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和无机盐的调节习题
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 课后作业

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课后作业1.如图表示人体血液流经肾脏的简要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是()A.血液中葡萄糖、血浆蛋白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B.抗利尿激素作用的靶细胞包括肾小管细胞和集合管细胞C.血液中的血细胞、蛋白质、无机盐等不会进入肾小囊D.饮水不足时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肾小管重吸收水的能力增强答案B解析血液中葡萄糖、血浆蛋白属于内环境的成分,A错误;抗利尿激素能促进肾小管细胞和集合管细胞对水的重吸收,其作用的靶细胞是肾小管细胞和集合管细胞,B正确;正常情况下,血液中的血细胞、蛋白质不会进入肾小囊,而水和无机盐等会进入肾小囊,C错误;饮水不足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肾小管重吸收水的能力增强,尿量减少,D错误。
2.如图为水盐平衡调节机制示意图,请据图判断A、B、C依次是()A.抗利尿激素渴觉中枢肾小管、集合管B.渴觉中枢抗利尿激素肾小管、集合管C.抗利尿激素肾小管、集合管渴觉中枢D.渴觉中枢肾小管、集合管抗利尿激素答案C解析水盐平衡调节的具体过程分析如下:3.宇航员在太空时有非常明显的失重感,失重时人体的液体静压丧失。
人体的感受器受到体液增加的刺激,机体通过体液调节系统减少体液,出现体液转移反射性多尿,导致水盐从尿中排出。
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和稳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水盐从尿中排出使渗透压的稳定遭到破坏,会引起代谢紊乱B.液体静压丧失,导致腿部体液转移到人的身体上部,出现鸟腿现象(腿部变细)C.盐从尿中排出时会导致大量水分丢失,可能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增加D.内环境稳态只在神经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就能维持答案D解析内环境是在神经—体液—免疫调节下维持相对稳定状态的,D错误。
4.下图是抗利尿激素的调节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血量随着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增加而增加B.下丘脑产生神经冲动传至垂体,产生抗利尿激素C.抗利尿激素分泌的调节方式属于负反馈调节D.抗利尿激素的分泌是神经—体液调节的结果答案B解析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分泌,垂体释放的,B错误。
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

纠错演练
1 . 下列关于人体内水和无机盐平衡的叙述,正 确的是( A )。 A .人体内水的主要排出途径是通过汗腺分泌 汗液排放 B.K+对维持细胞外液的渗透压起着决定性的 作用 C . Na + 的排出特点是多吃多排、少吃少排、 不吃也排 D.肾脏排尿的主要意义是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物质合成时产生水:如蛋白质、多糖、ATP、 DNA、RNA的合成 物质分解时产生水:如有氧呼吸
讨论1:有人说:“一个人一天内不吃饭、不喝 水,但只要没有大、小便,就可以维持体内水 和无机盐的平衡”,这种说法对吗? 答案:不对。因为一个人不可能没有大小便,尤 其是小便。即使不排便,体内的水和无机盐也 会从其他途径(如呼吸、皮肤蒸发等)排出,使水 盐平衡遭到破坏。 讨论2:正常人容易缺乏的是钠盐,还是钾盐? 长期禁饮食的病人应注意补充哪些盐分? 答案:正常人容易缺乏的是钠盐,长期禁饮食的 病人在补充钠盐的同时,应适当补充钾盐。
试管3′
/ 1 mL
60 ℃热水 5 min 1′号注入1号 60 ℃ 5 min 1滴
冰块 5 min 3′号注入3号 冰块5 min 1滴
4 5
6
7
不变蓝
变蓝
变蓝
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酶的活性
1.实验时间的控制:在不同的温度变量下的实验过 程中,控制的时间应该为 5 min ,为保证新鲜淀粉酶 对淀粉发挥催化作用所必需的时间。 2.本实验应控制单一变量温度,其他条件(如pH、 酶浓度、底物浓度)应控制相同。 3.本实验不能选用斐林试剂,因为斐林试剂与还原 糖只有在加热条件下才能生成砖红色沉淀,而该实验 需严格控制不同的温度。
调节方式:激素调节
调节激素:
醛固酮
调节
过程
水盐平衡的意义
《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和调节》同步练习(1)

《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和调节》同步练习重庆49中张运安(时间45分钟满分100)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人体所需水分的主要来源是、。
人体排出水的最主要的途径是。
2.Na+的主要来源是,主要排出途径是,排出量摄入量。
3.K+的排出特点是。
4.当人饮水不足、体内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时,都会引起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使下丘脑的中压力感受器受到刺激并产生兴奋传至大脑皮层产生,直接调节水的摄入量;同时由下丘脑细胞分泌,并由垂体后叶释放的增加以减少尿的排出。
5.当血钾含量升高或血钠含量降低时,可以刺激肾上腺分泌增加,从而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重吸收和K+的分泌。
二、选择题:(每题5分,共50分)6.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对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意义。
下列关于人体内水盐平衡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Na+来自饮食,主要通过汗腺排出B.K+排出的特点是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不排C.寒冷环境中人体内多余的水分只从肾、肺和消化道排出D.调节水盐平衡的主要激素是抗利尿激素和醛固酮7.被切除某一内分泌器官的褐家鼠会很快死亡,若补充大量盐水可维持生存。
