地公园核心区景观设计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铁岭市规划设计研究院59、隆昌县云顶古寨修建性详细规划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60、湖南城市学院(新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湖南城市学院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61、石家庄市总体城市设计石家庄市规划设计院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北京都市原点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62、上海市城市近期建设规划(2006-2010)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63、福州市区优秀近现代建筑保护规划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64、台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65、南水北调北京市水厂布局及新建、改扩建水厂工程规划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66、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节约型城市建设——安徽省城市规划节能省地对策研究安徽省建设厅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67、开封古城水系二期工程环境景观设计城市建设研究院开封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68、青岛市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2006-2020)青岛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清华大学69、新疆喀什地区旅游发展规划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70、江北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宁波市规划设计研究院71、宜昌市中心城区抗震防灾规划宜昌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72、汾河太原城区段治理美化二期工程北延伸段修建性详细规划太原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太原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山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山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73、雅安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自贡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74、泉州市古城保护整治规划泉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泉州市城乡规划局75、温州历史名城文化保护规划温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76、顺德中心城区道路交通专项规划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吴宋美加设计咨询(上海)有限公司77、宜昌都市区规划78、济宁市老运河城区段改造详细规划与现状调研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济宁市规划咨询中心79、昆明主城东南二环路沿线控制性详细规划昆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80、黄石市磁湖北岸滨水绿化景观带详细规划黄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表扬奖(共40项)1、深圳市信息管道及机楼“十一五”发展规划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柳州市箭盘路奇石广场景观规划工程广西城乡规划设计院3、长沙市三角洲地区城市设计湖南阡陌设计有限公司4、泸西县阿庐文化中心片区修建性详细规划云南汇景工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5、南宁市城市雕塑发展规划研究南宁市城市规划设计院6、重庆市武隆县新农村总体规划(2006-2020)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7、济南市古城片区(CGC)控制性详细规划8、菏泽市古城及周边地区控制性城市设计菏泽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北京都市原点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9、合肥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合肥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合肥市园林规划设计研究院10、福州城市历史文化中轴线概念规划设计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11、南京市城市照明专项规划(2006-2020)南京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12、大连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206-2030)大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13、湘西地区城镇体系规划湖南省城市规划研究设计院14、济南市城市供热规划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济南市规划设计研究院15、日照市灯塔片区详细规划日照市规划设计研究院16、福州市城市发展战略规划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17、海口市长流起步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海口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18、烟台市海岸带规划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19、南宁市邕江两岸地区建设开发规划之邕江南岸东片区滨水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达思建筑设计咨询(上海)有限公司南宁市城市规划设计院20、海口市住房建设规划(2006-2010)海口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1、湛江市城市近期建设规划(2006-2010)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湛江市规划局湛江市规划勘测设计院22、国家铁路深圳新客站综合规划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有限公司23、青云映山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大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4、荆州古城内环景观带规划荆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5、天津市电力空间布局规划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天津市电力公司26、襄樊市檀溪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襄樊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7、成都市沙河堡客运站片区城市设计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勘察设计研究院28、川南城镇密集区规划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29、成都市城乡医疗卫生资源布局规划(2005-2020)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30、虹口区凉城社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31、厦门市马銮湾核心区城市设计厦门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32、旅顺新区(水师营)城市设计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大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33、常州市万福路-常澄路城市设计与控制性详细规划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常州市规划设计院常州市测绘院34、四川大学历史文化保护规划研究成都市纵横规划设计院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35、哈尔滨市学府路地段城市设计哈尔滨工业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36、大兴安岭地区城镇体系规划(2004-2020)黑龙江省