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海陆分布与地形地势

合集下载

【范文】《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教案

【范文】《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教案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教案www.5ykj.com 知识与能力:学会分析海陆分布、地形地势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学生结合实际生活分析影响气候的因素。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知科学世界和生活世界的统一。

重点:学会分析海陆分布、地形地势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难点:地球运动对天气、气候的影响。

课前自主预习案:、同纬度地区,夏季海洋上气温较,陆地上气温较,冬季相反。

2、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的等温室气体急剧增加,是全球气温变暖。

3、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和人类活动都是影响气候的因素。

4、一般来说,坡降水多,坡降水少。

5、我国x疆地区气候干旱,其影响因素是()A、纬度因素B、海陆因素c、地形因素D、洋流因素点拨:x疆身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少,气候干旱。

活动一:海陆分布与气候海洋和陆地的物理性质是:陆地升温快、降温快:海洋升温慢,降温慢读课本83页黑体字,并完成活动。

读图4-24,填写相关内容。

活动二:地形地势与气候小组探究:、读图4-27,看安第斯山东西联测景观有什么不同?东侧:西侧:2、为什么景观会有如此的的差异?提示:分析原因时,可以画图表示哦!活动三:人类活动与气候、小组组织分析:全球性的人类活动对气候的负面影响:2、学生自主学习“地球在变暖”。

课后练兵:、海南岛比黑龙江省温暖的主要原因()A、纬度因素B、地形因素c、海陆因素D、人类活动因素2、防止全球变暖的的最好措施是()A、禁止使用煤、石油等矿产资源B、大力植树种草,扩大绿化面积c、通过科技手段大量投放制冷物质调节气温D、开发新能源或者减少能源使用量3、“山前桃花山后雪”主要反映了()A、地形因素的影响B、纬度因素的影响c、海陆因素的影响D、洋流因素的影响www.5ykj.com。

我国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是

我国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是

我国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是1、我国的位置对气候会有什么影响纬度位置、大气环流、海陆分布、洋流和地形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前二者是全球性的地带性因素,后三者是非地带性因素。

纬度位置是影响气候的基本因素。

因地球是个很大的球体,纬度不同的地方,太阳照射的角度就不一样,有的地方直射,有的地方斜射,有的地方整天或几个月受不到阳光的照射。

因此,各地方的太阳高度角不同,接受太阳光热的多少就不一样,气温的高低也相差悬殊。

一般是纬度越低,气温越高;纬度越高,气温越低。

各地区所处的纬度位置不同,是造成世界各地气温不同的主要原因。

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a.太阳辐射:我国南北共跨约五十个纬度,大陆部分大约从北纬18°至北纬53°,跨了35个纬度。

各纬度太阳高度不同,昼夜长短不同。

因此,各地所获得的热量也不同。

从北向南≥10℃的积温数从2000℃到9500℃,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的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70%以上。

b.季风:我国东临世界最大的洋——太平洋,又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南部。

这样的海陆位置使我国大部分地区受季风的影响。

冬季,在我国以北的蒙古及其邻近地区有一个强大的冷高压与位于北太平洋上的阿留申低压和赤道低压之间,形成了势力强大、干燥寒冷的偏北风,即冬季风。

西部的一些地区由于地势较高,蒙古高压影响较小。

冬季的寒潮天气就是蒙古高压的冷空气迅速南下所形成的。

夏季,在印度北部、巴基斯坦和我国西南一带有一强大的热低压(印度低压),这时在太平洋上有一个北半球最强大的副热带高压即夏威夷高压,从夏威夷高压流向印度低压的热带海洋气团,形成了我国的东南季风。

另外,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向右偏转成西南风。

夏季风影响的范围大致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以东以南地区,这一地区即为我国的季风区。

季风对我国气温的影响:冬季,东部季风气候区由于受到寒冷干燥的极地大陆气团影响,气温比西部大陆性气候区低。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节世界的气候》说课稿(第1课时)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节世界的气候》说课稿(第1课时)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节世界的气候》说课稿(第1课时)一. 教材分析《第四节世界的气候》是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的一节重要内容。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气候的概念、气候类型以及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世界各地的气候特点,掌握气候的形成原因,进而提高对地理知识的兴趣和认识。