切除的这一内分泌器官最可能是A.甲状腺B.胰腺C.肾上腺D.脑垂体8.大面积烧伤病人由于严重脱水,使血钾升高,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此时血液中A.抗利尿激素浓度增加,醛固酮浓度增加B.抗利尿激素浓度减少,醛固酮浓度增加C.抗利尿激素浓度增加,醛固酮浓度减少D.抗利尿激素浓度减少,醛固酮浓度减少9.正常情况下,人体摄入和排出的无机盐是保持平衡的。
若只饮水不进食,则A.K+排出量大于正常情况下的排出量B.K+排出量等于正常情况下的排出量C.K+排出量小于正常情况下的排出量D.K+排出量等于零10.调节人体水和无机盐平衡最重要的器官是A.汗腺B.肾C.大肠D.肺11.某人患急性肠胃炎引起腹泻,医生给予补充生理盐水,其首要目的是A.提供能量B.提供营养C.维持水分代谢的平衡D.维持无机盐代谢的平衡12.患急性肠胃炎可造成机体严重脱水的最主要原因是A.喝的水随粪便排出B.病人喝水太少C.病人出汗过多D.胃肠道不能正常吸收水13.下列关于人体内水和无机盐平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长期不能进食的病人应当补充钾盐B.K+对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起着决定性作用C.Na+几乎全部由小肠主动吸收D.肾脏排尿的主要意义是维持内环境稳态14.下列情况中,可使尿量减少的是A.下丘脑神经细胞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多时B.代谢抑制物根皮苷使肾小管细胞对葡萄糖重吸收发生障碍时C.盐丢失过多使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下降时D.使用甘露醇(一种肾小管能够滤出而不能重吸收的药物)由静脉注入血液15.下列有关人体水分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大量饮水,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B.渴觉中枢兴奋,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C.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则尿量增加D.细胞外液中电解质浓度降低,则尿量减少三、非选择题(本题2小题,每空3分,共30分)16.(15分)下图是狗尿液浓缩实验的结果。
2018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达标训练:(四)水和无机盐的调节含解析

课时达标训练(四)水和无机盐的调节(时间:30分钟;满分: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关于人体水平衡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大量饮水,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B.吃进过咸食物,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C.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则尿量增加D.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则尿量减少2.人在高温作业或剧烈运动后要喝些淡盐水;患急性肠胃炎要及时注射生理盐水;常用0.9%的盐水清洗伤口。
这样做的相关理由不正确的是()A.维持水代谢平衡B.降温消毒C.维持盐代谢平衡D.是细胞的等渗溶液,并有清洁作用3.人长时间运动后,产生口渴感觉的原因是()A.血浆CO2浓度升高B.血浆乳酸浓度升高C.血浆渗透压升高D.血糖浓度升高4.图中曲线表示某健康成年人分别饮1升清水及饮1升生理盐水后的尿生成速率。
错误的叙述是()A.饮清水后约1 h,尿生成速率达到峰值B.饮清水后0.5 h,血液中的抗利尿激素浓度降低C.在3 h内,饮清水较饮生理盐水产生的尿量多D.3 h后两条曲线将不再交叉或重叠5.关于水和无机盐平衡及其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是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B.K+在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上起到决定性的作用C.人体Na+的主要来源是食物,几乎全部由小肠吸收,主要排出途径是皮肤D.人在饮水不足时,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减少6.哺乳动物因长时间未饮水导致机体脱水时,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A.血浆渗透压降低B.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C.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减弱D.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减弱7.如图所示为水平衡调节机理,请据图判断甲、乙、丙依次是()A.抗利尿激素、渴觉中枢、肾小管B.渴觉中枢、抗利尿激素、肾小管C.抗利尿激素、肾小管、渴觉中枢D.渴觉中枢、抗利尿激素、肾小管8.(2011·北京高考)一次性过量饮水会造成人体细胞肿胀,功能受损。
可用静脉滴注高浓度盐水(1.8%NaCl 溶液)对患者进行治疗。
2020年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 课时作业《体温调节水和无机盐的调节》(含答案解析)

