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哲学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技术哲学专业

名词解释

要求:查阅文献,阐述下列概念的基本含义,并写出几部阐述这些概念的代表性著作或可以进一步阅读的著作。

1、辩证法(Dialectics)

“辩证法”一词来源于古希腊。柏拉图认为,如果一个人对于讨论中的意见不能说明其理由,便不能说他已经具备了应有的知识即辩证法。虽然它属于理智世界,但我们是在视觉中看到它的摹本,如果一个人不依靠感觉的帮助,能用辩证法作出理性的说明,认识事物的本质,最终把握善自身,便达到了理性世界的顶峰,这个思想过程就是辩证法。一个能对每个事物的真实存在作出说明的人,便可以称他为辩证法家。

现代意义上的辩证法一般指的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即关于事物矛盾的运动、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的哲学学说。它认为事物处在不断的变化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这是由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斗争所引起的。黑格尔不只是把辩证法看作一种思维方法,同时认为它也是适用于一切现象的普遍原则,是一种宇宙观。他继承了哲学史上关于辩证法是揭露对象自身矛盾的思想,同时在概念矛盾运动的辩证分析中进一步阐明了所谓辩证法就是研究对象本质自身的矛盾,并把这种矛盾视为支配一切事物和整个宇宙发展的普遍法则。他在哲学史上第一个明确地在宇宙观意义上使用“辩证法”概念。在黑格尔看来,辩证法所揭示的对象本质自身的矛盾和作为发展动力的原则,不仅是普遍适用的,而且是获得其他科学知识的灵魂,是“真正的哲学方法”;只有通过辩证法,才能把握哲学真理,才能真正获得其他各门科学知识。黑格尔很重视概念的运动原则,他把运动原则叫做“辩证法”,又把辩证法视为研究对象本质自身的矛盾,并且试图揭示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从现象的内在联系上揭示运动和发展的源泉和真实内容。

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的继承了黑格尔辩证法的思想,进一步提出了唯物辩证法的理论。唯物辩证法指出,世界万事万物是永远运动和普遍联系的,而运动的

法则主要是依据一切事物内部的客观存在的“一分为二”的矛盾性构成的辩证运动法则,联系的纽带与方法主要是客观存在的又对立又统一为核心的一系列辩证原理形成的结构组成的纽带。这个哲学的基础是唯物论,主导则是辩证法。唯物论与辩证法互相制约、相辅相成。

代表著作:

(德)黑格尔著;杨一之译,逻辑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6

(德)恩格斯著;于光远等编译,自然辩证法,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德)马克思著;郭大力,王亚南译,资本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3

2、形而上学(Metaphysics)

形而上学这一词原是安德罗尼柯给亚里士多德的一部著作起的名称,意思是“物理学之后”。形而上学旨在解释存在和世界的基本性质。传统上,形而上学试图用尽可能宽泛的措辞回答两个基本的问题:

1.根本上有什么存在?(What is ultimately there?)

2.它是什么样的?(What is it like?)

形而上学是指哲学的基本法则。形而上学关注理论哲学的核心问题,如基础、前提、成因、第一原因和基本结构,如所有真实存在的意义和目的。

形而上学也叫“第一哲学”,如笛卡儿的《第一哲学沉思录》也称为《形而上学沉思录》。笛卡尔把人类的知识分为三部分,用大树作比喻:第一部分,最基础的部分,也就是树根,是形而上学,它是一切知识的奠基;

第二部分是物理学,好比树干;

第三部分是其他自然科学,以树枝来比喻。

形而上学的问题通常都是充满争议而没有确定的结论的。这一部分是因为经验事实所累积的资料通常无法解决形而上学争议;另一部分是因为形而上学家们所使用的词语时常混淆不清。

在西方,形而上学共有三个传统分支:

1.本体论——研究存在的问题。

2.自然神学——研究神或众神及关于神的问题。

3.普遍科学(哲学逻辑)——研究第一原则,当中引发其他的询问。例如:非矛盾定律。在特定的范畴下,一个客体不能同时存在又不存在。

代表著作: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吴寿彭译,形而上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6 (德)伊曼努尔·康德著;李秋零译,纯粹理性批判,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法)笛卡尔著;庞景仁译,第一哲学沉思集:反驳和答辩,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5

(德)海德格尔著;熊伟,王庆节译,形而上学导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3、自然哲学(Natural Philosophy)

给自然哲学的基本特点下定义,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陈述它与自然科学的关系:从西方思想的最初时期开始一直到牛顿,甚至到康德的时代,人们从未对自然哲学与自然科学加以区别。但从那时以来,(属于自然哲学的)思辨方法似乎己把自己从(属于自然科学的)实验程序中分离了出来。结果到十九世纪中叶才开始弄清楚,思辨方法原来是一种骗人的东西,它走的是—条死胡同,此后接着的是一个哲学被自然探索者轻视的时期,直至二十世纪初,自然哲学,这一名称才又恢复了它的尊严。同时由于自然科学的空前进展,对自然科学的哲学方面的考虑重又引起了普遍兴趣。由于当时流行的对待哲学的一般态度,自然哲学的任务最初被规定为(1)为获得全部自然过程的完整图象而对知识进行综合,以及(2)对自然科学的各个基础在认识论上加以辩白。

自然哲学以自然本体为研究对象,是对自然的存在的哲学思考,是关于自然的哲学理论。它研究自然本体的一般性质和人类的自然图景,提供人们对自然界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总观点,即自然观。

自然哲学以某种首尾一贯的方式将形而上学与自然科学彼此联系起来。即一方面,要建立一种健全的自然的哲学理论,形而上学是必要的;另一方面,只有在以自然科学为重要基础的自然哲学的帮助下,科学的形而上学才能建立起来。正如法国著名哲学家马利坦所指出的:“没有自然科学从属于它,而它本身又从

属于形而上学的自然哲学,没有在哲学思想和科学世界之间保持联系的自然哲学,形而上学就会失去同事物的联系。”

代表著作:

(德)黑格尔著;梁志学等译,自然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张竹明译,物理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古希腊)柏拉图著;谢文郁译,蒂迈欧篇,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德)莫里茨·石里克著;陈维杭译,自然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4.11 (英)牛顿著;郑太朴译;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1957

4、反形而上学(Anti-metaphysics)

反形而上学就是将形而上学当作无意义的抽象思辨。休谟从经验主义的立场出发,反对经院哲学或神学这种形而上学脱离经验事实的抽象空谈、诡辩和幻想,因为它们既不包含数和量方面的任何抽象推论,也不包含关于实在事实的任何经验推论。

孔德的实证主义继承了休谟的观点,把知识局限于对经验事实和现象的描述,把现象背后的本质和世界内在的必然联系当作形而上学问题来反对,因为他认为人的理性能力不能解决形而上学问题,尽管它们有意义。

逻辑经验主义认为形而上学问题是没有意义的问题,因为它们既不能用经验证实,也不能用经验证伪。也就是说逻辑经验主义以其“经验证实”的意义标准判定了形而上学命题的无意义。在逻辑经验主义看来,一个陈述或命题,只有它可以被观察语句直接或间接地加以检验时,才能做出一个关于世界的论断。一个科学上的假说,只有被经验确证时,才能成为理论。而形而上学命题既不能被证实,也不能被证伪,人们不能从经验上做出任何断定,不能够用经验事实检验其表述的内容,也不能把它转化为观察语句。

石里克认为,一个命题的意义就是它的证实方法。他在《哲学的转变》一文中认为,“过去时代最严重的错误之一,是认为哲学命题的真正意义和最后内容可以用陈述来表达,即可以用知识来阐明,这就是形而上学的错误。形而上学者的努力一向集中在这一荒谬的目标上,要用知识来表达纯粹性质的内容(事物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