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37、云南省昭通市太平组团东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重庆仁豪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38、厦门市岛外地区城市给水工程专项规划(2006-2020)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院39、菏泽市城市消防规划(2005-2020)山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菏泽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40、沈阳市沈河区发展战略规划沈阳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二)村镇建设规划一等奖(共2项)1、海南省三亚市凤凰镇槟榔、鹅仔村联片新农村规划海南雅克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2、江西省宜春市高安市八景镇上保蔡家村新农村建设村庄整治规划与行动计划江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二等奖(共17项)1、北京市海淀区苏家坨镇管家岭村村庄规划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山西省阳泉市小河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系山西佰辰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3、北京市延庆县八达岭镇旧村改造A区-营城子村一村带三村详细规划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城镇规划设计研究院4、北京市村庄体系规划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5、江苏省镇村布局规划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江苏省村镇建设服务中心6、浙江省乐清市温州大桥工业园区村企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乐清市城乡规划设计院7、山东省青岛即墨市龙泉镇东西蒋戈庄村村庄规划青岛北洋建筑设计有限公司8、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蔡店乡刘家山村村庄规划武汉华中科技大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9、广东省广州市黄埔村黄埔直街、盘石大街重点地段保护规划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10、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侗族自治县程阳八寨保护与发展建设规划广西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11、重庆市永川区青峰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重庆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研究院12、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南京大学13、《广东省村庄整治规划编制指引》及试点规划广东省建设厅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14、北京市房山区青龙湖镇总体规划(2005-2020)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15、广东省增城市新塘镇总体规划(2005-2020)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16、河北省武安市域村庄空间布局规划河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17、广东省中山市翠亨村历史文化保护规划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三等奖(共35项)1、安徽省巢湖市无为县二坝镇总体规划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城镇规划设计研究院2、北京市通州区西集镇镇域规划(2006-2020)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西集镇人民政府3、河北省村庄空间布局规划研究河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4、山西省汾阳市杏花村镇总体规划山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5、辽宁省沈阳市东陵区祝家树莓农业经济区区域规划沈阳市规划设计研究院6、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泡子镇村镇规划(2005-2020)吉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7、江苏省金坛市薛埠镇总体规划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金坛市规划设计院8、江苏省嘉善县西塘镇城镇总体规划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9、山东省淄博市村镇体系规划淄博市规划信息中心10、广东省深圳市城中村(旧村)改造总体规划纲要(2005-2010)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11、北京市顺义区北务镇道口村村庄规划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12、北京市房山区张坊镇穆家口村庄规划北京炎黄联合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北京炎黄方圆城市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13、山西省晋中市夏门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西安建大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14、江苏省徐州市丰县大沙河镇陈庄村村庄建设规划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15、江苏省丹阳市延陵镇九里村村庄建设规划江苏省村镇建设服务中心丹阳市规划局16、浙江省开化县何田乡禾丰村村庄整治规划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17、浙江省温岭市石塘镇前红特色村建设规划浙江省温岭市规划设计院18、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新农村建设规划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19、北京市农村居民点合理布局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都市郊区发展研究中心20、北京市房山区窦店镇总体规划(2005-2020)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1、江苏省常熟市梅李镇总体规划(2005-2020)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2、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炭步镇总体规划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23、云南省姚安县光禄镇总体规划修编楚雄州勘测规划设计院24、上海市金山区金山现代农业园区(廊下镇)总体规划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5、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前山地区新农村发展规划(2006-2020)内蒙古城市规划市政设计研究院26、江苏省东台市溱东镇草舍村村庄建设规划江苏省村镇建设服务中心27、湖南省韶山市韶山村村庄规划湖南省城市规划研究设计院28、湖南省益阳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赤江咀示范片建设规划湖南省益阳市城市规划设计院29、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县黄龙溪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2006-2020)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勘察设计研究院30、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喜洲古镇保护规划云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31、北京市顺义区大孙各庄镇吴雄寺村村庄规划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32、北京市历史文化资源整合调研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中心33、山西省古村镇普查山西省建设厅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系34、安徽省寿县合庙小学教学楼合肥新站综合开发试验区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杭州城中村改造规划总结