本节内容分为三个部分:气候的概念与特性、气候类型、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在气候的概念与特性部分,学生可以通过学习了解到气候是地理环境的基本要素之一,它包括温度、降水、湿度等各个方面。

气候特性则主要体现在地域性、季节性和长期性等方面。

在气候类型部分,学生将学习到世界各地的气候类型及其分布规律。

最后,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部分将引导学生了解气候形成的各种内外部因素,如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地势、洋流等。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地理环境有一定的认识。

但气候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涉及到很多抽象的概念和因素,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和掌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通过观察和分析身边的气候现象,逐步深入理解气候的知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气候的概念和特性,掌握世界各地的气候类型,了解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分析身边的气候现象,培养地理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到气候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提高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气候的概念与特性、气候类型、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2.教学难点: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影响气候的各种内外部因素。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参与。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模型等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世界各地的气候景观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气候现象,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及解答参考

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及解答参考

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地图时,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A、地图是地理学科的重要工具B、地图可以直观地展示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空间分布C、地图只能表示地理事物和现象的静态信息D、地图可以反映地理事物的动态变化2、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对“我国四大区域”这一内容进行讲解时,以下哪种教学方法最有助于学生理解各区域的特点?A、直接讲授法B、案例分析法C、讨论法D、实地考察法3、下列关于地球自转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B. 地球自转的周期是一年C. 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昼夜交替D. 地球自转的角速度是恒定的4、下列关于地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地图是地理信息的图形化表示B. 地图可以直观地展示地理空间分布C. 地图可以反映地理现象的发展变化D. 地图只能用于教学和科研5、下列哪个选项描述了地球自转产生的自然现象?A. 四季更替B. 昼夜长短的变化C. 日食和月食D. 昼夜交替6、在地图上确定某地的位置时,需要使用哪两个坐标?A. 经度和纬度B. 高程和海拔C. 方位角和距离D. 水平距离和垂直高度7、下列关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描述,正确的是:A. GIS是一种用于存储和管理地理数据的计算机系统B. GIS是一种用于分析地理现象的数学方法C. GIS是一种用于绘制地图的软件工具D. GIS是一种用于研究地球物理现象的仪器8、以下哪项不属于初中地理教学的基本原则?A.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B.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C. 强调学科知识体系的完整性D. 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9、下列哪一项不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A. 纬度位置B. 海陆分布C. 地形地势D. 人口密度 10、地球表面最大的板块是哪一个?A. 非洲板块B. 南极洲板块C. 太平洋板块D. 北美板块11、在地理教学中,教师通过展示不同地区的自然景观图片,引导学生分析其地理特征,这种教学方法属于:A. 讲授法B. 案例分析法C. 问题探究法D. 演示法12、在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中,以下哪项内容不属于教师需要掌握的知识领域?A. 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B. 地理教学方法和技巧C. 学生心理发展和学习策略D. 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知识13、关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下列哪一项描述是正确的?•A)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从东向西。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什么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什么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什么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位置、大气环流、海陆分布、洋流和地形。

纬度位置是影响气候的基本因素。

各地区所处的纬度位置不同,是造成世界各地气温不同的主要原因。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什么1影响气候的五大因素1、纬度位置。

通常情况下,赤道地区降水最多,两极附近降水最少。

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较多,西岸降水较少。

因地球是个很大的球体,纬度不同的地方,太阳照射的角度就不一样,有的地方直射,有的地方斜射,有的地方整天或几个月受不到阳光的照射。

一般是纬度越低,气温越高;纬度越高,气温越低。

2、大气环流。

是形成各种气候类型和天气变化的主要因素。

大气环流的表现形式有行星风系、季风环流、海陆风、山谷风等,人们平常讲的大气环流,主要是指行星风系。

在不同气压带和风带控制下,气候特征,尤其是降水的变化有显著的差异。

加之风带和气压带随季节的移动,从而形成各种不同的气候类型。

3、海陆分布。

海陆分布改变了气温和降水的地带性分布。

由于海洋和陆地的物理性质不同,在强烈的阳光照射下,海洋增温慢,陆地增温快;阳光减弱以后,海洋降温慢而陆地降温快。

温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较多,内陆地区降水较少。

在相同的纬度,处于同一气压带或风带控制之下的地区,由于所处的海陆位置不同,形成的气候特征也不同。

4、地形地势。

地形是一个非地带性因素,不同的地形对气候有不同的影响。

在同一纬度地带,地势越高,气温越低,降水在一定高度的范围内,是随高度的升高而增加。

通常情况下,山地迎风坡降水较多,背风坡降水较少。

5、洋流因素。

洋流对其流经的大陆沿岸的气候也有一定的影响。

暖流对沿岸地区气候起到增温、增湿的作用。

如西欧海洋性气候的形成,就直接得益于暖湿的北大西洋暖流。

寒流对沿岸地区的气候起到降温、减湿的作用。

如大陆西岸的寒流(南半球)对澳大利亚西海岸、秘鲁太平洋沿岸荒漠环境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湘教版知识点汇总

