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人民的探索

合集下载

近现代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

近现代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

近现代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主题内容认知鸦片战争是中国步入近代社会的开端,自此,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相结合,逐步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这两大矛盾规定了近代中国人民革命的根本任务是既要反对外国资本主义,又要反对本国封建主义,争取民族独立和实现国家近代化。

100多年来,从农民、地主到民族资产阶级再到无产阶级,从自发的斗争到有组织的斗争,从向西方寻求真理到向俄国学习,从器物到制度,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前赴后继的抗争与探索,最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取得了民族民主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和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

主题内容范围:本主题主要包括近代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民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的探索抗争活动。

主题复习目标:掌握各阶级探索抗争的主要事实、特点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能够认识近代中国社会各阶级的探索抗争活动之间的联系,认识到各阶级的抗争探索是向前发展的,水平不断提高;总结各阶级探索抗争的经验教训。

主题知识概要:近代前期1840年~洋务运动基本史实: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洋务运动、太平天国运动。

特征:尚未产生新的阶级,主要由农民、地主阶级进行,向西方学习,但停留在“器物”阶层。

19世纪六七十年代~1919年基本史实:早期维新派的主张、戊戌变法、清末新政、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特征:资本主义产生发展,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学习西方制度,企图通过变法、革命等方式建立资产阶级政治体制。

近代后期1919~1927年基本史实:中共成立、工人运动高潮、革命统一战线建立、大革命的兴起和失败。

特征: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学习俄国革命,坚持城市革命道路;中共领导工人运动失败;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领导大革命。

1927~1937年基本史实:三次武装起义、八七会议、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五次反围剿、长征、遵义会议、八一宣言、西安事变。

近代中华民族的抗争与探索(一)

近代中华民族的抗争与探索(一)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005全国文综2)鸦片战争后出版的《海国图志》 和《瀛环志略》对开阔人们眼界、重新认识世界 起了积极作用。它们的主要内容是介绍 A.西方各国政治制度 B.西方历史地理知识 C.西方兵器制造知识 D.西方先进科学技术
(2004年江苏卷) 下列关于洋务运动的表述,不 正确的是 A总理衙门是推动洋务运动的中央领导机构 B兴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都是近代工业 C海军重要舰船由中国自己建造 D甲午战争的惨败宣告洋务运动破产
由于来源、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的不同, 民族资产阶级上层形成资产阶级 维新派, 民族资产阶级中下层形成资产阶级革命派, 民族资产阶级出身的部分知识分子形成激 进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
在反帝反封建问题上,它们一个较之 一个进步。
链接高考
(2000年全国) 《天朝田亩制度》具有绝对平均 主义性质,因为它规定 A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B通过圣库制度平均分配所有农副产品 C鳏寡孤独废疾者由国库供养 D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
②农民阶级的探索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天朝田亩 制度》,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 要求建立绝对平均主义的理想社会。 太平天国运动后期,洪仁玕提出《资政新 篇》,这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 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规律认识 农民阶级在中国民主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 1、农民阶级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地位)
(2001年春季)中国近代早期维新派的形成是在 A第二次鸦片战争开始后 B洋务运动开始之时 C洋务运动开展过程中 D中日甲午战争结束后
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
民族资产阶级要求实行民主政治,冲破封 建思想的束缚,他们以西方资产阶级民主 和科学为思想武器,猛烈批判中国几千年 的封建思想,掀起了新文化运动。它动摇 了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人们的思想得到 空前解放。

近代中国人民的探索史

近代中国人民的探索史

近代中国人民的探索史中国近代史,既是资本主义列强侵略中国,勾结中国封建统治者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史;也是中国人民不断反抗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反抗本国的封建统治的抗争史;同时更是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各政治派别探索国家出路的探索史。

这种抗争与探索,对外以反侵略、捍卫民族独立为旗帜;对内以反专制独裁、争取社会进步为核心,抗争与探索互相交织,推动中国社会不断向前发展.1.地主阶级抵抗派(改革派)背景和主张:鸦片战争的失败,使一些地主阶级的爱国知识分子从“天朝上国”的梦幻中惊醒,开始注目世界、关心时局、寻求强国御侮之道其主张是“师夷长技以制夷”。

结果:因清政府腐败、闭关政策和地主阶级的局限性而没明显实效评价:地主阶级抵抗派主张的提出使中国萌发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激励着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亡积极探索强国御侮之道。