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课时作业《体温调节水和无机盐的调节》1.恒温动物之所以能够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其原因是( )A.机体产热大于散热B.机体产热小于散热C.机体产热和散热过程保持动态平衡D.体内物质代谢速率比变温动物快2.有关人体体温调节的描述,正确的是( )A.当体温低于正常值时机体产热加强,散热停止B.机体是以反馈调控方式维持体温稳定的C.低温环境中激素参与体温调节,神经不参与D.高温环境中神经参与体温调节,激素不参与3.当人突然进入寒冷环境中时,相应的反应是( )A.温觉感受器兴奋,皮肤血流量增加B.皮肤血管收缩,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C.皮肤血管舒张,汗腺分泌增加D.酶活性降低,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4.下图表示人体皮肤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维持体温的方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从上图可知,人体在炎热和寒冷条件下均靠体液调节维持体温B.从甲到乙是机体散热的唯一途径,从丙到丁表示机体产热途径C.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体温感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D.甲和丙表示在寒冷环境中,此时人体维持体温消耗的能量少于乙和丁5.当人主要依靠出汗维持体温稳定的时候( )A.外环境温度一定较高B.外环境湿度较大,温度高C.此刻体内产热一定多于散热D.体温一定会升高较多6.下图是健康人由温暖环境突然进入寒冷环境时的体温调节模型。
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B.图中①→③→④→⑤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C.“X”代表的主要生理变化是细胞呼吸增强D.最初的一段时间内,人体产热速率明显大于散热速率7.水盐平衡调节对于维持内环境渗透压具有重要的意义,下列关于水盐平衡调节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正常情况下,内环境渗透压处于一个动态平衡状态中B.渗透压感受器在下丘脑中C.抗利尿激素是由垂体分泌释放的D.人体主要通过改变摄水量和排水量来维持渗透压的动态平衡8.下列有关人体水盐平衡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大量饮水会导致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下降B.抗利尿激素能促进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C.细胞外液的渗透压感受器位于下丘脑D.肾脏是机体调节水分平衡的唯一器官9.下图表示正常人分别快速饮用1 L清水、1 L生理盐水后排尿量和血浆渗透压的变化情况。
水和无机盐的平衡调节

(四)水和无机盐平衡的意义
什么情况下,人会丢失大量水和无机盐(Na+)? 人在高温条件下工作、剧烈运动或患 某些疾病(如剧烈呕吐、严重腹泻)。
若不及时补充水和无机盐,会有何后果? 会导致机体的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 并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加快、四肢发冷等 症状,严重的甚至昏迷等。
怎样缓解上述症状? 及时补充生理盐水。
健康人的血浆、原尿和尿液成分比较表 (g/100ml)%
成分
蛋白质 葡萄糖 无机盐
血浆
8.00 0.10 0.72
原尿
0.03 0.10 0.72
尿液
0.00 0.00 1.10
水
尿素
90
0.03
98
0.03
96
1.80
水平衡的调节
细胞外液渗透压正常
增加饮水 产生渴觉 饮水不足, 失水过多, 食物过咸
6、正常人抽血化验,发现血钾含量增高,此时体内( ) A、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 B、胰岛素分泌量增加 C、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 D、醛固酮分泌量增加 7、人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是在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 共同作用下,主要通过( ) A、皮肤完成 B、肺完成
C、肾脏完成
D、大肠完成
8、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和释放部位分别是( A、肾脏和垂体 C、下丘脑和垂体
练习
2)抗利尿激素对肾脏最明显的作用是( B )
A、增加肾小管对水的通透性
B、增加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
C、增加髓袢升支对水的通透性
D、增加髓袢降支对水的通透性 E、使入球小动脉收缩
练习
3 )对急性肠胃炎患者(高渗性脱水)注 射生理盐水是为了 衡; 维持无机盐的代谢 平
4 )高温作业出汗太多,可能体内缺乏盐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 2.1.2 体温调节、水和无机盐的调节、血糖调节习题(含解析)苏教版必修3

第2课时体温调节、水和无机盐的调节、血糖调节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人体在寒冷环境中身体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皮肤的血流量增多B.汗腺分泌的汗液增多C.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减少D.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素增多答案D2.下列关于人体体温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脑皮层是调节体温的中枢B.温觉感受器只分布于皮肤C.人在剧烈运动时的主要产热器官是骨骼肌D.降低新陈代谢是人在炎热环境中散热的主要方式解析温觉感受器除分布于皮肤,还分布于黏膜和内脏器官中,环境温度变化刺激这些感受器,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会传到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通过中枢的分析、综合,再使有关神经兴奋,进而引起皮肤血管收缩(或舒张)等一系列反应。
人在安静时产热器官主要是内脏,运动时的主要产热器官是骨骼肌。
答案C3.下图表示午餐以后人体血液中血糖和两种激素的含量变化,图中曲线a、b、c分别表示( )A.胰高血糖素、胰岛素、血糖B.胰岛素、血糖、胰高血糖素C.血糖、胰岛素、胰高血糖素D.胰高血糖素、血糖、胰岛素解析激素的含量应比血糖的含量低,故a为血糖;随着血糖含量的升高,胰岛素分泌增加,而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
答案C4.下图表示某人的体温变化曲线,导致AB段和BC段体温变化的事件最有可能是( )A.发热和寒战B.提高环境温度和寒战C.寒战和出汗减少D.剧烈运动和出汗增加解析图示中,AB段说明机体产热大于散热,BC段说明机体散热增强;剧烈运动导致产热增加,出汗增加引起散热增强,符合曲线变化。