杭州城中村改造规划总结

杭州城中村改造规划总结本文结合杭州市城中村改造的具体实践,从城市角度发现城中村的问题,提出城市化进程中优化解决城中村问题的主要着眼点,并梳理汇总一些可行的对策和措施。

标签:城市化;城中村;改造;问题;研究;对策在现代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下,杭州的主城功能区在短短小几十年的时间内,从偏安西湖一隅的传统古城,逐渐向四周辐射扩展。

在多因素影响下,城市的快速扩张导致原有村落被蔓延的城市新区所包裹,形成在城市中斑块状分布的城中村群落。

截至2016年杭州市全面启动城中村改造行动时,规划统计七城区待改造城中村及其关联空间达到约7500公顷。

对于城市发展进入存量更新阶段,寸土寸金的杭州来说,这是一个不小的规模。

1、城中村的利与弊1.1价格低廉的租住空间大多数城中村住房采用一户一栋的形式,加之自有地权因素导致建安成本本身较为低廉、建筑套型自由度较高,使得城中村天然拥有大规模廉价群租的条件。

这显著降低了外来务工人员以及部分初来乍到“新杭州人”的生活成本,为杭州近十余年的飞速发展做出了贡献。

1.2民俗文化的庇护空间过去,杭州通过紫线管理、文保单位划定,切实地保存下来了一批重要的文化设施,但许多民俗文化也随着城市化生活形式大规模变更逐渐成为了符号。

此时,城中村相对缓慢的更新进程,反而成为了一部分民俗文化形式的保护伞,一些古迹残留得到保存,一些邻里生活状态得到保留,一些民俗活动继续进行。

当人们越来越重视城市精神文化的时代来临,这些民俗文化就显得更加弥足珍贵。

1.3孤立自治的管理体系城中村在用地空间上属于集体土地,建筑形态延续村落模式,村民的生活和治理模式则通常延续集体自治的形式,这导致城中村并不能很好地融入城市运营管理体系之中,其内部改造和治理通常只能专项进行,导致各项区域整体性的服务能力改造提升工程经常“至村而止”,对城中村来说保持着一种能避则避、不避则断的不良默契,形成大量的断头路、断头河以及断头管,削弱了城市的各项服务能力。

国务院关于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2016)

国务院关于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2016)

国务院关于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2016)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2016.01.11•【文号】国函〔2016〕16号•【施行日期】2016.01.11•【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规划正文国务院关于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国函〔2016〕16号浙江省人民政府:你省关于报请审批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请示收悉。

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2016年修订)》(以下简称《总体规划》)。

杭州是浙江省省会和全省经济、文化、科教中心,长江三角洲中心城市之一。

《总体规划》实施要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认识、尊重、顺应城市发展规律,端正城市发展指导思想,坚持经济、社会、人口、环境和资源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和水平,统筹做好杭州市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各项工作,逐步把杭州市建设成为经济繁荣、和谐宜居、生态良好、富有活力、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城市和美丽中国先行区。

二、重视城乡区域统筹发展。

在《总体规划》确定的3334平方公里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实行城乡统一规划管理,并逐步扩展到新设立的富阳区。

加强市区内空间管控,强化对所辖市、县和重点镇的规划引导,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城乡一体化。

进一步加强与上海、宁波等周边城市的协调合作,切实发挥杭州市对浙江省以及长江三角洲南翼的引领带动作用。

三、合理控制城市规模。

到2020年,中心城区常住人口控制在400万人以内,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430平方公里以内。

要贯彻城乡规划法关于“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禁止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之外设立各类开发区和新城新区。

要落实好《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开发边界,补充划定富阳区开发边界,加强边界管控,促进城市紧凑布局。

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

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

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规划图(查看大图)一、杭州市城市现状(2005年)二、规划期限与目标1、规划期限近期:2001~2010年;远期:2011~2020年;远景:展望到2050年左右。

2、规划目标杭州市发展目标:经过20年的努力,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达到或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进一步发挥杭州在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地区重要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和在全省的整治、经济、文化、科教中心作用,强化科技创新和中心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逐步把杭州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设施完善、生态良好,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化城市。

本轮规划的主要指标如下表:三、城市规划布局:形成“一主三副、双心双轴、六大组团、六条生态带”开放式空间结构模式。

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结构图2007年2月16日国务院正式批复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国函[2007]19号),在批复中明确了杭州的城市性质和功能定位,确定了“一主三副六组团”的城市格局,即:从以旧城为核心的团块状布局,转变为以钱塘江为轴线的跨江、沿江,网络化组团式布局。

采用点轴结合的拓展方式,组团之间保留必要的绿色生态开敞空间,形成“一主三副、双心双轴、六大组团、六条生态带”开放式空间结构模式。

从此杭州市城市的发展由“西湖时代”走向“钱塘江时代”。

●一主三副:一“中心城区” 三“副城:江南城临平城下沙城”①中心城区:即一主三副,由主城、江南城、临平城和下沙城组成。

承担生活居住、行政办公、商业金融、旅游服务、科技教育、文化娱乐、都市型和高新技术产业功能。

逐步形成体现杭州城市形象的主体区域。

②江南城:由滨江区、萧山城区和江南临江地区组成,是以高科技工业园区为骨干,产、学、研协调发展的现代化科技城和城市远景商务中心。

沿江地区为居住生活区、公建区和远景城市商务中心,南部为商贸、居住生活区,东、西部为工业区和文教科研区。

规划城市人口11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102平方千米。

杭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杭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杭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规划目的为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整合、优化杭州新市区绿地系统布局和结构,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切实可行地指导城市绿地建设,特编制本规划。