由于实践有限,没有产生实际的效果。

2.地主阶级洋务派背景和主张:在两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的双重打击下,面对内忧外患,清政府统治集团在如何解决内政外交上的众多危机时发生分歧,形成了洋务派和顽固派。

洋务派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即“师夷长技以自强”。

结果:由于外国阻挠,封建顽固势力的破坏、力量分散等导致洋务运动破产。

评价:洋务运动由于以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为目的,没有从政治制度上学习西方,决定了它不可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是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

但是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第一次把学习西方的思想主张具体实践化。

它引进了西方近代科学和生产技术,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并诱导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举办新式学堂,开始了中国的近代教育;促进了西方政治学说、民主思想的传播;民用企业的创办对外国经济侵略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3.农民阶级背景和主张: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之后,为了调动农民革命的积极性和把革命推向深入,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通过这一方案,想要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中国近代史专题——中国人民的近代化探索

中国近代史专题——中国人民的近代化探索
1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民族探索史地主阶级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由于自身的阶级局限性都不能提出科学的革命纲领不能改变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2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民族发展史在列强不断经济侵略的刺激下在中华民族不断的抗争和探索中中国的近代工业近代科技和民族资本主义缓慢的发展起来缓慢的走上了近代化的发展道路
中国近代史专题
中国人民的近代化探索
1、知道近代化探索的主要活动及相关史实 2、理解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特点 3、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感悟社会各阶层为挽 救民族危亡,勇于探索,坚持不懈的斗争 精神,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 和制度自信。
所谓“近代化”是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 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以及与之伴随的政 治、经济、思想、文化、生活方式等等各 方面的变化。 层面:
中国近代化的两大主题:
一是 民族民主革命) ; 二是实现 近代化)。 (即开展
(即进行
பைடு நூலகம்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甲午战败以后,李鸿章伤感地反省, 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 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1)材料一中“我办了一辈子事”是指李鸿章参与的 什么运动?这场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有何作用?为 什么李鸿章说练兵、办海军都是“纸糊的老虎”?造成 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①一辈子的事指 洋务运动 ② 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对外国资本主义 的扩张也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培养了大批近代科 学技术人才。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③纸糊的老虎指 甲午战争中国失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 ④原因:洋务派只引进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而没有触动 封建制度(或只经济变革而没有政治变革)。
一、毛泽东领导党和人民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国家统一、民 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实现中国梦创造了根本前提。 二、毛泽东领导党和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国梦指 明了方向。 三、毛泽东领导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确立了中国的 大国地位,为实现中国梦奠定了物质基础和重要条件

近代中国人民的探索之路

近代中国人民的探索之路

近代中国人民的探索之路土木1306 13231155 任冰艳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中华民族被列强欺凌,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以及中国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从反面教育了中国人民,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人的思考、探索和奋进,先进的中国人开始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鸦片之后,国人幡然悔悟,这便有了后来近代中国的探索之路。

在这一个世纪的探索之中,大致有着四个时期,同时这也代表着四种思想的探索,也代表着四条中国未来的发展之路。

其一,就是以太平天国运动为核心的农民斗争。

这也代表着中国仍然以封建社会的社会形态继续发展,延续着几千年的封建社会。

其实这也是中国人民在五千年历史的直接影响下的产物。

尽管,在这之中人们已然意识到了一些封建社会的落后,但是人们这是还没彻底意识到这是能把华夏文明给彻底倾覆的灭国之灾,而仍旧把其视为历史改朝换代的过渡时期。

期望以农民起义开创一个既清朝以后的另一个王朝。

但是,显然并不是这么简单。

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激化了中国社会的各种矛盾,但根本原因还是封建专制政权地主阶级和农民之间的矛盾达到不可调和的程度。

它的性质上是虽然提出了很多先进的观点,但是在根本上还是一次农民起义,不同的是一个处在新旧社会交替时的农民战争。

结论是没有先进的阶级理论和先进的阶级领导,农民运动无法挽救中国。

其二,就是以效仿西方资本主义为核心的系列活动。

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中华民族被列强欺凌,先进的中国人开始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首先奋起抗争的地主阶级的先进知识分子,如林则徐、魏源,他们疾呼“开眼看世界”,主张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军事技术,抛弃“天朝上国”的包袱,掀起“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新思潮。