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湘教版知识点汇总

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湘教版)知识点汇总第四章天气与气候一、多变的天气1、天气⑴含义:是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阴晴、风雨、冷热等大气状况。

⑵特点:短时间(时间)、相差大(空间)、变化大(变化)⑶影响:天气对交通、生活、农业生产、军事等人类活动有着深刻的影响。

2、气候⑴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

例如,昆明四季如春等。

⑵气候的两个要素:气温和降水⑶气候与天气的差异:3、天气预报和常用天气符号⑴天气预报:是气象工作者通过对天气资料的分析,发布将要出现的天气状况。

⑵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世界各地获取气象信息一卫星传输接收一对信息加工处理一分析判断得出结论一预报⑶天气预报的形式:电视、报纸、互联网、广播、手机短信、电话⑷天气预报的内容:①卫星云图: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白色表示云区②城市天气预报:说明一日内阴晴、风、气温和降水等常规情况,另外还有沙尘暴、空气质量、海浪、冰雹、大雾等特殊预报。

⑸常用的天气符号*暗总黄M 4用L―风画风5痢罄后§ 抻端及用中心际殖s由圜奇廉$扬生夕由附3印加摘牌营导强沙强暴4、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评价空气质量的方式: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用污染指数来表示。

污染指数小,对人体健康有利;污染指数大,对人体健康有害。

二、气温和降水1、气温(1)气温:空气的温度,常用℃表示。

日平均气温=一日内气温观测值之和:观测次数月平均气温=一月内日平均气温之和:当月天数年平均气温=一年内月平均气温之和:月数(12)(2)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气温影响人们的穿衣、饮食、住房、农业和交通等。

(3)气温日变化①概念: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

②变化特点:一天当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点(14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③气温日较差=最高气温一最低气温(4)年变化①概念: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

②变化特点:南北半球气温的变化正好相反。

陆地上:北半球气温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上:北半球气温8月最高,2月最低。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教学设计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教学设计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教学设计设计理念:本节课的设计以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改变学习方式,构建开放的地理课程。

”作为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课程标准分析:本节课所涉及到的课程标准是: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

对于本条标准的把握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1、影响气候的因素比较多,其中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三个因素是最基本的,也是对气候影响最大的;其他因素因缺少知识基础或难以理解未在标准中列出。

2、“标准”中的“分析”,不必从成因分析来理解,只要学生能比较出影响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即可。

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正由以形象思维为主逐渐转入以抽象思维为主的发展阶段。

因此教学中应结合具体事例及直观的表象信息,来呈现学习内容。

基于此特点,本节课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创设情境,采取体验式学习方式,让学生的参与热情高涨起来。

分析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实际上是分析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在前两节已讲述了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之后,教材对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没有作具体分析,而是设计相应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各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在此基础之上,集湘教版本之所长,选取最有代表性的素材,丰富并“活化”教材,为学生提供一种更优化的教学资源。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分析地球形状和地球运动对气候的影响。

2、了解地球运动对天气、气候的影响,并能举例说明。

过程与方法:结合实际生活分析影响气候的各种因素。

在教师的演示中培养观察能力和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认知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统一。

2、了解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树立气候变化的全球观念及关心环境从我做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重点:学会分析地球形状、地球运动、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地势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了解地球运动对天气、气候的影响,并能举例说明。

教学难点:地球运动对天气、气候的影响。

地理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综合讲练(湘教版)专题13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解析版)

地理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综合讲练(湘教版)专题13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解析版)

专题13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知识概括1、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海陆分布、地形地势、人类活公转时的重要特征:地球公转时地轴总与公转轨道平面保持66.5度的夹角不变。

5、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回归线和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