第二条本规划是对《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补充和深化,经批准后的《杭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02——2020年)》,是杭州市城市园林绿地详细规划、建设、管理的法定性文件。

第三条规划范围本次绿地系统规划范围为杭州市区,总面积为3068平方千米,主要包括上城、下城、拱墅、西湖、江干、滨江、余杭、萧山八区,与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范围基本一致。

第四条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90年);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8年);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4、《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84年通过,1998年修正);5、《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1982年);6、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知》(2001年);7、国务院:《城市绿化条例》(1992年9月);8、建设部:《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9、建设部:《国家园林城市评选标准》(2000年);10、建设部:《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 85—2002);11、建设部:《城市古树名木保护方法》(2000年,192号文);12、建设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纲要》(试行)(2002年城建240号文);13、建设部:《关于加强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通知》(2002年城建249号文);14、建设部:《城市绿线管理办法》(2002年第112号)15、《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16、《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17、《公园设计规范》(CJJ48—92)等相关规范;18、省政府:《浙江省城市绿化管理办法》(1995年)19、《杭州市城市绿化管理条例》(1997年)20、《杭州市生态公益林建设总体规划》(2000年);21、《杭州市城市道路及公共绿地树种规划》(2000年);22、《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及各专项规划(报批稿)等第五条规划期限与城市总体规划期限基本一致,即:近期:2002—2005年;中期:2006—2010年;远期:2011—2020年;远景:2020年以后,展望到2050年左右。

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

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

城市規劃原理—杭州市城市總體規劃院系:建築系3X學號:10312346組員:羅佩佳指導老師:陳信安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一:区位条件:杭州是浙江省省会,全省政治、经济、科教和文化中心,是全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

它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杭州湾西端,钱塘江下游,京杭大运河南端,是长江三角洲重要中心城市和中国东南部交通枢纽。

二:城市发展:1、历史角色:杭州曾是五代吴越国和南宋王朝两代建都地,是我国八大古都之一。

杭州是良渚文化的发祥地。

南宋时,杭州是全国的文化中心,经济空前繁荣。

2、当代角色:长江三角洲外的第二大中心城市和中国东南部交通枢纽。

浙江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中国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有“上有天堂,下游苏杭之称”。

三:城市范围:城镇体系规划范围:为杭州市域行政管辖范围,包括杭州市区和富阳、临安、桐庐、建德、淳安等五个县(市),总面积16596平方米。

城市规划区围:包括杭州市区行政管辖范围和水源保护区,其中市区含上城、下城、拱墅、西湖、江干、滨江、萧山、余杭等八个城区,面积为3068平方千米;水源保护区涉及富阳市的部分临江地区,面积为54平方千米;总面积为3122平方千米。

四:城市规模1:人口规模市域人口数量(万人)市区长住人口(万人)2010年870 570 预计2020年1030 6502、用地规模2、经济规模五:城市总体规划城市布局形态为从以旧城为核心的团块状布局,转变为以钱塘江为轴线的跨江、沿江,网络化组团式布局。

采用点轴结合的拓展方式,组团之间保留必要的绿色生态开敞空间,形成“一主三副、双心双轴、六大组团、六条生态带”开放式空间结构模式。

2007年2月16日国务院正式批复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国函[2007]19号),在批复中明确了杭州的城市性质和功能定位,确定了“一主三副六组团”的城市格局,即:从以旧城为核心的团块状布局,转变为以钱塘江为轴线的跨江、沿江,网络化组团式布局。

杭州中心城区是哪个区杭州市中心在哪

杭州中心城区是哪个区杭州市中心在哪

杭州中心城区是哪个区杭州市中心在哪杭州中心城区是哪个区杭州中心城区应该是西湖区周围一带;最繁华就属于下城区和上城区。

杭州市区有十个区,分别是上城区、下城区、西湖区、拱墅区、江干区、滨江区、萧山区、余杭区、富阳区、临安区。

•远洋湖映宸章其他售价待定优惠专车免费接送团购报名享更多优惠拨号立享优惠•佳源海棠府其他16500元/平米品牌地产小户型,花园洋房优惠专车免费接送团购报名享更多优惠拨号立享优惠大家常说的市中心,主要是指公共中心,市民约定俗成爱去的地方。