答案D5.下列关于人体内水和无机盐平衡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血浆渗透压降低时,引起口渴B.机体失水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C.抗利尿激素使细胞吸水能力增强D.抗利尿激素使细胞吸水能力减弱解析血浆渗透压降低,说明人体摄入的水过多或盐分丢失过多,不会产生渴觉。
当机体失水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使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合成并由垂体后叶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
高考生物小题狂练一刻钟13 理解内环境与稳态调节

高考生物小题狂练一刻钟13 理解内环境与稳态调节(时间:15分钟)1.(2021·浙江6月选考,5)无机盐是生物体的组成成分,对维持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Mg2+存在于叶绿体的类胡萝卜素中B.HCO-3对体液pH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C.血液中Ca2+含量过低,人体易出现肌肉抽搐D.适当补充I-,可预防缺碘引起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答案A解析Mg2+是叶绿素的主要成分,Mg2+存在于叶绿体的叶绿素中,A错误;HCO-3可以中和体液中的酸性物质,对体液pH起重要的调节作用,B正确;哺乳动物血液中Ca2+含量过低,则会出现肌肉抽搐,C正确;I-是合成甲状腺激素所必需的,适当补充I-,可预防缺碘引起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D正确。
2.(2021·长春普高联谊校联考)下列关于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有()①严重腹泻后只需补充水分就能维持细胞外液正常的渗透压②刺激支配肌肉的神经,引起该肌肉收缩的过程属于非条件反射③垂体功能受损的幼犬会出现抗寒能力减弱等现象④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与相应神经递质结合后,就会使突触后膜的电位变为外负内正⑤在寒冷环境中能促进人体代谢产热的激素主要是胰岛素和肾上腺素⑥甲亢病人体内促甲状腺激素的含量低于正常值⑦糖尿病患者体内细胞吸收利用葡萄糖的速率加快A.一项B.两项C.三项D.四项答案B解析严重腹泻后,需补充水分和无机盐才能维持细胞外液正常的渗透压,①错误;反射活动需要通过完整的反射弧来完成,刺激支配肌肉的神经,引起该肌肉收缩的过程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不属于反射,②错误;垂体能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可作用于甲状腺,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从而促进新陈代谢,增加产热,垂体功能受损的幼犬会出现抗寒能力减弱等现象,③正确;神经递质包括兴奋性神经递质和抑制性神经递质两种,其中兴奋性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可使突触后膜的电位变为外负内正,而抑制性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不会使突触后膜的电位变为外负内正,④错误;在寒冷环境中能促进人体代谢产热的激素主要是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⑤错误;甲亢病人体内的甲状腺激素含量高于正常人,当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较高时,可反过来作用于下丘脑和垂体,抑制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因此甲亢病人体内促甲状腺激素的含量低于正常值,⑥正确;糖尿病患者体内组织细胞吸收利用葡萄糖的速率减慢,⑦错误。
围绕水及水盐平衡调节的试题无机盐的吸收、代谢和功能试题

1. 下列关于人体水盐平衡调节的描述,正确的是?A. 主要由下丘脑的渴觉中枢调节B. 饮水不足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C. 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分减少时,尿量减少D. 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2. 在人体水盐平衡调节过程中,不起直接作用的是?A. 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B. 垂体后叶释放的抗利尿激素C. 肾脏的肾小管和集合管D. 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3. 下列关于无机盐在人体内的吸收过程的描述,错误的是?A. 大部分无机盐在小肠被吸收B. 无机盐的吸收一般需要载体蛋白的参与C. 无机盐的吸收方式只有主动运输D. 钙离子和镁离子的吸收受维生素D的影响4. 关于人体中钠离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钠离子是细胞外液的主要阳离子B. 钠离子参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的稳定C. 钠离子参与神经冲动的传导D. 钠离子是细胞内的主要阳离子5. 氯离子在人体中的主要功能是?A. 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的稳定B. 参与肌肉收缩和神经冲动的传导C. 维持细胞内液的酸碱平衡D. 参与血红蛋白的构成6. 钾离子在人体内的主要代谢途径是?A. 通过汗液排出体外B. 通过尿液排出体外C. 通过呼吸作用排出体外D. 在体内被分解为其他物质7. 下列关于人体水盐平衡调节与无机盐代谢的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A. 水盐平衡调节与无机盐代谢完全独立B. 水盐平衡调节会影响无机盐在体内的分布C. 无机盐代谢不受水盐平衡调节的影响D. 水盐平衡调节与无机盐代谢没有直接关系8. 当人体大量出汗导致失水过多时,会发生的生理变化是?A. 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B. 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C. 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能力增强D. 血浆渗透压和细胞外液渗透压都降低9. 钙离子在人体内的主要功能是?A. 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的稳定B. 参与肌肉收缩和神经冲动的传导C. 维持细胞内液的酸碱平衡D. 参与血红蛋白的构成10. 下列关于无机盐在人体内的作用的描述,正确的是?A. 无机盐在细胞内含量很少,所以对人体没有重要作用B. 无机盐是细胞中的能源物质C. 无机盐对于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D. 无机盐与蛋白质的结合没有特异性。