①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昼长夜短。

②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昼短夜长。

③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和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点都在赤道上,此时昼夜等长:6、一年内,太阳只能直射一次的地方在南回归线或北回归线上,能直射两次的地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

7、判断影响下列各地气候的主要因素:①天津的降水量比乌鲁木齐多:海陆分布;②青藏高原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地形地势③安第斯山脉南段西侧降水多,东侧降水少:地形地势;④赤道终年炎热,南极洲终年冰雪覆盖:纬度位置8.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1)写出地球公转至A、B位置时北半球的节气:A夏至,B冬至。

(2)地球公转至A时,太阳直射的纬线是北回归线,北极圈内有极昼现象。

此时海南昼夜长短情况是昼长夜短,这一天是在6月22日前后。

(3)在公转轨道外的短线上,用箭头画出地球公转的方向。

地球上的五带1、人们根据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以及是否有极昼极夜现象、是否有太阳直射现象,将地球表面分为五带。

2、五带的特征:有阳光直射现象,气候终年炎热的是热带;有极昼极夜现象,气候终年寒冷的是寒带;既没有阳光直射也没有极昼极夜现象,气候的四季变化明显的是温带。

3、读“地球上的五带”图回答(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五带的名称:A热带,B北温带,C北寒带D南温带E南寒带。

(2)、写出图中数字代表的纬线的名称以及它们的纬度:①北极圈、66.5°N②北回归线、23.5°N③南回归线、23.5°S④南极圈、66.5°S(3)、一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的是A。

八年级科学上册《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教案 浙教版

八年级科学上册《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教案  浙教版

八年级科学上册《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教案浙教版一、教学目标:1. 理解气候的概念和特征。

2. 掌握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包括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地势、洋流等。

3. 能够分析各因素对气候的影响,并运用这些知识解释简单的气候现象。

二、教学重点:1. 气候的概念和特征。

2.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

3. 运用气候影响因素的知识解释简单的气候现象。

三、教学难点:1. 气候因素的相互影响和综合效应。

2. 运用气候影响因素的知识解释复杂的气候现象。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气候的影响因素。

2. 使用案例分析法,结合具体气候现象讲解气候影响因素的作用。

3. 利用多媒体展示图表和动画,帮助学生直观理解气候现象和影响因素。

五、教学准备:1. 多媒体教学设备。

2. 气候影响因素的相关图表和动画。

3. 案例分析材料。

教案内容:第一课时:气候的概念和特征一、导入新课1. 提问:什么是气候?气候有哪些特征?二、新课讲解1. 讲解气候的概念:气候是长时间内气象要素和天气现象的平均或统计状态,是某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

2. 讲解气候的特征:气候具有稳定性、变化性和区域性。

3. 讲解气候与天气的区别:气候是长时间的平均状态,天气是短时间内的气象现象。

第二课时: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一、导入新课1. 提问:影响气候的因素有哪些?二、新课讲解1. 讲解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纬度越高,气温越低;纬度越低,气温越高。

2. 讲解海陆分布对气候的影响:近海地区气候湿润,内陆地区气候干燥。

3. 讲解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山地气候与平原气候差异较大,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4. 讲解洋流对气候的影响:暖流增温增湿,冷流降温减湿。

第三课时:气候因素的相互影响和综合效应一、导入新课1. 提问:气候因素之间是如何相互影响的?二、新课讲解1. 讲解气候因素的相互影响:各因素之间存在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的关系。

2. 讲解综合效应:各气候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特定的气候类型。

初中地理关于“气候”必考点及备考技巧!(附世界各种气候类型分布图)

初中地理关于“气候”必考点及备考技巧!(附世界各种气候类型分布图)

初中地理关于“气候”必考点及备考技巧!(附世界各种气候类型分布图)命题点1、主要气候类型、特征及分布。

2、气候的两大基本要素是气温和降水,影响气候的因素:纬度、海陆、地形等。

3、气候与人类的关系;全球气候变暖对全球的影响。

考点归纳考点一、天气和气候1、天气指某一个地方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

特点是多变。

如:狂风暴雨、风力大等。

2、气候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状况。

特点是有相对的稳定性。

如:炎热干燥,冬冷夏凉等。

3、识记常用的天气符号,会读简易天气预报图。

考点二、气温和降水1、气温(1)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从低纬度向高纬度气温逐渐降低;同纬度的陆地和海洋气温不同。

