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1949-1976年散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 《摔坏小提琴的故事》:创作的优劣 不取决于题材的大小,而取决于艺术家的 功力 三、结构:行云流水,漫不经心,善纵善收, 博而贯一。 “一”指思想主题。 《土地》
刘白羽的散文


刘白羽(1916-2005), 北京通州人。1938年加入 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国作 协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 国文化部副部长、《人民 文学》主编等职。 现代豪放派
第二节 杨朔、秦牧、刘白羽的散文
十七年散文中,杨朔、秦牧、刘白羽被 认为是成就突出,对当代散文艺术做出贡 献的作家。他们的作品,分别构成了十七 年散文写作的三种主要模式,在一个时期 产生广泛的影响。
杨朔的散文
杨朔(1913-1968),山 东蓬莱人。 杨朔的散 文在十七年乃至80年 代的一段时间都有非 常大的影响。他的 《雪浪花》、《荔枝 蜜》、《茶花赋》等 都曾被选入中学课本。 属于现代婉约派。

名篇《长Biblioteka Baidu三日》、《日出》等
十七年戏剧
●戏剧(包括话剧、戏曲、歌剧)和电影等, 在中国左翼文学界,是受到特别关注的艺 术样式。 ●50年代以后,重视戏剧、电影的传统得到 继续。戏剧与政治、社会生活的直接、紧 密关系的观念,也继续得到加强。
●从事话剧创作的作家,主要是两部分作家: 一、五四以来已有建树的剧作家,如曹禺 《胆剑篇》、郭沫若《蔡文姬》、《武则 天》、老舍、田汉《关汉卿》、夏衍、阳 翰笙、陈白尘、于伶、宋之的等。 二、参加革命、战争的戏剧工作者和50年代 出现的青年作家。他们是胡可、陈其通、 王炼、史超、沈西蒙、杜印、段承滨、丛 深、崔德志等。
风格特色: 一、题材广泛,思想新奇。 “秦牧散文就题材而言,他的散文本身就可 以构成一座生活的花城” 。 《星象》、《土地》、《社稷坛抒情》、 《种子》、《北京鸭和牛蛙》、《北京的 药材铺》、《谈鬼》 《面包和盐》 、《狼孩》


平中见奇 从平凡生活中发掘出独特的视角和新奇的思想, 《面包和盐》当那些普通的东西代表崇高的敬意 而完全摆脱了商品价值支配的时候,它已经成为 最宝贵的了,《土地》国土是以“寸”来丈量的。 奇中见平 从新奇奇怪的事情中发现普通的道理,普遍的真 理。《狼孩》民族没有天生的优劣,人类没有天 生的才能,在什么教养的熏陶下就成为什么样的 人。


散文特点: 经常采用现实生活场景和战争年代记忆相 交织的构思方式,故有人总结为图片连缀 式。把发生在不同时空下的生活画面连缀 起来。也记叙事件,也描绘场面,但最主 要的是抒发那种激越的感情。 “不是为了给那个年月的动人姿态,作一 点速写画,也不是希望在纸上留下一点当 时的气息,而主要是为了一种感情的冲 击。”
如见到盛开的茶花而联想到祖国欣欣向荣的 面貌,以香山红叶寓示历经风霜、到老愈 红的革命精神,将劳作的蜜蜂比喻只问贡 献不求报酬的劳动者等等。
秦牧的散文
秦牧(1919-1992),广东 澄海人,归国华侨。曾任 中国作协广东分会副主席, 《羊城晚报》副总编辑, 《花城》副主编,暨南大 学中文系主任。有散文集 《花城》、《潮汐和船》、 《星下集》、《艺海拾 贝》、《长河浪花集》等。 现代智慧派
三、传记、回忆录: ●高玉宝《高玉宝》 ●罗广斌、杨益言《在烈火中永生》等。 四、杂文: ●邓拓《燕山夜话》(北京晚报) 犀利明快,机智幽默,融思想性、知识性、 文学性于一炉,“大手笔写小文章,别开 生面,别具一格”。
●吴晗、邓拓、廖沫沙(集体笔名吴南星) 合著《三家村札记》(《前线》杂志) ●马铁丁(陈笑雨、张铁夫、郭小川)“思 想杂谈” (《长江日报》、《中国青年》 等报刊发表)
●与小说创作的状况相似,“题材”的问题 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这个期间,现实政 治运动、工厂农村的斗争和生活情景得到 强调。题材的另一重点则是“革命历史”。 ●这一时期,戏剧精品不多。老舍的《茶馆》 和田汉的《关汉卿》是十七年当中的经典 之作,也是20世纪中国话剧文学的经典作 品。
二、抒情散文潮: ●赞美祖国的山川风物和民族文化。秦牧 《社稷坛抒情》、《花城》;杨朔《茶花 赋》、《画山绣水》;刘白羽《长江三 日》;碧野《天山景物记》等等。 ●赞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和革命坚定性 的。吴伯箫《记一辆纺车》、刘白羽《红 玛瑙》、杨朔《雪浪花》、陶铸《松树的 风格》等
●赞颂国际友情和反帝反殖斗争精神的。杨 朔《樱花雨》、冰心《樱花赞》、巴金 《富士山与樱花》、《从镰仓带回的照片》 等。

杨朔散文追求诗意,“拿着当诗一样写”是他这 个时期的创作追求。他所讲究的诗意包括:
●谋篇布局的精巧。
苏州园林式的曲径通幽 “开头设悬念,卒章显其志”
●锤词炼字的用心 ●诗的意境的营造(托物寄情、物我交融)
●其中最主要的,其实是“从一鳞半爪的侧影,烘 托出当前人类历史的特征”的那种思维和感情方 式。从一切事物中提取宏大政治性主题的写作模 式。
第四章 1949-1976年散文 、戏剧
第一节
概述
十七年散文中主要是四股散文潮:抒情散 文、报告文学、传记回忆录、杂文 一、报告文学: ●建国初期最激动人心的是以魏巍为代表的 朝鲜通讯。魏巍三次入朝,报告文学集 《谁是最可爱的人》,其中最著名的《谁 是最可爱的人》、《依依惜别的深情》。

●反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报告文学。柳 青的《王家斌》(梁生宝的原型),穆青 的《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 《中国青年报》集体采写的《为了六十一 个阶级兄弟》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