高中生物水和无机盐的作用训练试题2

水和无机盐的作用►题组一水和无机盐的存在形式及功能4.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水。
下列关于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冬季来临时,植物体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例增大导致抗寒性增强B.用H182O浇灌植物,不能在植物体内的(CH2O)中检测到放射性C.有氧呼吸时,生成物H2O中的氢全部来自线粒体中丙酮酸的分解D.细胞在合成ATP以及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中,均有水的产生解析:植物体内自由水含量相对减少,结合水的含量相对增加,即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例降低可导致抗寒性增强,A错误;用H182O浇灌植物,H182O进入植物体后可参与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形成C18O2,C18O2参与光合作用暗反应就可以生成(CH182O),B错误;有氧呼吸时,细胞质基质中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阶段也能产生氢,并参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生成水,C错误;细胞中ATP合成过程脱水,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中的RNA和蛋白质的合成均脱水,D 正确。
答案:D5.下列有关无机盐的说法,错误的是( )A.菠菜中铁的含量较高,所以缺铁性贫血患者可以多吃些菠菜B.含氮的无机盐能促进植物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使枝叶长得繁茂C.玉米与人体相比,人体内钙的含量较高,其主要原因是人体骨骼、牙齿的重要成分是钙盐D.用含有少量钙的生理盐水灌注,蛙心脏可持续跳动数小时,否则,蛙心脏则不能维持收缩,说明钙盐为蛙心脏的持续跳动提供能量解析:从D项的信息可以看出钙盐有维持心脏跳动的功能,但钙盐不能提供能量。
含氮的无机盐为植物生活提供氮元素,能促进植物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使枝叶长得繁茂。
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重要成分,因此,缺铁性贫血患者应该多吃含铁多的食物。
答案:D►题组二联系实际考查水、无机盐的功能6.(2017·河北邯郸联考)下图曲线表示小麦在不同生长时期吸收水和P的量。
以下有关该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小麦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对P的需要量不同B.小麦吸收水和P在生长前期是同一过程,后期不同C.小麦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对水的需要量不同D.小麦吸收水和P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小麦在不同生长时期对水和P的需要量不同,小麦对水和P的吸收不是同一过程,事实上小麦对水和P的吸收形式、原理均不同,小麦对水和P的吸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三)体温调节水和无机盐的调节(含解析)

课时分层作业(三)(建议用时:25分钟)[基础达标练]1.以下关于人体体温的描述,错误的是()A.人体体温是指人体内部的温度B.不同人的体温会因年龄、性别等的不同而存在微小的差异C.同一个人的体温在一日内也有变化,但一般不超过1 ℃D.人体体温会随周围气温的变化而有较大的波动D[人属于恒温动物,在一定范围内,体温不会随周围气温的变化而有较大的波动.]2.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感受器、水盐平衡调节中枢、产生渴感的部位分别位于( )A.下丘脑、下丘脑、下丘脑B.下丘脑、下丘脑、大脑皮层C.下丘脑、大脑皮层、大脑皮层D.大脑皮层、下丘脑、下丘脑B[下丘脑具有细胞外液渗透压感受器,是体温调节、血糖调节和水盐平衡调节的中枢,渴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3.研究发现损伤大鼠的迷走神经会导致其尿量增多,其作用机制不可能是( )A.促进大脑皮层产生渴觉,饮水次数和饮水量增多B.促进垂体相关细胞释放更多的抗利尿激素C.减弱下丘脑细胞外液渗透压感受器的敏感性D.抑制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B[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会导致饮水次数和饮水量增多;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多,会导致尿量减少;下丘脑细胞外液渗透压感受器的敏感性降低,会导致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减少;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会导致尿量增多。
]4.当人主要依靠出汗维持体温稳定的时候()A.外环境温度一定较高B.外环境湿度较大,温度高C.此刻体内产热一定多于散热D.体温一定会升高较多A[皮肤和汗腺是人体的主要散热器官。
皮肤通过辐射、对流和传导的方式直接散热,其散热量的多少,取决于皮肤和环境之间的温差;汗腺通过分泌汗液散热.当外环境温度高于体温时,不能通过皮肤直接散热,只能通过汗腺分泌汗液散热,故选A.]5.某人因轻度食物中毒,引起呕吐、腹泻,但此人无明显口渴现象,尿量几乎正常,对此人的描述正确的是()A.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B.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C.此人因无明显口渴现象,尿量几乎正常,所以没造成脱水D.失水程度几乎等于失盐程度D[此人无明显口渴现象,尿量几乎正常,说明此人的细胞外液渗透压几乎不变,失水和失盐的程度差不多,但由于呕吐、腹泻,导致细胞外液减少,属于脱水。