后来,地主阶级的洋务派把林、魏的思想付诸实践,掀起一场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

清政府作为中国的合法政府,在历经浩劫后,也进行了一些探索和改革。

在19世纪五六十年代镇压是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中,一批务实且有政治经验的权力重臣,开始了一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在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前提下,倡导富国强兵运动,创办军事、民用工业,筹划海军,设立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近现代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

近现代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

近现代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41、近代前期中国人民抗争与探索的主要特点①探索的广泛性。

由于列强不断侵华,对中国各阶级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害,必然导致各阶级人士的反对。

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社会最主要的矛盾,这一主要矛盾就导致了各阶级在反对外来侵略,维护国家利益方面必然有一致的一面。

②具有普遍向西方学习的特点(义和团运动除外)。

这因为外国侵略不仅打开了中国的,也开拓了人们的眼界,外国列强的坚船利炮促使人们看到了西方的先进和中国的落后现实。

③探索具有一定的层次性。

由学技术到学政治、经济制度和思想观念;由学君主立宪到某某某某。

④具有明显的继承性。

前后提出的各种救国方案既有继续又有发展,既有量变,又有质变。

如洋务派继承了地主阶级抵抗派“师夷长技”的思想,又有一定的变化,在维护封建统治这一点上是一致的,是量的积累。

早期维新派脱胎于洋务派,继承了洋务派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思想,又发展为学习西方的政治和经验,在学习西方的问题上,由器物层次发展到制度层次,有了质的飞跃。

⑤取得了一定成果,但都未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一方面是由于阶级的局限性;另一方面是因为反动势力的强大。

2、建国以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成败得失的规律和认识:①建设取得成就的原因: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制定出符合国情的路线方针政策。

广大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在新的社会制度下得到发挥。

而且,党的领导干部和群众能及时纠正工作中出现的失误。

②经济工作失误的原因:对中国国情认识不清;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理论根源是1957年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后逐步否定了八大关于我国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科学论断,违背了实事求是的原则,没有把工作重心放到经济建设上;某某法制不健全。

③经验教训:应该把党的工作重心放到经济建设上来;只有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响结合,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才能成功;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加强和健全某某法制建设。

中考历史 近代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探索

中考历史 近代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探索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C.戊戌变法失败使得维新派痛心疾首 D.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解析:根据题干中的时间信息“1896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午 中日战争战败后,清政府同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全 岛等领土给日本,并赔偿日本巨额战争费用,由此可判断选B项。 答案:B
4
专题知识整合
热点考向例析
四、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侵略:1900年,为镇压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清政 府被迫签订了《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反抗:19世纪末,农民阶级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掀起了轰轰烈 烈的义和团运动,英勇抗击八国联军的侵略,最终被中外反动势力 联合绞杀。
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了全民族的抗战。
7
专题知识整合
热点考向例析
(3)正面战场:1938年春天,在李宗仁指挥下,中国军队取得台儿庄战 役的胜利,这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1938年,国民政府军队组织的武汉会战使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 既定战略彻底破灭,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1941年,国民政府军队 组织的第三次长沙会战取得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2
专题知识整合
热点考向例析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 1.侵略:1856年,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英、法两国分别以“亚 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为借口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 攻占北京,抢劫并火烧圆明园,清政府被迫签订《天津条约》和 《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侵占中国北方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第二次鸦片战争使西方势 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进一步加深。 2.探索: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开展了洋务运动,提出“自强”和 “求富”的口号,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和民用工业,建立起新式的海陆军。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 近代化运动,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 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但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近代中国人民的探索

近代中国人民的探索

二、近代中国人民的探索1、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地主阶级洋务派,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洋务派创办的主要军事和民用工业★洋务运动的地位和作用①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

②代表人物:奕訢(中央);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地方);③目的: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④口号:自强、求富。

⑤洋务活动:创办军事工业;创办民用工业;筹建海军;兴办新式学堂。

⑥结果:甲午海战中北洋舰队的全军覆没标志洋务运动的破产。

⑦评价:地位(性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作用:1、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2、积累生产经验,培养技术力量。

3、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⑧失败原因:没有触动封建制度的根基。

2、百日维新,既戊戌变法:(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戊戌变法的影响①背景: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加重;洋务运动影响下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

②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③目的:学习西方,实行君主立宪制,进行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发展资本主义,以挽救民族危亡。