(2)北半球一年当中平均气温最高是七月,最低是一月;南半球则相反。

2、降水(1)降水的三种形式: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2)世界上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赤道地带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降水少;中纬度内陆地区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

3、气候资料的表示方法气候资料用表格、坐标图和等值线图等表示。

考点三、影响气候的因素1、影响气候的因素有: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海陆分布、地形地势、人类活动等。

2、地球的运动自转:地轴自西向东——昼夜交替公转:太阳自西向东——四季变化3、五带划分(1)热带:回归线之间23.5°N-23. 5°S(太阳光有直射)(2)北温带: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23. 5°N-66. 5°N(有四季变化)(3)南温带:南回归线与南极圈之间23. 5°S-66. 5°S(有四季变化)(4)北寒带:北极圈内66.5°N-90°N(有极昼、极夜)(5)南寒带:南极圈内66.5°S-90°S(有极昼、极夜)注意:从五带分布来看,非洲最热,南极洲最冷。

4、海陆分布:纬度相同地方,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则相反。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内陆 降水少
海陆因素
沿海 降水多
海洋
1.对气温的影响(原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
冬季:海洋气温高,陆地气温低。
2.对降水的影响
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想一想
(1)A是 大西 洋,B是 太平洋。
(2)C、D两地中,降水较多的是 D 地,其 原因是 D地位于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 (3)图中各点,气温 年较差最大的是 C 地。 A C D E 。 B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一、影响气候的因素
为什么世界的气候会千差万别呢?
纬度位置
海陆分布 地形地势
洋流 人类活动
气温 降水
造成世界各地气候差异的因素 非常复杂,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 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地形等。
1、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
今天中
是啊,不过早晨
来的时候还挺凉
午真热
啊!
呢。
我国最北的 漠河纬度高, 夏季短,冬 季长而寒冷
米 4000 3000
2000 1000
地形对降水的影响

迎风坡 多雨
背风坡 少雨
暖湿气流
0
材料分析:我国雨量 最多的地方是台湾岛 上的火烧寮,这里年 降水量最多达8000毫 米,而在它的背侧降 水只有1000毫米左右。
B
A
地形与降水
思考
A、B两点纬度位置相同,但降水量 差别很大,与什么因素有关?
全球气候变暖
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炭 等,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会产生大量 的二氧化碳,即温室气体,这些温室气体 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透过性, 而对地球发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吸 收性,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 导致地球温度上升,即温室效应。全球变 暖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 消融、海平面上升等,不仅危害自然生态 系统的平衡,还威胁人类的生存。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教案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教案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气候的定义及其重要性;(2)掌握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包括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地势、洋流和人类活动等;(3)能够分析各因素对气候的影响程度。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对气候现象的感知能力;(2)运用地理信息技术的手段,展示气候分布和变化规律;(3)采用案例分析法,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保护意识;(2)提高学生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关注度,增强责任感;(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究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2)各因素对气候的影响程度;(3)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 教学难点:(1)气候系统及其复杂性;(2)气候变化的规律及预测。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 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气候案例,分析影响气候的因素及其作用;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4. 地理信息技术应用: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展示气候分布和变化规律。

四、教学准备1. 教学素材:图片、视频、案例资料等;2.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地理信息系统软件;3. 学习任务单:用于学生分组讨论和记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引出本课主题《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2. 讲授新课:分别讲解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地势、洋流和人类活动等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并结合案例进行分析;3.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并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展示气候分布和变化规律;4.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5. 课后作业:布置思考题,让学生进一步探究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六、教学延伸1. 开展课外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气候调查,了解当地气候特点及变化趋势,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2. 项目研究:让学生选取一个气候问题,如全球变暖、干旱等,进行项目研究,深入了解其成因、影响及应对措施;3. 参观气象站:安排学生参观气象站,了解气象工作者的工作内容及气象观测设备,增进对气候科学的认识。

初中地理_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地理_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课题: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二)课型:新授课一、教学目标:1.知道并能简单分析海陆分布对气候的影响。

2.能举例说明地形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

3.认识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树立气候变化的全球观念及关心环境从我做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1、海陆分布对气候的影响2、地形对气候的影响三、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比较法、讨论法、归纳法等什么?【学生小组内合作交流与展示】知识一:海陆分布影响气候1.教师出示水和沙土的实验图,让学生总结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即陆地受热快,散热也快;海洋受热慢,散热也慢。