2016年修订的《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明确了杭州的公共中心,分为四个层级:城市主中心-城市副中心-城市次中心-居住区级中心。

城市主中心2个,一个是延安路及近西湖地区(武林广场、湖滨、吴山广场);一个是沿江地区城市中心,主要包括钱江新城和钱江世纪城。

分别代表杭州的西湖时代和钱塘江时代。

城市副中心6个,分别是江南副中心、临平副中心、下沙副中心、大江东副中心、未来科技城副中心和城北副中心。

城市次中心18个,包括城东新城、之江、九乔商贸城、浦阳、蒋村、杭州南站、黄龙等。

杭州市中心在哪杭州市中心在上城区、下城区。

其中上城区、下城区、江干区、西湖区、拱墅区是连在一起的,而滨江区则被隔在钱塘江南岸。

关于杭州市中心的说法有很多,每个人群认为的杭州市中心都有所区别。

老杭州说在官巷口,这里集中了杭州市最好的医疗、文化娱乐、餐饮、休闲、购物、时尚资源。

新杭州人说,在武林广场一带,这里有“武林”二字历史文化底蕴加持,加上武林广场、西湖文化广场、武林银泰、杭州百货大楼、杭州大厦、国大城市广场站台助阵,未来更有百井坊巷地块“恒隆广场”预期,城市中心地位,很难撼动。

很多游客认为,杭州的市中心应该在湖滨。

这里有西湖,有音乐喷泉,有全亚洲最大的苹果体验店,有琳琅满目的商品和各色诱人的美食。

企业家说在钱江新城,这里是市政府所在地,杭州的CBD,高端写字楼、知名企业汇聚,这里也是“钱塘江时代”的代名词。

杭州市2001-2020总体规划

杭州市2001-2020总体规划

2001-20年xxxx总体规划简介杭州市原城市总体规划(1981-2000年)是1983年5月16日经国务院批准实施的,该规划对指导杭州市城市建设,完善城市功能,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为适应跨世纪城市发展的需要,按照国家建设部的要求,从1993年8月开始新一轮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

自1996年6月浙江省委、省政府决定将萧山、余杭的六个乡镇共253平方千米用地划入杭州市区后,加快了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

2000年3月经省政府审查同意后正式上报国务院审批,2000年9月国家建设部会同有关部、委、办、局完成了对《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年)》的审查,并于2001年1月10日将审查意见和批复代拟稿报国务院。

2001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杭州市区行政区划作了重大调整,撤销萧山市和余杭市,设立杭州市萧山区和余杭区,使市区面积从683平方千米扩大到3068平方千米。

为此,国务院办公厅和建设部(建规函[2001]349号)要求杭州根据行政区划调整后的情况重新修编并上报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

《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年)》的编制工作开始于2001年1月,在进行了总体规划课题研究(6个)、《杭州市城市发展概念规划》、《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年)纲要》的基础上,于2002年9月完成总体规划成果,2002年10月11日经市人大十届三次常委会审议通过。

成果经修改完善后,按法定程序报省政府和国务院审批,现已上报国务院。

《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年)》主要内容如下:一、规划期限与xx规划区范围1、规划期限近期:2001-2005年;中期:2006-2010年;远期:2011-20年;远景:展望到2050年左右。

2、xx规划区范围(1)xx体系规划范围:为杭州市域行政管辖范围,包括杭州市区和富阳、临安、桐庐、建德、淳安等五个县(市),总面积16596平方千米。

杭州市城市防洪减灾规划文本

杭州市城市防洪减灾规划文本

杭州市城市防洪减灾规划(2011-2020)第1章第一章总则第1条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杭州市城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强城市防洪减灾工作,完善城市防洪减灾基础设施体系,加快大型防洪骨干工程和城市防洪减灾体系的建设,在《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基础上,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编制本规划。

第2条规划期限。

近期:2011~2015年;远期:2016~2020年。

第3条规划区范围。

为杭州市规划城区范围,包括上城、下城、西湖、江干、拱墅、滨2。

江和萧山、余杭八个区,总面积为3068km第4条本规划是《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中城市防洪减灾部分的深化和完善,是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编制分区规划、详细规划、工程规划、专业规划涉及“防洪、排涝、减灾”部分以及城市防洪减灾体系建设、骨干防洪排涝工程建设的依据和法定文件。