《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和调节》同步练习(2)

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和调节一、选择题1.人体内的水的主要来源及主要排出途径是()A.来自饮水,食物和由肾排出B.来自饮水,食物和由皮肤排出C.来自饮水,物质代谢和由肺排出D.来自食物,物质代谢和大肠排出2.人体内Na+的主要来源是()A.食盐B.食物C.蔬菜D.饮水3.血钾与组织液和细胞内液中钾的关系正确的是()A.血钾→组织液中的K+细胞内液中的K+B.血钾组织液中的K+→细胞内液中的K+C.血钾组织液中的K+细胞内液中的K+D.血钾→组织液中的K+→细胞内液中的K+依据上表数据,分析下列哪种情况最可能造成水分进出的失衡()A.剧烈运动:当b+c>b'时B.急性肠炎:当b+c>b'C.发高烧:当b+c=b'时D.正常状态:当b+c=b'时5.人体内K+的排出与Na+的排出特点相比不同之处是()A.多吃多排B.少吃少排C.不吃不排D.不吃也排6.抗利尿激素和醛固酮的分泌部位分别是()①下丘脑②垂体后叶③肾上腺④肾小管和集合管A.①④B.②③C.②④D.①③7.某位正常体检者的血浆、肾小管及输尿管中的液体里有E、F两种物质,其浓度分别如下表所示,请判断E和F分别是()A.葡萄糖蛋白质B.葡萄糖尿素C.尿素蛋白质D.尿素葡萄糖8.某人患急性肠胃炎,严重腹泻,并出现心率加快、血压下降、四肢发冷等病,要缓解以上症状,应()A.输入生理盐水B.口服生理盐水C.口服钾盐水D.输入醛固酮9.(多选)下列属于醛固酮分泌异常,引起的不良反应的是()A.K+在体内贮留,心肌自动节律异常B.Na+在体内贮留,造成水肿C.腹泻丢失大量Na+,血压下降D.肾小管排出K+过量,心肌自动节律异常10.(多选)两种鼠A和B生活在不同环境中,从A、B中选择等量的鼠用于实验,研究其渗透调节功能,选择的鼠重量和年龄都相似,将它们置于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喂等量食物,但不喂水。
实验结果记录于下表。
A.物种A生活在干燥环境中B.鼠体内水分散失的途径有排尿、排汗、呼吸等C.实验一段时间后B鼠先死亡D.鼠的代谢活动可提供部分水分二、非选择题11.下图为肾单位结构模式图。
中图版高中生物必修3水盐调节 例题解析

水盐调节例题解析
【例1】Na+和K+的主要吸收部位和排出部位分别是()
A.小肠、小肠和皮肤、大肠
B.小肠、小肠和肾脏、肾脏
C.大肠、小肠和肾脏、皮肤
D.大肠、大肠和皮肤、皮肤
解析:小肠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部位,无机盐离子的排出主要是经过尿液随肾脏排出,随汗液也能排出一部分。
答案: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无机盐的吸收和排出部位,属识记层次,属较易题。
【例2】不能进食的病人,是否能只靠注射葡萄糖和生理盐水以维持代谢平衡?试用所学的知识解释其原因。
解析:该题的解答要认真比较水和无机盐代谢以及平衡的有关内容,找出其异同点,才能正确地解答。
临床上将尿中钠的排出规律总结为:多进多排、少进少排、不进不排。
钾的排出则不同,即使在缺钾的情况下,尿液中仍有相当数量的钾排出,临床上将钾的排出规律总结为:多进多排、少进少排、不进也排。
因此,不能进食的病人,只靠注射葡萄糖和生理盐水,不能维持代谢的平衡,还应及时补充钾。
答案:否,应该及时补充钾。
因为钾的排出特点为:多进多排、少进少排、不进也排。
所以不能进食的病人,只靠注射葡萄糖和生理盐水,不能维持代谢的平衡,还应及时补充钾。
点评:本题属于应用层次的题目。
要求学生不仅掌握基础知识,而且学生要具备一些基本知识和表达能力。
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第2课时)高二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抗利尿激素分泌量 a
肾小管对水的通透性 b
重吸收水量 排尿量
c
d
A.少、弱、少、多 C.多、弱、少、少
B.少、强、多、多
√D.多、强、多、少
SZ-LWH
跟踪训练
2.高渗盐水是浓度超过0.9%的盐水,广泛应用于生理学实验和临床医学。 如果给一只实验狗的颈动脉内灌注高渗盐水,会出现血浆渗透压迅速升 高、尿量减少的现象。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实验狗在灌注高渗盐水后,会产生渴感从而增加摄水量 B.实验狗的下丘脑会分泌相关的激素调节尿量,维持稳态 C.实验狗的水和无机盐平衡受到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
1 关系
①一方面,不少内分泌腺直接或间接地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在这种情 况下,体液调节可以看作是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
②另一方面,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SZ-LWH
三、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的关系和意义
2 意义
维持内环境稳态
人体内环境
中枢神经系统
适应环境的 不断变化
感知变化
SZ-LWH
实例1:水平衡的调节
联系生活:水中毒
世卫组织声明:“每天饮用超过4L水 可能会‘水中毒’,导致大脑功能受 损甚至死亡”。而马拉松运动后大量 饮用淡水也会导致“水中毒”。
“水中毒”是指机体水的摄入量超过了排水量, 以致于水分在体内潴留,打破了水电解质平衡, 引起血浆渗透压下降和循环血量增多。 过多的水会稀释人体内的钠离子浓度,所以在 医学上又称为稀释性低血钠。
三、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的关系和意义
资料1:人在恐惧、剧痛、失血等紧急情况下,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多,表现出警觉 性提高、反应灵敏、物质代谢加快、呼吸频率提高、心率加快等应激反应。 资料2:人在幼年时缺乏甲状腺激素,会影响脑的发育;成年时,甲状腺分泌不足 ,会使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表现为头晕、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上述资料说明两者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呢?