2.教师出示世界1月气温分布图和世界七月气温分布图,并在北半球标注出同纬度的两个点A点和B点,让学生找出问题答案,从而得出结论:同纬度的陆地和海洋,冬季海洋气温高,夏季陆地气温高。

3.教师出示下图,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得出结论:同纬度地区,沿海地区温差小,内陆地区温差大。

4.教师出示下图,让学生复习知识:一般来说,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巩固练习】(1)观察:A与B气温较高的___。

(2)若上图为夏季,甲区与乙区,代表陆地的是____,代表海洋的是_____(3)若上图中,甲为陆地,乙为海洋,则为______季节.知识二:地形地势影响气候1.教师出示山的雪线图,让学生回答下列问题(1)观察山的阳坡和阴坡雪线高低有何不同?(2)雪线的高和低各说明什么?(3)你能得出什么结论?生:山的阳坡温度高,阴坡温度低。

2.教师出示南美洲地形图,让学生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与B在位置上有什么区别?(2)观察A与B的降水柱状图,分析它们之间的区别?(3)你能得出什么结论?生:山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3.教师出示下图,让学生回答下列问题(1)同纬度的重庆与峨眉山,它们的海拔各是多少?(2)它们的气温各是多少?(3)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巩固练习】上图中,甲为_____坡,降水______;若甲地气温为15℃,则山顶乙地的气温约是______ ℃。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教案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教案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气候现象的概念;(2)掌握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如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地势、洋流等;(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分析实际例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2)运用地图和图表,培养学生的读图和绘图能力;(3)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2)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好奇心;(3)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气候现象的概念;(2)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3)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

2. 教学难点:(1)影响气候因素的综合分析;(2)气候现象与天气现象的区别。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气候现象的概念,介绍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例子,引导学生理解气候现象与影响因素的关系;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4. 图表分析法:运用地图和图表,培养学生的读图和绘图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制作气候现象和影响气候因素的课件;2. 地图和图表:准备相关地区的地图和气候类型分布图;3. 实际例子:收集不同地区的气候现象实例;4. 小组讨论材料:准备小组讨论的问题和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气候现象的短片,引导学生思考气候现象的特点和影响因素;2. 讲解气候现象的概念:介绍气候现象的定义和特点;3. 介绍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讲解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地势、洋流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4. 分析实际例子:展示不同地区的气候现象,引导学生分析影响气候的因素;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7.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气候现象的概念和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8. 布置作业:设计相关作业题,巩固所学知识。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公开课教案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公开课教案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公开课教案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气候的定义和重要性。

2. 激发学生对影响气候因素的兴趣。

教学内容:1. 气候的定义和重要性。

2. 影响气候的因素概述。

教学活动:1. 引入气候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气候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

2. 提问学生:你们认为哪些因素会影响气候?3. 展示气候对生活的影响,如农业、旅游等。

第二章:纬度位置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

2. 学会使用经纬度地图。

教学内容:1. 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

2. 经纬度地图的使用。

教学活动:1. 讲解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如热带、温带、寒带气候。

2. 让学生观察世界气候分布图,找出不同纬度位置的气候类型。

3. 练习使用经纬度地图。

第三章:海陆分布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海陆分布对气候的影响。

2. 学会分析海陆分布对气候的影响。

教学内容:1. 海陆分布对气候的影响。

2. 分析海陆分布对气候的影响。

教学活动:1. 讲解海陆分布对气候的影响,如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的气候差异。

2. 让学生分析不同海陆分布地区的气候特点。

3. 观察世界地图,分析海陆分布对气候的影响。

第四章:地形地势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

2. 学会分析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

教学内容:1. 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

2. 分析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

教学活动:1. 讲解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如高山、平原地区的气候差异。

2. 让学生分析不同地形地势地区的气候特点。

第五章:人类活动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2. 学会分析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教学内容:1. 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2. 分析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教学活动:1. 讲解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如工业化、城市化等。

2. 让学生分析不同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3. 观察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分析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第六章:大气环流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教案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教案