④揭开维新变法序幕——公车上书⑤改革的主要内容⑥戊戌变法的影响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特点(形式):封建统治者自上而下推行;作用:1、促进了思想解放,是中国近代的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2、有利于西方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的传播;3、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教训:资产阶级君主立宪的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是行不通的。

3、辛亥革命: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资产阶级革命派,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国同盟会和三民主义◆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的建立◆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①背景:国际(《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已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国内(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②代表人物:孙中山等③主张:以三民主义为纲领,试图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朝封建统治,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第七讲近代中国人民对中国出路的艰难探索

第七讲近代中国人民对中国出路的艰难探索

第七讲近代中国人民对中国出路的艰难探索第七讲近代中国人民对中国出路的艰难探索冲刺要点归纳中国近代史是中国的仁人志士为实现国家和民族的救亡图存而英勇奋斗的历史。

其中有地主阶级自救的洋务运动、农民阶级发动的太平天国运动、资产阶级改良派发动的维新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的辛亥革命。

由于自身的局限性,他们都失败了。

无疑,其进步的主张和失败的教训为当时中国的先进的知识分子思考中国的未来提供了历史的范例。

当然,护法运动的失败,标志着就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

自此,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阶段。

在西方列强的侵略下,近代中国,一步步变为半封建半殖民地过程,也是中国人民进行不停地反侵略和对中国出路进行不屈不挠的艰难探索的过程。

尽管都失败了,但也留下了深刻的经验和教训。

一、毛泽东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论述1938年5月,毛泽东在其名著《论持久战》中指出:“中日战争不是任何别的战争,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日本之间的20世纪30年代进行的一个决死的战争”。

这是毛泽东在其著述中第一次使用”半殖民地半封建”这一完整概念。

此后,毛泽东在1939年12月写的《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不但明确地使用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完整概念,而且系统地论述了这一社会的形成过程及其特点,指出:“自一八四○年的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便一步一步地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

自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武装侵略中国以后,中国变成了一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

二、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和对中国出路探索的过程(一)人民群众与爱国官兵反侵略的战争1、1841年5月,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

2、帝国主义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

3、反侵略战争的失败原因从中国内部因素来分析,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制度的腐败,一是经济技术的落后。

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

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
• 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通过武装斗 争,推翻三座大山,才能实现中国的独立 富强和人民的彻底解放。
太平天国、 义和团运动
失败 (略)
(1)维新派(改 良派):
维新变法
失败
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和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有 利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参预政权;变法在社会上起了
思想启蒙作用,为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资产阶级 (2)革命派:
辛亥革命
(3)激进派: 新文化运动
失败
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使民主共和国观念 深入人心 ,这次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性 质。
太平天国、辛亥革命
(1)孙中山领导的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 (2)五四运动 (3)国民革命运动
(1)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南昌起义、秋收起义、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反“围剿”、长征 (2)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重庆谈判、粉碎全面 进攻和重点进攻、反攻、决战(三大战役)、渡江战役
二、近代中国人民的探索
阶级
内 容 结果
地主阶级
农民阶级
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二、近代中国人民的探索
阶级
内 容 结果


地主阶级
洋务运动
失败
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它在客观上刺激了中 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资本主义近代化开 辟了道路;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到了一些抑 制作用。
农民阶级
一、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
项目
内容
反侵略战争 中的斗争
反对清朝统 治的斗争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抗日战争
反对北洋军 阀的斗争

中国人民的探索史

中国人民的探索史

中国人民的探索史,即中国近(现)代化进程一、阶段特征1、含义:在世界潮流的刺激下,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机,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经济,追求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过程。

包含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民主化、法制化;思想文化上的近代化、先进化。

经济工业化是核心,政治近代化是保证,思想近代化是前提。

2、时间范围: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到改革开放的今天。

3、近代化探索的背景: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具有被动性4、任务:一是民族、国家独立;二是实现工业化,使中国走上繁荣富强之路。

5、近代化的特点:由技术到制度再到思想观念的变化,由表及里层层推进的层次性、曲折性、阶段性。

西方近代化是由思想——制度——技术的过程。

原因是西方近代化是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产物,而中国近代化是在列强侵略下中国人民抗争探索的结果6、启示:①实现中国的近代化,首要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民族、国家的独立是中国近代化的前提。

②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推动近代化的首要条件。

③实行对外开放,放眼世界,国家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⑼④地主阶级、资产阶级、激进的民族主义不能使中国走繁荣富强的道路。