课时作业1:3.3.2 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

第2课时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题组一水盐平衡调节1.(2021·抚顺高二检测)下列有关人体水盐平衡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抗利尿激素经靶细胞接受起作用后即失活B.抗利尿激素由垂体细胞合成并由下丘脑释放C.调节水盐平衡的神经中枢在下丘脑D.人体大量排汗会使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增加答案 B2.下列对水和Na+的来源及排出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水的来源有饮水、食物和代谢B.Na+的主要来源是食盐C.肾排尿是排出水和Na+的主要途径D.水平衡和盐平衡调节过程是完全相同的过程答案 D3.肾小管与其周围毛细血管之间水分的交换是通过渗透作用完成的。
如果流经肾小管的原尿中葡萄糖浓度明显增高,并不能完全被肾小管重吸收,那么最终排出的尿液量将会() A.增加B.减少C.不变D.不确定答案 A解析肾小管液中溶质浓度是影响重吸收的重要因素,肾小管液中溶质所形成的渗透压具有对抗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的作用。
如果流经肾小管的原尿中的葡萄糖浓度明显增高,并且不能被肾小管完全重吸收,导致肾小管液中葡萄糖含量增多,使肾小管液渗透压升高,从而妨碍水的重吸收,导致水的重吸收减少,排出尿量将增多。
4.下列关于人体内水和无机盐平衡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体内缺水时,血浆渗透压降低,排尿量减少B.水盐平衡的调节中枢是大脑皮层C.抗利尿激素的靶细胞是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D.水和无机盐平衡是体液调节的结果答案 C解析人体内缺水时,血浆渗透压升高,排尿量减少,A错误;下丘脑是水盐平衡的调节中枢,大脑皮层是感觉中枢,B错误;抗利尿激素能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C正确;水盐平衡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D错误。
5.下列关于人体内水和无机盐平衡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渴觉中枢兴奋,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B.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则尿量减少C.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尿量减少D.醛固酮能够促进肾脏对K+的重吸收答案 C解析渴觉中枢兴奋,说明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应增加,A项错误;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则尿量应增加,B项错误;抗利尿激素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因此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水的重吸收增多,尿量减少,C项正确;醛固酮能够促进肾脏对Na+的重吸收,D项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和无机盐的调节习题一、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或几个答案符合题意要求)1.正常成年人每天(24h)应该饮入多少毫升水,才能满足正常的生命活动的需要?A.500ml B.1000ml C.1300ml D.2500ml2.汗液排出的人体代谢废物是()A.尿素和尿酸B.水和无机盐C.CO2和油脂D.油脂和乳酸3.人体内的无机盐存在的状态,大多为()A.分子B.离子C.络合物D.与蛋白质结合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尿是体内多余的水分B.每天排出的尿量应等于通过饮食的摄入量C.小肠是摄取水分的唯一器官D.肺是排出水分的一个器官5.饮食中的Na+经人体而排出的途径有()A.皮肤B.肾脏C.大肠D.肺6.调节水和无机盐代谢的最高中枢是()A.垂体前叶B.大脑皮层C.下丘脑D.垂体后叶7.水的下列哪种特性有利于体内的化学反应()A.流动性B.分子极性强C.分子比热大D.有润滑作用8.下列对排尿的生理意义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维持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B.排出细胞代谢的终产物C.维持血浆和组织液的平衡D.调节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含量9.以下关于水和无机盐平衡及其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体内水和无机盐平衡是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B.人在饮水不足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的排出量减少C.K+在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上起到决定性作用D.当血钾含量升高时,醛固酮分泌量增加,K+的重吸收增加10.下列的人体生理过程中,不属于排泄的是()A.二氧化碳和水由呼吸系统排出B.汗液的排出C.蛋白质代谢终产物的排出D.皮脂腺的分泌11.人体血浆中蛋白质过少,会出现的症状是()A.脱水B.抽搐C.组织水肿D.贫血12.下列代谢产物中参与对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作用的是()A.水B.尿素C.二氧化碳D.无机盐13.能使血糖降低的激素来自()A.胰岛A细胞B.胰岛B细胞C.肾上腺D.脑垂体14.糖尿病的主要成因是()A.吃糖过多B.吃纤维素多的食物少C.胰岛A细胞受损D.胰岛B细胞受损15.糖尿病人的临床表现是()A.吃得多,但日渐消瘦B.喝水多,但口还干渴C.尿得多,尿有果香味D.尿得多,尿有醇香味16.糖尿病患者在饮食上应该()A.多吃香蕉少吃糖B.多吃粗粮少吃肥肉C.多吃蔬菜少吃水果D.多吃甘薯少吃油腻17.如果某人持续性出现糖尿,能肯定他是糖尿病患者;有的人口味过于清淡,炒菜时放盐极少,长期这样下去,对他的健康不会有什么影响。