第5条本规划文本中的划线部分为强制性内容。

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杭州市城市防洪减灾规划(2011-2020)第2章第二章水系和防洪治涝单元第一节水系第6条水系。

涉及杭州市城市防洪的主要水系包括:钱塘江、浦阳江、东苕溪、西湖、京杭运河。

第7条钱塘江。

钱塘江是浙江省第一大河流,自西南至东北穿越城市腹地,将城市分为江北、江南两部分。

钱塘江杭州河段属河口段,受自杭州湾进入的海洋潮汐影响。

当大洪水或台风暴雨侵袭时,加之潮汐作用,钱塘江杭州河段水位便会急剧壅高,水位可高于南北两岸平原地面2m~3m。

第8条浦阳江。

浦阳江为钱塘江的下游支流之一,流经临浦,于小砾山汇入钱塘江。

湄池以下为感潮河段,洪水期浦阳江沿程水位高出临浦组团平均地面高程2m~3m。

第9条东苕溪。

东苕溪位于城区西北面,为太湖流域的重要水系之一,是典型的山区性河流,余杭至德清右岸筑有西险大塘保护杭州市城区和杭嘉湖东部平原。

东苕溪发源地天目山是浙江省暴雨中心之一,洪水期河水位暴涨暴落,西险大塘沿程最高水位经常高出杭州市平原区2m~4m。

杭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杭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杭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规划目的为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整合、优化杭州新市区绿地系统布局和结构,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切实可行地指导城市绿地建设,特编制本规划。

第二条本规划是对《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补充和深化,经批准后的《杭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02——2020年)》,是杭州市城市园林绿地详细规划、建设、管理的法定性文件。

第三条规划范围本次绿地系统规划范围为杭州市区,总面积为3068平方千米,主要包括上城、下城、拱墅、西湖、江干、滨江、余杭、萧山八区,与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范围基本一致。

第四条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90年);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8年);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4、《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84年通过,1998年修正);5、《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1982年);6、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知》(2001年);7、国务院:《城市绿化条例》(1992年9月);8、建设部:《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9、建设部:《国家园林城市评选标准》(2000年);10、建设部:《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 85—2002);11、建设部:《城市古树名木保护方法》(2000年,192号文);12、建设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纲要》(试行)(2002年城建240号文);13、建设部:《关于加强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通知》(2002年城建249号文);14、建设部:《城市绿线管理办法》(2002年第112号)15、《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16、《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17、《公园设计规范》(CJJ48—92)等相关规范;18、省政府:《浙江省城市绿化管理办法》(1995年)19、《杭州市城市绿化管理条例》(1997年)20、《杭州市生态公益林建设总体规划》(2000年);21、《杭州市城市道路及公共绿地树种规划》(2000年);22、《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及各专项规划(报批稿)等第五条规划期限与城市总体规划期限基本一致,即:近期:2002—2005年;中期:2006—2010年;远期:2011—2020年;远景:2020年以后,展望到2050年左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规划图(查看大图)一、杭州市城市现状(2005年)二、规划期限与目标1、规划期限近期:2001~2010年;远期:2011~2020年;远景:展望到2050年左右。

2、规划目标杭州市发展目标:经过20年的努力,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达到或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进一步发挥杭州在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地区重要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和在全省的整治、经济、文化、科教中心作用,强化科技创新和中心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逐步把杭州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设施完善、生态良好,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化城市。

本轮规划的主要指标如下表:三、城市规划布局:形成“一主三副、双心双轴、六大组团、六条生态带”开放式空间结构模式。

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结构图2007年2月16日国务院正式批复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国函[2007]19号),在批复中明确了杭州的城市性质和功能定位,确定了“一主三副六组团”的城市格局,即:从以旧城为核心的团块状布局,转变为以钱塘江为轴线的跨江、沿江,网络化组团式布局。