⑤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获得民族独立和国家的繁荣和富强。

7、对中国近代化的整体认识:(1)近代中国人民抗争与探索的任务及其关系任务:政治上争取民族独立;经济上实现近代化、达到国家富强关系:二者是相互关联的,没有民族独立就不可能有国家富强,而国家不富强,民族独立也就没有保障,但民族独立是第一位的任务(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中国近代化在经济领域里的重要表现,近代化在政治领域里的政治民主化运动、思想领域里的解放运动又以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物质基础和根本动力。

资产阶级的政治斗争和思想运动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二、近代化进程(一)起步阶段:(1840年—1895年)地主阶级的探索,中国近代化限于“器物”层面。

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面临严洋务运动是中国大规模近代化开始的标志。

近代中国人民的探索

近代中国人民的探索

近代中国人民的探索(1)洋务运动(地主阶级)①鸦片战争中抵抗派中国第一个放眼看世界的人是林则徐;魏源在他编的《海国图志》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②洋务派:代表人物:奕讠斤、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作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大,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2)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农民阶级)①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颁布《天朝田亩制度》,想用“上帝”和绝对平均主义的思想来拯救中国社会②义和团:“扶清灭洋”口号来挽救中国民族的危机,其结果只能是在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下失败。

(3)维新变法(资产阶级维新派)背景: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民族危机的加重。

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主张:学习西方,实行君主立宪制,自上而下地进行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以挽救民族危机。

过程:公车上书(揭开维新变法序幕)、成立强学会(维新派政治团体形成标志)、颁布《定国是诏》(变法开始)、戊戌政变(变法失败)。

作用: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传播,具有爱国和进步作用,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

(4)辛亥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派)背景:国际(《辛丑条约》签订,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国内(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直接原因(四川保路运动)代表人物:孙中山、宋教仁、黄兴等纲领:民族、民权、民主三民主义为纲领,试图以革命手段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经过:孙中山的早期革命活动;民主革命团体的建立;革命思想的传播;武昌起义;提出较为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三民主义;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

失败:标志(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功绩、败因(主观是资产阶级软弱妥协性;客观是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后又领导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等一系列斗争,但终未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的任务。

作用: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但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近代中国人民对国家出路的探索历程

近代中国人民对国家出路的探索历程

近代中国人民对国家出路的探索历程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这一历程包括对政治、经济、社会等多个方面的思考和实践,涵盖了清朝末期到20世纪初的时段。

以下是一些关键时期和事件的简要概述:1. 晚清时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百日维新:在清朝末期,面对列强的侵略和社会动荡,光绪皇帝实施了一系列变革措施,即“百日维新”。

这些变革试图改革政治、经济、教育等领域,以强化国家实力。

-戊戌变法:维新运动受到保守势力的强烈反对,最终导致1898年的戊戌变法失败。

这使得改革者对维新的努力受挫,但也催生了后来更为激进的思潮。

2. 辛亥革命(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标志着中国封建君主制的结束。

-思想启蒙:辛亥革命后,一些知识分子开始关注现代化和民主制度,思想启蒙成为中国近代化的重要一步。

3. 五四运动(1919年):-反对帝国主义:五四运动爆发于对巴黎和约的不满,标志着对帝国主义的反抗。

学生和知识分子开始探讨民主、科学、自由等现代思想。

-思想解放:五四运动是一场思想解放的运动,为后来的思想大潮和文化运动奠定了基础。

4. 思想大潮与文化运动(1920年代):-马克思主义的传入:马克思主义开始传入中国,成为一股重要的思想力量,影响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发展。

-文化变革:文化运动对封建文化进行批判,提倡科学、民主、现代文明,成为近代中国思想解放和文化变革的重要时期。

这些时期和事件构成了中国近代人民对国家出路进行探索的历程,也奠定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基础。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社会经历了从封建制度到现代化的转型,思想观念逐渐更新,为后来的政治运动和社会改革打下了基础。