第三节《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教案教材分析:《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从影响全球气候的基本因素一一太阳辐射入手,总结出了由于地球在宇宙中的状态(形状、运动)造成了各地太阳辐射的不同,进而出现了从低纬度向高纬度气候的纬度变化规律;知识处理上,主要采用地图和思考题相结合的形式,注重培养生的思考与分析能力,防止提供给生枯燥的结论。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 .会分析地球形状、地球运动、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地势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2 .了解地球运动对天气、气候的影响,并能举例说明。

过程与方法目标:结合实际生活分析影响气候的各种因素。

在教师的演示中培养观察能力和探究能力。

教学重点:会分析地球形状、地球运动、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地势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了解地球运动对天气、气候的影响,并能举例说明。

教学难点:地球运动对天气、气候的影响。

(第一课时)导入新课:出示“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 说出赤道和两极气温和降水方面的不同。

(赤道地区气温高降水多;两极地区气温低降水少。

)设问:大家想一想,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世界气候的千差万别呢?一、地球的形状与气候目标要求:让学生明白正是由于地球的形状导致了各地太阳高度的不同,从而造成了纬度位置不同的地方获得太阳辐射的不同,那么气候条件不同,如果地球为一平面那么不然。

师:从早晨到中午到晚上感受到的气温变化怎样?生:早晨冷、中午热、晚上冷。

师:为什么早晨、晚上冷,中午热?活动:想一想早上我们影子的长短和感觉到的气温高低与中午时有什么不同?(早上影子长,气温低;中午影子短,气温高。

)演示:观察手电筒照射到黑板上的情况,比拟直射与斜射照射面积的大小和明亮程度一一直射时照射的面积小但明亮度大。

做一做:动手在练习本上画出近似为平行直线的太阳光照射到球面上,观察每条光线与球面交角的大小。

(平行的太阳光照射到球面上时,各地的太阳高度角不同,获得的太阳热量不同,气温高低不同。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6月22日 夏至
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 北半球昼短夜长
12月22日 冬至
太阳直射在赤道
9月23日 秋分 北半球昼夜平分
1、地球公转的方向是 自西向东;
2、地球公转的周期是
一年 ;
3、地球的公转产生了 _四_季__更_替______现象;
4、地球公转的轨道平面与地轴总是保持66.5度 的交角。
5、厦门5月1日昼夜长短的情况怎样?昼长夜短
即气温由赤道 向两极递减。
精选课件
12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太 阳 光 线
由于地球是个球体,太阳高度从低纬地区向高纬
地区递减,使太阳辐射强度也从低纬地区向高纬地区
递减,从而导致气精温选课从件 低纬向两极逐渐降低。
13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1)读右图,A、B两处中哪 一处的太阳高度大?哪一处单位 面积获得的太阳光热多?
热__带__少,气候 _寒_冷___ 季节变化_大__
精选课件
29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5)将地球上的五带与其气候特征用直线连接起来。
热带
气候的四季变化明显
北温带和南温带
气候终年炎热
(6)在地北球寒上带的和五南带寒中带,非洲大部分地区位于气哪候一终个年带寒?冷欧洲大部分地区位 于哪一个带?在七大洲中,绝大部分位于南寒带的是哪一个洲?
精选课件
不会一样。左图 阳光直射沙土, 获得光热多,温 度高,右图阳光 斜射,温度低。
7
假如这是一束阳光,哪里更热?
斜射
太阳高度 角
更热 直射
太阳高度(角): 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
精选课件
8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直射:照射面积小 →光束集中 →太阳辐射强

2.6-2.7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我国的气候特征与主要气象灾害(解析版)

2.6-2.7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我国的气候特征与主要气象灾害(解析版)

2.6-2.7 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我国的气候特征与主要气象灾害【知识网络】【知识掌握】一、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1、气候是某一地区长时间的天气特征,它包括天气的平均状况和极端状况。

天气是短时间的大气状况。

(1)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A.纬度位置不同的大地区,由于接受太阳辐射的量不同,使得它们在地球上所处的温度带位置也不同。

B.四季分明(夏季高,冬季低)(2)海陆性质对气候的影响同一纬度的海洋和陆地,冬季降温幅度较大的是陆地;夏季升温幅度较大的是陆地。

这是由于海洋和陆地在比热性质上的差别造成的。

同一纬度,离海洋较近的地区气温年较差较小,反之,离海洋较远的内陆地区气温的年较差较大。

此外,海洋上水汽充足,空气湿润,因此沿海地区的降水一般要比远离海洋的内陆地区更丰富。

(3)地形对气候的影响A.迎风坡:吹来的风含有丰富水汽,空气受阻上升→遇冷凝结→降水;天气湿润,降水多,植被茂盛。

背风坡:空气下沉,干燥少雨,植被低等,植被单调。

B.海拔高:温度低,植被稀少;海拔低:温度高,植被茂盛。

如: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4)季风对气候的影响季风是在不同的季节里风向相反或近于相反的风。