采用点轴结合的拓展方式,组团之间保留必要的绿色生态开敞空间,形成“一主三副、双心双轴、六大组团、六条生态带”开放式空间结构模式。

从此杭州市城市的发展由“西湖时代”走向“钱塘江时代”。

●一主三副:一“中心城区”三“副城:江南城临平城下沙城”①中心城区:即一主三副,由主城、江南城、临平城和下沙城组成。

承担生活居住、行政办公、商业金融、旅游服务、科技教育、文化娱乐、都市型和高新技术产业功能。

逐步形成体现杭州城市形象的主体区域。

②江南城:由滨江区、萧山城区和江南临江地区组成,是以高科技工业园区为骨干,产、学、研协调发展的现代化科技城和城市远景商务中心。

沿江地区为居住生活区、公建区和远景城市商务中心,南部为商贸、居住生活区,东、西部为工业区和文教科研区。

规划城市人口11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102平方千米。

③临平城:由临平城区、运河镇等组成,是以城市现代加工制造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城。

北部为工业区和配套生活服务区,中部为公建区和居住生活区,南部为物流区。

规划城市人口5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46平方千米。

④下沙城:由下沙、九堡、乔司组成,是以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教园区为骨干的综合性新城。

北部为教育科研区,南部、西部为工业区,中部及东部临江地区为居住生活区。

规划城市人口6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54平方千米。

●六大组团:分成北片和南片,北片由塘栖、良渚和余杭组团组成,南片由义蓬、瓜沥和临浦组团组成。

六大组团的功能主要在于吸纳中心城区人口及产业等功能的扩散,形成相对独立、各具特色、功能齐全、职住平衡、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组合城镇。

①塘栖组团:是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城市北部的休闲旅游观光基地和余杭经济开发区(临平工业区)、钱江经济开发区的配套服务基地。

东部为居住生活区,西部为工业区。

规划城市人口4万人。

②良渚组团:是城市西北部以良渚文化和生态农业为主题的文化休闲旅游基地。

严格保护良渚文化遗址群,合理控制人口和建设用地规模。

北部为良渚遗址保护区,西部、东南部为居住生活区,西南为生态农业旅游区。

规划城市人口4万人。

③余杭组团:是城市西部的近郊住宅区和高教科研基地。

西部为居住生活区,南部为休闲度假区,东部为教育科研区。

规划城市人口7万人。

④义蓬组团:是城市东部大型综合性工业发展基地。

东部和东南部为工业区,西部和西南部为居住生活区,北部和东部临江地区为生态旅游区。

规划城市人口16万人。

⑤瓜沥组团:是城市东南部以临港工业、轻纺工业、服装加工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区和区域性物流中心。

北部为工业、物流区,南部为居住生活区。

规划城市人口5万人。

⑥临浦组团:是城市南部未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要基地。

北部为居住生活区,南部为高新科技园区。

规划城市人口4万人。

●六条生态带:在各组团之间、组团与中心城区之间,利用自然山体、水体、绿地(农田)等形成绿色开敞空间,划定生态敏感区,避免城市连片发展而影响生态、景观和城市整体环境水平。

规划建设六片绿色生态开敞空间:①灵山、龙坞、午潮山风景区--西湖风景名胜区;②径山风景区--北、南湖滞洪区--闲林、西溪湿地风景区;③超山风景区--半山、皋亭山、黄鹤山风景区--彭埠交通生态走廊;④石牛山风景区--湘湖旅游度假区;⑤青化山风景区--航坞山--新街绿化产业区(大型苗木基地);⑥东部钱塘江滨海湿地保护区--生态农业区。

●双心双轴:旅游商业文化服务中心、城市新中心、城市生态轴、城市发展轴双心:即湖滨、武林广场地区--旅游商业文化服务中心;临江地区--由北岸的钱江新城和南岸的钱江世纪城共同组成的城市新中心。

双轴:即东西向以钱塘江为轴线的城市生态轴;南北向以主城--江南城为轴线的城市发展轴。

四、城市主要建设用地布局●居住用地布局与住宅建设:一主三副六组团主城:设置城中、城东、城南、城西、城北五个居住片区,共设置53个居住区改造老城区内低标准住宅区,重点发展城东、城北居住片区。

江南城:重点形成城厢、城北、滨江三个居住片区,共设置12个居住区。

临平城:主要形成临平、运河、星桥三个居住片区,共设置10个居住区。

下沙城:主要安排为工业区和高教园区配套的居住区,形成东、西二个居住片区,共设置10个居住区。

外围组团:按照新区建设与旧城更新并举的方针,在塘栖、良渚、余杭、义蓬、瓜沥、临浦等组团建设与人口规模相适应的居住区。

●公共设施用地:二个市级中心为主体,三个城市副中心、十四个地区级(城市组团)中心为骨干,居住区级中心为基础,小区网点为补充的多层次、多中心、多元化、网络型城市公共中心体系。