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

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

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阶段一:清后期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19世纪60年代)一、新思想(鸦片战争中兴起)1. 阶级属性:地主阶级2. 背景:民族危机出现和封建统治危机加深3. 基本主张:政治:不改变封建专制统治经济:学习西方先进军事技术思想:“师夷长技以制夷”作用:加强了对西方的了解,但实践有限(林则徐仿制西方战舰)特点:一方面带有鲜明的时代变化的印记,一方面有保留浓重的封建纲常色彩二、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1. 阶级属性:农民阶级2. 爆发的根本原因:阶级矛盾尖锐3. 基本主张:政治:推翻清政府统治经济: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建立平等社会思想:《》——革命纲领,就是农民战争最高峰;《》——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没有实行的原因:《》:《》:新特点:a.b.c.d.e.阶段二: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一、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1. 阶级属性:地主阶级2. 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内忧外患3. 基本主张:政治:维护清封建专制统治经济: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迈出了近代化的第一步;以增强军事力量为核心思想:“师夷长技以自强”作用:特点:“中体西用”结果:甲午战争的失败标志着破产。

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1894)1. 阶级属性:资产阶级革命派2. 背景:民族危机的加深3. 基本主张:政治:推翻清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经济: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思想:资产阶级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特点:采用革命手段实践:一系列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建立;开始早期武装斗争三、维新变法运动(1898年)1. 阶级属性:2. 背景:3. 基本主张:政治:经济:思想:特点:作用:四、义和团运动(1898—1900)1. 阶级属性:2. 背景:3. 基本主张:政治:经济:思想:特点:作用:阶段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和北洋军阀的前期统治(20世纪初—1919)一、辛亥革命(1911.10.10)1. 阶级属性:2. 背景:3. 基本主张:政治:经济:思想:特点:作用:二、维护民主共和成果的斗争(一)二次革命(1913)1. 阶级属性:2. 背景:3. 基本主张:政治:经济:思想:特点:作用:(二)护国运动(1915-1916)1. 阶级属性:2. 背景:3. 基本主张:政治:经济:思想:特点:作用:阶段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和国民革命运动(1919---1927)一、新文化运动(1915—)1. 阶级属性:2. 背景:3. 基本主张:政治:经济:思想:特点:作用:二、五四运动(1919.5.4—6月)1. 阶级属性:2. 背景:3. 基本主张:政治:经济:思想:特点:作用:三、国民大革命(1924-1927)1. 阶级属性:2. 背景:3. 基本主张:政治:经济:思想:特点:作用:。

专题八近代中国人民的探索道路第一节太平天国运动(wcsz)

专题八近代中国人民的探索道路第一节太平天国运动(wcsz)

第1讲太平天国运动【课程标准】: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一、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1)根本原因:腐朽的封建统治和沉重的剥削导致阶级矛盾激化。

(2)外部原因: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新的灾难。

鸦片战争以后,鸦片走私更加猖獗,白银外流加速,银价激涨;洋货大批涌人东南各省,手工业者纷纷破产;巨额战争赔款分摊到参战省份,各级官吏乘机搜刮百姓。

加重对农民的剥削,民族矛盾激化阶级矛盾,(3)直接原因:自然灾害严重。

(4)理论的创建:洪秀全将基督教与中国的民间宗教相结合,创立了拜上帝会的组织。

二、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1、1851年,金田起义——兴起1851年1月,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洪秀全宣布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2、永安建制——初步建立政权(封王建制,展示《永安封王表》)3、北上进军1852年春,太平军从永安突围北上,出广西入湖南。

1853年初,太平军攻克武汉三镇,声威大震。

4、1853年,定都天京1853年春,太平军攻克南京,改名为天京,定为都城,正式建立政权,同清政府的北京政权遥相对峙,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5、北伐西征6、1856年,东征,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全盛时期7、1856年,天京变乱,领导集团内讧(1)原因:①领导者被胜利冲昏头脑,革命进取心逐渐减退;②封建特权思想膨胀,相互猜忌和争权夺利。

③其根本由于在于农民阶级的阶级局限性【知识链接】农民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作用和局限性(1)作用:农民阶级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受本国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具有革命性。

沉重地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客观上起了阻止中国殖民地加速的作用,同时也为近代化减少了阻力。

(2)局限性:①从经济上看,农民是分散的个体小生产者,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②从政治上看,提不出切实可行的革命纲领。

③从思想上看,农民缺乏科学的世界观,不能用科学理论作指导,多用迷信宣传和组织群众。

近代中国人民对救国之路的探索

近代中国人民对救国之路的探索

近代中国人民对救国之路的探索
近代中国人民对救国之路的探索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经历了几代人不断努力的探索,踏上了救国之路的艰辛旅程。