季风产生的机理:因为海水比热比砂石大。

夏天:海水不易升温,温度比陆地温度低,形成高压区,陆地形成低压区,风从海洋吹向内陆,形成东南季风(偏南风)。

冬季:相反二、我国的气候特征与主要气象灾害1、我国气候可以分为:季风区: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我省)温带季风气候;非季风区:温带大陆气候、高原高山气候。

2、冬季,我国盛行北方吹来的寒冷干燥的偏北风,气温低,降水少。

夏季,我国盛行海洋吹来的温暖湿润的偏南风,气温高,降水充沛。

3、我国灾害性天气有台风,寒潮,洪水。

主要原因:乱砍乱伐,回湖造田,环境污染【例题精析】例1.以下词语中,用于描述气候的是()A.阴转多云B.鹅毛大雪C.长夏无冬D.雷电交加【答案】C【解答】A、阴转多云是短时间内的,属于天气,A错误,不符合题意;B、鹅毛大雪是短时间内的,属于天气,B错误,不符合题意;C、长夏无冬是长时间的,属于气候,C正确,符合题意;D、是短时间内的,属于天气,D错误,不符合题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脉对太阳辐射的屏障作用,阳坡、阴坡
地形地势
山脉对低层空气运动的阻挡作用、迎风坡
气温随着地势的增高而降低 通过改变地面状况,影响局部地区气候 在人口密度大、工业集中的城市,形成城市热岛效应
人类活动
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急剧增加,使全球气温升高,旱涝等灾害频 发
随堂演练
1.世界气温由低纬向高纬度逐渐降低,主要受下列哪种因素 的影响( A ) A.地球形状 C.地表起伏 A.热带都在低纬地区 B.温带都在中纬地区 C.高纬都在寒带地区 D.低纬都在热带地区
①大量燃烧矿物能源②火山喷发③过度发展核电④过度砍伐森林
读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两分两至位置示意图,回答1~2题。 1.图中表示春分日时地 球位置的是 ( ) D A.① B.② C.③ D.④
2.当地球位于③位置时, 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 )A A.冬季 B.春季 C.夏季 D.秋季
我是文本框
我 是 文 本 框
近海迎风地区降水多。 一般来说,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小,气温年较差小,内陆地区昼夜温 差大,气温年较差大。
(1)如图,山麓B处与山顶A处的相对高度为5 000米。如果 B处的气温为20℃,那么A处的气温大约是多少? -10℃ (2)分析下表各种气候现象的主要影响因素, 并填入相应的表格中。 A 气候现象 天津的年降水量比乌鲁木齐多 影响因素
海陆位置 地形地势
B
青藏高原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 地方
赤道地区终年炎热,而南极大陆 终年冰雪覆盖
地球形状 纬度位置
人类活动与气候
大量燃烧煤、石油、天然气 森林被大量砍伐 大气中二氧化 碳含量增多
温室效应使大 气温度升高
沿海低地 被海水淹没
两极冰川融化, 海平面上升
对策
Hale Waihona Puke ①低碳生活; ②植树造林。
课堂小结
影响因素 地球形状 影响表现
纬度的增高,太阳高度变小,太阳辐射的强度逐渐降低 地球自转,改变一个地方的太阳辐射强度 地球公转,形成春、夏、秋、冬四季,昼夜长短变化、五带 夏季海洋气温低,陆地气温高,冬季相反
影 响 气 候 的 主 要 因 素
地球运动
海陆分布
陆地月平均气温最高和最低的出现在7月和1月,海洋在8月和2月
B.地球运动 D.海陆分布
2.下列关于五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3.某校举办登山活动,出发时测得山脚处气温是28℃,登上 山顶后测得山顶的气温是22℃,根据所学知识,此次活动登
高了( A ) A.1000米 C.600米
B.800米 D.100米
D

4.大气中CO2增多的主要原因是( A.①② C.②③ B.①③ D. ①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