这两种说法依次是()A.不正确、正确B.不正确、不正确C.正确、不正确D.正确、正确18.在①水②无机盐③葡萄糖④尿素⑤蛋白质⑥尿酸等诸物质中,血浆、原尿、尿液中均含有的物质是()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⑥C.①③④⑥D.①②④⑤19.代谢正常的健康人,在下列液体中不该含有葡萄糖的是()A.血浆B.组织液C.原尿D.尿液20.下列关于流经肾脏后的血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含氧量增大B.二氧化碳含量降低C.血糖的含量不变D.尿素的含量减少21.在皮肤的下列结构中,与体温调节有直接关系的是①脂肪②立毛肌③汗腺④毛细血管⑤温度感受器A.③④B.③④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22.体温调节的神经中枢位于A.大脑皮层B.脊髓C.小脑D.下丘脑23.在体温调节中,具有协同作用的是A.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B.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C.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D.肾上腺素和胰岛素24.人处在寒冷环境时,会出现骨骼肌不自主打哆嗦的现象,其意义是A.促进血液循环以便供热B.肌肉运动使产热量增加C.一种自我保护信息,告知已处在不良环境,应采取措施D.一种由“温度感受器—中枢—效应器”反射弧完成的先天反应25.人体体温的热量主要是由()器官产生的A.骨骼肌和肝脏B.心脏和脑C.胃和肠D.肺和肾26.将大白鼠从25℃移到0℃的环境中,大白鼠将出现的生理反应是A.耗氧量减少,立毛肌放松B.耗氧量增加,体表血管收缩C.耗氧量减少,心律变慢D.耗氧量增加,体温升高27.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肾上腺素能促进产热增加B.人体体温调节的能力是有限的C.体温调节中枢在大脑皮层D.高烧不退的病人可以适当的撤减衣被28.关于寒冷环境中人体体温稳定的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寒冷时酶活性自然增强,因而代谢加快B.寒冷时皮肤散热对生命活动没有意义C.寒冷时经皮肤散失的热量少于高温环境D.寒冷时代谢增强与多种激素有关29.人体各部分的温度各有不同,但与体温最接近的是A.口腔温度B.手掌心C.腋窝温度D.直肠温度30.大面积深度烧伤的病人在治愈后,夏季要比烧伤前怕热,这是因为皮肤烧伤时损伤了A.大量神经末梢B.皮下脂肪组织C.大量汗腺D.皮脂腺31.下列平衡与下丘脑功能无关的是A.调节体内盐平衡B.调节体内水分平衡C.调节体温平衡D.调节血糖平衡32.人在发高烧时食欲减弱,还会感觉食之无味,其病理原因是A.体温升高,导致肠胃不能及时排空B.体温升高,完全抑制了消化酶的分泌C.体温升高,消化酶活性受影响D.体温升高,破坏了体温调节系统,从而影响了肠胃的吸收33.较大剂量注射一种激素后,小鼠尿中有糖,且体温升高,这种激素是A.胰高血糖素B.肾上腺素C.甲状腺激素D.胰岛素二、非选择题1.人体排出体内水的最主要途径是_______,排出物的形成器官是_______,排放器官是_______,控制排放的低级中枢位于_______,高级中枢位于_______,控制形成器官活动的中枢位于_______,并通过_______释放_______来调节其活动。
2.血液中的钾离子来自_______,每日摄取量为_______g,K+在机体内的重要作用表现在维持细胞内液的_______,维持_______的舒张和兴奋,使_______正常。
3.人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是在 调节和 调节共同作用下,主要通过 来完成的。
4.体温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 ,从而影响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使各种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功能发生紊乱,严重时还会导致死亡。
(1)由上表中统计的数据可以看出:人体所需水的主要来源是_______,_______是人体排出水的最主要途径。
(2)通过计算还发现:正常成年人每天水的排出量和摄入量相等,都是_______L ,这说明人体能够通过调节,使水的排出量和摄入量相适应,以保持机体的_______。
6.下图为正常人血糖含量变化曲线,请根据图作出具体分析:(1)正常人血糖含量的稳定在_______mg/dL 之间。
人体血糖的来源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血糖含量去路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2)饭前(AB 段)血糖含量低于正常值原因是_______;此时胰岛_______细胞活动增强并分泌_______素,后者作用于_______,促使_______分解,使血糖含量_______(3)饭后2小时(BC 段),血糖含量出现大幅度上升,其原因是_______;此时胰岛_______细胞活动增强并分泌_______素,后者促使血糖进入_______和_______转化成_______;进入_______转化成_______;进入_______,被氧化分解,转化成_______。
并抑制的分解和_______的转化。
结果出现血糖含量下降(CD 段)。
(4)血糖的调节中枢是_______7.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含量持续保持在_______ mg/dL 以上,并出现_______。
其体态特征表现为三多一少,即_______多、_______多_______多,_______少。
造成糖尿病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受损,导致_______不足,使血糖的去路_______,而来源_______8.下图分别是正常人和糖尿病患者在摄取葡萄糖后血糖含量的变化曲线,请根据此图回答下列问题:(1)曲线 为正常人的;曲线 为糖尿病患者的。
(2)糖尿病病人之所以会出现和 ,是因为病人的胰岛素分泌 。
(3)健康人当血糖浓度偏低时,可通过胰岛素分泌量的减少和分泌量的增加,以及肾上腺髓质分泌的,使血糖浓度升高。
(4)假如在糖尿病患者摄取葡萄糖1h后,给他注射胰岛素,请在图中绘出他体内血糖含量的变化曲线(表示出大致趋势即可)。
(5)你认为糖尿病患者在饮食上应注意些什么?9.请根据左图回答问题⑴该图是人体皮肤对环境反应的示意图,判断的主要依据是:;⑵左图反应的神经中枢位于,称为中枢,通过该中枢的调节,使皮肤②结构发生的变化为。
⑶若人处于剧烈运动状态,③结构的变化是,②结构的变化是,这两种变化一起使机体增加散热。
⑷若人并没有剧烈运动,但③结构的活动却很强烈,可能的原因是,③的活动结果,维持了机体的平衡。
③的活动中的液体有臭味,说明其中有产生。
⑸在图示情况下,与体温变化有关的激素的分泌量将。
⑹动物实验表明:如果破坏恒温动物的下丘脑,动物就不在具有体温调节能力了,保留下丘脑及以下神经,则仍具有调节体温的能力,说明。
⑺下丘脑中的一些细胞能分泌一些激素,能促进中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后者有调节、管理其他内分泌腺的作用。
因此,下丘脑还是的枢纽。
10.下图为人体体温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存在;“-”不存在)⑴图中T—E—N—F—B 途径主要表示调节过程,B 过程主要的是通过作用实现的。
⑵在寒冷环境,人体血液中激素的含量都会明显升高,从而加速体温上升。
⑶经测量,某人体温在24h内、都处于36℃,若A、B、C 都表示热量,则A+B C(选填“>”“<”“=”)。
⑷人体调节体温的主要中枢是在,该结构还具有调节水的平衡、血糖平衡和内分泌其他活动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