①市级公共中心:两个——旅游商业中心(延安路及近湖地区);中央商务区(钱江新城、钱江世纪城)◎改造延安路及近湖地区--旅游、商业中心区:中河路以西、环城北路以南、河坊街以北、西湖以东地区,承担商业、旅游服务、文化休闲等功能。

◎新辟城市新中心(钱江新城、钱江世纪城)--中央商务区:西兴大桥与钱江二桥之间两岸临江地区,承担行政办公、金融贸易、会议展示、文化娱乐、旅游服务等功能,是区域性商务中心。

在钱塘江南岸预留城市远景商务中心用地,近期以控制为主。

②市级副中心:疏解市级公共中心容量,延伸其服务功能。

进一步完善萧山市心路地区、临平城中心区,建设下沙城中心区等城市副中心。

③地区级和城市组团中心:重点建设城站地区、铁路东站地区、江滨五号区块、卖鱼桥-大关-拱宸桥、滨盛路中段、庆春路东段、文三路西段和三墩等地区级中心,以及塘栖、良渚、余杭、临浦、瓜沥、义蓬组团中心。

五、城市综合交通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交通规划图①城市公共交通:突出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中的优先地位,形成以轨道交通和地面快速公共交通为主导,高效方便的换乘系统为依托,常规公共汽(电)车为基础,其它公共交通工具为辅的现代化公共交通系统。

2050年轨道交通线网8条线路总长约284千米,2020年建成总长约171千米的5条轨道交通线路。

②城市道路交通:一环三纵五横一环即绕城公路,全长123千米;三纵由南北向的上塘路-中河路-时代大道、石桥路-秋涛路-风情大道、东湖路-通惠路组成;五横由东西向的石祥路及延伸线、德胜路及延伸线、天目山路-环城北路-艮山路、江南大道、彩虹大道组成五横。

发展方向:加快道路交通建设,完善城市道路网,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合理引导小汽车发展,加强城市交通管理的科技含量,推行智能化交通。

形成路网完善、功能明确、结构合理、管理先进的综合交通网络体系。

以快速路为主骨架,结合主次干路,组成以方格网为基础,环路加放射线,功能明确、级配合理的城市道路网系统。

③对外交通——“一主一辅”“一小时半圈”“一港五线四支”(1)铁路:铁路编组站按“一主一辅”设置,客运枢纽由杭州东站、杭州站、杭州南站(萧山站)组成。

新的浙赣线从望江门以南开始下穿,以隧道方式穿越钱塘江及北塘河北侧绿带至杭州南站出地面。

铁路望江门道口以南既有浙赣线铁路以及所有场站设施的功能转化为城市交通设施。

规划沪杭甬高速客运专线、宁杭城际列车和沪杭磁悬浮列车引入杭州东站,在钱江二桥附近选择越江通道。

(2)公路:强化城市对外交通,完成绕城公路及十七条对外公路,加强与上海、南京、宁波、黄山等周边城市的联系,形成市域“一小时半”公路交通圈。

(3)水路:建设“一港五线四支”骨干航运网,提高钱塘江通航能力至四级,改造京杭运河,在九堡东规划建设京杭运河二通道。

(4)航空:杭州萧山国际机场是国内干线机场和国际定期航班机场,远期年旅客吞吐量约3000万人次,远景用地控制规模约10平方千米。

六、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历史文化保护区规划图规划主要完成以下几项工作:◎严格保护名城整体环境,重点保护好十个历史文化街区和十六个历史地段;◎加强对市区160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239处文物保护点及历史建筑的保护;◎启动京杭运河申遗工作,实施京杭运河综合整治和保护开发工程;◎严格控制八个地下文物重点保护区内的建设,加强文物发掘工作;◎保持西湖风景名胜区内的五个特色文化保护区的文化特色;◎加强对余杭塘栖镇、萧山进化镇、衙前镇三个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名镇)的保护;◎对古树名木实行分级保护,建立各类博物馆系列,加强对传统文化、民间艺术、传统工商企业和“老字号”、传统地名的保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