在曲折的过程中,许多伟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家献出了血汗、眼泪和生命,最终使中国登上了崛起的道路。

一方面,在清朝时期,中国人民就发起了“崇尚文明,弃开污秽”的反对外来侵略的义和团运动。

它通过发出呼吁,强调国家统一和英勇的革命精神,以及加强政府的管理体制,使中国在面对外来侵略者的压力下站稳脚跟。

另一方面,新中国创立后,中国社会政治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人民开始从政治民生上取得重大进步。

他们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执行社会主义改革方面取得了成功,使中国迅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此外,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在政治体制改革、社会结构改革以及文化教育方面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特别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的艰苦努力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综上所述,中国人民踏上了救国之路,靠着他们的勇气与智慧,取得了不朽的功勋,见证了近代中国从封建小国走向强国的崛起。

近代中国人民的探索与抗争

近代中国人民的探索与抗争

近代中国人民的探索与抗争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凤凰涅磐、浴火重生的历史。

从1840—1949的110年间,中华民族经受了六次大规模的侵略:鸦片战争(1840—184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中法战争(1883—1885)、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日本侵华战争(1931—1945)。

中国社会各阶层、阶级为挽救民族危亡也相应地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抵抗外辱的斗争。

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义和团运动(1900—1911)鸦片战争风云变,天灾人祸民倒悬。

太平天国洪秀全,揭竿而起在金田。

以洪秀全为首的中国农民阶级风云际会在金田村,进行北伐、西征,使农民战争的风暴席卷全国;颁布《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提出了一整套的改造中国的方案,掀起了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但由于农民阶级的阶级局限,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

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侵华方式由商品输出为主变为资本输出为主。

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中国人民掀起了反帝爱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被列宁称为“亚洲觉醒”。

地主阶级:洋务运动(1861—1895)军工民用筹海防,甲午战火终成灰。

面临着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外患、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内忧,曾国藩、李鸿章、慈禧太后发起了洋务运动。

他们创办近代军事工业、近代民用工业、近代教育、筹划海防,大有“中兴”之势,但植根于封建社会的“土壤”呼吸着外国资本主义“空气”的“洋务之花”最终没能结出中国近代化“强盛之果”,只能伴随着甲午战争日本军舰的隆隆炮声惨烈的凋谢了。

民族资产阶级:维新派:戊戌变法(1898);革命派:辛亥革命(1911);激进派:新文化运动(1915)甲午战败,《马关条约》的签订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也警醒了睡梦中的中国人。

康、梁等维新人士发起了戊戌变法运动,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进行了改革,由于触动旧贵族、大官僚的利益和急于求成等各方面原因,随着戊戌政变而草草收场,但“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豪情却鼓舞着一代代的中国人奋勇向前。

近代中国探索史

近代中国探索史

近代中国探索史中国各阶级或阶层进行了哪些抗争和探索,结果如何?1、抗争——压迫愈深,反抗愈烈,中国人民为反抗国内外反动势力,改变屈辱地位,进行了长期不屈不挠的斗争,近代前期的抗争包括:虎门销烟、三元里人民抗英、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中爱国军民的抵抗、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2、探索——先进的中国人为了谋求国家独立和社会进步,探索各种道路,这是一个长期的极其复杂的艰苦历程。

主要包括地主阶级抵抗派、洋务派、农民阶级、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民族资产阶级的激进派的救国活动。

3、结果,只有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成功了。

二、农民阶级的抗争┏1841年,广州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1851——1864年,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太平天国运动┗1899——1900年,反帝爱国的农民运动——义和团运动三、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及激进民主主义的探索1、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政治探索——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戊戌变法2、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政治探索——由下而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3、资产阶级激进派的探索——一场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四、地主阶级的探索1、鸦片战争时期地主阶级抵抗派的探索2、19世纪60—90年代,地主阶级洋务派的探索五、无产阶级的探索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马列主义指导下,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二、19世纪中国各种力量对列强侵略的反应1.清政府的腐败与对敌决策的失误清末反侵略的战争中,清政府在和与战的决策上往往举棋不定,徘徊于妥协与抵抗之间。

决策的屡屡失误,是导致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2.民众的自发斗争外国势力的侵略和清政府的妥协,激起了中国人民的自发斗争。

重要的斗争主要有1841年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1895年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和1900年的义和团运动。

3.有识之士的自强运动林则徐在领导禁烟斗争的同时,搜集和研究外国情况,组织人编译出《各国律例》和《四洲志》,成为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近代中国人民探索的特点

近代中国人民探索的特点

近代中国人民探索的特点
近代中国人民经历了漫长而艰辛的探索,其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民族危机与国家命运的紧迫感: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受到严重威胁。

这种民族危机与国家命运的紧迫感促使中国人民不断寻求救国之道,探索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道路。

多种途径与方式的尝试:近代中国人民在探索国家出路的过程中,尝试了多种途径和方式。

既有农民起义、改良主义、实业救国等传统方式,也有马克思主义、无政府主义等新兴思潮。

这些不同的探索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最终都没有彻底解决中国的问题。

阶级斗争与社会变革的交织:近代中国人民的探索过程也是阶级斗争与社会变革的交织过程。

不同阶级之间的力量对比和利益冲突导致了政治动荡和社会变革的频繁发生。

同时,社会变革的结果又会对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产生深远的影响。

传统文化与现代思潮的碰撞:近代中国人民在探索过程中,传统文化与现代思潮的碰撞成为了一个重要特点。

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和吸收现代文明,成为摆在近代中国人民面前的一大难题。

这种碰撞不仅体现在思想层面,也反映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

反帝反封建的双重任务:近代中国人民面临反帝反封建的双重任务。

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和主权,是近代中国历史的首要任务;反对封建主义专制、实现人民解放和民主,是另一个重要任务。

这两个任务的交织使得近代中国人民的探索更加复杂和艰巨。

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进行了怎样的探索其结果如何

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进行了怎样的探索其结果如何

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进行了怎样的探索其结果如何?答1。

太平天国运动1843年,洪秀全撷取原始基督教下层民众要求的平等思想和某些宗教仪式,从农民斗争的需要出发,加以改造,创立了拜上帝教。

1851年1月,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1853年3月,占领南京,定为首都,改名天京,正式宣告太平天国农民政权的建立。

太平军所进行的战争,是一次反对清政府腐朽统治和地主阶级压迫、剥削的正义战争。

1856年上半年,达到了军事上的全盛时期。

《天朝田亩制度》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

《天朝田亩制度》实际上是起义农民提出的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

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社会的基础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表现了广大农民要求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对以往农民战争中“均平富”“等贵贱”和“均平”“均田”思想的发展和超赵,具有进步意义。

《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后期颁布的社会发展方案。

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提倡兴办学校医院和社会福利事业。

1856年天京事变严重削弱了太平天国的领导和军事力量,成为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分水岭。

1864年,太平天国起义失败。

太平天国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腐的统治根基。

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它提出了《天朝田亩制度》,在后期提出《资政新篇》反映了向西方学习寻求出路的一种努力。

同亚洲其它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汇合在一起,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洲的统治。

2。

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是19世纪60年代初兴起的,主张学习西方的武器装备和科学技术,兴办洋务。

主要的官员有:奕欣,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冯桂芬在《校分庐搞议》中提出的指导思想后被概括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三个方面:1>兴办近代企业。

2>建立新式海军3>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因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其次,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赖性.再次,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洋务运动以失败告终.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夏教育资源库
近代中国人民的探索:
(一)地主阶级:
1、鸦片战争中的抵抗派:
中国第一个放眼看世界的人是林则徐;魏源在他编的《海国图志》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2、洋务派:
①代表人物:奕忻、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
②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
③口号:“自强”、“求富”
④作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二)农民阶级:
1、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颁布《天朝田亩制度》,想用“上帝”和绝对平均主义的思想来拯救中国社会
2、义和团:“扶清灭洋”口号来挽救中华民族的危机,其结果只能是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
(三)资产阶级维新派:
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
主张:学习西方,实行君主立宪制,自上而下的进行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以挽救民族危机
作用: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传播,具有爱国和进步作用,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
(四)资产阶级革命派:
代表人物:孙中山、宋教仁、黄兴等
纲领: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为纲领,试图以革命手段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作用: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但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辛亥革命的挫败,证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当时中国是行不通的。

(五)激进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
主张:提出了民主和科学的口号,进行新文化运动
作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促使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六)无产阶级:
代表人物: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等为代表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革命思想: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创建中国共产党,把马列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提出建立农村根据地、开展武装斗争、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主张,消灭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意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使中国人民结束了被压迫、被奴役的悲惨命运,开始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华夏教育资源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